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十八
卷六十八 第 1a 页 WYG0405-018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尚史卷六十八      列传四十六
           镶白旗汉军李锴撰
魏诸臣传
  芒卯 (孙臣/附)
芒卯初事昭王秦约赵伐我昭王患之卯曰王勿忧也
臣请发张倚(魏/人)使谓赵王曰夫邺寡人固形弗有也(形/犹)
(势/也)今大王收秦而攻魏寡人请以邺事大王赵王喜召
卷六十八 第 1b 页 WYG0405-0181b.png
相国而命之曰魏王请以邺事寡人使寡人绝秦相国
曰收秦攻魏利不过邺今不用兵而得邺请许魏张倚
因谓赵王曰敝邑之吏效城者已在邺矣大王且何以
报魏赵王因令闭关绝秦秦赵大恶芒卯应赵使曰敝
邑所以事大王者为完邺也今效邺者使者之罪也卯
不知也赵王恐魏承秦之怒遽割五城以合于魏而支
秦卯谓秦王曰王之士未有为之中者也(中谓居中用/事犹内间也)
臣闻明王不背中而行王之所欲于魏者长平王屋洛
卷六十八 第 2a 页 WYG0405-0181c.png
林之地也王能使臣为魏之司徒则臣能使魏献之秦
王曰善因任以为魏之司徒谓昭王曰王所患者上地
也秦之所欲于我者长平王屋洛林之地也王献之秦
则上地无忧患因请以下兵东击齐攘地必远矣昭王
曰善因献之秦地入数月而秦兵不下昭王谓卯曰地
入数月而秦兵不下何也卯曰臣有死罪虽然臣死则
契折于秦王无以责秦王因赦其罪臣为王责约于秦
乃之秦谓秦王曰魏之所以献长平王屋洛林之地者
卷六十八 第 2b 页 WYG0405-0181d.png
欲以下大王之兵东击齐也今地已入而秦兵不下臣
则死人也虽然后山东之士无以利事王者矣秦王瞿
然曰国有事未赡下兵也今以兵从后十日秦兵下卯
并将秦魏之兵东击齐启地二十二县
 史记世家芒卯以诈重而漏其事盖即谓此也淮南
 子孟卯妻其嫂有五子焉然而相魏宁其危解其患
 吕氏春秋魏令孟卯割绛安邑之地与秦王王喜
 令起贾为卬求司徒于魏王魏王不悦曰寡人宁以
卷六十八 第 3a 页 WYG0405-0182a.png
 臧为司徒无用卬起贾出孟卬入见曰秦客何言王
 曰求以女为司徒曰王应之若何王曰宁以臧无用
 卬也孟卬太息曰宜矣王之制于秦也王何疑秦之
 善臣也以绛安邑令负牛书与秦犹乃善牛卬虽
 不肖独不如牛乎且王令三将军为臣先曰视卬如
 身是重臣也令二轻臣也令臣责卬虽贤固能乎居
 三日魏王乃听起贾韩非子秦韩攻魏昭卯西说而
 秦韩罢齐荆攻魏卯东说而齐荆罢魏襄王养之以
卷六十八 第 3b 页 WYG0405-0182b.png
 五乘将军卯曰伯夷以将军葬于首阳而天下曰夫
 以伯夷之贤与其称仁而以将军葬是手足不掩也
 今臣罢四国之兵而王乃与臣五乘此其称功犹赢
 縢而履蹻 芒卯未尝事襄王昭卯或别是一人列
 女传芒卯后妻有三子前妻之子五人前妻中子犯
 令当死母朝夕勤劳以救其罪安釐王闻之高其义
 乃赦其罪母率导八子咸为魏大夫卿士
眧王薨卯事安釐王安釐王时秦败我于华走卯而围
卷六十八 第 4a 页 WYG0405-0182c.png
大梁须贾说穰侯魏冉乃罢梁围明年魏将使段干崇
割地而讲孙臣谓王曰魏不以败之上割可谓善用不
胜矣秦不以胜之上割可谓不善用胜矣今处期年乃
欲割是群臣之私而王不知也且夫欲玺者段干子也
王使之割地欲地者秦也王使之授玺夫欲玺者制地
欲地者制玺其势必无魏矣且以地事秦譬犹抱薪而
救火薪不尽火不止今王之地有尽而秦之求无穷是
薪火之说也王曰善虽然吾已许秦矣不可以革也对
卷六十八 第 4b 页 WYG0405-0182d.png
曰王独不见夫博者之用枭邪欲食则食欲握则握今
曰不可革何用智之不若枭也王曰善乃按其行(国策/ 史)
(记以孙臣/为苏代)
孙臣亦魏人
  昭忌 (周诉附/支期)
昭忌亦事昭王昭王时秦攻韩之管昭王发兵救之忌
曰夫秦强国也而韩魏壤秦不出攻则已出攻非韩必
魏也今幸而于韩此魏之福也王若救之夫解攻者必
卷六十八 第 5a 页 WYG0405-0183a.png
韩之管致攻者必魏之梁也王不听曰不救韩韩西合
于秦秦韩为一则魏危遂救之秦果释管而攻魏王大
恐谓忌曰不用子之言而祸至奈何忌乃为之见秦王
曰臣闻明王之听也不以挟私为政是参行也(言参彼/己而行)
愿王无攻魏秦王曰何也曰山东之从时合时离何也
秦王曰不识也曰天下之合以王之不必也(犹言不可/测方攻韩)
(又攻魏/是也)其离也以王之必也今攻韩之管国危矣未卒
而移兵于梁合天下之从无精于此者矣以为秦之求
卷六十八 第 5b 页 WYG0405-0183b.png
索必不可支也故为王计不如制赵制赵则燕不敢不
事秦荆济(荆楚济/齐也)不能独从天下争敌于秦则弱矣秦
王乃止安釐王时又有周诉支期秦败魏于华王且入
朝于秦周诉谓王曰宋人有学者三年反而名其母其
母曰名我者何也其子曰吾所贤者尧舜尧舜名吾所
大者天地天地名今母贤不过尧舜母大不过天地是
以名母也其母曰子之于学将尽行之乎愿子之有以
易名母也子之于学将有所不行乎愿子之且以名母
卷六十八 第 6a 页 WYG0405-0183c.png
为后也今王之事秦尚有可以易入朝者乎愿王之有
以易之而以入朝为后也王曰子患寡人入而不出邪
许绾为我祝曰入而不出请殉寡人以头诉曰如臣之
贱也有谓臣曰入不测之渊而必出不出请以一鼠首
为汝殉臣必不为也今秦不可知之国犹不测之渊也
而许绾之首犹鼠首也内王于不可知之秦而殉王以
鼠首窃为王不取也且无梁孰与无河内急王曰梁急
无梁孰与无身急王曰身急曰以三者身上也河内其
卷六十八 第 6b 页 WYG0405-0183d.png
下也秦未索其下而王效其上可乎王尚未听也支期
曰王视楚王楚王入秦王以三乘先之楚王不入楚魏
为一尚足以捍秦王乃止谓期曰吾始已诺于应侯今
不行欺之矣期曰王勿忧臣使长信侯(魏相而善应/侯者史失名)
无内王期说于长信侯曰王命召相国长信侯曰王何
以臣为曰臣不知也王急召君长信侯曰吾内王于秦
者宁以为秦都以为魏也期曰君无为魏计其自为计
且安死乎安生乎安穷乎安贵乎君其先自为计长信
卷六十八 第 7a 页 WYG0405-0184a.png
侯曰楼公将入矣(谓楼/缓)臣今从期曰王急召君君不行
血溅君襟矣长信侯行期先入谓王曰伪病而见之臣
已恐之矣长信侯入王曰病甚奈何吾始已诺于应侯
矣意虽道死行乎长信侯曰王毋行矣臣能得之于应
侯愿王无忧也(国/策)
论曰魏至昭釐秦患偪矣乃纵横之士挟诈乘危繻补
漏舟苟且而已而芒卯方且以诈重噫世风之污顾若
是乎斯时也傥有正言如孟子者将一握笑之乎
卷六十八 第 7b 页 WYG0405-0184b.png
  唐睢
唐睢者魏人年九十馀矣魏安釐王时秦魏为与国齐
楚约而攻魏魏使求救于秦冠盖相望秦救不出睢谓
王曰老臣请西说秦令兵先臣出王曰敬诺遂约车而
遣之睢见秦王秦王曰丈人芒然乃远至此甚苦矣魏
来求救数矣寡人知魏之急矣睢对曰大王已知魏之
急而救不发者是筹策之臣无任矣夫魏一万乘之国
称东藩受冠带祠春秋者以为秦之强足以为与也今
卷六十八 第 8a 页 WYG0405-0184c.png
齐楚之兵已在郊矣大王之救不至魏急则且割地而
约齐楚王虽欲救之岂有及哉是亡一万乘之魏而强
二敌之齐楚也窃以为大王筹策之臣无任矣秦王悟
遽发兵日夜赴魏齐楚闻之乃引去(史记世家在安/釐王十一年)
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存赵赵王自郊迎睢谓信陵
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
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曰何谓也对曰人之憎我
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
卷六十八 第 8b 页 WYG0405-0184d.png
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杀晋
鄙救邯郸破秦存赵此大德也今赵王自郊迎卒然见
赵王臣愿君之忘之也信陵君曰无忌谨受教景闵王
时秦王使人谓安陵君(安陵君赵/之别封)曰寡人欲以五百里
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
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
不说安陵君使唐睢使于秦秦王谓睢曰寡人以五百
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
卷六十八 第 9a 页 WYG0405-0185a.png
而君以五十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君
逆寡人者轻寡人与睢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
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
王怫然怒谓睢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天子之怒伏
尸百万流血千里睢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睢曰夫专诸之刺
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
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
卷六十八 第 9b 页 WYG0405-0185b.png
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
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
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国策十按/釐王 一)
(年唐睢说秦救魏年已九十馀又二十六年而为景闵/王元年是时睢已百二十岁有奇矣然有灭韩亡魏之)
(文是又在后十八年也秦相应侯使唐/睢居武安以五百金散从或别是一人)
  朱已 (季梁/附)
朱已者亦当安釐王时安釐王将与秦攻韩已谓王曰
卷六十八 第 10a 页 WYG0405-0185c.png
秦与戎翟同俗有虎狼之心贪戾好利而无信不识礼
义德行苟有利焉不顾亲戚兄弟若禽兽耳此天下所
同知也非有所施厚积德也故太后母也而以忧死穰
侯舅也功莫大焉而竟逐之两弟无罪而再夺之国此
于亲戚兄弟若此而况于仇雠之敌国乎今王与秦伐
韩而益近秦臣甚惑之而王弗识则不明矣群臣知之
而莫以此谏则不忠矣今韩氏以一女子承一弱主内
有大乱外安能支强秦魏之兵王以为不破乎韩亡秦
卷六十八 第 10b 页 WYG0405-0185d.png
有郑地与大梁邻王以为安乎王欲得故地而负强秦
之祸王以为利乎秦非无事之国也韩亡必且更事更
事必就易与利就易与利必不伐楚与赵矣是何也夫
越山踰河绝韩之上党而攻强赵是复阏与之事(秦韩/相攻)
(阏与而赵/奢破秦军)秦必不为也若道河内倍邺朝歌绝漳滏之
水与赵兵决胜邯郸之郊是受智伯之祸也秦又不敢
伐楚道涉山谷行三千里而攻危隘之塞所行甚远所
攻甚难秦又弗为也若道河外倍大梁而右上蔡召陵
卷六十八 第 11a 页 WYG0405-0186a.png
与楚兵决陈郊秦又不敢也故曰秦必不伐楚与赵矣
又不攻卫与齐矣韩亡之后兵出之日非魏无攻矣秦
故有怀地邢邱安城垝津以临河内河内之共汲莫不
危秦有郑地得垣雍决荥泽而水大梁大梁必亡王之
使者大过乃恶安陵君于秦秦欲许之久矣秦之叶阳
昆阳与舞阳高陵邻听使者之恶也随安陵氏而欲亡
之秦绕舞阳之北以东临许南国必危南国虽无危魏
岂得安哉夫憎韩不爱安陵氏可也夫不患秦之不爱
卷六十八 第 11b 页 WYG0405-0186b.png
南国非也异日者秦在河西去梁千里有河山以阑之
有周韩而间之从林军以至于今(林一/作横)十攻魏五入国
中边城尽拔文台堕垂都焚林木伐麋鹿尽而国继以
围又长驱梁北东至陶卫之郊北至平阚所亡乎秦者
山北河外河内大县数百名都数十秦乃在河西晋去
大梁尚千里而祸若是矣又况于使秦无韩而有郑地
无河山以阑之无周韩以间之去大梁百里祸必百此
矣异日者从之不成也楚魏疑而韩不可得约也今韩
卷六十八 第 12a 页 WYG0405-0186c.png
受兵三年矣秦挠之以讲韩知亡弗听投质于赵请为
天下雁行顿刃以臣观之楚赵必与之攻矣何也知秦
欲之无穷也非尽亡天下之兵而臣海内之民必不休
矣是故臣愿以从事王王速受楚赵之约而挟韩之质
以存韩因求故地于韩韩必效之如此则士民不劳而
故地得其功多于与秦共伐韩而无与强秦邻之祸夫
存韩安魏而利天下此亦王之天时已通韩之上党于
共莫使(言通其道不通它使也史记世家作/共宁共卫州共城县宁怀州脩武县)道已通因
卷六十八 第 12b 页 WYG0405-0186d.png
而关之出入赋之是魏重质韩以其上党也共有其赋
足以富国韩必德魏爱魏重魏畏魏韩必不敢反魏韩
是魏之县也魏得韩以为县则卫大梁河外必安矣今
不存韩则二周必危安陵必易楚赵大破卫齐甚畏天
下西乡而驰秦入朝而臣不久矣(史记世家朱已/作信陵君无忌)王又
欲攻邯郸季梁者亦魏人也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
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
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
卷六十八 第 13a 页 WYG0405-0187a.png
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曰吾用多臣曰用虽
多此非楚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
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国之大兵之精
锐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
之楚而北行也(国/策)
  范痤
范痤者魏相也安釐王时虞卿谓赵王曰人之情宁朝
人乎宁朝于人也赵王曰人亦宁朝人耳何故宁朝于
卷六十八 第 13b 页 WYG0405-0187b.png
人虞卿曰夫魏为从主而违者范痤也今王能以百里
之地若万户之都请杀痤于魏痤死则从事可移于赵
赵王曰善乃使人以百里之地请杀范痤于魏王许诺
使司徒执痤而未杀也痤献书于王曰臣闻赵王以百
里之地请杀痤夫杀无罪范痤薄故也而得百里之地
大利也臣窃为王美之虽然百里之地不可得而死者
不可复生也则王必为天下笑矣臣窃以为与其以死
痤市不若以生痤市也
卷六十八 第 14a 页 WYG0405-0187c.png
 史记世家吏捕痤围而未杀痤上屋骑危与使者言
又遗后相信陵君书曰夫赵魏敌战之国也赵王以咫
尺之书来而王轻为之杀无罪之痤痤虽不肖故魏之
免相也尝以魏之故得罪于赵夫国无用臣外虽得地
势不能守今能守魏者莫如君矣王听赵杀痤之后强
秦袭赵之欲倍赵之割则君将何以止之此君之累也
信陵君遽言之王而出之(国/策)
论曰七国之势秦最强而能制秦者在韩魏以其操扼
卷六十八 第 14b 页 WYG0405-0187d.png
吭之权也越国以攻燕赵秦之所难楚虽壤接兵出而
三晋议其后秦虽彊无如之何也自范睢主远交近攻
之论而诸侯堕其术败从约争秦交遂资秦帝业已夫
筑防以遏水水与防若二事也而遏之之道寔在防结
韩魏以制秦非爱韩魏也而制之之道寔在韩魏从约
解则韩魏不支韩魏不支祸且及天下因势借力以资
秦是毁防遏水之道也朱已之说得秦计最深天下至
亡不悟诸侯之愚也然智数如唐睢且将与秦焉它可
卷六十八 第 15a 页 WYG0405-0188a.png
知也
  宋就
宋就梁大夫也为边县令与楚邻界梁亭楚亭皆种瓜
梁亭劬力数灌其瓜瓜美楚亭田窳稀灌其瓜瓜恶楚
令怒夜窃搔梁瓜有焦死者梁亭觉之请其尉亦欲窃
往报搔瓜宋就曰是构怨召祸之道也令人窃为楚亭
夜灌其瓜楚亭旦而往瓜则已灌瓜日以美怪而察之
则梁亭之为也楚令大说因以闻楚王楚王曰此之谓
卷六十八 第 15b 页 WYG0405-0188b.png
阴让也乃谢以币而请交于梁(新/书)
 国策卫客使魏三年不得见卫客乃见梧下先生许
 之以百金梧下先生见魏王曰臣闻秦出兵未知其
 所之秦魏交而不修之日久矣愿王专事秦魏王曰
 诺趋出至郎门而返曰臣恐王事秦之晚王曰何也
 曰夫人于事己者过急于事人者过缓今王缓于事
 己者安能急于事人奚以知之卫客曰事王三年不
 得见臣以是知王缓也魏王趋见卫客新序魏王将
卷六十八 第 16a 页 WYG0405-0188c.png
 起中天台令曰敢諌者死许绾负畚操锸入曰闻王
 将起中天台愿加一力王曰子何力有加曰能商王
 曰若何曰臣闻天与地相去万五千里今半之当起
 七千五百里高既如是其趾须方八千里尽王之地
 不足以为台古者尧舜建诸侯地方五千里王必建
 此台先伐诸侯又伐四夷得方八千里乃足以为趾
 林木之积人徒之众仓廪之储数以万亿台具以备
 乃可以作魏王默然乃罢起台
卷六十八 第 16b 页 WYG0405-0188d.png
  魏诸公子传 公子成
公子成又曰公孙成季文侯之弟魏成子也成进卜子
夏田子方段干木于文侯而文侯皆师之文侯以成贤
遂以为相(史记/世家)
 说苑文侯御廪灾文侯素服辟正殿五日群臣皆吊
 公子成父独不吊文侯复殿成父趋而入贺曰甚大
 善矣御廪之灾也文侯作色不说曰夫御廪者寡人
 宝之所藏今火灾群臣皆吊而子大夫不吊犹入贺
卷六十八 第 17a 页 WYG0405-0189a.png
 何为成父曰臣闻之天子藏于四海之内诸侯藏于
 竟内大夫藏于其家士庶人藏于箧椟非其所藏者
 不有天灾必有人患今幸无人患乃有天灾不亦善
 乎文侯喟然叹曰善韩诗外传作晋平公
  公中缓
公中缓武侯之子也
 纪年武侯元年封公子缓
武侯之薨也子罃与公中缓争为大子公孙颀自宋入
卷六十八 第 17b 页 WYG0405-0189b.png
赵自赵入韩谓韩懿侯曰魏罃与公中缓争为大子君
亦闻之乎今魏罃得王错(大/夫)挟上党固半国也因而除
之破魏必矣不可失也懿侯说乃与赵成侯合军以伐
魏战于浊泽魏氏大败或为赵谓韩曰除魏君立公中
缓割地而退我且利韩曰不可杀魏君人必曰暴割地
而退人必曰贪不如两分之魏分为两不彊于宋卫则
我终无魏患矣赵不听韩不说以其少卒夜去(史记/世家)
子罃卒立是为惠王
卷六十八 第 18a 页 WYG0405-0189c.png
  大子申 公子理
大子申惠王大子公子理申之弟也惠王三十年王起
境内众将大子申而攻齐大子过宋外黄外黄徐子曰
臣有百战百胜之术大子能听臣乎大子曰愿闻之客
曰固愿效之今大子自将攻齐大胜并莒则富不过有
魏而贵不益为王若战不胜则万世无魏此臣之百战
百胜之术也大子曰诺请必从公之言而还客曰大子
虽欲还不得矣彼利大子之战攻而欲满其意者众大
卷六十八 第 18b 页 WYG0405-0189d.png
子虽欲还恐不得矣大子上车请还其御曰将出而还
与北同不如遂行遂与齐人战而死大子之自将也客
谓公子理传曰何不令公子泣王大后止大子之行事
成则树德不成则为王矣大子年少不习于兵田肸宿
将也而孙子善用兵战必不胜不胜必禽公子争之于
王王听公子公子必封不听公子大子必败败公子必
立立必为王也(国/策)
大子申死魏立大子鸣(史记世家以公子赫为大子/系本襄王名嗣未详孰是)
卷六十八 第 19a 页 WYG0405-0190a.png
论曰语有之君终无适子其国可破也武侯贤而身蹈
之惠王之身不死国不分几希矣申之攻齐与申生异
苟纳徐生之言不战而还亦无后忧乃啜汁者在求无
覆餗得乎
  公子无忌(信陵/君) (公子/牟附)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
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
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华阳下军走芒卯魏
卷六十八 第 19b 页 WYG0405-0190b.png
王及公子患之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
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
归之致食客三千人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
加兵谋魏十馀年公子与魏王博而北境传举烽言赵
寇至且入界魏王释博欲召大臣谋公子止王曰赵王
田猎耳非为寇也复博如故王恐心不在博居顷复从
北方来传言曰赵王猎耳非为寇也魏王大惊曰公子
何以知之公子曰臣之客有能探得赵王阴事者赵王
卷六十八 第 20a 页 WYG0405-0190c.png
所为客辄以报臣臣以此知之是后魏王畏公子之贤
能不敢任公子以国政魏有隐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贫
为大梁夷门监者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曰
臣修身絜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公
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
夷门侯生侯生摄弊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
观公子公子执辔愈恭侯生又谓公子曰臣有客在市屠
中愿枉车骑过之公子引车入市侯生下见其客朱亥
卷六十八 第 20b 页 WYG0405-0190d.png
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当是
时魏将相宗室宾客满堂待公子举酒市人皆观公子
执辔从骑皆窃骂侯生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
就车至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宾客皆惊酒
酣公子起为寿侯生前侯生因谓公子曰今日嬴之为
公子亦足矣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
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然
嬴欲就公子之名故立久公子车骑市中过客以观公
卷六十八 第 21a 页 WYG0405-0191a.png
子公子愈恭市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
下士也于是罢酒侯生遂为上客侯生谓公子曰臣所
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公子往
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公子怪之魏安釐王二十年秦
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围邯郸公子姊为赵惠文
弟平原君夫人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魏王
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吾
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
卷六十八 第 21b 页 WYG0405-0191b.png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寔持两端以
观望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胜所以
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今邯郸
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且公
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公子患之数请
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魏王畏秦终不听公子公
子曰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乃请宾
客约车骑百馀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行过夷
卷六十八 第 22a 页 WYG0405-0191c.png
门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辞决而行侯生曰公
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公子行数里心不快曰吾所以
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
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复引车还问侯生侯生笑
曰臣固知公子之还也曰公子喜士名闻天下今有难
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尚
安事客然公子遇臣厚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
恨之复返也公子再拜因问侯生乃屏人间语曰嬴闻
卷六十八 第 22b 页 WYG0405-0191d.png
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
能窃之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自王以
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
其仇头敬进如姬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
路耳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
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公子从其计
请如姬如姬果盗晋鄙兵符与公子公子行侯生曰将
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公子即合符而晋鄙不
卷六十八 第 23a 页 WYG0405-0192a.png
授公子兵而复请之事必危矣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
此人力士晋鄙听大善不听可使击之于是公子泣侯
生曰公子畏死耶何泣也公子曰晋鄙嚄唶宿将往恐
不听必当杀之是以泣耳岂畏死哉于是公子请朱亥
朱亥笑曰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所以
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
之秋也遂与公子俱公子过谢侯生侯生曰臣宜从老
不能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曰北乡自刭以送
卷六十八 第 23b 页 WYG0405-0192b.png
公子公子遂行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晋鄙合符疑之
举手视公子曰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国之重任
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欲无听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
杀晋鄙公子遂将晋鄙军勒兵下令军中曰父子俱在
军中父归凡弟俱在军中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得选
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赵王
及平原君自迎公子于界平原君负䪍矢为公子先引
赵王再拜曰自古贤人未有及公子者也当此之时平
卷六十八 第 24a 页 WYG0405-0192c.png
原君不敢自比于人公子与侯生决至军侯生果北乡
自刭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矫杀晋鄙公子亦自知
也己却秦存赵使将将其军归魏而公子独与客留赵
赵孝成王德公子之矫夺晋鄙兵而存赵乃与平原君
计以五城封公子公子闻之意骄矜而有自功之色客
有说公子曰物有不可忘或有不可不忘夫人有德于
公子公子不可忘也公子有德于人愿公子忘之也且
矫魏王令夺晋鄙兵以救赵于赵则有功矣于魏则未
卷六十八 第 24b 页 WYG0405-0192d.png
为忠臣也公子乃自矫而功之窃为公子不取也于是
公子立自责似若无所容者赵王埽除自迎执主人之
礼引公子就西阶公子侧行辞让从东阶上自言辜过
以负于魏无功于赵赵王侍酒至暮口不忍献五城以
公子退让也公子竟留赵赵王以鄗为公子汤沐邑魏
亦复以信陵奉公子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
薛公藏于卖浆家公子欲见两人两人自匿不肯见公
子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平原君闻
卷六十八 第 25a 页 WYG0405-0193a.png
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
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夫人以告公子
公子乃谢夫人去曰始吾闻平原君贤故负魏王而救
赵以称平原君平原君之游徒豪举耳不求士也无忌
自在大梁时常闻此两人贤至赵恐不得见以无忌从
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今平原君乃以为羞其不足从
游乃装为去夫人具以语平原君平原君乃免冠谢固
留公子平原君门下闻之半去平原君归公子天下士
卷六十八 第 25b 页 WYG0405-0193b.png
复往归公子公子倾平原君客公子留赵十年不归秦
闻公子在赵日夜出兵东伐魏魏王患之使使往请公
子公子恐其怒之乃诫门下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宾
客皆背魏之赵莫敢劝公子归毛公薛公两人往见公
子曰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秦
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
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语未及卒公子立变色告车
趣驾归救魏魏王见公子相与泣而以上将军印授公
卷六十八 第 26a 页 WYG0405-0193c.png
子公子遂将魏安釐王三十年公子使使遍告诸侯诸
侯闻公子将各遣将将兵救魏公子率五国之兵破秦
军于河外走蒙骜遂乘胜逐秦军至函谷关抑秦兵秦
兵不敢出当是时公子威振天下诸侯之客进兵法公
子皆名之故世俗称魏公子兵法秦王患之乃行金万
斤于魏求晋鄙客令毁公子于魏王曰公子亡在外十
年矣今为魏将诸侯将皆属诸侯徒闻魏公子不闻魏
王公子亦欲因此时定南面而王诸侯畏公子之威方
卷六十八 第 26b 页 WYG0405-0193d.png
欲共立之秦数使反间伪贺公子得立为魏王未也魏
王日闻其毁不能不信后果使人代公子将公子自知
再以毁废乃谢病不朝与宾客长夜饮饮醇酒多近妇
女日夜为乐饮者四岁竟病酒而卒其岁魏安釐王亦
薨秦闻公子死使蒙骜攻魏拔二十城初置东郡其后
秦稍蚕食魏十八岁而虏魏王屠大梁(史/记)
 列士传无忌方食有鸠飞入案下望见一鹞在屋上
 飞去乃纵鸠鹞逐而杀之公子不食曰鸠避恶归吾
卷六十八 第 27a 页 WYG0405-0194a.png
 竟为鹞得吾负之捕得鹞者吾无所爱左右捕鹞二
 百馀奉公子公子按剑至笼上曰谁获罪吾者一鹞
 独低头不敢仰视乃杀之放其馀列士传秦召无忌
 无忌不行使朱亥奉璧一双秦王大怒将朱亥著猛
 兽圈中亥瞋目视之眦裂血溅兽不敢动
兵形势魏公子二十一篇图十卷(汉/书)
安釐王时有公子牟公子牟游于秦说应侯(见赵/豹传)过赵
说赵王(见建信君/传 国策)道家公子牟四篇(汉/书)
卷六十八 第 27b 页 WYG0405-0194b.png
 列子中山公子牟魏之贤公子也好与贤人游不恤
 国事而说赵人公孙龙乐正子舆之徒笑之曰公孙
 之为人也佞给而不中漫衍而无家惑人之心屈人
 之口与韩檀等肄之牟变容曰何子状公孙之过与
 请问其寔子舆曰龙诒孔穿言善射者能令后镞中
 前括发发相及矢矢相属前矢造准而无绝落后矢
 之括犹衔弦视之若一焉此未其妙者逢蒙之弟子
 鸿超怒其妻而怖之射其目矢来注眸子而眶不睫
卷六十八 第 28a 页 WYG0405-0194c.png
 矢坠地而尘不扬是岂智者之言与牟曰后镞中前
 括钧后于前矢注眸子而不睫尽矢之势也子何疑
 焉子舆曰子龙之徒焉得不饰其阙吾又言其尤者
 龙诳魏王曰有意不心有指不至有物不尽有形不
 移发引千钧白马非白狐犊未尝有母牟曰夫无意
 则心同无指则皆至尽物者常有形不疑者说在改
 也发引千钧势至等也白马非白形名离也狐犊未
 尝有母非孤犊也子舆曰子以龙之鸣皆条也设令
卷六十八 第 28b 页 WYG0405-0194d.png
 发于馀窍子亦将承之牟默然退庄子公子牟谓瞻
 子曰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奈何瞻子曰
 重生重生则利轻牟虽知之未能胜也瞻子曰不能
 自胜则从神无恶乎不能自胜而强不从者此之谓
 重阳重阳之人无寿类矣魏牟万乘之公子也其隐
 岩穴也难为于布衣之士
论曰战国四君信陵最贤汉高过鲁祀孔子过大梁祠
信陵深贤之也然而窃符救赵矫以济事微毛薛不几
卷六十八 第 29a 页 WYG0405-0195a.png
客鄗以死乎虽然信陵将而函谷塞身殁十八年而魏
亡公子之系魏重若此予尝过大梁之墟监门博徒庸
有之而邈乎无公子之风矣
  魏嬖臣传 龙阳君
龙阳君者魏之幸臣也(史记失/其名)安釐王与龙阳君共船
而钓龙阳君得十馀鱼而涕下王曰有所不安乎对曰
无敢不安也曰然则何为涕出曰臣为臣之所得鱼也
王曰何谓也曰臣之始得鱼也甚喜后得又益大今臣
卷六十八 第 29b 页 WYG0405-0195b.png
直欲弃臣前之所得矣以臣之凶恶而得为拂枕席臣
爵至人君走人于庭避人于途四海之内美人亦甚多
矣闻臣之得幸于王也必褰裳而趋王臣亦犹曩之前
所得鱼也亦将弃矣能无涕出乎王曰误有是心也何
不相告也于是布令曰敢言美人者族(国/策)
 
 
 尚史卷六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