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
卷五 第 1a 页 WYG1297-071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陶庵全集卷五
            明 黄淳耀 撰
 传
  少司寇归公传(名子顾/)
少司寇归公字春阳号贞复苏州嘉定人其先自唐宣
公崇敬与其子宪公登始显嘉靖中昆山有光先生以
文章名天下公其族子也父有升以至孝闻精韬钤律
卷五 第 1b 页 WYG1297-0711b.png
历农圃医卜之学公幼从其父学博涉经史忠孝廉洁
出于天性万历戊戌进士繇中书舍人迁工科给事中
会有城门楼灾公上疏切諌其略曰今天下事之最大
而急者无如青宫讲学而最可虞者无如章奏不下青
宫辍讲六年矣中外惶惶辅臣请之不得礼臣请之不
得南北台省诸臣请之亦不得及阉寺出一言利之疏
则朝上夕报夕上朝报是不且轻国本而重伤天下之
心乎章奏一切寝阁则是非邪正不复有所别白进退
卷五 第 2a 页 WYG1297-0712a.png
予夺不复有所剸裁安危缓急不复有所倚仗遂使政
体郁于上仕路郁于下财郁于帑囚郁于狱此四郁者
非所以灭凶而召和也洪范曰肃时雨若蒙恒风若汉
书五行志曰王者向明而治则火得其性而不为灾火
为郁攸之神今郁结成习远于肃而近于蒙故旱魃未
除炎火继作陛下何不仰体天心一日尽举实政首令
皇太子出阁讲学亟发一切章奏以消去天下之郁如
此则何祷不应何灾不禳岂不巩宗社无疆之福哉王
卷五 第 2b 页 WYG1297-0712b.png
文肃见之叹曰真諌官也时神庙春秋高福王未之国
小人睥睨两宫间廷臣持禄养交党论大起畿辅宣大
山西河南山东吴蜀仍岁水旱国力渐屈公连上章请
饬纪纲以覈实效释门户以破嫌疑召致旧臣赵南星
邹元标等以定国论速完福藩府第趣遣之国以一群
心蠲赈灾伤之民以培根本节水衡浮费绝方士冒请
以足国用有曰臣常言天下乱形已成陛下岂以臣言
为未必验而不信耶言惟无验验则不可为矣荣夷敛
卷五 第 3a 页 WYG1297-0712c.png
怨之言验而周辙不复西党锢瞻乌之言验而汉烬不
复然范阳之衅既作而叹九龄之先见则已晚靖康之难
既发而翻陈瓘之抗疏则无及人臣甚无乐乎言之一
验而居先见之明人主亦何苦峻却过计之言而掇必
验之祸哉上雅知公尝题归佛子三字于御屏盖京师
以公恬澹寡欲呼为佛子语彻禁中故也然疏多留中
不下论者惜之公素不乐仕进执政者亦多不喜公故
在谏垣九年始升尚宝司卿继迁太仆寺少卿熹宗立
卷五 第 3b 页 WYG1297-0712d.png
迁南京太常寺卿旋转南京通政司使此数官皆冷曹
名迁而实抑之时珰祸已萌芽而公亦病且老矣遂上
疏乞骸骨归诏加公刑部侍郎许致仕公归而珰祸益
烈钩党遍天下公前言大略皆验会熹庙升遐公闻不
胜悲恸疾寝剧今天子嗣位改元强起具冠带筮易得
颐之上九喜曰天子明圣老臣死瞑目矣遂卧不起踰
月卒年七十公尝侍母沈夫人疾母病目失明公跪而
舐之百馀日梦有人语之曰母病以某日痊至日双眸
卷五 第 4a 页 WYG1297-0713a.png
炯然盖孝感所致也公在朝荐一外吏吏藏千金白粲
中进公公得金大恚亟还其金遂与之绝巡视节慎库
清奸窦杜私交岁成奏上羡馀四千馀金前此例不上
羡馀也宦成无屋以居光禄须公之彦以数椽居之公
于是始有屋客至麦饭葱汁坐论文史充如也或劝公
稍事请托为子孙地公笑曰吾犹婺也子欲令我倚市
门耶客惭而退公于书无所不窥为文章师法震川不
为雕绘刻琢之辞而正大温粹辞达理举所著诗文集
卷五 第 4b 页 WYG1297-0713b.png
若干卷工垣奏疏若干卷删正纲目通鉴三百卷辑天
文地理兵历卜筮诸书为备我集一百卷选历代古文
诗为天绚集二百卷藏于家
论曰前史所称廉吏多矣或务为名高或龊龊苛谨无
术学若归公在諌垣时忧国发于至诚所上书援据经
术通达国体直言极諌有贾谊刘向之遗风焉今吾乡
三尺童子皆知公廉然四方知之者鲜矣若其进于廉
者乡之人亦不尽知也予故掇其大义著于篇以授其
卷五 第 5a 页 WYG1297-0713c.png
子鏻使传焉
  附与归玄卿书
 舟中偶读朱平涵史概中叙梃击一案云以张差为
 非风癫者数十人而先司寇与焉盖张差梃击实有
 主使其以为风癫者小人以为非风癫者君子也此
 系先司寇立朝大节今疏稿中不见或是当时连名
 上章疏出他人手未可知然胡澹庵封章亦出他人
 笔今但知为澹庵者以其出身任之也此事不可不
卷五 第 5b 页 WYG1297-0713d.png
 增入传中今更推敲一二如左
  朱君平先生家传
友人朱行节兄弟既葬其父君平先生复集比先生之
行事以求能为文辞者而传之其言曰世之为人子者
莫不欲传其亲顾亲不可以饰而传譬诸绘亲之像朝
夕事之像与亲有毫发不似即子之心不安独于吾亲
之行有不及者而为虚美以饰之则是以不似吾亲者
为安也珩之述吾亲也惟其似之而已余闻而韪之为
卷五 第 6a 页 WYG1297-0714a.png
掇其大略作朱君平家传先生名邦治字士伟号君平
嘉定之罗溪里人父某生五子先生其次也幼出为叔
父某后敏而好学宿儒沈玉林号为能抗师法从游者
常数十人先生年十二为入室弟子弱冠补学官弟子
员往来娄东鹿城梁溪之间一时贤士大夫皆自以为
不及尝深入七十二峰雪月之夕正衿危坐山中人望
而异焉于书博览强记尤精春秋内外传庄列马班诸
书解剥脉理分刌节度每洒洒为人道之独不喜为章
卷五 第 6b 页 WYG1297-0714b.png
句之学屡试京兆不第意泊如也姚江朱宪副少与先
生同学先生弟畜之既贵延致先生于官所尝误论一
死囚先生适见案牍为措示失入处宪副大惊立出之
先生终不告所出者以故唯举以戒子弟曰人命至重
尔曹他日居官慎不可忽其为德于阴皆此类也事所
后父母本生父母皆竭力孝道葬祭仪节一准朱子家
礼遇诸弟有恩见人有急如赴焚溺未尝以力不足为
辞晚年误为邑令所衔欲中以危法捃摭无所得乃榜
卷五 第 7a 页 WYG1297-0714c.png
诸衢曰讼朱生者投牒过三日竟不得一牒令惭且悟
曰朱生善士也待之加礼焉卒时年六十七先生为人
庄敬乐易虽盛夏见所狎客未尝裸袒子弟有逆旨者
微示以意悔谢即止人方之万石君也
赞曰今世所号为传人率指仕宦有声绩及绣其鞶以
为文辞者宜先生之名不出于邑也然史称黄叔度比
于颜子而言论风旨无所传闻仅取荀淑郭泰诸人相
推许之言以为徵验而已夫宗族乡党兄弟朋友之间
卷五 第 7b 页 WYG1297-0714d.png
孔子之所以取士也若朱生者孔子之所谓士矣哉
  黄烈妇传
黄烈妇殷氏死于天启改元之年距崇祯甲申廿又三
年矣初烈妇之家以妇死逼嫁故讳言其死时事烈妇
父母家本农也知哀其女之死而不知表其女之节而
烈妇之家及父母家皆在黄浦之东去城邑数舍邑之
士大夫莫知也里之人有知之者又无能出气力振暴
之以是久而不彰会张子锡眉得其内兄黄廷贤所录
卷五 第 8a 页 WYG1297-0715a.png
烈妇本末视予予闻而悲之烈妇嫁黄龙生一子三女
子先死岁馀龙亦死烈妇号哭昼夜不辍声请于舅姑
愿立后守节舅姑疑其伪也弗听里人闻烈妇贤争欲
娶之有强委禽者夫家许之烈妇固请守节百方终不
听乃跪谓其姑曰新妇不得已将再嫁幸延吾母及邹
氏姑为别邹氏姑者龙之母党龙幼育于邹烈妇其所
聘娶也姑许诺为延烈妇之母与邹氏姑至烈妇具酒
食敬进且拜且泣曰诸大人良食自爱长与膝下辞矣
卷五 第 8b 页 WYG1297-0715b.png
即行哭入房为改服状久之不出既而磔磔有声则持
刀自刎死矣锡眉曰吾少时往来黄浦上颇闻烈妇死
状盖颈裂向后若狼顾者由其用刀时惟恐不殊创巨
故也又曰廷贤得其事于陆生文济陆生者馆于烈妇
家为童子师每言烈妇事为悼叹不置云余怪烈妇农
家女非夙奉姆训知人伦之不可渎也智以成其谋勇
以成其死视刎颈如拔一毛悲夫国家养士三百年一
旦贼陷京师君死社稷朝士交臂屈膝从而臣仆焉者
卷五 第 9a 页 WYG1297-0715c.png
麻立于燕齐之疆奉表劝进者比比也彼平日之所读
者何书哉且夫衣贼衣绾贼绶其心犹禽兽也俄而贼
败即有背城以归而论者争洗之曰是固不得已或
曰宜加以官回视闾阎之匹妇志烈焯焯与日月争光
舍是无宜旌表者乃二十年无闻焉何也以殷氏推之
则天下之仁人志士行成而名不传者多矣夫名之传
非烈妇所虑及也独于理有不当然者吾是以表而出
之以遗张子使传焉
卷五 第 9b 页 WYG1297-0715d.png
  先大父经历公事略
先大父经历公讳世能字济夫为人忼慨倜傥嗜义若
饥渴早孤曾大母老无以为养乃应里中推择为掾史
适他吏舍灾田赋户口之籍皆烬于法失火者当死其
人见公长者即向公搏颡涕泣曰县尹素奇公才今诡
云火从公发为我承之必无事而某得以公庇免此身
公之身也公怜而许之县尹不得已即坐公死公惧已
诺之又不忍悔聊以事问日者日者卦之起贺曰公免
卷五 第 10a 页 WYG1297-0716a.png
一人于死此阴德也不惟无罪自此当得官既而上官
疑其事而释之以掾史历三考赴京升陜西平凉卫经
历时西寇犯虎山沟兵巡董国光檄指挥李实禦之以
公参军事公与李悉力捍禦三昼夜虏不得入而退时
万历二十七年也其明年西安府灵台县贼杀伤官兵
聚众满万董公率大军至泾州公时在军自请前行觇
贼虚实董公以数百骑授之公辞曰侦贼不宜人多人
多则贼必以我为挑战遇辄迎斗斗必死今我以数人
卷五 第 10b 页 WYG1297-0716b.png
往易为前郤贼亦不以侦骑虞我乃可得其情还报董
公拊髀叹曰经历知兵吾不及也公往询土人乃尽得
贼要领以归发兵击之贼遂破散其仓卒应变多此类
董公以公为才常委署崇信县事县民犷悍难治多逋
粮公视事六月赋足而事办又委署安定监二年革去
浮费八百馀两皆前吏以入私橐者或谩语公曰今仕
宦由科目进虽污墨犹能通显由杂流进虽清廉卒得
废锢公自视岂当至台鼎耶何自苦乃尔公笑曰吾欲
卷五 第 11a 页 WYG1297-0716c.png
行意耳其他吾不知也尝有宗室数百人撼司道门大
骂司道屏息不敢出公亟白韩王捕为首者锁之宗室
怒曰老黄辱我伺其出必众击之或劝公宜用卫军自
防公曰是激变也肩舆行自若在官七年宗室终不能
有加于公及罢官有出饯数十里外者曰老黄好官前
事乃吾属过耳平凉民爱公及其去也争欲买田宅留
公居之公不可乃已先是平凉府推官杨某者忮忍人
也常欲坐一人以重辟公召视其人年仅二十许其坐
卷五 第 11b 页 WYG1297-0716d.png
罪以前十年事而所坐罪非童子能作公乃力白其非
辜杨某知其不可夺即纵遣之且阳谢曰赖公得不枉
法既而阴中公以不谨罢之都御史顾公其志怒曰经
历廉直吏也今乃为酷吏所中即劾罢杨某公未离平
凉而杨已失官矣以经历持正抗司理司理能罢其官
而不能以非罪杀一人而都御史以经历失职之故至
并击去司理皆近世所无有也归家贫甚得郭西田一
顷耕之暇则追逐里社黄鸡白酒相娱乐凡数年而卒
卷五 第 12a 页 WYG1297-0717a.png
得年六十有四公好阴行善不以语人嘉定议折漕公
具民疏有劳终不自言又常于泾阳逆旅得遗金二百
馀锭物色其主还之不告姓名而去其用意与俗异如
此孙男淳耀曰先大父临财廉见义勇不卑小官所至
能行古人之事使生当正嘉以前所树立如徐晞况钟
岂足道哉吏道杂而资格拘所蓄蕴百不施一白首归
田与庸众人无异亦足悲也夫为子孙而匿其祖先之
美不以告于人与人饰虚美以诬其祖先者罪等也用
卷五 第 12b 页 WYG1297-0717b.png
敢节录先大父事实如左以求世之仁人君子奋笔书

  僮乙小传
吾生四岁时有人携一童子售吾家为仆发鬅鬙覆额
其状稚騃无识知吾家以千钱鬻之问其名曰乙问其
姓曰张问其年曰不知也与之钱令记其数自五六以
下则能知至七八以外辄𥈭眙不知所措虽百方教之
终不省家尝以饼饛豚蹄置一橐中令乙持至数里外
卷五 第 13a 页 WYG1297-0717c.png
馈亲串家道遇一舟载巨石以行挽舟者素识乙且知
其騃也佯为好语语乙曰若安往乙告之故挽舟者曰
若持橐良苦曷不置吾舟而徒手行乙曰甚善遂举橐
置其舟中行不数步挽舟者曰若安能无故以橐置吾
舟宜助吾挽舟乙曰诺即为负纤挽舟十数里甚力过
所遣亲串家不止又行数里舟已泊挽舟者始遣乙去
辞谢良久乃行其愚无知为人所狎弄皆此类也每至
街衢则数童子呼噪逐之挠挑触击务得其怒以为笑
卷五 第 13b 页 WYG1297-0717d.png
乐或戏呼之曰仙人盖以世所称仙人或佯狂游戏人
间故以为谩云久之仙人之名遍国中乙亦自喜曰吾
仙人也然其迹颇异尝为猘犬所齧自以意取井苔傅
创处立瘥同时为犬齧者作狗嗥死又尝梯上岑楼忽
失足自楼上倒坠楼下首如杵投臼血浏漓被面气绝
久之忽跃起取水洗血复操作如故问其所苦不觉也
生不知女色或戏问之若欲得妻乎乙笑曰吾手持一
把秤不识铢两用妻何为每入市贸物必预择去钱之
卷五 第 14a 页 WYG1297-0718a.png
滥恶者曰奈何以恶钱市人物及得物归良楛相杂责
令易之终不可得家人卒无如何久之市人知其愿亦
不复与恶物故乙所市物视他仆反赢焉余尝结夏课
患客剥啄使乙司阍夙诫曰客索我必告以他出乙应
曰诺客至则笑而不言客测知其故佯谓之曰若主人
令若谢他客独不令谢我亟入白若主乙如客言走入
白余叱曰吾向与若言谓何乙曰果尔是诳客也我终
不能诳余不得已出见客各道所以相与大笑乙尝拾
卷五 第 14b 页 WYG1297-0718b.png
遗金若干执而号于市曰谁失金者亟从我取去黠者
绐之曰此固吾金也乙即随手与金不复问得金者反
不自慊以数十钱劳之乙大喜誇于人曰使吾不还金
安得此钱也偶于演武场西负一尸置城铺以稻草拥
之不时而苏其人问姓名不荅而归乙死时尚不冠发
亦有数茎白者终不知其年先是邻乏仆者多使乙乙
皆为尽力或使乙贳物末酬市价死之前一日亟从邻
人索价酬所贳主越明日死矣生时有一箧扄鐍甚固
卷五 第 15a 页 WYG1297-0718c.png
至是发视之空无所有莫知其意云何也江夏生曰吾
尝读道家言谓至人入水不濡入火不热窃疑其言不
经及观乙事始释也乙非果得道者特以其气蔽而愚
其遇物也格而不入故物莫能戕焉又况于人猊而天
游者哉与吾游者多识乙乙死数年犹思之每责予为
传因记其略以释夫思乙者之意焉
 
 
卷五 第 15b 页 WYG1297-0718d.png
 
 
 
 
 
 
 
 陶庵全集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