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战国策校注 提要
战国策校注 提要 第 1a 页 WYG0407-000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五
 战国策校注      杂史𩔖
  提要
    (臣/)等谨案战国策校注十卷元吴师道撰师
    道字正传兰溪人至治元年进士官至礼部
    郎中事迹具元史儒学传战国策旧有高诱
    注宋绍兴间缙云鲍彪病其阙略重为之注
    而复为改定其次第师道又以鲍彪注为未
战国策校注 提要 第 1b 页 WYG0407-0001b.png
    善又取剡川姚宏之注与彪注参校而杂引
    诸书考证之其书一仍彪注之旧而每条之
    下凡增其所阙者谓之补凡纠其所失者谓
    之正各以补曰正曰别之复取刘向曾巩所
    校三十三篇四百八十六章旧第为彪所变
    者别存于首前有师道自序撮举彪注之大
    纰缪者凡十九条议论皆极精审古来注是
    书者当以师道为最善其后附载李文叔王
战国策校注 提要 第 2a 页 WYG0407-0002a.png
    觉孙朴诸跋及姚宏姚宽两序于是书本末
    源流叙述尤详宏字令声一曰伯声尝为删
    定官忤秦桧死大理狱宽即著西溪丛语者
    尝注是书今皆不傅惟藉师道是书存其崖
    略尔乾隆四十五年十二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臣/)陆 费 墀
战国策校注 提要 第 3a 页 WYG0407-0002c.png
战国策刘序
护左都水使者光禄大夫臣向言所校中战国策书中
书馀卷错乱相糅舛又有国别者八篇少不足臣向因
国别者略以时次之分别不以序者以相补除复重得
三十三篇本字多误脱为半字以赵为肖以齐为立如
此字者多中书本号或曰国策或曰国事或曰短长或
曰事语或曰长书或曰脩书臣向以为战国时游士辅
所用之国为之策谋宜为战国策其事继春秋以后讫
战国策校注 提要 第 3b 页 WYG0407-0002d.png
楚汉之起二百四十五年间之事皆定以杀青书可缮
写叙曰周室自文武始兴崇道德隆礼义设辟雍泮宫
庠序之教陈礼乐弦歌移风之化叙人伦正夫妇天下
莫不晓然论孝悌之义惇笃之行故仁义之道满乎天
下卒致之刑措四十馀年远方慕义莫不宾服雅颂歌
咏以思其德下及康昭之后(以思其德一作恩德/其上下及一无下字)虽有
衰德其纲纪尚明及春秋时已四五百载矣然其馀业
遗烈流而未灭五霸之起尊事周室五霸之后时君虽
战国策校注 提要 第 4a 页 WYG0407-0003a.png
无德人臣辅其君者若郑之子产晋之叔向齐之晏婴
挟君辅政以并立于中国犹以义相支持歌咏以相感
聘觐以相交期会以相一盟誓以相救天子之命犹有
所行会享之国犹有所耻小国得有所依百姓得有所
息孔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周之流化岂不大哉
及春秋之后众贤辅国者既没而礼义衰矣孔子虽论
诗书定礼乐王道粲然分明以匹夫无势化之者七十
二人而已皆天下之俊也时君莫尚之是以王道遂用
战国策校注 提要 第 4b 页 WYG0407-0003b.png
不兴故曰非威不立非势不行仲尼既没之后田氏取
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至秦孝公捐礼让而
贵战争弃仁义而用诈谲苟以取强而已矣夫篡盗之
人列为侯王诈谲之国兴立为强是以转相放效后嗣
师之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父子不
相亲兄弟不相安夫妇离散莫保其命湣然道德绝矣
晚世益甚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尽为战
国贪饕无耻竞进无厌国异政教各自制断上无天子
战国策校注 提要 第 5a 页 WYG0407-0003c.png
下无方伯力攻争强胜者为右兵革不休诈伪并起当
此之时虽有道德不得施设有谋之强负阻而恃固连
与交质重约结誓以守其国故孟子荀卿儒术之士弃
捐于世而游说权谋之徒见贵于俗是以苏秦张仪公
孙衍陈轸代厉之属生从横短长之说左右倾侧苏秦
为从张仪为横横则秦帝从则楚王所在国重所去国
轻然当此之时秦国最雄诸侯方弱苏秦结之合六国
为一以傧背秦秦人恐惧不敢窥兵于关中天下不交
战国策校注 提要 第 5b 页 WYG0407-0003d.png
兵者二十有九年然秦国势便形利权谋之士咸先驰
之苏秦初欲横秦弗用故东合从及苏秦死后张仪连
横诸侯听之西向事秦是故始皇因四塞之国据崤函
之阻跨陇蜀之饶听众人之策乘六世之烈以蚕食六
国兼诸侯并有天下仗于诈谋之积终无信笃之诚无
道德之教仁义之化以缀天下之心任刑罚以为治信
小术以为道遂燔烧诗书坑杀儒士上小尧舜下邈三
王二世愈甚惠不下施情不上达君臣相疑骨肉相疏
战国策校注 提要 第 6a 页 WYG0407-0004a.png
化道浅薄纲纪坏败民不见义而悬于不宁抚天下十
四岁天下大溃诈伪之弊也其比王德岂不远哉孔子
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
礼有耻且格夫使天下有所耻故化可致也苟以诈伪
偷活取容自上为之何以率下秦之败也不亦宜乎战
国之时君德浅薄为之谋策者不得不因势而为资据
时而为(阙/)故其谋扶急持倾为一切之权虽不可以临
国教化兵革救急之势也皆高才秀士度时君之所能
战国策校注 提要 第 6b 页 WYG0407-0004b.png
行出奇策异智转危为安运亡为存亦可喜皆可观护
左都水使者光禄大夫臣向所校战国策书录
战国策校注 提要 第 7a 页 WYG0407-0004c.png
战国策曾序
刘向所定著战国策三十三篇崇文总目称十一篇者
阙臣访之士大夫家始尽得其书正其误谬而疑其不
可考者然后战国策三十三篇复完叙曰向叙此书言
周之先明教化修法度所以大治及其后诈谋用而仁
义之路塞所以大乱其说既美矣卒以谓此书战国之
谋士度时君之所能行不得不然则可谓惑于流俗而
不笃于自信者也夫孔孟之时去周之初已数百岁其
战国策校注 提要 第 7b 页 WYG0407-0004d.png
旧法已亡其旧俗已熄久矣二子乃独明先王之道以
为不可改者岂将强天下之主以后世之所不可为哉
亦将因其所遇之时所遭之变而为当世之法使不失
乎先王之意而已二帝三王之治其变固殊其法固异
而其为天下国家之意本末先后未尝不同也二子之
道如是而已盖法者所以适变也不必尽同道者所以
立本也不可不一此理之不易者也故二子者守此岂
好为异论哉能勿苟而已矣可谓不惑于流俗而笃于
战国策校注 提要 第 8a 页 WYG0407-0005a.png
自信者也战国之游士则不然不知道之可信而乐于
说之易合其设心注意偷为一切之计而已故论诈之
便而讳其败言战之善而蔽其患其相率而为之者莫
不有利焉而不胜其害也有得焉而不胜其失也卒至
苏秦商鞅孙膑吴起李斯之徒以亡其身而诸侯及秦
用之亦灭其国其为世之大祸明矣而俗犹莫之悟也
惟先王之道因时适变为法不同而考之无疵用之无
敝故古之圣贤未有以此而易彼也或曰邪说之害正
战国策校注 提要 第 8b 页 WYG0407-0005b.png
也宜放而绝之则此书之不泯其可乎对曰君子之禁
邪说也固将明其说于天下使当世之人皆知其
说之不可从然后以禁则齐使后世之人皆知其说之
不可为然后以戒则明岂必灭其籍哉放而绝之莫善
于是故孟子之书有为神农之言者有为墨子之言者
皆著而非之至于此书之作则上继春秋下至秦汉之
起二百四五十年之间载其行事固不得而废也此书
有高诱注者二十一篇或曰三十二篇崇文总目存者
战国策校注 提要 第 9a 页 WYG0407-0005c.png
八篇今存者十篇云编校史馆书籍臣曾巩序
  国策刘向校定本高诱注曾巩重校凡浙建括苍
  本皆据曾所定剡川姚宏续校注最后出予见姚
  注凡二本其一冠以目录刘序而置曾序于卷末
  其一冠以曾序而刘序次之盖先刘氏者元本也
  先曾氏者重校本也今不敢失其旧故次曾氏焉
  吴师道识
战国策校注 提要 第 10a 页 WYG0407-0006a.png
战国策校注序
国策史家者流也其文辩博有焕而明有婉而微有约
而深太史公之所考本也自汉称为战国策杂以短长
之号而有苏张纵横之说学者讳之置不论非也夫史
氏之法具记一时事辞善恶必书初无所决择楚曰梼
杌书恶也鲁曰春秋善恶兼也司马史记班固汉书有
佞幸等列传学者岂以是为不正一举而弃之哉矧此
书若张孟谈鲁仲连发策之慷慨谅毅触詟纳说之从
战国策校注 提要 第 10b 页 WYG0407-0006b.png
容养叔之息射保功莫大焉越人之投石谋贤莫尚焉
王斗之爱縠忧国莫重焉诸如此𩔖不一皆有合先王
正道孔孟之所不能违也若之何置之曾巩之序美矣
而谓禁邪说者固将明其说于天下则亦求其故而为
之说非此书指邪起秦迄今千四百岁由学者不习或
衍或脱或后先失次故肖立半字时次相糅刘向已病
之矣旧有高诱注既疏略无所稽据注又不全浸微浸
灭殆于不存彪于是考史记诸书为之注定其章条正
战国策校注 提要 第 11a 页 WYG0407-0006c.png
其衍说而存其旧慎之也地理本之汉志无则缺字训
本之说文无则称犹杂出诸书亦别名之人姓名多不
传见欲显其所说故系之一国亦时有论说以翊宣教
化可以正一史之谬备七略之缺于之论是非辨得失
而考(阙/)兴亡亦有补于世绍兴十七年丁卯仲冬二十
有一日辛已冬至缙云鲍彪序
战国策校注 提要 第 12a 页 WYG0407-0007a.png
战国策校注序
先秦之书惟战国策最古文最讹舛自刘向校定已病
之南丰曾巩再校亦疑其不可考者后汉高诱为注宋
尚书郎括苍鲍彪诋其疏略谬妄乃序次章条补正脱
误时出已见论说其用意甚勤愚尝并取而读之高氏
之疏略信矣若谬妄则鲍氏自谓也东莱吕子大事记
间取鲍说而序次之世亦或从之若其谬误虽未尝显
列而因此考彼居然自见遂益得其详焉盖鲍专以史
战国策校注 提要 第 12b 页 WYG0407-0007b.png
记为据马迁之作固采之是书不同者当互相正史安
得全是哉事莫大于存古学莫善于阙疑夫子作春秋
仍夏五残文汉儒校经未尝去本字但云某当作某某
读如某示谨重也古书字多假借音亦相通鲍直去本
文径加改字岂传疑存旧之意哉比事次时当有明徵
其不可定知者阙焉可也岂必强为傅会乎又其所引
书止于淮南子后汉志说文集韵多摭彼书之见闻不
问本字之当否史注自裴徐氏外索隐正义皆不之引
战国策校注 提要 第 13a 页 WYG0407-0007c.png
而通鉴诸书亦莫考浅陋如是其致误固宜顾乃极诋
高氏以陈贾为孟子书所称以伐燕为齐宣用是发愤
更注不思宣王伐燕乃孟子明文宣闵之年通鉴谓史
失其次也鲍以赧王为西周君而指为正统此开卷大
误不知河南为西周洛阳为东周韩非子说秦王以为
何人魏惠王盟臼里以为他事以鲁连约矢之书为后
人所补以魏几鄢陵为人名以公子牟非魏牟以中山
司马子期为楚昭王卿此𩔖甚多尚安得诋高氏哉其
战国策校注 提要 第 13b 页 WYG0407-0007d.png
论说自谓翊宣教化则尤可议谓张仪之诳齐梁为将
死之言善周人诈以免难为君子所恕张登狡狯非君
子所排苏代之訑为不可废陈轸为绝𩔖离群蔡泽为
明哲保身聂政为孝乐羊为隐忍君王后为贤智妇人
韩几瑟为义嗣卫嗣君为贤君皆悖义害正之甚者其
视名物人地之差失又不足论也鲍之成书当绍兴丁
卯同时剡川姚宏亦注是书云得会稽孙朴所校以阁
本标出钱藻刘敞校字又见晋孔衍春秋后语参校补
战国策校注 提要 第 14a 页 WYG0407-0008a.png
注是正存疑具有典则大事记亦颇引之而世罕传知
有鲍氏而已近时浚仪王应麟尝斥鲍失数端而庐陵
刘辰翁盛有所称许以王之博洽知其未暇𢘤数而刘
特爱其文采他固弗之察也吕子有云观战国之事取
其大旨不必字字为据盖以游士增饰之词多矧重以
讹舛乎辄因鲍注正以姚本参之诸书而质之大事记
存其是而正其非庶几明事迹之实求义理之当焉或
曰战国策者六经之弃也子深辨而详䆒之何其戾鲍
战国策校注 提要 第 14b 页 WYG0407-0008b.png
彪之区区又不足攻也夫人患理之不明耳知至而识
融则异端杂说皆吾进德之助而不足以为病也曾氏
之论是书曰君子之禁邪说者固将明其说于天下使
皆知其不可为然后以禁则齐以戒则明愚有取焉尔
是非之在人心天下之公也是虽刍荛不遗非虽大儒
必斥愚何择于鲍氏哉特寡学謏闻谬误复恐𩔖之世
之君子有正焉固所愿也秦定二年岁乙丑八月日金
华吴师道序
战国策校注 提要 第 15a 页 WYG0407-0008c.png
国策之书自刘向校录逮南丰曾氏皆有序论以著其
大旨向谓战国谋士度时君所能行不得不然曾氏讥
之以为惑流俗而不笃于自信故因之推言先王之道
圣贤之法而终谓禁邪说者固将明其说于天下其论
正矣而鲍氏以为是特求其故而为之说者策乃史家
者流善恶兼书初无决择其善者孔孟之所不能违若
之何置之鲍之言殆后出者求备邪夫天下之道王伯
二端而已伯者犹知假义以为名仗正以为功战国名
战国策校注 提要 第 15b 页 WYG0407-0008d.png
义荡然攻斗并吞相诈相倾机变之谋唯恐其不深捭
阖之辞惟恐其不工风声气习举一世而皆然间有持
论立言不戾乎正殆千百而一二尔若鲁仲连盖绝出
者然其排难解纷忼慨激烈每因事而发而亦未闻其
反正明本超乎事变之外也况其下者乎当是之时本
仁祖义称述唐虞三代卓然不为世俗之说者孟子一
人而已求之是书无有也荀卿亦宗王者今唯载其绝
春申之书而不及其他田子方接闻孔氏之徒其存者
战国策校注 提要 第 16a 页 WYG0407-0009a.png
仅仅一言又何略于此而详于彼邪史莫大于春秋春
秋善恶兼书而圣人之心则欲寓褒贬以示大训是书
善恶无所是非而作者又时出所见不但记载之也谈
季子之金多位高则沾沾动色语安陵嬖人之固宠则
以江乙为善谋此其最陋者夸从亲之利以为秦兵不
出函谷十五年诸侯二十九年不相攻虽甚失实不顾
也厕雅于郑则音不纯置薰于莸则气必夺善言之少
不足以胜不善之多君子所以举而谓之邪说者盖通
战国策校注 提要 第 16b 页 WYG0407-0009b.png
论当时习俗之敝举其重而名之也近代晁子正书志
列于纵横家亦有见者且其所列固有忠臣义士之行
不系于言者而其继春秋抵秦汉载其行事不得而废
曾氏固已言之是岂不知其为史也哉窃谓天下之说
有正有邪其正焉者主于一而其非正者君子小人各
有得焉君子之于是书也考事变䆒情伪则守益以坚
知益以明小人之于是书也见其始利而终害小得而
大丧则悔悟惩创之心生世之小人多矣固有未尝知
战国策校注 提要 第 17a 页 WYG0407-0009c.png
是书而其心术行事无不合者使其得是书而究之则
将有不为者矣然则所谓明其说于天下为放绝之善
者讵可訾乎
战国策校注 提要 第 18a 页 WYG0407-001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战国策校注卷首    宋 鲍彪 原注
            元 吴师道补正
 卷一
  东周(凡二十/二章)
 秦兴师临周章   秦攻宜阳章
 东周与西周战章  东周欲为稻章
 昭献在阳翟章   秦假道于周章
战国策校注 提要 第 18b 页 WYG0407-0010b.png
 楚攻雍氏章    周最谓吕礼章
 周相吕仓章    温人之周章
 或为周最章    石行秦章
 苏厉为周最章   谓周最曰章
 为周最谓魏王章  赵取周之祭地章
 杜赫欲重景翠章  周共太子死章
 三国隘秦章    昌他亡西周章
 昭剪与东周恶章  严氏为贼章
战国策校注 提要 第 19a 页 WYG0407-0010c.png
 卷二
  西周(凡十/七章)
 薛公以齐章    秦攻魏将犀武章
 秦令樗里疢章   雍氏之役章
 周君之秦章    苏厉谓周君章
 楚兵在山南章   楚谓道于二周章
 司寇布章     秦召周君章
 犀武败于伊阙章  韩魏易地章
战国策校注 提要 第 19b 页 WYG0407-0010d.png
 秦欲攻周章    宫他谓周君章
 谓齐王曰章    三国攻秦反章
 犀武败周章
 卷三
  秦一(凡十/三章)
 魏鞅亡魏入秦章  苏秦始将连横章
 秦惠王谓寒泉子章 冷向谓秦王章
 张仪说秦王章   张仪欲假秦兵章
战国策校注 提要 第 20a 页 WYG0407-0011a.png
 司马错与张仪章  张仪之残樗里章
 张仪欲以汉中章  楚攻魏张仪谓秦章
 田莘之为陈轸章  张仪又恶陈轸章
 陈轸去楚之秦章
 卷四
  秦二(凡十/六章)
 齐助楚攻秦章   楚绝齐章
 秦惠王死章    义渠君之魏章
战国策校注 提要 第 20b 页 WYG0407-0011b.png
 医扁鹊章     秦武王谓甘茂章
 宜阳之役冯章谓章 甘茂攻宜阳章
 宜阳未得章    宜阳之役楚畔秦章
 秦王谓甘茂章   甘茂亡秦且之齐章
 甘茂相秦章    甘茂约秦章
 径山之事章    秦宣太后章
 卷五
  秦三(凡十/七章)
战国策校注 提要 第 21a 页 WYG0407-0011c.png
 薛公为魏谓魏冉章 秦客卿造章
 魏君谓魏冉章   谓魏冉曰和不成章
 谓穰侯曰章    谓魏冉曰楚破秦章
 五国罢成睪章   范子因王稽章
 范雎至章     应侯谓昭王章
 秦攻韩围陉章   应侯曰郑人章
 天下之士章    谓应侯曰君禽马服章
 应侯失韩之汝南章 秦攻邯郸十七月章
战国策校注 提要 第 21b 页 WYG0407-0011d.png
 蔡泽见逐章
 卷六
  秦四(凡十/章)
 秦取楚汉中章   薛公入魏而出齐女章
 三国攻秦入函谷章 秦昭王谓左右章
 楚魏战于陉山章  楚使者景鲤在秦章
 楚王使景鲤如秦章 秦王欲见顿弱章
 项襄王二十年章  或为六国说秦王章
战国策校注 提要 第 22a 页 WYG0407-0012a.png
 卷七
  秦五(凡八/章)
 谓秦曰臣窃惑章  秦王与中期章
 献则谓公孙消章  楼许约秦魏章
 濮阳人吕不韦章  文信侯欲攻赵章
 文信侯出走章   四国为一章
 卷八
  齐一(凡十/七章)
战国策校注 提要 第 22b 页 WYG0407-0012b.png
 楚威王战胜于徐州章齐将封田婴于薛章
 靖郭君将成薛章  靖郭君谓齐王章
 靖郭君善齐豹辨章 邯郸之难赵求救章
 南梁之难韩氏请章 成侯邹忌为齐相章
 田忌为齐将章   田忌亡齐而之楚章
 邹忌事宣王章   邹忌脩八尺章
 秦假道韩魏章   楚将伐齐鲁亲之章
 秦伐魏陈轸合三晋章苏秦为赵合从说齐章
战国策校注 提要 第 23a 页 WYG0407-0012c.png
 张仪为秦连横说齐章
 卷九
  齐二(凡八/章)
 韩齐为与国章   张仪事秦惠王章
 犀首以梁为齐战章 昭阳为楚伐魏章
 秦攻赵赵令楼缓章 权之难齐燕战章
 秦攻赵长平齐楚救章或谓齐王曰周韩章
 卷十
战国策校注 提要 第 23b 页 WYG0407-0012d.png
  齐三(凡十/一章)
 楚王死太子在齐章 齐王夫人死章
 孟尝君将入秦章  孟尝君在薛章
 孟尝君奉夏侯章  孟尝君宴坐章
 孟尝君舍人章   孟尝有舍人章
 孟尝君出行国章  淳于髡一日章
 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章
 卷十一
战国策校注 提要 第 24a 页 WYG0407-0013a.png
  齐四(凡十/一章)
 齐人有冯谖章   孟尝君为从章
 鲁仲连谓孟尝君章 孟尝君逐于齐章
 齐宣王见颜斶章  先生王斗章
 齐王使使者问赵章 齐人见田骈章
 管燕得罪章    苏秦自燕之齐章
 苏秦谓齐王曰章
 卷十二
战国策校注 提要 第 24b 页 WYG0407-0013b.png
  齐五(一/章)
 苏秦说齐闵王章
 卷十三
  齐六(凡九/章)
 齐负郭之民章   王孙贾年十五章
 燕攻齐取七十馀成章燕攻齐齐破章
 貂勃常恶田单章  田单将攻狄章
 濮上之事章    齐王建入朝章
战国策校注 提要 第 25a 页 WYG0407-0013c.png
 齐以淖君之乱章
 卷十四
  楚一(凡二/十章)
 齐楚搆难章    五国约秦以伐齐章
 荆宣王问群臣章  昭奚恤与彭城君章
 邯郸之难昭奚恤谓楚章 江尹欲恶昭奚恤章
 江乙欲恶昭奚恤章 江乙说于安陵君章
 江乙为魏使于楚章 郢人有狱章
战国策校注 提要 第 25b 页 WYG0407-0013d.png
 城浑出周章    韩公叔有齐魏章
 魏氏恶昭奚恤章  江乙恶昭奚恤章
 楚杜赫说楚王章  楚王问于范环章
 苏秦为赵合从说楚章张仪为秦破从连横章
 张仪相秦谓昭雎章 威王问于莫敖章
 卷十五
  楚二(凡九/章)
 魏相翟强死章   齐秦约攻楚章
战国策校注 提要 第 26a 页 WYG0407-0014a.png
 术视伐楚章    四国伐楚章
 楚怀王拘张仪章  楚王将出张子章
 秦败楚汉中章   楚襄王为太子之时章
 女阿谓苏子章
 卷十六
  楚二(凡十/章)
 苏子谓楚王曰章  苏秦之楚三日乃得见章
 楚王逐张仪于魏章 张仪之楚贫章
战国策校注 提要 第 26b 页 WYG0407-0014b.png
 楚王令昭雎之楚章 张仪逐惠施于魏章
 五国伐秦魏欲和章 陈轸告楚之魏章
 秦伐宜阳楚王谓陈轸章 唐且见春申君章
 卷十七
  楚四(凡十/三章)
 或谓楚王曰章   魏王遗楚王美人章
 楚王后死章    庄辛请楚襄王章
 齐明说卓滑章   或谓黄齐章
战国策校注 提要 第 27a 页 WYG0407-0014c.png
 长沙之难章    有献不死之药章
 客说春申君章   天下合从章
 污明见春申君章  楚考烈王无子章
 虞卿谓春申君章
 卷十八
  赵一(凡十/七章)
 知伯从韩魏兵章  知伯帅赵韩魏章
 张孟谈既固赵宗章 晋毕阳之孙章
战国策校注 提要 第 27b 页 WYG0407-0014d.png
 魏文侯借道章   秦韩围梁燕赵救章
 腹系为室章    苏秦说李兑章
 赵收天下且以伐齐章齐攻宋奉阳君不欲章
 甘茂为秦约魏章  谓皮相国章
 或谓皮相国章   赵王封孟尝君以武城章
 谓赵王曰三晋合章
 卷十九
  赵二(凡七/章)
战国策校注 提要 第 28a 页 WYG0407-0015a.png
 苏秦从燕之赵章  秦攻赵苏子为谓秦章
 张仪为秦连横说赵章武灵王平昼章
 王立周绍为传章  赵燕后胡服章
 王破原阳章
 卷二十
  赵三(凡二十/三章)
 赵惠文王三十年章 赵使机郝之秦章
 齐破燕赵欲存章  秦攻赵蔺离石祁拔章
战国策校注 提要 第 28b 页 WYG0407-0015b.png
 富丁欲以赵合章  魏因富丁章
 魏使人因平原君章 平原君请冯忌章
 平原君谓平阳君章 秦攻赵于长平章
 秦攻赵平原君使人章秦赵战于长平章
 秦围赵之邯郸章  说张相国章
 郑同北见赵王章  建信君贵于赵章
 卫灵公章     或谓建信君章
 苦城常谓建信章  希写见建信章
战国策校注 提要 第 29a 页 WYG0407-0015c.png
 魏尬谓建信章   秦攻赵鼓铎之章
 齐人李伯见孝成王章
 卷二十一
  赵四(凡十/九章)
 为齐献书赵王章  齐欲攻宋秦令起贾章
 齐将攻宋而秦楚禁章五国伐秦无功罢于成皋章
 楼缓将使伏事章  翟卿请赵王章
 燕封宋人荣鼢章  三国攻秦赵攻中山章
战国策校注 提要 第 29b 页 WYG0407-0015d.png
 赵使赵庄合从章  翟章从梁来章
 冯忌为庐陵君章  冯忌请见赵王章
 客见赵王曰章   秦攻魏取宁邑章
 赵使姚贾约韩魏章 魏败楚于陉山章
 秦召春平侯章   赵太后新用事章
 秦使王剪章
 卷二十二
  魏一(凡二十/七章)
战国策校注 提要 第 30a 页 WYG0407-0016a.png
 知伯索地于魏章  乐羊为魏将章
 西门豹为邺令章  文侯与虞人期章
 魏文侯与田子方章 魏武侯与诸大夫章
 魏公叔痤为魏将章 魏公叔痤病章
 苏子为赵合从说魏章张仪为秦连横说魏章
 齐魏约而伐楚章  苏秦拘于魏章
 陈轸为秦使于齐章 张仪恶陈轸于卫章
 张仪欲穷陈轸章  张仪走之魏章
战国策校注 提要 第 30b 页 WYG0407-0016b.png
 张仪欲以魏合于秦韩章 张仪以秦相魏章
 张仪欲并相秦魏章 魏王将相张仪章
 楚许魏六城章   张仪告公仲章
 徐州之役犀首谓梁章秦败东周与魏战章
 齐王将见燕赵楚章 魏令公孙衍请和于秦章
 公孙衍为魏将章
 卷二十三
  魏二(凡十/七章)
战国策校注 提要 第 31a 页 WYG0407-0016c.png
 犀首田眄欲得齐魏章犀首见梁君章
 苏代为田需说章  史举非犀首章
 楚王攻梁南章   魏惠王死章
 五国伐秦无功而还章魏文子田需周宵章
 魏王令惠施之楚章 魏惠王起境内众章
 齐魏战于马陵章  惠施为韩魏文章
 田需贵于魏王章  秦召魏相信安君章
 秦楚攻魏围皮氏章 庞葱与太子章
战国策校注 提要 第 31b 页 WYG0407-0016d.png
 梁王魏婴觞诸侯章
 卷二十四
  魏三(凡十/章)
 秦约赵而伐魏章  芒卯谓秦王章
 秦败魏于华走芒卯章秦败魏于华魏王且入朝章
 华军之战魏不胜章 齐欲伐魏魏使人章
 秦将伐魏魏王闻之章魏将与秦攻韩朱已章
 华阳君约魏魏王将封其子章
战国策校注 提要 第 32a 页 WYG0407-0017a.png
 秦使赵攻魏魏谓赵王章
 卷二十五
  魏四(凡二十/七章)
 献书秦王曰章   八年谓魏王曰章
 魏王问张旄章   客谓司马食其章
 魏秦伐楚魏王不欲章穰侯攻大梁章
 白圭谓新城君章  秦攻韩之管章
 秦赵搆难而战章  长平之役平都君说章
战国策校注 提要 第 32b 页 WYG0407-0017b.png
 楼梧约秦魏章   芮宋欲绝秦赵章
 为魏谓楚王曰章(连上/为一)管鼻之令翟强章
 成阳君欲以韩魏听章秦拔宁邑魏王令人章
 秦罢邯郸攻魏章  魏王欲攻邯郸章
 周肖谓宫他章   周最善齐章
 周最入齐秦王怒章 秦魏为与国齐楚约章
 信陵君杀晋鄙章  魏攻管而不下章
 魏王与龙阳君章  秦攻魏急或谓魏王章
战国策校注 提要 第 33a 页 WYG0407-0017c.png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章
 卷二十六
  韩一(凡二十/四章)
 三晋已破知氏章  成午从赵来章
 魏之围邯郸章   申子请仕章
 苏秦为楚合从说韩章张仪为秦连横说韩章
 张仪谓齐王曰章  楚昭献相韩章
 秦攻陉韩使人章  五国约而攻秦楚王为章
战国策校注 提要 第 33b 页 WYG0407-0017d.png
 郑彊载八百金章  郑彊之走张仪章
 宜阳之役杨达谓章 秦围宜阳游腾谓章
 公仲以宜阳之故章 秦韩战于浊泽章
 颜率见公仲章   韩公仲谓向寿章
 或谓公仲曰听者章 韩公仲相齐楚之交善章
 王曰向也子曰章  或谓魏王王儆章
 观□谓春申章   公仲数不信于诸侯章
 卷二十七
战国策校注 提要 第 34a 页 WYG0407-0018a.png
  韩二(凡二十/一章)
 楚围雍氏五月章  楚围雍氏韩令冷向章
 公仲为韩魏易地章 锜宣之教韩王章
 襄陵之役毕长谓章 公叔使冯君于秦章
 谓公叔曰公欲得章 谓公叔曰乘舟章
 齐令周最使郑立章
 韩公叔与几瑟争国郑彊为楚章
 韩公叔与几瑟争国中庶子彊章
战国策校注 提要 第 34b 页 WYG0407-0018b.png
 齐明谓公叔曰章  公叔将杀几瑟也章
 公叔且杀几瑟也章 谓新城君曰章
 胡衍之出几瑟章  几瑟亡之楚章
 冷向谓韩咎章   楚令景鲤入韩章
 史疾为韩使楚章  韩傀相韩章
 卷二十八
  韩三(凡二十/四章)
 或谓韩公仲曰章  或谓公仲曰今有一举章
战国策校注 提要 第 35a 页 WYG0407-0018c.png
 韩人攻宋秦王大怒章或谓韩王曰秦王欲章
 谓郑王曰昭釐侯章 东孟之会章(今连上/为一)
 韩阳役于三川章  秦大国也章
 张丑之合齐楚讲章 或谓韩相国曰人之章
 公仲使韩珉之秦章 韩相公仲珉使韩侈章
 客卿为韩谓秦王曰(旧三章/为一)
 韩珉相齐章    或谓山阳君曰章
 赵魏攻华阳韩谒急章秦招楚而伐齐章
战国策校注 提要 第 35b 页 WYG0407-0018d.png
 韩氏逐向晋章   张登谓费综章
 安邑之御史章   魏王为九里之盟章
 建信君轻韩熙章  段产谓新城君章
 段干越人谓新城君章
 卷二十九
  燕一(凡十/五章)
 苏秦将为从北说燕章奉阳君李兑章
 权之难燕再战章  燕文公时章
战国策校注 提要 第 36a 页 WYG0407-0019a.png
 人有恶苏秦于燕王章张仪为秦破从连横章
 宫他为燕使魏章  苏秦死其弟苏代章
 燕王哙既立章   初苏秦弟厉章
 燕代过魏章(旧三章相连鲍以后二章为一姚本/第三章别提作行恐当自是一章)
 燕昭王收破燕章  齐伐宋宋急章
 苏代谓燕昭王曰章 燕王谓苏代曰章
 卷三十
  燕二(凡十/四章)
战国策校注 提要 第 36b 页 WYG0407-0019b.png
 秦召燕王章    苏代为奉阳君章
 奉阳君告朱欢章  苏代为燕说齐章
 苏代自齐使人谓燕章苏代自齐献书于燕章
 陈翠合齐燕章   燕昭王且与天下伐齐章
 燕饥赵将伐之章  昌国君乐章
 或献书燕王章   客谓燕王曰章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章齐魏争燕章
 卷三十一
战国策校注 提要 第 37a 页 WYG0407-0019c.png
  燕三(凡五/章)
 齐韩魏共攻燕章  张丑为质于燕章
 燕王喜使栗腹章  秦并赵北向迎燕章
 燕太子丹质于秦章
 卷三十二
  宋 卫(凡十/四章)
 齐攻宋宋使臧子章 公输般为楚设
 犀首伐黄章    梁王伐邯郸章
战国策校注 提要 第 37b 页 WYG0407-0019d.png
 谓大尹曰章    宋与楚为兄弟章
 宋康王之时章   智伯欲伐卫章
 智伯欲袭卫章   秦攻卫之蒲章
 卫使客事魏章   卫嗣君病章
 卫嗣君时胥靡章  卫人迎新妇章
 卷三十三
  中山(凡十/章)
 魏文侯欲残中山章 犀首立五王章
战国策校注 提要 第 38a 页 WYG0407-0020a.png
 中山与燕赵为王章 司马喜使赵章
 司马喜三相中山章 阴姫与江姫争为后章
 主父欲伐中山章  中山君飨都士大夫章
 乐羊为魏将攻中山章昭王既息民章
战国策校注 提要 第 39a 页 WYG0407-0020c.png
校正凡例
 一鲍更易策文元次殽乱欲从旧本则不见駮正之
  意已著目录于前今据其本疏辨凡注之谬误者
  抹之辨正则以正曰著之未明而改定者亦从此
  例阙遗及他有发明者以补曰著之
 一鲍所改及加字并抹除字复存之或与一本合而
  可通者从之而注其下他本字异义通者以一本
  著之
战国策校注 提要 第 39b 页 WYG0407-0020d.png
 一大事记与鲍说有当见或与今说有相发者则见
  之不悉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