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一
卷三十一 第 1a 页 WYG1104-033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乐全集卷三十一    宋 张方平 撰
  书
   上丞相吕许公
景祐某年某以茂材异等对诏策中选辱在相国陶冶
既诣第伏谒翌日见故汝阴蔡贰卿喜相谓曰相国有
言以生为远器相国知生也已时某初登科名微迹寒
性又野拙未始游王公大人门惟蔡公与今参政尚书
卷三十一 第 1b 页 WYG1104-0339b.png
宋公尝守南都实乡里也早与诸生旅见二公采乡人
善者之论归而誉诸朝值诏下因共称荐故独二公怜
之及此虽闻汝阴言终莫能致身门下然窃自负譬之
窭人寄千金于他所心有所恃虽窭不恤也比者读唐
书见崔文公祐甫作相半年除吏八百员德宗性多猜
谓所除吏不无素旧祐甫对曰向非夙相闻知安得谙
其材行上悟然之识者谓是李司空绛作相或谮于上
以为延用情故宪宗延英问之绛对曰夫忠臣事君不
卷三十一 第 2a 页 WYG1104-0339c.png
以私害公若为身避嫌故有才不用于公道何有顾所
举用何如尔李赵公吉甫且入相谓裴垍曰宰相之职
在知人物以卿精鉴愿有助也垍为疏名氏得三十馀
人不日选用略尽朝野翕然赵公有得人之称故知宰
相者行赏罚之柄以官人安民成天下之务者也天下
之士有高才远策致主经世之志而不以达之岩廊之
上则焉攸用岩廊之上权石度量在焉所以平轻重裁
寻尺均赢缩也未尝自达而曰莫我知也不亦过乎故
卷三十一 第 2b 页 WYG1104-0339d.png
某益自恨他日相国有见知之言迁延自外至于今而
志未获通也今日相国当柄拔用人材近无亲比远无
嫌怨以天下为度以众人为公浩乎其无不容也渊乎
其无不尽也士之有心者当此之日而不能输肝膈尽
思虑以自致于下执事是不适乎去就之宜也彼自古
圣贤干时展志有不由先容以进者乎而鄙论曰士当
自结主心不因人而达然后磊落倜傥夫不因人而达
古则有伊傅太公望矣伊傅太公其初负鼎俎版筑钓
卷三十一 第 3a 页 WYG1104-0340a.png
鱼不既劳且迂哉顾直往则违其愿必见情而后获况
时异势殊不量才分刻舟而寻之不亦狂妄欤虽然士
固观其所自托前景祐五年某以贤良方正再滥诏选
而往监桐庐郡朝受命而夕行未尝有干也独恨廊庙
之议不出相国之化笔尔及今恩命猥及许之还都趋
伏屏下有日矣因鉴往故念士之在卑陋不可以不自
发于上发而不遭命也所以近引三相用人之事非敢
以区区崔李为量也以明诸贤宰相亦不能尽知天下
卷三十一 第 3b 页 WYG1104-0340b.png
士士要自启发然后用人者审其贤不肖而器使之尔
至于相国之才之美之德之业上格于朝下被于四方
远矣亦奚用多云故略焉所有薄业盖俟执事以献之
谨布腹心为即日登门之先焉
   上时相
伏以邦家之本庙社之重群吏之职生人之命政无大
小系在庙堂庙堂之上有图议而后有得失有得失而
后有治乱有治乱而后有安危为国主谋为民主命休
卷三十一 第 4a 页 WYG1104-0340c.png
戚斯赖其体大矣是以贤德良辅代工造物知九域之
广非耳目所能迨知万物之微非精意所能周故因天
下之听而后听无遗声因天下之视而后视无遗形因
天下之谋而后谋无遗情挈要以图大平心而格物会
其有极统之有宗而宰天下之道举矣故古之居此位
者咨嗟寤寐惟以失一士之为嫌也此岂徒掠好善以
为名收群心而邀惠者哉盖诚于报国忠于利民将以
通天下之志而成天下之务者已彼天下之士有志乎
卷三十一 第 4b 页 WYG1104-0340d.png
道有心乎民有致君建治之猷无可行之位有通权适
变之术无专达之途未能有以得于君姑念有以效于
执事者则夫挟利害之论游王公之门者岂尽谄附谋
身之人游说规利之伍哉夫亦有盛士在焉且时君以
文明仁圣临天下而大君子当国任政秉制四海万邦
黎献共为臣仆惟吾君与吾相时举凡厥庶士庶民有
猷有为莫不皇受其福以近天子之光况有探先圣典术
明当世理道辨天人之分晓古今之故如是之士吾君
卷三十一 第 5a 页 WYG1104-0341a.png
与吾相其舍诸故其秉国之均官材赋政者惟诚士之
务得学古之道义在有为者惟才志之务效上得其求
下得其用天下其有不治也乎及夫功利以立职业以
修国体以平王道以粹收名享德盛美所归不在吾相
乎士何有乎哉故周有多士其致太平而周召纪乎鼎
旗汉用众力克成大业而萧曹食乎宗庙譬之构厦
斲削茨墁执伎咸作而梓人专成室之功譬之用师伍
两卒旅奋命并进而主将尸制胜之伐故春秋之义尊
卷三十一 第 5b 页 WYG1104-0341b.png
不亲小事卑不专大名典礼之旧卑主其详尊治其目
国之大体人之大伦分义等威不可越巳是以卿大夫
分处其职百执事各力其局至于坐而论道使人以器
收谋择善取贤敛财者真我政府之事也伏惟某官蹈
道之深得德之全志如春秋文如典谟知几如易多识
如诗中礼之庄和得乐之易良为帝股肱为天下笔舌
至于古先之龟鉴举知其故矣时世之夷病洞照其情
矣蕞尔一下吏奔走承序之不给乃欲议天下之事冀
卷三十一 第 6a 页 WYG1104-0341c.png
以动吾相之听其亦不知量也某诚不肖涵渍美化游
涉艺文颇尝苦心期庶几于古人之所用意者帝王之
典制圣贤之事业礼刑始末之用往古治忽之变诸流
群氏经言小说尝窃揭厉乎浅深钻仰乎高坚搴其芳
英咀其滋味矣景祐初元天子复下诏举方闻之士猥
蒙近臣闻名法座因得入紫宫趋赤墀当四政之问条
三道之对承学疏浅分从报罢朝家乐育试之大邑岁
穰讼希萧然事简因复剽拾旧籍铺缀陈迹采道路之
卷三十一 第 6b 页 WYG1104-0341d.png
议成秕稗之说恃时不忌必宽狂妄之诛于政大方倘
有涓埃之补前所谓有志于道有心乎民此固贤人君
子之事某不敏亦窃冀焉幸值某官以引拔自任以教
育为乐谋无鄙而不收善无微而不择此诚大义至公
希阙之遇某所以不敢自外而至于屏下也由有召之
然矣谨以近所著刍荛论十卷二编以献非惟备贽见
之礼也倘燮理之暇一赐采观亦足以开岩廊之馀论

卷三十一 第 7a 页 WYG1104-0342a.png
   上蔡内阁(文忠/公)
窃以师道之废久矣昔在两汉公卿大臣咸门有诸生
横经受业书名录牒至数千人师儒教尊人知重学故
在两汉其政事本于经术其议论据于王制朝有名节
之劝士笃去就之行美化雅俗比隆三代魏晋而下中
区版荡诸戎扰乱隔为南北小雅尽废文献不足近在
唐氏风流寖薄取士之制专用虚辞虽开元元和变而
几道名公宗匠磊落相望然治学传家本原已废诸生
卷三十一 第 7b 页 WYG1104-0342b.png
后进奔走末路以文求售势同市贾然犹屈伸系乎托
迹进退谋于所知名士口吻片言可以取重清流门地
一见可以为荣士风绰兮顾亦近古清朝一统丕冒无
外鸟言鴂舌知诵乎简书髽首卉裳咸袭乎端甫然循
唐取士而考言弥华驾说之学用微师资之礼遂绝非
有志乎远者大者莫不嗜甘而排苦采芳而遗实也天
未丧道必将有主主吾道者阁下安得而让诸伏惟阁
下风采发乎冠岁光华耀于区域早结明主奋扬亨衢
卷三十一 第 8a 页 WYG1104-0342c.png
其发策决科也则江都之研经理家令之切世务其代
言密侍也则文园之视草中垒之纳忠其抚藩屏也则
颍州之教河南之威其毗大政也则高陵之儒雅平陵
之故事兹可谓周才而通智者矣某不佞窃伏东鄙承
望下风盖有年矣蓄为潢污莫能自通乎江海覆诸盎
缶无以上觇乎日星今罢官吴中言归故里乃值阁下
实此尹正既再获见矣而莫能展叙乎腹心也得不少
因文墨以自荐其诚欤某世有仕籍堂有尊亲惧先绪
卷三十一 第 8b 页 WYG1104-0342d.png
之坠地且养羞之不给爰谋干禄盖为代耕既随计而
西不得志于有司退居于濉上仕意益薄矣景祐改元
天子复下诏举方闻之士朝廷二三贤公猥录名字章
闻于上由是获对法扆躬承大问三道之要四政之阙
承学良浅非识所迨报罢为幸惧及知已育材道广取
人路宽一命雠书庇身美邑饱食海上坐逾三年时哉
归欤乃遇盛德某闻之声同相应高下不必均气类相
从体质不必齐故蜉蝣候阴而出柱础因云而润况心
卷三十一 第 9a 页 WYG1104-0343a.png
志之灵能无所感自国家之开诏举由是路而进者盖
有人数矣今日之事又阁下之所发此某之所以伏幽
陋而望下风引领庶几岁月以冀以未尝得见为恨亦
惟阁下所以抚接之意其必有以当之者矣谨录近所
著刍荛论十卷两编以献冀阁下少知某之于古之道
天下之务抑为有心者焉某前所以援汉唐之事叹师
道之废者是区区鄙中窃望于阁下者倘阁下有振复
古道之意而获预焉受赐之大无尚此已不胜感激之
卷三十一 第 9b 页 WYG1104-0343b.png
怀
   上留府侍读宋尚书(宣献/公)
伏闻士林之议者曰厥今国朝大臣得时居位以文章
名一世者阁下当其任焉然而天下知名之士由门下
出者良鲜意者阁下之名德光大厓岸峻绝士难其进
耶或乃阁下日居侍从对命密勿未暇周见四方之士
也今者出试以政尹兹京邑以客至者率与为礼乃知
向者之说议者之不审尔且天之生民也使先知觉后
卷三十一 第 10a 页 WYG1104-0343c.png
知先觉觉后觉也既先知而先觉矣专诸已而不外施
焉君子不应尔昔两汉公卿咸门有诸生横经受业荆
蜀交斗司马氏之不竞先王事业颓废坠地中间数百
岁寂寥榛梗唐室治定文物更新名公宗师磊落相对
锵金鸣玉闻黄钟大吕之音两敦六瑚见芗合明粢之
荐先后引翼嗣音不绝五季荒剥仅如战国文献不足
小雅荡然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则阁下安得让焉某不
佞幼从事于学窃志其大者亦尝参酌古今治乱之道
卷三十一 第 10b 页 WYG1104-0343d.png
圣贤劝戒之法期自树立不落流俗而性识蔽昧莫自
开爽迟先知而先觉者则谨将听命焉今兹之遇阁下
获所素愿者矣夫三尺之限健夫不能越者以其峻尔
崇山延冈重载登焉逦迤故也阁下试为霁威少回颜
色不以贵有位之势间然而以古人之道与其进也如
小人者固不足以仰望清明之德傥与持论亦足以发
谨以所著歌诗议论二编贽献歌诗所以言情性议论
所以明理道惟大君子辱垂意也
卷三十一 第 11a 页 WYG1104-0344a.png
   上北海范天章
伏以圣人消息盈虚之道动静吉凶之机察时观变妙
用在易某小人不知其大者今兹将以琐琐之迹有请
于下执事敢用上所以布德说下之义下所以处困谋
亨之说推而陈之以发鄙诚伏惟阁下少留念哉曷谓
上所以布德说下之义某请稽诸益益之九五曰有孚
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说者曰为益之大莫大于
信为惠之大莫大于心因人所利而利之惠而不费惠
卷三十一 第 11b 页 WYG1104-0344b.png
心者也以诚惠物物必应之故曰有孚惠我德也曷谓
下所以处困谋亨之说某请质诸困困之上六曰困于
葛藟于臲卼曰动悔有悔征吉说者曰行则愈绕如葛
藟然居不获安如臲卼然凡物穷则思变困则谋亨曰
者思谋之辞也言将何以亨至困乎曰动悔吝生有悔
以征则济矣易曰吉凶悔吝生乎动然则悔无大小动
则有之至如惠心为益之道阁下之名德人所仰信不
在乎端策振龟而知也友人闻某之为是说问子说信
卷三十一 第 12a 页 WYG1104-0344c.png
行乎某曰请以二象言之在益彖曰损上益下民说无
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是益易行也在困彖曰困有言
不信尚口乃穷是困难谋也得益之时者信则人仰之
惠则人德之得困之时者可退自谋不可进谋于人今
兹小人以困而求易自下而取上恶乎敢知说之行也
问者曰然则子推是说顾将安之某曰不见仁者智者
斯可矣智者知人愚以困动将求智者知之耳不见智
者仁者斯可矣仁者安人愚以困动将求仁者安之耳
卷三十一 第 12b 页 WYG1104-0344d.png
如仁智之不可见诚者斯可矣诚者成物愚以困动将
求诚者成之耳念兹三者兴而四顾莫适所怀已而闻
诸知已曰夫惟体仁之恕抱知之明禀诚之厚挺特达
之正气冠天下而为英则惟北海之范公欤某抃曰是
鄙人之愿为日久者也是以违老亲之膝下越千里以
兹来一则若元叔托名于羊西州望公之延荐二则如
退之乞怜于南郡希公之赒恤惟是二者皆阁下咳唾
指顾之馀耳阁下其亦有意乎长跪伏听惟阁下所以
卷三十一 第 13a 页 WYG1104-0345a.png
命之
   寄上蔡参政
伏念去门庭官于海上倏二年于兹矣每思盛德垂抚
之厚忽若侍座下见颜色不知精神之驰乎屏树也公
且信是夫乃者某困穷不能养彷徉乎天下而未始有
遭也公独恤然悯而衣食之乃者某尝有志乎学古之
道斐然为辞章亦既自达乎闻人作者而莫之或信也
公独乐而教育之至以闻天子取科名禄仕内之怀中
卷三十一 第 13b 页 WYG1104-0345b.png
公之遇某也如此某之有心于公也非谄而信矣且今
之公卿大夫其在上位者几人材能隽雄者声光章灼
者即曰有矣若乃大方全德体仁合义精粹不耀如璞
玉浑金明净无瑕如青天白日诚淳优大万美完足则
惟公一人是故一睹公之气韵者鄙吝之心悉去一闻
公之绪言者忠信之志皆起此某所以窃窃焉托名投
迹如七十子之不可去仲尼岂特顾望公之贵势而趋
之者乎虽然公于今者当造物之炉冶执裁制之尺度
卷三十一 第 14a 页 WYG1104-0345c.png
绕朝之清流贵客侍宴閒而陪议论于前四方之英才
俊人效技能而赞功德于后是安得念某之江湖之上
窃窃然哉某所守邑三面江海西与州接渺然大泽不
通骑步路所穷绝故无宾游俗不识书无有士子民无
大猾廷无滞讼适复善岁萧然省事令之赋禄足以供
丼脆仁族属令之事任足以抚疲羸为善事以此言之
则是邑也天下之美地而令也者仕宦而得民者也若
是又何求焉盖某之志于学其思进而未止者也今幸
卷三十一 第 14b 页 WYG1104-0345d.png
公宰政居中大钧播物某诚愿以县大夫之禄执经乡
校与好学者游切磋讲习咏歌先王之道聊以卒岁至
乃驰徇于烨爚之地趑趄乎声利之途一介之守所不
能也因感公恩知之厚又欲以一披雪乎鄙怀之久存
者故写诚于兹书伏惟论道之馀赐采览焉
   与蒋吏部
某野而讷于辞是以再见而未能自达乎腹心也执事
亦且何以见处哉遂无言而去窃有所不足敢少布诚
卷三十一 第 15a 页 WYG1104-0346a.png
乎执事者而行焉某志轩旷而难遂性刚介而鲜合器
不适乎诸用艺不精乎一家至于有意乎古之道有心
乎天下之务虽则鄙愚窃自谓可从于能者之后焉始
在乡闾不求名誉有田一廛有宫一亩随赋干禄繄我
慈亲旨丼之故非所以求显荣为进取者天圣五年春
不遇春官氏归耕于濉上值济阳蔡公常山宋公继来
保釐采乡人善者之论辄辱解榻以待已而天子下诏
取方闻之士二公唱于朝与一二贤卿大夫猥以不肖
卷三十一 第 15b 页 WYG1104-0346b.png
称于帝前由是得涉赤墀历文陛仰户牖之法座条三
道之大对一命而获长是邑且尝更三太守矣其治可
言也范之为政也敏而其失也疏陆之为政也宽其弊
也弛执事之为政期三月矣一之日符令之下于县者
三减其二焉二之日追胥悍吏不至于县令之庭三之
日事有条而令有章不敏以是知执事之能有成也其
无弊也不敏之所愿从之者也执事之始至也某不能
来贺今之来也阁下如有望焉再见而不及以政且鬷
卷三十一 第 16a 页 WYG1104-0346c.png
蔑不言叔向不知其贤赵子不言魏绛不知其材某独
得不言而责执事之不知我乎今以近所著刍荛论两
编十卷冀执事少知不敏之于古之道天下之务六经
之奥诸家之言历代治乱之由百王沿革之法亦尝曾
慷慨持论究详用心也已不敏之为是书将以献于上
惟执事当世之名儒识者且欲咨而考之凡此书之有
所不宜言言而非者有所发焉某得以存其是而黜其
非是求益之举也
卷三十一 第 16b 页 WYG1104-0346d.png
   与苏州太守陆学士
惟古今天下之政事所以乱率由下情不上通下情所
以不上通由在上者务贵自贤在下者谄偷求容故帝
尧之为君谋于众舍已从人伊尹之为臣匹夫罔不获
自尽惟虑下情之塞也朝廷耳目在牧守牧守耳目在
县令县令与民最亲也自汉以来郡县虽相摄制而各
得为政刺史比课督奸而已故州虽无良贰千石而不
害县有善令吏民以是亲信风绩以此成立盖上下之
卷三十一 第 17a 页 WYG1104-0347a.png
政不相侵故贤不肖较然上之发谪赏擢亦得以无滥
近者唐室失保民之道方镇分地一道百城惨舒恩威
尽出节度连率之命悍卒鸱张黩夫狼贪郡县长官役
属如𨽻人关柅动静臂指伸缩奔走号令制不在已故
唐仅三百年纪于循吏者无几且治迹功状去汉远矣
岂无良士岂无仁人原其由然盖事有牵制才不专用
也今朝廷分局布吏提纲振目等级如堂陛轻重如权
衡都邑相维动有绳准然典刑具在亦系人弛张县非
卷三十一 第 17b 页 WYG1104-0347b.png
其人州得以请黜州非其人县受其弊矣故知与天子
共理者实牧守也某权不足以合道才无长于经术射
策王庭解褐通邑亦惟天幸遭二名侯自明公于藩再
获请见接君子之几席闻长者之馀论至于诚淳优博
温厚敦易亦少得明公之所志者如是而下情不达一
州之政不和则无有也且夫子之道至大而曾子称之
曰忠恕而已矣得非以忠恕之道可以揔百行之要者
欤忠以事上恕以体下虽在闾巷之内蛮貊之邦行矣
卷三十一 第 18a 页 WYG1104-0347c.png
而况纡墨绶长百乘之邑有民人焉有社稷焉是亦
当效忠之地得用恕之位者也矧郡县相附义犹心体
休戚同处得失槩及上可言而不言下当从而不从阻
下情塞上听岂忠恕之谓耶辄条近符教之不宜于县
尤甚者五条以闻于左右倘明公宽其干冒不挥而退
之也则谨当时有闻焉若其出位而谋越职而议某非
矫激沽鬻者固不是为也窃景夫忠恕之义不可徒默

卷三十一 第 18b 页 WYG1104-0347d.png
   与邵监簿
某白青溪邵君足下大雅之道微久矣士之逐利过于
市井足下萧然弃官隐居以求其志不为贤哉鄙人不
佞沗贵州上介侧闻高义窃用嗟挹甫此署事尝遣单
札自惟微者不足以荐发有德上闻王朝徒以声类之
同默怀景重尔向蒙不弃继捐二书辞相推多披展增
愧然反复足下自叙出处之意鄙人惑焉何始有掩岩
扄之乐又怀趋帝庭之愿是于考槃之际而习进取之
卷三十一 第 19a 页 WYG1104-0348a.png
业斯乃遁而有所系非确乎不可拔者已夫圣人所贵
乎道者莫节乎中莫适乎时时行则行时止则止其斯
之谓中也夫盖足下养高林园久安内乐以道自信谓
今犹古故于世态人事有所未悉者鄙人乏皓皓之白
而蒙乎世俗之尘埃凡近之仕体颇能言之请尝以语
诸足下今四方无事朝廷守画一之法以为政当柄任
者高枕优游故其拣别英豪不甚为急事即有管乐之
材器良禹之谋识舒雄之经术二司马之文艺谊错之
卷三十一 第 19b 页 WYG1104-0348b.png
时务魏翟之风力欲其特达拔擢果自树立殆未必然
足下独不见布衣白首奔走折腰者岂无俊雄也哉足
下又不见朝为诸生以一日之艺而取公卿者岂尽俊
雄也哉士之仕者如是假诸葛武乡而在徒死隆中尔
足下乃欲挺出山斋直排天阍谒法座计不过欤足下
遂能脱屣荣利长往不顾自逸于是非得丧之外即鸿
飞冥冥弋者无所慕矣如犹未忘于此世也愚谓宜相
时而动见可始进况足下道甚高忠信笃厚名君子儒
卷三十一 第 20a 页 WYG1104-0348c.png
蛮貊之邦斯行矣钱唐大府也朝之显贵时此抚临是
珠玉之肆衣冠之薮也且学官之礼不与群掾吏同责
受命分职异乎往教敩学功半未妨著书之志愚谓外
台之请抑磐陆之渐平津再上时且耳顺汉阳勋业成
于暮齿岁寒而后知松柏之有心也足下聊加策焉来
书所示庠序师儒之阙鄙人不量向亦献言于朝雅如
高议置勿用尔所叙颇激讦其尽事情以开足下意惟
三思乎时与中择所去就焉
卷三十一 第 20b 页 WYG1104-0348d.png
   荅孙生秀才
某白孙生秀才足下比蒙临访中乃少违曾未逾时继
辱三笺若后进之生勤勤乎儒老重德趋名之士汲汲
乎当涂在势者某岂所敢当于足下者耶始阅足下之
文又数接乎辞气鄙心固畏而爱之矣仆少有事四方
自宋卫陈蔡荥洛陜蒲河之北山之东淮服之南历游
也已至于是邦必问其俊豪而从之莫不挹其流而得
其浅深尝其实而知其臭味今试追数度足下之比盖
卷三十一 第 21a 页 WYG1104-0349a.png
无几人焉若仆者行荒漫而无守学谬悠而不精靡有
逮人岂曰成器复自守邑海上益惰益愚尝思得敏识
英材雅流通士与较时讲古以开蒙拨滞今生惠然来
顾方称所愿何乃不以文义相切劘直谅相悱发顾过
言溢美待我为小丈夫骄子弟何相期之浅耶久矣哉
世教之陵迟士之风节寖薄亲爱以利隙交旧以势倾
或一命之仅沾视平生如素昧此乃仆尝悲吁伤怀者
又可以暮之饱而遽忘朝之饥也乎足下其勿沦胥于
卷三十一 第 21b 页 WYG1104-0349b.png
俗动荡乎风波诚能舍外伪而出中诚去礼之过者以
友生纳仆则仆何敢不尽于生耶凡闻阙败数忠告之
有望于足下也昨病无悰为报也缓今聊强书使足下
知所志而已其亦察之
   上河中同理范学士(文正/公)
始者学士执亲之丧于南都暇日以道义教徒于乡之
庠诱人乐善孜孜不足某适奔走于朝夕之养望先生
之门墙曾不得升诸堂而望乎室晚日方获持鄙文荐
卷三十一 第 22a 页 WYG1104-0349c.png
于左右窃尝辱一言之与其进也雅不以晚辈见待感
荷知奖甚深厚去春随计辇下捧谒者三先生座上客
多小人尘中趣背加复慵拙不善候间随波上下旅为
进退竟不得叙款勤布腹心之浅深也矧敢窥先生之
门为托名之地耶蒲坂会府中条胜地伏惟大匠游刃
多閒燕申之馀修讲宁废经术兴于南郡士林归乎北
海慕仰高义心用激发他日孤蓬西转适彼乐国以一
日之旧有请于执事者先生尚留意而记怜之耶诗云
卷三十一 第 22b 页 WYG1104-0349d.png
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我心则降其是谓乎故
用布心自达庶知卑诚所存良深愧悚不宣
 
 
 
 
 
 乐全集卷三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