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二
卷二十二 第 1a 页 WYG0714-069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泾野子内篇卷二十二
             明 吕楠 撰
  太常南所语
楷问今日时文体制当何适从先生曰文字要意新则
辞自不腐不必在字句上著力何以能意新曰躬行自
得之语便别
谢顾说二程抄释某人虽有不肯借人先生曰得之而
卷二十二 第 1b 页 WYG0714-0698b.png
诵诵之而躬行可也得之而藏藏之而束之高阁不可

楷问作文怎的是新意先生曰只要发挥本题如树木
然从根发出者自有生意叶也绿花也红愈看愈好若
徒揽取陈言以为己说譬如攘取别处花叶缚在树上
自莫有生意楷问此生意须是由体验乃得先生曰要
躬行且如韩子作文也还刻削如汉董仲舒汲长孺其
文质实自然有生意长孺对武帝只说陛下内多欲而
卷二十二 第 2a 页 WYG0714-0698c.png
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又如诸葛武侯二表皆
是何等气象一生曰韩子之文其文与时高下不得不
然先生曰此系所养不系于时且如濂溪明道之文发
出自然意新与韩子不同杜子美语不惊人死不休陈
无已闭门觅句这都为世俗所累反忘其大者不可学
也须立课程纪载日之言动念虑如古人黑白豆法则
时文之业亦在其中
楷问博学于文切要用功何如先生曰程子言莫若察
卷二十二 第 2b 页 WYG0714-0698d.png
之于吾身如念之所起身之所接事之所处一饮食一
动静一衣服都是穷理若知到自得处才是约礼楷曰
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似博文以畜其德似约礼乎先生
曰然又问求仁之要在放心上求否先生曰放心各人
分上都不同或放心于货利或放心于饮食或放心于
衣服或放心于宫室或放心于势位其放有不同人各
随其放处收敛之便是为仁如朋友相会或一言之善
一行之美或威仪言语处相观而善若能为得这个仁
卷二十二 第 3a 页 WYG0714-0699a.png
的学问则他日居官自会爱民爱国也
楷问称叔度者曰汪汪千顷波澄之不清淆之不浊此
外不知史书上更有甚称语否先生曰此力行之士也
只此数语已见其全矣不在多也如颜子称夫子只说
仰钻瞻忽四句其他游夏何能说得到此且其所以仰
钻瞻忽者是个甚么
先生一日雪中坐清风亭楷辈侍坐言及寇司寇之善
政为京兆尹时武宗南巡有太监预选女子千馀人以
卷二十二 第 3b 页 WYG0714-0699b.png
俟乃居之空仓中数日死者一二十人寇公请太监曰
此女子候朝廷幸而菜色如此恐反取罪太监惧曰何
以处之寇公曰莫若令其亲人或食店酒肆领出置立
簿籍记其姓名临期召用亦未为晚太监从之女子得
出感寇公之仁无不号泣者一言而活千馀人
楷问孔门诸贤之字皆有意义不似后人誇张且俗也
先生曰当时诸弟子名字似皆经孔子所更改者如闵
损字子骞损是贬损骞是骞举如颜回字子渊渊水取
卷二十二 第 4a 页 WYG0714-0699c.png
其回曲深远仲由字子路冉耕字伯牛尤更明显后世
如王绩字无功仲淹曰朋友之功缺矣盖古者命字长
以伯次以仲少以季居多楷因泛举不已先生曰学贵
识其大者故孟子武侯之学皆识其大如曰乐正裘牧
仲其三人则予忘之矣盖得其五人之意虽三人忘了
亦可如屑屑于人名字句上求恐务其近小而遗其远
大者也
楷问不失读书之法而有以得乎为学之道何如先生
卷二十二 第 4b 页 WYG0714-0699d.png
曰在力行耳曰如遇公卿诸侯事欲体贴于已如何先
生曰安知你们后不为公卿且如遇诸侯事则思量如
何替他区处亦是学
先生曰盛衰之数不独天时地势亦然故人富贵贫贱
如循环然子夏曰富贵在天可见只有道德仁义是不
朽之物故在我者不可不勉
问閒思杂虑何以处之先生曰要好古志笃则杂念自
不生故曰好仁者无以尚之
卷二十二 第 5a 页 WYG0714-0700a.png
陈绍儒言陈白沙至京师丘文庄曰当今之时惟礼乐
未备此来请修之白沙不答如何先生曰白沙奚不对
曰未遑
一日讲毕先生曰诸生在家作何功业众未对请教先
生曰须以为仁作课程如其所行过事及所接友生讲
论都要一一纪载四书五经依日帖读其于程朱之学
皆当激昂仿效做去岂世上有个到何时该生程子又
到何时该生朱子来的理只要常自激昂
卷二十二 第 5b 页 WYG0714-0700b.png
楷问古之言者如汉之贾谊董仲舒其治安天人策可
谓正而能婉乎先生曰正而已如痛哭流涕之类恐不
是婉盖言语有正而不婉者有婉而不正者惟正而能
婉者难若晏子屦贱踊贵之对数圉人三罪之说使人
君乐从者优乎若伊川在经筵因哲宗折柳对以方春
发生不可轻折此言太方使人主怕亲儒生不知为伊
川者如何处对为妙使孔子处此必自有作用
陈绍儒问格物穷理工夫将格尽天下之物读尽天下
卷二十二 第 6a 页 WYG0714-0700c.png
之书邪先生曰朱子补傅虽曰云云其实在学者格之
自有其要但是因其所临之地而然如此做工夫人犹
以为难若必欲尽格天下之物与尽读天下之书则待
何时了邪
梁宇问冠礼有宾拜冠者受之节文似不可行如何先
生曰还有见于母母拜之文此皆不可行者也看来礼
坏于周忒繁文了所以夫子说夏殷礼吾能言之使文
献足则夫子将举行之矣当在解时亦令民间行冠礼
卷二十二 第 6b 页 WYG0714-0700d.png
设一饭请冠者宗亲或比邻三五辈会食冠者跪令识
字者晓说与他为成人的话令冠者谒神主拜父母只
如此而已又尝过某处有刘参政谢佥宪师徒俱已年
七十处深山穷谷之中曾设饭相留见他略去礼文其
称道师傅如小秀才时言论朴直再无虚文缛礼宛然
古人风度可爱可嘉且如今行礼须先体古人之意其
文可略也若必泥古制皮弁三加反增亵玩耳故曰礼
时为大顺次之体次之宜次之称次之易穷则变变则
卷二十二 第 7a 页 WYG0714-0701a.png
通通则久夫子尝语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盖小人儒专于器数仪文上习了故曰德成而上艺成
而下也
先生曰论语孔子答门弟子问仁问孝问政处都以类
从如春秋属词比事看来其问虽同夫子或因病而药
或因才而成其告之各有不同其作春秋亦是此法今
傅例以为凡书盟者皆恶之恐不得夫子之旨楷对曰
圣人之心同天地笔如化工恐不可以例拘如后世之
卷二十二 第 7b 页 WYG0714-0701b.png
史先生曰然
楷问革除年间如齐泰方孝孺何以致建文之亡也先
生曰建文昏弱之主诸君导他改太祖的法度如侍郎
改为侍中郎中改为上士员外改为中士主事改为下
士各王府悉照古诸侯百里七十里五十里之制减除
禄米有湘王不遵合宫焚之太祖驾崩十日即葬禁诸
王奔丧天下诸王已不心服太宗时居燕藩恐其将及
己也是以称兵除君侧之恶遂正位号时兵至扬州建
卷二十二 第 8a 页 WYG0714-0701c.png
文惧召孝孺曰奈何对曰长江万艘敌天下一半甲兵
未几万艘尽向北岸时又有雷击端门鸱吻当北兵且
至犹以门不应古为言改为皋门应门等以合周礼迂
阔如此但其死节则可取耳
先生曰秀才学术所系不浅善则足以福斯民不善则
足以乱天下是故学术不可不慎也故崔清献曰无以
学术杀天下后世
楷问涵养省察如何先生曰只是一件事无两个工夫
卷二十二 第 8b 页 WYG0714-0701d.png
才省察是天理便要扩充是人欲便要遏塞戒慎是人
已不交耳不闻声目不见形时候于念虑之萌处著工
便是慎独工夫亦无两样先生问克己以何为先或对
曰以省察为先先生曰省察自何处为先漫漫从那里
下手盖须如曾子之三省从受病痛重处医治若重处
医治得其他轻处都可了如好酒从酒上克如好货从
货上克久之自有效其格物致知又在省察前一步
先生曰学不进只是已私不除已私不但声色货利甚
卷二十二 第 9a 页 WYG0714-0702a.png
至于喜怒亦只从所欲
先生曰闻薛文清公为御史时每至三杨阁下门首止
投刺与今时不同三杨慕薛之为人不得一见后于朝
班中寻访谁为薛御史始识其面其见重于人如此韩
雍为御史曾奉命点斋至吏部直行甬道至堂上高呼
尚书某人之名时三原王公为冢宰在后堂高声应曰
有急被衣出迎后王公会都察院问韩某何如曰曾巡
按二次甚有政声王公遂奏擢佥都御史前辈公正如
卷二十二 第 9b 页 WYG0714-0702b.png

春正月南户部桂结实累垂众以为未之经见也须问
诸泾野子楷持以问先生曰亦未之经见也汉书云桂
树华不实黄雀巢其颠昔为人所爱今为人所怜岂其
为异乎
一生问志道据德依仁而后游艺与博约之序若相反
者何先生曰道德之说与馀力学文之意同因当时专
事文辞者发有为言之也博约之说与格致诚正之序
卷二十二 第 10a 页 WYG0714-0702c.png
同示万世学者定法其序不可乱也其他危邦不入乱
邦不居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君子守身之经也至于欲
往佛肸弗扰之召又曰天下有道丘不与易者圣人体
道之权也
先生曰学者言行须以圣人为标垛则其绪馀可兼常
说若学成个孟子学成个明道没个举业不精的
诸生有问存养省察如何用工夫省察果存养中一事
否先生云在圣人无事省察在学者还是省察工夫多
卷二十二 第 10b 页 WYG0714-0702d.png
省察就要存养存养亦有省察二者不可偏废却是静
中有动动而复静意思
先生训诸生曰心即田也心田之说最好就是礼记所
谓修礼以耕之陈义以种之讲学以耨之本仁以聚之
播乐以安之此等说话当体认
化问心中如何能常明常觉惺惺而不昧先生曰常明
常觉则圣矣然亦难至外诱污染之则不能矣今当去
其外诱之污而专志于道则始而一日之间一二时之
卷二十二 第 11a 页 WYG0714-0703a.png
清明继而三四时之清明终而日夜之清明矣惟患用
力之不专尔
㠓问乾之初爻曰潜龙勿用勿用之时正宜用功何至
三爻方系之以终日乾乾也先生曰圣人系爻各因其
时之所在位之所宜尽其道焉耳不可以例论也
化问阳卦多阴阴卦多阳故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
德方此阴中有阳也何乾卦纯阳而无阴乎先生曰乾
虽纯阳然乾元用九六爻能变亦阳中有阴也又问六
卷二十二 第 11b 页 WYG0714-0703b.png
爻皆以圣人之德明之何初爻之文言曰隐而未见行
而未成又似有优劣也先生曰文言有自圣人之德言
者有自学者之功言者一半言圣人一半示学者故不

先生一日论八佾礼乐之旨诸生因以乐经无傅乐学
未立为缺典先生曰噫抑末也知乐者其惟汉文帝乎
远窃疑文帝有一贾生而不能用先生极言文帝知乐
之故惜乎史臣不知以为未遑虽通达如贾生者亦不
卷二十二 第 12a 页 WYG0714-0703c.png
知其微意所在而遽为痛哭岂帝之不能用贾生实贾
生之不能用帝也远意鲁两生识得此意不从高祖之
徵其言曰今天下初定死者未葬伤者未起又欲兴礼
乐礼乐所由兴积德百年而后可也两生此言其亦文
帝未遑之意哉不识先生于二子亦曾以达礼乐之情
许之否乎愿终教之先生曰再讲
先生曰人之情只是好恶天下之道仁与不仁而已然
好仁而不恶不仁则是好之未至也恶不仁而不好仁
卷二十二 第 12b 页 WYG0714-0703d.png
则是恶之未至也又曰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古
人多说个力字力有自强不息之意若孔子祖述宪章
上律下袭学尧舜文武为未足又云学那天地皆是学
力处所以成这个大学问邵子谓一人之人十人之人
千万亿人之人学今人未足又去学古人亦是此意应
熊曰张子求道甚勇亦是自强不息否曰谓之自强则
可不息则未知也因问学者所以息之之故应熊举人
之志分于富贵贫贱以对先生曰此是大界限然人各
卷二十二 第 13a 页 WYG0714-0704a.png
有重处须在此克去其要只在穷理理明然后能觉洲
问先儒于应事日用之间要察识此心所发是仁是义
礼智否盖尝求之心而未得先儒有谓一事上亦有仁
义礼智何如曰就此问之心不安而形于言便是恻隐
不能断是少义不能辨别是少智因谓在坐者曰今日
所论其间有是者有非者然是者未必尽是非者未必
尽非诸君亦察及此乎诸生未得其旨先生曰程子说
得好有有德之言有造道之言又曰诸君求仁须要见
卷二十二 第 13b 页 WYG0714-0704b.png
得天地万物皆与我同一气一木一草不得其所此心
亦不安始得须看伊尹谓一夫不获若已推而纳之沟
中是甚么样心王言曰此气象亦难今人于父母兄弟
间或能尽得若见外人如何得有此心曰只是此心用
不熟工夫只在积累如今在旅次处得主人停当惟恐
伤了主人接朋友务尽恭敬唯恐伤了朋友处家不消
说随事皆存此心数年后自觉得有天地万物为一体
气象
卷二十二 第 14a 页 WYG0714-0704c.png
叶生问子夏言礼后乎似亦能引伸触类至作春秋如
何不能赞一辞先生曰圣人泛应曲当如天地之化工
故春秋之褒贬随意所之无不曲中事理之宜此岂子
夏所能及若子夏初为君子儒又不止能赞一辞矣
或问朝闻道何以夕死可矣先生曰此须知未闻道前
景象何如始得盖未闻道时只是血肉之躯利欲牵引
心常戚戚如何得生顺死安唯闻得此道则耳目聪明
心志宁静浑身皆是道理当生而生当死而死虽杀身
卷二十二 第 14b 页 WYG0714-0704d.png
成仁舍生取义亦无顾累所谓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
也且如人之好酒好色虽终其身而无悔者是真知其
味也闻道亦然又曰此当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
者不如乐之者君子坦荡荡并看又曰我尝把孟子谓
旷安宅而不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与此对看彼谓虽
生犹死此谓虽死犹生也
文禄问道不可须臾离朱子以静存动察为言然动静
无二时理欲无二几存省无二功岐而二之禄深疑焉
卷二十二 第 15a 页 WYG0714-0705a.png
先生曰此总言慎独工夫存省之功固不可分能存天
理便能遏人欲能遏人欲便能存天理故君子用功惟
于一念将萌之初加之意焉戒慎于已所不睹恐惧于
己所不闻道在我矣盖此不睹不闻之境人皆以为隐
微而可忽孰知其至见而至显也故君子必谨其一念
将萌之独焉原无二截禄闻此语退而思曰存养之功
密于省察既存天理又焉用省察以遏人欲耶盖克己
则可以复礼闲邪则可以存诚矧先言存养而后加之
卷二十二 第 15b 页 WYG0714-0705b.png
以省察亦非次第之序闻君子用功由疏以至密未闻
由密而及疏夫子之云实快我心王材曰陈子之言尚
少体认未得先生之旨
釜初见先生讲克己复礼问曰所谓己者我之身也何
以欲克而去之先生曰己之与人均受天地之气以生
其血脉本相通也人惟私意一生是以人自为人已自
为已元初之相通者始判然二之矣是以君子贵克己
则一人已平物我直以天地万物举而属之一身是故
卷二十二 第 16a 页 WYG0714-0705c.png
志定于此气通于彼而天下归仁尧舜一民饥曰我饥
之也一民寒曰我寒之也一民有罪曰我陷溺之也其
真能克己复礼者乎西铭一篇全是发明此意又曰人
惟有已始有人人惟无人始无己己者人之敌也
尝疑龟山从蔡京之召先儒以柳下惠比之釜谓鲁男
子之不可是为善学柳下惠者则闵子之不就季氏是
为善学孔子者蔡京之恶浮于佛肸而龟山乃欲为孔
子之行其不逮闵子远矣先生曰亦是
卷二十二 第 16b 页 WYG0714-0705d.png
先生曰乐道人之短则为己之功必不真切若为己之
功真切自无暇说人长短釜闻之惕然又曰人能反己
则四通八达皆坦途也若常以责人为心则举足皆荆
棘也
釜问入庙见佛像揖之何如先生曰佛老亦得圣人之
一偏见其像而揖之亦礼也
吾人只是贫富二字打搅故胸中常不快活试尝验之
自朝至暮自夜达旦其所戚戚者此贫此富也自少至
卷二十二 第 17a 页 WYG0714-0706a.png
壮自壮至老其所戚戚者此贫此富也君臣之相要贫
富二字要之也父子之相欺贫富二字欺之也兄弟之
相戕贫富二字戕之也纵使求而得之尚不可为况求
之未必得耶孟子曰得之有命孔子曰如不可求从吾
所好
先生曰贫而无怨难是多少大学问在吾人终日只是
学此能透此关则富贵利达得丧毁誉不足寘念中矣
然其功自无欲入无欲故寡求寡求故无不足无不足
卷二十二 第 17b 页 WYG0714-0706b.png
故能处贫如富而无怨心
绍儒问有过常存悔心如何先生曰这便是频复之厉
须是过而能改某尝谓三过不改为玩过谓其视之没
𦂳要便置此念后有过时无所惮也此最不可
无谄无骄虽知自守犹有贫富病根在到乐与好礼上
是甚胸次这便把贫富都忘却了一面从天理上走如
何可及子贡便能自觉在切磋琢磨上做工夫起甚是
知学故夫子许之言诗看来子贡非止论学盖知学矣
卷二十二 第 18a 页 WYG0714-0706c.png
此子贡得力处
应诏问立乐局使人习乐如何先生言君相能使人衣
食足而颂声自作乐局虽不立可也故人而不仁如乐
何意思甚广大不然纵能尽习得咸英韶濩来亦不济

应诏问英气还当有否曰无者不可不有有者不可不

池州徐宗鲁问圣人何思何虑与佛氏寂灭何以异先
卷二十二 第 18b 页 WYG0714-0706d.png
生曰何思何虑是寂然不动感而遂通的意思佛氏寂
灭是死其心矣自是不同也
  乙未邵伯舟中语
先生北迁太学过广陵时诸生十馀人同舟共送至湾
头遇高邮守门人邓诰迎于舟中设酒先生称巡盐徐
芝南好学一生曰他尝言人惟格物便可平治天下何
用许多条目先生曰信如子说则当时曾子只说物格
而后天下平可也何必许多诚正修齐工夫邪夫格物
卷二十二 第 19a 页 WYG0714-0707a.png
是知必须意诚心正然后见之躬行不是一格物便能
了尽天下事且如子华未仕时亦只是讲明此道而已
岂能预知一郡人民土俗乎至于今日到高邮身亲经
历便有许多政事条理焉能一举而了尽一州之政乎
如芝南之说皆今时顿悟之弊学者不可不察
葛涧问季文子三思而后行以愚观之似有可取朱子
解三则私意起而反惑恐非先生曰朱子之言是也阎
傅说周公思兼三王坐以待旦思不止于三孟子取之
卷二十二 第 19b 页 WYG0714-0707b.png
而季文子之思孔子非之何也先生曰周公之思与季
文子之思不同周公之思但就其一事或酌古或准今
或宜土俗或合人情必待周知尽善而后行此思之可
贵也故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须熟思审处亦无妨也
文子之思不在一事上如聘晋而思遭丧之礼则所思
者皆私意正犯了勿参以三之条非周公之公思也
葛涧说李空同为海内人物高相曰使空同在必不下
拜涧复称其文似秦汉诗似三谢二陆用心刻苦文集
卷二十二 第 20a 页 WYG0714-0707c.png
可观先生曰欲看空同文集当先观其奏疏如上弘治
正德二疏甚有忠君爱国之心气节可取如诗文模仿
魏晋却差用心使移此心为大学中庸则为曾子子思

邓诰问白沙之时有太虚相友何如先生曰白沙之友
太虚犹东坡之友佛印退之之友太颠也惟其友太
虚是以白沙之学被引入禅至于孟子之时不闻有此
人也周程张朱之时不闻有此人也诰复曰白沙果禅
卷二十二 第 20b 页 WYG0714-0707d.png
学乎先生曰然
子实嘱子华治高邮当去淫祠以立近代之贤应熊曰
是求贤于庙矣先生曰梦卿之言是也但圣贤与老佛
不同不必立祠然佛老亦巢许之流高蹈山林不恤生
民休戚国家安危自讨独乐便宜使人人为佛老为巢
许则国家谁与之理社稷谁与之安此孔孟之必不忍
为也若白沙之学其亦巢许之流乎因语诰曰子今为
政也当存孔孟救民之心而绝巢许高旷之望庶几高
卷二十二 第 21a 页 WYG0714-0708a.png
邮之民得尽受其膏泽盖因子华巢许之诗而发
 
 
 
 
 
 
 
卷二十二 第 21b 页 WYG0714-0708b.png
 
 
 
 
 
 
 
 泾野子内篇卷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