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八
卷二十八 第 1a 页 WYG1213-079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俟庵集卷二十八     元 李存 撰

  书简𩔖

  上陈先生书一

  学生番昜李存谨再拜献书静明尊先生座上存生三
十有三年矣虽于古经史传记稍涉猎其间而未知其
所以遗夫人者果何为哉徒窃取糟粕以修饰其浅陋
妄诞之言而谓之儒又尝慕韩退之谓无所不通乃为
卷二十八 第 1b 页 WYG1213-0797b.png
大儒由是慨然于天文地理医药卜筮道家法家浮屠
诸名家之书皆将致心焉然后持而耀诸当世而垂诸
无穷意当世之士如存者亦岂多哉侈然而谈嚣然而
居取讥于乡里召怒于朋友而弗之省也戊申之秋舒
衍谓存曰吾畴昔是子之学近以祝蕃之言得从上饶
陈先生游而后知子之学所事举末屑也子之蔽亦甚
矣徒焦心竭神何为哉若不改图则将误惑其身不惟
误惑其身必将误惑于天下后世之人存心窃笑之他
卷二十八 第 2a 页 WYG1213-0797c.png
日复言如是复笑之至于三于四于五屡数十不已虽
疑焉然朝诺而暮忘之也既而共床宿拥寝衣言曰相
人者谓子不年苟无闻焉以死伤哉至道所在人固未
易信也然辟之涉吾尝先之矣遂大疑早夜以思至感
泣然终耻下于人徘徊而踌躇壬子之夏始期衍登先
生之门亟请一言以自后先生孙之又孙明日祝蕃适
来始相识也蕃与衍反覆而丁宁之研磨之其时甚不
乐以为往古圣贤答问告教之际岂尝如此哉徒以欲
卷二十八 第 2b 页 WYG1213-0797d.png
遂所请跪起揖拜惭且忿焉先生虽语之弗领也秋复
来先生语之加详焉始稍知所致力而信且喜明年遂
以大喜以大信呜呼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而存也
细夫薄习也亦何幸与于兹焉而信有笑其愚者有讥
其怪者有虑其缪自贬损将露弃于常所推从者有疑
其论为拘迂而不任兹世之务者呜呼此岂其人之过
耶势则然尔亦焉有少易其心以求其故者乎人心积
衰风俗大坏父诈其子夫欺其妻藻饰笔舌者谓之多
卷二十八 第 3a 页 WYG1213-0798a.png
才纽键术数者谓之适用分章择句者谓之至教密文
深察者谓之至治呜呼尚志之士欲尧舜吾君尧舜吾
民者亦乌得无情哉且兽焉而不失其良能者马之乘
牛之服犬守而猫捕也至偶有失其性而不乘不服不
守不捕者则皆弃之弗畜之矣然亦有千万中无一二
者焉人而失其所以为人举安之而弗悟其非则是曾
兽之弗若也不亦重可悲乎传曰君子之道本诸身徵
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谬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
卷二十八 第 3b 页 WYG1213-0798b.png
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者亦岂容私之哉存虽
不才亦岂苟私于先生者哉使道而可私也则未必谓
之道矣虽然昔孔子大圣也孟子大贤也所遇之时去
成周之泽未甚远也犹且毁短于人穷乏奔走虽门徒
或谓之迂至昆弟不喻其意而况于今兹者乎敬惟陆
子本心之学光绍于千有五百馀年之后非天地无以
喻其大非日月无以喻其明非鬼神无以喻其变而存
何足以赞述之夫岂规规然于绳尺训注之末以增人
卷二十八 第 4a 页 WYG1213-0798c.png
昏蚀牢人陷阱者耶今先生又特立于波澜颠倒之馀扶植于
俗尚坏烂之中人之所为不为人所不为为之人之所非不苟
非也人之所是不苟是也其推而教也譬诸草木春以萌之夏
以荣之秋以揫之冬以归之无小无大而无所不亨者也存
虽愿学多见其不知量也然孟子有言吾身不能居仁由义
谓之自弃使存也而遂自弃焉则将何以逭其责于天地之
间哉诗曰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言父母生之而劬劳者也岂
弟君子遐不作人言君子作而成之者也天高地下敢二心
卷二十八 第 4b 页 WYG1213-0798d.png
焉惟先生终惠之干冒尊严下情无任皇恐之至存谨再拜

  上陈先生书二

  存不才获师事先生稍闻绪论庶以开平生之蔽者真
可谓不虚生矣存之庆幸孰有过于此哉而俗中且龂
龂然讪讥未已俗中之龂龂然讪讥未已者惟知较乎
穷达利钝求乎形迹表襮而已亦恶知夫义之所在有
不可易者理之所在有不可二者哉学也者一听于义
理而无所自用其私焉耳易曰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
卷二十八 第 5a 页 WYG1213-0799a.png
况于鬼神乎虽然存之不逮于古人亦远矣其始闻先
生之言也有疑心焉有惭心焉呜呼吾心之灵本无限
碍本无翳滓本无拘系本无浪流其有不然者已私赋
之也非天之所予者然也夫何疑之有哉后觉者必有
待于先觉而觉焉后知者必有待于先知而知焉知之
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又何畏之有哉他日祝次生谓存
曰子能舍其邪而适于正于天地鬼神何惭于古往圣
贤何惭于先祖父母何惭于子孙后裔何惭于吾君吾
卷二十八 第 5b 页 WYG1213-0799b.png
民何惭于后世学者何惭存敬诵不敢忘焉至其有可
疑可畏可惭者古之人其食饮起居耳目鼻口皆与我
不异也而古之人乃如此而我则又如此何耶是故衮
冕车马有不足为其贵也金玉玩好有不足为其富也
啜粥袒跣有不足为其贱且贫也鼎钺不足为其威也
死绝不足为其变也夫岂强为之哉理则然耳理之根
夫人心者亦何尝一日泯绝而非学则不能以自明而
学之不绝如线者赖遗经存焉耳而经之义芜于训诂
卷二十八 第 6a 页 WYG1213-0799c.png
近世尤盛幼而诵习其说比读纯庵周先生论语解始
知有易简之学然卒不得其要领者十馀年今而从师
亲友方稍有自得之实无所可疑无不可信屡欲卒请
而师友不能不虑其决择之未明信向之未笃也他日
或害道或媚世累斯文有不细者然存自研诸心决择
已明信向已笃而至教之重何敢失坠亦何敢道听而
涂说戴天履地有死无二心者谨献书以闻惟先生终
惠之教之下情无任感激之至

卷二十八 第 6b 页 WYG1213-0799d.png
  与吴养浩论春秋书

  比得报书喻以春秋之义良佩不鄙之盛心仆窃有疑
焉若以为孔子修削未了之书则圣人决不为此以惑
后世且孔子七十馀岁而没若乃颜子之夭其不卒于
事容或有之曾子传道于夫子者也临终之际一箦未
易犹不自安况夫子修春秋正王道以为百世法也不
以功掩过不以恶没美呜呼圣人岂得已哉君不君臣
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人昧于义恬不知怪故曰诗亡然
卷二十八 第 7a 页 WYG1213-0800a.png
后春秋作当诗之未亡也行之是者美之行之非者刺
之盖王者之迹未熄人犹知义美刺得所故也吾尝以
为夫子笔削之际必流涕叹息不知其几而吾子乃以
为未了之书何也且愚闻之听其事之迹者常人之见
也原其事之心者圣人之明也故圣人诛心而不诛迹
常人指迹而不求其心书曰𤯝灾肆赦怙终贼刑又曰
刑罚世轻世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皆原心之义也
弑晋君者穿也而当之盾者何穿其从子弟也从子弟
卷二十八 第 7b 页 WYG1213-0800b.png
而弑君岂非盾之谋耶纵非其谋亦必有熟于其心尝
于其志故敢安而为之也是则盾之弑也或曰君之不
君国人皆愿弑之而何其独以盾也曰彼执国柄者也
此盖盾避恶之计耳恶不可避圣人之听明也岂不曰
弑非我手亡则免恶虽非其手实其心纵非其心讨贼其
任也不讨贼是幸之也执国柄而幸之是则首恶者也
弑郑公者宋而当之归生者何欲弑君而谋之我我杀
之义也纵力不能杀奔告于君而杀之亦义也告于君
卷二十八 第 8a 页 WYG1213-0800c.png
则不成弑不告于君则成弑弑之权岂不在我也哉雍
姫一妇人耳犹能权父与夫之重轻况国之卿大夫乎
许世子弑其君亦岂成弑哉而圣人当之不恕盖有弑
之道焉不尝药于途之人犹不可而况于君父乎是不严
其君不爱其父而后尝之药也不严其君不爱其父而
加之恶其谁曰不然宋督亢杀孔父而弑闵公君子以
为督有无君之心而后动故书曰弑其君及其大夫此
皆春秋之微旨也故曰为人臣而不知春秋之义则必
卷二十八 第 8b 页 WYG1213-0800d.png
有首恶之名为人子而不知春秋之义则必有弑父之
名春秋原心定罪生于其心害于其事所以明为人臣
为人子之大义所以明为人臣为人子之大分垂教戒
于无穷也为人臣而不忠为人子而不孝稍起于意虑
之微则蒙世显戮矣此所谓天讨有罪者也后人读者
但当据经而精其褒贬不当任智而过为之纷纷也且
圣人之褒贬天下之达道古今之通义达其道通其义
无所疑也无不识也苟圣人以私意而为之则亦何惧
卷二十八 第 9a 页 WYG1213-0801a.png
于当世何法于后来哉

  上李明通先生书

  士固有郁出于千载之下而其志行乃或慨然于千载
之上之为者何哉岂非以其气类之所感续自然之理
耶然而贤者则或之许而不肖者至相聚而讥非之而
求其许之者于讥非之中百千不一得也存生二十有
八年矣其行已其文辞虽不敢自负于先达要亦未后
于纷纷纭纭者流举天下之富贵贫贱上而公卿大夫
卷二十八 第 9b 页 WYG1213-0801b.png
下而奔走寒饿以至颠委沟壑一无所于动而尧舜汤
文周孔之道经之为天地华之为三辰流之为江河未
尝不欣焉慕之贸贸焉而望之夫其志行如此而乡邦
之老仅在三二百里间学博而闻多不之归而弗耻恶
在其为志行也然而自炫以求乎人之知宜见绝于有
道之士而思之再至则又以为未尽然夫奥隘之室户
牖不启则日月之光弗屑终亦冥焉而已矣存之固陋
奥隘之室也先生日月也馀光岂惜于存者哉谨献尝
卷二十八 第 10a 页 WYG1213-0801c.png
所著杂文十篇存之志行往往而在辱一许而振之俾
无惑于讥非者之口是所愿也非所敢望也

  与友人书

  古今天下有志于学问者孰不以孔孟为标的有志于
事业者孰不以伊周为程度孔孟之学问固所以为伊
周之事业者然孔门之学则拳拳在于求仁孟子愿学
则亦不过求放心而已矣心苟不放斯仁也矣古之人
有若伊尹者则毅然以尧舜其君尧舜其民为已任故
卷二十八 第 10b 页 WYG1213-0801d.png
其克享天心者在于有一德也又有若周公者则亦思
兼三王以施四事故天尝动威以彰其功此岂小才小
智所能然哉要其旨归大槩不失其本心之仁耳今者
朝廷兴科举以取士此政吾党弹冠相庆之秋而为蛊
之初六干父之蛊之义圣君贤相之心岂不以为吏道
之弊渎而斁政思四海九州之广涵煦养育之久宜必
有真儒学孔孟之学志伊周之志者而用之庶几见于
躬行而有以振起斯民也为之儒者亦岂可不感君相
卷二十八 第 11a 页 WYG1213-0802a.png
之盛心而以伊周孔孟自矜式哉使伊周之业孔孟之
学可行于古而不可行于今则自为申韩可也自为黄
老可也义不当含糊假借其名以徒为进取之资耳若
曰言其言而不必心其心则是心与言自为二矣亦岂
慥慥乎君子言行相顾之义哉亦岂不孤朝廷所以抑
刀笔吏而以高科显仕相待之道哉易曰言行君子之
枢机也言行所以动天地也不然则吏固有吏之弊而
儒亦有儒之伪者矣若以孔门之学专在于言语之间
卷二十八 第 11b 页 WYG1213-0802b.png
则何以有予欲无言之说专在于文字之际则何以有
行有馀力则以学文之言当时孔子为见正学不明人
心昏蔽无所归命异端塞途邪说蜂起而已又不得其
位以行其志删诗定书系周易作春秋垂之万世皆所
以明乎人心及其衰也而后始不复梦周公而孟子而
亦欲正人心以承三圣取好辨之讥彼圣贤之用心亦
岂不可悲矣夫呜呼使此心苟得其正则所谓书者此
心之行事诗者此心之咏歌易者此心之变化春秋者
卷二十八 第 12a 页 WYG1213-0802c.png
此心之是非礼者此心之周旋中节至若孝友睦姻任
恤皆此心之推也是故古之学者先其本而后其末既
得其本则于其末也若目之有纲衣之有领振而齐之
而已耳故大学之道由其明德而后有新民之功中庸
一书由其率性而后有致中和天地位万物育之效学
问之实政将所以临民涖政者也读其书者书此事绩
其文者文此事也初不相悖谓之一以贯之谓之举斯
心而加诸彼但不过有先后次序耳今若不务其本而
卷二十八 第 12b 页 WYG1213-0802d.png
徒事其末吾恐非有志者平日所以自许自期之意亦
恐非伊周孔孟及当今圣君贤相之所以望于后世天
下者也况今吏弊民瘼何可胜言诈伪多端奸诡百出
徇私而不徇公知利而不知义虽使伊周孔孟复生于
斯世亦必精求方略可也吾党之间若但疲精神于文
艺之末纵使幸而获选弱者为群逐队拱手署纸尾持
禄保位而已强者为矫为亢为奋螳螂之臂以当车辙
而不足以立事功其高为纳履为挂冠而已耳若然者
卷二十八 第 13a 页 WYG1213-0803a.png
将以求荣反以取辱将以行志反以丧志其故在于学
非其所用用非其所学也可不惧哉其必曰当其未仕
也姑从事乎言语文字以取之既得之也然后从事于
实行殊不知言之非艰行之惟艰亦非古人幼学壮行
之义矣且其未得之也则汲汲然患所以得之既得之
斯戚戚然患所以失之者有矣苟患失之无所不至其
得之道既不能粹然一出于正则其失之之心又安能
恬然泰然而不以为患者哉呜呼其表直者其影直其
卷二十八 第 13b 页 WYG1213-0803b.png
源清者其流清此必然之理也又设使幸而得之犹云
可也不幸而终身不得之岂不虚负光阴虚负平生精
力矣哉是故有本有末者是为明体适用若有源之水
而波澜混混若有根之木枝叶扶疏他日为有司所取
为朝廷所宜用也设或命不足以得之亦不失为天爵
之贵事理短长又岂不较然甚明矣哉虽然本末倒置
先后舛逆此非一人之过而亦非一朝一夕之故也但
卓然有志于古而不肯自甘于流俗者恐或未能以自
卷二十八 第 14a 页 WYG1213-0803c.png
安耳试请于清晨静夜而思之今日自立之志果有以
合于当时伊周孔孟之志否乎今日自励之业果有以
不悖于当时伊周孔孟之业否乎此心之灵有不可得
而自欺者自心既不可欺则上而吾君下而吾民岂可
欺哉先圣贤之既往后圣贤之方来又岂可欺哉只此
不敢自欺之处即伊周事业孔孟学问之根源也然世
亦有有其力量有其材美得之于姿禀之厚行之于轇
轕之间恢恢乎有馀力者矣但其所见所闻者少而不
卷二十八 第 14b 页 WYG1213-0803d.png
自知其言之过也古之人有言曰言之者无罪闻之者
足以戒愚非敢自谓能从事于伊周孔孟者也闻之师
友实深信之而不敢不为吾党有志者告耳

  与吴顺翁(甲午季夏书)

  再拜申记禀违莫不几廿年兹遇明善于临川之洙塘
首询为况甚适盗贼虽纵横如此而故家乔木倡义捍
禦文物礼乐无恙如昔为之欣喜者累日区区老拙陷
在巢窟几死者数四复以疾病饥馑殆无孑遗比来方
卷二十八 第 15a 页 WYG1213-0804a.png
得脱身就舍于仙郡大山之间虽旦夕得以安坐奠枕
而空囊悬磬殊狼狈耳不肖平生谬作近方收拾又复
一空先公行状幸赐抄示不宣

  与程自观

  春初匆匆别去以为伯仪乃祖抱疾仆且道病每念之
殊不满也继闻开讲家山况候宜适用以欣惬时万来
敬审不殊所闻益慰沃也区区自去秋病馀畏寒暑如
虎虽市邑半年间才两出耳何时簪盍以究欲言伏楮
卷二十八 第 15b 页 WYG1213-0804b.png
驰情不宣

  复张仲举

  久不承动静政驰仰中陈则虚归自京师伏领教翰敬
审远况安适用以自慰士君子负高才遭盛时位在史
馆秉天下后世褒贬之笔明道达义当如是也来教中
谕及胡氏书即以及之渠回言当如尊命在则虚行时
附纳也区区衰老为学虽粗知乡方而力量薄弱不能
成章无足为知己道者向尝以平生谬文求去取可否
卷二十八 第 16a 页 WYG1213-0804c.png
于左右猥蒙允许但素

  复李孟圭

  自曩年别后虽缺于书问而北来者亦未尝不询远况
之适比者重承手笔深佩记存且辱巾罗之惠顾何以
得此于左右令弟共学今三载有室析爨犹仆仆百里
兀兀穷年亦多见其有志而此则初无启迪之实甚以
为愧也相望万里晤语无由千万自爱自勉以需光宠
不宣

卷二十八 第 16b 页 WYG1213-0804d.png
  与陈则虚

  日者大斋盛事区区略不能效驱策甚以为愧乃蒙分
供及此村坞感佩何言且审报斋甚严足见礼敬之实
闻已开素每愿借榻一宵倾倒平昔兼此十年契阔岁
莫丛脞竟尔未能微殽薄酒少寓寸诚干冒清高尚需
晤首不宣

  与薛玄卿

  彭起南之便尝奉状想必彻比仲元答柬中又领雅意
卷二十八 第 17a 页 WYG1213-0805a.png
一则业已成文大概如穷人还债移东补西聚聚合合
甚艰难也二则元献生于沙河恐所传欠稽考适足招
物议尔兼吾辈妄作讥笑所归今谩写去恐不可用看
过覆瓿糊壁乃其宜也起南索老老堂铭就附左右转
与之清宁斋亦有数语分而言之清宁却在天地合而
言之清宁却在自己子苟不信有如溪水并发一笑不


  自云车宿留浙东西名山水间顾此尘垢隔绝远甚无
卷二十八 第 17b 页 WYG1213-0805b.png
由一奉起居比审已回仙隐燕处清宁眺望琼林益可
想而不可即矣世俗况候之语何足以闻区区衰老无
似近复于居旁营数椽为终焉之计时有朋友过从以
自遣舍此无足为左右道者新作必多还可示教一二
以警昏惰至望至望清晤末由临楮拳拳不宣

  答吴谓大

  顿首再拜奉状谓大翰学尊契兄阁下郎君六人仆及
识其三皆亹亹气趣不凡人之言曰有是父盖生是子孰
卷二十八 第 18a 页 WYG1213-0805c.png
谓仆与公未尝承颜接辞哉辱书称道过情惭恧无地
春中贱迹偶道过洙塘骆匠能言幼郎变故不胜惊叹
信笔一诗悲之政拟修书申慰因循未能墓铭下逮益
重悽恻辄去数语第恐不足以不朽之也并惟父子天
性所钟伤悼不已公亦六十翁矣礼有节文情有抑制
况孙在膝下长而教之虽死犹不死也相去差远无由
面祷葬期又不能助执绋万告亮恕不宣

  答吴亦兰

卷二十八 第 18b 页 WYG1213-0805d.png
  亦兰学士尊右甲申之春公有哭子之戚尝修书申慰
并谢不敏迩后日汨尘下非惟不能走谒宾墀一笺承
起居者亦复缺然如乡往何自任相过首询尊履已用
慰浣又拜好墨何喜如之暮年多故诚不可堪君子大
观当有以自遣也区区春前二日忽感眩胃之證床榻
屋宇皆若旋转调治月馀方得少安因过旧庐路滑僵
仆遂于左手脱骨伤筋殆非偶然惟有甘之如饴耳郎
君反壤有期文辞下诿古人云知子莫若父发一笑以
卷二十八 第 19a 页 WYG1213-0806a.png
慰其幽乃翁事也何以徵芜秽之言于鄙贱之口强承
严命第恐不足以为之轻重徒负盛意耳嗣状有涯不
敢缕缕云山苍然百里而近老病日侵惟勤瞻企茵鼎
几杖尚惟自爱不宣

  答危霞边书

  某江东之鄙人不齿于乡党盖初无所长执事过听轻
信汎爱远赐教墨称许过情非所敢当徒泚其颡处晦
之扁出于名缙绅记其本末亦必合请之当世尊显而
卷二十八 第 19b 页 WYG1213-0806b.png
诿之肖人无乃计之左也两年之间不敢下笔而吴生
督促不已自揆既不能力辞于其始因循至此时更无
以塞白藉手是大得罪也不免缀葺其浅陋芜秽之辞
少谢盛意过目之馀覆瓿可也良晤未涯临楮惓惓不


  复陈永仲

  惟是前秋祠下之行不及再谒宾墀者实以昏黑而主
从扣门殊可愧也有孤好客之盛心迨今惭悚外甥往
卷二十八 第 20a 页 WYG1213-0806c.png
来时询履用胜裕合堂均庆用以自慰久旱得雨想同
此喜也区区春半僵仆伤手今六阅月而酸痛软弱如
初殆亦血气衰惫使然外此无足为知己道者中昨特
蒙赐翰仰见古道缘之所在虽造物者不能以违异必
待得其肯綮而后游刃焉此世俗固必之见也达人君
子宜不其然且交游之谊亦岂后亲戚之学纵不偶于
此时又安知其不偶于他日也一向不及修复者盖欲
俟其天之自定耳稽迟之罪万告尊恕二令弟不及枚
卷二十八 第 20b 页 WYG1213-0806d.png
致起居总干尊照不宣

  慰李克贤

  比者不意令兄都巡宰公竟以微疾遂尔长往可胜痛
切畴昔辱爱于先公见其头角崭然将谓足有负荷中
间抱疾之时亦尝少效驱策日冀其安何乃遽至于此
属纩之际非不知闻老病日生兼以春初僵仆伤手今
四更医用药且六阅月矣而酸楚软弱如故兹闻埋玉
有期礼合执绋坐此奔走不前堇首不敏尚惟高明特
卷二十八 第 21a 页 WYG1213-0807a.png
赐宽恕又闻卜宅在令祖母太夫人佳城之侧与先公
相公先堂夫人所藏皆不相远松楸相望必可以安妥
先人力疾布此不胜哀痛令侄呱呱教育而长大之此
又克贤之责也仰恃平素不觉僣越总干宗照不宣

  慰李仲庸

  不意庆门祸故丈丈翰学偶以微恙遂弃孝养顾此末
交虽尝与于扶持之后而识见卑不能有瘳惭悼两深
何时而已窃惟贤昆仲纯孝由衷罹此大故痛毒奈何
卷二十八 第 21b 页 WYG1213-0807b.png
又惟丈丈克保先世之业无所隳缺男室女家皆已及
时诸孙诜诜夫复何憾今闻窀穸有期礼当少效驱策
并助执绋属以去秋一病之馀筋力索然奔走不前甚
负平昔谨此以首不敏伏惟孝慈为白几筵特赐恕察
下情不胜凄断不宣

  与蔡庭美

  禀违盖十馀年矣云泥之势异绝不相知闻或谓从人
更在渡海或谓已归宣城者皆不得其的徒重绻绻尔
卷二十八 第 22a 页 WYG1213-0807c.png
危太朴忽示手墨敬审宪幕善还家山暂驻侍奉㬅福
不胜欣喜区区老病日从事农圃无足为知己道榄香
之惠何以克当佳客胜友时出而共之所以广故人之
贶也末由一簪盍千万自爱以迓续光宠不宣

  复何君寿

  不惟不晤语不交书亦期月矣相去无百里而疏阔若
是良可叹也允升来辱手毕敬审履况之详用以慰浣
家塾不离方策甚喜甚喜吾党间既不得时时相观而
卷二十八 第 22b 页 WYG1213-0807d.png
善宜各勉励不宣

  与站提领

  一向不及修谒霜寒每审宦况清佳用以自慰日外过
蒙嘉鱼之惠礼出倒置何以克当岁事云莫无以表芹
薄物专人驰献幸赐笑纳开正专容走庆以谢不宣

  复姜尚敏

  稍久不相闻伯襄来得手翰审从师为学不替有加何
喜如之惠示佳赋读之再四不释手如此优赡之才充
卷二十八 第 23a 页 WYG1213-0808a.png
而广之何所不达僣越一二语见抄本后末间千万自
勉以卒贤业不宣

  与柴婿用宾

  近人回尝草草修复其言想蒙采取年来百事艰难吾
曹窃不可有毫发妄念凡百循常为是秋气日清侍奉
之馀敩学相长有足乐者早稻收成晚稻皆实杂种亦
往往有之有司无横政家下无疾病更欲何求娱亲读
书教子而已矣罗老来言贵体皆全无事将息胜常是
卷二十八 第 23b 页 WYG1213-0808b.png
皆可喜者早晚拨置相过一番亦好未必若是多事绝
不可动脚也侍旁多多致意不宣

  通宗师书

  某不奉书虽久而南北行者无虚月故每于诸人晤言
之际稔承尊候之康且裕亲戚赵文度去秋归自京师
新春相过能言之童颜鹤发精神照人平生于画图中
所见殆不是过用以深自慰也比者不意高弟毛舒薛
三真人相继仙游长才盛德皆冠裳中千一之选孰不
卷二十八 第 24a 页 WYG1213-0808c.png
为之叹惜大宗师高识远度彻诸幻妄固未必深芥蒂
者然失此疏附于朝夕况传芳继武宁不䀌然于中乎
瞻望万里无由躬致慰诚谨此以首不敏伏惟道慈特
赐恕鉴

  复王用亨

  去冬山胡之归伏领远帖且承青锦之惠顾何以得此
于左右元与山胡约去时当附书申谢及其行觉甚速
不及知闻以故堕在皋缓赖久要不督过也乡问自春
卷二十八 第 24b 页 WYG1213-0808d.png
及夏风雨无虚日江涨地湿深为堂上忧幸此际已晴
而寿康如昨皆万里孝诚所致且推恩将下此又出于
平日积善之馀也乡党之末其何喜之如此者不审履
用何似每用怀系伯衡官况想佳去时尝以舍侄目疾
累其同舟愓愓不安而瓒玉行时附一书相累却是与
之丁宁无所觊望而后敢发吾辈中多能责人不是不
免深相恼为可愧耳闻吾幼理近来进德勤业可喜之
甚可谓能自拔自勉者矣想亦时时到上宫语次幸致
卷二十八 第 25a 页 WYG1213-0809a.png
下意晤语未涯临书惘惘馀惟保图不宣

  通宗师吴闲闲

  秋清伊迩河汉远不可亲徒重瞻望前昨一书附崇文
不知曾上彻玄览否也比者法候何似瀛州风日所不
到吐纳之馀佳句必时有也恨不得即传诵以洗此尘
垢也区区之学虽粗知端绪而惰弱以老不成章无足
为大宗师道兹因亲戚汤仲贻之便谨承动静谬文数
首抄呈求教虽辞旨肤浅不足以尘书几亦聊见其志
卷二十八 第 25b 页 WYG1213-0809b.png
之所在耳仲贻为东涧诸从孙文献之馀颇能自立良
为可尚令以谒铨走京师岂可不拜达尊于床下非有
毫发出分之望辱与其进特以先世乡党之故而于缙
绅晤语之次赐一品题之重则感戴万万矣大宗师桃
李寒素遍天下亮不靳也故敢介之以前干冒清崇恐
悚之至不备

  复太朴危检讨

  去秋承润陂所惠书从审驿道光华宦况宜裕随即修
卷二十八 第 26a 页 WYG1213-0809c.png
复付士则昆仲寻便呈谢却不知彻省览否也不审何
时回及都下在局想能承事长官编述有绪褒贬有道
士君子负卓荦之才遭盛明之世既登仕版其崇卑则
有命其效用则有方随分观察亦不可虚度区区相别
以来衰老日骎顾为学虽粗知端绪而汨没应酬之中
无刚决之力无纯一之功为可愧耳舍侄玉振侍其舅
氏来京师首卑伏谒行幕以听警教不识能时来亲炙
否乎不肖数篇谬文甚欲求去取于仲举盖平生深相
卷二十八 第 26b 页 WYG1213-0809d.png
知者而未尝留藁近方收拾得六七理合缮写以呈老
来昏倦未能或旧有在左右抄录册子上者且据见在
求教可否批示其目在后有子弟中能书者续当抄去
别后文字也




  俟庵集卷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