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二
卷十二 第 1a 页 WYG1104-009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乐全集卷十二    宋 张方平 撰
  刍荛论
   刑法论
臣闻昔在成周惟厥文王克明德慎罚武世忿生亦式
谨由狱周公制六典盖以礼正其本刑防其末弼成五
教民协于中爰及成康乃至措而不用夫子曰齐之以
刑民免而无耻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又曰礼乐不兴则
卷十二 第 1b 页 WYG1104-0096b.png
刑罚不中故叔向以为三辟之兴皆叔世也汉自文景
之后朝廷立大制度行大诛赏辄会诸儒断以经义亦
能议事以制尊君卑臣辨是与非其论优大故三王而
下汉道为粹东都之后法稍烦密南北异俗不胜其敝
噫世失其道民散久矣其本先弱势安得长故世虽平
而易危国虽盛而易败由乎制度不素立礼义不在人
譬诸大厦岿然而柱石不固岂支久之势万目参然而
纲维不缉固必紊之道为国而礼法不脩其何以致理
卷十二 第 2a 页 WYG1104-0097a.png
近在唐时礼刑烦杂礼既频年而数革法或一代而再
脩贞观显庆遽立异同之制永徽开元则有前后之格
诸儒立异互出胸臆法吏迎合旋为轻重奇请它比盈
于几阁自明习者不能遍睹是以郡县承用者駮陷愚
惷于亡辜罗元元之不逮其咎由乎格令之烦多故奸
吏得以因缘为市也我太祖皇帝既大一统恤刑辟之
多滥始制郡国立司寇之官太宗更置审刑众职以覆
天下之狱先皇复置提点刑狱之任以分部四方申下
卷十二 第 2b 页 WYG1104-0097b.png
民之枉察群吏之违是皆圣人竭情尽心哀矜轸恤之
旨也自陛下临御区极钦恤庶慎急深故之罪宽纵出
之罚宣室决事明过汉宣太官减膳仁胜唐文有惨怛
之爱有忠利之教其可谓盛德矣子曰如有王者必世
而后仁善人为国百年可以胜残去杀我有宋之在宥
天下逾八十年一统无外清宁治平德教加于蒸民其
陶化益深矣然刑未能措狱系尚蕃其故何由盖礼失
于正本令急于防末上之笼货物渔财利之路多筦𣙜
卷十二 第 3a 页 WYG1104-0097c.png
封占之门众间之以权豪富人依公法为私奸侵剥黎
民吏务因循或引赃贿不能抑强扶弱狱犴不平是以
小民业蹙穷而思滥为盗贼窳伪以偷免饥寒子曰古
之知法者能省刑本也今之知法者不失有罪末矣夫
不原民之所以获罪而赏吏之能发奸而得其情是犹
大开栏牢高张罻罗举鸟兽之获而归功于弋猎之师
者也故夫吏者举法令而检非违牧民而导之以善者
也而乃苛刻者巧弄而高下其心简放者忽略而鄙俗
卷十二 第 3b 页 WYG1104-0097d.png
其事不才固为猾吏所卖才者或为豪人所买求进者
微文曲致以附会上意养望者宥故末减以取悦众心
家自为评人执所见至有罪均而轻重殊罚科同而浅
深异比一切之弊皆归乎民诚愿朝廷观法周汉之旧
深议礼刑之中损游商兼并之业益节其靡汰之费稍
宽利路以优齐民删定律令芟其蕃异诋欺文致毛细
之法一皆蠲除务从省约使易遵守为大宋一典颁用
乎天下岂徒当世之利固亦无疆之法也臣言虽阔略
卷十二 第 4a 页 WYG1104-0098a.png
不该时术岂不近乎清源正本之论欤其时所尤急系
朝政之得失人伦之厚薄者略举于下冀以正其大纪

    诏狱之弊
臣闻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夫刑者治之末路也
然古帝明王所以辅德教非必刑人杀人劓刖人而后
为刑也故舜称皋陶曰汝作士明于五刑以弼五教期
于予治刑期于无刑民恊于中惟兹臣庶罔或干予正
卷十二 第 4b 页 WYG1104-0098b.png
时乃功懋哉而皋陶归美于帝曰帝德罔愆临下以简
御众以宽罚弗及嗣赏延于世宥过无大刑故无小罪
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好生之德洽
于民心兹用不犯于有司此言君能以德抚民臣能将
顺其美乃大明服致时雍熙故至于无为而治也三代
之王历世治主孰不慎求理官之良以决刑法之平哉
在周文王则曰罔攸兼于庶狱庶慎惟有司之牧夫武
则苏公式罚穆则甫侯训刑西汉则释之定国以宽平
卷十二 第 5a 页 WYG1104-0098c.png
名于文宣之朝东都则郭躬陈宠以矜恕称于明章之
际凡人主存虑于钦恤则有司尽心于谳当夫刑者有
淫有滥有破家覆族人命之所系可不重欤夫刑者有
生有杀有乱邦危国主柄之所在可不慎欤未有不由
宽慈惠和以得众未有不由惨虐酷毒以失民立官选
才蔽要处当两造备具五辞简孚小大之情鳏寡无盖
一成之法三尺具存而舞文巧诋之人曲致希合之吏
犹或高下其手轻重在心钩摭锻磨罔用灵制又况多
卷十二 第 5b 页 WYG1104-0098d.png
张网阱旁开诏狱理官不得而议廷臣不闻其辨事成
近习之手法有二三之门哉是人主示天下以私而大
柄所以失于下乱所由生也汉唐之覆车轨迹犹在汉
有乱政而立黄门北寺之狱唐有乱政而起神策北军
之狱二辟之兴皆弊世也夫凡强臣擅命女君临朝率
多作为刑狱以威制天下而官有二辟流虐尤甚济其
贼害鸱义奸宄夺攘矫虔诬染善良屠陷吉士邪枉炽
结冤横棼沦惟诈惟内惟货惟来汉自党事之起芟夷
卷十二 第 6a 页 WYG1104-0099a.png
俊乂邦国殄瘁朝野分离泯泯板荡而至颓亡唐自晚
节虽将相大狱亦成于阍寺更复罗灭豪人没取财货
书云典狱非讫于威惟讫于富言当先绝乎赇赂也于
后南北乖刺民庶怨愁陵迟郁否以成危乱故知刑罚
者人主大柄天下公器非所以假人者也法一倾而上
下危矣我国家袭仁重熙明德慎罚震曜乾断具严天
威平康正直审用中典惟良折狱何择非人慎测浅深
之量必附宽平之比忠爱恩惠在人骨髓可谓祥刑宽
卷十二 第 6b 页 WYG1104-0099b.png
法率人无滥矣然顷岁王府鞫狱或以中人临讯有司
承旨颇复侵急于时识者惧履霜之渐已有寒心者矣
而陛下神断英发天德刚健威福不假雷霆自然远暨
躬揽万机首为辨洗斥远招权之孽摈去阴佞之猾明
明棐常白日开照可谓立法垂制之大智聪明睿武之
英主哉臣愚伏愿陛下显示明制垂戒无穷俾刑罚之
权非有司不得专无容自外干预庶属于五极咸中有
庆永贻百世监于我祥刑诗曰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书
卷十二 第 7a 页 WYG1104-0099c.png
曰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夫受天之休为民之福德之甚
盛其惟慎刑乎
    不孝之刑
臣闻五刑之属三千其罪莫大于不孝周官司徒以乡
八刑纠万民一曰不孝之刑不孝于其亲有能忠于其
君者乎有能睦于族姻者乎有能义于朋友者乎夫如
是何有于民哉故曰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诗曰孝子
不匮永锡尔类王者张官布宪训民作极必择仁义之
卷十二 第 7b 页 WYG1104-0099d.png
士慈惠之师所以教育元元导之以善使民庄事而效
法之也若其身悖德礼义愆庭闱忠顺两亏何以事上
涖官行法民何则焉故汉制郡国察举板其行状首曰
生事爱恭丧没如礼此汉之取士先其行之道也夫亲
莫亲于父母爱莫爱于妻子臣向睹邸报窃见臣寮至
有弃其母而不养闻其没而不丧或糟糠之伉俪才仕
宦而遣之伤化败伦岂有甚此且禄仕贵乎逮养孝思
至于终身故累茵而坐更起思亲之感三年之丧未报
卷十二 第 8a 页 WYG1104-0100a.png
免怀之重同爨有服缌之恤旧馆有出涕之哀况昊天
之劬劳授我身之形气因心所至盖自然之义慈跬步
不忘岂俟牵于礼律奚衣冠之同处曾蛮夷之不如相
彼虎狼尚知母子之爱惟是枭蝮不禀阴阳之和伤时
人伦污我王道且律文子詈父母者罪死今夫生不养
而没不哀岂特一詈为恶之重乎况不孝之刑十恶之
首非赦宥所解臣谓必正丛棘之戮肆诸市朝投不毛
之乡禦乎魑魅及闻乎有司议辟但止乎停官罚金臣
卷十二 第 8b 页 WYG1104-0100b.png
窃怅然惜赏刑之失也伏以天下冠裳士人鲜全孝友
之行率以宦游或缘婚媾遂营卜乎田宅辄轻去乎坟
墓苟思择利而处罔念首丘之仁古者氏族各有流源
闾里系乎图版一则宾举自乎乡里一则忠孝考乎阀
阅转徙侨寓盖由乱离方我治朝宜从土断岂有无故
而去父母之国独善而委兄弟之亲臣实见之比比而
是流俗相习弗以怪时议为常不以讥节义所以陵迟
民德所以亏薄此其玷陛下之风教败理世之体道坏
卷十二 第 9a 页 WYG1104-0100c.png
法侵纪其损至大臣伏乞应食禄之人父母在别无兄
弟迎养而不养没而匿不丧父母在或因仕宦别营田
业虽父母亡没而乡里有宗族坟墓辄于别所立产而
居者无问贵卑并当削其官爵投弃遐徼虽经霈泽不
在原释诸当保任者必先列此数条于举状同赃私法
连坐之其父母俱亡未葬而求官虽有明条率多冒犯
臣欲乞应居忧服阕叙官日委自本乡及所居州郡官
吏保明委已毕葬即得与除叙如此则中庸之人当循
卷十二 第 9b 页 WYG1104-0100d.png
礼而后动不义之子亦畏法而知惧上敦王化下厚人
伦固治道之本也
    官刑之滥
臣伏以先帝勤恤有邦明慎庶狱故内置审刑之职以
覆天下之辩外布提点刑狱之司受民词牒使侵枉无
辜之人有所诉告得察举州县二千石以下群吏一道
百城纠摄千里其选任甚重夫吏民之讼州县不得其
情而能复于外台者固鲜矣外台不为受则已矣乡鄙
卷十二 第 10a 页 WYG1104-0101a.png
之民有能至于肺石者乎是故天下常有冤人常有滞
讼今之有是司是为民更开取直之一门矣岂非国家
尽心于小大之狱者欤然今各所部广者至数十郡而
按行封域不许分途故终岁巡历不逾一再穷乏之民
投讼既不能远就疑滞之系有滥或不能尽闻臣愚以
为逐路可立𪠘于道里之中一人行一人处行者察郡
县之治处者受吏民之讼使讼者有常适治者有所惮
又臣比见州县群吏有以刚介忤长吏及为众所恶忌
卷十二 第 10b 页 WYG1104-0101b.png
者或以微犯下狱遂致非命(臣往岁风闻亳州有以职/官知卫真县黎德润者狷)
(介不善事上官尝以事忤长吏遂捃摭其微罪摄取将/推德润惧不免逃逸将赴都自诉本州遣爪牙士逐至)
(襄邑县获之械而至州下狱捶辱备至竟无罪状可按/诸吏惧其得出而有辞也讽狱官绝其食而死及奏按)
(法寺议辟止罚金仍复/旧任敕下而德润死矣)臣愚以为应州县吏抵罪而当
系鞫者本属州县列其犯状以闻提点刑狱司本司摄
取劾焉其应对辨者移州追遣夫官吏抵罪既非常有
处者一人可以讯之矣或就系者积三人以上即报白
行者还同鞫焉如此则长吏虽有凶暴之人而下吏不
卷十二 第 11a 页 WYG1104-0101c.png
罹枉滥之酷夫郡政之舒惨由长吏之仁暴其有贪残
自用蔽昏昧理倚法以削恣情无惮则是流虐被境人
孰敢遏虽有掾佐地卑而势弱盖亦徒展螳螂之臂虽
有介贰事同而力亚孰肯轻犯豺狼之口故多容容自
守循循引避不倡和者难矣能持执者鲜哉又况以中
人而居下位罕不迎风而迎意者也近如蕲州王蒙正
之奸暴林宗言之侵辱其可知矣且宗言朝士蒙正员外
官叙固相亚埒守宰未为远绝以地居控辖摧屈至然
卷十二 第 11b 页 WYG1104-0101d.png
又况尊卑不侔位貌相邈者乎死为宜矣故臣请官吏
抵罪当系者付提点之司劾焉则庶乎尽情之实免锻
鍊之枉诚用刑之一益也
    吏为奸赃
臣闻周典小宰以六计弊群吏之治曰廉善廉能廉敬
廉正廉法廉辨治行虽异同主于廉惟廉而后能平平
则公矣不廉必有所私私则法废民无所措手足矣不
才而能廉止乎听理不能尽情枉直不能察微然其身
卷十二 第 12a 页 WYG1104-0102a.png
正下不容大奸为害差小才而不廉故必立威慑下贪
残流虐舞文倚法举枉措直其身不正其下因缘为市
困穷孤弱无告为害大矣不才而能廉虽于事不明其
自持必善有明察之上提其纲领其尤昏者抑为易去
才而不廉必显立干办之效阴搆自固之术行伪而坚
顺非而泽谄谀承望善事上官腹心爪牙各有施设非
贯盈天败则国诛莫及故历代之法吏为奸赃其罪特
重非赦宥所及无洗涤之理然诸犯者相继有焉得非
卷十二 第 12b 页 WYG1104-0102b.png
上下相蔽匿以苟安自全为事廉刺尚因循无纠奸擿
伏之效且今保任之法赃罪同坐所以累其心使知顾
重然中人之性易以荡迁一为利欲所移鲜全始终之
节积累年纪屡更官秩举官坐累终不得免今其州县
之吏地居总摄提转之任职在澄清而又纲目相维臂
指相用耳目相接政事相成与夫保任于累岁之前遥
隔乎千里之外较其疏密势不同言今夫令宰有酷黩
之迹而守倅纵不考验守倅有贪虐之政而廉刺隐不
卷十二 第 13a 页 WYG1104-0102c.png
上闻及其事暴远流盈贯自败罪止不察厥罚至轻且
州县之有恶吏为民庶之所厌苦虽谣言大播而实状
无彰欲證其成必询于众故榜署集民使得告发然庸
人畏缩避其辨敌甘心侵枉犹不自明而顷年诏书复
加禁止此诚朝旨宽大不欲操切群下发扬隐私臣窃
有惑焉阔略乎一人而恣之暴害乎一县一州之众使
鳏寡孤独困穷冤抑者无告此臣所以惑也县吏抵罪
而州受不察之罚州吏犯法而廉刺得不督之诛夫其
卷十二 第 13b 页 WYG1104-0102d.png
败则有相及之谴罪有迹而不听其纠发此臣所以惑
也而诏旨更训以必告乃下之言夫爵赏在前罪诛在
后而不知劝何告之从此臣所以惑也臣伏愿更降明
旨追前诏勿行使廉刺得举其职以考群吏之治益复
督励务绝奸贪以清庶政以惠疲氓凡统摄之司犹保
任之法赃罪同坐以重其累以令宰及守倅以守倅及
廉刺其馀联事之职以是为准也夫去恶者犹农之去
草芟夷蕴崇之绝其本根所以蕃良稼也国之去恶吏
卷十二 第 14a 页 WYG1104-0103a.png
检察弃逐之所以显良士育良民也又臣比见败吏率
以其恶子弟外交匪人引入赇遗夫父有争子则身不
陷于不义父为不义子当争之又况陷父于恶者哉父
为士弃子与士齿殆非劝励之道也臣伏请应以赃暴
废者其子弟初或预闻宜锢终身勿听仕进如此则父
爱其子子谏其父其心益累所顾重矣古所谓以刑止
刑为此道也昔汉丞相邴吉耻以奸私按吏后汉司徒
袁安不以赃罪锢人夫二汉之时朝尚清议士贵名节
卷十二 第 14b 页 WYG1104-0103b.png
赃吏不锢固自沦弃故二公得以宽德自裕也今风俗
流溢共务奢汰闾巷无守志之士绅行乏循道之人不
严官制何以立法犹乎御駻突而不厉乎衔策且奔踶
而冲蹶矣故抑强扶弱自合仁义之道损上益下乃为
施生之理救时之弊安人之本其惟诛锄恶吏也欤谨

 
 乐全集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