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七
卷十七 第 1a 页 WYG1104-0134c.png
钦定四库全书
 乐全集卷十七    宋 张方平 撰
  论
   中庸论上篇
中庸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此圣人
所以参天人之理极性命之际举大中之要正教化之
端者也至于孟荀扬三子善恶之论则其于中庸之教
异矣或问其说对曰三子之言性一人之性也中庸之
卷十七 第 1b 页 WYG1104-0134d.png
为道天下之化也夫天下之人虽风俗异宜贤愚殊品
至于口之于味也必同嗜焉耳之于声也必同乐焉目
之于色也必同好焉至于心岂独不同乎是故天下之
心所同贵者五常之道也子知雨雪雾露之所从来乎
是亦江河海泽之气也嘘吸而上为霖雨为时雪为雾
之润为露之濡百谷以成万物以生天下之人曾不归
功于江河海泽而本于天者以水旱所本也人禀五行
而生含好恶之明圣人因其性之所同贵者于是推仁
卷十七 第 2a 页 WYG1104-0135a.png
以广爱制义以从宜礼以正名智以应变信以著诚天
下以治彝伦以叙而民曾不知此本为已之性也而归
德于上者以治乱有系也且夫五方之民夷貊之类嗜
欲相戾言语不通其性之不率教也盖天地之气所肖
偏者何则文王作德西戎为仁让之邦箕子行化东夷
为礼义之国幽厉淫虐成康之俗以坏桀纣暴酷禹汤
之民可诛秦居镐京而戎政兴子居九夷而夷不陋被
发而祭伊川为陆浑椎髻既朝瓯越为汉郡以是为言
卷十七 第 2b 页 WYG1104-0135b.png
民性何常哉惟化之从也子盍况之异物乎马牛驼骡
兽之悍者雕鹗鹰鹯禽之鸷者驯而服之韝而役之惟
人意之从也况人之灵岂如木石之不迁者耶诚如是
则周衰战国之乱亡秦之暴且数百年而下不复有汉
文景自汉之末魏晋之弊五胡扰攘且数百年而下不
复有唐太宗是故大化之行也则天下之性如一人大
乱之作也亦以一人之情变天下愚故曰中庸者天下
之化也圣人所以极性命之理而正教化之端者也谨
卷十七 第 3a 页 WYG1104-0135c.png

   中庸论中篇
问者曰子谓中庸之道必为天下而后可施耶曰非此
之谓夫中庸之道卷之充一身舒之弥天下盖闻稽大
可以略小拘小或遗诸大愚特广其要而言尔姑以一
人之性观之不愈精乎且尧舜之为善桀纣之为不善
岂天下之人家至而日见之欤上之所行固下之所效
之者食荼蓼者不知荠甘居嬴博者必为齐言绀緅随
卷十七 第 3b 页 WYG1104-0135d.png
染薰莸易气由所迁之者也尧舜率天下以仁而人从
之夫上所指顾下必趋走矣又况躬率之者欤故一人
之性诚仁则天下之性斯仁矣汤武之民桀纣之民也
在夏商而恶在商周而善知民性之易正矣故民性之
从化譬之杞柳屈之可为杯棬譬之湍水激之可使上
下如树苗焉以溉耨之功可以移地之肥确如化材焉
以攻揉之力可以变木之曲直是以圣人知天下之人
性可使同也故执乎一以制天下之动通乎诚以合万
卷十七 第 4a 页 WYG1104-0136a.png
化之原吻合乎诸异周视而同仁端默乎户牖之间凝
神乎太紫之庭我无为而民自朴我无欲而民自化夫
是而天下之俗安以和各复其正性命之理得矣故曰
惟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
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而与天地参矣是故圣人之
道大可以参乎天地微可以通乎鬼神变而动顺而静
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天下之民犹范围之内也故其穆
人伦移风俗使民德归厚物性合和其本自乎一人之
卷十七 第 4b 页 WYG1104-0136b.png
化而巳是故极性命之说通天人之际者中庸之教而
巳矣谨论
   中庸论下篇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
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夫贤者
人道之大成知者天下之达道以贤知之材于中庸之
德也其几矣子曰过之何谓也曰此乃所谓过与不及
者非上智与下愚之谓盖言中人之行可与之上下者
卷十七 第 5a 页 WYG1104-0136c.png
也彼中人者不得道之至正是故刚者自伐柔者自怠
故曰小人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彼自伐者贤已之
贤而知已之知故过之又曰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
之已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彼自怠者
谓已不能而莫之勉也故不及焉是兹二者高者可抑
而下者可举尔非不移之性也子曰舜其大知也与执
其两端而用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设以知者为过之
是舜不得为舜矣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
卷十七 第 5b 页 WYG1104-0136d.png
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设以贤者为过之是颜氏之
子尚安得曰其殆庶几也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
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
而不能期月守也前所谓知者过之谓此类也子曰愚
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书曰侮慢自贤前所谓贤者过
之谓此类也是故圣人之道莫过乎中莫节乎和以之
理一身则心庄而体舒以之施有政则民安而事顺举
而错诸天下国家万民用乂其所以推而广之之源发
卷十七 第 6a 页 WYG1104-0137a.png
诸一人之诚尔故曰诚者自成也又曰诚者非自成已
而巳也所以成物也是以始于自成终于成物尧舜以
德自成天下之民归厚矣禹以躬勤自成天下之民允
治矣汤以去暴自成天下之民徯来矣文武以仁义自
成天下之民兴让矣汉祖以宽大自成天下之民推心
矣文景以恭俭自成天下之民安静矣推而逮乎百世
之下未有上正而下不厚者也未有上僻而下不邪者
也是故君子诚之为贵中庸之德至矣哉谨论
卷十七 第 6b 页 WYG1104-0137b.png
   三代建国论
天子建天下之大号所以表万国诸侯立一国之名所
以长百姓故王者受命改正朔易服器与民更始兹为
大制说者以为颛顼而上象德以立君号高辛而下因
地以为国名至于三代则天下之称章章矣惟五帝之
道大公天下而无私生之号不浮于实死之谥不溢其
美百姓日用无得而称焉三王之国世继如家不为之
名子孙何述或曰夏商周者因故封邑者耶既受命而
卷十七 第 7a 页 WYG1104-0137c.png
为之名也曰禹之兴也无民无地而享天禄则是夏之
名非素有也自契至汤其国八迁汤始居亳从先王居
师趋鸣条桀奔南巢遂顺天人缵禹旧服则是商之名
非初封也稷初封邰公刘居邠太王徙岐文王基命为
西伯言其所都犹曰镐牧誓犹曰逖矣西土之人武王
克纣诞成厥勋爰集大统以抚方夏作武成之篇始曰
祀于周庙曰庶邦冢君暨百工受命于周曰惟有道曾
孙周王发则是周之名盖克商后建之尔是知此三代
卷十七 第 7b 页 WYG1104-0137d.png
之号者皆取光显之名以著久大之业以建大统以垂
无穷者尔夏之言大也莫与为大也商之言中也用中
于民也周之言备也盛德大备也项羽之裂天下而封
诸侯也高祖得汉失职西去心怀恨望而良平等曰汉
美名也人之言曰天汉故高祖既即大位竟以名国乃
自魏晋以来创业之主咸因受命之地而为建国之称
袭以为常无或更易夫王者以天下为体国君以国为
体世其位子其民君之善恶也不常而国之体也不可
卷十七 第 8a 页 WYG1104-0138a.png
改饰身之美私也美国之名公也愚故曰王者受命改
正朔易服器贻谋之大者也观先代诸儒多执三代之
名皆以为因故封而不易且以为先君封国之名不可
变以疑后世者故论以明之谨论
   史记五帝本纪论
周道废秦拨去古文焚灭诗书故明堂石室金匮玉版
图籍散乱太史公缀缉天下放失旧闻录秦汉上记轩
辕下至太初成一家之言事迹条贯信该详而周悉矣
卷十七 第 8b 页 WYG1104-0138b.png
然而为史之法系在夲纪纪者统也言王者大一统正
天下正朔所禀法令所由出者也而迁为纪始诸黄帝
愚有惑焉易曰古者伏牺氏之王天下也仰观象于天
俯观法于地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
之情盖三极之道九畴之夲书契所纪君德最盛伏牺
氏为历代帝王之首也孔安国曰伏牺神农黄帝谓之
三皇少昊颛顼高辛唐虞谓之五帝今迁叙三皇而遗
牺农纪五帝而黜少昊何哉易始于三画书夲于三坟
卷十七 第 9a 页 WYG1104-0138c.png
礼之所萌乐之所起万类以别生民以存皆自乎伏牺
而迁不录焉何也易曰帝出乎震夫五行用事先起于
木故太昊法之首以木德王天下今遗牺农而不录黜
少昊而不叙是于五德相承之序可乎哉郯子曰伏牺
氏龙师以龙命官神农以火纪黄帝以云纪少昊以鸟
纪颛顼以人纪今遗牺农而不录黜少昊而弗叙是于
五官之纪可乎哉时令曰盛德所在各以其帝配盖所
以主祀四时正位五方今遗牺农而不录黜少昊而弗
卷十七 第 9b 页 WYG1104-0138d.png
叙是于五时迎气之体可乎哉家语载孔子语宰予以
五帝德之说遗少昊少数而禹在焉又季康子问五帝
之名孔子乃以太皞炎帝黄帝少昊颛顼为对盖夫子
之答因乎所问康子以五德发端故以五运相承者答
之宰我夲以黄帝为问不及少昊故略而不书迁既网
罗周博断为定典接先圣之绝绪遏学者之末流书以
该名数表以正时历世家以显宗夲列传以著成败然
其大夲纪为之主而一纪之初所失者二考三皇之迹
卷十七 第 10a 页 WYG1104-0139a.png
而牺农不录观五帝之事而少昊不载愚窃惑之如曰
有微旨焉盖未之知也谨论
   三代本纪论
盖闻述作大体在乎辨名名之不正条理何出三代之
王其可知矣而史迁为夏商周夲纪乃帝夏商而独王
周此何道哉夫帝王者有天下之大号也号者所以表
功德之迹也维昔尧舜以至仁格天溥爱无私以德而
帝者也禹平水土九功允治汤武革命为民去暴以功
卷十七 第 10b 页 WYG1104-0139b.png
而王者也其在乎书尧典则曰若稽古帝尧舜典则曰
若稽古帝舜至于君臣之言则称帝曰俞帝曰吁帝曰
畴咨其在夏书则曰若稽古大禹至于与皋陶益稷相
赞敕之言则称禹曰俞禹曰吁禹曰都启与有扈战于
甘之野作甘誓则称王曰嗟六事之人自先代诸儒皆
曰禹既继世以家天下自为德下衰始去帝号启而曰
王信矣汤誓则曰夏王率遏众力仲虺之诰赞汤之德
则曰天乃锡王勇智惟王不迩声色王懋昭大德汤诰
卷十七 第 11a 页 WYG1104-0139c.png
则曰王归自克夏伊训则曰伊尹奉嗣王盘庚则曰王
命众高宗肜日则曰祖已训诸王其在于诗商颂长发
之篇则曰武王载旆有虔秉钺又曰实维阿衡实左右
商王稽诸诗书夏商之王也其可知巳而史迁纪三代
自禹而下十有六王自汤而下二十九王至于桀纣并
录曰帝书称商王受迁曰帝辛至周方曰王噫迁既破
编年为纪传缉补旧闻驰骋百家上下数千年条贯明
白可谓勤且精矣而于帝王之序国统大体反为差戾
卷十七 第 11b 页 WYG1104-0139d.png
违背六经帝桀纣而王文武可谓正名乎哉且夲纪者
政教之源传志所出今迁纪五帝而失相承之序叙三
王而乖正名之体莫大此者故论以明之谨论
   四代受命论
或曰夫源远者流长基厚者德深而舜禹之受命也以
身商周之累功也以世何耶曰舜禹天之所自立商周
人之所自成昔舜鳏而在下栖于畎亩夔夔斋慄瞽亦
允若大孝之德格闻于天帝试诸难遂命以位禹平水
卷十七 第 12a 页 WYG1104-0140a.png
土彝伦即叙六府三事九功以平历数在躬乃庸诸位
此皆至德大功合于神明故能无一旅之众无一成之
土而狱讼者不从朱而从舜讴谣者不之均而之禹故
曰舜禹之受命也以身天之所自立者也商自契历十世
而有成汤躬行仁义十一征而有天下周自后稷有功
在民积德袭仁及文王而受大命故曰商周之累功也
以世人之所自成者也是故以匹夫而有天下德必若
舜功必若禹之大继世以有天下恶必若桀纣而后天
卷十七 第 12b 页 WYG1104-0140b.png
绝之故虽商周之兴必待此时也然一代异王苟有大
德天必佑命夏之少康商之二宗周之宣王咸能笃脩
前烈中兴王业者是也夫岂二帝三代之事为然虽百
世可知巳且天道至信人心至烦命不于常惟德是授
汉祖起于徒步挺剑西指革秦惨酷去项残暴乃自周
衰战国以来民涂炭者五百年一旦而拯之置之仁寿
可谓大德矣重以文景之恭俭武宣之英明故虽中绝
而民心依依不去者有以哉有以哉东京丧乱天下寻
卷十七 第 13a 页 WYG1104-0140c.png
兵直于唐始复王迹唐祚三百所以结于民者太宗为
之也唐宋及五代之弊四方裂壤待民益虐垂二百年
息肩无地我太祖武皇帝应天顺人拨乱反正天麾所
指海寰大定肆及先皇天锡灵嘏振古能事悉举毕行
不曰受命之真主哉是以宗庙享之子孙保之以集此
无疆之休有自来矣诗曰嘉乐君子宪宪令德宜民宜
人受禄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传曰夫有盛德必百
世祀中庸曰大德必受命其是之谓矣谨论
卷十七 第 13b 页 WYG1104-0140d.png
   南北正闰论
夫帝王之作也必膺箓受图改正易号定制度以大一
统推历数以叙五运所以应天休命与民更始西晋之
乱九区分隔琅邪播迁于江左实绍金行拓跋奋起于
云方奄居神县盖五郊禋祀南北不可并享三统相承
正闰宜归一致今夫以晋为闰耶未闻革命所传以魏
为正耶实匪中华之旧大与之兆决谁处之夫晋之渡
江也遗中服之雅俗据吴人之旧土齐梁之后风教荡
卷十七 第 14a 页 WYG1104-0141a.png
然危弱相承礼刑不立五代四姓浸微以灭上无所授
下无所归虽欲正之人谁适从且夫商盘庚之迁亳周
平王之都洛不出王畿之内如归别馆之中兆庶实从
不失旧物比夫身居藩翰观望本朝进不扶危退而正
号非同论也至如太伯之奔勾吴不得谓之姬矣昭烈
之兴巴蜀岂可以为汉哉魏氏先实漠北控弓朔代南
平燕赵遂通秦凉出令作法变风迁俗天地有奉生人
有庇且居先王之位宅先王之国子先王之人矣则是
卷十七 第 14b 页 WYG1104-0141b.png
夏禹之出东夷文王之祚西羌爰集大命以抚方夏诗
书所载谓之何哉前世大儒断南北之疑者所以正魏
也或曰二帝三王应天承运必讴谣之先归故人神而
协赞秦迁周鼎汉受秦降虽仁暴不同亦传授有所元
氏起于参合践食上国谓之受命晋祀实存谓之中国
则刘聪僭据乃陶唐之冀方苻秦所都实宗周之咸镐
若其审定王居之次推考生胜之法偏闰相承夫何足
尚曰刘石苻姚世祚短浅欲正其名无名可正魏之霸
卷十七 第 15a 页 WYG1104-0141c.png
业肇自皇始典法明著成于太和内无强臣孰与苏桓
之逼间有中主未若宋齐之季虽末世尔朱之变而建
康易三姓矣唐以土承隋隋以火继周周以木变魏魏
以水而绍金昔汉祖之正号也去姬氏之灭几六十年
闰霸秦而继周著为火德识者以为得天统魏氏之推
历也去悯怀之亡亦六十年舍四僭而踵晋定为水行
议者以为当正位推晋而上至于伏牺氏出震而王天
下也帝王之大统明矣谨论
卷十七 第 15b 页 WYG1104-0141d.png
   君子大居正论
宋宣公舍太子与夷立弟穆公穆公疾使其子冯出居
于郑召大司马孔父而属殇公焉殇公与夷即位十年
十一战民不堪命华督因民怨而弑之国大乱公子冯
立是为庄公息兵安民国以治公羊传曰君子大居正
宋之祸宣公为之噫宋之祸穆则为之公羊子之讥宣
过哉夫国之大事莫大于继统宣公舍其子而立穆公
盖念宗庙之重而慎付托之意也非疏其子而私其弟
卷十七 第 16a 页 WYG1104-0142a.png
弟才子不才也穆公不原宣公之意而效区区之让使
与夷逞志于国而致大乱是宋之祸穆实为之宣无讥
焉可也或曰春秋之义贵义而不贵惠伸道而不伸邪
故鲁隐之让桓君子以为不正可谓轻千乘之国蹈道
则未也此宋宣公所以为讥也曰是不同义夫宋为商
后立弟为常昔者微子舍其孙腯而立衍君子以为行
古之道也周法子死适孙为后微子立衍自行商道故
记者正之则是宣公于虑也深于礼也顺义不可以隐
卷十七 第 16b 页 WYG1104-0142b.png
桓比曰舜肖尧尧授之禹肖舜舜授之禹不得其肖已
者故传之子而以止天下之争且乱是舜不能以传禹
尧失所授也禹不能以与子舜非知人也此其授受不
失其宜故二帝一王称聪明之德宣公以穆公为贤使
主社稷而穆反为祸阶则如宣之失于所付何曰是不
同义夫尧舜举于外宣穆取于内举于外也广故必求
肖已者取于内也惟亲故足继世而巳耳穆贤于殇舍
殇而授穆可也殇不贤于庄舍庄而授殇不可也故愚
卷十七 第 17a 页 WYG1104-0142c.png
曰宋之祸穆实为之公羊子之讥宣过矣以国之大事
莫大于继统故详言其大义云谨论
   诗变正论
夫子删诗分四始之义列十五国之风而惟二南为正
始之道王化之基厥旨安在曰昔周道之兴始诸帷阃
初古公亶父爰及姜女聿来胥宇其后太任媚周姜太
姒嗣徽音文王刑于寡妻以御于家邦武王十乱乃有
妇人焉故在国风本诸后妃夫人之事而以关雎鹊巢
卷十七 第 17b 页 WYG1104-0142d.png
为之首乃周所以成王业之迹也故季子听歌周南召
南曰始基之矣及乎风化洽德教纯终以驺虞麟趾信
厚之应易曰正家而天下定是其义也后幽厉败德内
惑外乱艳妻煽处并后上僭于是乎夫妇不经人伦不
正而风俗坏矣关雎之乱可胜弊哉曰请问诸国之无
正风何也曰周自懿夷失道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国异
政家殊俗政之和者其民乐政之乖者其民怨一日之
内诸侯之国而美刺之情不一得失之迹殊致故变风
卷十七 第 18a 页 WYG1104-0143a.png
作矣若夫王道方盛治致太平易礼乐者有讨革制度
者有诛政出一人远近一体王泽流而颂声作则是治
定之功归乎天子列国安得有正风哉然则周召非列
国耶曰当武王克商巡守陈诗观四方之风以二公德
化最厚录为风之正始者盖本诸文王焉曰周公之盛
德若豳者何衰而变焉曰公以流言东征念先公先王
基业之艰难始于稼穑之勤而成天下志在济大其功
业故七月之诗兼四始之义总诸风而参二雅犹有疑
卷十七 第 18b 页 WYG1104-0143b.png
心存焉非天动威以彰圣德成王其终不悟则其诗遂
变矣曰风者一国之政雅言天下之事王国之有变雅
则宜又从变风者何曰雅者正也盖言王道以正九州
周既卑弱不能保先王之旧俗仅如微国尚安能正九
州也故有幽厉之雅而平王之风焉变风止乎礼义犹
有先王之泽也故曰小雅尽废则四夷交侵中国微矣
孟子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及陈灵公之乱君子知其
不可训也而变风之声亦绝矣是故以后妃夫人之德
卷十七 第 19a 页 WYG1104-0143c.png
为之始而采诗者止于陈之乱诚人伦始终之大要乎
谨论
 
 
 
 
 
 
卷十七 第 19b 页 WYG1104-0143d.png
 
 
 
 
 
 
 
 乐全集卷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