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二 第 1a 页 WYG0092-0541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周官总义卷二十二 宋 易祓 撰
士师之职掌国之五禁之法以左右刑罚一曰宫禁二
曰官禁三曰国禁四曰野禁五曰军禁皆以木铎徇之
于朝书而县于门闾以五戒先后刑罚毋使罪丽于民
一曰誓用之于军旅二曰诰用之于会同三曰禁用诸
田役四曰纠用诸国中五曰宪用诸都鄙
郑氏曰宫王宫官官府国城中也先后即左右之意
周官总义卷二十二 宋 易祓 撰
士师之职掌国之五禁之法以左右刑罚一曰宫禁二
曰官禁三曰国禁四曰野禁五曰军禁皆以木铎徇之
于朝书而县于门闾以五戒先后刑罚毋使罪丽于民
一曰誓用之于军旅二曰诰用之于会同三曰禁用诸
田役四曰纠用诸国中五曰宪用诸都鄙
郑氏曰宫王宫官官府国城中也先后即左右之意
卷二十二 第 1b 页 WYG0092-0541d.png
古者有五刑无五罚五罚自周穆王始而古所谓罚
则刑之轻者也舜之象以典刑则常刑也以常刑为
重故以五流之法宥之犹以为重焉又设为三等之
轻刑曰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赎刑即后世
所谓罚而其轻又居三等轻刑之下至周人设刑官
之职初无五罚之法而司圜所谓罚人不亏财则知
舜之赎刑即此所谓亏财者也轻亦甚矣考之士师
则成王周公之心非特欲其无刑亦欲其无罚何其
则刑之轻者也舜之象以典刑则常刑也以常刑为
重故以五流之法宥之犹以为重焉又设为三等之
轻刑曰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赎刑即后世
所谓罚而其轻又居三等轻刑之下至周人设刑官
之职初无五罚之法而司圜所谓罚人不亏财则知
舜之赎刑即此所谓亏财者也轻亦甚矣考之士师
则成王周公之心非特欲其无刑亦欲其无罚何其
卷二十二 第 2a 页 WYG0092-0542a.png
仁也故左右刑罚则有五禁先后刑罚则有五戒凡
以此而已圣人立法之意以谓禁者使之知所止故
于禁言左右是欲左右辅之使之不至于刑罚也戒
者使之知所守故于戒言先后是欲先后导之使之
不至于刑罚也盖禁所以防之徇以木铎而县其书
于门闾则其所防为甚严戒所以儆之毋使罪丽于
民则其所儆为甚切若是而斯民犹陷于刑罚者无
有也后世人情日薄而抵冒滋众穆王于是作五罚
以此而已圣人立法之意以谓禁者使之知所止故
于禁言左右是欲左右辅之使之不至于刑罚也戒
者使之知所守故于戒言先后是欲先后导之使之
不至于刑罚也盖禁所以防之徇以木铎而县其书
于门闾则其所防为甚严戒所以儆之毋使罪丽于
民则其所儆为甚切若是而斯民犹陷于刑罚者无
有也后世人情日薄而抵冒滋众穆王于是作五罚
卷二十二 第 2b 页 WYG0092-0542b.png
之法以损五刑之旧司刑所掌五刑之属二千五百
而穆王之三千以枚数之虽增于前然墨劓所增者
各五百皆轻刑也宫所损者二百大辟所损者三百
皆重刑也惟其禁戒不立而左右先后之无术观其
目则哀矜之意固可见观其凡则文胜俗弊亦可推
矣
掌乡合州党族闾比之联与其民人之什伍使之相安
相受以比追胥之事以施刑罚庆赏
而穆王之三千以枚数之虽增于前然墨劓所增者
各五百皆轻刑也宫所损者二百大辟所损者三百
皆重刑也惟其禁戒不立而左右先后之无术观其
目则哀矜之意固可见观其凡则文胜俗弊亦可推
矣
掌乡合州党族闾比之联与其民人之什伍使之相安
相受以比追胥之事以施刑罚庆赏
卷二十二 第 3a 页 WYG0092-0542c.png
六乡之内其居则有州党族闾比之联其民人则有
什伍之联皆合其联以待征敛调发之事此乡官之
职也而士师又掌之者使之相安相受故耳盖人之
有罪过未丽于法而害于州里者去之则不善者远
焉而后善者得以相安上罪期役以至下罪三月役
任于州里者舍之则不善者反焉而后善者得以相
受相安相受是与众同欲也与众同欲则与众同恶
也以是比追胥之事则出入相友守望相助是有利
什伍之联皆合其联以待征敛调发之事此乡官之
职也而士师又掌之者使之相安相受故耳盖人之
有罪过未丽于法而害于州里者去之则不善者远
焉而后善者得以相安上罪期役以至下罪三月役
任于州里者舍之则不善者反焉而后善者得以相
受相安相受是与众同欲也与众同欲则与众同恶
也以是比追胥之事则出入相友守望相助是有利
卷二十二 第 3b 页 WYG0092-0542d.png
存焉以施刑罚庆赏则赏一人而同所劝罚一人而
同所戒是有义存焉此士师所以掌乡而弼六乡之
教也
掌官中之政令察狱讼之辞以诏司寇断狱弊讼致邦
令
官中之政令即刑所行之政令也察狱讼之辞则刑
官之属若乡士遂士县士方士各上其狱讼之不决
者而致其辞于士师士师因其辞而察之以诏司寇
同所戒是有义存焉此士师所以掌乡而弼六乡之
教也
掌官中之政令察狱讼之辞以诏司寇断狱弊讼致邦
令
官中之政令即刑所行之政令也察狱讼之辞则刑
官之属若乡士遂士县士方士各上其狱讼之不决
者而致其辞于士师士师因其辞而察之以诏司寇
卷二十二 第 4a 页 WYG0092-0543a.png
断狱弊讼狱讼既审合于邦令士师则又以其邦令
而致之于乡士遂士县士方士上下联事精察如此
此狱讼之所以得其中也
掌士之八成一曰邦汋二曰邦贼三曰邦谍四曰犯邦
令五曰挢邦令六曰为邦盗七曰为邦朋八曰为邦诬
成定也八成言士则士之八成而已汋酌也谓刺探
邦之机密以遗于外者贼毁则者也谓毁弃王略而
潜为变者邦谍谓为敌国反间以乱我邦者犯邦令
而致之于乡士遂士县士方士上下联事精察如此
此狱讼之所以得其中也
掌士之八成一曰邦汋二曰邦贼三曰邦谍四曰犯邦
令五曰挢邦令六曰为邦盗七曰为邦朋八曰为邦诬
成定也八成言士则士之八成而已汋酌也谓刺探
邦之机密以遗于外者贼毁则者也谓毁弃王略而
潜为变者邦谍谓为敌国反间以乱我邦者犯邦令
卷二十二 第 4b 页 WYG0092-0543b.png
谓故作狠傲以触邦令者挢邦令谓辄为诈冒以擅
邦令者为邦盗谓窃持邦柄以作威福者为邦朋谓
朋淫匪人相比为恶者为邦诬谓妄作妖祥惑众乱
俗者八者罪所不贷圣人于是有一定之法故曰八成
若邦凶荒则以荒辩之法治之令移民通财紏守缓刑
凡言邦国则诸侯也单言邦单言国则天子也此经
若邦凶荒则非为天子畿内而设何者大司徒以荒
政十二聚万民初不言移民通财而移民通财乃见
邦令者为邦盗谓窃持邦柄以作威福者为邦朋谓
朋淫匪人相比为恶者为邦诬谓妄作妖祥惑众乱
俗者八者罪所不贷圣人于是有一定之法故曰八成
若邦凶荒则以荒辩之法治之令移民通财紏守缓刑
凡言邦国则诸侯也单言邦单言国则天子也此经
若邦凶荒则非为天子畿内而设何者大司徒以荒
政十二聚万民初不言移民通财而移民通财乃见
卷二十二 第 5a 页 WYG0092-0543c.png
于大荒大札令邦国之后则移民通财诸侯之事也
荒政无纠守而此则有纠守是责诸侯以守也荒政
言缓刑而其后令邦国亦言缓刑是缓刑所以恤灾
凶民命所关天子诸侯之所同也若是则此经言邦
者亦可以为诸侯之邦矣小行人曰若国凶荒则令
赒委之其救荒同而其单言国又同非诸侯而何
凡以财狱讼者正之以傅别约剂
以财狱讼谓狱讼而争财者也正小宰八成所谓听
荒政无纠守而此则有纠守是责诸侯以守也荒政
言缓刑而其后令邦国亦言缓刑是缓刑所以恤灾
凶民命所关天子诸侯之所同也若是则此经言邦
者亦可以为诸侯之邦矣小行人曰若国凶荒则令
赒委之其救荒同而其单言国又同非诸侯而何
凡以财狱讼者正之以傅别约剂
以财狱讼谓狱讼而争财者也正小宰八成所谓听
卷二十二 第 5b 页 WYG0092-0543d.png
称责与买卖者是已故正之以傅别约剂之法传谓
地傅以为之保别谓判书以为之合约谓书其期约
者剂谓为之要书者四者皆稽之以为决以此正狱
讼则片言可折而争心息矣
若祭胜国之社稷则为之尸
宗庙社稷七祀皆有尸初不命刑官而此以刑官为
尸者特见于胜国之社或曰以其不灵于亡国而妖
邪附之故威之以刑官非也郊特牲曰社祭土而主
地傅以为之保别谓判书以为之合约谓书其期约
者剂谓为之要书者四者皆稽之以为决以此正狱
讼则片言可折而争心息矣
若祭胜国之社稷则为之尸
宗庙社稷七祀皆有尸初不命刑官而此以刑官为
尸者特见于胜国之社或曰以其不灵于亡国而妖
邪附之故威之以刑官非也郊特牲曰社祭土而主
卷二十二 第 6a 页 WYG0092-0544a.png
阴气也又曰天子大社必受霜露风雨以达天地之
气丧国之社屋之不受天阳也亳社北牖使阴明也
言亳社则胜国之社也亳社以阴为主而刑乃阴之
类媒氏以男女之阴讼而听之于胜国之社类也此
祭胜国之社而刑官为之尸亦类也
王燕出入则前驱而辟
自治朝而退居于内者谓之燕朝自燕朝而退居寝
者谓之燕寝此出入所以谓之燕出入也士师前驱
气丧国之社屋之不受天阳也亳社北牖使阴明也
言亳社则胜国之社也亳社以阴为主而刑乃阴之
类媒氏以男女之阴讼而听之于胜国之社类也此
祭胜国之社而刑官为之尸亦类也
王燕出入则前驱而辟
自治朝而退居于内者谓之燕朝自燕朝而退居寝
者谓之燕寝此出入所以谓之燕出入也士师前驱
卷二十二 第 6b 页 WYG0092-0544b.png
而辟则王者燕间之际无一节之不谨车谓之道车
者其意亦可推矣
祀五帝则沃尸及王盥洎镬水凡刏珥则奉犬牲
祀五帝者谓五人帝之祀而士师言沃尸者何也致
其洁而已方尸之入门也以盘匜盥水及王有献尸
之礼亦奉水以盥故皆言沃镬水本小司寇所实士
师则洎而增之凡此皆取其明清于用刑所以使之
沃使之洎也
者其意亦可推矣
祀五帝则沃尸及王盥洎镬水凡刏珥则奉犬牲
祀五帝者谓五人帝之祀而士师言沃尸者何也致
其洁而已方尸之入门也以盘匜盥水及王有献尸
之礼亦奉水以盥故皆言沃镬水本小司寇所实士
师则洎而增之凡此皆取其明清于用刑所以使之
沃使之洎也
卷二十二 第 7a 页 WYG0092-0544c.png
诸侯为宾则帅其属而跸于王宫大丧亦如之大师帅
其属而禁逆军旅者与犯师禁者而戮之
诸侯为宾则有燕享之礼大丧则有庐舍之居帅其
属而跸王宫所以肃朝廷之仪师而不从令是谓逆
军旅临陈而不用命是谓犯师禁帅其属而行其戮
所以正军旅之法凡此皆以刑官之士师任其职重
其事也
岁终则令正要会正岁帅其属而宪禁令于国及郊野
其属而禁逆军旅者与犯师禁者而戮之
诸侯为宾则有燕享之礼大丧则有庐舍之居帅其
属而跸王宫所以肃朝廷之仪师而不从令是谓逆
军旅临陈而不用命是谓犯师禁帅其属而行其戮
所以正军旅之法凡此皆以刑官之士师任其职重
其事也
岁终则令正要会正岁帅其属而宪禁令于国及郊野
卷二十二 第 7b 页 WYG0092-0544d.png
小司寇于正岁命其属入会乃致事者入此岁终所
正之要会也至于小司寇宪禁令于四方而此则宪
禁令于国及郊野则亦贰与考之辨焉尔
乡士掌国中各掌其乡之民数而纠戒之听其狱讼察
其辞辨其狱讼异其死刑之罪而要之旬而职听于朝
司寇听之断其狱弊其讼于朝群士司刑皆在各丽其
法以议狱讼狱讼成士师受中协日刑杀肆之三日若
欲免之则王会其期大祭祀大丧纪大军旅大宾客则
正之要会也至于小司寇宪禁令于四方而此则宪
禁令于国及郊野则亦贰与考之辨焉尔
乡士掌国中各掌其乡之民数而纠戒之听其狱讼察
其辞辨其狱讼异其死刑之罪而要之旬而职听于朝
司寇听之断其狱弊其讼于朝群士司刑皆在各丽其
法以议狱讼狱讼成士师受中协日刑杀肆之三日若
欲免之则王会其期大祭祀大丧纪大军旅大宾客则
卷二十二 第 8a 页 WYG0092-0545a.png
各掌其乡之禁令帅其属夹道而跸三公若有邦事则
为之前驱而辟其丧亦如之凡国有大事则戮其犯命
者
遂士掌四郊各掌其遂之民数而纠其戒令听其狱讼
察其辞辨其狱讼异其死刑之罪而要之二旬而职听
于朝司寇听之断其狱弊其讼于朝群士司刑皆在各
丽其法以议狱讼狱讼成士师受中协日就郊而刑杀
各于其罪肆之三日若欲免之则王令三公会其期若
为之前驱而辟其丧亦如之凡国有大事则戮其犯命
者
遂士掌四郊各掌其遂之民数而纠其戒令听其狱讼
察其辞辨其狱讼异其死刑之罪而要之二旬而职听
于朝司寇听之断其狱弊其讼于朝群士司刑皆在各
丽其法以议狱讼狱讼成士师受中协日就郊而刑杀
各于其罪肆之三日若欲免之则王令三公会其期若
卷二十二 第 8b 页 WYG0092-0545b.png
邦有大事聚众庶则各掌其遂之禁令帅其属而跸六
卿若有邦事则为之前驱而辟其丧亦如之凡郊有大
事则戮其犯命者
县士掌野各掌其县之民数纠其戒令而听其狱讼察
其辞辨其狱讼异其死刑之罪而要之三旬而职听于
朝司寇听之断其狱弊其讼于朝群士司刑皆在各丽
其法以议狱讼狱讼成士师受中协日刑杀各就其县肆
之三日若欲免之则王令六卿会其期若邦有大役聚
卿若有邦事则为之前驱而辟其丧亦如之凡郊有大
事则戮其犯命者
县士掌野各掌其县之民数纠其戒令而听其狱讼察
其辞辨其狱讼异其死刑之罪而要之三旬而职听于
朝司寇听之断其狱弊其讼于朝群士司刑皆在各丽
其法以议狱讼狱讼成士师受中协日刑杀各就其县肆
之三日若欲免之则王令六卿会其期若邦有大役聚
卷二十二 第 9a 页 WYG0092-0545c.png
众庶则各掌其县之禁令若大夫有邦事则为之前驱
而辟其丧亦如之凡野有大事则戮其犯命者
古之典刑者谓之士故周人专设士师之职以统群
士群士则各分其职以掌所治之刑狱若乡士掌乡
之民数而曰掌国中遂士掌遂之民数而曰掌四郊
县士掌县之民数而曰掌野郑氏六乡之狱在国中
六遂之狱在四郊县之狱在野盖圣人谨于刑狱以
其所掌者远则察之欲其近非使之掌其地也或谓
而辟其丧亦如之凡野有大事则戮其犯命者
古之典刑者谓之士故周人专设士师之职以统群
士群士则各分其职以掌所治之刑狱若乡士掌乡
之民数而曰掌国中遂士掌遂之民数而曰掌四郊
县士掌县之民数而曰掌野郑氏六乡之狱在国中
六遂之狱在四郊县之狱在野盖圣人谨于刑狱以
其所掌者远则察之欲其近非使之掌其地也或谓
卷二十二 第 9b 页 WYG0092-0545d.png
国中亦乡地四郊亦遂地县亦野地此殆非周人设
群士之意 考载师任地之法有所谓国中之地近
郊之地远郊之地是指王城以至于六乡之内外而
言也有所谓甸地稍地县地疆地是指六乡内外以
达于王畿而言也盖王城谓之国中距王城五十里
为近郊百里为远郊二百里以外至三百里曰野三
百里以外至四百里曰县四百里以外至五百里曰
都都县野之地其为公邑者亦谓之县是乡之狱近
群士之意 考载师任地之法有所谓国中之地近
郊之地远郊之地是指王城以至于六乡之内外而
言也有所谓甸地稍地县地疆地是指六乡内外以
达于王畿而言也盖王城谓之国中距王城五十里
为近郊百里为远郊二百里以外至三百里曰野三
百里以外至四百里曰县四百里以外至五百里曰
都都县野之地其为公邑者亦谓之县是乡之狱近
卷二十二 第 10a 页 WYG0092-0546a.png
于王城遂之狱近于乡公邑之狱近于遂所居之地
以近为主而所掌之民数则各从其职可知矣夫所
谓民数者实地官司徒之任而亦掌之乡士遂士县
士者非专掌民数也掌其夫家众寡而以刑狱之法
纠之戒之令之而已盖圣人之于刑狱非得已而用
之者分职降典而后折民惟刑相我受民而后能和
其庶狱自上失其道而后曾子有民散之叹放僻邪
侈之陷于罪而后孟子有罔民之讥则夫戒之纠之
以近为主而所掌之民数则各从其职可知矣夫所
谓民数者实地官司徒之任而亦掌之乡士遂士县
士者非专掌民数也掌其夫家众寡而以刑狱之法
纠之戒之令之而已盖圣人之于刑狱非得已而用
之者分职降典而后折民惟刑相我受民而后能和
其庶狱自上失其道而后曾子有民散之叹放僻邪
侈之陷于罪而后孟子有罔民之讥则夫戒之纠之
卷二十二 第 10b 页 WYG0092-0546b.png
令之毋使罪丽于民圣人之本心也然乡士言纠戒
之而遂士县士言纠其戒令者乡治详故不特纠之
而又戒焉遂县治略故遂士县士无所戒或违遂县
吏之戒令则纠之而已听其狱讼察其辞者狱讼以
辞为主书曰师听五辞五辞简孚正于五刑又曰察
辞惟差非从惟从则察狱讼之辞者亦求以尽其情
而已辨其狱讼谓讼有曲直而狱有轻重故辨之也
异其死刑之罪者谓一死四刑其罪亦异故异之也
之而遂士县士言纠其戒令者乡治详故不特纠之
而又戒焉遂县治略故遂士县士无所戒或违遂县
吏之戒令则纠之而已听其狱讼察其辞者狱讼以
辞为主书曰师听五辞五辞简孚正于五刑又曰察
辞惟差非从惟从则察狱讼之辞者亦求以尽其情
而已辨其狱讼谓讼有曲直而狱有轻重故辨之也
异其死刑之罪者谓一死四刑其罪亦异故异之也
卷二十二 第 11a 页 WYG0092-0546c.png
轻重既审乃取其要辞而书其实然后以断刑之职
而听断于外朝王制云正以狱成告于大司寇大司
寇听之棘木之下正即群士也棘木即外朝也盖外
朝之位群臣群士西面诸侯群吏东面而三公北面
州长众庶在其后职听于此则将以尽人之情焉然
乡士以一旬遂士以二旬县士以三旬因其远近而
为之久速致谨于刑狱也司寇听之断其狱弊其讼
于朝者盖外朝之际群士司刑皆在故司寇断狱弊
而听断于外朝王制云正以狱成告于大司寇大司
寇听之棘木之下正即群士也棘木即外朝也盖外
朝之位群臣群士西面诸侯群吏东面而三公北面
州长众庶在其后职听于此则将以尽人之情焉然
乡士以一旬遂士以二旬县士以三旬因其远近而
为之久速致谨于刑狱也司寇听之断其狱弊其讼
于朝者盖外朝之际群士司刑皆在故司寇断狱弊
卷二十二 第 11b 页 WYG0092-0546d.png
讼于此是又欲尽群士司刑之情也于是群士司刑
各丽其法以议狱讼则若司刑掌五刑之法而司刺
又有三刺三宥三赦之法各为之丽其法以议狱讼
狱讼成则具书谓之中者若书所谓咸中有庆小司
寇所谓登中于天府盖狱讼至于中则无不当焉士
师于此受中则其刑当于罪一定不易然后叶日而
行刑杀肆之三日所以惩众也若欲免之则上之人
非以私意免之也群臣合于八议万民合于三赦三
各丽其法以议狱讼则若司刑掌五刑之法而司刺
又有三刺三宥三赦之法各为之丽其法以议狱讼
狱讼成则具书谓之中者若书所谓咸中有庆小司
寇所谓登中于天府盖狱讼至于中则无不当焉士
师于此受中则其刑当于罪一定不易然后叶日而
行刑杀肆之三日所以惩众也若欲免之则上之人
非以私意免之也群臣合于八议万民合于三赦三
卷二十二 第 12a 页 WYG0092-0547a.png
宥则又非断狱讼者之职乃所以示一人之恩故于
乡之狱则王亲会其期于遂之狱则王命三公会其
期于县之狱则王命六卿会其期是又以其远近而
为之差者也乡士于祭祀丧纪军旅宾客之大者遂
士于邦之大事县士于邦之大役皆掌其禁令而跸
者欲人之毋敢犯也三公卿大夫之有邦事则为之
前驱而辟辟行人而使之知所避为邦事设也国也
郊也县也有大事则戮其犯命者又为师田设也大
乡之狱则王亲会其期于遂之狱则王命三公会其
期于县之狱则王命六卿会其期是又以其远近而
为之差者也乡士于祭祀丧纪军旅宾客之大者遂
士于邦之大事县士于邦之大役皆掌其禁令而跸
者欲人之毋敢犯也三公卿大夫之有邦事则为之
前驱而辟辟行人而使之知所避为邦事设也国也
郊也县也有大事则戮其犯命者又为师田设也大
卷二十二 第 12b 页 WYG0092-0547b.png
司马之大阅而斩其不用命者大师而比军众则诛
后至皆犯命者也于是大司寇则为之涖大军旅之
戮小司寇则为之涖小军旅之戮士师又有犯师禁
者之戮然则戮其犯命者非师田而何
方士掌都家听其狱讼之辞辨其死刑之罪而要之三
月而上狱讼于国司寇听其成于朝群士司刑皆在各
丽其法以议狱讼狱讼成士师受中书其刑杀之成与
其听狱讼者凡都家之大事聚众庶则各掌其方之禁
后至皆犯命者也于是大司寇则为之涖大军旅之
戮小司寇则为之涖小军旅之戮士师又有犯师禁
者之戮然则戮其犯命者非师田而何
方士掌都家听其狱讼之辞辨其死刑之罪而要之三
月而上狱讼于国司寇听其成于朝群士司刑皆在各
丽其法以议狱讼狱讼成士师受中书其刑杀之成与
其听狱讼者凡都家之大事聚众庶则各掌其方之禁
卷二十二 第 13a 页 WYG0092-0547c.png
令以时修其县法若岁终则省之而诛赏焉凡都家之
士所上治则主之
掌都家之狱讼者谓之都士家士狱讼成则告于方
士方士掌都家亦以都家在王畿之四方故也都谓
王子弟及公卿所食之采地家谓大夫所食之采地
听其狱讼之辞则听都士家士所告之辞辨其死刑
之罪而要之则又辨其一死四刑轻重之书三月而
上狱讼于国以都家又远于乡遂及县也言上于国
士所上治则主之
掌都家之狱讼者谓之都士家士狱讼成则告于方
士方士掌都家亦以都家在王畿之四方故也都谓
王子弟及公卿所食之采地家谓大夫所食之采地
听其狱讼之辞则听都士家士所告之辞辨其死刑
之罪而要之则又辨其一死四刑轻重之书三月而
上狱讼于国以都家又远于乡遂及县也言上于国
卷二十二 第 13b 页 WYG0092-0547d.png
而不言听于朝者盖乡士遂士县士自以其职而列
于九棘之下故曰职听于朝方士掌都家不必职听
上狱讼于国而已至司寇受其成然后为之听于朝
于是群士司刑亦各丽其法以议狱讼狱讼成士师
受中前所谓成则都家听狱讼之成后所谓成则司
寇群士司刑听议之成也书其刑杀之成则知其所
犯之罪书其听狱讼者则知其所听之人先王欲其
狱成而孚盖如此也然不言协日刑杀与免之而会其
于九棘之下故曰职听于朝方士掌都家不必职听
上狱讼于国而已至司寇受其成然后为之听于朝
于是群士司刑亦各丽其法以议狱讼狱讼成士师
受中前所谓成则都家听狱讼之成后所谓成则司
寇群士司刑听议之成也书其刑杀之成则知其所
犯之罪书其听狱讼者则知其所听之人先王欲其
狱成而孚盖如此也然不言协日刑杀与免之而会其
卷二十二 第 14a 页 WYG0092-0548a.png
期者亦以乡士遂士县士互文推之耳凡都家之大
事聚众庶则各掌其方之禁令者方士以中士十有
六人为之则四人而分主一方故也以时修其县法
者王畿之县也县师掌之以方士而修县法则县之
法而已县师掌邦国稍甸郊里之地域与其人民田
莱夫家之数六畜车辇之稽以待国之作民所谓县
法者此也为之修其县法则民之登耗多寡器之良
窳备乏吏之勤惰功过可得而计焉故于岁终则亲
事聚众庶则各掌其方之禁令者方士以中士十有
六人为之则四人而分主一方故也以时修其县法
者王畿之县也县师掌之以方士而修县法则县之
法而已县师掌邦国稍甸郊里之地域与其人民田
莱夫家之数六畜车辇之稽以待国之作民所谓县
法者此也为之修其县法则民之登耗多寡器之良
窳备乏吏之勤惰功过可得而计焉故于岁终则亲
卷二十二 第 14b 页 WYG0092-0548b.png
省而巡视之以行其诛赏然则方士之所言诛赏即
县师之所言废置者也方士所掌止于都家故以诛
赏言县师所掌及于邦国稍甸郊里故以废置言而
必诏之于上也凡都家所上治则谓都士家士上所
治之狱方士主之以上于国焉
讶士掌四方之狱讼谕罪刑于邦国凡四方之有治于
士者造焉四方有乱狱则往而成之
以言逆人谓之讶讶士以逆宾客为职而曰掌四方
县师之所言废置者也方士所掌止于都家故以诛
赏言县师所掌及于邦国稍甸郊里故以废置言而
必诏之于上也凡都家所上治则谓都士家士上所
治之狱方士主之以上于国焉
讶士掌四方之狱讼谕罪刑于邦国凡四方之有治于
士者造焉四方有乱狱则往而成之
以言逆人谓之讶讶士以逆宾客为职而曰掌四方
卷二十二 第 15a 页 WYG0092-0548c.png
之狱讼者谓四方诸侯之狱讼亦以言而逆之也故
曰谕罪刑于邦国上言四方而下言邦国则以邦国
在四方故也谓之谕罪刑者以其议刑之法明其所
坐之罪也四方之有治于士者谓疑狱未决先造于
讶士讶士则达于士师以断之乱狱有干名犯分之
刑讶士则往而成之谓往而竟其狱也
邦有宾客则与行人送逆之入于国则为之前驱而辟野
亦如之居馆则帅其属而为之跸诛戮㬥客者客出入
曰谕罪刑于邦国上言四方而下言邦国则以邦国
在四方故也谓之谕罪刑者以其议刑之法明其所
坐之罪也四方之有治于士者谓疑狱未决先造于
讶士讶士则达于士师以断之乱狱有干名犯分之
刑讶士则往而成之谓往而竟其狱也
邦有宾客则与行人送逆之入于国则为之前驱而辟野
亦如之居馆则帅其属而为之跸诛戮㬥客者客出入
卷二十二 第 15b 页 WYG0092-0548d.png
则道之有治则赞之
邦有宾客与行人送逆之是行人以礼言讶士以刑
言刑以肃其礼而已送逆谓其来与往也出入谓朝
觐之时也掌讶曰若将有国宾客至则与士逆宾于
疆为前驱而入凡宾客之治令讶讶治之凡从者出
则使人道之掌讶与讶士逆宾于疆而讶士与行人
送逆不及疆至野而已掌讶与讶士逆宾于疆为前
驱而入讶士与行人入于国野则为前驱而辟客出
邦有宾客与行人送逆之是行人以礼言讶士以刑
言刑以肃其礼而已送逆谓其来与往也出入谓朝
觐之时也掌讶曰若将有国宾客至则与士逆宾于
疆为前驱而入凡宾客之治令讶讶治之凡从者出
则使人道之掌讶与讶士逆宾于疆而讶士与行人
送逆不及疆至野而已掌讶与讶士逆宾于疆为前
驱而入讶士与行人入于国野则为前驱而辟客出
卷二十二 第 16a 页 WYG0092-0549a.png
入讶士道之从者之出掌讶使人道之讶士掌讶皆
中士八人而掌讶正以送逆宾客名官讶士刑官而
与行人肃送逆之仪其详略轻重如此
凡邦之大事聚众庶则读其誓禁
大事谓王国征伐之事为之读其誓命与五禁之法
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群士在
其后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群吏在其后面三槐三
公位焉州长众庶在其后
中士八人而掌讶正以送逆宾客名官讶士刑官而
与行人肃送逆之仪其详略轻重如此
凡邦之大事聚众庶则读其誓禁
大事谓王国征伐之事为之读其誓命与五禁之法
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群士在
其后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群吏在其后面三槐三
公位焉州长众庶在其后
卷二十二 第 16b 页 WYG0092-0549b.png
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而小司寇掌外朝之政者政
所以正其法者也然而朝位不同者小司寇主于询
天下之政故其位止于公卿大夫庶民而已若朝士
专掌外朝之法则诸侯以至群士群吏咸在焉欲肃
其仪所以必建其法今观外朝之法其位必有取于
九棘三槐者何也库门之外谓之外朝植三槐于前
植九棘于左右初非有取于托物之义或者以三槐
象三公之德九棘象群臣诸侯之德是有见三公群
所以正其法者也然而朝位不同者小司寇主于询
天下之政故其位止于公卿大夫庶民而已若朝士
专掌外朝之法则诸侯以至群士群吏咸在焉欲肃
其仪所以必建其法今观外朝之法其位必有取于
九棘三槐者何也库门之外谓之外朝植三槐于前
植九棘于左右初非有取于托物之义或者以三槐
象三公之德九棘象群臣诸侯之德是有见三公群
卷二十二 第 17a 页 WYG0092-0549c.png
臣诸侯而无见于天子外朝之法也盖孤卿大夫则
待之以臣道故列其位于九棘之左公侯伯子男则
待之以宾道故列其位于九棘之右三公北面则以
答王为义故列其位于三槐之前以至群士群吏州
长众庶之徒皆所以断庶民狱讼之中故亦各以位
序而列于后所谓外朝之法其严盖如此然刑官于
此听狱讼必待诸侯群臣咸集而后为之听则外朝
之礼不常举不几于淹延乎是不然诸侯群臣之并
待之以臣道故列其位于九棘之左公侯伯子男则
待之以宾道故列其位于九棘之右三公北面则以
答王为义故列其位于三槐之前以至群士群吏州
长众庶之徒皆所以断庶民狱讼之中故亦各以位
序而列于后所谓外朝之法其严盖如此然刑官于
此听狱讼必待诸侯群臣咸集而后为之听则外朝
之礼不常举不几于淹延乎是不然诸侯群臣之并
卷二十二 第 17b 页 WYG0092-0549d.png
列于位者外朝之法断狱弊讼于九棘之下者外朝
之位初不必诸侯群臣之咸集而后听之也不然小
司寇言询臣民而王位为南乡此不列王南乡之位
则知其不待外朝之时明矣
左嘉石平罢民焉右肺石达穷民焉
库门外朝之地臣民咸集所以左嘉石平罢民而使
之有愧悔之心君尊甚近所以右肺石达穷民而使
之无壅遏之患义见大司寇
之位初不必诸侯群臣之咸集而后听之也不然小
司寇言询臣民而王位为南乡此不列王南乡之位
则知其不待外朝之时明矣
左嘉石平罢民焉右肺石达穷民焉
库门外朝之地臣民咸集所以左嘉石平罢民而使
之有愧悔之心君尊甚近所以右肺石达穷民而使
之无壅遏之患义见大司寇
卷二十二 第 18a 页 WYG0092-0550a.png
帅其属而以鞭呼趋且辟禁慢朝错立族谈者
王朝有三皆所以听政而此经言外朝之政特详于
治朝燕朝者何也燕朝在路门之内治朝在路门之
外又外而应门又外而雉门则有中门之禁焉以至
尊所居仪卫严肃几其出入不可踰越惟库门在雉
门之外而外朝又在库门之外不特诸侯群臣之咸
在虽州长众庶与夫穷民罢民之类皆得以群至于
左右前后之列其可忽乎当外朝听政之时固有杂
王朝有三皆所以听政而此经言外朝之政特详于
治朝燕朝者何也燕朝在路门之内治朝在路门之
外又外而应门又外而雉门则有中门之禁焉以至
尊所居仪卫严肃几其出入不可踰越惟库门在雉
门之外而外朝又在库门之外不特诸侯群臣之咸
在虽州长众庶与夫穷民罢民之类皆得以群至于
左右前后之列其可忽乎当外朝听政之时固有杂
卷二十二 第 18b 页 WYG0092-0550b.png
遝于道路而莫知其所避者亦有差紊其行列而莫
知其所向者朝士以鞭呼趋则呼朝者之趋于位也
且为之辟则使人避焉而正其位也位定然后为之
禁其慢朝者错立者族谈者尊君故也此外朝所建
之法所以为甚严若夫孟子所谓不历位而言不踰
阶而相揖则三朝之礼一而已
凡得𫉬货贿人民六畜者委于朝告于士旬而举之大
者公之小者庶民私之
知其所向者朝士以鞭呼趋则呼朝者之趋于位也
且为之辟则使人避焉而正其位也位定然后为之
禁其慢朝者错立者族谈者尊君故也此外朝所建
之法所以为甚严若夫孟子所谓不历位而言不踰
阶而相揖则三朝之礼一而已
凡得𫉬货贿人民六畜者委于朝告于士旬而举之大
者公之小者庶民私之
卷二十二 第 19a 页 WYG0092-0550c.png
古者建国面朝后市盖市近于利而朝近义惟义可
以正天下之利也况库门外朝之地州长众庶穷民
罢民之类皆得以群至于左右前后之列则夫得获
之法尤不可废盖人民有常业而或至于亡逸者货
贿六畜有常守而或至于遗失者于是乎有朝士之
法凡得𫉬货贿人民六畜则委于听狱讼之朝告于
议狱讼之士而不敢私焉以待其人而反之不使人
之见利而忘义也至于旬则亦既久矣物不可反亦
以正天下之利也况库门外朝之地州长众庶穷民
罢民之类皆得以群至于左右前后之列则夫得获
之法尤不可废盖人民有常业而或至于亡逸者货
贿六畜有常守而或至于遗失者于是乎有朝士之
法凡得𫉬货贿人民六畜则委于听狱讼之朝告于
议狱讼之士而不敢私焉以待其人而反之不使人
之见利而忘义也至于旬则亦既久矣物不可反亦
卷二十二 第 19b 页 WYG0092-0550d.png
不可弃于是举之大者入于公小者归于庶民之私
是又以上下轻重而制其义若司市言得货贿六畜
者三日而举之与此经异者市民之所集其亡易得
其求易速故三日而举若外朝之所委则求者或远
亡不易得待之宜缓故必至于旬而后举各当于义
而已
凡士之治有期日国中一旬郊二旬野三旬都三月邦
国期期内之治听期外不听
是又以上下轻重而制其义若司市言得货贿六畜
者三日而举之与此经异者市民之所集其亡易得
其求易速故三日而举若外朝之所委则求者或远
亡不易得待之宜缓故必至于旬而后举各当于义
而已
凡士之治有期日国中一旬郊二旬野三旬都三月邦
国期期内之治听期外不听
卷二十二 第 20a 页 WYG0092-0551a.png
凡士之治谓士之各以狱讼职听于朝司寇听之为
之断其狱弊其讼者也远近不一而所治之事皆有
期日防稽缓而已国中一旬谓乡士也郊二旬谓遂
士也野三旬谓县士也都三月谓方士也邦国期谓
讶士也期内听者固所以防稽缓之失期外不听者
乃所以革烦扰之弊是亦圣人息狱讼之一端
凡有责者有判书以治则听凡民同货财者令以国法
行之犯令者刑罚之凡属责者以其地傅而听其辞
之断其狱弊其讼者也远近不一而所治之事皆有
期日防稽缓而已国中一旬谓乡士也郊二旬谓遂
士也野三旬谓县士也都三月谓方士也邦国期谓
讶士也期内听者固所以防稽缓之失期外不听者
乃所以革烦扰之弊是亦圣人息狱讼之一端
凡有责者有判书以治则听凡民同货财者令以国法
行之犯令者刑罚之凡属责者以其地傅而听其辞
卷二十二 第 20b 页 WYG0092-0551b.png
小宰八成之法听称责以傅别别判书也人执其一
书其所予之数凡责偿则合之以为验故为之听其
治凡民同货财者谓二人同运货财以分利令以国
法行之则行之以门关司市之法犯令者刑罚则并
举其货而罪止于犯令一人而已傅谓其人之有地
著而书之以附其事者也凡以已财属于人而使之
责者有地傅则追證为不诬故为之听其辞此小宰
八成之法与夫门关司市之法而必书之于朝士者
书其所予之数凡责偿则合之以为验故为之听其
治凡民同货财者谓二人同运货财以分利令以国
法行之则行之以门关司市之法犯令者刑罚则并
举其货而罪止于犯令一人而已傅谓其人之有地
著而书之以附其事者也凡以已财属于人而使之
责者有地傅则追證为不诬故为之听其辞此小宰
八成之法与夫门关司市之法而必书之于朝士者
卷二十二 第 21a 页 WYG0092-0551c.png
谓其讼之至于外朝而未附于狱未丽于法非群士
司刑之所议故朝士听之
凡盗贼军乡邑及家人杀之无罪凡报仇雠者书于士
杀之无罪
专杀固圣人之所禁凡盗贼结集徒党已成军伍而
害及乡邑及家人者苟禁其杀则其势将猖獗而不
可禦杀之无罪去天下之害也仇雠之报虽曰私复
然已书于士则罪状明白国法所不贷苟禁其杀则
司刑之所议故朝士听之
凡盗贼军乡邑及家人杀之无罪凡报仇雠者书于士
杀之无罪
专杀固圣人之所禁凡盗贼结集徒党已成军伍而
害及乡邑及家人者苟禁其杀则其势将猖獗而不
可禦杀之无罪去天下之害也仇雠之报虽曰私复
然已书于士则罪状明白国法所不贷苟禁其杀则
卷二十二 第 21b 页 WYG0092-0551d.png
亦有负罪逃匿而幸免者杀之无罪除天下之恶也
舍是则杀人者死乃万世至公之法
若邦凶荒札丧寇戎之故则令邦国都家县鄙虑刑贬
凶荒札丧寇戎之故非小变也朝士为之虑刑贬者
先事而思患之谓虑虑刑则虑其刑之所当释而可
以济一时之宜者虑贬则虑其财之所当损而可以
纾一时之急者皆所以逆制其变故云尔
司民掌登万民之数自生齿以上皆书于版辨其国中
舍是则杀人者死乃万世至公之法
若邦凶荒札丧寇戎之故则令邦国都家县鄙虑刑贬
凶荒札丧寇戎之故非小变也朝士为之虑刑贬者
先事而思患之谓虑虑刑则虑其刑之所当释而可
以济一时之宜者虑贬则虑其财之所当损而可以
纾一时之急者皆所以逆制其变故云尔
司民掌登万民之数自生齿以上皆书于版辨其国中
卷二十二 第 22a 页 WYG0092-0552a.png
与其都鄙及其郊野异其男女岁登下其死生及三年
大比以万民之数诏司寇司寇及孟冬祠司民之日献
其数于王王拜受之登于天府内史司会冢宰贰之以
赞王治
周人设司民之官以象司民之星与天府所言祭天
之司民而献民数者同义其所书生齿之数即大司
徒人民之数小司徒夫家之数乡师乡大夫夫家众
寡之数一也其职不列于地官而列于秋官者何也
大比以万民之数诏司寇司寇及孟冬祠司民之日献
其数于王王拜受之登于天府内史司会冢宰贰之以
赞王治
周人设司民之官以象司民之星与天府所言祭天
之司民而献民数者同义其所书生齿之数即大司
徒人民之数小司徒夫家之数乡师乡大夫夫家众
寡之数一也其职不列于地官而列于秋官者何也
卷二十二 第 22b 页 WYG0092-0552b.png
秋官以刑为主岁以死生为登下之数是使之敬吾
刑以敬吾民也及三年大比以万民之数诏司寇即
小司寇所谓及大比登民数是已然小司寇又云孟
冬祀司民献民数于王而此云大比诏司寇司寇及
孟冬祀司民之日献其数于王者盖小司寇于每岁
之祀司民则献每岁之常数此则于大比之岁以民
数诏司寇然后小司寇又于三岁之祠司民而献三
岁之大数王拜受之登于天府内史司会冢宰贰之
刑以敬吾民也及三年大比以万民之数诏司寇即
小司寇所谓及大比登民数是已然小司寇又云孟
冬祀司民献民数于王而此云大比诏司寇司寇及
孟冬祀司民之日献其数于王者盖小司寇于每岁
之祀司民则献每岁之常数此则于大比之岁以民
数诏司寇然后小司寇又于三岁之祠司民而献三
岁之大数王拜受之登于天府内史司会冢宰贰之
卷二十二 第 23a 页 WYG0092-0552c.png
则见其民数之不可忽此言贰之以赞王治而小司
寇则言贰之以制国用者盖财之丰耗出于民民之
繁简系乎刑小司寇既敬刑以为民之本故冢宰资
之以制国用若司民专掌万民之数故泛言赞王治
而已
司刑掌五刑之法以丽万民之罪墨罪五百劓罪五百
宫罪五百刖罪五百杀罪五百若司寇断狱弊讼则以
五刑之法往诏刑罚而以辨罪之轻重
寇则言贰之以制国用者盖财之丰耗出于民民之
繁简系乎刑小司寇既敬刑以为民之本故冢宰资
之以制国用若司民专掌万民之数故泛言赞王治
而已
司刑掌五刑之法以丽万民之罪墨罪五百劓罪五百
宫罪五百刖罪五百杀罪五百若司寇断狱弊讼则以
五刑之法往诏刑罚而以辨罪之轻重
卷二十二 第 23b 页 WYG0092-0552d.png
五刑非圣人之得已也论其法则墨轻于劓劓轻于
宫宫轻于刖刖轻于杀至于杀则教之所不可存者
借之以止杀而已然周官五刑各五百其属为二千
五百穆王之五刑则其属三千又以五等而为其属
之重轻轻者属多如墨劓之属各千是已重者属少
如宫属三百大辟之属二百而已周公之轻刑入重
穆王之重刑入轻所谓世重世轻惟齐非齐有伦有
要者同义然惟法惟察其审克之则以五刑诏刑罚
宫宫轻于刖刖轻于杀至于杀则教之所不可存者
借之以止杀而已然周官五刑各五百其属为二千
五百穆王之五刑则其属三千又以五等而为其属
之重轻轻者属多如墨劓之属各千是已重者属少
如宫属三百大辟之属二百而已周公之轻刑入重
穆王之重刑入轻所谓世重世轻惟齐非齐有伦有
要者同义然惟法惟察其审克之则以五刑诏刑罚
卷二十二 第 24a 页 WYG0092-0553a.png
之意上下比罪上刑适轻下服下刑适重上服则辨
其罪之轻重之意是其刑虽以世为轻重而所以丽
罪于刑者一也
司刺掌三刺三宥三赦之法以赞司寇听狱讼壹刺曰
讯群臣再刺曰讯群吏三刺曰讯万民壹宥曰不识再
宥曰过失三宥曰遗忘壹赦曰幼弱再赦曰老耄三赦
曰惷愚以此三法者求民情断民中而施上服下服之
罪然后刑杀
其罪之轻重之意是其刑虽以世为轻重而所以丽
罪于刑者一也
司刺掌三刺三宥三赦之法以赞司寇听狱讼壹刺曰
讯群臣再刺曰讯群吏三刺曰讯万民壹宥曰不识再
宥曰过失三宥曰遗忘壹赦曰幼弱再赦曰老耄三赦
曰惷愚以此三法者求民情断民中而施上服下服之
罪然后刑杀
卷二十二 第 24b 页 WYG0092-0553b.png
刺杀也不曰杀而曰刺者刺取人情之当否而后加
以刑杀故有三刺之法其罪亦有加于五刑为重而
出于五刑为轻者于是乎为之宥以宽之故又有三
宥之法至于其情可矜而五刑疑于无罪则从而赦
之故又有三赦之法兼掌此三者而独以刺名官乃
所以见先王之重于刑杀也此司刺之职所以掌此
三者之目以赞司寇之听狱讼所谓三刺者一曰讯
群臣二曰讯群吏三曰讯万民小司寇所谓断庶民
以刑杀故有三刺之法其罪亦有加于五刑为重而
出于五刑为轻者于是乎为之宥以宽之故又有三
宥之法至于其情可矜而五刑疑于无罪则从而赦
之故又有三赦之法兼掌此三者而独以刺名官乃
所以见先王之重于刑杀也此司刺之职所以掌此
三者之目以赞司寇之听狱讼所谓三刺者一曰讯
群臣二曰讯群吏三曰讯万民小司寇所谓断庶民
卷二十二 第 25a 页 WYG0092-0553c.png
狱讼之中者是已然小司寇言刺而兼及于宥此言
三刺三宥而复及于三赦则先王谨刑之意尤详焉
何谓三宥一曰不识若以甲为乙而杀之者也二曰
过失若斫伐他物而误伤于人者也三曰遗忘若遗
忘法禁之所在而偶有所犯者也何谓三赦一曰幼
弱则幼而又弱所谓七年曰悼是也二曰老耄则老
而又耄所谓八十九十曰耄是也三曰惷愚则惷而
又愚所谓下愚不移者是也以此三法者赞司寇听
三刺三宥而复及于三赦则先王谨刑之意尤详焉
何谓三宥一曰不识若以甲为乙而杀之者也二曰
过失若斫伐他物而误伤于人者也三曰遗忘若遗
忘法禁之所在而偶有所犯者也何谓三赦一曰幼
弱则幼而又弱所谓七年曰悼是也二曰老耄则老
而又耄所谓八十九十曰耄是也三曰惷愚则惷而
又愚所谓下愚不移者是也以此三法者赞司寇听
卷二十二 第 25b 页 WYG0092-0553d.png
狱讼则赞之以赦宥刑杀之未定者盖正以狱成告
于大司寇大司寇听于棘木之下然后小司寇以三
刺断之而施上服下服之刑司刺以三刺三宥三赦
赞之而施上服下服之罪因法以议罪因罪以施刑
上下相承所谓中者如此至此而言然后刑杀则先
王不得已之意
司约掌邦国及万民之约剂治神之约为上治民之约
次之治地之约次之治功之约次之治器之约次之治
于大司寇大司寇听于棘木之下然后小司寇以三
刺断之而施上服下服之刑司刺以三刺三宥三赦
赞之而施上服下服之罪因法以议罪因罪以施刑
上下相承所谓中者如此至此而言然后刑杀则先
王不得已之意
司约掌邦国及万民之约剂治神之约为上治民之约
次之治地之约次之治功之约次之治器之约次之治
卷二十二 第 26a 页 WYG0092-0554a.png
挚之约次之
司约之约剂自邦国以至万民皆用焉然万民谓之
小约剂邦国谓之大约剂此言治神以至治挚凡六
者则大约剂也而六者之中又有轻重存焉盖宗庙
有位山川有域有社稷之壝有五祀之次所以事神
者不待约矣至于非其所祀而命之祀则书其所以
命之者以为约若鲁用郊禘之类是也分乡以寓军
制邑以授农以旌节而辨迁徙以萃逋逃为显戮所
司约之约剂自邦国以至万民皆用焉然万民谓之
小约剂邦国谓之大约剂此言治神以至治挚凡六
者则大约剂也而六者之中又有轻重存焉盖宗庙
有位山川有域有社稷之壝有五祀之次所以事神
者不待约矣至于非其所祀而命之祀则书其所以
命之者以为约若鲁用郊禘之类是也分乡以寓军
制邑以授农以旌节而辨迁徙以萃逋逃为显戮所
卷二十二 第 26b 页 WYG0092-0554b.png
以容民者不待约矣至于非其所当有而分以授之
则书其所以分之者以为约若分卫以殷民七族是
也自百里至五百里以为诸侯之等自食者半至食
者四之一以为分土之法所以列地者不待约矣至
至于非其所有而使取之则书其所以取之者以为
约若取于相土之东都以会王蒐之属是也自王功
以至事劳治力皆㫝功之轻重以为赏铭于大常祭
于大烝则所以著其功者不待约矣至于功之大而
则书其所以分之者以为约若分卫以殷民七族是
也自百里至五百里以为诸侯之等自食者半至食
者四之一以为分土之法所以列地者不待约矣至
至于非其所有而使取之则书其所以取之者以为
约若取于相土之东都以会王蒐之属是也自王功
以至事劳治力皆㫝功之轻重以为赏铭于大常祭
于大烝则所以著其功者不待约矣至于功之大而
卷二十二 第 27a 页 WYG0092-0554c.png
报之异则书其所以异者以为约若虢仲虢叔勋在
王室藏于盟府是也大路少帛綪茷旃旌密须之鼓
阙巩之甲则所以受彝器者不待约矣至于非所当
用而颁之则书其所以颁者以为约若鲁得用四代
之器是也玉帛禽鸟之物榛栗枣脩之物以至工商
庶人亦皆有名则所以为挚者不待约矣至于礼之
可以合验者异焉则书其所以为异者以为约若公
孙黑使彊委禽之属是也是六者皆邦国之大信王
王室藏于盟府是也大路少帛綪茷旃旌密须之鼓
阙巩之甲则所以受彝器者不待约矣至于非所当
用而颁之则书其所以颁者以为约若鲁得用四代
之器是也玉帛禽鸟之物榛栗枣脩之物以至工商
庶人亦皆有名则所以为挚者不待约矣至于礼之
可以合验者异焉则书其所以为异者以为约若公
孙黑使彊委禽之属是也是六者皆邦国之大信王
卷二十二 第 27b 页 WYG0092-0554d.png
业由之建焉后世子孙守其约而不可渝则治之宜
不可缓即大以推小则万民之约剂亦可知矣
凡大约剂书于宗彝小约剂书于丹图若有讼者则珥
而辟藏其不信者服墨刑若大乱则六官辟藏其不信
者杀
大约剂者邦国之约也书于宗庙之六彝所以幽托
于神也小约剂者万民之约也书于彫器之有丹图
者所以明著于人也若有讼者则辟户而出其所藏
不可缓即大以推小则万民之约剂亦可知矣
凡大约剂书于宗彝小约剂书于丹图若有讼者则珥
而辟藏其不信者服墨刑若大乱则六官辟藏其不信
者杀
大约剂者邦国之约也书于宗庙之六彝所以幽托
于神也小约剂者万民之约也书于彫器之有丹图
者所以明著于人也若有讼者则辟户而出其所藏
卷二十二 第 28a 页 WYG0092-0555a.png
之约辟藏而云珥珥读为弭即小祝弭兵灾之祭以
约剂有讼乃兵灾之渐重之也不信者服墨刑谓其
墨而不明也大乱谓僣约之邦六官辟藏明罪大也
不信而至于杀则约剂之重也可知
司盟掌盟载之法凡邦国有疑会同则掌其盟约之载
及其礼仪北面诏明神既盟则贰之盟万民之犯命者
诅其不信者亦如之凡民之有约剂者其贰在司盟有
狱讼者则使之盟诅凡盟诅各以其地域之众庶共其
约剂有讼乃兵灾之渐重之也不信者服墨刑谓其
墨而不明也大乱谓僣约之邦六官辟藏明罪大也
不信而至于杀则约剂之重也可知
司盟掌盟载之法凡邦国有疑会同则掌其盟约之载
及其礼仪北面诏明神既盟则贰之盟万民之犯命者
诅其不信者亦如之凡民之有约剂者其贰在司盟有
狱讼者则使之盟诅凡盟诅各以其地域之众庶共其
卷二十二 第 28b 页 WYG0092-0555b.png
牲而致焉既盟则为司盟共祈酒脯
歃血以诏明神者盟也载者盟之辞也盟者书其辞
于策杀牲取血坎其牲加书于上而埋之谓之载书
以法行之谓之盟载之法盟而加之以约又谓之盟
约之载其来尚矣吕刑曰民兴胥渐泯泯棼棼罔中
于信以覆诅盟则盟约之事固已见于尧舜之世左
氏传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股肱周室夹辅成王成
王劳之而赐之盟是盟约之书复见于成周之时榖
歃血以诏明神者盟也载者盟之辞也盟者书其辞
于策杀牲取血坎其牲加书于上而埋之谓之载书
以法行之谓之盟载之法盟而加之以约又谓之盟
约之载其来尚矣吕刑曰民兴胥渐泯泯棼棼罔中
于信以覆诅盟则盟约之事固已见于尧舜之世左
氏传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股肱周室夹辅成王成
王劳之而赐之盟是盟约之书复见于成周之时榖
卷二十二 第 29a 页 WYG0092-0555c.png
梁子以为盟诅不及三王非也于是司盟之职有所
谓邦国之盟约有所谓万民之盟约凡邦国有疑会
同则掌其盟约之载及其礼仪北面诏明神既盟则
贰之此邦国之盟约也盟万民之犯命者诅其不信
者亦如之凡万民之有约剂者其贰在司盟此万民
之盟约也凡此二者若有狱讼皆使之盟诅所谓盟
者托神以结其信而使之知所敬所谓诅者托神以
祸其不信而使之知所畏皆所以善人心而已凡盟
谓邦国之盟约有所谓万民之盟约凡邦国有疑会
同则掌其盟约之载及其礼仪北面诏明神既盟则
贰之此邦国之盟约也盟万民之犯命者诅其不信
者亦如之凡万民之有约剂者其贰在司盟此万民
之盟约也凡此二者若有狱讼皆使之盟诅所谓盟
者托神以结其信而使之知所敬所谓诅者托神以
祸其不信而使之知所畏皆所以善人心而已凡盟
卷二十二 第 29b 页 WYG0092-0555d.png
诅各以其地域之众庶共其牲而致焉既盟则为司
盟共祈酒脯此虽礼文之末而皆至信之所由寓后
世慢神于上诬人于下区区之牲血酒脯不足以胜
背诞之俗此君子屡盟诗人以为长乱小国争盟左
氏知其必亡故春秋一书有书求盟有书同盟有书
涖盟然信不由中盟无益也其与先王之盟约异矣
盟共祈酒脯此虽礼文之末而皆至信之所由寓后
世慢神于上诬人于下区区之牲血酒脯不足以胜
背诞之俗此君子屡盟诗人以为长乱小国争盟左
氏知其必亡故春秋一书有书求盟有书同盟有书
涖盟然信不由中盟无益也其与先王之盟约异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