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卷三 第 1a 页 WYG1072-040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李遐叔文集卷三
             唐 李华 撰
   中书政事堂记
政事堂者自武德已来常于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
故长孙无忌授司空房玄龄起复授左仆射魏徵授太
子太保皆知门下省事至高宗光宅元年裴炎自侍中
除中书令执宰相笔乃移政事堂于中书省记曰政事
卷三 第 1b 页 WYG1072-0400b.png
堂者君不可以枉道于天反道于地覆道于社稷无道
于黎元此堂得以议之臣不可悖道于君逆道于人黩
道于货乱道于刑尅一方之命变王者之制此堂得以
移之兵不可以擅诛权不可以擅施货不可以擅蓄王
泽不可以擅夺君恩不可以擅间私雠不可以擅报公
爵不可以擅私此堂得以诛之事不可以轻入重罪不
可以生入死法不可以剥害于人财不可以擅加于赋
情不可以委之于倖乱不可以启之于萌伐紊不赏削
卷三 第 2a 页 WYG1072-0401a.png
紊不封闻荒不救见馑不惊逆谏自贤违道伤古此堂
得以杀之故曰庙堂之上樽俎之前有兵有刑有挺有
刃有斧钺有酖毒有夷族有破家登此堂者得以行之
故伊尹放太甲之不嗣周公逐管蔡之不义霍光去昌
邑之乱狄公正庐陵之位自君弱臣强之后宰相主生
杀之柄天子掩九重之耳燮理化为权衡论思变成机
务道变倾身祸败不可胜数列国有传青史有名可以
为终身之诫无罪记云
卷三 第 2b 页 WYG1072-0401b.png
   御史大夫壁记
君以文明照临百官官紏其邪职有邦宪由京师而端
下国王化所系不惟威行御史大夫其任也用舍决于
天心得失震于人听举直错枉果而不挠则公卿屏气
道路生风率其属以正于朝瞻我衣冠不仁者远苟异
于是为君子羞政之雄雌与德轻重故名公在位天下
仰赖焉秦官有御史大夫在汉为三公职副丞相丞相
阙则大夫迁或名司空或复旧号史足徵也议大政必
卷三 第 3a 页 WYG1072-0401c.png
下丞相御史其廷署古曰府近曰台其衣冠章绶品秩
所视载于甲令圣朝臣唐虞高尚之贤内周汉不宾之
俗登人于五福荐乐于九歌帝德广运而瑞草生天威
震动而神羊至故柱石骨鲠之老更拜焉距义宁至先
天登宰相者十二人以本官参政事者十三人故相任
者四人藉威声以陵徼外按戎律者八人官或改称大
司宪台或分为左右肃政罢置不恒从其宜也开元天
宝中刑措不用元元休息由是务简益重地清弥尊在
卷三 第 3b 页 WYG1072-0401d.png
难其人多举勋德至宰辅者四人宰辅兼者一人故相
任者一人兼节度者九人异姓封王者二人尊号加孝
德之明年乐成公自尚书左丞兼文部迁崇德也昭融
礼经嗣续文雅张仲孝友山甫将明风度可以师长人
伦动静可以训齐天下乔岳镇定嘉量平均心为百行
之宗体备四时之气雅有之曰文武吉甫万邦为宪乐
成有焉至若教行于无讼之前虑辨于未萌之始未萌
而虑则求烦不获无讼而教则何用不臧宽细瑕为大
卷三 第 4a 页 WYG1072-0402a.png
体复故事为新政小人畏法君子夷心无隐情于国家
无愧辞于神道堂堂乎大雅之素也初厅壁列先政之
名记而不叙公以为艰难之选将俟俊人谓华尝备属
僚或知故实授简之恩至属词之艺寡无以允副非常
之待所报者直质而少文天宝十四载六月十五日记
   御史中丞壁记
皇帝受天明命垂五十年大道成俗黎民于变百官设
而无事三辟存而不论振古未然也犹以为成岁资于
卷三 第 4b 页 WYG1072-0402b.png
降霜律人本于持宪宪司之拜尤覈名实王猷其远乎
夫察风俗平冤滞踣邪佞延俊贤云谁司之职惟御史
御史亚长曰中丞贰大夫以领其属士丐为伯游之佐
司马乃令尹之偏古之制也汉仪大夫副丞相以备其
阙参惟国纲鲜临府事故中丞专焉意者殄凶人之豪
挟君子之道各行其志无所牵束行止与大臣绝位指
顾则周行振耸政体宜之晋宋元魏以还无御史大夫
由是中丞威望愈尊礼有加等如火烈烈如霜肃杀不
卷三 第 5a 页 WYG1072-0402c.png
可犯也属时清无狱朝尚宽政行苇忠厚王化根源周
室仁及草木而恺悌流乎颂声汉文好黄老而公卿耻
言人过举盛德则仪刑著矣焉用察察阙阙以恟主人
哉欲以此道行于军旅故东西幕府皆兼大夫馀军多
假宪司之号圣皇之志也天宝中君臣于道德之间又
新其化以尚书左丞张公为大夫太府少卿庾公为中
丞天下翕然名教知劝大夫睦中丞也羽翮得清风之
助中丞奉大夫也律吕本黄钟之宫耆儒硕老罕云遇
卷三 第 5b 页 WYG1072-0402d.png
此盛矣公中和备体沉潜经德易直且武温文而清遵
王路以整多方由夫身而贞百度此外尽馀事也古之
制记者先诸德而后诸事至若命官之始省复之代名
号冠緌之差禄秩位员之数辞尚体要况皆知之今不
书省文也华昧学浅艺承命维谷群言之首非所克堪
然故史也勉以酬德天宝十四载九月十日记
   著作郎壁记
化成天下莫尚乎文文之大司是为国史职在褒贬惩
卷三 第 6a 页 WYG1072-0403a.png
劝区别昏明故駉牧颂于鲁侯祈招讽于楚子史官之
任有述作焉盖王者之元符生人之极教也昔沮讽仓
颉为黄帝史臣文字以兴其来尚矣若南正北正建于
颛顼羲氏和氏命于唐尧更虞夏商代序天地周官宗
伯之属有太史正岁年以序事小史奠系代辨昭穆内
史受纳访以诏王听理外史达书名于四方前志所载
有左史记事或箴王之阙或司过于朝所典不同其纳
君于善一也传曰天子有日官则史使史偏是也诸侯
卷三 第 6b 页 WYG1072-0403b.png
有日御则裨灶子韦是也倚相在楚南史在齐董狐在
晋邦司之直也其事举则三灵不慝其政息则百度惟
危故先王贵之至于汉廷参用周礼太史公既殁其子
迁缄金匮石室之文焉降及东京永平中特诏班固著
作东观继其事者杨彪蔡邕由是太史但掌天文律历
而已小雅寝周圣人生鲁道尊而文武将坠德至而天
地不通感于获麟叹于与蜡爰制国典丘明传之因历
象以正时元假鬼神而讨有罪善人劝焉淫人惧焉百
卷三 第 7a 页 WYG1072-0403c.png
代之英所由用也向若前代阙能文之史旷记事之官
虽舜禹之烈无闻焉有国有家何以直道而行也魏太
和年肇以著作名官为中书属晋元康年改𨽻秘书朝
服单衣介帻始亲职必选名臣传历宋齐梁陈官品第
六元魏高齐周隋秩从五品魏则王沉以侍中兼之卫
凯以尚书带之至于有晋若史材之美陈寿自佐郎迁
元舅之尊庾亮以中书领宋则徐爰何承天齐则沈约
裴子野梁则陆云姚察陈则顾野王张正见后魏则
卷三 第 7b 页 WYG1072-0403d.png
崔光高允北齐则邢子才魏收周则苏亮柳蚪隋则虞
绰王邵皆一朝名选也贞观初诏梁文昭公郑文贞公
统英儒盛才修五代史天子亲垂笔削与春秋合符巍
巍乎史氏之光耀也因是开馆于内别立史官多以著
作郎领带其职而旧司所掌唯碑志宗祝之文在焉然
以其能综群言且居百乘出典下国转为郎官经纬斯
文昭宣有政或上迁秘书少监或擢拜中书舍人固不
易其任也天命元圣降而为唐唐之建官罔非俊乂若
卷三 第 8a 页 WYG1072-0404a.png
虞永兴德函大雅魏侍中才高王佐郑吏部绝韵锵鸣
崔司业雄词飞动皆历焉今上兼帝王之极功总文武
之能事思所以比崇轩皞绍美唐虞润色乎大猷发明
乎皇道问谁献箴则宾客崔氏问谁执简则恒传吴公
胡谕德游刃诗骚韦庶子贯珠今古济济多士时惟秉
文盛矣哉同风乎雅颂也名岳已迁别封天柱旧章不
改尚列周官登陟蓬莱之峰循环藏室之奥从容简贵
信君子保明弘道之司欤今大著作清河崔公名杰天
卷三 第 8b 页 WYG1072-0404b.png
宝三载自秘书郎拜阅天禄之图书践人文之苑囿澡
身于三德研虑于六经执谦而光好善能择惠风吟于
秀水朗月镜于安流代为元臣家曰茂绪壮宫室者必
邓林之条干乎以儒雅之姿从班蔡之后挥绰令誉达
于清朝则百禄随之曷其有极矣先是命官之记不列
于齐以华职忝末班与闻前志拜命之辱敢叙官之守
云时天宝七载二月辛亥记
   寿州刺史壁记
卷三 第 9a 页 WYG1072-0404c.png
禹贡淮海惟扬州彭蠡三江在焉汉文帝封淮南王长
子安为王都寿春即此州也两汉扬州刺史治于此州
墠坛犹在后魏卢潜为扬州亦镇于兹潜有惠政时人
比之羊祜厥后州境或南或北随人推迁国朝一家天
下华夷如一寿春郡在淮南𨽻扬州其风俗山川可得
而知也某年以兼侍御史扬州司马独孤问俗为寿州
刺史公有德政理外如内易不遗物周不害通忠孝简
于王室廉平闻于天下刚克以顺柔谨而肃公理州三
卷三 第 9b 页 WYG1072-0404d.png
年迁御史中丞镇江夏工部郎中楚中张纬之代公为
州牧某部郎中韦延安代张典此州佥有政闻故书其
事以慰楚人之心
   京兆府员外参军壁记
东汉中平以来王室多难元臣统戎括郡才而不遗徵
众虑而从善故公府置参军事虽位高八命权重三军
苟好谋而成亦参于幕下迄于魏氏沿汉旧章洎有晋
将殄于全吴石苞责礼于孙楚由是府朝致敬稍用下
卷三 第 10a 页 WYG1072-0405a.png
寮逮南北分于帝郊华夷寖于王泽而此官之选益以
众矣及隋平江岭唐有天下圣人贵因循而重改作思
豫备而戒不虞故因其名而降之秩则殷周之损益可
知也至若两京垂戎于四方府吏同体于郎署非夫公
卿盛德之胤才望当仁之流不可膺其任今王国多士
贤能岁益职员之外犹以命之取类乎律吕起于黄钟
沧浪发于清汉人皆以为美也赵郡李諲碣石峰峦丛
台桢干婴年闻礼敬睦传于家庭绮岁入官名节动于
卷三 第 10b 页 WYG1072-0405b.png
寮友敏以经德清而达和自怀济众人之心仍有封侯
之骨嘉鱼在藻良马食苗如其人有其位干云萌于甲
拆贯革兆于机张且曰清阶因之故事则钟繇李胤魏
舒王尊事炳于前代韦仆射李大夫陆少保杜尚书功
宣于盛朝叔父侍郎发迹于河南黄门顾公渐羽于京
兆骥子蹑乘黄之皂鹓雏入威凤之巢荣縻九霄纵游
千里其可必也夫其职谐易简道在中和高步同于列
仙弹冠预于朝会若乃簿书堆案则誉发彀中醪醴蒲
卷三 第 11a 页 WYG1072-0405c.png
壶亦名高方外动静皆适刚柔两持是以为从事者所
贵师古之事车服盘盂毕闻旌记用垂后代饰布德音
况朝之命官阙而不载以华闻于旧史请以直书故略
具所知疑殆颇阙云尔
   河南府参军壁记
文与武邦之大司参以弥纶而果于折中军以厉禁而
阙其暴蔑弥纶之谓文厉禁之谓武居一称而兼二义
参军有焉汉车骑将军张温行司空专征关右始徵幽
卷三 第 11b 页 WYG1072-0405d.png
州刺史陶谦参军事由是上将之府以为常仪魏骠骑
将军石苞镇扬州晋文王命孙楚参苞军事宾主降礼
始于孙石时方用武则军师之谋主天下乂安则府公
之属吏盖因府郡之长使持节领诸军故虽列曹悉以
参军为号若以汉晋俦于圣代郡国比于神州则治乱
不侔而小大相妨矣参军自国朝以来跻盛位者数十
人远则仆射韦公师保中朝今则中丞蒋公澄清东夏
用贤而衣冠焯叙踵武而声度相邻选部所以较卿佐
卷三 第 12a 页 WYG1072-0406a.png
之材举公侯之胄是以慎署斯职而要其德艺传所谓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处下僚而无咎悔从吏道而
获安閒差池鹓鹭之间宴息风云之外矣京兆韦昱门
高器全其文也若英敷华其武也长剑淬锷朗玉调律
鸷禽乘秋服楚传之训诫传汉相之经术每从容府中
或有异政虽不吾以必预咨谋如川决防如竹迎刃夫
然则贵与寿功与名非斯人而谁获君子之所贵者名
位不失其人声闻不忘于后故蒐录官族第其迁授俾
卷三 第 12b 页 WYG1072-0406b.png
将来俊茂有所观焉时天宝九载九月十三日记
   安阳县令厅壁记
令长之位详于汉官土地之宜列于禹贡谈者备矣而
词人略焉则此官之职守此境之风俗可知也国朝之
有天下淇漳之间于京师为近守宰之寄于元元最亲
故授署此官延至王庭曲蒙睿渥制令褒赐与内官同
法清贯往往超拜天宝以来东北隅节度位冠诸侯按
数军钲鼓兼本道连帅以河北贡篚征税半乎九州边
卷三 第 13a 页 WYG1072-0406c.png
于山戎岁备勍寇每置长吏朝廷特难之或操尚亏渝
或中丞迁换或流亡未复或委罪刑书由是使臣慎简
其人密表陈请钟恩光于异土萃人物于东州不然何
公方振羽青云胡为而在此堂也公以德行文学为人
伦羡慕自是而道艺邻于昔贤自登封主簿抚有兹邑
以西门沉巫为不仁仲康解绶为断酌古中道为今令
图下车无何休闻四塞他疆之人父母之尸祝之则境
内之欢可以心见君子哉至若由身立政谋近及远邑
卷三 第 13b 页 WYG1072-0406d.png
人趋拜静闻堂上之琴军师往来潜预幕中之画所利
者大岂惟安阳夫然则繁缨曲县衷甸四牡人所愿也
于公宜之记事者志盛德而旌善人今特书公何尊王
命其春秋之义欤天宝十载记
   临湍县令厅壁记
邓为天下扄闼两都南蔽秦汉以来多封将相姻戚故
其人益豪彊内全邑曰南阳曰穰曰临湍盖古新城也
穰州府所理吏不暇息南阳领户既寡奸侠所归惟临
卷三 第 14a 页 WYG1072-0407a.png
湍境清人閒从仕者所乐开元裂此乡三千户为菊潭
县天宝至德之间狂虏南侵南阳为战地地荒人散千
里无烟犹以邮置之冲往复王命权置官吏招集疲人
如寒加裘如馁并食圣朝临下有赫哀抚兆人诛元凶
清天下诏方镇选良吏平昌孟威字承颜自左骁位兵
曹参军本道节度使表为此县始至户不盈百为政七
月尽室而归者千馀家难矣哉古之为政者先诸人后
诸身先其人则人不劳后其身则身自逸承颜勤恤老
卷三 第 14b 页 WYG1072-0407b.png
幼而休息之损有馀补不足而煦育之人谕其心则不
劳而理矣古之来者观诸其家知乃为政承颜奉版舆
冒虏尘北越巩洛归家于汉上又以清白之禄为甘旨
之资臣子之道卓然则其馀可知也令长品秩章绶人
皆知之故不书今所书仪能也宝应二年七月甲辰左
补阙李华记
   故中岳越禅师塔记
智之深者反照仁之大者无思反照而万类同明无思
卷三 第 15a 页 WYG1072-0407c.png
而一切咸寂真如住乎无住妙有生乎不生惟禅师至
其极也禅师法号常超发定元于大照大师垂惠用于
圣善和上證无得于敬受阇黎司徒郭公举为东京大
德御史中丞郑公表敷教于三吴乃沿汉至黄鹤矶州
长候途四辇瞻绕请主大云寺浩浩群醉愿沾醒药于
是以梵网地还其本源楞伽法门照彼真性荆越之俗
五都侨人有度者矣宝应二年暮春季旬之二日證灭
于禅居缞杖百千江哀山悴凡入诸佛正位二十九夏
卷三 第 15b 页 WYG1072-0407d.png
存父母遗体五十九年门人宝藏熙怡等号捧香氎建
塔东冈遵像法也禅师沧州人姚姓灵和应于海碣弱
岁齿于儒者既而舍孔氏之经为释门之胤闻西河摄
护第一乃往从师次诸嵩颍服勤上法理妙词简神凝
道深盖六度之龟麟人天之海岳也嗟夫雨宝之珠伏
于泥下燎原之火隐在木中开示有期继生宗范摩诃
达摩以智月开瞽法雷破聋七叶至大照大师门人承
嘱累者曰圣善和上环注源流含灵福备乃灌其顶龙
卷三 第 16a 页 WYG1072-0408a.png
像如林及强敌逆天两京沦翳诸长老奉持心印散在
群方大怖之中人获依怙则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广矣
大矣觉之正之默兹(阙/)照不为深乎弟子司封员外郎
赵郡李华泣举双林敬表仁旨时广德二年正月六日
   卢郎中斋居记
鸿鹄溯清风凌颢气翱翔自得于冥冥之间故虞衡矰
缴不能为患甘刍礼秣羁絷骏骥首冠䥑锡身被缨镶
力方盛也骋于康逵及其殆也困于鞭策由是智者高
卷三 第 16b 页 WYG1072-0408b.png
鸿鹄而卑骏骥岂妄而论哉今凶渠假息五兵未偃庙
堂有风力之臣征镇皆方召之老则仁人静士戢伏自
持各其志也尚书左司郎中嗣渔阳公卢振字子厚奉
世德而聿修之味道风而游泳之处于九江南郭荒榛
之下不贻害于身不假力于人夷堆墆实洼阱寻尺无
遗材草木不移植书堂斋亭成于指顾高松茂条森于
门巷晏然燕居胜自我得君子出则行其志也公以瑚
琏之器为郎官以干将之断宰赤县君子入则善其身
卷三 第 17a 页 WYG1072-0408c.png
也公就鸿鹄之冥冥舍骐骥之驰骋况大江在下名山
当目嘉宾时来携手长望可以颐神远寿畅其天和浴
乎沂风乎舞雩吾与点也寻阳侨旧推仁人焉广德二
年四月五日赵郡李华云
   贺遂员外药园小山池记
悦名山大川欲以安身崇德而独往之士勤劳千里豪
家之制殚竭百金君子不为也贺遂公衣冠之鸿鹄执
宪起草不尘其心梦寐以青溪白云为念庭除有砥砺
卷三 第 17b 页 WYG1072-0408d.png
之材础礩之璞立而象之衡巫堂下有畚锸之坳圩埴
之凹随而象之江湖种竹艺药以佐正性华实相蔽百
有馀品凿井引汲伏源出山声闻池中寻窦而发泉跃
波转而盈沼支流脉散而满畦一夫蹑轮而三江逼户
千指攒石而群山倚蹊智与化侔至人之用也其间有
书堂琴轩置酒娱宾卑痹而敞若云天寻丈而豁如江
汉以小观大则天下之理尽矣心目所及自不忘乎赋情
遣辞取兴兹境当代文士目为诗园道在抑末敦元可
卷三 第 18a 页 WYG1072-0409a.png
以扶教赵郡李华举其略而记之
   鹗执狐记
某尝目异鸟击礼狐于中野双睛耀宿六翮垂云迅犹
电驰厉若霜杀吻决肝脑瓜刳肾肠昂藏自雄倏歘而
游问名于耕者对曰此黄金鹗也其何快哉因识之曰
仁人秉心哀矜不暇何乐之有曰是狐也为患大矣震
惊我姻族挠乱我闾里喜逃徐子之卢不畏申孙之矢
皇祇或者其恶贯盈而以鹗诛之予非斯禽之快也而
卷三 第 18b 页 WYG1072-0409b.png
谁为悲夫高位疾偾厚味腊毒遵道致盛或罹诸殃况
假威为孽能不速祸在位者当洒濯其心拔除凶慝恶
是务去福其大来不然则有甚于狐之害人庸忸于鹗
之能尔
   厨院新池记
遇知已而用者非唯于人物亦有之初厨院因前池馀
𣲖浸润坳堂数步及霤才供厨饪涤器而已邑大夫南
阳范愔迹累人群心在遐旷每沐浴之暇访道山林见
卷三 第 19a 页 WYG1072-0409c.png
其有天造池沼之形而遂为沟渎乃命黄冠等颐指广
袤凿周于下骈石以涯之蓄流以深之清澜忽平秋阴
满院执爨无欲清之仆挈瓶无汲深之劳不造机事而
功赡于物范公实所谓新池知已矣静胜则道纯境幽
则神完予与吴天师采真洞府朝夕窥临莹澈心胆滑
昏潜遁事苟惬于心则与登姑苏望五湖而齐矣故因
碑籀馀地刻而志之犹诗人有泌泉之作大历五年岁
号阉茂八月一日记
卷三 第 19b 页 WYG1072-0409d.png
   太子少师崔公墓志铭
圣唐祖宗重光丕变万国玄宗肃宗今上三后继明格
于上下其辅弼之臣曰赵公奉先少师之训有大功于
王室少师讳璟眰字某清河东武城人也惟成于姜水
氏曰有吕德莫厚乎粒蒸人大庭之烈也勋莫盛乎除
暴虎尚父之明也让莫大乎推社稷季子之高也丁公
之元子曰季克让乞归老于崔氏宜乎其盛也八代祖
元孙宋度支郎中以忠顺烈见危致命夫人携二子亮
卷三 第 20a 页 WYG1072-0410a.png
敬默依夫人之党挺志羁旅之中安亲危窘之际亮即
公七代祖也八为尚书一为仆射孙肇官至中书侍郎
元子北齐安州总管府掾讳道淹公之曾祖也生万年
主簿临洺令讳方骞公之大父也生武功主簿赠吏部
尚书讳贞固公之考也郎中珣王侍仆射利主公中书
之名望安州之道德临洺之爱人武功之体道荀淑
盛德及子陈寔以素风及孙诚哉吾闻其语矣今见其
人也公孙抱太夫人终童幼武功府君逝根于至性毁
卷三 第 20b 页 WYG1072-0410b.png
过乎哀乡党怜之皆曰纯孝既除丧外从礼训内积忧
慕啜菽饮水厉志读书诵无遗文释无遁义皆一览也
年十七与亲兄䀵同举明经调补梁州南郑尉转蜀州
晋原尉前后使臣表公第一迁大理评事亲累贬利州
葭葫丞历梓州盐亭丞乐天知命贞独自晦君子哉改
晋州司法参军政尤一道刺史按察使皆以上闻克河
东支使毕尚书构为连帅也假公判官仁者悦不仁者
惧遘厉终于官舍春秋四十权厝于山邙玄元庙西北
卷三 第 21a 页 WYG1072-0410c.png
原识与不识罔不相吊时人之安放后人之不幸荥阳
夫人郑氏皇朝兵部郎中卫州长史玄升之女吏部侍
郎平章事愔之妺终京兆崇贤里权殡于长安东南杜
陵原夫人鞙佩纷燧以宁颜色澄羃酒以奉蒸尝辅佐
君子黔娄之室也抚道贤子孟轲之母也内训倾谢妇
仪无师呜呼哀哉大历四年龟筮从吉嗣子圆尚书右
仆射赵国公哀奉先少师夫人之裳帷合祔于河南北
邙山某原礼也赵公初为益州刺史属逆藩内向天下
卷三 第 21b 页 WYG1072-0410d.png
兵起至尊出长安避狄未有岐下之都因奉表上迎保
宁圣德迁为中书令翼大明复天下肃宗申养玄宗申
慈赵公之宣力也事今上镇扬州为吏部尚书左仆射
崔氏之门公尽善哉洪河在北清洛在南二室之下邙
原高起是地也是宜君子幽宅宁于斯永保子孙昌于
斯其文曰翼翼孝嗣衔哀不言祇感永斯常试讨论齐
为霸国郑甸姬姜协德贻庆后昆在昔贞烈爰有魏屿
播迁建都公将南辕造舟人便开漕利源宜有令胤中
卷三 第 22a 页 WYG1072-0411a.png
书玉振安州荣道临洺体顺尚书葆光公以德镇既输
典刑亦清维晋天不我遗时将畴师夫人之德柔善有
则鼓钟于宫闻于四国从夫训子天下是式不及劬劳
赵公罔极克诞赵公蓼莪孝思奉若先训其贵如斯今
日之禄先人之慈保宁幽宅天地无期
   扬州司马李公墓志铭
公讳某字某赵郡高邑人也在昔咎繇谟明玄元道德
安武之功秦人息甲广武之略淮阴东面魏则中书为
卷三 第 22b 页 WYG1072-0411b.png
臣齐则常侍参佐命丞动邻邦明哲于周隋水部才冠
时伦训迪于忠孝国朝则蒲州之仁政赵州之懿德赵
州生晋阳尉讳某道崇位卑钟庆身后官婚人物为山
东上族五百馀年矣公少孤以经明行修登第直崇文
馆授雍丘尉属国家升中秦山县当驰道徵责万计临
事无违居至卑而不折当大务而不挠外兄许公苏尚
书颋特亲重之秩满考六经览群书手抄二百卷观其
仁义历交城尉无何丁内艰柴毁终礼授榆次尉裴尚
卷三 第 23a 页 WYG1072-0411c.png
书胄先为太原尹廉察河东公引公在幕贤者知劝不
仁者惧既而从调朝廷诏有司精求令长公以崇璧之
咨钟彝之重屈为萧令邑临古汴之冲每岁为害公因
租之集两税一石置于水滨治之为防水不败稼萧人
赖之徐方歌之则政之利人馀可知也选授太原府法
曹参军事大都阜殷嚣讼填积公镜其诈实皆叶身中
大原王之北门枕扼夷夏属强敌首乱悉众来攻公抚
弦登陴左右军师完城池溃凶丑有力焉诏加朝散大
卷三 第 23b 页 WYG1072-0411d.png
夫迁太子洗马拜右谕德进阶正议大夫东宫图书亡
逸有司命公留北部蒐访焉淮南节度故相崔尚书圆
表公为扬州右司马将任以州政方祖道遘厉而终享
年六十有六广德二年六月十三日也长子规前刑部
员外郎兼侍御史次子觐故沂州沂水县丞次子觌故
太原府榆次县尉次子岘前汾州平遥县丞幼子观前
左监门卫率府兵曹参军事泣血茹悲哀号万里求仁
者之助于江湖奉迎裳帷于太原归安洛汭礼罔不备
卷三 第 24a 页 WYG1072-0412a.png
某年月日窆于某原礼也规有公遗风国之才臣尝为
晋州吏职中外宣力王室闻于天下公其不亡矣公有
文有武简而能肃不伐其劳推其美于人神明质高嶷
如山孤味道于老庄还性于禅惠每涉危必免阽患无
伤冥然礼顺疑若灵助盖德之所至者也呜呼位不尊
寿不遐时耶命耶华于公诸从雁行为公所知感规之
孝祇述盛烈以慰诸孤之心其铭曰
贵为侯伯来日赫赫百夫之特所称者德神锡纯嘏道
卷三 第 24b 页 WYG1072-0412b.png
无违者淮南镇杨为右司马尝莅萧人萧人以淳尝掾
太原功宣北藩艾绶银章大夫之尊春秋匪懈荣于寝
门宜其永世天胡降戾仁而有子哀号万里维嵩之隅
维汾之涘我卜我筮寿宫修止与天无期宁极于斯子
孙百代拜手于斯
   著作郎赠秘书少监权君墓表
君姓权氏讳皋字士繇天水人符秦尚书仆射翼之后
世为著姓祖某父某咸有令德君既冠进士及第试临清尉
卷三 第 25a 页 WYG1072-0412c.png
持节兼本道使籍君表为蓟县尉充判官无何主将以
逆节露君乃诈死扶亲涉江既免祸累知几其神先帝
闻而叹之除评事御史方议大用属太夫人病危君侍
奉忧劳因中痼疾无何太夫人终君泣血三年厥疾用
加服除迁起居舍人著作郎大历元年四月某日不幸
逝于丹徒因殡焉享龄四十呜呼识者痛哭闻者痛心
君有大节不可夺大名不可掩大才不可及大行不可
名天与之仁不与之年哀哉自开元天宝以来高名下
卷三 第 25b 页 WYG1072-0412d.png
位华方疾不能备举然所忆者曰河南元君德秀元终
十年而南阳张君有略张没二年而君夭元之志如其
道德张之行如其经术君之才如其声望一人伦其瘁
乎公素与昌黎韩幼深京兆王镇卿洎华友善韩许君
曰可以为宰辅王评君曰可以为师保华评君曰分天
下之善恶一人而已矣夫人陇西李氏仁贤有一子某
生七年哀礼过成人呜呼有后哉朝廷赠君以秘书少
监悼贤也华自疾病风曳杖而往哭之尝闻师乙之言
卷三 第 26a 页 WYG1072-0413a.png
曰温良而能断者宜歌齐权君可谓温良而能断者也
故为齐风表君之墓云
忠于而国孝于而家洁而不滓瑜而不瑕仁胡不寿为
善者何君不幸耶时不幸耶
   元鲁山墓碣铭(并序/)
维唐天宝十二载九月二十七日鲁山令河南元公终
于陆浑草堂春秋五十九服名节者无不痛心呜呼堂
内有篇简巾褐枕履琴杖箪瓢而已堂下有接宾之位
卷三 第 26b 页 WYG1072-0413b.png
孤甥受学之室过是而往无以送终名高之士陆浑尉
梁园乔潭赙以清白之俸遂其丧葬以明月十二日窆
于所居南冈礼也公讳德秀字紫芝延州使君之子后
魏七叶易为元公其裔也世有明哲承而述之幼挺全
德长为律度神体和气貌融视色知教不言而信大易
之易简黄老之清净惟公备焉延州即世之后昆弟凋
落慈亲羸老无小无大仰给于公及应府贡如京师不
忍离亲躬负安舆往复千里以才行第一进士登科丁
卷三 第 27a 页 WYG1072-0413c.png
艰声动于心既过苴枲刺血画佛像写经以不赀之身
申罔极之报食无盐酪居无爪剪者三年先人未祔于
兆身迫堂室缄未忘之哀参调求仕铨试超等补南和
尉黜陟使以至行上闻授左龙武军录事因坠伤足乐
正之忧愀然满容以甥侄婚仕为念受署鲁山令以痼
疾不能趋拜故后长吏佥以客礼待之尝获盗未刑属
滨山之乡称猛兽为害盗请于庭曰感明府慈仁愿杀
兽赎罪公哀而许焉僚佐坚请公旡变虑乃从破械纵
卷三 第 27b 页 WYG1072-0413d.png
之盗果尸兽复命吏人老幼咨嗟震动发于庭宇播于
四邻则政化之行可知也公自幼居贫累服齐斩故不
及亲在而娶既孤之后单独终身人或以绝后谕焉对
曰兄有息男不旷先人之祀矣历官俸禄悉以经营葬
祭衣食孤遗代下之日柴车而返南游陆浑考一亩之
宅发八笥之直唯匹帛焉居无扃钥墙藩之禁达生齐
物从其所好时属歉岁涉旬无烟弹琴读书不改其乐
好事者携酒食以馈之陶陶然脱遗身世涵泳道德拔
卷三 第 28a 页 WYG1072-0414a.png
清尘而栖颢气中古以降公无比焉知我或希晦而不
耀故也是宜为国老更论道佐世而羔雁不至殁于空
山可胜恸耶所著文章根玄极则道演寄情性则玄于
思善人则礼咏多能而深则广吴公子观乐旷达而妙
则现题穷于性命则蹇士赋可谓与古同辙自为名家
者也又其恶万金之藏鄙十卿之禄富贵之辩吾得其
真至哉元公越轶古今冲邃冥冥纯朗朴浑范于生灵
凡与门人吟慕遗风谥曰文行先生从古也夫诔德铭
卷三 第 28b 页 WYG1072-0414b.png
功厥义有三上以简神明中以铺光烈下以耸示后人
斯文之作由此志也其铭曰
天地元醇降为仁人隐耀韬精凝和葆神道心玄微消
息诎伸载袭先猷竭尽报亲贞玉白华不缁不磷纵翰
祥风蜕迹泥尘今则已矣倏反其真仰德如在瞻贤靡
因怀哉永思泣涕铭云
 
 李遐叔文集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