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十五
卷六十五 第 1a 页 WYG0405-014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尚史卷六十五      列传四十三
           镶白旗汉军李锴撰
燕诸臣传
  陈翠
陈翠事王哙翠合齐燕将令王之弟为质于齐
 史记苏代说王哙乃使一子质齐
王许诺太后闻之大怒曰陈公不能为人之国则已焉有
卷六十五 第 1b 页 WYG0405-0145b.png
离人子母者老妇欲得志焉翠欲见太后王曰太后方
怒子翠曰无害也遂入见太后曰赖得先王雁鹜之馀
食不宜臞臞者忧公子之且质于齐也翠曰人主之爱
子不如布衣之甚又不爱丈夫子独甚太后曰何也对
曰太后嫁女诸侯奉以千金赍地百里以为人之终也
今王愿封公子百官持职曰公子无功不当封今王以
公子为质也且以为公子功也而太后弗听臣是以知
人主之不爱丈夫子独甚也且太后与王幸而在故公
卷六十五 第 2a 页 WYG0405-0145c.png
子贵太后千秋之后王弃国家太子即位公子贱于布
衣故非及太后与王封公子公子终身不封矣太后曰
老妇不知长者之计乃命束车为行具(国策赵与触/詟说 威后)
(略/同)
  郭隗 (邹衍附/剧辛)
郭隗先生者王哙时人王哙之乱齐既破燕昭王卑身
厚币以招贤者欲将报雠往见郭隗先生曰齐因孤国
之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得贤士
卷六十五 第 2b 页 WYG0405-0145d.png
与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敢问以国报雠者奈
何隗对曰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
与役处诎指而事之北面而受学则百已者至先趋而
后息先问而后嘿则什已者至人趋已趋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若恣睢奋击响籍
叱咄则徒𨽻之人至矣此古服道致士之法也王诚博
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天下之士必趋于燕矣王
曰寡人将谁朝而可隗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
卷六十五 第 3a 页 WYG0405-0146a.png
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
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
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
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为王能市马马
今至矣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
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于是王为隗
筑宫而师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
争凑燕(国/策)
卷六十五 第 3b 页 WYG0405-0146b.png
 说苑昭王问于隗曰寡人地狭民寡齐人取蓟八城
 匈奴驱驰楼烦之下以孤之不肖得承宗庙恐社稷
 危存之有道乎隗曰帝者之臣师王者之臣友诚欲
 与王霸同道隗请为天下之士开路于是置隗为上
 客
邹衍后事惠王尽忠左右谮之王系之仰天而哭夏五
月为之陨霜(淮南/子)
 刘向别录邹衍在燕燕有谷地美而寒不生五榖衍
卷六十五 第 4a 页 WYG0405-0146c.png
 居之吹律而温气至榖生今名黍谷
剧辛后为赵庞暖破杀之
  乐毅 乐閒 乐乘
乐毅者其先祖曰乐羊乐羊为魏文侯将伐取中山魏
文侯封乐羊以灵寿乐羊死葬于灵寿其后子孙因家
焉中山复国至赵武灵王时复灭中山而乐氏后有乐
毅乐毅贤好兵赵人举之及武灵王有沙邱之乱乃去
赵适魏闻燕昭王以子之之乱而齐大败燕燕昭王怨
卷六十五 第 4b 页 WYG0405-0146d.png
齐未尝一日而忘报齐也燕国小僻远力不能制于是
屈身下士先礼郭隗以招贤者乐毅于是为魏昭王使
于燕燕王以客礼待之乐毅辞让遂委质为臣燕昭王
以为亚卿久之当是时齐湣王彊南败楚相唐昧于重
邱西摧三晋于观津遂与三晋击秦助赵灭中山破宋
广地千馀里与秦昭王争重为帝已而复归之诸侯皆
欲背秦而服于齐湣王自矜百姓弗堪于是燕昭王问
伐齐之事乐毅对曰齐霸国之馀业也地大人众未易
卷六十五 第 5a 页 WYG0405-0147a.png
独攻也王必欲伐之莫如与赵及楚魏
 赵策齐破燕赵欲存之乐毅谓赵王曰无约而攻齐
 齐必雠赵不如请以河东易燕地于齐赵有河北齐
 有河东燕赵必不争矣是二国亲也以河东之地强
 齐以燕以赵辅之天下憎之必皆事王以伐齐是因
 天下以破齐也王曰善乃以河东易齐楚魏憎之令
 淖滑惠施之赵请伐齐而存燕
于是使乐毅约赵惠文王别使连楚魏令赵啖秦以伐
卷六十五 第 5b 页 WYG0405-0147b.png
齐之利诸侯害齐湣王之骄暴皆争合从与燕伐齐乐
毅还报燕昭王悉起兵使乐毅为上将军赵惠文王以
相国印授乐毅乐毅于是并护赵楚韩魏燕之兵以伐
齐破之济西诸侯兵罢归而燕军乐毅独追至于临菑
齐湣王之败济西亡走保于莒乐毅独留徇齐齐皆城
守乐毅攻入临菑尽取齐宝财物祭器输之燕燕昭王
大说亲至济上劳军行赏飨士封乐毅于昌国号为昌
国君于是燕昭王收齐卤获以归而使乐毅复以兵平
卷六十五 第 6a 页 WYG0405-0147c.png
齐城之不下者乐毅留徇齐五岁下齐七十馀城皆为
郡县以属燕唯独莒即墨未服会燕昭王薨子立为燕
惠王惠王自为太子时尝不快于乐毅及即位齐之田
单闻之乃纵反间于燕曰齐城不下者两城耳然所以
不早拔者闻乐毅与燕新王有隙欲连兵且留齐南面
而王齐齐之所患唯恐他将之来于是燕惠王固已疑
乐毅得齐反间乃使骑劫代将而召乐毅乐毅知燕惠
王之不善代之畏诛遂西降赵赵封乐毅于观津号曰
卷六十五 第 6b 页 WYG0405-0147d.png
望诸君尊宠乐毅以警动于燕齐齐田单后与骑劫战
果设诈诳燕军遂破骑劫于即墨下而转战逐燕北至
河上尽复得齐城而迎襄王于莒入于临淄燕惠王后
悔使骑劫代乐毅以故破军亡将失齐又怨乐毅之降
赵恐赵用乐毅而乘燕之弊以伐燕燕惠王乃使人让
乐毅且谢之曰先王举国而委将军将军为燕破齐报
先王之雠天下莫不震动寡人岂敢一日而忘将军之
功哉会先王弃群臣寡人新即位左右误寡人寡人之
卷六十五 第 7a 页 WYG0405-0148a.png
使骑劫代将军为将军久暴露于外故召将军且休计
事将军过听以与寡人有隙遂捐燕归赵将军自为计
则可矣而亦何以报先王之所以遇将军之意乎乐毅
报遗燕惠王书曰臣不佞不能奉承王命以顺左右之
心恐伤先王之明有害足下之义故遁逃走赵今足下
使人数之以罪臣恐侍御者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
之理又不白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故敢以书对臣闻
贤圣之君不以禄私亲其功多者赏之其能当者处之
卷六十五 第 7b 页 WYG0405-0148b.png
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论行而结交者立名之
士也臣窃观先王之举也见有高世主之心故假节于
魏以身得察于燕先王过举厕之宾客之中立之群臣
之上不谋父兄以为亚卿臣窃不自知以为奉令承教
可幸无罪故受令而不辞先王命之曰我有积怨深怒
于齐不量轻弱而欲以齐为事臣曰夫齐霸国之馀业
而最胜之遗事也练于兵甲习于战攻王若欲伐之必
与天下图之与天下图之莫若结于赵且又淮北宋地
卷六十五 第 8a 页 WYG0405-0148c.png
楚魏之所欲也赵若许而约四国攻之齐可大破也先
王以为然具符节南使臣于赵顾反命起兵击齐以天
之道先王之灵河北之地随先王而举之济上济上之
军受命击齐大败齐人轻卒锐兵长驱至国齐王遁而
走莒仅以身免珠玉财宝车甲珍器尽收入于燕齐器
设于宁台大吕陈于元英故鼎反乎磨室蓟邱之植植
于汶篁自五伯以来功未有及先王者也先王以为慊
于志故裂地而封之使得比小国诸侯臣窃不自知自
卷六十五 第 8b 页 WYG0405-0148d.png
以为奉令承教可幸无罪是以受命不辞臣闻贤圣之
君功立而不废故著于春秋蚤知之士名成而不毁故
称于后世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夷万乘之彊国收八百
岁之蓄积及至弃群臣之日馀教未衰执政任事之臣
修法令慎庶孽施及乎萌𨽻皆可以教后世臣闻之善
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昔伍子胥说听于阖
闾而吴王远迹至郢夫差弗是也赐之鸱夷而浮之江
吴王不寤先论之可以立功故沈子胥而不悔子胥不
卷六十五 第 9a 页 WYG0405-0149a.png
早见主之不同量是以至于入江而不化夫免身立功
以明先王之迹臣之上计也离毁辱之诽谤堕先王之
名臣之所大恐也临不测之罪以幸为利义之所不敢
出也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去国不洁其
名臣虽不佞数奉教于君子矣恐侍御者之亲左右之
说不察疏远之行故敢献书以闻唯君王之留意焉于
是燕王复以乐毅子乐閒为昌国君而乐毅往来复通
燕燕赵以为客卿乐毅卒于赵(史/记)
卷六十五 第 9b 页 WYG0405-0149b.png
惠王薨燕王喜即位王喜使粟腹以五百金为赵孝成王
寿酒三日反报曰赵民其壮者皆死长平其孤未壮可伐
也王乃召乐閒而问曰何如对曰赵四达之国也其民皆
习于兵不可与战王曰吾以倍攻之可乎曰不可曰以三
可乎曰不可王大怒左右皆以为赵可伐遽起六十万以
攻赵令栗腹以四十万攻鄗使庆秦以二十万攻代赵使
廉颇以八万遇栗腹于鄗使乐乘(毅之/族)以五万遇庆秦于
代燕人大败乐闻入赵王以书且谢焉曰寡人不佞不能
卷六十五 第 10a 页 WYG0405-0149c.png
奉顺君意故君捐国而出则寡人之不肖明矣敢端其
愿而君不肯听故使使者陈愚意君试论之语曰仁不
轻绝智不轻怨君之于先王也世之所明知也寡人望
有非则君掩盖之不虞君之明罪之也望有过则君教
诲之不虞君之明弃之也且寡人之罪国人莫不知天
下莫不闻君微出明怨以弃寡人寡人必有罪矣虽然
恐君之未尽厚也谚曰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仁者不危
人以要名故掩人之邪者厚人之行也救人之过者仁
卷六十五 第 10b 页 WYG0405-0149d.png
者之道也世有掩寡人之邪救寡人之过非君孰望之
今君厚受位于先王以成尊轻弃寡人以快心则掩邪
救过难得于君矣且世有薄而故厚施行有失而故惠
用今使寡人任不肖之罪而君有失厚之累于为君择
之也无所取之国之有封疆家之有垣墙所以好合掩
恶也室不能相和出语邻家未为通计也怨恶未见而
明弃之未为尽厚也寡人虽不肖乎未如殷纣之乱也
君虽不得意乎未如商容箕子之累也然则不内盖寡
卷六十五 第 11a 页 WYG0405-0150a.png
人而明怨于外恐其适足以伤于高而薄于行也非然
也苟可以明君之义成君之高虽任恶名不难受也本
欲以为明寡人之薄而君不得厚扬寡人之辱而君不
得荣此一举而两失也义者不亏人以自益况伤人以
自损乎君无以寡人不肖累往事之美昔者柳下惠吏
于鲁三黜而不去或谓之曰可以去柳下惠曰苟与人
之异恶往而不黜乎犹且黜乎宁于故国尔柳下惠不
以三黜自累故前业不忘不以去为心故远近无议今
卷六十五 第 11b 页 WYG0405-0150b.png
寡人之罪国人未知而议寡人者遍天下语曰论不修
心议不累物仁不轻绝智不简功简弃大功者辍也轻
绝厚利者怨也辍而弃之怨而累之宜在远者不望之
乎君也今以寡人无罪君岂怨之乎愿君捐怨追惟先
王复以教寡人意君曰余且慝心以成尔过不顾先王
以明尔恶使寡人进不得修功退不得改过君之所揣
也唯君图之此寡人之愚意也敬以书谒之乐閒乐乘
怨不用其计二人卒留赵不报(国/策)
卷六十五 第 12a 页 WYG0405-0150c.png
 史记廉颇破栗腹之军禽栗腹乐乘是乘为燕将攻
 赵也以乐閒乐乘怨不用其计之文论之史记说误
赵封乐乘为武襄君其明年乐乘廉颇为赵围燕燕重
礼以和乃解后五年赵孝王卒襄王使乐乘代廉颇廉
颇攻乐乘乘走廉颇亡入魏(史/记)
论曰徇齐五年得七十馀城莒与即墨亦且谓旦暮下
固未尝以全燕之兵萃力致死期一决也不然单虽善
禦亦决防而溃尔读毅报惠王书其于君臣进退之义
卷六十五 第 12b 页 WYG0405-0150d.png
可谓得之而子閒乃亦翩然行也
  将渠
将渠燕大夫燕王喜四年王命相栗腹约欢赵以五百
金为赵王酒还报王曰赵可伐也王问乐閒乐閒不可
王怒卒起二军车二千乘栗腹将而攻鄗卿秦攻代将
渠谓王曰与人通关约交以五百金饮人之王使者报
而反攻之不祥兵无成功王不听自将偏军随之将渠
引王绶止之曰王必无自往往无成功王蹴之以足将
卷六十五 第 13a 页 WYG0405-0151a.png
渠泣曰臣非以自为为王也燕军至宋子赵破栗腹于
鄗卿秦于代逐之五百里围其国燕人请和赵不许必
令将渠处和燕相将渠以处和赵听之解燕围(史/记)
  荆轲 高渐离
荆轲者卫人也其先乃齐人徙于卫卫人谓之庆卿而
之燕燕人谓之荆卿荆卿好读书击剑以术说卫元君
卫元君不用其后秦伐卫置东郡徙卫元君之支属于
野王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荆
卷六十五 第 13b 页 WYG0405-0151b.png
轲出人或言复召荆卿盖聂曰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
者吾目之试往是宜去不敢留使使往之主人荆卿则
已驾而去榆次矣使者还报盖聂曰固去也吾曩者目
摄之荆轲游于邯郸鲁句践与荆轲博争道鲁句践怒
而叱之荆轲嘿而逃去遂不复会荆轲既至燕爱燕之
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
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
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荆轲虽游于酒人乎
卷六十五 第 14a 页 WYG0405-0151c.png
然其为人沈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
结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
也居顷之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燕太子丹者故尝
质于赵而秦王政生于赵其少时与丹驩及政立为秦
王而丹质于秦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故丹怨而亡
归归而求为报秦王者国小力不能其后秦日出兵山
东以伐齐楚三晋稍蚕食诸侯且至于燕燕君臣皆恐
祸之至太子丹患之问其傅鞠武武对曰秦地遍天下
卷六十五 第 14b 页 WYG0405-0151d.png
威胁韩魏赵氏北有甘泉谷口之固南有泾渭之沃擅
巴汉之饶右陇蜀之山左关殽之险民众而士厉兵革
有馀意有所出则长城之南易水以北未有所定也奈
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丹曰然则何由对曰请
入图之居有间秦将樊于期得罪于秦王亡之燕太子
受而舍之鞠武谏曰不可夫以秦王之暴而积怒于燕
足为寒心又况樊将军之所在乎是谓委肉当饿虎之
蹊也祸必不振矣虽有管晏不能为之谋也愿太子疾
卷六十五 第 15a 页 WYG0405-0152a.png
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购
于单于其后乃可图也太子曰太傅之计旷日弥久心
悯然恐不能须臾且非独于此也夫樊将军穷困于天
下归身于丹丹终不以迫于彊秦而弃所哀怜之交置
之匈奴是故丹命卒之时也愿太傅更虑之鞠武曰夫
行危欲求安造祸而求福计浅而怨深连结一人之后
交不顾国家之大害此谓资怨而助祸矣夫以鸿毛燎
于炉炭之上必无事矣且以雕鸷之秦行怨暴之怒岂
卷六十五 第 15b 页 WYG0405-0152b.png
足道哉燕有田光先生其为人智深而勇沈可与谋太
子曰愿因太傅而得交于田先生可乎鞠武曰敬诺出
见田先生道太子愿图国事于先生也田光曰敬奉教
乃造焉太子逢迎却行为导跪而蔽席田光坐定左右
无人太子避席而请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田
光曰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老驽
马先之今太子闻光盛壮之时不知臣精已消亡矣虽
然光不敢以图国事所善荆卿可使也太子曰愿因先
卷六十五 第 16a 页 WYG0405-0152c.png
生得结交于荆卿可乎田光曰敬诺即起趋出太子送
至门戒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
泄也田光俛而笑曰诺偻行见荆卿曰光与子相善燕
国莫不知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也
幸而教之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光窃不自外
言足下于太子也愿足下过太子于宫荆轲曰谨奉教
田光曰吾闻之长者为行不使人疑之今太子告光曰
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是太子疑光也夫为
卷六十五 第 16b 页 WYG0405-0152d.png
行而使人疑之非节侠也欲自杀以激荆卿曰愿足下
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因遂自刎而死荆轲遂
见太子言田光已死致光之言太子再拜而跪膝行流
涕有顷而后言曰丹所以诫田先生毋言者欲以成大
事之谋也今田先生以死明不言岂丹之心哉荆轲坐
定太子避席顿首曰田先生不知丹之不肖使得至前
敢有所道此天之所以哀燕而不弃其孤也今秦有贪
利之心而欲不可足也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
卷六十五 第 17a 页 WYG0405-0153a.png
其意不厌今秦已虏韩王尽纳其地又举兵南伐楚北
临赵王剪将数十万之众距漳邺而李信出太原云中
赵不能支秦必入臣入臣则祸至燕燕小弱数困于兵
今计举国不足以当秦诸侯服秦莫敢合从丹之私计
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窥以重利秦王贪其
势必得所愿矣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若曹沬
之与齐桓公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彼秦大将
擅兵于外而内有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得合从
卷六十五 第 17b 页 WYG0405-0153b.png
其破秦必矣此丹之上愿而不知所委命唯荆卿留意
焉久之荆轲曰此国之大事也臣驽下恐不足任使太
子前顿首固请毋让然后许诺于是尊荆卿为上卿舍
上舍太子日造门下供太牢具异物间进车骑美女恣
荆轲所欲以顺适其意久之荆轲未有行意秦将王剪
破赵虏赵王尽收入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太子
丹恐惧乃请荆轲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
下岂可得哉荆轲曰微太子言臣愿谒之今行而毋信
卷六十五 第 18a 页 WYG0405-0153c.png
则秦未可亲也夫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
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奉献秦王秦王必说见
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曰樊将军穷困来归丹丹不忍
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荆轲知太子
不忍乃遂私见樊于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
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
于期仰天太息流涕曰于期每念之常痛于骨髓顾计
不知所出耳荆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报将
卷六十五 第 18b 页 WYG0405-0153d.png
军之仇者何如于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
军之首以献秦王秦王必喜而见臣臣左手把其袖右
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见陵之愧除矣将军
岂有意乎樊于期偏袒扼捥而进曰此臣之日夜切齿
腐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刭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
极哀既已不可奈何乃遂盛樊于期首函封之于是太
子豫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徐夫人匕首取之百金使
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装为遣
卷六十五 第 19a 页 WYG0405-0154a.png
荆卿燕国有勇士秦舞阳年十三杀人人不敢忤视乃
令秦舞阳为副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
为治行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改悔乃复请曰日已
尽矣荆卿岂有意哉丹请得先遣秦舞阳荆轲怒叱太
子曰何太子之遣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且提一匕首入
不测之彊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
辞决矣遂发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
卷六十五 第 19b 页 WYG0405-0154b.png
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慷慨士皆瞋目发尽上
指冠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遂至秦持千金之
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秦王
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举兵以逆军吏愿举国
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
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于期之头及献燕督亢之
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卷六十五 第 20a 页 WYG0405-0154c.png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荆轲
奉樊于期头函而秦舞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秦舞
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舞阳前谢曰北蕃蛮
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得
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取舞阳所持地图轲既取图奏
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
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拔剑剑
长操其室时惶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
卷六十五 第 20b 页 WYG0405-0154d.png
环柱而走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
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
有诏召不得上方急时不及诏下兵以故荆轲乃逐秦
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以手共搏之是时侍医夏无
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荆轲也秦王方环柱走卒惶急不
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
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不中中铜柱秦王复
击轲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倨以骂曰
卷六十五 第 21a 页 WYG0405-0155a.png
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于
是左右既前杀轲秦王不怡者良久已而论功赏群臣
及当坐者各有差而赐夏无且黄金二百镒曰无且爱
我乃以药囊提荆轲也于是秦王大怒益发兵诣赵诏
王剪军以伐燕十月而拔蓟城燕王喜太子丹等尽率
其精兵东保于辽东秦将李信追击燕王急代王嘉乃
遗燕王喜书曰秦所以尤追燕急者以太子丹故也今
王诚杀丹献之秦王秦王必解而社稷幸得血食其后
卷六十五 第 21b 页 WYG0405-0155b.png
李信追丹丹匿衍水中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
秦秦复进兵攻之后五年秦兵灭燕虏燕王喜其明年
秦并天下立号为皇帝于是秦逐太子丹荆轲之客皆
亡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匿作于宋子久之作苦闻
其家堂上客击筑徬徨不能去每出言曰彼有善不善
从者以告其主曰彼庸乃知音窃言是非家丈人召使
前击筑一坐称善赐酒而高渐离念久隐畏约无穷时
乃退出其装匣中筑与其善衣更容貌而前举坐客皆
卷六十五 第 22a 页 WYG0405-0155c.png
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
者宋子传客之闻于秦始皇秦始皇召见人有识者乃
曰高渐离也秦始皇惜其善击筑重赦之乃矐其目使
击筑未尝不称善稍益近之高渐离乃以铅置筑中复
进得近举筑朴秦皇帝不中于是遂诛高渐离终身不
复近诸侯之人鲁句践已闻荆轲之刺秦王私曰嗟乎
惜哉其不讲于刺剑之术也甚矣吾不知人也曩者吾
叱之彼乃以我为非人也(史/记)
卷六十五 第 22b 页 WYG0405-0155d.png
论曰予读荆卿传尝恨其不与所待客俱客为谁不可
知也顾其时高渐离在其不与俱而待所待客何邪渐
离副轲事其济乎虽然政死而扶苏立墨衰绖趣信剪
奋以击燕燕不立碎乎济不济皆所以速亡燕轲岂仅
以剑术疏哉轲之匕首固不逮渐离之筑也而狗屠其
人者为谁又不可知也
  燕乱臣传 子之 (市被/附)
子之者王哙之相也苏秦在燕与子之为婚而苏代与
卷六十五 第 23a 页 WYG0405-0156a.png
子之交王哙三年与楚三晋攻秦不胜而还子之相燕
贵重主断苏代为齐使于燕燕王问曰齐王奚如对曰
必不霸燕王曰何也对曰不信其臣苏代欲以激燕王
以尊子之也于是燕王大信子之子之因遗苏代百金
而听其所使鹿毛寿谓燕王不如以国让相子之人之
谓尧贤者以其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有让天下之
名而实不失天下今王以国让于子之子之必不敢受
是王与尧同行也燕王因属国于子之子之大重或曰
卷六十五 第 23b 页 WYG0405-0156b.png
禹荐益已而以启人为吏及老而以启人为不足任乎
天下传之于益己而启与交党攻益夺之天下谓禹名传
天下于益己而实令启自取之今王言属国于子之而
吏无非太子人者是名属子之而实太子用事也王因
收印自三百石吏以上而效之子之子之南面行王事
而哙老不听政顾为臣国事皆决于子之三年国大乱
百姓恫恐将军市被与太子平谋将攻子之诸将谓齐
湣王曰因而赴之破燕必矣齐王因令人谓燕太子平
卷六十五 第 24a 页 WYG0405-0156c.png
曰寡人闻太子之义将废私而立公饬君臣之义明父
子之位寡人之国小不足以为先后虽然则唯太子所
以令之太子因要党聚众将军市被围公宫攻子之不
克将军市被及百姓反攻太子平将军市被死以徇因
搆难数月死者数万众人恫恐百姓离志孟轲谓齐王
曰今伐燕此文武之时不可失也王因令章子将五都
之兵以因北地之众以伐燕士卒不战城门不闭燕君
哙死齐大胜燕子之亡二年而燕人共立太子平是为
卷六十五 第 24b 页 WYG0405-0156d.png
燕昭王(史记太子平是役死/昭王非平详燕世家)
 
 
 
 
 
 
 尚史卷六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