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八
卷四十八 第 1a 页 WYG1320-041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西河集卷四十八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
  序(二十/五)
   重刻荀悦汉纪袁宏后汉纪序
六艺家史家失传久矣
皇上搜经学之在章句外者侍卫成君应
诏梓经解数十百卷而隋唐以前抄括无有祗一子夏
卷四十八 第 1b 页 WYG1320-0410b.png
易传而侍卫原序尚三叹为宋元间人伪书则他可知
矣襄平蒋萝村梅中兄弟嗟史学之阙谓自典午后八
书南北合成十史而五后十国五十馀年间寥寥数策
仅传欧阳氏史得一失伯将取扈氏卢氏梁汉周三史
所未传者合之十国编年诸书以备五后因先梓马令陆
游二南唐书行世而以为未足复溯自二汉纪旧唐以迄
宋辽金元逸史之全将循次编补汇成大观而惜乎以他
事沮也余尝就萝村梅中聆其谈议谓两汉二书皦若日
卷四十八 第 2a 页 WYG1320-0410c.png
月迥非二纪之可比顾各有相发荀豫前纪作于汉初
平兴平之间已习见班氏成书而应诏减省创立五志
以补春秋考纪所未备若袁虎后纪则先于范氏所作
五十馀年其中多范氏所删取而不尽录者二纪之当
具比之易之有荀九家礼之有熊氏皇氏所应重标其
书为逸史倡故不惮亟为梓之如此至其所雠校则初
购善本于吴门宋开府署得明嘉靖间姬水黄氏所勒
本续得宋版前纪于项侍郎宅又续得明南监本后纪
卷四十八 第 2b 页 WYG1320-0410d.png
于吴宫允宅互相参对补其漏而更其讹疑即阙之不
妄填一字起自乙亥冬十一月讫于丙子夏六月会其
尊大人由两浙行省左移参知从杭州寄居吴门中间
多旷月凡八阅月工竣自古学沦失士子习一经竞为
举文茫然不解典籍为何物即一二知名之士橐笔载
牍日以文赋相矜高而巾箱五经匿为珍秘一遇史事
即司马光稽古录无不张口㰦㰦不能略辩而萝村梅
中年不踰终贾胸怀万卷其能网古今而罗百氏如是
卷四十八 第 3a 页 WYG1320-0411a.png
是非古学将兴有应运而先开者邪吾愿天之假以时
而得尽踵其所为志也
   五云唱和篇序
易曰方以类聚诗系曰才人当叔伯而予汝以兴故白
傅守杭元九为越州观察始制诗筒而涪翁与眉山则
各以著作为丹禁词官因之有苏黄唱和之作盖吹律
用同而跃剑当合理固然也浣庐彭君为襄平异才当
未通籍时即能读等身之书出其所为诗与京门贤豪
卷四十八 第 3b 页 WYG1320-0411b.png
争长艺坛有年矣顾往往取法最上撷汉魏晋唐而踞
其高步睥睨宋元下如蛙鸣鸱哨唾疐不屑予尝闻其
人而思一见之乃筮仕缙云寄迹山僻固知庞公非百
里任然且一行作吏文簿鞅掌虽才大不择而种花种
秫究之与邺宫酬唱之事稍有分别顾下车未几而刑
清讼简仍然以咏歌风雅当挥弦之理会吾友蕉园拥
皋斯地圭联璧合叔伯予汝因为唱和诗而录以行世
吾闻东瓯山水以括苍为胜而括苍山水则又以仙都
卷四十八 第 4a 页 WYG1320-0411c.png
蓬莱擅全郡之胜道书所称一十八洞天此其一也地
所钟灵必产人杰乃计之前代自赵宋王伯厚后终鲜
文学而近则刘君在园以括州刺史名过北海君复得
以缙云之长超李阳冰而上之而蕉园尾檡山后并厕
不朽觉一时名士共集其间不可谓非山川之胜事而
予以七十四叟寄数言以题其端延津飞剑千里必合
世之见之岂止占类聚之爻讽萚兮之什已乎
   雪园集序
卷四十八 第 4b 页 WYG1320-0411d.png
予与昌其比邻居儿时同学于塾师沈四先生之门予
九岁为文十岁出赴试应童子科而昌其小予三岁甫
九岁而即应试尝曰吾无以过君然先君作举文者谷
一熟矣既而丁国变燕京不守留都之建号者相继溃
西陵烽火达瓯粤里中奔逃予方避南山与沈七包二
先生蔡五十一子伯为四隐辟土室列藏书室中刻日
遍读而昌其方窜处山阴之马社不相闻也及
王师东略地风鹤稍定予出为文社考钟伐鼓号召诸
卷四十八 第 5a 页 WYG1320-0412a.png
名士始得偕昌其领东江之会饮酒歌呼流涕道故旧
然而昌其已就试每试辄第一声名藉藉雄长诸试者
诸试者见之辄相下呼为先生当是时昌其间为诗曾
以一卷示子伯刻之问世世多称之然实未见其全诗
也暨予避人去周流淮蔡不相见者越十年而昌其已
厌世不得赴尝谓昌其赍志殁恨无表见举文不可验
而生平咏吟且无所闻于时也乃予请假归杜门十年
而昌其令子能发其先人所藏较雠篇什搜简诸阙轶
卷四十八 第 5b 页 WYG1320-0412b.png
付之梓而属予为叙方予与昌其游时沈七早殒而子
伯与包二先生则各有诗文数十卷藏之子舍乃数年
以前沈七所遗子折而无嗣而今年八月则子伯之子
不幸已娶妇而天祝之其所遗集且不知弃于何所祗
包二先生孙枝已成长其别集中有所为虫弋编者约
三十馀卷予嘱之早刻而其孙不戒为无赖子弟窃数
卷去而昌其之子独能保爱父书遍收其沈泽而使之
嬗后夫昌其之过人者不止举文谷一熟矣
卷四十八 第 6a 页 WYG1320-0412c.png
   袁春坊试浙纪程诗序
当在史馆时与袁子杜少分厅起草每窗纸日落必撤
笔相对吟一诗然后骑马出东华门计长安聚首及今
相别南北各异地抡指约十五六年会丙子大比
皇帝从挞伐还允模臣所请扩乡试额而杜少奉
天子简命主文吾浙因得于榜发之后循例谒谢见杜
少官亭把袖如不相识其毛发容齿皆大减于昔知其
以终养复入官劳苦久矣然犹四顾轹落意气慷慨如
卷四十八 第 6b 页 WYG1320-0412d.png
平时自道无恙外愬言中帘烛短书日阅试卷无暇与
参房赋诗仿嘉祐时事惟是乘轺南来津亭纪程合得
绝句若干首以问吾子予受诵之其风骨峻上觉与当
日相对时不甚相远而乃身践修途心悬魏阙就其所经
无不以承诏品目偶佚绳简为兢兢未剖蚌而愁得珠
宜乎青婴满车箧也夫罔象入水不辨龙鱼况以漆室
探麸金而称量璅屑锱铢不爽此岂易事杜少自言曰
予甫入公舍而抚军以广额见咨遂喜为口号以附之
卷四十八 第 7a 页 WYG1320-0413a.png
纪程之末而拣所为诗适得七十一与抚咨广额之数
合其通于神明如此特予则重有感焉昔有谓长安之
月明于乡县洛阳之花灿过他谷者非花月之有殊而
所见之地异也今杜少衔使异于曩时而予则归田有
年远不逮骑马红墙相对咏歌诸旧事而杜少为诗与
予观杜少之诗前后若一夫杜少千秋岂复以顷刻为
今曩者哉然则继此相思其观杜少之为诗亦犹是已
   重刻杨椒山集序
卷四十八 第 7b 页 WYG1320-0413b.png
少读王章传涕泗被面骤出对客不能饰客讶问故曰
吾读王仲卿传故也既而读杨椒山自著年谱惊曰此
非仲卿乎仲卿学长安独与妻居疾病无卧被入牛衣
中与椒山读书无卧被同仲卿为谏大夫进左曹讦宦
官石显免其官与椒山为南部员外进北部劾咸宁侯
鸾降典史同仲卿起司隶校尉进京兆尹遽劾帝舅大
将军辅政王凤下廷尉狱既而死与椒山起刑部员外
迁兵部武选司遽劾相嵩下诏狱辟死又同然且仲卿
卷四十八 第 8a 页 WYG1320-0413c.png
之封事以日食椒山入奏亦以日食仲卿之得罪以指
斥张美人故椒山之得罪亦以扳援二王故所不同者
两人之妻皆沮其上书而椒山张夫人乞代夫死仲卿
未有也然当仲卿下狱时妻女皆同时收系女年十二
夜起号哭曰平时狱上呼囚数常至九今八而止先死
者必君也及旦而仲卿果死妻女徙合浦则是其妻之
罹惨较有甚于椒山者予尝入史馆询椒山传同馆官
曰未阄也曰此一代有数人物当特为起草而俟阄分
卷四十八 第 8b 页 WYG1320-0413d.png
乎同馆官不答既而微闻同馆有进劄子者曰孝宗非
令主阳明非道学东林非君子谓夫儒者言事但当以
迂全不以激骫东林之争每始于意气而终于朋党此
皆嘉隆间戆直诸习有以开之盖暗指椒山言也予曰
然则如汉王章者非君子耶曰章不识轻重亢言杀身
何有乎君子子不读胡氏致堂诸史论乎其于两汉人
物率诋之不直一钱是以朱氏传王荆公为名臣而称
秦会之太师为致有骨力何则不轻举也夫以岳忠武
卷四十八 第 9a 页 WYG1320-0414a.png
之死而犹讥其横刺其直向前厮杀而无所于变也他
可知矣予气塞而罢然而归邸捡旧史见赵宋两朝当
君国之惨死事者不下十百而宋史忠义传并无一讲
学之徒厕身其间然后知薄事功并薄气节皆宋学之
陋而非恒情也今予去史馆又十年馀矣康熙丁丑同
邑章子钰有感于椒山之为人取椒山所传年谱与其
生平诗若文合上下卷将刻以示世而属予为叙予读
之泪滴滴下一如畴昔读王章传时虽不讲学不汨其
卷四十八 第 9b 页 WYG1320-0414b.png
本心而章子以艺林之豪攻经生家年不及贾生独能
发奋忼忾闻椒山之风而兴起焉且复辑其遗文惟恐
其不传于后而汲汲示世此非君子所用心乎夫椒山
文士其于圣学未知其有当与否然而读其疏而知君
臣焉读其谕儿文而知父子焉读张夫人代夫疏而知
其夫若妇焉读王继津书与弇州王氏所为状而知朋
友之交焉至于兄弟则年谱所记彰彰也近之言学者
动辄轻事功而贱气节至有讦阳明之学以明得意者
卷四十八 第 10a 页 WYG1320-0414c.png
夫阳明事功固所宜薄然而气节者君子之梗概也椒
山不幸与王章同两汉儒术久为宋学所不许而阳明
又不幸而龙场以前同于椒山道学既难言而两人气
节又百不如权相之骨力然而犹尚有读其书感其为
人惟恐其不传于后而汲汲示世如章子者则是人心
之未亡而君子之犹可为也世有见斯集而兴者乎其
亦以予之读仲卿传者读之可矣
   郭总制观风集序
卷四十八 第 10b 页 WYG1320-0414d.png
古总制方州之任虽宰相遥领而雄藩钜镇实专武事
惟幕府辟士其聘举之盛每与公府置吏王国命官相
表里而今则文武并宪三载论秀首列其衔于贡版即
下车伊始亦得课士文而验士习之善否谓之观风此
典自
开国至今彪炳久矣汾阳郭公膺
天子宠任由直隶中丞总制闽浙甫期月间即能扬清
激浊振肃纲纪使官吏望风知所取法循良者相劝而
卷四十八 第 11a 页 WYG1320-0415a.png
贪墨诰诫洒涤自效父老讴思谓公驻闽疆旌门间隔
但愿一见公颜色捧公衣若履瞻公眉展颐揭嚬笑叱
咤不可得而多士何幸遂得邀公试奉公教诲受公简
拔而拂拭则是四民之所先莫如士也乃士亦感激军
门颁赉即藉之以梓其文传播远迩且复以予职词翰
属记事以弁其首夫文事升降关乎气运至治将开则
其文昌明博大并归雅正浙地虽多才而一经指授文
教不变固不待言特予闻去秋北征
卷四十八 第 11b 页 WYG1320-0415b.png
皇上从黑鲁仑还念公劳苦命画苑从臣绘关山堠望
图于扇并手书
御制凯旋诗一章劳赐之且
谕以闽地湿热解以清风虽
君臣相悦情爱实深然亦见
圣治无偏其于武备稍间即不忘文治如此今小丑荡
平要荒来王边关数万里皆我舆服
六师奏凯正普天欢庆仰贺升平之日而公以试义一
卷四十八 第 12a 页 WYG1320-0415c.png
编敷扬文治且即以此当歌咏黼黻之具则是录虽微
似亦报清风之谕之所自始也吾知文武宪邦之诵将
从此进矣因于编辑之次谨搢笔抃舞而附以是言
   汇刻小试文卷序
唐宋赴试举子先以词业进所司词业者举子生平所
为文也明即不然士当应举即自閟其文不令与所司
相通而居常肄业往往群连类集创社于枌榆之间载
笔无几何辄板其文以行世较之乡举之行稿礼部之
卷四十八 第 12b 页 WYG1320-0415d.png
房牍倍为张大苟非社业有名字即见举礼部仍不得
预馆局侍从之选而今又不然士子不创社不板文出
其词业不得与行稿房牍并行艺林然而行稿房牍之
为文则皆其文也礼部无房本而乡闱撤帘后行卷不
齐坊选搜未售之文伪为举业而见举者亦复遍假诸
他人以自文其陋虽未行然行过毕焉徐子二吉偕同
人为文声应气求未尝挟敦槃赞牲醴鼓钟燕饮徼盟
会之习而声气所感群焉以兴其文早播诸远迩其应
卷四十八 第 13a 页 WYG1320-0416a.png
试而见举以去者不可指绌乃不假词业不需社文简
生平小试诸牍板之行世夫试牍与闱牍一也试于乡
试于礼部与试于州县亦一也见举者既得挟二试以
行于时而已举未举亦各得因诸小试以自见其技九
鼎在门无异于在庙而太阿有神可以剸兕虎即可以
挥晋郑之兵之众则虽小试文卷自当与两闱朱墨并
行于世又何有于唐宋词业有明社义之纷纷者为
   吴司教偕许太夫人八十双寿序
卷四十八 第 13b 页 WYG1320-0416b.png
庚午之秋吴子介臣以第一人领是科解首而予儿次
之故事同榜者叙年录录其井里氏族与二亲之存者
否而以两存者题为具庆时开卷得具庆二人羡之顾
予杖乡久而儿以类我未免怀本生之嗟惟介臣承欢
在堂白首无间言予尝读孟子疑君子三乐上及父母
中及俯仰下及教育而独不得于一身出处之间分别
显晦岂薄仕进哉以为仕进者用以乐亲而非吾所为
乐之之具也乃介臣自言曰吾敢以父母之年徼荣显
卷四十八 第 14a 页 WYG1320-0416c.png
哉夫父母何年耶幸而两附计车去不登于礼部犹得
以负米归来着斑斓衣万一通籍而致身则此身
君身也其将乞此身以事亲难矣于是端居子舍者又
六年会
天子从北伐还偃武修文仍然以乡比当解士之岁而
介臣尊人先生年七十有九明年方杖国而太夫人许
太君则正八十时也亲朋谋所以为寿者而乞言于予
予闻先生籍婺源族甲地大儿时亲见其祖伯以太常
卷四十八 第 14b 页 WYG1320-0416d.png
卿抗疏劾魏珰救杨忠烈直声震天下而先生弱冠受
四门博士贡留都相争上进以不负门阀乃
鼎革以来仅得充分水教谕即以孟安人在堂乞养归
里而太君少贵本中丞女孙而鞠育于世父大参公家
其时一门济美方遭鼎盛而太君之兄由副使分守蕲
黄为宪贼所胁不屈被害虽已经赠恤进太仆卿而终
以一身许国之故家世中落太君每言之而疢然于心
故先生平时读书训子未尝不汲汲仕进而其终生拮
卷四十八 第 15a 页 WYG1320-0417a.png
据者专以奉养孟安人为兢兢是以兵革甫定连值岁
歉而太君以珠玉锦绣之身为贫家操作不少懈怠然
且以先生当幼子不能晚岁承二亲为歉今先生暮强
耳目聪明骨綮而筋坚手无所携持而足能阔达衣冠
方幅率士子谈道娓娓终日不少休予尝欲举耆英之
会追随步后尘而尚有待也太君盛母仪诸通家子拜
堂下者抠衣问起居画冠绿发步履饮食如平常凡此
皆人子之所愿望而未易几者夫年登八十一难也齐
卷四十八 第 15b 页 WYG1320-0417b.png
齿二难也身其康强而不为岁月所耗蠹三难也况乎
以称觞之年当解士之岁介臣与诸士同登建礼使仍
首两试耶则入官
禁近当筑养堂于京师而苟其从槐厅学人选入东馆
则邸舍迎养亦正不废是三乐之外抑别有所以乐亲
者而吾即于是而进思之初归田时厌为寿辞择其年
之高者八十九十间一应之而近则概不一应以为年
踰七十安可以番番之老捉笔媚人以故绣屏锦幛皆
卷四十八 第 16a 页 WYG1320-0417c.png
任人为辞而署名其间独于先生与太君忻然橐笔此
岂以予儿同籍之故阿所好哉夫亦以推之古今而未易
觏者则泚笔其间而深有幸也而况家人之当此者也
   龙山祝矜删诗序
予自乙丑归田后年踰六十老且病不能为文辞遇有
亲知作庆吊屏幛𦉊石及诗文集序听其自为文署年
月名字与印记去且有伪为予手书以付碑版者予见
之俯首称不敏不敢直如此者又十年矣祝子矜删偶
卷四十八 第 16b 页 WYG1320-0417d.png
出其近诗属予为序予爱而留之不辞又不使自为然
又急切不能应弃之案左者越半年自忖古书画家见
名人踪迹眷恋不释然又不能弁其前而躠其后点次
其佳好则但为署一名曰某观予之读矜删之诗可无
署一名以厕其间与近世为诗者好谈二宋而今则又
当小变之际明时郛廓既已洒涤而二宋佻谚诸习亦
复去之恐或后则迄今以往自宜有独辟意境推陈出
新者为之更始而矜删先之予观而知之然则观之无
卷四十八 第 17a 页 WYG1320-0418a.png
以异于序之也夫以矜删之才之学其为古文今文无
不超然独得一往多上人而予皆得以观之而知之也
而况于诗已
   胡飞九诗词集序
学者之兼才伸于彼者或绌于此张平子无五字佳诗
而使梅都官与柳屯田易地相观则诗词阙然况近代
举文别为一科又复方圜黝垩必不能相通者乎以予
观胡子飞九即不然飞九名家子席其世学甫结发即
卷四十八 第 17b 页 WYG1320-0418b.png
出与艺坛长者相为雄雌尝自号潜九又号飞九雄鸣
雌㐲吾不能测其飞潜之所至然与之相对如泰华奇
峰陡立千尺而沕然穆然与之偕忘于无言之天至感
时赋事偶尔触发即指爪飞扬兴会勃勃然且匠心绌
折比于纂组机织之巧利青黄藻米抑何神也去年冬
飞九以小品诗词文草示予予留诸几案不能舍去惜
年老无赖每言念旧交惄然伤怀而飞九集中诸赠答
皆当时耆旧四十馀年所离别生死契阔而不得一见
卷四十八 第 18a 页 WYG1320-0418c.png
者而皆于是乎见之即此间名下若宇台景宣秦亭野
君诸老友洛滨褉饮相对忾忼犹宛宛若昨日事而况
其他乎然则飞九之诗文与词其久为耆旧所称许有
如是也
   吴中书庐墓序
古倚庐在中门之外苟无故而夜居于外则见者吊之
是以礼曰父为众子则不次于外凡以明庐次之必在
外也今门不设庐庭以外不设垩室有就墓堂寝枕者
卷四十八 第 18b 页 WYG1320-0418d.png
辄以为庐墓非孝道然则未卒哭而反于寝始为孝与
夫古之不庐于墓者非谓墓不可庐也亦曰死徙无出
乡凡葬亲者必不出井里之间而古之葬法不令妨田
纵去棺有咫犹且起而藨菑之夫是以不壤不树虽欲
辟苫块之地而无所容也今吴子以宰相判官上其母
一品夫人茔之空山而庐于其傍人以为怪予闻而善
之夫斯礼不行于今几三百年矣幼时闻先君守墓驾
言种桐而借宿于墓邻盛氏之门而司空张嵿且复以
卷四十八 第 19a 页 WYG1320-0419a.png
爱枫为名自号枫丘因徘徊枫间以寄慕思何则恐惊
听也今
天子纯孝当
太皇太后宾天之年曾具巾苇庐居于
乾清门外而臣工化之相公李公遂归庐(即庐/江)而庐之
北门之冈而予友祭酒汪君就西湖垄间而垩室焉乃
吴子复相继起是数百年来今始知庐墓之无所否有
如是也夫里门厌居即山陬海澨犹思张㡘幕而寝处
卷四十八 第 19b 页 WYG1320-0419b.png
其间而况先人之乐丘朝斯夕斯其与夫望都亭而驰
哨堢者且有过也然则此亦安閒矣世有谓此为不孝
者且读论语注有曰人性止有仁耳曷尝有孝弟予久
深恶之而无所发因题其篇云
 
 
 
 西河集卷四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