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
卷八 第 1a 页 WYG0096-077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周礼全经释原卷八
            明 柯尚迁 撰
  春官下
大师掌六律六同以合阴阳之声阳声黄钟大蔟姑洗
蕤宾夷则无射阴声大吕应钟南吕函钟小吕夹钟(函/钟)
(即林钟小/吕即仲吕)
 释曰阳律六阴同亦六同亦谓之吕皆生于黄钟黄
卷八 第 1b 页 WYG0096-0773b.png
 钟九寸空围九分积八百一十分是为黄钟之实以
 三历十二辰得一十七万七千一百四十七为黄钟
 之全数由是自黄钟九寸之管隔八相生阳皆下生
 阴皆上生术曰以上生者倍其实三其法以下生者
 四其实三其法自子至已阳升阴退故律生吕皆下
 生吕生律皆上生自午至亥阴升阳退故律生吕皆
 上生吕生律皆下生蔡氏曰黄钟太蔟姑洗损阳以
 生阴林钟南吕应钟益阴以生阳何则黄钟至姑洗
卷八 第 2a 页 WYG0096-0774a.png
 阳之阳也林钟至应钟阴之阴也阳之阳阴之阴则
 阳息阴消之时故阳常下生而有馀阴常上生而不
 足蕤宾至无射则阴之阳大吕至仲吕则阳之阴也
 阴之阳阳之阴则阳消阴息之时故阳常上生而不
 足阴常下生而有馀但六阳辰则当位自得六阴辰
 则居其衡盖居衡则隔八矣由是十二律之实约以
 寸法则黄钟林钟太蔟得全寸约以分法则南吕姑
 洗得全分约以釐法则应钟蕤宾得全釐约以毫法
卷八 第 2b 页 WYG0096-0774b.png
 则大吕得全毫约以丝法则夹钟得全丝至仲吕之
 实十三万一千七十二以三分之不尽二算其数不
 行此律所以止于十二也又有变律者若大吕为宫
 则黄钟为变宫特黄钟管为最长所以止得用半律
 盖黄钟不可为他律役故也由是六阳律皆以次而
 减半律以合之然后洪纤高下不相夺伦焉亦尊阳
 抑阴之意
 原曰天地之间皆气也有气则有物有物则有声凡
卷八 第 3a 页 WYG0096-0774c.png
 声者阳也圣人因阳声而制律吕故立黄钟诸律根
 本盖天地之体数十为阴阳之全数黄钟之数九九
 为纯阳之极乐者所以宣阳气也故以纯为主而不
 用十也纯阳既立再生阴阳而后乐之节奏成焉其
 再生阴阳者阳中之阴也故曰乐由阳来礼自阴作
 若以太阴太阳相配则与礼为对矣是以用阳而不
 用阴而纯阳之中又自有阴阳也然黄钟虽大只当
 复卦初九一爻而已初九之阳至微也而以至大之
卷八 第 3b 页 WYG0096-0774d.png
 纯阳当之何也夫乐者所以宣阳和之本也故复之
 一阳在天德谓之元在人心谓之仁其气至淳其理
 至喜其体至微其用至广者也故作乐必则此至纯
 之体因而起数配以阴阳以齐天下之声然后宣之
 而天下和平感之而鬼神昭格由其本之至纯至粹
 犹道家所谓天元一气者也若杂于大气之中则反
 为气所役矣何自而有乐乎惟其则此至纯一气以
 为之本也故一而三三而九之九而二十七二十七
卷八 第 4a 页 WYG0096-0775a.png
 而八十一焉而极于十七万奇黄钟之功用大矣哉
 然十一律不则其功用之大三分其二九分其八二
 十七分十六八十一分六十四以至十七万分六万
 馀者必欲探乎元也元者一气至纯之本也黄钟之
 体也盖分者当律之数其分而存者则黄钟之本数
 也虽十一律各自为均而黄钟未尝不存焉故十一
 律未生黄钟不见其有馀十一律既生黄钟不见其
 不足一而贯圆而神其妙矣乎知乎此然后可以言
卷八 第 4b 页 WYG0096-0775b.png
 合阴阳之声矣
皆文之以五声宫商角徵羽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
丝木匏竹
 释曰文以五声者以律生之黄钟之数八十一即宫
 声也是为声本宫三分损一下生徵声五十四徵三
 分益一上生商声七十二商三分损一下生羽声四
 十八羽三分益一上生角六十四以三分之不尽一
 算数不可行此声之所以止于五也宫声大而浊羽
卷八 第 5a 页 WYG0096-0775c.png
 极细而清商之大次宫徵之细次羽而角居四者之
 中焉然中声不取角而取宫者盖宫居阴阳交会之
 中而众声之所始也角虽居五声之中而非五声之
 会也又有变徵居其中夫变徵岂得为中声哉所以
 有变声者由其有变律也五声相生如黄钟为宫则
 太蔟为商姑洗为角林钟为徵南吕为羽又转无射
 为宫夫宫与商商与角徵与羽相去各一律至角与
 徵羽与宫相去乃二律相去一律则音节和相去二
卷八 第 5b 页 WYG0096-0775d.png
 律则音节远于是有变声焉角徵之间近徵收一声
 少高于徵故谓之变徵羽宫之间近宫收一声少下
 于宫故谓之变宫所以济五声之不及而谓之七音
 也变声非正故不为调又有变律子声何也宫君也
 商臣也角民也徵事也羽物也臣不可以过君民不
 可以过臣至于事物则不必避如以黄钟为宫则他
 律应之者皆得其正及以他律为宫而或商高于宫
 则臣凌其君矣或角声高于商则民凌其臣矣乃减
卷八 第 6a 页 WYG0096-0776a.png
 半律而制四清声以应之而谓之子声也盖律吕之
 数往而不返黄钟不为他律役所用皆正律无空积
 忽微自林钟而下则有半声自蕤宾而下则有变律
 皆有空积忽微不得其正故黄钟独为声气之元诸
 律诸声皆黄钟所生所谓纯粹中之纯粹者也
 原曰宫声者何中声也中声者何本于黄钟也黄钟
 生十一律而商角徵羽不事外求尽于宫中而得之
 故宫声八十一黄钟之八十一也商声七十二太蔟
卷八 第 6b 页 WYG0096-0776b.png
 之七十二也角音六十四姑洗之六十四也徵音五
 十四林钟五十四也羽音四十八南吕四十八也此
 五音之一终矣及大吕为宫宫音七十五奇商音六
 十七奇角音五十九奇徵音五十奇羽音四十四奇
 又五音之二终矣循是以降莫不皆然故十二律全
 半具而五音大小之数备矣十二律旋宫立而五音
 大小之声形矣曷尝有一之不本于宫之一音哉故
 宫者君象也乾为君故取乾气以作乐乾以统天自
卷八 第 7a 页 WYG0096-0776c.png
 乾而下皆坤坤以顺为至少有不顺则天地不位君
 以统臣臣以顺为良小有不顺则君臣易位宫之于
 商犹乾于坤君于臣易至于相陵以其位之相近此
 乐之大忌也故宫商二声为乐之大端宫中已具有
 水火木金商中已含有角徵羽故角之居东徵之居
 南当水火之成气若生气则已具于宫矣乐之宫以
 生数自处以成数处商角徵羽生数自处者立体也
 成数处四声者成物也故听其宫声可以知其极之
卷八 第 7b 页 WYG0096-0776d.png
 建焉听其四声可以知其极之锡焉曰旋相为宫又
 各自有君臣何也曰宫统四声犹天子公侯伯子男
 通天下之五爵也大吕以下旋宫犹国中之五爵也
 对天子而言公侯以下皆臣也自列国而言则各全
 其尊矣独八十一之宫终不他易者此天地中正之
 位而民无二王也圣人性天地中正之德履天地中
 正之位陶天地中和之气然后作天地中和之乐则
 黄钟定而宫音正矣天地泰和之气由此而宣矣
卷八 第 8a 页 WYG0096-0777a.png
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
 释曰教教国子也太学之教以诗为先王制曰诗书
 礼乐以造士六诗者王氏曰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
 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美盛德之
 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谓之颂三者诗之体也直
 述其事而陈之谓之赋以其类而况之谓之比以其
 所感发而比之谓之兴三者诗之用也故诗有六义
 焉朱子曰风则闾巷男女风土情思之词雅则朝会
卷八 第 8b 页 WYG0096-0777b.png
 燕享公卿大夫之作颂则鬼神宗庙祭祀歌舞之乐
 其所以分者以其篇章节奏之异而别之也赋比兴
 所以分者又以其属辞命意之不同而别之也众作
 虽多而声音之节制作之体不外乎此故大师教国
 子必使之以是六者三经而三纬之则凡诗之节奏
 指归皆将不待讲说而直可吟咏以得之矣
 王氏柏曰周公祖述虞庭命夔典乐之教于是诏大
 师教六诗是时未有训诂传注之可说不过曰此为
卷八 第 9a 页 WYG0096-0777c.png
 风此为雅颂此为比兴此为赋而已使学者循六义
 而歌之玩味其辞意以涵泳其性情莫切焉汉刘歆
 乃谓诗始萌芽于文帝之时一人不能独尽其经或
 为雅或为颂相合而成吾故知各出讽诵之馀以足
 三百之数矣自是传注之学日盛而六义之别反湮
 程子曰学诗不分六义岂能得诗之体朱子亦以为
 古今声词条理无出于此愚尝求之三百篇矣固非
 虞夏之诗也固非尽出于周公之所定夫子之所删
卷八 第 9b 页 WYG0096-0777d.png
 也周公之诗不满百篇先儒以为正风正雅也夫子
 之删存者二百馀篇先儒以为变风变雅也颂虽无
 正变之分而夫子合之为三百之数总系之周也今
 之所谓三百篇者皆周公夫子之旧乎成康既没至
 孔子未五百年也大师瞽矇音调未失而雅颂庞杂
 已荒周公之制夫子自卫反鲁而后正之况夫子既
 没大义已乖而声诗益废至秦举诗书而焚之汉定
 之后诗忽出于鲁出于齐燕国风雅颂之序篇什章
卷八 第 10a 页 WYG0096-0778a.png
 句之分吾安知无一篇之亡一章之失而尽复周公
 孔子之旧也夫书授于伏生之口参以孔壁之藏且
 不胜其错乱讹舛为万世深恨不知诗之为经藏于
 何所乃如是之秘传之何人乃如是之的遭焚禁之
 祸而三百篇宛如圣人之旧诗书同祸而存亡辽绝
 如此吾斯之未能信
以六德为之本以六律为之音
 释曰王氏曰六德中和祗庸孝友也君子之学诗岂
卷八 第 10b 页 WYG0096-0778b.png
 徒诵其空言哉要本之于德而已盖六德本于性情
 所以主于中六律稽诸度数所以正于外以六德为
 之本故虽变犹止乎礼义以六律为之音则书所谓
 声依永律和声也六德以中和为本诗必备乎六德
 者然后取之以作乐协之声律播之八音也周公之
 诗未为经六代之乐则既有定矣其馀风雅颂则随
 用随作然必曰六德为之本则当时所得之诗可放
 之者亦多矣
卷八 第 11a 页 WYG0096-0778c.png
 原曰古人之诗有六德以为之本矣然后恊之声律
 稽之度数合天地之自然而奏之郊庙朝廷故可以
 动天地感鬼神和上下格鸟兽也后世之诗既无六
 德以为之本辞焉是工虽刚柔清浊靡不毕究已不
 合乎天地之自然矣况于矜奇眩能工声律拘对偶
 穷年卒岁为江山草木云烟鱼鸟尚得谓之诗乎或
 云古诗可以恊律作乐今诗不可以恊律作乐曰不
 然也盖有天地自然之声有由人所作之声自然之
卷八 第 11b 页 WYG0096-0778d.png
 声者先天也人所作之声者后天也故以五声恊之
 律吕旋相为宫自然清浊高下成六十调此天地自
 然之声乐之本也人所作之诗配之五音恊之律吕
 播之八音错综而条理之自然成乐亦犹先天之数
 移而为后天入用之数也故先天则自然不可易移
 之后天则变动而不可穷矣故德之至者词亦至词
 之正者声亦正声正则气从之故奏之可以动天地
 感鬼神歌之可以和上下格鸟兽也以自然之声推
卷八 第 12a 页 WYG0096-0779a.png
 以作乐者自天而之人也德极于至而乐亦至者自
 人而复乎天也德有未至词焉是工恊之声律而播
 之八音人之浅深自不可掩子贡所谓闻乐知德者
 也故德之正者声亦正德之邪者声亦邪乐未尝以
 其诗之邪而声律遂穷也今之为诗也能有中和祗
 庸孝友之德矣发之声词锵然中正如鸣鸾凤如调
 琴瑟如奏金石闻者不知手之舞足之蹈若此者虽
 今诗之体独不可以为乐乎
卷八 第 12b 页 WYG0096-0779b.png
大祭祀帅瞽登歌令奏击拊下管播乐器令奏鼓𣌾大
飨亦如之大射帅瞽而歌射节大师执同律以听军声
而诏吉凶大丧帅瞽而廞作柩谥凡国之瞽矇正焉(朄/)
(音胤/)
 释曰帅瞽矇也登歌歌在堂上也奏奏钟鼓也击击
 石磬也拊拊琴瑟也书所谓戛击鸣球搏拊琴瑟也
 下管吹管者在堂下登歌下管贵人声也乐器笙箫
 之属播播扬其声鼓鼗鼓也𣌾小鼓也诗曰应𣌾县
卷八 第 13a 页 WYG0096-0779c.png
 鼓𣌾鼓之以引乐射节若乐以驺虞九节狸首七节
 采蘋采蘩五节之类皆大师帅瞽矇为之歌也大师
 大起军旅也郑氏曰王者行师出军之日授将士弓
 矢士卒振旅将张弓矢呼大师吹律合音商则战胜
 军士强角则军扰多变失志宫则军和士卒同心徵
 则将急数怒士卒劳羽则兵弱少威明师旷曰吾骤
 歌北风又歌南风南风不竞多死声楚必无功诏吉
 凶使知所戒也廞陈也陈其生行迹为作谥史序王
卷八 第 13b 页 WYG0096-0779d.png
 行见于事故太史读诔瞽掌乐王德成于乐故大师
 作谥谥成德之名也瞽矇正焉皆属大师之政令也
小师掌教鼓鼗柷敔埙箫管弦歌
 释曰教教瞽矇也鼗小鼓两旁有耳持其柄摇之则
 旁耳还自击柷状如漆桶方二尺四寸深尺有八寸
 中有椎柄连底撞之令左右击所以起乐也敔状如
 伏虎背上有二十七龃龉刻以籈栎之籈长一尺所
 以止乐也埙土音大如鹅子锐上平底如称钟大孔
卷八 第 14a 页 WYG0096-0780a.png
 烧土为之朱质戗金饰之箫编小竹管为之其管寸
 二后世谓之凤箫管如篴并两管而吹之长尺有二
 寸弦琴瑟之类歌乐章声依永亦依于琴瑟也堂上
 之乐
大祭祀登歌击拊下管击应鼓彻歌大飨亦如之大丧
与廞凡小祭祀小乐事鼓𣌾掌六乐声音之节与其和
(与音预/和音祸)
 释曰应鼙也尔雅云大鼓谓之鼖小鼓谓之应彻歌
卷八 第 14b 页 WYG0096-0780b.png
 于有司彻而歌雍也 王氏曰鼗埙管箫堂下之乐
 也弦歌登歌击石拊石皆堂上之乐下管击应亦堂
 下之乐柷敔上下各有之书曰戛击鸣球抟拊琴瑟
 以咏戛击柷敔也此用之于堂上也又曰下管鼗鼓
 合止柷敔此用之于堂下也与廞从大师也鼓𣌾小
 乐事亦如大师六乐六代之乐也大不踰宫细不过
 羽五声之节也琴瑟在上金革匏竹在下八音之节
 也小大清浊相应而不相凌则和矣
卷八 第 15a 页 WYG0096-0780c.png
瞽矇掌播鼗柷敔埙箫管弦歌讽诵诗世奠系鼓琴瑟
掌九德六诗之歌以役大师
 释曰有眸子而无见曰矇无眸子曰瞽乐职瞽为之
 以其善听而审于声音也播发扬其音也诗风雅颂
 之诗也讽吟也诵读诵也瞍赋矇诵谓诗也诗世谓
 作诗者之时世也奠定之也系属之于此也丘氏曰
 讽诵其诗而及于世乃定乐章而系之如商颂作于
 高宗之世云九德六府三事韶乐之歌也六诗风赋
卷八 第 15b 页 WYG0096-0780d.png
 比兴雅颂是也鼓琴瑟被以九德六诗之歌所谓弦
 歌也役谓听役使
 原曰诗世奠系者何也讽诵其诗必及其世乃定为
 乐章而编系之也孟子曰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
 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则诗必系之世乃可知其为人
 之实而讽咏其词涵泳其德想像其人然后以乐而
 播其声词故可以感鬼神和上下也苟不系之世以
 实其人则大韶何以知其为舜大武何以知其为武
卷八 第 16a 页 WYG0096-0781a.png
 王哉此诗所以必有序次时世而后别以六体也今
 诗经之中六体为重世次为轻是以雅郑相杂汉儒
 不悟伪作诗序以定之后世遂不能辨皆以为孔门
 之旧本矣刘歆明言孝文时诗始萌芽一人不能尽
 其经或为雅或为颂相合而成毛氏之出最后诗序
 必出毛氏之手自谓传之子夏以欺当时而排压三
 家是时三家之诗并列学官毛说独行于北海郑玄
 北海人也故为之笺自是而后毛诗假康成之重独
卷八 第 16b 页 WYG0096-0781b.png
 得盛行于世毛郑既孤行三家抵牾之迹遂绝后世
 乃以序冠于经文之上唐宋大儒莫之敢议以为大
 序孔子所作小序作于子夏是汉儒一时之伪能掩
 千载之目也今观诗序国风皆季札观乐之次不同
 无几矣按孔子自卫反鲁正乐之岁与季子观乐相
 隔六十馀年孔子明言放郑声今郑卫淫诗何以俱
 存也自唐而下承舛听讹皆以为大小序孔门所传
 矣至朱子拔出千载之见断谓小序汉儒拟作独于
卷八 第 17a 页 WYG0096-0781c.png
 经中求作者之意尽去小序不以乱经可谓大有功
 于圣门矣然朱子知小序之非犹惑于大序之说是
 以风雅次序未之能明以孔子所放绝妖淫愁怨之
 辞得厕于先王大乐之间耳今观瞽矇讽诵诗世奠
 系之说则诗必表时世可知矣以今考之自周公而
 上极盛之诗也先儒谓之正风正雅乃当时朝廷家
 乡邦国宗庙之乐章也今固当恊之声律以复三代
 之治自周公而下至宣王亦盛时之诗也宜皆别以
卷八 第 17b 页 WYG0096-0781d.png
 风雅颂之名恊之音律用于天下焉自平王东迁则
 诗亡而春秋作矣王政不纲诸侯变乱季子所观乃
 孔子之未删定者也汉儒得于国史遽作序冠之可
 谓不知而作矣窃欲以风雅之变诗祖孔子作春秋
 与善去恶之旨及思无邪与放郑声之言取其可以
 垂训者列正风正雅之后其妖淫之诗另为编以俟
 君子以从放远之义以合诗世奠系之说不知何如
视瞭掌凡乐事播鼗系颂磬笙磬掌大师之县凡乐事
卷八 第 18a 页 WYG0096-0782a.png
相瞽大丧廞乐器大旅亦如之宾射皆奏其钟鼓鼜恺
献亦如之(视读为视瞭音了颂/音容相去声鼜音戚)
 释曰视瞭所相瞽亦兼以作乐播鼗者以鼗所用者
 众也系县之于笋簴也颂或作庸功也磬在西方曰
 颂磬西成功之方也大射礼曰乐人宿县于阼阶东
 笙磬西南又曰西阶之西颂磬东西大师之县谓大
 师县乐器兼掌之相瞽谓扶工孔子曰相师之道也
 大丧则陈器而不行大旅大军旅也五百人为旅宾
卷八 第 18b 页 WYG0096-0782b.png
 射王与诸侯射钟鼓以为之节焉夜守戒之鼓击声
 疾数故曰鼜忧戚之义也恺献者献捷之时亦奏恺
 乐也
典同掌六律六同之和以辨天地四方阴阳之声以为
乐器凡声高声䃂正声缓下声肆陂声散险声敛达声
赢微声韽回声衍侈声笮弇声郁薄声甄厚声石(䃂/音)
(衮险彼义反韽音闇侈昌/氏反笮侧百反甄音震)
 释曰大师主于和声故合阴阳之声典同主于制器
卷八 第 19a 页 WYG0096-0782c.png
 故辨天地四方阴阳之序太师既合其声然后令典
 同制器故曰掌六律六同之和阳声属天阴声属地
 天地之声布于四方各有阴阳之声是为十二声十
 二声杂比而和之取中声焉以作乐器欲其度数齐
 量之不乱凡声生于形形异则声异高钟大上也形
 上大则声旋衮于上正谓上下直直正则声缓而无
 所动下谓钟形大下下大也下大则声出放肆陂谓
 偏陂陂则声离散也险谓偏狭形偏狭则声敛束达
卷八 第 19b 页 WYG0096-0782d.png
 谓形微大中空大则声有馀而若多微谓形微小中
 微小则声闇而不明回谓其形圆形上下四抱则其
 声淫衍而无鸿杀也侈谓中央约也侈则声迫笮出
 去疾也弇中央宽也弇则声郁而不出甄犹掉也形
 薄则声战掉形厚则声如扣石无馀响也凡声与形
 相抟而成观其形可以知其声
凡为乐器以十有二律为之度数以十有二声为之齐
量凡和乐亦如之
卷八 第 20a 页 WYG0096-0783a.png
 释曰数本起于黄钟始于一而二之历十二辰而五
 数备其长则度之所起其馀律皆自是生之故乐器
 之度数制于十二律也䃂声生于高肆声生于下甄
 声生于薄石声生于厚高下厚薄之属所制则有齐
 矣赢声生于达衍声生于回笮声生于侈郁声生于
 弇达回弇侈之属所容则有量矣故凡为乐之齐量
 又制之十二声焉此形声所以无过不及而皆得其
 中和也和乐亦如之郑氏曰和谓调其故器也亦以
卷八 第 20b 页 WYG0096-0783b.png
 十二声律为准而齐量之也李氏曰度数齐量不出
 乎黄钟黄钟万事根本度量衡之所由出制乐器为
 急焉盖制琴瑟之类必以度度审则琴瑟之制取诸
 黄钟之长制埙匏之类必以量量嘉则埙匏之制取
 诸黄钟之容制钟磬之类必以权衡权衡谨则钟磬
 之制取诸黄钟之重是金石丝竹匏土革木莫非黄
 钟造之也其音安得不具黄钟之音哉谓之曰以十
 二律为之数度无不欲其得黄钟之音故耳故钟磬
卷八 第 21a 页 WYG0096-0783c.png
 虽属金一黄钟之金也鼓虽属水一黄钟之水也管
 箫柷敔虽属木一黄钟之木也琴瑟虽属火一黄钟
 之火也埙篪笙匏虽属土一黄钟之土也先王制乐
 器尚象于黄钟故其所出者皆黄钟之声盖中气运
 于八方物兼八方而纯和之气备溥黄钟于八音奏
 兼八音而纯阳之声备盖声具于器器出于物物产
 于其所属之方八方尽天下之方八物尽天下之物
 八音尽天下之音有黄钟之律然后有黄钟之器有
卷八 第 21b 页 WYG0096-0783d.png
 黄钟之器然后有黄钟之声器其声之本乎律其器
 之本乎典同者典黄钟而已
磬师掌教击磬击编钟教缦乐燕乐之钟磬凡祭祀奏
缦乐
 释曰教谓教视瞭也钟与磬皆编之十六枚为一架
 宫县有特磬十二镈钟十二皆依次陈之以应其方
 之律也编钟编磬皆磬师职之教视瞭击特磬编磬
 又教之击编钟也言击编钟则钟之大者钟师自击
卷八 第 22a 页 WYG0096-0784a.png
 之缦谓杂声之和乐者记曰不学操缦不能安弦燕
 乐房中之乐所谓阴乐即二南也缦乐燕乐皆教其
 钟磬祭祀奏缦乐祭之燕也或曰缦乐杂弄即今之
 调曲
钟师掌金奏凡乐事以钟鼓奏九夏王夏肆夏昭夏纳
夏章夏齐夏族夏祴夏骜夏凡祭祀飨食奏燕乐凡射
王奏驺虞诸侯奏狸首卿大夫奏采蘋士奏采蘩掌
鼙鼓缦乐
卷八 第 22b 页 WYG0096-0784b.png
 释曰金奏击金以为奏乐之节金谓钟及镈二者不
 编独县而已以钟鼓奏九夏钟师兼言击鼓者凡乐
 钟与鼓不相离鼓有鼓师欲见先后次第故兼言之
 也九夏皆钟曲名乐之大者以钟鼓奏之有音节而
 无文辞王出入所奏谓之王夏尸出入所奏谓之肆
 夏牲出入所奏谓之昭夏四方宾来奏纳夏臣有功
 奏章夏章表之也夫人助祭奏齐夏族人侍燕奏族
 夏客醉而出奏祴夏祴戒也公出入奏骜夏戒其骄
卷八 第 23a 页 WYG0096-0784c.png
 傲也 按九夏皆钟之音节有声无词若投壶有鲁
 鼓薛鼓之类必以鼓应之者以金革不相离也郑康
 成遽因穆叔之言以为诗篇误矣左传固曰金奏肆
 夏工歌文王鹿鸣言金奏则无词可知与工歌者异
 矣祭祀飨食奏燕乐以钟鼓奏之也掌鼙鼓缦乐鼙
 小鼓缦乐杂弄之乐谓作缦乐则钟师击鼙和之言
 鼙钟亦在也
笙师掌教吹竽笙埙籥箫篪篴管舂牍应雅以教祴乐
卷八 第 23b 页 WYG0096-0784d.png
凡祭祀飨射共其钟笙之乐燕乐亦如之大丧廞其乐
器及葬奉而藏之大旅则陈之
 释曰竽三十六管笙十三管竽宫管在中笙宫管在
 左籥如篴三孔其中则中声其上下二孔则声之清
 浊所由生也篪长尺四寸一孔上出篴笛同长三尺
 四寸六孔笙师皆教以吹之之法舂牍应雅皆祴乐
 所用教瞽矇与视瞭于宾醉而出之时奏之舂牍以
 竹为之长者七尺短者一二尺其端有两孔舂地以
卷八 第 24a 页 WYG0096-0785a.png
 作声名曰牍者宾醉恐有渎于礼也应亦以竹为之
 长六尺五寸中有椎亦舂于地名曰应者宾归恐不
 应乎礼欲其行与乐相应也雅状如漆筒而弇口长
 五尺六寸以羊韦挽之有两纽亦舂于地名曰雅宾
 出恐其失礼欲其雅正也三器在庭筑地为声此则
 乡饮乡射之后宾出而奏陔乐也钟笙与钟相应之
 笙大旅则陈于馔次不涖其县也
镈师掌金奏之鼓凡祭祀鼓其金奏之乐飨食宾射亦
卷八 第 24b 页 WYG0096-0785b.png
如之军大献则鼓其恺乐凡军之夜三鼜皆鼓之守鼜
亦如之大丧廞其乐器奉而藏之(鼜音戚/)
 释曰鼓考击以作之也镈小钟也郑氏曰金奏之鼓
 击晋鼓以奏镈钟也军中夜戒之鼓有三故曰三鼜
 守鼜备守鼓也鼓之以鼗鼓何氏曰祭祀鼓其金奏
 所谓笙镛以间也飨食亦如之所谓金奏肆夏也宾
 射则击镈钟以歌射节大献则击镈钟以奏恺歌守
 国以鼓戒严则三鼓亦如在钟师也
卷八 第 25a 页 WYG0096-0785c.png
韎师掌教韎乐祭祀则帅其属而舞之大飨亦如之
 释曰韎为赤色之韦此舞者所著故因以名官韎师
 旄人鞮鞻氏皆掌乐而命名不同者韎言其所服旄
 言其所执鞻言其所履韎东夷之服使其乐因使服
 其服属舞者十六人也三方之乐不存于祭祀大飨
 之时惟用东夷东夷箕子之国孔子所欲居其乐有
 中国之风故也 陈氏曰王者必作四夷之乐一天
 下也记曰纳夷蛮之乐于太庙言广鲁于天下也先王
卷八 第 25b 页 WYG0096-0785d.png
 之于夷乐虽或用之然夷不可以乱华哇不可以杂
 雅盖亦后之而弗先外之而弗内也观夹谷之会齐
 有司请四夷乐孔子曰吾两君为好会夷狄之乐何
 为请有司却之然则齐鲁纳夷蛮之乐于太庙盖陈
 之于门外而已唐之时皆奏于四门之外岂古之遗
 制与
旄人掌教舞散乐舞夷乐凡四方之以舞仕者属焉凡
祭祀宾客舞其燕乐
卷八 第 26a 页 WYG0096-0786a.png
 释曰葛天氏之民操牛尾投足而歌旄人盖其遗制
 也散乐者野人之乐夷乐者四夷之乐凡以舞仕者
 皆属旄人盖其所统皆夷人之善舞者燕乐有间燕
 之意
籥师掌教国子舞羽吹籥祭祀则鼓羽籥之舞宾客飨
食则亦如之大丧廞其乐器奉而藏之
 释曰籥三孔生中声而上下之律吕生焉乐之本也
 故文舞持羽吹籥诗云左手执籥右手秉翟记曰秋
卷八 第 26b 页 WYG0096-0786b.png
 冬学羽籥是也谓秉翟以舞而吹籥以为节也鼓作
 之也舞亦以鼓为节廞乐器而藏之惟羽籥耳
籥章掌土鼓豳籥中春昼击土鼓吹豳诗以逆暑中秋
夜迎寒亦如之
 释曰土鼓以瓦为匡以革为两面而可击也豳籥以
 苇为管窍其上为三孔可吹也土鼓即记所谓蒉桴
 苇籥伊耆氏之乐王氏曰王业之起本于豳而乐之
 作始于土鼓本于籥逆暑迎寒祈年皆本始民事息
卷八 第 27a 页 WYG0096-0786c.png
 老物则息使复本反始故所击者土鼓所吹者豳籥
 其章用豳诗焉 按中春昼书所谓日中阳于是而
 分故逆暑盖民事之始终实关天时之消长故必先
 之以逆暑逆如逆女之义自外而入于内以我为主
 谓阳常居大夏而主岁功中秋夜书所谓宵中阴于
 是而分故迎寒迎如迎宾之义自内而出于外以彼
 为客谓阴常居大冬时出而佐阳万物生于土反于
 土则土者物之终始也逆暑迎寒所以击土鼓焉豳
卷八 第 27b 页 WYG0096-0786d.png
 诗七月也当时必有豳诗周人相传其词质朴故有
 豳风豳雅豳颂之说厥后周公拟作以代之不独雅
 颂亡而豳风亦亡矣若大田良耜诸篇则周公以后
 之诗岂可以当之哉
凡国祈年于田祖吹豳雅击土鼓以乐田畯国祭蜡则
吹豳颂击土鼓以息老物
 释曰祈年祈丰年也田祖始耕田者谓神农也田畯
 古之先教田者尔雅曰畯农夫也祭蜡郊特牲曰天
卷八 第 28a 页 WYG0096-0787a.png
 子大蜡八伊耆氏始为蜡岁十二月合万物而索飨
 之蜡之祭也主先啬而祭司啬也黄衣黄冠而祭息
 田夫也既蜡而休息民息老物者万物助天成岁事
 至此为其老而劳乃祀而老息之于是国亦养老焉
 月令孟冬劳农而休息之是也刘氏曰此三事皆奏
 豳诗或用其风重民时也或用其雅尊先啬也或用
 其颂报成功也
 叶氏曰乐有诗而无书诗存则乐存诗亡则乐与之
卷八 第 28b 页 WYG0096-0787b.png
 俱亡耳书曰诗言志律和声此乐之本乎诗也乐由
 诗作故可因诗以观乐无诗虽有钟磬鼗鼓箫管尚
 遗古人之旧果可以言乐乎韶至齐而犹闻濩至鲁
 而犹存必韶濩之诗尚存也诗苟不存武乐至苌弘
 商乐至戴公时已不传矣今观大师教六诗曰风赋
 比兴雅颂瞽矇讽诵诗世掌九德六诗之歌此诗之
 所以为乐也大师大祭祀帅瞽登歌籥章吹豳诗豳
 雅豳颂则皆有诗也由今观之九德九功之歌今不
卷八 第 29a 页 WYG0096-0787c.png
 载于经射节四诗狸首不全豳雅豳颂今亦不存则
 诗之亡亦久矣诗存则古乐传诗亡则古乐废今不
 以乐诗不存为憾而徒曰乐书不传焉岂先王作乐
 之本哉今观雅颂固无恙也以汉之诗使李延年恊
 之以唐之歌使吕才被之管弦尚足为乐诚能因三
 百篇以为乐则今乐何患不如古也
鞮鞻氏掌四夷之乐与其声歌祭祀则吹而歌之燕亦
如之
卷八 第 29b 页 WYG0096-0787d.png
 释曰鞮鞻革履也革去毛而未为韦非吉屦也盖夷
 服四夷之乐东方曰韎南方任西方曰侏离北方禁
 刘氏曰王者设官掌四夷之乐示四夷之乐王化也
 故于祭祀宾客服其服奏其乐声其歌以明王道之
 广大也
典庸器掌藏乐器庸器及祭祀帅其属而设笋虡陈庸
器飨食宾射亦如之大丧廞笋虡
 释曰乐器如离磬崇鼎之属历代传之以为宝也庸
卷八 第 30a 页 WYG0096-0788a.png
 功也庸器征伐所得之金以铸器而铭功也笋虡所
 以县钟磬之属横曰笋植曰虡祭祀陈庸器示能守
 也飨食宾射陈之以华国也
司干掌舞器祭祀舞者既陈则授舞器既舞则受之宾
飨亦如之大丧廞舞器及葬奉而藏之
 释曰丘氏曰成周乐舞之制有文舞有武舞文舞羽
 籥籥师掌之武舞干戈司干掌之然文舞未尝无干
 故舜舞干羽于两阶武舞未尝无羽故诗言公庭万
卷八 第 30b 页 WYG0096-0788b.png
 舞执籥秉翟是知文舞干不胜羽武舞羽不胜干此
 籥师之教国子所以专言舞羽吹籥文王世子亦云
 小乐正学干大胥赞之籥师学戈籥师丞赞之则亦
 教武舞矣 舞器干羽之属舞人缀兆行列既定则
 以武器授之舞讫则受而藏之宾飨皆有舞其授受
 亦如祭祀也国有大丧则廞舞器而藏之所谓四海
 遏密八音也 刘氏曰国子未成童之时所学小舞
 则此干戈当须轻小其制便于国子秉执回旋故列
卷八 第 31a 页 WYG0096-0788c.png
 在乐器之中而属于大司乐也文王世子所谓春夏
 学干戈秋冬学羽籥则是舞勺舞象时所用之器司
 兵职曰祭祀授(原阙/)
卷八 第 32a 页 WYG0096-0789a.png

卷八 第 33a 页 WYG0096-0789c.png
 今谓之思梦觭者奇也无所感无所思出于神运奇
 怪之梦故谓之觭梦无心感物为咸陟升也谓无所
 拘滞自有其梦郑氏曰陟得也谓无心而得梦经运
 占梦以岁时日月星辰为运郑氏曰运当为煇是视
 祲所掌十煇也王者于天日也夜有梦则昼视日旁
 之气以占其吉凶凡所占十煇每煇九变其术今亡
 刘氏曰王者之心天地万物之心也故其心之有梦
 则日为之煇是以与日同占焉
卷八 第 33b 页 WYG0096-0789d.png
以邦事作龟之八命一曰征二曰象三曰与四曰谋五
曰果六曰至七曰雨八曰瘳以八命者赞三兆三易三
梦之占以观国家之吉凶以诏救政
 释曰作龟作其辞于将卜以命龟王氏曰古之作事
 不殚一已之思虑明则谋之人幽则谋之神故其所
 以作龟而命之者有八焉征谓卜讨伐及行役也郑
 良霄曰先王卜征五年岁习其祥是也象谓天象变
 动之休祥易曰天垂象见吉凶是也与者卜与人共
卷八 第 34a 页 WYG0096-0790a.png
 事之成亏也谋者卜谋事之得失也果者卜所求之
 果否也至者卜所俟之至否也雨者卜时之雨旸瘳
 者卜疾之瘥愈国家欲卜此事则以此命龟也卜之
 龟筮之蓍参之梦则吉凶可以前知矣吉谓福祥凶
 谓祸灾诏告也既知吉凶乃预告王脩政以救之
 王氏曰邦事之八命以卜之龟故用三兆之法以筮
 之蓍故用三易之法以考之梦故用三梦之法作八
 命非特占之于龟亦验之于筮叶之于梦而后已故
卷八 第 34b 页 WYG0096-0790b.png
 洪范大疑谋及卜筮两视其从违以断吉凶武王曰
 朕梦恊朕卜戎商必克者此也如是则国家之吉凶
 可以前知则诏王正厥事以救之也盖吉凶之变虽
 自乎天而其所以感召之者实存乎人知凶而脩政
 以救之则可以转祸而为福矣古人有以君之三善
 言而荧惑为之退舍孰谓救政之不可为与
凡国大贞卜立君卜大封视高作龟大祭祀则视高命
龟凡小事涖卜国大迁大师则贞龟凡旅陈龟凡丧事
卷八 第 35a 页 WYG0096-0790c.png
命龟
 释曰大贞大事求正于龟也立君以嗣位未定则卜
 之也封国以命诸侯可否则卜之也立嗣君天下之
 本也封诸侯一国之本也故为事之大视高者用龟
 之腹骨骨近足者其部高视龟骨高处作龟者以火
 灼之以作其兆也命龟谓告以所卜之事也涖临也
 大事则宗伯涖卜小事则大卜自临之贞龟则贞之
 于卜位不亲命也凡旅谓水火兵灾则旅于神示也
卷八 第 35b 页 WYG0096-0790d.png
 陈龟则陈之于馔所而不卜与陈乐器同 陈氏曰
 大卜或作或命或贞或陈其事不一丧祭轻于大贞
 则命龟大迁大师轻于丧祭则贞龟凡旅则陈龟而
 已考之仪礼卜人奠龟宗人视高及坐命龟而后卜
 人坐作龟然则大卜于大祭祀凡丧事命之而不作
 则作者其属也国大贞作之而不命则命者小宗伯
 也贞龟则不命陈龟则不卜也
卜师掌开龟之四兆一曰方兆二曰功兆三曰义兆四
卷八 第 36a 页 WYG0096-0791a.png
曰弓兆凡卜事视高扬火以作龟致其墨凡卜辨龟之
上下左右阴阳以授命龟者而诏相之
 释曰开龟者开龟之体去其外甲而存其下甲中有
 文可占吉凶分为四部曰方曰功曰义曰弓此占龟
 之法古有其书百二十体每体有十繇辞今不传凡
 卜皆卜师视高大事则太卜宗伯视高扬犹炽也卜
 师扬火以作其龟之兆墨者兆之体也兆体旁舋微
 而不可辨故致其墨食则见而可辨矣书曰惟洛食
卷八 第 36b 页 WYG0096-0791b.png
 龟有六种见龟人职凡卜必辨其种类所属随其所
 属各有其法以为卜之方然后以授命龟而求卜者
 且诏相其礼仪也上者仰也下者俯也左左倪也右
 右倪也阴后弇也阳前弇也皆龟体也所卜者当各
 用其龟
龟人掌六龟之属各有名物天龟曰灵属地龟曰绎属
东龟曰果属西龟曰雷属南龟曰猎属北龟曰若属以
其方之色与其体辨之凡取龟用秋时攻龟用春时各
卷八 第 37a 页 WYG0096-0791c.png
以其物入于龟室上春衅龟祭祀先卜若有祭祀则奉
龟以往旅亦如之丧亦如之
 释曰属言非一也名以命之物以色之色玄行而首
 俯者天龟也为灵属色黄行而首仰者地龟也为绎
 甲长前弇色青者东龟为果后弇色白者西龟也为
 雷首左倪色赤者南龟也为猎首右倪色黑者北龟
 也为若此其体也龟人辨之以精其术郑氏曰东龟
 南龟长前后在阳象经也西龟北龟长左右在阴象
卷八 第 37b 页 WYG0096-0791d.png
 纬也天龟俯地龟仰东龟前南龟郤西龟左北龟右
 各从其耦也秋取龟及万物成也攻治也治龟骨以
 春是时乾解不发伤也龟室六龟各异室也上春夏
 正建寅之月衅者杀牲以血涂之神之也既衅则祭
 祀乎先卜谓卜师之有功德者不忘本也奉犹送也
 祭祀奉龟以往待卜也旅奉以往待陈也丧奉以往
 待命也
菙氏掌共燋契以待卜事凡卜以明火爇燋遂吹其焌
卷八 第 38a 页 WYG0096-0792a.png
契以授卜师遂役之
 释曰燋灼龟之木契开龟之凿也诗曰爰契我龟士
 丧礼曰楚焞置于燋在龟东楚焞即契燋谓炬其存
 火所以共卜之用也明火以阳燧取火于日而用之明
 洁之至也契之锐头为焌以契之锐头火而吹之其头
 若戈鐏焉焌契既燃乃授卜师以卜师燃火作龟以
 致其墨是也菙氏因而赞相其事为卜师所役也
占人掌占龟以八簭占八颂以八卦占簭之八故以视
卷八 第 38b 页 WYG0096-0792b.png
吉凶凡卜簭君占体大夫占色史占墨卜人占坼凡卜
簭既事则系币以比其命岁终则计其占之中否(簭音/筮)
 释曰占人亦占筮言龟者簭短龟长以龟为主龟书
 有颂颂者占兆之辞八故即八命也命筮之辞以八
 簭占八颂者八簭即九簭也用其八以命簭之事合
 于龟颂之繇辞以命龟之事合于八卦之系辞故曰
 以八卦占八故也占人先筮而后卜两者相习俱作
 而两视其从违以断吉凶也诗曰卜筮偕止会言近
卷八 第 39a 页 WYG0096-0792c.png
 止是也卜以龟簭以蓍体色墨坼皆龟也而曰凡卜
 筮则筮亦占体也然必先簭而后卜诗曰尔卜尔筮
 体无咎言簭亦有体谓卦体也郑氏曰体兆象也色
 兆气也墨兆广也坼兆舋也体有吉凶色有善恶墨
 有大小坼有微明尊者视兆象而已卑者以次而详
 其馀王氏曰卜之事龟坼而后墨见墨见而后色著
 色著而后体备卜人先占坼史占墨次之大夫占色
 又次之众占备焉而后君占体以断吉凶事之序也
卷八 第 39b 页 WYG0096-0792d.png
 故玉藻曰卜人定龟史定墨君定体据序事先后言
 之此先言君占体者尊卑之序也凡卜簭既事则系
 币谓礼神之币也比其命谓书其命龟筮之辞而比
 之岁终则计其占中否以考官占之得失而进退之
簭人掌三易以辨九簭之名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
周易九簭之名一曰巫更二曰巫咸三曰巫式四曰巫
目五曰巫易六曰巫比七曰巫祠八曰巫参九曰巫环
以辨吉凶凡国之大事先簭而后卜上春相簭凡国事
卷八 第 40a 页 WYG0096-0793a.png
共簭
 释曰易以卦言簭以数言定数然后成卦则簭定数
 于始卦成体于终也易有三则所立之名不同簭则
 九则所簭之事不一巫当为簭字之误也簭之有九
 犹龟之八命簭更谓变更都邑咸犹佥也谓簭众心
 欢否也式谓簭制作法式也目谓事众簭其要所当
 也易谓簭变易之事比谓簭与民和比也祠谓簭牲
 与日也参谓车择御与右也环谓环而攻之可致师
卷八 第 40b 页 WYG0096-0793b.png
 与否也先簭后卜兼用卜簭而尊龟故后之吉凶取
 断于龟也簭而不吉则不卜相择也采择其蓍草可
 用者以供用
占梦掌其岁时观天地之会辨阴阳之气以日月星辰
占六梦之吉凶一曰正梦二曰噩梦三曰思梦四曰寤
梦五曰喜梦六曰惧梦
 释曰岁时其得梦之年时也天地之会谓升降往来
 之会阴阳之气谓休咎旺相之气日为太阳月为太
卷八 第 41a 页 WYG0096-0793c.png
 阴星二十八宿属阳辰十二次属阴以岁时天地阴
 阳日月星辰而占六梦之吉凶也王氏曰人之精神
 与天地同流万物一气也列子曰神遇为梦形接为
 事故昼想夜梦神形所遇一体之盈虚消息皆通于
 天地应于物类盖人之生也受命于天也赋形于阴
 阳故祸福妖祥成败得丧之出于所梦者吉凶固无
 所逃矣 郑氏曰天地之会建厌所处之日辰阴阳
 之气休王前后日月星辰谓日月之行及合辰所在
卷八 第 41b 页 WYG0096-0793d.png
 春秋昭三十一年十二月辛亥之夜晋赵简子梦童
 子裸而转以歌旦而日食占诸史墨对曰六年及此
 月也吴其入郢乎终亦弗克入郢必以庚辰日月在
 辰尾庚午之日日始有适火胜金故弗克此以日月
 星辰占梦者也正梦者无所感动神灵自觉安平自
 梦者也噩梦者有所惊愕神动致梦思梦者觉时所
 想寐而见梦寤梦者魂惺而神游若梦是寤而有梦
 也喜梦者心喜情动而梦喜之事惧梦者心有所恐
卷八 第 42a 页 WYG0096-0794a.png
 惧神动而梦恐惧之事大凡人之所梦不出乎此六
 者六梦之中有可占者有不占者庄子曰至人无梦
 然孔子亦梦周公则梦亦人所必有者故惟正梦可
 以占吉凶妖祥盖人心之灵通乎天地善必先知之
 不善必先知之占梦者占此而已噩梦则神有触而
 动于梦思梦则心思所求之切孔子梦周公是也寤
 梦则非梦也神所游耳喜梦则因喜而致惧梦则因
 惧而感五者皆非正梦不可占也然亦可以验心之
卷八 第 42b 页 WYG0096-0794b.png
 邪正身之安危神之动静志之缓切意之所随而已
 故曰梦寐可卜学之浅深谓此也朱子曰人之精神
 与天地阴阳流通故昼之所为夜之所梦其善恶吉
 凶各以类至谓正梦也
季冬聘王梦献吉梦于王王拜而受之乃舍萌于四方
以赠恶梦遂令始傩驱疫(舍音释/傩音那)
 释曰聘如聘女之聘当迎新送故之际欲纳来岁之
 福故聘其吉梦欲其来也舍萌取菜之始萌而祭之
卷八 第 43a 页 WYG0096-0794c.png
 欲去其萌芽之义乃遣恶梦而使去之也独言正梦
 则下五梦不占可知正梦有吉有凶故献而赠之也
 令令方相氏始傩以迎和气驱疫以送戾气也 郑
 氏曰季冬日穷于次月穷于纪星回于天数将几终
 于是发币而问若休庆之云尔因献群臣之吉梦于
 王归美焉诗云牧人乃梦众维鱼矣旐维旟矣此所
 献之吉梦
视祲掌十煇之法以观妖祥辨吉凶一曰祲二曰象三
卷八 第 43b 页 WYG0096-0794d.png
曰镌四曰监五曰闇六曰瞢七曰弥八曰叙九曰隮十
曰想掌安宅叙降正岁则行事岁终则弊其事(煇音运/镌许规)
(反瞢亡邓/反隮作资)
 释曰煇谓日旁之气辉光也妖则主凶祥则主吉观
 妖祥所以辨吉凶也祲阴阳五色之气浸淫相侵象
 谓阴气附日而凝结成象如赤鸟夹日以飞也镌者
 日旁气刺日形如镌也监者云气临日上也闇者阴
 气蔽日方尽而闇也瞢不光明猊阴气蒙蒙日光瞢
卷八 第 44a 页 WYG0096-0795a.png
 然也弥者横亘如白虹弥天而贯日叙者云有片段
 成列如山在日上也隮螮蝀升隮于日旁也诗曰朝
 隮于西想者杂气象似以成形想也 刘氏曰日者
 太阳之精出地则为昼照物则为生阴斜之象或祲
 于昼日光所灼莫不消除也今日旁有阴斜之气干
 犯而不能消者阳刚之德衰日光为之微弱阴邪盛
 大莫克消除以成十者之异以洪范五行推之则人
 君无刚健之德阴邪气盛干犯日光谪见于天以示
卷八 第 44b 页 WYG0096-0795b.png
 警戒也圣人设官以掌其事方有萌兆则诏于王而
 救政脩焉安宅叙降者谓人睹妖祥而不安其居者
 视祲则以其法为之安其居处也又为叙其妖祥而
 降之使之备其凶而应其吉若保章降凶荒之祲象
 是也正岁则行事者谓行安宅叙降之事以预告乎
 下也弊断也谓计其吉凶之中否多少也
 叶氏曰三卜三簭亦云足矣又有三梦之法六梦之
 占何耶曰此天地之会阴阳之气默有所交而人之
卷八 第 45a 页 WYG0096-0795c.png
 精神心术潜有所感也若高宗以梦而得说武王以
 梦而克商岂虚也哉宣王考室考牧之诗以熊罴虺
 蛇而占男女以鱼旟而占丰年室家则梦之有占尚
 矣是故致梦之法夏后氏作焉觭梦之法殷人作焉
 咸陟之法周人作焉其经运皆十其别皆九十此占
 书也太卜又赞以八命之事以占梦之吉凶亦足以
 诏王而救政事矣然梦之所感有六占梦乃以日月
 星辰占之盖精神心术之运与日月之行相交感郑
卷八 第 45b 页 WYG0096-0795d.png
 玄以运如视祲之十煇夜有梦则昼视日旁之煇以
 占吉凶此以日占梦之一法耳月与星辰亦可以此
 法推乎可以见梦之吉凶犹神于卜筮也不然何以
 占梦曰季冬聘王梦聘之者用焉而奉币以庆之也
 献吉梦于王何以拜而受之拜云者受焉而屈躬以
 礼之也此岂先王欲神其梦而徒为是礼哉
大祝掌六祝之辞以事鬼神示祈福祥求永贞一曰顺
祝二曰年祝三曰吉祝四曰化祝五曰瑞祝六曰筴祝
卷八 第 46a 页 WYG0096-0796a.png
 释曰告神之辞曰祝天所佑为福福所化为祥历年
 之谓永正命之谓贞先王中心陈信于鬼神示而其
 诚不可见大祝以辞荐信于鬼神示谓郊祀社稷宗
 庙福祥谓国家福庆永贞谓民心永归正道即六事
 也顺谓四时恊顺年谓年谷丰登吉谓敛五福而锡
 庶民化谓仁敷九有万方向化瑞谓顺气成象天降
 甘露地出醴泉四灵毕见筴祝谓龟筮不违乎人大
 同而逢吉也此六祝皆祈天道恊顺地道发生人道
卷八 第 46b 页 WYG0096-0796b.png
 归德然后吉祥发动瑞应叠至龟筮恊从雍熙太和
 之气象也非国家之福祥永贞哉
掌六祈以同鬼神示一曰类二曰造三曰禬四曰禜五
曰攻六曰说(禜音咏/)
 释曰六祝者因祭享祀而祝之用之于无事之时六
 祈者特为一事之祭而祈之用之于有灾变之际同
 鬼神示者三者不和则灾变生故为六祈以和合之
 类以其类而祭若类于上帝之属造即其所而祭若
卷八 第 47a 页 WYG0096-0796c.png
 造于祖之属禬禳灾集福之祭若禬国之凶荒民之
 札丧之属禜祷水旱之祭若春秋祭禜之属攻治去
 其害故剪氏以攻禜攻之之属以辞责之之谓说若
 庶氏以攻说禬之之属 夫鬼神示之于人幽明异
 势疑若不可同也然鬼神聪明正直依人而行先王
 与鬼神合其吉凶则同鬼神示固有道矣大祝之六
 祈其陈信于鬼神者如此亦所以与民同吉凶之患
 而已彼于祸福之际固未数数然也
卷八 第 47b 页 WYG0096-0796d.png
作六辞以通上下亲疏远近一曰祠二曰命三曰诰四
曰会五曰祷六曰诔(诔音累/)
 释曰以言达意谓之辞上下以位言亲疏以情言远
 近以势言即下六者所通也然此六者皆主于告神
 若夫训告臣民则在内史祠者祠享先王嘏于主人
 之辞命者述其意以命神命龟之辞诰者古者大诰
 命必诰于庙作册之辞会者会同盟誓之辞祷告神
 求宥之辞诔哀死之辞夫辞命之作大矣古之诰誓
卷八 第 48a 页 WYG0096-0797a.png
 辞命深淳尔雅后世不可及者皆太祝所以陈信于
 鬼神诗书所存可见大抵为神而作者出于太祝为
 人而作者出于太史后世乃谓祝史末流岂知先王
 之立祝史乃天下礼乐文章所自出乎
辨六号一曰神号二曰鬼号三曰示号四曰牲号五曰
齍号六曰币号(齍音咨/)
 释曰号谓易其常名更为美称用申尊敬之诚意也
 神号天神之号如曰昊天上帝是也鬼号宗庙人鬼
卷八 第 48b 页 WYG0096-0797b.png
 各有美称如云皇祖烈考是也示号地神之号如曰
 后土神祗是也牲号牺牲各有名如曲礼牛曰一元
 大武豕曰刚鬣羊曰柔毛是也齍号齍盛皆有名号
 如黍曰芗合梁曰芗箕稻曰嘉蔬是也币号若玉曰
 嘉玉币曰量币是也神以敬为主词不尽美不足以
 通神明而表心中之敬况斥其名者哉此六号所以
 不可以已也
辨九祭一曰命祭二曰衍祭三曰炮祭四曰周祭五曰
卷八 第 49a 页 WYG0096-0797c.png
振祭六曰擩祭七曰绝祭八曰缭祭九曰共祭
 释曰此言饮食必有祭所以事鬼神也此九祭当是
 六享于宗庙皇尸祭食之法命者尸坐祝命尸取韭
 𦵔以祭也衍祭者尸取黍稷切肺以祭也炮祭者尸
 取所炮之豚以祭也周祭者宾尸依殽之序而遍祭
 之也振祭擩祭本同但振者先擩后振擩者不振也
 盖擩者尸未食之前以俎中肺肝擩于醢祭于豆间
 振者尸将食之时既擩必振之乃祭也绝祭缭祭亦
卷八 第 49b 页 WYG0096-0797d.png
 同缭祭者以手从肺本循之至于末乃绝以祭之绝
 祭者不循其本直绝肺以祭礼多者缭之礼略者绝
 之共祭者膳夫所共于庙中太祝授王以当祭者或
 曰凡尸之食祭皆佐食工祝共之所以尊之也
辨九𢷎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
吉𢷎六曰凶𢷎七曰奇𢷎八曰褒𢷎九曰肃𢷎以享右
祭祀(𢷎即拜字/褒音报)
 释曰稽首头至于地稽留之久而后兴拜之至重者
卷八 第 50a 页 WYG0096-0798a.png
 也顿首头至地顿而便起拜之次重者也空首头至
 手其中空阔所谓拜手者也振动者战栗变动之拜
 在吉礼则为舞蹈在凶礼则为擗踊吉𢷎拜而后稽
 颡凶𢷎稽颡而后拜奇拜一拜也褒读为报既拜矣
 又报一拜再拜是也肃拜但俯下手今时揖是也推
 手曰揖引手曰肃不下拜俯下其手而复引之礼介
 者不拜故曰为事故敢肃使者陈氏曰太祝言礼之
 重者则先稽首而继之顿首空首振动言礼之轻者
卷八 第 50b 页 WYG0096-0798b.png
 则先奇拜褒拜而继之肃拜盖顿首空首振动礼之
 渐杀者也褒拜肃拜礼之尤杀者也享右接人也或
 享尊在已上者或右尊在已右者祭祀接神也或备
 物以祭而拜或侑助尸食而拜 疏曰稽首拜中最
 重臣拜君之礼哀十七年公会齐侯于蒙孟武伯相
 齐侯稽首公拜齐人怒孟武伯曰非天子寡君无所
 稽首又公如晋孟献子相公稽首知武子曰天子在
 而君辱稽首寡君惧矣君拜臣下当从空首拜其有
卷八 第 51a 页 WYG0096-0798c.png
 敬事亦稽首周诰曰周公拜手稽首成王亦拜手稽
 首是已凡自敌者皆从顿首拜陈氏曰春秋时晋穆
 嬴抱太子顿首于赵宣子鲁季平子顿首于叔孙则
 顿首非施于尊长之礼
凡大禋祀肆享祭示则执明水火而号祝隋衅逆牲逆
尸令钟鼓右亦如之来瞽令皋舞相尸礼既祭令彻(隋/许)
(规/反)
 释曰大禋祀祭天圜丘肆享宗庙祭也祭示祭地方
卷八 第 51b 页 WYG0096-0798d.png
 泽明水火司烜所共以鉴取水于月以燧取火于日
 以给烝烹示至洁而清明者也号六号祝六祝先号
 而后祝隋尸之祭衅荐血之事逆牲则祼后王出庙
 门而迎牲逆尸者向祭之晨王出庙门而逆尸隋衅
 逆牲逆尸以钟鼓奏肆夏昭夏也右谓尸食而右之
 皆太祝令之也来瞽令皋舞乐师诏之太祝来之也
 相尸礼延其出入诏其坐作也既祭歌雍以彻祭亦
 太祝令之也
卷八 第 52a 页 WYG0096-0799a.png
大丧始崩以肆鬯渳尸相饭赞敛彻奠言甸人读祷付
练祥掌国事国有大故天灾弥祀社稷祷祠大师宜于
社造于祖设军社类上帝国将有事于四望及军归献
于社则前祝
 释曰肆鬯谓陈尸设鬯也渳尸以鬯浴尸言犹语也
 祷六辞之属甸人丧事代王受𤯝灾太祝为祷辞语
 之读宣使以祷于籍田之神付当为祔祔者虞祭卒
 哭后祔祭于祖练者十三月小祥而练祥二十五月
卷八 第 52b 页 WYG0096-0799b.png
 而大祥除衰杖掌国事谓办护丧事也弥犹遍也大
 故天灾当祈于神太祝主遍祀社稷及诸所祷神示
 既则祠之以报焉大师大兴师以讨伐宜于社军将
 出则宜祭于社取社主以行造于祖军出造于祖庙
 取迁主以行载以斋车设军社军之所在必设军中
 之社于其地类告上帝也有事四望谓军行所过望
 祭四方山川之神及军有功而归献捷于社则大祝
 居前先以祝辞告之也
卷八 第 53a 页 WYG0096-0799c.png
大会同造于庙宜于社过大山川则用事焉反行舍奠
建邦国先告后土用牲币禁督逆祀命者颁祭号于邦
国都鄙
 释曰王与诸侯会同或时见或殷见或在畿内或在
 畿外皆告于庙宜于社而行所过名山大川必祭以
 告行反必释奠以告至释奠者设馔荐献酌奠而已
 无迎尸以下之事古者释奠或施于山川或施于庙
 社或施于学新建邦国之城先告地示者所司故也
卷八 第 53b 页 WYG0096-0799d.png
 用牲币所以礼神禁督逆祀命者谓不禀天子命令
 而僣于祀典者禁之颁祭号使得祭者颁定其神之
 名号使齐一也
小祝掌小祭祀将事侯禳祷祠之祝号以祈福祥顺丰
年逆时雨宁风旱弥灾兵远罪疾(弥亡尔反/)
 释曰非天地宗庙神示而当祭祀之者小祝所掌也
 侯候也侯以候福之将至禳以却祸之将来祷以先
 事而求祠以后事而报皆事之小者小祝将事则掌
卷八 第 54a 页 WYG0096-0800a.png
 其祝号也福则无祸祥则无灾故欲祈而得之丰年
 则百谷咸登故欲顺而应之先期而迎之曰逆因变
 而安之曰宁弥与弭同恒风恒旸皆反休而为咎故
 祭以宁之灾天患兵人难故祭以弭之天降罪罚札
 瘥其民为政者之所恐惧也故设祭以禳之
大祭祀逆齍盛送逆尸沃尸盥赞隋赞彻赞奠凡事佐
大祝大丧赞渳设熬置铭及葬设道赍之奠分祷五祀
 释曰送逆尸送往迎来也沃尸盥太祝相尸礼小祝
卷八 第 54b 页 WYG0096-0800b.png
 沃尸盥赞隋尸始入室拜妥尸尸隋祭以韭菹祝云
 既祭命彻诸宰君妇彻时小祝赞之奠奠爵也祭祀
 先奠后彻反言之者明所佐大祝非一也设熬棺既
 盖熬黍稷设于其旁所以惑蚍蜉也铭书死者名于
 旌以识之也赍犹送也赍道之奠遣奠也又分祷五
 祀者所以告王丧之行也
大师掌衅祈号祝有寇戎之事则保郊祀于社凡外内
小祭祀小丧纪小会同小军旅掌事焉
卷八 第 55a 页 WYG0096-0800c.png
 释曰军行以牲血衅鼓而祈成功故衅祈当其时则
 掌其号与祝也保郊保神壝之在郊者社不在郊无
 所事保故祀之而已保郊所以防患祀社所以弭兵
 事祝号礼仪之事大祝掌其大小祝掌其小也
丧祝掌大丧劝防之事及辟令启及朝御柩乃奠及祖
饰棺乃载遂御及葬御柩出宫乃代及圹说载除饰小
丧亦如之掌丧祭祝号王吊则与巫前掌胜国邑之社
稷之祝号以祭祀祷祠焉凡卿大夫之丧掌事而敛饰
卷八 第 55b 页 WYG0096-0800d.png
棺焉(柩音旧说/哇活反)
 释曰劝谓执纛居柩前以劝帅前引也防谓执披以
 防倾侧也辟辟除其涂令启棺菆疏曰天子七月而
 葬七日殡殡时以椁菆涂其棺及至葬时除菆涂棺
 所谓辟也及朝谓将葬朝于庙而后行丧祝为御柩
 也奠朝庙奠也祖谓既朝而祖于庭饰棺帷幌之属
 也遂御者执翿居前郤行为节度乃代者丧祝二人
 更相代也说及圹说载下棺也除饰去棺饰也丧
卷八 第 56a 页 WYG0096-0801a.png
 祭虞祭也王吊公卿大夫之丧则祝与巫以桃茢居
 王前也胜国所诛讨者社稷亡国之社也存之重神
 也敛棺饰敛诸有司所当共者也
甸祝掌四时之田表貉之祝号舍奠于祖庙祢亦如之
师甸致禽于虞中乃属禽及郊馌兽舍奠于祖祢乃敛
禽禂牲禂马皆掌其祝号(貉亦作祃舍读为释/禂音诛馌于辄反)
 释曰貉师祭也五表以祭故谓之表貉陈氏曰古人
 祭貉于立表之处无坛壝其置甲胄弓矢于神座之
卷八 第 56b 页 WYG0096-0801b.png
 侧建稍于神座之后此师祭也舍奠于祖庙祢庙者
 告将时田也夫四时之田必在近郊然亦告于祖祢
 者以人君出入不可不谨也师甸用师以田也田毕
 虞人植旌旗于所表之处令获者各致禽其中甸祝
 会而属之各以其类聚之也馌馈也以所获馈于郊
 荐于四方又以奠于祖祢告至也敛禽者择取三十
 入于腊人以为乾豆备祀享焉禂祷也敛禽以祭牲
 牢之神及马祖之神诗曰既伯既祷者此之谓也
卷八 第 57a 页 WYG0096-0801c.png
诅祝掌盟诅类造攻说禬禜之祝号作盟诅之载辞以
叙国之信用以质邦国之剂信
 释曰盟诅以求于人类造攻说禬禜以求于神此民
 之所不能免也先王与民同患因为典礼置官以掌
 之也歃血以诏明神谓之盟渝盟则诏明神以殛之
 谓之诅盟诅之时用六祈则诅祝掌之也载辞为辞
 而载之于策次用牲加书于其上也以叙国之信用
 者载书之辞所以叙明国之信者而用之也质成也
卷八 第 57b 页 WYG0096-0801d.png
 剂谓盟载之约也以约信之词书于剂以成诸侯之
 信也
司巫掌群巫之政令若国大旱则帅巫而舞雩国有大
灾则帅巫而造巫恒祭祀则共匰主及道布及蒩馆凡
祭事守瘗凡丧事掌巫降之礼(匰音丹蒩子都/反瘗于侧反)
 释曰男巫女巫皆不预为员数司巫则群巫之长故
 掌其政令雩旱祭也帅男女巫而舞吁嗟来雨鲁僖
 公欲焚巫尪以其舞雩不得雨也巫恒巫之有常而
卷八 第 58a 页 WYG0096-0802a.png
 知幽明之故者为人所尊信故名巫恒国有大灾则
 帅群巫造之以求所以祈禳之方焉主者神所依匰
 者盛主之器也道布神巾也中霤礼曰以功为道布
 属于几也蒩之言藉也以茅为藉祭食有当藉者馆
 所以承藉若今筐也士虞礼曰苴刌茅长五寸实于
 筐守瘗谓若祭示有埋牲玉者则守之祭毕则去之
 巫降者人死骨肉归于土精神陟于天故丧事则巫
 掌降其精魄之礼焉
卷八 第 58b 页 WYG0096-0802b.png
男巫掌望祀望衍授号旁招以茅冬堂赠无方无算春
招弭以除疾病王吊则与祝前(衍读为延/声之误也)
 释曰望祀者望而祀之望衍者望而衍之或曰望祀
 四望之祀望衍四方百物之类衍言其多也授号以
 祭之名号授之游魂浪𥚢失位无依为厉于人者束
 茅以招而祭之冬则赠送不祥与季冬赠恶梦之赠
 同一于堂行赠送之礼刘氏曰冬者岁之穷理宜推
 故以纳新也况堂乃人之所寝处而安之者不宜有
卷八 第 59a 页 WYG0096-0802c.png
 邪气以妨春阳之来也不宜有妖𥚢以碍吉祥之至
 也无方者巫与神通言当东则东当西则西四方皆
 可也小大多少莫不除之故曰无算春阳既来则亦
 祭以招吉祥以弭去祸𥚢则疾病可除矣与祝前与
 丧祝也吊用巫祝前道以祓除不祥临死者故也
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旱暵则舞雩若王后吊则与祝
前凡邦之大灾歌哭而请(暵呼旱反/)
 释曰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已脩褉之类衅以香薰
卷八 第 59b 页 WYG0096-0802d.png
 浴以草药沐浴皆乘阴阳代谢之时为之今医方犹
 尔旱暵帅女巫而舞助阴气也后吊则与女巫女祝
 前后如王礼也大灾歌哭以请有歌者有哭者以悲
 哀感神灵也
 原曰巫者所以通神明去不祥迎福禳灾者也曷可
 少之世儒咸曰先王之世正道明邪说息安有巫祝
 之事此未明天地阴阳之理也易曰用史巫纷若吉
 国语曰民之精爽不携贰者而又能斋肃衷正其智
卷八 第 60a 页 WYG0096-0803a.png
 能上下比义其圣能光远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聪
 能听彻之在男曰巫在女曰觋是岂后世淫巫左道
 治符水厌胜之术者哉虽然今之巫觋固非古矣特
 以今之设官自汉以来皆阙此职故淫祀謟祭无所
 不至邪诞妖妄诳惑愚民以至于今杂乱极矣神人
 举不得其所矣夫幽之与明犹阴之与阳不可偏去
 者也是宜以今之巫觋之实理正以古人之法则其
 礼仪事务必有所当讲者理幽之道得则理人之道
卷八 第 60b 页 WYG0096-0803b.png
 可无憾也奚可以今之巫觋皆非实理而为正道所
 绝哉
太史掌建邦之六典以逆邦国之治掌法以逆官府之
治掌则以逆都鄙之治凡辨法者考焉不信者刑之凡
邦国都鄙及万民之有约剂者藏焉以贰六官六官之
所登若约剂乱则辟法不信者刑之(辟婢/亦反)
 释曰六典八法八则掌于太宰太史又掌焉者太宰
 掌其治太史掌其书也逆迎也为王迎受其治也凡
卷八 第 61a 页 WYG0096-0803c.png
 邦国官府都鄙之吏有争其旧典是非者必就太史
 考之其与所藏不合者则治之以刑约盟辞剂劵书
 也约剂之书其正登于六官其副亦藏于太史如约
 剂乱不可质则太史开所藏之贰而参考之其有不
 合者亦治以刑也王氏曰天子制法臣下守法是宜
 承式而行谨度而循苟辨而不信事理妄会是奋其
 私智将至于乱法矣然则考其辨法所以伸在下之
 情刑其不信所以杜好辨之源也约剂所以辅信今
卷八 第 61b 页 WYG0096-0803d.png
 司约掌邦国万民之约剂矣盖六官所藏约剂有藏
 于司约者太史又藏焉所以贰六官之所藏而参考
 之故也司约不信者服墨刑其大乱则杀亦以约其
 罪之轻重也
正岁年以序事颁之于官府及都鄙颁告朔于邦国闰
月诏王居门终月
 释曰中数曰岁朔数曰年中朔不齐正之以闰太史
 日官也作历以授时使民以序而作事也颁之于官
卷八 第 62a 页 WYG0096-0804a.png
 府都鄙者先王上以因天之时下以成人之事故先
 布历于官府次及于都鄙王国既定然后颁告朔于
 诸侯诸侯藏之祖庙至朔朝于庙告而奉行之居门
 居路寝之门也明堂路寝皆有五室十二堂四门每
 月视朔听政于堂王居必随日月所会闰月无所会
 之次故居其月之门中左扉
 叶氏曰明堂有五室王者南面而立向明而治故总
 谓之明堂匠人曰夏世室殷重屋周明堂夏官𨽻仆
卷八 第 62b 页 WYG0096-0804b.png
 掌五寝郑氏以为五庙之寝明堂有五室故有五寝
 明堂之名不见于周礼而见于考工记意在当时或
 称为寝庙与天子十二月既有常居闰月非常月则
 太史诏王居门终月说者谓听朔于明堂门中退处
 路寝门中玉藻曰天子听朔于南门之外是明堂在
 南门之外每月听朔于此又曰闰月则阖门左扉立
 于其中彼谓之立是闰月听朔则立于明堂门中此
 谓之居是听朔而退则居于路寝门中如此则路寝
卷八 第 63a 页 WYG0096-0804c.png
 与明堂门相通故知其为寝庙矣周礼十二月所居
 之制固无明文然上文曰颁告朔于邦国下文曰闰
 月诏王居门则知听朔必于明堂而闰月则在门矣
 先王重告朔之礼而闰月亦谨所居者盖闰以正时
 时以序事书曰以闰月定四时成岁时以闰定事以
 闰成可不谨乎不然则古人制字何取于王在门而
 谓之闰也
大祭祀与执事卜日戒及宿之日与群执事读礼书而
卷八 第 63b 页 WYG0096-0804d.png
恊事祭之日执书以次位常辨事者考焉不信者诛之
大会同朝觐以书恊礼事及将币之日执书以诏王
 释曰执事太卜之属与卜日者当视墨戒谓前期十
 日散齐也宿谓前祭三日致齐也群执事凡有事于
 祭也祭之仪法度数具载于礼书王朝五礼之书也
 太史掌焉故与群执事读礼书恊合其事行礼也位
 常礼仪节度各有常位故当祭之日太史执书而次
 序之使合于礼也太史掌书掌礼故辨礼事之人皆
卷八 第 64a 页 WYG0096-0805a.png
 考信于书有抵冒违犯者太史诛让之王朝五礼皆
 有书朝觐会同宾礼也太史执书而恊其事防失礼
 也及诸侯将币庙中三享之时礼之大者太史亦执
 书诏王以恊其事也
大师抱天时与大师同车大迁国抱法以前大丧执法
以涖劝防遣之日读诔凡丧事考焉小丧赐谥凡射事
饰中舍算执其礼事
 释曰太史知天文故大出师征伐之时抱天文之书
卷八 第 64b 页 WYG0096-0805b.png
 以从行随时以观天也大师乐官之长执同律以听
 军声太史以占星象而知天道大师以声律而知天
 道故同车共察军行之善否也大迁都营建都城太
 史掌营国之法即五礼军礼之中大封大役之事也
 抱法以前先至其所营度也执法以涖者法即五礼
 之凶礼有制度仪等之详故称法即礼书也涖之亦
 执书而恊事也劝防引六绋也遣将行时祖庙大奠
 也诔者哀死而述其行谥者节惠而易其名诔者事
卷八 第 65a 页 WYG0096-0805c.png
 之大叙述王之功行朝廷之事也故太史读之谥则
 卿大夫之行太史叙之故诏王赐之也丧事考焉亦
 考之凶礼之书也中盛算之器也设算于中以待射
 而释之记其中之多寡此大射之礼其书皆掌于太
 史故执其礼事也
小史掌邦国之志奠系世辨昭穆若有事则诏王之忌
讳大祭祀读礼法史以书叙昭穆之俎簋大丧大宾客
大会同大军旅佐太史凡国事之用礼法者掌其小事
卷八 第 65b 页 WYG0096-0805d.png
卿大夫之丧赐谥读诔
 释曰邦国之志谓列国记其山川风土物产贡赋之
 书春秋所谓周志国语所谓郑书是也奠定也世则
 帝系世本之属小史主定之父子相继为世世所自
 出为系父昭则子穆父穆则子昭定其系世则知祖
 宗之本原辨其昭穆则知世代之伦序忌谓死者之
 日讳谓死者之名诏告王之忌讳使人当事而不犯
 也礼书礼之全书法礼之制数太史执书小史则读
卷八 第 66a 页 WYG0096-0806a.png
 礼法以戒百官也昭穆有尊卑俎簋之数有多寡小
 史按书而叙之五礼之事皆佐太史小事则自掌之
 卿大夫之丧则小史为之赐谥读诔所谓掌其小礼
 事也
冯相氏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
八星之位辨其叙事以会天位
 释曰岁谓岁星所在每岁移一舍自摄提格至赤奋
 若凡历十二舍为一纪则有十二岁之位月斗柄所
卷八 第 66b 页 WYG0096-0806b.png
 建每月移一辰自建寅至建丒凡历十二朔为一岁
 则有十二月之位辰谓日月所会自玄枵至娵訾为
 十二辰之位十日谓甲乙至壬癸为十日之位二十
 八星谓赤道旁之经星自角亢至翼轸为二十八宿
 之位辨其叙事者东作南讹西成朔易有先后之序
 也会天位者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岁月日
 星辰之行俱不失其度而可为时事之候盖太史正
 岁年以叙事冯相氏于是乎辨之以合其常位也
卷八 第 67a 页 WYG0096-0806c.png
冬夏致日春秋致月以辨四时之叙
 释曰致者至也致日致月以土圭立表以度其至否
 冬至日在牵牛景长丈三尺长至也夏至日在东井
 景长尺五寸短至也日者实也必于长短极时致之
 故以冬夏春分日在娄月上弦于东井圆于角下弦
 于牵牛秋分日在角月上弦于牵牛圆于娄下弦于
 东井月者阙也必以长短中时致之故以春秋日之
 长短月之盈亏以四时致之罔有差忒是之谓辨四
卷八 第 67b 页 WYG0096-0806d.png
 时之叙王氏曰此皆以土圭立表以度其至否典瑞
 云土圭以致四时日月者此也
保章氏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变动以观天下之迁
辨其吉凶
 释曰占候者以星为主天星谓经星纬星也志古文
 作识记也五星有赢缩圆角超舍而前出为嬴赢为
 客晚出为缩缩为主圆角者五星更王相休废其色
 不同王则光芒相则内实休则无角不动摇废则少
卷八 第 68a 页 WYG0096-0807a.png
 光色辰谓日月所会日有薄蚀晕珥月有盈亏朓侧
 匿之变盈亏者三五而盈三五而缺朓侧匿者晦而
 月见西方谓之朓朔而月见东方谓之侧匿者变动
 无常也而天下之妖祥祸福之迁运于下者实应之
 故保章氏随占而记载其变动之顺逆而辨其吉凶
 之大小深浅以诏为国者脩救政也
以星土辨九州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分星以观妖祥
 释曰星土星所主土也封犹界也辨九州之地所封
卷八 第 68b 页 WYG0096-0807b.png
 则角亢氐兖州也房心豫州也尾箕幽州也斗牛扬
 州也虚危青州也室壁并州也奎娄胃徐州也昴毕
 冀州也觜参益州也井鬼雍州也柳星张三河也翼
 轸荆州也九州皆有星主之观妖祥则彗星客星犯
 于其宿属何分野主何妖祥五星当在其宿而盈缩
 失度亦如之 郑渔仲曰国有分星盖古人封国之
 初命以主祀之意昔尧舜封阏伯于商丘主辰则辰
 为商星商人是因封实沈于大夏主参则参为夏星
卷八 第 69a 页 WYG0096-0807c.png
 唐人是因唐后为晋则辰为商星参为晋星其来久
 矣非因封国岁星所在始有分星也汉魏诸儒言星
 土者或以州或以国辰次度数各因当时历数与岁
 星迁徙不可为据方战国未灭时星象之言见有明
 验今则同在畿甸之内或者又执汉书地理求之则
 非也善乎唐一行之言十二次也惟以云汉始终言
 之云汉江河之气也认江河脉络于两戒识斗罗升
 沈于四维下参以古汉郡国其于区处分野所在如
卷八 第 69b 页 WYG0096-0807d.png
 指诸掌盖星有气耳云汉也北斗也五星也无非是
 气一行之学其深矣乎
以十有二岁之相观天下之妖祥以五云之物辨吉凶
水旱降丰荒之䘲象以十有二风察天地之和命乖别
之妖祥(相去声/)
 释曰岁谓太岁岁星与日同次之月斗所建之辰也
 岁星为阳右行于天太岁为阴左行于地十二岁而
 小周相者色相也岁星欲其光明润泽赤而角则其
卷八 第 70a 页 WYG0096-0808a.png
 国昌赤黄而沈其野大穰故必占其色相色相变异
 则天下之妖祥可得而知矣王氏曰分星经星也故
 有所主之封域岁星纬星也异于分主则无常主矣
 占其所见之相有顺逆盈缩伏见进退之不同而妖
 祥著于天下矣物色也云有五色可辨吉凶郑氏曰
 以二分二至观云色青为虫白为丧赤为兵黑为水
 黄为丰年故春秋传曰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为备
 故也丰有年也荒饥馑也气为祲形为象降之者下
卷八 第 70b 页 WYG0096-0808b.png
 其祲象于国使民知之使未至而为之备也十二风
 者十二辰皆有风吹其律以知和否艮为条风震为
 明庶风巽为清明风离为景风坤为凉风兑为阊阖
 风乾为不周风坎为广莫风四维艮为丒寅巽为辰
 巳坤为未申乾为戌亥其风各二故曰十二风八风
 本乎八卦传曰舞以行八风谓此也风生于天地之
 气以风察天地之和不和则命乖别之乖则异而不
 同别则离而不合不和所致也故命其妖祥以告人
卷八 第 71a 页 WYG0096-0808c.png
 使知所备焉然乖别在人而妖祥先见于风则人与
 天地流通万物一气故也
凡此五物者以诏救政访序事
 释曰五物谓日月星辰之变动星土辨九州十二岁
 五云物十二风也以此五物测阴阳之和否察天地
 之逆顺以诏王反躬务德以脩救政使臣下咨访救
 政之事所当先后缓急也丘氏曰诏救政于上则人
 君知脩省之道访序事于下则人臣知警戒之意
卷八 第 71b 页 WYG0096-0808d.png
 叶氏曰冯相保章何以列于史官之中春秋传曰楚
 有云如众鸟夹日以飞楚子使问于周太史则太史
 固司天道月令曰太史守典奉法司天日月星辰之
 行则二官属之太史固也皆称氏者以其有世功而
 氏其官犹重黎之世序天地也冯相则司天文之常
 保章则司天文之变司其常以辨叙事所以敬授人
 时司其变以诏救政所以克谨天戒且如星见大辰
 梓慎知宋之将火此以星土观妖祥也岁纪玄枵裨
卷八 第 72a 页 WYG0096-0809a.png
 灶知楚子之将死此以岁相观妖祥也梓慎望云而
 知宋郑之多丧则以云物而辨其吉凶矣师旷歌风
 而知楚师之无功则以风而命乖别矣保章之诏救
 政以此也叙事者冯相之常救政者保章之变然保
 章之救政必访冯相之叙事以此见二官其职实相
 通也
内史掌王之八枋之法以诏王治一曰爵二曰禄三曰
废四曰置五曰杀六曰生七曰予八曰夺
卷八 第 72b 页 WYG0096-0809b.png
 释曰枋与柄同言八柄当自王出也太宰既以诏王
 内史又居中贰之杀即诛也太宰之职重所执者其
 权赞王以行之也内史之职亲所掌其法考其当否
 得以将顺匡救焉 王氏曰太宰八柄之序先庆赏
 而后刑威于庆赏则先重而后轻于刑威则先轻而
 后重劝赏畏刑之意也内史则庆赏刑威杂而不知
 其孰先主于守法而不与其道揆之意也
执国法及国令之贰以考政事以逆会计掌叙事之法
卷八 第 73a 页 WYG0096-0809c.png
受纳访以诏王听治
 释曰上以道制而下守之为法上以命使而下禀之
 为令皆有书内史则掌其副贰也政事即典法则之
 于政事内史考百职之奉与否又以共逆其会计之
 要书而知其得失善恶而诛赏也叙事事治先后也
 人臣陈言于上为纳人君答询于下为访受纳访者
 受其所纳之言与其所访之对也内史所掌叙事之
 法者有便于民先王不任已以为明察必纳访于臣
卷八 第 73b 页 WYG0096-0809d.png
 而使内史受焉便者因之不便者革之损益必利于
 民然后可以治天下故先受纳访然后诏王听治龙
 之于舜山甫之于宣王是其职也
凡命诸侯及孤卿大夫则策命之凡四方之事书内史
读之王制禄则赞为之以方出之赏赐亦如之内史掌
书王命遂贰之
 释曰命王命也诸侯五等邦君典命四命为大夫加
 一等出封为子男策命者以简策书王命命大夫亦
卷八 第 74a 页 WYG0096-0810a.png
 策命士则不策命也春秋传曰王命内史叔兴父策
 命晋侯为侯伯其文曰王谓叔父敬服王命以绥四
 国紏逖王慝晋侯三辞从命受策以出此命晋文之
 辞也四方诸侯有事以书奏王内史则读其书以示
 王也禄田禄仕者之俸也赞为之为其文辞也方版
 也书其辞于方版出而授之赏赐加以田禄也如之
 亦赞为之辞也制禄之方司禄受之赏赐之方职岁
 受之皆考于八枋之法不得而滥受之也王言之出
卷八 第 74b 页 WYG0096-0810b.png
 为命内史载而书之贰副也写而藏之以待有所考
 也
外史掌书外令掌四方之志掌三皇五帝之书掌达书
名于四方若以书使于四方则书其令
 释曰上出为命下禀为令故内史书内谓之命外史
 书外谓之令王之诏令出于外则外史书之郑氏曰
 外令王命下于畿外也志记也四方之志若晋之乘
 楚之梼杌鲁之春秋是也丘氏曰古者诸侯无私史
卷八 第 75a 页 WYG0096-0810c.png
 诸侯国史记国中之事以达于天子天子又时巡以
 察之故列国之史皆藏周室三皇五帝之书上古之
 书也传所谓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之类是也故掌四
 方之志则下以知风俗之所尚掌三皇五帝之书则
 上以考古昔之所行书名六书之名义点画声象之
 属达之四方欲其同文也小行人九岁谕书名盖外
 史达之诸侯九岁虑其不二又使行人谕之则天下
 之书莫不同文矣此一道德以同俗之事也若使者
卷八 第 75b 页 WYG0096-0810d.png
 奉诏令以使于诸侯外史则书其令而授之
 丘氏曰令犹今言制敕也书犹今言制书敕书也内
 史犹今言内制翰林也外史犹今言外制舍人也凡
 策命之出皆黜陟予夺大小臣工爵禄之事其与人
 主图之者冢宰也而上意之然否师言之恊否非有
 文墨议论之士讲求参酌或不当于功罪而褒贬损
 益之文或作于好恶往往伤王之体此二史所以立
 也
卷八 第 76a 页 WYG0096-0811a.png
御史掌国都鄙及万民之治令以赞冢宰凡治者受法
令焉掌赞书凡数从政者
 释曰治令者凡治皆出于治典六典八则与官成也
 冢宰颁之邦国都鄙御史则以治令考察其从违而
 绳紏之必如其法所以赞冢宰也法令皆御史书之
 故凡为治者从而受之王有命当以书致之则赞为
 辞若今尚书作诏文数从政者自公卿下至于庶人
 在官者皆从政也不可不知登下多寡之计故有凡
卷八 第 76b 页 WYG0096-0811b.png
 数御史当紏察之若今御史掌班簿
 吕氏曰御史之名见于周官以中下士为之特小臣
 之传命令者耳至于战国其职益亲故献书多云献
 书于大王御史渑池之会各命御史书事而淳于髡
 亦曰御史在前执法在后是掌记事紏察之任也至
 秦人主自亲事以操御臣下侍御仆从其势益重而
 御史大夫遂与丞相分权矣
巾车掌公车之政令辨其用与其旗物而等叙之以治
卷八 第 77a 页 WYG0096-0811c.png
其出入王之五路一曰玉路锡樊缨十有再就建大常
十有二斿以祀二曰金路钩樊缨九就建大旂以宾同
姓以封三曰象路朱樊缨七就建大赤以朝异姓以封
四曰革路龙勒条缨五就建大白以即戎以封四卫五
曰木路前樊鹄缨建大麾以田以封蕃国(锡音阳樊步/干反斿音留)
(条读为绦前音/剪鹄户笃反)
 释曰公犹官也用谓祀宾之属旗物谓太常以等序
 之以封同姓异姓之次序掌政令以治其出入凡公
卷八 第 77b 页 WYG0096-0811d.png
 车之数与其新故成毁无不周知之玉路以玉为饰
 玉者阳精之纯故祀天必乘玉路锡马面当卢刻金
 为之诗所谓钩膺镂锡是也动则有声所以养聪樊
 马大带缨马鞅也当胸以削革为之樊与缨皆以五
 采罽饰之所以养明五采一匝为一就就成十有二
 全数也太常九旗之画日月者正幅为縿斿则属焉
 王氏曰玉德之美也王所乘玉路备德之美然后可
 以格神而享之故玉路王乘之以祀欲王之虽在道
卷八 第 78a 页 WYG0096-0812a.png
 途跬步不敢忘乎德也金路以金为饰钩娄额之钩
 也金路无锡有钩亦以金为之其樊及缨以五采罽
 饰之而九成大旂九旗之画交龙者以宾者以会同
 宾客同姓以封谓王之子弟率以功德出封者也象
 路以象为饰无钩以朱饰勒而其樊及缨以五采罽
 饰之七成大赤九旗之通帛以朝日视朝也异姓王
 甥舅也革路挽以革而漆之龙駹也以白垩饰韦杂
 色为勒其樊及缨以绦丝饰之而五就不言樊脱字
卷八 第 78b 页 WYG0096-0812b.png
 尔大白商之旗犹周人大赤盖象正色也即戎谓兵
 事四卫四方诸侯守卫者蛮服以内也木路至质无
 文以浅黑色饰韦为樊鹄色饰韦为缨不言就省也
 大麾黑色主杀为事王出田则乘之蕃国之君以此
 封之 王氏曰太常象天有日月焉大旂象春有交
 龙焉大赤象夏南方之物也大白象秋正西方之物
 也大麾象冬正北方之物也
王后之五路重翟钖面朱总厌翟勒面缋总安车彫面
卷八 第 79a 页 WYG0096-0812c.png
鹥总皆有容盖翟车贝面组总有握辇车组挽有翣羽
(重直龙反厌于涉反/缋户对反鹥鸟兮反)
 释曰重翟用翟之羽或摇或翚重二以饰车蔽锡面
 饰马同玉路也朱总马勒直两耳与两镳以朱为总
 此后从王祀先王先公所乘也厌翟鳞次翟羽相厌
 为饰不重之也勒面如王龙勒之韦为当面饰也缋
 书文也诗硕人曰翟茀以朝谓诸侯夫人始来乘翟
 蔽之车以朝见于君也此从王见宾客则乘之安车
卷八 第 79b 页 WYG0096-0812d.png
 坐乘车凡妇人车皆坐乘特无翣无蔽者命之曰安
 车以其不饰之羽与四者异也彫面谓刻革为马面
 之饰鹥总青黑色以缯为之车皆有容盖蔽之安车
 无蔽后朝见于王所乘有安处之义容车帷也盖车
 盖也翟车不重不厌以翟饰车侧尔贝面贝饰勒之
 当面也组总以织组为总也有握有帷幕也有握则
 无盖矣后所乘出亲桑也辇车不言饰后居宫中从
 容所乘但漆之而已为辁轮人挽之以行有翣所以
卷八 第 80a 页 WYG0096-0813a.png
 禦风尘以羽作小盖为蔽日也陈氏曰祭祀宾客行
 礼也故有容盖出桑适远也故有幄朝王不必蔽翣
 宫中不必蔽幄也
王之丧车五乘木车蒲蔽犬𧜀尾櫜疏饰小服皆疏素
车棼蔽犬𧜀素饰小服皆素藻车藻蔽鹿浅𧜀革饰䮾
车萑蔽然𧜀髹饰漆车藩蔽豻𧜀雀饰(藻音藻/萑音丸)
 释曰木车不漆者蔽车旁禦风尘者蒲蔽以蒲为蔽
 𧜀覆轼也犬𧜀以白犬皮为𧜀也尾櫜又以其尾为
卷八 第 80b 页 WYG0096-0813b.png
 戈戟之韬疏饰粗衣饰二物之侧小服刀剑短兵之
 衣此始遭丧所乘备奸也书曰以虎贲百人逆子钊
 亦为备焉素车以白土垩车也棼读为薠蔽薠麻以
 为蔽其𧜀服皆以素缯为缘此王卒哭所乘藻水草
 苍色以苍土垩车以苍缯为蔽鹿浅𧜀以鹿皮为覆
 笭又以所治去毛者缘之此既练所乘䮾杂色䮾车
 边侧有漆饰也萑细苇席也以为蔽者漆则成藩即
 吉也然者果然兽名也髹漆之亦多黑小者此大祥
卷八 第 81a 页 WYG0096-0813c.png
 所乘漆车黑车也藩漆席为之豻胡犬也雀黑多赤
 少之色韦也此既禫所乘
服车五乘孤乘夏篆卿乘夏缦大夫乘墨车士乘栈车
庶人乘役车凡艮车散车不在等者其用无常凡车之
出入岁终则会之凡赐阙之毁折入赍于职币
 释曰服车服事者之车夏篆五采画毂约也夏缦亦
 五采画但不瑑尔墨车黑漆之而不画栈车素之而
 不漆役车方箱可载任器以供役王氏曰贵而孤卿
卷八 第 81b 页 WYG0096-0813d.png
 贱而庶人率皆参稽其德位之隆杀以为之制度以
 立之差等则德不称焉有所不用也位不称焉有所
 不敢也上不得以偪下下不得以僣上虽有桀骜者
 不敢干越焉是乃所以正名分之大而杜僣窃之端
 与精制曰良粗制曰散自役车以上皆在等者其用
 固有常矣馀或良或散惟所用无常也出以给官用
 入用罢归官至岁终则总会计完败多少以入计会
 也凡赐阙之者凡赐无常惟上所用则阙而不会至
卷八 第 82a 页 WYG0096-0814a.png
 尊不可以有司之法制之赍与资同财也乘官车毁
 折者入财以偿缮治之直入于职币职币主受给官
 物所用之馀者既得其资还与车人缮治之
大丧饰遣车遂廞之行之及葬执盖从车持旌及墓嘑
启关陈车小丧共柩路与其饰岁时更续共其弊车大
祭祀鸣铃以应鸡人(遣才用反/)
 释曰遣车一曰鸾车廞谓陈驾之行之以道于墓所
 执盖从车随柩路也持盖与旌者王平生时车建旌
卷八 第 82b 页 WYG0096-0814b.png
 雨则有盖今蜃车无盖执而随之象生时有也所执
 旌者铭旌也关墓门也车贰车也小丧共柩路载柩
 车也饰棺饰也岁时更续更易其旧续续其不任用
 者物之弊者不有以续之则无继共其弊车归其故
 弊车入于车材或有中用也鸡人主嘑旦车有和鸾
 相应故使之鸣铃应鸡人以警众也
典路掌王及后之五路辨其名物与其用说若有大祭
祀则出路赞驾说大丧大宾客亦如之凡会同军旅吊
卷八 第 83a 页 WYG0096-0814c.png
于四方以路从(说音脱/)
 释曰车人造车以授巾车通掌之其王及后所乘者
 特设典路掌之而其职特严事至尊故也名以命之
 物以色之用谓驾之说谓舍之大祭出路出玉路王
 当乘之赞驾说赞仆与趣马也传曰日出而驾日中
 而说所谓驾说也大丧出路陈之书曰大路在宾阶
 面缀路在阼阶面先路在左塾之前次路在右塾之
 前大宾客出金路以路从者王乘一路典路则以馀
卷八 第 83b 页 WYG0096-0814d.png
 路从行非特卫至尊亦以华国也
车仆掌戎路之萃广车之萃阙车之萃苹车之萃轻车
之萃凡师共革车各以其萃会同亦如之大丧廞革车
大射共三乏(萃七内反广古旷反/苹音平轻遣政反)
 释曰萃犹副也此皆兵车所谓五戎也戎路乃革路
 也革路以即戎故又谓之戎路王在军所乘广车横
 阵之车左传所谓其君之戎分为二广阙车所用补
 缺之车苹犹屏也所用对敌自隐蔽之车也轻车所
卷八 第 84a 页 WYG0096-0815a.png
 用驰敌致师之车诗曰輶车鸾镳輶车即轻车也
 按车战之法每车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二十四
 人居前左右各二十四人居前者战左右者挟辕常
 相更番后又二十五人为一队去车三五步所谓炊
 家子守衣装厮养樵牧者是也行则以车为卫居则
 以车为营一车一间又有倅车孙子曰萃车千驷轻
 车千乘带甲四十万谓倅车也车战之法为不可败
 之计有倅车者万一或败免致仓皇无备古人兵有
卷八 第 84b 页 WYG0096-0815b.png
 制故用车战 共革车者凡兵师用车者皆以革挽
 之各因其所用而备副车焉巡守及兵车会则乘戎
 路乘车之会王虽乘金路犹共戎路以从不失备也
 廞革车则五戎皆在焉乏一名容射人云三获三容
 是也王之大射必张三侯每侯之后必张一乏使待
 旌告获之人用此以自蔽也
司常掌九旗之物名各有属以待国事日月为常交龙
为旂通帛为旃杂帛为物熊虎为旗鸟隼为旟龟蛇为
卷八 第 85a 页 WYG0096-0815c.png
旐全羽为旞析羽为旌(旃之然反隼息亮反旟/音馀旐音兆旞音遂)
 释曰物名者九旗所画异其物则异其名各有属则
 自王以下臣民各有所属见其旗则使其属知所从
 也待国事谓国有祭祀师田宾客之事各建其旗待
 用也九旗皆以绛帛为之太常画日月者取天道之
 运也郊特牲曰旂十有二旒龙章而设日月象天也
 左氏曰三辰旂旗昭其明也即太常也龙一升一降
 曰交龙白阴而升青阳而降交泰之道也诗曰龙旂
卷八 第 85b 页 WYG0096-0815d.png
 阳阳记曰龙旂九斿天子之旌也旃用通幅绛帛为
 之无饰周人尚赤所谓大赤也物者内幅以绛外饰
 以白殷之正色所谓太白也旗画熊虎熊取其毅虎
 取其猛也旟画鸟隼鸟取其速隼取其挚也旐画龟
 蛇龟取其灵而有知蛇取其敏而有勇也大抵旂以
 交龙曲礼所谓左青龙也旗以熊虎曲礼所谓右白
 虎旟以鸟隼即前朱雀旐以龟蛇即后玄武也其象
 上取于列宿岂苟然哉全羽析羽皆五采系之于旞
卷八 第 86a 页 WYG0096-0816a.png
 旌之上旂谓注旄于干之首也
及国之大阅赞司马颁旗物王建太常诸侯建旂孤卿
建旃大夫士建物师都建旗州里建旟县鄙建旐道车
载旞斿车载旌皆画其象焉官府各象其事州里各象
其名家各象其号(画当作画/)
 释曰司马主兵司常主旗故于大阅赞司马颁旌物
 焉王建太常临照万方象天道也诸侯在国有君道
 在朝有臣道故交龙一升一降易曰见龙在田君德
卷八 第 86b 页 WYG0096-0816b.png
 也孤卿中大夫以上旃之为义取诸亶诚也象为大
 赤赤心事君也殷尚白周尚赤物中赤而外白言大
 夫士宜以先王正道佐职也师都六乡六遂大夫也
 谓之师都者民所聚也建旗者象熊虎守猛莫敢犯
 也州乡官里遂官建旟者象鸟隼之勇健也县都采
 地之官建旐者龟蛇之旋绕营卫于后也道车象路
 也王以燕出入斿车木路也王以田以大阅全羽析
 羽皆五采象之德也居则以全行则以析 叶氏曰
卷八 第 87a 页 WYG0096-0816c.png
 司常言国之大阅赞司马颁旗物而司马教治兵言
 王载太常诸侯载旂则同其他否者此言孤卿建旃
 彼则师都载之此言大夫士建物彼则乡遂载之此
 言师都建旗彼则群吏载之此言州里建旟彼则百
 官载之此言县都建旐彼则郊野载之此言载旞载
 旌而司马阅之盖司常主大阅而言司马主治兵而
 言大阅大礼也孤卿大夫士与乡遂采地之大夫咸
 在师都将县都之兵州里县鄙乡遂之兵此师都所
卷八 第 87b 页 WYG0096-0816d.png
 以有旟州里所以有旌县鄙所以有旐孤卿大夫士
 则从王耳所以建旃建物也治兵常礼也孤卿大夫
 士未必尽出其所从王者百官也命卿之为军吏者
 也采地乡遂之兵皆属于命卿故虽师都不过载旃
 乡遂不过载物至于郊野载旐特以采邑大夫将采
 邑之兵不属于命卿故也此其所载之旗或不同故
 于司常司马互言之也皆画其象画之于旗此旗之
 细者事名号者徽识所以题别群臣𣗳之于位朝各
卷八 第 88a 页 WYG0096-0817a.png
 就焉觐礼曰公侯伯子男皆就其旂而立此其类也
 在国以定朝位在军又象其制而为之官府各象其
 事则画六官所掌之事州里各象其名则画州里之
 官名家各象其号则画其家邑之名号此即司马所
 谓号名是也
凡祭祀各建其旗会同宾客亦如之置旌门大丧共铭
旌建廞车之旌及葬亦如之凡军事建旌旗及致民置
旗弊之甸亦如之凡射共获旌岁时共更旌
卷八 第 88b 页 WYG0096-0817b.png
 释曰王祭祀乘玉路则建太常诸侯以下各建其旗
 物朝觐宗遇玉乘金路巡守兵车之会王乘戎路皆
 建其太常掌舍曰为帷宫设旌门设之者掌舍而共
 其旌以为门者司常也铭旌王则太常也士丧礼曰
 为名各以其物建廞车之旌谓以廞旌建于遣车之
 上此在庙陈时也葬亦如之亦建旌以行也致民置
 旗弊之者始置旗以致民民至仆之诛后至者皆司
 常所掌甸田猎之旌亦司常建之服不氏以旌居乏
卷八 第 89a 页 WYG0096-0817c.png
 而待获此获旌也亦司常共之更旌谓受官旗用之
 者岁时换易则取旧而予新也
都宗人掌都祭祀之礼凡都祭祀致福于国正都礼与
其服若有寇戎之事则保群神之壝国有大故则令祷
祠既祭反命于国
 释曰都者畿内百里之都王子母弟及公卿之采邑
 王颁祀以叙其神设宗人以典其祀如社稷五祀宗
 庙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皆有祀典是其祭祀惟王
卷八 第 89b 页 WYG0096-0817d.png
 所颁神之所享惟王之赐所以必致福于国也又都
 家之主皆身居王朝而祭或时涖与正都礼与其服
 者夫礼所以定尊卑别贵贱辨亲疏而明分守也服
 者衣服车旗宫室之等也僣乱之生其微常起于礼
 与服此正之所以不可缓也群神之壝山川丘陵坟
 衍之坛域也有大故则保之以依神也令令都内之
 有司也祭报赛也反命白王也王氏曰祀所以驭其
 神必命之祭然后祭则祭之命上所出也既祭反命
卷八 第 90a 页 WYG0096-0818a.png
 于国则逆祀者盖无有矣
家宗人掌家祭祀之礼凡祭祀致福国有大故则令祷
祀反命祭亦如之掌家礼与其衣服宫室车旗之禁令
 释曰家谓大夫所食之采地所祀与都同盖大夫皆
 身居王朝而其私邑之官皆王朝所命故属春官祭
 必命而后祭既祭必反命其致福者不亲祀也国有
 大故令祷祀者或有山川水旱之神在其地者则令
 其祷祀之归白于国都宗人曰若有寇戎则保群臣
卷八 第 90b 页 WYG0096-0818b.png
 之壝据王所命祀者而言则此家宗人有王所命祀
 者亦保可知矣都宗人曰正都礼与服而此则衣服
 宫室车旗之禁令大抵都家宗人职掌本同言之或
 详或略可以互见
凡以神仕者掌三辰之法以犹鬼神示之居辨其名物
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以夏日至致地示物魅以禬国
之凶荒民之札丧(魅眉秘反/)
 释曰凡以神仕者既在于司巫矣此复言之者在都
卷八 第 91a 页 WYG0096-0818c.png
 鄙之巫祝也鬼神至幽其情状难明圣人于大祝司
 巫之职不敢显言之至此乃曰以三辰之法犹鬼神
 示之居三辰者何也天有三垣各有帝星其庶事庶
 职与人间无异天象下照以其精司天下鬼神若以
 天法而图之则鬼神之情状可见而其居可明也是
 以圣人祀则神格祭则鬼飨岂无其本哉王氏曰三
 辰者阴阳之精也鬼神示虽幽无形然皆丽乎阴阳
 由阴阳之精以推之则其居可图也昔神降于莘问
卷八 第 91b 页 WYG0096-0818d.png
 内史过曰以其物享焉其至之日亦其物也是亦以
 三辰之法犹之辨其所命之名所色之物此所以知
 鬼神之情状也郑氏曰国语曰在男曰觋在女曰巫
 是以所制神之处位次主而为之牲器时服巫既知
 神如此又能居以天法是以圣人用之今之巫祝既
 闇其义何明之见何法之行哉郑氏曰天神阳也地
 物阴也阳气升而祭鬼神阴气升而祭地示物魅致
 人鬼于祖庙致物魅于坛墠百物之神曰魅王氏曰
卷八 第 92a 页 WYG0096-0819a.png
 禬国凶荒民札丧夫祷祈𥙴禬人情不能免先王因
 人情而为之典礼凡以与民吉凶同患之意也按楚
 语昭王问于观射父而及重黎绝地天通之事盖古
 者巫祝之任甚重射父所对详矣
 
 
 
 
卷八 第 92b 页 WYG0096-0819b.png
 
 
 
 
 
 
 
 周礼全经释原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