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
卷六 第 1a 页 WYG1136-004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和靖集卷六       宋 尹焞 撰
  师说中
先生既进语解一日德寿忽谓赵丞相曰朕看尹某日
间所行全是一部论语赵曰陛下可谓知人矣德寿问
先生卿如何养得如此粹厚先生曰臣但一生不敢作
过上笑之汪圣锡亦尝举此
先生为时敏说中庸至居下位不悦于上民不可得而
卷六 第 1b 页 WYG1136-0041b.png
治也至不诚未有能动者也拱手曰孟子所得于曾子
者一言以蔽之曰诚而已今孟子全取此一段载于其
书但改诚之者一字为思诚而已其本在于曾子之三
省与夫一唯而已可谓学问源流远有端绪不失其正
也如此先生尝写横渠数语于壁曰益物必诚如天之
生物日进日息自益必诚如川之方至日增日得施之
妄学之不勤欲自益且益人难矣哉易益长裕而不设
(设谓/虚设)信夫铭诸牖以自讼年月日某谨书顾时敏曰横
卷六 第 2a 页 WYG1136-0041c.png
渠之学可谓勤矣其心不闲
先生尝写言满天下无过口行满天下无怨恶两句帖
之坐隅顾谓时敏曰某写此两句也有来道好者也有
爱其字而乞去者不知知某意否时敏问先生之意如
何先生曰某意在此两句未能得到贤且看从不敢上
做来做来做去做到无择地位自然满天下而无过时
敏再请益曰前有非先王之法服至说言行则不言服
及终则又曰三者备矣岂言行无尽服则不可加益欤
卷六 第 2b 页 WYG1136-0041d.png
曰不然天子以德言诸侯以位言卿大夫以服言士以
行言庶人则以利言此其大略服至于卿大夫则有降
而无益益则是王故只说言行他日又再书其后曰言
行君子之枢机可不慎乎戒之慎之日慎一日造次颠
沛常在于斯月日某谨书
先生曰某旧在洛赴试试官出中于事君论某谓朋旧
若出一个终于立身最难做时敏问如何先生曰孔子
却不说终于事君而曰终于立身盖立身最难孟子曰
卷六 第 3a 页 WYG1136-0042a.png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
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之
闻也故曰终于立身
时敏问事父母孝如何便能事天明事地察明察如何
先生曰天地一也尊卑之辨不得不尔天地万物之父
母也父母人子之天地也那有两个道理故事父母孝
则自然明察乎事天地之理察审而已舜明庶物察人
伦是也贤于此上更宜涵养教分明
卷六 第 3b 页 WYG1136-0042b.png
时敏问身体发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孝之终也孝道
终始于此尽矣又曰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前
二而后三且立身行道非中于事君之谓耶先生曰前
二者言孝道之终始不出乎行此三者言行孝之道不
免有始中终之序墨子二本所以颠倒
吕紫微书问释氏生死轮回之说先生谓时敏曰居仁
泥于生死轮回某已作书喻之引潮以喻轮回贤他日
见渠作某拜意问渠今世既做了中书舍人后世更要
卷六 第 4a 页 WYG1136-0042c.png
做宰相轮回之说佛家之爱便宜也未几吕再书至云
既无轮回人何苦为善而不为恶先生笑曰只这里便
是私心经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生天地中其本甚善
几曾教你为恶作贱他来得之太虚还之太虚我在何

先生有书答吕文问胡春秋与他祖父所问不同辞云
某再拜屡承下问所以未能一一拜答者以居仁聪明
加之力学何待老拙岂非欲发其狂言乎见询春秋改
卷六 第 4b 页 WYG1136-0042d.png
用夏时未尝有此说以传为案经为断尤背于理往年
侍坐有一说诸经是律春秋是断未尝以传为案也昔
夏君廷列见访某尝书数字与之曰若不得某心只是
记他意此先生语若非居仁疑何以知其错误甚幸甚
幸遇荒歉则忧死亡遇患难则生恐怖此乃士大夫之
常情愚切以为不然此盖见之未明养之未熟临事乃
尔敢以愚见布左右或以为然毋惜见教某再拜
先生作书后谓时敏曰前辈皆以左传是按春秋是断
卷六 第 5a 页 WYG1136-0043a.png
如此则是孔子因传而为经矣孔子却与左丘明一般
先生那有此说
时敏欲请伊川成编之语先生曰某无之今日所与贤
说底话皆平日先生所以教某者公但记取若要看杂
说不如看易传易传先生之成书杂说他人之所记因
出一纸云某登先生之门后五年见刘唐询出示朱公
掞所编文字杂说欣然受之以呈先生曰此书可观否
先生留半月他日复请曰所留杂说如何先生曰某在
卷六 第 5b 页 WYG1136-0043b.png
何必看此书若不得某心只是记得他意岂不有差某
后更不敢复请兵火之馀偶至蜀中见人人成编盖所
见有浅深故所记有工拙细观之则失其意者不暇一
二言也某侍坐先生诲之曰夫子没而微言绝七十子
死而大义乖信然今日道学绝讲亲炙者无几则迷妄
失真固亦多矣可不哀哉(如世传史评之类/皆非先生所著)寓九江夏
君廷列惠然见过语及此道辄书以谂之绍兴七年四
月二十八日门人河南尹焞书十二年五月五日重书
卷六 第 6a 页 WYG1136-0043c.png
以遗王时敏秀才其本今留汪尚书家
吕紫微书问先生某祖父侍讲尝说伊川矣诸儒解经
不合全解谓圣人语言自有人不到去处更经秦火言
义岂无所续某于易传或有所见则随记之今易传乃
成全书与祖父所闻不同何也先生曰某在先生席下
数年后方学易序有七十二家易传先生初教某或只
得看一象一爻须说尽诸儒解有未尽处然后始于巾
箱中出他所说临启手足连封以付张思叔思叔能文
卷六 第 6b 页 WYG1136-0043d.png
者也庶有所润色明年思叔死其子以归四明高抑崇
今慈溪本是矣今见在据当时所见考校全书与不全
书亦未可知
时敏问伊川何不解系辞先生曰洛人亦问及此伊川
曰系辞所以明易古谓之大传若又解之是屋下架屋
某今但于易传中一引證庶亦尽一隅之举
吕紫微书问伊川退朝纳其告敕曰臣本布衣误蒙圣
听置之讲列无补于世今既归田里亦愿只乞布衣为
卷六 第 7a 页 WYG1136-0044a.png
荣今先生亦合乞布衣而归受四品服致仕与伊川异
何也先生谓时敏曰居仁责我则是但某荷圣恩四章
不允复赐象简笔墨茶各一百端砚金丝匣金鼎砚滴
各一令讲孟子以进书成日赐四品之服当随此上纳
会稽有学者欲将伊川语编成门类请先生订正先生
曰某学术浅陋岂能订正先生之言兼是他人所记某
若说是人便信之岂不相误不如只据见定识者自知
其非兼分成门类却是举业
卷六 第 7b 页 WYG1136-0044b.png
时敏欲学读诗先生甚喜曰孔子教其子必先以此因
举横渠诗云置心平易始通诗又曰今人躐等才相见
便问易问春秋不知孔子读易韦编三绝仲尼修经游
夏一辞不措二经岂易言也若居业某又不曾理会多
时贤要看诗甚善
先生为时敏说诗序毕因曰六经遭秦后可惜烧了多
少好文字且如诗序与易系辞皆须圣人作非后儒可
及故读诗不先之大序犹入室不由户也读易不终之
卷六 第 8a 页 WYG1136-0044c.png
系辞犹饮食不知其味也时敏问大序孔子作小序则
谁为之先生曰伊川云国史为之既采此诗必知其人
必知其所以刺美之义也今首句是矣下则解师所增
如荡言天下荡荡赉言予酌言酌先祖之道与首句全
不干事与诗亦不伦故知解师所增无疑
先生曰伊川作诗序二篇外人传之不真某一月请问
曾作否伊川曰有之但不欲示人再三请乃曰为子出
此二篇今传之者是也
卷六 第 8b 页 WYG1136-0044d.png
时敏问先生伊川五经皆有解乎先生曰只有易传他
经则分与门人理会俟他时却欲会作一处看不期谪
涪启手足时却有中庸解取出烧了曰易传足矣何以
多为先生又曰得他留此书在也好烧了可惜春秋闻
分与刘质夫诗书不知分与谁诗序二篇则先生自为
之不可不知
先生曰某向在伊川席下有学者云关中诸公欲节礼
记出看伊川曰圣人语言与汉儒甚不同更几时某当
卷六 第 9a 页 WYG1136-0045a.png
为之惜乎伊川不及如言而死矣
先生到国门有诗二首一云(首句/阙)为儒也道得成名可
怜白发乖前志懒着青衫逐后生一云少蒙师教指迷
津老读羲经味入神无限青山随意好强来骑马踏红

沈元用欲将易传逐爻取诸子史一话一言或其人所
行有合于此者类而證之先生曰如此则三百八十四
爻三百八十四件事尔沈默然而笑
卷六 第 9b 页 WYG1136-0045b.png
先生经筵讲尚书有二典见行至说道则曰道一也岂
可分而为二孔安国有大道常道之分则非矣张子韶
敬服之曰师门有人矣
先生曰孟子说三乐处极好玩味一归之天二得之已
三施之人王天下则果在外也
先生尝与时敏言贤欲学文须熟看韩文公六月念六
日白李生足下一书检之乃答李翊中云无望其速成
无诱于势利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先生
卷六 第 10a 页 WYG1136-0045c.png
之意在此
先生曰诗称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则曰仪刑文王万邦
作孚中庸之书称之则曰至矣贤知其意乎时敏曰不
知先生曰道有甚穷尽诗为文王作故终之以文王中
庸为万世作故终之以至矣不成上天之载只文王仪
刑便了
先生曰乡党一篇门人弟子写出一个圣人之德容学
者当潜心焉因曰中庸自仲尼祖述而下至无声无臭
卷六 第 10b 页 WYG1136-0045d.png
至矣言孔子之大乡党一篇自始至终言孔子之小子
思曰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
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诗曰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
其上下察也
时敏问寝不尸江山徐先生欲作坐如尸之尸解如何
曰既有寝衣长一身有半则不寝无舒尸之时矣先生
曰不必如此说只是必有寝衣伊川疑上文当连斋而
言故曰必有
卷六 第 11a 页 WYG1136-0046a.png
先生读论语到柴也愚参也鲁叉手而起曰某平生亦
得一个鲁力
时敏问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此必先民之
言夫子引之故曰诚哉是言也先生曰然亦如南人有
言夫子引之则曰善夫
先生引东坡云孔子未尝轻以仁与人亦未尝轻以仁
绝人未尝轻以仁与人故克伐怨欲不行可以为难而
已未尝轻以仁绝人故刚毅木讷近仁如此立作却也
卷六 第 11b 页 WYG1136-0046b.png
好做文字
时敏问向来鲍商霖问伊川云今之成人者何必然一
段是孔子说耶伊川须要作孔子说若作子路说亦自
好先生曰贤疑一个曰字意记语者既说兼此四人之
长可以成人矣又不当以曰字起故疑为子路说耶时
敏曰非也以文义考之意子路起说盖子路为人见利
则思义见危则致命久要则不忘平生之言以为集四
子之长则成人大矣故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此子路
卷六 第 12a 页 WYG1136-0046c.png
自道也夫子不答盖有深意先生曰不然四子之长出
于德性三者之事在于致思德性则自然致思则勉强
故曰亦可以为成人矣若曰字则门人记其发语之辞
亦如在齐闻韶曰不图为乐至于斯也不成曰字也是
别人说
先生曰某向在虎丘一日闲行思量孔子曰其言之不
怍则为之也难两句大有所得时敏问何所得曰言之
易行之难今人要做圣贤遮莫说不得临行一寸也进
卷六 第 12b 页 WYG1136-0046d.png
不成步皆是不怍
先生曰不逆诈不亿不信须是先觉者惟贤若不能自
明则为人诈而欺矣故大学曰克明德皆自明也
时敏请益先生曰须是问学问学所以明理理明则物
莫能蔽故孔子语仲由以六言六蔽皆在于好学
先生曰孔子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欤恭已正南面而
已却是扬子说得好袭尧之爵行尧之道法度彰礼乐
著垂拱视天民之阜无为也
卷六 第 13a 页 WYG1136-0047a.png
 
 
 
 
 
 
 
 
卷六 第 13b 页 WYG1136-0047b.png
 
 
 
 
 
 
 
 和靖集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