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第 1a 页 WYG0714-038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读书劄记卷二
明 徐问 撰
周礼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东南曰扬州其山镇曰会
稽(在今浙江/会稽县)正南曰荆州其镇曰衡山(在今湖广/衡山县)河
南曰豫州其镇曰华山(在今陜西/华阴县)正东曰青州其镇
曰沂山(在今山东/临朐县)河东曰兖州其镇曰岱山(即泰山/在今泰)
(安/州)正西曰雍州其镇曰岳山(即吴岳在今/陜西陇州)东北曰幽
读书劄记卷二
明 徐问 撰
周礼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东南曰扬州其山镇曰会
稽(在今浙江/会稽县)正南曰荆州其镇曰衡山(在今湖广/衡山县)河
南曰豫州其镇曰华山(在今陜西/华阴县)正东曰青州其镇
曰沂山(在今山东/临朐县)河东曰兖州其镇曰岱山(即泰山/在今泰)
(安/州)正西曰雍州其镇曰岳山(即吴岳在今/陜西陇州)东北曰幽
卷二 第 1b 页 WYG0714-0383b.png
州其镇曰医无闾(在今辽东/广宁卫)河内曰冀州其镇曰霍
山(在今山/西霍州)正北曰并州其镇曰恒山(在今大同/府浑源州)是槩
言九州之山镇也不言徐州疑并入于青不言梁州
疑并入于雍豫也诗嵩高注以南岳为霍山职方以
为衡山叶氏曰汉元封五年巡南郡礼天柱山(一统/志衡)
(山有天柱峰六安州有霍山一名/衡山一名天柱即汉武帝所封)号曰南岳是以衡
山神远移于霍山也以为一山两名者失之王制有
恒山衡山而不言太华嵩山以南北所至山而言舜
山(在今山/西霍州)正北曰并州其镇曰恒山(在今大同/府浑源州)是槩
言九州之山镇也不言徐州疑并入于青不言梁州
疑并入于雍豫也诗嵩高注以南岳为霍山职方以
为衡山叶氏曰汉元封五年巡南郡礼天柱山(一统/志衡)
(山有天柱峰六安州有霍山一名/衡山一名天柱即汉武帝所封)号曰南岳是以衡
山神远移于霍山也以为一山两名者失之王制有
恒山衡山而不言太华嵩山以南北所至山而言舜
卷二 第 2a 页 WYG0714-0383c.png
典有四岳而不言中岳以巡守所至四方而言泰山
为东岳华山为西岳恒山为北岳衡山为南岳嵩高
为中岳盖禹贡之方外也职方不言嵩高周在五岳
之外以雍之吴山为岳山皆有不同五代失河北之
地至宋未能混一北为契丹所有乃以真定府曲阳
县之恒山为北岳国初定鼎建康祀典肇以泰山为
东岳沂山为东镇衡山为南岳会稽山为南镇华山
为西岳吴山为西镇真定之恒山为北岳医巫闾山
为东岳华山为西岳恒山为北岳衡山为南岳嵩高
为中岳盖禹贡之方外也职方不言嵩高周在五岳
之外以雍之吴山为岳山皆有不同五代失河北之
地至宋未能混一北为契丹所有乃以真定府曲阳
县之恒山为北岳国初定鼎建康祀典肇以泰山为
东岳沂山为东镇衡山为南岳会稽山为南镇华山
为西岳吴山为西镇真定之恒山为北岳医巫闾山
卷二 第 2b 页 WYG0714-0383d.png
为北镇嵩山为中岳霍州之霍山为中镇后迁都北
平则真定在其南故仍以浑源州之恒山为北岳其馀
岳镇皆如旧云
临川吴氏曰天下山脉起于昆崙山脉之所起即水源
之所发也
朱子曰河图言昆崙地之中也又曰冀都山脉从云
中发来盖太行山一千里河东河北太原晋阳诸州
皆左旋其趾山后即忻代诸州上党即今潞州春秋
平则真定在其南故仍以浑源州之恒山为北岳其馀
岳镇皆如旧云
临川吴氏曰天下山脉起于昆崙山脉之所起即水源
之所发也
朱子曰河图言昆崙地之中也又曰冀都山脉从云
中发来盖太行山一千里河东河北太原晋阳诸州
皆左旋其趾山后即忻代诸州上党即今潞州春秋
卷二 第 3a 页 WYG0714-0384a.png
为赤狄潞氏其地极高与天为党故曰上党过河便
见山在半天如黑云然故曰云中自脊以西之水则
西流入于龙门西河以东之水则东流入于海前面
一条黄河环绕平阳即河中府蒲坂山之尽处尧舜
之所都也泰山耸于左为龙右畔是华山耸立为虎
自华至中嵩山(嵩为中岳独高当天之中/又曰泰室在河南登封县)为前案淮
南诸山是第二重案江南诸山及五岭(大庾始安临/贺桂阳揭阳)
又为第三四重案又曰前代多都关中以黄河左右
见山在半天如黑云然故曰云中自脊以西之水则
西流入于龙门西河以东之水则东流入于海前面
一条黄河环绕平阳即河中府蒲坂山之尽处尧舜
之所都也泰山耸于左为龙右畔是华山耸立为虎
自华至中嵩山(嵩为中岳独高当天之中/又曰泰室在河南登封县)为前案淮
南诸山是第二重案江南诸山及五岭(大庾始安临/贺桂阳揭阳)
又为第三四重案又曰前代多都关中以黄河左右
卷二 第 3b 页 WYG0714-0384b.png
旋绕近东止有函谷关一路可据为险其山皆自蜀
汉来至长安而尽又曰天下之山西北最高自关中
一支生下函谷以至嵩少东尽泰山又自嶓冢汉水
之北生下一支至扬州而尽又曰岷山之脉其一支
为衡山者已尽于九江之西其一支又南而东度桂
岭者则包湘(衡岳/之间)源而北经袁(江西/袁州)潭之境以尽于
庐阜(匡庐在/南康)其一支又南而东度庾岭(即梅岭属江/西大庾县)
者则包彭蠡之源以北尽于建康(今南/京)其一支则东
汉来至长安而尽又曰天下之山西北最高自关中
一支生下函谷以至嵩少东尽泰山又自嶓冢汉水
之北生下一支至扬州而尽又曰岷山之脉其一支
为衡山者已尽于九江之西其一支又南而东度桂
岭者则包湘(衡岳/之间)源而北经袁(江西/袁州)潭之境以尽于
庐阜(匡庐在/南康)其一支又南而东度庾岭(即梅岭属江/西大庾县)
者则包彭蠡之源以北尽于建康(今南/京)其一支则东
卷二 第 4a 页 WYG0714-0384c.png
包浙江之源而北其首以尽会稽南其尾以尽闽粤
(广/东)也又曰仙霞岭在信州(今广/信府)分水之右其脊脉发
去为临安(今杭州山从/天目山发来)又发去为建康又曰江西山
皆自五岭赣上来自南而北故皆逆闽中郤是自北
而南故皆顺又曰闽中之山多自北来水皆东南流
江浙之山多自南来水皆北流故江浙冬寒而夏热
愚谓古今言方舆者必本之山川盖以山为巨镇水
为薮泽建邦树都恒守之以为固先儒谓山为水之
(广/东)也又曰仙霞岭在信州(今广/信府)分水之右其脊脉发
去为临安(今杭州山从/天目山发来)又发去为建康又曰江西山
皆自五岭赣上来自南而北故皆逆闽中郤是自北
而南故皆顺又曰闽中之山多自北来水皆东南流
江浙之山多自南来水皆北流故江浙冬寒而夏热
愚谓古今言方舆者必本之山川盖以山为巨镇水
为薮泽建邦树都恒守之以为固先儒谓山为水之
卷二 第 4b 页 WYG0714-0384d.png
纲水为山之纪而洪河大山亦天地间大界限也然
论险者每言关中左殽函右陇蜀为四塞之地东制
诸侯如建瓴水而楚汉以后争天下者常得斩关而
入次言巴蜀剑门为天下壮而晋邓艾之兵从阴平
趋涪卒亡后主易曰天险不可升也地险山川丘陵
也孟子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传曰天子有道守在四夷至今读其言尤信
潮汐古洲马氏取礼记致日曰朝致月曰夕江海之水
论险者每言关中左殽函右陇蜀为四塞之地东制
诸侯如建瓴水而楚汉以后争天下者常得斩关而
入次言巴蜀剑门为天下壮而晋邓艾之兵从阴平
趋涪卒亡后主易曰天险不可升也地险山川丘陵
也孟子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传曰天子有道守在四夷至今读其言尤信
潮汐古洲马氏取礼记致日曰朝致月曰夕江海之水
卷二 第 5a 页 WYG0714-0385a.png
朝生为潮夕至为汐日太阳也历一次而成月月太
阴也合于日以起朔阴阳消息晦朔弦望潮汐应焉
水阴物也而生于阳潮汐依日而滋长随月而渐移
日起于朔月盈于望月东行迎日之所次月合于地
下之中则日之所次也故潮平于地下之中而会于
月朔后三日明生而潮壮望后三日魄见而汐涌每
岁仲春月落水生而汐微仲秋月明水落而潮倍减
于大寒极阴而凝弱于大暑畏阳而缩消长不失其
阴也合于日以起朔阴阳消息晦朔弦望潮汐应焉
水阴物也而生于阳潮汐依日而滋长随月而渐移
日起于朔月盈于望月东行迎日之所次月合于地
下之中则日之所次也故潮平于地下之中而会于
月朔后三日明生而潮壮望后三日魄见而汐涌每
岁仲春月落水生而汐微仲秋月明水落而潮倍减
于大寒极阴而凝弱于大暑畏阳而缩消长不失其
卷二 第 5b 页 WYG0714-0385b.png
时故曰潮信邵子曰海潮地之喘息也所以应之者
月从其类也朱子曰天地间东西为纬南北为经故
子午卯酉为四方之正位而潮之进退以月至此位
为节耳黄瑞节曰先儒论潮则谓天包水水乘地而一元
之气升降于太虚之中地乘水力与元气相为升降
气升地沉则海水溢上而为潮气降地浮则海水缩
而为汐其说与地气四游春夏秋冬升降不越三万
里相为表里而独取余襄公海潮图序以为潮之消
月从其类也朱子曰天地间东西为纬南北为经故
子午卯酉为四方之正位而潮之进退以月至此位
为节耳黄瑞节曰先儒论潮则谓天包水水乘地而一元
之气升降于太虚之中地乘水力与元气相为升降
气升地沉则海水溢上而为潮气降地浮则海水缩
而为汐其说与地气四游春夏秋冬升降不越三万
里相为表里而独取余襄公海潮图序以为潮之消
卷二 第 6a 页 WYG0714-0385c.png
息皆系于月月临卯酉则潮长乎东西月临子午则
潮长乎南北一月则潮盛乎朔望之后一岁则潮盛
乎春秋之中此潮之消息乃系乎月之进退亦非因
地之浮沉也愚谓以上诸说皆不同但天一生水体
阴而生于阳周流进退于地之外天之中恐未可专
以系月为消息也若以为元气升则地沉而水溢气
降则地浮而水缩则原隰地形古今如故未尝有见
其沉浮也朱子经纬之说盖天地间一大条段五行
潮长乎南北一月则潮盛乎朔望之后一岁则潮盛
乎春秋之中此潮之消息乃系乎月之进退亦非因
地之浮沉也愚谓以上诸说皆不同但天一生水体
阴而生于阳周流进退于地之外天之中恐未可专
以系月为消息也若以为元气升则地沉而水溢气
降则地浮而水缩则原隰地形古今如故未尝有见
其沉浮也朱子经纬之说盖天地间一大条段五行
卷二 第 6b 页 WYG0714-0385d.png
之气皆消息盈虚其间而况于水乎但月加子午陈
氏既已疑之而卯酉则日月升沉之处也惟马氏以
日月晦朔阴阳消息潮汐应焉似为有理又以月东
行迎日之所次于地中水会月而生潮及日行一度
月行十三度皆本诸旧与余襄公序说同要之水为
天地脉络阴阳所钟消息盈虚与元气相为循环终
始虽类从于月而其气未尝不通于日况月临卯酉
亦日𤾉谷崦嵫升没之候而月得太阳之精而有光
氏既已疑之而卯酉则日月升沉之处也惟马氏以
日月晦朔阴阳消息潮汐应焉似为有理又以月东
行迎日之所次于地中水会月而生潮及日行一度
月行十三度皆本诸旧与余襄公序说同要之水为
天地脉络阴阳所钟消息盈虚与元气相为循环终
始虽类从于月而其气未尝不通于日况月临卯酉
亦日𤾉谷崦嵫升没之候而月得太阳之精而有光
卷二 第 7a 页 WYG0714-0386a.png
水因朔望之光而生潮则其气机感动未始不相因
也故月合朔阴阳之精所会而为辰气进而长水为
浮物与气升降而为潮春秋时当水盛故潮尤大尝
闻之江海居人遇潮之日虽瓶罂注水皆浮溢而出
于理亦可见矣
素问曰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盖地西北高东南下
江海百川所聚海水周于地之四维其流东极气尽
故归墟尾闾如沃焦釜北海路最遥至极尽处疑与
也故月合朔阴阳之精所会而为辰气进而长水为
浮物与气升降而为潮春秋时当水盛故潮尤大尝
闻之江海居人遇潮之日虽瓶罂注水皆浮溢而出
于理亦可见矣
素问曰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盖地西北高东南下
江海百川所聚海水周于地之四维其流东极气尽
故归墟尾闾如沃焦釜北海路最遥至极尽处疑与
卷二 第 7b 页 WYG0714-0386b.png
天浮接也东有女直为黑水鞨靺之后国有长白山
其巅有潭周八十里南流至辽东朝鲜国为鸭绿江
南入于海北流为女直混同江经金会宁府达五国
头城北东入海西有黑水出汉张掖郡鸡山今甘州
南至燉煌今肃州过三危界梁雍二州之间程子以
为即西珥河与汉志叶榆泽相贯汉武开滇巂(今云/南为)
(滇/池)其地古有黑水旧祠而知之但今水渟滀不入南
海也中原之水惟黄河来最远考禹贡注及诸儒说
其巅有潭周八十里南流至辽东朝鲜国为鸭绿江
南入于海北流为女直混同江经金会宁府达五国
头城北东入海西有黑水出汉张掖郡鸡山今甘州
南至燉煌今肃州过三危界梁雍二州之间程子以
为即西珥河与汉志叶榆泽相贯汉武开滇巂(今云/南为)
(滇/池)其地古有黑水旧祠而知之但今水渟滀不入南
海也中原之水惟黄河来最远考禹贡注及诸儒说
卷二 第 8a 页 WYG0714-0386c.png
黄河一自于阗国葱岭一自西吐蕃之昆崙山发源
合流二万一千三百馀里东北与积石河合属汉金
城郡西南羌中而至龙门河渠志一统志皆云出今
西番朵甘卫西直四川马湖蛮部正西三千馀里去
云南丽江西北一千五百里有水从地涌出泓方七
八十里高瞰之若星列俗传为星宿海寻汇为二大
泽复潴曰哈刺海东出曰赤宾河合忽兰也里术二
河东北流经昆崙山之南为九渡河水清骑可涉贯
合流二万一千三百馀里东北与积石河合属汉金
城郡西南羌中而至龙门河渠志一统志皆云出今
西番朵甘卫西直四川马湖蛮部正西三千馀里去
云南丽江西北一千五百里有水从地涌出泓方七
八十里高瞰之若星列俗传为星宿海寻汇为二大
泽复潴曰哈刺海东出曰赤宾河合忽兰也里术二
河东北流经昆崙山之南为九渡河水清骑可涉贯
卷二 第 8b 页 WYG0714-0386d.png
山中行西戎都会为细黄河水流已浊绕昆崙山之
南折而东流合乞里马出河复绕昆崙之北自贵德
西宁之境至积石经河州(属陜/西)合洮河东北流至兰
州始入中国又东北出沙漠经三受降城东胜诸州
又折而东南入冀州(今山/西境)凡九千馀里乃元学士蒲
察笃实所穷历而得之大学衍义补亦据此当以志
为定禹治水时河从积石东北而南计三千里至龙
门为西河冀州吕梁山石势崇竦其流激震禹从吕
南折而东流合乞里马出河复绕昆崙之北自贵德
西宁之境至积石经河州(属陜/西)合洮河东北流至兰
州始入中国又东北出沙漠经三受降城东胜诸州
又折而东南入冀州(今山/西境)凡九千馀里乃元学士蒲
察笃实所穷历而得之大学衍义补亦据此当以志
为定禹治水时河从积石东北而南计三千里至龙
门为西河冀州吕梁山石势崇竦其流激震禹从吕
卷二 第 9a 页 WYG0714-0387a.png
梁北凿龙门以杀水势乃因其西流之性而导之又
南而至华阴(在陜之/华阴县)自南而东至底柱(在河南陜州/之三门山)
又东经孟津(河南府/孟津县)过洛汭(巩/县)至于大伾(大名府浚/县临河之)
(山/)北过洚水(真定冀州/北枯降渠)至于大陆(属中山郡今真定/邢赵深三州之地)
北分其势播之为九河复同聚一处为逆河盖迎之
以入于海简洁一水先儒误分而二其一则河之经
流也徒骇等河故道皆在河间沧州南皮东光庆云
献县山东平原海丰由宁津吴桥南皮诸处直达东
南而至华阴(在陜之/华阴县)自南而东至底柱(在河南陜州/之三门山)
又东经孟津(河南府/孟津县)过洛汭(巩/县)至于大伾(大名府浚/县临河之)
(山/)北过洚水(真定冀州/北枯降渠)至于大陆(属中山郡今真定/邢赵深三州之地)
北分其势播之为九河复同聚一处为逆河盖迎之
以入于海简洁一水先儒误分而二其一则河之经
流也徒骇等河故道皆在河间沧州南皮东光庆云
献县山东平原海丰由宁津吴桥南皮诸处直达东
卷二 第 9b 页 WYG0714-0387b.png
海周定王五年河徙砱砾始失故道汉文帝时决酸
枣东溃金堤(在河南延津荥阳诸县至/大名清丰一带延亘千里)武帝时溢平
原(属德/州)徙顿丘(今清/丰县)又决濮阳瓠子口(开州/界)注钜野
(属济宁州/即大野)通淮泗(河始与淮通/尚未入淮)元帝时决馆陶(旧属/大名)
(今属/临清)又决清河灵鸣犊口(今高唐州旧/属清河郡)成帝时决东
郡金堤决平原溢渤河清河(高唐州/一带)信都(今冀/州界)唐玄
宗时决博州(今东/昌)溢魏州(今大/名)冀州五代时决郓州
(今郓/城县)博之杨刘(今东平之东/阿县杨刘镇)滑之鱼池宋太祖时决
枣东溃金堤(在河南延津荥阳诸县至/大名清丰一带延亘千里)武帝时溢平
原(属德/州)徙顿丘(今清/丰县)又决濮阳瓠子口(开州/界)注钜野
(属济宁州/即大野)通淮泗(河始与淮通/尚未入淮)元帝时决馆陶(旧属/大名)
(今属/临清)又决清河灵鸣犊口(今高唐州旧/属清河郡)成帝时决东
郡金堤决平原溢渤河清河(高唐州/一带)信都(今冀/州界)唐玄
宗时决博州(今东/昌)溢魏州(今大/名)冀州五代时决郓州
(今郓/城县)博之杨刘(今东平之东/阿县杨刘镇)滑之鱼池宋太祖时决
卷二 第 10a 页 WYG0714-0387c.png
东平之竹村开封之阳武大名之灵河澶渊太宗时
决温县荥泽顿丘泛于澶濮曹济诸州东南流至彭
城界(即今/徐州)入于淮(自此河入/淮之始)真宗时决郓及武定州
寻溢滑澶濮曹郓诸州邑浮于徐济而东入淮仁宗
时决开州馆陶神宗时决冀州枣强大名州邑一合
南清河以入淮一合北清河以入海南渡后河上流
诸郡为金所据金独受河患其亡也始自开封北卫
州决而入涡河(南直𨽻寿亳蒙/城怀远之间)元时决卫辉之新乡
决温县荥泽顿丘泛于澶濮曹济诸州东南流至彭
城界(即今/徐州)入于淮(自此河入/淮之始)真宗时决郓及武定州
寻溢滑澶濮曹郓诸州邑浮于徐济而东入淮仁宗
时决开州馆陶神宗时决冀州枣强大名州邑一合
南清河以入淮一合北清河以入海南渡后河上流
诸郡为金所据金独受河患其亡也始自开封北卫
州决而入涡河(南直𨽻寿亳蒙/城怀远之间)元时决卫辉之新乡
卷二 第 10b 页 WYG0714-0387d.png
开封之阳武杞县之蒲口荥泽之塔海庄归德封丘
诸界其臣建议疏塞若今会通河乃世祖所开以通
漕运随时救敝而已当时九河逆河故道久已沦入
于海沧州接平州程子以为正南山有名碣石者在
海中去岸五百里今平原有马颊河形存沙渠其迹
尚可考大伾之北不行矣我朝洪武中决阳武之黑
阳山东经开封南至顿城颍州颍上东至寿州正阳
镇全入于淮故道复淤永乐中疏浚稍引支流自金
诸界其臣建议疏塞若今会通河乃世祖所开以通
漕运随时救敝而已当时九河逆河故道久已沦入
于海沧州接平州程子以为正南山有名碣石者在
海中去岸五百里今平原有马颊河形存沙渠其迹
尚可考大伾之北不行矣我朝洪武中决阳武之黑
阳山东经开封南至顿城颍州颍上东至寿州正阳
镇全入于淮故道复淤永乐中疏浚稍引支流自金
卷二 第 11a 页 WYG0714-0388a.png
龙口入临清会通河正统间又决荥阳天顺间决祥
符弘治间分流为二一自祥符经归德至徐邳入淮
一自荆隆黄陵冈经曹濮达张秋镇入海寻命重臣
治筑黄陵冈等口以塞张秋乃疏为二流一凿蒙泽
孙家渡至朱仙镇经扶沟通许寿颍诸州邑合涡河
至下凤阳亳州达淮一疏贾鲁旧河由曹州出徐沛
以通运河合淮俱入于海正德间决曹县者再嘉靖
间河岁为兖患屡遣重臣治未底绩河流漫入于曹
符弘治间分流为二一自祥符经归德至徐邳入淮
一自荆隆黄陵冈经曹濮达张秋镇入海寻命重臣
治筑黄陵冈等口以塞张秋乃疏为二流一凿蒙泽
孙家渡至朱仙镇经扶沟通许寿颍诸州邑合涡河
至下凤阳亳州达淮一疏贾鲁旧河由曹州出徐沛
以通运河合淮俱入于海正德间决曹县者再嘉靖
间河岁为兖患屡遣重臣治未底绩河流漫入于曹
卷二 第 11b 页 WYG0714-0388b.png
县滥溢于鱼台出沛县之飞云桥南下徐邳十三年
复塞由新开赵皮寨口盛流合涡河入淮故道今始
复矣雍州之水自西近塞内玉门关至兰州北东至
华阴皆黄河绕带又有弱渭泾汭漆沮沣诸水弱水
出吐谷浑界穷石山自张掖郡山丹县西至合黎山
与张掖河合馀波入于流沙泾出平凉府岍头山经
西安府邠州泾阳至冯翊阳陵县(今高/陵县)入渭渭出渭
源县鸟鼠山西北谷流入咸阳南至华阴入河汭出
复塞由新开赵皮寨口盛流合涡河入淮故道今始
复矣雍州之水自西近塞内玉门关至兰州北东至
华阴皆黄河绕带又有弱渭泾汭漆沮沣诸水弱水
出吐谷浑界穷石山自张掖郡山丹县西至合黎山
与张掖河合馀波入于流沙泾出平凉府岍头山经
西安府邠州泾阳至冯翊阳陵县(今高/陵县)入渭渭出渭
源县鸟鼠山西北谷流入咸阳南至华阴入河汭出
卷二 第 12a 页 WYG0714-0388c.png
陇州弦蒲薮入泾漆出扶风古漆县北经同官至耀
州南合沮沮自坊州升平县北子午岭(延安府/宜居县)出富
平县合漆沣出扶风鄠县终南山亦东至咸阳俱合
会同入于河冀州之水黄河自陜西西北来经古蒲
汾水之间又有汾衡漳恒卫沁诸水蔡传以汾出山
西太原静乐县太岳(即霍/山)至平阳府灵石县东入河
漳水二一出上党之沾县大龟谷(太原府/乐平县)名为清漳
一出上党之长子县发鸠山(属潞州今/改潞安府)名为浊漳即
州南合沮沮自坊州升平县北子午岭(延安府/宜居县)出富
平县合漆沣出扶风鄠县终南山亦东至咸阳俱合
会同入于河冀州之水黄河自陜西西北来经古蒲
汾水之间又有汾衡漳恒卫沁诸水蔡传以汾出山
西太原静乐县太岳(即霍/山)至平阳府灵石县东入河
漳水二一出上党之沾县大龟谷(太原府/乐平县)名为清漳
一出上党之长子县发鸠山(属潞州今/改潞安府)名为浊漳即
卷二 第 12b 页 WYG0714-0388d.png
衡水(俱东北流至河间/阜城东光县入海)恒水出真定之曲阳县东入
滱水至保定之高阳县入易水晁氏以西南流至真
定行唐县东流入滋水南流入衡水衡出真定灵寿
县东入滹沱河恒水在陜西者出吐谷浑界入临洮
因名洮水入于黄河在真定者出卫辉府辉县滱水
出浑源州恒山南流入真定之定州至保定高阳合
易水易出代州经保定之易州安州至高阳下与曹
徐滋沙诸河合至雄县南为瓦济河过直沽入海滋
滱水至保定之高阳县入易水晁氏以西南流至真
定行唐县东流入滋水南流入衡水衡出真定灵寿
县东入滹沱河恒水在陜西者出吐谷浑界入临洮
因名洮水入于黄河在真定者出卫辉府辉县滱水
出浑源州恒山南流入真定之定州至保定高阳合
易水易出代州经保定之易州安州至高阳下与曹
徐滋沙诸河合至雄县南为瓦济河过直沽入海滋
卷二 第 13a 页 WYG0714-0389a.png
则出大同府之灵丘县回山经真保之行唐无极深
泽诸县东南流滹沱河出雁门代州东流从真定至
束鹿深州青县合辉县之卫河俱入海幽并州之水
曰玉河出玉泉山经大内出都城注大通河至白河
与卢沟河合卢沟河出大同府桑乾山经太行山入
今顺天宛平县界出卢沟桥东南至看丹口分两流
一至通州入白河一经固安武清县至直沽与卫河
合分南北入海白河出密云流入通州与卢沟河潞
泽诸县东南流滹沱河出雁门代州东流从真定至
束鹿深州青县合辉县之卫河俱入海幽并州之水
曰玉河出玉泉山经大内出都城注大通河至白河
与卢沟河合卢沟河出大同府桑乾山经太行山入
今顺天宛平县界出卢沟桥东南至看丹口分两流
一至通州入白河一经固安武清县至直沽与卫河
合分南北入海白河出密云流入通州与卢沟河潞
卷二 第 13b 页 WYG0714-0389b.png
河合潞河自塞外丹花岭分流合螺山鲍丘诸水为
东西二河俱合流入海沁水发大行山东北经辉县
合卫河入运又东南流下徐吕二洪合黄河入淮豫
州之水黄河自山西蒲州平陆入境经河南之阌乡
灵宝陜渑池新安济源孟津孟巩温汜水武涉河阴
原武荥泽阳武中牟祥符尉氏陈留通许杞太康雎
宁归德诸州县至南直𨽻凤阳亳县合马肠河城西
北合涡河其支流有四大槩交错于祥符尉氏扶沟
东西二河俱合流入海沁水发大行山东北经辉县
合卫河入运又东南流下徐吕二洪合黄河入淮豫
州之水黄河自山西蒲州平陆入境经河南之阌乡
灵宝陜渑池新安济源孟津孟巩温汜水武涉河阴
原武荥泽阳武中牟祥符尉氏陈留通许杞太康雎
宁归德诸州县至南直𨽻凤阳亳县合马肠河城西
北合涡河其支流有四大槩交错于祥符尉氏扶沟
卷二 第 14a 页 WYG0714-0389c.png
商水项城通许太康与南直𨽻寿州朱仙镇之间或
溢兖州出沛或合涡河入淮又有伊洛瀍涧荥波孟
猪济卫淮诸水伊出卢氏县东南(书传以出熊耳此/山在卢氏之西南)
(恐/误)入于洛洛出陜西冢领山亦经洛阳县瀍出洛阳
榖城山涧出渑池白石山经新安县皆会于洛合流
至巩县入河济即沇水出怀庆府济源县王屋山二
源分东西流历虢公台至温县入河复出其南溢而
为荥(即荥/泽)东出于陶丘之北(在馆/陶县)又东至于菏(在今/曹州)
溢兖州出沛或合涡河入淮又有伊洛瀍涧荥波孟
猪济卫淮诸水伊出卢氏县东南(书传以出熊耳此/山在卢氏之西南)
(恐/误)入于洛洛出陜西冢领山亦经洛阳县瀍出洛阳
榖城山涧出渑池白石山经新安县皆会于洛合流
至巩县入河济即沇水出怀庆府济源县王屋山二
源分东西流历虢公台至温县入河复出其南溢而
为荥(即荥/泽)东出于陶丘之北(在馆/陶县)又东至于菏(在今/曹州)
卷二 第 14b 页 WYG0714-0389d.png
(地已/涸)东北会于汶(即今汶/上县)又北东入于海波为洛水
别流孟猪在虞城西北济之别流卫出河南卫辉府
辉县从大名之内黄浚县出与滹沱淇漳诸水合临
清之会通河北流至直沽淮出唐县东南经桐柏山
潜流三十里复东出经汝信东流会沂泗俱入海兖
州之水其地最下今曹鱼为黄河下流又有济漯泺
雷夏灉沮汶泗淄灉济出河南济源漯出济南之长
山县长白山西北流经章丘新城诸界泺出历城县
别流孟猪在虞城西北济之别流卫出河南卫辉府
辉县从大名之内黄浚县出与滹沱淇漳诸水合临
清之会通河北流至直沽淮出唐县东南经桐柏山
潜流三十里复东出经汝信东流会沂泗俱入海兖
州之水其地最下今曹鱼为黄河下流又有济漯泺
雷夏灉沮汶泗淄灉济出河南济源漯出济南之长
山县长白山西北流经章丘新城诸界泺出历城县
卷二 第 15a 页 WYG0714-0390a.png
入济雷夏泽在濮州雷泽县灉沮二水之别流自陈
留浚仪阴沟至蒙为灉东入于泗泗出兖之泗水县
陪尾山经曲阜至济宁分流南入徐州北入会通河
又出钜野受泲水下流于雎即沮水汶有三源至泰
安州静封镇合而为一经宁阳平阴汶上又西至东
平州注于济经东阿济宁入会通河淄水出今青州
莱芜县原山达临淄东至寿光灉水出琅邪郡(今诸/城县)
经高密昌邑潍县东北俱入海荆州之水其泽薮曰
留浚仪阴沟至蒙为灉东入于泗泗出兖之泗水县
陪尾山经曲阜至济宁分流南入徐州北入会通河
又出钜野受泲水下流于雎即沮水汶有三源至泰
安州静封镇合而为一经宁阳平阴汶上又西至东
平州注于济经东阿济宁入会通河淄水出今青州
莱芜县原山达临淄东至寿光灉水出琅邪郡(今诸/城县)
经高密昌邑潍县东北俱入海荆州之水其泽薮曰
卷二 第 15b 页 WYG0714-0390b.png
云梦跨江南北八百里又有江汉川九江沱潜江水
发源于梁州(四/川)之岷山青城诸山之阳出今茂州汶
川县东别为沱经叙泸重夔入瞿峡过巫山出湖广
夷陵州荆州至于东陵(岳州府/巴陵县)合洞庭过汉阳府合
汉水至黄州江西九江府合彭蠡(鄱阳/湖口)经安庆池州
太平应天诸府仪真通州入海汉出陜西汉中嶓冢山
之下始为氐道县东源漾水东至武都为汉过武东
(今武/当县)中州为沧浪之水过三澨(即郢州今/承天府)至于大别
发源于梁州(四/川)之岷山青城诸山之阳出今茂州汶
川县东别为沱经叙泸重夔入瞿峡过巫山出湖广
夷陵州荆州至于东陵(岳州府/巴陵县)合洞庭过汉阳府合
汉水至黄州江西九江府合彭蠡(鄱阳/湖口)经安庆池州
太平应天诸府仪真通州入海汉出陜西汉中嶓冢山
之下始为氐道县东源漾水东至武都为汉过武东
(今武/当县)中州为沧浪之水过三澨(即郢州今/承天府)至于大别
卷二 第 16a 页 WYG0714-0390c.png
山(今汉/阳)入江经黄州九江合鄱湖诸水同趋入海九
江孔氏以为浔阳非是沅辰渐元叙酉澧资湘九水
是为九江皆合于洞庭过巴陵合川水入武昌合汉
水东南下入扬子江冲北岸甚急与江水俱入于海
扬州之水北至于淮东南至于海东合江西江东诸
水经豫章之南赣汀吉合衡永长沙别派入袁州出
临江会赣水入洪都合瑞洪所聚饶抚信浙之诸水
于鄱阳今江西九江府盖名其入口处与前江汉诸
江孔氏以为浔阳非是沅辰渐元叙酉澧资湘九水
是为九江皆合于洞庭过巴陵合川水入武昌合汉
水东南下入扬子江冲北岸甚急与江水俱入于海
扬州之水北至于淮东南至于海东合江西江东诸
水经豫章之南赣汀吉合衡永长沙别派入袁州出
临江会赣水入洪都合瑞洪所聚饶抚信浙之诸水
于鄱阳今江西九江府盖名其入口处与前江汉诸
卷二 第 16b 页 WYG0714-0390d.png
水同趋建康(今南/京)盖诸方水道所凑东南合苏松常
三郡水汇而为震泽(在吴县南/五十里)又吐纳常之宜兴江
阴镇之金坛百渎西来众水而下溢为三江吴江界
于吴松江震泽之间去吴松江七十里分东北流者
为娄江东南流者为东江皆自常之靖江苏之太仓
东北入海北为江北通泰至海门县而入海所谓江
汉朝宗者也禹时江淮未通赋沿于海至吴夫差与
晋会盟黄池始开苏之䢴沟今为运河自常之孟渎
三郡水汇而为震泽(在吴县南/五十里)又吐纳常之宜兴江
阴镇之金坛百渎西来众水而下溢为三江吴江界
于吴松江震泽之间去吴松江七十里分东北流者
为娄江东南流者为东江皆自常之靖江苏之太仓
东北入海北为江北通泰至海门县而入海所谓江
汉朝宗者也禹时江淮未通赋沿于海至吴夫差与
晋会盟黄池始开苏之䢴沟今为运河自常之孟渎
卷二 第 17a 页 WYG0714-0391a.png
镇之京口以通于江江自扬之仪真亦开沟以通于
淮隋因广之今贡赋皆自江淮以达于京师也二广
古百粤汉交州部广西之水一曰漓江源出海阳山
南流五里与永州湘水北分为二故曰漓又名桂江
合癸水至桂林城下合相思江入昭潭今平乐府会
平富乐荔临贺诸水至梧州为府江一曰左江又名藤
江发源交趾至古邕州今思明府经容县合容江
经藤县合绣江经南宁之合江镇与右江合入横州
淮隋因广之今贡赋皆自江淮以达于京师也二广
古百粤汉交州部广西之水一曰漓江源出海阳山
南流五里与永州湘水北分为二故曰漓又名桂江
合癸水至桂林城下合相思江入昭潭今平乐府会
平富乐荔临贺诸水至梧州为府江一曰左江又名藤
江发源交趾至古邕州今思明府经容县合容江
经藤县合绣江经南宁之合江镇与右江合入横州
卷二 第 17b 页 WYG0714-0391b.png
又名郁江一名右江又曰黔江源出云南广南府之富
州西洋江入广西田州经象州今柳州合柳江至南
宁府之合江镇与左江合二江合入浔州大藤峡出
为浔江贵州古罗施鬼国其水曰盘江源出四川乌
撒府普畅寨东经古夜郎地又为黔中𨽻牂牁郡今
普安州东北下流入安南卫经广西泗城州入庆远
府乌泥江下合柳江即为右江以上三江分合为二入
梧州大江即汉武使驰义侯发夜郎兵下牂牁江是
州西洋江入广西田州经象州今柳州合柳江至南
宁府之合江镇与左江合二江合入浔州大藤峡出
为浔江贵州古罗施鬼国其水曰盘江源出四川乌
撒府普畅寨东经古夜郎地又为黔中𨽻牂牁郡今
普安州东北下流入安南卫经广西泗城州入庆远
府乌泥江下合柳江即为右江以上三江分合为二入
梧州大江即汉武使驰义侯发夜郎兵下牂牁江是
卷二 第 18a 页 WYG0714-0391c.png
也西流经广东封川德庆合肇庆之端溪江又名西
江至番禺流入于南海广东省之东南皆大海其水
一出惠州博罗县西流者为东江一出江西大庾岭
即梅岭者为浈水汉武时杨仆为楼船将军击南越
出豫章下浈水即此至韶之英德为浈阳峡一出湖
广郴州经武冈南入南雄之乐昌为武水又南与浈
水合而为曲江过三水县与西江合即上汉谓牂牁
江也皆合至于南海县入于海云南古西南夷僰鸠
江至番禺流入于南海广东省之东南皆大海其水
一出惠州博罗县西流者为东江一出江西大庾岭
即梅岭者为浈水汉武时杨仆为楼船将军击南越
出豫章下浈水即此至韶之英德为浈阳峡一出湖
广郴州经武冈南入南雄之乐昌为武水又南与浈
水合而为曲江过三水县与西江合即上汉谓牂牁
江也皆合至于南海县入于海云南古西南夷僰鸠
卷二 第 18b 页 WYG0714-0391d.png
地其水曰滇池周五百馀里出澄江嵩明盘龙等江
九十九泉源广末狭若倒流者故云滇汉武欲伐滇
国于长安穿昆明池象滇以习水战故亦以为昆明
误也大理之叶榆河即西洱海及澜沧诸江其流不
出本省惟广南西洋江则由广西经右江入于海其
四海之水北海极远不可穷东北至于朝鲜东至于
登莱东南至于闽浙岛夷日本流球南至交广琼厓
又南至于安南占城真腊等夷国而西南至于交阯
九十九泉源广末狭若倒流者故云滇汉武欲伐滇
国于长安穿昆明池象滇以习水战故亦以为昆明
误也大理之叶榆河即西洱海及澜沧诸江其流不
出本省惟广南西洋江则由广西经右江入于海其
四海之水北海极远不可穷东北至于朝鲜东至于
登莱东南至于闽浙岛夷日本流球南至交广琼厓
又南至于安南占城真腊等夷国而西南至于交阯
卷二 第 19a 页 WYG0714-0392a.png
云
卷二 第 19b 页 WYG0714-0392b.png
读书劄记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