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五
卷十五 第 1a 页 WYG0289-097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辽史拾遗卷十五
             钱塘厉鹗 撰
 志第十一
  地理志五
西京道
西京大同府 元魏宫垣占城之北面双阙尚在 清
宁八年建华严寺奉安诸帝石像铜像 国子监(补/)
卷十五 第 1b 页 WYG0289-0978b.png
梳里楼(补/)
 通鉴地理通释石晋十六州考曰云州云中郡贞观
 十四年自朔州北定襄城徙治定襄县治云中县本
 马邑郡云内之恒安镇武德元年置北恒州贞观十
 四年置定襄县开元千八年更名天宝元年曰云中
 郡升大同军节度使会昌三年置大同郡都团练使
 治云中乾符五年升大同都防禦使为节度使 水
 经注曰平城王莽之平顺也魏天兴二年迁都于此
卷十五 第 2a 页 WYG0289-0979a.png
 太和十六年造太极殿东西堂及朝堂夹建象魏乾
 元中阳端门东西二掖门云龙神虎中华诸门皆饰
 以观阁 鹗按魏道武迁都平城魏书在天兴元年
  山西通志曰后魏宫垣在大同府城北门外有土
 台东西对峙盖双阙也后为天王寺 汪承爵大同
 府志曰华严寺在府城含和坊辽建奉安诸帝石像
 铜像计石像五铜像六内一铜像衮冕垂足而坐馀
 俱常服 山西通志曰张起岩崇文堂记云云中在
卷十五 第 2b 页 WYG0289-0979b.png
 辽金为陪京学即辽国子监宏敞靖深冠他所 又
 曰梳里楼在大同府城西北隅相传辽萧太后居此
 遗字尚存
 大同县 方山 禅房山(俱补/)
 记纂渊海曰周大同川地战国赵置云中县汉为雁
 门郡平城地辽置大同县 孙体元大同县志曰方
 山在城北五十里山有拓拔魏二陵及方山宫改基
 禅房山在城西南六十里上有寺塔创自辽
卷十五 第 3a 页 WYG0289-0979c.png
  云中县 纥真山 单于台 高柳城 参合陂
  (俱补/)
 李吉甫元和郡县志曰纥真山在县东三十里北语
 纥真汉言三十里其山夏积霜雪 又曰单于台在
 县西北四十里汉武帝元封元年勒兵十八万骑出
 长城塞登单于台即此也 通典曰云中县有故高
 柳城参合陂
 长青县本白登台地怀仁县金龙山海子(俱补/)
卷十五 第 3b 页 WYG0289-0979d.png
 记纂渊海曰金龙山在县西南 又曰海子在县东
 其西北有泉深不可测本白登台地 水经注曰服
 虔曰白登台去平城七里如淳曰平城旁之高城若
 邱陵矣今平城东十七里有台即白登台也台南对
 冈阜即白登山也孙畼之述画云汉高祖被围七日
 陈平使能画作美女送与冒顿阏氏恐冒顿胜汉其
 宠必衰说冒顿解围于此矣
 弘州博宁军下刺史 桑乾河 白道泉 火井
卷十五 第 4a 页 WYG0289-0980a.png
 鹫峰寺(补/)杨伯通墓(补/)王山甫(附/)
 孙世芳宣府镇志曰桑乾河在和州今顺圣城西南
 二十里源出马邑县洪涛山下与金龙池水合流东
 西入卢沟河 太平寰宇记曰白道泉郡国志云白
 道高坂有土穴出泉即古曲谓之饮马长城窟 又
 曰火山在云中县西五里水经注云西溪水道源火
 山山有火井南北七十步广减尺许深不见㡳炎势
 上升常若微雷发响以草㸑之则烟腾火发其山以
卷十五 第 4b 页 WYG0289-0980b.png
 火从地出亦名荧台 山西通志曰鹫峰寺在大同
 府城东一百五十里旧弘州龙树山之阳内有塔一
 座高一百尺辽寿昌四年建乾统三年修 宣府镇
 志曰弘州有辽尚书左丞杨伯通墓 元好问中州
 集曰王元节弘州人祖山甫辽户部侍郎
  顺圣县 秋林亭崖木亭(俱补/)
 宣府镇志曰秋林亭在顺圣西城溜云山下盛暑山
 石滴水成冰可消烦渴辽人建亭焉 又曰崖木亭
卷十五 第 5a 页 WYG0289-0980c.png
 在顺圣西盘崖洞口峭壁千仞架独木为桥经久不
 朽辽人建亭其侧
 德州下刺史 金河水 白道坂
 太平寰宇记曰金河水郡国志云云中郡有紫河镇
 界内有金河水其泥色紫故曰金河 又曰阴山道
 冀州图经云云中周回六十里北去阴山八十里南
 去通汉长城百里即白道州也南北远处三百里近
 处百里东西五百里地至良沃沙土色黑省功多获
卷十五 第 5b 页 WYG0289-0980d.png
 每至七月乃热白道川当原阳镇北欲至山上当路
 有千馀步地土白如石灰色遥去百里即见之即是
 阴山路也从此以西及紫河以东当阴山北者唯此
 道通方轨自外道皆小而失次者多
丰州天德军节度使 九十九泉 青冢 边贯道(附/)
 张钦大同志曰官山在府城西北五百馀里古丰州
 境山上有九十九泉流为黑河 明一统志曰王昭
 君墓在古丰州西六十里地多白草此冢独青故名
卷十五 第 6a 页 WYG0289-0981a.png
 青冢 中州集曰边元勋丰州人祖贯道辽日状元
 振武县 黑砂碛(补/)
 张鹏翮汉北日记曰距青冢十里有振武城废址河
 水齧沙出碑曰唐振武军节度使墓志亦汉字弃置
 河干 明一统志曰振武县北七十里有黑砂碛
云内州开远军下节度使本中受降城地 居延州(补/)
拂云堆 李陵台(补/)鸊鹈泉(补/)
 大同志曰东受降城府城西北五百馀里中受降
卷十五 第 6b 页 WYG0289-0981b.png
 城去东受降城一百馀里本秦汉九原县地唐贞观
 初立云中都督府后置横塞军辽置云中州西受降
 城去中受降城一百馀里古丰州西北八十里三受
 降城皆唐朔方总管张仁愿所筑 许尔忠朔州志
 曰居延川在州北废云内州一名居延泽苏武尝困
 于此旁有居延城 舆地广记曰中受降城有拂云
 堆祠西受降城开元初为河所圯十年总管张说
 于城东别置新城北三百里有鸊鹈泉 山西通志
卷十五 第 7a 页 WYG0289-0981c.png
 曰李陵台在大同府城西北五里古云内州台高
 二丈馀唐志云中都护府有燕然山山有李陵台盖
 陵不得归登此以望汉其近有拂云堆堆上有祠
天德军 天德山(补/)牟那山
 明一统志曰天德山在朔州北汉李陵自居延行至
 天德山辽太祖平党项遂破天德掠吏民以东皆此
 地 大同志曰牟那山在朔州城北三百里隋大同
 城旧墟在此山近有钳耳觜城及秦长城
卷十五 第 7b 页 WYG0289-0981d.png
奉圣州武定军上节度本唐新州 两河会 温泉
龙门山 涿鹿山 上花园下花园(补/)
 通鉴地理通释石晋十六州考曰新州唐志领县四
 永兴矾山龙门怀安舆地唐记唐末置后唐同光二
 年升威塞军节度(通鉴威塞军节度/李存矩在同光前)刘必绍保安州
 州志曰燕尾河在州东南三十里桑乾与洋河合流
 如燕尾然南流入卢沟桥下一名两河会见辽志
 明一统志曰温泉在州城南十五里其水常温至冬
卷十五 第 8a 页 WYG0289-0982a.png
 不冰 保安州志曰龙门山在州西北三十里 明
 一统志曰涿鹿山在州城西南九十里一名独鹿山
 涿水出焉黄帝破蚩尤于涿鹿即此 又曰上花园
 在州城西四十里相传辽萧后种花之所下花园在
 州城西三十里亦萧后置遗址尚存 鹗案唐新州
 辽改奉圣州今升德兴府元改保安州明初废永乐
 中复置保安州
 矾山县 桑乾河
卷十五 第 8b 页 WYG0289-0982b.png
 明一统志曰桑乾河在州城西南四十里一名漯水
 自浑源州流至州境与温河洋河合流东南入宛平
 县界为卢沟河
 龙门县 歇马台(补/)
 宣府镇志曰歇马台龙门所东五十里境外辽萧后
 歇马处遗迹尚存
 望云县 景宗于此建潜邸 鸳鸯泊(补/)
 宣府镇志曰御庄在云州堡契丹耶律贤因父遇害
卷十五 第 9a 页 WYG0289-0982c.png
 沦落民间居处于此逮穆宗受害国人访贤立为国
 主作宫室于旧居之地号曰御庄 又曰鸳鸯泊在
 云州堡西北一百馀里境外周围八十里其水停积
 不流自辽金以来为飞放之所
 归化州雄武军上刺史 唐升武州 爱阳川 炭
 山 断云岭 西望山(补/)
 通鉴地理通释石晋十六州考曰武州舆地广记唐
 末置唐志领文德一县后唐长兴元年改毅州 明
卷十五 第 9b 页 WYG0289-0982d.png
 一统志曰爱阳河在炭山西北二十里本放牧之地
 深可尺馀下有顽冰黑色者数尺水上有浮草性凉
 尤宜牧马其地又生黄花其大如钱发于土上人马
 蹂践明日复生如故 又曰炭山在宣府城西一百
 二十里辽人谓之陉头承天后辅政日纳凉于此又
 山之东三十里别建凉殿乃辽主宗真纳凉地 宣
 府镇志曰断云岭在归化州即今之沙岭镇城西北
 二十里上有阴云笼伏如阻断然 又曰西望山在
卷十五 第 10a 页 WYG0289-0983a.png
 宣府城北三十五里上有辽国西望山舍利碑
 可汗州清平军下刺史 妫州 古城(补/)妫泉温泉
  阪泉 磨笄山 乔山 历山 应梦山(补/)东羊
 房西羊房(补/)
 通鉴地理通释石晋十六州考曰妫州妫川郡北齐
 立北燕州后周曰燕州唐武德七年以幽州怀戎置
 北燕州贞观八年更名治怀戎(本潘/县) 宣府镇志曰
 妫泉在故怀来县西一百一十里相传为辽萧后所
卷十五 第 10b 页 WYG0289-0983b.png
 筑 明一统志曰妫泉在故怀来县西一百一十里
 书云釐降二女于妫汭按传沩水在河东县出历山
 入河此恐非是 宣府镇志曰温泉在于汗州今隆
 庆城西北三十里佛峪山中 太平寰宇记曰羹颉
 山黄帝祠有泉湛而不流即古阪泉也今在妫州城
 东二百步史记云轩辕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 通
 典曰鸣鸡山本名磨笄山赵襄子灭代其姊磨笄自
 杀因为名代人怜之为立祠有群鸡鸣于祠上故名
卷十五 第 11a 页 WYG0289-0983c.png
 鸣鸡山 太平寰宇记曰磨笄山在怀戎县东北七
 十里 又曰桥山有祠黄帝葬此山海经云大荒内
 有轩辕台射者不敢西向畏轩辕故也梁湘东王临
 终诗云寂然千载后谁畏轩辕台 又曰历山后魏
 风土记云潘城西北三里有历山形似覆釜其下有
 舜祠瞽瞍祠 宣府镇志曰应梦山在隆庆州城北
 二十里辽萧后尝应梦建寺于其巅因名 又曰东
 羊房隆庆州城北十里西羊房隆庆州城西北十五
卷十五 第 11b 页 WYG0289-0983d.png
 里皆萧后养羊之所
  怀来县 团焦亭 雪兴亭 碧桃亭 养鹅池
  (俱补/)
 宣府镇志曰团焦亭在怀来萧后游息之所 又曰
 雪兴亭萧后每冬游此亦在怀来 又曰碧桃亭
 去雪兴亭里许亦萧后所置废久惟遗扁石刻尚存
  又曰养鹅池去怀来城二十里水四时不竭相传
 辽萧后所凿 鹗案明一统志及宣府镇志所载萧
卷十五 第 12a 页 WYG0289-0984a.png
 后皆承天太后也兴宗奉太后尝纳凉于炭山故西
 京诸处遗迹为多
 儒州缙阳军中刺史 南溪河 沽河 宋王峪
 统幕(补/)
 通鉴地理通释石晋十六州考曰儒州舆地广记唐
 末置九域志领晋德一县广记晋山县朝野杂记晋
 山县距燕京百八十里 明一统志曰溪河源自永
 宁县界团山流经州南合沽河四至怀来入桑乾河
卷十五 第 12b 页 WYG0289-0984b.png
  又曰沽河源自州城东北双营西南流入溪河
 宣府镇志曰宋王峪在儒州刘武周号宋金刚为宋
 王疑以此名峪 姜南蓉塘诗话曰统幕之地在隆
 庆州西南八十里相传辽主游幸尝张大幕于此因
 名今讹为土木正统十四年王师败绩于土木大驾
 北狩即此地 鹗案归化州元明时为宣府镇妫州
 明为隆庆州儒州明为隆庆州永宁县地
  缙山县 缙阳县 缙阳观(俱补/)
卷十五 第 13a 页 WYG0289-0984c.png
 谢庭桂隆庆州志曰缙阳山在永宁县城北十三里
 一名龙安山 又曰缙阳观在缙阳山辽时所建今
 山头仙坛溪边钓迹犹存
蔚州忠顺军上节度 川曰沤夷 马头山(补/)代王城
(补/)金河十寺(补/)汉文帝庙(补/)天池庙(附/)
 通鉴地理通释石晋十六州考曰蔚州后魏置怀荒
 禦夷二镇及灵丘郡后周置蔚州隋属雁门上谷二
 郡(雁门之灵丘/上谷之飞狐)唐武德六年置贞观五年破突厥复
卷十五 第 13b 页 WYG0289-0984d.png
 故地天宝曰安边郡至德曰兴唐郡领灵邱飞狐兴
 唐三县 太平寰宇记曰呕夷水一名𣸦水出灵邱
 县西北高是山周礼曰并州其川呕夷谓此也亦曰
 瓠𤬛河上槽狭下流阔形如瓠𤬛故名 刘生和蔚
 州志曰马头山在城东南三十里一名大名山上有
 奇石形如马头 山西通志曰代王城在蔚州东二
 十里汉文帝封代时居此西北四里有薄家庄即其
 母薄太后所居也 又曰金河十寺在蔚州东南八
卷十五 第 14a 页 WYG0289-0985a.png
 十里五台山下河中碎石如金故名金河寺俱辽统
 和间建 蔚州志曰汉文帝庙在蔚州南关辽穆宗
 建石碣存焉 元和郡县志曰天池在静乐县北燕
 京山上周回八里阳旱不竭阴霖不溢故老言尝有
 人乘车风飘堕池有人获车沦于桑乾泉水后魏孝
 文帝以金珠穿鱼七头放此池后亦于桑乾泉得之
 隋焬帝尝于池南置宫每夜风雨吹破宫竟不成今
 池侧有祠谓之天池祠 玉海曰嘉祐元年萧扈来
卷十五 第 14b 页 WYG0289-0985b.png
 贺正言阳武寨天池庙侵北界诏馆伴使王涞持图
 道本末 陈师道后山丛谈曰潘美为并帅代之北
 都山有天池焉岁遣通判祭之其后惮远而罢久之
 契丹遣祭焉又易其屋记至熙宁中始有其地凡数
 岁两使往来率不能辨而与之 鹗案天池庙属宋
 宪州境以其后入辽故附于此
 灵仙县 倒剌山(补/)
 元和郡县志曰倒剌山在县东七十里亦号雪山俗
卷十五 第 15a 页 WYG0289-0985c.png
 传灵仙所居与五台山略等 鹗案本唐兴唐县晋
 改灵仙殆以倒剌山得名耳
 飞狐县 飞狐口(补/)
 太平寰宇记曰隋仁寿元年改广昌为飞狐县因县
 北飞狐口为名又云飞狐道自县北入妫州怀戎县
 界即古飞狐口也汉书郦食其说汉王曰杜白马之
 津塞飞狐之口此言皆一方之限也又晋中兴书云
 建兴中刘琨自代出飞狐口奔于安次谓此道也
卷十五 第 15b 页 WYG0289-0985d.png
 灵丘县 太白山(补/)隘门山(补/)开皇长城(补/) 赵武
 灵王墓(补/)
 元和郡县志曰白山在县南十里山有钟乳穴其深
 不测仰望穴中钟乳如悬穗焉 又曰隘门山亦曰
 隘口在县东南北五十里壁立直上层崖刺天有古
 道极险后魏明元帝置义仓之所 又曰开皇长城
 西自繁峙县经县北七十里东入飞狐县界 舆地
 广记曰灵丘县有赵武灵王墓因以为名
卷十五 第 16a 页 WYG0289-0986a.png
应州彰国军上节度 后唐明宗州人也天成元年升
彰国军节度兴唐军寰州隶焉 北龙首山南雁门
雁门水(补/)金凤城(补/)佛宫寺(补/)
 通鉴地理通释石晋十六州考曰应州续通典故属
 大同军节度舆地广记唐末置领金城浑源二县
 又曰寰州职方考后唐明宗置舆地广记唐末置领
 寰清一县 大同志曰龙首山在应州城北山之城
 跨云中雁门山在应州城南山之北与龙首相望
卷十五 第 16b 页 WYG0289-0986b.png
 水经注曰雁门之水出于雁门之山雁出其间在高
 柳北东南流经高柳县故城北旧代郡治 册府元
 龟曰后唐明宗以咸通八年九月生于代北之金凤
 城 大同府志曰金凤城在应州城东北天王祠前
 后唐明宗生此中有金凤井 记纂渊海曰金凤井
 在州治相传李克用生时金凤自井中飞出 鹗案
 明宗生应州见辽史潘自牧以为晋王克用恐非
 谈迁枣林杂俎曰应州治西佛宫寺辽清宁二年田
卷十五 第 17a 页 WYG0289-0986c.png
 和尚奉敕立有释迦塔高三百六十尺围半之六檐
 角上下皆巨木为之层如阁阁玲珑宏敞
 浑源县 浑源川 恒山(补/)温泉(补/)
 郭子章郡县释名曰唐置浑源县因八水合而混流
 故名八水崞川水𣸦水黑龙池神溪水李峪水乳泉
 水凌云口水磁窑口水是也 明一统志曰恒山在
 浑源州南二十里即北岳也水经谓之元岳其山高
 侵霄汉舜北巡守至于恒山即此 王浚初恒岳志
卷十五 第 17b 页 WYG0289-0986d.png
 曰恒山北岳也括地志曰有五别名兰台府列女宫
 华阳台紫台太乙宫释家谓之青峰埵道家谓之总
 元洞天金城福地又曰太乙洞天应劬风俗通曰恒
 常也万物伏北方而有常也山胍发昆崙其东北一
 支自积石而北入丐奴东为阴山南入云中境西折
 而东为宁武之天池代之雁门句注又东为覆宿夏
 屋茹越书崖突起于浑源之南为恒山 潜丘劄记
 曰舜典十有一月朔巡守至于北岳传曰北岳恒山
卷十五 第 18a 页 WYG0289-0987a.png
 禹贡太行恒山疏曰恒山在上曲阳西北周礼职方
 氏正北曰并州山镇曰恒山注曰恒山在上曲阳则
 舜当日朝觐北诸侯于今曲阳大茂山之下非山经
 所称今浑源之北岳水经所称之元岳历历可知
 鹗案沈括梦溪笔谈云北岳常受大茂山半属契丹
 以大茂山分脊为界岳祠旧在山下石晋之后稍迁
 近里谓之神棚则北岳自在上曲阳辽史故无浑源
 之祀也 王浚初浑源州志曰温泉在州东南一百
卷十五 第 18b 页 WYG0289-0987b.png
 里其水若汤浴之能愈疾
朔州顺义军下节度 马邑城 统万城 元姬山
白楼(俱补/)
 通鉴地理通释石晋十六州考曰朔州马邑郡魏武
 帝置新兴郡晋改晋昌后魏置怀朔镇及怀朔州隋
 为马邑郡领鄯阳马邑二县 太平寰宇记曰马邑
 城即今州城是也搜神记曰昔秦人筑于武周塞内
 以备边城将成而崩者数矣忽有马驰走周旋反覆
卷十五 第 19a 页 WYG0289-0987c.png
 父老异之因依迹以筑城城乃不崩遂名马邑 元
 混一舆地要览曰统万城赫连勃勃于无定河北黑
 水之南筑 朔州志曰元姬山州北三十里后魏道
 武侍姬李姓善姬卒葬此山故名 又曰白楼在右
 城内东北后魏纳秦姚兴女为后建此楼以望故国
 饰以铅粉因名
 鄯阳县 句注山(补/)
 元和郡县志曰句注山在县东八十里 朔州志曰
卷十五 第 19b 页 WYG0289-0987d.png
 句注塞赵襄子以其妺为代王夫人欲并代约代王
 遇于此
 马邑县 雁门关(补/)
 记纂渊海曰雁门关在马邑县东南七十里
 武州宣威军下刺史
 舆地广记曰毅州本武州唐末置后唐长兴元年改
 曰毅州
东胜州武兴军下刺史 君子津(补/)
卷十五 第 20a 页 WYG0289-0988a.png
 记纂渊海曰君子津在古东胜州界汉时有大贾赍
 金行至此死津长为埋之后其子至悉金付之因名
 河滨县 河滨关(补/)
 明一统志曰在府城西五百馀里隋榆林县地唐析
 置此县属胜州县东北有河滨关后废辽复置属东
 胜州
 志第十三
  历象志中
卷十五 第 20b 页 WYG0289-0988b.png
闰考
太康三年闰十二月宋闰来年正月异
 能改斋漫录曰神宗元丰元年岁在戊午闰正月时
 知州薛向缴大辽国所印历日称闰月乃在十二月
 与本朝不同迄送司天监重定时议者以两朝贺正
 之礼为疑而台章以为正朔为大贺正为小两朝之
 闰不同即不过本朝之使先期而贺正于彼彼国之
 使后期而贺正于此料彼不肯改以就此则本朝岂
卷十五 第 21a 页 WYG0289-0988c.png
 可改而就彼乎其后本朝竟不曾改
 志第十四
  历象志下
朔考 (冬至附/)
重熙四年十一月朔宋辛巳十二月朔宋辛亥
 江邻几杂志曰己亥历日十一月大尽契丹历此月
 小十二月十四夜才昏月蚀辽使言窃谓为己望
 鹗案前己亥宋之咸平二年辽之统和十七年时未
卷十五 第 21b 页 WYG0289-0988d.png
 通使也后己亥宋宣和元年辽之天庆九年此时金
 伐辽使命阻绝矣此己亥应作乙亥宋仁宗景祐二
 年 叶梦得石林燕语曰苏子容过省赋历者天地
 之大纪为本场魁既登第遂留意历学元丰中使契
 丹会冬至契丹历先一日趋使者入贺北人不禁天
 文术数之学往往皆精其实契丹历为正也然势不
 可从子容乃为汎论历学援据详博北人莫能测不
 能遽折归奏神宗大喜即问二历孰是苏以实言太
卷十五 第 22a 页 WYG0289-0989a.png
 史皆坐罚金元祐初遂命子容重修浑义 张邦基
 墨庄漫录曰苏子容丞相博学无所不通熙宁十年
 为大辽生辰国信使适遇冬至本朝历先一日北朝
 历后一日北人问公孰是公曰历家算术小异迟速
 不同谓如亥时节气当交则犹是今夕若踰数刻即
 属子时为明日矣历家布算容有迟速或先或后故
 有一日之异然各从本朝之历可也北人深以为然
 遂各以其日为节庆贺使还奏之上曰朕思之此最
卷十五 第 22b 页 WYG0289-0989b.png
 难处卿之所对极中事理
 志第十五
  百官志一
十二宫职名总目
 余靖武溪集曰辽人十宫院使者自安巴坚而下每
 主嗣位即立宫置使领臣寮每岁所献生口及打虏
 外国所得之物尽𨽻宫使每宫皆有户口钱帛以供
 其主私费犹中国之内藏也十宫院使在上将军之
卷十五 第 23a 页 WYG0289-0989c.png
 下节度使之上
 志第十六
  百官志二
北面军官
 余靖武溪集曰契丹司录事司(如中国/之府司)左右司候司
 (掌刑/狱)辽人于燕京置元帅府统军马军步军司三辽
 东有渤海西有奚南有燕北㨿其窟穴四姓杂居旧
 不通婚谋臣韩绍芳献议乃许婚焉衣服饮食言语
卷十五 第 23b 页 WYG0289-0989d.png
 各从其俗凡四姓相犯皆用汉法本类自相犯者用
 本国法故别立契丹司以掌其狱
 志第十七上
  百官志三
南面朝官
 五代史曰契丹灭晋其母舒噜遣人赍书及安巴坚
 明殿书赐德光明殿若中国陵寝下宫之制其国君
 死葬则于墓侧起屋谓之明殿置官属职司四时奉
卷十五 第 24a 页 WYG0289-0990a.png
 表起居如事生置明殿学士一人掌荅书诏每国有
 大庆吊学士以先君之命为书以报国君其书常曰
 报儿皇帝 宋敏求春明退朝录曰契丹有乾文阁
 志第十七
  百官志四
上京盐铁使司东京户部使司中京度支使司南京三
司使司西京计司
 余靖武溪集曰辽人司会之官虽于燕京置三司使
卷十五 第 24b 页 WYG0289-0990b.png
 唯掌燕蓟涿易恒顺等州钱布耳又于平州置钱帛
 司营滦等州属焉中京置度支使宜霸等州隶焉东
 京置户部使辽西川锦等州属焉上京置盐铁使饶
 泽等州𨽻焉山后置转运使应蔚等州𨽻焉置使虽
 殊其实各分方域掌其出纳也随驾赐予则枢密主
 之宴劳则宣徽使主之
 佐吏(补/)
 文献通考曰契丹内外官多仿中国者其下佐吏则
卷十五 第 25a 页 WYG0289-0990c.png
 有敞史 穆昆萨纳噶 达噜噶 图噜 鹗案百官
 志额尔奇木院有敞史约尼九帐大详衮司有敞史其
 下三职史未载也
 志第十八
  礼志一
吉仪
柴册仪
 王易燕北录曰清宁四年戊戌岁十月二十三日辽
卷十五 第 25b 页 WYG0289-0990d.png
 主一行起离靴甸往西北二百七十馀里地名永兴
 甸行柴册之礼于十一月一日先到小禁围内宿泊
 于二日先于契丹宫内选择九人与辽主身材一般
 大小者各赐辽主所著衣服一套令结束九人假作
 辽主不许别人觉知于当夜子时与辽主共十人相
 离出小禁围入大禁围内分投各一帐每帐只有蜡
 烛一条椅子一只并无一人于三日辰时每帐前有
 契丹官僚一员各自入帐列何骨臈(汉语提认/天子也)若提
卷十五 第 26a 页 WYG0289-0991a.png
 认得辽主者宣赐牛羊驼马各一千当日宋国大王
 (辽主/亲弟)于第八帐内提认得辽主番仪须得言道我不
 是的皇帝其宋国大王道言道你的是皇帝如此往
 来番语三遍辽主方始言道是便是出帐来著箱内
 番仪衣服毕次第行礼先望日四拜又拜七祖殿次
 拜木叶山神次拜金神次拜册太后次拜赤娘子次
 拜七祖眷属次上紫笼受册次入黑龙殿受贺当日
 行礼罢与太后太叔出大禁围郤入小禁围内与近
卷十五 第 26b 页 WYG0289-0991b.png
 上番汉臣僚夜宴至三更退四日歇泊至五日却来
 靴甸受南朝礼物小禁围在大禁围东北内毡帐二
 十三座大禁围围无一面长一百十一步内有毡帐
 十座黑毡兵幕七座大小禁围外有契丹兵甲一万
 人各执枪刀旗鼓弓箭等旗上错成番书顺字(汉语/正军)
 (字/)七祖者太祖太宗世宗穆宗景宗圣宗兴宗也赤
 娘子者番语谓之掠胡奥偌传是阴山七骑所得潢
 河中流下一妇人因生其族类其形木雕彩装常时
卷十五 第 27a 页 WYG0289-0991c.png
 于木叶山庙内安置每一新主行柴册礼时取来作
 仪注第三日送归本庙七祖眷属俱是木人著红锦
 衣亦于木叶山庙内取到柴龙之制高三十二尺用
 带皮榆柴叠成上安黑漆木坛三层坛安御帐当日
 辽主坐其中下有契丹臣僚二百馀人 鹗案王易
 所记柴册仪与史志不同存以备考
 志第二十
  礼志四
卷十五 第 27b 页 WYG0289-0991d.png
宾仪
宋使贺生辰正旦
 欧阳修居士集皇帝贺契丹皇帝正旦书曰正月一
 日伯大宋皇帝致书于侄大契丹圣文神武睿孝皇
 帝阙下玉历正时布王春而兹始宝邻敦契讲信聘
 以交修方履新阳益绥多福其于祝咏罔罄敷言今
 差朝散大夫守太常少卿上骑都尉渤海县开国男
 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吴中复供备库使银青崇
卷十五 第 28a 页 WYG0289-0992a.png
 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兼御史大夫骑都尉广平县
 开国男食邑三百户宋孟孙充正旦国信使副有少
 礼物具诸别幅专奉书陈贺不宣谨白 皇帝贺契
 丹太皇太后正旦书曰正月一日侄大宋皇帝谨致
 书于婶大契丹仁慈圣善钦孝广德安静正淳懿和
 宽厚崇觉仪元太皇太后阙下岁律更新春阳畅达
 因履端之叶吉敦永好以申欢载惟慈懿之和方集
 寿康之祉更希善摄用副遐悰今差朝散大夫守太
卷十五 第 28b 页 WYG0289-0992b.png
 常少卿直昭文馆护军广陵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
 赐紫金鱼袋吕景初洛苑使兼閤门通事舍人银青
 崇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兼御史大夫骑都尉清河
 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七百户张利一充正旦国信使
 副有少礼物具诸别幅专奉书使贺不宣谨白 王
 安石临川集皇帝问候大辽皇帝书曰嘉生备舍华
 岁几终惟素讲于邻欢想具膺于时福弥加葆卫永
 御吉康 皇帝贺大辽皇太后生辰书曰玉烛告和
卷十五 第 29a 页 WYG0289-0992c.png
 方御闭藏之候椒庭集庆载邻诞毓之辰具饬使车
 肃将礼币式修旧好申祝永年 契丹国志曰宋朝
 贺契丹生辰礼物契丹生日南宋遗金酒食茶器
 三十七件衣五袭金玉带二条乌皮白皮靴二緉红
 牙笙笛觱篥拍板鞍勒马二匹缨复鞭副之金花银
 器三十件锦绮透背杂色纱绫縠绢二千匹杂䌽二
 千匹法酒三十壶的乳茶十觔岳麓茶五觔盐蜜果
 三十罐乾果三十笼正旦则遗以金花银器白银器
卷十五 第 29b 页 WYG0289-0992d.png
 各十件杂色绫罗纱縠绢二千匹杂彩二千匹 宋
 朝皇帝生辰北朝所献刻丝花罗御样透背御衣七
 袭或五袭七件紫背貂鼠翻披或银鼠鹅项鸭头衲
 子涂金银装箱金笼水精带银匣副之锦缘帛绉皮
 靴金玦京皂白熟皮靴鞋细锦透背清平内装御样
 合线楼机绫共三百匹涂金银龙凤鞍勒红罗匣金
 锦绣方鞯一具白楮皮黑银鞍勒毡鞯二具绿褐楮
 皮鞍勒海豹皮鞯白楮皮黑裹箸鞭一条红罗金银
卷十五 第 30a 页 WYG0289-0993a.png
 线绣云龙红银器仗一幅黄桦皮缠楮皮弓一红锦
 袋皂雕翎羱角骲头箭十法渍法曲面曲酒二十壶
 蜜晒山果十束棂碗蜜渍山果十束棂匹列山梨柿
 四束棂榛栗松子郁李黑郁李子面枣楞梨索梨二
 十霜面杬麋梨粆十碗芜萸白盐十碗青盐十箱牛
 羊野猪鱼鹿腊二十二箱御马六匹散马二百匹正
 旦御衣三袭鞍勒马二匹散马一百匹国母又致御
 衣缀珠貂裘细锦刻丝透背合线御绫罗纱縠御样
卷十五 第 30b 页 WYG0289-0993b.png
 果实杂粆腊肉凡百品水精鞍勒新罗酒青盐国主
 或致戎器宾铁刀鸷禽曰海东青之类承天节又遣
 庖人持本国异味前一日就禁中造食以进御云
高丽使入见仪
 契丹国志曰高丽国进贡物件金器二百两金抱肚
 一条五十两金沙锣五十两金鞍辔马一匹五十两
 紫花绵䌷一百匹白绵䌷五百匹细布一千疋粗布
 五千疋铜器一千斤法渍酒醋共一百瓶脑先茶十
卷十五 第 31a 页 WYG0289-0993c.png
 斤藤造器物五十事成形人参不定数无灰木刀把
 十个细纸墨不定数目横进物件粳米五百石糯米
 五百石织定五彩御衣不定数 契丹每次回赐物
 件犀玉腰带二条细衣二袭金涂鞍辔马二匹素鞍
 辔马五匹散马十匹弓箭器仗二副细绵绮绫罗二
 百匹衣著绢一千匹羊二百口酒果子不定数并命
 刺史以上官充使一行六十人直送入本国 契丹
 赐奉使物件金涂银带二条衣二袭绵绮三十疋色
卷十五 第 31b 页 WYG0289-0993d.png
 绢一百疋鞍辔马二匹散马五匹弓箭器仗一副酒
 果不定数上节从人白银带一条绢二十疋马一匹
 下节从人衣一袭绢十疋紫绫大衫一领
西夏国进奉使朝见仪
 契丹国志曰西夏国贡进物件细马二十匹粗马二
 百匹驼马百头绵绮三百疋织成绵被褥五合苁蓉
 甘石石井盐各一千觔沙狐皮一千张兔鹘五只犬
 子十只本国不论年数惟以八节贡献 契丹回赐
卷十五 第 32a 页 WYG0289-0994a.png
 除羊外馀并与高丽同帷玉带改为金带劳赐人使
 亦同
 志第二十二
  礼志六
嘉仪下
立春仪 赐幡胜
 韩琦安阳集使契丹谢春槃幡胜状云缇律回春青
 阳戒节镂胜俯遵于俗尚雕槃荣锡于时珍上荷恩
卷十五 第 32b 页 WYG0289-0994b.png
 私至深铭刻
日月蚀(补/)
 燕北录曰契丹如日月蚀各备酒馔相贺国主次日
 亦有宴会如日蚀即尽望而唾之仍背日坐
 志第二十三
  乐志
国乐
 文献通考曰契丹有诨子部百人夜以五十人番直
卷十五 第 33a 页 WYG0289-0994c.png
 四鼓将尽歌于帐前号曰聒帐每谒拜木叶山即射
 柳枝诨子唱番歌前导弹胡瑟和之己事而罢
大乐调雅乐有七音大乐亦有七声谓之七旦
 沈德符野获编曰自北剧兴名男为正末女曰旦儿
 相传入于南剧虽稍有更易而旦之名不改竟不晓
 何义今观辽史乐志大乐有七声谓之七旦凡一音
 管一调如中宫越调大食中宫之属此外又有四旦
 二十八调不用黍律以琵琶叶之按此即今九宫谱
卷十五 第 33b 页 WYG0289-0994d.png
 之始所谓旦乃司乐之总名以故金元相传遂命歌
 妓领之因以作杂剧流传至今旦皆以娼女充之无
 则以优之少者假扮渐远而失其真耳
大乐声各调之中度曲恊音其声凡十
 野获编曰今按乐者必先学笛曲如五凡工尺上一
 之属世以为俗工俚习不知其来旧矣宋乐书云黄
 钟用合字大吕太蔟用四字夹钟姑洗用一字夷则
 南吕用工字无射应钟用凡字中吕用上字蕤宾用
卷十五 第 34a 页 WYG0289-0995a.png
 勾字林钟用尺字黄钟清用六字大吕夹钟清用五
 字又有阴阳及半阴半阳之分而辽史大乐声各调
 之中庭曲恊音其声凡十曰五凡工尺上一四六勾
 合近十二雅律于律吕各阙其一以为犹雅音之不
 及商也可见宋辽此调已谓之祖
曲宴宋国使乐次
 张舜民画墁录曰契丹待南使乐列三百馀人舞者
 更无回旋止于顿挫伸缩手足而已角抵以倒地为
卷十五 第 34b 页 WYG0289-0995b.png
 负两人相持终日欲倒而不可得又物如小额通蔽
 其乳脱若褫露之则两手覆面而走深以为耻也
 志第二十五
  仪卫志二
国服
臣僚戴毡冠䩞鞢带
 契丹国志曰番戴毡冠上以金冠为饰或加珠玉翠
 毛盖汉魏时辽人步摇冠之遗象也 孟元老东京
卷十五 第 35a 页 WYG0289-0995c.png
 梦华录曰正旦大朝会大辽大使顶金冠后檐尖长
 如大莲叶服紫窄袍今蹀躞副使服裹金带如汉带
  沈括梦溪笔谈曰带衣所垂蹀躞盖欲佩带弓剑
 帉帨算囊刀砺之属 契丹国志曰丈夫或绿中单
 绿花窄袍𫀆单多红绿色贵者被貂服裘以紫黑色
 为贵青色为次又有银鼠尤洁白贱者被貂毛羊鼠
 沙狐裘弓以皮为弦箭削桦为簳鞯勒轻快便于驰
 走以貂鼠或鹅顶鸭头为捍腰
卷十五 第 35b 页 WYG0289-0995d.png
徐吕皮(补/)
 程大昌演繁露曰今使北者其礼例中所得有韦而
 红光滑可鉴问其名则徐吕皮也问何以名之则曰
 徐氏吕氏二氏寔工为之也此说信否殊未可知予
 案燕北杂记曰契丹兴宗尝禁国人服金玉犀带及
 黑色萨哩皮并红虎皮靴及道宗即位以为靴带也
 者用之可以华国遂弛其禁冉许服用此即靴带之
 制矣及问徐吕皮所自出则曰黑色萨哩皮谓回纥
卷十五 第 36a 页 WYG0289-0996a.png
 野马皮也用以为靴骑而越水水不透里故可贵也
 红虎皮者回纥獐皮也揉以硵砂须其软熟用以为
 靴也本此而言则知徐吕皮者即萨哩声之转也然
 萨哩之色贵黑而徐吕皮之色红恐是野马难得而
 硵砂熟韦可以常致故染而红之以当獐皮为欲高
 其名品遂借萨哩以为名呼也
兔鹘带(补/)
 契丹国志曰契丹重骨咄犀犀不大万株犀无一不
卷十五 第 36b 页 WYG0289-0996b.png
 曾作带纹如象牙带黄色止是作刀把已为无价天
 祚以此作兔鹘(中国谓之腰条/皮插垂头者)
妇人服(补/)
 鹗案金史舆服志曰妇人服襜裙多以黑紫上遍绣
 金紫花周身六襞积上衣谓之团衫用黑紫或皂及
 绀掖缝两旁复为双襞积前拂地后曳地尺馀带色
 用前双垂至下齐年老者以皂纱笼髻如巾状散缀
 玉钿于上谓之玉逍遥此皆辽服也金亦袭之
卷十五 第 37a 页 WYG0289-0996c.png
 志第二十六
  仪卫志三
符印
传国宝
 李林甫唐六典曰符宝郎掌天子八玺其一曰神宝
 二曰受命宝其神宝方六寸高四尺六分厚一寸七
 分蟠龙纽文与传国玺同传国玺秦皇以蓝田玉刻
 之李斯篆文方四寸面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纽
卷十五 第 37b 页 WYG0289-0996d.png
 盘五龙二宝历代相传以为神器别有六宝一曰皇
 帝行玺二曰皇帝之玺三曰皇帝信玺四曰天子行
 玺五曰天子之玺六曰天子信玺此六玺因文为名
 并白玉螭虎纽历代传受或亡失则补之 续通典
 曰秦兼六国称皇帝购取蓝田之玉玉工孙寿刻之
 分四寸李斯为大篆书之形制如龙鱼凤鸟之状希
 世之至宝也秦世子婴以玺降汉汉世世传宝之王
 莽之篡求玺于元后后投之于阶一角微缺莽诛归
卷十五 第 38a 页 WYG0289-0997a.png
 之更始更始败归之盆子及熊耳之败盆子以玺降
 光武汉末黄巾乱投玺于井孙坚入洛见井有五色
 气取得之以归袁术术散荆州刺史徐璆得之诣许
 以进献帝魏受汉禅得之以传于晋洛阳之陷刘聪
 得之刘曜为石勒所禽玺归于邺石氏之乱冉闵得
 之闵败晋将戴施入邺得之送江东传之宋齐梁台
 城之破侯景得之景败其将侯子鉴以玺走为追兵
 所迫投于栖霞寺井中僧永抒得而匿之陈永定二
卷十五 第 38b 页 WYG0289-0997b.png
 年永弟子普知以玺上陈文帝隋平陈始得秦真传
 国玺炀帝江都之祸宇文化及得之化及败玺归窦
 建德建德败其妻曹氏以玺献于唐唐禅梁杨涉送
 宝于大梁庄宗灭梁得之同光末内难作宝为火灼
 文字讹缺明宗得之清泰败以宝随身自焚而死宝
 遂亡其神玺者方六寸厚一寸七分高四寸六分蟠
 龙隐起文与传国玺同但玉色不及形制高大耳不
 知何代制造东晋孝武十九年雍州刺史郗恢得之
卷十五 第 39a 页 WYG0289-0997c.png
 慕容永送于金陵传之宋齐梁台城之破侯景得之
 景败侍中赵思齐携走江北献之齐文宣帝宇文灭
 齐得之宇文亡入隋隋文帝改号传国玺仍以秦玺
 后出得于亡陈以北朝所传神玺为第一秦玺次之
 隋亡窦建德妻与传国玺俱献长安唐末不知所在
  郑文宝传国玺谱曰唐明宗崩玺归清泰晋高祖
 拥戎马入洛河桥不守清泰积薪累日尽驱六宫珍
 玩一旦偕焚于摘星楼秦玺煨烬其亦明矣按陷蕃
卷十五 第 39b 页 WYG0289-0997d.png
 记北兵入梁围晋末主奉上玺绶辽主怪玉玺制用
 疏朴不工又非真纽疑将有隐易者晋人具以实对
 文宝淳化中司计陜右督军刍于塞下有乾州永寿
 县主簿赵应良者北燕人自谓少年事辽为丞相高
 公堂后官尝从公至燕子城登重阁阅晋旧物得观
 玺绶与陷蕃记略同 五代会要曰传国玺自秦始
 皇后历代传受至唐末帝自燔之际以宝随身焚焉
 晋高帝受命特制宝一座文曰皇帝神宝开运末北
卷十五 第 40a 页 WYG0289-0998a.png
 人赍以入蕃 孔平仲珩璜新论曰石晋再作受命
 宝文曰受天明命惟德永昌契丹取之 李心传建
 炎以来朝野杂记曰秦玺者李斯之鱼虫篆也其围
 四寸至汉谓之传国玺子婴所封元后所投王宪所
 得赤眉所上皆是物也董卓之乱失之吴书谓孙坚
 得之洛阳甄官井中复为袁术所夺徐璆得而上之
 殆不然也若然则魏氏何不宝用而自刻玺乎厥后
 历世犹用其名永嘉之乱投于刘石永和之世复归
卷十五 第 40b 页 WYG0289-0998b.png
 江左者晋玺也魏氏有国刻传国玺如秦之文但秦
 玺读自右魏玺读自左耳晋有天下又自刻玺其文
 曰受命于天皇帝寿昌本书舆服志乃以为所传秦
 玺误实甚矣此玺更刘聪石勒逮石祇死其臣蒋干
 求援于谢尚乃以玺送江南王彪之辨之亦云非秦
 玺也太元之末得自西燕更涉六朝至于隋代者慕
 容燕玺也晋孝武太元十九年西燕王永求援于郗
 恢并献玉玺一纽方阔六寸高四寸六分文如秦玺
卷十五 第 41a 页 WYG0289-0998c.png
 自是历秦宋齐梁皆宝之侯景既死北齐辛术得之
 广陵献之高氏后历周隋皆误指为秦玺后平江南
 知其非是乃更谓之神玺焉刘裕北伐得之关中历
 晋暨陈复为隋有者姚秦玺也晋义熙十三年刘裕
 入关得传国玺之文与秦同但隐起而不深刻隋灭
 陈指此为真玺遂以宇文所传神玺为非是识者又
 谓古玺深刻以印泥后人隐起以印纸则隐起者非
 秦玺姚氏取其文作之耳开运之乱没于耶律女真
卷十五 第 41b 页 WYG0289-0998d.png
 获之以为大宝者石晋玺也唐太宗贞观十六年刻
 受命玺文曰皇帝景命有德者昌后归朱全忠及从
 珂自焚玺亦随失德光入汴重贵以玺上之云先帝
 所刻盖指敬瑭也盖在唐时皆误以为秦玺而秦玺
 之亡则久矣 鹗案秦玺之说非一玺已焚于后唐
 辽所得者乃晋玺耳史称兴宗重熙七年以有传国
 玺者为正统赋试进士岂当时亦未之深考耶
金印三晋出帝所上其文未详
卷十五 第 42a 页 WYG0289-0999a.png
 周必大省斋文槁题五代应顺年堂检临本曰右后
 唐宰臣刘煦兼判三司堂检其内批用御前新铸之
 印予从洪景卢待制借本临之按应顺元年三月戊
 辰悯帝逊于卫必以印宝自随四月壬申从珂入洛
 乙亥即位殆仓卒铸此印耶乙酉大赦改元清泰时
 悯帝已殂玺应来归后十馀年晋出帝奉玉玺金印
 归契丹契丹谓玺非工与前史所传异命求真玺出
 帝曰从珂自焚玉玺不知所在疑焚之事载晋家人
卷十五 第 42b 页 WYG0289-0999b.png
 传所谓金印亦新铸之类耳
符契 银牌 木刻子牌(补/)
 燕北录曰银牌有十三道(上是番/书朕字)用金镀钑成见在
 内侍左承宣宋璘处收掌用黑漆匣盛每日于辽主
 前呈奉一遍或有紧急事宜用此牌带在项下于
 南北大王处抽发兵马馀事即不用 张舜民使辽
 录曰银牌形如方响刻番书宜速二字使者执牌驰
 马日行数百里所至如国主亲到需索更易无敢违
卷十五 第 43a 页 WYG0289-0999c.png
 者 燕北录曰长牌七十二道(上是番书/敕走马字)用金镀钑
 成见在南司内收掌每遇下五京等处取索物色及
 进南朝野味鹿茸果子以此牌信带在腰间走马又
 木刻子牌约有一十二道(上是番/书急字)左面刻作七刻取
 其本国历七世也右面刻作一刻(旁是番/书永字)其字用金
 镀银叶陷成长一尺二寸已来每遇生女真达靼国
 取要物色抽发兵马即用此牌信带在腰间左边走
 马其二国验以为信
卷十五 第 43b 页 WYG0289-0999d.png
 志第二十八
  食货志上
赋税之制
 宣府镇志曰契丹统和十八年诏北地节候颇晚宜
 从后唐旧制大小麦豌六月十日起徵至九月纳
 足正税匹帛钱鞋地𣙜曲钱等六月二十日起徵至
 十月纳足 中州集曰辽人掠中原人及得奚渤海
 诸国生口分赐近贵或有功者大至一二州少亦数
卷十五 第 44a 页 WYG0289-1000a.png
 百皆为奴婢输租为宜且纳课给其主谓之三税户
 (又见金史/ 宴传) 范镇东斋纪事曰契丹有冯见善者予
 接伴劝酒见善曰劝酒当以其量若不以量如徭役
 而不户等高下也以此知契丹徭役亦以户等中国
 可以量户等役人耶
 志第二十九
  食货志下
鼓铸之法
卷十五 第 44b 页 WYG0289-1000b.png
 洪遵泉志曰契丹国天赞钱五代史四夷附录曰契
 丹主安巴坚年曰天赞按此钱径九分重三铢六参
 文曰天赞通宝 应历钱董逌曰文曰应历重宝
 至忠
北廷杂记曰穆宗改元应历 董逌钱谱曰统
 和元宝宋太平兴国八年耶律隆绪铸太平元宝宋
 天禧五年耶律隆绪铸 泉志曰北廷杂志圣宗卒
 少主宗真立改元景福一年又改重熙按此钱径九
 分重三铢文曰重熙通宝 陈昉契丹须知曰契丹
卷十五 第 45a 页 WYG0289-1000c.png
 主洪基改元清宁按此钱径九分重三铢文曰清宁
 通宝 泉谱曰咸雍通宝宋治平二年耶律洪基铸
  泉志曰徐竞高丽图经契丹咸雍十年改太康至
 十年改元大安按此钱有二品并径九分重二铢四
 参以太康通宝太康元宝为文 鹗案董逌钱谱太
 康通宝作太康同宝未知孰是 李季兴东北诸蕃
 枢要曰契丹主天祐年号大安按此钱径八分重二
 铢八参文曰大安元宝 李季兴东北诸蕃枢要曰
卷十五 第 45b 页 WYG0289-1000d.png
 契丹主天祐年号寿昌按此钱径九分重二铢四参
 文曰寿昌元宝 鹗案道宗年号寿隆泉志云寿昌
 正闰考亦云辽道宗年号寿昌见东都事略范成大
 揽辔录又有盛昌六年未详何㩀 北辽通书曰天
 祚即位寿昌七年改为乾统按此钱径寸重三铢二
 参文曰乾统元宝 李季兴东北诸蕃枢要曰契丹
 主天祚年号天庆按此钱径九分重二铢四参文曰
 天庆元宝考之北廷杂记曰景宗朝置铸钱院年额
卷十五 第 46a 页 WYG0289-1001a.png
 五百贯则契丹铸钱旧矣 泉志李孝美曰此钱径
 三分文曰千秋万岁今甚易得盖每岁辽使入贡人多
 博易得耳董逌曰辽国钱盖近世所为
 志第三十
  刑法志上
铁骨朵之数或五或七
 燕北录曰铁瓜(番呼/发睹)以熟铁打作八片虚合或用柳
 木作柄约长三尺两边铁里打数不过七下
卷十五 第 46b 页 WYG0289-1001b.png
沙袋者穆宗时制
 燕北录曰沙袋(番呼/郭离)以牛皮夹缝如鞋㡳内盛沙半
 升柄以木作胎亦用牛皮裹约长二尺打数不过五
 百辽主太后寝帐内事不论大小若传播出外捉获
 者其元传播人处死接声传播人决沙袋五百契丹
 盗衣服钱帛诸物等捉获贼或累货估价钱每五百
 贯文决沙袋一百累至二百五十文决沙袋五百配
 徒五年若更有钱时十贯文打骨䤪一下至骨䤪五
卷十五 第 47a 页 WYG0289-1001c.png
 下更有钱时处死
犯窃盗者初刺右臂再刺左三刺颈之右四刺左至于
五则处死
 能改斋漫录曰契丹之法民为盗者一犯文其腕为
 贼字再犯文其臂三犯文其肘四犯文其肩五犯则斩
 不须案籍而辜不可掩武圭燕北杂记曰正月十三
 日放契丹做贼三日如盗及十贯以上依法行遣 松漠
 纪闻曰金国治盗甚严每捕获论罪外皆十倍责偿
卷十五 第 47b 页 WYG0289-1001d.png
 唯正月十六日则纵偷一日以为戏宝货车马为人
 所窃皆不加刑是日人皆严备遇偷至则笑遣之既无
 所获虽畚钁微物亦携去妇人至显入人家伺主者
 出接客则纵其婢妾盗饮器他日知其主名或偷者
 自言大则具茶食以赎谓羊酒肴馔之类次则携
 壶小饮或打糕取之亦有先与室女私约至期而
 窃去女愿留则听之自契丹以来皆然燕亦如此
 辽史拾遗卷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