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七
卷十七 第 1a 页 WYG0714-065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泾野子内篇卷十七
             明 吕楠 撰
  鹫峰东所语
鸾问听先生讲论时觉有所兴起使得常常如此圣贤
可学而至乎但恐不能持循为外诱所夺奈何先生曰
孟禽楚人也予秦人也焉能常常讲论乎故全靠师友
则求诸己者便懈惰外诱由是而至也横渠六有铭不
卷十七 第 1b 页 WYG0714-0655b.png
可不常接乎目十一月二十一日期当听讲以阴雨晦
冥独坐闭户顿觉此心虚明凡有观览便自省悟似于
道理有会合处若可上达窃谓一日无欲可作一日圣
人一月无欲可作一月圣人终身无欲便是终身圣人
不知是否先生曰有志之言也但恐入市朝时或有欲
则与闭户独坐时之无欲又不同矣故圣人无入而不
无欲一独坐不可便了也子如视金革百万之众甲科
烜赫之荣文绣俊雕之美财货充积之盛艰难拂乱之
卷十七 第 2a 页 WYG0714-0656a.png
时白刃颠沛之际耄耋昏倦之日皆如此号房之独坐
也人虽曰子之非圣人也吾不信矣
问颜子箪食瓢饮不改其乐夫子便称之曰贤子路衣
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夫子便喜之二者虽所
造浅深不同然今之学者若能于贫富关头摆脱得去
便是求上达境界先生曰此是第一件学问能乎此可
以塞天地而轻王侯矣故曰君子去仁恶乎成名故今
日只当求仁若于仁能有得处更须论他个箪瓢狐貉
卷十七 第 2b 页 WYG0714-0656b.png

问孔子说可与共学至可与权以圣门诸弟子品题如
何先生曰与其品题圣门诸弟子不若先品题在己品
题圣门诸弟子虽是评论古今人物然近于方人于已
犹无益若品题乎己便肯求己之所到处不知孟禽今
日可与立耶可与权耶若能审此则由损之立颜曾之
权皆可求而至也
问程子于逝者如斯章云此道体也君子法之自强不
卷十七 第 3a 页 WYG0714-0656c.png
息及其至也纯亦不已焉又曰自汉以来儒者皆不识
此义末乃曰有天德便可语王道又于可与共学章云
自汉以来无人识权字岂非以自汉而下圣人不作故
不可以行权不可以兴王道耶先生曰程子指其全体
至极处而言若就汉人中论之岂无有识此意者乎自
程子发此论虽为至当然后学不知立言本意乃因而
推演太高遂将数代躬行君子皆卑忽之但驰骛于玄
谈高论去权与王道益远若愚则不敢谓汉以后无人
卷十七 第 3b 页 WYG0714-0656d.png

问象山云颜子为人最有精神然用力甚难仲弓精神
不及颜子用功却易观其问仁之时犹下克己二字曰
克己复礼为仁又发露其旨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
仁焉既又告之曰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至仲弓问仁
夫子但答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巳所不欲勿
施于人只此便罢也颜子精神高既磨砻得实仲弓不
及也此说如何先生曰此象山想像之言几于捕风捉
卷十七 第 4a 页 WYG0714-0657a.png
影矣且颜子最有精神用力宜易今反以为难仲弓精
神不及用力宜难今反以为易不几于倒说乎且如见
如承勿施等语亦非易事故虽分克己敬恕为乾道坤
道者亦是就颜冉面头上说也故学者不当在比拟二
贤上用功只当就二贤比拟于己有所不及思齐之则
可也
问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若临是非利害
之际却也须便便如在宗庙朝廷固是便便若处僚友
卷十七 第 4b 页 WYG0714-0657b.png
大夫以德义行实尊让也须著恂恂当时门人记载亦
就其重者论之不知是否先生曰恂恂只可施于乡党
乡党中长幼卑尊俱无所用便便处若恂恂处于宗庙
朝廷亦必似訚訚不然便陷于持禄固宠者矣
问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若是醉而不出屡舞傞傞
屡舞僛僛圣人亦应何如处先生曰古人饮酒既立之
监或佐之史不苟饮也可以圣人而同于流俗乎其温
良恭俭格人处自无傞傞僛僛之徒矣
卷十七 第 5a 页 WYG0714-0657c.png
问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乍忽之际固应如此
若稍从容亦须有言及马也先生曰此正观圣人贵人
贱畜之心于乍忽之顷从容时不须论矣
问学者应酬事物若从理上做去便自勇往直前略不
流滞若要成就一己私意却徘徊顾望不得了足不知
是否先生曰此言是非极明白所虑者不消如此致疑
于此致疑则必于是者不肯是否者不肯否矣故见得
是非后只可直前勿起两心然才说要成一己私意却
卷十七 第 5b 页 WYG0714-0657d.png
是徘徊顾望不知徘徊顾望个甚的莫不是善心萌动
又为私意牵扯欲不善不能不善欲善不能善两相阻
碍如看见此关一刀斩断便是脱陷阱登云霄处也
问先生云品题圣门诸弟子不若先品题在巳此是要
生实下工夫意今但知志道犹不免有得失存亡之时
不识如何可以立以到权耶先生曰才觉乎得处存处
不使失亡便是立得到不知其得处存处则于道俱化
矣如是而不可与权者则夫子有吝言矣
卷十七 第 6a 页 WYG0714-0658a.png
问夫子告颜渊仲弓为仁二条比拟于巳实未能及但
日用行事颇有不欲勿施意思而又有责成他人待己
亦似己之待渠意此又是私意了循而上之如见如承
而克而复又当何如下手先生曰既知是私意便在此
下手去之如见如承亦是此而克而复亦是此颜渊不
是天上客孟禽不是尘中人天理是一个天理不分今
古私意无两个私意因别贤愚
问下学人事上达天理请先生举一二事例之是如何
卷十七 第 6b 页 WYG0714-0658b.png
样子先生曰程子洒扫应对是其然必有所以然之言
极明白今孟禽欲举一二事为样子者只是把天理看
在苍然之表以为上也把人事看在眇然之躯以为下
也孟禽只在人事上作则天理自随孟禽作处殊无高
卑难易之别又曰上下只是精神显微字样如易云形
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此不是大样子耶
问圣人过化存神如何心所存主处便神妙不测也须
有些作用处请破此疑先生曰旧讲舜举皋陶汤举伊
卷十七 第 7a 页 WYG0714-0658c.png
尹事孟禽未之闻耶盖舜汤举此二人极为简易亦无
甚动作然四海九州之不仁者皆化而为仁便可观过
化存神处易曰鼓之舞之之谓神惟舜汤能知此意汉
唐诸君虽有英贤却没这个举皋陶伊尹的手段故其
治或杂霸术或杂刑名难与帝王比伦且子曾入天地
坛帝王庙乎当其入之之时貌必庄而无惰容心必肃
而无杂念是谁使之然哉盖天地帝王过化存神不见
而章如此又问此举皋陶伊尹奚比乎曰凡所谓神化
卷十七 第 7b 页 WYG0714-0658d.png
者至公而无私至明而不昧汉唐之时虽有皋陶伊尹
或明不足以知其贤纵或知之又为私意亲幸所蔽不
能用其贤此不可以反观舜汤之神化邪
问孔子教人多教就事上用功鲜有指出本原者孟子
则直指言之如以为时之使然则末世人资质似不如
前以为性善则古今一而已矣敢请何说先生曰道无
古今之别人有圣贤之异圣人之言因人变化性在其
中矣贤人之言不直不见时在其中矣性在其中不可
卷十七 第 8a 页 WYG0714-0659a.png
谓孔子之言无本原也时在其中不可谓孟子之言非
就事上用功也盖孟子之学识其大孔子之道纯于化
今就其化之散见处但以为事上用功则夫子之神几
乎隐矣不亦粗浅乎今就其大之发明处遂以为本原
则孟子之学入于玄矣不亦浚恒乎故欲孟禽事上用
功就要见本原本原上有得就临事发见岐为两说非
惟看孔孟之言有殊途则孟禽之心事恐亦有二致也
问大学谓如恶恶臭如好好色二句便是诚意了慎独
卷十七 第 8b 页 WYG0714-0659b.png
只是起头用功处是否先生曰说慎独是起头用功处
足见曾用心下手学也但与诚意对言似又支离将所
谓起头用功者有外于好善恶恶邪故念虑之起觉得
善恶就是独必好必恶就是慎
问先生云神之听之终和且平有天下者岂有不和平
之鬼神此殆言其体也如大雅思齐篇谓神罔时怨神
罔时恫若有怨恫处便是不和平矣先生曰和平之助
人不惠于宗公则有怨恫之报非言神也
卷十七 第 9a 页 WYG0714-0659c.png
问先生于大雅文王在上篇有曰若以为文王既没在
帝左右子孙蒙其福泽是后世神怪之说也然如所谓
嗟嗟烈祖有秩斯祜及尔斯所者其何以别先生曰通
于天人之学者可以读诗书矣明乎善恶之旨者可与
论祸福矣是故于昭陟降不可以形象言不然则在帝
左右当列位次矣申锡斯祜不可以私庇言不然则及
尔斯所真非尸鲜矣知乎此则于昭乃文王之道凡命
之维新者皆以此也斯祜乃成汤之德凡锡之无疆者
卷十七 第 9b 页 WYG0714-0659d.png
皆以此也后世子孙不能继述先王之道德而徒欲凭
藉先王之福泽恐先王之福泽不如此私之甚也
 
 
 
 
 
 泾野子内篇卷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