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五
卷二十五 第 1a 页 WYG0404-042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尚史卷二十五     列传三
           镶白旗汉军李锴撰
周诸臣传
  周文公
周公旦者文王子也
 荀子周公之状身如断菑
自文王在时旦为子孝䔍仁异于群子及武王立周公
卷二十五 第 1b 页 WYG0404-0420b.png
常辅翼之用事居多武王十一年(史记作九年下十三/年作十一年今遵经)
东伐至盟津周公辅行十三年伐纣至牧野周公佐武
王作牧誓破殷入啇宫纣自焚死周公把大钺召公把
小钺以夹武王衅社告纣之罪于天及殷民
 尚书大传纣死武王皇皇若天下之未定召太公而
 问曰入殷奈何太公曰臣闻之也爱其人者兼其屋
 上之乌不爱人者及其咠馀武王曰不可召公趋而
 进曰臣闻之也有罪者杀无罪者活咸刘厥敌母使
卷二十五 第 2a 页 WYG0404-0421a.png
 有馀烈武王曰不可周公趋而进曰臣闻之也各安
 其宅各田其田母故毋新惟仁之亲武王旷乎若天
 下之已定也说苑同
封纣子武庚禄父使管蔡傅之以续殷祀封周公于少
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史/记)
 周书维武王胜殷抚国绥民乃观于殷政告周公旦
 曰鸣呼殷政总总若风草有所积有所虚和此如何
 周公曰闻之文考来远宾廉近者道别其阴阳之利
卷二十五 第 2b 页 WYG0404-0421b.png
 相土地之宜水土之便营邑制命之曰大聚先诱之
 以四郊王亲在之宾大夫免列以选赦刑以宽复亡
 解辱削赦(阙/)重皆有数此谓行风乃立县鄙商旅曰
 能来三室者与之一室之禄辟开修道五里有郊十
 里有井二十里有舍远旅来至关人易资舍其委市
 有五均早暮如一送行逆来振乏救穷老弱疾病孤
 子独寡惟政所先民有欲畜发令以国为邑以邑为
 乡以乡为闾祸灾相恤资丧比服五户为伍以首为
卷二十五 第 3a 页 WYG0404-0421c.png
 长十夫为什以年为长合闾立教以威为长合旅同
 亲以敬为长饮食相约兴弹相庸耦耕(阙/)耘男女有
 婚坟墓相连民乃有亲六畜有群室屋既完民乃归
 之乡立巫医具百药以备疾灾畜五味以备百草立
 勤人以职孤立正长以顺幼立职丧以恤死立大葬
 以正同立君子以修礼乐立小人以教用兵立乡社
 以习容春和猎耕耘以习迁行教茅与树艺比长立
 职与田畴皆通立祭祀与岁榖登下厚薄此谓德教
卷二十五 第 3b 页 WYG0404-0421d.png
 若其凶土陋民贱食贵货是不政山林薮泽以因其
 (阙/)工匠役工以政其材商贾趣市以合其用外商资
 贵而来贵物益贱资贱物出贵物以通其器夫然则
 关夷市平财无郁废商不乏资百工不失其时无愚
 不教(阙/)无穷乏则此谓和德若有不言乃政其凶陂
 沟道路丛苴邱坟不可树榖者以材木春发枯槁夏
 发荣叶秋发实蔬冬发新烝以匡穷困揖其民力相
 更为师因其土宜以为民资则生无乏用死无传尸
卷二十五 第 4a 页 WYG0404-0422a.png
 此谓仁德旦闻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
 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且以
 并农力执成男女之功夫然则有生而不失其宜万
 物不失其性人不失其序天不失其时以成万财万
 财既成放此为人此为正德泉深而鱼鳖归之草木
 茂而禽兽归之称贤使能官有材而归之关市平商
 贾归之分地薄敛农民归之水性归下农民归利王
 若欲求天下民先设其利而民自至譬之若冬日之
卷二十五 第 4b 页 WYG0404-0422b.png
 阳夏日之阴不召而民自来此谓归德五德既明民
 乃知常武王再拜曰呜呼允哉天民侧侧余知其极
 有宜乃召昆吾冶而铭之金版藏府而朔之
既克商二年王有疾弗豫太公召公曰我其为王穆卜
周公曰未可以戚我先王公乃自以为功为三坛同墠
为坛于南方北面周公立焉植璧秉圭乃告太王王季
文王史乃册祝曰惟尔元孙某遘厉虐疾若尔三王是
有丕子之责于天以旦代某之身予仁若考能多材多
卷二十五 第 5a 页 WYG0404-0422c.png
艺能事鬼神乃元孙不若旦多材多艺不能事鬼神今
我即命于元龟尔之许我我其以璧与圭归俟尔命尔
不许我我乃屏璧与圭乃卜三龟一习吉启籥见书乃
并是吉公曰体王其罔害予小子新命于三王惟永终
是图兹攸俟能念予一人公归乃纳策于金縢之匮中
王翼日乃瘳(尚/书)
武王崩成王年十有三而嗣立周公居冢宰摄政以治
天下(家/语)
卷二十五 第 5b 页 WYG0404-0422d.png
 尸子昔者武王崩成王少周公旦践东宫履乘石祀
 明堂假为天子七年荀子周公屏成王而反武王履
 天子之藉负扆而坐诸侯趋走堂下礼记周公朝诸
 侯于明堂之位天子负斧依南向而立康成注周公
 摄王位以明堂礼仪朝诸侯也不于宗庙避王也天
 子周公也为斧文屏风于户牖之间周公于前立也
 史记淮南其说并同 按周公朝诸侯天子负斧依
 所谓天子者成王也盖谓负成王而朝诸侯也汉儒
卷二十五 第 6a 页 WYG0404-0423a.png
 说礼传会为多而郑注直以天子为周公大乖事理
 家语摄政其说为允
管叔及其群弟乃流言于国曰公将不利于孺子周公
乃告二公曰我之弗辟我无以告我先王(郑氏诗传周/公以管蔡流)
(言辟居/东都)于后公乃为诗以贻王名之曰鸱鸮王亦未敢
诮公周公居东二年秋大熟未穫天大雷雨以风禾尽
偃大木斯拔邦人大恐王与大夫尽弁以启金縢之书
乃得周公所自以为功代武王之说二公及王乃问诸
卷二十五 第 6b 页 WYG0404-0423b.png
史与百执事对曰信噫公命我勿敢言王执书以泣曰
其勿穆卜昔公勤劳王家惟予冲人弗及知今天动威
以彰周公之德惟朕小子其亲迎我国家礼亦宜之王
出郊天乃雨反风禾则尽起二公命邦人凡大木所偃
尽起而筑之岁则大熟(尚/书)
 越绝书武王封周公使傅相成王成王少周公臣事
 之于是管叔蔡叔不知周公而谗之成王周公乃辞
 位出巡狩于边一年天暴风雨树木尽偃成王大恐
卷二十五 第 7a 页 WYG0404-0423c.png
 及发金縢之匮察周公之册知周公有盛德王乃夜
 迎周公树木皆起天下皆实 汉孔氏以居东为东
 征非是史以周公卒后发金縢书亦误史记成王病
 周公祝于河曰干命者旦也亦藏其策于府及人谗
 周公周公奔楚成王发府见书乃泣反周公说尤误
 今并正之
管蔡武庚等率淮夷反周公乃奉成王命兴师东伐作
大诰遂诛管叔于商囚蔡叔于郭邻以车七乘降霍叔
卷二十五 第 7b 页 WYG0404-0423d.png
于庶人三年不齿淮夷毕定诸侯咸复宗周(史/记)
 尚书大传管叔蔡叔疑周公流言于国曰公将不利
 于王奄君薄姑谓禄父曰武王既死矣今王尚幼周
 公见疑此百世一时也请举事禄父及三监叛韩诗
 外传客有见周公者应之于门曰何以道旦也客曰
 在外言外在内言内入乎将毋周公曰请入客曰立
 即言义坐即言仁坐乎将毋周公曰请坐客曰疾言
 则翕翕徐言则不闻言乎将毋周公唯唯明日兴师
卷二十五 第 8a 页 WYG0404-0424a.png
 而诛管蔡故客善以不言之说周公善听不言之说
 说苑略同
康叔得禾异亩同颖献之成王王命康叔归周公于东
作归禾周公既得命禾旅天子之命作嘉禾(书序武按/康叔 王)
(时封于卫成王伐管蔡复以殷馀民益/封之史作唐叔非是归禾嘉禾篇亡)
东土以集周公归报成王而淮夷徐戎及奄又叛周公
为师召公为保东伐淮夷残奄作成王政迁其君薄姑
作将薄姑(成王政将薄/姑篇亦亡)成王来自奄至于宗周周公作
卷二十五 第 8b 页 WYG0404-0424b.png
多方以诰戒殷民(按多方者残奄后之诰多士者营洛/后之诰也多方曰王来自奄多士曰)
(昔朕来自奄多方曰尔乃自时洛邑无一语及新营多/士曰周公初于新邑洛又曰今朕作大邑于兹洛其)
(先后本文明确可据也又多方曰今尔奔走臣我监五/祀知其为七年成王营洛周公归政之前也孔传云成)
(王即政淮奄又叛史说同之蔡沈书传遂序多士于多/方之前而以商民之迁在作洛之前以诠五祀之文说)
(亦疏矣盖不察残奄在营洛之先多士在多方之后也/尚书大传周公居摄一年救乱二年克商三年践奄四)
(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故/通鉴前编亦序残奄于东征之后今并多方正之)
王七年王朝步自周至丰使召公营洛邑周公复卜申
视卒营筑居九鼎焉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
卷二十五 第 9a 页 WYG0404-0424c.png
作召诰洛诰成王既迁殷遗民周公以王命告作多士
成王长能听政于是周公乃还政成王周公恐成王壮
治有所淫佚作无逸以戒成王(史/记)
周公曰呜呼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
知小人之依相小人厥父母勤劳稼穑厥子乃不知稼
穑之艰难乃逸乃谚既诞否则侮厥父母曰昔之人无
闻知周公曰呜呼我闻曰昔在殷王中宗严恭寅畏天
命自度治民袛惧不敢荒宁肆中宗之享国七十有五
卷二十五 第 9b 页 WYG0404-0424d.png
年其在高宗时旧劳于外爰暨小人作其即位乃或亮
阴三年不言其惟不言言乃雍不敢荒宁嘉靖殷邦至
于小大无时或怨肆高宗之享国五十有九年其在祖
甲不义惟王旧为小人作其即位爰知小人之依能保
惠于庶民不敢侮鳏寡肆祖甲之享国三十有三年自
时厥后立王生则逸生则逸不知稼穑之艰难不闻小
人之劳惟耽乐之从自时厥后亦罔或克寿或十年或
七八年或五六年或四三年周公曰呜呼厥亦惟我周
卷二十五 第 10a 页 WYG0404-0425a.png
太王王季克自抑畏文王卑服即康功田功徽柔懿恭
怀保小民惠鲜鳏寡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用咸
和万民文王不敢盘于游田以庶邦惟正之供文王受
命惟中身厥享国五十年周公曰呜呼继自今嗣王则
其无淫于观于逸于游于田以万民惟正之供无皇曰
今日耽乐乃非民攸训非天攸若时人丕则有愆无若
殷王受之迷乱酗于酒德哉周公曰呜呼我闻曰古之
人犹胥训告胥保惠胥教诲民无或胥诪张为幻此厥
卷二十五 第 10b 页 WYG0404-0425b.png
不听人乃训之乃变乱先王之正刑至于大小民否则
厥心违怨否则厥口诅祝周公曰呜呼自殷王中宗及
高宗及祖甲及我周文王兹四人迪哲厥或告之曰小
人怨汝詈汝则皇自敬德厥愆曰朕之愆允若时不啻
不敢含怒此厥不听人乃或诪张为幻曰小人怨汝詈
汝则信之则若时不永念厥辟不宽绰厥心乱罚无罪
杀无辜怨有同是丛于厥身周公曰呜呼嗣王其监于
(尚/书)又作文王大明绵之诗(诗/注)
卷二十五 第 11a 页 WYG0404-0425c.png
周之官政未次序于是作周官官别其宜作立政周公
在丰病将殁曰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离成王周公
既卒成王亦让葬周公于毕(括地志周公墓在雍州/咸阳北十三里毕原上)
文王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史/记)
谥曰文
 尚书大传周公将作大作礼乐优游三年不能作恐天下
 莫我知小作恐不能扬父祖功德然后营洛以观天
 下之心于是诸侯率其群党各攻位于其庭周公曰
卷二十五 第 11b 页 WYG0404-0425d.png
 示之以力役且犹至况道之以礼乐乎然后敢作礼
 乐淮南子周公事文王也行无专制事无由己身若
 不胜衣言若不出口可谓能子矣武王崩成王幼少
 周公继文王之业履天子之藉听天下之政负扆而
 朝诸侯诛党断制无所顾问可谓能武矣成王既壮
 周公属藉致政北面委质而臣事之请而后为复而
 后行可谓能臣矣一人之身而三变者所以应时矣
 鬻子昔者鲁周公曰吾闻之于政也知善不行者谓
卷二十五 第 12a 页 WYG0404-0426a.png
 之狂知恶不改者谓之惑夫狂与惑者君子之戒也
论曰公以懿亲弼亮左右功施烂然至其摄政不疑居
东不惧谓非盛德何以堪之虽然天不右周风雷阙警
嚣嚣谗口公亦靡所税驾已夫
  太公望
太公望吕尚者
 古史考姓姜名牙炎帝之裔伯夷之后掌四岳有功
 封之于吕子孙从其封姓吕尚其后也史记索隐尚
卷二十五 第 12b 页 WYG0404-0426b.png
 是其名牙盖其字
东海上人
 吕氏春秋东夷之士
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
或封于申姓姜氏夏商之时申吕或封枝庶子孙或为
庶人尚其苗裔也本姓姜氏从其封姓故曰吕尚吕尚
盖尝穷困年老矣
 说苑太公田不足以偿种渔不足以偿网治天下有
卷二十五 第 13a 页 WYG0404-0426c.png
 馀治古史考吕望尝屠牛于朝歌卖饭于孟津盐铁
 论太公屠牛于朝歌利不及妻子
闻周西伯贤又善养老乃往焉以渔钓奸西伯
 说苑吕望年七十钓于渭渚三日三夜鱼无食者望
 忿脱其衣冠上有农人者谓望曰子姑复钓必细其
 纶芳其饵徐徐而投无令鱼骇望如其言初得鲋次得
 鲤刺鱼腹得书书文曰吕望封于齐
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螭非虎非罴而王者
卷二十五 第 13b 页 WYG0404-0426d.png
之辅也于是西伯猎果遇吕尚于渭之阳与语大说曰
自吾先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子真是邪吾
太公望子久矣故号之曰太公望载与俱归以望为师
或曰太公博闻尝事纣纣无道去之游说诸侯无所遇
而卒西归周
 六韬文王将田史编布卜曰田于渭阳非龙非螭非
 虎非罴兆得公侯天遗汝师文王曰兆至是乎史编
 曰编之太祖畴为禹占得皋陶兆比于此文王乃斋
卷二十五 第 14a 页 WYG0404-0427a.png
 三日田于渭阳卒见太公作茅以渔文王劳而问之
 曰子乐渔耶太公曰君子乐得其志小人乐得其事
 今吾渔甚有似也文王曰何谓有似太公曰钓有三
 权禄等以权死等以权官等以权夫钓以求得也其
 情深可以观大矣文王曰愿闻之太公曰缗微饵明
 小鱼食之缗绸饵香中鱼食之缗隆饵丰大鱼食之
 夫鱼食其饵乃牵于缗人食其禄乃服于君故以饵
 取鱼鱼可杀以禄取人人可竭以家取国国可拔以
卷二十五 第 14b 页 WYG0404-0427b.png
 国取天下天下可毕文王拜曰允哉敢不受命乃载
 以俱归立为师抱朴子文王遇吕尚桑阴未移而知
 其足以师楚辞注吕望鼓刀在列肆文王亲往问之
 吕望对曰下屠屠牛上屠屠国文王喜载与俱归楚
 辞注或言周文王梦立令狐之津太公在后帝曰昌
 赐汝名师文王再拜太公梦亦如之文王出田见识
 所梦载与归以为太师史记或曰吕尚处士隐海滨
 周西伯拘羑里散宜生闳夭素知而招吕尚吕尚亦
卷二十五 第 15a 页 WYG0404-0427c.png
 曰吾闻西伯贤又善养老盍往焉三人者为西伯求
 美女奇物献之于纣以赎西伯西伯得以出反国周
 西伯昌之脱羑里归与吕尚阴谋修德以倾商政其
 事多兵权与奇计故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
 太公为本谋说苑望曰王国富民霸国富士仅存之
 国富大夫将亡之国富仓府西伯曰善曰宿善不祥
 于是发仓粟赈孤独以望为师
文王伐崇密须犬夷大作丰邑天下三分其二归周者
卷二十五 第 15b 页 WYG0404-0427d.png
太公之谋计居多文王崩武王即位十一年欲修文王
业东伐以观诸侯集否师行师尚父左杖黄钺右把白
旄以誓曰苍兕苍兕
 索隐一作苍雉马融曰苍兕主舟楫官名王充云苍
 兕水兽九头今誓众令急济故言苍兕以惧之
总尔众庶与尔舟楫后至者斩遂至盟津诸侯不期而
会者八百诸侯皆曰纣可伐也武王曰未可遂还师(史/记)
(此下曰与太公作太誓太誓乃十三年伐商作此/盖孔壁书未出而太史公遵武帝时伪太誓耳)居二年
卷二十五 第 16a 页 WYG0404-0428a.png
纣杀王子比干囚箕子武王将伐纣卜龟兆不吉风雨
暴至群公尽惧唯师尚父彊之劝武王武王于是遂行
 论衡武王伐纣卜之而龟占者曰凶太公曰龟
 以祭则凶以战则胜武王从之卒克纣焉尸子武王
 伐纣鱼辛諌曰岁在北方不北征武王不听韩诗外
 传武王伐纣到于邢邱楯折为三天雨三日不休武
 王心惧召太公而问曰意者纣未可伐乎太公对曰
 不然折为三者军当分为三也天雨三日不休欲洒
卷二十五 第 16b 页 WYG0404-0428b.png
 吾兵也乃修武勒兵于宁六韬武王问散宜生曰伐
 纣吉乎曰不吉将行雨辎车太公曰是非子所知也
 祖行之日雨辎重车是洗濯甲兵也又武王问太公
 曰音律之声可以知三军之消息胜负之决乎太公
 曰深哉王之问也夫律管十二其要有五音宫商角
 徵羽此真正声也万物不易五行之神道之常也金
 木水火土各以其胜攻也其法以天清净无阴云风
 雨夜半遣轻骑往至敌人之垒九百步遍持律管当
卷二十五 第 17a 页 WYG0404-0428c.png
 耳大呼惊之有声应管其来甚微角声应管当以白
 虎徵声应管当以玄武商声应管当以朱雀羽声应
 管当以勾陈五管声尽不应者宫也当以青龙此五
 行之符佐胜之徵成败之机武王曰善哉太公曰微
 妙之音皆有外候武王曰何以知之太公曰敌人惊
 动则听之闻枹鼓之音者角也见火光者徵也闻金
 铁矛戟之音者商也闻人啸呼之音者羽也寂寞无
 闻者宫也此五音者声色之符也太公金匮太师少
卷二十五 第 17b 页 WYG0404-0428d.png
 师抱其祭器乐器奔周内史向挚载其图法亦奔周
 武王问太公曰殷己亡三人可伐乎太公曰臣闻之
 知天者不怨天知己者不怨人先谋后事者昌先事
 后谋者亡且天与不取反受其殃非时而至是谓妄
 成故夏条可结冬冰可释时难得而易失也
十三年正月甲子至牧野作泰誓伐商纣纣师败绩纣
登鹿台自焚死(史记作追斩/纣今正之)明日武王立于社群公奉
明水卫康叔封布采席师尚父牵牲史佚策祝以告神
卷二十五 第 18a 页 WYG0404-0429a.png
讨纣之罪散鹿台之财发钜桥之粟以振贫民封比干
墓释箕子囚迁九鼎修周政与天下更始师尚父谋居
(史/记)武王践阼三日召士大夫而问焉曰恶有藏之约
行之行万世可以为子孙常者乎诸大夫对曰未得闻
也然后召师尚父而问焉曰黄帝颛顼之道存乎意亦
忽不可得见与师尚父曰在丹书王欲闻之则齐矣三
日王端冕师尚父亦端冕奉书而入负屏而立王下堂
南面而立师尚父曰先王之道不北面王行西折而南
卷二十五 第 18b 页 WYG0404-0429b.png
东面而立师尚父西面道书之言曰敬胜怠者吉怠胜
敬者灭义胜欲者从欲胜义者凶凡事不强则枉弗敬
则不正枉者灭废敬者万世藏之约行之行可以为子
孙常者此言之谓也且臣闻之以仁得之以仁守之其
量百世以不仁得之以仁守之其量十世以不仁得之
以不仁守之必及其世王闻书之言惕若恐惧退而为
戒书铭焉(大戴/礼记)
 太公金匮武王平殷还问太公曰今民吏未安贤者
卷二十五 第 19a 页 WYG0404-0429c.png
 未定如何太公曰无故无新如天如地得殷之财与
 殷民共之则商得其贾农得其田也一目视则不明
 一耳听则不聪一足步则不行选贤自代上下各得
 其所
于是封师尚父于齐营邱师尚父受封留为太师(康成/礼注)
 史记太公东就国道宿行迟逆旅之人曰吾闻时难
 得而易失客寝甚安殆非就国者也太公闻之夜衣
 而行黎明至国莱侯来伐与之争营邱营邱边莱莱
卷二十五 第 19b 页 WYG0404-0429d.png
 人夷也会纣之乱而周初定未能集远方是以与太
 公争国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
 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 按金縢终
 始具载二公孔颖达疏云周召与太公为周三公是
 史记东就国之说未为得也吕氏春秋太公封于齐
 周公封于鲁二君者甚相善也相谓曰何以治国太
 公曰尊贤上功周公曰亲亲上恩太公曰鲁自此削
 矣周公曰鲁虽削有齐者亦必非吕氏也说苑伯禽
卷二十五 第 20a 页 WYG0404-0430a.png
 与太公俱受封而各之国三年太公来朝周公曰何
 治之疾也曰尊贤先疏后亲先义后仁此霸者之迹
 也周公曰太公之泽及五世五年伯禽来朝周公曰
 何治之难曰亲亲先内后外先仁后义此王者之迹
 也周公曰鲁之泽及十世韩非子太公东封于齐齐
 东海上有狂矞华士昆弟二人立议曰吾不臣天子
 不友诸侯耕作而食掘井而饮无求于人也太公至
 杀之以为首诛周公闻之发急传而问之曰飨国而
卷二十五 第 20b 页 WYG0404-0430b.png
 杀贤者何也太公曰先王之所以使臣民者爵禄刑
 罚也今不足以使之望当谁为君乎今有马于此如
 骥之状者天下之至良也然驱之不前却之不止左
 之不左右之不右臧获虽贱不托其足焉是以诛之
 春秋繁露营荡为齐司寇太公封于齐问以治国之
 要对曰任仁义曰任仁义奈何对曰仁者爱人义者
 尊老曰爱人尊老奈何对曰爱人者有子不食其力
 尊老者妻长而夫拜之太公曰寡人欲以仁义治齐
卷二十五 第 21a 页 WYG0404-0430c.png
 今子以仁义乱齐立而诛之以定齐国
及周成王少时管蔡作乱淮夷畔周乃使召康公命师
尚父曰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
实得征之齐由此得征伐为大国盖尚父之卒百有馀
(史/记)
比及五世皆反葬于周(礼/记)
 皇览吕尚冢在临菑县城南十里说苑武王问于太
 公曰治国之道若何对曰爱民而已利之勿害成之
卷二十五 第 21b 页 WYG0404-0430d.png
 勿败生之勿杀与之勿夺乐之勿苦喜之勿怒此治
 国之道使民之谊也又问曰贤君治国何如对曰贤
 君治国其政平其吏不苛其赋敛节其自奉薄不以
 私善害公法不因喜以赏不因怒以诛上无淫慝下
 不阴害官无腐蠹之藏国无流饿之民此贤君之治
 国也又问曰为国而数更法令者何也曰不法法以
 其所善为法也故令出而乱乱则更为法又问曰得
 贤敬士或不能治者何也曰不能独断以人言断者
卷二十五 第 22a 页 WYG0404-0431a.png
 也贤者不必用不肖者不必退而士不必敬曰其为
 国如何曰其为人恶闻其情而喜闻人之情恶闻其
 恶而喜闻人之恶是以不必治也又问曰举贤而危
 亡者其失安在曰在君好用小善而已不得真贤也
 曰好用小善者何如曰君好听誉而不恶谗也忠臣
 以诽死于无罪邪臣以誉赏于无功其国见于危亡
 武王曰善今日闻诽誉之情矣新书师尚父曰吾闻
 之于政也天下圹圹然一人有之万民丛丛然一人
卷二十五 第 22b 页 WYG0404-0431b.png
 理之故天下者唯有道者理之纪之使之宜处而久
 之故守天下者非以道则弗得而长也故夫道者万
 世之宝也武王曰受命矣新书昔文王使太公传太
 子发嗜鲍鱼而太公弗与曰礼鲍鱼不登于俎岂有
 非礼而可以养太子哉
论曰易曰盘桓利居贞利建侯方吕尚之屠钓殷墟槃
桓困约何其劣也及合德一朝垂老传翼遂以建周启
齐居贞之效与若乃建堂堂之旗扶义而东置有礼覆
卷二十五 第 23a 页 WYG0404-0431c.png
昏暴固其宜也说者阴谋谲智归诸道家诬矣世所传
太公兵法韬略庸鄙牵合不足录所著有子牙子
  召康公
召公奭周同姓姓姬氏武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留为
周太保
 史记在成王时召公为三公 按书旅獒篇当在武
 王时
既克商遂通道于九夷八蛮西旅底贡厥獒太保乃作
卷二十五 第 23b 页 WYG0404-0431d.png
旅獒用训于王曰呜呼明王慎德四夷咸宾无有远迩
毕献方物惟服食器用王乃昭德之致于异姓之邦无
替厥服分宝玉于伯叔之国时庸展亲人不易物惟德
其物德盛不狎侮狎侮君子罔以尽人心狎侮小人罔
以尽其力不役耳目百度惟贞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志
以道宁言以道接不作无益害有益功乃成不贵异物
贱用物民乃足犬马非其土性不畜珍禽奇兽不育于
国不宝远物则远人格所宝惟贤则迩人安呜呼夙夜
卷二十五 第 24a 页 WYG0404-0432a.png
罔或不勤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允
迪兹生民保厥居惟乃世王(尚/书)
武王崩成王立召公欲退老厥邑周公留之作君奭(蔡/沈)
(书/传)
 书序召公为保周公为师相成王为左右召公不说
 周公作君奭史记周公践阼召公疑之不说周公周
 公作君奭召公乃说马融注召公以周公既摄政致
 太平不宜复列在臣位故不说以为周公苟贪宠也
卷二十五 第 24b 页 WYG0404-0432b.png
 孔颖达疏周公既摄政留在臣职当时怪之故欲开
 道周公之言以解世惑 序意不明致诸说杂糅按
 书本文曰其汝克敬德明我俊民在让后人于丕时
 孔颖达疏祇若兹往敬用治详其语意蔡说得之
成王将莅政召公作公刘之诗戒以民事又作泂酌卷
阿以戒之(诗/序)
成王在丰欲宅洛邑使召公先相宅作洛诰(书/序)
惟二月既望越六日乙未王朝步自周则至于丰惟太
卷二十五 第 25a 页 WYG0404-0432c.png
保先周公相宅越若来三月惟丙午朏越三日戊申太
保朝至于洛卜宅厥既得卜则经营越三日庚戌太保
乃以庶殷攻位于洛汭越五日甲寅位成若翼日乙卯
周公朝至于洛则达观于新邑营越三日丁巳用牲于
郊牛二越翼日戊午乃社于新邑牛一羊一豕一越七
日甲子周公乃朝用书命庶殷侯甸男邦伯(通鉴前编/以多士当)
(在此下为告/庶殷之辞)厥既命殷庶庶殷丕作(通鉴前编以梓村/当在此下为告侯)
(甸男邦/伯之辞)太保乃以庶邦冢君出取币乃复入锡周公曰
卷二十五 第 25b 页 WYG0404-0432d.png
拜手稽首旅王若公诰告庶殷越自乃御事呜呼皇天
上帝改厥元子兹大国殷之命惟王受命无疆惟休亦
无疆惟恤呜呼曷其奈何弗敬天既遐终大邦殷之命
兹殷多先哲王在天越厥后王后民兹服厥命厥终智
藏瘝在夫知保抱携持厥妇子以哀吁天徂厥亡出执
呜呼天亦哀于四方民其眷命用懋王其疾敬德相古
先民有夏天迪从子保面稽天若今时既坠厥命今相
有殷天迪格保面稽天若今时既坠厥命今冲子嗣则
卷二十五 第 26a 页 WYG0404-0433a.png
无遗寿耇其稽我古人之德矧曰其有能稽谋自天呜
呼有王虽小元子哉其丕能諴于小民今休王不敢后
用顾畏于民碞王来绍上帝自服于土中旦曰其作大
邑其自时配皇天毖祀于上下其自时中乂王厥有成
命治民今休王先服殷御事比介于我有周御事节性
惟日其迈王敬作所不可不敬德我不可不监于有夏
亦不可不监于有殷我不敢知曰有夏服天命惟有历
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我不
卷二十五 第 26b 页 WYG0404-0433b.png
敢知曰有殷受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
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今王嗣受厥命我亦惟兹二国
命嗣若功王乃初服呜呼若生子罔不在厥初生自贻
哲命今天其命哲命吉凶命历年知今我初服宅新邑
肆惟王其疾敬德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其惟王勿以
小民淫用非彝亦敢殄戮用乂民若有功其惟王位在
德元小民乃惟刑用于天下越王显上下勤恤其曰我
受天命丕若有夏历年式勿替有殷历年欲王以小民
卷二十五 第 27a 页 WYG0404-0433c.png
受天永命拜手稽首曰子小臣敢以王之雠民百君子
越友民保受王威命明德王末有成命王亦显我非敢
勤惟恭奉币用供王能祈天永命(尚/书)
成王崩召公受顾命立子钊是为康王当成王时陜以
西召公主之陜以东周公主之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
民和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
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论衡召公/年八十)民人思召
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歌咏之作甘棠之诗(史/记)
卷二十五 第 27b 页 WYG0404-0433d.png
谥曰康
 韩诗外传昔召伯在朝有司请营召以居召伯曰嗟
 吾以一身而劳百姓此非吾先君文王之志也于是
 出而就于阡陌之间而听断焉召伯暴处远野庐于
 树下百姓大说耕桑倍力以劝其后在位者不恤元
 元百姓困乏于是诗人见召伯之所休息树下美而
 歌之说苑召公述职当蚕桑之时不欲变民事故不
 入邑中舍于甘棠之下而听断焉陜间之人皆得其
卷二十五 第 28a 页 WYG0404-0434a.png
 所故后世思而歌咏之
论曰召为保相三王观其所陈戒溯洄道原所存亦差
圣一间耳或于君奭之篇谓以爵位拂中爝火视日犹
盲论夫(葛氏曰召公未免常人之情以爵位/先后介意故周公作君奭以谕之)
  辛甲
辛甲故殷之臣事纣盖七十五諌而不听去之周召公
与语贤之告文王文王亲自迎之以为公卿封长子(刘/向)
(别/录)
卷二十五 第 28b 页 WYG0404-0434b.png
武王时为太史命百官官箴王阙于虞人之箴曰芒芒
禹迹画为九州经启九道民有寝庙兽有茂草各有攸
处德用不扰在帝夷羿冒于原兽忘其国恤而思其麀
牡武不可重用不恢于夏家兽臣司原敢告仆夫(左/传)
及成王立武庚叛周公东征已胜殷将攻商盖辛甲曰
大难攻小易服不如服众小以劫大乃攻九夷而商盖
(韩非/子)
道家有辛甲二十九篇(汉/书)
卷二十五 第 29a 页 WYG0404-0434c.png
  散宜生 闳夭 太颠 南宫括
散宜生散氏宜生名(孔氏书传女人物表女皇尧/妃散宜氏 则散宜为氏)
文王为西伯时宜生与太颠闳夭
 荀子闳夭之状面无见膺
鬻能辛甲大夫之徒往归之崇侯虎谮西伯于帝帝纣
乃囚西伯于美里宜生与闳夭之徒患之乃求有莘氏
美女骊戎之文马有熊九驷他奇怪物因殷嬖臣费仲
而献之纣纣大说曰此一物足以释西伯况其多乎乃
卷二十五 第 29b 页 WYG0404-0434d.png
赦西伯(史/记)
 尚书大传散宜生之犬戎氏取美马骢身朱鬣鸡目
 者陈于纣庭纣出见之曰此何人也散宜生趋而进
 曰西蕃之臣昌之使者淮南子散宜生以千金求天
 下之珍怪得驺虞鸡斯之乘玄玉百工大贝百朋玄
 豹黄罴青犴白虎文皮千合以献因费仲而通纣说
 乃免其身杀牛赐之
及武王伐纣至于有戎之隧大风折旆宜生谏曰此其
卷二十五 第 30a 页 WYG0404-0435a.png
妖欤武王曰非也天落兵也风霁而乘以大雨水平地
而啬宜生又諌曰此其妖欤武王曰非也天洒兵也卜
而龟熸宜生又諌曰此其妖欤武王曰不利以祷祠利
以击众卒犯三妖而禽纣于牧野(说/苑)
散宜生太颠闳夭南宫括盖皆逮事文武故周公举之
以劝君奭武王克殷命南宫括散鹿台之财发钜桥之
粟以赈贫弱萌𨽻(史/记)
 尚书大传散宜生闳夭南宫括三子俱学乎太公太
卷二十五 第 30b 页 WYG0404-0435b.png
 公见三子之为贤人遂酌酒切脯约为朋友望曰嗟
 乎西伯贤君也四子遂见西伯于羑里
  伯达 伯适
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并事文王为
虞官
 国语文王询于八虞贾逵注八士皆在虞官
其母四产得八男皆君子雄俊(春秋/繁露)
时人号为八虞
卷二十五 第 31a 页 WYG0404-0435c.png
 汲冢书命南宫忽振鹿台之财命南宫伯达迁九鼎
 三巫或疑南宫忽即仲忽南宫伯达即伯达南宫括
 即伯适若然则八虞南宫氏也康成曰成王时人刘
 向曰宣王时人墓在咸阳县东北五十里称南宫氏
  癸度
癸度者武王臣武王尝问于癸度曰贺献不重身不亲
于君左右不足友不善于群臣故不欲收穑户籍而给
左右之用为之有道乎癸度对曰吾国者衢处之国
卷二十五 第 31b 页 WYG0404-0435d.png
也远秸之所通游客蓄商之所道财物之所遵故苟入
吾国之粟因吾国之币然后戴黄金而出故君请重重
而衡轻轻运物而相因则国筴可成故谨毋失其度未
与民可治武王曰行事奈何癸度曰金出于汝汉之右
衢珠出于赤野之末光玉出于禺氏之旁山此皆距周
七千八百馀里其途远其至阨故先王度用于其重因
以珠玉为上币黄金为中币刀布为下币故先王善高
下中币制下上之用而天下定矣(管/子)
卷二十五 第 32a 页 WYG0404-0436a.png
  史佚
史佚即尹逸亦曰史逸武王克殷既入即位于社南尹
佚策祝曰殷之末孙季纣殄废先王明德侮蔑神祗不
祀昏暴商邑百姓其章显闻于皇天上帝于是武王再
拜稽首曰膺更大命革殷受天明命武王又再拜稽首
乃出遂命史佚展九鼎保玉(史/记)
成王时为少师(贾谊/新书)
王问政于尹逸曰吾何德之行而民亲其上对曰使之
卷二十五 第 32b 页 WYG0404-0436b.png
以时而敬顺之忠而爱之布令信而不食言王曰其度
安至对曰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王曰惧哉对曰天地之
间四海之内善之则畜也不善则雠也夏殷之臣反雠
桀纣而臣汤武夙沙之民自攻其主而归神农氏此君
之所明知也若何其无惧也(说/苑)
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圭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
因请择日立叔虞王曰吾与之戏耳史佚曰天子无戏
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史/记)墨家有尹佚二篇(汉/书)
卷二十五 第 33a 页 WYG0404-0436c.png
  君陈
君陈者成王之臣也初周公迁殷顽民于下都周公亲
自监之周公殁成王命君陈代周公作君陈王若曰君
陈惟尔令德孝恭惟孝友于兄弟克施有政命汝尹兹
东郊敬哉昔周公师保万民民怀其德往慎乃司兹率
厥常懋昭周公之训惟民其乂我闻曰至治馨香感于
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尔尚式时周公之猷训惟日
孜孜无敢逸豫凡人未见圣若不克见既见圣亦不克
卷二十五 第 33b 页 WYG0404-0436d.png
由圣尔其戒哉尔惟风下民惟草图厥政莫或不艰有
废有兴出入自尔师虞庶言同则绎尔有嘉谋嘉猷则
入告尔后于内尔乃顺之于外曰斯谋斯猷惟我后之
德呜呼臣人咸若时惟良显哉王曰君陈尔惟弘周公
丕训无依势作威无倚法以削宽而有制从容以和殷
民在辟予曰辟尔惟勿辟予曰宥尔惟勿宥惟厥中有
弗若于汝政弗化于汝训辟以止辟乃辟狃于奸宄败
常乱俗三细不宥尔无忿疾于顽无求备于一夫必有
卷二十五 第 34a 页 WYG0404-0437a.png
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简厥修亦简其或不修进厥
良以率其或不良惟民生厚因物有迁违上所命从厥
攸好尔克敬典在德时乃罔不变允升于大猷惟予一
人膺受多福其尔之休终有辞于永世(尚/书)
论曰圣不独启必济群佐辛甲癸度大颠闳夭之徒粲
乎如列宿之附丽于天也予录次其梗概而封建皆莫
可考云羑里之厄权不受命虽圣智亦有所不免欤
  君牙 伯囧
卷二十五 第 34b 页 WYG0404-0437b.png
君牙伯囧(书序史记/并作伯□)皆穆王臣穆王以君牙为大司徒
作诰曰王若曰呜呼君牙惟乃祖乃父世笃忠贞服劳
王家厥有成绩纪于太常惟予小子嗣守文武成康遗
绪亦惟先王之臣克左右乱四方心之忧危若蹈虎尾
涉于春冰今命尔予翼作股肱心膂缵乃旧服无忝祖
考弘敷五典式和民则尔身克正罔敢弗正民心罔中
惟尔之中夏暑雨小民惟曰怨咨冬祁寒小民亦惟曰
怨咨厥惟艰哉思其艰以图其易民乃宁呜呼丕显哉
卷二十五 第 35a 页 WYG0404-0437c.png
文王谟丕承哉武王烈启佑我后人咸以正罔缺尔惟
敬明乃训用奉若于先王对扬文武之光命追配于前
人王若曰君牙乃惟由先正旧典时式民之治乱在兹
率乃祖考之攸行昭乃辟之有乂以伯囧为太仆正作
诰曰王若曰伯囧惟予弗克于德嗣先人宅丕后怵惕
惟厉中夜以兴思免厥愆昔在文武聪明齐圣小大之
臣咸怀忠良其侍御仆从罔匪正人以旦夕承弼厥辟
出入起居罔有不钦发号施令罔有不臧下民祇若万
卷二十五 第 35b 页 WYG0404-0437d.png
邦咸休惟予一人无良实赖左右前后有位之士匡其
不及绳愆纠谬格其非心俾克绍先烈今予命汝作大
正正于群仆侍御之臣懋乃后德交修不逮慎简乃僚
无以巧言令色便辟侧媚其惟吉士仆臣正厥后克正
仆臣䛕厥后自圣后德惟臣不德惟臣尔无昵于憸人
充耳目之官迪上以非先王之典非人其吉惟货其吉
若时瘝厥官惟尔大弗克祗厥辟惟予汝辜王曰呜呼
钦哉永弼乃后于彝宪(尚/书)
卷二十五 第 36a 页 WYG0404-0438a.png
  祭公 祭公谋父
祭公周公之后祭公事昭王昭王南征济汉船人以胶
船进王至中流胶液船解王及祭公俱没于水中(帝王/世纪)
其后祭公谋父为穆王卿士穆王将征犬戎谋父諌曰
不可先王耀德不观兵夫兵戢而时动动则威观则玩
玩则无震是故周文公之颂曰载戢干戈载櫜弓矢我
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先王之于民也茂正其德
而厚其性阜其财求而利其器用明利害之乡以文修
卷二十五 第 36b 页 WYG0404-0438b.png
之使务利而辟害怀德而畏威故能保世以滋大昔我
先世后稷以服事虞夏及夏之衰也弃稷不务我先王
不窋用失其官而自窜于戎狄之间不敢怠业时序其
德纂修其绪修其训典朝夕恪勤守以惇笃奉以忠信
奕世载德不忝前人至于武王昭前之光明而加之以
慈和事神保民莫不欣喜商王帝辛大恶于民庶民弗
忍䜣戴武王以致戎于商牧是先王非务武也勤恤民
隐而除其害也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
卷二十五 第 37a 页 WYG0404-0438c.png
宾服蛮夷要服戎秋荒服甸服者祭侯服者祀宾服者
享要服者贡荒服者王日祭月祀时享岁贡终王先王
之训也有不祭则修意有不祀则修言有不享则修文
有不贡则修名有不王则修德序成而有不至则修刑
于是乎有刑不祭伐不祀征不享让不贡告不王于是
乎有刑罚之辟有攻伐之兵有征讨之备有威让之命
有文告之辞布令陈辞而又不至则增修于德无勤民
于远是以近无不听远无不服今自大毕伯士之终也
卷二十五 第 37b 页 WYG0404-0438d.png
犬戎氏以其职来王天子曰予必以不享征之且观之
兵其无乃废先王之训而王几顿乎吾闻夫犬戎树惇
能率旧德而守终纯固其有以禦我矣王不听遂征之
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自是荒服者不至(国/语)
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谋父作祈招之诗以止王心其
诗曰祈招之愔愔式昭德音思我王度式如玉式如金
形民之力而无醉饱之心王是以获没于祗宫(左/传)
王因祭祖不豫询其守位作祭公王若曰祖祭公次予
卷二十五 第 38a 页 WYG0404-0439a.png
小子虔虔在位旻天疾威予多时漙愆我闻祖不豫有
加予维敬省不吊天降疾病予畏之威公其告予懿德
祭公拜手稽首曰天子谋父疾维不瘳朕身尚在兹朕
魂在于天昭王之所勖宅天命王曰呜呼公朕皇祖文
王烈祖武王度下国作陈周维皇皇上帝度其心寘之
明德付俾于四方用应受天命敷文在下我亦维有若
文祖周公暨烈祖召公兹申予小子追学于文武之蔑
周克龛绍成康之业以将天命用夷居之大商之众我
卷二十五 第 38b 页 WYG0404-0439b.png
亦维有若祖祭公之执和周国保乂王家王曰公称丕
显之德以予小子扬文武大勋宏成康昭考之烈王曰
公无困我哉俾百寮乃心率辅弼予一人祭公拜手稽
首曰允乃诏毕桓于黎民般公曰天子谋父疾维不瘳
敢告天子皇天改大殷之命维文王受之维武王大尅
之咸茂厥功维天贞文王之重用威亦尚宽壮厥心康
受乂之式用休亦先王茂绥厥心敬恭承之虽武王申
大命勘厥敌公曰天子上下辟于文武文武之子孙大
卷二十五 第 39a 页 WYG0404-0439c.png
开方封于下土天之所锡武王时疆土丕维周之(阙/)
 后稷之受命是永宅之维我后嗣旁建宗子丕维周
之始并呜呼天子三公监于夏商之既败丕则无遗后
难至于万亿年守序终之既毕丕乃有利宗丕维文王
由之公曰呜呼天子我不则寅哉寅哉汝无以戾(阙/)
疾丧时二王大功汝无以嬖御固庄后汝无以小谋败
大作汝无以嬖御士疾大夫卿士汝无以家相乱王室
而莫恤其外尚皆以时中乂万国呜呼三公汝念哉汝
卷二十五 第 39b 页 WYG0404-0439d.png
无泯泯芬芬厚颜忍丑时维大不吊哉昔在先王我亦
维丕以我辟险于难不失于正我亦以免没我世呜呼
三公维予不起朕疾汝其皇敬哉兹皆保之曰康子之
攸保最教诲之世祀无绝不我周有常刑王拜手稽首
党言(周书地其后/世见 理志)
  吕侯
吕侯为穆王相(康成引书说司孔/安国书传为 寇)
穆王命训刑以诘四方王曰若古有训蚩尤为始作乱
卷二十五 第 40a 页 WYG0404-0440a.png
延及于平民罔不寇贼鸱义奸宄夺攘矫虔苗民弗用
灵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杀戮无辜爰始淫为劓
刵椓黥越兹丽刑并制罔差有辞民兴胥渐泯泯棼棼
罔中于信以覆诅盟虐威庶戮方告无辜于上上帝监
民罔有馨香德刑发闻惟腥皇帝(舜/也)哀矜庶戮之不辜
报虐以威遏绝苗民无世在下乃命重黎绝地天通罔
有降格群后之逮在下明明棐常鳏寡无盖皇帝清问
下民鳏寡有辞于苗德威惟畏德明惟明乃命三后恤
卷二十五 第 40b 页 WYG0404-0440b.png
功于民伯夷降典折民惟刑禹平水土主名山川稷降
播种农殖嘉榖三后成功惟殷于民士(皋陶/也)制百姓于
刑之中以教祗德穆穆在上明明在下灼于四方罔不
惟德之勤故乃明于刑之中率乂于民棐彝典狱非讫
于威惟讫于富敬忌罔有择言在身惟克天德自作元
命配享在下王曰嗟四方司政典狱非尔惟作天牧今
尔何监非时伯夷播刑之迪其今尔何惩惟时苗民匪
察于狱之丽罔择吉人观于五刑之中惟时庶威夺货
卷二十五 第 41a 页 WYG0404-0440c.png
断制五刑以乱无辜上帝不蠲降咎于苗苗民无辞于
罚乃绝厥世王曰呜呼念之哉伯父伯兄仲叔季弟幼
子童孙皆听朕言庶有格命今尔罔不由慰日勤尔罔
或戒不勤天齐于民俾我一日非终惟终在人尔尚敬
逆天命以奉我一人虽畏勿畏虽休勿休惟敬五刑以
成三德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其宁惟永王曰吁来有邦
有土告尔祥刑在今尔安百姓何择非人何敬非刑何
度非及两造具备师听五辞五辞简孚正于五刑五刑
卷二十五 第 41b 页 WYG0404-0440d.png
不简正于五罚五罚不服正于五过五过之疵惟官惟
反惟内惟货惟来其罪惟均其审克之五刑之疑有赦
五罚之疑有赦其审克之简孚有众惟貌有稽无简不
听具严天威墨辟疑赦其罚百锾阅实其罪劓辟疑赦
其罚惟倍阅实其罪剕辟疑赦其罚倍差阅实其罪宫
辟疑赦其罚六百锾阅实其罪大辟疑赦其罚千锾阅
实其罪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剕罚之属五百宫罚
之属三百大辟之罚其属二百五刑之属三千上下比
卷二十五 第 42a 页 WYG0404-0441a.png
罪无僣乱辞勿用不行惟察惟法其审克之上刑适轻下
服下刑适重上服轻重诸罚有权刑罚世轻世重惟齐
非齐有伦有要罚惩非死人极于病非佞折狱惟良折
狱罔非在中察辞于差非从惟从哀敬折狱明启刑书
胥占咸庶中正其刑其罚其审克之狱成而孚输而孚
其刑上备有并两刑王曰呜呼敬之哉官伯族姓朕言
多惧朕敬于刑有德惟刑今天相民作配在下明清于
单辞民之乱罔不中听狱之两辞无或私家于狱之两
卷二十五 第 42b 页 WYG0404-0441b.png
辞狱货非宝惟府辜功报以庶尤永畏惟罚非天不中
惟人在命天罚不极庶民罔有令政在于天下王曰呜
呼嗣孙今往何监非德于民之中尚明听之哉哲人惟
刑无疆之辞属于五极咸中有庆受王嘉师监于兹祥
(史记吕作甫曰诸侯有不睦/者言于王作修刑辟 尚书)
论曰昭王陨汉穆不伐荆而伐戎不亦谬乎谋父具老
成之见进典谟之辞虽不及此君子多之王道微缺蔑
德尚刑吕刑之所由作也然哀矜恻怛三致意焉犹得
卷二十五 第 43a 页 WYG0404-0441c.png
夫忠厚之遗也论者以尚古五刑无赎然疑而后赦非
不疑而得赎也罪疑惟轻亦其遗意欤
  召穆公
召穆公名虎康公之后为厉王卿士厉王无道召公伤
周室大坏作荡之诗以刺之(诗序穆序以民/劳亦 公所作)
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王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
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
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
卷二十五 第 43b 页 WYG0404-0441d.png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
故为川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
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典史献书师箴𥉡赋矇诵百工
諌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
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也犹土之
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
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所以
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
卷二十五 第 44a 页 WYG0404-0442a.png
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王不听于是国人
莫敢出言(国/语)
三年乃相与畔袭厉王王出奔彘厉王太子靖(史作/静)
石公家国人围之召公曰昔吾骤諌王王不从以及此
难也今杀王太子王其以我为雠而怼怒乎夫事君者
险而不雠怼怨而不怒况事王乎乃以其子代王太子
太子竟得脱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韦昭注彘/之乱公卿)
(相与和而修政事号曰共和纪年鲁连/子并以共和为共伯和说具厉王纪)十四年厉王死
卷二十五 第 44b 页 WYG0404-0442b.png
于彘太子靖长于召公家二相乃共立之是为宣王宣
王即位二相辅之修政法文武成康之遗风诸侯复宗
(史/记)
宣王封申伯于谢命召公营谢以居之又命平淮南之
夷疆理其地锡召公以圭瓒秬鬯山川土田焉(诗/序)
卒谥曰穆
  芮良夫
芮良夫芮伯之后为厉王大夫厉王无道芮伯稽古作
卷二十五 第 45a 页 WYG0404-0442c.png
训纳王于善暨执政小臣咸省厥躬作芮良夫芮伯若
曰予小臣良夫稽道谋告予惟民父母致厥道无远不
服无道左右臣妾乃违民归于德德则民戴否则民雠
兹言允效于前不远古人求多闻以监戒不闻是惟弗
知后除民害不惟民害害民乃非后惟其雠后作类后
弗类民不知后惟其怨民至亿兆后一而已寡不敌众
后其危哉呜呼(阙/)  如之今尔执政小子惟以贪䛕
为事不勤德以备难下民胥怨财单竭手足靡措弗堪
卷二十五 第 45b 页 WYG0404-0442d.png
戴上不其乱而以予小臣良夫观天下有土之君厥德
不远罔有代德时惟王之患其惟国人惟祸发于人之
攸忽于人之攸轻(阙/)不存焉变之攸伏我闻曰以言取
人人饰其言以行取人人竭其行饰言无庸竭行有成
惟尔小子饰言事王实蕃有徒王貌受之终弗获用面
相诬蒙及尔颠覆尔自谓有馀予谓尔弗足敬思以德
备乃祸难难至于悔悔将安及无曰予为惟尔之祸(周/书)
厉王说荣夷公良夫諌曰王室其将卑乎夫荣公好专
卷二十五 第 46a 页 WYG0404-0443a.png
利而不知大难夫利百物之所生也天地之所载也而
或专之其害多矣天地百物皆将取焉胡可专也所怒
甚多而不备大难以是教王王能久乎夫王人者将导
利而布之上下者也使神人百物无不得其极犹日怵
惕惧怨之来故颂曰思文后稷克配彼天立我烝民莫
匪尔极大雅曰陈锡载周是不布利而惧难乎故能载
周以至于今今王学专利其可乎匹夫专利犹谓之盗
王而行之其归鲜矣荣公若用周必败既荣公为卿士
卷二十五 第 46b 页 WYG0404-0443b.png
诸侯不享王流于彘(国/语)
良夫赋桑柔之诗以伤悼之(诗序地其后/世见 理志)
论曰厉王弭谤乃良夫直谏无所顾虑专利为盗殆危
言哉彘之难召公杀子以脱大子且旷纪十有四年诸
侯无变天位卒定非公忠之至鲜不败者是故危难骤
臻确乎不拔迄以人定胜天者召公有之
 
 尚史卷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