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十二
卷八十二 第 1a 页 WYG0405-0388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尚史卷八十二      系二
           镶白旗汉军李锴撰
孔子系
  孔子下
孔子居陈三岁会晋楚争彊更伐陈及吴侵陈陈尝被
寇于是孔子去陈过蒲会公叔氏以蒲叛蒲人止孔子
弟子有公良孺者以私车五乘从孔子其为人长贤有
卷八十二 第 1b 页 WYG0405-0388d.png
勇力谓曰吾昔从夫子遇难于匡今又于此命也已吾
与夫子再罹难宁斗而死斗甚疾蒲人惧谓孔子曰苟
无适卫吾出子与之盟出孔子东门孔子遂适卫子贡
曰盟可负耶孔子曰要盟也神不听卫灵公闻孔子来
喜郊迎问曰蒲可伐乎对曰可灵公曰吾大夫以为不
可今蒲卫之所以待晋楚也以卫伐之无乃不可乎孔
子曰其男子有死之志妇人有保西河之志(言公叔氏/欲以蒲适)
(他国其男子不愿从/而妇人亦无战意也)吾所伐者不过四五人灵公曰善
卷八十二 第 2a 页 WYG0405-0389a.png
然不伐蒲灵公老怠于政不用孔子孔子行佛肸为中
牟宰晋赵鞅攻范中行伐中牟佛肸畔使人召孔子孔
子欲往子路曰由闻诸夫子其身亲为不善者君子不
入也今佛肸亲以中牟畔子欲往如之何孔子曰有是
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淄我岂匏
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史记此下有系磬学琴事学/琴己见前非在卫时事也)
子既不得用于卫将西见赵鞅至于河而闻窦鸣犊舜
华之死也(国语作鸣铎窦犨家语作窦犨/鸣犊及舜华或作鸣铎庆华)临河而叹曰
卷八十二 第 2b 页 WYG0405-0389b.png
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济此命也夫子贡趋而进曰敢
问何谓也孔子曰窦鸣犊舜华晋国之贤大夫也赵简
子未得志之时须此两人而后从政及其已得志杀之
乃从政丘闻之刳胎杀夭则麒麟不至郊竭泽涸渔则
蛟龙不合阴阳覆巢毁卵则凤凰不翔何则君子讳伤
其类也夫鸟兽之于不义也尚知辟之而况乎丘哉乃
还息乎陬乡作为陬操以哀之
 家语作槃操琴操槃操又名息陬操其辞曰乾泽而
卷八十二 第 3a 页 WYG0405-0389c.png
 渔蛟龙不游覆巢毁卵凤不翔留惨予心悲还原息
 陬孔丛子歌意同而辞颇繁水经注孔子适赵临河
 不济叹而作歌曰秋风衍兮风扬波舟楫颠倒更相
 加归来归来胡为斯新序赵简子欲专天下谓其相
 曰赵有犊犨晋有铎鸣鲁有孔丘吾杀三人天下可
 王也于是召犊犨铎鸣而问政焉已而杀之使使聘
 孔子于鲁以胖牛肉迎于河上使者语船人曰中河
 流而杀之使者致命孔子仰天而叹曰美哉水洋洋
卷八十二 第 3b 页 WYG0405-0389d.png
 乎使丘不济此者命也夫子路趋而进曰何谓也孔
 子曰犊犨铎鸣晋之贤大夫也赵简子未得意之时
 须而后从政及其得意也杀之云云三国志注引
 按简子无欲杀孔子事杀之而王于事理亦不合中
 垒支离往往若此
而反乎卫入主蘧瑗家他日灵公问兵陈孔子曰俎豆
之事则尝闻之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与孔子语见
蜚雁仰视之色不在孔子孔子遂行复如陈鲁哀公三
卷八十二 第 4a 页 WYG0405-0390a.png
年孔子年六十有一矣(史记作/六十)夏鲁庙灾孔子在陈闻
之曰灾必桓僖庙乎已而果然秋季孙斯病辇而见鲁
城喟然叹曰昔此国几兴矣以吾获罪于孔子故不兴
也顾谓其嗣肥曰我即死若必相鲁相鲁必召仲尼后
数日斯卒子肥代立已葬欲召孔子公子鱼曰昔吾先
君用之不终终为诸侯笑今又用之不能终是再为诸
侯笑肥曰则谁召而可曰必召冉求于是使使召冉求
冉求将行孔子曰鲁人召求非小用之将大用之也端
卷八十二 第 4b 页 WYG0405-0390b.png
木赐知孔子思归送冉求因诫曰即用以孔子为招云
冉求既去明年孔子自陈迁于蔡明年自蔡如叶去叶
反于蔡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
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
 孔丛子孔子使宰予使于楚楚昭王以安车象饰因
 宰予以遗孔子宰予曰夫子无以此为也夫子言不
 离道动不违仁贵义尚德清素好俭道行乐其志不
 行乐其身故臣知夫子之无用此也王曰然则夫子
卷八十二 第 5a 页 WYG0405-0390c.png
 何欲而可对曰方今天下道德寝息其志欲兴而行
 之诚有欲治之君能行其道夫子虽徒步以朝固犹
 为之何必辱君之重贶乎王曰乃今而后知孔子之
 德大矣宰予归以告孔子曰二三子以予之言何如
 子贡曰未尽夫子之美也夫子德高则配天深则配
 海若予之言行事之实也夫子曰夫言贵实舍实何
 称乎赐之华不若予之实也又曰楚王使使奉金币
 聘夫子宰予冉有曰夫子之道至是行矣遂请见问
卷八十二 第 5b 页 WYG0405-0390d.png
 曰太公勤身苦志八十而遇文王孰与许由之贤夫
 子曰许由独善其身者也太公兼利天下者也然今
 世无文王虽有太公孰能识之乃歌曰大道隐兮礼
 为基贤人窜兮将待时天下如一欲何之
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
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
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
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
卷八十二 第 6a 页 WYG0405-0391a.png
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孔子知弟子有愠心召子路
而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耶吾何为于
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
邪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使仁者而必信安
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子路出子
贡入见孔子曰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耶吾
何为于此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夫子
盖少贬焉孔子曰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
卷八十二 第 6b 页 WYG0405-0391b.png
而不能为顺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
能为容今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子贡出
颜渊入见孔子曰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耶
吾何为于此颜渊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
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
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韩诗外传孔子困于陈蔡之间即三经之席七日不
 食藜羹不糁弟子有饥色读书习礼乐不休子路进
卷八十二 第 7a 页 WYG0405-0391c.png
 曰为善者报之以福不善者报之以贼今夫子积德
 累仁为善久矣意者当遣行乎奚居之隐也孔子曰
 由来吾语汝子以知者无罪乎则王子比干刳心而
 死以义者为听乎则伍子胥抉目而悬吴门以廉者
 为用乎则伯夷叔齐饥于首阳以忠者用乎则鲍叔
 不用叶公子高终身不仕鲍焦抱木而泣子推登山
 而燔君子不遇时者众矣夫学者非为通也为穷而
 不忧困而志不衰先知祸福之始而心无惑焉荀子
卷八十二 第 7b 页 WYG0405-0391d.png
 孔子邅难陈蔡孔子歌两柱之间子路入见曰夫子
 之歌礼乎孔子不应曲终而曰由君子好乐为无骄
 也小人好乐为无慑也及至七日孔子修乐不休子
 路愠见曰夫子之修乐时乎孔子不应乐终而曰由
 昔者齐桓霸心生于莒句践霸心生于会稽晋文霸
 心生于□氏故居不幽则思不远身不约则智不广
 庸知而不遇之于是与明日免于厄说苑同吕氏春
 秋孔子穷乎陈蔡之间七日不尝粒颜回索米得而
卷八十二 第 8a 页 WYG0405-0392a.png
 爨之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其甑中而食之选间食
 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佯为不见起曰今者梦见先
 君食洁而后馈颜回曰不可向者煤室入甑中弃食
 不祥回攫而饭之孔子叹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
 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
 不易矣家语略同孔丛子墨子曰孔子厄于陈蔡之
 间子路烹豚孔子不问所由来而食之剥人之衣以
 沽酒孔子不问所由来而饮之诘之曰所谓厄者藜
卷八十二 第 8b 页 WYG0405-0392b.png
 羹不粒乏食七日若烹豚饮酒何言乎厄且子路勇
 于见义豚酒不以义不取之可知也又何问焉 按
 陈蔡之厄史说差近然子路有自反之诚犹之可也
 子贡为贬道之言夫安至此他如荀子之霸语吕览
 之诈心孔丛子之剥衣为义取皆去圣贤居困之义
 殊远
于是使子贡至楚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昭王
将以书社地七百里封孔子楚令尹公子申曰王之使
卷八十二 第 9a 页 WYG0405-0392c.png
使诸侯有如子贡者乎曰无有王之辅相有如颜回者
乎曰无有王之将帅有如子路者乎曰无有王之官尹
有如宰予者乎曰无有且楚之祖封于周号为子男五
十里今孔丘述三王之法明周召之业王若用之则楚
安得世世堂堂方数千里乎夫文王在丰武王在镐百
里之君卒王天下今孔丘得据土壤贤弟子为佐非楚
之福也昭王乃止于是孔子自楚反乎卫是岁也孔子
年六十四(史记作/六十三)而鲁哀公六年也
卷八十二 第 9b 页 WYG0405-0392d.png
 史记世家六年反卫其明年吴与鲁会缯其明年与
 齐战于郎是为哀公八年事与左传谬
八年冉有为季氏将师与齐战于郎克之季孙肥曰子之于
军旅学之乎性之乎冉有曰学之于孔子肥曰孔子何
如人哉对曰用之有名播之百姓质于鬼神而无憾求
之至于此道虽累千社夫子不利也肥曰我欲召之可
乎对曰欲召之则毋以小人固之可矣(史记/世家)
十一年孔圉之将攻太叔疾也访于孔子孔子曰胡簋
卷八十二 第 10a 页 WYG0405-0393a.png
之事则尝学之矣甲兵之事未之闻也退命驾而行曰
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孔圉遽止之曰圉岂敢度其私
访卫国之难也将止鲁人以币召之乃归(左/传)
 史记季康子逐公华公宾公林以币迎孔子孔子归
 鲁家语孔子在卫冉求言于季孙曰国有圣人而不
 能用欲以求治是犹却步而求及前人不可得已今
 孔子在卫卫将用之已有才而以资邻国难以言智
 也请以重币迎之季孙以告公从之琴操孔子历聘
卷八十二 第 10b 页 WYG0405-0393b.png
 诸侯诸侯莫能任自卫反鲁幽谷之中见香兰独秀
 叹曰夫兰当为王者香今乃与众草为伍乃止车援
 琴鼓之作猗兰操孔丛子哀公以币如卫迎孔子而
 卒不能用孔子作丘陵之歌 歌辞皆俚鄙不足观
 韩诗外传孔子抢圣人之心彷徨乎道德之域于时
 周室微百姓靡安礼义废坏人伦不理孔子自西自
 东自南自北匍匐救之论衡孔子自知不用悯道不
 行民在涂炭之中故应聘周流为道不为已故逢患
卷八十二 第 11a 页 WYG0405-0393c.png
 而不恶为民不为名故蒙谤而不避又曰孔子周流
 游说七十二国盐铁论孔子能方不能圆故几于黎
 丘 按黎丘事及七十国俱未闻
然鲁终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周室微而礼乐废
诗书缺追述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
穆编次其事
 尚书纬孔子求得黄帝玄孙帝魁之书迄于秦穆公
 凡三千二百四十篇断远而定近可以为世法者百
卷八十二 第 11b 页 WYG0405-0393d.png
 二十篇以百二篇为尚书十八篇为中候正部仲尼
 叙书上谓天谈下谓民语兼该男女究其表里孔丛
 子孔子曰书之于事也远而不阔近而不迫志尽而
 而不怨辞顺而不謟吾于高宗彤日见德有报之疾
 也苟由其道致其仁则远方归志而致其敬焉吾于
 洪范见君子之不忍言人之恶而质人之美也发乎
 中而见乎外以成文者其唯洪范乎
古者诗三千馀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其可施于礼义
卷八十二 第 12a 页 WYG0405-0394a.png
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于衽席故
曰关睢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
清庙为颂始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
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
 尸子孔子云诵诗读书与古人居读书诵诗与古人
 谋孔丛子孔子读诗及小雅喟然叹曰吾于周南召
 南见周道之所以盛也于柏舟见匹夫执志之不可
 以易也于淇澳见学之可以为君子也于考槃见遁
卷八十二 第 12b 页 WYG0405-0394b.png
 世之士而不闷也于木瓜见包且之礼行也于缁衣
 见好贤之心至也于鸡鸣见古之君子不忘其敬也
 于伐檀见贤者之先事而后食也于蟋蟀见陶唐俭
 德之大也于下泉见乱世之思明君也于七月见豳
 公之所以造周也于东山见周公之先公而后私也
 于狼跋见周公之远志所以为圣也于鹿鸣见君臣
 之有礼也于肜弓见有功之必报也于羔羊见善政
 之有应也于节南山见忠臣之忧世也于蓼莪见孝
卷八十二 第 13a 页 WYG0405-0394c.png
 子之思养也于四月见孝子之思祭也于裳裳者华
 见古之贤者世保其禄也于采菽见古之明王所以
 敬诸侯也家语孔子曰小辩害义小言破道关睢兴
 于鸟而君子美之取其雌雄之有别鹿鸣兴于兽而
 君子大之取其得食而相呼若以鸟兽之名嫌之固
 不可行也又曰吾于甘棠见宗庙之敬也甚矣思其
 人必爱其树尊其人必敬其位道也盐铁论孔子曰
 吾于河广知德之至也而欲得之各反其本复诸古
卷八十二 第 13b 页 WYG0405-0394d.png
 而已说苑孔子论诗至于正月之卒章戄然曰不逢
 时之君子岂不殆哉从上依世则废道违上离俗则
 危身世不与善已独由之则曰非妖则孽也是以桀
 杀关龙逢纣杀比干故贤者不遇时常恐不终焉
孔子晚而喜易序遂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
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抱朴子有古强者云孔子尝劝我读易云此良书也
 丘窃好之韦编三绝铁挝三折今乃大悟漆书孔子
卷八十二 第 14a 页 WYG0405-0395a.png
 读易韦编三绝铁挝三灭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
有二人(史记/世家)
十四年春西狩于大野叔孙氏之车子锄商获麟以为
不祥以赐虞人孔子观之曰麟也然后取之(左/传)
 公羊传有以告者曰有麇而角者孔子曰孰为来哉
 孰为来哉反袂拭面涕沾袍曰吾道穷矣孔丛子锄
 商
樵于野而获兽焉众莫之识以为不祥弃之五父
卷八十二 第 14b 页 WYG0405-0395b.png
 之衢冉有告夫子曰麇身而肉角岂天之妖乎夫子
 曰若求之言其必麟乎视之果信言偃问曰敢问今
 见其谁应之子曰宗周将灭天下无主孰为来哉遂
 泣曰予之于人犹麟之于兽也麟出而死吾道穷矣
 琴操纬书吐图致书诸说荒谬不录
乃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
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正义殷中也又中/运夏殷周之事也)约其文辞
而指博故吴楚之君自称王而春秋贬之曰子(说非是/孔子德)
卷八十二 第 15a 页 WYG0405-0395c.png
(虽圣人而位非天子恶得而贬/之盖吴楚始本封子故子之)践土之会实召周天子
而春秋讳之曰天王狩于河阳推此类以绳当世贬损
之义后有王者举而开之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
子惧焉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弗独有也至
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弟子
受春秋孔子曰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
(史记/世家)
 史记世家孔子明王道干七十馀君莫能用故西观
卷八十二 第 15b 页 WYG0405-0395d.png
 周室论史记旧文兴于鲁而次春秋约其辞文去其
 烦重以制义法王道备人事浃七十子之徒口受其
 传指为有所刺讥褒讳挹损之文辞不可以书见也
 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意
 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史记世家子曰吾
 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按
 孔子因鲁史成春秋必著于策口授弟子已于义不
 顺至云有所刺讥不可书见说尤乖剌失旨矣严氏
卷八十二 第 16a 页 WYG0405-0396a.png
 春秋孔子将修春秋与左丘明乘如周观书于周史
 归而修春秋之经丘明为之传共为表里春秋繁露
 仲尼之作春秋也上探正天端王公之位万物民之
 所欲下明得失起贤才以待后圣故引史记理往事
 正是非也王公史记十二公之间皆衰世之事故门
 人惑孔子曰吾因其行事而加乎王心焉以为见之
 空言不如行事博深切故子贡闵子公肩子言其切
 而为国家资也其为切而至于杀君亡国奔走不得
卷八十二 第 16b 页 WYG0405-0396b.png
 保社稷其所以然是皆不明于道不览于春秋也故
 卫子夏言有国家者不可不学春秋不学春秋则无
 以见前后旁侧之危不知国之大柄君子重任也论
 衡孔子之春秋素王之业也诸子之传书素相之事
 也淮南子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亡国五十二弑君三
 十六采善锄丑以成王道论亦博矣抱朴子仲尼春
 秋成紫微降光春秋演孔图孔子修春秋九月而成
 卜之得阳豫之卦宋均曰夏殷卦名
卷八十二 第 17a 页 WYG0405-0396c.png
又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
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
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故诗之失愚书
之失诬乐之失奢易之失贼礼之失烦春秋之失乱其
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疏通知远而
不诬则深于书者也广博易良而不奢则深于乐者也
洁静精微而不贼则深于易者也恭俭庄敬而不烦则
深于礼者也属辞比事而不乱则深于春秋者也(记经/解)
卷八十二 第 17b 页 WYG0405-0396d.png
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
其坏乎哲人其萎乎既歌而入当户而坐子贡闻之曰
泰山其颓则吾将安仰梁木其坏哲人其萎则吾将安
放夫子殆将病也遂趋而入孔子曰赐尔来何迟也夏
后氏殡于东阶之上则犹在阼也殷人殡于两楹之间
则与宾主夹之也周人殡于西阶之上则犹宾之也而
丘也殷人也予畴昔之夜梦坐奠于两楹之间夫明王
不兴而天下其孰能宗予予殆将死也盖寝疾七日而殁
卷八十二 第 18a 页 WYG0405-0397a.png
 公孙尼子孔子有疾哀公使医视之医曰居处饮食
 何如子曰丘春居葛笼夏居密杨秋不风冬不炀饮
 食不馈饮酒不醉医曰是良医也论衡孔子病商瞿
 卜期日中孔子曰取书来比至日中何事乎圣人之
 好学也死且不休 按二说并妄圣人不尔也
鲁哀公诔孔子曰天不遗耆老莫相予位焉呜呼哀哉
尼父(记檀/弓)
 左传公诔之曰昊天不吊不慭遗一老俾屏余一人
卷八十二 第 18b 页 WYG0405-0397b.png
 以在位煢煢余在疚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子戆曰
 君其不没于鲁乎夫子之言曰礼失则昏名失则愆
 失志为昏失所为愆生不能用死而诔之非礼也称
 一人非名也君两失之史记同
孔子年七十四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
 史记索隐若孔子以鲁襄二十一年生至哀十六年
 为七十三若襄二十二年生则年七十二 按鲁襄
 二十一年至哀十六年为七十四襄二十二年为七
卷八十二 第 19a 页 WYG0405-0397c.png
 十三索隐自误史以襄二十二年生哀十六年卒年
 七十三亦误孔子实生于襄二十一年至哀十六年
 卒年七十四说见前
葬鲁城北泗上(史记/世家)
 皇览孔子冢去城一里冢茔百亩冢南北广十步东
 西十三步高一丈二尺冢前以瓴甓为祠坛方六尺
 与地平本无祠堂冢茔中树以百数皆异种鲁人世
 世无能名其树者民传言孔子弟子异国人各特其
卷八十二 第 19b 页 WYG0405-0397d.png
 方树来种之其树柞枌雒离女贞五味毚檀之树孔
 子茔中不生荆棘及刺人草白虎通孔子卒受鲁君
 璜玉葬郭之北泗水为之却流家语孔子之丧公西
 赤掌殡葬焉唅以蔬米三贝袭衣十有二称加朝服
 一冠章甫之冠佩象环径五寸而綨组绶桐棺四寸
 柏椁五寸饰廧置翣设披周也设崇殷也绸练设旐
 夏也兼用三代礼所以尊师且备古也葬于鲁城北
 泗水上藏入地不及泉而封为偃斧之形高四尺树
卷八十二 第 20a 页 WYG0405-0398a.png
 松柏为志焉
孔子之丧公西赤为志焉饰棺廧置翣设披周也设崇
殷也绸练设旐夏也孔子之丧门人疑所服子贡曰昔
者夫子之丧颜渊若丧子而无服丧子路亦然请丧夫
子若丧父而无服于是皆绖而出群居则绖出则否孔
子之丧有自燕来观者舍于子夏氏子夏曰圣人之葬
人与人之葬圣人也子何观焉昔者夫子之言曰吾见
封之若堂者矣见若防者矣见若覆夏屋者矣见若斧
卷八十二 第 20b 页 WYG0405-0398b.png
者矣从若斧者焉马鬣封之谓也今一日而三斩板而
已封尚行夫子之志乎哉(记檀/弓)
弟子三年心丧毕相诀而去则哭各复尽哀或复留唯
子贡庐于冢上凡六年然后去弟子及鲁人往从冢而
家者百有馀室因命曰孔里鲁世世相传以岁时奉祠
孔子冢而诸儒亦讲礼乡饮大射于孔子冢孔子冢大
一顷故所居堂弟子内后世因庙藏孔子衣冠琴车书
(史记/世家)
卷八十二 第 21a 页 WYG0405-0398c.png
伯鱼生伋字子思
 孔丛子夫子閒居喟然而叹子思再拜请曰意子孙
 不修将忝祖乎羡尧舜之道恨不及乎夫子曰尔孺
 子安知吾志子思对曰伋于进瞻亟闻夫子之教其
 父析薪其子弗克负荷是谓不肖伋每思之所以大
 恐而不解也夫子忻然笑曰然乎吾无忧矣世不废
 业其克昌乎 所问四端姑附其一
子思之母死于卫赴于子思子思哭于庙门人至曰庶
卷八十二 第 21b 页 WYG0405-0398d.png
氏之母死何为哭于孔氏之庙乎子思曰吾过矣吾过
矣遂哭于他室柳若谓子思曰子圣人之后也四方于
子乎观礼子盍慎诸子思曰吾何慎哉吾闻之有其礼
无其财君子弗行也有其礼有其财无其时君子弗行
也吾何慎哉子上之母死而不丧门人问诸子思曰昔
者子之先君子丧出母乎曰然子之不使白也丧之何
也子思曰昔者吾先君子无所失道道隆则从而隆道
污则从而污伋则安能为伋也妻者是为白也母不为
卷八十二 第 22a 页 WYG0405-0399a.png
伋也妻者是不为白也母尝曰丧三日而殡凡附于身
者必诚必信勿之有悔焉耳矣三月而葬凡附于棺者
必诚必信勿之有悔焉耳矣曾子谓子思曰伋吾执亲
之丧也水浆不入于口者七日子思曰先王之制礼也
过之者俯而就之不至焉者跂而及之故君子之执亲
之丧也水浆不入于口者三日杖而后能起穆公问于
子思曰为旧君反服古与子思曰古之君子进人以礼
退人以礼故有旧君反服之礼也今之君子进人若将
卷八十二 第 22b 页 WYG0405-0399b.png
加诸膝退人若将队诸渊毋为戎首不亦善乎又何反
服之礼之有(记檀/弓)
 孔丛子子思居卫鲁穆公卒县子使乎卫闻丧而服
 谓子思曰子虽未臣鲁父母之国也先君宗庙在焉
 奈何不服子思曰吾岂爱乎礼不得也臣而去国君
 不扫其宗庙则为之服寄公寓乎是国而为国服吾
 既无列于鲁而寄在卫吾何服哉是寄臣而服所寄
 之君则旧君无服明不二君之义也县子曰善哉又
卷八十二 第 23a 页 WYG0405-0399c.png
 曰穆公访于子思曰寡人欲掩先君之恶以扬先君
 之善使谈者有述焉为之若何子思曰以伋所闻舜
 禹之于其父非勿欲也以为私情之细不如公义之
 大故弗敢私之公曰思所以利民者曰有惠百姓之
 心则莫如除非法之事也毁不居之宝以赐穷民夺
 嬖宠之禄以赈困匮无令有悲怨而后世有闻见抑亦
 可又曰穆公问曰立太子有常乎荅曰有之在周
 公之典公曰昔文王舍适而立次微子舍孙而立弟
卷八十二 第 23b 页 WYG0405-0399d.png
 是何法也子思曰殷人质而尊其尊故立弟周人文
 而亲其亲故立子亦各其礼也文王舍适立次权也
 公曰苟得行权岂惟圣人唯贤与爱立也子思曰圣
 人不以权教故立制垂法顺之为贵公曰舍贤立圣
 舍愚立贤何如子思曰唯圣立圣其文王乎不及文
 王者则各贤其所爱不殊于适何以限之又曰闾丘
 温见田氏将危齐欲以其邑叛而适鲁穆公闻之谓
 子思曰子能怀之则寡人割邑如其邑以常宗子思
卷八十二 第 24a 页 WYG0405-0400a.png
 曰伋虽能义所不为也彼为人臣君将败弗能扶而
 叛之逆臣制国弗能死而逃之此罪诛之人也不能
 讨而又要利召奸非忍行也韩非子鲁穆公问于子
 思曰吾闻庞氏之子不孝其行奚如子思对曰君
 子尊贤以崇德举善以劝民若夫过行是细人之所
 识臣不知也子思出子服厉伯入见问庞氏子子
 服厉伯对曰其过三皆君之所未尝闻自是之后君
 贵子思而贱子服厉伯或曰鲁之公室劫于季氏不
卷八十二 第 24b 页 WYG0405-0400b.png
 亦宜乎明君求善而赏之求奸而诛之其得之一也
 故以善闻者以说善同于上者也以奸闻者以恶奸
 同于上者也今子思不以过闻而穆公贵之厉伯以
 奸闻而穆公贱之此鲁君之所以劫也
穆公欲相子思子思不愿将去鲁鲁君曰天下之主犹
寡人也去将安之子思答曰盖闻君子犹鸟也疑之则
举今君既疑矣又以已限天下之君臣窃为言之过也
 孔丛子又曰鲁人有公仪僣者砥节砺行子思与之
卷八十二 第 25a 页 WYG0405-0400c.png
 友穆公因子思欲以为相谓子思曰公仪子必辅寡
 人参分鲁国而与之一子思对曰如君言公仪子愈
 所以不至也君若饥渴待贤虽蔬食饮水伋亦愿在
 下风令徒以高官厚禄饵君子公仪子之智若鱼鸟
 可也不然彼将终身不蹑君之庭矣吕氏春秋孔思
 请行鲁君曰天下主亦犹寡人也将焉之孔思对曰
 盖闻君子犹鸟也骇则举鲁君曰主不肖而皆以然
 也违不肖过不肖而自以为能论天下之主乎凡鸟
卷八十二 第 25b 页 WYG0405-0400d.png
 之举也去骇从不骇去骇从不骇未可知也去骇从
 骇则鸟曷而举矣孔思之对鲁君也亦过矣 吕氏
 刻深犹前韩说皆诬论耳
县子问子思曰颜回问为邦夫子曰行夏之时若是殷
周异政为非乎子思曰夏数得天尧舜之所同也殷周
之王征伐革命以应乎天因改正朔若云天时之改耳
故不相因也夫受禅于人者则袭其统受命于天者则
革之所以神其事如天道之变然也三统之义夏得其
卷八十二 第 26a 页 WYG0405-0401a.png
正是以夫子云
 孔丛子又曰县子问子思曰子之先君见子产则兄
 事之而世谓子产仁爱夫子圣人是谓圣道事仁爱
 乎子思曰昔季孙问子游亦若子之言也康子曰子
 产死郑人丈夫舍玦佩妇女舍珠瑱巷哭三月竽琴
 不作夫子之死也吾未闻鲁人之若是也子游曰夫
 浸水之所及也则生不及则死故民皆知焉膏雨之
 所生也广莫大焉民之受赐也普矣莫识其由来者
卷八十二 第 26b 页 WYG0405-0401b.png
 又曰子思居贫友馈之粟受一车焉或献樽酒束脩
 子思弗为当也或曰子取人粟而辞吾酒脯是辞少
 而取多也于义则无名于分则不全而子行之何也
 子思曰然伋不幸而贫于财至乃困乏将恐绝先人
 之祀夫以受粟为周之也酒脯则所以饮宴也方乏
 于食而乃饮宴非义也又曰卫公子交馈马四乘于
 子思子思曰伋寄命以来朝夕受酒脯及祭燔之赐
 衣食之优意气已定以无行志未敢当车马之贶礼
卷八十二 第 27a 页 WYG0405-0401c.png
 虽有爵赐人不踰父兄今重违公子之旨则有失礼
 之僭若何公子曰交已言于君矣曰不可为人子者
 三赐不及车马公子曰我之未闻也谨受教又曰子
 思适齐说齐王及尹文子及自齐反卫说卫君文繁
 不载说苑子思居卫缊袍无表二旬而九食田子方
 闻之使人遗狐白之裘恐其不受因谓之曰吾假人
 遂忘之吾与人如弃之子思辞而不受曰伋闻之妄
 与不如遗弃物于沟壑伋虽贫不忍以身为沟壑也
卷八十二 第 27b 页 WYG0405-0401d.png
  说亦诬
卫将军文子之内子死复者曰皋媚女复子思闻之曰
此女氏之字非夫氏之名也妇人于夫氏以姓氏称礼
也子思在鲁使以书如卫问子上子上北面再拜受书
伏读然后与使者宴遂为复书返中庭北面再拜以授
使者既受书然后退使者还鲁问子思曰吾子堂上南
面立授臣书事毕送臣子上中庭拜授臣书而不送何
也子思曰拜而不送敬也使而送之宾也鲁人有同姓
卷八十二 第 28a 页 WYG0405-0402a.png
死而弗吊者人曰在礼当免不免当吊不吊有司罚之
如之何子之无吊也答曰吾以其疏远也子思闻之曰
无恩之甚也昔者季孙问于夫子曰百世之宗有绝道
乎子曰继之以姓义无绝也故同姓为宗合族为属虽
国子之尊不废其亲所以崇爱也是以缀之以食序列
昭穆万世婚姻不通忠笃之道然也(孔丛/子)
子思年六十二尝困于宋子思作中庸(史记/世家)
儒家子思二十三篇(汉/书)
卷八十二 第 28b 页 WYG0405-0402b.png
 孔丛子子思年十六适宋宋大夫乐朔与之言学曰
 尚书虞夏数四篇善也下此效尧舜之言耳殊不如
 也乂曰凡书之作欲以喻民而乃故作难知之辞不
 亦繁乎子思曰书意深奥训詀成义所以为典雅也
 昔鲁巷有似君言者伋答之曰道为知者传苟非其
 人道不传矣乐朔不说而退曰孺子辱吾其徒请攻
 之遂围子思宋君闻之不待驾而救子思子思既免
 于是撰中庸四十九篇子思子子思曰慈父能食子
卷八十二 第 29a 页 WYG0405-0402c.png
 不能使知味圣人能说人不能使人必说又曰言而
 信信在言前令而化化在令外圣人在上而迁其化
 又曰国有道以义率身国无道以身率义荀息是也
 又曰君本也臣枝叶也本美则叶茂本枯则叶凋又
 曰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体又曰百心不得一人一
 心可得百人又曰繁于乐者重于忧厚于义者薄于
 行见长不能屈其色见贵不能尽其辞虽有风雨吾
 不入其门也又曰君子以心导耳目小人以耳目导
卷八十二 第 29b 页 WYG0405-0402d.png
 心中论子思曰事自名也声自呼也貌自眩也物自
 处也人自官也无非自已者又曰能胜其心于胜人
 乎何有不能胜其心如胜人何 子思子见马总意
 林其说与中论皆无深意而孔丛子尤谬悠故朱子
 尝以为伪今节取一二礼家言馀不具录皇览子思
 冢在孔子冢南大小相望盐铁论子思子之银佩美
 于虞公之垂棘
子思生白字子上年四十七
卷八十二 第 30a 页 WYG0405-0403a.png
 孔丛子子上杂所习请于子思子思曰先人有训焉
 学必由圣所以致其材也厉必由砥所以致其刃也
 夫子之教必始于诗书而终于礼乐杂说不与焉又
 何请又谓子上曰白乎吾尝深有思而莫之得也于
 学则寤焉吾尝企有望而莫之见也登高则睹焉是
 故虽有本性而加之以学则无惑矣又谓子上曰有
 可以为公侯之尊而富贵人众不与焉者非唯志乎
 成其志者非唯无欲乎知以身取节者则知足矣知
卷八十二 第 30b 页 WYG0405-0403b.png
 足则不累其志矣
子上生求字子家年四十五子家生箕字子京年四十
六子京生穿字子高年五十一子高生子慎年五十七
尝为魏相子慎生鲋年五十七为陈王涉博士死于陈
(史记/世家)
赞曰孔子至圣也说者至众要皆揣摹之辞谨采其切
实著之传呜呼天地不尸其生圣人不专其名世以一
端测之谬矣
卷八十二 第 31a 页 WYG0405-0403c.png
 
 
 
 
 
 
 
 
卷八十二 第 31b 页 WYG0405-0403d.png
 
 
 
 
 
 
 
 尚史卷八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