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五
卷二十五 第 1a 页 WYG0092-0591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周官总义卷二十五   宋 易韨 撰
环人掌送逆邦国之通宾客以路节达诸四方舍则
授馆令聚柝有任器则令环之凡门关无几送逆及

 此环人与夏官环人其义不同夏官环人掌致师乃
 致师之簭此则送逆宾客四面而环之者也所谓送
 逆邦国之通宾客者以邦国宾客取道往来环人则
卷二十五 第 1b 页 WYG0092-0591d.png
 以路节达诸四方路节即旌节之用于道路者其实
 一而已舍则授馆者非行人致馆之比谓其取道往
 来则以国野之馆授之即遗人所谓五十里有市市
 有候馆是已又令野庐氏以守涂地之人为之聚𢷌
 者所以见出入之有所守有任器则令环之者守其
 所须之物亦所以为非常之备凡门关无几送逆及
 疆者是虽宾客取道往来于王国环人亦为之达诸
 路且使人之各得其所王者之政也
卷二十五 第 2a 页 WYG0092-0592a.png
象胥掌蛮夷闽貉戎狄之国使掌传王之言而谕说焉
以和亲之若以时入宾则协其礼与其辞言传之凡其
出入送逆之礼节币帛辞令而宾相之凡国之大丧诏
相国客之礼仪而正其位凡军旅会同受国客币而宾
礼之
 象胥掌四夷之言者也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
 狄鞮北方曰译周兴王业惟南方先服故特以象名
 官而胥则取其才智焉先王设象胥之官既使之译
卷二十五 第 2b 页 WYG0092-0592b.png
 四方之言则蕃国使者之来乃传王之言而谕说焉
 以和亲之若蕃国之君以时入宾而行世一见之礼
 则其所习虽不同乎中国象胥则以中国之仪而协
 其礼与其辞言传之虽不能变其声音亦可以通其
 事之意然后译其辞而言之于上也凡其出入送逆
 之礼节币帛辞令而宾相之者皆象胥所以摈相蕃
 国之事若遇国之大丧则诏相国客之礼仪而正其
 位若遇军旅会同则受其币而宾礼之盖先王不鄙
卷二十五 第 3a 页 WYG0092-0592c.png
 夷其人既设象胥以待之则亦示以中国之礼而已
凡作事王之大事诸侯次事卿次事大夫次事上士下
事庶子
 先王所以有事于四夷惟征伐为大事其次则有威
 让之令文诰之辞而次事下事分焉凡邦国之诸侯
 内为捍屏外则敌王之忾故大事则诸侯之所作也
 若卿大夫士庶子则各以其尊卑而分任其事言庶
 子而不言中士下士则以所任者同耳
卷二十五 第 3b 页 WYG0092-0592d.png
掌客掌四方宾客之牢礼饩献饮食之等数与其政治
 掌四方宾客而名官以掌客者宾亦可以谓之客也
 牢礼即凡用牢之礼饩谓饩九牢之类献谓禽献之
 类饮食谓飨燕膳食之类凡其等数与其政治皆所
 以序下文也郑氏以邦新杀礼释之未之尽矣
王合诸侯而飨礼则具十有二牢庶具百物备诸侯长
十有再献
 传曰制礼上物不过十二天之大数也故王者以十
卷二十五 第 4a 页 WYG0092-0593a.png
 二为节不可以有加焉今王之飨诸侯众则十有二
 牢长则十有二献郑氏遂以为用王礼之数者以公
 侯伯子男尽在是兼飨之莫敌用也谓之兼飨莫敌
 用可也谓用王礼之数不可也牢具十有二而莫适
 所主献至十有二而少异于众则其礼盖有品节之
 矣
王巡狩殷国则国君膳以牲犊令百官百牲皆具从者
三公视上公之礼卿视侯伯之礼大夫视子男之礼士
卷二十五 第 4b 页 WYG0092-0593b.png
视诸侯之卿礼庶子壹视其大夫之礼
 上经言王合诸侯而飨礼此遂言王巡守殷国国君
 膳以牲犊令百官百牲皆具若所以明施报之义然
 君臣不可以施报言也尽其礼之实而已然礼之所
 在有以少为贵者有以多为贵者国君膳王以牲犊
 则以少为贵者举天下之物不足以为吾君之报惟
 牲用茧栗乃事天之礼是以事天之礼事其君也百
 官百牲皆具此以多为贵者不特百牲皆具而公卿
卷二十五 第 5a 页 WYG0092-0593c.png
 大夫士庶子皆加于王朝一等是厚其礼以待其臣
 者乃所以尊吾君也记曰礼之以多为贵者以其外
 心也礼之以少为贵者以其内心也内尽其心以事
 其君外尽其物以待其臣各尽其道而已矣
凡诸侯之礼上公五积皆视餐牵三问皆修群介行人
宰史皆有牢餐五牢食四十簠十豆四十铏四十有二
壶四十鼎簋十有二牲三十有六皆陈饔饩九牢其死
牢如餐之陈牵四牢米百有二十筥醯醢百有二十瓮
卷二十五 第 5b 页 WYG0092-0593d.png
车皆陈车米视生牢牢十车车秉有五籔车禾视死牢
牢十车车三秅刍薪倍禾皆陈乘禽日九十双殷膳大
牢以及归三飨三食三燕若弗酌则以币致之凡介行
人宰史皆有餐饔饩以其爵等为之牢礼之陈数唯上
介有禽献夫人致礼八壶八豆八笾膳大牢致飨大牢
食大牢卿皆见以羔膳大牢侯伯四积皆视餐牵再问
皆修餐四牢食三十有二簠八豆三十有二铏二十有
八壶三十有二鼎簋十有二腥二十有七皆陈饔饩七
卷二十五 第 6a 页 WYG0092-0594a.png
牢其死牢如餐之陈牵三牢米百筥醯醢百瓮皆陈米
三十车禾四十车刍薪倍禾皆陈乘禽日七十双殷膳
大牢三飨再食再燕凡介行人宰史皆有餐饔饩以其
爵等为之礼唯上介有禽献夫人致礼八壶八豆八笾
膳大牢致飨大牢卿皆见以羔膳特牛子男三积皆视
餐牵壹问以修餐三牢食二十有四簠六豆二十有四
铏十有八壶二十有四鼎簋十有二牲十有八皆陈饔
饩五牢其死牢如餐之陈牵二牢米八十筥醯醢八十
卷二十五 第 6b 页 WYG0092-0594b.png
瓮皆陈米二十车禾三十车刍薪倍禾皆陈乘禽日五
十双壹飨壹食壹燕凡介行人宰史皆有餐饔饩以其
爵等为之礼唯上介有禽献夫人致礼六壶六豆六笾
膳视致飨亲见卿皆膳特牛
 凡诸侯之礼即所掌牢礼饩献饮食之等数是也上
 公五积侯伯四积子男三积皆视飧牵者盖上公飧
 五牢侯伯飧四牢子男飧三牢谓至馆有飧入境有
 积其积皆视餐牵则生致之而不杀明致积亦有牢
卷二十五 第 7a 页 WYG0092-0594c.png
 礼视则视其数而已上公三问皆修侯伯再问皆修
 子男壹问以修于其始至而问间阔则有修焉修则
 脯之加姜桂者也然其宾之问皆修而其群介行人
 之问则有牢君用修臣用牢郑氏以为非礼然礼有
 损而益者有益而损者有丰大礼而杀小礼者有丰
 小礼而杀大礼者初未可以此为轻重至于侯伯子
 男则不言臣用牢者以上公之礼为特优也至于馆
 则有飧礼上公五牢侯伯四牢子男三牢司仪所谓
卷二十五 第 7b 页 WYG0092-0594d.png
 致飧如致积之礼是已食谓庶羞之食陈于楹外东
 西共四列上公之列数以十侯伯之列数以八子男
 之列数以六簠所以盛稻粱也公堂上六东西夹各
 二故其为簠十侯伯堂上四东西夹各二故其为簠
 八子男堂上二东西夹各二故其为簠六豆𦵔醢器
 也公堂上十六东西夹各十二故其为豆四十侯伯
 堂上十二东西夹各十故其为豆三十有二子男堂
 上十二东西夹各六故其为豆二十有四礼器言天
卷二十五 第 8a 页 WYG0092-0595a.png
 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则言堂
 上之数而已壶所以盛酒其设于堂上及夹者亦如
 豆之数也铏羹器也有铏鼎有铏羹所谓膷臐膮也
 亦所谓藿苦薇也羹熟于鼎而载之器凡饪一牢则
 正鼎九陪鼎三陪鼎即铏羹之鼎也正鼎即牛羊豕
 鱼腊肠胃伦肤与夫鲜鱼鲜腊之鼎也其数凡十有
 二既言有鼎十二又言上公铏四十有二侯伯铏二
 十有八子男铏十有八则铏为铏羹之器而已非鼎
卷二十五 第 8b 页 WYG0092-0595b.png
 也鼎牲器也簋黍稷器也公侯伯子男皆十有二而
 无所降杀者以牲与黍稷俱为食之主然鼎俎奇而
 笾豆偶故正鼎九陪鼎三皆设于西阶之前簋堂上
 八东西夹各二夫簋盛黍稷皆十有二而簠盛稻粱
 乃降杀以两者稻粱贵者所食而黍稷为上下通用
 之物此鼎簋所以同乎十二也腥即牲之腥者也腥
 谓鲜鱼鲜腊之鼎牲谓牛羊豕鱼腊肠胃伦肤之鼎
 或言牲或言腥互见也此与上文之正鼎九者何别
卷二十五 第 9a 页 WYG0092-0595c.png
 盖上文之正鼎每鼎饪一牢飧五牢则饪一牢而腥
 四牢飧四牢则饪一牢而腥三牢飧三牢则饪一牢
 而腥二牢其数又以九为降杀上公牲四牢则凡三
 十六侯伯牲三牢则凡二十七子男牲二牢则凡十
 有八此正鼎陪鼎皆十有二而腥之鼎则降杀以九
 盖牵牲无铏鼎腥牲亦无铏鼎此饪腥之鼎所以不
 同其数也自此以上皆为飧礼其言饔饩以下则皆
 饔饩之礼矣饔饩公九牢则其五为死牢侯伯七牢
卷二十五 第 9b 页 WYG0092-0595d.png
 则其四为死牢子男五牢则其三为死牢故曰其死
 牢如飧之陈陈者皆陈于门西如积或死或牵而皆
 曰饔饩者盖饩之为义有二按聘礼云主国使卿归
 饔饩五牢饪一牢腥二牢饩二牢此则饩为生矣故
 郑氏谓生曰饩僖三十三年郑皇武子曰惟是饩牵
 竭矣则此饩为腥矣故服氏谓腥曰饩是知致积致
 飧致膳等皆用牢而饩得为牢礼者岂非此乎此死
 牢牵牢之所以异也米有载之于筥者半斛曰筥上
卷二十五 第 10a 页 WYG0092-0596a.png
 公百有二十筥其为米六十斛侯伯百筥其为米五
 十斛子男八十筥其为米四十斛其设在于庭中醯
 榖阳也醢肉阴也其数亦以二十为降杀故上公百
 有二十瓮侯伯百瓮子男八十瓮车皆陈以车乘瓮
 而陈之也醯陈于碑东醢陈于碑西既陈则不复用
 车矣故侯伯子男皆言陈而不言车也上公言车米
 视生牢牢十车车秉有五籔车禾视死牢牢十车车
 三秅刍薪倍禾皆陈者车米则载米于车者也牵四
卷二十五 第 10b 页 WYG0092-0596b.png
 牢四牢分为四列然则牢十车米凡四十车也十六
 斗曰籔十籔曰秉车秉有五籔为十五籔是二十四
 斛也车禾则载禾于车者也禾藁实并刈者也车禾
 视死牢夫死牢如飧之数上公飧五牢牢十车则车
 禾凡五十车也四秉曰筥十筥曰稯十稯曰秅每车
 三秅则三十稯也刍薪倍禾皆陈则百车也皆陈谓皆
 陈于门外也米在门东禾在门西刍薪虽取数于禾
 而薪从米刍从禾也侯伯米三十车禾四十车刍薪
卷二十五 第 11a 页 WYG0092-0596c.png
 倍禾皆陈子男米二十车禾三十车刍薪倍禾皆陈
 则又降杀之序也自此以上皆饔礼至于所陈则又
 有可言者食也簠也豆也铏也壶也皆陈于堂上及
 两夹簋亦陈于堂上而与鼎并者并其数也非并陈
 也鼎也腥也陈于阼阶之前死牢也牵牢也陈于门
 之西车米也车禾也刍薪也陈于门之外醯也醢也
 陈于碑之东西掌客言饔饩之皆陈者二筥米与醯
 醢并者以其皆在门内也米禾之车与死牢生牢兼
卷二十五 第 11b 页 WYG0092-0596d.png
 者以其皆在门外也言飧之皆陈者一而鼎也腥也
 同于簠簋豆铏之列者虽同其列而簠簋豆铏乃堂
 上之器鼎与腥乃堂下之器也乘禽谓乘行群处之
 禽如雉雁之属上公日九十双侯伯日七十双子男
 日五十双此中膳之礼也殷中也谓于中又以大牢
 膳宾不忘宾也上公侯伯皆言膳大牢而子男不言
 皆止于乘禽耳盖宾客之道以十日为正行礼一旬
 之后有故未去则有致稍归禽之礼浆人所谓共宾
卷二十五 第 12a 页 WYG0092-0597a.png
 客之稍礼是已但上公言以及归而侯伯子男不言
 者间或略之耳上公三飨三食三燕侯伯三飨再食
 再燕子男一飨一食一燕隆杀之节也若弗酌则以
 币致之者谓君或有故不亲飨食燕之礼则飨有酬
 币食有侑币不飨则以酬币致之不食则以侑币致
 之所以见将意而致敬者不可废也上公群介行人
 宰史独有牢公及侯伯子男之群介行人宰史皆有
 飧饔饩而上介亦有禽献此礼宾之介从也按聘礼
卷二十五 第 12b 页 WYG0092-0597b.png
 上介与宾同是以大夫饩宾云上宾上介皆大牢米
 八筐众介皆少牢米六筐但上宾有刍禾而上介无
 刍禾耳此五等之上介皆有禽献也但凡介行人宰
 史皆有飧饔饩以其爵等为之牢礼者五等诸侯其
 爵有五而其命有三故待诸侯从其命诸侯之臣其
 命有五而其爵有三故待诸臣从其爵此凡介行人
 宰史之礼异也上公侯伯八壶八豆八笾子男六壶
 六豆六笾笾豆陈于户东壶陈于东序此夫人助君
卷二十五 第 13a 页 WYG0092-0597c.png
 养贤之礼如内宰所谓致后之宾客之礼是已然上
 公与侯伯同者抑以夫人之于上公有膳有飨有食
 而侯伯则无食礼矣子男则膳视致飨是不复亲飨
 矣上公卿皆见以羔膳大牢侯伯卿皆见以羔膳特
 牛子男亲见卿皆膳特牛卿皆见者见于宾也以羔
 则以其所贽见焉子男独言亲见卿者以王之卿六
 命而子男五命故以亲见卿为文言亲见则有时乎
 不亲若卿有故则不造馆见宾惟亲见以羔乃致膳
卷二十五 第 13b 页 WYG0092-0597d.png
 焉此所以少异于上公侯伯之礼然皆卿所以助养
 宾者也或用大牢或用特牛亦礼之降杀故耳
凡诸侯之卿大夫士为国客则如其介之礼以待之
 古者坐宾于西北位介于西南所以尊宾卑介也宾
 之尊以其敌主介之卑以其副宾此上经所谓凡介
 皆有牢皆有飧饔饩以其爵等为之牢礼之陈数宜
 也若夫诸侯之卿大夫士以聘问而自为国客则非
 介也具宾之体者也具宾之体则疑于宾矣乃如介
卷二十五 第 14a 页 WYG0092-0598a.png
 之礼以待之者何耶尊者之道为正为大卑者之道
 为副为小诸侯之卿大夫士臣也以为介者分之所
 当然以为国客者亦分之所当然以其爵等为之牢
 礼之陈数则知先王待宾客之礼固有常制耳
凡礼宾客国新杀礼凶荒杀礼札丧杀礼祸灾杀礼在
野在外杀礼
 礼者合于天时宜于地财当于人心者也乃若求之
 天而不得于时求之地而不足于财求之人而不当
卷二十五 第 14b 页 WYG0092-0598b.png
 于心则杀焉可也国新谓新建国者凶荒谓无年者
 祸灾谓兵寇者在野在外谓非方岳及国门之外者
 以王礼言之大荒大札天地有灾王皆为之不举所
 以为内省自疚之道至矣于是数者而杀礼抑以其
 自处者而待宾客耶
凡宾客死致礼以丧用宾客有丧惟刍稍之受遭主国
之丧不受飨食受牲礼
 宾客礼之常者也死丧礼之变者也凡宾客死则致
卷二十五 第 15a 页 WYG0092-0598c.png
 礼以丧用有君及父母之丧则惟刍稍之受遭主国
 之丧则惟受牲礼而飨食皆废此礼之变者也亦裁
 之以常礼而已矣
掌讶掌邦国之等籍以待宾客若将有国宾客至则戒
官修委积与士逆宾于疆为前驱而入及宿则令聚柝
及委则致积至于国宾入馆次于舍门外待事于客及
将币为前驱至于朝诏其位入复及退亦如之凡宾客
之治令讶讶治之凡从者出则使人道之及归送亦如
卷二十五 第 15b 页 WYG0092-0598d.png

 上经有讶士以讶四方之狱讼为主故曰士此以掌
 四方之宾客为主故曰掌讶掌讶掌邦国之等籍者
 非小行人所谓掌邦国宾客之礼籍乃九仪差数之
 籍也所以迓宾客者必以此籍之差数而为之节若
 将有国宾客至则戒官修委积者若牛人共积牛羊
 人共积羊仓人共道路之榖积委人共委积之刍薪
 则掌讶先以其籍而戒之既戒之矣然后与士逆宾
卷二十五 第 16a 页 WYG0092-0599a.png
 于疆为前驱而入士谓讶士也以讶士与行人送逆
 宾客入于国则为之前驱而辟故也及宿则令聚柝
 谓令野庐氏以野庐氏若有宾客则令涂地之人聚
 柝故也及委则致积以王命致之于馆也至于国宾
 入馆次于舍门外待事于客谓待宾客之有所求也
 及将币为前驱则导之以至于朝也至于朝诏其位
 入复及退亦如之者谓入诏其位而复故位及退亦
 诏其位也凡宾客之治令讶讶治之治谓理其事也
卷二十五 第 16b 页 WYG0092-0599b.png
 以告掌讶讶为如朝理之也凡从者出则使人道之
 使其属道之也及归送亦如之谓逆至于疆则送亦
 至于疆也且掌讶虽与讶士同于送逆然讶士与行
 人送逆不及疆至于野而已讶士不前驱及野与国
 则前驱以辟而已讶士不道从者之出入道客之出
 入而已盖讶士讶狱讼而掌讶讶宾客此详略所以
 不同欤
凡宾客诸侯有卿讶卿有大夫讶大夫有士讶士皆有
卷二十五 第 17a 页 WYG0092-0599c.png

 掌讶以中士八人为之而此言诸侯有卿讶卿有大
 夫讶则非掌讶之所谓讶也郑氏谓朝觐聘问之日
 王所使迎宾客于馆之讶盖按聘礼云卿讶卿大夫
 讶大夫士讶士宾即馆讶掌公命此以诸侯之臣之
 为国客者言之若以敌天子之使则命数为不等矣
 以王之卿六命而上公九命侯伯七命故公侯伯为
 国宾而卿皆见以羔以卿讶之宜也至子男则亲见
卷二十五 第 17b 页 WYG0092-0599d.png
 卿以子男五命视王之卿则降一等矣至于王之大
 夫四命而公侯伯之卿则三命子男之卿则再命王
 之上士三命中士再命下士一命而公侯伯之大夫
 则再命子男之大夫则一命士皆有讶而子男之士
 则又有不命者矣先王之待诸侯之臣宁过于厚毋
 过于薄贾氏谓讶将舍于馆之外宜相亲也此其亲
 诸侯之大者乎
凡讶者宾客至而往诏相其事而掌其治令
卷二十五 第 18a 页 WYG0092-0600a.png
 上经因讶宾客而及卿大夫即馆之讶此复言掌讶
 之职凡言修委积以下皆所治之令也
掌交掌以节与币巡邦国之诸侯及其万民之所聚者
道王之德意志虑使咸知王之好恶辟行之使和诸侯
之好达万民之说
 天地交而万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交之为义大矣
 故先王设掌交一职而使之交通乎上下节所以为
 信行道必有节故也币所以为礼相见必有币故也
卷二十五 第 18b 页 WYG0092-0600b.png
 诸侯则据所以守邦国者而言万民之所聚则据都
 家县邑之类而言是知掌交所巡必及其民非止邦
 国之诸侯而已道王之德意志虑使咸知王之好恶
 辟行之固也然天下之无公好恶久矣益之戒舜曰
 罔违道以干百姓之誉罔咈百姓以从已之欲此君
 臣儆戒无虞之所当先者所欲与之聚所恶勿施尔
 宜三代之所以兴也今也王之志虑出于王之德意
 则所谓德者乃平康正直之德故曰无有作好遵王
卷二十五 第 19a 页 WYG0092-0600c.png
 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惟遵王之道则所谓予攸
 好德以至于哲谋肃乂乃天下之同好非作好也惟
 遵王之路则所谓淫朋比德以至于狂僭豫急乃天
 下之同恶非作恶也使天下咸知王之好恶而辟行
 之则时人斯其惟皇之极矣其或不协于极不罹于
 咎者又有皇极之君从而受之掌交之官从而和诸
 侯之好使之蕃王室达万民之说使之正王面邦国
 上下交通无间此所以为皇极之世也
卷二十五 第 19b 页 WYG0092-0600d.png
掌邦国之通事而结其交好以谕九税之利九礼之亲
九牧之维九禁之难九戎之威
 通事谓朝觐聘问之事也结其交好则结其交通之
 好有以结其交好而后可以王制谕之九税九职之
 税方其裂土而封固已使之得征其民今又谕之以
 税之利则使之不殖于利者也九礼九仪之礼方其
 列爵以等固已使之各守其爵今又谕之以九礼之
 亲则使之不乖其亲者也九牧九州之牧大宰于施
卷二十五 第 20a 页 WYG0092-0601a.png
 典之际固已建其牧而使其大小之相维今又谕之
 以九牧之维所以使之知所听命者也九禁九法之
 禁九戎九伐之戎大司马掌九法以平邦国九伐以
 正邦国固已示之于平时之素今又谕之以九禁之
 难九伐之威尤所以使之知所警畏者也是五者皆
 王政之大若非掌交之所能谕惟掌交时有以申敕
 之而命令之严实行乎其间是岂徒咸其辅滕口说
 也哉
卷二十五 第 20b 页 WYG0092-0601b.png
掌察(阙/)
掌货贿(阙/)
朝大夫掌都家之国治日朝以听国事故以告其君长
国有政令则令其朝大夫凡都家之治于国者必因其
朝大夫然后听之唯大事弗因凡都家之治有不及者
则诛其朝大夫在军旅则诛其有司
 周官以八则治都鄙盖使之有所揆焉非特颁其常
 而已故凡祭祀宾客之礼与夫衣服宫室车旗之禁
卷二十五 第 21a 页 WYG0092-0601c.png
 令则主之有都家之宗人士庶子众庶之守及其车
 马兵甲之戒令则主之有都家之司马皆王官得以
 兼治之矣其在刑则为尤详既有方士以听其狱讼
 之辞而又为之立朝大夫之职凡彼有所治此有所
 令朝大夫则上下达之而已掌都家之国治即大宰
 所谓以八则待都鄙之治者也法虽出于大宰而其
 事则朝大夫掌焉日朝以听国事故以告其君长国
 有政令则令其朝大夫因之以告都家之君若吏者
卷二十五 第 21b 页 WYG0092-0601d.png
 也凡都家之治于国者必因其朝大夫惟朝大夫达
 之而后听之也唯大事弗因则冢宰听之而已都家
 之治有不及者则朝大夫在所诛在军旅则朝大夫
 弗预焉故诛其有司此都司马家司马之所责也
都则(阙/)
 大宰以八则治都鄙故设官以专其职谓之都则然
 言都则不及家则者考大宗伯九仪之命惟五命然
 后赐则王之大夫四命则未与赐则之数故采邑谓
卷二十五 第 22a 页 WYG0092-0602a.png
 之家而不谓之都若卿以六命为小都公以八命为
 大都此所以置都则焉由是观之八则通用于三等
 采地而以都为主其推行盖有序矣
都士(阙/)
家士(阙/)
 郑氏都家之士主治都家吏民之狱以告方士者也
 盖方士掌都家听其狱讼之辞辨其死刑之罪而要
 之三月而上狱讼于国又曰凡都家所上治则主之
卷二十五 第 22b 页 WYG0092-0602b.png
 郑盖据此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