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
卷六 第 1a 页 WYG0096-069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周礼全经释原卷六
            明 柯尚迁 撰
春官宗伯第三
 春官者象春所立之官天覆也地载也非四时之和
 则不能成万物官以春为名者法春为德纯和之气
 赞乎天地者也宗者主也犹宗族之宗有族则有祀
 有祀则有宗而宗典祀者也伯长也礼莫重于祭宗
卷六 第 1b 页 WYG0096-0699b.png
 伯掌天神地示人鬼之礼则谓之宗于四时之官为
 长则谓之伯
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乃
立春官宗伯使帅其属而掌邦礼以佐王和邦国
 释曰邦礼者国家之典礼也其经有五其别三十有
 六和邦国者礼达而分定神人之所以定上下之所
 以和也和则乐之所由生故宗伯兼司乐者礼乐之
 道相须也 司马温公曰礼之为用大矣用之于身
卷六 第 2a 页 WYG0096-0700a.png
 则动静有法而百行备焉用之于家则尊卑有别而
 九族睦焉用之于乡则长幼有伦而俗化美焉用之
 于国则君臣有叙而政治成焉用之于天下则诸侯
 宾服而纪纲正焉岂直几席之上户庭之间得之不
 乱哉
礼官之属大宗伯卿一人小宗伯中大夫二人肆师下
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旅下士三十有二
人府六人史十有二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
卷六 第 2b 页 WYG0096-0700b.png
 释曰大宗伯典礼之长官总掌三十六礼与乐史之
 等列小宗伯副贰大宗伯之事而掌其法守肆犹陈
 也肆师佐宗伯陈祭祀之位次及牲器粢盛之品节
 上中下士各有职分掌宗伯之庶事者也
郁人下士二人府二人史一人徒八人(郁于/物反)
 释曰郁金香草宜以和鬯鬯是秬米酒不和郁者若
 祭宗庙及祼宾客则鬯人以鬯酒入郁人煮郁金草以
 和之为郁鬯
卷六 第 3a 页 WYG0096-0700c.png
鬯人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一人徒八人(鬯敕/亮反)
 释曰鬯酿秬米为酒祼则用以和郁秬如黑黍一稃
 二米和气所生谓之鬯者言芬芳条畅于上下也
鸡人下士一人史一人徒四人
 释曰鸡木畜也为物至微而设官者以其能嘑旦以
 嘂百官祭祀宾客之礼为牲莫要焉必预养之而属
 于礼官
司尊彝下士二人府四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卷六 第 3b 页 WYG0096-0700d.png
 释曰尊彝皆盛酒之器尊之为言尊也彝之为言常
 也尊用以献上及天地彝用以祼施于宗庙而已尊
 于祭器独名尊彝于常器均名彝尊以盛郁鬯彝以
 盛齐酒
司几筵下士二人府二人史一人徒八人
 释曰几凭器筵席之别名敷席之法初在地一重即
 谓之筵重于上者即谓之席其实一物也诗曰肆筵
 设席授几有缉御是也
卷六 第 4a 页 WYG0096-0701a.png
 原曰郁人以下五官职至微也而居肆师之下者以
 在宗伯官府之内也礼莫先于器器莫要于尊彝几
 筵祭莫重于祼郁鬯所以祼也而鸡之为用莫要焉
 故各设官以司之宗伯之所役召也故次于此所谓
 笾豆之事则有司存者也
天府上士一人中士二人府四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
十人
 释曰藏物谓之府言天者以藏宗庙祖宗之重器故
卷六 第 4b 页 WYG0096-0701b.png
 尊之也不属大府者宝器非货贿可班也
典瑞中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胥一人徒十人
 释曰典者典守之义瑞玉瑞节信也玉瑞祭时所执
 玉器所以礼神虽馀事以事神为本故次于此也
典命中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胥一人徒十人
 释曰命谓诸侯群臣宫室车旗衣服隆杀之等秩典
 之使不得踰僣皆礼官至要之职故次典瑞二官修
 则贵贱辨民志定立国之本也郑康成谓命为王迁
卷六 第 5a 页 WYG0096-0701c.png
 秩群臣之书盖迁秩群臣内史策命之有书矣此则
 据其见在之命而掌其序次之秩礼仪之等使不得
 踰越也
司服中士二人府二人史一人胥一人徒十人
 释曰司王之吉凶冕服及群臣吉凶衣服服为身之
 章等级所存也故次典命之下
典祀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胥四人徒四
十人
卷六 第 5b 页 WYG0096-0701d.png
 释曰祀国外之祀也其所兆之茔域典祀守之所以
 防亵慢也
守祧奄八人女祧每庙二人奚四人
 释曰五服亲尽谓高祖以上也天子备礼立祧庙在
 二昭二穆之上故曰三昭三穆用奄奚守之不言守
 庙而言守祧者自远而言之也祧庙守则亲庙无不
 守矣
世妇每宫卿二人下大夫四人中士八人女府二人女
卷六 第 6a 页 WYG0096-0702a.png
史二人奚十有二人
 释曰世妇女官也以女人而加男爵以有职任也其
 职教六宫后夫人九嫔以下之礼事所谓傅母也设
 府于内择内外宗之有齿德者为之大抵天子立后
 夫人嫔御便有傅母加以卿大夫士之职与内宰相
 表里以女宫内小臣奄竖通之故曰凡内事有达于
 外官世妇掌之
 原曰天官九嫔世妇女御无爵秩者天子妃嫔序次
卷六 第 6b 页 WYG0096-0702b.png
 自定非官职也何爵秩之有春官世妇有卿大夫士
 之爵非天子之嫔御乃后夫人以下之傅母有职者
 也故加以男爵女府史各二人奚各十二人者其职
 简也然亦可以见其有官府矣若是天子嫔御则府
 史奚何为哉故知春官世妇为傅母以教六宫礼事
 者也或曰内宰以阴礼教六宫九嫔以妇学之法教
 九御矣春官世妇又诏王后之礼事相王后之𢷎事
 掌达内事于外官者何也曰此正春官世妇施内宰
卷六 第 7a 页 WYG0096-0702c.png
 之教者也内宰之属皆男子也岂可以入宫中而施
 教乎故王内之政虽无不掌而所以教阴礼妇职于
 嫔御者亦须世妇诏相之也况所以通传教令者内
 有女宫女奚专属宫卿之用外有内小臣奄竖专属
 内宰之用乎曰世妇既为傅母今每宫卿二人大夫
 四人士八人合六宫则八十四人矣不亦多乎曰不
 惟后夫人有傅母嫔御皆有之况内既有官府则内
 政亦多矣故曰专掌达内事于外官外官非内宰而
卷六 第 7b 页 WYG0096-0702d.png
 何哉曰既非嫔御其人何自取之曰以德行为本道
 艺次之或内外宗之有齿德者或王族之妇人或卿
 大夫士之妻以齿德为主耳故明乎春官世妇之职
 可以无疑于内宰混男女之别可以免奄宦窃柄之
 祸矣治乱之原有不系于此乎
内宗凡内女之有爵者
 释曰内者王族之内也宗者掌祭祀之名凡者无常
 数之词也女子无爵从其夫之爵今曰内女之有爵
卷六 第 8a 页 WYG0096-0703a.png
 者无乃上文世妇宫卿以下大夫士之爵其内外宗
 之爵乎既有爵则必有职故曰宗然则世妇则尊而
 为卿者尔
外宗凡外女之有爵者
 释曰外女王诸姑姊妹之女有爵者居宫职无爵者
 各从其夫凡言女者本其所生自其族人言之也虽
 老犹然今曰内外女则自王族言也老而有德者举
 而为傅母则体统尊严而诏相教导可行矣八十四
卷六 第 8b 页 WYG0096-0703b.png
 人之多者内外女多分六宫也府史之简者宫政少
 也
冢人下大夫二人中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十有二
人徒百有二十人
 释曰封土为冢象丘垄之高古者族葬故天子诸侯
 各有兆域设官掌之
墓大夫下大夫二人中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二十
人徒二百人
卷六 第 9a 页 WYG0096-0703c.png
 释曰墓者孝子思慕之处冢茔之地此官主邦墓万
 民之所葬也冢与墓异名者贵贱之别也
职丧上士二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
四人徒四十人
 释曰职主也主诸侯卿大夫士之丧
 刘氏曰圣人作五礼以径畛其民俾趋于中者也而
 凶丧之下达万民苟无主执以涖其事则有过中而
 僭上者有不及中而遗亲者何以俾民率礼于凶丧
卷六 第 9b 页 WYG0096-0703d.png
 哉故墓大夫者掌庶民之凶礼也职丧者掌诸侯卿
 大夫士之丧礼也是以五服有制尊卑异仪殡敛虞
 袝葬祭禭含百礼皆有定法不可过不可不及也故
 曰以国之丧礼涖禁令序其事焉
大司乐中大夫二人乐师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下士
十有六人府四人史八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释曰大司乐掌成均之教成均太学也胄子国子天
 下俊选之士皆入教之乃大学之总师又为乐官之
卷六 第 10a 页 WYG0096-0704a.png
 长古者教人皆以乐而涵濡之故曰成于乐况入大
 学者皆成德之士故惟以乐成就其德然后司马辨
 论官材而用之
大胥中士四人小胥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徒四十

 释曰胥有才智之称大胥掌学士之版序帅国子者
 小胥掌徵令挞罚之事者也
大师下大夫二人小师上士四人瞽矇上瞽四十人中
卷六 第 10b 页 WYG0096-0704b.png
瞽百人下瞽百有六十人视瞭三百人府四人史八人
胥十有一人徒百有二十人
 释曰此专职乐之官亦属于大司乐谓之师者以其
 贤知而知音可以教其属也无目曰瞽有目而无见
 曰矇先王作乐必用瞽者以其善听而审于音也瞽
 有上中下因其艺而等之瞭视之明者瞽矇无见矣
 故有瞭三百人扶持辅相之因使掌乐焉
典同中士二人府一人史一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卷六 第 11a 页 WYG0096-0704c.png
 释曰同六律六同也孟子曰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亦谓之十二同凡制必本于此故曰以十二律为之
 度数以十二声为之齐量
磬师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四人史二人胥四人徒四
十人
 释曰磬石磬也此主击磬亦击编钟者编钟与磬同
 律
钟师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二人胥六人徒六
卷六 第 11b 页 WYG0096-0704d.png
十人
 释曰钟金属此官掌金奏九夏者钟之谱调也
笙师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胥一人徒十

 释曰笙竹音笙师教笙者燕礼南陔祟丘由仪白华
 华黍皆笙谱也
镈师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
十人
卷六 第 12a 页 WYG0096-0705a.png
 释曰镈小钟也置官司之者多故也国语曰细钧有
 钟无镈尚大故也大钧有镈无钟尚小故也
韎师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一人舞者十有六人徒四十

 释曰韎东夷之乐韎赤韦也作其乐舞因使服其服
 从其宜也乐官亦备四夷之乐
旄人下士四人舞者众寡无数府二人史二人胥二人
徒二十人
卷六 第 12b 页 WYG0096-0705b.png
 释曰旄牛尾舞者所持以指麾此官专掌舞故凡以
 舞仕者属焉
籥师中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释曰籥舞者所吹春秋万入去籥王氏曰籥三孔主
 中声而上下之律吕于是乎生焉
籥章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一人史一人胥二人徒二
十人
 释曰籥章吹豳诗盖民间祈报蜡祭之乐官
卷六 第 13a 页 WYG0096-0705c.png
鞮鞻氏下士四人府一人史一人胥二人徒二十人(鞮/丁)
(奚反鞻/九具反)
 释曰鞮鞻者四夷乐人所履之屦此官掌教四夷乐
 与声歌故以其屦名官
典庸器下士四人史二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释曰庸功也有功者铸名其功于器犹曰勒功于鼎
 彝凡铭功之乐器皆此官掌之
司干下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
卷六 第 13b 页 WYG0096-0705d.png
 释曰干舞者持之谓楯也武舞有之此官主授器兼
 教舞
 叶氏曰大司乐而下皆乐官也乐师之教国子小舞
 大胥之教诸子合舞合声小胥之令学士巡舞列籥
 师之教国子舞羽吹籥皆乐教也人皆知周之学政
 掌于乐官而不知周之乐官属于礼官皆有深意存
 焉诚以教之以乐德则可以淑人之心教之以乐语则
 可以和人之声教之以乐舞则可以善人之形其入
卷六 第 14a 页 WYG0096-0706a.png
 人也深其化人也易犹虞之胄子教于典乐殷之太
 学藏于瞽宗此成均学政所以掌于乐官也然而司
 乐为大宗伯之属盖教人以礼所以养其未发之中
 教人以乐所以养其已发之和非中则无以为和故
 礼乐之相为用而不可偏废也亦如王制乐正掌乐
 而曰教礼文王世子典乐之学而曰学礼此大司乐
 所以属礼官也
大卜下大夫二人卜师上士四人卜人中士八人下士
卷六 第 14b 页 WYG0096-0706b.png
十有六人府二人史二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释曰卜灼龟以占吉凶也卜实兼筮与梦其官之长
 只名太卜者筮短龟长而梦又非卜筮之比故总之
 于太卜也
龟人中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工四人胥四人徒四十

 释曰专掌天下之龟工者所以攻龟
菙氏下士二人史一人徒八人(菙时/髓反)
卷六 第 15a 页 WYG0096-0706c.png
 释曰菙荆木也灼龟用荆故名官
占人下士八人府一人史二人徒八人
 释曰占人占蓍龟之卦兆吉凶易曰以卜筮者尚其
 占盖占事知来以视兆吉凶则谓之占人
簭人中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徒四人(簭与/筮同)
 释曰揲蓍曰簭簭灵草也史记曰天下平和王道得
 而蓍茎长丈丛生满百茎
占梦中士二人史二人徒四人(本又/作㝱)
卷六 第 15b 页 WYG0096-0706d.png
 释曰梦宵所感也人之精神通乎天地故夜之所梦
 而祸福妖祥成败得丧徵焉此占梦之官所以设也
视祲中士二人史二人徒四人
 释曰郑氏曰祲阴阳相祲渐成祥者鲁梓慎云吾见
 赤黑之祲王氏曰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又曰
 天垂象见吉凶天人同流相应而不相远先王于天
 象必立官以观妖祥辨吉凶所以和同天地之际使
 之无间此视祲之官所由设也
卷六 第 16a 页 WYG0096-0707a.png
 原曰卜筮设官之详如此圣人精意之所存也盖古
 人恭敬不敢自专每有大事必求诸天意而后敢行
 事虽出于至公犹恐涉于自擅是以虞庭让位武周
 征伐迁都必稽之卜而后决系曰圣人是兴神物以
 前民用礼曰虽有明知之心必进断其志焉示不敢
 专以尊天也卜筮之重如此圣人为此而作经不亦
 宜乎至于春秋犹存其法故左氏所载龟筮之繇多
 名言后世卜筮之法流为术数朝廷不设其官万民
卷六 第 16b 页 WYG0096-0707b.png
 左道是信令龟梦之书俱亡汉司马迁尝为龟策传
 亦亡矣褚氏所补繁芜可厌梦经无传焉今惟有易
 经赖孔子翼传而存然亦殽于众说晦于纬书惟朱
 子独出千载之见以为易本因卜筮而作著筮仪本
 义以发其旨可谓盛矣夫古圣为卜筮而作易孔圣
 因其书赞之以明道设教则今之易用于卜筮者轻
 用于设教者重固其所也愚谓易有圣人之道三焉
 曰理曰数曰占数者易之体占者易之用理则兼体
卷六 第 17a 页 WYG0096-0707c.png
 用者也皆圣人精蕴在焉学者曷可偏废也宋之大
 儒程主理卲主数朱主占皆得圣人之意于千载之
 上者也学者其可不尽心乎
大祝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小祝中士八人下士十有
六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释曰祝者陈其词于鬼神又致鬼神之辞于主人之
 称也大祭祀用大祝小祭祀用小祝言祝兼言史者
 以其能作六辞也
卷六 第 17b 页 WYG0096-0707d.png
 原曰大祝作六辞以通上下远近亲疏曰辞命曰诰
 誓曰祷诔皆出于大祝所制者今书经之中半皆其
 辞焉盖史有四曰太史曰内史曰外史皆辞命之职
 也而祝史亦居其一焉可以见大祝之官为不轻矣
 故以下大夫为之也
丧祝上士二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二人胥
四人徒四十人
 释曰丧祝辨乎丧礼者也别立官者吉凶不可同事
卷六 第 18a 页 WYG0096-0708a.png
 也
甸祝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一人徒四人
 释曰甸之言田也田猎之祝官
诅祝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一人徒四人
 释曰大事曰盟小事曰诅誓也
司巫中士二人府一人史一人胥一人徒十人
 释曰巫所以降神司巫巫官之长
男巫无数女巫无数其师中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
卷六 第 18b 页 WYG0096-0708b.png
四人徒四十人
 释曰国语曰在男曰觋在女曰巫今男女皆谓之巫
 者其通称也王氏曰祝则以辞而通神巫则神所降
 而依之故巫所以佐祝
 原曰先王之世王道明邪说息安有巫祝诅盟之事
 乃建太祝之官以司群巫而员之广秩之高何也曰
 此所以为三代之世与古语曰何谓治鬼道微人道
 显何谓乱人道微鬼道显又曰国将兴听于人国将
卷六 第 19a 页 WYG0096-0708c.png
 亡听于神是鬼神之道无以治之治乱之所由分也
 古之时民神杂揉黄帝命南正重司天以属民北正
 黎司地以属神是以绝地天通鳏寡无盖言至治
 之极神人各得其所也后世正道不明民心易惑淫
 祠謟渎在在有之是以妖邪行其威福惑乱愚民故
 异端左道之术是以骋其计而民生日用遂以为异
 端真不可阙者大儒君子莫不病之不知先王所以
 理天下之幽者固自有道立大祝之官以下大夫为
卷六 第 19b 页 WYG0096-0708d.png
 之司巫之属王畿邦国在在有之司祈祷以治神祗
 又制为礼度辞命以通上下远近亲疏是以邪诞之
 说不行而神人各得其所也儒者未通幽明之故一
 切鬼神皆目为邪至所以礼神之事又阔略空疏故
 异端得以窃其机而用之所求少效愚民靡然从之
 异端之术遂深锢而不可救盖由先王礼教不明祝
 史之官不立民心无所执持而然也苟能复先王之
 礼教朝野皆立巫祝之官以理天下之鬼神则异端
卷六 第 20a 页 WYG0096-0709a.png
 何自而生哉
太史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小史中士八人下士十有
六人府四人史八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释曰太史史官之长掌典法则以逆朝廷邦国都鄙
 之治大事执书读礼协事掌颁告朔于邦国祭祀卜
 日大师抱天时从又藏六官之所登冯相保章皆属
 大史盖其职纪述国事计书礼法星历卜祝皆在所
 掌矣
卷六 第 20b 页 WYG0096-0709b.png
冯相氏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徒八人
 释曰冯乘也相视也言其世登高台以观天文之次
 序
保章氏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徒八人
 释曰保守也章文章天之文也刘氏曰冯相氏考诸
 历数以知天道者也保章占天象以观时变者也
内史中大夫一人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中士八人下
士十有六人府四人史八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卷六 第 21a 页 WYG0096-0709c.png
 释曰黄氏曰内史掌八柄与冢宰同地愈亲任愈重
 故其爵秩高置员广皆先王精意自汉始以尚书总
 朝事自后离为中书又离为门下而朝廷日以卑非
 成周建官之意 史之官有二太史掌天时与礼者
 故以冯相保章为属内史掌治法策命者故以外史
 御史为属然皆掌书史文字之事故各称史其实二
 官不同
外史上士四人中士八人下士十有六人胥二人徒二
卷六 第 21b 页 WYG0096-0709d.png
十人
 释曰外史掌书外令并掌经籍四方之志书经书乃
 公器也故掌于外史
御史中士八人下士十有六人其史百有二十人府四
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释曰御犹侍也其史百有二十人者掌朝廷赞书用
 人多也史写书其专职也故居府之上 吕氏曰御
 史之名见于周礼以中下士为之特小臣之传命令
卷六 第 22a 页 WYG0096-0710a.png
 者耳至于战国其职益亲故献书多云献书于大王
 御史渑池之会各命御史书事淳于髡亦曰御史在
 前执法在后是掌记事纠察之任也至秦其势益重
 遂与丞相分权矣
 叶氏曰周之史职有二等太史下大夫为之小史等
 官之长也内史中大夫为之外史御史之长也然皆
 以史名官则皆史也今观太史所掌典法则以逆邦
 国官府都鄙之治即太宰之所掌者内史所掌八柄
卷六 第 22b 页 WYG0096-0710b.png
 之法以诏王治亦太宰之所掌者太史内史虽为宗
 伯属官其权则与大臣相峙矣法则有所辨而不信
 者刑之约剂有所藏而不信者诛之太史实得以刑
 诛百官矣法令政事会计则考逆之公侯孤卿大夫
 则策命之制禄赏罚则赞为之内史实得以禄命百
 官矣此史氏之权所以重也语曰古者天子有史官
 言则右史书之动则左史书之今太史内史等官曾
 无一言及言动之书其所书者内史有王命则书之外
卷六 第 23a 页 WYG0096-0710c.png
 史有外令则书之是策命掌之内史外令掌之外史
 所书者此二事而已御史一官掌赞书谓凡治者来
 受法于冢宰则赞书之周人制诰诏文出于内外史
 非御史也或曰周史掌为制诰而史籍何独又藏之
 史氏乎曰此则史官之所掌也小史掌邦国之志外
 史掌四方之志世系昭穆三皇五帝之书皆藏于小
 史邦国之盟书太史内史贰之藏之故韩宣子聘鲁
 观书于太史氏岂非以书籍为史官所掌乎王国之
卷六 第 23b 页 WYG0096-0710d.png
 书侯国之志皆藏之史氏则作史非史官之职而谁
 与夷考周之史职自太史至御史凡七官冯相保章
 之掌天文犹星历也内史外史之书命令犹制诰也
 诏王也有言责之寄掌志有书籍之藏虽名为史而
 实丛是四者之职于以见史官之为任重矣后世置
 史徒知有左右言动之记而已其他则有星台有秘
 阁有谏垣有翰苑之别职分而意不相属名别而事
 不相干成周史馆之任不如是之狭也
卷六 第 24a 页 WYG0096-0711a.png
巾车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中士八人下士十有六人
府四人史八人工百人胥五人徒五十人
 释曰巾车为车官之长巾设饰之物巾车所掌以设
 饰为主也 王氏曰有车必有马有马必有仆有仆
 必有右王之五路其马六其仆五其右三其职见校
 人大驭戎右三官然三官皆属夏官而五路独见于
 春官者盖春官所以为礼夏官所以为兵车旗之物
 属于礼而马与仆右属于兵所以重其事也
卷六 第 24b 页 WYG0096-0711b.png
典路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
十人
 释曰路一作辂巾车兼掌天下车典路则专掌王及
 后五路也
车仆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
十人
 释曰仆犹御也掌其副车以备乏用也
司常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胥四人徒四
卷六 第 25a 页 WYG0096-0711c.png
十人
 释曰司常主王旌旗者也以常名官者日月为常王
 所建也九旗莫尊焉谓之司常主尊者言
 叶氏曰车旗所以彰德而辨等藏礼而正名一毫不
 容僣越也巾车掌车司常掌旗二职虽分而实通故
 其官相联巾车曰掌公车之政与其旗物而辨之则
 车旗之职通矣盖王后之路有等而孤卿大夫士庶
 人之车亦有等王与诸侯之旗有名而卿大夫士师
卷六 第 25b 页 WYG0096-0711d.png
 田州里县鄙之旗亦有名名物之颁等级之叙章其
 有德之别而礼存焉此巾车司常所以属于礼官也
都宗人上士二人中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
四十人
 释曰都谓王子弟及公卿之采地宗典祀者祭于其
 都则有宗人掌其礼盖王子母弟不出封者及王朝
 公卿皆身居王朝而立宗庙社稷于其都邑故立宗
 人以掌其礼事
卷六 第 26a 页 WYG0096-0712a.png
家宗人如都宗人之数凡以神仕者无数以其艺为之
贵贱之等
 释曰家谓大夫所食之采邑也祭于家亦有宗人掌
 其礼神仕谓明神理而仕者 国语曰能知四时之
 生牺牲之物玉帛之类采服之仪彝器之量次主之
 度屏摄之位坛场之所上下之神氏姓之出而必率
 由旧典者有即入之不为常数其艺高者为上士次
 者为中士又其次者为下士
卷六 第 26b 页 WYG0096-0712b.png
 原曰古人治神之法详矣是故以神仕者以其艺为
 贵贱之等其法以三辰之法由阴阳之精以推之而
 辨其所命之名所色之物则其居可图所以鬼神之
 情状不能隐也国语曰在男曰觋在女曰巫是以所
 制神之次主而为之牲器时服今之巫祝既暗其义
 何明之见何法之行正神不降惑于邪厉苟贪食货
 遂诬人神噫此异端之所以害道也必欲辟异端必
 先明圣人治神之道以开明俗溺不过礼乐而已礼
卷六 第 27a 页 WYG0096-0712c.png
 乐明备神人得所矣
  春官上
大宗伯之职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礼以佐王建
保邦国(示与/祗同)
 释曰建立也三礼立国之本也神一也天曰神人曰
 鬼地曰示祭一也天曰祀人曰享地曰祭此三礼虽
 属吉礼然天地祖宗国之本也有天下则可祀之所
 以建邦国也祭之则受天下之福所以保邦国也宗
卷六 第 27b 页 WYG0096-0712d.png
 伯典其礼与王行之所以佐王也唐氏曰虞书巡守
 修五礼皋陶谟言自我五礼舜命官曰有能典朕三
 礼盖五礼兼神人三礼则事神之礼也故宗伯先言
 建邦天神人鬼地示之礼则三礼也次之以吉凶宾
 军嘉则五礼也成周盖祖述虞舜命官之意为宗伯
 之职掌也
 原曰三礼五礼之一也宗伯掌礼五礼其实也而首
 言建邦专掌三礼何也曰天之胙君实为神主君之
卷六 第 28a 页 WYG0096-0713a.png
 受命惟典神天商辛惟不祀上帝神祗遗厥先宗庙
 不祀此天所以致罚于商武王所以数罪于受也故
 曰天之历数在尔躬明天位由天所命也安得不以
 三礼为本卦或曰五礼非所以治天下乎曰五礼礼之
 文也三礼礼之本也故五礼施之于事三礼存之于
 心施之事者百官有司能辨之矣存之心者惟王也
 故三礼敬而已敬弗至礼弗达也仁孝弗极则鬼神
 弗享也惟敬为能尽仁惟敬为能尽孝非仁非孝礼
卷六 第 28b 页 WYG0096-0713b.png
 文虽具虚而已矣故曰诵诗三百不足以一献一献
 之礼不足以大飨大飨之礼不足以大旅大旅具矣
 不足以飨帝孔子曰明乎郊社之礼禘尝之义治国
 其如示诸掌乎然则非三礼又何有五礼也
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示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实柴
祀日月星辰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风古/风字)
 释曰祭祀之礼曰吉礼者受福之义也其别十有二
 事谓祀之享之祭之也上以神鬼示言上下也此以
卷六 第 29a 页 WYG0096-0713c.png
 鬼神示言内外也禋之言禋周人尚臭烟气之臭闻
 者昊天言其总名南郊合祀是也五帝谓之上帝四
 郊分祀曰旅上帝是也天以形体言帝以主宰言黄
 氏曰国语云精意以享谓之禋盖日月星辰有象者
 也山林川泽有形者也有象者以物之声臭祀之有
 形者以物之形体祭之惟天也无形不可荐之以味
 无象不可达之以气惟诚意以动之精意以接之人
 之意粗则交于物精则交于神盖其理也有无之间
卷六 第 29b 页 WYG0096-0713d.png
 帝之神用在焉故定之以七日之戒齐之以三日之
 宿以恭致庄以默致静然后思道以致其虚此所以
 致精而接于帝也其精意以享之谓与愚谓祀天以
 禋祭之礼也精意以享祭之诚也祭天以升禋为本
 故下实柴槱燎皆升烟事也实柴谓实牲于柴而燔
 之使气臭上达也星谓五纬之星辰谓日月所会十
 二次日月星辰有象者故以气臭达之槱积也燎燔
 也谓积柴而燔之不实以牲也司中文昌第五星司
卷六 第 30a 页 WYG0096-0714a.png
 命文昌第四星主人间妖祥故祀之也或曰天文虚
 宿下有司命星主人之寿夭司中天枢北极天之正
 中主天之中气故祀之若文昌六星自主天子文德
 不当与此混也月离于箕风必扬沙风师箕也月离
 于毕俾滂沱矣雨师毕也三祀皆积柴实牲于上或
 有玉帛燔燎而升烟所以报阳也阳祀自烟起故于
 祀天言之此三者祀天神
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以狸沈祭山林川泽以副辜
卷六 第 30b 页 WYG0096-0714b.png
祭四方百物(狸音埋副/宇逼反)
 释曰血祭者取牲血以祭贵气臭也地有幽阴之义
 故求之以血社即祭地也以土示为义变地言社者
 神之也犹天曰昊天稷榖神祭地必以稷配明养人
 之功与地并也五祀五行之神有虞以稷并五行为
 六府周以稷并于社复立五行之祀故曰五祀月令
 以门户井灶中霤为五祀非也或曰五帝之祀正主
 五行流行之主宰配以五人神其礼至隆其馀祀典
卷六 第 31a 页 WYG0096-0714c.png
 若山林于木川泽于水司爟于火乡州之社无非五
 行之祀故此之五祀当从月令也愚谓五方帝实天
 之分山林川泽乃地之分非五行也五行星在于天
 运行不息气行于地变化无穷今日月有祀五行之
 气在地故祭地之下即祭之主于民用为切故也五
 岳东岱南衡西华北恒中嵩也古人之祭天地也以
 其阔远故以人配焉郊则配其祖虞喾而夏顼殷契
 而周稷此配天也共工氏之子曰勾龙能平九州名
卷六 第 31b 页 WYG0096-0714d.png
 曰后土以配社厉山氏之子曰农能植百榖以配稷
 后更以弃故名稷此配地也五方之神祀于四郊曰
 五祀其配也少昊之子重为勾芒食于木司春该为蓐
 收食于金司秋修及熙为玄冥食于水司冬颛顼氏
 之子曰黎为祝融食于火土司夏及中央五祀亦以
 人配也祭山林之牲埋之祭川泽之牲沈之既有五
 岳复有山林川泽之祭者小宗伯曰兆五帝于四郊
 四望四类亦如之则五岳五祀亦在四郊矣曰望者
卷六 第 32a 页 WYG0096-0715a.png
 望而祭之又曰兆山川丘陵坟衍各因其方此则狸
 沈之祭也 南轩张氏曰古者祭山川以其气之所
 蒸能出云润泽万物故为之坛壝立之祝史设之牲币
 所以致祷祀之实而交孚乎隐显之际诚之不可掩
 如此后世固亦有山川之祠而人其形宇其地则其
 失也久矣副牲胸也肆而磔之谓之副制而磔之谓
 之辜此蜡祭也合聚四方百物而索享之先啬一也
 司啬二也农三也邮表畷四也猫虎五也坊六也水
卷六 第 32b 页 WYG0096-0715b.png
 庸七也昆虫八也皆于腊月而祭之亦地类 此三
 者皆祭地示
 胡氏曰成身莫大于礼礼莫大于祭祭祀所以立吾
 诚也鬼神之物非他即吾之诚而已王者继天而为
 之子独主万化故祭天于郊祭地于社祭名山大川
 五祀各于其方后世礼学失传儒者论祭天地之礼
 于天则曰昊天上帝有五方帝有感生帝夫土不可
 有二王而天可以有七帝乎于地则或立方丘或立
卷六 第 33a 页 WYG0096-0715c.png
 方泽或立北郊与天敌体是犹家有二主也且子事
 父母父在为母齐衰期不敢见其父者尊无二上也
 王者父事天母事地而可崇地以抗天乎是故夫独
 制义于家而家道正矣君独出令于国而天下定矣
 天独健而无息地道顺承而无成太极立矣王者父
 事天而精一其德故兆于南郊埽地而祭者昊天上
 帝而已天言其气帝言其性也社祭土所以神地道
 也名山大川者宝货财用之所出而四方之所依据
卷六 第 33b 页 WYG0096-0715d.png
 也五祀者榖水火金木也人所日用莫过五材不是
 之报而顾报行与门户举失轻重岂礼也哉
以肆献祼享先王以馈食享先王以祠春享先王以礿
夏享先王以尝秋享先王以烝冬享先王
 释曰肆者进所解牲体谓荐熟也献者献醴谓荐血
 腥也祼者以郁鬯之酒灌地降神也馈食言有黍稷
 也宗庙有祼鬯礼既祼而献有荐腥礼既荐而肆有
 荐熟礼既肆而馈有荐黍稷馈食礼然禘以祼为重
卷六 第 34a 页 WYG0096-0716a.png
 祫以馈食为重四时之享则四礼并用焉故以肆献
 祼言可知是禘也以馈食言可知是祫也故冠于四
 时祭之上而四时之祭必用四礼也故各举祭名言
 之春物生未有以享也其享也以熟为主故曰祠夏
 则阳盛矣其享也以乐为主故夏曰礿秋则物成而
 可尝矣故曰尝冬物毕成可进者众故曰蒸 王氏
 曰按司尊彝春祠夏礿秋尝冬烝皆用祼今以肆献
 祼言者取其歆神之始也天神之祀以禋为歆神之
卷六 第 34b 页 WYG0096-0716b.png
 始地示之祭以血为歆神之始人鬼之享以祼为歆
 神之始其实天神同于禋地示同于血人鬼同于祼
 也 六者皆享人鬼
 原曰天子宗庙之礼有禘有祫有四时之祭诸侯有
 祫无禘四时之祭废其一大夫无祫无禘四时之祭
 废其二大传曰大夫有大事省于君于祫及其高祖
 春秋传曰大夫三年之祭则曰殷殷以少牢则大夫
 亦时有祫亦至始爵之祖而止耳是故禘以祼为重
卷六 第 35a 页 WYG0096-0716c.png
 孔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祫以馈食
 为重故大夫祭礼名为馈食之礼四时则兼用之故
 总名之曰享先王也分而言之天子月祭于祢四时
 祭于祖春秋祭于太庙三年大祫祧庙之主于太祖
 之庙五年朝诸侯祀始祖所自出于明堂所自出谓
 天也既曰始祖矣又何所自出非天而何禘者从示
 从帝祀帝于明堂配以父祖故曰不王不禘也周礼
 虽未明言宗庙六享必兼禘祫以理推之当如此耳
卷六 第 35b 页 WYG0096-0716d.png
以凶礼哀邦国之忧以丧礼哀死亡以荒礼哀凶札以
吊礼哀祸灾以禬礼哀围败以恤礼哀寇乱(襘户/外反)
 释曰凶礼凡五哀谓救患分灾也丧制为复袭殡敛
 之式衰麻哭踊之度赗赙含禭之仪葬袝祥禫之节
 君卿大夫士庶人各有品式所以哀天下之死亡也
 始死则曰死既葬则曰亡曲礼曰岁凶年不登君膳
 不祭肺马不食谷驰道不除祭事不县大夫不食粱
 士饮酒不乐是其礼也司徒有荒政十二是其政也
卷六 第 36a 页 WYG0096-0717a.png
 凶谓岁歉札谓民病吊慰问也祸谓殃咎灾谓水火
 若宋大水鲁庄公使人吊焉曰天作淫雨害于粢盛
 若之何不吊此亦相吊之道也禬者会合财物以补
 其所丧行人云若国师役则命犒禬之是也围者国
 围于敌败者兵衄于外恤忧也兵作于外为寇于内
 为乱恤礼则出兵师以救其危也 按凶礼以丧为
 重仪礼有士丧礼三篇而天子之礼则阙丧大记推
 君大夫士之品节可推以补王朝大丧之阙荒吊禬
卷六 第 36b 页 WYG0096-0717b.png
 恤其礼亦简可以因时行之不用著其仪也
以宾礼亲邦国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
遇时见曰会殷见曰同时聘曰问殷覜曰视(頫音/眺)
 释曰宾者宾主相敬之礼其别有八亲者使之相亲
 附也朝犹朝也欲其来之早宗尊也义在尊王也觐
 犹勤也欲其勤于王事遇偶也欲其不期而俱至也
  刘氏曰宾礼者天子为主而用是礼以待诸侯之
 来见也朝觐宗遇此王畿之外诸侯每服分为四时
卷六 第 37a 页 WYG0096-0717c.png
 递来朝见于天子一岁而遍者侯服也再岁而遍者
 甸服也三岁而遍者男服也四岁而遍者卫服也六
 岁而周者要服也其朝见疏数之节如此时见者言
 无常期诸侯有不顺服者王将有征讨之事则既朝觐
 王为坛于国外合诸侯而命事焉春秋传曰有事而
 会是也殷犹众也十二岁王如不巡狩则六服尽朝
 朝礼既毕王亦为坛合诸侯以命政焉谓之同者以
 期而来必相同也时聘亦无常期天子有事则诸侯
卷六 第 37b 页 WYG0096-0717d.png
 遣卿以问于天子王制曰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
 殷覜谓殷同之岁不当朝则遣卿以覜视于天子此
 二者诸侯使臣见于天子之礼也 按朝觐宗遇会
 同各有其礼太史大会同执书读礼而协事今仪礼
 无之可知其亡矣独有觐礼一篇王礼五礼独此而
 已然宾礼其制见于行人其仪掌于司仪其牢礼见
 于掌客参而互之六礼备矣问视之礼亦阙独聘礼
 一篇又诸侯相问之礼也
卷六 第 38a 页 WYG0096-0718a.png
以军礼同邦国大师之礼用众也大均之礼恤众也大
田之礼简众也大役之礼任众也大封之礼合众也
 释曰军兵众之名其礼之别有五同谓齐之以法使
 其和同也征伐之时有师旅卒两之制有坐作进退
 之法有鼓铎镯铙之节所以用其命令也因地以令
 赋因家以起役地有肥硗而赋有轻重家有上下而
 役有多寡所以优恤其民也兵事不习则不和车徒
 不简则不精春以教振旅夏以教茇舍秋以教治兵
卷六 第 38b 页 WYG0096-0718b.png
 冬以教大阅所以简其能否也城郭道涂之修宫室
 营造之役帅其民而至家无过一人丰年则公旬三
 日焉中年二日无年一日焉所以任其力也公旬上
 所役作之期旬也正其畿疆使地有定域平土地使
 民有定业合聚其众以成其功也 按军礼有五惟
 大田之礼见于大司马大役之礼则见于各联职大
 封如山甫营齐召伯营谢之类不过简稽卒伍之法
 而已惟大师之礼其法则见于大司马其用则见于
卷六 第 39a 页 WYG0096-0718c.png
 九伐其庙算征战之方师律行阵之法则阙或曰司
 马法或是古军礼田穰苴所作中亦有九伐之说曰
 此乃军礼之传耳
以嘉礼亲万民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以婚冠之礼
亲成男女以宾射之礼亲故旧朋友以飨燕之礼亲四
方之宾客以脤膰之礼亲兄弟之国以贺庆之礼亲异
姓之国
 释曰嘉善也因人心所善而为之礼也亲相亲睦也
卷六 第 39b 页 WYG0096-0718d.png
 不曰亲邦国而曰亲万民者以宗族兄弟男女故旧
 朋友非邦国事也民者下之义以君臣言之则是宗
 族以下皆治之所及故曰万民人君有与宗族饮食
 之礼所谓族食世降一等是也 陈氏曰先王之于
 同姓有时燕焉有因祭而燕焉国语曰时燕而不淫
 此时燕也诗曰诸父兄弟备言燕私记曰因其酒肉
 聚其宗族以教民睦此因祭而燕也其礼之详虽不
 可考要之服皮弁服即事于路寝宰夫为主异姓为
卷六 第 40a 页 WYG0096-0719a.png
 宾王与族人燕于堂后帅内宗之属燕于房其物殽
 蒸所以合好也其食世降一等所以辨亲疏也昭穆
 以序之所以明世次也夜饮以成之所以别异姓也
 若夫几席之位升降之仪脱屦而坐立监相礼羞庶
 羞以尽爱爵乐无算以尽欢大率与诸侯燕礼不异
 诸侯燕族人与父兄齿虽王之尊亦不以至尊废至
 亲也婚姻之礼所以亲男女之情冠笄之礼所以成
 男女之德仪礼有士冠礼士婚礼而王朝冠婚则阙
卷六 第 40b 页 WYG0096-0719b.png
 记曰天子无冠礼而有其婚礼大抵婚冠亦自士礼
 而推之于朝廷耳射礼虽王亦立宾主也王之故旧
 朋友为世子时共学者天子亦有友诸侯之义此天
 子宾射之礼也盖宾礼燕也射礼大射之礼也射以
 燕必立主宾故曰宾射飨有体荐所以训恭俭燕有
 折俎所以示慈惠宾客诸侯来朝谓之宾遣臣来聘
 谓之客大行人云上公三飨三燕侯伯再飨再燕子
 男一飨一燕社稷之胙曰脤宗庙之胙曰膰成肃公
卷六 第 41a 页 WYG0096-0719c.png
 受脤于社刘子曰祀有执膰戎有受脤此其验也兄
 弟之国者盖同姓诸侯有共先王者诸侯不敢祖天
 子大夫不敢祖诸侯公庙设于私家非礼也故王子
 母弟虽出封而庙不敢立于其国未出封则从王而
 祭既居国则天子有脤膰之礼天王使石首来归脤
 是已此礼亦只法例而已不用仪也行人曰贺庆以
 赞诸侯之喜遣人赞之曰庆加之以物曰贺异姓之
 国则王之婚姻甥舅也嘉礼之行于异姓诸侯者独
卷六 第 41b 页 WYG0096-0719d.png
 贺庆而已亲疏之辨也
 原曰成周盛时鹿鸣以下治内天保以上治外行苇
 之忠厚既醉之太平则知五礼之所以行矣小宗伯
 掌五礼之禁令辨其用等六官之中各有联职以行
 五礼之事则五礼者诚治乱之本国家安危所系观
 之变风变雅所作何莫不由五礼之不举也哉太史
 大祭祀朝觐会同执书读礼而协事今仪礼之中独
 阙王朝之礼则太史所掌五礼之书诚亡矣今考之
卷六 第 42a 页 WYG0096-0720a.png
 吉礼如郊社之仪宗庙六享诚不可阙者其经则略
 见于联职其传则郊特牲等篇颇存其意凶礼大丧
 亦略见之联职丧大记一篇分君大夫士之礼纲纪
 略具宜取以补之朝觐宗遇会同聘问今只有觐礼
 一篇而已其馀联职行人司仪略为备之军礼则见
 于司马而大役大均大封可依此推之嘉礼飨燕宾
 射则有大射燕礼可推矣族食冠昏脤膰贺庆亦不
 必著其仪也由此言之则王朝之五礼亦可推矣后
卷六 第 42b 页 WYG0096-0720b.png
 世如不欲兴行王道则亦已矣有志复古者其可不
 推寻以补其书援据以行其礼哉
以九仪之命正邦国之位壹命受职再命受服三命受
位四命受器五命赐则六命赐官七命赐国八命作牧
九命作伯
 释曰仪即宫室车旗衣服之礼仪命即内史凡命诸
 侯卿大夫则策命之之命每命异宜贵贱之位乃定
 宗伯辨其命数多寡正其位分也公侯伯之士子男
卷六 第 43a 页 WYG0096-0720c.png
 之大夫天子之下士皆一命固已受职治事矣子男
 之士不命其他所未命者府史皆官长自辟非王官
 故无命数子男之卿公侯伯之大夫天子之中士皆
 再命受服者谓弁服也卿大夫服爵弁命于君则得
 自为也公侯伯之卿王之上士始有列位于朝以论爵
 也王之大夫公之孤三命以下祭器不备假而用之
 惟四命始有田禄具祭器则八则以治都鄙也王朝
 出封之大夫子男之君始得操八则之权以治其邑
卷六 第 43b 页 WYG0096-0720d.png
 也王朝之六卿有都得置官属治其采地如诸侯故
 曰赐官王之卿出封加一命或加子男为侯伯盖子
 男未成国加至侯伯始得建国立军侯伯之有功德
 者赐之属国如五百里四百里三百里之类非其实
 封谓之九州长入天子之国曰牧得征伐于其属国
 王之三公八命是上公矣有功德则加一命为二伯
 得征五侯九伯公羊传曰自陕以东周公主之自陕
 以西召公主之是曰东伯西伯也 薛氏图云凡王
卷六 第 44a 页 WYG0096-0721a.png
 之臣命数其三公八命卿六命大夫四命上士三命
 中士再命下士一命诸侯之君命数则上公九命侯
 伯七命子男五命诸侯之臣命数则上公之孤四命
 卿三命大夫再命士一命侯伯之卿三命大夫再命
 士一命子男之卿再命大夫一命士不命有定命之
 数有加命之数定命之数典命掌之加命之数宗伯
 掌之加命非定命故谓之九仪之命而已
 原曰大司徒以度教节则民知足易之履君子以辨
卷六 第 44b 页 WYG0096-0721b.png
 上下定民志大宗伯掌礼即于五礼之下次以九仪
 何也盖人心之欲无穷耳目口鼻之奉品秩名位之
 崇虽递踰分限其心未肯以为足也不有礼度以为
 之节民志何由而定乎是以九仪之命以宗伯掌之
 典命司之行人又以九仪而辨诸侯之礼小行人又
 以九仪而协宾客之位司仪又以九仪而诏宾相之
 仪如权衡之悬而铢两不可损益如绳墨之设而分
 毫不可踰越是以贱不踰贵卑不抗尊上不敢陵而
卷六 第 45a 页 WYG0096-0721c.png
 下不敢僣周人世守之是以东迁之后威令不逮小
 国之诸侯尚能维持四百年之久非周公制礼之功
 乎
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
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信音/申)
 释曰四圭两璧为六瑞等辨其等级也自王至子男
 所执之符信镇安也镇圭尺有二寸以山为瑑饰取
 其镇安四方也故王执之双植为桓桓圭九寸以桓
卷六 第 45b 页 WYG0096-0721d.png
 楹为瑑饰取其柱石国家也故公执之信圭七寸以
 身形为瑑饰示其直身事上尊而不屈也故侯执之
 躬屈也躬圭七寸以躬形为瑑饰示其鞠躬以事上
 也故伯执之榖所以养人其璧五寸以榖为瑑饰示
 其有养人之象也故子执之蒲所以安人其璧五寸
 以蒲为瑑饰示有安人之义故男执之刘氏曰璧有
 虚中所以受益也有循环所以勤道也治民之德未
 大成而不可以忘其进则其执璧宜矣 丘氏曰圭
卷六 第 46a 页 WYG0096-0722a.png
 制下方上员取象天地内有孔谓之好好有玉谓之
 肉肉倍好为璧好倍肉为环圭形直者为信曲者为
 躬
以禽作六挚以等诸臣孤执皮帛卿执羔大夫执雁士
执雉庶人执鹜工商执鸡(鹜音/木)
 释曰挚之言至也所执以自致瑞挚皆所以等贵贱
 尊卑挚必用禽者致其养也孤卿大夫士通天子诸
 侯之臣言凡爵名同则其挚同臣于君以挚见者受
卷六 第 46b 页 WYG0096-0722b.png
 而膳之所以享臣子之奉也相见交接之始等级以
 定明少当事长贱当事贵也孤特立之称皮虎豹皮
 示服猛也帛金璧色缯也盖束帛而加之以皮羔小
 羊取其群而不党跪乳而有礼欲其恭也诗曰委蛇
 委蛇亦羔羊之义也雁往来顺时行列有序大夫以
 道进退欲其知时也雉有五彩介而守死士欲其有
 文而守节也鹜水鸟取其不能飞迁安其业也鸡知
 时而鸣工商执之欲其守时而动也 王氏曰六等
卷六 第 47a 页 WYG0096-0722c.png
 之玉谓之瑞六等之禽谓之挚曰瑞曰挚有用饰者
 有不用饰者有用享者有不用享者六瑞则有缫籍
 之饰皮帛则束帛而以虎豹之皮为饰羔雁则以缋
 布为饰自士执雉以下皆无饰矣以其尊卑不同故
 也五等诸侯有挚有享圭璧挚也玉币享也行人上
 云成六瑞下云合六挚圭以马璋以皮璧以帛琮以
 琇璜以黼郑氏谓五等诸侯享天子用璧享后用琮
 皆以庭实若马与皮是已自六挚以下则不用享以
卷六 第 47b 页 WYG0096-0722d.png
 六瑞受而复之三帛二生一死皆受而不复故也
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
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
礼北方皆有牲币各放其器之色
 释曰刘氏曰玉者纯阳之精气而天地之至宝也将
 礼于天地四方而无以归其诚乃以玉作六器既象
 天地四方之色又拟其形以瑑之为柴槱烟燎埋沈
 之所用以荅其神之降飨也璧圆中虚以象天之形
卷六 第 48a 页 WYG0096-0723a.png
 其色苍以象天之色此冬至郊玉也琮方八面象地
 之形其色黄则象地之色故夏至礼地于大社东方
 其帝大皞圭锐其首象出震而生物其色青则以象
 木之色此东郊之礼也南方其帝炎帝半圭曰璋明
 也象物之相见乎离赤者象火之色此南郊之礼也
 西方其帝少皞琥以玉刻伏虎形象威也秋之气肃
 白则金色此西郊之礼也北方其帝颛顼半璧曰璜
 黄色也象物藏于黄宫也玄则水之色此北郊之礼
卷六 第 48b 页 WYG0096-0723b.png
 皆迎气旅上帝也刘氏曰玉作六器所以放神示之
 德也牲币又放其器之色欲因其类以荅其飨也故
 能建神示于无形而收礼敬于色象必受其福焉 王
 氏曰有礼神之玉有祀神之玉以苍璧礼天至玄璜
 礼北方则是礼玉始告神时荐于神坐若书所谓植
 璧是也四圭无邸以祀天两圭有邸以祀地则是祀
 玉若书云植圭是也
以天产作阴德以中礼防之
卷六 第 49a 页 WYG0096-0723c.png
 释曰天产者日月星辰风雨霜露之类阴德者地之
 德也地以生物为德故曰阴德然非以天产之物烜
 之润之散之濡之则物不能生非以天产作阴德乎
 然物生众盛美恶杂居非得圣人裁成辅相则陵乱
 无统三才不立矣故制为礼以约之中若种榖去草
 穿牛络马宫居粒食乃礼之本原以中礼防之者礼
 者不过制其过与不及使归之中而已故谓之中礼
 防之者若制生事葬祭之礼以明父子之亲辨上下
卷六 第 49b 页 WYG0096-0723d.png
 等级朝觐聘问之礼以立君臣之义为养老慈幼事
 长使众之礼以序长幼之伦昏姻冠笄以别男女射
 乡食飨以正交接皆所以防之使天地万物各得其
 所也
以地产作阳德以和乐防之
 释曰地产地之所生之物如金石丝竹匏土革木之
 类八音之器虽人所制然皆地之阴德所产也阳德
 者声音是也声所以鼓动天地之气凡声阳也声而
卷六 第 50a 页 WYG0096-0724a.png
 成音则为德矣气触物而声出焉虽天籁之自鸣亦
 以物触之而成声圣人以地产之物吹之鼓之搏之
 拊之而成声非以地产作阳德乎以和乐防之者声
 音虽为阳之德然高下清浊长短疾徐不相为用则
 不和矣不和则天地不位万物不得其平矣圣人作
 乐以宣畅其和声故制为六律六同以齐其声使清
 浊高下长短疾徐合天地之自然循环不穷以和其
 声然后作为和乐使五声成文而不乱八音从律而
卷六 第 50b 页 WYG0096-0724b.png
 不奸始也审声以气终也召气以声故鬼神虽幽可
 以人道接人情虽戾可以和平感万物虽远可以声
 气召盖以两间声气常相随故也 按礼本乎天之
 自然圣人因自然之道而经制之则为礼故以天产
 者天以之乐由人所作圣人因声音而节制之则为
 乐故以地产者人以之天以之者先天也人以之者
 后天也故曰礼先而乐后礼典至此乃以制作礼乐
 之本言之
卷六 第 51a 页 WYG0096-0724c.png
以礼乐合天地之化百物之产以事鬼神以谐万民以
致百物
 释曰天地之化即阴德阳德也百物之产即天产地
 产也然必礼乐以合之盖礼自阴作乐自阳来一礼
 一乐相须并作则天地之化以合百物之产以遂中
 和致而天地位万物育矣由是以事鬼神则六变而
 天神降八变而地示出九变而人鬼享礼仪卒度而
 神降之福也以谐万民合父子之亲明长幼之序四
卷六 第 51b 页 WYG0096-0724d.png
 海之内合敬同爱也以之而致百物则飞潜动植各
 若其性凤凰来仪百兽率舞矣礼乐感应之机何其
 深妙若此哉其理见之乐记其制度见之大司乐
凡祀大神享大鬼祭大示帅执事而卜日宿视涤濯涖
玉鬯省牲镬奉玉齍诏大号治其大礼诏相王之大礼
若王不与祭祀则摄位凡大祭祀王后不与则摄而荐
豆笾彻大宾客则摄而载祼朝觐会同则为上相大丧
亦如之王哭诸侯亦如之王命诸侯则傧(省息井反镬/户郭反齍音)
卷六 第 52a 页 WYG0096-0725a.png
(咨/)
 释曰天神地示人鬼正所典三礼故为至大执事有
 职于祭者宿视涤濯谓祭之前夕躬视洗事溉祭器
 也玉礼神之玉鬯郁鬯之酒也郊社有玉而无鬯宗
 庙有鬯而无玉始临视之祭又奉之也镬釜属牲镬
 在庙门之外所以省牲备熟献兼省之焉玉齍即玉
 敦盛黍稷器大号所以诏太祝为祝辞治大礼谓纪
 纲其大体也其大礼仪则诏相于王使无失礼王若
卷六 第 52b 页 WYG0096-0725b.png
 有故不与祭则大宗伯代王行其礼事也大祭祀宗
 庙之事也荐彻豆笾王后之事不与亦宗伯摄而代
 之载承之以往也言酌郁鬯载璋瓒往而礼宾君无
 酌臣之礼故使宗伯摄酌献焉王不亲为主拜送则
 王也相诏王礼也出接宾曰摈入诏礼曰相朝觐会
 同宗伯为王相而赞王礼大丧宗伯主赞其礼哭诸
 侯谓薨于国为位而哭之胡氏曰周制王哭诸侯则
 大宗伯为上相司服为王制缌麻宰夫掌邦之吊事
卷六 第 53a 页 WYG0096-0725c.png
 戒令与其币器财用是王所以怀诸侯也傧进之也
 郑氏曰王命诸侯将出命假祖庙立扆前南乡傧者
 进当命者延之命使登内史承王命以策命之降再
 拜稽首登受策以出此其略也封国天子大权非诸
 侯所得擅行焉
国有大故则旅上帝及四望王大封则先告后土乃颁
祀于邦国都家乡邑
 释曰大故凶灾也旅众也谓各分其类而祭之上帝
卷六 第 53b 页 WYG0096-0725d.png
 四郊之五帝也四郊之帝止四时迎气之时礼之而
 已冬至则合祀于南郊若有凶灾则随时各祭所司
 权之帝以禳灾也旅四望谓五岳四渎于其地有祭
 夏至望祀合于大社而祭之及有凶灾则各随名山
 大川所在而祭之故曰旅上帝及四望郑康成以旅
 为合祭之名合祭只冬夏至有合祭有故则宜分祭
 也且旅字岂可以合字训之哉后土大社也大封则
 分人以土必告于社示不敢专也刘氏曰王大封诸
卷六 第 54a 页 WYG0096-0726a.png
 侯则先告大社然后割其方之土白茅包而赐之俾
 立社于其国又随其命数颁之祀典颁祀谓颁社稷
 之祀典邦国诸侯也诸侯祭其境内名山大川都大
 都小都家采地鄙邑立社亦如邦国乡一乡也立社
 祀一乡之土榖之神邑自闾里以上皆谓之邑皆有
 社祀如州社党禜族酺是也 天尊而在上其体浑
 沦运转不息不可分也故惟天子得以祭之天子统
 天地气类相感也宗伯颁祀于邦国都家乡邑则地
卷六 第 54b 页 WYG0096-0726b.png
 之祭诸侯卿大夫士庶皆得祭之盖土亲也民资生
 焉故皆得因其所有而祭之所以报其德也孔子曰
 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是也
 原曰语云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礼乐鬼神其宗
 伯之职掌与是故事不离于道而礼乐者道也五官
 所掌皆事也治非礼不制教非礼不立刑无礼则淫
 事无礼则乱宗伯所掌五礼六瑞九仪本天下之事
 而归于制作礼乐之功所以节其过引其不及而纳
卷六 第 55a 页 WYG0096-0726c.png
 之于中者也非所以道天下之明者乎然天人之际
 幽明之理未尝不相感通其召变致祥捷于影响人
 所难知惟圣人洞于幽明之故制为天神地示人鬼
 之三礼以祀以祭以享而感格之作为声乐以感召
 之其始也以人而事天其终也天亦不违乎人至于
 天人合一精神流通而三才各得其所矣故五官所
 掌皆人也而宗伯之三礼所以理天下之幽者礼乐
 鬼神幽明得所此设立宗伯之本意是皆出于天叙
卷六 第 55b 页 WYG0096-0726d.png
 天秩感应自然而非出于人为者也
小宗伯之职掌建国之神位右社稷左宗庙兆五帝于
四郊四望四类亦如之兆山川丘陵坟衍各因其方
 释曰大宗伯曰事鬼神示而已小宗伯则建其神位
 即鬼神示之位也位社稷于右右阴也地道之所尊
 故地示居之位宗庙于左左阳也人道之所乡事死
 如事生之义也故人鬼居之先言地示人鬼而后及
 天神者内外之别也兆为坛之营域也五帝五方之
卷六 第 56a 页 WYG0096-0727a.png
 帝兆之各因其方东青帝南赤帝西白帝北黑帝中
 央黄帝同位于南火土相生也故五帝曰四郊不言
 兆昊天上帝于南郊者四郊则南在其中也四望谓
 五岳四渎与凡名山大川之在四方者皆望而祭之
 四类日月星辰运行无常兆日于东郊兆月与风师
 于西郊兆司中司命于南郊兆雨师于北郊盖以气
 类为之位也王氏曰五岳四渎在地而成形故祭谓
 之望日月星辰在天而成象故祭谓之类凡天下之
卷六 第 56b 页 WYG0096-0727b.png
 山川丘陵坟衍能兴云雨出财用也各随其所在之
 方而祭之其兆域不在四望之中也
 原曰观小宗伯之为郊兆则知天地各有分祀合祀
 之礼后世南郊北郊之论合祀天地之非可见矣礼
 运曰祭帝于郊所以定天位也祀社于国所以列地
 利也天尊也地亲也天有四时地有四方不有合祭
 无以昭统体之全不有分祀无以别司权之令是故
 立方泽于雉门之右以祭地合岳渎而望祭之社即
卷六 第 57a 页 WYG0096-0727c.png
 地也此地之合祭也立圜丘于南郊合日月星辰而
 类祀之此天之合祭也故曰冬至祭天于圜丘夏至
 祭地于方泽见于大司乐可知矣五岳河海各于其
 地而立兆天子巡守五岳柴望祭告此地之分祀也
 立四郊之兆于四方日月风雨司中司命为坛为坎
 而类附焉四时迎气国有大故则旅上帝及四类此
 天之分祀也由是观之则天地各有分合之祀社即
 地也经每言郊社之礼天而曰郊地而曰社所以神
卷六 第 57b 页 WYG0096-0727d.png
 之也世言既有昊天与后土合祭矣又有社祭不亦
 异乎
掌五礼之禁令与其用等辨庙祧之昭穆
 释曰五礼大宗伯司其纲若禁其不当为令其当为
 与其所用牲器之等则小宗伯掌之四亲之庙曰庙
 五世以上宜祧别立二庙以藏祧主曰祧庙故天子
 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也周以文王武王
 亲尽不当祧宜与太祖百世不迁故立文世室武世
卷六 第 58a 页 WYG0096-0728a.png
 室于祧庙之上故曰九庙昭明也穆深远也古者庙
 制南为堂后为室室东户西牖室西北隅为最尊之
 位故太祖东向自如自始祖之后父曰昭坐北而南
 向子曰穆坐南而北向故父子不同列而孙附于祖
 则无嫌矣而生者亦因其世次以别昭穆焉
 原曰辨庙祧之昭穆言庙复言祧者何也曰存庙曰
 庙毁庙曰祧祧亦有庙故守庙者名曰守祧或云祧
 庙在三昭三穆之外与曰刘歆云天子七庙三昭三
卷六 第 58b 页 WYG0096-0728b.png
 穆与太祖之庙而七宗不在数中郑康成云后稷始
 封文武受命而王故三庙不毁与亲庙四而七朱子
 曰祧庙之主藏于太庙之东西夹室及文武世室既
 立为百世不迁三昭三穆之上有祧主则藏于二世
 室之夹室故庙数天子三昭三穆诸侯二昭二穆大
 夫一昭一穆士一庙然皆以天子六世而祧其主藏
 于夹室也窃意三年之丧达乎天子四代之祭通乎
 庶人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小人之泽五世而斩庙数
卷六 第 59a 页 WYG0096-0728c.png
 虽别而四亲则同别以明礼同以称情也经文有守
 祧之职辨庙祧之昭穆者盖北面高曾之上一昭一
 穆为祧庙四亲并二祧而数之为三昭三穆也自古
 称高曾祖考为五服今云天子三昭三穆则五世六
 世之祖当何称乎故四亲庙各藏一代之主祧庙则
 合凡祧主皆藏之无有五世六世各自立庙而祧主
 藏于夹室之礼亦无有止二昭二穆并二世室为七
 庙而祧主亦藏于世室之云也故无祧庙而祧主藏
卷六 第 59b 页 WYG0096-0728d.png
 于太庙夹室者诸侯之礼也大夫则昭穆二代同庙
 士则五代同庙庶人无庙祭四代于寝夫礼有隆杀
 情无贵贱天下之大义也父昭子穆有常数者礼也
 祖功宗德百世不毁者义也九庙之制以义起也
辨吉凶之五服车旗宫室之禁掌三族之别以辨亲疏
其正室皆谓之门子掌其政令
 释曰吉之五服衮冕鷩冕毳冕絺冕玄冕是也凶之
 五服谓斩衰齐衰锡衰缌衰疑衰是也有以辨之则
卷六 第 60a 页 WYG0096-0729a.png
 吉服不可下僣上凶服不可重降轻也车旗宫室之
 等以九以七以五为节各依品秩上得兼下下不得
 僣上也三族父族已族子族也以父亲祖以子亲孙
 以三为五之谓也以祖亲曾高祖以孙亲曾玄孙以
 五为九之谓也上杀下杀旁杀而亲疏之义尽矣正
 室适室门子适子以其代父当门故谓之门子掌其
 政令所以辨嫡庶定继袭也王氏曰古人重立嫡天
 子曰太子诸侯曰世子皆以嫡立也三族之嫡亦皆
卷六 第 60b 页 WYG0096-0729b.png
 有嫡子在曲礼曰孤子当室名其嫡也文王世子曰
 正室守太庙是以正室名其嫡也此曰正室谓之门
 子则其重嫡之意深矣
 原曰礼别于五自然之等实存乎其间故其度数等
 降之不同特辅其自然者以等之而已用等之不同
 有尊卑焉于是辨其庙祧之昭穆有贵贱焉于是辨
 其衣服车旗宫室之等有亲疏焉于是辨其三族之
 别故昭穆辨则尊卑明矣五服辨则情分明矣车旗
卷六 第 61a 页 WYG0096-0729c.png
 宫室有禁则贵贱明矣三族之亲疏辨则爱敬兴而
 宗法立矣天下之治亦曰礼以辨分明于上则道义
 之俗兴于下矣
毛六牲辨其名物而颁之于五官使共奉之辨六齍之
名物与其用使六宫之人共奉之辨六彝之名物以待
果将辨六尊之名物以待祭祀宾客掌衣服车旗宫室
之赏赐掌四时祭祀之序事与其礼若国大贞则奉玉
帛以诏号
卷六 第 61b 页 WYG0096-0729d.png
 释曰毛者择其毛色也辨六牲之名号与其物也颁
 之五官者司徒主牛宗伯主鸡司马主马及羊司寇
 主犬司空主豕太宰赞王牲事不奉牲在器曰齍六
 齍黍稷稻粱麦菰也六宫之人世妇云女宫之宿戒
 是也王氏曰祭祀之事莫重于牺牲粢盛牲天产也
 故属乎阳粢地产也属乎阴故王牵牲后荐玉齍牲
 必共奉于五官以五官所以续王之事而终以成外
 治者粢必共奉于六宫者以六宫之人所以续后之
卷六 第 62a 页 WYG0096-0730a.png
 事而终之以成内治者也六彝鸡彝鸟彝斝彝黄彝
 虎彝蜼彝盛郁鬯也果与祼同将送也名既不同所
 用亦异故辨之六尊牺尊象尊壶尊著尊大尊山尊
 也王氏曰尊彝皆以用祭祀宾客于彝言果将于尊
 言祭祀宾客相备而已言彝祼将则尊酌献可知也
 衣服车旗宫室王以赏赐有功者书曰车服以庸祭
 之序事先后所当行之事其礼有隆杀之别大贞以
 事之大者而卜以贞之贞以问问以知吉凶若卜立
卷六 第 62b 页 WYG0096-0730b.png
 君卜大封及迁都之类奉玉帛所以礼神号神号即
 太祝之六号小宗伯诏之
大祭祀省牲视涤濯祭之日逆齍省镬告时于王告备
于王凡祭祀宾客以时将瓒果诏相祭祀之小礼(省所/景反)
(瓒才旦反/果音贯)
 释曰充人系牲执事涤濯祭器小宗伯省之视之饎
 人奉粢盛以入簠簋小宗伯逆之烹人烹牲省之时
 谓当祭之时备谓祭物之备小宗伯以告于王瓒天
卷六 第 63a 页 WYG0096-0730c.png
 子圭瓒诸侯璋瓒祼谓以圭瓒或郁鬯而祼之也祭
 祀以时而授王宾客以时而授宗伯祭祀小礼未祭
 则诏之既祭则相之
凡大礼佐大宗伯赐卿大夫士爵则傧小祭祀掌事如
大宗伯之礼大宾客受其将弊之赍
 释曰诏相大礼者大宗伯也小宗伯但佐之而已王
 命诸侯则大宗伯傧故赐卿大夫爵则小宗伯傧进
 之也小祭祀则小宗伯专之赍持送也谓所赍来贡
卷六 第 63b 页 WYG0096-0730d.png
 献之物也诸侯来朝礼毕于庙贡国所有行三享之
 礼以玉币致享既讫其庭实之物小宗伯受之
若大师则帅有司而立军社奉主车若军将有事则与
祭有司将事于四望(与音/预)
 释曰有司太祝也出师立社主曰军社奉社主以行
 曰主车古者大师则先有事于社与庙然后载社主
 与迁庙之主以行故书云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戮于
 社军将有事谓与敌合战也主将有事则小宗伯以
卷六 第 64a 页 WYG0096-0731a.png
 当与祭于军中司马之官实典焉四望之祭则遣其
 所属之有司往行事焉谓军祭四望也
若大甸则帅有司而馌兽于郊遂颁禽大灾及执事祷
祠于上下神示(甸读曰田/馌于辄反)
 释曰大甸大田猎也有司大司马之属官馌馈也谓
 以兽而馈四方之神也颁禽谓以予群臣禽虽多择
 取三十焉每等得十为三等其馀以予士大夫习射
 于泽宫中而分之既馌兽于神乃颁于人先神后人
卷六 第 64b 页 WYG0096-0731b.png
 也献神用其大故曰兽颁禽用其小故曰禽大灾水
 火之类执事大祝也求福曰祷报祭曰祠先王靡神不
 举要与民同患而已
王崩大肆以秬鬯渳及执事涖大敛小敛帅异族而佐
县衰冠之式于路门之外及执事视葬献器遂哭之卜
葬兆甫竁亦如之既葬诏相丧祭之礼成葬而祭墓为
(渳亡婢反敛力艳反县音玄衰/七雷反竁充芮反或读为穿)
 释曰大肆陈尸而伸之也渳浴也以秬鬯浴尸也涖
卷六 第 65a 页 WYG0096-0731c.png
 临视也异族佐敛使疏者以相助也县衰冠之式欲
 其制度之齐也及执事视葬器者执事梓匠之属至
 将葬献明器之材又献素献成皆于殡门外王不亲
 哭有官代之小宗伯是也卜葬兆卜墓之营域也甫
 始也竁穿地为圹皆如上哭之既葬坎已掩也丧祭
 谓虞祔以安之也檀弓曰葬日虞弗忍一日离也是
 日也以虞易奠卒哭日成事是日也以吉祭易丧祭
 明日祔于祖父成葬丘已封也天子之冢不一日而
卷六 第 65b 页 WYG0096-0731d.png
 毕位坛位也谓祠后土于墓左也以为王体魄托于
 此地祀其神以安之也
凡王之会同军旅甸役之祷祀肄仪为位国有祸灾则
亦如之凡天地之大灾类社稷宗庙则为位凡国之大
礼佐大宗伯凡小礼掌事如大宗伯之仪
 释曰肄习也习仪为坛位也大灾如日月食水旱地
 震之类合聚其神而祷祀之故曰类数者有事于神
 皆小宗伯为位也大礼统于尊则佐之小礼摄于已
卷六 第 66a 页 WYG0096-0732a.png
 则专之非王亲行曰小礼
肆师之职掌立国祀之礼以佐大宗伯立大祀用玉帛
牲牷立次祀用牲币立小祀用牲以岁时序其祭祀及
其祈珥(祈巨既反/珥而志反)
 释曰肆陈也国祀总鬼神示而言也大宗伯言礼之
 所用肆师则备陈其物以致其用故曰立佐助也大
 祀天地次祀日月星辰小祀司命以下玉取阳精之
 纯以礼神帛取人功之勤以交神牲取天产之精以
卷六 第 66b 页 WYG0096-0732b.png
 事神牷色之纯者下只言牲者色不必纯也刘氏曰
 天神地示人鬼皆国祀也即其祀中有三等之差故
 以玉帛牲牷明其大小则祀典立矣每岁四时祭祀
 定其先后之序祈珥旧作玑衈谓成庙而衅血之事
 愚谓祈者祈福珥者弭灾
大祭祀展犠牷系于牢颁于职人凡祭祀之卜日宿为
期诏相其礼视涤濯亦如之祭之日表齍盛告洁展器
陈告备及果筑鬻相治小礼诛其怠慢者掌兆中庙中
卷六 第 67a 页 WYG0096-0732c.png
之禁令凡祭祀礼成则告事毕(职当为樴之/弋反鬻音煮)
 释曰展阅也牲之牷者谓之牺牲之纯者谓之牷牢
 闲也所以系牲职人谓充人及监门人也颁之使养
 其牲也卜日卜祭祀之日宿为期先卜祭之夕定其
 期及卜之时诏相其礼也粢六榖也在器曰盛谓当
 祭之日具其黍稷盛于簠簋以徽识表其名而告洁
 也又陈列祭器实之展视之而告备具也筑郁金草
 及祼之时煮之以和秬鬯之酒以降神也群臣行礼
卷六 第 67b 页 WYG0096-0732d.png
 则相治之执事之人有怠慢者则诛责之兆四郊神
 位也庙七庙也掌其禁令平时不得侵犯也礼成告
 事毕终其礼也
大宾客涖筵几筑鬻赞祼将大朝觐佐傧共设匪瓮之
礼飨食授祭与祝侯禳于畺及郊大丧大渳以鬯则筑
鬻令外内命妇序哭禁外内命男女之衰不中法者且
授之杖(瓮于/贡反)
 释曰大宾客王之兄弟及公侯来朝也涖筵几司几
卷六 第 68a 页 WYG0096-0733a.png
 筵设之肆师临之郁鬯郁人共之肆师鬻以和之祼
 则小宗伯将之肆师赞之大朝觐宗伯傧肆师为承
 傧也匪以实币瓮以实醯醢也其事其物掌客笾人
 共之其所设之礼则肆师为之飨以酒饮宾食以食
 食宾也授祭授宾以祭食也王祭则膳夫授之宾祭
 则肆师授之候者候迎善祥禳者禳去妖气国之有
 候有禳远或至于五百里之畺近或至于百里之郊
 小祝实主其事而肆师与之偕行焉大丧大渳以鬯
卷六 第 68b 页 WYG0096-0733b.png
 筑香草煮以为鬯以浴尸也序哭使相次序也外命
 男六卿以下也内命男朝廷卿大夫士也其妻皆为
 外命女内命女王之三夫人以下不中法违升数与
 裁制者授之杖者丧大记曰君之丧三日予夫人杖
 五日既殡授大夫世妇杖四制云七日授士杖
凡师甸用牲于社宗则为位类造上帝封于大神祭兵
于山川亦如之凡师不功则助牵主车凡四时之大甸
猎祭表貉则为位(甸音田/貉音陌)
卷六 第 69a 页 WYG0096-0733c.png
 释曰社社之名主宗迁庙之木主军旅田猎之时用
 牲以祭社宗行主则设其神位类造皆祭名聚其神
 谓之类往其所谓之造类礼依郊祀而为之封谓累
 土为坛也大神社及方岳也兵之所过山川皆有祭
 亦如之者用牲皆设神位也助助大司马也主车石
 主木主之车也师无功肆师助牵之恐为敌所得貉
 师祭也于所立表之处祭日则设神位焉陈氏曰表
 貉之祭其蚩尤也貉之祭盖使有司为之而立表于
卷六 第 69b 页 WYG0096-0733d.png
 阵前肆师为位甸祝掌祝号既事然后誓众而师田
 焉祃与貉一也
尝之日涖卜来岁之芟狝之日涖卜来岁之戒社之日
涖卜来岁之稼若国有大故则令国人祭岁时之祭祀
亦如之凡卿大夫之丧相其礼凡国之大事治其礼仪以
佐宗伯凡国之小事治其礼仪而掌其事如宗伯之礼
 释曰尝荐新榖也芟除田草也尝新榖则曰此芟之
 功又卜来岁宜芟否狝秋田也始习兵戒不虞也秋
卷六 第 70a 页 WYG0096-0734a.png
 狝之日又卜来岁有兵寇之警否社祭土神也秋祭
 报社之日又卜来岁稼事之成何如夫于得也不忘
 失安也不忘危先王与民同吉凶之患而为之卜焉
 欲预知其吉凶而防之也故太卜以八命赞三兆三
 易三梦之占以观国家之吉凶以诏救政救政者因
 其事而救之非徒卜之而遂已也大故水旱荒凶也
 令祭者社及禜酺也王氏曰岁时祭祀常礼也国有
 大故而祭非常礼也然皆待上令而后祭焉则其祀
卷六 第 70b 页 WYG0096-0734b.png
 事亦有节矣记曰礼有其举之莫敢废也有其废之
 莫敢举也谓此矣相其礼相其适子也大夫之丧职
 丧掌之肆师则相主丧之礼仪也大事如朝觐会同
 则从其长小事则肆师专掌其礼所谓小事则专达
 也治谓戒令之
 原曰礼官之纲不过吉凶宾军嘉而已其纲则大宗
 伯掌之其事则小宗伯治之至于节目之繁仪文之
 备而所以纲纪始终乎五礼者非设肆师之职以治
卷六 第 71a 页 WYG0096-0734c.png
 其繁则何以周全而无憾哉故曰经礼三百曲礼三
 千礼有经曲之分而官有大小之辨观之宗伯肆师
 亦可以见矣
郁人掌祼器凡祭祀宾客之祼事和郁鬯以实彝而陈
之凡祼玉濯之陈之以赞祼事诏祼将之仪与其节凡
祼事沃盥大丧之渳共其肆器及葬共其祼器遂狸之
大祭祀与量人受举斝之卒爵而饮之(狸与埋同斝古/雅反宜作嘏字)
(声之/误也)
卷六 第 71b 页 WYG0096-0734d.png
 释曰郁郁金香草宜以和鬯立官主之者祭以精意
 玉王祼用郁鬯贵气臭也故祭有三重献之属莫重
 于祼以精意尤在于此也祼器谓彝及舟与瓒也天
 地至尊不祼而用鬯宗庙社稷山川四方祼宾客亦
 有祼者承宾犹敬神尊之至也和郁鬯者以所煮之
 郁金和秬鬯实于六彝而陈列之祼玉王用圭瓒后
 用璋瓒濯之以致洁陈之以备用又因以赞其事焉
 诏仪奉玉进祼之威仪节时之早晚也凡王及后宗
卷六 第 72a 页 WYG0096-0735a.png
 伯之行祼事皆郁人沃水以盥手及洗瓒皆所以致
 洁敬其事也肆器陈尸之器也君设大槃造冰焉大
 夫设夷槃造冰焉士设床䄠笫有枕此为肆器葬之祼
 器遣奠之彝与瓒也埋之于祖庙阶间明奠终于此
 量人制从献之膰脯王酳尸尸嘏王此其卒爵也与
 量人受举嘏之卒爵而饮之使执事者皆得以蒙福
 也
鬯人掌共秬鬯而饰之凡祭祀社壝用大罍禜门用瓢
卷六 第 72b 页 WYG0096-0735b.png
赍庙用脩凡山川四方用蜃凡祼事用概凡副事用散
大丧之大渳设斗共其衅鬯凡王之齐事共其秬鬯凡
王吊临共其介鬯
 释曰秬如黑黍一稃二米酿为酒使芬香条畅于上
 下也不和郁谓之秬鬯饰之谓设巾社壝委土为坛
 所以祭也大罍瓦罍也禜门风雨水旱疫厉之灾则
 禜祭于国门瓢赍者取甘瓠割去祇以赍为尊脩蜃
 概散皆漆尊也脩读曰卣卣中尊也谓献象之属中
卷六 第 73a 页 WYG0096-0735c.png
 尊者彝为上罍为下蜃画为蜃形概尊以朱带络腹
 无饰曰散是故社用罍以出于土也禜门用瓢赍中
 虚而善容取其质也庙享人鬼人道尚文脩则饰以
 彩色故用脩山川四方为国阻固捍蔽蜃外坚有阻
 固之义故饰以蜃凡祼必和郁鬯而多少之齐宜适
 平焉故罍以概络腹能平物故也副则蜡而副辜以
 祭四方百物蜡以息老物物终则无饰矣故用散与
 散乐散车同意也大丧大渳设斗斗所以沃尸也衅
卷六 第 73b 页 WYG0096-0735d.png
 鬯衅尸以鬯酒使之香美王齐所以致洁以交神故
 用鬯以浴所以致其香洁介副也王吊临诸臣有副
 使同行天子无客礼于天下而有挚礼于鬼神天子
 以鬯为挚共介鬯则以介致之而已 王氏曰夫秬
 一稃二米天地至和之气所生名曰鬯以言和气之
 条畅也祼之事必以郁和鬯者以明其德之馨香也
 其色黄则以明其德之中而著乎外也先王所以承
 祭祀而交神明者其德如此故郁所和鬯乃用以祼
卷六 第 74a 页 WYG0096-0736a.png
 鬯人所共秬鬯不和郁者用之以陈而已郁鬯之有
 秬黍亦犹五齐三酒之有玄酒也亦反本复古不忘
 其初之意与
鸡人掌共鸡牲辨其物大祭祀夜嘑旦以百官凡国
之大宾客会同军旅丧纪亦如之凡国事为期则告之
时凡祭祀面禳衅共其鸡牲(嘑火吴反音/叫禳如羊反)
 释曰鸡为物至微而设官者尊祭祀必预养之也宗
 伯主鸡故次于此物谓毛色也辨之者阳祀用骍阴
卷六 第 74b 页 WYG0096-0736b.png
 祀用黝夜嘑旦夜漏未尽鸡鸣时也呼旦以警起百
 官使兴也夫鸡其色有文其鸣知时文以事神时以
 觉人鸡之德亦大矣用之重也宜矣四者礼之大也
 皆以鸡鸣为度故曰亦如之凡国事不止五事也为
 期为行事之时候也告时告主事者行事之时也必
 鸡人告之以鸡知时故也凡祭祀宗庙之属也面禳
 四面禳祭去恶祥也衅衅门与夹室也此二者皆以
 鸡牲共之也
卷六 第 75a 页 WYG0096-0736c.png
司尊彝掌六尊六彝之位诏其酌辨其用与其实春祠
夏礿祼用鸡彝鸟彝皆有舟其朝践用两献尊其再献
用两象尊皆有罍诸臣之所昨也
 释曰尊以盛酒用以献也彝以盛鬯用以祼也六尊
 献尊以下六彝鸡彝以下位尊彝所陈之位诏告也
 告王及后与诸臣所酌为祼献者不同也用谓四时
 祭祀之用实谓郁鬯以实彝齐酒以实尊皆当辨之
 也春祭曰祀夏祭曰礿皆宗庙之祭也鸡刻鸡形鸟
卷六 第 75b 页 WYG0096-0736d.png
 刻凤形于彝也二彝皆实以郁鬯待祼舟尊下台若
 今承槃王氏曰彝皆有舟为酒戒也盖舟能载物所
 受过量则有沉溺之祸朝践即朝献也曰践者言笾
 豆有践也献读为牺牺尊者画牛于尊腹也象尊画
 象也尊必两者一实醴齐王酌以为三献二实缇齐
 后酌以为四献再献即馈献也以序言之故曰再献
 象尊亦必以两者一实盎齐王酌以为五献一实缇
 齐后酌以为六献王之七献则牺尊之醴齐后之九
卷六 第 76a 页 WYG0096-0737a.png
 献则象尊之盎齐罍所以副贰其尊也昨与酢同盖
 诸臣酌于罍以为九献也不言献者迟王后故曰酢
 也
秋尝冬烝祼用斝彝黄彝皆有舟其朝献用两著尊其
馈献用两壶尊皆有罍诸臣之所昨也凡四时之间祀
追享朝享祼用虎彝蜼彝皆有舟其朝践用两大尊其
再献用两山尊皆有罍诸臣之所昨也
 释曰斝彝画禾稼于彝秋者禾稼西成之时故用斝
卷六 第 76b 页 WYG0096-0737b.png
 彝黄彝画黄目于彝郊特牲曰黄目者郁气之上尊也
 黄者中也目者气之清明也言酌于中而清明于外
 冬者万物归根复命之时蛰坏其封故用黄黄土色
 也曰献者言其献齐酒之物也著尊者无足著地也
 春耕故用牺尊夏假大故用象尊秋敛华就实故用
 著尊冬劳乎坎之时故用酒壶之尊藏以劳之之意
 时祭之外亲远为之迁庙主追而祭之谓追享亲近
 为祖为考每月朔朝于庙谓之庙享虎为义兽蜼为
卷六 第 77a 页 WYG0096-0737c.png
 知兽画其形于彝取其义也大尊大古之瓦尊有反
 本复始之义山尊画为山形致养之义
凡六彝六尊之酌郁齐献酌醴齐缩酌盎齐涚酌凡酒
脩酌大丧存奠彝大旅亦如之(献酌献字素何反读为/摩莎之莎字之误也涚)
(舒锐反脩直/历反读为涤)
 释曰凡言酌者谓皆泲之使可酌也祼用郁齐用之
 于始献故曰献酌朝践用醴齐浊用茅泲之故曰缩
 酌记曰缩酌用茅明酌也馈献用盎齐涚新之也以
卷六 第 77b 页 WYG0096-0737d.png
 清泲之拭匀而涚之也诸臣自酢用凡酒脩治也凡
 酒三酒也涤酌以水和而泲之惟大事于太庙备五
 齐三酒存省也谓大遣时奠者朝夕乃彻也旅者大
 故之祭也亦存其奠彝则陈之不即彻也
司几筵掌五几五席之名物辨其用与其位凡大朝觐
大飨射凡封国命诸侯王位设黼依依前南乡设莞筵
纷纯加缫席画纯加次席黼纯左右玉几祀先王昨席
亦如之(黼音斧依于岂反莞音管纷/读为粉纯章允反缫读为藻)
卷六 第 78a 页 WYG0096-0738a.png
 释曰五几玉彫漆彤素几也五席莞缫次蒲熊席也
 名以命之物以色之也用谓所设之席位谓所设之
 次也大朝觐非常朝因会同而行朝觐之礼也大飨
 王与诸侯行飨礼于庙也大射王将祭祀择士射于
 泽宫中也封国以茅包社稷之土于其方而封之也
 命诸侯朝而命之列于诸侯也王位天子常位也设
 新设也黼状如斧其绣白黑采以绛帛为质也依状
 如屏风即扆也以其设于户墉之间谓之依设黼其
卷六 第 78b 页 WYG0096-0738b.png
 上也依前设王席南乡向者明之义筵亦席也天子
 之席三重初在地者为一重谓之筵以莞为之而缘
 以白绣之粉加其上者谓之缫席以五采为之画云
 气为缘也再加其上者次席即桃枝席以黼缘也莞
 即管也草似兰缫即藻也削蒲蒻编以五采次以桃
 枝竹为席次列成文者纷如绶有文而狭者画云气
 黼白果采纯缘也五几莫贵于玉设于左右以为凭
 优至尊也郑氏曰昨读曰酢谓祭祀及王受酢之席
卷六 第 79a 页 WYG0096-0738c.png
 尸卒食王酳之卒爵祝受之又酌授尸尸酢王于是席
 王于户内后诸臣致爵乃设席是也盖祀先王之席
 乃尸酢席皆如上三种也
诸侯祭祀席蒲筵缋纯加莞席纷纯右彫几昨席莞筵
纷纯加缫席画纯筵国宾于墉前亦如之左彤几甸役
则设熊席右漆几(缋胡内反/彤徒冬反)
 释曰诸侯祭祀席用蒲筵以蒲草为筵也缋纯画采
 色为缘也右彤几以几之彫刻者设于右莞席纷纯
卷六 第 79b 页 WYG0096-0738d.png
 天子以为下筵诸侯以为上席贵贱之等也昨席诸
 侯酳尸尸酢主君之席摹成物体为尽不言几无几
 也国宾诸侯来朝孤卿大夫来聘也亦如之为筵席
 与纯于墉前亦如上二种席也彤丹色为饰而设于
 左天子设几于左右诸侯阴事尚右阳事尚左王田
 有司祭表貉所设席熊席以熊皮饰席几用漆几
凡丧事设苇席右素几其柏席用萑黼纯诸侯则纷纯
每敦一几凡吉事变几凶事仍几(柏音迫萑音/丸敦读曰焘)
卷六 第 80a 页 WYG0096-0739a.png
 释曰丧事几奠也苇似芄而粗萑似苇而细拍逼地
 之席诸侯则纷纯谓诸侯之柏席亦用萑但缘则用
 粉也敦读曰焘覆也每敦一几以其体实不同祭于
 庙同几精气合也变几者王祭宗庙祼于堂馈食于
 堂绎于祊每事易几神事尚文示新之也仍因也凶
 事谓几奠几朝夕相因丧事尚质也陈氏曰席莫贵
 于次席黼纯桃枝席也王筵莞而无蒲纯有黼而无
 缋诸侯筵有蒲与莞席有莞缫而无次纯有缋而无
卷六 第 80b 页 WYG0096-0739b.png
 黼则害制之义故次
 
 
 
 
 
 
 周礼全经释原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