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十九
卷六十九 第 1a 页 WYG0405-0195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尚史卷六十九      列传四十七
           镶白旗汉军李锴撰
赵诸臣传
  公仲连 (大戊/午附) 触詟
公仲连者烈侯之相国也烈侯好音谓连曰寡人有爱
可以贵之乎连曰富之可贵之则否烈侯曰然夫郑歌
者枪石二人吾赐之田人万亩连曰诺不与居一月烈
卷六十九 第 1b 页 WYG0405-0195d.png
侯从代来问歌者田连曰求未有可者有顷烈侯复问
连终不与乃称疾不朝番吾君自代来谓连曰君实好
善而未知所持今公仲相赵于今四年亦有进士乎连
曰未也番吾君曰牛畜荀欣徐越皆可连乃进三人及
朝烈侯复问歌者田何如连曰方使择其善者牛畜侍
烈侯以仁义约以王道烈侯逌然明日荀欣侍以选练
举贤任官使能明日徐越侍以节财俭用察度功德所
与无不充君说烈侯使使谓相国曰歌者之田且止官
卷六十九 第 2a 页 WYG0405-0196a.png
牛畜为师荀欣为中尉徐越为内史赐连衣二袭又有
大戊午者成侯三年以为相成侯薨事肃侯肃侯十六
年游大陵出于鹿门大戊午扣马谏曰耕事方急一日
不作百日不食肃侯下车谢之(史记/世家)
触詟(史记作触龙且曰触龙言/愿见太后分一字为二误)赵之左师也孝成王元
年秦伐我拔三城王新立太后用事(惠文/后也)秦急攻之赵
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长安君惠/文后少子)兵乃出
太后不肯大臣彊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
卷六十九 第 2b 页 WYG0405-0196b.png
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詟愿见太后盛气而揖之入
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
矣窃自恕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郤也故愿望见太后曰
老妇恃辇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
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嗜食和于身
曰老妇不能太后不和之色少解触詟曰老臣贱息舒
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补黑衣之数(尸祝/之服)
(所谓袨/服也)以卫王宫没死以闻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
卷六十九 第 3a 页 WYG0405-0196c.png
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太后曰丈夫
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曰妇人异甚对
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太后/女)贤于长安君曰君过
矣不若长安君之甚触詟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
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
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
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触詟曰今三世
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卷六十九 第 3b 页 WYG0405-0196d.png
曰无有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曰此
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
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
长安之位而封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
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
媪为长安君之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
诺恣君之所使之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
兵乃出(国/策)
卷六十九 第 4a 页 WYG0405-0197a.png
论曰书曰启乃心沃朕心贤者自侍而歌者自诎沃之
之善者也虽然有本焉君实好善之谓也不然申屠彭
咸岂出公仲下哉触詟说后顺以适之缓入而疾徵焉
能无得乎是故明主可以理夺而妇人可以情投也
  肥义 公子成 李兑 (赵文附赵造/赵燕)
肥义者赵之贵臣公子成是为奉阳君(国策作奉阳君/史记作安平君)
肃侯之弟李兑赵之司寇也并事肃侯肃侯薨武灵王
少及听政先问肥义加其秩国三老年八十月致其礼
卷六十九 第 4b 页 WYG0405-0197b.png
(史记/世家)
武灵王十九年王平昼閒居肥义侍坐曰王虑世事之
变权甲兵之用念简襄之迹计胡狄之利王曰嗣立不
忘先德君之道也错质务明主之长臣之论也今吾欲
继襄主之业启胡翟之乡而卒世不见也夫有高世之
功者必负遗俗之累有独知之虑者必被庶人之恐今
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而世必议寡人矣义曰臣闻
之疑事无功疑行无名今王即定负遗俗之虑殆母顾
卷六十九 第 5a 页 WYG0405-0197c.png
天下之议矣夫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
众昔舜舞有苗禹袒入祼国非以养欲而乐志也欲以
论德而要功也愚者暗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萌王其遂
行之王曰寡人非疑胡服也吾恐天下笑之狂夫之乐
智者哀焉愚者之笑贤者戚焉世有顺我者胡服之功
未可知也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我必有之王遂胡
服使王孙緤告公子成曰寡人胡服且将以朝亦欲叔
之服之也家听于亲国听于君古今之公行也子不反
卷六十九 第 5b 页 WYG0405-0197d.png
亲臣不逆主先王之通谊也今寡人作教易服而叔不
服吾恐天下议之也夫制国有常利民为本从政有经
令行为上故明德在于论贱行政在于信贵今胡服之
义非以养欲而乐志也事有所出功有所立事成功立
然后德可见也今寡人恐叔逆从政之经以辅公叔之
议且寡人闻之事利国者行无邪因贵戚者名不累故
寡人愿慕公叔之义以成胡服之功使緤谒之叔请服
焉公子成再拜稽首曰臣固闻王之胡服也不佞寝疾
卷六十九 第 6a 页 WYG0405-0198a.png
不能趋走是以不先进王命之臣敢竭其愚忠臣闻之
中国者聪明睿智之所居也万物财货之所聚也圣贤
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诗书礼乐之所用也异敏技
艺之所试也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义行也今王
释此而袭远方之服变古之教易古之道逆人之心畔
学者离中国臣愿大王图之使者报王王曰吾固闻叔
之病也即之公叔成家自请之曰夫服者所以便用也
礼者所以便事也圣人观乡而顺宜因事而制礼所以
卷六十九 第 6b 页 WYG0405-0198b.png
利民而厚国也被发文身错臂左衽瓯越之民也黑齿
雕题鳀冠秫缝大吴之国也礼服不同其便一也乡异
而用变事异而礼易是故圣人苟可以利其民不一其
用果可以便其事不同其礼儒者一师而礼异中国同
俗而教离况山谷之便乎故去就之变智者不能一远
近之服圣贤不能同穷乡多异曲学多辨不知而不疑
异于已而不非者公于求善也今叔之所言者俗也吾
之所言者所以制俗也吾国东有河薄洛之水与齐中
卷六十九 第 7a 页 WYG0405-0198c.png
山同之而无舟楫之用自常山以至代上党东有燕东
胡之境西有楼烦秦韩之边而无骑射之备故寡人且
聚舟楫之用求水居之民以守河薄洛之水变服骑射
以备燕参胡楼烦秦韩之边且昔者简主不塞晋阳以
及上党而襄主并戎取代以攘诸胡此愚智之所明也
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侵掠吾地系累吾民引水围鄗
非社稷之神灵鄗几不守先王忿之其怨未敢报也今
骑射之服近可以备上党之形远可以报中山之怨而
卷六十九 第 7b 页 WYG0405-0198d.png
叔顺中国之俗以逆简襄之意恶变服之名而忘国事
之耻非寡人之所望也公子成再拜稽首曰臣愚不达
于王之义敢道世俗之闻今欲继简襄之意以顺先王
之志臣敢不听令再拜乃赐胡服赵文进谏曰农夫劳
力而君子养焉政之经也愚者陈意而智者论焉教之
道也臣无隐中君无蔽言国之禄也臣虽愚愿竭其忠
夫当世辅俗古之道也衣服有常礼之制也循法无愆
民之职也三者先圣之所以教今君释此而袭远方之
卷六十九 第 8a 页 WYG0405-0199a.png
俗变古之教易古之道故臣愿王图之王曰三代不同
服而王五霸不同教而政智者作教而愚者制焉贤者
议礼不肖者拘焉夫制于服之民不足与论心拘于俗
之众不足与致意故势与俗化而礼与变俱圣人之道
也承教而动循法无私民之职也知学之人能与闻迁
达礼之变能与时化故为己者不待人制今者不法古
子其释之赵造谏曰隐忠不竭奸之属也以私诬国贱
之类也有此两者臣下之大罪也臣虽愚愿尽其忠臣
卷六十九 第 8b 页 WYG0405-0199b.png
闻之圣人不易民而教智者不变俗而动因民而教者
不劳而成功据俗而动者虑径而易见也今王易初不
循俗胡服不顾世非所以教民而成礼也且服奇者志
淫俗僻者乱民袭奇僻之服近蛮夷之行非所以教民
而成礼也且循法无过脩礼无邪愿王图之王曰古今
不同俗何古之法帝王不相袭何礼之循虙羲神农教
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及至三王观时制法因事
制礼法度制令各顺其宜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故理世
卷六十九 第 9a 页 WYG0405-0199c.png
不一其道便国不必法古圣人之兴也不相袭而王夏
殷之衰也不易礼而灭然则反古未可非而循礼未足
多也且服奇而志淫是邹鲁无奇行也俗僻而民易是
吴越无俊民也是以圣人利身之谓服便事之谓教进
退之谓节衣服之谓制所以齐常民非所以论贤者也
故圣与俗流贤与变俱谚曰以书为御者不尽马之情
以古制今者不达事之变故循法之功不足以高世法
古之学不足以制今子其勿反也赵燕后胡服王令让
卷六十九 第 9b 页 WYG0405-0199d.png
之曰事主之行不逆上以自伐不立私以为君寡人胡
服子独弗服逆主莫大焉以从政为累以逆主为高行
私莫大焉寡人恐亲犯刑戮之罪以明有司之法赵燕
再拜稽首曰臣失令过期更不用侵辱教(言已宜服刑/反不刑而教)
(之更犹反/侵辱刑也)王之惠也臣敬循衣服以待令日(国/策)
遂攻中山攘地北至代西至云中九原二十七年立子
何为王是为惠文王肥义为相国傅武王灵王自号为
主父惠文王三年封长子章为代安阳君使田不礼相
卷六十九 第 10a 页 WYG0405-0200a.png
章李兑谓肥义曰公子章彊壮而志骄党众而欲大殆
有私乎田不礼之为人也忍杀而骄二人相得必有谋
阴贼起夫小人有欲轻虑浅谋徒见其利而不顾其害
同类相推俱入祸门以吾观之必不久矣子任重而势
大乱之所始祸之所集也子必先患子奚不称疾母出
传政于公子成母为怨府母为祸梯义曰不可昔者主
父以王属义也曰毋变而度毋异而虑坚守一心以殁
而世义再拜受命而籍之今畏不礼之难而忘吾籍变
卷六十九 第 10b 页 WYG0405-0200b.png
孰大焉进受严命退而不全负孰甚焉变负之臣不容
于刑且夫贞臣也难至而节见忠臣也累至而行明子
则有赐而忠我矣虽然吾不敢失也兑曰诺子勉之吾
见子已今年耳涕泣而出兑数见公子成以备田不礼
之事异日肥义谓信期(即高信/信音申)曰公子与田不礼甚可
忧也其于义也声善而实恶此为人也不子不臣吾闻
之奸臣在朝国之残也谗臣在中主之蠹也此人贪而
欲大内得主而外为暴矫令为慢以擅一旦之命不难
卷六十九 第 11a 页 WYG0405-0200c.png
为也祸且逮国吾忧之夜而忘寐盗贼出入不可不备
自今有召王者必见吾面我将以身当之信期曰善哉
吾得闻此也四年安阳君章来朝主父及王游沙邱异
宫章与田不礼作乱诈以主父令召王义先入杀之信
期即与章战(史记世家作与王战误/当是与公子章战也)公子成与李兑自
国至起四邑兵入距难杀章及田不礼灭其党贼而定
王室公子成为相号安平君李兑为司寇公子章之败
往走主父主父闻之成兑因围主父宫公子章死成兑
卷六十九 第 11b 页 WYG0405-0200d.png
谋曰以章故围主父即解兵吾属夷矣乃遂围主父三
月馀主父死是时王少成兑专政(史记/世家)
十三年齐援赵以伐宋秦王怒属怨于赵李兑约五国
以攻秦无功留天下之兵于成皋而阴讲于秦(国/策)赵文
赵造赵燕盖皆赵之公族也
  周绍 牛赞
周绍(史记/作祒)亦事武灵王武灵王立绍为傅曰寡人始行
县过番吾当子为子之时践石以上者(践石谓能骑乘/者礼洗马石注)
卷六十九 第 12a 页 WYG0405-0201a.png
(乘马/石也)皆道子之孝故寡人问子以璧遗子以酒食而求
见子子谒病而辞寡人以子之智虑为辩足以道人危
足以持难忠可以写意信可以远期谚云服难以勇治
乱以智事之计也立傅以行教少以学义之经也寡人
欲子胡服以傅王子绍曰王失论矣非贱臣所敢任也
王曰选子莫若父论臣莫若君君寡人也绍曰立傅之
道六智虑不躁达于变身行宽惠达于礼威严不足易
于位重利不足变其心恭于教而不快(快谓/纵逸)和于下而
卷六十九 第 12b 页 WYG0405-0201b.png
不危六者傅之才而臣无一焉隐中不谒臣之罪也傅
命仆官(傅附同/仆辱也)以烦有司吏之耻也王请更论王曰知
此六者所以使子寡人以王子为子任欲子厚爱之无
所见丑御道之以行义勿令溺苦于学事君者顺其意
不逆其志事先者明其高不倍其孤故有臣可命国之
禄也子能行是所以事寡人者毕矣书云去邪勿疑任
贤勿贰寡人与子不用人矣遂赐绍胡服衣冠具带黄
金师比(未详淮南子武灵王具带/翿而朝注翿读曰私鈚)以傅王子(国策世/史记)
卷六十九 第 13a 页 WYG0405-0201c.png
(家在二/十五年)
牛赞(史记/作剪)赵人亦事武灵王王破原阳以为骑邑赞进
谏曰国有固籍兵有常经变籍则乱失经则弱且习其
兵者轻其敌便其用者易其难今民便用而王变之是
损君而弱国也故利不百者不变俗功不什者不易器
今王破卒散兵以奉骑射臣恐其攻获之利不如所失
之费也王曰古今易利远近易用阴阳不同道四时不
一宜故贤人观时而不观于时制兵而不制于兵子知
卷六十九 第 13b 页 WYG0405-0201d.png
官府之籍不知器械之利知甲兵之用不知阴阳之宜
故兵不当于用何兵之不可易教不便于事何俗之不
可变昔者先君襄主与代交地城境封之名曰无穷之
门所以诏后而期远也今重甲循兵不可以踰险仁义
道德不可以来朝吾闻信不弃功智不遗时今子以官
府之籍乱寡人之事非子所知赞再拜稽首曰臣敢不
听令王遂胡服率骑入胡出于遗遗之门踰九限之固
绝五径之险至胡中辟地千里(国/策)
卷六十九 第 14a 页 WYG0405-0202a.png
二十一年攻中山使赞将车骑赵希并将胡代赵与之
陉合军曲阳攻取丹邱华阳鸱之塞(史记/世家)
论曰智者独知明者先见武灵胡服以招骑射一变车
乘之制骇俗反古宜来诸臣之争也而肥义独与武灵
合卒建功盖变法不变礼易器不易教缘地制宜因时
达变亦权宜之计也乃廷议无间而私爱遂之子章之
难绸缪无闻蹈节荀息何邪若夫惠文既壮不申桃园
之讨岂成兑前死抑有戍申之好与
卷六十九 第 14b 页 WYG0405-0202b.png
  廉颇 蔺相如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惠文王十六年颇为赵将伐齐大
破之取阳晋(索隐阳晋卫地后属齐一本作晋阳晋阳/在太原非是史记世家作昔阳昔阳在并)
(州乐平县东/亦非齐地也)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十九年秦王
使使者告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王畏秦欲
毋行颇与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王遂行
相如从颇送至境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
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
卷六十九 第 15a 页 WYG0405-0202c.png
望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而还是岁颇东攻齐破其
一军二十年颇将攻齐(史/记)二十三年秦攻赵蔺离石祁
拔之赵请内焦黎牛狐之城以易蔺离石祁于秦既而
背秦不予秦王大怒令卫胡易伐赵攻阏与赵奢救之
魏以锐师居安邑以挟秦秦败于阏与反攻魏几颇救
几大败秦师(国策昌鲍彪注几魏将史记世家二十三/年楼 将攻魏几不能取十二月廉颇将)
(攻几取之本传廉颇东攻齐破其一军居三年复伐齐/几拔之徐广曰齐世家及年表无伐齐几拔之之事疑)
(几是邑名或属齐或属魏有按史记盖缘国策误/为二说耳然后此六年乃 败秦阏与之事亦误)
卷六十九 第 15b 页 WYG0405-0202d.png
二十四年颇攻魏之防陵(一作/房子)安阳拔之孝成王七年
秦与赵距长平使颇将攻秦秦数败赵军颇免赵括代
将秦杀括降卒四十馀万皆坑之十五年燕用栗腹之
谋曰赵壮者尽于长平其孤未壮举兵击赵赵使颇将
大破燕军于鄗杀栗腹遂围燕燕割五城请和乃听之
赵以尉文封颇为信平君为假相国廉颇之免长平归
也失执之时故客尽去及复用为将客又复至颇曰客
退矣客曰吁君何见之晚也夫天下以执道交君有执
卷六十九 第 16a 页 WYG0405-0203a.png
我则从君无执则去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十八年延
陵钧率师从颇助魏攻燕二十一年颇伐魏之繁阳拔
之孝成王薨悼襄王即位使乐乘代颇颇怒攻乐乘乘
走颇遂奔魏之大梁颇居魏久之魏不能信用赵数困
于秦思复用颇颇亦思复用于赵王使使者视颇尚可
用否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使者既见颇颇
为之一饭斗米肉十觔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
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
卷六十九 第 16b 页 WYG0405-0203b.png
王以为老遂不召楚闻颇在魏阴使人迎之颇一为楚
将无功曰我思用赵人颇卒死于寿春(史记北墓在寿/春县 四里)
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惠文王时得
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
璧王与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
有罪窃计欲亡走燕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
卷六十九 第 17a 页 WYG0405-0203c.png
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
交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谓臣曰夫赵彊而燕弱而君
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
其执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
请罪则幸得脱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窃以为其
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于是王召见问相如曰秦王以
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彊而赵弱不
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
卷六十九 第 17b 页 WYG0405-0203d.png
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
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
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
归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秦王坐章台见相
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
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
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
卷六十九 第 18a 页 WYG0405-0204a.png
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彊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
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
以一璧之故逆彊秦之驩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
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脩敬也今
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
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
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
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
卷六十九 第 18b 页 WYG0405-0204b.png
以往十五都与赵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
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
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
日设九宾于庭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彊夺遂
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舍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
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
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馀君未尝有坚明
卷六十九 第 19a 页 WYG0405-0204c.png
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
至赵矣且秦彊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
璧来今以秦之彊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
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钁唯
大王与群臣熟计议之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
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
秦赵之驩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
故欺秦耶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相如既归赵王以
卷六十九 第 19b 页 WYG0405-0204d.png
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秦亦不以
城予赵赵亦不终予秦璧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明年复
攻赵杀二万人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
西河外渑池赵王畏秦欲母行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
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遂与秦王会渑池
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
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
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
卷六十九 第 20a 页 WYG0405-0205a.png
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
王秦王不肯击缶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
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
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
日秦王为赵王击缶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
王寿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秦王竟酒
终不能加胜于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既罢
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曰我
卷六十九 第 20b 页 WYG0405-0205b.png
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
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
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
避匿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
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
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军乎臣等不肖
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
卷六十九 第 21a 页 WYG0405-0205c.png
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
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彊秦之所以不
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
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雠也廉颇
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驩为刎颈之交(史/记)
  赵奢 李牧 (奢子括/) (许历附/)
赵奢者赵之田部吏也收租税而平原君家不肯出赵
卷六十九 第 21b 页 WYG0405-0205d.png
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将杀奢
奢因说曰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
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诸侯加兵是无赵也
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
平则国彊国彊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耶平
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王用之治国赋国赋大平民富
而府库实秦伐韩军于阏与王召廉颇而问曰可救否
对曰道远险狭难救又召乐乘而问焉乐乘对如廉颇
卷六十九 第 22a 页 WYG0405-0206a.png
言又召问赵奢奢对曰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
穴中将勇者胜王乃令赵奢将救之兵去邯郸三十里
而令军中曰有以军事谏者死秦军军武安西秦军鼓
噪勒兵武安屋瓦尽振军中候有一人言急救武安赵
奢立斩之坚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复益增垒秦间来入
赵奢善食而遣之间以报秦将秦将大喜曰夫去国三
十里而军不行乃增垒阏与非赵地也赵奢既已遣秦
间乃卷甲而趋之二日一夜至令善射者去阏与五十
卷六十九 第 22b 页 WYG0405-0206b.png
里而军军垒成秦人闻之悉甲而至军士许历请以军
事谏赵奢曰内之许历曰秦人不意赵师至此其来气
盛将军必厚集其阵以待之不然必败赵奢曰请受令
许历曰请就鈇质之诛赵奢曰胥后令欲战许历复请
谏曰先据北山上者胜后至者败赵奢许诺即发万人
趋之秦兵后至争山不得上赵奢纵兵击之大破秦军
秦军解而走遂解阏与之围而归赵惠文王赐奢号为
马服君以许历为国尉赵奢于是与廉颇蔺相如同位
卷六十九 第 23a 页 WYG0405-0206c.png
(史/记)
燕封宋人荣鼢高阳君使将而攻赵王割济东三城合
卢高唐平原陵地城市邑五十七命以与齐以求安平
君而将之(安平君田单也/又号平都君)奢谓平原君曰国奚无人甚
哉君致安平君而将之而割济东三城合城市邑五十
七以与齐此夫子与敌国战覆军杀将之所取割地于
敌国者也今君以此与齐求安平君而将之国奚无人
甚哉且君奚不将奢也奢尝抵罪居燕燕以奢为上谷
卷六十九 第 23b 页 WYG0405-0206d.png
守燕之通谷要塞奢习知之百日之内天下之兵未聚
奢已举燕矣平原君曰仆己言之仆主仆主幸已听仆
也将军无言已奢曰君所以求安平君者以齐之于燕
也茹肝涉血之仇耶于奢也不然使安平君愚固不能
当荣鼢使安平君智又不肯与燕人战此两者安平君
必处一焉安平君以赵之强为赵强则齐不复霸矣今
得强赵之兵以杜燕旷日持久令士大夫馀子之力尽
于沟垒车甲羽毛裂敝府库仓廪虚两国交以习之乃
卷六十九 第 24a 页 WYG0405-0207a.png
引其兵而归夫尽两国之兵无明此者矣不听军悬釜
而炊得燕三城城大无过百雉者果如奢之言三十年
王相平都君田单单问奢曰吾非不说将军之兵法也
所不服者用众用众使民不得耕作粮食挽赁不可给
也此坐而自破之道也单闻之帝王之兵用不过三万
而天下服矣今将军必负十万二十万之众乃用之此
单之所不服也奢曰君非徒不达于兵又不明其时势
夫吴干之剑肉试断牛马金试截盘匜薄之柱而击之
卷六十九 第 24b 页 WYG0405-0207b.png
则折为三质之石而击之则碎为百今以三万之众应
强国之兵是薄柱击石之谓也且夫吴干之剑材难无
脊之厚而锋不入无脾之薄而刃不断(脾近/刃处)无钩竿镡
蒙须之便(钩剑头环竿柄也镡珥鼻也/蒙须疑为剑绳犹蒯缑也)操其刃而刺则
未入而手断君无十馀二十万之众而为此钩竿镡蒙
须之便而徒以三万行于天下君焉能乎且古者四海
之内分为万国城无过三百丈人无过三千家而以集
兵三万距此奚难哉今取古之为万国者分以为战国
卷六十九 第 25a 页 WYG0405-0207c.png
七不能具数十万之兵旷日持久数岁(此下有/缺文)即君之
齐已齐以二十万之众攻荆五年乃罢赵以二十万之
众攻中山五年乃归今千丈之城万家之邑相望也而
索以三万之众围城不存其一角而野战不足用也君
将以此何之田单喟然曰单不至也(国/策)
奢死孝成王七年秦与赵兵相距长平时蔺相如病笃
赵使廉颇将攻秦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秦数挑
战廉颇不肯赵王信秦之间秦之间言曰秦之所恶独
卷六十九 第 25b 页 WYG0405-0207d.png
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赵王因以括为将代
廉颇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
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赵王不听遂将之赵括自少
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
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
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
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
以对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
卷六十九 第 26a 页 WYG0405-0208a.png
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
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
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
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何如其父父子异心愿
王勿遣王曰母置之吾已决矣括母因曰王终遣之即
有如不称妾得无随坐乎王许诺赵括既代廉颇悉更
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
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馀日军饿赵括出
卷六十九 第 26b 页 WYG0405-0208b.png
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
秦秦悉坑之赵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明年秦兵遂围
邯郸岁馀几不得脱赖楚魏诸侯来救乃得解邯郸之
围赵王亦以括母先言竟不诛也(史/记)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
署吏市租皆输入幕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射
骑谨𤇺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
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
卷六十九 第 27a 页 WYG0405-0208c.png
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
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
他人代将岁馀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
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彊
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李
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不为怯边士日得赏
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
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
卷六十九 第 27b 页 WYG0405-0208d.png
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
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
之大破杀匈奴十馀万骑灭䄡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
奔走其后十馀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赵悼襄王元年
廉颇既亡入魏赵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史记世家/在二年)
居二年庞煖破燕军杀剧辛后七年秦破赵杀将扈辄
于武遂城斩首十万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于
宜安大破秦军走秦将桓齮封李牧为武安君居三年
卷六十九 第 28a 页 WYG0405-0209a.png
秦攻番吾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赵王还七年秦使
王剪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禦之秦多与赵王宠臣郭
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齐
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
废司马尚后三月王剪因急击赵大破杀赵葱虏赵王
迁及其将颜聚遂灭赵(史/记)
 国策幽王迁七年秦下甲而攻赵赵使李牧禦之有
 韩仓者以曲合于王韩仓恶李牧王令人代牧牧至
卷六十九 第 28b 页 WYG0405-0209b.png
 使韩仓数之曰将军战胜王觞将军将军为寿于前
 而捍匕首当死牧曰繓病絇身大臂短不能及地起
 居不敬恐惧死罪于前故使工人为木材以接手上
 若不信请以出示出之袖以示韩仓状如振梱缠之
 以布愿公入明之韩仓曰受命于王赐将军死不赦
 臣不敢言李牧北面再拜赐死缩剑将自诛乃曰人
 臣不得自杀宫中过司马门趋甚疾出誃门右举剑
 将自诛臂短不能及衔剑徵之于柱以自刺牧死五
卷六十九 第 29a 页 WYG0405-0209c.png
 月赵亡 按此与史记异牧死诚冤或未至此也
论曰奔踶之马致千里观相如之为缪贤计与马服责
平原千里之势也虽然微二子舍人田吏宁能自致哉
当其时岂遂无其比伦乙乙无所见则亦已尔诗曰知
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缪贤贤矣哉而报此好也颇牧
良将善用兵功绩著见而不免死亡之诛易曰开国承
家小人勿用嗟乎郭开在中宁能免乎
 
卷六十九 第 29b 页 WYG0405-0209d.png
 
 
 
 
 
 
 
 尚史卷六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