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三
卷四十三 第 1a 页 WYG1320-036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西河集卷四十三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
  序(二/十)
   两浙张中丞监临庚午科乡试举人放榜谒谢
    公序
皇上御极之二十九年礼臣举宾兴故事次及两浙分
别监临提调监试考试诸官而以大中丞张公为诸使
卷四十三 第 1b 页 WYG1320-0365b.png
长监临全闱昭旧典也前此东南用兵师武策力能以
克诘戎行树揆文奋武之略遂致东南礼治甲于天下我
皇上巡方来浙特广文教进诸生而谕以文章经术之
本士子之沨沨兴起于黉序者三物六行互相比较惟
恐以浮文虚夸致妨德艺往往简练揣摩必欲使偶然
摸索皆名副其实而言见乎行始不负
国家求贤至意故公于辟闱之始上下劼毖纲纪肃然
而一经锁院遂晨夕戒儆防卫周密使中外官僚参详
卷四十三 第 2a 页 WYG1320-0365c.png
校理无不矢公矢慎底于有成公之于监临可谓劳矣
闻之宋之嘉祐以庐陵欧阳专主贡举与端明韩君龙
图梅君辈互相倡和嬗为胜事今之监临即古之知贡
举也然而监场视卷今昔不同夫程材无方升求有数
则限于材地风帘官烛刻日迫促则艰于审视参详分
牍各执意见则难于合并而公皆有以调剂之未尝为
苛细之行而合同融化以前帘而统中帘之务相传草
榜已定公遍阅其所取者为之甲乙暨放榜后尚能记
卷四十三 第 2b 页 WYG1320-0365d.png
其词句而指其瑕瑜自非至公亡私以得人为己任者
焉能至此昔者武成榜发姓稀名闇即为时讥而今则
知名之士前后络绎单寒陋巷皆蒙进取即间有阀阅
子弟世济家袭亦必少见头角曾称艺林并无衣冠襁
褓之藉为口实道路之人不归之主文之明而归之监
临之公不归之参详小试之能谨而归之监临之饬之
严而倡之毖则岂非方州大臣实能以求贤进士为致
主之先资也哉公词臣起家分闱者再皆以得人膺冰
卷四十三 第 3a 页 WYG1320-0366a.png
玉之鉴而观风浙河日省月试裒然举首者多登贤书
其惠我誉髦如是岁在庚午识者谓庚者更新之象而
午为文明离光正中必有大人焉起而持其运会者公
其是矣榜发之后举人若干人谒公于军门例有飨谢
因请予为文而序之如此
   苍源文集序
吾越自陆佃陆游而后无文人焉若徐渭则丘邑之长
岂可与中原伯叔较先后哉然而概视之天下与吾越
卷四十三 第 3b 页 WYG1320-0366b.png
同间尝北极燕齐南抵瓯越东西历江汉河济求若云
间日下相见如素渺不可得即或闻名而思通文词以
致慕效亦百不得一二然后知吾越虽乏才仍未尝少
逊于天下人亦有言一隅者四表之则也九有者一方
之积也当予出游时有称诸暨冯苍源氏为吾越著作
之雄予尝思其人而未之见也暨予归里窃观苍源氏
所著有丛笥一卷其目列丛说丛记丛问丛对诸条彷
佛古诸子家言而不假连类不藉影响直抒诸所见而
卷四十三 第 4a 页 WYG1320-0366c.png
精警刻核语无旁贷锲锲乎论难之能也越数年而介
予及门示以生平所著书兼属予序人有学文不成者
去而学艺而艺成曰文与艺等也学文之家不必减于
学艺之众也然而十人学艺而十艺名十人学文而文
不得一名岂真艺人嬴于才而行文之家率鐬心鉥智
旷百世而不一觏哉夫操斤满前不可谓工倕也把笔
者满家不可谓屈宋与贾晁也艺事易习而难精文易
为而难以名然则其所谓无文人者非无文人也谓无
卷四十三 第 4b 页 WYG1320-0366d.png
文人而如农师如务观者也苍源之诗别于文长而文
则直与农师相颉颃吾越之人斯居其一矣特予与苍
源相隔祗百里耳其年齿相去亦不过七八岁以下而
示我所著则予年七十苍源几八十然尚未相见而寄
题其篇则犹是四海之大九州之广所谓闻名而思见
所著而起慕效者而又何一方之足云
   齐母张太君九十寿序(齐钦斋徵/士尊人也)
予与徵士齐君游其母张太君以大节受旌尔时有司
卷四十三 第 5a 页 WYG1320-0367a.png
即以贤寿题其门以为母年七十世所罕也及予为母
作节寿录已届八十齐君尝拜予且喜且惧以为世安
有长绳可系如此日者乃予宦京师以迄予告中间相
距又十年而母尚无恙齐君因寓书及予重以九十之
觞谓予称祝予然后知我母之难老正未既也夫母不
尝以贤寿称耶夫以贤致节以节致寿贤与节有定而
寿则无定向之称寿亦徒以七十古稀未必后来之有
进于此而即此以颂已云罕觏乃不意进而八十又进
卷四十三 第 5b 页 WYG1320-0367b.png
而九十则夫向之所为寿者在当时以为颂而以今观
之则祗为祈也在当时以为祝其所已至而以今观之
则祗祈其所未至也夫至祈其所未至而千秋百岁亦
祗于未至间概之已矣且夫节母之年未易也冰霜短
景私顾难度每诎指一岁可抵十岁而人之求节母者
常恐以靡他之义久而生变每诎指一岁可抵数十岁
则夫自矢志以至受旌已不啻百年之享而况受旌以
来进而加倍则夫期颐耄耋岂足复为我母贺况从来
卷四十三 第 6a 页 WYG1320-0367c.png
贤节之称多得之身后几见荣名大典及身享受至数
十年者则是所至皆千秋也齐君书至云吾母教子之
切垂老不辍而为之子者与故人相隔十年贫窭如故
是安足以慰母心则节寿录不云乎齐氏自观察公后
几堕儒术而吾母于先公赍志之后抚藐诸孤而授一
经以为斯世经术之冠此真所谓以善养不以禄养者
虽绌处何憾焉
   默堂诗钞序
卷四十三 第 6b 页 WYG1320-0367d.png
古者试有甲乙科而乡试无之以乡第解之南省已耳
未尝设科也今则乡会试并皆设科亦并有甲乙而近
反去会试之乙科而独存乡试故会试无副榜即殿试
三等皆谓之甲惟乡试则但取入解者解礼部而以其
副者贡之成均即乙科也康熙庚午
上命编修张君尚书郎王君司浙乡试而以沈君武抑
中乙科或谓有司明能知武抑或曰不然武抑岂仅中
乙科者予知武抑久三吴推指名士首绌指武抑其先
卷四十三 第 7a 页 WYG1320-0368a.png
人四世皆中甲科由父而上其为中外执法者三世矣
以视武抑诚不无惭卿惭长之目区区是科诚何足为
武抑重然而武抑之重是科何夥也毋论武抑举文久
为世诵习而即观其诗体撰闳闿举纂紃雕绘而悉返
之神明之间然且质不伤雅朴不涉鄙追六义之遗而
一袪近习之陋尝谓浙诗顿降始于康熙甲乙间而武
抑早有以振之予初从武康二韦君问讯武抑在三十
年前越二十年而与陈君兴公论文长安是时武抑居
卷四十三 第 7b 页 WYG1320-0368b.png
塘西往往对其友而未尝不愿见其为人也今武抑以
主文编修君出予门下见予于湖滨时兴公二韦已墓
有宿草而予始得与武抑慷慨论诗虽知之有素然亦
私幸有是举以得一见也然则武抑入长安其得藉是
举以见其诗并见其人犹是矣予故序其诗并述其所
遇以志予相见之有幸焉
   借山诗序
前一年折指戒为文间或彊勉偶一及杂体而于序则
卷四十三 第 8a 页 WYG1320-0368c.png
戒之尽以为生平皆酬应文字而序居什八诗序尤甚
人有以诗序请者必凿坯闭閤拒不容息而独于借山
则不然借山谓予曰凡子之相戒序诗者亦以绝夫庸
妄干进之徒谬邀虚誉以驰骛于声利之场言不足高
祗以取憎而有如澹然泊然绝尘离坱以偶然与风水
相遭而不能出一词加之岂古人赠言意哉曰不然夫
序诗者序其诗耳其诗佳虽或驰骛可也其诗不佳虽
澹泊不可也往予读借山兰亭一诗亟求其人而不得
卷四十三 第 8b 页 WYG1320-0368d.png
书其诗扇间既而遇旡休则旡休几前亦有其人所赠
诗其佳与兰亭等夫山臞之作不习薾芾必求其高文
典册飞书驰檄固为非分乃若六朝自汤休以下中晚
唐自皎然灵一以下方外佳诗其所至超而至名者究
无踰此二诗而止则夫借山之为诗亦可见矣乃既交
借山叹借山闻道之早二十而却染不十年间即已受
大鉴大法于平阳门下夫平阳不二之旨昭然人间既
已披僧伽黎衣其于语言文字宜一如土苴水沫匪惟
卷四十三 第 9a 页 WYG1320-0369a.png
戒之抑从而唾弃之而借山落笔傥然有如白毫之自
生而丹轮之日见者予序释氏诗二人一蛤庵一借山
也蛤庵与借山皆出自平阳之门虽蛤庵闻道较借山
稍晚而其为诗则一也方蛤庵游五台企脚京师为
天子所知已召之留天龙而以病谢去借山承其师之
旨将以祖庭未了事托之汗漫其与世往来必能绍平
阳之迹过于蛤庵而吾第以诗论今之言诗者有门庭
矣诗无宗教禅无南北而第举心之所得言之于人而
卷四十三 第 9b 页 WYG1320-0369b.png
人亦即以其言之有得者而得之于心书之扇书之几
案皆是也此所谓闻道者也此非门庭也夫如是而何
勿序之有
   嘉定李氏功行录序
书曰天道福善祸淫易曰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
之家必有馀殃此即桑门因果之说之所自昉也顾祸
福因应吾儒有其理而无其事故禹稷得天有穷被殪
仲尼每置之勿论而史传伯夷且有颜氏早殒盗蹠考
卷四十三 第 10a 页 WYG1320-0369c.png
终之疑而其后桑门立教著为果报遂致法苑珠林诸
录竟与楞严法华并垂佛藏予束发时或有授予立命
编者时崇祯之季袁氏所著方盛行于人考其为说大
抵昌言祸福因应而以已事实之然止袁氏一事已耳
其后数年渐有条列其事于其书后者又数年当
国朝初年则又变而为感应篇取道家太上感应一书
而句释之且疏事其下而于是吾儒与道亦皆各有因
果之录先后行世夫吾儒为善不必得福为恶不必得
卷四十三 第 10b 页 WYG1320-0369d.png
祸而老氏无为原以上德不德为道德之要即桑门上
乘亦何尝有善恶两途可堕因果而其理其事则未必
非奖善绌恶者之所见端也练川李九兰负君子行少
时以艺文雄于乡既而避草泽阖户不出今老矣自思
独行无可为及人者乃著功行录四卷分出处方外闺
闱四则每则则又分若干格格若干条其为格甚具而
为条颇烦至每条则又列言论于前而纪事实于后盖
合理与事而一之使读之者见闻杂出理事并著按而
卷四十三 第 11a 页 WYG1320-0370a.png
行之瞭若指掌夫生人不古久矣圣王教令不行于世
而国家律法刑政桁杨刀锯显然在人以为入此则生
出此则死然犹有闵然蹈死不少畏者夫人畏名义而
为善者十不得一畏刑法而不为不善者十不得二而
有如导之以浅近之言示之以时俗之行成败祸福历
历不爽则虽才识过人素称特达者犹然相顾咨嗟惕
焉感兴而况夫妇知能其詟于昭昭而警于冥冥者闾
巷相观盖往往而是也彼夫章句之子守理过拘惟恐
卷四十三 第 11b 页 WYG1320-0370b.png
稍涉祸福即有类于佛氏之所为以为正谊明道不计
功利盍亦取是书而诵之可乎
   龙眠方又申游稿序
江左能诗家旧推云间龙眠而方氏则尤擅龙眠之胜
故启祯之际有称云龙与方陈者陈则黄门方者指诸
方也顾予与方氏交颇习而独于宫詹父子兄弟未尝
委摰一被容接前岁从长干得见待御预裀席之好今
则三孝廉君慨然游越而季子又申特将车以来承颜
卷四十三 第 12a 页 WYG1320-0370c.png
受词不啻觐安琰而遇庄朏焉又申固贵游之能贤者
哉乃又申甫出游即为诗为词纪其刘览往复山川里
道车骑盘盂之概措语清遥搆旨激越吾读之而知其
情之深与才之广也夫家袭韦平身被文誉在又申固
属本事无所或异独是又申丁门祚极盛之馀横被谣
诼一若胥原栾却平倾骤接虽欲道志事而难为情者
而又申于通家旧故周旋樽酒之际辄流连慷慨形诸
咏叹是即王氏之念铜川庾信之悲江表亦罕有过而
卷四十三 第 12b 页 WYG1320-0370d.png
又何诸方之诗之不能继焉
   燕台医按序
仓公受扁鹊之书于公乘阳庆逮其家居汉帝尝问其
治病所验者记之于册此后人医按所自始也顾治十
得九世难其人浸假得失平参世必好举其所失而略
其所得况浮湛汤液因循取验其得失原无成形安能
历考其所得而为之记之云间顾先生独不然先生以
经义治四门学作选人京师京师藉藉闻先生善医其
卷四十三 第 13a 页 WYG1320-0371a.png
家居时每医人有成绩称圣儒其为声在崔长史李庆
嗣上姑请召之而先生亦复以邸舍岑寂即应召往顾
京师多官私医萃天下之能医者而僦于其间自给事
内廷以至踟跦幸舍者比比而是即有
诏召问按验亦别有给事在左右者而先生非其人也
然而所至辄起亦且有医药已病之状书之成帙夫上
医医国其次医人夫人而知之矣生平读书讲道治举
子之学原不能抉阴阳之精调燮补助而即其试仕方
卷四十三 第 13b 页 WYG1320-0371b.png
州骤膺民物其张弛激扬亦何能展我欲为而有如嘑
吸之间就人之死生转旋俄顷以与造物者争其权度
此亦吾儒施济一快事也若夫其按可验则予之家人
已列其一如所为薄忧女子者而又何怪焉
   苏子传胥山诗序
西泠古才地于文争六季于诗争汉魏三唐以上曩者
顺治之末会十郡名士于槜李之东塔寺惟时太仓吴
学士尚在坐也榜文式于墙并推西泠之诗与云间陈
卷四十三 第 14a 页 WYG1320-0371c.png
黄门李舍人功出禹上盖惟恐六义之指之有堕于畸
邪矣今西泠耆旧渺无存者而胥山诸子起而踵其盛
会开府好士辟馆设醴躬请胥山诸同志按名授简并
以苏子子传为之冠而子传以甾目辞也予因从冯子
屺章私读其诗清雄博达语警而气轶古格今律各极
其致此与启祯诸贤格汉魏而律三唐者又岂有异纯
钩在土光气烛于上无问远近卬首交睫而得之不必
斸其涂破其匮淬厉其釽华而后始扬其美也然而毁
卷四十三 第 14b 页 WYG1320-0371d.png
壁而飞翀汉而出者必有之特是西泠为诗向能式靡
挽之于钟谭既行之后与黄门舍人争相后先而近习
畸邪间有流为打油为嘂卖而不可底者胥山诸子之
大有造于西泠也吾将以子传为挥戈之先矣
   家文山菜根堂全集序
天之生物何限丹砂黄金瑶琨银镂不知其几何也辰
之砂拘弥之珠扶南之刚金林邑之贝不知其若何所
也其或产于辰者亦产于宜出于拘弥者亦出于大秦
卷四十三 第 15a 页 WYG1320-0372a.png
以至砗渠马脑琅玕玳瑁自南番西竺东胡北貉所在
皆有未详其得于此得于彼也惟生才即不然左顾溟
渤右顾流沙自日出日入以及南至北至之际其一时
所生可以指诎而枚计如视地如手探缿如坐关楼数
过马未尝有纤悉之遗几微之不可辨也然而多不过
十人少不下七八人然且此十人与七八人中求其能
嬗后如前人之赫然者则不得一二焉闽之有文山即
闽之一人也前此周侍郎栎园每称文山为五言长城
卷四十三 第 15b 页 WYG1320-0372b.png
宛平王文贞之五言古诗太仓吴学士之歌行中原彭
禹峰方伯之七言律与文山五律可以颉颃间尝读侍
郎所摘文山五字句而慕之今文山合辑其序记赋颂
汇为一集夫文山之文亦豪矣予遇文山晚甫一再见
而予与文山皆已老计夙昔所为诗文亦既止此欲求
其更进不可得然而予忝才尽而文山之可传者遂复
不少东南多瑰宝曩时重海中红刺为帝子冠衣之饰
相传其名有所为红亚姑青亚姑者皆石也而闽之名
卷四十三 第 16a 页 WYG1320-0372c.png
山其新产文石率五色陆离光芒璀璨相其声价有远
出亚姑上者此东南之宝之可验者也以当文山其亦
间生之一矣若夫予两人族谊则文山方七十予于他
序中及之而此何赘焉
   胡寅公诗序
工举文而复工诗者二人姜子武孙胡子寅公是也二
人举文行天下而顾艰于一遇武孙垂老举于乡寅公
至今日始就试天安门外除温州教授夫以其所专工
卷四十三 第 16b 页 WYG1320-0372d.png
者而知之甚艰犹俟之迟久之后况偶然为诗安望其
骤致声名为当世讽咏家所推重而寅公出蓟门杂诗
自计车道路以及天街驰骤载刺投赠之作长安公卿
无愚智皆藉藉道寅公诗工则岂非龙阿不能藏夜光
无可掩与往伯氏大千为仁和教谕论文之暇间亦论
诗第其说以声律为主世无不审声不协律而可以称
风人作韵文者人初怪其说之异及按之古人则往与
说合大扺律与绝其为声为律皆易调剂而至于五七
卷四十三 第 17a 页 WYG1320-0373a.png
字古诗则宫商相宣律吕相应一推一挽皆如弦鼗家
之有关捩存乎其间自非明于永言者其乖舛立见而
寅公豪荡激越噌鞺鞳一唱三叹居然宫商律吕互
为宣布是岂讽咏家所易致哉宜其并举文而称工矣
 
 
 
 
卷四十三 第 17b 页 WYG1320-0373b.png
 
 
 
 
 
 
 
 西河集卷四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