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五
卷四十五 第 1a 页 WYG1320-038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西河集卷四十五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
  序(二十/二)
   李广宁司马诗集序
十岁见杨盈川诗初未尝知为诗也而诵而好之以为斯
文中固有如是其可娱者人有以东野夫子集问伯兄伯
兄称其佳而窃为不然伯兄曰汝何知汝他日当知之迄
卷四十五 第 1b 页 WYG1320-0383b.png
今越四十年而其所为不然者犹故也文之在人犹云霞
在天一望轩然虽有他物不得而掩之必再顾三顾而后
知其为美者非真美者也予读广宁诗目之所接口之所
诵皆豁达于心有口所不能道心所不能发者而广宁能
道之发之其思深其意广语奇调高而一准于法意向之
所为一见而知其美者其在斯与广宁为人卑以自牧其
接物恂恂一如有恺挚之气行乎其间宜其诗之温柔亲
切有如是矣或言广宁治鬲津政声藉藉然不废吟咏有
卷四十五 第 2a 页 WYG1320-0384a.png
鬲津集行世其后游楚有楚游集今将以鲁国司马特
遣开牙于淮沂之间褰帷而行予谓为政与为诗表里
政閒故心閒心閒故为诗亦閒他日过鲁必有以鲁国
风诗采之入奏者岂仅灵光一赋已哉
   王舍人选刻宋元诗序
昔昭明选文谓文有变本不相仍袭譬之椎轮为大辂
所始而大辂不必为推轮增冰为积水所加而增冰不
必皆积水审如是则汉魏六季升降甚悬然犹不能存
卷四十五 第 2b 页 WYG1320-0384b.png
汉魏而去六季而欲以三唐之诗一举夫宋金元五六
百年之所作而尽去之岂理也哉夫唐之必为宋金元
者水之为冰也然而犹为唐则冰之仍可为水也宋金
元之大异于唐者铅之为丹也然而不必为唐者丹即
不为铅而亦未尝非铅也曩时嘉隆间论诗太严过于
倾宋元而竟至于亡宋元夫宋元必不能亡而欲亡宋
元遂致竟陵公安竞相篡处势不至于倾唐不止今之
为宋元之说者过于重宋元而抑明夫明必不可抑而
卷四十五 第 3a 页 WYG1320-0384c.png
过于抑明而重宋元其势亦不至于倾宋元不止舍人
王君惟恐以今之为宋元者如昔之为唐而仍蹈其弊
于是搜讨遴录遍辑宋金元之诗而以拣以料扬其秕
而汰其砾取夫宋金元之近唐者而存之夫丹固亦可
爇之而仍为铅也今无论宋时诗人如渭南沧浪眉山
涪川诸集其见诸编者去唐未远而即取金元之在选
者而试诵之夫不见虚中好问之近韩韦师拓麻革之
近郊岛赵承旨虞学士之近钱刘鲜于机萨都刺之近
卷四十五 第 3b 页 WYG1320-0384d.png
温李揭奚斯太不花之近张籍王建乃贤郭奎张宪兀
颜子敬之近方罗近沧浑哉
   理学备考序
圣门无不一之理而有不一之学惟无不一之理故尧
禹汤文皋夔伊散所行不同而同归于理惟有不一之
学故虽圣人之门同一授受而四科而外漆雕氏南宫
子容以退为进曾晰琴子开以无为为宗端木公孙子
龙以说辨相矜多仲子路澹台灭明以游侠显卜商商
卷四十五 第 4a 页 WYG1320-0385a.png
瞿馯臂子弓以论著讨求置身于传述之列然而殊途
同归合源异流卒不以此开分别之途若是何也则以
此理之本无异也故理同则学同学不同而理愈无不
同逮赵宋继起虽其同时言理学者肇于周子而二程
而邵而张稍有区别外至涑水崇安渐涉疏旷然犹一
理相学不分彼我及金溪紫阳偶相质难而学者遂以
此为龃龉之端设立门户区分畛界是欲使吕尚阴符
黜于皋谟卜氏诗序殊于商易也而可乎夫列圣之不
卷四十五 第 4b 页 WYG1320-0385b.png
同列圣之行也其无不同者则其理也理在天为天在
人为性在天与人之所行为道故儒者以理为天又曰
性即理也又当乎理之谓道而合性与天与道总之为
学盖学以学此而已虽所学不同亦学此而已譬之至
都者以舟以车以趾以蹄以东西朔南阴阳向背而究
之至都而止故日月不并行而皆丽乎天江河不同流
而皆见于地阴阳寒燠燥湿不同候而皆合乎天与地
之气所谓众致者一致之归故贵乎学也今之学者吾
卷四十五 第 5a 页 WYG1320-0385c.png
惑焉守支离者訾金溪崇易简者鄙紫阳而沿其流弊
遂移之为河津姚江馀于新会纷纷牴牾夫朱陆尚无
异同而欲以朱陆之同异移之他人不亦怪乎彪西先
生为河东夙儒考道有年乃复以理学相传恐有阙略
或致是非同异相持不决因辑诸儒语录为理学备考
一书夫不裒不减不赢不匮备之谓也备则无偏陂之
见存乎其中备则无挂漏之形见乎其外而就其学以
溯其理洋洋海若不知南极与北极也星汉入其中日
卷四十五 第 5b 页 WYG1320-0385d.png
月出其里阴阳寒燠燥湿皆与为往来而藉以消长理
学虽繁欲舍此而更为异同不得也顾吾有进者先生
与河津同里昆崙可溯百川俱会定无守一曲以为独
得而其书倘行
圣天子经筵进讲时及理学且谆谆以消朋党化同异
为谕果能进其书以邀
乙览纵语录纤微然安知不即与卜诗商易称极备哉
   丁孝子身后芳名册子序
卷四十五 第 6a 页 WYG1320-0386a.png
身后芳名册子者故明丁东阜先生之孝迹也先生为
嘉靖国子生曾侍父双槐公疾将革百医不能疗值岁
除先生徒跣祷城隍祠归而阖户以泣既则诣灶诣家
庙众不知何所为也诘旦元日双槐公回面谓先生曰
吾不能再逢此元矣子孝舁我至前庭加衣冠其身将
一谢天地祖父而后别即舁第出先生率诸子姓群从
拜天地祖父毕焚纸币出袖中片牍杂币中双槐公卧
视见若有神物攫币去者惊而谓先生先生唯唯私喜
卷四十五 第 6b 页 WYG1320-0386b.png
曰事得济矣越五日先生不疾死死一日而双槐公愈
越数月公与先生子捡先生书室收诸留遗见箧中有
让年算以代父死疏藁笔画俨然公执藁而泣始悟元
旦焚币时其杂投之牍即是也且又悟神物之攫之者
亦以是故乃告诸亲族既而外之人亦渐渐有言其事
者府县长吏争为题而榜于其门而好事者复图绘而
歌咏之于是同邑内史孙公为书其册首曰身后芳名
今其事已往矣其五世孙进士文龙以谒选来京师重
卷四十五 第 7a 页 WYG1320-0386c.png
装潢素册彷旧图而书先生遗疏于其上以乞夫京师
之善歌咏者予思孝者天德人敦不乐道况世远代易
而为之子孙者复能诵扬先德以彰夫骏烈则是先生
之孝其不匮者可知也且此亦身后事也予在故乡时
已题前卷今复记其始末而序之如此世之咏歌者可
以观焉
   张澹民诗序
少时与澹民之弟公授为诗未尝见澹民诗也既而见
卷四十五 第 7b 页 WYG1320-0386d.png
澹民之诗则澹民诗实胜公授顾公授以客游不归而
澹民亦日走四方在故乡时少故予极爱其为诗而求
与倡和之则什不得一焉今予来京师而澹民适远游
过阙寓于其家人为都官郎者因得卒读其近年所为
诗夫澹民为诗不多而寄托隐深于古诗得子建法其
近体诗则萧散閒隽多自得之句顾赋写饶实境今为
诗者不及矣予少好宋元人诗既而随俗观钟伯敬选
诗又既而悉弃去效嘉隆间王李吴谢边徐诸诗则正
卷四十五 第 8a 页 WYG1320-0387a.png
与公授为诗时也今距三十年海内为诗家又加于昔
而变易百出复有窜而之宋元者而澹民之诗则犹从
嘉隆而进之于唐其不为习诱若此独是澹民以世家
子能袭其家学诗本小道尚足继其先人宫谕公下及
累代名集究其所得当不止诗一节而澹民生长豪奢
自幼迄壮悉得修服食玩好宫台圃榭之美及图画典
籍什器刀剑金铜镃石漆沐雕锼追琢冶铸之巧以追
席夫先世遗绪朱轮华裀之盛者三十年来犹未之有
卷四十五 第 8b 页 WYG1320-0387b.png
改也而公授客死澹民则骤丁贫困至道路琐尾具饥
人之色乃犹然泄泄洋洋下笔为诗文慷慨磊落毫无
牢愁愤叹及局脊踽穷之见于词句此予之掩卷而兴
思者乎
   馆拟甲子科湖广乡试录序
皇上御极之二十三年值元会初开干支初辟之始礼
臣以宾兴大典恪遵成例开列诸臣应任选者仰荷
睿鉴特命臣偕臣典试三楚伏念天下当荡平之际东
卷四十五 第 9a 页 WYG1320-0387c.png
渐西被海波不扬而三楚介在南服自荆门以南远至
五岭中间数千馀里前代雈苻跆藉不遗尺寸赖
世祖皇帝方行克诘耆定武功江汉之间幸有宁宇而
潢池盗兵又适当黔巫之冲浸淫衡岳凡铺敦师旅悉
集之襄樊谷邓以下与湖湘为控驭卒之
六师张皇皆藉我
皇上圣文神武裒荆罙入持玉斧而劈之澜沧之外洞
庭上下重见天日迄于今文德振兴贤书进献者又三
卷四十五 第 9b 页 WYG1320-0387d.png
年矣古者生聚教训必须时日而
皇上以存神过化与斯民更始如风之刁嘹而万窍齐
发不数年间岩居谷处悉受披拂臣虽驽劣亦何致以
文命覃敷不加宣布独是三物六行互相比较惟恐以
浮文虚夸致妨德艺是必于程朱较墨之间使言行相
副始不负我
皇上求贤至意用是惴惴惟谨乃暑雨宵晨既底其地
即与二三臣工载厉厥事惟时监临巡抚中外劼毖纲
卷四十五 第 10a 页 WYG1320-0388a.png
纪肃然而提调则布政参政经理精详监试则参议佥
事防卫周悉爰集同考试官决题发策进提学佥事所
取士而三试之垂帘于堂合众视而通以一心一若心
入重渊而目营四海积若干日得若干人以
覃恩广额增若干人并取乙卷贡成均者附若干人而
录文若干首以献臣谨拜手稽首飏言简端臣惟国家
致治莫先用人用人之要在乎言行故三代立贤必以
言扬行举为旁求之则而成周三载选士必大比其德
卷四十五 第 10b 页 WYG1320-0388b.png
行考询其话言而后升诸宅俊以贮为世用此无他言
者行之表德者言之本也自西京取士有举有试而分
德与言为二然且试士之目犹尚躬行如所称贤良方
正孝弟力田者简拔之中仍不失砥砺之旨故两汉得
人较后为盛暨隋唐以还广立科目但以天子亲试者
谓之制科而别立秀才进士明经诸科为有司所试舍
此以外别无他途为进身之地而于是以行求言而言
见以言求行而行不可必见夫立言者既欲借言以表
卷四十五 第 11a 页 WYG1320-0388c.png
其所得而求言者亦即欲因言以定其生平则疏其辞
矣必瞯其情也瞯其情矣必覈其义也覈其义矣必觇
其情之何以通与义之何以立也夫如是而衡文之难
也甚矣曩者汉庭制策首重儒术然晁错内习申韩外
应文学虽孝文之明犹不能辨其醇杂宋代启高文辟
诡习顾刘晖私制新体而应试则谬为方正之语以尝
有司则虽欧阳之聪亦且为其所蒙昧而绝不之觉况
今人之文不逮晁错有司之识远逊欧阳而欲以尺幅
卷四十五 第 11b 页 WYG1320-0388d.png
之间烛照数计坐见其败也乃者兢兢业业殚精敝思
自谓可以告鬼神而终不能少释于寤寐者以为因言
以求人仍不若因言以求言盖言有伟肆而非夸者终
不若醇谨而不流于固言有绮丽而非靡者终不若清
真而不邻于薄言有勃窣而非僻者终不若简易而不
沦于一望而易尽则文字虽微亦即为维持气运变易
风俗之大道而况高文华国正
圣天子启迪文教所有事哉夫文体不同要归一致前
卷四十五 第 12a 页 WYG1320-0389a.png
代取士多途总皆以登选之一意行之虽明经明法不
一其科三年二年不一其候两省礼部不一其地帖括
经义不一其业然其为求贤之旨则一也况今者家共
一书人共一艺
上以是求而下以是应闭门造车出户而合登明选公
夫岂有二姑无论其他即楚材晋用起自春秋而其后
三楚人物汉唐辈出诸如黄香孟宗以孝行著易雄李
芾以忠义见黄琼郭翻之方正胥偃郑獬之气节庞德
卷四十五 第 12b 页 WYG1320-0389b.png
公刘凝之之高尚孟浩然皮日休之旷达以至干办如
庞统向宠品量如孟嘉罗友力学如车胤潘京该博如
黄琬李善词翰如李邕欧阳询文章如罗含习凿齿王
延寿杜审言辈何一非生其后者所当法式而其各不
一以归于至一有如是也然则言行虽殊求之惟一而
至于文体之变犹次焉者矣臣之所自勉以勉多士者
如此若夫有事兹役有吏臣若若例得并书
   王文仲六十序
卷四十五 第 13a 页 WYG1320-0389c.png
予与文仲为禊洛之会正始诸贤未有少于予与文仲
者也既而与文仲之子作河朔游则河朔诸贤仍未有
少于文仲之子者夫以阮籍之才旷视一世犹然与长
原安丰父子前后友好况以予之愚而幸友文仲又幸
友文仲之子岂不甚快独是以夙昔所齿序者而其子
继起乃复与之讲友朋之好则其岁月之所经亦已多
矣予中年避人不知文仲之所以处壮者如何也第观
其少时意气蔪然扩乎其神明皦焉若初日之升于林
卷四十五 第 13b 页 WYG1320-0389d.png
其争衡艺文卓立坛坫又何尝不以用行之事为己任
哉曾几何时而三豆之觞即已在乡曲间也夫汝颍之
士流离世故犹有托身天宇之感而柴桑心悼远役尚
官百里文仲以麟龙之姿处约味道凡生平取与过为
降薄毋论世味冲子即其自奉之歉茹蔬断肉杂齑瓿
几桉服食悴诚有生人之所不能甘者予尝服其行
高其谊而未尝不悲其资世之遇淡也今年秋以六十
生日属予为文夫栎确无才弃置能久此物情之恒惟
卷四十五 第 14a 页 WYG1320-0390a.png
是楩梓珠玉亦以寡用为久长人固各有志耳李愬以
西平之子建功淮蔡而愿归盘谷兄弟异趣文仲自处
隐閟而有兄在朝领殿中执法之选为
天子亲臣人之志量各自有在独予固文仲友也避人有年复能
偕其子之友一觞寄祝天下有耐久如予者可以为颂矣
   刘栎夫诗序
予每诵云间之为诗辄念黄门当日以古学剪辟蓁秽
夺楚人邪说而归于正何其雄也今则宛陵涪川篡行
卷四十五 第 14b 页 WYG1320-0390b.png
于世毋论其所宗者皆鄙猥亵败不足深据而即以难
易观之夫才人当为其所难以千百人为王岑必不得
者而一二人为圣俞山谷而即已大噪于时然则其所
尚者止藏瘢廋慝当逋逃之数而非丈夫抒才见学之
能事也刘子栎夫来长安予重读其诗叹曰此非当时
与黄门同事者乎乃以当世非笑云间之日而栎夫仍
携云间诗以游于世且其诗则向时游秦之作也秦风
刚劲为三百变体而栎夫以正行之凡泾南渭北萧关
卷四十五 第 15a 页 WYG1320-0390c.png
瓦亭之间咏歌笑傲而仍不失四始六义之正嗟乎此
何如者耶今
天子好文取天下为诗文者试之昭示天下而间在举
中犹且习气未除半趣弇鄙向非册府大臣力持文教
申敕再四几不能使昌明张大之业行于开辟然则栎
夫之为诗譬诸松柏本后时之凋而今且复为先时之
荣不亦怪哉
   何生洛仙北游集序
卷四十五 第 15b 页 WYG1320-0390d.png
人能为唐诗而后可以为宋元之诗如衣冠然挛手局
步邻于拲械而后稍稍为开襟偃裼之状差足鸣快而
不然者则裂冠毁冕而已顾能为唐诗者必不为宋元
之诗如琴瑟然搏拊咏叹已通神明而欲偶降为街衢
巷陌之音以为娱乐则流汗被地而世人不知则以为
弦匏无异声钟釜无异鸣而已吾乡为诗者不数家特
地僻而风略时习沿染皆所不及故其为诗皆一以三
唐为断而一入长安反惊心于时之所为宋元诗者以
卷四十五 第 16a 页 WYG1320-0391a.png
为长安首善之地一时人文萃集为
国家启教化而流俗蛊坏反至于此遂一手榰梧以与
时之波靡者争而近则东方渐启爝火顿熄乃吾里为
诗如何生洛仙者先予入长安且流连于燕齐赵代之
间者至久且远独其所为诗广大和平不为时诱是何
其铮铮者与予门下何生卓人为洛仙大阮其为诗矫
然独立予方欲驰书示之使之知郊庙明堂之音黄钟
大吕之调而洛仙在上国观光最近以此倡和南北吾
卷四十五 第 16b 页 WYG1320-0391b.png
知四始六义不难复也此集系一时游览所作然已能
见大概于其过也遂序而告之
   张芍房摩青集序
日见千百人不足当所见也其足当所见者或数年之
间不见一人或一日见一二人然且所见不一有一二
见者有一见不再见者夫至所愿见之人而一见而不
复再见甚矣所见之可思也予与张子芍房见于汝南
之南亭致相好也顾嗣此不复再见康熙乙丑其犹子
卷四十五 第 17a 页 WYG1320-0391c.png
举人偕计车来京距向相见时一十八年始接其书问
且间见其近日所为诗若词而其人终未见也古人能
任意不诎于事且不为境遇所稽滞故每一思及千里
命驾而予以一官升斗栖迟京邸不即归也即归亦觅
食乡里不得挟糇粮徒步访友则其相见有终未可必
者毋已则第见之于其诗与词而其诗与词抑何四顾
磊落忼忾沈摰其声情相属一若芍房之在前而与告
语也夫良朋契阔既久其间阴阳寒煖亦已递变即生
卷四十五 第 17b 页 WYG1320-0391d.png
人齿发精力亦渐减薄而其为文如故也然则今之视
后来亦犹是矣芍房有从父广文君予见之息县与见
芍房者同时而犹子举人则见之今之京师其继此相
见与否俱未可知闻芍房搆园居名曰陟园取陟岵陟
屺之义而中建杰阁以摩青名则即李白登华时所称
顶摩青穹者是也夫陟园思亲已不再得而登高四望
有怀远道则芍房亦第于君父朋友间相思愿见而登
愈高则见愈远因不惮抵苍拂昊以求快其志则其所
卷四十五 第 18a 页 WYG1320-0392a.png
相思而愿见者安知不即于恒山北望间加之意焉
 
 
 
 
 
 
 
卷四十五 第 18b 页 WYG1320-0392b.png
 
 
 
 
 
 
 
 西河集卷四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