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五
卷三十五 第 1a 页 WYG1320-0290c.png
钦定四库全书
 西河集卷三十五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
  序(十/二)
   西湖三太守诗序
杭之为守者众矣而独白与苏并传岂非以两人并能诗
哉顾乐天在唐当元和长庆之间距宋东坡时已二百四十
馀年其间沙陀邢涿易姓者六而后两人始以传一若肩
卷三十五 第 1b 页 WYG1320-0290d.png
之比而踵之接者甚矣能诗之未易也予僦居西湖值在园
刘君以括仓良守借箸兹土西江聂晋人曾选在园诗而予
为校之尝曰若在园者可以为西湖长矣既而苍石魏君来
则予友也苍石以石屋丹崖诸集属予篹定而晋人适至遂
列其两集于百家诗钞之间且于去官后和东坡守杭时诗
以寄意会旧黄守苏君小眉代苍石予曰此真坡也当其命字
时则既已坡居之矣乃适守兹郡相传小眉诗提笔千首虽
纸竭墨渴而笔尚未辍晋人居湖久将行还顾曰吾无已于
卷三十五 第 2a 页 WYG1320-0291a.png
湖吾当为湖留佳话去因遴三君诗并列之名西湖三
太守诗夫自有杭来即有此湖亦即有此守即守之能
诗者亦未尝间绝于世而相遇甚罕今一时而适逢其
盛汇后先三守于两年之间而聂君晋人即又能历取
其诗而为之选之遂使曩时苏白阅五百年仅一见者
而今且车连袂结于沧浪之滨此不可谓非千秋极胜
而予以僦居一老亦躬承其际而观其赋诗何厚幸也
   来子心声序
卷三十五 第 2b 页 WYG1320-0291b.png
来子心声者来子哭母之所为作也夫来子之所哭不
一矣有哭其犹子者有哭子者而总以哭母之哭哭之
夫哭母而何以文曰此其所以为心声者乎盖哀感有
七惟心无饰故或以义哀或以情哀或耳目闻见而哀
或口叹而哀而心之所至则百哀具焉是以乌啼七章
过于九叹而祭侄悼儿较有类于昌黎之为文顾况之
为诗者诚哉灵台之叫号矣少从倘湖先生游叹先生
以恳挚之性流为文章真所谓淳意发高文者而趋庭
卷三十五 第 3a 页 WYG1320-0291c.png
嗣兴复能以孝友天性形诸哀叹而不必以文为文而
其文如此闻之来子好老氏放情任达置身于逍遥之
外凡一切感心触性稍有眷恋急举而听之无何有之
地以为缘神感动恐伤自然而独于天伦迫切若将身
殉焉而不之顾且夫捡心者吾得以达心解之泥情者
吾可以释情喻之乃以来子之放情任达置身萧散而
迫切所至究且轇结缭戾而至于如是夫如是则虽欲
宽之以原氏之歌慰之以曾点之瑟又岂可得哉
卷三十五 第 3b 页 WYG1320-0291d.png
   龙眠风雅序
自昔邦贤国献多得之雍豫燕齐诸境而吴楚以南传
者渐少顾其所为可见者即一言一行致足称述又何
尝定以文章为是邦耆旧高贤传哉故七国文儒东汉
名士原无爵履官阀可资撰引然且泽不被于人词不
彰于世而其名其氏诵之赫然今则非文不足以传人
而史馆文厖无能轩非其人所自为文足以嬗后则
虽言行之间原有可见而其人不传然而今之吴楚犹
卷三十五 第 4a 页 WYG1320-0292a.png
之昔之燕齐雍豫而高贤耆旧往往不逮致观者有古
今升降之感此非其文不足传而其文之可传者或不
能传之使天下见也𤾂城为七国楚地而枞阳入汉即
为名县其间高贤耆旧代不乏人且挽近以来名士辈
出凡言行文章致足称述者前后挽推互相晖映可谓
盛矣乃潘子木厓复慨然念宋元以降自武乐洪宣下
逮今日有其人其文久传人间而风雨兵革侵蚀流散
渐至洇蔑而不可考者将先辑其诗为集因博采国志
卷三十五 第 4b 页 WYG1320-0292b.png
旁蒐家乘凡夫故老之遗闻闾阎之狎识务必袪其可
疑而徵其可信不汎不偪以该以审命之曰龙眠风雅
且不以予为不文属为叙次予思江左言诗首推云间
而云间又首推陈氏当夫黄门崛兴与海内争雄一洒
启祯之末驵狯馀习而其时齐驱而偶驰者龙眠也故
云龙之名彼此并峙当时习故者其于江介诸先正历
历称举皆有伦有等可备谱牒然而党同伐异肆口雌
黄盖门户习气则若有详于彼而略于此者此生其后
卷三十五 第 5a 页 WYG1320-0292c.png
者所由辑遗诗而愤然兴也夫里门必式梓桑必敬此
在乡之人固然矧文章大事宜辩方域昔有见羊酪而
誇莼羔觏水嬉而歌河女者其私其所处而矜其所袐
即偶然给捷世且誇之为盛事况乎南音之当操而土
风之可播与木厓著书等身其所为诗久为海内所诵
扬然犹兢兢乎不忘先烈而具为搜讨今之所为后即
后之所为先也予生为越人僻处海隅邑之文献固无
能与寓内颉颃然尝考遗载亦有乡先生诗共若干卷
卷三十五 第 5b 页 WYG1320-0292d.png
自有明迄今判为二集既镂版行远近而数百年间𦕈
无一存即故家收藏兼本副录亦罕有见者大抵世近
则相形者多忌嫉而代远则因循忽略易致轶落予往
欲辑之而难之也赋吴都者矜灌注之能扬薮囿之广
荒陬诡谲旁魄而算自以为竭智计词说有裨吾土而
忽有人焉控引漨浡袭历坱圠聚鲛鲻而集镺蔓举他
人之所凭虚而谈睟容而诰者而皆有以著其实则夫
按绿竹之诗以求卫产诵板屋之章以验秦风而犹谓
卷三十五 第 6a 页 WYG1320-0293a.png
未足摅怀旧之念发思古之情不可已
   大山稿序
予与沪上二朱子游未尝仅以文章也顾伯氏周望少
时用制文冠毛诗北闱其文久为远近所称而季子大
山复以娱清楼诗传之人间然则其文章且若是矣大
山之言曰予欲乐府如参军五字诗如陈思仲宣律体
高藻如考功工部一辈而久不可得故为诗不惬心辄
置去其不得置者独其游西江前后诸诗已耳予薄游
卷三十五 第 6b 页 WYG1320-0293b.png
沪上主周望家因得窃读大山所存稿叹大山前所自
期具能有之其乐府且足当古三调词五字诗追建安
以前律体有微近随州与嘉州者第其稿所存止十之
三而予复汰去其半似乎过约然予见旧时乡先达名
士袭隆万间遗习裒然卷帙自许博大即彼此互赠必
曰著等身书而身殁而书不传虽藏书家偶用备数或
子姓善守护其板使不断烂已矣其于存毁之数固未
可知者朱氏自九世前后其所传集凡十有四今镂板
卷三十五 第 7a 页 WYG1320-0293c.png
尚存故志书称乡先达名士有文集者莫盛于云间朱
氏而要其所传者仅如静庵公麒麟颂邦宪公江南感
事诗数册而止则夫后之继先达而传文者顾在多与
   柯亭词序
向与苍崖作集字诗平陂单复顷刻裁押予早知其能
填词及其游大梁作大梁竹枝若干首愿雅而隽狎得
填词家遗法竹枝者填词中一体也盖苍崖才多其于
学无所不窥然且未尝习为之略涉即得故其为词固
卷三十五 第 7b 页 WYG1320-0293d.png
未尝知其为词而其词工焉况履甲得乙予已早见其
能工者哉特词为词语使必效隋唐馀习刻意组就将
以别于元庆之庸便嘉隆之佻滑而其失也锥而不利
词为词气必欲蓄志以蕴气使气不横泄比之诗歌庶
几免于苏黄之奡劣辛蒋之顽诞然其失也宛而不舒
苍崖甫涉笔而二弊免焉盖词如衣然称身而裁不减
不浮而后越布单衣皆得目之为佳士气如筦然依声
高下而不伉不坠然后街谈巷谚亦且播之为雅音而
卷三十五 第 8a 页 WYG1320-0294a.png
无所或二柯亭之词不如是乎中郎见竹而知其材予
见其为他诗而知其为词雅有同量若夫学仕者之亦
为词古有以君子而为词者晦翁也晦翁且为词而况
其他也有以大人而为词者希文也希文且为词而况
其他也有以命世之才而为词者蕲王与鄂王也蕲王
与鄂王且为词而况其他也
   王西园偶言集序
往者云间与东乡论文援大易修辞之旨自六经诸子
卷三十五 第 8b 页 WYG1320-0294b.png
下及汉魏晋宋齐梁诸为文者各示体要与以正的东
乡不能难而云间之说遂行天下既则吴中耆旧自相
操戈第推庐陵为鼻祖而濂溪震川诸先辈宗分𣲖接
以次礽袝一时制举家便之即使能为汉魏犹不足与
今之制举家争衡百一况六季乎虽然亦唯六季为非
是焉耳浸假庾徐沈鲍仍行人间则庐陵南丰未必不
望而却足曾是区区者而敢与之絜寡多较细大哉然
则今之不为六季者非为之者少而为之而能者之少
卷三十五 第 9a 页 WYG1320-0294c.png
也予与西园王子游叹其所为诗词工丽绝俗以为云
间遗响庶几未坠近读其为文骈情俪句具极高胜犹
且辘轳盘辟能使新裁别杼往往摇捩乎其间自非掞
天之才为之摛词又安见连珠繁露萦回错互有如是
者是得母所称庾徐沈鲍者非与自初唐诸子工于诗
律虽文仍偶体而格调全卑今则名为四六究其堆垛
实表判烂段已耳夫以制举表判而名为六季宜六季
之不振也夫史迁班固不废俳词昌黎柳州多有絜字
卷三十五 第 9b 页 WYG1320-0294d.png
今毋论包牺一画必藉偶成钟吕间生娶妃而得试观
天地之间日月寒炎动静往复凡夫花叶之骈生鸟禽
之媲翼以逮人事周旋冠緌扉屦又何一非奇偶之环
为体者而西园以文笔之巧夺造物之能敏心慧指纂
组成势虽使嫘女萦丝天孙制锦犹不能擅其文而易
其藻与彩也人即欲誇八家而抑六季而必谓丝麻之
不如管蒯珠玉之不如砂硙夫亦孰得而眯之
   募建天衣乾公骨塔疏序
卷三十五 第 10a 页 WYG1320-0295a.png
向避人天衣乾公引予至大悲阁前鸣钟轑烛命予皈
法予约以年岁而未偿也既则送乾公住灵隐又既则
送乾公住扬之天宁时兵戈满前植锡于西陵之路傍
从容告别不谓别一年而乾公死死而归其骨于天衣
者又一年矣当公未死时尝相天衣前大坞名茶园者
指而曰吾茶毗后当龛骨于是而龛久未建法嗣寄庵
为行脚告募属予叙事昔孔子有云朝闻道夕死可矣
夫闻道早暮初亦何与于死生而至谓可死夫亦虑年
卷三十五 第 10b 页 WYG1320-0295b.png
岁之不姑待以幸有是也今乾公闻道久久而可以死
死而可以树塔于茶园而不之愧独予以濒死之人归
投于公初谓从此力学可旦暮计耳曾几何时而公住
灵隐又住天宁即又死而仍归之天衣而予犹然以茫
茫之身为公叙事嗟乎人之生死可待哉公为天童之
第四世盖三峰之孙而灵隐之子也灵隐尝曰自五宗
沦后必如公者始能继三峰之学丁已秋月将有事建
塔爰叙募簿且告世之能助者
卷三十五 第 11a 页 WYG1320-0295c.png
   钱唐吴清来诗序
予读剪霞词如嫩簧乍调生丝系桐金窗儿女子为帉
帨家人语言而鸾雏未翔哕哕于铜屏之隙意其人必
韶年而隽于言情者也则又虑其人或才高意辟兴会
英上昵于窈窕而旷于交游况乎以留离之子当之翠
尾之曳而赤霄之阻其不足副其婉娈之思也明甚乃
吾未尝见其人也读其词兼读其所寓书抑抑乎蔼乎
若可亲者又既而读其诗且读其和予之诗则然后知
卷三十五 第 11b 页 WYG1320-0295d.png
其爱予之深交予之挚也古不有诵读而相思者乎予
读剪霞词而思清来清来读予诗而思予其彼此神契
亦又何异顾予久失志其诗本不欲传于人间而畴昔
在淮有王孙晋者能回笔效予作杂体诗而近则始宁
徐媛好予长句遂展转摩似世所传徐氏昭华诗者则
师予作也予方戒予言而人不以予言为不祥则缄秘
之馀尚当忼忾一吐出胸中之蕴况清来高才其为诗
词又予之所逊为未逮者乎今清来诗超越凡近虽直
卷三十五 第 12a 页 WYG1320-0296a.png
抒所见不假容饰而意态横溢骎骎乎有神驹拓落之
致其和予诗不下十百馀首顾皆非原诗所得髣髴惜
予逮老不能与之相唱和扬风扢雅以成其所谓诵读
而相思者也而第以垂髫之年传言情之句则进此以
往其为情深而文明者益复何限吾未见情深而恝然
于君父之际者也而况乎忘年交友爱好必笃读剪霞
之词而犹恐于赤霄往来有相疑而无相契者也曷不
取其所为诗而诵之
卷三十五 第 12b 页 WYG1320-0296b.png
   丁少君四十寿序
礼尚记年自三十伊始推至期颐每十年而更名顾独
不及闺閤岂非以闺閤无称君子之称即其称与我友
任君待庵以初仕为上海令会夫人丁少君年跻四十
当君子强仕之岁夫以君子试仕方在强毅而夫人以
行年副之亦可庆矣乃在庭贤嗣累累称觞就列属予
一言为哜酒劝予因思夫人少席门阀其尊人枢曹君
名满天下虽不竟厥用然意气亢逸务为豪上况夫人
卷三十五 第 13a 页 WYG1320-0296c.png
尤所爱也珠襕绣褓娇处阿阁年时姻戚走车毂如流
水而待庵以名家子当破产从戎之后长卿壁立虑难
为欢乃夫人处之泰然复能拮据中闺仰事俯接周旋
于妯娌先后之间可不谓贤乎且夫贵盛难久处也一
人加帼望者在户夫人自初归以迄今日其间历境变
易如鲍宣就辟秦嘉上计在族里中外得失悬殊自不
无愉戚相形之感在待庵阅久弥盛者而夫人一意谦
抑平平居之者数十年即今剧邑之治与有佐理而夫
卷三十五 第 13b 页 WYG1320-0296d.png
人不以是自矜向非淑慎作德婉娩成性则葛覃俭勤
采蘋知礼吾未见其能兼也夫闺中之年修短难计今
无论夫人静好宜享长久而即以记年推之自三十伊
始晨昏笄总犹在子舍耳曾几何时而趋庭众多岁月
易迈一若当年之诵休洗红者然则自强仕服官以逮
传政其将由君子而进年者可胜计与予与待庵束发
定交争欲以艺文雄长天下而为龙为蛇相逢官舍则
夫回鹿门之笔为辋川中外扬徽诵懿虽欲过加以谀
卷三十五 第 14a 页 WYG1320-0297a.png
词而不敢也
   张二先生八十序
夫人之跻大年者綦少而或有其年而不能享受即致
身通显席履封厚犹然刺促旦暮竭心肾馀力急公营
私求其优游自怡衎衎于日用之间不可得况下此者
而欲其遭逢泰然终其身誉处难矣故诗曰既多受祉
盖言受之之未易也予少入黉序即知张二先生以齿
长于庠凡后学始进者急从之习矩武称为祭尊而予
卷三十五 第 14b 页 WYG1320-0297b.png
以旧戚黄小叙行辈倍亲且敬今予亦老大而先生之
子亦复以学行见重黉序人之见先生之子者一如昔
之见先生而先生以今年仲春为八十悬弧姻戚中外
各捧卮列幛为先生寿考邑之张氏凡有数族皆能以
门阀甲第启大于时而先生之先自曲江来迁历安成
而新淦而永兴代有达人先生由儒术起少习孔氏咿
唔相嬗数世矣乃先生性朴略洞无边幅坦坦以遇物
自少逮老喜节啬自将不事文绘雕饰裘马盘匜尝掷
卷三十五 第 15a 页 WYG1320-0297c.png
杖行市中禹步岳立挺挺然迄于今八十矣犹聪听明
视善起居躩铄有如少年故吾谓先生之寿厥有数端
夫寿曰全真以其无可饰也而先生以任真之性葆其
天良寿一老子曰事天治人莫如啬啬则早服啬则重
积德今先生以节啬自将是閟之者固而无所于耗也
寿二丹经指太和为一元之气先生之与物无忤和也
而以得于元寿三且夫寿也者常久之道也故诗曰日
升月恒言有永也而先生自少逮老常久不渝寿四人
卷三十五 第 15b 页 WYG1320-0297d.png
亦有言松柏之姿经霜弥茂世有如先生之体彊而质
坚而谓非松柏之尔承者乎寿五第人之为寿茹荼习
蓼未必皆适意之岁而先生进退无害翱翔于里门者
八十年市甘而披温其在庭贤嗣又能以孝飨洗腆穿
园池灌花为娱老计其享受也如此夫治世之民多和
乐乱世之民多愁苦夫人而知之矣先生生神庙太平
之日衢巷清晏城扉不夜阖父老垂白目不见介马驰
骛而其后骤当流贼之变海内骚然前明馀烬又称兵
卷三十五 第 16a 页 WYG1320-0298a.png
逆命距钱塘十里兵如猬毛乡人之仳离于战斗者不
可胜数其在今承平渐启垄耕户织然犹有瓯闽烽火
之未尽靖者先生卒能全其年以处之如一不可谓非
所遭之有幸也夫生年七十谓之古稀八十则益稀矣
乃以稀有之年当难全之遇而从此益进则其享大年
而受多祉者又岂仅八十已哉
   叶氏分书诗韵序
叶氏分书诗韵者慈溪叶天乐以八分书而书近世所
卷三十五 第 16b 页 WYG1320-0298b.png
习用之诗韵也昔者叶此君先生擅八分凡郡县碑賨
榜阒屏几与夫镕金琢玉范土摩竉雕梨剜枣之事皆
请先生为之书今天乐以先生嗣人既能读其所遗书
然且绍为书法谋集字之专见不复袭者千文而外莫
如诗韵因书诗韵五卷计一万一千三百五十八字大
书其韵而注以小楷间有字形互异者则又小书一字
于注字之左且偶芟今韵之不可用而增正韵之可用
者名曰分书诗韵信乎偃波之神观也夫王氏父子以
卷三十五 第 17a 页 WYG1320-0298c.png
书并称即唐时大小欧阳亦尝以字学相禅谓之善继
天乐于先人所遗即一节之美不忘绍述则凡奕世以
来其文章名节有重需继体之追踪者衣闻蚃接亦复
何限独是书法与诗韵相表里书即字形韵即字声也
字形至近代而一变明明楷𨽻悉律以篆籀之法戈波
损益必准说文而天乐以篆𨽻之间行之使知篆𨽻分
体不得杂出况乎韵学之衰自周沈创谱渺焉辽绝即
隋唐诗韵所称切韵唐韵诸书亦概不可见而祇以宋
卷三十五 第 17b 页 WYG1320-0298d.png
人所限礼部试韵传之至今且即宋礼部韵亦并非咸
平景祐所定韵本而仅仅得之南渡以后壬子刋并之
残本而公然行之三四百年而莫之能辨天乐之书此
其亦有考古之心乎天乐曰吾姑书此为滥觞他日能
重订其书加以论辨吾尚当更书一本以示有进盖字
形字声所宜参互而推求者未有尽也若夫书势之妙
则蛟龙蟠拿鸾惊鹊跱星之罗而云之布举凡先生之
遗法彷无馀力谓欧阳险劲定非藐孤所能及也其谁
卷三十五 第 18a 页 WYG1320-0299a.png
信之
 
 
 
 
 
 
 
卷三十五 第 18b 页 WYG1320-0299b.png
 
 
 
 
 
 
 
 西河集卷三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