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补注杜诗 提要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1a 页 WYG1069-000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二
 补注杜诗       别集类一(唐/)
  提要
    (臣/)等谨案补注杜诗三十六卷宋黄希原本
    而其子鹤续成之者也希字梦得宜黄人登
    进士第官至永新令尝作春风堂于县治杨
    万里为作记今载诚斋集中鹤字叔似著有
    北匆寓言集今已久佚希以杜诗旧注每多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1b 页 WYG1069-0001b.png
    遗舛尝为随文补缉未竟而殁鹤因取椠本
    集注即遗藁为之正定又益以所见积三十
    馀年之力至嘉定丙子始克成编书首原题
    补千家集注杜工部诗史所列注家姓氏实
    止一百五十一人注中徵引则王洙赵次公
    师尹鲍彪杜修可鲁訔诸家之说为多其他
    亦寥寥罕见而当时所称为苏注者乃并见
    采缀盖坊行原有千家注本鹤特因而广之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2a 页 WYG1069-0002a.png
    故以补注为名其郭知达九家注蔡梦弼草
    堂诗笺视鹤本成书稍前(案知达本成于淳/熙辛丑在鹤本前)
    (三十馀年梦弼成于嘉泰/甲子在鹤本前十有二年)而注内无一字引
    及殆流传未广偶未之见也书中凡原注各
    称某曰其补注则称希曰鹤曰以别之大旨
    在于按年编诗故冠以年谱辨疑用为纲领
    而诗中各以所作岁月注于逐篇之下使读
    者得考见其先后出处之大致其例盖始于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2b 页 WYG1069-0002b.png
    黄伯思后鲁訔等踵加考订至鹤父子而益
    推明之钩稽辨證亦颇具苦心其间牴牾不
    合者如赠李白一首鹤以为开元二十四年
    游齐赵时作不知甫与白初未相见至天宝
    三四载白自供奉被放后始相遇于东都观
    甫寄白二十韵诗所云乞归优诏许遇我宿
    心亲者是其确證鹤说殊误又郑驸马宅宴
    洞中一首鹤谓与重题郑氏东亭诗皆在河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3a 页 WYG1069-0002c.png
    南新安县作不知长安志有莲花洞在神禾
    原郑驸马之居即诗所云洞中并不在新安
    不可与东亭混而为一又高都护骢马行鹤
    以为天宝七载作考高仙芝平小勃律后以
    天宝八载方入朝诗中有飘飘远自流沙至
    语则当在八载而非七载又遣兴诗赫赫萧
    京兆句鹤以京兆为萧至忠不知至忠未尝
    官京兆尹诗中所指当是萧炅又喜雨一首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3b 页 WYG1069-0002d.png
    鹤谓永泰元年所作考诗末甫自注浙右多
    盗贼语正指宝应元年袁晁之乱诗当作于
    是年时甫方在梓阆间故有巴人之句鹤说
    非是似此者尚数十条皆为疏于考核又题
    与诗皆无明文不可考其年月者亦牵合其
    一字一句强为编排殊伤穿凿然其考据精
    核者后来注杜诸家亦往往援以为證故无
    不攻驳其书而终不能废弃其书焉乾隆四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4a 页 WYG1069-0003a.png
     十六年五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 费 墀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5a 页 WYG1069-0003c.png
补注杜诗原序
居谊儿时闻先君乐道永新大夫黄公之贤至则令出
拜且曰此乡先生可师法者也居谊虽不敏心窃识之
及壮读公之文知其博览群书于经史子集章句训诂
靡不通究于是有感先君所以幸教小子之意欲就正
焉而公则仙去矣晚岁杜门公之子鹤过而道旧出其
纪年补注诗史一编蹙然请曰鹤先人生平嗜此恨旧
注舛疏补订未竟赍志以殁不肖勉卒先业馀三十年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5b 页 WYG1069-0003d.png
所谓千四百篇者不敢谓尽知工部意庶几十七八矣
盍为我序之退披其编诗以年次意随篇释冠以谱辨
视旧加详至谓耒阳乃瘗宗文高都护之非适吕太一
之非官又皆意逆而得之往往前辈或未及不但成先
志而已昔杜预注春秋左传世以预为丘明忠臣黄氏
父子用功此诗谓非忠于工部不可然春秋系年日书
甲子预以历法推考有未合则归之史误工部虽号诗
史凡所纪述非必如春秋书法之密后数百年而生必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6a 页 WYG1069-0004a.png
欲一一推见当时岁月先后亦难矣矧诗自风雅而下
惟工部为宗其渊深浩博后人莫窥涯涘有谓工部胸
中凡几国子监又谓不行一万里不读万卷书不可以
观杜诗近世锓板注以集名者毋虑二百家固宜钩析
證辨无复馀蕴而补遗订谬方来未已信知工部之诗
可观不可尽然吾于是编又得以窥黄氏家学之懿慰
满夙心云宝庆二年三月清明日郡人董居谊仁甫序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7a 页 WYG1069-0004c.png
补注杜诗跋
山谷尝谓老杜作诗无一字无来处第恨后人读书少
不足以知之今生乎数百载之后欲探古人之心于数
百载之前凡诸家笺注之所未通者皆断以已见自非
胸中有万卷书其敢任此责耶黄氏之于此诗盖如班
马父子之作史凡两世用工矣积两世之学以研精覃
思是宜援据淹该非诸家之所敢望也博洽君子以诸
家旧注与此合而观之则是非得失当有能辨之者宝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7b 页 WYG1069-0004d.png
庆丙戍仲夏富沙吴文跋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8a 页 WYG1069-000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补注杜诗        宋 黄希 原本
               黄鹤 补注
  传序碑铭
   唐新书杜工部传       宋 祁
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楚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
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玄宗开元二十五年甫预/京兆荐贡而考功下之)天宝十
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8b 页 WYG1069-0005b.png
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
参军数上赋颂(数色角/切频也)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
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自七岁
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
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
作虽不足鼓吹六经先鸣诸子至沉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
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会禄山乱天子
入蜀(天宝十四载安禄山反于范阳明年改元至德/六月禄山犯长安车驾幸剑外七月即位灵武)甫避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9a 页 WYG1069-0005c.png
走三川(三川县/属鄜州)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
得至德二载亡走凤翔上谒拜左拾遗与房琯为布衣
交琯时败陈涛斜又以客董廷兰罢宰相甫上疏言罪
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推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
罪绝言者路帝解甫谢且称琯宰相子少自树立为醇
儒有大臣体时论许琯才堪公辅陛下果委而相之观
其深念主忧义形于色然性失于閒酷嗜鼓琴廷兰托
琯门下贫疾昏老依倚为非琯爱惜人情一至玷污臣叹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9b 页 WYG1069-0005d.png
其功名未就志气挫衄(衄尼/六切)观陛下弃细录大所以冒
死称述涉近讦激违忤圣心陛下赦臣百死再赐骸骨
天下之幸非臣独蒙然帝自是不甚省录时所在寇夺
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
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乾元元年甫自左/拾遗移华州掾)关辅饥
辄弃官去客秦州负薪采橡栗自给流落剑南(乾元二/年夏甫)
(弃官去华之秦十月发秦/州十二月离同谷至剑南)结庐成都西郭(上元元年成/都尹裴冕为)
(甫卜筑草堂于/浣花溪以居)召补京兆功曹参军不至会严武节度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10a 页 WYG1069-0006a.png
剑南东西川往依焉(广德元年甫补京兆功曹不赴明/年郑国公严武复出节度剑南东)
(西两/川)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
旧待甫甚善亲诣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
诞尝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亦暴猛外若
不为忤中衔之一日欲杀甫及梓州刺史章彝集吏于
门武将出冠钩于帘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独杀彝
(鲁訔曰以甫诗考之严武来镇/蜀章彝已交印入觐史当失之)武卒崔盰等乱甫往来
梓夔间大历中出瞿塘下江陵溯沅湘以登衡山因客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10b 页 WYG1069-0006b.png
耒阳(耒阳县在衡/州之东南)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
具舟迎之乃得还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夕卒年五
十九(夕或作昔元尝考之于诗子美以大历五年夏四/月湖南兵马使臧玠杀其团练使崔灌乃避地入)
(衡州至耒阳游岳祠以大水涉旬不得食耒阳县令聂/侯具舟迎之水涨遂泊方田驿子美以诗谢之继而沿)
(湘流将适汉阳暮秋归秦有诗留别湖南幕府亲友则/秋已还潭暮秋北首岂以是夏而溺死耒阳乃复有此)
(作耶盖子美之卒当在衡湘之间秋冬之际元氏墓志/略见本末唐史氏惑于刘斧摭遗小说之言曰子美由)
(蜀往耒阳以诗酒自适一日过江上洲中饮醉不能复/归宿酒家是夕江水暴涨子美为惊湍漂泛其尸不知)
(落于何处玄宗还南内思子美诏求之聂令乃积空土/于江上曰子美为白酒牛炙胀饫而死葬于此矣以此)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11a 页 WYG1069-0006c.png
(闻玄宗故唐史氏因有牛炙白酒大/醉一夕卒之语信哉史氏之讹明矣)甫放旷不自检好
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尝从
白及高适过汴州酒酣登吹台(吹赤伪切今东京城/东南隅繁台是也)
慨怀古人莫测也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
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赞曰唐兴诗人承陈隋风流浮靡相矜至宋之问沈佺
期等研揣声音浮切不差而号律诗竞相沿袭逮开元
间稍裁以雅正然恃华者质反好丽者壮违人得一槩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11b 页 WYG1069-0006d.png
皆自名所长至甫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
他人不足甫乃厌馀残膏剩馥沾丐后人多矣故元稹
谓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甫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
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昌黎韩愈于文章慎许可至
歌诗独推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诚可信云
   唐杜工部墓志铭      元稹撰
叙曰余读诗至杜子美而知古人之才有所总萃焉始
尧舜之君臣以赓歌相和是后诗人继作历夏殷周千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12a 页 WYG1069-0007a.png
馀年仲尼缉拾选练取其干预教化之尤者三百篇其
馀无闻焉骚人作而怨愤之态繁然犹去风雅日近尚
相比拟秦汉已还采诗之官既废天下俗谣民讴歌颂
讽赋曲度嬉戏之词亦随时间作至汉武赋柏梁诗而
七言之体兴苏子卿李少卿之徒尤工为五言虽句读
文律各异雅郑之音亦杂而词意阔远指事言情自非
有为而为(为上于伪/切下如字)则文不妄作建安之后(建安乃汉/献帝年号)
天下文士遭罹兵战曹氏父子(曹操/曹丕)鞍马间为文往往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12b 页 WYG1069-0007b.png
横槊赋诗(槊音朔/矛属也)故其遒文壮节抑扬怨哀悲离之作
(怨一/作冤)尤极于古晋世风槩稍存齐宋之间教失根本士
子以简慢矫饰舒徐相尚文章以风容色泽放旷精清
为高盖吟写性灵流连光景之文也意义格力固无取
焉陵迟至于梁陈淫艳刻饰佻巧小碎之词剧(佻敕聊/切偷也)
(一无/剧字)又宋齐之所不取也唐兴学官大振历世之文能
者互出而又沈宋之流(沈佺期/宋之问)研练精切稳顺声势谓
之为律诗由是而后文变之体极焉然而好古者遗近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13a 页 WYG1069-0007c.png
务华者去实效齐梁则不逮于魏晋工乐府则力屈于
五言律切则骨格不存闲暇则纤秾莫备至于子美盖
所谓上薄风雅下该沈宋言夺苏李(苏武/李陵)气吞曹刘(吞/一)
(作奋曹/植刘桢)掩颜谢之孤高(颜延年/谢灵运)杂徐庾之流丽(徐陵/庾信)
得古人之体势而兼昔人之所独专矣如使仲尼考锻
其旨要尚不知图其多乎哉(图一/作贵)苟以为能所不能无
可无不可则诗人已来未有如子美者是时山东人李
白亦以奇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余观其壮浪纵恣摆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13b 页 WYG1069-0007d.png
去拘束摹写物象及乐府歌诗诚亦差肩于子美矣至
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奋迈
而风调清深(奋一/作豪)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
历其藩翰况壸奥乎(壸一/作堂)予尝欲条析其文体别相附
与来者为之准特病懒未就尔适遇子美之孙嗣业启
子美柩之襄祔事于偃师(偃师县属/今河南府)途次于荆楚(荆州/江陵)
(府/也)雅知余爱言其大父之为文拜余为志辞不能绝余
因系其官阀而铭其卒葬云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14a 页 WYG1069-0008a.png
系曰晋当阳成侯姓杜氏下十世而生依艺令于巩(巩/县)
(属河/南府)依艺生审言审言善诗官至膳部员外郎审言生
闲闲生甫闲为奉天令甫字子美天宝中献三大礼赋
明皇奇之命宰相试文文善授右卫率府胄曹属京师
(玄宗天宝十四载/安禄山反于范阳)步谒行在拜左拾遗岁馀以直言
失官出为华州司功(肃宗至德二年甫走凤翔上谒肃/宗授左拾遗乾元元年因言房琯)
(不宜罢相遂自/拾遗出掾华州)寻迁京兆功曹(代宗广德元年甫/补京兆功曹不赴)剑南
节度使严武(广德二年严武以黄门侍/郎再出镇剑南东西两川)状为工部员外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14b 页 WYG1069-0008b.png
郎参谋军事旋又弃去扁舟下荆楚间竟以寓卒旅殡
岳阳(大历五年夏甫避臧玠之乱入衡州沿湘流将适/汉阳暮秋将归秦是岁秋冬之交卒于衡岳之间)
(稿葬耒阳至元和中其孙始归葬于河南巩县元微之/为志今耒阳有甫墓是岂微之但为志而不克迁或已)
(迁而故冢/尚存耶)享年五十有九夫人弘农杨氏女父曰司农
少卿怡四十九年而终嗣子曰宗武病不克葬殁命其
子嗣业嗣业以家贫无以给丧收什乞丐焦劳昼夜去
子美殁后馀四十年然后卒先人之志亦足为难矣
铭曰维元和之癸已粤某月某日之佳辰合窆我杜子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15a 页 WYG1069-0008c.png
美于首阳之山前(按后汉书桓荣传首阳/山在今偃师县之西北)呜呼千岁而
下曰此文先生之古坟
   题杜子美坟        韩 愈
何人凿开混沌壳二气由来有清浊孕其清者为圣贤
钟其浊者成愚朴英豪虽没名犹嘉不肖虚死如蓬麻
荣华一旦世俗眼忠孝万古贤人芽有唐文物盛复全
名书史册俱才贤中间诗笔谁清新屈指都无四五人
独有工部称全美当日诗人无拟伦笔追清风洗俗耳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15b 页 WYG1069-0008d.png
心夺造化回阳春天光晴射洞庭秋寒玉万顷清光流
我常爱慕如饥渴不见其面生闲愁今春偶客耒阳路
凄惨去寻江上墓召朋特地踏烟芜路入溪村数百步
招手借问骑牛儿牧儿指我祠堂路入门古屋三四间
草茅缘砌生无数寒竹珊珊摇晚风野蔓层层缠庭户
升堂再拜心恻然心欲虔启不成语一堆空土烟芜里
虚使诗人叹悲起怨声千古寄西风寒骨一夜沉秋水
当时处处多白酒牛肉如今家家有饮酒食肉今如此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16a 页 WYG1069-0009a.png
何故常人无饱死子美当日称才贤聂侯见待诚非喜
洎乎圣意再搜求奸臣以此欺天子捉月走入千丈波
(李白入/水捉月)忠諌便沉汨罗底(屈原/沉湘)固知天意有所存三贤
所归同一水过客留诗千百人佳词绣句虚相美坟空
饫死已传闻千古丑声竟谁洗明时好古疾恶人应以
我意知终始
   遗补杜子美传       李 观
唐杜甫子美诗有全才当时一人而已洎失意蓬走天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16b 页 WYG1069-0009b.png
下由蜀往耒阳依聂侯不以礼遇之子美忽忽不怡多
游市邑村落间以诗酒自适一日过江上洲中饮既醉
不能复归宿酒家是夕江水暴涨子美为惊湍漂泛其
尸不知落于何处洎玄宗还南内思子美诏天下求之
聂侯乃积空土于江上曰子美为白酒牛炙胀饫而死
葬于此矣以此事闻玄宗吁聂侯当以实对天子也既
空为之坟又丑以酒炙胀饫之事子美有清才者也岂
不知饮食多寡之分哉诗人皆憾之题子美之词皆有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17a 页 WYG1069-0009c.png
感叹之意知非酒炙而死也高颙宰耒阳有诗曰诗名
天宝大骨葬耒阳空虽有感终不灼然唐贤诗曰一夜
耒江雨百年工部坟独韩文公诗事全而明白知子美
之坟空土也又非因酒炙而死耳
   杜工部诗史旧集序     王 洙
叙曰杜甫字子美襄阳人徙河南巩县曾祖依艺巩令
祖审言膳部员外郎父闲奉天令甫少不羁天宝中献
三赋召试文章授河西尉辞不行改右卫率府胄曹天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17b 页 WYG1069-0009d.png
宝末以家避乱鄜独转陷贼中至德二载窜归凤翔谒
肃宗授左拾遗诏许至鄜迎家明年收京扈从还长安
房琯罢相甫上疏言琯有才不宜废免肃宗怒贬琯邠
州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属关辅饥乱弃官之秦州又
居成州同谷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遂入蜀卜居成都
浣花里复适东川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以道阻不赴
欲如荆楚上元二年闻严武镇成都自阆挈家往焉武
归朝廷甫浮游左蜀诸郡往来非一武再镇两川奏为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18a 页 WYG1069-0010a.png
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永泰元年夏武卒郭
英乂代武崔旰杀英乂杨子琳柏正节戈兵攻旰蜀大
乱甫逃至梓州乱定归成都无所依乃泛江游嘉戎次
云安移夔州大历三年春下峡至荆南又次公安入湖
南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尝至岳庙阻暴水旬日
不得食耒阳聂令知之自具舟迎还五年夏一夕醉饱
卒年五十九观甫诗与唐实录犹槩见事迹比新书列
传彼为舛驳(传云召试京兆兵曹而集有官定后戏赠/诗注云初授河西尉辞改右卫率府胄曹)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18b 页 WYG1069-0010b.png
(传云遁赴河西谒肃宗于彭原而集有喜达行在诗注/云自京窜至凤翔传云严武卒乃游东蜀依高适既至)
(而适卒按适自东川入朝拜右散骑常侍乃卒又集有/忠州闻高常侍亡诗传云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乱)
(乃游襄衡而集有居江陵及公安诗至多传云甫永秦/二年卒而集有大历五年正月追酬高蜀州诗及别题)
(大历年/者数篇)甫集初六十卷今秘府旧藏通人家所有称大
小集者皆亡逸之馀人自编摭非当时第叙矣蒐裒中
外书凡九十九卷(古本二卷蜀本二十卷集略十五卷/樊晃序小集六卷孙光宪序二十卷)
(郑文宝序少陵集二十卷别题/小集二卷孙仅一卷杂编三卷)除其重复定取千四百
有五篇凡古诗三百九十有九近体千有六起太平时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19a 页 WYG1069-0010c.png
终湖南所作视居行之次若岁时为先后分十八卷又
别录赋笔杂著二十九篇为二卷合二十卷意兹未可
谓尽它日有得尚副益诸宝元二年十月翰林学士兵
部郎中知制诰史馆修撰王洙原叔记
   读杜工部诗集序      孙 仅
叙曰五常之精万象之灵不能自文必委其精萃其灵
于伟杰之人以涣发焉故文者天地真粹之气也所以
君五常母万象也纵出横飞疑无涯隅表乾里坤深入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19b 页 WYG1069-0010d.png
隐奥非夫腹五灵精心万象灵神合冥会则未始得之
矣夫文各一而所以用之三谋勇正之谓也谋以始意
勇以作气正以全道苟意乱思率则谋沮矣气萎体瘵
则勇丧矣言刍辞芜则正塞矣是三者迭相羽翼以济
乎用也备则气淳而长剥则气散而涸中古而下文道
繁富风若周骚若楚文若西汉咸角然天出万世之衡
轴也后之学者瞽实聋正不守其根而好其枝叶由是
日诞月艳荡而莫返曹刘应杨之徒唱之(曹植刘桢/应璩杨脩)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20a 页 WYG1069-0011a.png
谢徐庾之徒和之(沈休文谢灵/运徐陵庾信)争柔斗葩联组擅绣万
钧之重烁为锱铢真粹之气殆将灭矣洎夫子之为也
剔陈梁乱齐宋抉晋魏潴其淫波遏其烦声与周楚西
汉相准的其夐邈高耸则若凿太虚而嗷万籁其驰骤
怪骇则若仗天策而骑箕尾其首截峻整则若俨钩陈
而界云汉枢机日月开阖雷电昂昂然神其谋挺其勇
握其正以高视天壤趋入作者之域所谓真粹气中人
也公之诗支而为六家孟郊得其气焰张籍得其简丽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20b 页 WYG1069-0011b.png
姚合得其清雅贾岛得其奇僻杜牧薛能得其豪健陆
龟蒙得其赡博皆出公之奇偏尔尚轩轩然自号一家
赫世烜俗后人师拟不暇矧合之乎风骚而下唐而上
一人而已是知唐之言诗公之馀波及尔于戏以公之
才宜器大任而颠寇虏汩没蛮夷者屯于时耶戾于命
耶将天嗜厌代未使斯文大振耶惟道振当世而泽化
后人斯不朽矣因览公集辄泄其愤以书之
   杜工部诗后集序      王安石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21a 页 WYG1069-0011c.png
序曰予考古之诗尤爱杜甫氏作者其辞所从出一莫
知穷极而病未能学也世所传已多计尚有遗落思得
其完而观之每一篇出自然人知非人之所能为而为
之者惟其甫也辄能辨予之令鄞(县名属/明州)客有授予古
之诗世所不传者二百馀篇观之予知非人之所能为
而为之实甫者其文与意之著也然甫之诗其完见于
今者自予得之世之学者至乎甫而后为诗不能至要
之不知诗焉尔呜呼诗其难惟有甫哉自洗兵马下序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21b 页 WYG1069-0011d.png
而次之以示知甫者且用自发焉皇祐壬辰五月日临
川王安石序
   成都草堂诗碑序      胡宗愈
序曰草堂先生谓子美也草堂子美之故居因其所居
而号之曰草堂先生先生自同谷入蜀遂卜成都浣花
江上万里桥之西为草堂以居焉唐之史记前后牴牾
先生至成都之年月不可考其后先生寄题草堂云经
营上元始断手宝应年然则先生之来成都殆上元之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22a 页 WYG1069-0012a.png
初乎严武入朝先生送武至巴西遂如梓州蜀乱乃之
阆州将游荆楚会武再镇两川先生乃自阆州挈妻子
归草堂武辟先生为参谋武卒蜀又乱先生去之东川
移居夔州遂下荆渚溯沅湘上衡山卒于耒阳先生以
诗鸣于唐凡出处去就动息劳佚悲欢忧乐忠愤感激
好贤恶恶一见于诗读之可以知其世学士大夫谓之
诗史其所游历好事者随处刻其诗于石及至成都则
阙然先生之故居松竹荒凉略不可记今丞相吕公镇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22b 页 WYG1069-0012b.png
成都复作草堂于先生之旧址绘先生之像于其上宗
愈假符于此乃录先生之诗刻石置于草堂之壁间先
生虽去此而其诗之意有在于是者亦附其后庶几好
事者于以考先生去来之迹云元祐庚午资政殿学士
中大夫知成都军府事胡宗愈序
   编次杜工部诗序      鲁 訔
骚人雅士同知祖尚少陵同欲模楷声韵同苦其意律
深严难读也余谓少陵老人初不事艰涩左隐以病人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23a 页 WYG1069-0012c.png
其平易处有贱夫老妇所可道者至其深纯宏妙千古
不可追迹则序事稳实立意浑大遇物写难状之景纾
情出不说之意借古的确感时深远若江海浩溔(溔以/沼切)
(大水/貌)风云荡汩蛟龙鼋鼍出没其间而变化莫测风澄
云霁象纬回薄错峙伟丽细大无不可观离而序之次
其先后时危平俗美恶山川夷险风物明晦公之所寓
舒局皆可槩见如陪公杖屦而游四方数百年间犹对
面语何患于难读耶名公巨儒谱叙注释是不一家用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23b 页 WYG1069-0012d.png
意率过异说如猬余因旧集略加编次古诗近体一其
先后摘诸家之善有考于当时事实及地里岁月与古
语之的然者聊注其下若其意律乃诗之六经神会意
得随人所到不敢易而言之叙次既伦读之者如亲罹
艰棘虎狼之惨为可惊愕目见当时氓庶被削刻转涂
炭为可悯因感公之流徙始而适中而瘁卒至为少年
辈侮忽以讫死为可伤也绍兴癸酉五月晦日丹丘冷
斋鲁訔序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24a 页 WYG1069-0013a.png
   增修王原叔编次杜诗后记  王 琪
近世学者争言杜诗爱之深者至剽掠句语迨所用险
字而模画之沛然自以绝洪流而穷深源矣又人人购
其亡逸多或百馀篇少或数十句藏弆矜大复自以为
有得翰林王君原叔尤嗜其诗家素蓄先唐旧集及采
秘府名公之室天下士人所有得者悉编次之事具于
记于是杜诗无遗矣子美博闻稽古其用事非老儒博
士罕知其自出然讹缺久矣后人妄改而补之者众莫之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24b 页 WYG1069-0013b.png
遏也非原叔多得其真为害大矣子美之诗词有近质
(如麻鞋见天子垢/腻脚不袜之句)所谓转石于千仞之山势也学者
尤效之而过甚岂远大者难窥乎然夫子之删诗也至
于桧曹小国寺人女子之诗苟中法度或取而弦歌善
言诗者岂拘于人哉原叔虽自编次余病其卷帙之多
而未甚布暇日与苏州进士何君瑑丁君脩得原叔家
藏及今古诸集聚于郡斋而参考之三月而后已义有
兼通者亦存而不敢削阅之者固有浅深也而又吴江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25a 页 WYG1069-0013c.png
邑宰河东裴君煜取以覆视乃益精密遂镂于板庶广
其传或俾余序于篇者曰如原叔之能文称于世止作
记于后余窃慕之且余安知子美哉但本末不可阙书
故槩举以附于卷终原叔之文今迁于卷首云嘉祐四
年四月望日姑苏郡守太原王琪后记
   增注杜工部诗序      王彦辅
唐兴承陈隋之遗风浮靡相矜莫崇理致开元之间去
雕篆黜浮华稍裁以雅正虽絺句绘章人得一槩各争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25b 页 WYG1069-0013d.png
所长如大羹元酒者则薄滋味如孤峰绝岸者则骇廊
庙秾华可爱者乏风骨烂然可珍者多玷缺逮至子美
之诗周情孔思千汇万状茹古涵今无有端涯森严昭
焕若在武库见戈戟布列荡人耳目非特意语天出尤
工于用字故卓然为一代冠而历世千百脍炙人口予
每读其文窃苦其难晓如义鹘行巨颡折老拳之句刘
梦得初亦疑之后览石勒传方知其所自出盖其引物
连类掎摭前事往往而是韩退之谓光燄万丈长而世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26a 页 WYG1069-0014a.png
号为诗史信哉予时渔猎书部尝妄注缉且十得五六
宦游南北因循中辍投老挂冠杜门家居日以无事行
乐之暇不度芜浅既次其韵因阅旧注惜不忍去搜考
所知再加笺释然予不幸病目无与乎简牍之观遂命
子澄洎孙端仁参夫讨绎俾之编缀用偿夙志尚愧孤
陋未臻详尽在昔圣人犹曰有所不知丘盖阙如顾惟
闻见之寡兹所不免但藏箧中以贻来裔非敢示诸博
古之君子按郑文宝少陵集张逸为之序又有蜀本十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26b 页 WYG1069-0014b.png
卷自王原叔内相再编定杜集二十卷后姑苏守王君
玉得原叔家藏于苏州进士何瑑丁脩处及今古诸集
相与参考乃曰义有兼通者亦存而不敢削故予之所
注以苏本为正云时洪宋八叶明天子之在御政和纪
元之三祀下元日序
   杜少陵诗音义序      郑 卬
读少陵诗如驰骛晋楚之郊以言其高则邓林千岩楩
楠杞梓扶疏摩云以言其深则溟波万顷蛟龙鼋鼍徜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27a 页 WYG1069-0014c.png
徉排空拭眦极目方且心骇神悸莫知所以若其甄别
名状实难为功韩退之推其光焰万丈长殆谓是矣国
家追复祖宗成宪学者以声律相饬少陵矩范尤为时
尚于其淹贯群书比类赋象浑涵天成奇文险句厌人
目力读者未始不以搜寻训切为病卬近因与二三友
质问爰就隐奥处著为音义至夫人物地理古今传志
咸极讨论施之新学不亦可乎时绍兴改元岁次辛亥
长至后五日长乐郑邛序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27b 页 WYG1069-0014d.png
   跋杜子美诗(并序/)      郑 卬
 余读李元宾补遗传及韩退之题杜工部坟诗皆自
 摭遗所载疑非二公所作然大历元和时之相去犹
 未为远不当与本集牴牾若是大抵后之好事者托
 而质之也尝考子美以大历五年四月臧玠杀崔瓘
 由是避地入衡州至耒阳游岳祠以大水涉旬不得
 食耒阳聂令具舟迎之水涨遂泊方田驿子美诗以
 谢之继而沿湘流将适汉阳暮秋归秦有诗别湖南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28a 页 WYG1069-0015a.png
 幕府亲友岂以夏而溺死耒阳复有此作盖其卒在
 潭岳间秋冬之际元微之志铭亦略见本末作史者
 惑于摭遗之说遂有牛炙白酒一宿卒之语信史之
 误余不可以不辨长乐郑卬谨跋
杜子美之于诗实集众家之长适当其时而已昔苏武
李陵之诗长于高妙曹植刘公干之诗长于豪逸陶潜
阮籍之诗长于冲澹谢灵运鲍昭之诗长于峻洁徐陵
庾信之诗长于藻丽于是子美穷高妙之格极豪逸之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28b 页 WYG1069-0015b.png
气包冲澹之趣兼峻洁之姿备藻丽之态而诸家之作
所不及焉然不集诸子之长子美亦不能独至于斯也
岂非适当其时故耶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
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
之谓集大成呜呼子美亦集诗之大成者欤
   读子美诗         孙 何
世系留唐中丘封寄耒山高名落身后遗集出人间逸
气应天与淳风自我还锋铓堪定霸徽墨可绳奸进退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29a 页 WYG1069-0015c.png
军三令回旋马六闲楚词休独步周雅合重删李白从
先达王维亦厚颜庖刀尽馀刃羿彀肯虚弯圣域分中
土天枢夺要关逍遥登禁闼偃蹇下尘寰丽思苏幽蛰
神功凿险艰语成新体句才折好官班谁氏传轩冕何
人得佩环朱弦本疏越黄鸟浪绵蛮元白词华窄钱郎
景象悭蜀峰愁杳杳湘水浪潺潺子欲探骊颔吾思撷
虎斑毛锥应颖脱燕石竟疏顽已袭兰兼菊无嫌蒯与
菅二南如有得高躅愿追攀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29b 页 WYG1069-0015d.png
   子美画像        欧阳脩
风雅久寂寞吾思见其人杜君诗之豪来者孰比伦生
焉一身穷死也万世珍言苟可垂后士无羞贱贫
   子美画像        王安石
吾观少陵诗谓与元气侔力能排天斡九地壮颜毅色
不可求浩荡八极中生物岂不稠丑妍巨细千万殊竟
莫见以何雕锼惜哉命之穷颠倒不见收青衫老更斥
饿走半九州瘦妻僵前子仆后攘攘盗贼森戈矛吟哦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30a 页 WYG1069-0016a.png
当此时不废朝廷忧尝愿天子圣大臣各伊周宁令吾
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赤子寒飕飕伤屯悼屈止一
身嗟时之人我所羞所以见公画再拜涕泗流推公之
心古亦少愿起公死从之游
   读子美集         张伯玉
寂寞风骚主先生第一材诗魂躔斗壁笔力撼蓬莱运
动天枢朽奔腾地轴摧万蛟盘险句千马夹雄才势走
岷峨尽辞含混沌来剖山无鹊石倾厩尽龙媒荐擢誇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30b 页 WYG1069-0016b.png
三赋飘零放一杯艰难行蜀道感激上燕台日月兵前
没江湖笑里开独吟千载后肝胆洗尘埃
   观子美画像        杨 蟠
文光万丈照词林独步才难一代钦尘土未论今日貌
篇章空忆旧时心寂寥冠剑无由作零落丹青岂复吟
师法望公千载后仰风三叹感知音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31a 页 WYG1069-0016c.png
钦定四库全书
 补注杜诗       宋 黄希 原本
              黄鹤 补注
  年谱辨疑
先生姓杜氏名甫字子美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按
唐宰相世系表襄阳杜氏出自晋当阳侯预少子尹字
世甫晋弘农太守二子綝弼綝字弘固奉朝请生袭袭
生标标生冲冲生洪泰二子祖颙颙生景仲而先生作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31b 页 WYG1069-0016d.png
万年县君京兆杜氏墓志云曾祖某隋河内郡司功参
军获嘉县令王父依艺皇监察御史洛阳巩县令考审
言修文馆学士尚书膳部员外郎旧史杜易简传云易
简襄阳人周硖州刺史叔毗曾孙从祖弟审言次子闲
闲生甫又杜甫传云曾祖依艺终巩令祖审言终膳部
员外郎父闲终奉天令元微之志云晋当阳侯下十世
而生依艺然则自杜尹至先生为十三世故先生酹远
祖晋镇南将军文云十三叶孙又先生有示从孙济寄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32a 页 WYG1069-0017a.png
从孙崇简示侄佐因示从弟行军司马位诗而济崇简
佐位皆出景仲下意叔毗与景仲为兄弟易简审言出
叔毗下获嘉即叔毗之子是为先生高祖
睿宗先天元年壬子
 先生生于是年蔡兴宗引元微之墓志王原叔集记
 鲁訔引唐书列传皆云先生年五十九岁卒于大历
 五年则当生于是年鲁又引公上大礼赋表云臣生
 陛下淳朴之俗行四十载矣天宝十载奏赋年三十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32b 页 WYG1069-0017b.png
 九逆数公今年生吕汲公云公生先天元年癸丑天
 宝十三载奏赋若果十三载奏赋则先生四十三岁
 矣梁经祖集谱亦云十三载奏赋今考通鉴唐宰相
 表及酹远祖文以开元二十九年为辛已祭房公文
 以广德元年为癸卯则先天元年为壬子无疑如鲁
 谓十载奏赋则是年辛卯恰四十岁不可谓之年三
 十九何以表谓之行四十载案朝献太清宫赋首云
 冬十一月天子纳处士之议又云明年孟陬将摅大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33a 页 WYG1069-0017c.png
 礼则是九载庚寅预献赋故年三十九表宜云行四
 十载又按旧史天宝十载云是秋霖雨积旬墙屋多
 坏西京尤甚公作秋述云秋杜子卧病长安旅次多
 雨生鱼青苔及榻又云我弃物也四十无位则是十
 载年四十其生于是年又无疑
先天二年癸丑改开元元年
 是年八月明皇即位改元开元扬经祖集谱云先天
 元年壬子八月玄宗即位非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33b 页 WYG1069-0017d.png
开元二年甲寅
开元三年乙卯
 先生在郾城观公孙弟子舞剑行序云开元三年余
 尚童稚记于郾城观公孙氏舞剑器吕谱云是年才
 四岁年必有误案先生壮游诗云七龄思即壮开口
 咏凤皇以七岁能诗则四岁而记事非不能矣鲁谱
 引进雕赋表中语为證亦是
开元四年丙辰  开元五年丁已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34a 页 WYG1069-0018a.png
开元六年戊午
 是年先生七岁壮游诗云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皇
 则自是年能诗矣故进雕赋表云臣素赖先人绪业
 自七岁所缀诗笔向四十载矣约千有馀篇今所存
 才十一王原叔集记云千四百有五篇者多是后来
 所作
开元七年已未
开元八年庚申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34b 页 WYG1069-0018b.png
 是年先生九岁壮游诗云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
开元九年辛酉  开元十年壬戌
开元十一年癸亥 开元十二年甲子
开元十三年乙丑
 是年先生十四岁壮游诗云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
 场
开元十四年丙寅
 是年先生十五岁出游选场崔郑州尚魏豫州启心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35a 页 WYG1069-0018c.png
 称之故壮游诗云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
开元十五年丁卯 开元十六年戊辰
开元十七年已已
 先生乾元元年戊戌有因许八寄江宁旻上人诗云
 不见旻公三十年旻江宁僧也逆数其年则游旻越
 至江宁当在是年然上大礼赋表云浪迹于陛下丰
 草长林实自弱冠之年则十九年辛未公方二十岁
 当以表为是诗特举成数而言耳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35b 页 WYG1069-0018d.png
开元十八年庚午
开元十九年辛未
 是年先生二十岁以进大礼赋表所云则游吴越当
 起于今自是下姑苏渡会稽数年方归
开元二十年壬申 开元二十一年癸酉
开元二十二年甲戌
 是年先生自越归赴乡举故云归帆拂天姥中岁贡
 旧乡上韦左丞诗云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是年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36a 页 WYG1069-0019a.png
 方二十三岁宜谓少年矣
开元二十三年乙亥
 是年先生下第明年春以礼部侍郎掌贡举则谓之
 忤下考功第当在今年盖唐制年年贡士也案选举
 志每岁仲冬州县馆监举其成者送之尚书省旧史
 云天宝初应进士不第非
开元二十四年丙子
 案旧史是年三月乙未始移考功贡举遣礼部侍郎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36b 页 WYG1069-0019b.png
 掌之新史选举志云二十四年考功员外郎李昂为
 举人诋诃帝以员外郎望轻遂移贡举于礼部以侍
 郎主之礼部选士自此始鲁谱谓开元二十六年戊
 寅春徙礼部以春官侍郎主之不知何据而云壮游
 诗云忤下考功第拜辞京尹堂放荡齐赵间裘马颇
 清狂则下第必在是年之前游齐赵必在是年之后
 诗又云快意八九载西归到咸阳而先生天宝五载
 归京师应诏故游齐赵当在今年后又大历五年酬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37a 页 WYG1069-0019c.png
 寇十侍御云往别郇瑕地于今四十年自今年至大
 历五年虽方三十五年亦举成数而言也
开元二十五年丁丑
 先生游齐赵案新史尝从李白及高适过汴州酒酣
 登吹台慷慨怀古盖白家于任城适以家贫客梁宋
 以求丐取给故先生与之定交遣怀诗所谓忆与高
 李辈论交入酒垆两公壮藻思得我色敷腴是也其
 登吹台虽未定何年然必在是年后又云先帝正好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37b 页 WYG1069-0019d.png
 武寰海未彫枯猛将收西域长戟破林胡则先生登
 吹台时明皇正有事于西戎考通鉴开元二十五年
 崔希逸自凉州南入吐蕃境二千馀里至青海西大
 破之二十六年春杜希望攻吐蕃新城拔之以其地
 为威戎军盖其时也
开元二十六年戊寅  开元二十七年已卯
开元二十八年庚辰
开元二十九年辛已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38a 页 WYG1069-0020a.png
 是年先生在河南有祭远祖晋镇南将军于洛之首
 阳又有冬日怀李白诗案李白传云白天宝初客游
 会稽则与先生别当在今年故诗有未因乘兴去之
 句
天宝元年壬午
 是年先生在河南为万年县君京兆杜氏作志万年
 先生之姑也即范阳太君志所谓适裴荣期者案志
 云天宝元年六月二十九日迁殡于河南县平乐乡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38b 页 WYG1069-0020b.png
 有兄子甫纪德于斯刻石于斯又有诗题云天宝初
 南曹小司寇于我太夫人堂下垒土为山而诗云惟
 南将献寿其曰太夫人者岂非先生指祖母范阳太
 君卢氏而言若以为先生之母则此后不闻先生有
 栾棘之忧或谓先生之母微故志史不言介妇有崔
 氏然先生何为有与诸舅诗又皆秀而仕者京兆志
 又云甫昔卧病于我诸姑姑之子久病女巫至曰处
 楹之东南隅吉姑遂易子之地以安我我是用存而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39a 页 WYG1069-0020c.png
 铭之为义姑盖先生之母早亡乃育于姑而至于有
 成也
天宝二年癸未
 是年先生在河南
天宝三载是年正月甲申改年为载
 是年五月五日先生祖母范阳太君卢氏卒于陈留
 之私第(审言前娶薛/再卢氏也)八月旬有六日葬于河南之郾
 师先生作志云某等遭内艰云云当是代叔父作而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39b 页 WYG1069-0020d.png
 志又云薛氏所生子适曰某故朝议大夫次曰并幼
 卒报复父雠国史有传次曰专历开约尉先是不禄
 而不及先生之父闲为奉天令何也若以为是时闲
 犹无恙志代其作此后又不闻先生居父丧且并年
 十三岁死宜无妇而志冢妇卢氏介妇郑氏魏氏王
 氏则是四妇而所载子何为与并止四人则云某等
 遭闵凶又似指父名而言而郑氏即先生之正母更
 俟博考陈子昂祭审言文在景隆二年则审言卒后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40a 页 WYG1069-0021a.png
 四年先生始生三十七年卢氏始卒第未详闲以何
 年卒也
天宝四载乙酉
 是年夏先生在齐州有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诗为开
 元皇帝皇甫淑妃作墓碑云公主戚然谓左右曰自
 我之西岁阳载纪云云于是下教有司爰度碑版案
 尔雅自甲至癸为岁之阳妃以开元二十三年乙亥
 十月癸未朔薨其月二十七日葬于河南县龙门之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40b 页 WYG1069-0021b.png
 西北原故至今年乙酉为岁阳载纪矣公主即临晋
 公主下嫁荥阳郑潜曜郑有园亭在河南新安县先
 生尝游之故碑云忝郑庄之宾客游窦主之园林又
 有郑驸马宅宴洞中诗重题郑氏东亭诗诗当作于
 天宝二三年间
天宝五载丙戌
 是年先生以天子诏天下有一艺诣毂下遂西归应
 诏有行次昭陵诗云幽人拜鼎湖有今夕行云咸阳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41a 页 WYG1069-0021c.png
 客舍无一事乃西归时诗蔡谱云是年有饮中八仙
 歌徒以李适之四月罢政及先生西归而云案史李
 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
 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
 所容益骜放不自脩与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
 宗之苏进张旭焦遂为酒八仙人而贺知章以天宝
 三载去国白亦还山凡歌所言皆天宝二三年事意
 是天宝六七载从汝阳王游时为王作也壮游诗云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41b 页 WYG1069-0021d.png
 赏游实贤王盖在西归咸阳之后
天宝六载丁亥
 是年先生应诏退下作天狗赋序云天宝中上冬幸
 华清宫甫因至兽坊怪天狗院列在诸兽院又云尚
 恨其与凡兽近赋云吾君傥意耳尖之有长毛兮宁
 久被斯人终日驯狎已盖喻已也案旧史天宝六载
 冬十月幸温泉改为华清宫明年冬公又至东都故
 知赋在今年作十一载上鲜于京兆诗云且随诸彦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42a 页 WYG1069-0022a.png
 集方觊薄材伸破胆伤前政阴谋独秉钧微生沾忌
 刻万事益酸辛正谓是年应诏李林甫忌人斥已建
 言草茅徒以狂言乱圣听请付尚书试问无一中者
 故云鲁谱谓上韦左丞诗在是年不考是年济未拜
 左丞
天宝七载戊子
 是年先生在长安有寄河南韦尹诗案旧史天宝七
 载韦济为河南尹迁左丞诗云江湖漂裋褐霜雪满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42b 页 WYG1069-0022b.png
 飞蓬牢落乾坤大周流道术空盖谓游吴越齐赵多
 年而无所成非旅寓而寄之也及韦迁左丞则有上
 韦左丞二诗此在长安亲上之故曰上诗云今欲东
 入海即将西去秦盖应诏下复有意于远游明年果
 在东都又有高都护骢马行
天宝八载已丑
 先生在河南有冬日洛城谒玄元皇帝庙诗诗云五
 圣联龙衮盖是年闰六月加谥高祖及四宗大圣字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43a 页 WYG1069-0022c.png
 故云
天宝九载庚寅
 先生是年进三大礼赋又尝进雕赋案进雕赋表云
 自七岁所缀诗笔向四十载矣与进三赋表云行四
 十载矣语意相同故知进雕赋在是年进三赋之先
 若以为在后必如进封西岳赋表云奏赋待制于集
 贤委学官试文章矣鲁谱云是年十一月封华岳殊
 不知虽许封岳而是年庙灾及旱遂诏停封先生十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43b 页 WYG1069-0022d.png
 三载方进封西岳赋而请封也又有兵车行
天宝十载辛卯
 先生在京师以奏赋明皇奇之命待制集贤院召试
 文章有秋述有杜位宅守岁诗秋述云我四十也杜
 位守岁云四十明朝过
天宝十一载壬辰
 先生在京师十一月杨国忠拜相鲜于仲通除京兆
 尹先生有上鲜于京兆诗又有太常张卿诗鲜于诗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44a 页 WYG1069-0023a.png
 云交合丹青地恩倾雨露辰有儒愁饿死早晚报平
 津张诗云吹嘘人所羡腾跃事仍暌当是其年召试
 文章止送有司参列选序故云吕谱上韦左相诗云
 凤历轩辕纪龙飞四十春以玄宗即位至是为四十
 年故知在今年作按史天宝十五载七月明皇幸蜀
 以韦见素为左相今不应先云左相又案宰相表天
 宝十三载甲午韦见素为武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
 章事知门下省事当是其时投之故诗云韦贤初相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44b 页 WYG1069-0023b.png
 汉蔡谱谓是岁苦雨潦阅六旬上谓宰相非其人罢
 陈希烈拜韦见素时明皇在位四十三年盖诗仅略
 举成数非若进赋之可据此说是吕谱又以丽人行
 入今年谓丞相者为杨国忠而不知国忠今年十一
 月方为右相当是十三载蔡谱谓次岁以后诗为是
天宝十二载癸已
 先生在京师有上哥舒翰诗云几年春草歇今日暮
 途穷有留赠集贤院崔于二学士诗云天老书题目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45a 页 WYG1069-0023c.png
 春官验讨论倚风遗鹢路随水到龙门竟与蛟螭杂
 宁无燕雀喧又云儒术诚难起家声庶已存故家多
 药物胜槩忆桃源欲整还乡旆长怀禁掖垣谬称三
 赋在难述二公恩崔于二学士当是试文之人试后
 止降恩泽送𨽻有司参列选序故起故山之兴
天宝十三载甲午
 按旧史是年二月戊寅右相兼文部尚书杨国忠守
 司空馀如故甲申司空杨国忠受册而先生进封西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45b 页 WYG1069-0023d.png
 岳赋表云维岳授陛下元弼克生司空又云顷岁有
 事于郊庙幸得奏赋待制于集贤委学官试文章再
 降恩泽乃猥以臣名实相副送𨽻有司参列选序则
 进封西岳赋当在是年盖未授河西尉也鲁谱云此
 赋当在未封西岳前而纪封华岳在九载又当考也
 鲁盖不考九载庙灾及旱诏停封故先生进赋在今
 年有秋雨叹有上韦左相等诗
天宝十四载乙未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46a 页 WYG1069-0024a.png
 是年先生授河西尉不乐改授率府胄曹故官定戏
 赠曰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老夫怕奔走率府且
 逍遥而夔府书怀云昔罢河西尉初兴蓟北师则改
 授率府胄曹当在是年之冬盖是年十一月禄山反
 也诗史云蓟北反书未闻已逸身畿甸为非若先已
 窜逸则改授无容在初兴师之时矣吕与蔡谱俱云
 十一月初赴奉先故有赴奉先咏怀诗然诗不言禄
 山反状但言欢娱聚敛以致乱又诗云岂知秋未登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46b 页 WYG1069-0024b.png
 贫窭有仓卒当是上年秋雨艰食时作非避乱时诗
 甚明
天宝十五载丙申
 是年七月明皇幸蜀七月甲子肃宗即位于灵武先
 生五月自奉先往白水依舅氏崔十九翁有高斋诗
 三十韵六月又自白水往鄜州有三川观水涨诗按
 本传云闻肃宗立自鄜羸服奔行在为贼所得则在
 是年八月故有月夜九日蓝田崔氏庄哀王孙悲陈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47a 页 WYG1069-0024c.png
 陶悲青坂对雪等诗
至德二年丁酉
 是年春先生在贼中有元日寄韦氏妹诗云不见朝
 正使啼痕满面垂又有春望忆幼子一百五夜对月
 大云寺赞公房等诗亦尝至东都岂非为贼送与囚
 者为列故有郑驸马池台喜遇郑广文同饮诗云燃
 脐郿坞败指禄山死也又驸马池台在河南新安县
 夏得脱贼中故述怀诗云今夏草木长脱身得西走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47b 页 WYG1069-0024d.png
 谒肃宗于凤翔有喜达行在所诗六月一日有奉谢
 口敕放三司推问状时结衔云宣义郎行左拾遗则
 拜拾遗必在五月按史帝纪宰相表是年五月丁巳
 房琯罢相先生上疏救琯肃宗怒诏三司推问中书
 侍郎同平章事张镐救之就令镐宣口敕宜放推问
 故有谢状镐拜同平章在琯罢之前四日也六月十
 二日又有同遗补荐岑参谏官状八月放还鄜州省
 妻子北征诗云皇帝二载秋闰八月初吉杜子将北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48a 页 WYG1069-0025a.png
 征苍茫问家室又有徒步归行当是八月得墨敕闰
 月初一日方行九月复京师十月丁卯肃宗至自灵
 武先生亦还京师有腊日及送郑虔贬台州等诗
乾元元年戊戌
 是年春先生在谏省有春宿左省曲江对酒答岑补
 阙送贾阁老出汝州等诗夏有端午日赐衣诗六月
 出为华州司功有酬孟云卿诗云明朝牵世务挥泪
 各西东又有出金光门与亲故别望岳等诗七月有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48b 页 WYG1069-0025b.png
 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寇形势图状有策进士文元
 微之志云左拾遗岁馀以直言出华州司户盖至德
 二载五月为拾遗至今六月为岁馀第不知以言何
 事而出有悲往事诗云移官岂至尊当是左右有不
 乐者是时苗晋卿为侍郎王屿同平章而李麟崔圆
 张镐皆先一月罢也冬尚留华有至日遣兴寄北省
 旧阁老两院故人诗云孤城此日堪肠断是也鲁与
 蔡谱谓弃官至东都有阌乡姜七少府设鲙及湖城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49a 页 WYG1069-0025c.png
 遇孟云卿刘颢宅饮宿等诗当是冬晚至东都
乾元二年已亥
 是春先生自东都回华州按史三月丁亥以旱降死
 罪流以下四月壬寅诏减常膳服御旧史亦云四月
 癸亥以久旱徙市雩祭祈雨先生赋夏日叹故有万
 民尚流冗举目唯蒿莱之句本传关辅饥弃官去客
 秦州当在其年七月末盖华下苦热诗云七月六日
 苦炎蒸则是月初尚在华又秦州杂诗二十首多言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49b 页 WYG1069-0025d.png
 秋时景物去秦州赴同谷县有发秦州诗云汉源十
 月交天气如秋凉指同谷十月如此则去秦亦必在
 十月故至寒破峡有诗云况当仲冬交溯沿增波澜
 考秦至成之界垂二百里又七十里至成今寒峡尚
 为秦地而已交十一月则先生去秦又可知在十月
 之末至同谷不及月遂入蜀有发同谷县诗云贤有
 不黔突圣有不煖席赵注云公尝自注此诗云乾元
 二年十二月一日自陇右赴剑南今书虽无此注而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50a 页 WYG1069-0026a.png
 木皮岭诗云季冬携童稚辛苦赴蜀门水会渡诗云
 微月没已久可知为十二月初也至成都不出此月
 故诗云季冬树木苍是时裴冀公冕牧蜀
乾元三年庚子改上元元年
 是年先生在成都裴公为卜成都西郭浣花寺居高
 适诗云闻道招提客是也二月裴归朝以京兆尹李
 若幽(后赐名/国桢)为成都尹旧史李国桢传云为京兆尹
 上元初改成都尹兼御史大夫充剑南节度使而先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50b 页 WYG1069-0026b.png
 生未尝与之交故诗文无一语及之是年先生营草
 堂诗所谓经营上元初是也堂成诗云缘江路熟俯
 青郊又云飞来语燕定新巢则三月堂已成自是居
 草堂间尝至外邑有赋青城县出成都寄陶王二少
 尹
上元二年辛丑
 是年二月李若幽入为殿中丞癸亥以崔光远为成
 都尹剑南节度使四月剑南东川节度兵马使段子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51a 页 WYG1069-0026c.png
 璋反陷绵州高适同崔光远讨子璋伏诛先生有赠
 花卿云子璋髑髅血模糊手提掷还崔大夫是也按
 旧史光远收段子璋以将士肆剽劫光远不能禁肃
 宗遣监军中使按其罪光远忧恚成疾上元二年十
 月卒而纪云建子月卒旧史高适传又云天子怒光
 远不能戢军乃罢之以适代光远为成都尹而纪云
 建丑月以严武为成都尹则适未尝代光远意光远
 罢后适摄成都故先生无诗称其为尹也若适果代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51b 页 WYG1069-0026d.png
 光远为尹先生近在草堂不应诗文中无一字及之
 是时适为蜀州刺史史谓适由太子宾客出为蜀州
 刺史迁彭州然先生有李司马桥东承高使君自成
 都回诗云已传童子骑青竹总拟桥东迓使君按九
 域志成都在蜀州之东彭州之南以此知适为蜀州
 甚明自元年至今年成都更李若幽崔光远高适然
 后严武至而诸谱皆不载若李与崔宜与先生弗合
 宜无可考百忧集行云即今倏忽已五十强将笑语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52a 页 WYG1069-0027a.png
 供主人当是为崔李而云或谓指高适严武然适武
 俱有旧适又摄尹不久未必是指二人秋作唐兴县
 客馆记记云中兴之四年又云辛已秋分大馀二小
 馀二千一百八十八杜氏之老记
宝应元年壬寅
 是年四月代宗即位先生在成都上严武说旱盖建
 卯月也七月武归朝公送武至绵州有送严侍郎到
 绵州同登楼及奉济驿重送严公诗是时严武未拜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52b 页 WYG1069-0027b.png
 黄门侍郎其曰送严侍郎者后来所题也先生送武
 去成都旋有徐知道之乱因入梓州徐知道反虽史
 不书平乱之人然武入朝后不闻别除成都尹按旧
 史高适传云代宗即位吐蕃寇陇右渐逼京畿适练
 兵于蜀临吐蕃南境以牵制之师出无功而松维等
 州陷代宗以黄门侍郎严武代还当是崔光远不能
 戢兵罢成都时适止摄节度事而武乃正除故武受
 命距光远卒时才一月意今年七月武召还后适方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53a 页 WYG1069-0027c.png
 正除西川节度故广德元年练兵临吐蕃南境然先
 生与适素厚何以送武至绵遂入梓复归成都迎家
 往梓阆及严武再镇成都乃始归草堂岂非中间与
 适颇暌旧好故尔不然何无一诗及之又何挈家优
 游东川师古谓贫交行为严武作今疑为适作也
广德元年癸卯
 是年三月辛酉葬玄宗庚午葬肃宗严武为山陵桥
 道使先生在梓州补京兆府功曹不赴有春日登梓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53b 页 WYG1069-0027d.png
 州城楼陪李使君泛江又陪李使君登惠义寺等诗
 又尝送辛员外暂至绵州诗云直到绵州始分首又
 云残花怅望近人开当是三月秋八月与汉中王瑀
 同会于章梓州水亭盖梓州刺史春夏是李秋冬是
 章彝九月壬戌是为二十三日在阆州祭房琯有警
 急诗鲁谱云系云时高公适领西川节度而诗注则
 云赵曰又非先生所系也诗云才名旧楚将谓适为
 杨州都督而云若果为适作亦叹其师出无功耳冬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54a 页 WYG1069-0028a.png
 十月吐蕃陷京师十二月吐蕃陷松维州先生时在
 阆州故巴山诗云巴山遇中使云自陜城来盗贼还
 奔窜乘舆恐未回又有收京西山王命征夫等诗吕
 谱谓是年严武再镇西川奏甫节度参谋检校工部
 员外郎盖不考武入蜀与奏参谋皆在二年是年冬
 晚又略至梓所以发阆州诗有别家三月一得书之
 句
广德二年甲辰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54b 页 WYG1069-0028b.png
 是春先生复自梓往阆州严武再镇蜀复自阆归草
 堂依武与王十四侍御云犹得见残春则归成都在
 春晚严武奏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鱼
 袋有扬旗诗系云二年夏六月成都尹郑公置酒观
 骑士新旗帜有立秋日雨院中有作诗则入幕必在
 是年六月史云梓州刺史章彝旧亦武判官以微事
 忤武召赴行在杀之而先生有诗寄章十侍御乃云
 河内犹宜借寇恂又云朝觐从容问幽反勿云江汉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55a 页 WYG1069-0028c.png
 有垂纶何也鲁蔡谱云武来领蜀彝已交印史当失
 之然彝方是广德元年夏至梓未应得代其曰朝觐
 者必是章入奏故云自是彝不见有别除而先生亦
 无诗及之似果为武所杀秋有和严公军城早秋院
 中晚晴怀西郭茅舍到村宿府遣闷陪郑公秋晚北
 池临眺等诗冬有初冬诗云垂老戎衣窄盖以是年
 十月严武攻吐蕃盐川城故着戎衣也又有至后诗
永泰元年乙已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55b 页 WYG1069-0028d.png
 是年正月三日先生自成都院中归溪上有诗旧史
 代宗纪永泰元年四月庚寅成都尹严武薨五月癸
 丑以郭英乂为成都尹先生与英乂有旧有奉送郭
 中丞赴陇右节度使诗盖与英乂也然志不相合遂
 去草堂下忠渝有去蜀诗云五载客蜀郡宴戎州扬
 使君东楼诗云轻红擘荔枝又有渝州侯严六侍御
 不到先下峡晏忠州使君宅题忠州龙兴寺所居院
 壁等诗盖先生以是年六月至忠州故有是作其至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56a 页 WYG1069-0029a.png
 云安亦是时自秋徂冬俱在云安十二月一日三首
 其一云云安县前江可怜盖可知也吕谱云严武平
 蜀乱甫游东川除京兆功曹不赴不考是年四月武
 已死又未尝平蜀乱其除京兆功曹亦在广德二年
 也
永泰二年丙午改大历元年
 是年春先生在云安故客堂诗云石暄蕨芽紫渚秀
 芦笋绿移居夔州郭诗云春知催柳别则移居在春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56b 页 WYG1069-0029b.png
 晚也有为夔州柏都督谢上表课伐木诗云城中贤
 府主园人送瓜诗云相公镇夔国园官送菜诗云常
 荷地主恩皆指柏而云柏当是贞节也终岁居夔州
大历二年丁未
 是年春先生居赤甲按诗云卜居赤甲迁居新两见
 巫山楚水春则是今年春方迁赤甲暮春又迁居瀼
 西有题瀼西草屋诗云久嗟三峡客再与暮春期秋
 又移居东屯秋晚复自东屯归瀼西各有诗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57a 页 WYG1069-0029c.png
大历三年戊申
 是年春先生出峡案赠南卿兄瀼西果园四十亩云
 正月喧莺未兹辰放鹢初当是正月去夔三月至江
 陵有呈江陵幕府诸公诗云白屋开花里孤城秀麦
 边又有暮春江陵赴马大卿诗秋晚迁公安县有移
 居公安县卫大郎诗云水烟通径草秋露接园葵又
 有公安送韦二少府公安怀古等诗憩此县数月岁
 暮去之岳州有泊岳阳城下登岳阳楼等诗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57b 页 WYG1069-0029d.png
大历四年已酉
 是年正月先生自岳阳之潭有宿青草湖湘夫人祠
 入乔口等诗至潭未几入衡有发潭州诗至衡畏热
 复回潭有回棹诗登舟将适汉阳诗又有风疾舟中
 伏枕书怀呈湖南亲友诗云故国悲寒望群云惨岁
 阴郁郁冬炎瘴濛濛雨滞淫又云春草封归恨桃花
 费独寻又云瘗夭追潘岳持危觅邓林当在是年冬
 晚作不然即次年春作是年先生必有哭子之戚故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58a 页 WYG1069-0030a.png
 用瘗夭事按先生在夔时宗文宗武俱无恙而元微
 之志止云嗣子宗武病不克葬则宗文为早世意所
 谓瘗夭即宗文也耒阳县北之坟岂非瘗宗文者后
 世不考遂因牛酒之语从而附会以为葬先生于此
 也
大历五年庚戌
 是年春先生在潭州率舟居四月臧玠杀崔瓘先生
 避乱至衡山有题衡山县文宣王庙新学堂呈陆宰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58b 页 WYG1069-0030b.png
 诗入衡将如郴州依舅氏故入衡州诗云诸舅剖符
 近鲁谱谓诸舅为崔伟前有送二十三舅录事摄郴
 州诗或是先生如郴因至耒阳访聂令经方田驿阻
 水旬馀聂致酒肉而史云令尝馈牛肉白酒大醉一
 夕卒尝考先生谢摄令诗有云礼过宰肥羊愁当置
 清醥其诗至云兴尽本韵又且宿留驿近山亭若果
 以饫死岂复更能为是长篇又复游憩山亭以诗證
 之其诬自可不攻况元微之志与旧史初无此说摭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59a 页 WYG1069-0030c.png
 遗谓玄宗还南内思子美诏天下求之聂侯乃积空
 土于江上曰死葬于此矣然玄宗至自成都时先生
 在諌省及升遐时先生又在成都宝应元年玄宗升
 遐距大历五年先生之死又已十岁其敢欺世如此
 韩昌黎诗力辨其非郑卬李观从而正之所恨不曾
 引诗为据秋下洞庭故有暮秋将归秦奉留别亲友
 诗又有洞庭湖诗云破浪南风正回竿畏日斜言南
 风畏日又云回竿则非四年所作甚明当是是年自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59b 页 WYG1069-0030d.png
 衡州归襄阳经洞庭诗也元微之志云扁舟下荆楚
 竟以寓卒旅殡岳阳其后嗣业启柩襄袝事于偃师
 途次于荆拜余为志辞不能绝吕汲公亦云夏还襄
 汉卒于岳阳鲁谱云其卒当在衡岳之间秋冬之交
 衡在潭之上流与岳不相邻舟行必经潭然后至岳
 当云在潭岳之间蔡谱以史为是以吕为非盖未之
 考耳
   鹤先君未第时酷嗜杜诗颇恨旧注多遗舛尝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60a 页 WYG1069-0031a.png
   补缉未竟而逝又欲考所作岁月于逐篇下终
   不果运力未必不赍恨泉下也鹤不肖常恐无
   以酬先志乃取椠本集注以遗藁为之正定凡
   经据引者不复重出又辄益以所闻于是稍盈
   卷帙每诗再加考订或因人以核其时或蒐地
   以校其迹或摘句以辨其事或即物以求其意
   所谓千四百馀篇者虽不敢谓尽知其详亦庶
   几十得七八矣吕汲公年谱既失之略而蔡鲁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60b 页 WYG1069-0031b.png
   二谱亦多疏卤遂更为一谱以继于后先生积
   著诚多而不幸不偶此不足论独尝谓至成都
   未几裴冀公还朝继帅者李国桢崔光远郭英
   乂自宜与之弗合顾与高适定交最早相知最
   深其为西川节度先生何以翻然舍之而东曾
   不如依严武之为密且久蜀人师氏以贫交行
   为武作今疑为适而作也以此知先生赋性特
   刚少不如意则不能曲徇苟合故不为当时所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61a 页 WYG1069-0031c.png
   容身后又复丑以牛酒之事曾不知果以饫溺
   尚能为令赋诗且事游憩乎耒阳之坟岂非宗
   文早世先生所谓瘗夭者而后世附会滋为人
   惑因书于首以俟博识嘉定丙子三月望日临
   川黄鹤书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62a 页 WYG1069-0032a.png
集注杜诗姓氏
 唐昌黎先生韩氏(名愈字退之有/诗题子美坟)
 唐元氏(名桢/)
 太原王氏(名洙字原叔翰林学士兵部郎中知制诰/史馆脩撰注子美集先古诗后近体计三)
     (十六/卷)
 建安王氏(名昱字公旦建阳人度/支员外郎秘阁校理)
 临川王氏(名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拜左仆射谥文公)
 凤台王氏(彦辅和注子美诗四/十九卷自号凤台子)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62b 页 WYG1069-0032b.png
   王氏(名澄凤台/子之子)
   王氏(名端仁凤/台子之孙)
 钜野王氏(名禹偁字元之济州钜野人翰林学/士知审官院兼通进银台封驳司)
 建安王氏(名楷/)
   王氏(名杞/)
   王氏(名琪字/君玉)
   王氏(逢原/)
   王氏(深父/)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63a 页 WYG1069-0032c.png
   王氏(立之/直方)
   王氏(性之/)
 永嘉王氏(名十朋字龟龄集注/编年诗史三十二卷)
 建安王氏(名纡/)
 眉山苏氏(名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谥太师文忠公著释事)
   苏氏(养直/)
 西蜀赵氏(次公字彦材/著正误)
 西蜀赵氏(夔字/尧卿)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63b 页 WYG1069-0032d.png
   赵氏(彦材/)
   赵氏(元序/)
 西蜀师氏(名古著详说/二十八卷)
   师氏(尹瞻/民)
 嘉兴鲁氏(訔编注子美/诗一十八卷)
 庐陵欧阳氏(名脩字永叔吉州/永丰人谥文忠公)
 豫章黄氏(庭坚/鲁直)
   黄氏(少度/)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64a 页 WYG1069-0033a.png
   谢氏(迈槃/幼)
 淮海秦氏(观游/少)
   秦氏(少仪/)
 宛丘张氏(耒潜/文)
 永嘉张氏(器先/)
 鄄城张氏(名咏字复之濮州/鄄城人谥忠定公)
   张氏(天觉/)
   张氏(名逸序蜀本子/美诗一十卷)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64b 页 WYG1069-0033b.png
 历阳张氏(孝祥/安国)
   张氏(伯玉读子/美集有诗)
 河东薛氏(苍舒续注/子美诗)
   薛氏(梦符广注/子美诗)
   薛氏(综/)
   薛氏(士昭/)
   薛氏(元肃/)
 城南杜氏(修可续注/子美诗)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65a 页 WYG1069-0033c.png
   杜氏(名田字时可/著补遗)
   杜氏(定功/)
 河南尹氏(名洙字师鲁起居/舍人直龙图阁)
 临川晏氏(名殊字同叔/谥元献公)
 临川刘氏(名敞/)
 东莱徐氏(字居仁编/次门类诗)
   徐氏(俯川/师)
   徐氏(君平/)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65b 页 WYG1069-0033d.png
   徐氏(持晦/)
   吕氏(大防撰/年谱)
 东莱蔡氏(伯世撰/年谱)
   蔡氏(天启/)
   蔡氏(绦/)
 西蜀孙氏(倬民/瞻)
   孙氏(彦忠/)
 西蜀程氏(演良/季)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66a 页 WYG1069-0034a.png
   程氏(天祐/)
   宋氏(名祁撰唐/书子美传)
 西蜀宋氏(援辅/正)
   宋氏(彦材/)
 遁斋陈氏(正敏/)
 后山陈氏(名师道字无已一字/履常号彭城居士)
   陈氏(希仲/)
   陈氏(元龙/)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66b 页 WYG1069-0034b.png
   陈氏(体仁/)
   陈氏(德溥/)
 南丰曾氏(名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擢试中书舍人)
   曾氏(公衮/)
 盱江李氏(觏伯/泰)
   李氏(彭老/啇)
   李氏(希声/)
   李氏(名观补遗/子美传)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67a 页 WYG1069-0034c.png
 临安李氏(尧祖/唐卿)
   李氏(厚载/德)
   沈氏(括中/存)
   胡氏(撰子美/草堂序)
 苕溪胡氏(仔/)
   胡氏(铨衡/邦)
   唐氏(庚西/子)
   梅氏(圣俞/)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67b 页 WYG1069-0034d.png
   韩氏(驹苍/子)
   马氏(存才/子)
   潘氏(大临/邠老)
   潘氏(大观/仲达)
   孙氏(名仅撰子/美诗序)
   孙氏(子尚/)
   孙氏(何/)
   洪氏(刍父/驹)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68a 页 WYG1069-0035a.png
   洪氏(琰父/玉)
   洪氏(朋父/龟)
   洪惠(僧觉范/)
 河南邵氏(博温/伯)
 橘林石氏(敏若/)
 九江夏氏(名竦字子乔江州人/枢密使封英国公)
   夏氏(倪父/均)
   何氏(觊表/人)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68b 页 WYG1069-0035b.png
 苏州何氏(泓/)
   高氏(荷勉/子)
   饶氏(节操/德)
   晁氏(冲之/叔用)
   晁氏(补之/)
 姑苏丁氏(脩/)
 永嘉丁氏(镇叔/)
   丁氏(惠安/)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69a 页 WYG1069-0035c.png
 缙云鲍氏(文虎著/谱论)
 蕲阳林氏(敏功字子仁蕲州/人赠高隐处士)
   林氏(敏脩/子敬)
   林氏(子来/)
   林氏(明仲/)
   林氏(致明/)
 长乐郑氏(卬著/释文)
   杨氏(符祖/信)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69b 页 WYG1069-0035d.png
   汪氏(革民/信)
   汪氏(藻章/彦)
   汪氏(端本/子之)
   汪氏(洋源/养)
 建安余氏(葵/)
 东汉诗僧(祖可/正平)
   李氏(錞声/希)
 真隐诗僧(善权/巽中)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70a 页 WYG1069-0036a.png
   元氏(不伐/)
   曹氏(梦良/)
   傅氏(藻可/荐)
   鹿氏(伯可/)
   任氏(居实/文孺)
   吴氏(宪/)
   吴氏(季南/)
   吴氏(明可/)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70b 页 WYG1069-0036b.png
   吴氏(少云/)
   贾氏(岩老/)
   崔氏(肃之/)
   万氏(先之/)
   万氏(申之/)
   万氏(大年/)
 永嘉甄氏(云卿/)
   龚氏(实之/)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71a 页 WYG1069-0036c.png
   芮氏(国器/)
   冯氏(方仲/圆)
   喻氏(叔奇/)
   毛氏(叔度/)
   朱氏(邦翰/)
 永嘉项氏(用中/)
   周氏(成祖/)
 上蔡谢氏(良佐/显道)
补注杜诗 提要 第 71b 页 WYG1069-0036d.png
   谢氏(逸逸/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