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四
卷二十四 第 1a 页 WYG0404-040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尚史卷二十四     列传二
          镶白旗汉军李锴撰
夏诸臣传
  伯靡
伯靡夏之贵臣太康盘游无度畋于洛表十旬弗反有
穷后羿距之于河(尚/书)
太康崩弟仲康立仲康崩子帝相立(史/记)
卷二十四 第 1b 页 WYG0404-0401b.png
帝相徙于商邱依同姓诸侯斟寻寒浞杀羿于桃梧遂
代夏立为帝袭有穷之号灭斟灌斟寻而弑帝相后缗
归于有仍生少康伯靡逃于有鬲氏收斟寻二国之烬
杀浞立少康有穷遂亡(帝王/世纪)
 纪年二十八年浞弑帝相后缗归有仍伯靡奔有鬲
 丙寅年少康生乙酉年少康自有仍奔虞甲辰年伯
 靡自鬲伐浞乙巳年杀浞少康自纶归于夏邑 按
 纪年少康生于帝相被杀之明年又二十年而奔虞
卷二十四 第 2a 页 WYG0404-0401c.png
 又二十年而后灭浞夏凡中绝四十年
  刘累
刘累者陶唐氏之后也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
能饮食之夏后嘉之赐氏曰御龙以更豕韦之后龙一
雌死潜醢以食夏后夏后飨之既而使求之累惧迁于
鲁县(左/传)
  昆吾
昆吾名樊为己氏祝融之孙陆终第二子(大载记史记/并以为第一)
卷二十四 第 2b 页 WYG0404-0401d.png
(子/)封于昆吾是为昆吾卫昆吾为夏伯夏衰迁于旧许
(韦昭国/语注)
楚之先也(左传楚之皇祖伯父/昆吾旧许是宅是也)
  关龙逢 (终古/附)
关龙逢事桀桀为酒池可以运舟糟邱足以望十里而
牛饮者三千人关龙逢进谏曰古之人君身行礼义爱
民节财故国安而身寿今君用财若无穷杀人若恐弗
胜君若弗革天殃必降诛必至矣君其革之立而不反
卷二十四 第 3a 页 WYG0404-0402a.png
朝桀囚而杀之(韩诗/外传)
 博物志桀为长夜宫于深谷中男女杂处十旬不出
 又为石室瑶台关龙逢谏桀曰吾之有民如天之有
 日日亡我亡以为龙逢妖言而杀之符子桀观炮烙
 于瑶台谓龙逢曰乐乎龙逢曰天下苦之而君为乐
 臣观君之冕非冕也冠危石也君之履非履也履春
 冰也未有冠危石而不压履春冰而不陷者桀曰子
 知我亡而不自知其亡子就炮烙之刑吾观子亡我
卷二十四 第 3b 页 WYG0404-0402b.png
 不亡龙逢行歌曰造化劳我以生休我以炮烙乎
太史令终古出其图法执而泣之桀迷惑暴乱愈甚终
古乃出奔商汤告诸侯曰夏王无道弃义听谗众庶咸
怨守法之臣自归于商(吕氏/春秋)
论曰当太康之灭德也权奸纵欲转窃迭乘夏以不祀
区区萌蘖微寄缗躯殆哉伯靡间关四十年收馀烬理
纤绪卒灭凶暴续绝统剥之无咎敦复见徵靡以人也
而得天乎洎夏运告终龙逢恳恳以一木支吾固无及
卷二十四 第 4a 页 WYG0404-0402c.png

  夏后妃传 涂山氏
启母涂山之女夏禹之妃也曰女娇禹取四日而去治
水启既生呱呱而泣禹三过其门不入子之涂山氏独
明教训启化其德卒致令名(列女/传)
  夏诸子传启五子 (观扈/附)
五子帝启之子太康之弟也逸其名太康逸豫灭德畋
于有洛十旬弗反有穷后羿距之于河五子御其母徯
卷二十四 第 4b 页 WYG0404-0402d.png
于洛之汭哀怨而作歌其一曰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
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予视天下愚夫愚妇一能胜予
一人三失怨岂在明不见是图予临兆民懔乎若朽索
之驭六马为人上者奈何不敬其二曰训有之内作色
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
其三曰惟彼陶唐有此冀方今失厥道乱其纪纲乃底
灭亡其四曰明明我祖万邦之君有典有则贻厥子孙
关石和钧王府则有荒坠厥绪覆宗绝祀其五曰呜呼
卷二十四 第 5a 页 WYG0404-0403a.png
曷归予怀之悲万姓仇予予将畴依郁陶乎予心颜厚
有忸怩弗慎厥德虽悔可追(尚/书)
启子又有观扈者(左传夏有/观扈是也)或作五观
 国语尧有丹朱舜有商均启有五观汤有大甲文王有
 管蔡是五王者皆元德也而有奸子韦昭注五观太
 康昆弟太康失国昆弟五人须于洛汭纪年帝启十
 一年放王李武观于西河十五年武观以西河叛彭
 伯寿征之武观来归 按五子能道祖训盖亦贤者
卷二十四 第 5b 页 WYG0404-0403b.png
 安得与奸子并数五观当是观扈非五子也韦说误
论曰或以五子之歌后世拟为之然娓娓中道浸淫典
谟忠厚恺切怨而不怒孤臣孽子情固然也迨夫伯靡
戮力子杼奋戈彼五子者或犹及见之耶抑随帝相而
灰灭耶
  夏逸民传 卞随 务光
卞随务光莫得其终始汤将伐桀因卞随而谋卞随曰
非吾事也汤曰孰可曰不知也汤又因瞀光而谋瞀光
卷二十四 第 6a 页 WYG0404-0403c.png
曰非吾事也汤曰孰可曰不知也汤曰伊尹何如曰强
力忍垢不知其他也汤遂与伊尹伐桀剋之以让卞随
卞随辞曰伐桀也谋乎我必以我为贼也胜桀而让我
必以我为贪也吾生乎乱世而无道之人再来谩我以
为辱行吾不忍数闻也乃自投椆水而死汤又让瞀光
曰知者谋之武者遂之仁者居之古之道也吾子胡不
立乎瞀光辞曰废上非义也杀民非仁也犯其难我享
其利非廉也吾闻之曰非其义者不受其禄无道之世
卷二十四 第 6b 页 WYG0404-0403d.png
不践其土况尊我乎吾不忍久见也乃负石而自沈于
庐水(庄/子)
 韩非子汤伐桀而恐天下言己贪也让天下于务光
 恐务光之受之也使人说务光曰汤杀君而欲传恶
 声于子故让天下于子务光因自投于河 诐辞诬
 圣
论曰随光毕节椆庐或有之亦夷齐之嚆矢耳然世不
甚称之太史公曰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可少概见何
卷二十四 第 7a 页 WYG0404-0404a.png
哉盖亦疑其无也
  夏逆臣传 羿 浞
有穷氏羿夷其氏也国于锄又曰锄羿未详其所出帝
喾以上世掌射正至喾赐以彤弓素矢封之于锄为帝
司射历虞夏羿学射于吉甫其臂长故以善射闻常与
吴贺北游使羿射雀羿曰生之乎杀之乎贺曰射其左
目羿引弓射之误中右目抑首而愧终身不忘(帝王/世纪)
 楚辞注河伯化为白龙游于水旁羿射之眇其左目
卷二十四 第 7b 页 WYG0404-0404b.png
 河伯上诉天帝天帝曰使汝深守神灵羿何从得犯
 今为虫兽射固其宜也楚辞注羿猎封豨以其肉膏
 祭天帝天帝犹不顺羿之所为楚辞注羿梦与洛水
 神宓妃交接随巢子奚禄山坏天赐玉玦于羿遂残
 其身以此为福而至于祸
太康淫放失国夏人立其弟仲康仲康亦微弱仲康崩
子相立(杜预左/传注)
羿自锄迁于穷石因夏民而代夏政(号曰/有穷)羿恃其射也
卷二十四 第 8a 页 WYG0404-0404c.png
不修民事淫于原兽弃武罗伯因熊髡龙圉(皆羿/贤臣)而用
寒浞寒浞者伯明氏之谗子弟也伯明后寒弃之羿收
之信而使之以为已相浞行媚于内施惠于外愚弄其
民外内咸服羿犹不悛将归自田家众杀而烹之以食
其子其子不忍食死于穷门
 纪年帝相八年寒浞杀羿帝王世纪浞杀羿于桃梧
 楚辞注使家臣逢蒙射而杀之
浞因羿室生奡及豷
卷二十四 第 8b 页 WYG0404-0404d.png
 帝王世纪奡多力能陆地行舟
恃其谗慝诈伪而不德于民使奡帅师灭斟灌及斟寻
灭夏后相
 纪年二十六年浞使子浇灭斟灌二十七年浇伐斟
 寻大战于潍覆其舟灭之
处奡于过处豷于戈后缗方娠归于有仍生少康夏臣
伯靡收二国馀烬以灭浞而立少康少康灭奡于过后
杼灭豷于戈有穷遂亡(左/传)
卷二十四 第 9a 页 WYG0404-0405a.png
 纪年甲辰年伯靡伐浞少康使女艾伐过杀奡乙巳
 年伯子杼灭戈伯靡杀浞楚辞注浞娶纯狐氏女眩
 惑爱之与浞谋杀羿浞娶羿妻而生奡强梁多力纵
 放其情以杀后相安居无忧日作淫乐卒为相子少
 康所诛其头颠陨而坠楚辞注浇无义淫佚其嫂往
 至其户佯有所求女岐为之缝裳于是共舍宿止少
 康夜袭得女岐头以为浇断之少康因田猎放犬逐
 兽遂袭杀浇
卷二十四 第 9b 页 WYG0404-0405b.png
商诸臣传
  仲虺
仲虺一名莱朱又名仲𤳹奚仲之后薛之皇祖也(书传/ 左)
(传/同)
挚畴二国亦其后(国语挚畴之国由大任韦昭注曰二/国任姓奚仲仲虺之后大任之家)
当唐虞之际九州隔绝未有舟车之用以济深致远奚
仲乃桡曲为轮因直为辕驾牛服马浮舟杖楫以代人
力铄金镂木分苞烧埴以备器械(新/语)
卷二十四 第 10a 页 WYG0404-0405c.png
夏时奚仲居薛为车正(左/传)
及夏末仲虺为汤左相以汤既放桀惟有惭德曰予恐
来世以台为口实仲虺乃作诰曰惟天生民有欲无主
乃乱惟天生聪明时乂有夏昏德民坠涂炭天乃锡王
勇智表正万邦缵禹旧服兹率厥典奉若天命夏王有
罪矫诬上天以布命于下帝用不臧式商受命用爽厥
师惟王不迩声色不殖货利德懋懋官功懋懋赏用人
惟已改过不吝克宽克仁彰信兆民东征西夷怨南征
卷二十四 第 10b 页 WYG0404-0405d.png
北狄怨攸徂之民室家相庆曰徯予后后来其苏民之
戴商厥惟旧哉德日新万邦惟怀志自满九族乃离王
懋昭大德建中于民以义制事以礼制心垂裕后昆予
闻曰能自得师者王谓人莫已若者亡好问则裕自用
则小呜呼慎厥终惟其始殖有礼覆昏暴钦崇天道永
保天命(尚/书)
其政之教大夫官之教士技之教庶人犹之老彭然也
(大戴/记)
卷二十四 第 11a 页 WYG0404-0406a.png
  伊尹 (咎单附/伊陟)
伊尹名挚面无须糜(荀/子)
力牧之后(帝王/世纪)
生于空桑(空桑城在开封陈留县南上古/人皇氏十九代孙空桑氏之都)
 吕氏春秋伊尹母居伊水之上孕梦有神告之曰臼
 出水而东走毋顾明日视臼出水告其邻东走十里
 而顾其邑尽为水身因化为空桑有侁氏女子采桑
 得婴儿于空桑之中献之其君其君令烰人养之
卷二十四 第 11b 页 WYG0404-0406b.png
居伊水有莘氏命之曰伊尹(吕氏/春秋)
伊尹耕于有莘之野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
人一介不以取诸人汤三使往聘故就汤而说之(孟/子)
从汤言素王九主之事汤举任以国政(史/记)
 刘向别录九主者有法君专君授君劳君等君寄君
 破君国君三岁社君凡九品图画其形吕氏春秋伊
 尹长而贤汤闻之使人请之有侁氏有侁氏不可汤
 于是请娶妇为婚有侁氏喜以伊尹为媵送女汤得
卷二十四 第 12a 页 WYG0404-0406c.png
 伊尹祓之于庙爝以爟火衅以牺猳明日设朝而见
 之说汤以至味墨子伊尹为莘氏女师仆使为庖人
 汤得而举之立为三公韩非子汤至圣伊尹至智然
 且七十说而不受身执鼎俎为庖宰昵近亲习而汤
 乃仅知其贤而用之新语伊尹负鼎屈于有莘之野
 帝王世纪伊尹至亳乃负鼎抱俎见汤鹖冠子伊尹
 酒保立为世师
伊尹去亳适夏既丑有夏复归于亳入自北门乃遇女
卷二十四 第 12b 页 WYG0404-0406d.png
鸠女方作女鸠女方(史/记)
 尚书大传伊尹去汤适夏闻夏人饮醉者持不醉者
 不醉者持醉者相和而歌曰盍归于亳盍归于亳亳
 亦大矣尹退而閒居深听乐声更曰觉兮较兮吾大
 命革兮去不善而就善何乐兮入告于桀曰大命之
 亡有日矣新序桀作瑶台罢民力殚民财群臣相持
 而歌曰江水沛沛兮舟楫败兮我王废兮趣归薄兮
 薄亦大兮新序乐兮乐兮四牡蹻兮六辔沃兮去不
卷二十四 第 13a 页 WYG0404-0407a.png
 善而从善何不乐兮伊尹知天命之至举觞而告桀
 曰君王不听臣之言亡无日矣桀以为妖言于是接
 履而趣遂适汤汤立为相故伊尹去官入殷殷王而
 夏亡
伊尹相汤伐桀升自陑遂与桀战于鸣条之野作汤誓
夏师败绩汤遂伐三朡俘厥宝玉谊伯仲伯作典宝(女/鸠)
(女方典实篇/俱亡 书序)
 吕氏春秋汤欲令伊尹往视旷夏恐其不信汤亲射
卷二十四 第 13b 页 WYG0404-0407b.png
 伊尹伊尹奔夏三年反报于亳曰桀迷惑于末嬉好
 彼琬琰不恤其众众志不堪上下相疾民心积怨皆
 曰上天弗恤夏命其卒汤谓伊尹曰若告我旷夏尽
 如诗汤与伊尹盟以示必灭夏伊尹又复往视旷夏
 听于末嬉末嬉言曰今昔天子梦西方有日东方有
 日两日相与斗西方日胜东方日不胜伊尹以告汤
 商涸旱汤犹发师以信伊尹之盟故令师从东方出
 于国西以进未接刃而桀走逐之至大沙身体离散
卷二十四 第 14a 页 WYG0404-0407c.png
 为天下戮说苑汤欲伐桀伊尹曰请阻之贡职以观
 其动桀怒起九夷之师以伐之伊尹曰未可彼尚犹
 能起九夷之师是罪在我也汤乃谢罪请服复入贡
 职明年又不贡职桀怒起九夷之师九夷之师不起
 伊尹曰可矣汤乃兴师伐而残之迁桀南巢 二说
 谬
汤乃践天子位汤有旱灾伊尹作为区田教民粪种负
水浇稼(汜胜/之书)
卷二十四 第 14b 页 WYG0404-0407d.png
又发庄山之金铸币通有无于四方以赈救之民以不
(大/纪)
其兴土功也使修胫者蹠钁强脊者负土眇者准伛者
涂各有所宜而人性齐(淮南/子)
 周书汤谓伊尹曰诸侯来献或无牛马之所生而献
 远方之物事实相反今吾欲因其地势所有献之其
 为四方献令伊尹于是为四方令曰臣请正东符娄
 仇州伊虑沤深九夷十蛮越沤鬋发文身请令以鱼
卷二十四 第 15a 页 WYG0404-0408a.png
 支之鞞(阙/)鲗之酱鲛利剑为献正南瓯邓桂国损
 子产百濮九菌请令以珠玑玳瑁象齿文犀翠羽菌
 鹤短狗为献正西昆崙狗国思亲枳已阘耳贯胸雕
 题离邱漆齿请令以丹青白旄纰罽江历龙角神龟
 为献正北空同大夏莎车姑他旦略貌胡戎翟匈奴
 楼烦月氐𡣳犁其龙东胡请令以橐驼白玉野马騊
 駼駃騠良弓为献
汤崩太子太丁未立而卒太丁之弟外丙立外丙崩弟
卷二十四 第 15b 页 WYG0404-0408b.png
中壬立中壬崩伊尹乃立太丁之子太甲太甲成汤适
长孙也太甲元年伊尹作伊训肆命徂后(康成注肆命/者陈政教所)
(当为也徂后者言汤/之法度也二篇亡)帝太甲既立(尹放太甲即于元/年史记作三年误)
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于是伊尹放之于桐宫伊尹摄
行政当国帝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反善于是伊
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帝太甲修德诸侯咸归殷百
姓以宁伊尹嘉之乃作太甲训三篇褒帝太甲称太宗
(史/记)
卷二十四 第 16a 页 WYG0404-0408c.png
太甲崩子沃丁立沃丁八年伊尹卒百有馀岁沃丁以
三公礼葬之祀以太牢(帝王/世纪)
 括地志伊尹墓在洛州偃师县西北八里
咎单遂训伊尹作沃丁(书/序)
咎单为汤司空作明居明居民之法也(马融史/记注)
 说苑汤尝问伊尹曰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
 元士知之有道乎对曰昔者尧见人而知舜任人然
 后知禹以成功举之夫三君之举贤皆异道而成功
卷二十四 第 16b 页 WYG0404-0408d.png
 然尚有失者况无法度而任己意用人必大失矣故
 君使臣自贡其能则万一之不失矣昔者虞舜左禹
 右皋陶不下堂而天下治此使能之效也汤曰其相
 去何如对曰三公者知通于大道应变而不穷辨于
 万物之情通于天道者也故三公之事常在于道九
 卿者不失四时通于沟渠修堤防树五榖通于地利
 者也故九卿之事常在于德大夫者出入与民同众
 去取与民同利通于人事者也故大夫之事常在于
卷二十四 第 17a 页 WYG0404-0409a.png
 仁列士者知义而不失其心事功而不专其赏忠政
 强谏而无奸诈去私立公而言有法度故列士之事
 常在于义故道德仁义定而天下正汤曰所以立之
 者何也对曰三公者所以参五事也九卿者所以参
 三公也大夫者所以参九卿也列士者所以参大夫
 也故参而有参是谓事宗事宗不失外内如一
子伊陟为帝太戊相亳有祥桑榖共生于朝一暮大拱
大戊惧问伊陟伊陟曰臣闻妖不胜德帝之政其有阙
卷二十四 第 17b 页 WYG0404-0409b.png
与帝其修德太戊从之而祥桑枯死太戊赞伊陟于庙
伊陟让作原命(史/记)
论曰士君子无所遇知文龙斑豹没身焉耳乃有莘假
媵君臣有孚遇也暨乎嗣君不惠宅桐居忧又其变已
然汤伐尹放卒资口实于季世唯圣启盗蒙庄喻之悲
夫至于放桐自立杀尹立陟竹书缪纪又不足辩也
 纪年伊尹放太甲于桐乃自立太甲潜出自桐杀伊
 尹立其子伊陟伊奋命复其父之田宅而中分之杜
卷二十四 第 18a 页 WYG0404-0409c.png
 预曰此当时杂记未足以取审也
  巫咸 臣扈 巫贤 甘盘
巫咸臣扈佐帝太戊臣扈格于上帝巫咸乂王家(尚/书)
伊陟赞于巫咸作咸乂四篇(篇亡/书序)
巫贤巫咸之子也佐帝祖乙殷复兴甘盘武丁所旧学者(蔡沈/书传)
并为殷贤臣
 史记正义巫咸及子贤冢在苏州常熟县西海虞山
 上盖吴人也
卷二十四 第 18b 页 WYG0404-0409d.png
  傅说
傅说身如植鳍(荀/子)
尝为胥靡筑于傅险武丁即位思复兴殷而未得其佐
三年不言政事决定于冢宰以观国风武丁夜梦得圣
人以梦所见视群臣百吏皆非也于是乃使百官营求
之野得说于傅险中见于武丁武丁曰是也与之曰果
圣人举以为相殷国大治(史/记)
 墨子傅说居北海之洲圜土之上衣褐带索庸筑于
卷二十四 第 19a 页 WYG0404-0410a.png
 傅岩之城武丁得而举之立为三公
以其得之傅险故曰傅说(帝王/世纪)
置诸左右命之曰朝夕纳诲以辅台德若金用汝作砺
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说复于
王曰惟木从绳则正后从諌则圣后克圣臣不命其承
畴敢不祇若王之休命(尚/书)
 庄子天道可传而不可得得而不可见傅说得之以
 相武丁奄有天下乘车维骑箕尾而比于列星
卷二十四 第 19b 页 WYG0404-0410b.png
  祖已 祖伊
祖已事武丁武丁数祭以徼福会彤日有飞雉登鼎耳
而雊武丁惧(史/记)
祖己曰惟先格王正厥事乃训于王曰惟天监下民典
厥义降年有永有不永非天夭民民中绝命民有不若
德不听罪天既孚命正厥德乃曰其如台呜呼王司敬
民罔非天胤典祀无丰于昵(尚/书)
武丁修政行德天丁咸驩殷道复兴(史/记)
卷二十四 第 20a 页 WYG0404-0410c.png
 史记武丁崩祖已嘉武丁之以祥雉为德立其庙为
 高宗遂作高宗彤日及训 说误
祖已之后曰祖伊(孔安/国注)
当帝纣之时西伯以黎为不道举兵伐而胜之祖伊恐
纣恶不悛势必及殷乃自其邑奔告于王(蔡沈/书传)
曰天子天既讫我殷命格人元龟罔敢知吉
 论衡纣时灾异繁多七十卜而皆凶故祖伊曰格人
 元龟罔敢知吉
卷二十四 第 20b 页 WYG0404-0410d.png
非先王不相我后人惟王淫戏用自绝故天弃我不有
康食不虞天性不迪率典今我民罔弗欲丧曰天曷不
降威大命不挚今王其如台王曰呜呼我生不有命在
天祖伊反曰呜呼乃罪多参在上乃能责命于天殷之
即丧指乃功不无戮于尔邦(尚/书)
论曰殷道中兴乃缘寤寐以假权精诚感孚理有或然
者不然而泥首胥靡版筑终老说亦细夫等夷焉耳祖
伊言切而婉姑容暴主然与龙比争烈可也
卷二十四 第 21a 页 WYG0404-0411a.png
  孝己
孝己者武丁之贤子也其母蚤死武丁惑后妻之言放
之而死天下哀之(帝王/世纪)
  微子 (微仲/附)
微子名启帝乙长子纣之庶兄也启母贱故不得嗣
 吕氏春秋纣同母三人长曰微子次曰仲衍次曰受
 德受德乃纣也纣母生微子与仲衍也尚为妾为妻
 而后生纣纣父母欲置微子为太子太史争之曰有
卷二十四 第 21b 页 WYG0404-0411b.png
 妻之子不可置妾之子纣故为后
纣淫乱微子数谏不听(史/记)
痛殷之将亡乃谋于箕子比干(蔡沈/书传)
曰父师少师殷其弗或乱正四方我祖底遂陈于上我
用沈酗于酒用乱败厥德于下殷罔不小大好草窃奸
宄卿士师师非度凡有辜罪乃罔恒获小民方兴相为
敌雠今殷其沦丧若涉大水其无津涯殷遂丧越至于
今曰父师少师我其发出狂吾家耄逊于荒今尔无指
卷二十四 第 22a 页 WYG0404-0411c.png
告予颠隮若之何其父师若曰王子天毒降灾荒殷邦
方兴沈酗于酒乃罔畏畏咈其耇长旧有位人今殷民
乃攘窃神祇之牺牷牲用以容将食无灾降监殷民用
乂雠敛召敌雠不怠罪合于一多瘠罔诏商今其有灾
我兴受其败商其沦丧我罔为臣仆诏王子出迪我旧
云刻子王子弗出我乃颠隮自靖人自献于先王我不
顾行遁(尚/书)
微子遂亡
卷二十四 第 22b 页 WYG0404-0411d.png
 史记纣杀王子比干箕子曰父子有骨肉而臣主以
 义属故父有过子三谏不听则随而号之人臣三谏
 不听则其义可以去矣太师少师乃劝微子去遂行
  微子去在比干谏之先既云纣杀比干又云太师
 少师劝行说误
周克殷武王封纣子禄父以续殷祀禄父叛周诛成王
求微子以代殷后奉其先祀作微子之命国于宋
 左传僖六年蔡穆公将许僖公以见楚子许男面缚
卷二十四 第 23a 页 WYG0404-0412a.png
 衔璧大夫衰绖士舆榇楚子问诸封伯对曰昔武王
 克殷微子启如是武王亲释其縳受其璧而祓之焚
 其榇礼而命之使复其所楚子从之殷本纪微子数
 谏不听乃与太师少师谋遂去比干强谏纣纣剖比
 干箕子惧佯狂为奴纣又囚之殷之太师少师乃持
 其祭乐器奔周又宋世家周武王伐纣克殷微子乃
 持其祭器造于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
 而前以告武王乃释微子复其位如故 按微子与
卷二十四 第 23b 页 WYG0404-0412b.png
 太师少师谋去止此太师少师者箕子比干也太师
 少师持祭乐器奔周者殷之乐官也微子牵羊把茅
 或如左氏之说若夫持器造门则由太师少师混一
 而误也史二说自戾当从殷纪为正
微子仁贤故殷之馀民甚爱戴之微子卒立其弟衍是
为微仲(史/记)
 家语微子弟仲思名衍一名泄
礼曰微子舍其孙腯而立衍是也
卷二十四 第 24a 页 WYG0404-0412c.png
 新语微子伤殷之将亡终不可奈何见鸣鹄高飞援
 琴作操其声清以浮
  箕子
箕子名胥馀纣之亲戚或以为诸父或以为庶兄为纣
太师(史/记)
 索隐司马彪云箕子名胥馀马融王肃以为纣之诸
 父服虔杜预以为庶兄
纣始为象箸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杯为杯则必
卷二十四 第 24b 页 WYG0404-0412d.png
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矣舆马宫室之渐自此始不
可振也(史/记)
纣为长夜之饮惧以失日问其左右尽不知也乃使问
箕子箕子谓其徒曰为天下主而一国皆失日天下其
危矣一国皆不知而我独知之吾其危矣辞以醉而不
(韩非/子)
纣为淫佚箕子谏不听人或曰可以去矣箕子曰为人
臣谏不听而去是彰君之恶而自说于民吾不忍为也
卷二十四 第 25a 页 WYG0404-0413a.png
乃被发佯狂而为奴遂隐而鼓琴以自悲故传之曰箕
子操(史/记)
 古今乐录箕子佯狂痛宗庙之为墟乃作歌曰嗟嗟
 纣为无道杀比干嗟复重嗟独奈何漆身为厉被发
 以佯狂今奈宗庙何天乎天哉欲负石自投河嗟复
 嗟奈社稷何后传以为操韩诗外传箕子曰知不用
 而言愚也杀身以彰君之恶不忠也二者不可然且
 为之不祥莫大焉遂被发佯狂而去
卷二十四 第 25b 页 WYG0404-0413b.png
武王既克殷命召公释其囚箕子不忍周之释走之朝
鲜武王闻之因以封之(尚书/大传)
箕子因教以礼义田蚕置八条之教
 汉书八条相杀以当时偿杀相伤以榖偿相盗者男
 没入为其家奴女为婢欲自赎者人五十万虽免为
 民俗犹羞之嫁娶无雠音义八条不具见
遂乃邑无淫盗门不夜扄回顽薄之俗就宽略之法故
东夷通以柔谨为风(后汉/书)
卷二十四 第 26a 页 WYG0404-0413c.png
箕子既受周之封不得无臣礼十三祀来朝(尚书/大传)
武王访于箕子箕子为陈洪范(尚/书)
 史记武王克殷后二年问箕子殷所以亡箕子不忍
 言殷恶以存亡国宜告武王亦丑故问以天道 克
 殷后二年误
箕子朝周过故殷墟感宫室毁坏生禾黍箕子伤之欲
哭则不可欲泣为其近妇人乃作麦秀之诗以歌咏之
其诗曰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
卷二十四 第 26b 页 WYG0404-0413d.png
所谓狡童者纣也殷民闻之皆流涕云(史/记)
 杜预注梁国蒙县有箕子冢
  比干
王子比干者亦纣之亲戚也(史/记)
为纣少师见纣淫泆乃叹曰主暴不谏非忠也畏死不
言非勇也过则谏不用则死忠之至也君有过不以死
争则百姓何辜(韩诗/外传)
乃直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之心有七窍信诸遂杀比
卷二十四 第 27a 页 WYG0404-0414a.png
干刳视其心(史/记)
 括地志比干墓在卫州汲县北十里
论曰嗟乎殷之亡天也有微子而不得嗣有箕子比干
而不得其君仁圣比肩曾无救于亡谓非天乎殊行归
仁君子盖伤之已微子去者去其位耳若夫抱器适周
迹邻于叛(宋世家武王伐纣微子/抱其祭器造于军门)杀身章恶短知贻讥
(中论殷有三仁微子介于石不终日箕子内难而能正/其志比干谏而剖心君子以微子为上箕子次之比干)
(为下春秋大夫见杀皆/讥其不能以知自免也)所论非中吾无取焉
卷二十四 第 27b 页 WYG0404-0414b.png
   彭咸 老彭
彭咸殷贤大夫谏其君不听投水而死(楚辞/注)
又老彭亦殷贤大夫孔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
于我老彭(鲁/论)
又曰昔老彭及仲傀政之教大夫官之教士技之教庶
人扬则抑抑则扬缀以德行不任以言(大载/记)老彭与彭咸为一人二人未详
   商容
商容殷之贤人也百姓爱之纣废之不用(史/记)
卷二十四 第 28a 页 WYG0404-0414c.png
武王既胜纣师商容及殷民观周军之人见毕公至殷
民曰是吾新君也容曰非也视其为人严乎将有急色
故君子临事而惧见太公至民曰是吾新君也容曰非
也视其为人虎据而鹰趾当敌将众怒威自倍见利即
前不顾其后故君子临众果于进退见周公至民曰是
吾新君也容曰非也视其为人忻忻休休志在除罪是
非天子则周之相国也故圣人临众不恶而严见武王
至民曰是吾新君也容曰然圣人为海内讨恶见恶不
卷二十四 第 28b 页 WYG0404-0414d.png
怒见善不喜颜色相副是以知之(帝王/世纪)
遂自亡
 乐记武王克殷反商使之行商容而复其位
武王入殷命毕公表商容之闾命闳夭封比干之墓命
南宫括散鹿台之财发钜桥之粟归顷宫之女而民知
方曰王之于仁人也死者封其墓况生者乎王之于贤
人也亡者表其闾况在者乎王之于财也聚者散之况
复籍乎王之于色也在者归其父母况复徵乎(尚书/大传)
卷二十四 第 29a 页 WYG0404-0415a.png
 韩诗外传商容尝执羽籥冯于马徒欲以伐纣而不能去
 伏于大行及武王克殷欲以为三公容辞曰吾尝冯于马
 徒欲以伐纣而不能愚也不争而隐无勇也愚且无勇不足
 以备乎三公固辞不受君子曰商容可谓内省而不诬能矣
  胶鬲
胶鬲纣贤臣遭殷末之乱鬻贩鱼盐文王举之于殷武王
伐殷至鲔水殷使胶鬲候周师武王见之胶鬲曰西伯将
何之无欺我也武王曰不子欺将之殷也胶鬲曰朅至武
卷二十四 第 29b 页 WYG0404-0415b.png
王曰将以甲子至殷郊子以是报矣胶鬲行天雨日夜不
休武王疾行不辍军师皆谏曰卒病请休之武王曰吾已
令胶鬲以甲子之期报其主矣今甲子不至是令胶鬲不
信也胶鬲不信其主必杀之吾疾行以救胶鬲之死也
武王果以甲子至殷郊殷已先陈矣因战大克之(吕氏/春秋)
 韩非子周有玉版纣使胶鬲索之文王不予费仲来
 求因予之是胶鬲贤而费仲无道也
  商逸民传 伯夷 叔齐
卷二十四 第 30a 页 WYG0404-0415c.png
伯夷叔齐
 春秋少阳篇姓墨伯夷名允字公信叔齐名致字公
 达夷齐其谥也风俗通姓墨胎氏
孤竹君之二子
 路史孤竹君炎帝之后姜姓之国吕氏春秋孤竹君
 殷汤三月丙寅日所封相传至夷齐之父名初字子朝
父欲立叔齐其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
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仲子(史/记)
卷二十四 第 30b 页 WYG0404-0415d.png
 列士传让与异母弟伯僚
伯夷叔齐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
非其友不友不立于恶人之朝不与恶人言治则进乱则退横
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不忍居也当纣之时居北海之滨以待
天下之清也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孟/子)
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
扣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按武王立/九年而观)
(兵十三年而伐殷/父死不葬说误)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
卷二十四 第 31a 页 WYG0404-0416a.png
公曰此义士也扶而去之武王以平殷乱天下宗周而
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
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吁
嗟徂兮命之衰矣(史/记)
或告伯夷叔齐曰胤子(谓禄/父)在弼父师(谓箕/子)在夷奄孤
竹而君之以夹煽王烬商可复也子其勉之伯夷叔齐
曰此非吾事也曰然则叩马而谏何为曰为万世之君
卷二十四 第 31b 页 WYG0404-0416b.png
臣也曰然则今何为曰有死耳曰有死而何以采薇为
天下周之天下则山亦周山也薇亦周薇也采薇而食
无乃欲死而求生乎遂饿而死(汲冢/书)
 古史考夷齐采薇而食野有妇人谓之曰子义不食
 周粟此亦周之草木也于是饿死列士传夷齐采薇
 而食王摩子入山难之曰君不食周粟而隐周山食
 周薇奈何二人遂不食薇饿而死吕氏春秋伯夷叔
 齐相谓曰吾闻西方有偏伯焉似将有道者今吾奚
卷二十四 第 32a 页 WYG0404-0416c.png
 为处乎此哉西行如周至于岐阳则文王没矣武王
 即位王使叔旦就胶鬲于四内而与之盟曰加富三
 等就官一列为三书同辞血之以牲埋一于四内皆
 以一归又使保召公就微子开于共头之下而与之
 盟曰世为长侯守殷常祀相奉桑林宜私孟诸为三
 书同辞血之以牲埋一于共头之下皆以一归伯夷
 叔齐闻之相视而笑曰嘻异乎哉此非吾所为道也
 昔者神农氏之有天下也时祀尽敬而不祈福也其
卷二十四 第 32b 页 WYG0404-0416d.png
 于人也忠信尽治而无求焉乐正与为正乐治与为
 治上谋而行货阻兵而保威也割牲而盟以为信因
 四内与共头以明行扬梦以说众杀伐以要利以此
 绍殷是以乱易暴也吾闻古之士遭乎治世不避其
 任遭乎乱世不为苟存今天下闇周德衰矣与其并
 乎周以漫吾身也不若避之以洁吾行二子北行至
 首阳之下而饿焉
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求仁而得仁又
卷二十四 第 33a 页 WYG0404-0417a.png
何怨又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论/语)
  殷长者 (二虏/附)
殷长者殷之逸民武王入殷闻殷有长者武王往见之
而问殷之所以亡殷长者对曰王欲知之请以日中为
期武王与周公旦明日早要期则弗得也武王怪之周
公曰吾知之矣此君子也取不能其主有以其恶告王
不忍为也若夫期而不当言而不信此殷之所以亡也
以此告王矣武王胜殷又得二虏而问焉曰若国有妖
卷二十四 第 33b 页 WYG0404-0417b.png
乎一虏对曰吾国有妖昼见星而天雨血一虏对曰此
则妖也虽然非其大者也吾国之妖甚大者子不听父
弟不听兄君令不行武王避席再拜之(吕氏/春秋)
 新序武王伐殷得二大夫而问之曰殷国将亡亦有
 妖乎一人曰殷国常雨血雨灰雨石小者如鸡子大
 者如箕尝六月雨雪深尺馀武王曰大哉妖也一人
 对曰非大妖也殷之大妖三十六章殷君喜射人喜
 以人食虎喜剖人心喜杀孕妇以信为不信以诬
卷二十四 第 34a 页 WYG0404-0417c.png
 真以忠为不忠忠谏者死阿䛕者赏以君子为下以
 小人为上以佞辩为相以女子为政急令暴取万民
 愁苦喜田猎走狗试马出入不时不避大风甚雨不
 避寒暑喜修治池台日夜无已喜为酒池肉邱牛饮
 者三千人饮之以金鼓坐起无长幼之序贵贱之礼
 听谗用誉无功者赏无德者富所爱身制礼令无礼
 仪无圣人无贤士无衡概斗斛尺寸锱铢有罪赦无
 罪诛此殷之大妖也
卷二十四 第 34b 页 WYG0404-0417d.png
论曰太史公闻采薇之歌曰由此观之怨邪非邪或曰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
仁絜行如此而饿死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斯言也
有所激耳若夫八百会同而二人叩马所持卓然固万
世之经采薇而死含笑得天夫何怨哉泰伯让周比干
殉殷夷齐兼之诗曰惟其有之是以似之伟哉
  商佞倖传 崇侯虎 费仲 飞廉 恶来 (王/子)
  (须强雷开/左 附)
卷二十四 第 35a 页 WYG0404-0418a.png
崇侯虎崇封邑虎其名也事纣纣以西伯昌九侯(一作/鬼侯)
(九如字邹/诞生音仇)鄂侯(一作/䢴侯)为三公九侯有好女入之纣九侯
女不憙淫纣怒杀之而醢九侯鄂侯争之强辩之疾并
脯鄂侯西伯闻之窃叹崇侯虎知之以告纣且曰西伯
积善累德诸侯皆向之将不利于王纣乃囚西伯于羑

 淮南子文王砥德修政纣闻而患之曰予夙兴夜寐
 与之竞行则苦心劳形纵而置之恐伐余一人崇侯
卷二十四 第 35b 页 WYG0404-0418b.png
 虎曰周伯昌行仁义而善谋太子发勇敢而不疑中
 子旦恭俭而知时若与之从则不堪其殃纵而赦之
 身必危亡冠虽弊必加于头及未成请图之屈商乃
 囚文王于羑里
闳夭之徒求美女奇物善马以献纣纣乃赦西伯赐之
弓矢斧钺得征伐曰谮西伯者崇侯虎也西伯归三年
崇侯虎作丰邑(史/记)
费仲纣佞臣善䛕好利殷人弗亲纣任之为政(史/记)
卷二十四 第 36a 页 WYG0404-0418c.png
费仲说纣曰西伯昌贤百姓说之诸侯附焉不诛必为
殷患纣曰子言义主何可诛费仲曰冠虽穿弊必戴于
头履虽五采必践于地昌人臣也修义而人向之卒为
天下患其必昌乎人人欲以其贤为其主非可不诛也
且主而诛臣焉有过纣曰夫仁义者上所以劝下也昌
好仁义诛之不可三说不用(韩非/子)
飞廉亦佞臣恶来者飞廉子大业之苗裔飞廉善走恶
来有力(晏子春秋/手裂虎兕)父子俱以材力事纣武王伐纣并杀
卷二十四 第 36b 页 WYG0404-0418d.png
恶来(史/记)
驱飞廉于海隅而戮之(孟/子)
 史记武王伐纣是时飞廉为纣石北方还无所报为
 坛霍太山而报得石棺铭曰帝令处父不与殷乱赐
 尔石棺以华氏死遂葬于霍太山 处父蜚廉字也
又有王子须者务为谄䛕使其君乐须臾之乐忘终身
之忧弃黎老而用姑息(尸/子)
又有雷开左强大抵皆佞臣也
卷二十四 第 37a 页 WYG0404-0419a.png
 楚辞注雷开阿顺于纣乃赐之金玉而封之淮南子
 纣为无道左强在侧
论曰语有之犬善舐狐善伺谗慝相济腼颜哆口少不
察鲜不入之是以三仁与群小并立而卒不胜也悲夫
 
 
 
 
卷二十四 第 37b 页 WYG0404-0419b.png
 
 
 
 
 
 
 
 尚史卷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