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七
卷二十七 第 1a 页 WYG1104-027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乐全集卷二十七    宋张方平 撰
  论事
   论汴河利害事
臣窃惟今之京师古所谓陈留天下四冲八达之地者
也非如函秦天府百二之固洛宅九州之中表里山河
形胜足恃自唐末朱温受封于梁因而建都至于石晋
割幽蓟之地以入契丹遂与强敌共平原之利故五代
卷二十七 第 1b 页 WYG1104-0279b.png
争夺戎狄内侵其患由乎畿甸无藩篱之限本根无所
庇也祖宗受命规摹毕讲不还周汉之旧而梁氏是因
岂乐是而处之势有所不获巳者大体利漕运而赡师
旅依重师而为国也则是今日之势国依兵而立兵以
食为命食以漕运为本漕运以河渠为主国家初浚河
渠三道通京城漕运自后定立上供年额汴河斛㪷六
百万石广济河六十二万石惠民河六十万石广济河
所运多是杂色粟豆但充口食马料惠民河所运止给
卷二十七 第 2a 页 WYG1104-0280a.png
太康咸平尉氏等县军粮而已惟汴河所运一色粳米
相兼小麦此乃太仓蓄积之实今仰食于官廪者不惟
三军至于京师士庶以亿万计大半待饱于军稍之馀
故国家于漕事至急至重京大也师众也大众所聚故
谓之京师有食则京师可立汴河废则大众不可聚汴
河之于京城乃是建国之本非可与区区沟洫水利同
言也近岁已罢广济河而惠民河斛㪷不入太仓大众
之命惟汴河是赖近岁陈说利害以汴河为议者多矣
卷二十七 第 2b 页 WYG1104-0280b.png
臣恐议者不巳屡作改更必致汴河日失其旧国家大
计殊非小事惟陛下特回圣鉴深赐省察留神远虑以
固基本
   论新法
臣蒙恩在朝备员经岁无施补益每为深愧今被命守
藩旦夕出国门适值陛下以垂象之变降御札发德音
敕宰司率在廷之臣直言过失改修政事之未协于民
者当陛下忧劳之际老臣不为陛下开一言则忠义之
卷二十七 第 3a 页 WYG1104-0280c.png
语无复至于天听上负知眷殁有馀责敢以闻见少报
重恩臣闻天尊地卑而君臣之分定君君臣臣而后国
体正天下安故惟辟作福惟辟作威臣无有作福作威
臣之有作福作威其害于而家凶于而国盖为国之体
犹权衡势不可使有所偏重偏重之势必成倾覆历代
成败何不由此伏自近岁以来灾异之作率由阴侵于
阳陛下天纵聪明前言往事无不洞鉴不待以说也今
圣心所以荅天戒责躬变礼可谓精诚之至谓天盖高
卷二十七 第 3b 页 WYG1104-0280d.png
其听孔卑故不旋日而星变以隐感通昭荅足以明皇
天眷祐我有宋之意至矣陛下应之以实固当践所言
矣夫政事之未协于民者固有之矣大抵新法行已六
年事之利害非一二可悉就中役法一事为天下害实
深累经更变竟无长策可以定其法议论日以纷扰公
私日以劳敝夫人为天地之心天地之变人心实为之
故和气不应灾害荐作盖下令如流水之原取其顺流
之易也经六年而事功莫效故其事必有未协于民者
卷二十七 第 4a 页 WYG1104-0281a.png
矣法既未协事资必改若犹惮改人将不堪忧患一成
噬脐安及陛下承六世之业上有二宫国家大事愿陛
下忧深而思远宁忍于人情不可忍于社稷也忧患既
成人臣各有去就之分家国之忧独在圣人所以终日
不离其轻重谓此也此臣所以为陛下痛心疾首一夕
而九兴也况今习俗奔竞偷敝成风交党相倾势利相
轧攻讦起于庙堂辩讼兴于台阁非所以昭圣化也毁
誉移于好恶赏罪偏于爱憎非所以正王度也士大夫
卷二十七 第 4b 页 WYG1104-0281b.png
习尚如此有为国家死节仗义临艰虞而不易其操者
欤昔尧舜之为君选于众举十六官而与皋夔稷契昔
治天下犹且明四目达四聪而后能协和万邦虽大圣
贤未有一人之心力而可以成天下之务也陛下临御
九年中外臣庶皆在照临之下其间必有知忠义不二
心之臣简在圣衷者矣愿陛下召之左右从容访逮譬
之金石叩之则鸣人各有心激之则发吉人之辞寡言
人讷于言外若不足其中诚也利口捷给外若有馀其
卷二十七 第 5a 页 WYG1104-0281c.png
中伪也惟圣鉴精察之若夫导之以言而不能尽者使
陈之简牍必有所效者矣前代明君莫不以是考于下
故能广视听于扶同之外究得失于几微之先揽其权
纲执其柄鐏虑所以藏身之固思所以置器于安此惟
独决于神断而后可非所以谋于人者也夫事有失于
前者不可不悔患有在于后者不可不惧如救焚溺势
不可缓缓则无及于救矣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
可以假人涓涓可以溃堤荧荧至于燎原衅端厉阶不
卷二十七 第 5b 页 WYG1104-0281d.png
可忽也臣之心惟愿国家之善政美事陛下之盛德鸿
烈高越百王之上流光万世之下天之福祥休嘉之象
生而咎證之象不生民之愁叹怨嗟之声不作而颂声
作使兆民乐事劝功尊君亲上欣戴安乐臣退就田里
以至瞑目泉下犹知怀此幸愿也老臣无状为陛下虑
不敢不精为陛下言不敢不尽亦惟陛下察此至诚俯
垂省纳实天下幸甚候进止
   论募役
卷二十七 第 6a 页 WYG1104-0282a.png
臣伏睹见行役法天下共苦不便陛下天高听卑必闻
其利害切恐中外臣僚未有为国家深忧远虑精言其
本末者臣既以方拙上荷知眷今拜章乞致仕方俟命
解谢念言重恩思有以补报而去故不避诛绝上此奏
封极陈保邦便民之大计切务非徒诡激以抗高论而
已陛下至圣大明傥察臣言实有益于国家即乞发自
清衷特下明诏停罢此法复行旧制之中有所未安稍
为增损参定施行诏下之日四方万姓若有匹夫匹妇
卷二十七 第 6b 页 WYG1104-0282b.png
不慰悦抃蹈上感德泽者则臣请受罔上迷国坏法乱
纪之罪投放遐裔以正典刑若陛下犹谓臣言未足为
信古者有大疑谋及卿士庶人协同而后有作即乞露
布臣章俾在廷百辟以至诸路郡县官吏共得尽其公
议二者惟在陛下发于神断以定天下是非若但送之
中书询之执政无益也则乞留中不下非惟有以保全
孤臣抑以致忠义之言以广四聪之达不胜为国忧虑
区区之心惟圣明谅察所有劄子具别封进
卷二十七 第 7a 页 WYG1104-0282c.png
   论高丽使人相见仪式事
臣近见江淮发运司牒报高丽国进奉使人已到明州
见赴阙前来次检会先录到枢密院劄子降下仪式一
卷看详内一项所至京府州军知州通判出城迎接管
设饥送仪式伏见契丹国信使过北京只是通判摄少
尹接送今高丽系外蕃其进奉使人乃陪臣也宣徽使
班秩同见任两府出城接送礼更重于契丹非所以崇
国体示威灵也前次过南京虽已曾行新仪其时知府
卷二十七 第 7b 页 WYG1104-0282d.png
系两省官今来接送管设相见仪式伏乞朝廷特行再
定颁下以凭遵守施行
   请防禁高丽三节人事
臣切闻高丽国进奉使人下三节人颇有契丹潜杂其
间经过州县任便出入街市买卖公人百姓祇应交通
殊无检察所至辄问城邑山川程途地里官员户口至
乃图画标题意要将还本国自明州至京水路三千馀
里昨淮浙饥疫公私凋耗国之虚实岂宜使蕃夷细知
卷二十七 第 8a 页 WYG1104-0283a.png
自诸边关一人入界谓之细作捉搦甚严今契丹之人
与高丽相参遂至京辇中外动静何事不闻漏泄国情
深为不便伏乞中旨且立条制下引伴使臣令多将带
小心得力人缘路监防略比契丹夏州人使体例无令
得与公私诸色人交关杂语外若示之礼待实以察其
奸谍机事不密犹致患害况于蛮夷岂得不加拘束
   请详定盗贼条法事
臣窃闻山东河北颇有盗贼群行劫掠至或三数十人
卷二十七 第 8b 页 WYG1104-0283b.png
为火乘骑鞍马被甲操兵器多是伤害变主驱卤民人
遇捕盗官吏军兵弓手即行斗敌杀人放火恣为凶暴
若更因之以饥馑啸聚胁从切虑日益猖炽渐烦诛讨
旧制防禁盗贼之法乡村即有耆长壮丁弓手州县即
有厢虞候镇将所由军巡人立限捕捉若县乡有强恶
贼徒不时收送即州郡遣职员将校监督巡检县尉捕
逐而又设赏购之科召人告捕故贼可败获近制废罢
耆长壮丁而使保甲捕贼不许立限科较但令众共量
卷二十七 第 9a 页 WYG1104-0283c.png
出罚钱乡户得力弓手往往放遣而雇募浮浪不逞之
民以充弓手州县乡虞候镇将所由巡防人等窃盗但
令量行罚赎强劫盗第一限亦许赎铜其应科决者又
许以别获人数比折放免州县将校职员旧得力人多
已放罢见充役人亦不许别作差使惟告捕一科为禁
防之助则有凶猾之人依凭法令已被拘执就禁辄自
引服即从案问欲举之法减死流二等便从徒罪定断
虽用配法乃有未至配所已复逃亡其告发之人忧惧
卷二十七 第 9b 页 WYG1104-0283d.png
雠报罕有敢告捕者以此盗贼公行稍见充斥使诸巡
检县尉实难以施其力本府近日强窃盗贼比往前为
多然尚于京东一路未曾有群盗入境诸州则皆有矣
臣深思殄寇之意动为法制拘碍亦无以设方略及检
会嘉祐以前编敕诸逃配军作贼别作条目立法加重
新编敕删去此条诸盗贼计赃定罪新敕复为增加赃
钱数目而法减从轻臣闻法令之设所以除奸去恶安
养良民未有以容奸长恶为法也夫盗贼者国之蠹蝎
卷二十七 第 10a 页 WYG1104-0284a.png
不可长也荧荧不灭至于燎原涓涓不塞至于溃堤前
代未有不由盗贼而肇乱者也伏望圣神照察特降宸
旨命取新旧禁捕盗贼律令别行详定自州县长吏应
系捕盗官吏兵级精立赏罚条格颁行以禁止凶暴安
保万民即今国家之深计重事
   论诸路州军关报边事
臣窃闻安南九军发离邕州已多日又颇闻一行士马
多染瘴疫顷来边防事机不至周密中国动静敌国辄
卷二十七 第 10b 页 WYG1104-0284b.png
知昨三月末间单州公文连到广西关报交贼事所经
历州军甚多始至本府臣寻时收留止住不行窃料似
此诸州展转关报若至三路即吏民腾口事入敌国伏
望特行戒约岭南荆湖江南等路职司使严切指挥所
部州军应行军事宜不得妄行传报更相扇动枢机不
密实损国威其单州公文谨封进纳
 
 乐全集卷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