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
卷四 第 1a 页 WYG1137-018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五峰集卷四

  宋 胡宏 撰

  皇王大纪论

  鸿荒讹真

  鸿荒文明天行也鸿荒之世结绳而治理则昭然其事
不可详矣世传天地之初如鸡子盘古氏以身变化天
地日月山河草木于其中所谓讹矣失其真而盘姓为
卷四 第 1b 页 WYG1137-0187b.png
万姓之先则不可没者也

  书传散失

  世传羲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
书谓之五典孔子讨论坟典断自唐虞上世文书简邃
经三季而失其传不可得而论次故也今去孔子又远
矣乃始于古初不亦过乎吁因秦焚书后世竞传古先
事纷乱怪诞迷误后生无所考正其有能不悖于理者
可不采拾乎其有显然谬妄背义而伤道者可不剪削
卷四 第 2a 页 WYG1137-0188a.png
乎其有诬罔圣人者可不明辨乎或谓有欲正人心息
邪说之志愚敢僭孟轲氏之名乎哉考其事穷其理以
自正而已

  帝王别姓

  按史载五帝三王惟包羲为别姓自炎帝而下皆同宗
也历世绵远虽不可考其然否以理推之则或可信今
夫在天则日月递照而五星二十八宿不得与之争光
在水则大江浊河贯注华夏而众水演迤不得与之争
卷四 第 2b 页 WYG1137-0188b.png
道在山则岍嶓冢横亘四海之内而万山低伏不得与
之争势在人则包羲神农黄帝尧舜禹汤文武仲尼杰
出一世独与天地相似而俊材异能之士委命陈力不
得与之争圣何独至于姓而疑之其可疑者世数多寡
长短耳故愚特载其苗裔而于世数则略之云

  开辟纪年

  或传自开辟或曰自燧皇至于春秋获麟之岁二百七
十六万年分为十纪六纪在包羲前三纪在包羲后而
卷四 第 3a 页 WYG1137-0188c.png
末纪流讫于黄帝者也谨按包羲始画卦造书契夫孰
知其前之六纪五百年必有王者兴自包羲至于黄帝
两纪五十馀万年间作者惟神农氏一人其妄可知故
自盘古至于帝喾虽有记其年者皆不敢信姑载其事
而已西洛先觉邵雍氏作皇极经世书纪尧即位之年
起于甲辰惟雍精及天地之数必不妄也故用之以表
时序事庶几其可以传信乎

  皇帝王霸

卷四 第 3b 页 WYG1137-0188d.png
  刘道原博极群书以为古无三皇五帝三王五霸之数
其辞甚悉愚以为如是称而逆理害义虽人谓之圣贤
之经犹当改也苟于理义无伤害虽庸愚之说犹可从
也皇帝王霸虽经不称其数而杂见于前修之文非有
逆理害义之事也奈何必欲去之乎皇者初冒天下者
也帝者主宰天下者也王者天下归往者也自燧人氏
而上则三皇之世也包羲神农黄帝尧舜是五君者有
先天地开辟之仁后天地制作之义人至于今受其赐
卷四 第 4a 页 WYG1137-0189a.png
故孔子曰包羲氏没神农氏作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
作按黄帝之后少昊颛顼高辛皆尝帝天下矣孔子所
以越而遗之必称尧舜者以三君居位仅可持其世而
已未尝有制作贻万世故也则五帝之名以定矣夏禹
商汤周文之为三王齐桓晋文秦穆宋襄楚庄之为五
霸其迹详甚焉可诬也

  宫声玄妙

  旨哉声之宫也犹五行之土金木水火得之然后生犹
卷四 第 4b 页 WYG1137-0189b.png
四端之仁义礼智得之然后行犹事之中万物得之然
后成是故宫声者不可以易知也必上有体元之君下
有调元之臣安土乐天然后宫声可识而雅乐可复也
后世以其浅陋之德而欲求玄妙之声必不应矣惟礼
亦然故孔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女娲补天

  世传往古天不兼覆女娲炼五色石以补天其言虽陋
甚推其夲旨盖言女娲以妇人能理男子之事耳乃妇
卷四 第 5a 页 WYG1137-0189c.png
人而有雄才大略者也后世唐武氏其似之乎此非常
之变也自汉以来不择天下之才任以为相寄托宗庙
社稷之主而以天下大柄倚任妇人女子其有不生祸
乱者亦云幸矣幸也者小人之事非大人之道天下公
器不受正命乃欲小人之道持之岂非不知学之过欤
若汉之武帝蜀之昭烈托霍光而寄孔明其于道学概
乎有闻者矣

  西方佛教

卷四 第 5b 页 WYG1137-0189d.png
  潜心三皇之纪则知太和保合生育无穷之道无始而
有始无终而有终者也是故有鸿荒之时亦犹日之夜
月之晦时之冬焉盈虚升降终而复始于穆之不已而
成四时之造化于皇群圣体是以为三纲为礼乐事本
乎道道藏乎事天生人人成天三皇尸其体五帝妙其
用禹汤文武成其功孔子孟轲传其学轲之死虽未有
得其传者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有恒性谁能出不
由户何莫由斯道也当周昭王时西方有杰人厌苦世
卷四 第 6a 页 WYG1137-0190a.png
累欲求超脱之道遂捐君叛亲弃妇入山刻私意穷幻
见驾空说曰我得心法变现万端出入生死愿欲必从
而非一世事物之所能婴也汉明帝时其书始入中国
魏晋以上为其徒有禁逮乎末流周立典教插破中国
据名山胜地千百为群说渺茫陈祸福以恐喝愚众而
士大夫争信乡之灭义忘亲三纲弛绝人无宰物之情
由之此矣可不惧乎夫阴阳刚柔天地之体也体立而
变万物无穷矣人生合天地之道者也故君臣父子夫
卷四 第 6b 页 WYG1137-0190b.png
妇交而万事生焉酬酢变化妙道精义各有所止亦无
穷已彼惟欲力索于心而不知天道故其说周罗包括
高妙玄微无所不通而其行则背违天地之道沦灭三
纲体用分离本末不贯不足以开物成务终为邪说也
噫戴天履地冬裘夏葛渴饮饥食语默坐起应其身万
事皆不能与常人殊异独于君臣之义父子之仁夫妇
之礼则扫之除之殄之灭之谓之尽性可乎谓之不失
其心可乎是又下于杨墨一等矣中华豪杰天下有大
卷四 第 7a 页 WYG1137-0190c.png
道列圣之所传授者日新而无穷也岂可冥然为西方
邪说所诱化而不自知耶

  九黎乱教

  邪说之为人害也久矣以五帝之时九黎犹乱风教自
汉以来圣学绝灭世衰一世在上之人苟且侥倖功成
而气盈利得而志怠崇尚势力而不知仁义者是故虽
隆盛之时礼制不必行刑赏不必中民不知方故释氏
巫祝得以其说诳惑斯民为之荐死求生祈福免祸天
卷四 第 7b 页 WYG1137-0190d.png
下靡然从之在上者恬然不复知礼制刑赏之夲在下
者安之不复知正心修身之实鬼教浮虚之言遍天下
风俗既移孰能不外饰事君之礼内怀背上之心志在
仗节死义以三纲为己任临事不苟免乎抑庶几颓靡
之风可一变也

  姜嫄生稷

  天地之间有气化有形化人之生虽以形相禅固天地
之精也姜嫄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志之所至气亦至焉
卷四 第 8a 页 WYG1137-0191a.png
气之所至精亦至焉故履帝喾之武而敏歆于是有子
不可谓怪而诸儒不识陋可知也至于谶纬之书谓庆
都感赤龙之精而生尧简狄吞玄鸟之卵而生契则诬
矣何者人也乃与繁气交而生人则无是理也是以载
其事而削其辞焉西汉薄太后有苍龙据腹之祥而生
文帝若非史氏记之详明则后世必谓与龙交而生子
矣是故儒者莫要于穷理理明然后物格而知至知至
然后意诚而心不乱

卷四 第 8b 页 WYG1137-0191b.png
  二女嫔虞

  子告父母而娶女氏告父母而字此婚礼之常也若夫
圣人不居庙堂之上而穷居山林圣人人伦之至而反
不得于父母此则非常之大事也尧为天子当此非常
之事岂得不以为急务是故二圣人略常礼以天子二
女嫁于匹夫既二女嫔虞瞽瞍底豫圣人之化行而人
伦明于天下后世岂特区区不格奸于一家一时而已
圣人其达权乎去轻以就重略名以全实亏小以用大
卷四 第 9a 页 WYG1137-0191c.png
舍近以图远圣人之所以变化莫测而天下之所以治
也圣学衰微当事任者尚变诈随流俗急轻而缓重务
名而弃实知小而谋大图近而忘远因循苟且以是为
权兆于灭亡而不悟悲夫

  帝尧知人

  某闻诸先君子曰知人之哲无过于尧有言丹朱可登
庸者已知其嚚讼有言共工若予采者已知其象恭有
言伯鲧可治水者已知其方命有言舜可逊以位者则
卷四 第 9b 页 WYG1137-0191d.png
曰俞闻之矣妻舜以二女观其刑家二女嫔虞瞽瞍底
豫而家齐乃命以位观其治国五典克从百揆时叙四
门穆穆而国治纳于大麓使大录万几之政观其平天
下无烈风雷雨之迷天地之和应而天下平然后授以
帝位此事理之次不可易者也司马子长曰尧使舜入
山林川泽暴风雷雨舜行不迷尧以为圣吁安得此浅
陋之言哉夫处巳之难莫难于正心诚意处物之难莫
难于齐家治国平天下观其家齐国治天下平则知其
卷四 第 10a 页 WYG1137-0192a.png
意诚心正矣意诚心正与天地参不可以有加矣于是
又使入山林川泽岂所以试乎且烈风雷雨非可期者
也设若不遇尧将遂无以知其圣耶此真齐东野人之
语而子长不察也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故君子
于文词有滞者取其理与义可矣

  六宗之说

  肆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此阙文失其次者也其文宜曰
受终于文祖禋于六宗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肆类于
卷四 第 10b 页 WYG1137-0192b.png
上帝宜于冢土望于山川书经焚毁伏生耄矣口授于
人故多阙失也国有大事必既告诸祖宗然后告于天
地以及群神此礼之常也故张耄以六宗为三昭三穆
学者多从其说孔安国曰六宗者四时也寒暑也日也
月也星也水旱也夫圣人名必当物祀上帝而为之类
者本乎天者咸在其中也况四时寒暑水旱与日月星
辰之运即天神之奥又可分裂各为神乎古者大旱雩
于上帝不曰雩于旱神斯可见矣历代诸儒之说咸与
卷四 第 11a 页 WYG1137-0192c.png
孔氏不相远独虞喜以六宗为地察之于理无义考之
于文无徵虽欲取之其孰信之

  九河之迹

  龙门华阴底柱孟津大坯大陆皆河之冲也九河之处
徒骇最北鬲津最南其中二百馀里地势平延其流㳽
漫易以淤塞迁徙不常故禹多与之地使下流通广则
中国无河患及齐桓公擅一时之利不顾大河形便为
万世虑适河行徒骇遂因以太史马颊覆釜胡苏简洁
卷四 第 11b 页 WYG1137-0192d.png
钩盘鬲津入河之地兴树艺立城邑河之下流始迫隘
矣自是以后中国始以河为患焉为天下者何必与水
争此地乎不计其利深计其害捐河故地以与河亦省
事安民永世之一策也

  后稷祭天

  后稷人臣祭天可乎尧之初载地未平天未成制度草
草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诞降嘉种人赖以生焉于
是祭报天而兴嗣岁礼时为大若后人效之则乱矣

卷四 第 12a 页 WYG1137-0193a.png
  鼎象百物

  史载秦灭周九鼎入于秦自是不复见左氏以为鼎者
图象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者也愚窃以为诬矣
何则魑魅魍魉自古不以为天下患惟鄙夫鄙妇则或
言之缙绅先生不道也王者协于上下以承天休乃以
此为事而庸铸之于鼎乎然则禹所铸者何也始除洪
水之害别九州之分野差土田之高下定贡赋之式度
立井田封建之经界尽一时生养斯民之道矣故又铸
卷四 第 12b 页 WYG1137-0193b.png
于九鼎以为万世准绳桀有昏德而迁于商商纣暴虐
而迁于周如此其重也春秋之时晋郑铸刑书则知古
人创立制度欲传远久者必于鼎矣秦方废井田开阡
陌除封建置郡县灭先王之迹焚及简编况鼎者明著
制度章章坚大之器乎秦不沈之于伊洛必沦之于缠
涧矣始皇百不资于先代而无故求周鼎于泗水则其
欲诡惑天下之意可知矣汉兴去古未远易曰解利西
南无所往其来复吉有攸往夙吉高祖父子兄弟知无
卷四 第 13a 页 WYG1137-0193c.png
所往之利而不知来复往夙之吉侵寻至今茫茫禹迹
法度尽废上不仁其身民各私其有不均不平不正不
定暴虐无告冤陷困穷争斗滋起狱讼繁多皆此之由
也孰能居其位而仁其民博咨于天下求所以正诸

  千八百国

  甚哉秦始皇李斯之不仁也除封建蔑帝王明德之裔
绝公侯名臣之世郡县天下欲自专其利也夫诸侯之
兴自伏羲黄帝之际有未始制者则不可知然天运方
卷四 第 13b 页 WYG1137-0193d.png
泰及禹平水土同九州分五服齐之以长道之以师公
侯伯子男各有定制无得踰越者矣夏商之季天下纷
乱汤武起而治之闻无一物不获其所矣未闻纵释强
大之诸侯而不裁正之也谨以天下之图按之四海之
内九州州方千里先王之制州建一百一十国则九州
千八百国之君乃自古诸侯之本数也而涂山之会称
万国者犹周有八百国之君而云抚万邦也圣人有不
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封建诸侯仁政之大者
卷四 第 14a 页 WYG1137-0194a.png
也秦人专利削除封建郡县天下天运方否自是而后
圣人之道不行人君莫不蓄独擅天下之心故袭用郡
县之制而不革也吁一蓄独擅天下之心已亡王道之
本修德用贤力行善政差可不大乱而已岂有三王之
至治乎天下之大不与天下共一人不好善则天下之
贤才尽废寇盗纷起彊敌凭陵所至如堤溃河决杀人
盈天下郡守县令莫之能禦也而国随以亡譬如人之
死于锋刃压于嵓石溺于风涛非天命之正者忠臣痛
卷四 第 14b 页 WYG1137-0194b.png
焉故周之建国自后稷也商之传世建桀宋也夏杞有
后致楚悼王而后息也是三代者经历变故而宗庙血
食咸二千馀年岂若秦隋卒暴汉唐亡则绝世乎有天
下者盍监泰否而凛诸

  寅宾出日

  寅宾出日寅饯纳日而不及月者传曰日之所行为中
道月五星随之而已故不及也周官曰冬夏致日春秋
致月失圣人之旨矣

卷四 第 15a 页 WYG1137-0194c.png
  舜禹避政

  尧舜命舜禹行天子之事舜禹亦既受命行天子之事
矣及尧舜既终又避其子何哉人臣至于代天子行天
下之政已亢矣况又将去人臣而为天子乎尧舜之丧
甫除舜禹政自已出使朱均去其宫室可则可矣是用
九而为首非所以明微也故舜禹避之以展天下之情
成得让之礼其心与计利害者辽乎如天地之不相及
也使舜禹而有计利害之心则是以争夺行尚何授受
卷四 第 15b 页 WYG1137-0194d.png
之有若夫益则又异于舜禹矣启贤能敬承继禹之道
益历事三代年亦老矣奉身而退顺天道也读书者
无以文害义则孟轲氏之言粲然明白无可疑者

  舜封有庳

  苏黄门曰世未有不能承其父母而能治天下者斯言
信矣象日以杀舜为事固非在妻二女之后此万章之
失也以象之傲其欲杀舜世有传之者安能必其无乎就
其事以处兄弟之间亦可以为训不必深辩也且弟以
卷四 第 16a 页 WYG1137-0195a.png
以杀兄为事在常人或有报复之心在贤者则必引咎
自责不藏怒不宿怨也在圣人则哀矜而训诱之矣是
故舜封象于有庳使吏治其国而象得衣食其租赋欲
常常而见之使源源而来友之至也先儒乃以有庳为
今之舂陵吁舜都蒲阪使诚封象于是则欲常常而见
之使源源而来所以道毙之也然则有庳当何居殆畿
内之地欤观此则汉文之于淮南晋武之于齐攸宋太
祖之于义康唐太宗之于元吉莫不有惭德可以为世
卷四 第 16b 页 WYG1137-0195b.png
戒矣

  五帝无裔

  愚读五帝书然后知圣人泽及斯民之远也后世有立
功于一时兴利于一邦者人犹追思而祀之是数圣人
者有功于天下万世曾不得推苗裔立宗子建庙庭春
秋四时享天下之报也有天下者端拱九重之内治其
国家上之天文下之地理中之人伦衣食之源器用之
利法度之章礼乐之则谁推明制作之也而忘之乎吁
卷四 第 17a 页 WYG1137-0195c.png
西方之人驾一偏空说失事理之正而其神像反得盘
踞中华名山巍嶪相望久听其雕梁画栋群沦灭三纲
之人而豢养之此何道也五榖不植侵渔民利耗蠹民
财乃细事耳为政者恬不以为虑诸华无人可悲之甚也

  马迁封禅

  舜柴于四岳所以致吾诚而教诸侯以必有事也封十
有二山使无牧伐表识一州之集盖示民以有事也五
载一巡狩周遍天下礼百神朝诸侯以抚兆民天行健
卷四 第 17b 页 WYG1137-0195d.png
圣人之行亦健天心无欲圣人之心亦无欲天德日新
圣人之德亦日新此圣人在位益久而天下益平治之
道也自史迁著封禅书载管仲言上古封禅之君七十
有二后世人主希慕之以为太平盛典然登不偏于四
岳封非十有二山入怀宴安不行五载一巡狩之制出
崇泰侈无纳言计功行赏之实镌文告成明示得意而
非所以教诸侯德也泥金检玉遂其侈心而非所以教
诸侯礼也心与天道相反事与圣人相悖故太平之典
卷四 第 18a 页 WYG1137-0196a.png
方举而天灾人祸随至者多矣梁许懋曰燧人之前世
质民淳安得泥金检玉结绳而治安得镌文告成是故
考舜可以知后世封禅之失稽懋言可以知史迁著书
之谬君天下者奈何信史迁而不信孔圣乎

  伊尹放太甲

  孔子曰太甲既立不明伊尹放诸桐三年夫三年之丧
天下之通丧也太甲上承其祖居忧三年宜矣何以谓
之放乎曰桐宫非嗣王居忧之常所也伊尹于是有废
卷四 第 18b 页 WYG1137-0196b.png
昏立明之意故特谓之放也苏氏曰汤放桀伊尹放太
甲圣人将以救天下后世不得已而为之者也以为不
得已之变则可以为道固当然则不可甚矣其凿矣兴
废道之常也圣人当兴废之际不得已而为者所以由
道也若非道固当然而迫于不得已之变是无本也本
则不立将何以识轻重定取舍济天下之艰难乎是故
衡陈然后可以决轻重本立然后可以趋变化故曰由
道也

卷四 第 19a 页 WYG1137-0196c.png
  舜禹崩葬

  记称舜葬苍梧刘道原以为舜巡狩南裔往而不返者欲
兆庶专意戴禹也谨按舜本以耄期倦于勤使禹摄政若
远巡荒外而死是与经意相反也且舜授禹以天下本乎
民心与天意耳使禹有天命舜虽不死于荒外何病于禹
使禹无天命舜虽死于荒外岂能有益于禹哉此记者谬
误道原习而未之察也若史记禹葬会稽道原曰大江之
南前代要服大禹死则葬焉何哉古者不墓祭时享存乎
卷四 第 19b 页 WYG1137-0196d.png
庙主王者以四海为家若魂气则无不之也秦汉而后人
君以死为大讳崇尚墓祭违经弃礼远事尸柩难以语乎理
矣善哉论也厥后少康封其子于越者岂不为禹葬所在故欤

  大禹菲恶

  人君虽不可劳人而佚巳亦不当薄巳以厚人贵为天
子富有天下其奉养有度自不致于薄也大禹贵为天
子富有天下而菲饮食恶衣服卑宫室不享其奉无乃
非中道耶吁鲧堙洪水得罪于天下以殛死者也禹平
卷四 第 20a 页 WYG1137-0197a.png
水土得天下心以有天下者也父以此诛已以此王虽
身得享其奉而有所不忍故菲恶卑陋不以天子为尊
荣也夫古之人爱其亲有深长之思如此哉故孔子重
赞之曰吾无间然有天下而不与于此见之矣

  启汤孥戮

  理得而无阿私是谓天意故可杀而不杀犹可赦而不
赦也一容私说于其间则非天意矣罚弗及嗣者尧舜
常典其所以兴也罪人以族者纣之虐政其所以亡也
卷四 第 20b 页 WYG1137-0197b.png
若夏启甘之战成汤鸣条之战称孥戮者此用誓众使
人必死之法不可以常典论虐政比也古者用兵皆出
于必不得已自非以至顺伐至逆至仁伐至不仁则不
举也驱人而致之死地苟非示以重法有踰于死或致
败绩使逆者肆行不仁者得志于天下其残害生民岂
有穷极故圣人权轻重不得已而有孥戮之事矣设有
不用命者则必施之岂空言哉后世儒者不复知兵当
天下大难放弃军律使逆贼肆行杀人盈天下而莫之
卷四 第 21a 页 WYG1137-0197c.png
禁也非天意矣

  夏商之事

  夏商之事阙失最多虽圣人去取之意不可尽见如胤
侯征羲和以其事考之废之可耳何致兴师疑其党于
羿欲假托于正仗兵威以恐动天下者也人臣当是时
或内受顾托或外掌藩宣则宜辨之于早小心翼翼广
求邻援虽胜负不可必行法以立命则忠臣矣今羲和
虽不党于羿乃沈湎于酒废时乱日自取灭亡乌得为
卷四 第 21b 页 WYG1137-0197d.png
忠圣人载之者以为后世戒也或曰先时者杀无赦不
及时者杀无赦此军法一切之政也是道也以用于民
事则可谓之一切之政在军法则为令典矣又曰威克
厥爱允济爱克厥威允罔功此誓众一切之言也是道
也以用于民事则可谓之一切之言在军法则为善政
矣胤侯之书正军事也其举兵之志则王者之罪人也
其行军之法则未为过故孔子悉取其言而不削也

  少康中兴

卷四 第 22a 页 WYG1137-0198a.png
  人杀其父子必欲死人辱其君臣必欲报忍死谋报能
以天道为定命不观敌势而改图则庶几焉苟顾其私
内觊大利外畏大难虽有良心日销月铄其不忘君父
者希矣少康靡鬲真人臣子哉志在讨贼行吾义而已
非图富贵者也故受困厄而不渝滨死亡而不怠兢兢
业业经营四十年然后克殄元凶祀夏配天不失旧物
呜呼此真可谓中兴者矣故唐虞世南论历代中兴之
主以少康为首噫前王之所爱后主之师也可不鉴哉

卷四 第 22b 页 WYG1137-0198b.png
  伊尹幡然

  下士而上天位也天位圣人之大宝也义则贵利则贱
伊尹之所以不从汤命者恐其以为利也三聘幡然而
起者知其非为利也居天位者慎毋以爵禄期人哉其
有弃天下如敝屣视富贵如浮云者必望望然去之矣
所得而官使者皆冀事功求温饱之士亡国败家率由
于此矣

  成汤征伐

卷四 第 23a 页 WYG1137-0198c.png
  齐桓晋文仗义为利者也犹须王命以率诸侯成汤则
尚义矣征伐大事必请王命书经焚毁失亡过半文无
所徵是以不可得而书也

  成汤改元

  古史不载汤改元独刘道原载之愚窃以为非其实也
夫人君即位之一年谓之元年所以谓一为元者窃譬
诸人犹其始生也犹其有首也生之时一定而不可再
身之首一生而不可易成汤之元立于桀之三十五载
卷四 第 23b 页 WYG1137-0198d.png
矣其所以克享天心受天明命以有九有之师爰革夏
正本是而为之者也又可改乎元者义之所存非若一
二之为数也后世以元为数而不知其义如汉武之初
年曰建元元年既曰元年则元已建矣又曰建元岂不
赘乎后又因事别建年号如曰元朔元年既曰元又曰
朔又曰元年失其义也甚矣呜呼使人君知此意而体
之则元原于一岂至如是纷纷乎

  史记谬妄

卷四 第 24a 页 WYG1137-0199a.png
  太史公记汤崩太丁蚤死外丙立二年仲壬立四年相
继而崩然伊尹立太甲非其实也何以知非其实二帝
官天下定于与贤三王家天下定于立嫡立嫡者敬宗
也敬宗者尊祖也尊祖者所以亲亲也兄死弟及不敬
宗尊祖本支乱而争夺起矣岂亲亲之道也哉且成汤
伊尹以元圣之德戮力创王业乃舍嫡孙而立诸子乱
伦坏制大开争夺之端乎故公仪仲子舍孙而立子言
偃问曰礼欤孔子曰否立孙夫孔子殷人也宜知其先
卷四 第 24b 页 WYG1137-0199b.png
立之故矣而不以立弟为是此以素理知其非者一也
夫贤君必能遵先王之道不贤之君反是者也以殷世
考之自三宗及祖乙祖甲皆立子其立弟者盘庚耳必
有所不得已也岂有诸贤圣之君皆不遵先王之制而
沃丁小甲诸中才之君反皆遵耶此以人情知其非者
二也商自沃丁始立弟太史公阳甲之纪曰自仲丁以
来废嫡而更立诸弟子诸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
以其世考之自沃丁至阳甲立弟者九世则知仲丁之
卷四 第 25a 页 WYG1137-0199c.png
名误也沃丁既以废嫡立诸弟子生乱为罪则成汤未
尝立外丙仲壬明矣不然是成汤首为乱制又可罪沃
丁乎此以事实知其非者三也唐李淳风通于小数犹
能逆知帝王世数多少邵康节极数知来非淳风比也
其作皇极经世书亦无外丙仲壬名此以历数知其非
者四也经所传者义也史所载者事也事有可疑则弃
事而取义可也义有可疑则假事以诬义可也若取事
而忘义则虽无经史可也

卷四 第 25b 页 WYG1137-0199d.png
  禹灭三苗

  战国之时吴起有言三苗左洞庭右彭蠡修政不仁禹
灭之按虞夏之书舜窜三苗于三危在雍州之境及禹
灭之乃在洞庭彭蠡之间或曰三苗九黎之后也参考
传记黎苗之人反覆为乱经涉皇帝之世圣人屡迁之
而教扰之而不艾杀之其仁如天何可及也灭者废其
君易其统而已

  五帝北极

卷四 第 26a 页 WYG1137-0200a.png
  皇天上帝一而已矣参之天文而有五帝何也五者天
地之真元也所以起变化行鬼神而成万物者也一在
太微一在紫微一在摄提一在天市不在二十八宿之
位何也四者体也二十八宿运行者二十八宿职在运
行而一在大火何也是所以为一也其所以为一何也
冬十一月大火在子仲春在卯仲夏在午仲秋在酉而
太微摄提天市居其所众星随大火运行而系焉以其
居于北也故谓之北辰以其为众星之所系也故谓之
卷四 第 26b 页 WYG1137-0200b.png
北极古之王者动必法天故营寝庙立五门定都关要
巡狩天下岁一月东巡狩五月南巡狩八月西巡狩十
有一月朔巡狩应星而行庶几与天合德者乎

  盘庚三篇

  殷世有五迁若相若耿书史不载窃尝观盘庚三篇有
六善焉以常旧服正法度一也图任旧人二也无或敢
伏小人之攸箴三也以人情事理反覆训导开谕民心
使之通晓无纤毫恃尊高凭威势之意四也奠厥攸居
卷四 第 27a 页 WYG1137-0200c.png
始以无戏怠为戒五也钦叙有德有谋之人而不肩好
货六也一举而六善立弭灾乱之根此孔子所以取之
训后世也先儒谓商人尚神余初疑之及观汤诰盘庚
之文然后知圣人以神道设教非如末世及西人之妄
诞也行妄诞而能成事者未之有也

  天子服丧

  子张曰书云高宗三年不言言乃雍有诸仲尼曰胡为
其不然也古者天子崩王世子听于冢宰三年盖父子
卷四 第 27b 页 WYG1137-0200d.png
天性哭泣之哀齐衰之服饘粥之食自天子至于庶人
一也古者天子崩天下之人无不服者愚观汉纪惟文
帝有孜孜爱民之心其将殁也自愧德薄无恩于百姓
故令轻其服不欲使疏远之人为不情之举耳曷尝命
太子曰尔毋丧我三年乎景帝能终身遵文帝之恭俭
而不能有三年之爱遂比类从事以日易月轻蔑君父
等于无服之殇何哉汉初贵黄老而清净景帝之为太
子孝文未尝教之以礼也自是而后嗣子按为常若晋
卷四 第 28a 页 WYG1137-0201a.png
武魏文徒能知母而不知父岂礼也哉后世欲复是礼
者必君父明于大道了达死生深知仁政之必由礼起
也当天下安平春秋强盛之时讲明是礼著为大典则
仓卒之际可以按行而无疑矣

  传禅经权

  尧舜与贤三王与嫡二帝三王同道惟所遇之时不同
也尧舜之时中夏方开辟制度草创自非以圣继圣则
不能成功以贻万世使丹朱足为中材之君犹不与也
卷四 第 28b 页 WYG1137-0201b.png
故商均无大过亦不得为天子而大禹以有天下及其
末年制度已成虽中材之君辅之以贤者亦可以守矣
圣人不世出贤德无以大相过则定于与嫡所以一民
心重天下也虽然大君人命所系兴亡之本圣人有权
焉未尝执一也是以太甲虽嫡又有成汤之命而几不
免于废武王虽弟上承文王之命而终不释为君帝乙
贤君也拘于立嫡而不知纣之足以亡天下也亦不慎
不知变之过矣孔子作春秋鉴观前代贤可与则以天
卷四 第 29a 页 WYG1137-0201c.png
下为公嫡可与则以天下为家此万世无弊之法也使
帝乙而知是道商之十世犹未可知矣

  文王受命

  君子小人之不可相处如水火也况文王大圣受辛下
愚乎惟文王陟降在帝左右致纣敬信得专征伐纣虽
名为天子其实与天下诸侯下及万民均入化育之中
矣此文王受命之实也先儒不识天道乃以改元称王
为受命陋之甚也文王得专征伐之柄九年薨故泰誓
卷四 第 29b 页 WYG1137-0201d.png
曰皇天震怒命我文考肃将天威惟九年大统未集既
曰大统未集则安有改元称王之事(誓二篇皆但称文考及武成然后称
之曰文考文王)先儒不本经训推原理义而妄生此论是以文
王为曹操司马懿之流矣吁操与懿尚不改元称帝而
谓文王为之甚哉

  夷齐让国

  先儒以为伯夷叔齐让国不义武王不食周粟为天下
之清以愚观之不然二子盖行天下正大之理弥缝父
卷四 第 30a 页 WYG1137-0202a.png
子兄弟之间者也其弥缝父子兄弟之间奈何孤竹君
欲舍长子伯夷而立少子叔齐夫父子天性也兄弟天
伦也舍长立少亏天性乱天伦矣使伯夷立则无父而
天性遂亏使叔齐立则无兄而天伦遂乱天下岂有无
父子兄弟之国哉故二子者宁舍君国之富贵尊荣洁
身而去之既为是以辞先君之国矣岂复可徒守空乏
其身处微贱而不悔所以成吾仁非以让国不仕立一
节为高者也此所以为圣之清乎若太史迁之说二子
卷四 第 30b 页 WYG1137-0202b.png
以武王伐纣而不食周粟是介僻浅陋不知天命难乎
与语仁者乌得为圣之清者哉蓄德之君子可不审诸

  诗始周南

  深远哉周南之义后妃之能助其夫者事亦多矣圣人
惟取不妒忌之诗至于四五者何欤愚读史至隋文帝
独孤后然后知妇人之恶以妒忌为大也汉而下后妃
之妒忌者有矣何至于独孤后而知之吁妇人之妒妒
其夫以为非义独孤后肆其妒心不独妒文帝使不得
卷四 第 31a 页 WYG1137-0202c.png
有异生子又复妒其子焉太子勇有宠妾曰云昭训独
孤怒曰妖淫伐性且犹不可奈专宠阿云有如许豚犬遂内
启贼子广行篡夺东宫之谋外赂奸臣素造放黜储君
之事而文帝亦不得其死曰独孤误我卒至宗社绝灭
生灵涂炭开皇之中天下户八百七十万唐兴抚绥三
十馀年至永徽初始及三百八十万户耳吁独孤一行
妒忌于宫闱之内而灭天下之户五六百万圣人删诗
立周南之义教训万世后妃专以无妒忌为大美也其
卷四 第 31b 页 WYG1137-0202d.png
意深且远矣夫专以无妒忌为大美则必以妒忌为大
恶考诸独孤后其为大恶岂不深切著明也哉愚是以
知王者欲齐其家措之天下而周南不可不学也

  文武事迹

  记称武王梦帝与九龄文王曰我百尔九十吾与女三
焉文王九十七乃终武王九十三而终夫圣人之所以
为圣人者体天道开物成务无所为而已若年数之长
短则亦听乎天乌能以相与也先儒不穷理轻信其说
卷四 第 32a 页 WYG1137-0203a.png
又以文王受命改元称王武王末受命为继文王七年
而崩也遂不敢以泰誓十一年为武王之年而生文王
十四岁生武王武王不葬文王举兵之论夫诗人言文
王受命指其至诚动天得天之助耳中庸言武王末受
命者乃指其正天位也三年之丧自天子达于庶人圣
人之所以异于人者以其举动以类而节奏和也岂有
武王方在创钜痛深之中而举兵耀武于天子之国者
哉古者天子诸侯十五而冠既冠然后可以言娶岂有
卷四 第 32b 页 WYG1137-0203b.png
大圣如文王乃为童稚而生子者乎先儒谬误相承诬
圣人之盛德而莫之察也愚是以辩

  葬朽骨负暍者

  子产听郑国之政以其乘舆济人于溱洧孟氏以不知
为政讥焉今记文王葬朽骨得无近似之乎夫施于人
而望其报者情之常也朽骨无主则无为望其报于此
见文王之心无一毫在于利也心无一毫在于利真天
下之君也此所以记之也有载武王遇暍者于道负置
卷四 第 33a 页 WYG1137-0203c.png
荫樾之下左拥而右扇之者夫武王克相上帝宠绥四
方之君也岂陵迟无政姑息如此哉乃道路妄庸之言
耳是类则削

  武王事纣

  孔子曰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
德也已矣先儒以为此言文王者也及观下武媚兹一
人应侯顺德及矢于牧野维予侯兴之辞然后知孔子
概以周为言者方纣天命未绝武王固尽臣礼绳其祖
卷四 第 33b 页 WYG1137-0203d.png
武嗣服西伯媚于天子如文王之时矣及纣无天命为
独夫然后伐之而为王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观兵之说

  先儒谓文王受命改元称王九年而崩武王以大统未
集故即位而不改元因文王九年为十一年观兵于商
至十三年乃复伐商夫元原于一不可再者也若文王
可以大统未集而改元称王武王承文王之业何以不
可书武王即位而不改元是无元也无元何以为君故
卷四 第 34a 页 WYG1137-0204a.png
纣之二十四祀武王之元年而此十一年者武王之十
一年也夫文王武王尽道以事纣未尝不冀其悛改也
改而有天命则固君之不改而无天命则将臣之文武
何容心哉顺天而已一日天命未绝则犹君也君可以
兵胁乎君子之能事君者犹卑逊而不矜温恭而不厉
况圣人天性慈和发而中节者乎先儒不知君臣之义
乃造观兵之说则其事君不能道义以为本可知矣夫
文武本列诸侯也而得列诸侯心悦诚服咸率道由义
卷四 第 34b 页 WYG1137-0204b.png
治其国以事纣自非与天地合德日月齐明鬼神合其
变化者不能感人如是也岂后世因便乘利侥倖成功
于一时不知命者所可比拟乎泰誓叙曰十有一年经
曰十有三年者三之文误也曷为知其然以皇极经世
书知之也

  揖让征伐

  揖让征伐以安天下皆圣人之所为也或以为揖让近
厚征伐近薄言汤武之德不如尧舜则非矣若以征伐
卷四 第 35a 页 WYG1137-0204c.png
为启后世争夺之门者自汉氏而后英雄咸假揖让成
其篡窃而未有能明白行汤武之事者也虽谓揖让不
如征伐亦可矣或曰韶尽美矣又尽善也武尽美矣未
尽善也然则孔子之言何耶曰此谓乐耳韶之乐德尽
美矣其声音节奏又尽善也武之乐德尽美矣其音声
节奏未尽善也观圣人者盍亦审诸

  商周建正

  十一月一阳复于地下此周正之所以建子也十二月
卷四 第 35b 页 WYG1137-0204d.png
二阳长于地中此商正之所以建丑也天道至微非圣
人莫能知建正以昭示天下使天下之为人上者由之
而知则能养天下之善于至微而不至于夭阏止天下
之恶于至微而不至于盈积深探其几推而行之圣人
之妙用也知道者于此见天心焉是仁之端也圣人教
天下后世之意可谓深切著明岂因易代止以新时人
耳目而已哉

  周公东征

卷四 第 36a 页 WYG1137-0205a.png
  汉景帝时吴楚七国反天下震动周亚夫为上将疾走
洛阳据形便坚壁不战而遣偏裨出淮泗绝其粮道凡
三月七国皆破灭其谋暗与周公合成功宜哉

  封唐叔虞

  人非圣人出言安得尽善言而是则践言可也言而非
是改之可也史佚戒成王慎言可矣使之有言必践则
非矣然当时诸公不以为过者岂非唐叔适可以封故


卷四 第 36b 页 WYG1137-0205b.png
  鸱鸮喻成王

  鸱鸮食母之鸟也诗云鸱鸮鸱鸮既取我子者指管蔡
背父叛君流不利孺子之言使成王有疑心也毋毁我
室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者痛伤管蔡背毁王室不思
君父顾复之恩创业之勤也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
绸缪牖户今汝下民或敢侮予者言如是然后可以有
室家而人信服也予手拮据予所捋荼予所蓄租予口
卒瘏周公佐佑成王创立室家勤苦如是也曰予未有
卷四 第 37a 页 WYG1137-0205c.png
室家者以成王为室家王而有疑周公之心王室危而
未可保也夫鸱鸮递相食者也管叔既背文王矣今成
王又将背周公故周公亦以鸱鸮自喻曰予羽谯谯予
尾翛翛予室翘翘风雨所漂摇予维音哓哓其事恶故
其比恶其心切故其辞切成王读是诗知比鸱鸮之为
恶矣心不能无愠怒而未敢诮公者以其心疑而未决
也及天动威则启书感泣焉宁知非此诗不先有以警
动其心乎

卷四 第 37b 页 WYG1137-0205d.png
  多方文失次

  多士今尔又曰夏迪简在王庭有服在百僚予一人惟
听用德宜在尔小子乃兴从尔迁之下多方克阅于乃
邑谋介尔乃自时洛邑尚永力畋尔田天惟畀矜尔我
有周惟其大介赉尔迪简在王庭尚尔事有服在大僚
宜在多士予一人惟听用德下而殷革夏命宜与肆予
敢求尔于天邑商相属也伏生耄矣口授于人文失其
次如是正之则多士多方可读而求其义矣

卷四 第 38a 页 WYG1137-0206a.png
  周礼祀冕

  武王定天下命周公制礼追王太王王季文王上祀先
公以天子之礼夫先公之于先王虽有远近侯王之别
皆吾祖也故一事以天子之礼刘歆傅会成书乃曰享
先王则衮冕享先公飨射则鷩冕是降先公于先王使
与宾客诸侯为伍也天下宁有是故周礼之书颠倒人
伦不可以为经也

  天子有天下祭祀以立本莫先于宗庙莫大于天莫重
卷四 第 38b 页 WYG1137-0206b.png
于社稷山川祀之细也观周家庚戌之礼则鬼神之序
可知矣周礼乃曰祀山川则毳冕祭社稷则希冕是以
社稷降于山川也故刘歆颠倒鬼神其书不得与易诗
书春秋比也

  周礼礼乐

  天命之谓性王者受命于天宰制天下其所以祭天地
者尽其心以成吾性耳非有天地神祗在吾度外有形
体状貌可得见而承事之也刘歆周礼曰乐六变而天
卷四 第 39a 页 WYG1137-0206c.png
神降八变而地祗出此岂君子知礼之言类如巫祝造
怪之辞也则又以为神降祗出然后可得而礼矣不知
乐所以导和礼所以为节作乐乃所以行礼礼神也岂
待神降祗出然后行礼哉夫天地之道一往一来否泰
相应变化无方人日用而不穷不可以智虑测度不可
以才能作为者谓之鬼神鬼神者特以往来言之道固
一体不可分也先儒多以神属之天鬼属之人我知其
不知鬼神之情状矣故易诗书春秋皆无如周礼之文
卷四 第 39b 页 WYG1137-0206d.png
者然则刘歆之伪妄可不辟乎

  舞所以象德也故必于其人必于其事必于其时不于
其人不于其事不于其时则为无义人心不厌鬼神不
享也刘歆牵合周礼之文乃曰黄帝之云门以祀天神
尧之咸池以祀地祗舜之韶以祀四望禹之大夏以祀
山川成汤之大濩以享先妣夫以云门祭天犹可言也
地祗乌知尧之咸池四望乌知舜之韶山川乌知禹之
大夏且周之先妣乌能知商之大濩也哉设礼作乐而不
卷四 第 40a 页 WYG1137-0207a.png
知其义则无以为礼乐矣彼刘歆者叛父背君不祥之
人也是乌知礼乐世儒懵懵然推尊其书使与圣经并
此愚之所以拊膺太息论之而不能自已者也

  极论周礼

  谨按孔子定书周官六卿冢宰掌邦治统百官均四海
者也今以刘歆所成周礼考之太宰掌建邦之六典夫
太宰统五官之典以为治者也岂于五官之外更有治
典哉则掌建六典歆之妄也太宰之属六十小宰也司
卷四 第 40b 页 WYG1137-0207b.png
会也司书也职内也职岁也职币也是六官之所掌辞
繁而事复类皆期会簿书之末俗吏掊克之所为而非
赞冢宰进退百官均一四海之治者也古之君国子民
者以义为利不以利为利故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
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今天官有宰夫者考群都
县鄙之治乘其财用之出入凡失财用物辟名者诛之
其足用长财善物者赏之夫君相守恭俭不向末作使
民务本此足用长财之要也百官有司谨守其职岂敢
卷四 第 41a 页 WYG1137-0207c.png
踰越制度自以足用长财为事若刘歆之说是使百官
有司不守三尺上下交征利虽剥其民以危亡其国之
道非周公致太平之典也古之王者守礼寡欲申义而
行无所忌讳不畏灾患今天官甸师乃曰丧事代王受
𤯝灾此楚昭宋景之所不为者也而谓周公立以为训
开后王忌讳之端乎先王之制凡官府次舍列于库门
之外所以别内外严贵贱也今宫正乃比宫外之官府
次舍之众寡又曰去其奇袤之民则是妃嫔官吏众庶
卷四 第 41b 页 WYG1137-0207d.png
杂处帘陛不严而内外乱矣宫伯掌王宫之士庶子郑
玄以为宫中诸吏之适庶宿卫王宫者也天子深居九
重面朝后市谨之以门卫严之以城郭沟池环之以乡
遂县都藩之以侯甸男邦采卫守之以蛮夷戎狄周匝
四垂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今周公乃于宫中置诸
吏又以其士庶子卫王宫何示人不广而自削弱如此
也王后之职恭俭不妒忌帅夫人嫔妇以承天子奉
宗庙而已矣今内宰凡建国左右立市岂后之职也哉
卷四 第 42a 页 WYG1137-0208a.png
内小臣掌王后之命后有好事于四方则使往有好令于
卿大夫则亦如之阍人掌守王宫中门之禁说者以为
此二官奄者墨者也妇人无外事以贞洁为行若外通
诸侯内交群下则将安用君矣夫人臣尚无境外之交
曾谓后而可乎古者不使刑人守门公家不畜刑人大
夫弗养士遇诸涂弗与之言周公作立政戒成王以恤
左右缀衣虎贲欲其皆得俊乂之人今反以隐宫刑馀
近日月之侧开乱亡之端乎寺人内竖贱人非所贵也
卷四 第 42b 页 WYG1137-0208b.png
女祝掌宫中祷祀禳禬之事夫祭祀之礼天子公卿诸
侯大夫士行之于外后妃夫人嫔妇供祭服笾豆于内
况天地宗庙山川百神祀有典常又安用此么么祷祠
禳禬于宫中此殆汉世女巫执左道入宫中乘妃姬争
妒与为厌胜之事耳刘歆乃以为太宰之属置于王宫
其诬周公也甚矣冢宰当以天下自任故王者内嬖嫔
妇敌于后外宠庶孽齐于嫡宴饮无度衣服无章赐与
无节法度之废将自此始虽在内庭为冢宰者真当任
卷四 第 43a 页 WYG1137-0208c.png
其责也若九嫔之妇法世妇之宫具女御之功事女史
之内政典妇之女功乃后夫人之职也王安石以为统
于冢宰则王者所以治内可谓至公而尽正矣夫顺理
而无阿私之谓公由理而无邪曲之谓正修身以齐家
此王者治国平天下之定理所自尽心者也苟身不能
齐家而付之冢宰以为主也悖理莫甚焉又可谓之公
正乎噫安石真奸人哉四方贡职各有定制王者为天
下主财奉礼义以养天下无非王者之财也不可以有
卷四 第 43b 页 WYG1137-0208d.png
公私之异今大府乃有式贡之馀财以共玩好之用不
几有如李唐之君受裴延龄之欺罔者乎玉府乃有王
金玉良货贿之藏不几有如汉桓灵置私库者乎内府
有四方金玉齿革良货贿之献而共王之好赐不几有
如李唐之君受四方羡馀之轻侮者乎王衣裘服宜夫
人嫔妇之任也今既有司裘又有缝人屦人等工力劳
费有能以财济国用者则必旌显之矣此天下所以败
也九官则皆掌饮食者也医师之职固不可废又有兽
卷四 第 44a 页 WYG1137-0209a.png
医等五官皆医事也幕人次舍之事固不可废而皂𨽻
之所作也亦置五官焉凡此既不应冗滥如是且皆执
技以事上役于人者也而以为冢宰进退百官均一四
海之属何也汉兴经五霸七雄圣道绝灭大乱之后陈
平为相尚不肯任廷尉内史之事周公承文武之德相
成王为太师乃广制宫闱猥亵衣服饮食技艺之官以
为属必不然矣其末则又有夏采之官焉专掌王崩复
土者也呜呼安得是不祥之人哉礼官临大变一时行
卷四 第 44b 页 WYG1137-0209b.png
之可矣乃预制官以俟王崩而行其职何不祥之甚也
太宰之属六十有二考之未有一官完善者则五卿之
属可知矣而可谓之经与易诗书春秋配乎又按周官
司徒掌邦教敷五典者也司空掌邦土居四民者也世
传周礼阙冬官愚考其书而质其事则冬官未尝阙也
乃刘歆颠迷妄以冬官事属之地官其大纲已失乱如
是又可信以为经与易诗书春秋配乎昔先王盛时不
令而行不禁而止天下风动无一物不得其所其次犹
卷四 第 45a 页 WYG1137-0209c.png
令行禁止天下无冤民今刘歆司徒之属有调人者掌
和万民之难有辟雠之法有交雠之令有成斗怒之书
此下陵上替政令不行之明徵也周公力平王室身致
太平其经国之典固如是哉王者提纲抚世已受大不
窥小今刘歆司徒之属有廛人者凡珍异之有滞者敛
而入于膳府其细已甚矣细已甚而民不伤者未之有
也夫齐民非有势禁也徒以财利相役犹能制人之命
破人之产招怨生祸况大君以雷霆之威万钧之势而
卷四 第 45b 页 WYG1137-0209d.png
细可行哉百官有司必承望风指禦人于国门之外使
民欲与之偕亡而后已也又有泉府掌买卖商贾之滞
货敛散百姓之赊贷夫审于音者聋于官理势自然王
者布正大之德以治世不行煦濡姑息之惠以沽名乃
能张理天纲整顿万姓若夫买卖赊贷之事正市井商
贾争锥刀之末而草莽细民私相交际之所为也岂大
君所宜及哉其言颠悖如是乃尊以为经与易诗书春
秋并是学者之不察也刘歆王畿之制邦中为六乡四
卷四 第 46a 页 WYG1137-0210a.png
郊为六遂遂外为邦甸甸外为家削削外为邦县县外
为邦都名虽不同其制度则一不应更有异也其所载
乡遂之官比与里皆下士一人闾与酂皆中士一人旅
与鄙皆上士一人党与县皆下大夫一人州与遂皆中
大夫一人乡卿一人王畿八百万家略计其所当置卿
大夫士已百有馀人矣成王固曰唐虞稽古建官惟百
夏商官倍今予小子仰惟前代时若训迪厥官说者谓
周官三百也今乃冗滥如是又设三百六十职焉其妄
卷四 第 46b 页 WYG1137-0210b.png
诞不经昭昭矣自刘歆成书惟郑康成推赞之真周公
之罪人也谨按刘歆汉家贤宗室向之子附会王莽变
乱旧章残贼本宗以趋荣利周礼之书本出于孝武之
时为其杂乱藏之秘府不以列于学官及成哀之世歆
得校理秘书始列序为经众儒共排其非惟歆以为是
夫歆不知天下有三纲以亲则背父以尊则背君与周
公所为正相反者也其所列序之书假托周官之名剿
入私说希合贼莽之所为耳王安石乃确信乱臣贼子
卷四 第 47a 页 WYG1137-0210c.png
伪妄之书而废大圣垂死笔削之经弃恭俭而崇汰侈
舍仁义而营货财不数十年金人内侵首足易位涂炭
天下未知终始原祸乱之本乃在于是噫嘻悲夫有天
下者尚鉴之哉

  周礼五官

  周官太宰小宰宰夫之职有六典六叙六职六联有八
法八则八成八职有九职九赋九式九贡九两之制而
皆不取何也或其事重复虽无载可也或其事颠倒直
卷四 第 47b 页 WYG1137-0210d.png
不可用也或其事冗琐本无足举也凡五官中不取者
皆如是也

  流宥五刑

  此司寇之书宅心宽恕虽条贯缺失而恤刑之意深殆
周公之遗法也欤春秋之时郑子产赵宣子始出入先
王用刑之法作为刑书末流至于暴秦以斩劓人为不
足而夷人之三族帝王五刑之典尽废而墨劓剕宫大
辟五虐之刑独行天下之人摇手触重罪而无轻刑以
卷四 第 48a 页 WYG1137-0211a.png
当之汉孝文哀民之无辜于是废肉刑而立笞与弃市
之法虽恤民之意甚至而未知先王五刑之本故当斩
右趾者弃市笞者往往至死虽名为轻刑其实杀人与
专用肉刑无异故后世不得不更之以轻至于今有笞
杖徒流绞斩虽差善于汉法然使人自新之路犹狭绳
人以罪之法犹急非帝王以刑弼教之意也虞书曰象
以典刑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怙终贼刑此乃
帝王正五刑也又曰流宥五刑五刑有服五服三就五
卷四 第 48b 页 WYG1137-0211b.png
流有宅五宅三居是此正五刑皆有流宥之法也墨劓
剕宫大辟者贼刑之科目也后世止以是为五刑故肉
刑一废遂不可复非不可复也不行帝王正五刑而专
以贼刑当天下之罪惨莫甚焉自非天下之至不仁者
孰忍专用之若尽复正五刑于当绞斩之科增立劓剕
与宫无遂绝人命而笞杖悉行流宥之法无轻折辱人
典刑所以待士大夫也昔人为辅相士大夫失行有能
不显其过恶者他人以为愧至无敢犯者意其近似典
卷四 第 49a 页 WYG1137-0211c.png
刑流宥之法也鞭刑所以待府史胥徒在官之有过者
扑刑所以待士农工商从师之不率者嘉石之役疑其
近似鞭刑流宥之法也朝庠之礼疑其近似扑刑流宥
之法也虽鞭扑轻刑圣人犹慎行之待人如此其有礼
也人岂得不生愧耻其能使天下人人有士君子之行
无足怪也流宥之而不改然后刑之刑之而不改然后
当之以墨劓剕宫大辟焉又审其轻重而许之赎又流
宥之今之三流圜土之禁其近之乎及其终不改也然
卷四 第 49b 页 WYG1137-0211d.png
后残其体肤虽杀之亦所谓生道也其谁不心悦诚服
行之以岁月顽钝无耻之风宜亦少逸

  载书之叙

  孔子定书必有先后之义经秦焚毁圣人之意不可尽
见愚详考经文禹当尧时别九州平水土而载于夏书
之首者此夏后氏之王天下也今虽以载于帝王之时
探本索原固未失圣人之意矣商高宗惟傅说之言是
听殷所以衰而复兴礼所以废而复起黩于祭祀其初
卷四 第 50a 页 WYG1137-0212a.png
年时事也若不能改致有肜日之异又何以为高宗故
今载肜日之训于说命之前以不没高宗改过从善致
中兴之实也康诰序曰成王既伐管叔蔡叔以殷馀民
封康叔谨按康叔者成王之叔父也不应称之曰朕其
弟成王者康叔之犹子也不应自称曰乃寡兄其曰兄
曰弟者盖武王命康叔之辞也故史记武王封康叔于
卫且康叔者文王之子叔虞成王之弟也周公东征叔
虞已得封于唐王命归周公于东岂有康叔得封反在
卷四 第 50b 页 WYG1137-0212b.png
唐叔之后乎故不得不舍书叙而从经史也周公东征
三年而归明年奉王东伐淮夷遂践奄还归于丰而作
多方及营洛邑成周公反政于王分正东郊而作多士
以多士在多方之前既无大义而时不可逆是以正之
也武王崩之年师尚父犹在成王二年三监叛尚父不
任征讨而周公自行者是尚父已薨矣周公不见知于
成王所以敢将兵居外者恃召父为保耳不然周公其
可离成王左右乎故君奭之作在元年而不在定乱之
卷四 第 51a 页 WYG1137-0212c.png
后也以无逸系于周公将没者考于君奭立政洛诰诸
篇周公于成王皆有冲孺幼小之称而无逸独无故知
其为最后也凡此皆本之经文非敢以胸臆乱古书之
旧或有尚论方人之君子盍试考诸是耶非耶又从而
正之可也

  成王将崩

  人多以为成王中才之主也愚观其临终处断大事不
动声气过人远甚然后知周公所以教之者至而成王
卷四 第 51b 页 WYG1137-0212d.png
进德之勇也成王既崩然后逆元子于南门之外者是
太子宫在南门之外也夫太子国储君副疾既大渐而
不居中可乎古者圣贤之君以死生为常故不与怛化
小人大命未终妻子已环而泣之者同也以大臣为腹
心故公其子而不与之轻重辅弼也以天下为家故必
终于正寝公卿百官受顾命而不没于儿女子之手也
后世此道不明人君牵滞于儿女子之情而惧于死生
之变以势利乱其心而以天下私其子故不任大臣以
卷四 第 52a 页 WYG1137-0213a.png
天下而大臣亦不敢以天下自任于是有母后临朝之
颠制外戚擅权之大患阍寺狐鼠之深害偏信独任之
阴谋矣此后世所以不及三代也

  即位礼服

  唐虞夏商天子之服十有二章绘日月星辰山龙华虫
于衣絺绣宗彝藻火粉米黼黻于裳上公九章自山龙
而下侯伯七章自华虫而下子男五章自宗彝而下卿
大夫三章自粉米而下士一章黼黻而已周天子九章
卷四 第 52b 页 WYG1137-0213b.png
上公七章侯伯五章子男三章卿大夫一章士皮弁素
积天子公侯卿士五服有章矣康王受命之际其君臣
冕服非常章何也天子崩嗣君即位而后成服者不敢
重已事而轻天命也是故康王君臣变其常服便吉凶
之道不相干犯以成礼焉非众人之所识也在昔即位
之礼宜莫不如是而孔子特有取焉者岂二代绵蕞至
此而后尽善乎礼曰天子崩七日而殡今至于九日者
天下方安泰讲典礼立制度贻后世之时也岂召公毕
卷四 第 53a 页 WYG1137-0213c.png
公监于二代有所损益遂至于九日而后定乎苏东坡
疑之以为既丧服矣又以冕服即位非礼也愚今考之
癸酉须材则未殡也是康王君臣于未成服之时变常
服以即位既即位见诸侯而后成服谅阴也故孔子取
其得礼之节以为后世法焉

  建国井田

  先儒以为王畿方千里百同九百万夫之地其言是也
以为中有山林陵麓川泽沟渎城郭宫室涂巷三分去
卷四 第 53b 页 WYG1137-0213d.png
其一馀六百万夫又以田不易一易再易相通定受田
者三百万家则非矣何以言之愚深考封建之法王畿
方千里者田方千里也公侯方百里者田方百里也方
千里者为方百里者百为田百万井九百万夫之地受
田者八百万夫百倍公侯之国然后足以为天子都畿
镇抚天下若受田者止于三百万家则是方百里者三
十七五十里者一耳安在其为方千里夲根不强将何
以应千八百国之求乎刘歆又以为公侯之地封疆方
卷四 第 54a 页 WYG1137-0214a.png
五百里其食者半诸侯之地方四百里诸伯之地方三
百里其食者三之一诸子之地方二百里诸男之地方
百里其食者四之一亦非矣周制分土惟三未尝有五
等也先王以田制禄一夫一妇受田百亩上农夫食九
人诸侯之下士视上农夫中士倍下士上士倍中士下
大夫倍上士卿四大夫禄君十卿禄计口受田积而上
之度人情交际之广狭裁其用度之多寡而授之者也
为公侯者田必百里不百里不足以事天子睦四邻亲
卷四 第 54b 页 WYG1137-0214b.png
九族守宗庙定社稷伯必七十里子男必五十里不可
多也不可寡也若郑氏刘歆之说是连山亘川不审田
之定数茫然依约以为国也夫田之肥硗四方不同故
大禹有九等之别后世亦有十色之辨因其地之肥硗
以定井之广狭百里之田提封万井是为定制岂有先
定四封然后去山林陵麓川泽又始以不易一易再易
定其夫家之数乎井田封国帝王之世万事根本也若
根夲无法制则万事将如之何又诸公封方五百里其
卷四 第 55a 页 WYG1137-0214c.png
食者半则是方百里者六十五十里者一矣以郑氏所
言王畿计之合六国诸侯已足与王为敌尾大不掉岂
先王之良制哉呜呼井田封国仁民之要法也唐太宗
尝慨然有复古之心惜其诸臣识不足以知三代之道
使太宗有其臣力能行之则唐世终无藩镇跋扈篡弑
之祸而末流终无卒徒扶立疆臣制命之事矣噫有国
家者欲如三代保守中国以天年终必井田封建而后


卷四 第 55b 页 WYG1137-0214d.png
  祭祀郊社

  成身莫大于礼礼莫重于祭祭祀之礼所以立吾诚也
鬼神之为物非他即吾之诚是矣王者继天而为之子
独主万化故祭天于郊祭地于社祭名山大川五祀各
于其方后世礼学失传论者不本于性命故秦礼八神
以求仙人一曰天二曰地三曰兵四曰阴五曰阳六曰
月七曰日八曰四时汉祠太乙求神仙方曰天神贵者
太乙太乙佐曰五帝是皆不知鬼神之情状方士家妄
卷四 第 56a 页 WYG1137-0215a.png
作儒者不取也及历考儒者论祭天地之礼于天则有
昊天上帝有五方帝有感生帝夫土不可以有二王而
天可以有七帝乎于地则或立方泽或立方丘或立北
郊与天敌体是犹家有二主也且子事父母父在为母
齐衰期不敢见于父者尊无二上故也王者父事天母
事地而可崇地以抗天乎是故夫独制义于其家而家
道正矣君独出令于其国而天下定矣天独健而无息
地道顺承而无成而太极立矣王者以父事天立诚而
卷四 第 56b 页 WYG1137-0215b.png
精一其德故兆于南郊扫地而祭者昊天上帝而已天
言其气帝言其性也社祭土所以神地道也名山大
川者宝货财用之所出而四方之所依据也五祀者谷
与水火金木也人所日用莫过五材不是之报而顾报
行与门户举失轻重岂礼也哉礼之所贵贵其义也是
故王者祭天以柴燎牲使气上达语其精神则谓之禋
语其感格则谓之类语其方兆则谓之郊指事异名其
实一也周礼乃专以禋祀归之上帝以实柴归之日月
卷四 第 57a 页 WYG1137-0215c.png
星辰以槱燎归之司中司命风师雨师不以日月星辰
一于天而以柴燎分为三多见其妄诞也又司中司命
风师雨师歆私意传会不得与易诗书春秋比也

  宿卫兵法

  三代宿卫之法不可得闻矣然亦有可推者按三代王
畿千里八百万夫籍为兵者七十有五万人以六军为
丁番入宿卫自王城达于畿封一岁十二月虞夏五载
一巡狩周天子六年一巡狩则未知其宿卫扈从者皆
卷四 第 57b 页 WYG1137-0215d.png
以一时而更乎以一时而更则五年而再周也春听之
以鼓铎夏更之以服舍秋辨之以旗物冬习之以戢陈
宿卫三月之狩四方周而复始习之也故不惰教之也
故不骄亲之也故不悖宽之也故不怨三王之兵以守
则固以征则强后王虽不振犹有所持循者以法良故


  徐偃仁义

  世传徐偃王仁义人也夫仁义之人无犯上今徐子朝
卷四 第 58a 页 WYG1137-0216a.png
诸侯僭王号犯上干时亦已甚矣盖仁义之罪人也其
及也宜非惟徐偃王为然后世亦有之矣如天水隗嚣
尊礼贤士坐谈西伯自以为仁义者也然至于杀身亡
宗者盖施小惠以为仁立小节以为义虽足以欺惑愚
众于须臾终亦必亡而已矣若夫由仁义行者必无敌
于天下岂有兵败国亡而身死之祸哉

  送死礼文

  后世送死无度愚今叙集礼文虽未大备推类而行亦
卷四 第 58b 页 WYG1137-0216b.png
所以尽孝子之心也三代制作具于此矣暨乎末流不
知死生之说则有以玉敛者焉故秦汉以来天子后妃
葬骨未朽破冢暴尸为盗贼僇辱岂不痛哉至此然后
知三代之王为可法也而刘歆周礼有曰驵圭璋璧琮
琥璜之渠眉疏璧琮以敛尸汉世诸帝尚不皆以玉敛
曾为周公立为此法哉刘向曰文武之丧丘陇皆小葬
具甚微周公非薄于君亲诚以长虑却顾求便于体也
则周公不以侈靡训子孙也必矣

卷四 第 59a 页 WYG1137-0216c.png
  吕刑五虐

  考吕刑刖墨劓剕宫大辟乃苗民所作五虐之刑也苗
民坐是以绝世而先王亦遵用之者以是五刑治怙终
之人盖五刑之极刑也贼人肌体而绝其命一成而不
可变故君子尽心焉穆王耄荒德虽不裒然犹曲尽典
狱之情伪以为天下后世之训戒其仁民之意厚矣孔
子所以有取也亦不得中行而与之故思狂狷之意欤

  昭王南征

卷四 第 59b 页 WYG1137-0216d.png
  史有谓昭王以楚人不朝南征济汉楚人密以胶舟进
中流舟解王没于水审若是则楚有不赦之罪嗣王所
当寝苫枕戈誓弗与共天下也愚观穆王命君牙伯囧
之文典雅弘奥克已求善盖贤君也岂有忽弃君父而
不动天下之兵以讨荆楚者乎疑好事者为之如尧幽
囚舜野死之类也是以不取彼而取此

  文侯之命

  幽王无道虽天下所不与其见杀于犬戎则天下所不
卷四 第 60a 页 WYG1137-0217a.png
忍而平王乃子也所宜坐薪尝胆养民训兵帅天下诸
侯披其巢穴诛其宗党复居镐京继迹文武成康以盖
前人之愆则可谓人子矣愚观其命秦晋之词语平而
不切志舒而不惨忘不共戴天之仇轻弃旧都以西事
委之于秦而即安于洛邑亡三纲矣孔子定书而取文
侯之命何哉平王虽不自饬励而晋侯不失藩宣之道
逐西戎黜伯服扶立冢嗣定都成周号令天下莫敢不
从使平王稍有仁心义气而辅之以晋文卫武则周室
卷四 第 60b 页 WYG1137-0217b.png
中兴矣圣人心广道大权轻重不失毫厘是以深取晋
文而于平王犹有望也及其末年怠惰放纵不可救药
日以衰微名号虽存其实与杞宋等矣圣人据事实本
天命而作春秋固非众人之所识也

  齐用竖貂

  五帝三王之盛一行一止必于其时必于其义是故昼
居于外所任使者则公卿贤大夫士也夜居于内所叙
御者则后夫人淑嫔妇也曷尝有刑馀之人在日月之
卷四 第 61a 页 WYG1137-0217c.png
侧哉虽夏商季世桀纣之乱尚无是也及幽王宠褒姒
灭西周始有妇寺之名自是以来帝王大本日以销亡
为人君者以行道布德之公位为快情遂欲之私居故
听政有素而公卿进接者希宴游无度而妃嫔幸御者
无节外不分于昼内不分于夜矣然天下万事来者不
可不应也公卿既不可使至于内妃姬又不可使至于
外于是始有用刑馀之人将命于其间者矣齐小白用
自刑之竖貂死不获殡秦胡亥信天刑之赵高为其所
卷四 第 61b 页 WYG1137-0217d.png
杀后之人君是宜披根拔本追复夏商之制以革衰周
之弊而汉唐犹用之以亡国者岂非君之不仁哉噫病
在君之不仁不可与言也使其可与言则何亡国之有

  管仲相齐

  诸侯之不得僭天子大夫之不得僭诸侯犹趾掌之不
可为股肱足之不可为元首也观管仲使齐桓下拜及
此辞享之事可谓恭矣而谓镂簋朱纮山楶藻棁塞门
反坫三归不摄之僭何欤霸者务施报图大权而共小
卷四 第 62a 页 WYG1137-0218a.png
节据实势而崇虚名者也仲相桓公匡王室封诸侯号
令天下几于改物故桓公尊宠之而赐以群臣不得用
之礼也仲夺伯氏骈邑三百饭蔬食饮水没齿无怨言
虽盟会征伐无宁岁而能使齐师常冠于诸侯赋敛轻
简府库充实百姓富庶贤才服其能小民怀其惠矣故
斯礼也国人以为宜赐仲自以为当得莫有知其非者
孔子讥之曰管仲之器小哉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所
以明王霸异道义利异途示后人以天理之所在使人
卷四 第 62b 页 WYG1137-0218b.png
欲不得而泊之也且夫齐亦公侯之地耳管仲得政遂
能强大霸诸侯何也守信不贰行法无私举用贤才开
辟言路不籍树蓄务富民财不大兴兵务纾民力仗尊
王之义会于首止天子惮其正而王室之乱稍宁鲁难
诛哀姜公道伸而诸侯服盟于召陵礼荆楚而中国之
义立封卫楚丘城邢夷仪迁杞缘陵而夷狄不得肆此
其所以九合诸侯虎视中原之大略也其于戎狄也远
矣故孔子曰如其仁如其仁若夫伐鲁国以杀子纠而
卷四 第 63a 页 WYG1137-0218c.png
父子兄弟之恩薄五大夫立子颓出天王不能奔命而
君臣之义亏鲁晋宋有弑君之贼而不能讨也陈有杀
嫡立庶之乱而不能正也郑有兄弟争国之祸而不能
止也以病燕则北伐山戎以包茅不贡则南伐楚以
不从已则伐宋伐郑执陈辕涛涂厚自封殖灭谭灭遂
降鄣迁阳处置如是何以服人于是北则晋专冀方西
则秦专西土南则荆楚强横灭弦灭黄围许伐徐而终
不退听也其原皆由不知天理之本而驰心于功利功
卷四 第 63b 页 WYG1137-0218d.png
烈如彼其卑也其去王也远矣故孟子曰管仲曾西之
所不为也而子谓我愿之乎

  齐桓公卒

  齐桓之所以有始而无终者大本不正也使其果有匡
天下之志而不求自利则管子者天下之才也当以见
诸天王上言文武之勤中述成康之盛下陈今日之衰
微盖自幽王灭于西戎秦人力战取丰镐平王东迁于
成周虞虢魏芮皆畿内诸侯乘乱各据土宇王畿中断
卷四 第 64a 页 WYG1137-0219a.png
无西偏矣使齐桓管仲入赞天王正畿甸以修王略谨
五礼以齐诸侯整六军以膺戎狄则周室赫然中兴而
王化行矣惜乎齐桓管仲不知出此而溺于宴饮衽席
之间也

  鲁会楚婴齐

  唐末马殷窃据长沙畏荆南成汭淮南杨行密之强议
以货结之高都曰奉天子抚士民训励卒伍霸业修明
谁能为敌殷从之果能平定湖南没身传嗣敌人不敢
卷四 第 64b 页 WYG1137-0219b.png
谋吁观此周公之裔宗卿之嗣至于以货赂人而乞盟
者其弃礼义人民辱国家也著明矣

  鲁立武宫

  立武宫者立武公敖之宫也诸侯立五庙武公至宣公
十一世矣乃祧主也季氏立其宫者岂为案之功也哉
谨按武公者从宣王不顺之命舍长立少者也季氏以
少子专鲁国因是立其宫为子孙计以自坚耳夫子书
之以表著其非礼也

卷四 第 65a 页 WYG1137-0219c.png
  楚杀追舒

  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
与按公子追舒非有大逆之罪退之可也而王必欲杀
之则非矣为弃疾者进宜陈使臣之礼以谏王退宜陈
事君之礼以谏父谏于王而王不听则窃负父而去之
可也谏于父而父不听则号泣而随之可也谏于王与
父皆不听焉则请后祖庙而以身代父死可也乌有闵
默恬然不动其心坐待王杀其父然后死之者以为子
卷四 第 65b 页 WYG1137-0219d.png
则不孝以为臣则不忠噫大道不明是以人至此极而
莫觉莫悟也故愚论之以示为仁之道焉而春秋书楚
杀其大夫公子追舒不罪弃疾者大夫君之股肱心膂
也公子宗室之枝叶庇荫也而轻杀之所以罪楚君也
弃疾与杀其父矣岂待贬而后见乎

  实沈台鲐

  医卜祝史技数也然切于人身而人理之所不能不用
者也先王之世医卜祝史世守其事而身属于官医以
卷四 第 66a 页 WYG1137-0220a.png
十全为上过误而杀人者有诛有大事则讯之卜有疑
事则决之卜而吉凶军宾嘉凡有告于鬼神之事必祝
史宣其意然后主事者得全其精以与神明交矣今世
则不然散于民间取人者无罪骄人者无禁杀人者无
诛而妙达阴阳之理有十全之功者官亦莫之旌用也
国有大事事有大疑内不反覆谋诸心外不谋之于士
庶精不谋之于龟筮而卜道以亡噫五礼之不得其理
也久矣君子漫不知其义祝史岂能知其数哉故民间
卷四 第 66b 页 WYG1137-0220b.png
惟有疾病则卜而卜者率皆诳言某鬼某神之怨怒以
恐惑之如晋卜人之言因为之祝祭以图衣食而已民
宁破产祀鬼而不求医至有收事荒夷之神驱除其祖
考而不荐者岂不伤人情逆天理乎是故君天下欲仁
其民者虽医卜祝史之流亦必如先王之世然后礼教
可行也

  鲁立炀宫

  炀宫伯禽之子考公之弟以弟而得国者也丧事即远
卷四 第 67a 页 WYG1137-0220c.png
有进而无退宫庙即近有毁而无立炀公至是十有九
世矣是祧主也其不可立宫明甚所以立之者季氏以
少子当鲁国祭祀自专废立自恣重赂足以结四邻私
恩足以收百姓所惧神怒或降之罚耳故有祷于炀公
而立宫也圣人笔之于经使后人考其世寻其由则季
氏诬神之罪著而礼制不至于遂乱而惑人之听矣

  天产地产

  此彖文孔子之所作也孔子极言天地之道谓乾道变
卷四 第 67b 页 WYG1137-0220d.png
化则万物各正性命坤顺承天而万物生焉是故虽一
物之微无天地合而后成其施者天也产者地也刘歆
周礼曰以天产作阴德以中礼防之以地产作阳德以
和乐防之是裂天地为二本而中和礼乐异道矣何可
以为经与易诗书春秋比乎

  周易成书

  愚读包羲画卦文王系辞周公爻辞孔夫子翼然后知
圣人忧患后世之至也后生晚学守一卷成书岂复知
卷四 第 68a 页 WYG1137-0221a.png
经百千岁四圣人竭心思之勤故愚复其旧将以启之
也夫先圣后圣发明大义如太和之体万物春生秋杀
雷动风行千变万化务晓人以生生之道初非缘已成
事由闻见知识而为之者故愚读之警动焉鸣呼圣人
亦人耳所以臻此必有道矣夫诗书春秋后人犹多引
以正心断事至于易则希矣吁士大夫负先圣可胜道


  叔孙州仇

卷四 第 68b 页 WYG1137-0221b.png
  凡人之情利害不及则不相誉不相毁也彼叔孙之所
以贬圣人誉子贡者孔子方用事恶其有不便于己而
子贡孔子之门人也一贬一誉人固不疑于以尝试诸
大夫之向背其奸慝如此而众莫以为非也故遂毁圣
人而挤之陈亢若非真不知圣人则亦党州仇者也观
子贡以自绝责州仇而以为邦语陈亢则知州仇之毁
誉正孔子用事利害相及之时而小人去君子之情状
见矣人君临涖群臣与夫执国命进忠贤察奸罔之君
卷四 第 69a 页 WYG1137-0221c.png
子其可忽诸

  孔子去鲁

  人之有德慧术智者常存乎疢疾阳虎在郓不狃在费
侯犯在郈此三家之疢疾也季孙斯几于死故发愤凭
思礼义遵用孔子孔子行乎季孙三月不违谓此时也
故能堕郈又堕费三家才损其死疾而叔孙遂毁圣人
仲孙遂听处父季孙遂受女乐惜哉三子者期于苟安
而不能远谋拘于小利而不知大虑习于人欲而不能
卷四 第 69b 页 WYG1137-0221d.png
于天理也

  孔子摄相事

  司马迁载孔子堕三都之明年由大司寇摄相事夫圣
人之仕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如天之生物遂其分限
无不可为而过者无可为而不及者为委吏则会计当
为乘田则畜养蕃为宰而亲民则制为养生送死之节
为司空而正封域则沟合昭公之墓为司寇而治奸乱
则诛少正卯而堕三都及成不堕三家之虑变矣故经
卷四 第 70a 页 WYG1137-0222a.png
文不言三家直书曰公圣人色斯举矣安有明年由大
司寇摄相之事所以必知其无者考按经文明年无更
败起废之事而筑囿大蒐绝与堕都之意不侔故也迁
载孔子言行不得其真者尤多则未知其所以得实录
之名者何欤

  楚子轸卒

  楚国败坏于囊瓦创夷于吴几于灭亡昭王之所以复
国而益富强者皆公子申之谋也或问申于孔子子曰
卷四 第 70b 页 WYG1137-0222b.png
彼哉彼哉圣人度量弘远而责人以恕何独于子西如
此乎按楚之先鬻熊为文王师以封于楚及熊通越礼
僭号圣人黜之等于荆蛮文庄而后与中国并驾齐驱
圣人进之同于诸夏逮昭王之时中国衰诸侯放恣大
夫骄横无可告语者而昭王独发大论皆当于道若左
右得其人其进未可量也惜也得君之专执政之久曾
不能辅之变楚俗匡天下瞢然守旧规而已故仲尼责
之如此

卷四 第 71a 页 WYG1137-0222c.png
  子贡见太宰嚭

  子贡在言语之科观其遗言理义明畅虽使甚愚人亦
晓然知利害之所在此圣人之所贵也若夫纵横捭阖
不顾理义一出而存鲁乱齐破吴强晋霸越则子贡之
所甚恶也呜呼以文王武王之将圣司马太史尚信以
为阴修德政而倾商不宅大忧而伐纣又况圣门诸子
哉愚恶夫弃圣经而祖述司马太史以为实录者是以
论之使后学母惑焉

卷四 第 71b 页 WYG1137-0222d.png
  商鞅变法

  先王之所以沟封田井者亩数一定不可诡移一也邑
里阻固虽有戎车不可超越二也道路有制虽有奸宄
不可群逞三也此三利者绝兼并之端止狱讼之原沮
寇盗禁奸宄于未兆所以均平天下行政教美风俗保
世永年之大法也秦一废之及今千六百岁而弊日益
深而戎马不可禁矣可胜叹哉

  孟子辟杨墨

卷四 第 72a 页 WYG1137-0223a.png
  愚读孟子书谓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及考诸史则朱
翟未尝用于时君时君亦莫有信用其言者安在其为盈
天下而孟氏辟之如此其力似空言侈大无益于实者
后人虽信诵其言亦莫能究明其义愚始而疑中而惑
卒乃慨然长叹见孟氏指意深远广大非苟为誇辞而已
也何以言之天下之道为人为己二端而已惟圣人合
内外之道得时措之宜故不塞不流而王道行百姓宁
舍是则或失于为人太重而不知立已或失于为己太
卷四 第 72b 页 WYG1137-0223b.png
重而不知立人失己与人则天地否塞而人之类顿灭
矣五伯之末仁义益不明有志于为己者直欲高飞深
入不在人间如接舆沮溺之徒是也于是杨朱倡为我
之论而此徒翕然是之矣有志于为人者直欲自沽自
献必行其说如卫鞅仪秦之徒是矣于是墨翟倡兼爱
之说而此徒翕然是之矣此二氏之言所以盈天下也
然孟子所以不辟沮溺者为其无词说而杨朱之言近
义故也所以不辟仪秦者为其事浅陋而墨翟之言近
卷四 第 73a 页 WYG1137-0223c.png
仁故也近于仁则不仁近于义则不义不仁不义近于
禽兽又将何以立于天地之间故孟氏拔其本塞其源
则末流将自正矣有见于此然后知孟氏辟杨墨承先
圣有大功于王道而可以为万世法也使齐梁之君一
行其言岂至人之类自相残灭陈吴刘项之际死者十
九而后止哉


卷四 第 73b 页 WYG1137-0223d.png








  五峰集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