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
卷七 第 1a 页 WYG0714-055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泾野子内篇卷七     明 吕楠 撰
  柳湾精舍语
胡大器初谒先生于柳湾精舍问书册浩繁可常读者
安在先生曰当先精通其大者但看书必要体贴见之
于行可若为博览记诵安能不患其浩繁耶
大器问行先生曰禹无间然只在菲饮食回称为贤只
在箪瓢陋巷不改乐处今学者只去其一切外慕无所
卷七 第 1b 页 WYG0714-0558b.png
系累方为实学只今夜之言果能行之以之立身而宜
以之为政而善无往不可若传不习虽讲一年也不济
事且力行甚难苟非操存为之不已则心机又由熟路
走了须努力过此关
问今之讲道学者先生曰虽则幽深玄远但我有捷径
法只做得不耻恶衣恶食便是道学
诸友有厌坐监之久者先生曰昔弘治间与马溪田四
五友在太学或共屋读书或一寺习礼或面规其过或
卷七 第 2a 页 WYG0714-0559a.png
阴让其善或问学于舜颜或求法于祖宗或论世于千
古冬不辞冱寒夏不惮祁暑若是者盖四年也今诸君
数月而出监犹以为久乎
先生常谓大器曰看书先要将己心与日用常行比合
其见自别
先生闻施秀才家被燬对人致勉曰此不必动心教他
再用功水来溺不著火来烧不著
大器问明道伊川皆大贤也初学何先先生曰当学伊
卷七 第 2b 页 WYG0714-0559b.png
川严毅方正为是若学明道和粹而工夫不至熟只见
燕朋日日往来不绝忽不知岁月之将至然学熟后便
是明道也
问古廉颇相如皆能公尔忘私乎先生叹曰后之为臣
者既得柄了将天下公事皆要出自己意干去通负朝
廷求治之意还是不曾学不然错看论语也故虽廉蔺
亦不如
或患义理难明曰凡人义理不明只是外物牵制去牵
卷七 第 3a 页 WYG0714-0559c.png
制处义理便明矣
先生因学者往教曰昔兰州有守墩军姓周名蕙字廷
芳初读大学有不知的字讲问于秀才其后将中庸语
孟及五经尽读之有得于心遂以程朱自任有镇守恭
顺侯吴某请他教学周辞曰若使我守墩就去决不去
往教其侯亦不能强遂亲送二子于其家以受教又有
郑安郑宁二乐人进启本愿除乐籍从周先生读书其
感发人至于此先生谓大器为学隆师取友变化气质
卷七 第 3b 页 WYG0714-0559d.png
为本渭南有薛敬之从周先生游常鸡鸣而起候门开
洒扫设坐及至则跪以请教后岁贡过陜州闻陈秀才
云逵忠信狷介凡事皆持敬遂拜访其家问曰何以得
此门户陈曰我常事父母有忿声一日读子夏色难章
自悟即改其行薛叹曰此吾良友也遂定交而去
孟程言性如何曰孟子言性如水之就下程子言性
犹水也亦有浊者不如孟子言的实
或问为学之法曰如禅家度人说过溪涧入虎狼口过
卷七 第 4a 页 WYG0714-0560a.png
得此关方好盖私欲陷人杀人如溪涧如虎口也过此
便是天理坦途矣
先生叹人只举业上用功不知言行于人关系甚大果
到口无择言身无择行此真举业也
先生谓大器曰药中要用桑白皮须得老实人去取不
致杀人必著如伊川家人方可正如解州赈济上司必
用解梁书院善人给散虽不能必其何如终比他州均
平能济众有益也
卷七 第 4b 页 WYG0714-0560b.png
先生有感谓光祖大器曰学被功利之徒陵夷久矣汝
二人当翻然改旧习学圣门颜曾思孟早夜参前倚衡
如羹见尧如墙见舜甚无为俗所移因问君子儒曰在
志道据德依仁小人儒不过艺而已
问作诗体如何曰诗有几般样有事物无道义是晋唐
诗有道义无事物是宋人诗事物与道义并用吾儒之

大器问诗可学乎先生曰圣人可学况诗乎但不可溺
卷七 第 5a 页 WYG0714-0560c.png

有客谈为臣者多好复私雠何故先生曰只是未学大
臣当以事为天下事当以言为天下言又先要正君心
为本昔周公遍草莱求贤如不及安得有雠可复虽汉
唐之世亦有能用雠人者
先生叹曰经书是平天下梁肉未有舍经而能致治者
后世偏用法律是失开设学校之初意也
先生闻学者往来权贵门下乃曰人但伺候权倖之门
卷七 第 5b 页 WYG0714-0560d.png
便是丧其所守是以教人自甘贫做工立定根脚自不

先生谓大器曰汝朴厚虽好又要激昂向上不然则徒
朴厚虽不失于善人亦不能升堂观奥
问今之学者开口专论致知是行如何却似宋儒各立
门户者乎先生曰圣门教人大以成大小以成小如季
路习得一信冉求做得一艺今人未得斐然成章便将
高远处做口头语也
卷七 第 6a 页 WYG0714-0561a.png
先生因人专务于高谈曰在陜有一秀才不肯读书每
日高大议论则诲之曰可读五经对曰此是记诵之学
也曰不然心存方能记得与圣贤通不然读经如吃木
楂同横渠亦曰五经须常放在面前每年温诵一遍况
学者乎
问患交接人先生曰须要宽绰些不可拘拘守秀才规
矩见大人君子进退升降然诺语默皆是学
问五经四书熟后再看何书先生曰行后方能熟虽不
卷七 第 6b 页 WYG0714-0561b.png
治他书可也
问作文先生曰须要思想思想通时如水渠通开流到
处都是道理不思想虽眼前事见不得凡文字躬行中
来方有味
问接人妨功曰好人多接几个何妨因他之有馀知己
之不足无往而非学若燕朋燕友非惟无益而损接此
等人便妨功
问如书经金縢顾命不必读否曰读经拣择便是利心
卷七 第 7a 页 WYG0714-0561c.png
问读书玩物丧志如何先生曰此程子有为而言恐人
口头应答苟以心思之以身体之何有玩物丧志但恐
读之不熟不精耳
先生讲罢谓诸生曰某之言论不可以为是必合之于
心与理安方为是
问恶与人讲论曰学不讲不明非是自矜将验已之是
非若含蓄不露也不是学孟子亦以不言为餂人
问动心如何制得住曰人之动心一日或有一二至到
卷七 第 7b 页 WYG0714-0561d.png
浑然无欲处方无了须于动处一刀斩截归天理乃定

或质阳明致良知先生曰阳明凡百事皆习过了老来
静坐学者来问亦以此告人忒自在了然孔子不是这
般学好古敏求发愤忘食终夜不寝问礼问官之类未
尝少懈况下圣人者乎学者当日夜勤力不息犹恐知
之不真得之或忘
问处世甚难曰处家处人当使仁让有馀自处宜淡薄
卷七 第 8a 页 WYG0714-0562a.png
无处不好
  鹫峰东所语
大器问周南召南之诗先生曰诗教所系甚大盖周南
召南皆言妇人之事而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所见不
从此出则荒唐一物无所见所行不从此出则窒碍一
步不可行道不行于妻子则父母不能顺学者识得认
取无往不可故子谓伯鱼云云
问齐家先生曰家极难齐齐则天下易治妇人家他不
卷七 第 8b 页 WYG0714-0562b.png
识书字任一己之私若顺得来于理有碍顺不得来他
便怨恨此尧以二女试舜唐太宗虽是英明之君亦止
外面做将去此所以为霸
问子见南子先生曰沈晦问尹彦明今有南子可见乎
尹曰不可曰子学孔子者也如何不见曰若某学未到
磨不磷涅不缁处故不敢见沈曰破我数十年积疑尹
曰某恐出门后又疑了此可见尹之自得处凡学圣人
如尹彦明方切实
卷七 第 9a 页 WYG0714-0562c.png
陶杏垣谈禅学先生曰襌只是周一身之用不能运用
天下学他无益孔子曰夫我则不暇又问禦盗曰盗贼
以法制他他又生一法法有穷只是使民衣食足便是
正法又要在上去贪官污吏则正法方得行孔子曰苟
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问盗贼难使得化曰若在上有
处自来就服因说近山先生在九江府被贼抬去神色
不变贼又抬回此虽遭贼锋刃待之以诚犹能如此况
平日处之有道贼有不化者乎
卷七 第 9b 页 WYG0714-0562d.png
问知人甚难曰然如赵清献公与周茂叔同处不相知
及再见方知茂叔也务实者不可以一言一事知他
克谐曰无事时心清有事时心却不清先生曰此是心
作主不定故厌事也如事不得已亦当要理会某中举
时亦是如此后来虽事纷至亦不厌
王光祖执唐史约藁看先生叹曰唐太宗万世英明之
君作诗文皆有巧思及纳巢刺王妃蹀血禁门言不顾
行巧处通不见了大器曰毕竟为聪明所使先生曰宪
卷七 第 10a 页 WYG0714-0563a.png
天聪明似不如是
问患功夫间断曰出手入眼处皆是功夫焉得间断
问仪礼周礼曰此周公传心之要孔子作春秋本二礼
而作
先生曰陈白沙徵到京吏部尚书问曰贵省官如何曰
与天下省官同请对坐即坐无辞此尽朴实有所养罗
一峰访康斋见起御聘牌坊乃谓其子云不必有此牌
坊不见康斋而退此罗公高处康斋孔门之原宪也而
卷七 第 10b 页 WYG0714-0563b.png
又有此乎
昔者尹彦明在僧房中一年未曾妄转动虽置扇亦有
定处僧甚叹服学者当学此方可
先生曰人心要广大如天之无不覆如地之无不载可
大器曰心大则万物皆通曰然某又常言谦虚则宽绰
而有馀矜夸则狭迫而不足
或问静坐心虚明固好及事来不免昏惰放逸如何先
生曰还是静时未虚明也
卷七 第 11a 页 WYG0714-0563c.png
伊川舟将覆无怖色人或问之曰心存诚敬尔同舟一
人曰不若诚敬都忘却好先生曰此意见皆高然不如
指挥棹人柁人使顺风也
或劝王光祖习举业光祖曰打破此关几年矣先生曰
某知其为人非是巢父那样的然其心必有所见矣
交友当取其直责善当巽其语
人家兄弟不和皆起于妇人马溪田诗曰小窗莫听黄
鹂语踏落荆花满院飞甚切当
卷七 第 11b 页 WYG0714-0563d.png
今之学者平日都能道仁义气节及遇小小利害便改
移了何以为学由是知高谈者之无益也
先生讲及各衙门制度精密大小相维叹曰我太祖真
圣人也非汉唐宋诸君所及凡事皆彼此颉顽互相贯
穿故其法久而不坏只在人善守耳
先生曰陈日旦卒于太学亏了章诏盛寒天气不惮往
来垂涕泣亲为买棺收殓一见陈卒于贤者之手一见
章为朋友之忠
卷七 第 12a 页 WYG0714-0564a.png
孟子不及孔子处还是学少有不同孔子祖述尧舜宪
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这般样学便与天地同流
孟子养浩然之气才能求塞天地耳
先生曰昔者闻有一佥事求见王戆庵公云西来一件
为黄河二件为华山三件为见先生王公云若做官不
好纵见此三者亦不济事这般高不受人谄
朋友相处不可先有疑心横于中若不相信还是积诚
未到处未有诚而不动者也
卷七 第 12b 页 WYG0714-0564b.png
陶渊明严子陵尽高尚其事但渊明不及子陵不免借
杯中物自遣若颜子连贫亦乐而忘之不形于言也
学圣人要先读论语读论语莫先讲仁仁至大而切学
道者不学此则终身路差无所成
曾子有弘毅之学然后做得易箦之事虽颜子三月不
违仁亦可并也
颜子能听圣人之教如垦熟田土受时雨故语之而不
惰学者只至于不惰甚难今学者但闻说及道便思睡
卷七 第 13a 页 WYG0714-0564c.png
了缘无领受之地耳只是一片硗确生田地虽有雨亦
流转去不停矣
先生谓大器曰章诏有孝行有学识汝当取法若于临
事危难处观之尤可见
汉儒以反经合道为权还是因经行不得只得用权非
反经而何汉去古未远看书甚好今不可便谓之非也
如舜不告而娶正是反经合道处
先生曰昔陜城有二士隆冬甚寒过渭河来听易足冻
卷七 第 13b 页 WYG0714-0564d.png
破亦不知大器曰此与立雪意亦同有志之人这般刻
苦为学愧不能及耳
先生谓大器曰圣门弟子三千聪明才辩不为不多惟
回也愚参也鲁及其用功甚勇回则四勿参则三省乃
卒能传其道汝今且究愚鲁处是怎么样子
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只在行步疾徐间如孔子登东
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亦自卑近始
思无邪功夫于学者极省力须老实下手做可才起念
卷七 第 14a 页 WYG0714-0565a.png
虑便加省察母得使如野马驰逐向曲径旁路走也
先生送学者至门有一友请中庸大旨先生笑曰中庸
之理广大精微非且行间便可讲也汝果欲求之此出
门间亦可见中庸
大器问仆僮多难使不免暴怒先生曰昔张思叔詈仆
伊川曰何不动心忍性即此是学且怒仆僮为甚么耶
今之游山水者与山水全不相干只资观玩耳惟仁智
者而后有此相契气味
卷七 第 14b 页 WYG0714-0565b.png
朋友不要厌他来往无往而非学见读易诗书的朋友
就讲求易诗书见读春秋礼记朋友就讲求春秋礼记
见能知当时典故的朋友就讲求当时典故得之于心
而见之于行朋友自不废学何厌往来
先生谓诸生曰颜子当时未尝应试只做不迁怒不贰
过之学是以人到于今称之三年取一番进士举人有
当日而泯者有未用而泯者有既用而遗臭者何足贵
虽公卿三年间去若干今皆何在汝辈要激昂近思
卷七 第 15a 页 WYG0714-0565c.png
诸生请先生游高座寺先生笑曰此岂是道理去高座
寺作甚江南朋友多以安閒放逸习成气象去年虽与
吏部诸僚曾游几处皆有记语多戒此事今之相聚当
以勤俭相讲终日乾乾夕惕若犹为不足岂可放心杯
酒山水间耶
先生曰为学只怕优游大器曰此一回得一侄二友相
讲他们闻之甚喜不倦先生曰天下有资质的多但未
得良师友皆误了盖义理之在人心特无人感触之耳
卷七 第 15b 页 WYG0714-0565d.png
一感触便勃然兴之矣故伊尹思以先觉觉天下也
大器问动静不失其时曰正是仕止久速各当其可汝
今且只于语默作止处验也
鼓之舞之之谓神或风或雨不可测度而百物自生如
使民日迁善不知谁为之者是圣人以神道设教也吾
儒当法天学圣则广大配天地方能鼓舞万民
汉高祖识周勃可以安刘知其器识重厚动静光明耳
如程子曰我死而不失其正者惟尹氏子乎故人之器
卷七 第 16a 页 WYG0714-0566a.png
宇最可见道
有一秀才问学先生曰不知尔心下所欲在何处对曰
平生务区区举业科目耳曰科目大著里非小事有千
万年科目有数千年科目有数百年科目有数十年科
目如何曰千万年科目如颜闵德行科数千年科目如
程朱数百年科目如薛文清罗一峰数十年科目做一
官便了事也曰当今学者之所习主司之所取不同柰
何曰天下广远一科场中也有几个好主司也有几个
卷七 第 16b 页 WYG0714-0566b.png
好秀才果有如孟子程子者应试决不遗了他其文章
果说人伦物理精密透彻即谓之善言德行岂害科目

江西有五人来见先生谓之曰若等为实学动静当以
礼一人对曰是横渠以礼教人也先生曰不特张子也
曾子亦然虽孔子克己复礼为国以礼亦何尝外是
先生曰教汝辈学礼犹堤坊之于水若人无礼以堤坊
其身则满腔一团私意纵横四出矣
卷七 第 17a 页 WYG0714-0566c.png
先生曰观诸生用心而不在言语者甚好然只要熟独
寝如此独餐如此独行如此正如丘之祷久矣与日月
同明孔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著著实实做则到
处可行
先生谓诸生曰先王之礼不行久矣一旦行之观者骇
异须赖知书者一讲求如孔子习礼于大树下虽叔孙
通亦绵蕝习礼此皆是博学于文心下融会斟酌是约
之以礼
卷七 第 17b 页 WYG0714-0566d.png
先生曰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曾作绝句云说到二南
墙面处何人知向造端寻其要只在正已
成之子吉初见问有妄思奈何先生曰心若妄思还是
不知止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不到止至善也不
算然工夫一时难做要自一心之微至天下之事无不
体验则柄把在内又须虚心亲贤取友友在五伦中所
系甚重然不慎择若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如水之
流趋下最引人去也
卷七 第 18a 页 WYG0714-0567a.png
先生曰国初都用老臣且久是以天下治如张紞黄福
是圣门之徒与西汉人物不相让一味躬行张字明秀
号鴳庵陜西富平人布政云南二十年为吏部尚书文
庙继统在吏部后堂七日不食饮水死节黄字如锡山
东东昌人抚绥交趾二十年于今未有久任如此者
叶监生问读书多忘却先生曰还是未体贴程子云古
之经典今之人事也若礼经最切于日用若易诗书亦
是人事故学记曰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盖
卷七 第 18b 页 WYG0714-0567b.png
其能体行也
先生曰如管宁茅容孔明皆圣门之徒也管宁终身戴
一破帽信贯金石是以汉儒多气节故常谓诸生当自
甘贫做
威问读易为举业累不大省得倒读别经者好看先生
曰所以学要脱去旧习方能有新得不然真居楚而学
齐语也
黄惟用问白沙在山中十年作何事先生曰用功不必
卷七 第 19a 页 WYG0714-0567c.png
山林市朝也做得昔终南僧用功三十年尽禅定了有
僧曰汝习静久矣同去长安柳街一行及到见了妖丽
之物粉白黛绿心遂动了一旦废了前三十年工夫可
见亦要于繁华波荡中学故于动处用功佛家谓之消
磨吾儒谓之克治
大器问敦夫云彦明某所愿见思叔莫不消见否见得
不能尊贤取友也先生曰不然只是私心是面誉尹氏
尹氏何等心胸岂能动得他程子当时开示他教他见
卷七 第 19b 页 WYG0714-0567d.png
友正以友亲可以尽言相观为善
先生曰某平日文章轻易作了尧夫以墓志属明道明
道许之大中公伊川皆不许盖以与尧夫学不同耳一
旦明道步庭中明月见得尧夫之学与此景象相同叹
尧夫可谓安且成矣以告大中伊川始许之作
先生因门人拜人不禀而行曰吾人今日只以言词相
论把行事背却在后只管行去不免差错如乐正子从
子敖虽舍馆不问孟子亦责之
卷七 第 20a 页 WYG0714-0568a.png
先生曰今日占卦虽为行冠礼而设得风雷益见善则
迁有过则改于诸君讲学事亦相应甚好夫自今衣服
饮食宫室诸费省做些其祭器可做些若能常一习之
当不令诸生耗财也
胡郎中论学急迫则不自得若宽缓又优游先生曰先
儒譬文武火尽矣先须要终夜不寝终日不食有这心
肠推却杂念义理上手了然后可从容大器问与勿忘
助一般曰也是但不知怎能使勿忘勿助耳
卷七 第 20b 页 WYG0714-0568b.png
衣服饮食皆要见道理在故无时非礼则非僻之心无
自而八大器问礼可以义起曰固是要合人心谢汝中
曰礼可以义起东郭子答之甚好曰协诸义而协则可
不协诸义而协亦可乎
大器问太平公主胡致堂云不当诛如何先生曰此秀
才说话也当时宰相七人五人出其门用事而反如何
不诛且周公尚诛管蔡又问牛李维州之议曰李言取
之为是牛守信为非
卷七 第 21a 页 WYG0714-0568c.png
白问止盗曰建官惟贤问柔远曰涖事惟能何谓也曰
官贤则民安而盗寝事能则政举而远人格
 
 
 
 
 
 
卷七 第 21b 页 WYG0714-0568d.png
 
 
 
 
 
 
 
 泾野子内篇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