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三
卷二十三 第 1a 页 WYG0404-038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尚史卷二十三      列传一
           镶白旗汉军李锴撰
黄帝诸臣传
  风后 (天者/常先) (五圣/封胡) (知命/大常) (规纪/奢龙) (地典/祝融)
     (大封附/后土)
风后者黄帝之相也
 帝王世纪黄帝梦大风吹天下之尘垢皆去又梦人
卷二十三 第 1b 页 WYG0404-0382b.png
 执千钧之弩驱羊万群帝寤而叹曰风为号令执政
 者也垢去土后在也天下岂有姓风名后者哉夫千
 钧之弩异力者也驱羊万群能牧民为善者也天下
 岂有姓力名牧者哉于是依二占以求之得风后于
 海隅登以为相得力牧于大泽进以为将
黄帝得六相而天地治神明至风后(原本作蚩尤误外/纪风后明乎天道)
(是/也)明乎天道使为当时大常察乎地利使为廪者奢龙
辨乎东方使为土师祝融辨乎南方使为司徒大封辨
卷二十三 第 2a 页 WYG0404-0383a.png
乎西方使为司马后土辨乎北方使为李(管子李汉书/黄帝 法壁)
(垒已定穿窬不繇路/是谓奸人奸人者杀)
黄帝以风后配上台天老配中台五圣配下台谓之三
公其馀知命规纪地典力牧常先封胡孔甲等或以为
师或以为将(帝王/世纪)
黄帝师风后风后善于伏羲之道故推演阴阳之事(春/秋)
(内/事)
其握奇经曰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四为正四为奇馀奇为握机
卷二十三 第 2b 页 WYG0404-0383b.png
(或以此十九字为/经以下太公传)或总称之先出游军定两端天有衡
地有轴前后有冲风附于天云附于地天冲重列各四
队前后之冲各四队风居四维故以圆地轴单列各三
队云居四角故以方天居两端地居中间总为八陈陈
讫游军从后蹑敌或惊其左或惊其右听音望麾以出
四奇天地之前冲为虎翼风为蛇蟠围绕之义也虎居
于中张翼以进蛇居两端向敌而蟠以应之天地之后
冲为飞龙云为鸟翔突击之义也龙居于中张翼以进
卷二十三 第 3a 页 WYG0404-0383c.png
鸟掖两端向敌而翔以应之虚实二垒皆逐天文气候
山川向背利害随时而行以正合以奇胜天地以下八
重以列或曰握机望敌即引其后以犄角前列不动或
合而为一因离而为八各随师之多寡触类而长天或
圆而不动前为右后为左天地四望之属是也天居两
端其次风其次云左右相向是也地方布风云各在前
后冲之前天居两端其次地居中间两地为比是也从
布天一天二次之从布地四次于天冲后从布四风挟
卷二十三 第 3b 页 WYG0404-0383d.png
天地之左右天地前冲居其右后冲居其左云居两端
虚实二垒则此是也(风后握/奇经)
兵阴阳家有风后十三卷图二卷(汉/书)
后土共工氏子能平九土故祀以为社(国/语)
 山海经共工生后土
  力牧 (神皇直附应龙/太山稽)
力牧者黄帝之将也蚩尤作乱黄帝徵诸侯使力牧神
皇直讨之擒于涿鹿之野使应龙杀之于凶黎之邱凡
卷二十三 第 4a 页 WYG0404-0384a.png
五十二战而天下大服(帝王/世纪)
 山海经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令应龙攻之冀州之
 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
 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帝
 置之赤水之北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
 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郭璞注应
 龙龙之有翼者
黄帝治天下力牧太山稽辅之以治日月之行律治阴
卷二十三 第 4b 页 WYG0404-0384b.png
阳之气节四时之度正律历之数别男女异雌雄明上
下等贵贱使强不掩弱众不暴寡人民保命而不夭岁
时孰而不凶田者不侵畔渔者不争隈道不拾遗市不
豫贾城郭不关邑无盗贼鄙旅之人相让以财狗彘吐
菽粟于路而无争忿之心(淮南/子)
兵阴阳家有力牧十五篇道家力牧二十二篇(汉/书)
太山稽亦黄帝臣黄帝精推步则访山稽力牧(抱朴/子)
 列子黄帝梦游华胥之国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盖
卷二十三 第 5a 页 WYG0404-0384c.png
 非舟车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其国无帅长自然而
 已其民无嗜欲自然而已寤怡然自得召天老力牧
 太山稽告之曰朕梦若此今知至道不可以情求矣
 朕得之矣而不能以告若矣又二十有八年天下大
 治几若华胥氏之国
  苍颉 沮诵 (孔甲/附)
苍颉者为黄帝左史
 论衡苍颉四目为黄帝史
卷二十三 第 5b 页 WYG0404-0384d.png
制字使天下义理必归文字必归六书(外/纪)
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淮南/子)
 外纪或云苍帝名颉创文字在伏羲前春秋元命苞
 仓帝史皇氏名颉姓侯冈龙颜侈哆四目灵光实有
 睿德生而能书及受河图绿字于是仰观俯察指掌
 而创文字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治百有一
 十载都于阳武终葬衙之利乡亭淮南子史皇生而
 能书世本史皇作画 按此则苍颉史皇为一人又
卷二十三 第 6a 页 WYG0404-0385a.png
 为帝而非黄帝史也
又有沮诵者亦为黄帝史视彼鸟迹始作书契纪纲万
事垂法立则(卫恒/书势)
又有孔甲者亦黄帝史盘盂书者孔甲为之书盘盂中
为诫法或于鼎名曰铭(七/略)
 黄帝巾几铭予居民上摇摇恐夕不至朝惕惕恐朝
 不及夕兢兢慄慄日慎一日人莫踬于山而踬于
 垤
卷二十三 第 6b 页 WYG0404-0385b.png
杂家有孔甲盘盂二十六篇(汉/书)
  鬼臾区
鬼臾区黄帝臣号大鸿(汉书作/鬼容区)黄帝举风后力牧常先
大鸿以治民大鸿者即鬼臾区也黄帝得宝鼎宛朐问
于鬼臾区鬼臾区对曰帝得宝鼎神策是岁己酉朔旦
冬至得天之纪终而复始于是黄帝迎日推策鬼臾区
死葬雍故鸿冢是也(史/记)
内经有鬼臾区对文多不载兵阴阳家有鬼臾区
卷二十三 第 7a 页 WYG0404-0385c.png
三卷图一卷颎冶子一篇图一卷地典六篇(汉书注/ 并黄)
(帝/臣)
  左彻
左彻者黄帝臣帝以土德王帝崩应地裂而陟葬左彻
感思帝德取衣冠几杖而庙飨之诸侯大夫岁时朝焉
(纪/年)
 博物志黄帝登仙其臣左彻者削木象黄帝帅诸侯
 以朝七年不还左彻乃立颛顼左彻亦仙去
卷二十三 第 7b 页 WYG0404-0385d.png
论曰黄帝之臣又有挥作弓牟夷作矢大挠作甲子容
成作历𨽻首作数雍父作舂黄帝作旃冕胡曹作冕伯
余作衣裳于则作扉履黄帝作车骸作服牛共鼓货狄
作舟伶伦造磬(见世/本)又命伶伦与荣将铸十二钟以和
五音(见吕氏/春秋)岐伯作短箫铙歌(见古/今注)又命雷公岐伯论
经脉旁通问难八十为难经教制九针著内外术经(见/帝)
(王世/纪)经纶草昧垂法利用何济济也时邻邃古其勋猷
轨度靡由备徵惜夫
卷二十三 第 8a 页 WYG0404-0386a.png
黄帝后妃传
  嫘祖 女节 彤鱼氏 嫫母
黄帝元妃西陵氏女曰嫘祖生昌意
 史记嫘祖生二子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其一曰昌
 意
次妃方雷氏女曰女节生青阳(帝王/世纪)
次妃彤鱼氏女生夷鼓次妃嫫母生苍林(人物/表)
嫫母于四妃之班居下甚丑而最贤心每自退(列女/传)
卷二十三 第 8b 页 WYG0404-0386b.png
黄帝使嫫母训宫人而有淑德奏上德之颂帝周游行
时元妃嫘祖死于道帝祭之以为祖神令嫫母监护于
道以时祭之因以为方相氏(轩辕/本纪)
 吕氏春秋嫫母执乎黄帝黄帝曰属女德而弗忘与
 女正而弗衰虽恶奚伤
黄帝诸子传
  昌意 玄嚣 苗龙 休 青阳 挥 夷鼓
  苍林 禺阳
卷二十三 第 9a 页 WYG0404-0386c.png
黄帝二十五子曰昌意玄嚣苗龙休青阳挥夷鼓苍林
禺阳馀子无考(详氏族志/ 外纪)
  蚩尤 (夸父/附)
蚩尤者九黎之君也(孔安国/史记注)
 路史蚩尤神农之裔尝称炎帝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
乃徵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史/记)
 周书昔天之初(阙/)作二后乃设建典命赤帝分正二
卷二十三 第 9b 页 WYG0404-0386d.png
 卿命蚩尤于宇少昊以临四方司(阙/) 上天莫成之
 庆蚩尤乃逐帝于涿鹿之河九隅无遗赤帝大慑乃
 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以甲兵释怒用大正
 顺天思序纪于大帝用名之曰绝辔之野乃命少昊
 请司马鸟师以正五帝之官故名曰质天用大成至
 于今不乱管子黄帝问于伯高曰吾欲陶天下而为
 一家为之有道乎伯高对曰上有丹砂者下有黄金
 上有慈石者下有铜金上有陵石者下有铅锡赤铜
卷二十三 第 10a 页 WYG0404-0387a.png
 上有赭者下有铁此山之见荣者也山之见荣者君
 封而祭之距封十里而为一坛使乘者下行行者趋
 犯者罪死然则与折取之远矣修教十年而葛卢之
 山发而出水金从之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矛戟
 是岁相兼者诸侯九雍狐之山发而出水金从之蚩
 尤受而制之以为戟芮戈是岁相兼者诸侯十二
 按周书以为蚩尤逐炎帝而后黄帝杀之管子以为
 黄帝使蚩尤制五兵二说互异龙鱼河图蚩尤兄弟
卷二十三 第 10b 页 WYG0404-0387b.png
 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砂石造兵杖威
 振天下黄帝仁义不能禁天遣元女下授兵符制伏
 蚩尤帝因使之主兵以制八方黄帝内传黄帝伐蚩
 尤玄女为帝制夔牛鼓八十面一震五百里连震三
 千八百里又为帝制司南车当其前记里鼓居其右
 又有元女兵法愈怪诞不载皇览蚩尤冢在东平郡
 寿张县阚乡城中高七丈民常以十月祀之有赤气
 出如匹绛帛民名曰蚩尤旗肩鞞冢在山阳郡钜野
卷二十三 第 11a 页 WYG0404-0387c.png
 县重聚大与阚冢等传言黄帝杀蚩尤身体异处故
 别葬之山海经蚩尤所弃其桎梏是为枫木
又有夸父者黄帝亦使应龙杀之(山海/经)
 山海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
 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少皞诸子传
  倍伐 般
少皞子曰倍伐曰般倍伐处缗渊有水四方名曰俊坛
卷二十三 第 11b 页 WYG0404-0387d.png
般始为弓矢(山海/经)
颛顼诸臣传
  允格台骀
允格台骀者少皞之裔也少皞有裔子曰昧为玄冥师
生允格台骀台骀能业其官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大原
帝颛顼嘉之封诸汾川沈姒蓐黄实守其祀(左/传)
  南正重 北正黎
南正重者系出少皞氏北正黎者系出高阳氏
卷二十三 第 12a 页 WYG0404-0388a.png
 尚书注重少皞之后黎高阳之后重即羲黎即和
少皞氏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揉家为巫史民渎斋
盟祸灾荐臻帝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北
正黎司地以属民使无相侵渎(书吕刑乃命重黎绝地/天通罔有降格是也)
其后三苗复九黎之德尧复育重黎之后不忘旧者使复典之(国/语)
重黎之后是为羲和
  共工
共工者诸侯炎帝之后姜姓也(贾逵国语注为共工生/后土黄帝使 李此盖)
卷二十三 第 12b 页 WYG0404-0388b.png
(是其子孙袭/其先号者也)
共工虞于湛乐淫失其身欲壅防百川堕高堙庳以害
天下(国/语)
颛顼氏衰共工侵陵诸侯与高辛争王遂为高辛所灭(贾逵/注)
颛顼诸子传
  穷蝉 称 (卷章/参胡) (重黎/彭祖) (吴回/会人) (陆终/曹姓) (昆吾/季连)
颛顼生子穷蝉(按路史穷蝉父曰虞幕盖/颛顼之苗裔说见五帝图)又生称称生
卷章卷章生重黎吴回
卷二十三 第 13a 页 WYG0404-0388c.png
 大戴礼颛顼生老童老童生重黎馀并同世本老童
 生重及黎山海经老童生重及黎帝令重献上天黎
 卬下地国语南正重司天北正黎司地 按此重黎
 为二人而史与戴记合为一人误又按书注重少皞
 之后黎高阳之后是又系出二本矣
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其一曰昆吾
二曰参胡三曰彭祖四曰会人五曰曹姓六曰季连
 风俗通陆终氏娶于鬼方是谓女嬇孕而三年不育
卷二十三 第 13b 页 WYG0404-0388d.png
 启其左胁三人出焉启其右胁三人出焉
重黎为帝喾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

 国语黎为高辛氏火正以淳耀惇大天明地德光昭
 四海故命之曰祝融
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
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史/记)
帝喾后妃传
卷二十三 第 14a 页 WYG0404-0389a.png
  羲和 邹屠氏女
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渊有神表后
为帝俊之妻(帝俊即帝喾/ 山海经)
又帝喾之妃邹屠氏之女生八子谓之八英(拾遗/记)
 世系帝喾元妃有邰氏之女曰姜嫄生后稷次妃有
 娥氏之女曰简狄生契次妃陈酆氏之女曰庆都生
 帝尧次妃訾陬氏之女曰常仪生帝挚帝喾卜其四
 妃之子皆有天下帝王世纪与世本同大戴礼记陈
卷二十三 第 14b 页 WYG0404-0389b.png
 酆作陈隆史记陈酆作陈锋訾陬作陬訾
帝喾诸子传
  中容 季釐 帝鸿 晏龙 黑齿 禺号
  台茧
帝喾生中容季釐帝鸿晏龙黑齿禺号后稷稷弟台茧
(山海/经)
 山海经帝俊有子八人是始为歌舞山海经帝俊妻
 羲和生十日郭璞注言生十子各以日名之注以帝
卷二十三 第 15a 页 WYG0404-0389c.png
 俊为帝舜非是今改定详见氏族志
帝尧诸子传
  丹朱 庶子九人
尧娶散宜氏之女曰女皇生丹朱又有庶子九人皆不
(帝王/世纪)
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
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
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利一人卒授舜以天下(史/记)
卷二十三 第 15b 页 WYG0404-0389d.png
舜使丹朱居丹渊为诸侯(尚书/逸篇)
 山海经苍梧之山帝舜葬于阳丹朱葬于阴
帝舜后妃传
  娥皇 女英 癸比氏
娥皇女英尧之二女舜之二妃也娥皇无子女英生商
(帝王/世纪)
 列女传有虞二妃帝尧之女也长娥皇次女英二女
 承事舜于畎亩之中不以天子之女故而骄盈怠幔
卷二十三 第 16a 页 WYG0404-0390a.png
 犹谦谦恭俭思尽妇道瞽叟与象谋杀舜使涂廪二
 女曰往哉瞽叟焚廪舜往飞去象复与父母谋使舜
 浚井二女曰往哉格其出入从掩舜舜潜出瞽叟又
 速舜饮酒醉将杀之二女与舜药浴注遂往舜终日
 不醉舜之女弟系怜之与二嫂谐
二妃死于江湘之间俗谓之湘君(列女/传)
 帝王世纪或曰二妃葬衡山水经注大舜之陟方也
 二妃往征溺于湘江神游洞庭之渊出入潇湘之浦
卷二十三 第 16b 页 WYG0404-0390b.png
 博物志尧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帝崩二妃啼
 以涕挥竹竹尽斑
舜又娶癸比氏舜葬于苍梧之野三妃未之从也(礼/记)
 康成注舜征有苗而死遂留葬焉山海经舜妻癸比
 氏生宵明烛光处河大泽二女之灵能照此所方百
 里一曰癸比氏
帝舜诸子传
  商均
卷二十三 第 17a 页 WYG0404-0390c.png
商均舜子女英之所生也商均不肖舜乃豫荐禹于天
十七年而崩禹践天子位尧子丹朱舜子商均皆有疆
(索隐注商均/封虞在梁国)以奉先祀服其服礼乐如之以客见天
子天子弗臣示不敢专也(史/记)
论曰丹渊与蓟无所闻陈国建矣亦琐尾至田齐而后
若掉大尾焉诗有之瓶之罄矣唯罍之耻丹朱商均其
蒙罍耻乎
唐虞诸臣传
卷二十三 第 17b 页 WYG0404-0390d.png
  羲仲 羲叔 和仲 和叔
羲仲羲叔其先曰重和仲和叔其先曰黎尧即位乃命
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分命羲仲宅
嵎夷曰旸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
厥民析鸟兽孳尾申命羲叔宅南交曰明都平秩南讹
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鸟兽希革分命和仲
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虚以殷仲秋
厥民夷鸟兽毛毨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
卷二十三 第 18a 页 WYG0404-0391a.png
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厥民隩鸟兽氄毛帝曰咨汝羲暨
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允釐百
工庶绩咸熙(尚/书)
 论衡尧候四时之中命羲和察四星以占时气尸子
 造历数者羲和子也山海经注羲和盖天地始生主
 日月者尧因立羲和之官
尧既立羲和之官后世遂以为国至仲康夏中衰羲和
氏党后羿仲康命胤侯征之作胤征(书/传)
卷二十三 第 18b 页 WYG0404-0391b.png
  契 (相土/冥附)
契所出未详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玄鸟至日以太牢
祀高禖因孕而生契(古诗/注)
 史记契母曰简狄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元鸟堕
 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论衡契母吞燕卵而生
 契故殷姓曰子宋书符瑞志高辛氏之世妃曰简狄
 以元鸟至之日从帝祀郊禖有元鸟坠卵简狄吞之
 遂孕匈剖而生契列女传简狄有娀氏之长女与其
卷二十三 第 19a 页 WYG0404-0391c.png
 妹娣浴于元邱之水有元鸟衔卵过而坠之五色甚
 好简狄取吞之遂生契古史考契生尧世舜始举之
 以其父微故不著名其母与宗妇三人浴于川元鸟
 遗卵简狄吞之则简狄非帝喾次妃明矣
帝尧之时契为司马(淮南/子)
帝舜即位契佐禹治水有功乃命契曰百姓不亲五品
不逊汝为司徒敬敷五教五教在宽封于商赐姓子氏
契兴于唐虞大禹之际功业著于百姓百姓以平契卒子昭
卷二十三 第 19b 页 WYG0404-0391d.png
明立(世本昭明/居砥石)昭明卒子相土立(世本相土作/乘马 史记)
相土封于商邱代阏伯之后祀大火(杜预左传注外诗/相土烈烈海 有)
(截是/也)
四传至冥冥契后六世孙根圉之子(韦昭国/语注)
为夏司空勤于官事死于水(杜预左传注死礼冥/勤其官而水 是也)
凡传十有三世而成汤受命
  稷 (公刘/附)
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
卷二十三 第 20a 页 WYG0404-0392a.png
欣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为
不祥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辟不践徙置之林中适会
山林多人迁之而弃渠中冰上飞鸟以其翼覆荐之姜
原以为神遂收养长之初欲弃之因名曰弃弃为儿时
屹如巨人之志其游戏好种树麻菽麻菽美及为成人
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榖者稼穑焉民皆法则之帝尧
闻之举弃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帝舜受禅命之曰
黎民阻饥尔后稷播时百榖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别姓
卷二十三 第 20b 页 WYG0404-0392b.png
姬氏后稷之兴在陶唐虞夏之际皆有令德(史/记)
 吴越春秋弃为儿时好种禾黍桑麻五榖相五土之
 宜青赤黄黑陵水高下粢稷黍禾蕖麦豆稻各得其
 理尧遭洪水人民泛滥逐高而居尧聘弃使教民山
 居随地造区妍营树之术三年馀行人无饥乏之色
 乃拜稷为农师封之台
后稷卒
 山海经西南黑水之间有广都之野后稷葬焉爰有
卷二十三 第 21a 页 WYG0404-0392c.png
 膏菽膏稻膏黍膏稷百榖自生冬夏不死
子曰漦茧漦茧生叔均(吕梁/碑)
叔均始作牛耕(山海/经)
至不窋(史以不窋为后稷子帝王世纪亦曰后稷纳姞/氏生不窋然历千有馀年而止十五世不合事)
(理今按山海经世/本前后增入之)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不窋用失其
官而奔戎狄之间不窋卒子鞠立子鞠卒子公刘立(史/记)
公刘之后曰庆节
 史记庆节国于豳 按诗笃公刘于豳斯馆是史误也
卷二十三 第 21b 页 WYG0404-0392d.png
皇仆差弗为隃(史记作毁隃/世本作榆)公非辟方
 帝王世纪公非字辟方
高圉
 国语高圉能率稷者也周人报焉
侯年(汉书作/夷俟)亚圉云都
 帝王世纪亚圉云都字汉书云都亚圉弟
组绀诸盩(三代世表作叔类帝王世纪公祖一名祖绀/诸盩字叔类号曰太公史记作公叔祖类)
(按史记以绀绀诸盩为一人据世本曰/太公组绀诸盩似亦为一人也 世本)
卷二十三 第 22a 页 WYG0404-0393a.png
不窋传十有三世而至大王
  皋陶
皋陶生于曲阜偃地故赐姓曰偃(帝王/世纪)
字庭坚(杜预左传注一又/曰即八恺之)
或曰名庭坚字隤帝颛顼之后(人物/考)
 秦本纪帝颛顼之苗裔曰女脩生大业大业生大费
 与禹平水土是为柏翳列女传陶子生五岁而佐禹
 曹大家注陶子者皋陶之子伯益也按此伯益即伯
卷二十三 第 22b 页 WYG0404-0393b.png
 翳则大业为皋陶是皋陶为秦之先然考楚灭六蓼
 臧文仲曰皋陶庭坚不祀忽诸是时秦嬴方盛臧氏
 何得云然且伯益暨夏禹皋陶同为卿佐相与都俞
 吁咈于帝舜之朝亦不得为皋陶子也以皋陶大业
 作二人为是
皋陶乌喙决狱明白察于人情(白虎/通)
尧时为大理(说/苑)
 文子皋陶喑而为大理天下无虐刑荀子皋陶之状
卷二十三 第 23a 页 WYG0404-0393c.png
 色如削瓜春秋元命苞尧梦白虎遗马喙子其母曰
 扶始升高邱睹白虎上有云感己生皋陶索扶始问
 之如尧言明于刑罚罪次始终故立皋陶为大理论
 衡觟䚦者一角之羊也性知有罪皋陶治狱罪之疑
 者令羊触之有罪触无罪则否皋陶敬羊起坐视之
  诡僻不经
舜受禅命皋陶曰皋陶蛮夷猾夏寇贼奸宄汝作士五
刑有服五服三就五流有宅五宅三居惟明克允舜老
卷二十三 第 23b 页 WYG0404-0393d.png
将让位禹禹曰朕德罔克民不依皋陶迈种德德乃降
黎民怀之帝念哉念兹在兹释兹在兹名言兹在兹允
出兹在兹惟帝念功帝曰皋陶惟兹臣庶罔或干予正
汝作士明于五刑以弼五教期于予治刑期于无刑民
协于中时乃功懋哉皋陶曰帝德罔愆临下以简御众
以宽罚弗及嗣赏延于世宥过无大刑故无小罪疑惟
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好生之德洽于民
心兹用不犯于有司帝曰俾予从欲以治四方风动惟
卷二十三 第 24a 页 WYG0404-0394a.png
乃之休及禹受摄皋陶乃昌言于庭曰允迪厥德谟明
弼谐禹曰俞如何皋陶曰都慎厥身脩思永惇叙九族
庶明励翼迩可远在兹禹拜昌言曰俞皋陶曰都在知
人在安民禹曰吁咸若时惟帝其难之知人则哲能官
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能哲而惠何忧乎驩兜何迁乎
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皋陶曰都亦行有九德亦
言其人有德乃言曰载采采禹曰何皋陶曰宽而栗柔
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彊
卷二十三 第 24b 页 WYG0404-0394b.png
而义彰厥有常吉哉日宣三德夙夜浚明有家日严祗
敬六德亮采有邦翕受敷施九德咸事俊乂在官百僚
师师百工惟时抚于五辰庶绩其凝无教逸欲有邦兢
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无旷庶官天工人其代之天叙
有典敕我五典五惇哉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同
寅协恭和衷哉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天讨有罪五刑
五用哉政事懋哉懋哉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
我民明威达于上下敬哉有土皋陶曰朕言惠可底行
卷二十三 第 25a 页 WYG0404-0394c.png
禹曰俞乃言底可绩皋陶曰予未有知思日赞赞襄哉
帝曰来禹汝亦昌言禹拜曰都帝予何言予思日孜孜
皋陶曰吁如何禹曰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昏
垫予乘四载随山刋木暨益奏庶鲜食予决九川距四
海浚畎浍距川暨稷播奏庶艰食鲜食懋迁有无化居
烝民乃粒万邦作乂皋陶曰俞师汝昌言禹曰都帝慎
乃在位帝曰俞禹曰安汝止惟几惟康其弼直惟动丕
应徯志以昭受上帝天其申命用休帝曰吁臣哉邻哉
卷二十三 第 25b 页 WYG0404-0394d.png
邻哉臣哉禹曰俞帝曰臣作朕股肱耳目予欲左右有
民汝翼予欲宣力四方汝为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
辰山龙华虫作会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绣以五采彰
施于五色作服汝明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在治忽以
出纳五言汝听予违汝弼汝无面从退有后言钦四邻
庶顽谗说若不在时侯以明之挞以记之书用识哉欲
并生哉工以纳言时而飏之格则承之庸之否则威之
禹曰俞哉帝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生万邦黎献共惟
卷二十三 第 26a 页 WYG0404-0395a.png
帝臣惟帝时举敷纳以言明庶以功车服以庸谁敢不
让敢不敬应帝不时敷同日奏罔功无若丹朱傲惟慢
游是好傲虐是作罔昼夜额额罔水行舟朋淫于家用
殄厥世予创若时娶于涂山辛壬癸甲启呱呱而泣予
弗子惟荒度土功弼成五服至于五千州有十二师外
薄四海咸建五长各迪有功苗顽弗即工帝其念哉帝
曰迪朕德时乃功惟叙皋陶方祗厥叙方施象刑惟明
帝庸作歌曰𠡠天之命惟时惟几乃歌曰股肱喜哉元
卷二十三 第 26b 页 WYG0404-0395b.png
首起哉百工熙哉皋陶拜手稽首飏言曰念哉率作兴
事慎乃宪钦哉屡省乃成钦哉乃赓载歌曰元首明哉
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又歌曰元首丛脞哉股肱惰哉万
事惰哉帝拜曰俞往钦哉(尚/书)
帝崩夏禹立以皋陶最贤荐之于天且授政焉而皋陶
卒封其后于英六或在许楚成大心灭之(史/记)
鲁臧孙辰闻六与蓼灭曰皋陶庭坚不祀忽诸德之不
建民之无援哀哉(左/传)
卷二十三 第 27a 页 WYG0404-0395c.png
  伯益
伯益(索隐注嬴姓之先一名柏翳/尚书谓之伯益系本汉书同)一名大费大费父曰
大业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脩女脩织元鸟陨卵女脩
吞之生大业大业少皞氏之后也(左传郯国少昊之后/而嬴姓盖其族也)
(按秦赵宜祖少昊氏而/以母族祖颛顼非是)大业取少典之子曰女华女华
生大费费与禹平水土
 论衡禹益并治洪水禹主治水益主记异物海外山
 表无远不至以所闻见作山海经
卷二十三 第 27b 页 WYG0404-0395d.png
已成帝锡禹元圭(尚书禹锡元圭告厥成功谓以元/圭为贽告成功于舜也从经为是)
曰非禹能成亦大费为辅帝曰咨尔费赞禹功其赐尔
皂游尔后嗣将大出乃妻之姚姓之女费佐帝调驯鸟
兽鸟兽多驯服帝赐姓嬴氏是为伯益举以为虞益拜
稽首让于朱虎熊罴帝曰往矣汝谐遂以朱虎熊罴为
(史/记)
 说苑尧时益掌驱禽尚书刑德考益为司马
益尝戒帝曰吁戒哉儆戒无虞罔失法度罔游于逸罔
卷二十三 第 28a 页 WYG0404-0396a.png
淫于乐任贤勿贰去邪勿疑疑谋勿成百志惟熙罔违
道以干百姓之誉罔咈百姓以从己之欲无怠无荒四
夷来王惟时有苗弗率帝命禹征之三旬苗民逆命益
赞于禹曰惟德动天无远勿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
道帝初于历山往于田日号泣于旻天于父母负罪引
慝祗载见瞽瞍夔夔齐慄瞽亦允若至諴感神矧兹有
苗禹拜昌言曰俞班师振旅帝乃诞敷文德舞干羽于
两阶七旬有苗格(尚/书)
卷二十三 第 28b 页 WYG0404-0396b.png
益受禅七年(史记作/十年)禹东巡守崩于会稽以天下授益
三年之丧毕益让禹之子启而辟居箕山之阳(孟子/作阴)
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之
子也(史/记)
初禹荐益而封之百里益死启岁善牺牲以祠之(越绝/书)
 淮南子伯益作井而龙登元云神栖昆崙能愈多而
 德愈薄矣
  垂 伯夷 夔 龙 (夔子伯/封附)
卷二十三 第 29a 页 WYG0404-0396c.png
垂伯夷夔龙皆佐尧及舜即位帝曰畴若予工佥曰垂
哉帝曰俞咨垂汝共工垂拜稽首让于殳斨暨伯与帝
曰俞往哉汝谐帝曰咨四岳有能典朕三礼佥曰伯夷
帝曰俞咨伯汝作秩宗夙夜惟寅直哉惟清伯拜稽首
让于夔龙帝曰俞往钦哉
 世本伯夷作刑垂作钟无句作磬
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
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
卷二十三 第 29b 页 WYG0404-0396d.png
夺伦神人以和夔曰戛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祖考来
格虞宾在位群后德让下管鼗鼓合止柷敔笙镛以间
鸟兽跄跄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又曰于予击石拊石百
兽率舞庶尹允谐
 帝王世纪夔放山川溪谷之音作乐大章天下大和
帝曰龙朕堲谗说殄行震惊朕师命汝作纳言夙夜出
纳朕命惟允(尚/书)
禹皋陶稷契伯夷夔龙垂益彭祖自尧时而皆举用未
卷二十三 第 30a 页 WYG0404-0397a.png
有分职及舜谋于四岳命皋陶为大理平民各伏得其
实伯夷主礼上下咸让垂主共师百工致功益主虞山
泽辟弃主稷百榖时茂契主司徒百姓亲和龙主宾客
远人至十二牧行而九州莫敢辟违二十二人咸成厥
(史记传禹见夏纪稷契皋陶益/别有 彭祖见颛顼诸子传)
夔子曰伯封有仍氏生女黰黑而甚美光可以鉴名曰
元妻夔取之生伯封伯封实有豕心贪惏无餍忿颣无
期谓之封豕有穷后羿灭之夔是以不祀又有八恺八
卷二十三 第 30b 页 WYG0404-0397b.png
元者苍舒隤敱梼戭大临龙降庭坚仲容叔达八人者
高阳氏之裔也齐圣广渊明允笃诚天下谓之八恺(杜/预)
(注此即垂益禹皋陶/之伦庭坚即皋陶字)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
豹季狸八人者高辛氏之裔也忠肃共懿宣慈惠和天
下谓之八元(杜预注此即稷契/朱虎熊罴之伦)此十六族也世济其美
不陨其名舜臣尧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
序地平天成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
弟恭子孝内平外成(左传六按八恺八元或别/是十 人杜说盖未必然)
卷二十三 第 31a 页 WYG0404-0397c.png
论曰世至唐虞烧薮斩害璞剖而器成矣丞疑师保雍
容揖让于廷陛间蔚然乃犹可想见也
  董父
董父飂君飂颛顼之裔昆吾已氏之别受氏为国者叔
安之裔也实甚好龙能求其耆欲以饮食之龙多归之
乃扰畜龙以服事帝舜帝赐之姓曰董氏曰豢龙封诸
鬷川其后为鬷夷氏(左/传)
至夏孔甲前灭(韦昭国/语注)
卷二十三 第 31b 页 WYG0404-0397d.png
  阏伯 实沈
阏伯实沈者高辛氏之二子也伯曰阏伯季曰实沈居
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帝尧不臧迁阏
伯于商邱主辰(辰大/火也)迁实沈于大夏主参(参水/星也)阏伯为
陶唐氏之火正祀大火而火纪时焉(左/传)
  唐虞逸民传 壤父 善卷 许由 巢父
  (雄陶/续牙) (方回/伯阳) (东不识附/秦不空)
壤父年八十馀当帝尧之世而击壤于道中观者曰大
卷二十三 第 32a 页 WYG0404-0398a.png
哉帝之德也壤父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
耕田而食帝何德于我哉(高士/传)
善卷者得道之士也尧论其德行达智而弗若故北面
而问焉(吕氏/春秋)
及舜舜以天下让卷卷曰昔唐氏之有天下也不教而
从不赏而劝今子盛为衣裳之服以眩民目繁调五音
之声以乱民耳丕作皇韶之乐以愚民心乱始此矣予
立宇宙之间冬毛夏葛春种秋敛逍遥自得何以天下
卷二十三 第 32b 页 WYG0404-0398b.png
为遂去莫知其处许由者字武仲阳城槐里人据义履
方邪席不坐邪膳不食(高士/传)
隐于箕山恬泊养性无欲于世尧礼待之终不肯就时
人遂崇大之曰尧将以天下让许由由耻闻之乃洗其

 吕氏春秋尧以天下让子州友父子州友父曰以我
 为天子可也虽然我适有幽忧之病方将治之未暇
 在天下也
卷二十三 第 33a 页 WYG0404-0398c.png
又有巢父与许由同志或曰许由夏常居巢故一号巢
(古史/考)
或遗由一瓢由挂树间风吹有声犹以为烦举而弃之
(逸民/传)
 高士传尧让天下于许由由不受遁耕于颖水之阳
 箕山之下终身无经天下之色尧又召为九州长由
 不欲闻之洗耳于颍水滨适其友巢父牵犊欲饮之
 见由问其故而告之巢父曰子处高深谁能见子子
卷二十三 第 33b 页 WYG0404-0398d.png
 故浮游欲闻求其名誉污吾犊口牵犊上游饮之由
 殁葬箕山之巅庄子吕氏春秋略同韩非子尧以天
 下让许由许由逃之舍于家人家人藏其皮冠夫弃
 天下而家人藏其皮冠是不知许由者也帝王世纪
 尧以尹寿许由为师符子尧以天下让巢父巢父曰
 君之牧天下亦犹余之牧孤犊是各有所牧矣焉用
 惴惴焉以所牧而与余余无用天下为也牵犊而去
 水经注箕山上有许由冢尧所封也山下有牵牛墟
卷二十三 第 34a 页 WYG0404-0399a.png
 侧颍水有犊泉是巢父还牛处石上犊迹存焉
又有雄陶方回续牙伯阳东不识秦不空皆一国之贤
者尝与舜游(尸子又或作东不訾秦不/不虚 有灵甫共七人)
论曰世多传尧以天下让许由扬子法言曰或问尧将
让天下于许由有诸曰好大者为之也顾由无求于世
而已矣允哲尧儃舜之重则轻于由矣好大累尧巢父
洒耳不亦宜乎
  四凶传 驩兜 共工 鲧 三苗
卷二十三 第 34b 页 WYG0404-0399b.png
帝鸿氏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德天下谓之浑沌
少皞氏有不才子毁信废忠崇饰恶言天下谓之穷奇
颛顼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天下谓之梼杌
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天下谓之饕餮
(左/传)
浑沌者驩兜也穷奇者共工氏也梼杌者鲧也饕餮者
三苗也(杜预/注)
 汉书鲧颛顼五世孙帝王世纪颛顼之子字熙国语
卷二十三 第 35a 页 WYG0404-0399c.png
 梼杌次于丕山韦昭注梼杌鲧也世本鲧作城蔡沈
 书传三苗九黎之后
鲧及驩夔共工并臣帝尧共工为水官(康成/书注)
鲧封于崇谓之崇伯鲧(国/语)
帝尧老曰畴咨若时登庸放齐(亦尧/臣)曰胤子朱启明帝
曰吁嚚讼可乎帝曰畴咨若予采(采事/也)驩兜曰都共工
方鸠僝功(鸠聚僝见言方/鸠聚而见其功)帝曰吁静言庸违象恭滔天
 史记试之功师果淫辟
卷二十三 第 35b 页 WYG0404-0399d.png
帝曰咨四岳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
下民其咨有能俾乂佥曰鲧哉帝曰吁咈哉方命圯族
岳曰异哉试可乃已帝曰往钦哉九载绩用弗成(尚/书)
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于是舜言于帝流共工于幽
州以变北狄放驩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
以变西戎
 博物志尧以天下让于虞三苗之民非之帝杀有苗
 之民叛浮入南海为三苗国
卷二十三 第 36a 页 WYG0404-0400a.png
殛鲧于羽山以变东夷(史/记)
 国语鲧违命帝殛之于羽山化为黄入于羽渊越
 绝书尧使鲧治水舜知鲧不能数谏不去尧殛之于
 羽山此之谓舜之时鲧不从令也楚辞注鲧治水绩
 用不成尧放杀之羽山飞鸟水虫曳衔而食之楚辞
 注尧长放鲧于羽山绝在不毛之地三年不舍其罪
 拾遗记鲧自沈于羽渊遂化为元鱼海民于羽山之
 中修立鲧庙四时致祭归藏鲧死三岁不腐剖之以
卷二十三 第 36b 页 WYG0404-0400b.png
 吕刀化为黄龙韩非子尧欲传天下于舜鲧谏曰不
 祥哉孰以天下而传之匹夫尧不听杀鲧于羽山之
 郊共工又諌曰孰以天下而传之匹夫尧不听诛共
 工于幽州之都仲尼曰尧之知舜之贤非难也不以
 其所疑败其所察则难也吕氏春秋尧以天下让舜
 鲧为诸侯怒曰得天之道者为帝得地之道者为三
 公今我得地之道而不以我为三公以尧为失论怒
 甚猛兽欲以为乱比兽之角能以为城举其尾能以
卷二十三 第 37a 页 WYG0404-0400c.png
 为旌召之不来彷徉于野舜于是殛之于羽山
论曰放齐举子朱驩兜进共工而稷契皋夔曾不得与
乎二臣之口气交类从所以见小人之朋也若乃嚚讼
之质象恭圯族之情圣智若尧乃有以烛之不然则蛊
淫于下而蔽张于上矣逮夫厉智荣夷纣忠崇侯是又
自圣其圣自贤其贤比德而狎遂与之偕亡又其下已
 
 
卷二十三 第 37b 页 WYG0404-0400d.png
 
 
 
 
 
 
 
 尚史卷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