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竹书统笺 目录
竹书统笺 目录 第 1a 页 WYG0303-004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二
 竹书统笺目录     编年类
  凡例
  卷首上
   杂述
  卷首下
   前编
  卷一
竹书统笺 目录 第 1b 页 WYG0303-0043b.png
   黄帝(在位一/百年)    少昊(附纪年/不录)
   帝颛顼(在位九/十八年)   帝喾(在位六/十三年)
   帝挚(附在位/九年)
  卷二
   帝尧(元丙子在/位一百年)   帝舜(元己未在/位五十年)
  卷三
   夏后禹(元壬子在/位八年)  后启(元癸亥在/位十六年)
   太康(元癸未在/位四年)
竹书统笺 目录 第 2a 页 WYG0303-0044a.png
   帝相(元戊戌在位/二十八年)  仲康(元己丑在/位九年)
    (明年丙寅少康生乙酉少康奔有虞甲辰少/康使汝艾伐过杀浇伯杼灭戈伯靡杀寒浞)
    (乙巳少康自/纶归于夏邑)
   帝少康(元丙午在位/二十一年) 帝杼(元乙巳在/位十七年)
   帝芬(元戊子在位/四十四年)  帝芒(元壬申在位/五十八年)
  卷四
   帝泄(元辛未在位/二十五年)  帝不降(元己亥在位五/十九年逊位于)
    (弟后十/年陟)
竹书统笺 目录 第 2b 页 WYG0303-0044b.png
   帝扄(元戊戌在/位十八年)   帝廑(元己未在/位八年)
   帝孔甲(元己巳在/位九年)  帝昊(元庚辰在/位三年)
   帝𤼵(元乙酉在/位七年)   帝癸(元壬辰在位/三十一年)
    (自禹至桀十七世有王与/无王用岁四百七十一)
  卷五
   商王汤(汤以诸侯十八年伐夏岁在癸亥/又十有一年而陟共二十九年)
   外丙(元己亥在/位二年)   仲壬(元丁丑在/位四年)
   太甲(元辛巳在/位十二年)   沃丁(元癸巳在/位十九年)
竹书统笺 目录 第 3a 页 WYG0303-0044c.png
   小庚(元壬子在/位五年)   小甲(元丁巳在/位十七年)
   雍己(元甲戌在/位十二年)   太戊(元丙辰在位/七十五年)
   仲丁(元辛丑在/位九年)   外壬(元庚戌在/位十年)
   河亶甲(元庚申在/位九年)  祖乙(元己巳在/位十九年)
   祖辛(元戊子在/位十四年)   开甲(元壬寅在/位九年)
   祖丁(元丁未在/位九年)   南庚(元丙辰在/位六年)
   阳甲(元壬戌在/位四年)   盘庚(元丙寅在位/二十八年)
   小辛(元甲午在/位三年)   小乙(元丁酉在/位十年)
竹书统笺 目录 第 3b 页 WYG0303-0044d.png
  卷六
   武丁(元丁未在位/五十九年)  祖庚(元丙午在/位十一年)
   祖甲(元丁巳在位/三十三年)  冯辛(元庚申在/位四年)
   庚丁(元甲午在/位八年)   武乙(元壬寅在位/三十五年)
   文丁(元丁丑在/位十三年)   帝乙(元庚寅在/位九年)
   帝辛(元己亥在位/五十二年)
    (汤至纣二十九王用/岁四百九十六年)
  卷七
竹书统笺 目录 第 4a 页 WYG0303-0045a.png
   周武王(以西伯十有二年伐殷有天下/元辛卯又六年陟先后十七年)
   成王(元丁酉在位/三十七年)
  卷八
   康王(元甲戌在位/二十六年)  昭王(元庚子在/位十九年)
   穆王(元己未在位/五十五年)  共王(元甲寅在/位十三年)
   懿王(元丙寅在位/二十五年)  孝王(元辛卯在/位九年)
   夷王(元庚子在/位八年)   厉王(元戊申在位十二年/奔彘又十四年陟)
  卷九
竹书统笺 目录 第 4b 页 WYG0303-0045b.png
   宣王(元甲戌在位/四十六年)  幽王(元庚申在/位十一年)
  卷十
   平王(元辛未在位/五十一年)  桓王(元壬戌在位/二十三年)
   庄王(元乙酉在/位十五年)   釐王(元庚子在/位五年)
   惠王(元乙巳在位/二十五年)  襄王(元庚午在位/三十三年)
   顷王(元癸卯在/位六年)
  卷十一
   匡王(元己酉在/位六年)   定王(元乙卯在位/二十一年)
竹书统笺 目录 第 5a 页 WYG0303-0045c.png
   简王(元丙子在/位十四年)   灵王(元庚寅在位/二十七年)
   景王(元丁巳在位/二十五年)  敬王(元壬午在位/四十四年)
   元王(元丙寅在/位七年)   贞定王(元癸酉在位/二十八年)
   哀王(三月附见/考王下)   思王(五月附见/考王下)
   考王(元庚子在/位十五年)   威烈王(元丙辰在位/二十四年)
   安王(元庚辰在位/二十六年)  烈王(元丙午在/位七年)
  卷十二
   显王(元癸丑在位/四十八年)  慎靓王(元辛丑在/位六年)
竹书统笺 目录 第 5b 页 WYG0303-0045d.png
   隐王(元丁未竹书纪年/终于隐王十六年)
    (臣/)等谨案竹书统笺十二卷
   国朝徐文靖撰文靖即著山河两戒考者是编
    作于孙之騄考定竹书以后亦因沈约注为
    之引證推阐首仿司马贞补史记例作伏羲
    神农纪年题曰前编而自为之注多据毛渐
    伪三坟殊失考正又为杂述述竹书源流皆
    不入卷数其笺则仿诸经注疏之例发明于
竹书统笺 目录 第 6a 页 WYG0303-0046a.png
    各条之下盖文靖误以纪年为原书又误以
    其注真出沈约故以笺自名如郑康成之尊
    毛苌也然其引證诸书皆著出典较孙之騄
    为切实而考正地理订正世系亦较之騄为
    详晰如坊本误于外丙元年后系以小庚五
    年小甲十七年雍已十二年太戊三十五年
    乃继以二年陟盖旧本颠倒一页重刻者因
    而仍之陈仁锡作四书考遂据以驳难异同
竹书统笺 目录 第 6b 页 WYG0303-0046b.png
    文靖以殷本纪排比知其脱误亦较之騄为
    密也乾隆四十三年七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 费 墀
竹书统笺 目录 第 7a 页 WYG0303-0046c.png
竹书统笺凡例
一纪年一书自周隐王十七年瘗于梁襄王冢至晋武
 太康二年乃得此书凡五百七十九年其时考正者
 有和峤束晰卫恒荀勖王庭坚王接潘滔挚虞谢衡
 诸人皆博物多闻之士晋隋唐诸志皆有是书梁沈
 约始为附注约好言符瑞于事实罕有𤼵明今特为
 统笺逐事分载以纪其详
一统笺之下所引书傅辞义相同者则连书之其稍有
竹书统笺 目录 第 7b 页 WYG0303-0046d.png
 不同则加又按其确有徵验可辨析者则加据字例
 皆放此
一是书于纪年中逐字详注而谓之笺者仿郑氏诗笺
 之例所以别于注也谓之统笺者不特于纪年笺之
 附注笺之诸凡所引书傅间有讹误亦并笺之也
一纪年逐条之下间有细字皆休文附注故各于笺按
 之上加圈以别之至历代某帝某王推原其先世𤼵
 祥之自亦皆大字仅低一字者世误以为竹书之本
竹书统笺 目录 第 8a 页 WYG0303-0047a.png
 文今并见宋书符瑞志中实亦休文所自撰采后世
 谶纬诸书而成当时谓之附注以为竹书本文者由
 未读宋书故也乃附注之外又有所为约按者以其
 非习闻而自为立说者也实亦附注之例也
一纪年初瘗之岁下距始皇燔书之岁八十六年则是
 书在未焚之前信而可徵也至今以经傅校之一一
 符合
一纪年始于黄帝盖黄帝使大挠作甲子自是而后始
竹书统笺 目录 第 8b 页 WYG0303-0047b.png
 得以甲子纪年故也周礼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易
 大傅黄帝之前有神农伏羲孔安国书序伏羲神农
 黄帝为三皇温公稽古录亦始伏羲故特仿司马承
 祯三皇补纪之例列之于前非好为蛇足也
一刘道原通鉴外纪金仁山前编皆依邵尧夫经世纪
 年以竹书较之多有不合如外丙仲壬经世所无胤
 征辰弗集于房经世以为在仲康元年唐一行大衍
 推合在仲康五年与竹书合小雅十月之交朔日辛
竹书统笺 目录 第 9a 页 WYG0303-0047c.png
 卯孔仲达疏据王基之说谓在共和以前梁虞𠠎推
 合幽王六年乙丑与竹书合如此类不可枚举近世
 耳学者每于通鉴编年下乃云据经世正之殊可叹
 也
一纪年最可议者莫如太甲潜出自桐杀伊尹一事方
 是时齐田和迁康公于海上晋三卿徙桓公于屯留
 往往假伊尹放君之名以为解释时作纪年者特设
 为潜出杀尹一案以见战国诸君为臣所放皆可潜
竹书统笺 目录 第 9b 页 WYG0303-0047d.png
 杀其臣也不然前言命尹为卿士后言祠保衡此独
 言潜出杀尹不亦自相矛盾哉故沈约谓此文与前
 后不类盖后人所益
一刘知几作史通不知杀季历者为文丁误以文丁为
 文王韦昭注国语杜预注左傅皆以携王为伯服不
 知为王子余臣如此类者甚夥不有竹书乌从而證
 之此余之统笺所由作也
一纪年杂述裒诸简端无分先后亦容斋随笔例也俗
竹书统笺 目录 第 10a 页 WYG0303-0048a.png
 儒眇见寡闻多以纪年为齐东野语稗官脞录殊不
 知晋隋诸史列之中经取證经史毫无差谬古今来
 博物君子著书立说未有不取證于是书者观之杂
 述了了可见而俗儒转不之信束广微校正竹书而
 外又有𤼵蒙一记者其亦有感而作者与
一纪年杂述之下凡有讹舛宜辨者只用按字不言笺
 按盖自述謏闻管见无与于笺注之例故也
一同里马君晴川好古工诗蓄书甚富其令嗣长君葵
竹书统笺 目录 第 10b 页 WYG0303-0048b.png
 斋绩学精进广读父书以余为通家世好遇笺注所
 有纰谬一一是正无隐故是书或罕有讥弹者葵斋
 力也
一崔子郁岑英年嗜学沉静寡言尝见余所纂山河两
 戒考管城硕记披阅再四有疑必问余喜其笃志深
 造非徒以好古博虚名者因并以纪年属之雠校其
 有匡余不逮者不敢以年少忽之故并录其姓字于
 前
竹书统笺 目录 第 11a 页 WYG0303-0048c.png
一是刻非余意也余年八十有二始笺注此书阅三寒
 暑而后成不过以是书讹误颇多俾稍拈出示儿辈
 读史之法初何敢出以问世适马崔二子来谒因出
 是编以就正二子以余为世好各受铅黄悉加是正
 力为怂恿以授梓或有诮之者曰彼既与位山有旧
 何不为位山藏拙余因辞之二子来复曰合河孙总
 宪奉新甘大司马华亭张宫詹皆当代伟人也常以
 先生所著述达之
竹书统笺 目录 第 11b 页 WYG0303-0048d.png
天听近抚宪卫公以先生经学特荐于
朝何必前工后拙且昔是而今非也余无以应遂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