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三
卷十三 第 1a 页 WYG0289-093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辽史拾遗卷十三
             钱塘厉鹗 撰
 志第二
  营卫志中
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巴纳
 王易燕北录曰春巴纳多于长春州东北三十里就
 泺甸住坐夏巴纳多于永安山住坐秋巴纳无定止
卷十三 第 1b 页 WYG0289-0934b.png
 冬巴纳多在边甸住坐所谓巴纳者国主所至游幸
 处 张舜民使辽录曰北人打围一岁各有处所正
 月钓鱼海上于冰底钓大鱼二月三月放鹘号海东
 青打雁四月五月打麋鹿六月七月于凉淀坐夏八
 月九月打虎豹之类自此直至岁终如南人趁时耕
 种也 程大昌演繁露曰契丹主达鲁河钓牛鱼以
 其得否占岁好恶王易燕北录云牛鱼觜长鳞硬头
 有脆骨重百斤即南方鲟鱼也鲟鲟本同本草既有
卷十三 第 2a 页 WYG0289-0935a.png
 鲟鱼又别有牛鱼云生东海头如牛则牛鱼别是一
 种非鲟鱼也冯道使契丹诗云曾叨腊月牛头赐史
 谓契丹真以牛头赐之非也契丹主率以腊月打围
 因敲冰钓鱼则腊月牛头者正本草所著东海之鱼
 其头如牛者也非真牛头也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
 编曰大中祥符六年晁迥使还言始至长泊泊多野
 鹅鸭契丹主领帐下骑击扁鼓绕泊惊鹅鸭飞起乃
 纵海东青击之或亲射焉北人皆佩金玉锥号杀鹅
卷十三 第 2b 页 WYG0289-0935b.png
 鸭锥每初获即拔毛插之以鼓为坐遂纵饮最以此
 为乐又好以铜及石为槌以击兔每秋则衣褐裘呼
 鹿射之夏月以布易帐毡藉草围掑双陆或深涧张
 焉
 志第四
  兵卫志上
兵制
 余靖武溪集辽人之掌兵者燕中有元帅府杂掌蕃
卷十三 第 3a 页 WYG0289-0935c.png
 汉兵太弟总判之其外有北王府南王府分掌契丹
 兵在云州归化州之北二王皆坐在枢密下带平章
 事之上旧例皆赐御服节度使参于旗鼓之南伊实
 王府亦掌契丹兵然稍卑矣其有居雁门之北似是
 契丹别族其坐在将军之上又有奚王府掌奚兵在
 中京之南与留守相见则用客礼大抵辽人以元帅
 府守山前故有官府又有统军掌契丹渤海之兵马
 军步军司掌汉兵以乙室王府守山后又有云应蔚
卷十三 第 3b 页 WYG0289-0935d.png
 朔奉圣等五节度营兵逐州又置乡兵其西南路招
 讨掌河西边事西北路招讨掌鞑靼等边事其东北
 则有达林相公(辽人呼达字如吞/字入声林音近领)掌黑水等边事正
 东则有珠展相公掌女真边事(辽语珠展即女贞/也皆守边者也)
 中随部族大小各有节度使不属州县辽人从行之
 兵取宗室中最亲信者为行宫都部署以主之其兵
 皆取于南北王府十宫院人充之亦有大内点检副
 点检之官以备宿卫北王府兵刺左臂南王府兵刺
卷十三 第 4a 页 WYG0289-0936a.png
 右臂十宫人呼实达尔如官奴婢之属也巡警者呼伊
 喇逐部分各有首领及判官等渤海亦有宿卫者又
 有左右等五北室(北音牌亦音/节北之北)契丹谓金刚为北室
 取其坚利之名也汉人亦有控鹤等六军 鹗案北
 室即皮室御帐亲军也 儒林公议曰契丹每兴兵
 扰塞则传一矢为信诸国皆震惧奔会无后期者每
 战必衔枚无諠传指顾令统帅之下各有部队昼则
 望旗帜遇夜则或鸣钲或吹角或为禽鸟之声各随
卷十三 第 4b 页 WYG0289-0936b.png
 部队撤卷而去至明不遗一骑军令至峻常以什伍
 相分一人趋敌则什伍俱前缓急不相赴援则尽诛
 之故其人能死战 契丹国志曰契丹主投下兵谓
 之大帐有皮室兵约三万人骑皆精甲为其瓜牙国
 母舒噜氏投下谓之舒新有属二万是先契丹主安
 巴坚牙将半已老矣每南来时量分借得三五千骑
 舒噜常留数百兵为部族根本其诸大首领太子伟
 永康南北王裕悦满达乌雅等大者千馀次者数百
卷十三 第 5a 页 WYG0289-0936c.png
 人皆私甲也别族有奚霫胜兵亦千馀人少马多又
 有渤海首领大锡里高模汉兵步骑万馀人复有近
 界鞑靼伊奇哩室韦女真党项亦被胁属每部不过
 千数骑其三部落吐浑沙陀洎幽州管内雁门以北
 千馀军州部落汉兵合二万馀众此是石晋割赂契
 丹之地番汉诸族其数可见矣 吴曾能改斋漫录
 曰司马文正公云契丹之法有简要可尚者将战则
 选兵为三等骑射最精者给十分衣甲处于阵后其
卷十三 第 5b 页 WYG0289-0936d.png
 次给五分衣甲处于中间其下者不给衣甲处于前
 行故未尝教阅而民皆习于骑射 武圭燕北杂记
 曰契丹行军不择日用艾和马粪于白羊琵琶骨下
 炙之炙破便出行炙不破便不出番兵每遇午日不
 逢兵亦须排阵向西大喊十声言午是番家大王之
 曰 苏颂魏公集曰契丹马群动以千数每群牧者
 才三二人而已纵其逐水草不复羁絷有役则旋驱
 策而用终日驰骤而力不困乏彼谚云一分喂十分
卷十三 第 6a 页 WYG0289-0937a.png
 骑番汉人户亦以牧养多少为高下视马之形皆不
 中法相蹄毛俱不剪剔云马遂性则滋生益繁此养
 马法也
 志第七
  地理志一
上京道
上京临潢府 涞流河
 程大昌北边备对曰契丹在潢水之南黄龙之北鲜
卷十三 第 6b 页 WYG0289-0937b.png
 卑故地或云亦鲜卑别种起南北朝至唐末国益大
 及安巴坚并小族称帝援立石晋又得所割雁门以
 北幽州节度管内十六州盖其地东北有卢龙塞西
 北有居庸关中国恃此以为界限自十六州既割之
 后山险皆为敌有而河北尽在平地无险可以拒守
 矣 许亢宗奉使行程录曰第三十六程至格根贝
 勒寨自北而南莫知远近界隔甚明乃契丹昔与女
 真两国交界也八十里直至涞流河行终日之内山
卷十三 第 7a 页 WYG0289-0937c.png
 无一寸木地不产泉人携水以行岂天以此限两国
 也涞流河阔二十馀步以船渡
 长泰县 郭愿诚(附/)
 元好问遗山文集费县令郭明府墓碑曰公讳峤字
 子崇族郭氏世家临潢之长泰曾大父英潜德勿曜
 大父愿诚辽日进士擢第由左班殿直仕至侍御史
周广顺中胡峤记
 五代史曰萧翰闻德光死北归有同州合阳令胡峤
卷十三 第 7b 页 WYG0289-0937d.png
 为翰掌书记随入契丹而翰妻争妒告翰谋反见杀
 峤无所依居契丹七年当周广顺二年亡归中国
 清异录曰胡峤飞龙涧饮茶诗曰沾牙旧姓馀甘氏
 破睡当封不夜侯峤宿学雄材未达为耶律德光所
 虏后间道复归 册府元龟曰周太祖广顺二年以
 契丹虞部员外郎胡峤为汝州鲁山县令以其归化
 故也 蒋一葵尧山堂外纪曰胡峤诗瓶里数枝婪
 尾春时人罔喻其意桑维翰曰唐末文人有谓芍药
卷十三 第 8a 页 WYG0289-0938a.png
 为婪尾春者婪尾酒乃最后之杯芍药殿春亦得是
 名
宋大中祥符九年薛映记
 续资治通鉴长编曰大中祥符九年九月己酉命枢
 密直学士工部侍郎薛映为契丹国主生辰使
祖州天成军上节度 西楼 天皇帝庙
 赵志忠杂记曰太祖自号天皇王于所居大部置楼
 谓之西楼今谓之上京又于其南木叶山置楼谓之
卷十三 第 8b 页 WYG0289-0938b.png
 南楼又于其东千里置楼谓之东楼又于其北三百
 里置楼谓之北楼太祖四季常游猎于四楼之间
 金节要曰刘豫既废达兰逼其北行发之上京给夫
 子庙以居之上京地居燕山东北一千七百里乃五
 代史所载契丹安巴坚西楼是也 契丹国志曰西
 楼有蒲濒水丛生叶如柳长不盈寻尺可以作箭不
 矫揉而坚左氏所谓董泽之蒲是也 富郑公行程
 记曰自中京正北八十里至临都又四十里至官窑
卷十三 第 9a 页 WYG0289-0938c.png
 馆又七十里至松山馆又云祖州有祖山山中有安
 巴坚庙所服靴尚在长四五尺许
怀州奉陵军上节度 太宗崩葬西山曰怀陵
 胡峤陷北记曰自上京东去四十里至真珠寨始食
 菜明日东行地势渐高西望平地松林郁然数十里
 遂入平川多草木始食西瓜云契丹破回纥得此种
 以牛粪覆棚而种大如中国冬瓜而味甘又东行至
 袅潭始有柳而水草丰美有息鸡草尤美而本大马
卷十三 第 9b 页 WYG0289-0938d.png
 食不过十本而饱自袅潭入大山行十馀日而出过
 一大林长二三里皆芜荑枝叶有芒刺如箭羽其地
 皆无草乌云卓帐于此会诸部人葬德光自此西南
 行日六十里行七日至大山门两高山相去一里而
 长松丰草珍禽野卉有屋宇碑石曰陵所也乌云入
 祭诸部大人唯执祭器者得入入而门阖明日开门
 曰抛盏礼毕问其礼秘不肯言
庆州元宁军上节度 黑山 夜来山(补/) 射龙庙(补/)
卷十三 第 10a 页 WYG0289-0939a.png
 跳兔(补/)
 张舜民使辽录曰契丹黑山如中国之岱宗云人死
 魂皆归此山每岁五京进人马纸各万馀事祭山而
 焚之其礼甚严非祭不敢进山 燕北杂记曰冬至
 日杀白羊白马白雁出生血和酒望黑山奠神言契
 丹死魂为黑山神管系 梦溪笔谈曰昔人文章用
 事多言黑山黑山在大幕之北今谓之姚家族有城
 在其西南谓之庆州予奉使尝帐宿其下山长数十
卷十三 第 10b 页 WYG0289-0939b.png
 里土石皆紫黑似今之滋石有水出其下所谓黑水
 也辽人言黑水原下委高水曾逆流予临视之无此
 理亦常流耳山在水之东大抵北方水多黑色故有
 卢龙郡北人谓水为龙卢龙即黑水也黑水之西有
 连山谓之夜来山极高峻契丹坟墓皆在山之东南
 麓近西有远祖射龙庙在山之上有龙舌藏于庙中
 其形如剑山西别是一族尤为劲悍唯啖生肉血不
 火食辽人谓之山西族北与黑水南与达靼接境
卷十三 第 11a 页 WYG0289-0939c.png
 又曰契丹北境有跳兔形皆兔也但前足才寸许后
 足几一尺行则用后足跳一跃数尺止则蹶然仆地
 生于契丹庆州之地大幕中予使辽日捕得数兔持
 归盖尔雅所谓蹶兔也亦曰蛩蛩巨驉也
永州永昌军观察 潢河 土河 冬巴纳 木叶山
 契丹始祖庙
 宋绶上契丹书曰绶等始至木叶山山在中京
 东微北自中京过小河唱叫山道北奚王避暑庄
卷十三 第 11b 页 WYG0289-0939d.png
 有亭台由古北口至中京北皆奚境本与契丹
 等后为契丹所并所在分奚契丹汉人渤海杂
 处之奚有六节度都省统领言语风俗与契丹
 不同善耕种步射入山采猎其行如飞凡六十
 里至羖䍽河馆过惠州城二重至低小外城无
 人居内城有瓦屋仓廪人多汉服七十里至榆
 林馆馆前有小河屈曲北流自此入山少人居
 七十里至敖拉乌苏蕃语谓山为敖拉水为乌
卷十三 第 12a 页 WYG0289-0940a.png
 苏七十里至香子山馆前倚土山临小河其东北三
 十里即长泊也涉沙碛过白马淀九十里至水泊馆
 渡土河亦云撞撞水聚沙成墩少人烟多林木其河
 边平处国主曾于此过冬凡八十里至张司空馆七
 十里至木叶馆离中京皆无馆舍但宿穹帐至木叶
 山三十里许始有居人瓦屋及僧舍又历荆榛荒草
 复渡土河木叶山本安巴坚葬处又云祭天之所东
 向设毡屋署曰省方殿庑皆以毡藉地后有二大帐
卷十三 第 12b 页 WYG0289-0940b.png
 次北又设毡屋署曰庆寿殿去山尚远国主帐在毡
 屋西北望之不见尝出三豹甚驯马上附人而坐猎
 则以捕兽蕃俗喜罩鱼设毡庐于河水之上密掩其
 门凿冰为窍举火照之鱼尽来凑即垂竿罕有失者
 回至张司空馆闻国主在河上罩鱼以鱼来馈 彭
 汝砺鄱阳集曰广平甸为辽地险阻至此广大而平
 易云初至辽主行在其门以芦箔为藩垣上不去其
 花以为饰谓之羊箔门作山棚以木为牌左曰紫府
卷十三 第 13a 页 WYG0289-0940c.png
 洞右曰桃源总谓之蓬莱宫殿曰省方殿其左金冠
 紫𫀆而立者数百人问之多达官其右青紫而立者
 数十人山棚之前作花槛有桃杏杨柳之类前为丹
 墀自丹墀十步谓之龙墀殿皆设青花毡其阶高二
 三尺阔三寻纵杀其半由阶而登谓之御座 契丹
 国志曰契丹之始也年代不可得而详本其风物地
 有二水曰北雅里穆棱复名达布逊穆棱者是其一
 也其源出自中京西马盂山东北流华言所谓土河
卷十三 第 13b 页 WYG0289-0940d.png
 是也曰尼噜古穆棱复名孟古穆棱者又其一也源
 出饶州西南平地松林直东流华言所谓潢河是也
 至木叶山合流为一古昔相传有男子乘白马浮土
 河而下复有一妇人乘小车驾灰色之牛浮潢河而
 下遇于木叶山顾合流之水与为夫妇此其始祖也
 是生八子各居分地号八部一日达尔扎部二曰伊
 斯珲部三曰舍珲部四曰诺尔威部五曰颇摩部六曰
 讷古济部七曰济勒勤部八曰实衮部立位像于木叶
卷十三 第 14a 页 WYG0289-0941a.png
 山后人祭之必刑白马杀灰牛用其始来之物也
 又曰上京临潢府乃大部落之地离永州数十里即
 行海岸府挹沧溟与天同碧穷极目力不知所际
 鹗案营卫志云冬巴纳曰广平淀在永州东南三十
 里亦名白马淀即潢河土河二水合流处也 明一
 统志曰木叶山在辽东广宁中屯卫东三十里
仪坤州启圣军节度 麝香河(补/)
 胡峤陷北记曰至仪坤州渡麝香河自幽州至此无里
卷十三 第 14b 页 WYG0289-0941b.png
 候其所向不知为南北
福州
 胡峤陷北记曰萧翰得罪被锁峤与部曲东之福州
 翰所治也契丹多怜峤教其逃归
 志第八
  地理志二
东京道
东京辽阳府 铁凤城(补/) 辽河 浑河 沙河 蒲
卷十三 第 15a 页 WYG0289-0941c.png
河 清河 浿水 手山 明王山 横河
 契丹国志曰东京本渤海王所都之地在唐时为黑
 水靺鞨二种依附高丽者黑水部与高丽接胜兵数
 千多骁武古肃慎氏地也与靺鞨相邻最为强国所
 居多依山水地卑泾筑土如堤凿穴以居其国西北
 与契丹接太祖兴始击之立其子东丹王镇其地后
 曰东京 刘效祖四镇三关志曰神册四年契丹主
 安巴坚并渤海尽有辽东置东平郡修复故城铸铁
卷十三 第 15b 页 WYG0289-0941d.png
 凤镇之因号凤城天显三年升为南京复立中书省
 号大辽又改为东京辽阳府 许亢宗奉使行程录
 曰第二十四程至梁鱼务有河名曰辽河南北千馀
 里东西二百里辽河居其中隋唐征高丽路经由此
  明一统志曰辽河源出塞外自三万卫西北入境
 南流经铁岭沈阳都司之西境又南至海州卫西南
 入海行一千三百五十里按唐书太宗征高丽至辽
 泽泥淖二百馀里人马不可度布土作桥既济撤之
卷十三 第 16a 页 WYG0289-0942a.png
 以坚士卒之心即此薛廷宠全辽志曰辽河城西北
 一百里源出靺鞨北建州城东诸山经涂山至洪州
 傍崖头牛家庄出梁房口入于海 又曰太子河
 一名东梁河又名大梁水源出干罗山西流五百里
 至辽阳城东北五里许折而西南流入浑河合为小
 口会辽河入于海 顾祖禹方舆记要曰司马懿斩
 公孙渊父子于梁水之上即此或曰太子河即衍水
 燕太子丹匿于衍水中后人因以名河 林本裕辽
卷十三 第 16b 页 WYG0289-0942b.png
 载曰浑河在辽阳城南十里明志云一名小辽水按
 汉书及水经注俱云高句骊县有辽山小辽水所出
  明一统志曰沙河源出复州卫东得利嬴城山经
 流本卫城南合麻河西流入海 又曰蒲河源出辉
 山西流经沈阳卫界入于浑河 又曰清河源出盖
 州卫分水岭西南流经城南名州南河又西流合泥
 河入于海 文献通考曰汉以卢馆为燕王朝鲜与
 燕界于浿水(浿旁/拜反) 全辽志曰首山在辽阳城西南
卷十三 第 17a 页 WYG0289-0942c.png
 十五里晋司马懿围公孙渊于襄平有星从首山坠
 城东南即此一作手山 方舆纪要曰山连海州卫
 界顶有平石泉出其中挹之不竭唐贞观十八年征
 高丽度辽水军于马首山即此山矣或谓之驻跸山
  全辽志曰华表山在城东六十里因丁令威化鹤
 得名俗呼为横山 明一统志曰明山在复州卫东
 一十里元志有明王山在辽东三十里谓高句骊王
 之子曰东明葬其上以地考之疑即此山也
卷十三 第 17b 页 WYG0289-0942d.png
 紫蒙县
 韩𤦺安阳集紫蒙遇风诗曰草白冈长暮驿赊朔风
 终日起平沙寒鞭易促鄣泥跃冷袖难胜便面遮回
 岭卷回云族破远天吹入雁行斜土囊微乞缄馀怒
 留送归程任摆花
辰州奉国军节度本高丽盖牟城 渤海改为盖州又
 改辰州
东山白狠山(补/)
卷十三 第 18a 页 WYG0289-0943a.png
 全辽志曰盖州卫在辽阳城南二百四十里 元混
 一舆地要览曰盖州本唐地后属契丹有东山白狼
 山
兴州中兴军节度 挹娄城(补/)
 方舆记要曰挹娄城铁岭卫南六十五里本挹娄地
 渤海置兴州辽废寻复置兴州中兴军
铁州建武军刺史 安市城
 方舆纪要曰在盖州卫东北七十里汉安市县属辽
卷十三 第 18b 页 WYG0289-0943b.png
 东郡后汉及晋因之高丽亦曰安市城唐贞观十九
 年征高丽攻安市城不克引还咸亨三年高丽馀众
 复叛遣将高侃击之败之于安市城渤海改置铁州
 领四县辽仍为铁州
海州南海军节度 卑沙城
 全辽志曰海州卫在辽阳城南一百二十里唐置澄
 州辽为海州南海军 方舆纪要曰今海州卫城高
 丽所筑亦曰卑沙城叠石为城幅员九里或讹为卑
卷十三 第 19a 页 WYG0289-0943c.png
 奢城自登莱海道趋高丽之平壤必先出此隋大业
 十年来护儿出海道至卑奢城败高丽兵将趋平壤
 高丽惧而请降唐贞观十八年伐高丽张亮帅舟师
 自东莱渡海袭卑沙城其城四面悬绝唯西门可上
 唐兵攻拔之揔章初李世绩复得其地后没于渤海
 置南京南海府兼置沃州领沃沮鹫岩龙山滨海升
 平灵泉六县辽改置临溟县为海州治
渌州鸭渌军节度本高丽故国
卷十三 第 19b 页 WYG0289-0943d.png
 唐书高丽传曰有马訾水出靺鞨之白山色若鸭头
 号鸭渌水历国内城西与盐难水合又西南至安市
 入于海
显州奉先军上节度 医巫闾山 十三山
 许亢宗奉使行程录曰第二十二程至显州出榆关
 已东行南濒海而北限大山尽皆粗恶不毛至此山
 忽峭拔摩空苍翠万仞全类江左乃医巫闾山也成
 周之时幽州以医巫闾山作镇其远如此契丹托云
卷十三 第 20a 页 WYG0289-0944a.png
 葬于此山离州七里别建乾州以奉陵寝 明一统
 志曰医巫闾山在广宁卫西五里舜封十有二山以
 此山为幽州之镇其山掩抱六重故又名六山山上
 有桃花洞其中可容五六人又有圣水盆三其水自
 悬崖下泻虽冬不冰又有仙人岩飞瀑岩山下有北
 镇庙庙内有吕公岩 方舆纪要曰周礼职方幽州
 山曰医无闾即此亦谓之北镇隋开皇十四年诏以
 医无闾为北镇是也 高士奇扈从东巡日录曰四
卷十三 第 20b 页 WYG0289-0944b.png
 月壬寅路出十三山下五代史胡峤北行记曰东行
 过一山名十三山云去幽燕西南二千里辽史燕王
 淳讨武朝彦至乾州十三山皆此地也策骑山岭见
 十三峰互相起伏峰势巉岩中无尺树绝类研山山
 顶有池池下有洞居人往往避兵于此
乾州广德军上节度 巫闾守捉城(补/)
 全辽志曰广宁卫在辽阳城西二百三十里本汉辽
 东之无虑县西部都尉治所晋属平州唐置巫闾守
卷十三 第 21a 页 WYG0289-0944c.png
 捉城渤海为显德府地辽置乾州广德军
 开义县
 辽东志曰开义废县在义州城南四十里辽置
沈州昭德军中节度 东牟山(补/)
 全辽志曰沈阳中卫在辽阳城北一百二十里辽为
 沈州昭德军 方舆纪要曰东牟山在卫西二十里
 唐高宗平高丽渤海大氏以众保挹娄之东牟山唐
 史山东直营州二千里武后时大祚荣筑城于此居
卷十三 第 21b 页 WYG0289-0944d.png
 之其国南至新罗以泥河为界东穷海西契丹盖即
 此山矣
辽州始平军下节度 白云山(补/)
 辽载曰蛇山狼山黑山巾子山按辽史在辽州始平军
 即今广宁县地今考在界内 扈从东巡日录曰广
 宁县羊肠河辽史𨽻始平军源出白云山
 辽滨县
 方舆纪要曰辽滨城在沈阳中卫西北百八十里高
卷十三 第 22a 页 WYG0289-0945a.png
 丽之辽东城也唐太宗克之改曰辽州时亦谓之新
 城以别于辽东故城也唐史贞观十八年伐高丽江
 夏王道宗将兵数千至新城二十年复伐高丽命李
 世绩将青州兵自新城道入永徽三年高丽侵契丹
 松漠都督李库克将兵禦之大败高丽于新城仪凤
 二年徒安东都护于新城以统高丽百济之地此唐
 所名之新城也后为拂涅国城渤海置东平府督伊
 蒙陀黑北五州契丹安巴坚攻渤海先克东平五州
卷十三 第 22b 页 WYG0289-0945b.png
 皆下复置辽州于此并置辽滨县为州治
银州富国军下刺史
 方舆纪要曰铁岭卫秦汉时辽东地渤海置富州契
 丹更名银州
同州镇安军下节度 新罗山(补/)
 许亢宗奉使行程录曰第二十九程至同州州地平
 壤东望大山辽人云此新罗山内深远无路可行其
 间出人参白附深处与高丽接界
卷十三 第 23a 页 WYG0289-0945c.png
宾州怀化军节度 置刺史于鸭子混同二水之间
 长白山(补/)
 许亢宗奉使行程录曰第三十五程至呼勒希巴勒
 寨寨枕混同江滨其源来自广漠之北远不可究自
 此南流五百里接高丽鸭渌江入海江面阔可半里
 许 契丹国志曰长白山在冷山东南千馀里盖白
 衣观音所居其山禽兽皆白人不敢入恐秽其色以
 致蛇虺之害黑水发源于此旧云粟末河太宗破晋
卷十三 第 23b 页 WYG0289-0945d.png
 改为混同江其俗刳大木为舟长可八尺形如梭曰
 梭船上施一桨止以捕鱼至渡车则方舟或三舟
 辽载曰混同江一名鸭子河一名粟末江一名宋瓦
 江一名松花江在开原北一千五百里源出长白山
 按辽史圣宗太平四年改鸭子河为混同江其名始
 于此 方舆纪要曰长白山在会宁南六十里其山
 横亘千里高二百里巅有潭周八十里渊深莫测南
 流为鸭渌江北流为混同江东流为阿雅勒古河 杨
卷十三 第 24a 页 WYG0289-0946a.png
 宾柳边纪略曰混同江发源长白山北流而东黑龙
 江(元史作/石蔺河)发源塞北南流而东虽入海处合而为一
 而其源则截然两处且两江之水以手掬之皆白色
 惟远望则如柳汁耳金志松漠纪闻称掬之则色微
 黑金史世纪称混同江亦号黑龙江皆误
龙州黄龙府 乌尔古城(补/)
 许亢宗奉使行程录曰第三十三程自黄龙府六千
 里至托色贝勒寨府为契丹东寨当契丹强盛时擒
卷十三 第 24b 页 WYG0289-0946b.png
 获异国人则迁徙散处于此南有渤海北有铁离吐
 浑东南有高丽靺鞨东有女真室韦北有乌舍西北
 有契丹回纥党项西南有奚故此地杂诸国俗凡聚
 会处诸国人语言不通则各为汉语令通事者然后
 能辨之 方舆纪要曰乌尔古城在黄龙府境女真
 叛辽侵黄龙府趣乌尔古城败辽兵或云达噜噶城
 也
懿州宁昌军节度 羊肠河 大斧山(俱补/)
卷十三 第 25a 页 WYG0289-0946c.png
 元混一舆地要览曰懿州有羊肠河大斧山 辽东
 志曰废懿州在广宁城北二百二十里辽置
苏州安复军节度本高丽南苏兴宗置州
 方舆纪要曰南苏城今金州卫治晋永和初燕王皝
 遣慕容恪攻高句骊拔南苏隆安二年燕慕容盛以
 高句骊王安事燕礼慢自将兵袭之拔新城南苏二
 城开境七百馀里隋大业七年伐高丽分遣段文振
 出南苏道唐贞观二十一年李世绩伐高丽渡辽水
卷十三 第 25b 页 WYG0289-0946d.png
 历南苏等城败其兵而还又乾封二年薛仁贵破高
 丽兵拔其南苏等城显庆中置南苏州于此寻没于
 渤海辽置苏州兼置来苏县为州治宋建隆初女真
 自其国之苏州汎海至登州卖马故道犹存宣和初
 复由此道遣马政等通金谋攻辽
复州怀德军节度 骆驼山(补/) 屏风山(补/)
 全辽志曰复州在辽阳城南四百二十里晋隋以前
 同海州唐置州五代归契丹为迁民县属黄龙府后
卷十三 第 26a 页 WYG0289-0947a.png
 又置复州怀德军 方舆纪要曰骆驼山在复州卫
 西三十里又西二十里海中有屏风山
宁江州混同军观察 冷山(补/) 罗和城(补/)
 松漠纪间曰宁江州去冷山百七十里地苦寒多草
 木如桃李之类皆成园至八月则倒置地中封土数
 尺覆其枝干季春出之厚培其根否则冻死每春冰
 始泮辽主必至其地凿冰钓鱼放弋为乐女真率来
 献方物若貂鼠之属各以所产量轻重而打博后多
卷十三 第 26b 页 WYG0289-0947b.png
 强取女真始怨暨阿古达起兵首破此州驯致亡国
  柳边纪略曰冷山余于必勒哈必喇北望相去约
 数十里见其积素凝寒高出众山之山土人呼为白
 山以其无冬夏雪白也松漠纪闻冷山去燕山三千
 里去金所都二百馀里去宁江州百七十里 方舆
 纪要曰宁江城东北有罗和城宋政和四年女真初
 取罗和城会诸部兵于来流水乃陷宁江州进败辽
 兵于混同江即此
卷十三 第 27a 页 WYG0289-0947c.png
 志第九
  地理志三
中京道
中京大定府 轩车泊(补/)玳瑁山(补/)熊山(补/)奚君宅(补/)
 北蕃地理志曰中京大定府东为营州界青山岭百
 七十里西山后儒州界东南至建州三百三十里西
 南至幽州九百里其泊曰轩车南为中京北为上京
  契丹国志曰中京之地奚国王牙帐所居奚本曰
卷十三 第 27b 页 WYG0289-0947d.png
 库莫奚其先东部人宇文之别种也窜居松漠之閒
 俗甚不洁而善射猎好为寇抄其后种类渐多分为
 五部每部一千人为其帅随逐水草中京东过小河
 唱叫山道北有奚王避暑庄有亭台由古北口至中
 京北皆奚境奚本与契丹等后为契丹所并所在分
 奚契丹汉人渤海杂处之奚有六节度都省统领言
 语风俗与契丹不同善耕种步射入山采猎其行如
 飞 又曰奚地居上东燕三京之中土肥人旷西临
卷十三 第 28a 页 WYG0289-0948a.png
 马盂山六十里其山南北一千里东西八千里连亘
 燕京西北遂以其地建京号曰中京 续资治通鉴
 长编曰大中祥符元年李抟等使契丹所居曰中京
 在幽州东北城垒卑小鲜居人夹道多蔽以壖垣宫
 中有武功殿国主居之文化殿国母居之又有东掖
 西掖门 元混一舆地要览曰大宁路辽为中京有
 玳瑁山熊山 苏辙栾城集奚君宅在中京南诗曰
 奚君五亩宅封户一成田故垒开都邑遗民杂汉佃
卷十三 第 28b 页 WYG0289-0948b.png
 不知臣仆贱漫喜杀生权燕俗嗟犹在婚姻未许连
 长安县本汉宾县
 顾炎武京东考古录曰汉书辽西郡宾从县莽曰勉
 武今本亦有作宾徒者后汉书辽东属国宾徒故属
 辽西通鉴晋赵王伦贬吴王晏为宾徒县王秦苻坚
 封慕容垂为宾徒侯并取此为名晋书载记作宾都
 侯都之与徒以音相近而转尤为明證而辽史则云
 中京大定府长安县本汉宾从县地劝农县本汉宾
卷十三 第 29a 页 WYG0289-0948c.png
 从县地此承汉志传写之讹而未考后汉晋二书也
 恩州怀德军下刺史 馒头山(补/)
 北蕃地理志曰恩州在中京北六十里马盂山在西
 六十里西北馒头山三十里山北至仪坤州八十里
 东北至高州百二十里西南至上京二百二十五里
 惠州惠和军中刺史
 彭汝砺鄱阳集惠州诗曰城垒四五尺闾阎千百家
 朝尘疑作雨暮雪欲飞花旧寺僧何在空堂鬼自邪
卷十三 第 29b 页 WYG0289-0948d.png
 三更愁不寐相笑是皇华 苏辙栾城集惠州诗曰
 孤城千室闭重闉苍莽平川绝四邻汉使尘来空极
 目沙场雪重欲无春羞归应有李都尉念旧可怜徐
 舍人会逐单于渭桥下欢呼齐拜属车尘(自注云传/闻南朝逃)
 (叛多在/其间)
 高州观察 松漠府故垒(补/)
 北蕃地理志曰高州在中京北百四十里东至新州百
 三十里南至建州二百三十里北自潢水石桥至州
卷十三 第 30a 页 WYG0289-0949a.png
 百五十里西北至饶州六十里乃唐松漠府故垒新
 州武安故州也
 利州中观察 琵琶川(补/)
 北蕃地理志曰利州在中京东南百五十里东北至
 建州百有十里西至润州六十里南自小凌河路至
 平州五十里琵琶川奚所徙居在州东北数十里古
 北口北也
 北安州兴化军上刺史 墨㪷军(补/)会仙石(补/)
卷十三 第 30b 页 WYG0289-0949b.png
 北蕃地理志曰北安州在中京西南二百五十里其
 墨㪷岭亦名度云岭在德胜岭北百二十里唐置墨
 㪷军使禦捍奚界有牛山有会仙石河曰滦城曰柳
 在州西北五十里西南至古北口二百八十里南至
 幽州二百五十里
宋王曾上契丹事
 王沂公上契丹事曰出燕京北门遇古长城延芳淀
 四十里至孙侯馆改为望京馆稍移故处望黍谷山
卷十三 第 31a 页 WYG0289-0949c.png
 五龙池过温馀河大夏城坡坡西北即凉淀避暑之
 地五十里至顺州东北遇白屿河北望银冶山又有
 黄螺盘牛阑山七十里至檀州自此渐入山五十里
 至金沟馆将至馆川原平旷谓之金沟淀国主尝于
 此过冬自此入山诘曲登涉无复里堠但以马行记
 日景而约其里数过朝鲤河亦名七渡河九十里至
 古北口两旁峻崖中有路仅容车轨口北有铺彀弓
 连绳本范阳防捍奚契丹之所最为隘束然幽州东
卷十三 第 31b 页 WYG0289-0949d.png
 趋营平州路甚平坦自顷犯边多自斯出又度德胜
 岭盘道数层俗名思乡岭八十里至新馆过雕窠岭
 遍抢岭四十里至卧如来馆盖山中有卧佛像故也
 过乌滦河东有滦州因河为名又过墨斗岭亦名度
 云岭长二十里许又过芹菜岭七十里至柳河馆河
 在馆傍西北有铁冶多渤海人所居就河漉沙石鍊
 得成铁渤海俗每岁时聚会作乐先命善歌舞者数
 辈前行士女相随更相唱和回旋宛转号曰踏锤所
卷十三 第 32a 页 WYG0289-0950a.png
 居屋皆就山墙开门过松高岭甚峻险七十里至打
 造部落馆虽有番户百馀编荆为篱锻铁为军器东
 南五十里至牛山馆八十里至鹿儿峡馆过虾蟆岭
 九十里至铁浆馆过石子岭自此渐出山七十里至
 富谷馆居民多造车者云渤海人正东望马云山山
 多禽兽林木国主多于此打围八十里至通天馆二
 十里至中京大定府城垣卑小方圆才四里许门但
 重屋无筑阇之制南门曰朱夏门内通步廊多坊门
卷十三 第 32b 页 WYG0289-0950b.png
 又有市楼四曰天方大衢通阛望阙次至大同馆其
 门正北曰阳德阊阖城西内西南隅冈上有寺城南
 有园圃宴射之所自过古北口居人草庵板屋耕种
 但无桑柘所种皆从垄上盖虞吹沙所壅山中长松
 郁然深谷中多烧炭为业时见畜牧牛马橐驼尤多
 青羊黄豕亦有挈车帐逐水草射猎食止麋粥麨糒
  鹗案辽史载沂公此文不全故补之 彭汝砺鄱
 阳集宿金驹馆诗曰绝域三千里穷村四五家寒深
卷十三 第 33a 页 WYG0289-0950c.png
 无去雁日暮有栖鸦雾拥云垂野霜连月在沙夜长
 无复寐寂寞听悲笳 又古北口五十里至望云岭
 南北使者各置酒三盏乃行有诗曰人臣思国似思
 亲忠孝从来不可分更与诸君聊秣马请登高处望
 尧云 苏颂魏公集过新馆诗曰引弓风俗可伤嗟
 满目清溪与白沙封域虽长编户少隔山才见两三
 家 彭汝砺过墨斗岭闻鸟声似子规而其形非是
 有诗曰有鸟羽毛非子规向人如道不如归使轺不
卷十三 第 33b 页 WYG0289-0950d.png
 用君多劝未到归心已似飞 苏颂摘星岭诗曰昨
 日才离摸斗东今朝又过摘星峰(自注摸斗摘/星二岭名)瘦躯
 坐困千骑马(自注一行/二百馀里)远目平看万岭松绝塞阻长
 踰百舍畏途经历尽三冬出山渐识还家路驺御人
 人喜动容过度云岭诗曰磴道青冥外攀跻剧箭飞
 朔风增凛洌寒日减清晖使者手持节征人泪湿衣
 此时仁杰意心向白云归 王称东都事略曰刘敞
 奉使契丹博闻强记素知山川道路契丹自古北口
卷十三 第 34a 页 WYG0289-0951a.png
 至柳河回曲千馀里敞问曰自松亭至柳河其径不
 数日可至中京何不道彼而道此契丹不虞敞知相
 顾惊愧曰诚如公言自通好以来置驿如此不敢易也
  王洙宋元史质曰阎询字议道凤翔天兴人尝使
 契丹颇知北方疆理时契丹在靴淀迓者王惠𨗳询
 由松亭往询曰此松亭路也胡不径葱岭而迂枉若
 是岂非夸大国地广以相欺也惠不能对 高士奇
 松亭行记曰喜峰口古松亭山也奇峰削下腰有洞
卷十三 第 34b 页 WYG0289-0951b.png
 高二丈馀深倍之辽史为松亭关𨽻中京留守司开
 泰中置泽州俘蔚州民立寨居之 鹗案葱岭在西
 域与松亭在东北相去绝远且一松亭也敞以为近
 询以为迂未详何故疑询所言为虚 苏颂过打造
 部落诗曰奚人居落啖重林背倚苍崖面曲浔涧水
 逢春犹积冻山云无雨亦常阴田塍开垦随高下樵
 路攀援极险深汉节经过人竞看忻忻如有慕华心
 发牛山诗曰山坂萦纡道阻长数程行处尚相羊晨
卷十三 第 35a 页 WYG0289-0951c.png
 装方指南高卧(馆南一峰甚高彼/人谓之南高山)宿馆还趋北斗傍
 既乏远谋惭肉食空将衰鬓冒寒霜郤寻十载曾行
 地风物依然土境荒 刘敞公是先生集铁浆馆诗
 曰稍出卢龙塞回看万壑青旷原开谷口别道入松
 亭(此馆以南属奚山深溪险以北属契丹稍平衍渐/近碛矣别一道自松亭关入幽州甚径易辽常秘)
 (不欲汉/使知)野马寒随草奚车夕戴星忽悲田子泰寂寞
 向千龄(奚人以车帐为/生昼夜移徙)苏颂富谷馆书事诗曰迢迢
 归路指榆津日日西风起塞尘沙底暗冰频踠马(道/路)
卷十三 第 35b 页 WYG0289-0951d.png
 (冰冻多在沙底彼人谓/之暗冰行马艰险百状)岭头危径罕逢人客心牢落
 偏多感天意融怡渐发春珍重诗翁饶藻思剪裁风
 物见长新过土河诗曰长叫山旁一水源北流迢递
 势倾奔秋来注雨㳽郊野冬后层冰度辐辕(中京北/一山最)
 (高土人谓之长叫山此河过山之东才可渐车又北/流百馀里则奔注㳽漫至冬冰厚数尺可过车马而)
 (冰底细流/涓涓不绝)白草悠悠千嶂路青烟袅袅数家村终朝
 跋涉无休歇遥指邮亭日已昏奚山路诗曰行尽奚
 山路更赊路傍时见百馀家(出奚山路入中京界道/傍店舍颇多人物亦众)
卷十三 第 36a 页 WYG0289-0952a.png
 风烟不改卢龙界(唐卢龙节度/兼押契丹使)尘土犹兼瀚海沙朱
 板刻旗村肆食(食邸门挂/木刻朱旗)青毡通幰贵家车(贵族之/家车屋)
 (多以青/毡覆之)皇恩百岁加荒憬物俗依稀欲慕华游中京
 镇国寺诗曰塔庙奚山路乘轺偶共登青松如拱揖
 栋宇欲骞腾俗礼多依佛居人欲贵僧纵观无限意
 纪述恨无能
 郭造卿永平府志曰辽中京殿曰延庆曰永安
兴中府 漠柳城县地慕容皝以柳城之北龙山之南
卷十三 第 36b 页 WYG0289-0952b.png
 福德之地乃筑龙城搆宫庙改柳城为龙城县遂迁
 都号曰和龙宫 松陉岭(补/)
 郦道元水经注曰燕慕容皝以柳城之北龙山之南
 福地也使阳裕筑龙城改柳城为龙城县十二年黑
 龙白龙见于龙山皝亲观龙去二百步祭以大牢二
 龙交首嬉翔解角而去皝悦大赦号新宫曰和龙宫
 立龙翔祠于山上 北蕃地理志曰兴中府在中京
 东三百里北至潢水四百里契丹界西北松陉岭奚
卷十三 第 37a 页 WYG0289-0952c.png
 界西南至建州六百里东至辽河三百里东北至白
 川州七十里东南至安东都护府二百七十里
 兴中县本汉柳城县地 鲜卑山(补/)
 欧阳忞舆地广志曰隋开皇间改龙城县曰龙山十
 八年复改曰柳城 隋图经曰鲜卑山在柳城县东
 南 崔鸿十六国春秋曰慕容廆先代居辽左号曰
 东胡其后渐昌与匈奴争盛秦汉之际为丐奴所败
 分保鲜卑山因复以山为号也
卷十三 第 37b 页 WYG0289-0952d.png
宜州崇义军上节度 奉国寺(补/)通吴军垒(补/)
 全辽志曰义州卫在辽阳城西四百二十里秦并六
 国置辽西郡为累县唐始建城五代沦于契丹改宜
 州崇义军 辽载曰奉国寺在义州城内殿高七尺
 佛像称是一名七佛寺创于辽开泰中 永平府志
 曰辽中京宜州有江南水军号通吴军垒
锦州临海军中节度 大广济寺(补/)
 许亢宗奉使行程录曰第二十程至锦州自出榆关
卷十三 第 38a 页 WYG0289-0953a.png
 东行路平如掌至此微有登陟经由十三山下欧阳
 文忠叙胡峤所说十三山即此 元混一舆地要览
 曰离营州东行六十里至榆关五百八十里至锦州
  辽载曰大广济寺在锦州城内唐末建有白塔十
 三层高二百五十丈造于辽道宗清宁间后降舍利
 藏之金高琏有记
 严州保肃军下刺史
 兴城县
卷十三 第 38b 页 WYG0289-0953b.png
 辽东志曰兴城废县在宁远州城南四十里
川州长宁军中节度
 北蕃地理志曰川州在中京东四百三十里地宜桑
 柘民知织纴东至黔州七十里东南至宜州百里西
 南至霸州七十里
建州保静军上节度 器仗山(补/)
 北蕃地理志曰建州东北至霸州九十里南至榆州
 五十里西南至小凌河十里有器仗山在东南三十
卷十三 第 39a 页 WYG0289-0953c.png
 里
 永康县本唐昌黎县地
 京东考古录曰案昌黎有五汉书辽西郡之县其八
 曰昌黎渝水首受塞外南入海东部都尉治应劭曰
 今昌黎通鉴注昌黎汉交黎县属辽西郡后汉属辽
 东属国都尉魏齐王芳正始五年鲜卑内附复置辽
 东属国立昌黎县以居之后立昌黎郡晋书武帝纪
 大康二年慕容廆寇昌黎二年安北将军严询败慕
卷十三 第 39b 页 WYG0289-0953d.png
 容廆于昌黎成帝咸康二年慕容皝自昌黎东践水
 而进凡三百馀里至历林口是则渝水下流而当海
 口此一昌黎也晋书纪载慕容皝徙昌黎郡又云破
 宇文归之众徙其部人五万馀落于昌黎又慕容盛
 之世有昌黎尹张顺刘忠高云以冯素弗为昌黎尹
 冯跋之世有昌黎尹孙伯仁以史考之当去龙城不
 远此又一昌黎也魏并柳城昌黎棘城于龙城而立
 昌黎为郡志云有尧祠榆顿城狼水而列传如韩麒
卷十三 第 40a 页 WYG0289-0954a.png
 麟韩秀谷浑孙绍之伦皆昌黎人即燕之旧都龙城
 此又一昌黎也齐以后昌黎之名废至唐太宗贞观
 二年更崇州为北黎州治营州之东北废阳师镇八
 年复为崇州置昌黎县后沦于奚辽史建州永康县
 本唐昌黎县地此又一昌黎也辽太祖以定州俘户
 置营州邻海军其县一曰广宁县金世宗大定二十
 九年改为昌黎相沿以至于今在永平府城东南七
 十里此又一昌黎也郭造卿永平志辨昌黎有二而
卷十三 第 40b 页 WYG0289-0954b.png
 不知其有五今序而列之论古者可以无惑焉
来州归德军下节度 三州山 五脂山 觉华岛(补/)
海云龙宫二寺(补/)
 全辽志曰广宁前屯卫在辽阳城西九百六十里唐
 置瑞州辽改来州置来宾县𨽻中京大定府 方舆
 纪要曰万松山在卫西北十五里山多松因名山北
 相接曰五指山五峰秀拔若五指然三山在卫西北
 三十里高数千仞三峰并秀辽志谓之三州山 鹗
卷十三 第 41a 页 WYG0289-0954c.png
 案五指山史作五脂误 许亢宗奉使行程录曰第
 十八程自来州八十里至海云寺离来州三十里即
 行海东岸俯挹沧溟与天同碧穷极目力不知所际
 是寺去海半里许寺后有温泉池望海中有一大岛
 楼殿窣堵波在上有龙宫寺 方舆纪要曰觉华岛
 在宁远卫东南二十里上有海云龙宫二寺
 迁州兴善军下刺史 古长城(补/)
 许亢宗奉使行程录曰第十六程自迁州九十里至
卷十三 第 41b 页 WYG0289-0954d.png
 习州迁州东门外十数步即古长城所筑遗址宛然
  北边备对曰古来筑长城以捍北边者四世燕赵
 秦隋也秦制多承燕赵而随氏不书因秦也史记燕
 城起于造阳而至襄平辽阳造阳者上谷地也襄平
 者辽东县也辽阳者辽水之北也皆燕国边鄙之地
 故其建筑亦在此地也赵之城则自代地而西属于
 高阙代者雁门郡也高阙者灵州北流河之西阴山
 之上游也赵武灵王国于云代故其备边之城但能
卷十三 第 42a 页 WYG0289-0955a.png
 并河而西以极乎赵境耳至秦已并六国天下为一
 西自上郡北地而东至辽东西悉为秦有故蒙恬之
 致役也西起临洮则中国极西之地也北属辽东则
 中国极东之地也自东迄西殆万馀里无论燕赵之
 与岷兰其在当时盖无一地而无长城也于是会合
 三制而要其所宿则秦城之长固周乎中国之北矣
 然审而求之则其城不皆秦筑也秦但补筑使足耳
  鹗案迁州之古长城以程氏泰之之言考之殆燕
卷十三 第 42b 页 WYG0289-0955b.png
 筑耳
 润州海阳军下刺史 润州(补/)
 北蕃地理志曰润州在卢龙塞东北接辽东驿取润
 水为名在中京南五百五十里东至辽州四十里西
 至渝关四十里南至海三十里
 
 
 辽史拾遗卷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