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六
卷二十六 第 1a 页 WYG1104-0264c.png
钦定四库全书
 乐全集卷二十六   宋 张方平 撰
  论事
   论讨岭南利害九事
臣窃惟百粤之区三代为荒服正朔声教所不加秦并
天下始开置三郡曰南海桂林象郡乃今广州桂州交
州汉武平南越拓为九郡元帝弃儋崖但存七郡以至
后汉交州刺史部郡七县五十六今自岭以南皆七郡
卷二十六 第 1b 页 WYG1104-0264d.png
之地而交趾得其三郡二十二城其土地下湿多瘴疠
人短折性躁悍好雠怨相杀害易兴逆节历吴晋至隋
皆内属除吏供赋役唐南海节度兼岭南五府经略使
交州是为安南府唐末刘陟窃据岭外并有交州国初
交州帅吴昌文卒管内十二州大乱其大将丁部击定
之部死子琏承袭太祖擒刘鋹琏请内附因而抚纳授
安南都护自昌文至今争夺篡盗已易四姓太平兴国
中其大将黎桓篡丁氏太宗下诏讨伐兴兵由邕广水
卷二十六 第 2a 页 WYG1104-0265a.png
陆两路入诸将孙全兴等逗挠擅退并戮于邕州市黎
桓上表谢罪降诏赦之遂除安南都护景德中桓死诸
子争立国复乱广州守臣奏请承衅取之真宗不许既
而大校李公蕴又篡黎氏朝议以其遐荒异俗置之度
外因亦用桓故事授公蕴旄节及此传四世矣向自日
南贡职巳废朝廷阔略不问边臣苟慢防禁益弛凶恶
盗贼奸蠹之民诸配徙者不无逋逃颇从亡匿亦有人
顽嚚不逞挺身亡命赴其招集教之治兵助为邪计故
卷二十六 第 2b 页 WYG1104-0265b.png
令乾德敢奸王命凶党用事多是华人往时遣使例抵
其国见城中无居民府舍湫陋有茅竹屋数十百区以
为军营兵器有弓弩木牌梭枪竹枪弱不堪用势不能
为中国患故远而易之至景德中李氏窃此疆域及今
七十馀年王人久不涉其地不复知其虚实今闻其城
栅隍堑乃有数重兵力民众必益充足颇略旁占城等
诸小国事势施设比前为强大而岭南长吏犹习故常
本非经远之才又忽不虞之戒狂妄轻脱为国生事蛮
卷二十六 第 3a 页 WYG1104-0265c.png
性狠悍有不能堪告诉不听投书不受事情壅塞积成
忿恨及其战舰抵岸军鼓叩城如入无人之境略无交
锋之备寇兵所至城邑为墟迁致其货财系累其妇女
封豕长蛇恣其酷毒传闻其事可为痛心然此为既往
之咎方当虑将来之策昔汉诛南粤兵会番禺道便近
故为功易至后汉马援击交趾缘海而进随山刋道千
馀里崎岖三年始得贼讨袭转战至九真日南境上以
定汉界吏士得还者十四五而象郡南境由是竟分为
卷二十六 第 3b 页 WYG1104-0265d.png
林邑国历代或小叛乱寻即平之隋破林邑以其地入
于交州终亦不能有也唐懿宗时安南都护李琢侵暴
獠民群獠引林邑蛮攻安南府遣将率江西湖南之兵
赴援既而交州陷遂集诸道兵赴之积六年方破蛮众
收复安南而藩镇之兵犹戍桂林徐州戍卒遂倒戈剽
掠湘潭破宿州徐州滁州和州濠州攻围泗州扬楚庐
寿兖海沂密曹濮皆被其害诏会蕃汉诸镇之兵十八
将进讨又二年方殄凶逆由是天下骚敝跨接五代遂
卷二十六 第 4a 页 WYG1104-0266a.png
为异域故太祖皇帝弃之不欲勤中国以事荒徼列之
外蕃使隔限诸蛮此天机神算长辔远御之术也逮今
百馀年故无岛夷之患此时窃发穷凶极毒逆天理黩
神道自古蛮夷猾夏寇贼奸宄未有如是之暴害也天
衷惨怛为之旰食顾此滔天之恶遂兴问罪之师天下
切齿恨不即执其凶徒诛裂菹醢之潴其邑落以为凶
虚宣九庙之威灵谢一方之冤痛伏惟命将行军授成
制胜既巳审之于岩廊定之于帷幄攻取形势谅无遗
卷二十六 第 4b 页 WYG1104-0266b.png
策然臣闻处重位食厚禄国之休戚义当共之不待迫
于咎责而后励勉也况臣虽守陪都服在近职上荷恩
眷无补圣明岂可自同常人坐观国家之事若越人视
秦人之肥瘠无惨动怵惕之心思虑所及敢怀不尽谨
条九事列于左方上达衡石冒尘睿鉴傥有一得微助
涓尘至于填沟壑之日亦无遗恨焉
一事即今淮甸两浙江东西湖南北州县仍岁旱蝗陂泽竭
涸野无青草人户流散穷荒极敝事可忧痛方当散利薄征
卷二十六 第 5a 页 WYG1104-0266c.png
缓刑弛役布德施惠以抚存保息而盗起南裔王师大兴焉
出荆潭之路此时民力何以复堪赋发后汉永和中日
南象林徼外蛮夷数千人反乱交阯刺史发交阯九真
二郡兵万馀人救之兵士惮远役遂反攻其府州郡并
力讨之不能制为所攻围岁馀而兵谷不继朝廷以为
忧召公卿百官四府掾属问以方略皆议遣大将发荆
扬兖豫四万人赴之李固驳以七不可之说而请选有
勇略仁惠材任将帅者以为刺史太守令募蛮夷使自
卷二十六 第 5b 页 WYG1104-0266d.png
相攻击转输金帛以为其资有能反间致头首者许以
封侯列土之赏因荐祝良张乔可任用四府悉从固议
即拜祝良为九真太守张乔为交阯刺史乔至开示慰
诱并皆降散良到九真单车入贼中设方略招以威信
降者数万人由是岭外复平今南蛮叛乱始由长吏侵
扰积忿无告及其致寇曾无戒备故令屠陷城邑流毒
一方然事已失之于前谋当善于其后臣愚以谓今兹
上策当以谋取不可以力胜谓宜且择广桂二守臣精
卷二十六 第 6a 页 WYG1104-0267a.png
密毅重识略足任者属之方面付以便宜使各选举部
下文武将吏其两路职司官朝廷为之慎选令协力从
事招集户口各安本业为发禁卒以代荆湖见兵益令
募本土丁壮分屯缘边城邑使足以保守要害更相救
赴则贼不敢复窥徼内自取歼夷峙糗粮积刍稿惟事
事乃其有备揣情观变临事制宜岁年之时经营进取
盖中国御蛮夷固有大体图功宜审虑害宜深务在保
威灵纾民力全士马之用惜金帛之费先收多福以绝
卷二十六 第 6b 页 WYG1104-0267b.png
后虞此为全胜之算经远之道傥谓业已兴举难于散
遣犹有中策具诸下条
二事蛮寇自入钦廉以至陷邕州残暴黎庶践食城邑既而席
卷还其薮穴及今巳累月朝廷旌死事者而录其孤推恩厚
矣然及民之惠犹有阙者春秋传鲁与齐战曹刿请见鲁君
问将何以战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刿曰此可以一
战盖谓其重人之命也谓宜特降德音下广南荆湖以
慰安远人之情使知陛下哀痛伤恻之意凡四路百姓耗
卷二十六 第 7a 页 WYG1104-0267c.png
病之事加意优恤之庶国家仁恩有所下逮至如宥释
罫误以安吏卒之反侧开设赏募以招溪洞之酋豪祭
酹其亡魂掩藏其残骼皆前代常行之事也夫文之所
加者深即武之所服者大德之所施者博即威之所制
者广震耀杀戮生殖长育功用相承此天之道也
三事东南六路灾荒已甚官私匮乏莫相救恤又缘青苗
助役市易之法农民困于输钱工商窘于射利谓之钱
荒人情日急今王师薄伐聚于荆潭调发赋输即以军
卷二十六 第 7b 页 WYG1104-0267d.png
兴从事荐饥之际供亿实劳臣闻安民丰财用兵之本
也所有荆湖南北广南东西四路青苗助役市易法伏
望特赐先罢其役法令复依旧制施行以此宣布德泽
慰悦民心易曰悦以先民民忘其劳悦以犯难民忘其
死悦之大民劝矣哉
四事臣闻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忧深
而思远知天知地胜乃可全地者远近险易广狭生死也
彼蛮之举事非谓其众可以抗王师非谓其智谋可以胜中国
卷二十六 第 8a 页 WYG1104-0268a.png
而敢为暴害至是者负山海之险林薮之深可以出为寇患
难以入与战斗乘我无备因而得逞传闻蛮界其崖壑阻处
篁竹丛薄不通人行人有操持器仗者从横不得回转顷年
贡象治路劣容象行谓之象路象过寻复蓊塞蛮行如
鸟兽穿窜山薮间自知其路外人不得而入也自汉武
之伐南粤时淮南王安已上书谏曰粤地草木深昧而
多水险中国人入其地虽百不当一攻之不可暴取也
兵入其地必逃散依险阻委而去则复相群聚留守之
卷二十六 第 8b 页 WYG1104-0268b.png
历岁经年则士卒罢倦食粮乏绝方夏暑湿瘅热呕泄
霍乱之病皆作水居蝮蛇蠚虫曾未接刃死伤者已众
矣兵法曰地形者兵之助故用兵有九地行山林阻险
沮泽凡难行之道者为圯地所由入者隘所从归者迂
彼寡可以击吾众者为围地李靖兵法亦曰夫决胜之
策者在乎断地之形势观时之利宜历观前代征蛮者
未尝举大众非不欲一举殄灭之地利形势众不得用
也以故率常羁縻驯养不使至于决骤候察警戒以固
卷二十六 第 9a 页 WYG1104-0268c.png
疆圉而已今业已失备致蛮寇又悉众而归王师于征
是行天讨非救急之兵也救急则欲速行讨则要之致
诛而已不许收功之缓当图全胜之策今兴师十万日
费千金锐士不可以久瘴乡骁骑不能驰于鸟径营栅
无所立粮道不能通长兵无所施利器无所用财殚力
屈徒沮国威先有自困之形未见必举之势何也若士
马而得为用则蝼蚁之众何足平若士马而不得用则
熊虎之力无所展傥今冬蛮未扑灭则前春兵须抽退
卷二十六 第 9b 页 WYG1104-0268d.png
更图后举臣窃难之臣识闇志衰安知军旅之事但以
古今方册亦足比测事宜向者岭南有万兵蛮何敢轻
入窃谓今来吊伐兵在于精不在于众可以计取难以
力争况淮浙江湖公私罄匮人至相食岂有蓄积计置
刍粮财费过倍若令诸军且驻襄邓将佐僚吏省去冗
员随行厢军量留充役自馀浮食一切勒回以宽转输
省赍送国财民力实为大计襄邓间比年丰稔仓庾充
实军留就食足支岁月士饱马肥暮秋引发乘锐诛贼
卷二十六 第 10a 页 WYG1104-0269a.png
军气自振后无艰乏方可图功
五事臣观蛮事可以计取难以力争盖交阯气俗与诸蛮不类
诸蛮贵种姓服从贵种义不可夺交阯自国朝巳来巳易四
姓皆由大校以权党篡夺乃是唐末藩镇遗风故其势易为
翻动窃闻乾德尚幼诸酋共事而主谋者三人今入寇大
获金帛子女各得所欲蛮夷不义惟利是贪归国争功
岂能相下如裂其三郡分授三酋各为主领被之告命
使达蛮中事纵不行必生猜贰以至他日衅端常在多
卷二十六 第 10b 页 WYG1104-0269b.png
方以挠之则功易举矣兵法曰军莫亲于间事莫密于问非
精知微密不能用间用间之术神妙之道也惟时会之为难
得今实得其时会惟陛下深念所以可付之人诚上策矣
六事林邑国在交阯南境本象林之地汉时列为郡
县后有功曹区连者杀县令自立为王因别名国历
江南六朝常羁属之隋仁寿中击破其国寻而自复
至唐朝贡不绝国朝以来为交阯所隔遂不复至然
自晋宋历代常侵寇交州南史以为林邑素无土
卷二十六 第 11a 页 WYG1104-0269c.png
田贪日南地沃常欲略有之故乘衅即入日南九德诸郡
辄留不去唐末亦是为群獠构扇以陷交州为中国患
今揣能害交阯者惟林邑且林邑与交阯相去才千里
本共象林一州之地今桂州至邕州尚十四程则是林
邑交阯之间比邕桂中间程途犹近意者募能使外国
之人谕以讨交阯事约之师期使自一面入会王师如
能破交阯者以日南九德之地委之蛮夷贪重利必自
为力亦伐国一奇也
卷二十六 第 11b 页 WYG1104-0269d.png
七事窃见安南后军见在本府待师期所领南京一将外又
泾原秦陇之兵约二千五百骑闻约取七月到本府正是六
七月间在路到此又便南行夏秋盛热比至桂州巳行万里
臣前巳陈蛮界山林崖壑之险不通人行马实难用顷年侬
贼构乱狄青破之闻在邕州西北适近山坂地势宽平马得
施力故当时破贼马军之力为多今日行军深入蛮地事与
侬贼不同侬贼溪洞一首领入我郡县之间止是剧盗
击破即糜烂矣今交阯自是一国窃有土宇恃其险远
卷二十六 第 12a 页 WYG1104-0270a.png
主客势殊秦渭马军弓箭手本备羌戎皆是捍边锐兵
劲骑有到京师犹谓不伏水土辄生疾病而乃驱之瘴
雾沮洳之中巉崿𥰭蘖之地水土沙毒草无稿秸进又
不可以驰突决胜其能还者无几矣况西北二敌睢盱
顾望如闻王师远出边骑多行忽起风尘来犯亭障东
西往还万里莫相赴应又不比海阻之失备矣凡言国
家大事必曰军马军马者戎事之本不可忽也今边塞
简选一锐士调习一壮马甚不易得尽心于国者方知
卷二十六 第 12b 页 WYG1104-0270b.png
之尔所有昨召边要将官乃备边骑兵愿各遣还本道
使荆湖多募丁壮蒐补诸土军其将士服习土俗谙识
山川地利其骑亦只用南马格式虽小筋力自壮惯行
险隘安其水草使与中国之人相先后势之便者也且
使西北知朝廷之力一方有警边备晏然不为动也
八事伏见安南招讨司期诸留兵以八月中旬悉至潭
州潭州去桂州十四程窃闻岭外岚瘴八月九月尤甚
谓之黄茅瘴草黄时瘴气方盛十月已后气候始肃湖
卷二十六 第 13a 页 WYG1104-0270c.png
南饥荒粮草难致久留就食实费供输若便引行触冒
瘴毒士马未用恐多病疫若展一月期会可省一月刍
粮湖湘之民大宽事力比至其时新米巳熟暮秋湖外
风土调适免致人骑枉有损伤国计军行两为便利
九事汉宣帝时先零羌背畔犯塞用后将军赵充国将
击羌虏充国以为击虏以殄灭为期必先计策以待利
便酒泉太守辛武贤持异请出击之帝下其书令充国
与校尉以下吏士知羌事者博议充国执意如初下其
卷二十六 第 13b 页 WYG1104-0270d.png
书公卿议者多同武贤帝以书敕责充国督之出战充
国上书谢因陈兵利害六月戊申奏七月甲寅玺书报
从充国计其秋帝复赐书令因吏士锐气击虏充国策
虏有必可破之形上奏请罢骑兵屯田以待其敝上报
书曰皇帝问后将军言欲罢骑兵万人留田如将军之
计虏当何时伏诛兵当何时得决熟计其便复奏充国
上状言屯田得十二便出兵失十二利上复赐书报曰
皇帝问后将军言十二便闻之将军其更熟计复奏充
卷二十六 第 14a 页 WYG1104-0271a.png
国奏言兵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因策虏情以闻充
国奏每上辄下公卿议臣初是充国计者什三中什五
最后什八有诏诘前言不便者皆顿首服丞相魏相曰
臣愚不习兵事利害后将军数画军册其言常是臣任
其计必可用也上于是报充国曰皇帝问后将军上书
言羌虏可胜之道今听将军将军计善明年充国上言
羌本可五万人军凡斩首七千六百级降者三万一千
二百人溺河饥饿死者五六千人定计遗脱入杂羌亡
卷二十六 第 14b 页 WYG1104-0271b.png
者不过四千人请罢兵奏可宣帝承汉之盛业天下富
实四夷宾服先零小羌顾未足为患害遣将出兵充国
所陈皆全师保胜安边之册及上屯田之利止用吏士
万人留屯因田致谷以省大费不失农业而为武备宣
帝玺书往复问难可谓筹计精熟矣而犹每下公卿议
者以参其得失其于兵事详重如此本朝祖宗有边防
大事亦尝博采群议今安南之举兴师十万万里讨伐
涉危渡险利害甚多然圣志先定国论已协伏愿特降
卷二十六 第 15a 页 WYG1104-0271c.png
玺书内外近职之臣各令献策以示博访之道使四方
知陛下重任之意三军知陛下忧轸之怀观其否臧亦
以见群臣之材识愚者千虑尚须有得采择所长不为
无补
   论祠庙事
臣伏见司农寺奏请降下新制应祠庙并依坊场河渡
之例召人承买收取净利本府勘会在府及管下所管
祠庙五十馀处寻巳依应施行讫内有阏伯庙宋公微
卷二十六 第 15b 页 WYG1104-0271d.png
子庙已系百姓承买阏伯庙纳钱四十六贯五百文微
子庙十二贯文并系三年为一界臣窃以阏伯远自唐
尧迁此商丘之土主祀大火而火为国家盛德所乘而
王本朝历世尊为大祀微子宋之始封君开国于此亦
为本朝受命建号所因载于典礼垂之著令所当虔洁
以奉时事又有双庙乃是唐张巡许远以孤城死贼所
谓能捍大患者今既许承买之后小人以利为事必于
其间营为招聚纷杂冗亵何所不至慢神黩礼莫甚于
卷二十六 第 16a 页 WYG1104-0272a.png
此盖闻有天下者祭百神故咸秩无文毖于群祀先圣
哲王所以致恭于鬼神者所以为国家万民六经训典
备矣故曰克典神天俾作神主此人君之职也今既岁
收细微而损国体至大臣愚欲乞朝廷详酌留此三庙
更不出卖以称国家严恭典祀追尚前烈之意
   论苏内翰
臣读春秋传晋叔向被囚时祁奚老矣闻之乘驿而见
执政韩起为言叔向谋而寡过惠训不倦宜蒙宽宥之
卷二十六 第 16b 页 WYG1104-0272b.png
意起与之同乘以言诸公而免之祁奚不见叔向而归
盖祁奚之言为国非私叔向也今日传闻有使者追苏
轼过南京当属吏臣不详知轼之所坐而早尝识其为
人起远方孤生遭遇盛明之世然其文学实天下之奇
才向举制策高等而犹碌碌无以异于流辈陛下振拔
特加眷奖由是材誉益著轼自谓见知明主亦慨然有
报上之心但其性资疏率阙于慎重出位多言以速尤
悔顷年以来闻轼屡有封章特为陛下优容四方闻之
卷二十六 第 17a 页 WYG1104-0272c.png
莫不感叹圣明宽大之德而尤轼僭易轻发之性今其
得罪必缘故态但陛下于四海生灵譬如天之无不覆
冒如地之无不持载如四时之无不化育于一苏轼岂
所好恶伏惟英圣之主方立非常之功固在广收材能
使之以器若不弃瑕含垢则人才有可惜者昔季布亲
窘高祖夏侯胜诽谤世宗鲍永不从光武陈琳毁诋魏
武魏徵谋危太宗此五臣者罪至大而不可赦者也遭
遇明主皆为曲法而全之卒为忠臣有补于世自夫子
卷二十六 第 17b 页 WYG1104-0272d.png
删诗取诸讽刺以为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诗
人之作其甚者以至指斥当世之事语涉谤黩不恭亦
未闻见收而下狱也唐韩愈上疏宪宗以为人主事佛
则寿促此言至不顺宪宗初大怒欲诛而恕之其后思
之曰愈亦是爱我今轼但以文辞为罪非大过恶臣恐
付之狴牢罪有不测惟陛下圣度免其禁系以全始终
之赐虽重加谴谪敢不甘心臣自念朽质上荷异恩今
伏在田庐无复涓埃之补窃慕祁奚虽老犹不忘公室
卷二十六 第 18a 页 WYG1104-0273a.png
而申请叔向之义僭越上言自干鼎钺不任惶惧待罪
之至
   论手实状
臣窃闻昨有新制开列条目自府畿至诸路郡县令人
户各自供通财产手实状有所隐漏者许人陈告近巳
施行公私劳敝乡闾甚扰但忧增益赋调不复更事生
业必有奸猾渐相告讦窥图赏利狱讼繁兴政令寖以
滋章民德何以归厚况上户以下鲜有盖藏田蚕所收
卷二十六 第 18b 页 WYG1104-0273b.png
岁有厚薄户等耗登何常之有不惟扇惑人情更有纷
乱新法以建议者内为之主故当职者人无敢言向者
朝廷所立法制盖以便民为本因成富国之利今兹一
事专用挠人徒搔挐于天下实无济于国家伏望圣明
博行体问忠于国者必言其无益虑于民者当明其非
便忧深思远早垂止罢令亿兆欣戴天恩
   论钱禁铜法事
臣伏以钱者国之重利日用之所急生民衣食之所资
卷二十六 第 19a 页 WYG1104-0273c.png
有天下者以此制人事之变立万货之本故钱者人君
之大权御世之神物也切观自汉以来名臣高识者之
笃论皆以为禁锢造币通开塞轻重之术此济民之切
务保邦之盛业也故钱必自官鼓铸民盗铸者抵罪至
死示不与天下共其利也国朝故事诸监所铸钱悉入
于王府岁出其奇羡给之三司方流布于天下然自太
祖平江南江池饶建置炉鼓铸岁至百万缗积百年之
所入宜乎贯朽于中藏充足于民间矣乃自比年以来
卷二十六 第 19b 页 WYG1104-0273d.png
公私上下并苦乏钱百货不通万商束手又缘青苗助
役之法农民皆变转谷帛输纳见钱钱既难得谷帛益
贱人情窘迫谓之钱荒府库例皆空虚人户又无居积
不知岁所铸钱今将安在此事实系安危之体宜明利
害之原夫铸钱禁铜之法旧矣累朝所行今敕具载钱
出中国界及一贯文罪处死而又重立赏格使人告捕
至于居停资给担擎人等与夫官吏之失于检察者各
等第坐罪又禁铜之条犯之九斤巳得刺配之罪亦设
卷二十六 第 20a 页 WYG1104-0274a.png
告赏之科而自熙宁七年颁行新敕删去旧条削除钱
禁以此边关重车而出海舶饱载而回闻缘边州军钱
出外界但每贯量收税钱而已诸𦨴舶船旧制惟广州
杭州明州市舶司为买纳之处往还搜检条制甚严不
得取便至他舟也今自广南福建两浙山东恣其所往
所在官司公为隐庇诸系禁物私行买卖莫不载钱而
去钱本中国宝货今乃与四夷共用又自废罢铜禁民
间销毁无复可办销镕十钱得精铜一两造作器物获
卷二十六 第 20b 页 WYG1104-0274b.png
利五倍如此则逐州置炉每炉增课是犹畎浍之益而
供尾闾之泄也大为之防民犹踰焉若又废之将何惮
矣盖自弛禁数年之内中国之钱日以耗散更积岁月
外则尽入四夷内则恣为销毁坏法乱纪伤财害民其
极不可胜言矣臣见公私上下并苦乏钱深求其由仅
有一得因番阅前后令敕诚见条制之未便今具录敕
文进之衡石伏愿陛下申明旧章急救其敝立四夷内
外之限通下民衣食之原所录如右
卷二十六 第 21a 页 WYG1104-0274c.png
    嘉祐编敕(庆历以前/编敕并同)
一将铜钱出中国界者河北陜西河东不满一百文杖
一百一百文徒一年每一百文加一等至徒三年决讫
刺配远恶州军牢城一贯文以上为首者处死从者决
讫刺配远恶州军牢城其馀路分二百文杖一百每二
百文加一等至徒三年决讫刺配逐州牢城二十贯以
上依河北等路一贯以上刑名定断随行之物并没官
其居停资给担擎人等依知情藏匿罪人律科断仍许
卷二十六 第 21b 页 WYG1104-0274d.png
人告捕给赏钱一百贯文地分官司及应巡捕人等不
觉透漏并减犯人三等科罪州县不切钤束亦行勘断
内蕃人有犯除河北外并禁奏取旨仍半年一次举行
晓告(臣详敕意言自馀路分虽非/三路但出中国界皆系禁法)
    熙宁编敕删去此条(此是见今所行编敕自熙/宁七年正月一日行用)
    嘉祐编敕(庆历以前/编敕并同)
一商客蕃客往南蕃者听逐人各带路费钱五百文过
此数者许诸色人陈告犯人依杂禁条将铜钱出中国
卷二十六 第 22a 页 WYG1104-0275a.png
界刑名施行蕃人禁奏取旨其钱尽数给告人充赏仍
委市舶司并缘海州军常切点检
    熙宁编敕删去此条
    嘉祐编敕
一犯铜并鍮石一百两杖一百一斤加一等九斤决讫
刺配逐处牢城十斤以上决讫刺配千里外牢城仍许
人陈告其因告获合支赏钱者一两以上一贯每一斤
加二贯过徒三年每一斤加五贯并至五十贯止若犯
卷二十六 第 22b 页 WYG1104-0275b.png
铜矿或夹杂者只据烹炼到实铜科罪仍委转运司将
条约逐季举行
    熙宁编敕
诸不产铜铅锡地分铜铅锡官自出卖许通商贩及听
以铜铅锡或鍮石铸造器用卖买仍并免税
右臣惟古先圣人之立制内诸夏而外夷狄夷狄者中
国之寇雠也今乃倾中国之利挠君权竭民用以资寇雠
又弛铜禁通商贩铜入四夷无复纪极所谓假寇兵也
卷二十六 第 23a 页 WYG1104-0275c.png
既资之财又假之兵以济其猾逆之心暴害之力桀黠
之敌有以窥国家御边之无算枢机之不密安得不启
其侵侮之谋者哉不知议法者之意据何义理累朝之
经远长虑所以保国便民之典一旦而削除之此国之
大事惟陛下圣明察纳早垂神断
   论率钱募役事
臣窃惟天之生民以衣食为命圣人者作而司牧之乃
立君臣贵贱等威之分以均节其数度而止其争且乱
卷二十六 第 23b 页 WYG1104-0275d.png
故礼也者文饰此者也刑也者禁防此者也凡所谓仁
义廉耻赏罚法令皆缘此而后立者也衣食不足其甚
则至于父子夫妇相贼害何礼刑之有哉内无以保其
社稷外无以制诸夷狄国非其国矣故衣食者人事之
确论非高谈虚辞之可致者也昔者圣人所以治民之
道别其四业任之九职农夫效稼穑之力虞衡主山泽
之利百工饬化八材商贾阜通货贿各率所事以奉其
上而上之所以取于民惟田及山泽关市此财用之所
卷二十六 第 24a 页 WYG1104-0276a.png
出也沿革损益虽历代不同要之必本于此过是则非
王制矣伏见近制募役之法令人户等第输钱夫钱者
人君之所操不与民共之者也人君以之权轻重而御
人事以平准万货故为国者必亲操其柄官自冶铸民
盗铸者抵罪至死示不得共其利也夫钱者无益饥寒
之实而足以致衣食之资是谓以无用而成有用人君
通变之神术也且本朝经国之制县乡版籍分户五等
以两税输谷帛以丁口供力役此所谓取于田者也金
卷二十六 第 24b 页 WYG1104-0276b.png
银铜铁锡茶盐香矾诸货物则山海坑冶埸监出焉此
所谓取于山泽者也诸筦𣙜征算斥卖百货之利此所
谓取于关市者也惟钱一物官自鼓铸臣向者再总邦
计见诸炉岁课上下百万缗天下岁入茶盐酒税杂利
仅五千万缗公私流布日用而不息上自郊庙社稷百
神之祀省御供奉官吏廪禄军师乘马征戍聘赐凡百
用度斯焉取给出纳大计备于此矣景德以前天下财
利所入茶盐酒税岁课一千五百馀万缗太宗以是料
卷二十六 第 25a 页 WYG1104-0276c.png
兵阅马平河东讨拓跋岁有事于契丹真宗以是东封
岱宗西祀汾睢南幸亳未尝闻加赋于民而调度克集
至仁宗朝重熙累盛生齿繁庶食货滋殖庆历以后财
利之入乃至三倍于景德之时而国计支费更称不赡
则是本末之原盈虚之数其疏阔不讲久矣陛下悯时
事之积敝志在变而通之以财成天下之务故创法立
制所谓措置事以十数要在经国利民崇德而广业也
其中率钱募役一法为天下害实深通都大邑要扼之
卷二十六 第 25b 页 WYG1104-0276d.png
地以之并废名藩重镇将吏之伦以之散遣游民敝夫
而委以仓库案牍之事军员卒长而付以钱谷簿书之
责如此不便之事因缘极多至于五等版籍万户之邑
大约三等以上户不满千此旧制任差役者也四等以
下户不啻九千此旧制不任差役者也今令五等一槩
输钱是率贫细不足之民而资高强有馀之户也且举
应天府为例畿内七县共主客六万七千有馀户夏秋
米麦十五万二千有零石绢四万七百有零疋此乃田
卷二十六 第 26a 页 WYG1104-0277a.png
亩桑功之自出是谓正税外有沿纳诸色名目杂钱十
一万三千有零贯已是因循敝法然虽有钱数实不纳
钱并系折纳谷帛惟屋税五千馀贯旧纳本色见钱大
体古今赋役之制自三代至于唐末五代未有输钱之
法也今乃岁纳役钱七万五千散青苗钱八万三千六
百馀贯计息钱一万六千六百有零贯此乃岁输实钱
九万二千馀贯每年两限家至户到科校督迫无有巳
时天下谓之钱荒搜索殆尽而又弛边关之禁开卖铜
卷二十六 第 26b 页 WYG1104-0277b.png
之法外则泄于四夷内则恣行销毁鼓铸有限坏散无
节钱不可得谷帛益贱变转既难民日益困远方僻路
无所措其手足臣故曰募役之法为天下害实深凡公
私钱币之发敛其则不远百官群吏三军之俸给夏秋
籴买谷帛坑冶埸监本价此所以发之者也屋庐正税
茶盐酒税之课此所以敛之者也民间货布之丰寡视
钱所出之多少官钱出少民用巳乏则是常赋之外
钱将安出或曰募钱输官还以募役钱既出入非蓄聚
卷二十六 第 27a 页 WYG1104-0277c.png
也臣对之曰夫募钱者率之农民散于惰游市井自如
南亩空矣或曰四等以下率钱数少民易输也臣对之
曰彼穷乡荒野下户细民冬正节腊荷薪刍入城市往
来数十里得五七十钱买葱茹盐醯老稚以为甘美平
日何尝识一钱向闻役法初行其间刻薄吏点阅民田
庐舍牛具畜产桑枣杂木以定户等乃至寒瘁小家农
器舂磨鉎釜犬豕莫不估价使之输钱吏以刻削为功
干赏盗利朝廷开赏典而劝宠之则诸趣时进取之人
卷二十六 第 27b 页 WYG1104-0277d.png
安得不从风而靡岂复知朝廷经久之体耶陛下本欲
以美利利天下至于施为见于行事非复圣意所存者
矣陛下盛旨一出执政奉行从而增益至于有司苛细
甚矣颁下诸路职司之官各出所见展转文害本同而
末异朝行而夕改郡县承用以至不胜其敝且民二税
水旱检放自有常制青苗之息或遇灾伤犹暂倚阁募
役之钱年虽大杀无减免之理往时州县之役若身充
若雇佣率三分其费而二分以薪粮取给岂悉资于钱
卷二十六 第 28a 页 WYG1104-0278a.png
也大乡户众一役代归十馀年间安居无所预矣募法
之行且六年初年民始大骇既而伐桑枣卖田宅鬻牛
畜比年稍荒歉处民流散多矣至今纷纭变更竟莫能
定其法上不能富国强兵成国家之利下不能便民济
物为天下之福若但坐观其敝莫大改图臣恐国家之
忧不在四夷而见伏戎于莽矣伏惟陛下深思宗社之
重俯察下民之情申命高才远识之臣通议率钱募役
之法盖愚而不可欺弱而不可胜者民也动危甚易安
卷二十六 第 28b 页 WYG1104-0278b.png
之实难故民者天地之心而国家之本也是以圣人甚
畏之甚重之欲保家国必先得民是谓藏身之固置器
于安之道也臣以衰疲不任陈力近已上章乞骸骨归
田里伏念上荷圣恩至深至重故不能自忍为天下生
灵披沥肝胆以致补报之心傥精诚上达天光下烛得
以涓埃少裨海岳一旦先犬马填沟壑亦无遗恨惟陛
下留神省察
 乐全集卷二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