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三 第 736b 页
圆觉经大疏释义钞卷第十三(之上)
终南山草堂寺沙门 宗密撰
道场加行章。此章文三。初释科文。次指别科。三开章
正释。得道之处名道场者。此含理事。事者。如佛于摩
竭提国界大树之下。坐草而得菩提。便名菩提场。其
树亦号菩提树。理如净名经说。万行皆是道场。谓直
心等。又华严赞佛云。身恒遍坐一切道场。言一切者。
谓智身遍坐法性道场。法身非坐。而坐道场。色相报
身安坐万行道场。化身安坐水月道场。疏障重者释
加行也。心浮者释道场也。
▲疏若约四分下。二指别
科也。如前具叙。有證相者。至文当见。
疏文四下。三开章释也。可引前文者。前问法诸菩萨
名。皆不令再释。此特令再示者。正宗经终。结归宗本。
最须常要知故。因此总叙一经血脉连带故。此菩萨
名是经题故。前文即序分中疏云。然此正宗中。诸菩
萨等与佛。问答本意。欲显圆觉。但缘节节过患未尽。
义意未圆。收机未普。故表法菩萨。未标圆觉之名。今
有三意。得名圆觉。一前虽病尽理圆。仍恐下根难入。
此又曲开方便三期道场。即上中下机。普归圆觉。二
由前节级行解巳圆。至此名为證极。證极之境。更无
卷十三 第 736c 页 X09-0736.png
别体。唯是圆觉。三最初标圆觉为陀罗尼者。从本起
末。今显义巳周。还至圆觉者。摄末归本。表此三意。故
圆觉菩萨当此门问。
疏蹑庆前者叙大智。明所为者叙大悲。如世慈父得
乐即思其子。菩萨心行。悲智常行。
疏正法像法者。年数前巳叙之。此二俱从佛灭后。方
说住世年载。若佛在日。即是法主。更不在言之缘。文
中但言末法故。以佛灭后。当其正像矣。疏永拣馀性
者。彼说五皆定性。皆是本有。本有二乘。外道性者。则
永拣之。唯收大乘性者。故叙五位之初。文云。谓具大
乘二种性者。略于五位。渐次悟入。一本性住种性。谓
无始来依附本识。法尔所得无漏法因。二习所成种
性。谓闻法界等流法。巳闻所成等熏习所成。要具大
乘此二种性。方能渐次悟入唯识。彼五性宗。有本不
具大乘性者。故云要具。慈恩释云。但言大乘者。拣彼
定性二乘及无种性。即知馀二乘无性。及不定中一
半。是不具者。永无具义。据此即如今学唯识论人。五
性之中。未必皆是具者。应合有多分人枉功修学必
无解行悟入之义故。若此宗中尽合习之。未曾熏习。
无种之者。熏成种故。来生乃至几生再遇缘。必发生
故。然今剋志道场。且被巳有种者。故云具大乘性。以
未有宿种者。终不肯入道场故。疏闻慧初开者。当三
重因中第一重也。疏菩提心发者。第二重因义也。随
分思察。及道场加行。即第三重修菩萨行也。三重因
末。今显义巳周。还至圆觉者。摄末归本。表此三意。故
圆觉菩萨当此门问。
疏蹑庆前者叙大智。明所为者叙大悲。如世慈父得
乐即思其子。菩萨心行。悲智常行。
疏正法像法者。年数前巳叙之。此二俱从佛灭后。方
说住世年载。若佛在日。即是法主。更不在言之缘。文
中但言末法故。以佛灭后。当其正像矣。疏永拣馀性
者。彼说五皆定性。皆是本有。本有二乘。外道性者。则
永拣之。唯收大乘性者。故叙五位之初。文云。谓具大
乘二种性者。略于五位。渐次悟入。一本性住种性。谓
无始来依附本识。法尔所得无漏法因。二习所成种
性。谓闻法界等流法。巳闻所成等熏习所成。要具大
乘此二种性。方能渐次悟入唯识。彼五性宗。有本不
具大乘性者。故云要具。慈恩释云。但言大乘者。拣彼
定性二乘及无种性。即知馀二乘无性。及不定中一
半。是不具者。永无具义。据此即如今学唯识论人。五
性之中。未必皆是具者。应合有多分人枉功修学必
无解行悟入之义故。若此宗中尽合习之。未曾熏习。
无种之者。熏成种故。来生乃至几生再遇缘。必发生
故。然今剋志道场。且被巳有种者。故云具大乘性。以
未有宿种者。终不肯入道场故。疏闻慧初开者。当三
重因中第一重也。疏菩提心发者。第二重因义也。随
分思察。及道场加行。即第三重修菩萨行也。三重因
卷十三 第 737a 页 X09-0737.png
义。在文殊章初本起因地文中也。
疏法华中官事者。文云。譬如有人至亲友家醉酒而
卧。是时亲友官事当行。以无价宝珠。系其衣里。与之
而去等。菩萨以度生。为公家之事。以自利行。为私巳
之事。如世上国家贤良大臣。以利济苍生为公事。以
自巳家产为私事也。疏王贼命者。三种皆有难字。谓
王难贼难命难。三者总名梵行难也。水火等缘亦属
命也。不同律中一一别开。或国王不信佛教。禁断法
缘。或贼徒草扰。难为安住。或种种障碍。涉于忧性命
之缘。皆为他事。他者总自不由巳之义也。故知虽有
此等碍缘。尚须随分思察。若无此等。便合加行全功。
今有人都无此等障碍。又无度生之缘。尚未能思察。
况更道场加行耶。仍安然不惊。悠悠而过。甚为可悯。
量剋三期。无别义者。有人胸臆说三期日数之义。大
是僻局。必不得尔。天台曾立志加功。百日誓求證悟。
便得旋陀罗尼。及乎习法华礼忏。道场唯制三七。般
舟道场。复制百日。方等经中。道场法式。又云。当以七
日为期。多则无妨。少不可减。诸教之中。说道场之文
甚多。不可备引。皆日数不同。仪式亦异。岂可一一别
有义耶。疏长期下根者。障重难尽故。中中如中上。如
次可知。反于此者。长期上根。谓能精进。堪任勤苦。多
时不退故。下期下根。谓性懈怠。不能久受艰劳。易即
能行。难即便退。闻道日久。即不肯修。故佛俯就接引。
八十日亦许。中期中根。进怠处中。量力而制也。若约
疏法华中官事者。文云。譬如有人至亲友家醉酒而
卧。是时亲友官事当行。以无价宝珠。系其衣里。与之
而去等。菩萨以度生。为公家之事。以自利行。为私巳
之事。如世上国家贤良大臣。以利济苍生为公事。以
自巳家产为私事也。疏王贼命者。三种皆有难字。谓
王难贼难命难。三者总名梵行难也。水火等缘亦属
命也。不同律中一一别开。或国王不信佛教。禁断法
缘。或贼徒草扰。难为安住。或种种障碍。涉于忧性命
之缘。皆为他事。他者总自不由巳之义也。故知虽有
此等碍缘。尚须随分思察。若无此等。便合加行全功。
今有人都无此等障碍。又无度生之缘。尚未能思察。
况更道场加行耶。仍安然不惊。悠悠而过。甚为可悯。
量剋三期。无别义者。有人胸臆说三期日数之义。大
是僻局。必不得尔。天台曾立志加功。百日誓求證悟。
便得旋陀罗尼。及乎习法华礼忏。道场唯制三七。般
舟道场。复制百日。方等经中。道场法式。又云。当以七
日为期。多则无妨。少不可减。诸教之中。说道场之文
甚多。不可备引。皆日数不同。仪式亦异。岂可一一别
有义耶。疏长期下根者。障重难尽故。中中如中上。如
次可知。反于此者。长期上根。谓能精进。堪任勤苦。多
时不退故。下期下根。谓性懈怠。不能久受艰劳。易即
能行。难即便退。闻道日久。即不肯修。故佛俯就接引。
八十日亦许。中期中根。进怠处中。量力而制也。若约
卷十三 第 737b 页 X09-0737.png
利钝而配。即两势俱通。且就利根者谓聪利。懈怠者
下期。怠故不肯久。利故障易尽。利而精进者上期。进
堪久故。障有粗细。未成佛时。本末尽故。就钝根者。钝
而精进者上期。钝而怠者下期。义意例上可知。其中
期者。一切皆取处中性也。佛意多含。且就大纲而制。
然众生根性欲乐种种不同。临时制宜。不可判定。但
量自他之力或上中下。疏事理称可者。有人但言心
净即得。何必严净外相道场。心不攀缘即得。何必局
居一处。犹如囚系。此乃但约道理而言。不细察自心
难净易净难安易安。且染心生起必假染缘。如何净
心成就不假净缘耶。问其中忽有上上利根。一悟之
后。常与道俱。易净易安。何妨他有此言耶。答若是上
上利根人。必悲智具足。能护众生心行。方便劝制。的
不作此言。作此言者。终非此类。问何妨他还遇上上
根人作此言耶。答此则属前通别观行。谁抑他入此
道场耶。然亦须安处徒众宴坐静室。若通若局。终须
令缘起心行与所悟理相应。故云事理称可。谓内外
俱净。身心总安矣。
疏于中三节者。谓初佛在行相。次佛灭行相。后感应
获益。初中云当知等者。此两句全是论文。彼标云正
念者当知唯心等。正思正念义同故。以彼释此。又唯
心之义。与此意同。为佛灭后。设像而观。即是带境。佛
在世时。根缘俱胜。不假外境。直观心佛。故言唯心。言
根缘胜者。论云。如来在世(时胜)众生利根(根胜)能说之人。
下期。怠故不肯久。利故障易尽。利而精进者上期。进
堪久故。障有粗细。未成佛时。本末尽故。就钝根者。钝
而精进者上期。钝而怠者下期。义意例上可知。其中
期者。一切皆取处中性也。佛意多含。且就大纲而制。
然众生根性欲乐种种不同。临时制宜。不可判定。但
量自他之力或上中下。疏事理称可者。有人但言心
净即得。何必严净外相道场。心不攀缘即得。何必局
居一处。犹如囚系。此乃但约道理而言。不细察自心
难净易净难安易安。且染心生起必假染缘。如何净
心成就不假净缘耶。问其中忽有上上利根。一悟之
后。常与道俱。易净易安。何妨他有此言耶。答若是上
上利根人。必悲智具足。能护众生心行。方便劝制。的
不作此言。作此言者。终非此类。问何妨他还遇上上
根人作此言耶。答此则属前通别观行。谁抑他入此
道场耶。然亦须安处徒众宴坐静室。若通若局。终须
令缘起心行与所悟理相应。故云事理称可。谓内外
俱净。身心总安矣。
疏于中三节者。谓初佛在行相。次佛灭行相。后感应
获益。初中云当知等者。此两句全是论文。彼标云正
念者当知唯心等。正思正念义同故。以彼释此。又唯
心之义。与此意同。为佛灭后。设像而观。即是带境。佛
在世时。根缘俱胜。不假外境。直观心佛。故言唯心。言
根缘胜者。论云。如来在世(时胜)众生利根(根胜)能说之人。
卷十三 第 737c 页 X09-0737.png
色心业胜。(缘胜)圆音一演(显缘胜相)异类等解。(显根胜相)。
疏若佛下。二明若灭后行相中。又二。初备资缘。后正
明行相。初中又二。先备正缘。言不睹真仪等。且佛在
日。暂因升忉利天。为母摩耶三月说法。优填王。忆恋
情切。犹使刻旃檀木为世尊像。礼拜供养。况佛灭后。
不睹金容。而不能施设形像而观瞻耶。岂道心不如
丁兰之孝心耶。况假之引心入法乎。引心者。因见丹
青形像。便想得世尊。化现生身之像。眼目精灵。身手
动转。慈颜喜色。言语静默。处大众中巍巍堂堂。犹如
目前。虽目睹丹青。而心注佛相。次因见此相。的知化
现。如镜中像。像者必依于净明。佛相者必依于寂照。
喻中既目睹影像。心全见于净明。法中目睹化相。心
全见于法报。法报既尔。我心亦然。心同佛心。融心为
佛。从此修于三观。是何魔等敢惑乱耶。何空华之烦
恼。能障蔽于心耶。故次云相即无相即见如来。金刚
结示其在兹矣。亦可下。重释还同如来二句也。前释
者。以心注化现。生身之相。昭昭如在目前。为同在世
之日。此则以在日一期之化。为常住也。今解者。则直
以世尊理智真身。为常住也。故云亦可。就中。意在报
身。报身眼耳等。一一廓周法界。有身可说不灭故。可
仰慕故。
▲疏悬幡下。二明助缘也。本意敬佛设像。因
此庄严道场。誓期日数也。严饰坛场者。如下事忏中
略引方等经。疏去其久近无别所表者。此意如上三
期之说。
疏若佛下。二明若灭后行相中。又二。初备资缘。后正
明行相。初中又二。先备正缘。言不睹真仪等。且佛在
日。暂因升忉利天。为母摩耶三月说法。优填王。忆恋
情切。犹使刻旃檀木为世尊像。礼拜供养。况佛灭后。
不睹金容。而不能施设形像而观瞻耶。岂道心不如
丁兰之孝心耶。况假之引心入法乎。引心者。因见丹
青形像。便想得世尊。化现生身之像。眼目精灵。身手
动转。慈颜喜色。言语静默。处大众中巍巍堂堂。犹如
目前。虽目睹丹青。而心注佛相。次因见此相。的知化
现。如镜中像。像者必依于净明。佛相者必依于寂照。
喻中既目睹影像。心全见于净明。法中目睹化相。心
全见于法报。法报既尔。我心亦然。心同佛心。融心为
佛。从此修于三观。是何魔等敢惑乱耶。何空华之烦
恼。能障蔽于心耶。故次云相即无相即见如来。金刚
结示其在兹矣。亦可下。重释还同如来二句也。前释
者。以心注化现。生身之相。昭昭如在目前。为同在世
之日。此则以在日一期之化。为常住也。今解者。则直
以世尊理智真身。为常住也。故云亦可。就中。意在报
身。报身眼耳等。一一廓周法界。有身可说不灭故。可
仰慕故。
▲疏悬幡下。二明助缘也。本意敬佛设像。因
此庄严道场。誓期日数也。严饰坛场者。如下事忏中
略引方等经。疏去其久近无别所表者。此意如上三
期之说。
卷十三 第 738a 页 X09-0738.png
疏稽首诸佛。正明用心行相。疏文有四。一总明具阙。
二备述八种。三明生起次第。四结备述之意。初中又
二。初阙后具。阙者。注云。善戒经者。智论者。十住婆沙
者。阇王说者。起信亦同者。同五事也。彼是修行信心
分中。初说信心。后说修行。修行谓施等六度。于精进
中。有除障门之文。若人先世。多有重罪业障。为邪魔
所恼云云。乃至应当勇猛。云云(如疏)彼文既在精进。亦
是加行之义。亦与此经意同也。
▲疏其最下。后具也。
先通列八法。后别销其文。云礼佛法经者。说礼佛方
法也。经题既标礼佛。礼佛即是所宗。馀七皆是礼佛
由缘。谓供赞是礼佛流类。忏劝喜是礼佛之意。由欲
忏等故。礼敬以申恳志。七是都回礼等功德。向于三
处。八申陈意所希望。彼既题以礼佛。馀是方法。今经
次云稽盲十方诸佛名字。即正举所宗。忏者总举所
申礼敬之意。理合具诸方法矣。此经宗旨。在于文略。
故略举三。谓礼忏赞。文云名字。即当赞矣。
△后别销
文者。注中俱能远离等者。但专精一事。皆具馀益。故
前引诸教。数有少多。皆获大益。馀皆同类因。感等流
果也。详义对说。其益昭然。一中寻常文云。严持香华
如法供养等。其益可知。二中即寻常梵音文也。是胜
鬘夫人叹佛之文。又上座别赞云。佛真法身犹若虚
空等。三中则七佛。十方佛。二十五佛。五十三佛。贤劫
千佛。乃至佛名经。随意广略。一一有经。赞其功能。四
五巳下皆如寻常。依时礼忏所唱。亦或广或略。唯晨
卷十三 第 738b 页 X09-0738.png
朝礼最备。四中云。十方无量佛所知无不尽等。注云
除三四障者。文在次下。依正具者。本所不具。是业所
招。今洗忏罪业令尽故。依正皆具矣。五中云十方诸
如来现身成道者等。注除谤者。此由谤之不令说听。
今翻昔过。劝请长说。既请说法。必得自闻故。多闻增
智慧矣。六中云。昔嫉他不招感徒众归凑。即今罪毕
为人受孤单报。今翻之随喜。故得眷属。七中云。我所
作福业。一切皆和合等。自贪局功德。不回于他。故狭
劣。今回之向彼。故广大。如回声入角则远闻也。八中
云。愿诸众生等。速发菩提心等。除退持行者。如前说。
若无心愿策引。行亦不成等。即是其义。
疏供养者下。二备述八种也。今当第一。复有其三。(在疏)
初云内外者。外财则钱帛金宝衣食等。如须达长者
之类。内财则头目身命等。如萨埵王子之类。故言事
皆可知者二意。一者寻常处处俗讲皆说。道俗无不
知故。二者既是事相之法。不假辩明义理。举之即知
为之。即是何假苦言耶。疏其法供者。一一正明。言十
法行者。诸家言教。皆通而言之。皆是受持大乘教法
也。华严藏和尚。明受持大乘经须知。五法如下流通
分中所明。于教法者。且拣理果及行也。书写者。剥皮
为纸等。转施者。见他发于受持无力可办。遂转施巳
有。为他胜缘。听闻者。自巳听他讲解。或听讽诵。披读
者。寻览其文。受持者。摄为心要。然常人皆以读诵便
为受持。此乃大失本意。不知受持异于转读。亦异讽
除三四障者。文在次下。依正具者。本所不具。是业所
招。今洗忏罪业令尽故。依正皆具矣。五中云十方诸
如来现身成道者等。注除谤者。此由谤之不令说听。
今翻昔过。劝请长说。既请说法。必得自闻故。多闻增
智慧矣。六中云。昔嫉他不招感徒众归凑。即今罪毕
为人受孤单报。今翻之随喜。故得眷属。七中云。我所
作福业。一切皆和合等。自贪局功德。不回于他。故狭
劣。今回之向彼。故广大。如回声入角则远闻也。八中
云。愿诸众生等。速发菩提心等。除退持行者。如前说。
若无心愿策引。行亦不成等。即是其义。
疏供养者下。二备述八种也。今当第一。复有其三。(在疏)
初云内外者。外财则钱帛金宝衣食等。如须达长者
之类。内财则头目身命等。如萨埵王子之类。故言事
皆可知者二意。一者寻常处处俗讲皆说。道俗无不
知故。二者既是事相之法。不假辩明义理。举之即知
为之。即是何假苦言耶。疏其法供者。一一正明。言十
法行者。诸家言教。皆通而言之。皆是受持大乘教法
也。华严藏和尚。明受持大乘经须知。五法如下流通
分中所明。于教法者。且拣理果及行也。书写者。剥皮
为纸等。转施者。见他发于受持无力可办。遂转施巳
有。为他胜缘。听闻者。自巳听他讲解。或听讽诵。披读
者。寻览其文。受持者。摄为心要。然常人皆以读诵便
为受持。此乃大失本意。不知受持异于转读。亦异讽
卷十三 第 738c 页 X09-0738.png
诵故。此披读讽诵受持。为三种法行。若不尔者。应唯
二种。又无著菩萨释金刚经受持读诵文云。赞诵者。
此说受持因故。为欲受故读。为欲持故诵。天亲释云。
受持修行。依总持法故。读诵修行。依闻慧广故。至流
通分中。当具解释。开示者讲说。思惟者观智推察。修
习者。或依之以为禅境。(无著释金刚经。修行之言。云三摩钵底相应时)或依
之以起万行。故为十也。
▲疏又新华严下。二校量财
法胜劣。诸供养者。谓内财外财。各有种种不同也。法
供养最者。财施有限。法施无穷。财施施多则尽。法施
施多转增。财施世报。法施出世报。注云七行者。文中
略列四种。等取馀三也。不文具云。所谓如说修行供
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
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等
字含中间三种也。然此七行。含于二意。一为如法修
行故。舍财食等供养。即名最胜。馀六例之。二如法修
行。即是供养。不待财等方。名为供养。馀六亦例之。
▲
疏然称法下。三明财法无别。故菩萨戒广本文云。财
法二施。等无差别。净名云。于法等者。于食亦等。言称
法施财者。有二意。一为法故施财。亦名称法。二不计
有能施之我所施之物及受施人。三轮皆空。(轮者摧辗义。执
有则摧无漏功德。达空则摧无明障惑)称于真法及梦幻缘起之法。疏
如善德者。即净名经中。佛命长者善德问疾。善德白
佛。我不堪任。便自说。往于父舍。设大施会。供养一切
沙门婆罗门外道贫穷下贱孤独乞人。期满七日。彼
二种。又无著菩萨释金刚经受持读诵文云。赞诵者。
此说受持因故。为欲受故读。为欲持故诵。天亲释云。
受持修行。依总持法故。读诵修行。依闻慧广故。至流
通分中。当具解释。开示者讲说。思惟者观智推察。修
习者。或依之以为禅境。(无著释金刚经。修行之言。云三摩钵底相应时)或依
之以起万行。故为十也。
▲疏又新华严下。二校量财
法胜劣。诸供养者。谓内财外财。各有种种不同也。法
供养最者。财施有限。法施无穷。财施施多则尽。法施
施多转增。财施世报。法施出世报。注云七行者。文中
略列四种。等取馀三也。不文具云。所谓如说修行供
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
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等
字含中间三种也。然此七行。含于二意。一为如法修
行故。舍财食等供养。即名最胜。馀六例之。二如法修
行。即是供养。不待财等方。名为供养。馀六亦例之。
▲
疏然称法下。三明财法无别。故菩萨戒广本文云。财
法二施。等无差别。净名云。于法等者。于食亦等。言称
法施财者。有二意。一为法故施财。亦名称法。二不计
有能施之我所施之物及受施人。三轮皆空。(轮者摧辗义。执
有则摧无漏功德。达空则摧无明障惑)称于真法及梦幻缘起之法。疏
如善德者。即净名经中。佛命长者善德问疾。善德白
佛。我不堪任。便自说。往于父舍。设大施会。供养一切
沙门婆罗门外道贫穷下贱孤独乞人。期满七日。彼
卷十三 第 739a 页 X09-0739.png
维摩。入会云。夫大施会。不如仁者所施。当为法施之
会。何用是财施会为。法施会者。无前无后。一时供养
一切众生。是名法施之会。此中义意。如别卷释。疏喜
见烧身者。即法华经第十药王本事品说。过去日月
净明德佛。为一切众生喜见菩萨。说法华经。喜见乐
习苦行。得现一切色身三昧。欢喜自念。是闻经力。入
三味。从空雨种种香华。供养巳。起定念言。不如以身
供养。即服诸香。饮香油。满千二百岁。香油涂身。于佛
前。天宝衣缠身。灌诸香油。以神通力。而自燃身。光明
遍照八十亿恒河沙世界。其中诸佛。同时赞言。善哉
善哉。是名真法供养如来。若以香华璎珞等物。乃至
亦所不及。释曰。善德外财。喜见内财。以称法故。即名
法供养也。疏皆称真理者。然三轮本空。真理本有。此
执三轮为有。故迷真理谓无。今既远三空。须称真理。
真理即二空所显之真如。例如人法二空不必真如。
二空所显。方是真如。诸教但言三轮体空。且约破执。
今直云真理。方是显性。况云称之。即三轮不待破灭。
全体廓周法界。与真理不异。函盖相当。故名称也。如
此方成观行之供也。故行相功用。迥异前二。等虚空
者。显示能称所称之方剂也。全法之身者。是初一轮
也。称真之物第二轮也。供养于佛第三轮也。等者。次
文云。是故菩萨。不虚行于所修。常值诸佛。恒不失时。
一切供具。常称理而成就。何以故。法施于佛称真理
故。释曰。准此云一香一华等。又云常称理成就。即知
会。何用是财施会为。法施会者。无前无后。一时供养
一切众生。是名法施之会。此中义意。如别卷释。疏喜
见烧身者。即法华经第十药王本事品说。过去日月
净明德佛。为一切众生喜见菩萨。说法华经。喜见乐
习苦行。得现一切色身三昧。欢喜自念。是闻经力。入
三味。从空雨种种香华。供养巳。起定念言。不如以身
供养。即服诸香。饮香油。满千二百岁。香油涂身。于佛
前。天宝衣缠身。灌诸香油。以神通力。而自燃身。光明
遍照八十亿恒河沙世界。其中诸佛。同时赞言。善哉
善哉。是名真法供养如来。若以香华璎珞等物。乃至
亦所不及。释曰。善德外财。喜见内财。以称法故。即名
法供养也。疏皆称真理者。然三轮本空。真理本有。此
执三轮为有。故迷真理谓无。今既远三空。须称真理。
真理即二空所显之真如。例如人法二空不必真如。
二空所显。方是真如。诸教但言三轮体空。且约破执。
今直云真理。方是显性。况云称之。即三轮不待破灭。
全体廓周法界。与真理不异。函盖相当。故名称也。如
此方成观行之供也。故行相功用。迥异前二。等虚空
者。显示能称所称之方剂也。全法之身者。是初一轮
也。称真之物第二轮也。供养于佛第三轮也。等者。次
文云。是故菩萨。不虚行于所修。常值诸佛。恒不失时。
一切供具。常称理而成就。何以故。法施于佛称真理
故。释曰。准此云一香一华等。又云常称理成就。即知
卷十三 第 739b 页 X09-0739.png
经中所列。皆以称理。即一之多等也。故修行者。但安
心观行。物物自多。皆遍佛也。疏彼经云者。即是普贤
行愿中。第三广修供养之文。我以普贤行愿力故。法
力也。彼经前文。云起深信解。自力也。自力因缘备具
故。供等无量。疏如须弥山者。取人间睹高大无过。又
四宝所成。而具十德。表供具一一具德相妙用也。如
海水者深广也。称理故深。称事故广。香华云者。华严
每列供具等。一一云云。云喻缘起。谓此供具。色相显
然。智鉴无性。从法性空。无生法起。能现(观行)所现。(供具)迥
无所依。应现而来。来无所从。用谢而去。去无所至。而
能含悲。润注法雨。益济万物。重重无尽。有云像焉。
疏情发于中等者。借毛诗序中文势也。彼歌咏之不
足。故不知手舞足蹈之。此则赞咏之不足。恳祷礼拜
之也。诸经赞词者。如龙女赞云。深达罪福相等。胜鬘
夫人赞云。如来妙色身等。宝积云。目净脩广如青莲
等。世尊因地。翘足赞底沙佛云。天地此界多闻室等。
乃至自在炽盛等。如来甚奇妙等。天上天下无如等。
华严部末云。刹尘心念可数知。大海之水可饮尽。虚
空可量风可系。无能说尽佛功德。
疏勒那三藏者。华严纂灵记云。三藏是天竺人。既至
此土。华音又通。讲华严经。道俗云集。讲次忽有一人
执笏。形如大官。云天帝令请和尚讲华严经。都讲维
那梵呗。法事所须。咸须备具。讲席众僧悉同见。言讫
便隐。三藏及都讲维那。当时奄然。卒于法座。疏优劣
心观行。物物自多。皆遍佛也。疏彼经云者。即是普贤
行愿中。第三广修供养之文。我以普贤行愿力故。法
力也。彼经前文。云起深信解。自力也。自力因缘备具
故。供等无量。疏如须弥山者。取人间睹高大无过。又
四宝所成。而具十德。表供具一一具德相妙用也。如
海水者深广也。称理故深。称事故广。香华云者。华严
每列供具等。一一云云。云喻缘起。谓此供具。色相显
然。智鉴无性。从法性空。无生法起。能现(观行)所现。(供具)迥
无所依。应现而来。来无所从。用谢而去。去无所至。而
能含悲。润注法雨。益济万物。重重无尽。有云像焉。
疏情发于中等者。借毛诗序中文势也。彼歌咏之不
足。故不知手舞足蹈之。此则赞咏之不足。恳祷礼拜
之也。诸经赞词者。如龙女赞云。深达罪福相等。胜鬘
夫人赞云。如来妙色身等。宝积云。目净脩广如青莲
等。世尊因地。翘足赞底沙佛云。天地此界多闻室等。
乃至自在炽盛等。如来甚奇妙等。天上天下无如等。
华严部末云。刹尘心念可数知。大海之水可饮尽。虚
空可量风可系。无能说尽佛功德。
疏勒那三藏者。华严纂灵记云。三藏是天竺人。既至
此土。华音又通。讲华严经。道俗云集。讲次忽有一人
执笏。形如大官。云天帝令请和尚讲华严经。都讲维
那梵呗。法事所须。咸须备具。讲席众僧悉同见。言讫
便隐。三藏及都讲维那。当时奄然。卒于法座。疏优劣
卷十三 第 739c 页 X09-0739.png
有七者。然于中兼含是非。非中有二。即第一第二也。
此一向劣。仍是过患。馀五则前前劣后后优也。然此
七中脚注者。皆非三藏之文。当行者虽是本文亦有
少。则神意在文略也。疏我慢者。文有三节。谓礼佛礼
僧及喻。初二句。依时礼佛。谓或图名利供养。恐失德
望。故随众倍行。或众首点捡。不得巳故陪行。心无敬
者。或本信心不全。苟避徭役。或图供养。假托披缁者。
或大底即不敢不敬诸佛。但轻于假设形像。或懈怠
下能念念运恭敬心。但率尔随众。心中无记者。皆是
此也。次二句。馀时礼僧。谓见上座阿阇梨。或传法主。
或有德及诸善知识。乃至在家菩萨中。或耆年宿德
之类。虑失自巳大体德望。或虑以理责辱不能不礼。
然以我慢之故。对傍畔之人。自现贡高尊重之相。偃
蹇而礼。表我胜伊。非臣伏。但存体礼之也。纵知他有
德有能。或恃高门贵姓。或恃势力。耻于屈伏归心问
法故。不能卑恭敬礼。故云耻于下问。后一句。总以喻
显相。可知也。故志公云。行道犹如推硙。礼拜恰似客
舂。今时之人。不得此意。一向毁于礼佛。而令后五种入
理之礼亦同推硙之喻矣。岂不愚哉。疏徒肃形仪者。
稍胜于前。前则贡高我慢。此则恭肃形仪。然以心不
称身。故云徒也。无净想者。内畜慢心。外现故相是。隐
避诈伪之垢也。此以纯真为净也。高声作相。激动人心
以招供养。或改转声音。移易文本。以就俗情。故云高
声喧杂词句浑乱。问既知非仪。何必叙列。同作观门。
此一向劣。仍是过患。馀五则前前劣后后优也。然此
七中脚注者。皆非三藏之文。当行者虽是本文亦有
少。则神意在文略也。疏我慢者。文有三节。谓礼佛礼
僧及喻。初二句。依时礼佛。谓或图名利供养。恐失德
望。故随众倍行。或众首点捡。不得巳故陪行。心无敬
者。或本信心不全。苟避徭役。或图供养。假托披缁者。
或大底即不敢不敬诸佛。但轻于假设形像。或懈怠
下能念念运恭敬心。但率尔随众。心中无记者。皆是
此也。次二句。馀时礼僧。谓见上座阿阇梨。或传法主。
或有德及诸善知识。乃至在家菩萨中。或耆年宿德
之类。虑失自巳大体德望。或虑以理责辱不能不礼。
然以我慢之故。对傍畔之人。自现贡高尊重之相。偃
蹇而礼。表我胜伊。非臣伏。但存体礼之也。纵知他有
德有能。或恃高门贵姓。或恃势力。耻于屈伏归心问
法故。不能卑恭敬礼。故云耻于下问。后一句。总以喻
显相。可知也。故志公云。行道犹如推硙。礼拜恰似客
舂。今时之人。不得此意。一向毁于礼佛。而令后五种入
理之礼亦同推硙之喻矣。岂不愚哉。疏徒肃形仪者。
稍胜于前。前则贡高我慢。此则恭肃形仪。然以心不
称身。故云徒也。无净想者。内畜慢心。外现故相是。隐
避诈伪之垢也。此以纯真为净也。高声作相。激动人心
以招供养。或改转声音。移易文本。以就俗情。故云高
声喧杂词句浑乱。问既知非仪。何必叙列。同作观门。
卷十三 第 740a 页 X09-0740.png
答举过以诃。说非令止以就观行也。疏敬从心发运
于身口者。如前赞佛处。疏云情发于中等。及钞中结
云。赞咏之不足。故恳到而礼拜之也。运身礼拜。运口
称名。五轮者。手足及头。注断道等者。经中令一一发
愿。具云。我今五轮。于佛作礼。为断五道离五盖。令众
生常安住五通具足五眼。愿我右膝著地之时。令诸
众生得正觉道。(右是顺义。故成正觉)愿我左膝著地之时。令诸
众生于外道法不起邪见。(左是违逆义故表邪见)愿我右手著
地之时。犹如世尊坐金刚座。右手指地。震动现瑞。證
大菩提。愿我左手著地之时。于诸外道。以四摄法。而
摄取之。令入正道。(左右表邪正如上)愿我头顶著地之时。令
诸众生离憍慢心。悉得成就无见顶相(皆发等流愿也)疏无
相礼者。自此巳下。皆述身口恭敬礼时作此观智。非
谓身口都不敬礼。但将无相等。以当礼佛。善须思之。
若以观智。便名礼佛。不须身礼。即第三中。亦应但以
恭敬便为礼拜。不合运于身口。义例如此。岂不误焉。
问大乘宗于意地意起名犯。即名破戒。何妨例此心
礼即成功德。答彼起意作念。的拟运身口行杀盗等。
心念成就。竟无悔意故。今但的拟运身业礼口业赞
等。心志决定。竟无犹预。纵未遂严净。道场作礼之间。
灼然巳生功德。若无意拟运身口。元无功德。如本无
意拟杀等亦无罪也。然观智既成。观境常现。行住坐
卧。礼不间断。但观心不退。自然流注。如受恶律仪之
人。(屠猎劫贼等业之类)杀等之心。念念流注。不必正杀正盗也。
于身口者。如前赞佛处。疏云情发于中等。及钞中结
云。赞咏之不足。故恳到而礼拜之也。运身礼拜。运口
称名。五轮者。手足及头。注断道等者。经中令一一发
愿。具云。我今五轮。于佛作礼。为断五道离五盖。令众
生常安住五通具足五眼。愿我右膝著地之时。令诸
众生得正觉道。(右是顺义。故成正觉)愿我左膝著地之时。令诸
众生于外道法不起邪见。(左是违逆义故表邪见)愿我右手著
地之时。犹如世尊坐金刚座。右手指地。震动现瑞。證
大菩提。愿我左手著地之时。于诸外道。以四摄法。而
摄取之。令入正道。(左右表邪正如上)愿我头顶著地之时。令
诸众生离憍慢心。悉得成就无见顶相(皆发等流愿也)疏无
相礼者。自此巳下。皆述身口恭敬礼时作此观智。非
谓身口都不敬礼。但将无相等。以当礼佛。善须思之。
若以观智。便名礼佛。不须身礼。即第三中。亦应但以
恭敬便为礼拜。不合运于身口。义例如此。岂不误焉。
问大乘宗于意地意起名犯。即名破戒。何妨例此心
礼即成功德。答彼起意作念。的拟运身口行杀盗等。
心念成就。竟无悔意故。今但的拟运身业礼口业赞
等。心志决定。竟无犹预。纵未遂严净。道场作礼之间。
灼然巳生功德。若无意拟运身口。元无功德。如本无
意拟杀等亦无罪也。然观智既成。观境常现。行住坐
卧。礼不间断。但观心不退。自然流注。如受恶律仪之
人。(屠猎劫贼等业之类)杀等之心。念念流注。不必正杀正盗也。
卷十三 第 740b 页 X09-0740.png
疏发智清净及净心皆能礼也。佛境界者。所礼也。深
入下二句。能所俱寂也。细而论之。有两重能。初谓发
智者能净也。身心者所净。后谓清净身心能礼也。佛
境界所礼也。荡荡无碍。是离能所。合法性之相也。疏
起用礼者。问能所皆如影像。如何得礼敬义成。答谓
先观巳身心。是无明势分。从染缘起。今以正智观之。
无性即是一真法界。然后观此法界。不守自性。常能
随缘而起。遂礼拜恭敬。一心归投。托诸佛净缘。引起
身心。随此净缘而起。名净缘起。如影从镜现。不妨运
行历位渐渐增进。而行行位位皆然。无有一法不依
法界托缘而起。故皆如影。既身心无性。合于法界。法
界无所不遍。故我身心随所依法界。亦无所不遍。无
所不礼也。故云遍礼一切。疏身内佛者。如尘中大千
经卷。如弊布囊真金。如焦模中佛像。如乐器中之锽
音等。不缘他佛者。不取相也。若外有可观者。以色见
我也。邪人行径者。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也。返照
者。正是内观也。注云显实宗者。此教中有二义。一即
于诸法中。约空有互夺双融。便为法性。天台大师宗
此义也。二直显真性。迥出空有。方为中道佛性。前起
用礼。约此初义中。即空之有故。如影也。即有之空故。
不离法界。疏见佛可礼者。双遮外境佛及身内佛。身
内佛者。同中论说如来在五阴中。破云。如来应小。五
阴应大。故偈云。此彼不相在。亦是邪见者。中论宗正。
破二乘邪也。亦可即金刚是人行邪道。此双遮内外
卷十三 第 740c 页 X09-0740.png
佛故。观身下二句。净名经也。安心寂灭者。前绝待灵
心观文中。一一皆云寂灭。名平等礼者。结归所标实
相也。文殊云者。入佛境界经中文也。问古德集此。名
无相礼。何不于第四门引之。答古德。但拣取著事相。
通名无相。无相之言。通此四门。或古人。唯知有法相
无相二宗。不开此等权实。今既开之。则此偈义当此
门。以无相正是所观之理。不别得名无所观。等者等
馀九偈一一皆云敬礼无所观也。疏大悲礼者。随一
一礼。普代众生也。谓前虽观智圆明。未显大悲利益。
岂名菩提萨埵之礼乎。故此明以同体大悲物我无
二。我既礼也。即众生礼我。离慢也。众生皆离。总摄者
摄前六门。(不摄初二以非义故)以为一观。帝网者。若佛若礼。重
重无尽。如天帝殿网。百千之珠。交相涉入。重重无尽。
如注引经。即其类也。顺其宗者。华严所说法门。一一
以十为数。注行愿经者。乍观此所引经。若以一一佛
前皆现多身。即似身多佛少。若以一一身遍礼多佛。
即似身少佛多。称实而言。身佛应等。经文缘欲明一
多无碍故。于身佛互举一多。若令相对义备。应有四
句。一一身礼多佛。二一佛对多身。即所引二句经文。
是也。三一身礼一佛。不坏相故。事法界也。四多多之
身。礼多多之佛。如帝网也。据华严宗。一一身前。本有
多佛。佛前本有多身。但以执境迷心。致令都不见也。
故出现品说。佛入善觉三昧。于一身。现一切众数等
身。(證身佛数等)即果门入也。又云。众生心中。念念有佛成
心观文中。一一皆云寂灭。名平等礼者。结归所标实
相也。文殊云者。入佛境界经中文也。问古德集此。名
无相礼。何不于第四门引之。答古德。但拣取著事相。
通名无相。无相之言。通此四门。或古人。唯知有法相
无相二宗。不开此等权实。今既开之。则此偈义当此
门。以无相正是所观之理。不别得名无所观。等者等
馀九偈一一皆云敬礼无所观也。疏大悲礼者。随一
一礼。普代众生也。谓前虽观智圆明。未显大悲利益。
岂名菩提萨埵之礼乎。故此明以同体大悲物我无
二。我既礼也。即众生礼我。离慢也。众生皆离。总摄者
摄前六门。(不摄初二以非义故)以为一观。帝网者。若佛若礼。重
重无尽。如天帝殿网。百千之珠。交相涉入。重重无尽。
如注引经。即其类也。顺其宗者。华严所说法门。一一
以十为数。注行愿经者。乍观此所引经。若以一一佛
前皆现多身。即似身多佛少。若以一一身遍礼多佛。
即似身少佛多。称实而言。身佛应等。经文缘欲明一
多无碍故。于身佛互举一多。若令相对义备。应有四
句。一一身礼多佛。二一佛对多身。即所引二句经文。
是也。三一身礼一佛。不坏相故。事法界也。四多多之
身。礼多多之佛。如帝网也。据华严宗。一一身前。本有
多佛。佛前本有多身。但以执境迷心。致令都不见也。
故出现品说。佛入善觉三昧。于一身。现一切众数等
身。(證身佛数等)即果门入也。又云。众生心中。念念有佛成
卷十三 第 741a 页 X09-0741.png
正觉。及此所引经。以普贤观行而见之。即因门入也。
因果虽异。所入之境无殊故。因果交彻。尽虚空者。引
文略也巳。具如普觉章末答发心处具引说。
疏忏悔中。文五。一释忏悔名。二明忏障三明所起之
由。四正明忏法。五翻罪为福。初中。此云悔过。此释则
翻忏为悔。但是一义也。别说者。即忏悔两字各是一
义。忏名陈露者。翻忏字。如佛名经云。忏是忏谢之名。
悔以悔责为义。西塔律疏云。兴善伐恶为忏。追变往
愆为悔。意亦大同。馀如别卷。
疏灭除三障下。二明忏障也。成净戒善者。有二意。若
约偏忏。恶业即成有漏善。若就过患俱忏三障四障。
则成顺理称性无漏善也。佛名经者。是先德于一切
经。录出佛菩萨罗汉等名及忏悔之文。集为一处。秦
中俗号马头罗刹佛名经。有十六卷。蜀中但号佛名
经。有十五卷。具一万五千三宝之名。其文具云。然其
罪相。虽复无量。大而为语。不出其三。一者烦恼。二者
是业。三是果报。此三种法。能障圣道及以人天胜妙
好事。是故。经中目为三障。所以诸佛菩萨教作忏悔。
又云。此三障者。更相由藉。由烦恼故。以起恶业。恶业
因缘。故得苦果。(六道皆苦行苦遍三界故。故论中通云业系苦相)是故。今日
先忏烦恼。诸佛菩萨入理圣人。种种诃责。名此烦恼。
以为怨家。何以故。能断众生慧命根故。(故注云怨断慧命。是撮略
注记)亦名此烦恼。以为怨贼。能劫众生诸善法故。(故注贼劫
善法)亦名此烦恼。以为暴河。能漂众生入生死海故。亦
因果虽异。所入之境无殊故。因果交彻。尽虚空者。引
文略也巳。具如普觉章末答发心处具引说。
疏忏悔中。文五。一释忏悔名。二明忏障三明所起之
由。四正明忏法。五翻罪为福。初中。此云悔过。此释则
翻忏为悔。但是一义也。别说者。即忏悔两字各是一
义。忏名陈露者。翻忏字。如佛名经云。忏是忏谢之名。
悔以悔责为义。西塔律疏云。兴善伐恶为忏。追变往
愆为悔。意亦大同。馀如别卷。
疏灭除三障下。二明忏障也。成净戒善者。有二意。若
约偏忏。恶业即成有漏善。若就过患俱忏三障四障。
则成顺理称性无漏善也。佛名经者。是先德于一切
经。录出佛菩萨罗汉等名及忏悔之文。集为一处。秦
中俗号马头罗刹佛名经。有十六卷。蜀中但号佛名
经。有十五卷。具一万五千三宝之名。其文具云。然其
罪相。虽复无量。大而为语。不出其三。一者烦恼。二者
是业。三是果报。此三种法。能障圣道及以人天胜妙
好事。是故。经中目为三障。所以诸佛菩萨教作忏悔。
又云。此三障者。更相由藉。由烦恼故。以起恶业。恶业
因缘。故得苦果。(六道皆苦行苦遍三界故。故论中通云业系苦相)是故。今日
先忏烦恼。诸佛菩萨入理圣人。种种诃责。名此烦恼。
以为怨家。何以故。能断众生慧命根故。(故注云怨断慧命。是撮略
注记)亦名此烦恼。以为怨贼。能劫众生诸善法故。(故注贼劫
善法)亦名此烦恼。以为暴河。能漂众生入生死海故。亦
卷十三 第 741b 页 X09-0741.png
名此烦恼。以为羁锁。能系众生于生死狱故。(故注云暴河羁
锁)所以六道牵连。四生不绝。当知皆是烦恼过患。疏
二业中。注文有四。一释所忏之业。云巧作六道者。六
道形相各各不同。尘沙种类皆。是业力。故华严云。心
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又
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当观法界性。一切唯心
造。亦能画佛也。且如但就人道中。唯取南阎浮提一
洲之人。早巳有尔许多面孔。千千万万个个不同。非
但横睹现在不同。亦乃竖想。过去未来。人面各别。且
如一人中。曾祖不同。高祖阿翁又殊。曾门文有异。祖
身又异。父子又异身。孙复殊子。定知未生之孙。出来
必是各别。一人既尔。尽世界皆然。一一是业力。知此
巧能分布。令各各别。实难思议。故有经云。业巧能生
种种形。阎浮人中。一色尚巳难言。况东西北州。又形
相面孔更别。都说人道巳然。况天道鬼畜地狱人别。
就畜中。或飞走。或多足无足。乃至微细虫豸。何可言
之。皆是业能巧布。故云巧作六道令各不同也。画师
之巧。实不可比。寻常见壁画。三百五百人。施主或社
家。大都欲令肥瘦大小黑白之殊。然不免多皆相似。
故志公呵张僧徭云。毗婆尸佛早学画。亘到如今。犹
未妙。虽是变家随俗撰作。然乃暗与理符。
△注忏之
有三下。二正明忏业之相也。一伏者。伏业忏也。所谓
自揆道力劣弱。宿业或今业。深厚积多。不敢希望直
灭而不受。遂且悔责身心。永不相续。其巳作负命等
锁)所以六道牵连。四生不绝。当知皆是烦恼过患。疏
二业中。注文有四。一释所忏之业。云巧作六道者。六
道形相各各不同。尘沙种类皆。是业力。故华严云。心
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又
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当观法界性。一切唯心
造。亦能画佛也。且如但就人道中。唯取南阎浮提一
洲之人。早巳有尔许多面孔。千千万万个个不同。非
但横睹现在不同。亦乃竖想。过去未来。人面各别。且
如一人中。曾祖不同。高祖阿翁又殊。曾门文有异。祖
身又异。父子又异身。孙复殊子。定知未生之孙。出来
必是各别。一人既尔。尽世界皆然。一一是业力。知此
巧能分布。令各各别。实难思议。故有经云。业巧能生
种种形。阎浮人中。一色尚巳难言。况东西北州。又形
相面孔更别。都说人道巳然。况天道鬼畜地狱人别。
就畜中。或飞走。或多足无足。乃至微细虫豸。何可言
之。皆是业能巧布。故云巧作六道令各不同也。画师
之巧。实不可比。寻常见壁画。三百五百人。施主或社
家。大都欲令肥瘦大小黑白之殊。然不免多皆相似。
故志公呵张僧徭云。毗婆尸佛早学画。亘到如今。犹
未妙。虽是变家随俗撰作。然乃暗与理符。
△注忏之
有三下。二正明忏业之相也。一伏者。伏业忏也。所谓
自揆道力劣弱。宿业或今业。深厚积多。不敢希望直
灭而不受。遂且悔责身心。永不相续。其巳作负命等
卷十三 第 741c 页 X09-0741.png
怨债。且愿以止观及诸善力伏之。不起现行。得定慧
力。增堪忍。诸趣即将身偿他。如才学广博者未达闻。
贫贱之时负债。若今偿他。苦恼之甚。癈求荣达之路。
遂气延至荣达之时。百倍偿之。亦不难矣。如杯渡禅
师。远就梁武帝之死。二祖可大师。故往邺都。受仲伦
之毙也。佛示现受金枪马麦之类。盖亦表此义矣。虽
云示现。不妨远远劫来曾有此因。但似镜影故。云示
现。又以于受与不受皆得自在。但是故意。非业所牵。
故云示现。且如一人之业。从无始来。有何边畔。但以
发菩提心后。念念熏修者。便不润之。则悉不受之。便
至證真成佛。即知过。云曾作之事何限。然断障既尽
业则巳无。不妨依宿世所作事而受即名示现也。二
转者。转重罪而轻受。谓自知未发心前。所有过罪。道
力既小。不敢望其直灭。恐命终后坠三恶道。障于修
道。遂颠转向今生。便令偿却。便偿即轻。待来生即重。
故十住婆沙论云。于三恶道中。若应受业报。愿于今
身偿。不入恶道受。经云。设有恶道报。头痛即得除。金
刚亦云。受持读诵此经。则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
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
得阿耨菩提。涅槃经说。智者造罪。重造轻受。亦是此
意也。三灭者。悟理精深。发心猛利。念念观诸法性。心
心顺性修行。罪体既空。倒心又正。染心复止。本末念
念俱忏。理事了了彻源。如是之人。岂有业累更馀在
耶。故经云。烦恼如空。无所住。志公云。烦恼何处安脚。
力。增堪忍。诸趣即将身偿他。如才学广博者未达闻。
贫贱之时负债。若今偿他。苦恼之甚。癈求荣达之路。
遂气延至荣达之时。百倍偿之。亦不难矣。如杯渡禅
师。远就梁武帝之死。二祖可大师。故往邺都。受仲伦
之毙也。佛示现受金枪马麦之类。盖亦表此义矣。虽
云示现。不妨远远劫来曾有此因。但似镜影故。云示
现。又以于受与不受皆得自在。但是故意。非业所牵。
故云示现。且如一人之业。从无始来。有何边畔。但以
发菩提心后。念念熏修者。便不润之。则悉不受之。便
至證真成佛。即知过。云曾作之事何限。然断障既尽
业则巳无。不妨依宿世所作事而受即名示现也。二
转者。转重罪而轻受。谓自知未发心前。所有过罪。道
力既小。不敢望其直灭。恐命终后坠三恶道。障于修
道。遂颠转向今生。便令偿却。便偿即轻。待来生即重。
故十住婆沙论云。于三恶道中。若应受业报。愿于今
身偿。不入恶道受。经云。设有恶道报。头痛即得除。金
刚亦云。受持读诵此经。则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
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
得阿耨菩提。涅槃经说。智者造罪。重造轻受。亦是此
意也。三灭者。悟理精深。发心猛利。念念观诸法性。心
心顺性修行。罪体既空。倒心又正。染心复止。本末念
念俱忏。理事了了彻源。如是之人。岂有业累更馀在
耶。故经云。烦恼如空。无所住。志公云。烦恼何处安脚。
卷十三 第 742a 页 X09-0742.png
故云灭也。若虽发心猛盛。不达罪源。或虽悟理。不能
息业。云欲忏悔。竟何益欤。
△注然小乘下。三明大小
乘深浅之相。言时定报不定者。以遇忏心猛利善力
强盛。应受而排敌之。以时定故。巳过其时。则一差永
差。以报不定故。容可忏灭而不受。然此时报相对。义
有四句。及三报义。并在弥勒章中广述说。可更捡而
叙之。大乘一切皆灭者。如下所明。
△注又善心下。四
料简对治品类。总有三种对治。一忏治罪。二智断障。
三善防恶。忏中。云上下品类敌对者。罪若深重。还须
发猛利胜上心。忏之方灭。中下随类可知。智断烦恼
者。上品粗障易遣。故初心下品之智。即能治之。下品
细障难除。故须利根久修。上智方能除也。如罗縠之
障。非十地等觉之智。何能断之。防罪亦尔。谓四重罪。
重而易防。初发善心。及劣善心即免。馀篇转轻小。转
难防项故。南山钞主。未免吉罗。优波鞠多。尚翻油钵。
故须上品善心。方便可防制。疏三果报者。注中之文。
亦是佛名经中之偈。谓有四梵志。知得五通。忽闻空
中有声云。汝等十日。皆的命终此四人。倚恃神通。拟
不伏死。俱来辞佛避死。意骋神通。一人入海底。一人
在空中。一人入深山岩谷非人所到之处。一人常在
千千万万人聚集闹处。日满俱死。佛说偈言。非空非
海中。非入山石间。无有地方所脱之而不受报。唯有
忏悔力。乃能得除灭。故释提桓因。五衰相现。恐惧切
心。归诚三宝。五衰即灭。得延天年。又如尊胜经说。善
息业。云欲忏悔。竟何益欤。
△注然小乘下。三明大小
乘深浅之相。言时定报不定者。以遇忏心猛利善力
强盛。应受而排敌之。以时定故。巳过其时。则一差永
差。以报不定故。容可忏灭而不受。然此时报相对。义
有四句。及三报义。并在弥勒章中广述说。可更捡而
叙之。大乘一切皆灭者。如下所明。
△注又善心下。四
料简对治品类。总有三种对治。一忏治罪。二智断障。
三善防恶。忏中。云上下品类敌对者。罪若深重。还须
发猛利胜上心。忏之方灭。中下随类可知。智断烦恼
者。上品粗障易遣。故初心下品之智。即能治之。下品
细障难除。故须利根久修。上智方能除也。如罗縠之
障。非十地等觉之智。何能断之。防罪亦尔。谓四重罪。
重而易防。初发善心。及劣善心即免。馀篇转轻小。转
难防项故。南山钞主。未免吉罗。优波鞠多。尚翻油钵。
故须上品善心。方便可防制。疏三果报者。注中之文。
亦是佛名经中之偈。谓有四梵志。知得五通。忽闻空
中有声云。汝等十日。皆的命终此四人。倚恃神通。拟
不伏死。俱来辞佛避死。意骋神通。一人入海底。一人
在空中。一人入深山岩谷非人所到之处。一人常在
千千万万人聚集闹处。日满俱死。佛说偈言。非空非
海中。非入山石间。无有地方所脱之而不受报。唯有
忏悔力。乃能得除灭。故释提桓因。五衰相现。恐惧切
心。归诚三宝。五衰即灭。得延天年。又如尊胜经说。善
卷十三 第 742b 页 X09-0742.png
住天子。亦五相现。以陀罗尼忏悔力故。亦延天寿。彼
经别相忏报障中。先忏阿鼻。乃至三恶。次第而忏。此
三能障等。是彼经中。先标三障之文。具云。此三灭者。
则六根十恶乃至八万四千尘劳。皆悉清净。疏加一
见障者。此是华严随好品中忏悔之文。列所忏悔障
云。业障烦恼障报障见障。故云加一。注云见及烦恼
利钝者。贪瞋痴慢疑。是五钝使。直云烦恼。馀身见边
见邪见见取戒禁取。是五利使。即名见障。若通而论
之。总名烦恼。或亦所知障。是见障也。
疏然欲忏下。三明所起之由也。不觉者。根本迷也。故
佛名经云。独头无明。为烦恼种。今虽巳觉。倒习犹行。
亦长须悔恨。起贪瞋痴者。然烦恼虽有其十。猛利发
业。是此三毒故。故注偏指之。云是业因也。发身口意
者。能发是身业。所发是身具所造。是善恶不动业也。
皆思为体者。论云。大乘三业皆思为体。谓动身之思。
发语之思。及思当体。自是三业也。造业具者。此异熟
无记之身口。及深污意根。此是造业之具度。如工巧
之业而锥刀器不是业也。开之成六者。彼经云。身身
业。语语业。意意业。即是六也。经文自释。身浑浊臭恶
虫聚等。身业即行住坐卧屈申等。语即风息吐纳高
低等。语业即起居问讯赞说毁说等。意即觉观思惟
等。意业即忧喜等。评曰。经中约相见可见闻等。而显
之不尅体。说思为业。可以意趣中求矣。注善恶不动
及顺现生后等。皆在弥勒章中。巳具释说。三三者。身
经别相忏报障中。先忏阿鼻。乃至三恶。次第而忏。此
三能障等。是彼经中。先标三障之文。具云。此三灭者。
则六根十恶乃至八万四千尘劳。皆悉清净。疏加一
见障者。此是华严随好品中忏悔之文。列所忏悔障
云。业障烦恼障报障见障。故云加一。注云见及烦恼
利钝者。贪瞋痴慢疑。是五钝使。直云烦恼。馀身见边
见邪见见取戒禁取。是五利使。即名见障。若通而论
之。总名烦恼。或亦所知障。是见障也。
疏然欲忏下。三明所起之由也。不觉者。根本迷也。故
佛名经云。独头无明。为烦恼种。今虽巳觉。倒习犹行。
亦长须悔恨。起贪瞋痴者。然烦恼虽有其十。猛利发
业。是此三毒故。故注偏指之。云是业因也。发身口意
者。能发是身业。所发是身具所造。是善恶不动业也。
皆思为体者。论云。大乘三业皆思为体。谓动身之思。
发语之思。及思当体。自是三业也。造业具者。此异熟
无记之身口。及深污意根。此是造业之具度。如工巧
之业而锥刀器不是业也。开之成六者。彼经云。身身
业。语语业。意意业。即是六也。经文自释。身浑浊臭恶
虫聚等。身业即行住坐卧屈申等。语即风息吐纳高
低等。语业即起居问讯赞说毁说等。意即觉观思惟
等。意业即忧喜等。评曰。经中约相见可见闻等。而显
之不尅体。说思为业。可以意趣中求矣。注善恶不动
及顺现生后等。皆在弥勒章中。巳具释说。三三者。身
卷十三 第 742c 页 X09-0742.png
等三具。善等三种业。现等三种报也。合九种者。前后
不相离。从三烦恼生者。即贪瞋痴也。此是根本。
疏然忏有二下。四正明忏法也。于中又二。一总。二别。
总中。云责心者。悔恨无始巳来不早亲近善友发菩
提心。而乃执认身心我等相。纵恣贪瞋嫉妒分别见
慢。造种种业。如蚕作茧自缠自缚。苦苦。坏苦。行苦。无
有出期。
▲疏若就下。二别也。善恶不动三种业中。唯
别忏恶业也。谓善及不动。但以迷心。取相求有。故成
过患。若离其病。不除其法。故此不忏。若恶业。背理招
苦。一向须断。故此忏令灭也。二种者。遮则佛之遮制。
违制成罪。性则法尔。犯之有罪。十恶是也。准小乘宗。
四重八重不通忏悔。僧残巳下四篇方许。馀如别卷。
作法者。小乘忏要。请大比丘为證。对大僧。具五法。一
袒右肩。二右膝著地。三合掌。四说罪各种。(罪名谓僧残波逸提。
种是种类。如于僧残中自弄媒嫁等十三)五礼足。若对小夏。阙无礼足。但
行四法。若僧残罪。须请二十清净僧。令六夜行摩那
埵。供给承事。七日满。僧为羯磨。除罪还成。令戒净如
本所受。尼则集当众四十清净大德。若轻罪。则一日
承事。不必集也。大乘亦有作法。次下引方等经中是。
疏复须等者。于作法忏中。兼复起行也。事理者。此中
文四。一事。二理。三双明。四总结。初中。如方等者。注中
撮略说之。今更广之。谓彼经。令先严净道场。香泥涂
地。及室内作圆坛。彩画悬五色幡。烧海岸香。然灯。敷
高座。请二十四尊像。多亦无妨。设肴膳。尽心力。新净
不相离。从三烦恼生者。即贪瞋痴也。此是根本。
疏然忏有二下。四正明忏法也。于中又二。一总。二别。
总中。云责心者。悔恨无始巳来不早亲近善友发菩
提心。而乃执认身心我等相。纵恣贪瞋嫉妒分别见
慢。造种种业。如蚕作茧自缠自缚。苦苦。坏苦。行苦。无
有出期。
▲疏若就下。二别也。善恶不动三种业中。唯
别忏恶业也。谓善及不动。但以迷心。取相求有。故成
过患。若离其病。不除其法。故此不忏。若恶业。背理招
苦。一向须断。故此忏令灭也。二种者。遮则佛之遮制。
违制成罪。性则法尔。犯之有罪。十恶是也。准小乘宗。
四重八重不通忏悔。僧残巳下四篇方许。馀如别卷。
作法者。小乘忏要。请大比丘为證。对大僧。具五法。一
袒右肩。二右膝著地。三合掌。四说罪各种。(罪名谓僧残波逸提。
种是种类。如于僧残中自弄媒嫁等十三)五礼足。若对小夏。阙无礼足。但
行四法。若僧残罪。须请二十清净僧。令六夜行摩那
埵。供给承事。七日满。僧为羯磨。除罪还成。令戒净如
本所受。尼则集当众四十清净大德。若轻罪。则一日
承事。不必集也。大乘亦有作法。次下引方等经中是。
疏复须等者。于作法忏中。兼复起行也。事理者。此中
文四。一事。二理。三双明。四总结。初中。如方等者。注中
撮略说之。今更广之。谓彼经。令先严净道场。香泥涂
地。及室内作圆坛。彩画悬五色幡。烧海岸香。然灯。敷
高座。请二十四尊像。多亦无妨。设肴膳。尽心力。新净
卷十三 第 743a 页 X09-0743.png
衣服鞋履。无新洗故。出入著脱。令无参杂。七日长斋。
日三时洗浴。初日供养僧。起意多少。别请一明了内
外律者为师。受二十四戒及陀罗尼。对师说罪。要月
八日十五日。当以七日为期。此不可减。若能更进。随
意堪任。十人巳还。不得出此。俗人亦得。须辨单缝三
衣。备佛法式。旋绕一百二十匝。却坐思惟等。广如经
说。疏佛名经者。方等多明作法。兼起行。佛名多明起
行。少说作法。又兼理也。注云归三宝者。具云。夫欲忏
悔。必须先敬三宝。所以然者。三宝即是众生良友福
田。若能归敬。灭无量罪。长无量福。能令行者离生死
苦。得解脱乐。先当兴七种心。以为方便。一者惭愧。云
云。(如注列)后结云。生如是七种心巳。缘想十方诸佛
贤圣。擎拳合掌。披陈至到。惭愧改革。云云。
△疏理
如净名下。二理忏也。文二。一正明。即优波离为
二犯律比丘忏悔。维摩诘呵云。无重增此二比丘罪。
当直除灭。勿扰其心。所以者何。彼罪性。不在内。不在
外。不在中间。如佛所说。心垢故众生垢。心净故众生
净。心亦不在内。云云。如其心然。罪垢亦然。诸法亦然。
不出于如如。优波离。以心相得解脱时。宁有垢不。我
言不也。维摩诘言。一切众生心相无垢亦复如是。唯
优波离。妄想是垢。无妄想是净。(颠倒取我例知)诸法皆妄见。
如梦如焰。如水中月。如镜中像。以妄想生。其知此者。
是名奉律。乃至时二比丘。疑悔即除。发阿耨菩提心。
馀如别卷具引释。疏难曰下。二通妨也。罪违等者。真
日三时洗浴。初日供养僧。起意多少。别请一明了内
外律者为师。受二十四戒及陀罗尼。对师说罪。要月
八日十五日。当以七日为期。此不可减。若能更进。随
意堪任。十人巳还。不得出此。俗人亦得。须辨单缝三
衣。备佛法式。旋绕一百二十匝。却坐思惟等。广如经
说。疏佛名经者。方等多明作法。兼起行。佛名多明起
行。少说作法。又兼理也。注云归三宝者。具云。夫欲忏
悔。必须先敬三宝。所以然者。三宝即是众生良友福
田。若能归敬。灭无量罪。长无量福。能令行者离生死
苦。得解脱乐。先当兴七种心。以为方便。一者惭愧。云
云。(如注列)后结云。生如是七种心巳。缘想十方诸佛
贤圣。擎拳合掌。披陈至到。惭愧改革。云云。
△疏理
如净名下。二理忏也。文二。一正明。即优波离为
二犯律比丘忏悔。维摩诘呵云。无重增此二比丘罪。
当直除灭。勿扰其心。所以者何。彼罪性。不在内。不在
外。不在中间。如佛所说。心垢故众生垢。心净故众生
净。心亦不在内。云云。如其心然。罪垢亦然。诸法亦然。
不出于如如。优波离。以心相得解脱时。宁有垢不。我
言不也。维摩诘言。一切众生心相无垢亦复如是。唯
优波离。妄想是垢。无妄想是净。(颠倒取我例知)诸法皆妄见。
如梦如焰。如水中月。如镜中像。以妄想生。其知此者。
是名奉律。乃至时二比丘。疑悔即除。发阿耨菩提心。
馀如别卷具引释。疏难曰下。二通妨也。罪违等者。真
卷十三 第 743b 页 X09-0743.png
性本离一切过患。本具过恒沙福德智慧等故。设有
漏福。亦是性之起用故。论释用大云。能生世出世间
善因果。但是计执之心乖性。福善之相无违性。罪即
必违真性故。一切教中。未曾说有无漏恶及无漏罪
也。是能治者。如明与暗定不俱生也。是能生者。如镜
净明影像无尽。所以华严关键中。明性起缘起。不同
缘起法界通于善恶染净。性起唯善唯净。具如别卷
所释引。金刚者。人多诵得意亦易知不能具载。
△疏
普贤观下三双明理事也。初双标二经各具二忏也。
初观经者。初令昼夜六时对十方佛普贤菩萨。遍忏
六根。故云事也。观心下可知。若欲忏悔下。具云。一切
业障海。皆从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
如霜露。慧日能销除。是故应至心勤忏六根罪。(此是重颂)。
疏随好品者。具足文云。以尽法界众生数等身。以尽
法界众生数等头。以尽法界众生数等舌。以尽法界
众生数等身业语业意业。悔除所有诸障过恶。既运
三业而忏。即当事也。然是全理之事。以皆云尽法界等
故。彼经忏悔因由。在别卷中。疏观诸业性至理忏者。
则连次经云。时诸天子。心大欢喜。而问之言。云何悔
除一切过恶。(先巳教忏而后问者。意明理忏为用心也)天鼓告言。菩萨知
诸业不从东方来。(不从十方来。正显空义)但从颠倒生。无有住
处。(释空所以)菩萨如是。不从南西北方四维上下来。而共
积集。止住于心。(非先有体)决定明见。无有疑惑。(上皆别观业空也。业
为报障亲因故)后有经文。对业观报云。诸天子。如有颇梨镜。
漏福。亦是性之起用故。论释用大云。能生世出世间
善因果。但是计执之心乖性。福善之相无违性。罪即
必违真性故。一切教中。未曾说有无漏恶及无漏罪
也。是能治者。如明与暗定不俱生也。是能生者。如镜
净明影像无尽。所以华严关键中。明性起缘起。不同
缘起法界通于善恶染净。性起唯善唯净。具如别卷
所释引。金刚者。人多诵得意亦易知不能具载。
△疏
普贤观下三双明理事也。初双标二经各具二忏也。
初观经者。初令昼夜六时对十方佛普贤菩萨。遍忏
六根。故云事也。观心下可知。若欲忏悔下。具云。一切
业障海。皆从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
如霜露。慧日能销除。是故应至心勤忏六根罪。(此是重颂)。
疏随好品者。具足文云。以尽法界众生数等身。以尽
法界众生数等头。以尽法界众生数等舌。以尽法界
众生数等身业语业意业。悔除所有诸障过恶。既运
三业而忏。即当事也。然是全理之事。以皆云尽法界等
故。彼经忏悔因由。在别卷中。疏观诸业性至理忏者。
则连次经云。时诸天子。心大欢喜。而问之言。云何悔
除一切过恶。(先巳教忏而后问者。意明理忏为用心也)天鼓告言。菩萨知
诸业不从东方来。(不从十方来。正显空义)但从颠倒生。无有住
处。(释空所以)菩萨如是。不从南西北方四维上下来。而共
积集。止住于心。(非先有体)决定明见。无有疑惑。(上皆别观业空也。业
为报障亲因故)后有经文。对业观报云。诸天子。如有颇梨镜。
卷十三 第 743c 页 X09-0743.png
名为能照。清净鉴彻。与十世界。其量正等。诸国土中
一切山川一切众生所有影像。皆于中现。彼诸影像。
可得说言来入镜中从镜去否。答言不也。诸天子。一
切诸业亦复如是。虽能出生诸业果报。无来无去。(喻虽
有而无也。谓像依镜现像非去来。报从业生何来何生)。
△疏事忏除下。四总结
事理也。因迷理而起惑业故。理忏为根源也。然双除
之。妙固不在言。若难具者。必须先访善友。令解理忏。
何者。根拔枝存。容渐枯朽。若枝尽而根在。千回斫而
还生。智者详焉。疏二顺逆中。初双标。次别释。文三。先
顺。后逆。今初。顺有十。一者自从无始来。颠倒昏迷。妄
计人我故。起于身见。二者内具烦恼。外值恶友。劝惑。
我心倍加增盛。三内外恶缘既具。能内灭善心。外灭
善事。故于他善。都无随喜。四既不喜善。则乐恶也。五
如好猎者。于万般禽兽。总带杀心。悭贪者。举世资财
无一不要。事未必遂。而心常然。六前横此竖。七才修
一善。则表白再三。积岁过非。未曾上纸。八言虏扈者。
不尊敬貌。九十可知。从无始下结云。若自及他无皆
尔。是为十种。顺生死流。昏倒造恶。如厕虫乐厕。不觉
不知。生死浩然。而无际畔。二次起下。显能治逆生死
十心也。彼云。今欲忏悔。应当逆此罪流。用十种心。翻
除恶法。一者先须信因果决定。孱然业种。虽久不能
败。经云终无自作他人受果。转识善恶。不生疑惑。是
为深信。翻破一阐提心。二者天见我屏罪。是故惭天。
人见我显罪。是故愧人。以此翻破无惭愧心。三者人
一切山川一切众生所有影像。皆于中现。彼诸影像。
可得说言来入镜中从镜去否。答言不也。诸天子。一
切诸业亦复如是。虽能出生诸业果报。无来无去。(喻虽
有而无也。谓像依镜现像非去来。报从业生何来何生)。
△疏事忏除下。四总结
事理也。因迷理而起惑业故。理忏为根源也。然双除
之。妙固不在言。若难具者。必须先访善友。令解理忏。
何者。根拔枝存。容渐枯朽。若枝尽而根在。千回斫而
还生。智者详焉。疏二顺逆中。初双标。次别释。文三。先
顺。后逆。今初。顺有十。一者自从无始来。颠倒昏迷。妄
计人我故。起于身见。二者内具烦恼。外值恶友。劝惑。
我心倍加增盛。三内外恶缘既具。能内灭善心。外灭
善事。故于他善。都无随喜。四既不喜善。则乐恶也。五
如好猎者。于万般禽兽。总带杀心。悭贪者。举世资财
无一不要。事未必遂。而心常然。六前横此竖。七才修
一善。则表白再三。积岁过非。未曾上纸。八言虏扈者。
不尊敬貌。九十可知。从无始下结云。若自及他无皆
尔。是为十种。顺生死流。昏倒造恶。如厕虫乐厕。不觉
不知。生死浩然。而无际畔。二次起下。显能治逆生死
十心也。彼云。今欲忏悔。应当逆此罪流。用十种心。翻
除恶法。一者先须信因果决定。孱然业种。虽久不能
败。经云终无自作他人受果。转识善恶。不生疑惑。是
为深信。翻破一阐提心。二者天见我屏罪。是故惭天。
人见我显罪。是故愧人。以此翻破无惭愧心。三者人
卷十三 第 744a 页 X09-0744.png
命无常。一息不还。千载长往。幽途绵邈。无有资粮。苦
海波深。船筏安寄。圣贤可呵。无所恃怙。年事稍去。风
刀不赊。岂可安然坐待酸痛。又佛名经云。若不忏悔
者。大命将尽。地狱恶相皆现在前。当尔之时。悔惧交
至。不预修善。悔何及乎。当尔之时。欲求一体一忏。岂
可更得。众等莫自恃盛年财宝势力放逸自恣。死苦
一至。不令人知。盛年壮色无得免者。怖心起时。如履
汤火。六尘五欲。不暇贪染。如阿输柯王弟。闻旃陀罗
振铃。一日巳尽六日当死。虽有五欲。无心爱念。行者
怖畏。苦到忏悔。不惜身命。如彼怖王。以此翻破不畏
恶道。四者根露条枯。源乾流竭。若覆藏罪。是不良人。
迦叶头陀。令大众中发露。其馀行法。但以实心。向佛
像改革。如隐处有痈。覆讳不治。则致于死。以此翻破
覆藏罪心也。五者若忏巳更作者。如王法初犯得恕
若更作则重。初入道场。罪则易灭。更作难除。巳能吐
了。云何更啖。以此翻破恶心相续。六者昔日自安危
人。遍恼一切境。今广起兼济。遍虚空界。利益于他。以
此翻破一切处起恶心也。七者昔三业造罪。不计昼
夜。今善身口意。策励不休。匪移山岳。安填江海。以此
翻破纵恣三业。八者即昔自灭善。亦灭他善。不自随
喜。亦不喜他。今守护诸善。方便增广不令断绝。以此
翻破无随喜心。九者昔亲押恶友。信受其言故。今念
十方佛念无等慈。作不请友。念无等智。作大导师。以
此翻破顺恶友心。十者如前理忏。若不善解此十心。
海波深。船筏安寄。圣贤可呵。无所恃怙。年事稍去。风
刀不赊。岂可安然坐待酸痛。又佛名经云。若不忏悔
者。大命将尽。地狱恶相皆现在前。当尔之时。悔惧交
至。不预修善。悔何及乎。当尔之时。欲求一体一忏。岂
可更得。众等莫自恃盛年财宝势力放逸自恣。死苦
一至。不令人知。盛年壮色无得免者。怖心起时。如履
汤火。六尘五欲。不暇贪染。如阿输柯王弟。闻旃陀罗
振铃。一日巳尽六日当死。虽有五欲。无心爱念。行者
怖畏。苦到忏悔。不惜身命。如彼怖王。以此翻破不畏
恶道。四者根露条枯。源乾流竭。若覆藏罪。是不良人。
迦叶头陀。令大众中发露。其馀行法。但以实心。向佛
像改革。如隐处有痈。覆讳不治。则致于死。以此翻破
覆藏罪心也。五者若忏巳更作者。如王法初犯得恕
若更作则重。初入道场。罪则易灭。更作难除。巳能吐
了。云何更啖。以此翻破恶心相续。六者昔日自安危
人。遍恼一切境。今广起兼济。遍虚空界。利益于他。以
此翻破一切处起恶心也。七者昔三业造罪。不计昼
夜。今善身口意。策励不休。匪移山岳。安填江海。以此
翻破纵恣三业。八者即昔自灭善。亦灭他善。不自随
喜。亦不喜他。今守护诸善。方便增广不令断绝。以此
翻破无随喜心。九者昔亲押恶友。信受其言故。今念
十方佛念无等慈。作不请友。念无等智。作大导师。以
此翻破顺恶友心。十者如前理忏。若不善解此十心。
卷十三 第 744b 页 X09-0744.png
全不识是非。云何忏悔。设入道场。徒为苦行。涅槃经
云。若言勤修苦行是大涅槃因缘者。无有是处。即斯
意也。
疏然上理事下。五翻罪为福也。注中指行愿经者。證
恶业无边。婆沙论。證忏悔福。亦无边也。行愿经云。菩
萨自念。无始巳来。由贪瞋痴。发身口意。造诸恶业无
量无边。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注
婆沙论者。彼说忏悔功德云。此一念善及形色者。三
千大千世界所不容受。以非色故。所能容受。(彼论但指一地
之境故。且以大千为量。量虽通局。意不殊此也)故知一念忏悔功德。便与无
量劫所造之业。分量齐等。如室中一须臾灯光之明
所遍分量。与此室千年之暗。分量齐等。
劝请中拣云。凡小者。凡夫小乘也。请转法轮注中偈
云云者。即婆沙偈云。十方诸如来。现身成道者。我请
转法轮。安乐诸众生。然请义有二。一随相请。二称性
请。随相可知。称性者如疏说也。谓须恒悟一切声如
空谷响。缘起无性。非断非常。一一全真。无非法界。既
闻无所闻。则终日闻法。心观如此。是请法轮故。云知
声如响等也。此是大经出现品转法轮门中之文也。
其文具云。知声如响。而请转法轮。了于诸法真实性
故。于一音中。出一切音。而转法轮。毕竟无生故。又云。
菩萨欲知如来所转法轮。应知如来法轮所出生处。
佛子。如来随一切众生心行欲乐无量。出若干音声。
而转法轮。释曰。既随众生之心。即知愿请转法轮。须
云。若言勤修苦行是大涅槃因缘者。无有是处。即斯
意也。
疏然上理事下。五翻罪为福也。注中指行愿经者。證
恶业无边。婆沙论。證忏悔福。亦无边也。行愿经云。菩
萨自念。无始巳来。由贪瞋痴。发身口意。造诸恶业无
量无边。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注
婆沙论者。彼说忏悔功德云。此一念善及形色者。三
千大千世界所不容受。以非色故。所能容受。(彼论但指一地
之境故。且以大千为量。量虽通局。意不殊此也)故知一念忏悔功德。便与无
量劫所造之业。分量齐等。如室中一须臾灯光之明
所遍分量。与此室千年之暗。分量齐等。
劝请中拣云。凡小者。凡夫小乘也。请转法轮注中偈
云云者。即婆沙偈云。十方诸如来。现身成道者。我请
转法轮。安乐诸众生。然请义有二。一随相请。二称性
请。随相可知。称性者如疏说也。谓须恒悟一切声如
空谷响。缘起无性。非断非常。一一全真。无非法界。既
闻无所闻。则终日闻法。心观如此。是请法轮故。云知
声如响等也。此是大经出现品转法轮门中之文也。
其文具云。知声如响。而请转法轮。了于诸法真实性
故。于一音中。出一切音。而转法轮。毕竟无生故。又云。
菩萨欲知如来所转法轮。应知如来法轮所出生处。
佛子。如来随一切众生心行欲乐无量。出若干音声。
而转法轮。释曰。既随众生之心。即知愿请转法轮。须
卷十三 第 744c 页 X09-0744.png
令自心称法。心若不称请。亦不闻故。即常请下二句。是
藏和尚缘起章第六。请转法轮门中文也。具云。由一
切诸佛唯智唯德。菩萨即以穷法界之智。而请佛说
法。是故。一切诸佛。无不雨大法雨。然菩萨。唯愿唯行。
诸佛即以甚深愿力。而加所请。是故。菩萨无不获于
大益。当知菩萨常请。诸佛常说。未曾失时也。疏请佛
住世中。注偈云云者。彼偈云。十方一切佛。若欲舍寿
命。我今头面礼。劝请令久住。唯行愿经者。文云。所有
尽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将欲示现般涅槃者。及诸
菩萨声闻缘觉有学无学。乃至一切诸善知识。我悉
劝请。莫入涅槃。经于一切佛刹微尘数劫。为欲乐利
益众生。称性请者。谓众生心净。见佛常住。众生业重
心垢。见佛舍命。佛无生灭。随机见故。故知心净观佛。
佛则常住。为真请也。众生心垢等者。设有心开解发。
曾得见佛。而情识习气忽起。还不现前。故今劝请者。
但依智离识。常作佛观。心清智明。即常见佛不曾涅
槃。若瞥尔起心。尘劳相续。观智间断。即不见佛。名为
佛灭度也。故出现品。涅槃章中云。如来常住清净法
身。随众生心。示现涅槃。佛子。譬如日出普照世间。于
一切净水器中。影无不现。佛子。于汝意云何。彼影不
现。为日咎不。答言不也。但由器坏。非日有咎。佛子。如
来智日。亦复如是。普现法界。无前无后。一切众生净
心器中。佛无不现。心器常净。常见佛身。若心浊器破。
则不得见。释云。法身无像故。无器而不形。圣智无心
藏和尚缘起章第六。请转法轮门中文也。具云。由一
切诸佛唯智唯德。菩萨即以穷法界之智。而请佛说
法。是故。一切诸佛。无不雨大法雨。然菩萨。唯愿唯行。
诸佛即以甚深愿力。而加所请。是故。菩萨无不获于
大益。当知菩萨常请。诸佛常说。未曾失时也。疏请佛
住世中。注偈云云者。彼偈云。十方一切佛。若欲舍寿
命。我今头面礼。劝请令久住。唯行愿经者。文云。所有
尽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将欲示现般涅槃者。及诸
菩萨声闻缘觉有学无学。乃至一切诸善知识。我悉
劝请。莫入涅槃。经于一切佛刹微尘数劫。为欲乐利
益众生。称性请者。谓众生心净。见佛常住。众生业重
心垢。见佛舍命。佛无生灭。随机见故。故知心净观佛。
佛则常住。为真请也。众生心垢等者。设有心开解发。
曾得见佛。而情识习气忽起。还不现前。故今劝请者。
但依智离识。常作佛观。心清智明。即常见佛不曾涅
槃。若瞥尔起心。尘劳相续。观智间断。即不见佛。名为
佛灭度也。故出现品。涅槃章中云。如来常住清净法
身。随众生心。示现涅槃。佛子。譬如日出普照世间。于
一切净水器中。影无不现。佛子。于汝意云何。彼影不
现。为日咎不。答言不也。但由器坏。非日有咎。佛子。如
来智日。亦复如是。普现法界。无前无后。一切众生净
心器中。佛无不现。心器常净。常见佛身。若心浊器破。
则不得见。释云。法身无像故。无器而不形。圣智无心
卷十三 第 745a 页 X09-0745.png
故。无感而不应。像非我有。自彼器之亏盈。心非我生。
岂普现之前后。持戒器破。定水无依。菩提器破。智水
宁止。无信清珠故。心水浑浊。何由见佛。又缘起章中。
明佛出世间门中云。非是佛身潜隐而不出现。但有
智见之。则言佛出。无智者不见之。则云不出世。当知
未曾有世间而佛不现者。此现与不现。由有智与无
智。非佛行藏而有出没。但常照一法界。则一切诸佛
常现在前。故知请佛当净其心也。疏此义如下者。彼
以佛出世涅槃相对。作二重。一约真实释。二重约对
机释。对机释中一半。巳如上引说。由常作观。常见佛
故。行愿经结请佛文云。虚空界尽。众生界尽。我此劝
请无有穷尽。念念无间。无度厌也。
疏随喜者。翻多生嫉妒障也。故云由昔不喜他等。准
行愿等者。文云。十方三世诸佛如来。从初发心。为一
切智(拣二乘及凡夫心也)勤修福聚。云云。(具列因果之行)乃至般涅槃。
分布舍利。所有善根。我皆随喜。及彼十方一切世界
六趣四生所有功德。乃至一尘。我皆随喜。一切声闻
辟支佛有学无学所有功德。我皆随喜。一切菩萨所
修苦行。志求无上菩提广大功德。我皆随喜。(今有学大乘教
或顿禅之人。多讥毁人天小乘之行。悉成罪过。除为发激回心)疏法华则唯等者。缘
彼有随喜功德品。说随喜展转。直至第五十人。犹过
于以七宝等施与四百万亿阿僧祇世界六趣众生
百千万分之一。道俗多读诵此经故。因辨彼所以。随
喜功德至多者。由随喜如来权实功德也。是功德多
岂普现之前后。持戒器破。定水无依。菩提器破。智水
宁止。无信清珠故。心水浑浊。何由见佛。又缘起章中。
明佛出世间门中云。非是佛身潜隐而不出现。但有
智见之。则言佛出。无智者不见之。则云不出世。当知
未曾有世间而佛不现者。此现与不现。由有智与无
智。非佛行藏而有出没。但常照一法界。则一切诸佛
常现在前。故知请佛当净其心也。疏此义如下者。彼
以佛出世涅槃相对。作二重。一约真实释。二重约对
机释。对机释中一半。巳如上引说。由常作观。常见佛
故。行愿经结请佛文云。虚空界尽。众生界尽。我此劝
请无有穷尽。念念无间。无度厌也。
疏随喜者。翻多生嫉妒障也。故云由昔不喜他等。准
行愿等者。文云。十方三世诸佛如来。从初发心。为一
切智(拣二乘及凡夫心也)勤修福聚。云云。(具列因果之行)乃至般涅槃。
分布舍利。所有善根。我皆随喜。及彼十方一切世界
六趣四生所有功德。乃至一尘。我皆随喜。一切声闻
辟支佛有学无学所有功德。我皆随喜。一切菩萨所
修苦行。志求无上菩提广大功德。我皆随喜。(今有学大乘教
或顿禅之人。多讥毁人天小乘之行。悉成罪过。除为发激回心)疏法华则唯等者。缘
彼有随喜功德品。说随喜展转。直至第五十人。犹过
于以七宝等施与四百万亿阿僧祇世界六趣众生
百千万分之一。道俗多读诵此经故。因辨彼所以。随
喜功德至多者。由随喜如来权实功德也。是功德多
卷十三 第 745b 页 X09-0745.png
之所以。权实者。经云。此法华经。开方便门(权也)示真实
相。(实也)如来智慧甚深无量。(实也)其智慧门。难解难入。(权也)
世尊法久后。要当说真实。(实也)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
教。(权也)于一佛乘。分别说三。(从实开权)十方佛土中。唯有一
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会权归实)故二十八品三
周之文。但如来权实知见。生公云。此华不有则巳。有
则华实双含。此经不说则巳。说则权实双辨。既终穷
极唱。难信难解。今能随喜。故德难量。
疏向于三处者。向实际中有二。一回事向理。二回行
布向圆融。向菩提中。有四。一回因向果。二回劣向胜。
三回比向證。四回世间向出世。众生中有三。一回自
向他。二回少向少。三回自因行向他因行。然此三处。
不出随相离相二义。众生菩提随相。实际离相。又众
生随相。菩提离相。实际非离非随。若阙随相。即堕二
乘。若阙离相。即同凡夫。疏所以要此下。释三所以。所
以有三。具悲智离相故。谓大悲下化者回向众生也。
大智上求者向菩提也。而离下向实际也。又此三下。
二互相资故。言一即具三者。谓为證实际。须向众生。
离色證空。非真实际故。须向菩提。速證菩提。成一切
智。断于二障。乃穷实故。又为救众生。须證实际。于惑
自在。方能化故。若自有缚。不能解他缚故。须向菩提。
有智方能广利故。又为回向菩提。须向众生。不为众
生。终不證大果。故须向实际。不證实际。非菩提故。
疏四弘者。如常可知。为对四谛故。亦如发菩提心义
相。(实也)如来智慧甚深无量。(实也)其智慧门。难解难入。(权也)
世尊法久后。要当说真实。(实也)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
教。(权也)于一佛乘。分别说三。(从实开权)十方佛土中。唯有一
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会权归实)故二十八品三
周之文。但如来权实知见。生公云。此华不有则巳。有
则华实双含。此经不说则巳。说则权实双辨。既终穷
极唱。难信难解。今能随喜。故德难量。
疏向于三处者。向实际中有二。一回事向理。二回行
布向圆融。向菩提中。有四。一回因向果。二回劣向胜。
三回比向證。四回世间向出世。众生中有三。一回自
向他。二回少向少。三回自因行向他因行。然此三处。
不出随相离相二义。众生菩提随相。实际离相。又众
生随相。菩提离相。实际非离非随。若阙随相。即堕二
乘。若阙离相。即同凡夫。疏所以要此下。释三所以。所
以有三。具悲智离相故。谓大悲下化者回向众生也。
大智上求者向菩提也。而离下向实际也。又此三下。
二互相资故。言一即具三者。谓为證实际。须向众生。
离色證空。非真实际故。须向菩提。速證菩提。成一切
智。断于二障。乃穷实故。又为救众生。须證实际。于惑
自在。方能化故。若自有缚。不能解他缚故。须向菩提。
有智方能广利故。又为回向菩提。须向众生。不为众
生。终不證大果。故须向实际。不證实际。非菩提故。
疏四弘者。如常可知。为对四谛故。亦如发菩提心义
卷十三 第 745c 页 X09-0745.png
门中释。然今更略言。观苦谛故愿度众生。观集谛故
断烦恼。观道谛故学无过法门。观灭谛故愿成菩提。
證真寂灭也。五愿者。亦如前述。即不取断烦恼。而加
如来无边誓愿本。福智无过誓愿集。
疏然上八重下。大文第三生起次第也。供养(一也先须发心
供养)口赞。(二也。西天之礼。见即发言赞叹。情发于中。不觉形言故)身礼(三也。随言即礼。不必
且强然住立)次洗涤法器。(四忏悔也。忏净身心。为求法故)欣求法雨。(五劝请也。
请转法轮)摄他同巳。(六随喜也)回向三处。(七也。诸行皆是方回此行。向三处矣)愿
皆成佛。(八也。自他事圆)十种者。一礼敬佛。二称赞。三供养。四
忏业。五随喜。六请转法轮。七请佛住世。(此于劝请中。开为二分。合
为一)八常随佛学。(回向菩提也)九恒顺众生。(向众生也)十普皆回
向(义当实际。上三于回向中开。今合为一)开别义者。各如侧注。说彼阙
行愿者。以十门都是普贤行愿矣。
疏若不下。第四结意。感应中三。初略销文。或见等者。
所见无准。或佛摩顶。或种种华光说法等。故言或也。
见者。或于定中。心忘身处之相。而忽见之。或于观中。
见真性随缘成如此相。据义理虽成。一切不唯此相。
然且当时与此相相应。或眠梦中。见如是等。总明遇
善境也。不作圣心者。佛顶经中。说诸胜相。皆结云。不
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今用此语也。
轻安义如前释。此中但显当时身心行相矣。
▲疏论
中说下。二引例以證。
▲三天台止观下。别释诸禅。第
九门中善根发相者。八门巳如前说。故此当其第九。
或重者。如物镇压。或轻者。身如欲飞。馀皆可解。但文
断烦恼。观道谛故学无过法门。观灭谛故愿成菩提。
證真寂灭也。五愿者。亦如前述。即不取断烦恼。而加
如来无边誓愿本。福智无过誓愿集。
疏然上八重下。大文第三生起次第也。供养(一也先须发心
供养)口赞。(二也。西天之礼。见即发言赞叹。情发于中。不觉形言故)身礼(三也。随言即礼。不必
且强然住立)次洗涤法器。(四忏悔也。忏净身心。为求法故)欣求法雨。(五劝请也。
请转法轮)摄他同巳。(六随喜也)回向三处。(七也。诸行皆是方回此行。向三处矣)愿
皆成佛。(八也。自他事圆)十种者。一礼敬佛。二称赞。三供养。四
忏业。五随喜。六请转法轮。七请佛住世。(此于劝请中。开为二分。合
为一)八常随佛学。(回向菩提也)九恒顺众生。(向众生也)十普皆回
向(义当实际。上三于回向中开。今合为一)开别义者。各如侧注。说彼阙
行愿者。以十门都是普贤行愿矣。
疏若不下。第四结意。感应中三。初略销文。或见等者。
所见无准。或佛摩顶。或种种华光说法等。故言或也。
见者。或于定中。心忘身处之相。而忽见之。或于观中。
见真性随缘成如此相。据义理虽成。一切不唯此相。
然且当时与此相相应。或眠梦中。见如是等。总明遇
善境也。不作圣心者。佛顶经中。说诸胜相。皆结云。不
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今用此语也。
轻安义如前释。此中但显当时身心行相矣。
▲疏论
中说下。二引例以證。
▲三天台止观下。别释诸禅。第
九门中善根发相者。八门巳如前说。故此当其第九。
或重者。如物镇压。或轻者。身如欲飞。馀皆可解。但文
卷十三 第 746a 页 X09-0746.png
略也。广如别卷。
疏然论与经下。二会通也。除惑等者。惑业在心。如尘
泥在水。今忏除之。如水去泥滓。摄动者。谓虽除惑业。
不贮心中掉举浮散。任运流动。或种种思虑。修习何
成。如四病云。作如是言。岂是贪瞋。岂使结业。又前云。
虚妄浮心。多诸巧见。皆同此说。故须摄念澄心。如水
清而澄渟也。空者。由除惑业故。寂者。由摄驰散故。方
能等者。如水现像。
疏自终期限等者。疑也。疏毗尼经者。今取意。撮略引
之。但證二戒不同。非證道场之事。彼经云。声闻乘人。
虽净持戒。于菩萨乘。不名净戒。菩萨乘人虽净持戒。
于声闻人不名净戒。优波离。声闻人。不应乃至起于
一念欲更受身。则名净戒。于菩萨乘最大破戒。菩萨
乘人。于无量劫堪忍受身。不生厌患。名清净戒。于声
闻乘最大破戒。又菩萨不尽护戒。声闻尽护。菩萨持
开通戒。声闻持不开通戒。更有要文。别卷具引。疏六
和者。梵语僧伽。正翻云众。义兼和合。若但言众。何异
廛肆多人聚集。或军营群吏皆集同一处。互相侵谋。
争名竞利。若唯云和合。何妨二人同心或共谋恶。或
夫妻之类。故须具云众和合也。和合有六。谓身口意
戒见利。
疏陈词句中三。初正销文。怖魔者。初出家时。魔宫震
动。比丘是能怖。魔是所怖。非谓怕他魔也。谓令魔惊
怖。名怖魔。如云惊军动众。乃是军众惊动也。乞士者
疏然论与经下。二会通也。除惑等者。惑业在心。如尘
泥在水。今忏除之。如水去泥滓。摄动者。谓虽除惑业。
不贮心中掉举浮散。任运流动。或种种思虑。修习何
成。如四病云。作如是言。岂是贪瞋。岂使结业。又前云。
虚妄浮心。多诸巧见。皆同此说。故须摄念澄心。如水
清而澄渟也。空者。由除惑业故。寂者。由摄驰散故。方
能等者。如水现像。
疏自终期限等者。疑也。疏毗尼经者。今取意。撮略引
之。但證二戒不同。非證道场之事。彼经云。声闻乘人。
虽净持戒。于菩萨乘。不名净戒。菩萨乘人虽净持戒。
于声闻人不名净戒。优波离。声闻人。不应乃至起于
一念欲更受身。则名净戒。于菩萨乘最大破戒。菩萨
乘人。于无量劫堪忍受身。不生厌患。名清净戒。于声
闻乘最大破戒。又菩萨不尽护戒。声闻尽护。菩萨持
开通戒。声闻持不开通戒。更有要文。别卷具引。疏六
和者。梵语僧伽。正翻云众。义兼和合。若但言众。何异
廛肆多人聚集。或军营群吏皆集同一处。互相侵谋。
争名竞利。若唯云和合。何妨二人同心或共谋恶。或
夫妻之类。故须具云众和合也。和合有六。谓身口意
戒见利。
疏陈词句中三。初正销文。怖魔者。初出家时。魔宫震
动。比丘是能怖。魔是所怖。非谓怕他魔也。谓令魔惊
怖。名怖魔。如云惊军动众。乃是军众惊动也。乞士者
卷十三 第 746b 页 X09-0746.png
上从善知识。乞法以鍊神。下从檀越。乞衣食以资身。
净戒者。有表而受。无表而持。缘具心真。故名净也。有
人加净命破恶。以为五义。今以乞士是乞食。正命离
邪。如法而活。即是净命也。净戒不犯。即破恶也。故不
别列。优婆此云近事。塞夷则是男及女。夷尼皆是女
声。四分律。又云。婆私皆梵音小异耳。寂灭行者。理实
而言。既修三观。即有至静起幻寂灭等三行。今通言
寂灭者。正是中道圆觉。迥异二乘。兼含拣权教菩萨
故。疏八识等者。本章巳释。四智者。菩提章中巳释。其
销经义意。详之可见。但逐难略指。五识取尘等者。卒
尔眼识。同时意识等也。
△疏然小大下。二料拣大小
也。八对皆上小下大。务其文略。不能一一指之。然所
对小乘之行。皆约结大界内众和合。若依法之行。其
中。或有难缘。或别事故。独居者。或二三人居者。此不
对之。以事稀故。非佛教本意故。是别行法故。疏所依
者。若据严净道场。亦是所依。缘经云以大圆觉为我
伽蓝。故取圆觉也。又道场日满。夏日未满。不妨东西。
故不取道场。又修观之时。忘于身及处所之相故也。
文中。示现安居。及实相住持。自称名字等。皆是经文。
示现者。陈词句。及标心也。其中。小乘定实。事相对首。
如常可悉。然心不起念。念起背本。不间断觉无上菩
提等。设不安居。道场观门。本亦如此。今取以为安居
相者。有二意。一明言示现安居。二因说安居。便形对
小乘说故。
△问大小下。三对辩宽狭也。
净戒者。有表而受。无表而持。缘具心真。故名净也。有
人加净命破恶。以为五义。今以乞士是乞食。正命离
邪。如法而活。即是净命也。净戒不犯。即破恶也。故不
别列。优婆此云近事。塞夷则是男及女。夷尼皆是女
声。四分律。又云。婆私皆梵音小异耳。寂灭行者。理实
而言。既修三观。即有至静起幻寂灭等三行。今通言
寂灭者。正是中道圆觉。迥异二乘。兼含拣权教菩萨
故。疏八识等者。本章巳释。四智者。菩提章中巳释。其
销经义意。详之可见。但逐难略指。五识取尘等者。卒
尔眼识。同时意识等也。
△疏然小大下。二料拣大小
也。八对皆上小下大。务其文略。不能一一指之。然所
对小乘之行。皆约结大界内众和合。若依法之行。其
中。或有难缘。或别事故。独居者。或二三人居者。此不
对之。以事稀故。非佛教本意故。是别行法故。疏所依
者。若据严净道场。亦是所依。缘经云以大圆觉为我
伽蓝。故取圆觉也。又道场日满。夏日未满。不妨东西。
故不取道场。又修观之时。忘于身及处所之相故也。
文中。示现安居。及实相住持。自称名字等。皆是经文。
示现者。陈词句。及标心也。其中。小乘定实。事相对首。
如常可悉。然心不起念。念起背本。不间断觉无上菩
提等。设不安居。道场观门。本亦如此。今取以为安居
相者。有二意。一明言示现安居。二因说安居。便形对
小乘说故。
△问大小下。三对辩宽狭也。
卷十三 第 746c 页 X09-0746.png
疏诫取邪者。文二。初定所證境。是加行中之所證也。
故云总标等。谓加行尅修三观。虽在后段说之。此是
道场中修證仪式故。总标举诫。修三观之人。若證现
境界。非先所闻。不得取著。
▲疏非彼下。二正解。释然
斯文甚要。馀处所无。至于天台辨禅门修證最备。亦
无此诫。若得此意。天台觉魔事一门。及邪禅善根发
相一段。都无所用也。若失此意。则纵全用彼二处之
文。亦说邪魔之相。殊未尽也。别异境相。有何穷尽。故
唯除实相。馀皆魔事。故有證有得。皆名邪故。愿诸学
者。谛思念之。始终不异者。谓信若不信圆觉。馀信皆
邪。如三圣圆融观说。由此义故。经云。发心毕竟二不
别文。及初发心时。即成阿耨菩提。又云。因该果海。古
今传云。初发心时。与佛齐功。皆斯意也。若不解此义。
如何会如上等文。文中易见随难释之。
疏幻观中。云前威德段中圆说者。具二利也。愿广心
真者。心实欲行佛菩萨种种门。修行方始。外发大愿。
故云真也。亦如前云情发于中等也。
圆觉经大疏释义钞卷第十三(之上)
卷十三 第 747a 页 X09-0747.png
圆觉经大疏释义钞卷第十三(之下)
终南山草堂寺沙门 宗密撰
疏先取数门中。文三。一标经意。二释修息。三配属经
文。初中。云治觉观者。据五停心观。对治之中。药病如
此。不治馀四者。悟净觉人。全无愚痴。亦不著我。贪瞋
粗重。巳能觉之。伏之故。不作馀四观。唯思觉微细。非
所执法。任运而起。最难制止。正障禅观。故此先取数
门以治之也。入妙境者。寂灭中道。是此观中。所观境
故。
疏然修下。二释修息也。修出入息者。非唯系心不散。
抑亦易悟无常。以喘息出入是寿命生死之所依故。
又万物皆因此息而有。今觉此气息。都无根源。虽云
气海。何有深广之实。由此观之。易悟诸法空故。文中
二。一标举列名。但依出入息道。有六门方便修之。此
是内行根源。三乘要道故。瑞应经说。世尊。初诣道树。
加趺坐草。欲习佛法。内思安那般那。(梵语也。此云出息入息也)一
数。二随。乃至六净。万行开发。降魔成道。佛为物轨。示
迹若斯。三乘正士。岂不遵禀。又提婆(去声也)菩萨。破外
道巳。亦劝修此门。如别卷记说。
△据天台下。二修之仪
式。然天台总列十门。今唯取五门。谓一次第相生。二
随便宜。三随对治。四随旋转。五观心不取馀五者。如
终南山草堂寺沙门 宗密撰
疏先取数门中。文三。一标经意。二释修息。三配属经
文。初中。云治觉观者。据五停心观。对治之中。药病如
此。不治馀四者。悟净觉人。全无愚痴。亦不著我。贪瞋
粗重。巳能觉之。伏之故。不作馀四观。唯思觉微细。非
所执法。任运而起。最难制止。正障禅观。故此先取数
门以治之也。入妙境者。寂灭中道。是此观中。所观境
故。
疏然修下。二释修息也。修出入息者。非唯系心不散。
抑亦易悟无常。以喘息出入是寿命生死之所依故。
又万物皆因此息而有。今觉此气息。都无根源。虽云
气海。何有深广之实。由此观之。易悟诸法空故。文中
二。一标举列名。但依出入息道。有六门方便修之。此
是内行根源。三乘要道故。瑞应经说。世尊。初诣道树。
加趺坐草。欲习佛法。内思安那般那。(梵语也。此云出息入息也)一
数。二随。乃至六净。万行开发。降魔成道。佛为物轨。示
迹若斯。三乘正士。岂不遵禀。又提婆(去声也)菩萨。破外
道巳。亦劝修此门。如别卷记说。
△据天台下。二修之仪
式。然天台总列十门。今唯取五门。谓一次第相生。二
随便宜。三随对治。四随旋转。五观心不取馀五者。如
卷十三 第 747b 页 X09-0747.png
别卷具列而详之。
▲疏次第者下。三正明修證。五门
各二。一修。二證。今初门者。正是入道之楷模也。修者。
文显可知。大底而言。由心专数故。即忘得诸境。心无
二缘故。故佛言。制心一处。无事不辨。然有处云。掉举
多者。数于入息。昏沉多者。数于出息。證中云任运者。
任运从一至十。不假功力。抑心束意。自然住于出入
息数缘中也。舍数修随者。谓觉息虚微。心相渐细。患
息为粗。意不欲数。应当放息修随。注下皆等者。虽文
义皆异。其意皆同故。不能一一举之。疏随中修者。谓
舍前数法。一心依随息之出入。想心缘息。知息出入
心住息缘。不思别境。故云无分散意。證者。心既微细。
安静不乱。故觉息长短等也。长是沉慢。短是急促。言
任运相依。亦是不抑伏也。此道经云。绵绵若存。用之
不勤息。既绵绵心即疑静。行者尔时既證随门。又觉
以为粗。心厌欲舍。如人疲极欲眠。不乐众事。应当舍
随修止。疏止中修者。不数不随。诸缘亦息。故云疑寂。
證中云泯然者。定法持心。任运不动也。行者尔时即
作是念。今此三昧。虽寂静安乐。而无慧方便。不能破
坏生死。此定属诸因缘和合而有。虚诳不实。不见不
觉。应须照了即起观也。疏观中修者。即于定中观也。
息想者。息如空中风也。身不实者。三十六物。内外不
实。如芭蕉也。心不实者。识心无常。刹那不住。定何所
依者。无我无人。身受心法皆无自性。證中。遍毛孔者。
遍身流注。不唯口鼻。胸臆脐轮也。心眼者。非肉眼也。
▲疏次第者下。三正明修證。五门
各二。一修。二證。今初门者。正是入道之楷模也。修者。
文显可知。大底而言。由心专数故。即忘得诸境。心无
二缘故。故佛言。制心一处。无事不辨。然有处云。掉举
多者。数于入息。昏沉多者。数于出息。證中云任运者。
任运从一至十。不假功力。抑心束意。自然住于出入
息数缘中也。舍数修随者。谓觉息虚微。心相渐细。患
息为粗。意不欲数。应当放息修随。注下皆等者。虽文
义皆异。其意皆同故。不能一一举之。疏随中修者。谓
舍前数法。一心依随息之出入。想心缘息。知息出入
心住息缘。不思别境。故云无分散意。證者。心既微细。
安静不乱。故觉息长短等也。长是沉慢。短是急促。言
任运相依。亦是不抑伏也。此道经云。绵绵若存。用之
不勤息。既绵绵心即疑静。行者尔时既證随门。又觉
以为粗。心厌欲舍。如人疲极欲眠。不乐众事。应当舍
随修止。疏止中修者。不数不随。诸缘亦息。故云疑寂。
證中云泯然者。定法持心。任运不动也。行者尔时即
作是念。今此三昧。虽寂静安乐。而无慧方便。不能破
坏生死。此定属诸因缘和合而有。虚诳不实。不见不
觉。应须照了即起观也。疏观中修者。即于定中观也。
息想者。息如空中风也。身不实者。三十六物。内外不
实。如芭蕉也。心不实者。识心无常。刹那不住。定何所
依者。无我无人。身受心法皆无自性。證中。遍毛孔者。
遍身流注。不唯口鼻。胸臆脐轮也。心眼者。非肉眼也。
卷十三 第 747c 页 X09-0747.png
彻见者。昭昭无隔。如目睹也。三十六物者。内外不净。
刹那变易。四念处者。观身不净等。破四颠倒者。身净
受乐心常法我。皆如前四念章中广释。行者尔时观
相既发。心缘观境。非真非实。应舍观修还。疏还中修
者。既知观从心生。若随之折境。即不会本源故。反观
观也。言无所从者。为从观心生。为从非观生。若从观
生。是无常法。未观之时。本无此观故。若从非观心生。
未观之时。则巳有观。其实不尔。所以者何。初修数随
止等三法中。未有观故。当知。此心本自不生。不生故
不灭。不灭故即空。空故即无观心。无观心故。岂有观
境。故云境智双亡也。此是至道之源故名还矣。證云
不加等者。自然见心境总空。又不断灭。是为本源也。
行者尔时当知。若离境智。归无境智。亦不离缚。以堕
二边故。若住境智。尤为系缚。故舍还门安心净道。疏
净中修云五蕴净者。知色净故。不起妄想分别。受想
行识亦复如是。息妄想垢。是名修净。息分别垢。息取
我垢。皆名修净。举要言之。若能知心本净。方名真实
修净也。證云豁然者。心忽相应。无碍方便。任运开发
等也。或證等者。然此證净有二。一相似證。五方便似
无漏慧发。二真实證。苦法忍乃至第九无碍道等(三十
四心也)真无漏慧。三界垢尽。故名證净。
△疏随便宜者。
第二门也。欲得深禅定智慧。初学安心。必须善巧。当
于六门悉知悉学。调试其心。随所便宜。即久长用。所
以者何。心若不便。强修无益故。遍学六以自试也。随
刹那变易。四念处者。观身不净等。破四颠倒者。身净
受乐心常法我。皆如前四念章中广释。行者尔时观
相既发。心缘观境。非真非实。应舍观修还。疏还中修
者。既知观从心生。若随之折境。即不会本源故。反观
观也。言无所从者。为从观心生。为从非观生。若从观
生。是无常法。未观之时。本无此观故。若从非观心生。
未观之时。则巳有观。其实不尔。所以者何。初修数随
止等三法中。未有观故。当知。此心本自不生。不生故
不灭。不灭故即空。空故即无观心。无观心故。岂有观
境。故云境智双亡也。此是至道之源故名还矣。證云
不加等者。自然见心境总空。又不断灭。是为本源也。
行者尔时当知。若离境智。归无境智。亦不离缚。以堕
二边故。若住境智。尤为系缚。故舍还门安心净道。疏
净中修云五蕴净者。知色净故。不起妄想分别。受想
行识亦复如是。息妄想垢。是名修净。息分别垢。息取
我垢。皆名修净。举要言之。若能知心本净。方名真实
修净也。證云豁然者。心忽相应。无碍方便。任运开发
等也。或證等者。然此證净有二。一相似證。五方便似
无漏慧发。二真实證。苦法忍乃至第九无碍道等(三十
四心也)真无漏慧。三界垢尽。故名證净。
△疏随便宜者。
第二门也。欲得深禅定智慧。初学安心。必须善巧。当
于六门悉知悉学。调试其心。随所便宜。即久长用。所
以者何。心若不便。强修无益故。遍学六以自试也。随
卷十三 第 748a 页 X09-0748.png
便而用者。不拣次第也。种种禅定者。得持身及粗住
细住。欲界未到地初禅等。
△疏对治者。第三门也。然
所治六病。皆说诸习定时。于坐中而起者也。文二。初
正释此门。缘诸境者。其心浮动明利。(难忘诸境)心散纵横。
难可制录。故须修数息观以制之。由心专数故忘却
境界。故佛云。觉观多者。故教令数息。昏散者。昏则无
记。心闇睡眠。散则心浮起逸越。逸者。恍恍无所之也。
亦是思觉攀缘。皆坐中不安之相。故调心随息。明照
入出。照入出者。治无记昏睡。心依息者。治觉观攀缘。
气粗者。因用心太急。或因事境而短未定。心神躁闷。
气则粗也。此属身也。心散流动而属心也。故用止门。
宽身放息。息心凝寂止诸境。应以为治也。贪瞋者。坐
中忽念可爱之事。或名利。或色欲。或忆得怨家。曾如
是如是。侵犯我等。贪瞋便起。此粗障重。不易止息。须
观自身他身不净种种过患。以治贪。作慈悲观想。哀
悯一切。恕他昏患等。以治瞋故。云即观也。痴邪障起
即还者。痴非如牛羊之徒。是不信因缘业报。或如种
种异见。故又云。邪当须反照。十二因缘从。生死逆观展
转相因。乃至无明。横从空起。即还本源。故云还也。故
诸疏论。皆以顺观为疏转门。逆观为还灭门。即还本
源。灭诸妄想也。恶念等者。谓于坐中。忽然恶念思惟。
愿造一切恶业之事。或有种种诸恶境界而现。乃至
逼切身心。当知悉是过去恶业障发。当用净门。念法
身本净不生不灭本性清净。以对诸染。及破恶境。皆
细住。欲界未到地初禅等。
△疏对治者。第三门也。然
所治六病。皆说诸习定时。于坐中而起者也。文二。初
正释此门。缘诸境者。其心浮动明利。(难忘诸境)心散纵横。
难可制录。故须修数息观以制之。由心专数故忘却
境界。故佛云。觉观多者。故教令数息。昏散者。昏则无
记。心闇睡眠。散则心浮起逸越。逸者。恍恍无所之也。
亦是思觉攀缘。皆坐中不安之相。故调心随息。明照
入出。照入出者。治无记昏睡。心依息者。治觉观攀缘。
气粗者。因用心太急。或因事境而短未定。心神躁闷。
气则粗也。此属身也。心散流动而属心也。故用止门。
宽身放息。息心凝寂止诸境。应以为治也。贪瞋者。坐
中忽念可爱之事。或名利。或色欲。或忆得怨家。曾如
是如是。侵犯我等。贪瞋便起。此粗障重。不易止息。须
观自身他身不净种种过患。以治贪。作慈悲观想。哀
悯一切。恕他昏患等。以治瞋故。云即观也。痴邪障起
即还者。痴非如牛羊之徒。是不信因缘业报。或如种
种异见。故又云。邪当须反照。十二因缘从。生死逆观展
转相因。乃至无明。横从空起。即还本源。故云还也。故
诸疏论。皆以顺观为疏转门。逆观为还灭门。即还本
源。灭诸妄想也。恶念等者。谓于坐中。忽然恶念思惟。
愿造一切恶业之事。或有种种诸恶境界而现。乃至
逼切身心。当知悉是过去恶业障发。当用净门。念法
身本净不生不灭本性清净。以对诸染。及破恶境。皆
卷十三 第 748b 页 X09-0748.png
空而为治也。疏然上等者。二料拣前后。又二。一前。二
后。前中又二。一正拣。二会经。今初。云通者。约所修六
门。若次第。若便宜。若对治之行相也。别者。各有见解
宗旨。各有趣求。略如注配。今当更释。且约数门说之。
求乐者。谓诸凡夫。以根钝故。但信师教。当数息时。唯
知从一至十。令心安定。欲望此禅。受诸快乐。此是数
息而起魔业。以贪生死故。或如此方道教中人。亦调
息养生意。求长寿之乐。虽无记数之教。心想亦与随
息无别。故注云求乐也。有见者。谓诸利根外道。见心
猛盛。当数息时。从一至十。欲求禅定。亦能分别现在
有息无息等四句。如别卷说。随心所见计以为实。起
诸邪行。断灭善心。乃至转为人说。故云有见。求涅槃
者。谓二乘人。欲出三界。自求涅槃故。数息调心。于数
息时。不离四谛十二因缘等。唯明菩萨者。其文亦显。
详之可知。数息既尔。馀随止观还净等五亦然。疏今
经下。二会经也。是此意者。拣凡夫外道二乘。为修圆
觉大因缘。故前文巳频显。发心行想。不出上求下化
也。疏此后下拣后也。唯一乘者。于中复有顿渐。旋转
门者。即天台所得旋陀罗尼门。于一法中。解一切法。
一一皆尔。旋转无碍。此是渐修功成而得。是法华宗。
名为渐门。故彼云。前诸门。从假入空。得慧眼。是二乘
菩萨共行之法。今从空入假。是法眼。谓从空入假。旋
转出一切法诸行功德。即知先同二乘从假入空。空
观成巳。然后不住此空慧。以之入假。方能旋转诸法。
后。前中又二。一正拣。二会经。今初。云通者。约所修六
门。若次第。若便宜。若对治之行相也。别者。各有见解
宗旨。各有趣求。略如注配。今当更释。且约数门说之。
求乐者。谓诸凡夫。以根钝故。但信师教。当数息时。唯
知从一至十。令心安定。欲望此禅。受诸快乐。此是数
息而起魔业。以贪生死故。或如此方道教中人。亦调
息养生意。求长寿之乐。虽无记数之教。心想亦与随
息无别。故注云求乐也。有见者。谓诸利根外道。见心
猛盛。当数息时。从一至十。欲求禅定。亦能分别现在
有息无息等四句。如别卷说。随心所见计以为实。起
诸邪行。断灭善心。乃至转为人说。故云有见。求涅槃
者。谓二乘人。欲出三界。自求涅槃故。数息调心。于数
息时。不离四谛十二因缘等。唯明菩萨者。其文亦显。
详之可知。数息既尔。馀随止观还净等五亦然。疏今
经下。二会经也。是此意者。拣凡夫外道二乘。为修圆
觉大因缘。故前文巳频显。发心行想。不出上求下化
也。疏此后下拣后也。唯一乘者。于中复有顿渐。旋转
门者。即天台所得旋陀罗尼门。于一法中。解一切法。
一一皆尔。旋转无碍。此是渐修功成而得。是法华宗。
名为渐门。故彼云。前诸门。从假入空。得慧眼。是二乘
菩萨共行之法。今从空入假。是法眼。谓从空入假。旋
转出一切法诸行功德。即知先同二乘从假入空。空
观成巳。然后不住此空慧。以之入假。方能旋转诸法。
卷十三 第 748c 页 X09-0748.png
岂非渐修功成圆證耶。观心门。则直从本心源。而了
诸法故。当顿门故。彼云。悬照诸法之源。源则众生心
也。发趣仪式。虽顿渐少殊。皆是一乘实教之宗旨也。
△疏旋转者。第四门也。大意巳如上释。上所言从空
入假者。当数息时。发大誓愿。怜悯众生。虽知众生空
国土空。而欲成就众生。净佛国土。尽未来世。作是愿
巳。即当了达所数之息不生灭其性空寂。即息是空。
非息灭空。息性自空。便能如此。了息空者。由先巳入
空观故也。空即息者。即今从空入假也。非真非假者。
托中道法性。方能旋转诸法也。非世出世者。此息
无世出世性故。成就世出世也。如梦幻者。虽无实可
得。亦分别所作事。了息亦尔。虽无息性可得。亦成就
息念。从一至十。了了分明知。此息相成就等者。入此门
者。于一法中。通达成就一切法也。故息是万物之本。
执之则成就一切世间法。达之则成就一切出世法。
是中应一一广旋转。诸法门行相。如别卷中说。不可尽
等者。谓略说于数息门中。修旋陀罗尼。菩萨所行无
碍。方是菩萨。若入此门。直说数息调心。穷劫不尽。况
复于随止观还等五门。种种诸禅。智慧神通。四辨力
无畏。诸地行愿。一切种智。无尽一切功德。旋转而可
尽乎。故云一一如是。
△疏观心者。第五门也。为上根
者。是顿机初心人也。若久熏习。方能了心。不名上根。
故前云从空入假。此云不由次第悬照法源。即知顿
渐有异矣。源者心者。彼文云。诸法之源。所谓众生心
诸法故。当顿门故。彼云。悬照诸法之源。源则众生心
也。发趣仪式。虽顿渐少殊。皆是一乘实教之宗旨也。
△疏旋转者。第四门也。大意巳如上释。上所言从空
入假者。当数息时。发大誓愿。怜悯众生。虽知众生空
国土空。而欲成就众生。净佛国土。尽未来世。作是愿
巳。即当了达所数之息不生灭其性空寂。即息是空。
非息灭空。息性自空。便能如此。了息空者。由先巳入
空观故也。空即息者。即今从空入假也。非真非假者。
托中道法性。方能旋转诸法也。非世出世者。此息
无世出世性故。成就世出世也。如梦幻者。虽无实可
得。亦分别所作事。了息亦尔。虽无息性可得。亦成就
息念。从一至十。了了分明知。此息相成就等者。入此门
者。于一法中。通达成就一切法也。故息是万物之本。
执之则成就一切世间法。达之则成就一切出世法。
是中应一一广旋转。诸法门行相。如别卷中说。不可尽
等者。谓略说于数息门中。修旋陀罗尼。菩萨所行无
碍。方是菩萨。若入此门。直说数息调心。穷劫不尽。况
复于随止观还等五门。种种诸禅。智慧神通。四辨力
无畏。诸地行愿。一切种智。无尽一切功德。旋转而可
尽乎。故云一一如是。
△疏观心者。第五门也。为上根
者。是顿机初心人也。若久熏习。方能了心。不名上根。
故前云从空入假。此云不由次第悬照法源。即知顿
渐有异矣。源者心者。彼文云。诸法之源。所谓众生心
卷十三 第 749a 页 X09-0749.png
也。约修习之力。即功行成就。达诸法空。心念皆不可
得。方名本净。苦但就法体而言。众生本有。此净心不
待空一切妄染故。彼小止观文云。则于心性。通达中
道。若于自心。见中道二谛。则见一切诸法中道二谛。
又引般舟三昧经云。诸佛从心得解脱。心者清净名
无垢。五道鲜洁不受色。有学此者。成大道。论中。指大
乘法体云。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能摄一切世间
出世间法。依于此心。显示摩诃衍义。今亦依于此心。
显示修习数等六妙门也。观心无相等者。谓一切法。
由心而起。若能反观心源。心性不可得。即知万法皆
无根本故。于诸法无不通达。心即数门者。数一切法。
皆悉约心故。心即是随门者。谓一切数量之法。悉随
心王。若无心王。则无心数。(数即心数)心王动故。心数亦动。
如是观时。即知心是随门。心寂即止者。当观心时。知
心性常寂。则诸法亦寂。寂故不念动。不念动故名止
也。当知心即止门也。觉心者。当观心时。觉了心性。犹
如虚空。开无明藏。见真实性。得无著慧故。心即观门。
无能所者。当观心时。既不得所观之心。亦不得能观
之智。能所俱不可得。即是本为还门也。惑不能染者。
当观心时。虽分别一切法。不著分一切法。以自性清
净从本巳来不为无明惑倒之所染故。经云心不染
烦恼。烦恼不染心。行者通达自性清净心故。入于垢
法。不为垢法所染。故知心是净门。直观等者。文皆可
知。
得。方名本净。苦但就法体而言。众生本有。此净心不
待空一切妄染故。彼小止观文云。则于心性。通达中
道。若于自心。见中道二谛。则见一切诸法中道二谛。
又引般舟三昧经云。诸佛从心得解脱。心者清净名
无垢。五道鲜洁不受色。有学此者。成大道。论中。指大
乘法体云。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能摄一切世间
出世间法。依于此心。显示摩诃衍义。今亦依于此心。
显示修习数等六妙门也。观心无相等者。谓一切法。
由心而起。若能反观心源。心性不可得。即知万法皆
无根本故。于诸法无不通达。心即数门者。数一切法。
皆悉约心故。心即是随门者。谓一切数量之法。悉随
心王。若无心王。则无心数。(数即心数)心王动故。心数亦动。
如是观时。即知心是随门。心寂即止者。当观心时。知
心性常寂。则诸法亦寂。寂故不念动。不念动故名止
也。当知心即止门也。觉心者。当观心时。觉了心性。犹
如虚空。开无明藏。见真实性。得无著慧故。心即观门。
无能所者。当观心时。既不得所观之心。亦不得能观
之智。能所俱不可得。即是本为还门也。惑不能染者。
当观心时。虽分别一切法。不著分一切法。以自性清
净从本巳来不为无明惑倒之所染故。经云心不染
烦恼。烦恼不染心。行者通达自性清净心故。入于垢
法。不为垢法所染。故知心是净门。直观等者。文皆可
知。
卷十三 第 749b 页 X09-0749.png
疏今此经者下。第三配属经也。用心在此第五者。观
心门也。言用心者。悟解道理。运心创意。念念令与净
心相应。又不妨碍染净等法。随相等行。即长在观心
门中。若对治宿习。调摄妄念。令合理知。即假藉数息
等方便。以资止观故。此先指用心。次引證。言前云者。
根本三观文初。皆有此也。具云。悟净圆觉。即是顿悟。
以净觉心即是用心。以者用也。前说观心本净。正是
此也。心中了知。亦證所知生住灭念。心数等法。不于
心外知之。一一只在自巳心中了之。故云尔也。即知
心非生住异。能了生住异灭如前。心非数等。数等不
离一心。故以为證。疏修在初门者。托以外缘方便。随
相修数息等。以调妄心。而成此寂灭中道禅那之观。
引證云先取数者。即知巳依次第而修。及渐进者。即
后段云渐次增进乃至得知等。即知依数随等渐渐
次第。转转增益。进趣后位。故知是次第门也。二三中
證云。先取数者。谓有问曰。第二随便。第三对治。皆不
依次第。今且经云先取数门。数门第一即是依次第。
如何云或亦二三。答举一例诸也。例者不妨或云先
取随门或止门等。谓数门便宜。即先取数。或多思觉。
亦先取数。或随门便宜。即取随门。或乍昏散。亦取随
门。馀四皆尔。经但举一以例馀者。何局于文哉。又问
据二三门。随修其一。或便或治。不妨即得禅定。以馀
门非便故。无所治之病故。既不妨唯一。何得云先。云
先。岂非相续更合有中后等耶。答此对本经寂灭中
卷十三 第 749c 页 X09-0749.png
观云先。以于此观之前。先且修数随等故。非六妙门
中自相形对说先后。疏成在第四者。彼宗说。三乘行
人。同修习数等或次或便或治。得觉观攀缘等诸障
尽时。成就空观。从空入假。旋转诸法无碍自在。今经
亦于数等。或依次修六。或随一二行。粗障既尽。了知
心念数量。乃至知百千界事。文中虽具举雨滴。意例
一切法也。不尔如何旋转无量法门。一一能知处故。
故云成在第四也。疏或始终等者。经文本无息字。但
云数门。其所知法数。亦不言息数长短出入等。但言
生住灭念。彼第五门。既亦不说用息。于六妙门中。一
一云心即不妨。此经意。本说观心数中法门。不必说
息。故云尔也。谓息道从一至十。亦为数。心中生住灭
念。亦名为数。何必事须息数。方名数门故。云不必。问
既此经与第五观心门全同。何不唯用此销经文。乃
烦引诸门之义。答圣意多含。非局一面。根有利顿利
渐。佛意潜皆被之。各随乐欲得入故。古德皆云。修多
罗意趣中求。何必局执一途。故流通分中文云。此经
是顿教大乘。亦摄渐修一切群品。如修罗蚊虻饮海
皆满。上来多义不同。总是释经先取数门一句了。
疏心中了知下。文三。初正释。二證同。三拣异。从由前
至心净者。释经先取数门一句。蹑前因息数。而入心
数但入心数者。起后生住灭念文也。此蹑前者。皆约
依次随便对治等三门。修息也。或不由下二句。约唯
用第五门修心六妙也。故了知下。总含两般之意。但
中自相形对说先后。疏成在第四者。彼宗说。三乘行
人。同修习数等或次或便或治。得觉观攀缘等诸障
尽时。成就空观。从空入假。旋转诸法无碍自在。今经
亦于数等。或依次修六。或随一二行。粗障既尽。了知
心念数量。乃至知百千界事。文中虽具举雨滴。意例
一切法也。不尔如何旋转无量法门。一一能知处故。
故云成在第四也。疏或始终等者。经文本无息字。但
云数门。其所知法数。亦不言息数长短出入等。但言
生住灭念。彼第五门。既亦不说用息。于六妙门中。一
一云心即不妨。此经意。本说观心数中法门。不必说
息。故云尔也。谓息道从一至十。亦为数。心中生住灭
念。亦名为数。何必事须息数。方名数门故。云不必。问
既此经与第五观心门全同。何不唯用此销经文。乃
烦引诸门之义。答圣意多含。非局一面。根有利顿利
渐。佛意潜皆被之。各随乐欲得入故。古德皆云。修多
罗意趣中求。何必局执一途。故流通分中文云。此经
是顿教大乘。亦摄渐修一切群品。如修罗蚊虻饮海
皆满。上来多义不同。总是释经先取数门一句了。
疏心中了知下。文三。初正释。二證同。三拣异。从由前
至心净者。释经先取数门一句。蹑前因息数。而入心
数但入心数者。起后生住灭念文也。此蹑前者。皆约
依次随便对治等三门。修息也。或不由下二句。约唯
用第五门修心六妙也。故了知下。总含两般之意。但
卷十三 第 750a 页 X09-0750.png
修成皆能知也。问经云心中了知。何得此云了知心
中。岂不倒耶。答二义皆具。谓只是我自巳心中了知。
非别有能知之慧。又还只了知我心中生灭等念。非
了知心外实有定法。故应如此释之。岂是倒邪。粗细
者。约论中。生住异灭。开为三细五粗。(除业果故唯五)以辨粗细。
如次下疏中自配。粗者五粗。细者三细。又粗中之粗。
异灭二相。细中之细。唯是生相。细中之粗。住相中前
二。粗中之细。住相中之后二。妄念者总指也。本者三
细。末者五粗。又住等三相皆末。生相为本。又生等四
相皆末。根本无明为本。分齐者生。相及住相中前二。
在本识中。馀皆在事识中。又前粗细。各有本末。各有
部分限齐。故论云。生灭相有二种。一者粗与心相应
故。(心所与心王相应。或境与心相应)二者细与心不相应故。(以无心王心所
之相而可相应)又粗中之粗。凡夫境界。粗中之细。细中之粗。
菩萨境界。细中之细。是佛境界。界即分齐之义也。头
绪数量者。总结上也。谓四相犹如首领。一一相中。各
有众多生灭等法。展转因依生起。皆有纶绪。不相杂
乱。乃至八万四千。不离四相故。云显绪数量。一一分
明者。生中一者。业相也。灭中一者。起业相也。住四者
转相现相智相相续相。异二者。执取相计名字相。皆
如前文频有引释讫。且顺三世者。刹那前中后念为
三世也。灭是过去。住是现在。生是未来。(净名等皆云过去巳灭等)
或生巳而住。则生为过去。住为现在。住巳则灭。灭为
未来。故诸大小乘经论。或具说四相。或略说三相。以
中。岂不倒耶。答二义皆具。谓只是我自巳心中了知。
非别有能知之慧。又还只了知我心中生灭等念。非
了知心外实有定法。故应如此释之。岂是倒邪。粗细
者。约论中。生住异灭。开为三细五粗。(除业果故唯五)以辨粗细。
如次下疏中自配。粗者五粗。细者三细。又粗中之粗。
异灭二相。细中之细。唯是生相。细中之粗。住相中前
二。粗中之细。住相中之后二。妄念者总指也。本者三
细。末者五粗。又住等三相皆末。生相为本。又生等四
相皆末。根本无明为本。分齐者生。相及住相中前二。
在本识中。馀皆在事识中。又前粗细。各有本末。各有
部分限齐。故论云。生灭相有二种。一者粗与心相应
故。(心所与心王相应。或境与心相应)二者细与心不相应故。(以无心王心所
之相而可相应)又粗中之粗。凡夫境界。粗中之细。细中之粗。
菩萨境界。细中之细。是佛境界。界即分齐之义也。头
绪数量者。总结上也。谓四相犹如首领。一一相中。各
有众多生灭等法。展转因依生起。皆有纶绪。不相杂
乱。乃至八万四千。不离四相故。云显绪数量。一一分
明者。生中一者。业相也。灭中一者。起业相也。住四者
转相现相智相相续相。异二者。执取相计名字相。皆
如前文频有引释讫。且顺三世者。刹那前中后念为
三世也。灭是过去。住是现在。生是未来。(净名等皆云过去巳灭等)
或生巳而住。则生为过去。住为现在。住巳则灭。灭为
未来。故诸大小乘经论。或具说四相。或略说三相。以
卷十三 第 750b 页 X09-0750.png
住异二相同是现在。故合为一。(唯识云。异表此法非凝然。住表此法曾有
用。此暂有者不凝然也。故合为一也)故弥勒偈。释金刚经身相即非身
相云。三相异体故。天亲长行释之。又成四相。文云。相
是有为生住异灭。佛体异此。故非身相。诸教或三或
四。甚多不可繁引。
▲疏论云下。二證同也。文二。一正
指同。言乃至者。次云以无念等故。而实无有始觉之
异。以四相具时而有皆无自立本来平等同一觉故。
前文巳引。故此略之。
△疏问文无下。二通妨难。应具
问云。此观文首。便云先取数门都无无念之言。何得
云正当此门。应具答云。人难解经。良有于此。且三观
体用。法义分剂。在威德菩萨所问章中。至二十五轮
再问说者。犹且明修三种时。或单或复。或具不具之
相。兼定慧修之分齐。谓至静动用寂灭等各别。今此
门中。直明趣入方便。且令数门调心。息于攀缘觉观
诸念。自寂即入妙境。但是修习彼之三观。元无两种
三观。故辨音问云。此诸方便。有几修习。此段菩萨问
云。三种净观。以何为首。皆举前法。以问修之仪式。今
云论中无念同此者。此观根本文云。不取幻化及诸
静相等三重。绝于对待之念。结成寂灭之行。至诸轮
中。一一皆云寂灭。具如彼中巳释。夫寂灭者。生灭灭
巳方名寂灭。故科云绝待灵心观。绝待者无念也。灵
心者一觉也。以此云同。何所疑耶。今云寂观。但取文
少异。非谓舍于前名。故次云正当。(绝待灵心)意在此矣。纵
就数门而论。亦本为对思觉等念。念巳止息。方见生
用。此暂有者不凝然也。故合为一也)故弥勒偈。释金刚经身相即非身
相云。三相异体故。天亲长行释之。又成四相。文云。相
是有为生住异灭。佛体异此。故非身相。诸教或三或
四。甚多不可繁引。
▲疏论云下。二證同也。文二。一正
指同。言乃至者。次云以无念等故。而实无有始觉之
异。以四相具时而有皆无自立本来平等同一觉故。
前文巳引。故此略之。
△疏问文无下。二通妨难。应具
问云。此观文首。便云先取数门都无无念之言。何得
云正当此门。应具答云。人难解经。良有于此。且三观
体用。法义分剂。在威德菩萨所问章中。至二十五轮
再问说者。犹且明修三种时。或单或复。或具不具之
相。兼定慧修之分齐。谓至静动用寂灭等各别。今此
门中。直明趣入方便。且令数门调心。息于攀缘觉观
诸念。自寂即入妙境。但是修习彼之三观。元无两种
三观。故辨音问云。此诸方便。有几修习。此段菩萨问
云。三种净观。以何为首。皆举前法。以问修之仪式。今
云论中无念同此者。此观根本文云。不取幻化及诸
静相等三重。绝于对待之念。结成寂灭之行。至诸轮
中。一一皆云寂灭。具如彼中巳释。夫寂灭者。生灭灭
巳方名寂灭。故科云绝待灵心观。绝待者无念也。灵
心者一觉也。以此云同。何所疑耶。今云寂观。但取文
少异。非谓舍于前名。故次云正当。(绝待灵心)意在此矣。纵
就数门而论。亦本为对思觉等念。念巳止息。方见生
卷十三 第 750c 页 X09-0750.png
住等念。故前云。由證诸念。觉识烦动。夫有念者必不
见无念之理。前巳频有徵释。善思念之。然疏中云文
在前章者。有二意。一若约法义体用。即唯前威德一
章。若兼诸轮。一一标显至静寂灭等。各有分齐。即总
指二章也。今此但明巳下。皆巳释了。
▲疏然论约下。
三拣异也。位满方尽者。十信觉灭相。三贤觉异相。前
九地觉住相。十地位满觉生相。文云。远离微细念故。
得见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觉。故云极證。今据等者。
然观行成时。圆同佛果。故许俱时知也。故大经说。若
与如是观行相应。初心即成正觉。天台六即。有观行
即。况圆顿宗。因果无定。分位后證中当更说之。上来
多义不同总是释经心中了知等三句竟。
疏净心是圆等者。净者心本空寂为净。故是体也。心
本能知为觉。即当用也。心通二言也。万物皆然者。若
云不知万物。是何因缘。偏知雨滴一色。邪定不如此。
但此经宗。贵文句简略。故但举一。前释云者。六妙中
之文也。问从前既云众生本具圆觉净心。如何不得
知一切耶。故次答云凡夫之类等也。
疏诫邪證。文二。一结例本文。二然此下。广明證相。于
中二。初正明三观證相。后别明證有浅深。初中二。一
约当经略标。言各證者。后当引文。圆修方證者。反显
不圆即不證也。故前云。此三皆是圆觉。亲近若得圆
證。即成圆觉。方證者。證有浅深。次下即说。如前文者。
诸轮末文云。若诸菩萨。以圆觉慧。圆合一切于诸性
见无念之理。前巳频有徵释。善思念之。然疏中云文
在前章者。有二意。一若约法义体用。即唯前威德一
章。若兼诸轮。一一标显至静寂灭等。各有分齐。即总
指二章也。今此但明巳下。皆巳释了。
▲疏然论约下。
三拣异也。位满方尽者。十信觉灭相。三贤觉异相。前
九地觉住相。十地位满觉生相。文云。远离微细念故。
得见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觉。故云极證。今据等者。
然观行成时。圆同佛果。故许俱时知也。故大经说。若
与如是观行相应。初心即成正觉。天台六即。有观行
即。况圆顿宗。因果无定。分位后證中当更说之。上来
多义不同总是释经心中了知等三句竟。
疏净心是圆等者。净者心本空寂为净。故是体也。心
本能知为觉。即当用也。心通二言也。万物皆然者。若
云不知万物。是何因缘。偏知雨滴一色。邪定不如此。
但此经宗。贵文句简略。故但举一。前释云者。六妙中
之文也。问从前既云众生本具圆觉净心。如何不得
知一切耶。故次答云凡夫之类等也。
疏诫邪證。文二。一结例本文。二然此下。广明證相。于
中二。初正明三观證相。后别明證有浅深。初中二。一
约当经略标。言各證者。后当引文。圆修方證者。反显
不圆即不證也。故前云。此三皆是圆觉。亲近若得圆
證。即成圆觉。方證者。證有浅深。次下即说。如前文者。
诸轮末文云。若诸菩萨。以圆觉慧。圆合一切于诸性
卷十三 第 751a 页 X09-0751.png
相。无离觉性。名为圆修三种自性。自性者。称体本来
具也。
▲疏天台下。二约天台广释。文中又二。初略指
同。由此空假。逦迤直至中观方證。不同此经一念同
时。故云具修。不云圆也。
▲疏谓了知下。二正显證相。
文三。一明初心證相。言从假入空者。空观成就。名慧
眼。成一切智。若住此观。即堕二乘。故法华叙声闻云。
我等若闻净佛国土。教化众生。都无欣乐。所以者何。
一切诸法皆悉空寂。无生无灭。无大无小。无漏无为。
如是思惟。不生喜乐。既入正位者。即见道位。初果巳
去是也。从空入假者。谓谛观心性。虽空。缘对之时。能
出生诸法故。能于空中。修种种行。假观成就。名法眼
及道种智。若住此观。智慧力多。虽见佛性。而不明了。
自然流入者。一念中具一切者。正是證相。佛眼双观
空假。中道第一义谛。具一切种智。了了见性者。定慧
力等也。故涅槃云。声闻定力多故。不见佛性。菩萨智
慧力多。虽见佛性而不明了。唯有如来定慧力等。了
了见于佛性。安住大乘等者。即法华经喻说。一乘如
白牛等也。行如来行等者。亦是彼云。行如来行。入如
来室。著如来衣。坐如来座。天台用此等文。显證相云。
若能了了见佛性。即是安住大乘。行步平正。其疾如
风。若行疾如风。即是自然流入萨婆若海。流入萨婆
若海。即是行如来行。若行如来行。即是入如来室。若
入如来室。即是著如来衣。若著如来衣。即是坐如来
座。若坐如来座。即是以如来庄严而自庄严。自庄严
具也。
▲疏天台下。二约天台广释。文中又二。初略指
同。由此空假。逦迤直至中观方證。不同此经一念同
时。故云具修。不云圆也。
▲疏谓了知下。二正显證相。
文三。一明初心證相。言从假入空者。空观成就。名慧
眼。成一切智。若住此观。即堕二乘。故法华叙声闻云。
我等若闻净佛国土。教化众生。都无欣乐。所以者何。
一切诸法皆悉空寂。无生无灭。无大无小。无漏无为。
如是思惟。不生喜乐。既入正位者。即见道位。初果巳
去是也。从空入假者。谓谛观心性。虽空。缘对之时。能
出生诸法故。能于空中。修种种行。假观成就。名法眼
及道种智。若住此观。智慧力多。虽见佛性。而不明了。
自然流入者。一念中具一切者。正是證相。佛眼双观
空假。中道第一义谛。具一切种智。了了见性者。定慧
力等也。故涅槃云。声闻定力多故。不见佛性。菩萨智
慧力多。虽见佛性而不明了。唯有如来定慧力等。了
了见于佛性。安住大乘等者。即法华经喻说。一乘如
白牛等也。行如来行等者。亦是彼云。行如来行。入如
来室。著如来衣。坐如来座。天台用此等文。显證相云。
若能了了见佛性。即是安住大乘。行步平正。其疾如
风。若行疾如风。即是自然流入萨婆若海。流入萨婆
若海。即是行如来行。若行如来行。即是入如来室。若
入如来室。即是著如来衣。若著如来衣。即是坐如来
座。若坐如来座。即是以如来庄严而自庄严。自庄严
卷十三 第 751b 页 X09-0751.png
即是获六根清净。六根清净即入佛境界。展转相蹑。
乃至即是庄严兜率天。示现降胎。八相皆尔。乃至结
云。即是初发心住菩萨。疏如华严者。文云。初发心时
便成正觉。(晋译经本)等者。等于涅槃大品法华也。涅槃云。
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先心难。大品经云。须菩
提。有菩萨摩诃萨。从初发心。即坐道场。转正法轮。当
知菩萨为如佛也。法华中。龙女所献心珠为證。如是
等经。皆明初心具一切佛法。即是大品经中阿字门。
即是法华令众生开佛知见。即是涅槃见佛性故。住
大涅槃。是则略说初心菩萨因修止观證果之相。
(上皆天台之文)。
△疏后心下。二明究竟證相。不可知者。自智
不及。推教下。约佛语而解。止观果者。谓法华开佛知
见。即是约观门以明果。涅槃中百句解脱。以释涅槃。
即是约止门以明果。止即摄观故。涅槃三德中。有摩
诃般若观。亦摄止故。法华云。乃至究竟涅槃。常寂灭
相。终归于空。因中止观相。即果位菩提涅槃无碍。
△
疏今经下。三结释。此经下当更说。
疏又彼说下。第二别明證有浅深也。文二。初正明深
浅。言无碍巧慧者。不离心念境界。而不由心念所计。
依智不依识。圆通识悟真法界也。妙慧者。无漏无相
也。朗然开发者。开是惑障空无义。发是真性显出义。
即同此经前云觉所显发。明照法界者。照体无边。即
是法界。无别所照。通达无碍者。能所无二。理事融通
也。相似者。似究竟證也。如法华六根者。即法师功德
乃至即是庄严兜率天。示现降胎。八相皆尔。乃至结
云。即是初发心住菩萨。疏如华严者。文云。初发心时
便成正觉。(晋译经本)等者。等于涅槃大品法华也。涅槃云。
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先心难。大品经云。须菩
提。有菩萨摩诃萨。从初发心。即坐道场。转正法轮。当
知菩萨为如佛也。法华中。龙女所献心珠为證。如是
等经。皆明初心具一切佛法。即是大品经中阿字门。
即是法华令众生开佛知见。即是涅槃见佛性故。住
大涅槃。是则略说初心菩萨因修止观證果之相。
(上皆天台之文)。
△疏后心下。二明究竟證相。不可知者。自智
不及。推教下。约佛语而解。止观果者。谓法华开佛知
见。即是约观门以明果。涅槃中百句解脱。以释涅槃。
即是约止门以明果。止即摄观故。涅槃三德中。有摩
诃般若观。亦摄止故。法华云。乃至究竟涅槃。常寂灭
相。终归于空。因中止观相。即果位菩提涅槃无碍。
△
疏今经下。三结释。此经下当更说。
疏又彼说下。第二别明證有浅深也。文二。初正明深
浅。言无碍巧慧者。不离心念境界。而不由心念所计。
依智不依识。圆通识悟真法界也。妙慧者。无漏无相
也。朗然开发者。开是惑障空无义。发是真性显出义。
即同此经前云觉所显发。明照法界者。照体无边。即
是法界。无别所照。通达无碍者。能所无二。理事融通
也。相似者。似究竟證也。如法华六根者。即法师功德
卷十三 第 751c 页 X09-0751.png
品说。说法华经功德。庄严六根故。父母所生肉眼。悉
见三千界一切所有色。耳闻三千界一切所有声。虽
未得天眼天耳。父母所生眼耳如是。鼻嗅一切香。悉
知其所在。舌尝一切好丑美不美及诸苦涩物。在其
舌根。皆变成上味。如天甘露。无不美者。若以舌根。众
中说法。能入其心。得清净身如净琉璃。众生喜见。三
千界众生。生时死时。生善恶处。悉于中现。乃至一切
亦皆于中现。清净意根。乃至闻一句。通无量义。能演
一句于一月四月。乃至一岁。随其义趣。皆与实相不
相违背。若说俗间经书治世语言资生业等。皆顺正
法。三千界众生心所行道。皆悉知之。虽未得无漏六
根。而父母所生六根如是。疏初證者。入阿字门。开如
来藏者。如来藏经。萎华喻云。一切众生。具足贪瞋诸
烦恼中。有如来。三十二相。结加趺坐。乃至展转。别说
九喻故。今阂出成前所说此位菩萨八相成道也。显
法身者。胜鬘中说。在缠名如来藏。出缠名大法身。亦
名为佛者。法身是真佛。八相是化身也。中间诸位者。
四十二位中。除初及后。中间四十位也。亦阿茶中间
四十字也。谓三十九贤。十地等觉。故华严十住。每住
皆有不由他悟之言。皆是成佛之相。若准占察经。即
四位成佛。一信满佛。二解满佛。三證满佛。四功德满
足。分齐同此经及论四位也。后證者。菩萨入荼字门
也。一念者。论中最初业相。业相尽故。全体相应。如冰
尽时全与水相应也。论云。觉心初起。心无初相。即是
见三千界一切所有色。耳闻三千界一切所有声。虽
未得天眼天耳。父母所生眼耳如是。鼻嗅一切香。悉
知其所在。舌尝一切好丑美不美及诸苦涩物。在其
舌根。皆变成上味。如天甘露。无不美者。若以舌根。众
中说法。能入其心。得清净身如净琉璃。众生喜见。三
千界众生。生时死时。生善恶处。悉于中现。乃至一切
亦皆于中现。清净意根。乃至闻一句。通无量义。能演
一句于一月四月。乃至一岁。随其义趣。皆与实相不
相违背。若说俗间经书治世语言资生业等。皆顺正
法。三千界众生心所行道。皆悉知之。虽未得无漏六
根。而父母所生六根如是。疏初證者。入阿字门。开如
来藏者。如来藏经。萎华喻云。一切众生。具足贪瞋诸
烦恼中。有如来。三十二相。结加趺坐。乃至展转。别说
九喻故。今阂出成前所说此位菩萨八相成道也。显
法身者。胜鬘中说。在缠名如来藏。出缠名大法身。亦
名为佛者。法身是真佛。八相是化身也。中间诸位者。
四十二位中。除初及后。中间四十位也。亦阿茶中间
四十字也。谓三十九贤。十地等觉。故华严十住。每住
皆有不由他悟之言。皆是成佛之相。若准占察经。即
四位成佛。一信满佛。二解满佛。三證满佛。四功德满
足。分齐同此经及论四位也。后證者。菩萨入荼字门
也。一念者。论中最初业相。业相尽故。全体相应。如冰
尽时全与水相应也。论云。觉心初起。心无初相。即是
卷十三 第 752a 页 X09-0752.png
此也。生公云。一念不生。前后际断。照体独立。亦当此
也。馀文可见。
△疏今经下。后配释此经。彼知三千界
者。眼见耳闻。乃至意知皆尽。三千界所有一切种种。
今此经说下至众生一念心世界一滴雨。以例一切。一
一皆知事与彼同故。当此證。静极觉遍者。静观文云。
不起思念。静极便觉。越三千故者。如是初静。从于一
身。至一世界。觉亦如是。若觉遍满一世界者。一世界
中。有一众生。起一念者。皆悉能知。百千世界。亦复如
是。又云百千世界一滴之雨。故云越也。以六根清净。
知见三千界内事。名相似證。三千界者。但是一佛刹
土。今此既知百千刹土。计当超越十万位之量。即知
不唯是相似證。故当实證之初也。虽云百千意遍法
界。且方便以多数。引人心识。令渐宽广。苦住云普适
人心。即漭荡无的。现十方佛者。是威德章净观中文。
如来出现。是后改经文。皆与初发心时即成正觉相
当。故备指以明此位因。果交彻者。此宗因是全性之
圆因。果是全性之满果。因该果海。果彻因源。故云交
也。如前频说。问今经为当定是相似證。为的是初住
菩萨。故次答云圆顿等也。谓一一位中。皆圆證也。故
华严历别因果。后便以平等因果融之。此经四位顺
觉之后。便有忘心入觉以泯之文。或说六即之义。或
道渐四相之文。皆无定也。
疏遍修三观中二。初略销文。后广释义。初中二释。初
约所感胜缘佛出释。言万行巳圆者。说修行文云。方
也。馀文可见。
△疏今经下。后配释此经。彼知三千界
者。眼见耳闻。乃至意知皆尽。三千界所有一切种种。
今此经说下至众生一念心世界一滴雨。以例一切。一
一皆知事与彼同故。当此證。静极觉遍者。静观文云。
不起思念。静极便觉。越三千故者。如是初静。从于一
身。至一世界。觉亦如是。若觉遍满一世界者。一世界
中。有一众生。起一念者。皆悉能知。百千世界。亦复如
是。又云百千世界一滴之雨。故云越也。以六根清净。
知见三千界内事。名相似證。三千界者。但是一佛刹
土。今此既知百千刹土。计当超越十万位之量。即知
不唯是相似證。故当实證之初也。虽云百千意遍法
界。且方便以多数。引人心识。令渐宽广。苦住云普适
人心。即漭荡无的。现十方佛者。是威德章净观中文。
如来出现。是后改经文。皆与初发心时即成正觉相
当。故备指以明此位因。果交彻者。此宗因是全性之
圆因。果是全性之满果。因该果海。果彻因源。故云交
也。如前频说。问今经为当定是相似證。为的是初住
菩萨。故次答云圆顿等也。谓一一位中。皆圆證也。故
华严历别因果。后便以平等因果融之。此经四位顺
觉之后。便有忘心入觉以泯之文。或说六即之义。或
道渐四相之文。皆无定也。
疏遍修三观中二。初略销文。后广释义。初中二释。初
约所感胜缘佛出释。言万行巳圆者。说修行文云。方
卷十三 第 752b 页 X09-0752.png
便随顺。其数无量。圆摄所归。当有三种。据此即三观。
便摄万行故。就此观成之人。便是亲见如来应身也。
以见佛之益亦只是意在行圆故。
△疏又即下。后约
自心本觉佛出释。言离念者。静观成。离粗重攀缘之
念。幻观成。离耽空滞寂及执。著定相之念。中观成。离
对待分别之念。唯除本觉真佛。更无馀念而可隐翳
故。云出现于世。
▲疏然前离四病下。后广释义也。于
中。初指经总标。言般涅槃者。般者入也。涅槃者寂灭
也。(翻文释义巳在本章)。
△疏实义有三下。释义也。言实义者。成
佛及入涅槃。各有实义。成佛者。大经云。应知。如来成
等正觉。于一切义。无所观察。又云。譬如虚空一切世
界若成若坏常无增减。诸佛菩提。亦复如是。若成正
觉。不成正觉。亦无增减。涅槃者。大经又云。欲知如来
大涅槃者。当须了知根本自性如真如涅槃。如来涅
槃亦如是。(实际法界虚空。一一例真如说)又云。如来不为菩萨说诸
佛如来究竟涅槃。亦不为彼示现其事。何以故。欲令
见一切如来常住其前。于一念中。见过去未来一切
诸佛色相圆满。皆如现在。亦不起二不二想。释真俗
二谛。皆以缘起之言。而标指者。为拣权教中一向凝
寂空无之真。一向生灭动作之俗也。谓此真是法性
缘起无性之真。此俗是法性举体缘起之俗也。言大
经者。华严也。前后皆然。无有少许处空无佛身者。非
唯诸法中。下至极微尘。皆全有佛。而十方虚空。一一
可容一尘之处。亦皆全有圆满具足之身相也。即生
便摄万行故。就此观成之人。便是亲见如来应身也。
以见佛之益亦只是意在行圆故。
△疏又即下。后约
自心本觉佛出释。言离念者。静观成。离粗重攀缘之
念。幻观成。离耽空滞寂及执。著定相之念。中观成。离
对待分别之念。唯除本觉真佛。更无馀念而可隐翳
故。云出现于世。
▲疏然前离四病下。后广释义也。于
中。初指经总标。言般涅槃者。般者入也。涅槃者寂灭
也。(翻文释义巳在本章)。
△疏实义有三下。释义也。言实义者。成
佛及入涅槃。各有实义。成佛者。大经云。应知。如来成
等正觉。于一切义。无所观察。又云。譬如虚空一切世
界若成若坏常无增减。诸佛菩提。亦复如是。若成正
觉。不成正觉。亦无增减。涅槃者。大经又云。欲知如来
大涅槃者。当须了知根本自性如真如涅槃。如来涅
槃亦如是。(实际法界虚空。一一例真如说)又云。如来不为菩萨说诸
佛如来究竟涅槃。亦不为彼示现其事。何以故。欲令
见一切如来常住其前。于一念中。见过去未来一切
诸佛色相圆满。皆如现在。亦不起二不二想。释真俗
二谛。皆以缘起之言。而标指者。为拣权教中一向凝
寂空无之真。一向生灭动作之俗也。谓此真是法性
缘起无性之真。此俗是法性举体缘起之俗也。言大
经者。华严也。前后皆然。无有少许处空无佛身者。非
唯诸法中。下至极微尘。皆全有佛。而十方虚空。一一
可容一尘之处。亦皆全有圆满具足之身相也。即生
卷十三 第 752c 页 X09-0752.png
即灭者。楞伽云。初生即有灭。不为愚者说。四相同时。
即是论文。前巳引释。疏常住世常涅槃者。此与前异。
前云念念是刹那生灭义。但以相续不断故。云常有
佛成正觉涅槃。今是凝然常住。永离生灭相。故全异
也。言住世者。此常住觉照。不离生灭法中也。常涅槃
者。不同诸法生灭也。疏恋慕故示现涅槃者。文云。譬
如日出普照世间。于一切净水器中。影无不现。普遍
众处而无来往。或一器破便不现影。如前引释。疏对
今经意者。三观成就。离三种粗细之念。故见佛现。如
水离浑浊波腾等相故见日现。
疏三令随便等者。有四句。一藉假入空。二藉空入假。
三藉空假以成中。四藉中以成空假。此有二对。其中
义意。扶持相成。言直见心源者。中也。空观前对云诸
法即性故空。后对云无别所现故空。既无别法。所现
方知即性。既云即性。当知无别故扶成也。假观前对
云不坏相故假。后对云但从性现故假。此亦相成可
知。
疏偈中云摄念等者。即前令过三七日一向摄念。摄
念非谓沉心。必正思惟妙理境界。疏总别相计四者。
一总二别。故为四也。总者。在答道场之末。别者。在答
加行之中。今乃合之一处重颂。馀可知。
疏通分(贤善首菩萨问)。
疏事须持教者。故律中。世尊说。过去六代如来中。有
四佛结集经教故。佛法久住于世。二佛不结集经教
即是论文。前巳引释。疏常住世常涅槃者。此与前异。
前云念念是刹那生灭义。但以相续不断故。云常有
佛成正觉涅槃。今是凝然常住。永离生灭相。故全异
也。言住世者。此常住觉照。不离生灭法中也。常涅槃
者。不同诸法生灭也。疏恋慕故示现涅槃者。文云。譬
如日出普照世间。于一切净水器中。影无不现。普遍
众处而无来往。或一器破便不现影。如前引释。疏对
今经意者。三观成就。离三种粗细之念。故见佛现。如
水离浑浊波腾等相故见日现。
疏三令随便等者。有四句。一藉假入空。二藉空入假。
三藉空假以成中。四藉中以成空假。此有二对。其中
义意。扶持相成。言直见心源者。中也。空观前对云诸
法即性故空。后对云无别所现故空。既无别法。所现
方知即性。既云即性。当知无别故扶成也。假观前对
云不坏相故假。后对云但从性现故假。此亦相成可
知。
疏偈中云摄念等者。即前令过三七日一向摄念。摄
念非谓沉心。必正思惟妙理境界。疏总别相计四者。
一总二别。故为四也。总者。在答道场之末。别者。在答
加行之中。今乃合之一处重颂。馀可知。
疏通分(贤善首菩萨问)。
疏事须持教者。故律中。世尊说。过去六代如来中。有
四佛结集经教故。佛法久住于世。二佛不结集经教
卷十三 第 753a 页 X09-0753.png
故。佛法速灭。贯穿者。以经教贯穿法义。义则不遗。巳
如悬谈引佛地论具释讫。先须识名者。如论语云。名
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
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十法行者。巳在道场礼忏
门中法供养处释讫。今此疏列文略义具。谓写是书
写施是转施等也。(馀谓听闻受持披读讽诵思惟修习。其说释即是前云开示)此
十法行。皆是流布之相。故结云如是分布等也。
疏一说即是多说者。如说华严时具十种缘。谓一依
时。从无始际。尽未来际。念念常说。无间断故。二依处。
遍法界中所有世界。彼无量世界。一一尘中。皆有毗
卢遮那。说华严故。三依主。如前十方一一世界。一切
诸佛。皆同说故。故彼诸会每说巳。皆结通十方一切
世界故。十方佛来證皆云。我等诸佛亦如是说。馀七
缘不能具述。然虽一一遍一切时一切处佛佛同说
皆遍法界。为门不同。亦无杂乱。广如别卷。疏诸佛获
持者。只如诸部般若。多是帝释守护。法华是菩萨守
护。华严及此经。是诸佛自护。良由根本法是佛师故。
诸教焕然者。诸教所说。一切染净诸法。皆是圆觉妙
心之中。派流生起。故达此法。则诸法皆通。若不了下。
即取意用大经之文。文云。不能了自心。云何知正道
也。故云眼目者。都结上义。以归经文。
疏非器不闻者。非拣之不示。自是彼坚执不悟。不悟
即但闻声音语言。不闻法也。如日月不隔于盲人。雷
霆不隔于聋者等也。极證之处者。如悬谈初泯绝果
如悬谈引佛地论具释讫。先须识名者。如论语云。名
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
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十法行者。巳在道场礼忏
门中法供养处释讫。今此疏列文略义具。谓写是书
写施是转施等也。(馀谓听闻受持披读讽诵思惟修习。其说释即是前云开示)此
十法行。皆是流布之相。故结云如是分布等也。
疏一说即是多说者。如说华严时具十种缘。谓一依
时。从无始际。尽未来际。念念常说。无间断故。二依处。
遍法界中所有世界。彼无量世界。一一尘中。皆有毗
卢遮那。说华严故。三依主。如前十方一一世界。一切
诸佛。皆同说故。故彼诸会每说巳。皆结通十方一切
世界故。十方佛来證皆云。我等诸佛亦如是说。馀七
缘不能具述。然虽一一遍一切时一切处佛佛同说
皆遍法界。为门不同。亦无杂乱。广如别卷。疏诸佛获
持者。只如诸部般若。多是帝释守护。法华是菩萨守
护。华严及此经。是诸佛自护。良由根本法是佛师故。
诸教焕然者。诸教所说。一切染净诸法。皆是圆觉妙
心之中。派流生起。故达此法。则诸法皆通。若不了下。
即取意用大经之文。文云。不能了自心。云何知正道
也。故云眼目者。都结上义。以归经文。
疏非器不闻者。非拣之不示。自是彼坚执不悟。不悟
即但闻声音语言。不闻法也。如日月不隔于盲人。雷
霆不隔于聋者等也。极證之处者。如悬谈初泯绝果
卷十三 第 753b 页 X09-0753.png
相成圆门中广说此义。随缘起妄者。既是在缠。净隐
染显。故唯云妄也。空不空等。亦如前说。此但列之。以
释经中差别之言耳。悫疏总判五名云。初圆照总持。
二契经宗决。三三昧根本。四寂灭常境。(佛常以寂灭。为所依境界)
五真妄合分。疏依此名义而持者。如云大方广。便须
心冥体性。普观德相。善巧起用。馀例此知。又华严祖
师藏和尚所制。受持大乘经教仪式。有五门。每门五
义。在别卷中。若以义求等者。观彼处。疏文即明。
疏前云等者。皆是难词。谓既亦是众生觉地。何唯佛
境。无明等法。岂是佛境界耶。今云下。牒起难词也。次
下释此意云。虽说无明众生等法。一一皆空。空故彻
其觉地。不同法相宗教说为定有。有则与佛永殊故。
此名为显如来境也。疏华严信位等者。即是第二会。
十信法门中问明品。说所信之境。有十门甚深。第一
缘起甚深。问答心性是一云何见有种种差别等。乃
至第十佛境甚深。问答佛境界智佛境界知等十义。
谓智是诸佛智用。知即众生心体。故此云智与知殊。
皆佛境界。前巳具释。既于信位明之。即知缘起等十
门之法。本来甚深。皆是佛之境界。况此经所说染净
之法。皆依圆觉现起。岂非唯显如来境界耶。
疏含十法行者。谓修行之言。通于总别。别者。是十中
修习一行也。总者。书写讲读。总是修行故。此云含也。
必至佛地者。至所显之处也。
疏宗是顿者。始终依圆觉故。具渐门者。二执二空。五
染显。故唯云妄也。空不空等。亦如前说。此但列之。以
释经中差别之言耳。悫疏总判五名云。初圆照总持。
二契经宗决。三三昧根本。四寂灭常境。(佛常以寂灭。为所依境界)
五真妄合分。疏依此名义而持者。如云大方广。便须
心冥体性。普观德相。善巧起用。馀例此知。又华严祖
师藏和尚所制。受持大乘经教仪式。有五门。每门五
义。在别卷中。若以义求等者。观彼处。疏文即明。
疏前云等者。皆是难词。谓既亦是众生觉地。何唯佛
境。无明等法。岂是佛境界耶。今云下。牒起难词也。次
下释此意云。虽说无明众生等法。一一皆空。空故彻
其觉地。不同法相宗教说为定有。有则与佛永殊故。
此名为显如来境也。疏华严信位等者。即是第二会。
十信法门中问明品。说所信之境。有十门甚深。第一
缘起甚深。问答心性是一云何见有种种差别等。乃
至第十佛境甚深。问答佛境界智佛境界知等十义。
谓智是诸佛智用。知即众生心体。故此云智与知殊。
皆佛境界。前巳具释。既于信位明之。即知缘起等十
门之法。本来甚深。皆是佛之境界。况此经所说染净
之法。皆依圆觉现起。岂非唯显如来境界耶。
疏含十法行者。谓修行之言。通于总别。别者。是十中
修习一行也。总者。书写讲读。总是修行故。此云含也。
必至佛地者。至所显之处也。
疏宗是顿者。始终依圆觉故。具渐门者。二执二空。五
卷十三 第 753c 页 X09-0753.png
道五性。四位三观。四相四病。三期三七日。礼忏安居
等也。迟速皆益者。次文即是谓巳悟未悟等也。顿机
者。一闻巳悟。渐机者。乍闻未悟。悟者即文而见法。文
字性离故。未者约其文而观其义。依其义。方见其法。
若离文。无所依故。如是任持。不失不忘。是答奉持之
问也。所言文字性离等者。用净名之文。彼云。文字性
离是即解脱。无离文字说解脱也。彼四句但是一意。
今则分为两意用之。详可知矣。分上中下者。上谓通
明观行。中则别明三观诸轮。下则道场加行。故云顿
渐俱收。
疏渐教乖顿者。就彼宗中。若云初心即是佛者。以为
惊异。初十信人尚不得。错呼为十住。况云佛耶。诸皆
类此。故云乖也。顿门必具渐者。虽云轮回等非作故
无。本性无无。而乃说贪爱是转回根本。备述过患。劝
令除断。虽云众生本来成佛。而乃广说发心发愿勤
修观行等。故云必具。大经亦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
然后具说十住十行次第修习乃至妙觉。
疏答功德中。闻经配福。度人配智者。各如注释。后段
注文有二。初释当文。后又闻者下。重释两段前福后
智之义也。后宿因中。双明福智者。经自明言种诸福
慧。慧即智也。
疏如金刚者。彼云。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
布施。乃至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
为他人说。其福胜彼。然文例虽同。优劣又异。彼须受
等也。迟速皆益者。次文即是谓巳悟未悟等也。顿机
者。一闻巳悟。渐机者。乍闻未悟。悟者即文而见法。文
字性离故。未者约其文而观其义。依其义。方见其法。
若离文。无所依故。如是任持。不失不忘。是答奉持之
问也。所言文字性离等者。用净名之文。彼云。文字性
离是即解脱。无离文字说解脱也。彼四句但是一意。
今则分为两意用之。详可知矣。分上中下者。上谓通
明观行。中则别明三观诸轮。下则道场加行。故云顿
渐俱收。
疏渐教乖顿者。就彼宗中。若云初心即是佛者。以为
惊异。初十信人尚不得。错呼为十住。况云佛耶。诸皆
类此。故云乖也。顿门必具渐者。虽云轮回等非作故
无。本性无无。而乃说贪爱是转回根本。备述过患。劝
令除断。虽云众生本来成佛。而乃广说发心发愿勤
修观行等。故云必具。大经亦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
然后具说十住十行次第修习乃至妙觉。
疏答功德中。闻经配福。度人配智者。各如注释。后段
注文有二。初释当文。后又闻者下。重释两段前福后
智之义也。后宿因中。双明福智者。经自明言种诸福
慧。慧即智也。
疏如金刚者。彼云。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
布施。乃至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
为他人说。其福胜彼。然文例虽同。优劣又异。彼须受
卷十三 第 754a 页 X09-0754.png
持方胜。此便闻名巳胜。又彼四句方胜。此一句巳胜。
又彼兼为人说方胜。此自信巳胜。问约彼经初较量
之文。即如此所说。然彼句后。复以多恒河中沙。以计
三千世界。满尔许世界七宝布施。尚不及持说。又以
河沙身命布施。亦不如持说。岂不超过此一世界七
宝所较量耶。答彼经次第断二十七疑故。义理境界
转转增胜。上所引难之文。是巳断至第七重受得报
身有取之疑。巳悟报身。无取故。功德超过多界七宝
及身命之施。今此但较量闻名及一句义。都未较量
證悟深妙之境。以深妙境无有世法可较量故。故知
所问全非类也。疏盈刹者。满世界也。为漏果之资者。
与有漏六道报应之果。而作资缘。致令三界生死不
绝。仍招第三生之重苦。故云尔也。悫本文云。能招漏
果之资。文意不切。谓世珍是能招。漏果是所招。句巳
圆矣。今更云之资。乃成资是所招。义势浑倒。今谓资
是资缘资助。资助贪爱施心。招漏果。即知资是能招
故。改云能为漏果之资。义意极相顺也。
疏积德者。且如劝得一人断酒肉。或持五戒。福德尚
多。况八戒十戒。乃至出家受具足戒。其功巳难可说。
况一百个恒河。一一河中。所有沙沙。细如面。以一沙
计一人。令尔许人皆得阿罗汉。此之功德。唯佛能算。
谁测边际。故云可知。可知至极之多。非谓知真数量。
疏空体不空者。灵鉴不昧。此则以空如来藏。为半偈。
二种皆具为全偈也。或无常真常者。悟一切法。皆悉
又彼兼为人说方胜。此自信巳胜。问约彼经初较量
之文。即如此所说。然彼句后。复以多恒河中沙。以计
三千世界。满尔许世界七宝布施。尚不及持说。又以
河沙身命布施。亦不如持说。岂不超过此一世界七
宝所较量耶。答彼经次第断二十七疑故。义理境界
转转增胜。上所引难之文。是巳断至第七重受得报
身有取之疑。巳悟报身。无取故。功德超过多界七宝
及身命之施。今此但较量闻名及一句义。都未较量
證悟深妙之境。以深妙境无有世法可较量故。故知
所问全非类也。疏盈刹者。满世界也。为漏果之资者。
与有漏六道报应之果。而作资缘。致令三界生死不
绝。仍招第三生之重苦。故云尔也。悫本文云。能招漏
果之资。文意不切。谓世珍是能招。漏果是所招。句巳
圆矣。今更云之资。乃成资是所招。义势浑倒。今谓资
是资缘资助。资助贪爱施心。招漏果。即知资是能招
故。改云能为漏果之资。义意极相顺也。
疏积德者。且如劝得一人断酒肉。或持五戒。福德尚
多。况八戒十戒。乃至出家受具足戒。其功巳难可说。
况一百个恒河。一一河中。所有沙沙。细如面。以一沙
计一人。令尔许人皆得阿罗汉。此之功德。唯佛能算。
谁测边际。故云可知。可知至极之多。非谓知真数量。
疏空体不空者。灵鉴不昧。此则以空如来藏。为半偈。
二种皆具为全偈也。或无常真常者。悟一切法。皆悉
卷十三 第 754b 页 X09-0754.png
苦空无常。为半偈。于空无常处。见常住真乐本觉法
身。方为全也。故涅槃经。罗刹说半偈云。诸行无常是
生灭法。后更说云。生灭灭巳寂灭为乐。方为全也。又
能观身不净等四念处为半。法身常乐我净为全。若
约当经。则幻身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尘亦灭。
幻尘灭故幻灭亦灭。总为半偈也。幻灭灭故。非幻不
灭。譬如磨镜垢尽明现。为全偈也。问若尔则此云分
别半偈。同于小乘。或同大乘中权教。如何功德如是
难量。答由先标圆觉为宗巳破无明。为梦中人。于此
性净圆觉之中。方说无常等法故。先悟如来圆觉无
垢。然后说无明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显性
之宗。例皆如此。论中亦云。依觉故迷。故虽半偈。巳迥
超诸教之全偈。由斯功德。难可算计。
疏亦如金刚文势者。彼经云。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
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
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反显)以于无量
百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顺明)亦非聊尔人耳。
疏故经说者。净名经也。乐生死者。耽著富乐。自恃强
盛。常乐胜他。是生死业也。著诸见者。是邪智也。故引
为證。注是非胜负者。璎珞经云。乐行胜负天魔行。乐
见是非外道行。
疏为请主者。如悬谈初门引法华说。
疏一由旬者。旧译云四十里。新译云十六里。
疏自惟下。大文第四。庆赞回向也。中三。一庆。二赞。三
身。方为全也。故涅槃经。罗刹说半偈云。诸行无常是
生灭法。后更说云。生灭灭巳寂灭为乐。方为全也。又
能观身不净等四念处为半。法身常乐我净为全。若
约当经。则幻身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尘亦灭。
幻尘灭故幻灭亦灭。总为半偈也。幻灭灭故。非幻不
灭。譬如磨镜垢尽明现。为全偈也。问若尔则此云分
别半偈。同于小乘。或同大乘中权教。如何功德如是
难量。答由先标圆觉为宗巳破无明。为梦中人。于此
性净圆觉之中。方说无常等法故。先悟如来圆觉无
垢。然后说无明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显性
之宗。例皆如此。论中亦云。依觉故迷。故虽半偈。巳迥
超诸教之全偈。由斯功德。难可算计。
疏亦如金刚文势者。彼经云。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
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
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反显)以于无量
百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顺明)亦非聊尔人耳。
疏故经说者。净名经也。乐生死者。耽著富乐。自恃强
盛。常乐胜他。是生死业也。著诸见者。是邪智也。故引
为證。注是非胜负者。璎珞经云。乐行胜负天魔行。乐
见是非外道行。
疏为请主者。如悬谈初门引法华说。
疏一由旬者。旧译云四十里。新译云十六里。
疏自惟下。大文第四。庆赞回向也。中三。一庆。二赞。三
卷十三 第 754c 页 X09-0754.png
回向。初中二。一伤昔。二庆今。初中。言迷者。无明也。心
海者。心是法。海是喻。对下句中生死波中。生死是法。
波是喻。谓风吹海而成波。无明迷心而成生死。故论
云。如大海水因风波动。水相风相不相舍离。而水非
动性。若风止灭。动相则灭。湿性不坏。如是众生自性
清净心。因无明风动。心与无明。俱无形相。不相舍离。
而心非动性。若无明灭。相续则灭。智性不坏故。若约
楞伽经。即以风喻境界。文云。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
动。洪波鼓溟壑。无有断绝期。论云无明。约因也。经云
境界。约缘也。因缘具足。故令净心起动。成生死波浪
也。漂沉者。人天为漂。三途为沉。如人堕落漩涡水中。
一没至底。暂时漂至水面。而出水不得。又却沉下。一
一配合可知。疏尘沙诸佛出者。从无始来。诸佛慈悲。
伤悯众生迷倒堕落。出现人间。相计其数。如抹世界
为微尘之数。亦如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等恒河。一
一恒河所有细沙之数。恨我与佛无缘。佛出此世界。
我生彼世界。佛出诸世界。我则生此世界。或佛出时。
我在三途。或北洲等一切难处。我暂得人身。则佛及
教法巳灭。设法未灭。亦不闻不信。不能发心。犹如盲
龟堕在海中。求出不得。海有浮木。木中有孔。可容龟
身。龟若得入其中。漂至海岸。即得出海。然百千个盲
龟浮木。无由相遇。我如盲龟。佛如浮木孔。以不相遇。
于今凡夫。法华涅槃皆有此喻。所言佛出人中者。病
重之处。则偏忧也。六道之报。多从阎浮人身造得。发
海者。心是法。海是喻。对下句中生死波中。生死是法。
波是喻。谓风吹海而成波。无明迷心而成生死。故论
云。如大海水因风波动。水相风相不相舍离。而水非
动性。若风止灭。动相则灭。湿性不坏。如是众生自性
清净心。因无明风动。心与无明。俱无形相。不相舍离。
而心非动性。若无明灭。相续则灭。智性不坏故。若约
楞伽经。即以风喻境界。文云。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
动。洪波鼓溟壑。无有断绝期。论云无明。约因也。经云
境界。约缘也。因缘具足。故令净心起动。成生死波浪
也。漂沉者。人天为漂。三途为沉。如人堕落漩涡水中。
一没至底。暂时漂至水面。而出水不得。又却沉下。一
一配合可知。疏尘沙诸佛出者。从无始来。诸佛慈悲。
伤悯众生迷倒堕落。出现人间。相计其数。如抹世界
为微尘之数。亦如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等恒河。一
一恒河所有细沙之数。恨我与佛无缘。佛出此世界。
我生彼世界。佛出诸世界。我则生此世界。或佛出时。
我在三途。或北洲等一切难处。我暂得人身。则佛及
教法巳灭。设法未灭。亦不闻不信。不能发心。犹如盲
龟堕在海中。求出不得。海有浮木。木中有孔。可容龟
身。龟若得入其中。漂至海岸。即得出海。然百千个盲
龟浮木。无由相遇。我如盲龟。佛如浮木孔。以不相遇。
于今凡夫。法华涅槃皆有此喻。所言佛出人中者。病
重之处。则偏忧也。六道之报。多从阎浮人身造得。发
卷十三 第 755a 页 X09-0755.png
心修习三乘无漏之业。亦在人身。由人中分别强盛
多思议故。六天苦少。八难缘隔。堪受化者唯是人中。
疏何幸下。二庆今也。若据所逢了教。华严及诸圆顿
显性经论数部。然今且正庆此经也。千重疑者。余先
于大小乘法相教中。发心习学数年。无量疑情求决
不得。后遇南宗禅门真善知识。于始终根本迷悟升
沉之道。巳绝其疑。至于诸差别门。心境本末。修證行
位。无量义门。及权实教。犹未通决。每因思惟观照。或
因披寻诸经律论。至相违之文屈曲之意迷疑之处。
智则结滞。如水流之吹风冻结冰。则不能通流。心情
郁快。亦如此也。自习此教。一一泮释。如冰在日中。亦如
汤沃霜雪。故云类冰消也。寻思等者。反验宿因。若非
累世遇诸善知识闻了义教熏习藏识。岂得如今睹
此妙典。便能悟解耶。岂一生二生三四五生。闻信便
能悟入。如此性相无碍。真妄融通。凡圣交彻。本末自
在。无杂无乱。千门万义。一一成就。无疑滞耶。当知。巳
于累世。积集闻熏。巳于多生。遇善知识。方能通达如
此甚深至教文乖意通等义门也。实曾频频。寻思此
意。或静夜通宵。或宴居终日。或独行尽于一程。想像
于怀。感荷多生诸善知识开诱劝示。而至于此。又委
细想得数生巳前。初遇善友之时。必难信向。种种坚
执。作种种非理之语。骋能骋辨。务在抵拒。赖善友慈
念觉悟。恐涉毁教。恐转坠堕。乃尽心竭力。方便救济。
如此数生。方肯信受。虽能信顺。又未悟解。复烦善友
多思议故。六天苦少。八难缘隔。堪受化者唯是人中。
疏何幸下。二庆今也。若据所逢了教。华严及诸圆顿
显性经论数部。然今且正庆此经也。千重疑者。余先
于大小乘法相教中。发心习学数年。无量疑情求决
不得。后遇南宗禅门真善知识。于始终根本迷悟升
沉之道。巳绝其疑。至于诸差别门。心境本末。修證行
位。无量义门。及权实教。犹未通决。每因思惟观照。或
因披寻诸经律论。至相违之文屈曲之意迷疑之处。
智则结滞。如水流之吹风冻结冰。则不能通流。心情
郁快。亦如此也。自习此教。一一泮释。如冰在日中。亦如
汤沃霜雪。故云类冰消也。寻思等者。反验宿因。若非
累世遇诸善知识闻了义教熏习藏识。岂得如今睹
此妙典。便能悟解耶。岂一生二生三四五生。闻信便
能悟入。如此性相无碍。真妄融通。凡圣交彻。本末自
在。无杂无乱。千门万义。一一成就。无疑滞耶。当知。巳
于累世。积集闻熏。巳于多生。遇善知识。方能通达如
此甚深至教文乖意通等义门也。实曾频频。寻思此
意。或静夜通宵。或宴居终日。或独行尽于一程。想像
于怀。感荷多生诸善知识开诱劝示。而至于此。又委
细想得数生巳前。初遇善友之时。必难信向。种种坚
执。作种种非理之语。骋能骋辨。务在抵拒。赖善友慈
念觉悟。恐涉毁教。恐转坠堕。乃尽心竭力。方便救济。
如此数生。方肯信受。虽能信顺。又未悟解。复烦善友
卷十三 第 755b 页 X09-0755.png
种种方便譬喻教令通会。又经数生如此。然虽随言
即解。过后依前因循而巳。仍未解生难遭之想念念
求学。常只是费善友心力。长时劝策。方能渐进。又经
数生。空好习学言教道理。不能对境捡心。不觉察妄
想折伏情念。每闻善友说甚深义。即欢喜听受。亦闻
指著用心乖道处。即不欢喜。反疑善友。或不怜念。或
信任人言。或有馀意。如此种种障道门户。从初发心
乃至今世。委曲思惟。想其流类种数。千千万万之事。
须一一蒙善友悲怜不舍。百计千校。渐渐诱引。方得
今生能超过尔许多障道关节。数曾闲暇之时。幽静
之处。因反思多生之事。泪流至项。心咽至胸。往往微
声啼泣。恨不便见多生知识。一一记得。恳到礼谢。种
种报效。因此便念念发愿。愿来生一一却得相逢。兼
得宿命智。一一醒得。一一竭尽身心。供养报恩。恳情
如此。不知所为。因略书示同流。令知我前车巳翻。诸
人后车当改辙耳。
疏上士慈悲下。二赞也。哀末世者。十二菩萨。一一问
中。皆云愿为菩萨及末世众生也。始终次第者。始谓
文殊问本起因地。终谓圆觉菩萨。问三观修證。若对
一类上根。初一周说。则净慧章。说凡圣因果之人。随
顺觉性之相。便为终也。次第者。谓于了教发心。直趣
大乘之人。且合问。最初依何法发心。以何为本因。故
文殊依此而问。故佛为说圆觉净心。本有总持。染净
诸法。是一切法之源。由无明故。妄认此身心为我。故
即解。过后依前因循而巳。仍未解生难遭之想念念
求学。常只是费善友心力。长时劝策。方能渐进。又经
数生。空好习学言教道理。不能对境捡心。不觉察妄
想折伏情念。每闻善友说甚深义。即欢喜听受。亦闻
指著用心乖道处。即不欢喜。反疑善友。或不怜念。或
信任人言。或有馀意。如此种种障道门户。从初发心
乃至今世。委曲思惟。想其流类种数。千千万万之事。
须一一蒙善友悲怜不舍。百计千校。渐渐诱引。方得
今生能超过尔许多障道关节。数曾闲暇之时。幽静
之处。因反思多生之事。泪流至项。心咽至胸。往往微
声啼泣。恨不便见多生知识。一一记得。恳到礼谢。种
种报效。因此便念念发愿。愿来生一一却得相逢。兼
得宿命智。一一醒得。一一竭尽身心。供养报恩。恳情
如此。不知所为。因略书示同流。令知我前车巳翻。诸
人后车当改辙耳。
疏上士慈悲下。二赞也。哀末世者。十二菩萨。一一问
中。皆云愿为菩萨及末世众生也。始终次第者。始谓
文殊问本起因地。终谓圆觉菩萨。问三观修證。若对
一类上根。初一周说。则净慧章。说凡圣因果之人。随
顺觉性之相。便为终也。次第者。谓于了教发心。直趣
大乘之人。且合问。最初依何法发心。以何为本因。故
文殊依此而问。故佛为说圆觉净心。本有总持。染净
诸法。是一切法之源。由无明故。妄认此身心为我。故
卷十三 第 755c 页 X09-0755.png
有轮转。又无明本无。亦无达悟之者。归如来藏。究竟
圆满。次既悟此境。法尔合知依悟处修行之理。然净
觉本具。无憎无减。无明本无。无可除断。即不合修。若
不修行常居幻化。修不修义。言反意合。固宜了之。故
普贤依此而问。佛说身心及修行智。虽皆如幻。不妨
如幻智修幻身心。身心尽时幻智亦灭。觉性圆满无
生无灭。次既悟此理。法尔须知修之方便。如何创意。
如何运心。而得观行成就。故普眼承此而问。佛说以
正念离幻。为前方便。止息诸缘。(奢摩他此云止)坚持禁戒。安
处徒众。宴坐静室。恒常思惟。一一推折四大根识尘
境。于中。我执法执。皆无所有。即达二空所显真性。又
泯修悟之相。影像亦灭。觉心清净。一切皆然。无自无
他。平等不动。遍满法界。于诸二境。无爱无憎。乃至众
生。本成佛道。次闻此说。巳根稍劣者。法尔合疑本来
成道何得现与佛殊优劣天隔。故金刚藏知机。依此
而问。佛说良由众生轮回之心。而观圆觉。似有流转。
其实觉元不动。如舟行故见两岸移。其实岸本不移。既
通此疑。方知由轮回之心故。见圆觉流转。法尔合断
此心。然此轮回心。及轮回相。任运流注。盖不由巳。不
知何法是轮回根本。得如是不断不绝。故弥勒依此
而问。佛说贪变为本故。造业受报。相续无穷。设使依
三乘教熏。若不除根本无明。终难入觉。次既知断除
贪爱。起增上心。发清净愿。住佛圆觉。求善知识。即不
随邪见。则修真止妄。理意周圆。法尔要知。依此而修。
圆满。次既悟此境。法尔合知依悟处修行之理。然净
觉本具。无憎无减。无明本无。无可除断。即不合修。若
不修行常居幻化。修不修义。言反意合。固宜了之。故
普贤依此而问。佛说身心及修行智。虽皆如幻。不妨
如幻智修幻身心。身心尽时幻智亦灭。觉性圆满无
生无灭。次既悟此理。法尔须知修之方便。如何创意。
如何运心。而得观行成就。故普眼承此而问。佛说以
正念离幻。为前方便。止息诸缘。(奢摩他此云止)坚持禁戒。安
处徒众。宴坐静室。恒常思惟。一一推折四大根识尘
境。于中。我执法执。皆无所有。即达二空所显真性。又
泯修悟之相。影像亦灭。觉心清净。一切皆然。无自无
他。平等不动。遍满法界。于诸二境。无爱无憎。乃至众
生。本成佛道。次闻此说。巳根稍劣者。法尔合疑本来
成道何得现与佛殊优劣天隔。故金刚藏知机。依此
而问。佛说良由众生轮回之心。而观圆觉。似有流转。
其实觉元不动。如舟行故见两岸移。其实岸本不移。既
通此疑。方知由轮回之心故。见圆觉流转。法尔合断
此心。然此轮回心。及轮回相。任运流注。盖不由巳。不
知何法是轮回根本。得如是不断不绝。故弥勒依此
而问。佛说贪变为本故。造业受报。相续无穷。设使依
三乘教熏。若不除根本无明。终难入觉。次既知断除
贪爱。起增上心。发清净愿。住佛圆觉。求善知识。即不
随邪见。则修真止妄。理意周圆。法尔要知。依此而修。
卷十三 第 756a 页 X09-0756.png
既从初心至于佛果。常依圆觉。所作所为。常须相应。
随顺圆觉。既无别异凡圣。复有阶差。如何差别位地。
皆顺无差之觉。故净慧依此而问。佛说十信三贤十
地佛果。随顺觉性。各有行相。是则一期法义。终始周
圆。但众生根性。种种不同。或上中下。或起动止息。或
宜任运而合道。或宜拘系专注而證理。如一城四门
随方各入。如何方便。遍被诸机。故威德菩萨。依此而
问。佛说于诸修行。实无有二。随顺方便。其数无量。圆
摄所归。循性差别。当有三种。谓奢摩等也。次既闻三
观。是别对根宜。趣入之门。法尔要知。为一人总修三
种。或三人各修一般或二或三或单或复。故辨音起
问。佛为说二十五轮。一切皆许。次既知所修观行门
户。法尔有人自觉。依法修之。心念不息。观行不成。自
疑觉性本净。此由迷倒故。不相应。今巳顿悟。又依趣
入门户修之。如何不能證入。故净业起问。佛说由无
始我人众生寿命等执习气相续。故不入觉。非觉违
拒诸能入者。次既知我相潜伏。难辨难除。须依善友。
积习妙门。发心勤断。法尔要知。何等人是真正善友。
堪可依止。又法尔合有一类人。以发心勤修勤断
故。或便种种造作。务图早證。或怕生心为失。一向任
运。或但止息妄念。或欲灭除根境。故普觉菩萨知之
起向。佛说依于明师除微细病之方法也。次中根
之类。法门巳周。更有一类。至下根人。复有大志。决欲
求證之者。须有事法拘制。方能尅志成功。故圆觉菩
随顺圆觉。既无别异凡圣。复有阶差。如何差别位地。
皆顺无差之觉。故净慧依此而问。佛说十信三贤十
地佛果。随顺觉性。各有行相。是则一期法义。终始周
圆。但众生根性。种种不同。或上中下。或起动止息。或
宜任运而合道。或宜拘系专注而證理。如一城四门
随方各入。如何方便。遍被诸机。故威德菩萨。依此而
问。佛说于诸修行。实无有二。随顺方便。其数无量。圆
摄所归。循性差别。当有三种。谓奢摩等也。次既闻三
观。是别对根宜。趣入之门。法尔要知。为一人总修三
种。或三人各修一般或二或三或单或复。故辨音起
问。佛为说二十五轮。一切皆许。次既知所修观行门
户。法尔有人自觉。依法修之。心念不息。观行不成。自
疑觉性本净。此由迷倒故。不相应。今巳顿悟。又依趣
入门户修之。如何不能證入。故净业起问。佛说由无
始我人众生寿命等执习气相续。故不入觉。非觉违
拒诸能入者。次既知我相潜伏。难辨难除。须依善友。
积习妙门。发心勤断。法尔要知。何等人是真正善友。
堪可依止。又法尔合有一类人。以发心勤修勤断
故。或便种种造作。务图早證。或怕生心为失。一向任
运。或但止息妄念。或欲灭除根境。故普觉菩萨知之
起向。佛说依于明师除微细病之方法也。次中根
之类。法门巳周。更有一类。至下根人。复有大志。决欲
求證之者。须有事法拘制。方能尅志成功。故圆觉菩
卷十三 第 756b 页 X09-0756.png
萨依此意问。佛说三期道场。加功用行之法。及于三
观。或别修。或遍修。或更互试修。修之不得。又教礼忏
等也。次正宗三类。一切圆足。法尔须知。护持修习此
言教之方法。令此教流通不绝。故贤善首起问。佛答
经名及说经护经之佛。较量持教功德。乃至诸天神
护卫大众奉行。故云次第也。疏咨询者。即佛赞文殊
云。乃能为诸菩萨。咨询如来因地法行等也。能仁者。
梵语释迦。此云能仁也。应感者。诸菩萨众请问是能
感。佛是所感。佛是能应。诸菩萨是所应。称心源者。圆
觉妙心。是诸法之源也。心即是源。名为心源。亦可心
是能断所断染净之心。源即觉性真心。此则是心之
源。名为心源。前持业释。后依主释。二意皆通。此经从
首至末。所说一切种种差别法义。一一依于圆觉净
心而辨。故云称也。本末无遮者。诸大乘。或唯一向。说
空寂之理。真如寂灭。无修无證。无能无所。不可智知
识识。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是唯说本而遮末也。或一
向说。一切众生。无始巳来。皆依八识。展转熏习。变起
染净一切诸法。有情无情。无明故起惑造业。受报无
穷。若不遇佛。定是凡夫。无由成等正觉。若遇佛及教。
发心生信。修六度万行。或二乘行。展转趣入。各依自
乘。经三生六十劫等。或三祇劫。方始成佛。此唯说末
而遮本也。今经具定明了。显示本末。无上法王。有大
圆觉。又无明本无。又知无者。亦如空华。如来藏中。无
起灭知见。乃至妙圆觉心。本无菩提及与涅槃。亦无
观。或别修。或遍修。或更互试修。修之不得。又教礼忏
等也。次正宗三类。一切圆足。法尔须知。护持修习此
言教之方法。令此教流通不绝。故贤善首起问。佛答
经名及说经护经之佛。较量持教功德。乃至诸天神
护卫大众奉行。故云次第也。疏咨询者。即佛赞文殊
云。乃能为诸菩萨。咨询如来因地法行等也。能仁者。
梵语释迦。此云能仁也。应感者。诸菩萨众请问是能
感。佛是所感。佛是能应。诸菩萨是所应。称心源者。圆
觉妙心。是诸法之源也。心即是源。名为心源。亦可心
是能断所断染净之心。源即觉性真心。此则是心之
源。名为心源。前持业释。后依主释。二意皆通。此经从
首至末。所说一切种种差别法义。一一依于圆觉净
心而辨。故云称也。本末无遮者。诸大乘。或唯一向。说
空寂之理。真如寂灭。无修无證。无能无所。不可智知
识识。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是唯说本而遮末也。或一
向说。一切众生。无始巳来。皆依八识。展转熏习。变起
染净一切诸法。有情无情。无明故起惑造业。受报无
穷。若不遇佛。定是凡夫。无由成等正觉。若遇佛及教。
发心生信。修六度万行。或二乘行。展转趣入。各依自
乘。经三生六十劫等。或三祇劫。方始成佛。此唯说末
而遮本也。今经具定明了。显示本末。无上法王。有大
圆觉。又无明本无。又知无者。亦如空华。如来藏中。无
起灭知见。乃至妙圆觉心。本无菩提及与涅槃。亦无
卷十三 第 756c 页 X09-0756.png
成佛及不成佛。无妄轮回及非轮回。如是类例。不可
具陈。皆是本也。又种种迷倒行相。种种修行行相。位
地阶级。观行差别。道场法则。如是类例。亦难具引。皆
是末也。所说末皆是即本之末。未曾遮本。说本皆是
即末之本。未曾遮末。故云本末无遮。无遮之言。是金
刚藏请云。唯愿不舍无遮大慈。为诸菩萨。开秘密藏。
如设大斋。远近僧尼来即供养。更无遮障。乃至行者
童子贪病之人。一切不障。名无遮斋。今经亦尔。诸大
菩萨。地上地前。乃至未世。或初心门户。或修之意旨
深浅皆被。如大海水不让小流。修罗蚊虻饮皆充满。
故曰无遮也。顿者是化仪之顿也。谓若且说泯迹离
相。亦不名顿。故法鼓经云。一切空经是有馀说。理未
尽故。中论云。空是大乘之初门故。若且说事相行位
亦非为顿。未穷真源故。今经本末俱说。相即无碍。故
云顿演说也。
疏巳采下。三回向也。群诠者。诸经律。诸论疏。诸杂要
妙秘诀等也。扣真寂者。反自观心照理。依于悟处见
处。而述此疏。此中有二意。一以采群诠故。不同一类
禅宗但约心迷理不勘契圣教为定量。二以扣寂故。
不同一类听学文疏文人。但博附旧语抄集疏论。改
头易尾。便称我制造章疏。今乃以圣教为明镜。照见
自心。以自心为智灯。照经幽旨。故云采诠扣寂等。扣
寂之言。即子书云。扣寂寞以求意也。随应圣旨者。虽
遍览群教。而不尽用。亦不拣自巳熟处即用。但与圣
具陈。皆是本也。又种种迷倒行相。种种修行行相。位
地阶级。观行差别。道场法则。如是类例。亦难具引。皆
是末也。所说末皆是即本之末。未曾遮本。说本皆是
即末之本。未曾遮末。故云本末无遮。无遮之言。是金
刚藏请云。唯愿不舍无遮大慈。为诸菩萨。开秘密藏。
如设大斋。远近僧尼来即供养。更无遮障。乃至行者
童子贪病之人。一切不障。名无遮斋。今经亦尔。诸大
菩萨。地上地前。乃至未世。或初心门户。或修之意旨
深浅皆被。如大海水不让小流。修罗蚊虻饮皆充满。
故曰无遮也。顿者是化仪之顿也。谓若且说泯迹离
相。亦不名顿。故法鼓经云。一切空经是有馀说。理未
尽故。中论云。空是大乘之初门故。若且说事相行位
亦非为顿。未穷真源故。今经本末俱说。相即无碍。故
云顿演说也。
疏巳采下。三回向也。群诠者。诸经律。诸论疏。诸杂要
妙秘诀等也。扣真寂者。反自观心照理。依于悟处见
处。而述此疏。此中有二意。一以采群诠故。不同一类
禅宗但约心迷理不勘契圣教为定量。二以扣寂故。
不同一类听学文疏文人。但博附旧语抄集疏论。改
头易尾。便称我制造章疏。今乃以圣教为明镜。照见
自心。以自心为智灯。照经幽旨。故云采诠扣寂等。扣
寂之言。即子书云。扣寂寞以求意也。随应圣旨者。虽
遍览群教。而不尽用。亦不拣自巳熟处即用。但与圣
卷十三 第 757a 页 X09-0757.png
人说此经时意旨相应即用。故云随应圣旨也。斯文
者。此经也。回功德向众生者。然所回向处。具有其三。
谓众生菩提实际。今以经意。门门皆在末世众生。故
顺经标众生也。又修大乘人。有大悲增者。有大智增
者。余以情性钝弱。多悯下流。故回功德向众生。同入
光藏。光藏即实际也。唯阙菩提之言。含在入字中。能
入是智故。当菩提矣。
圆觉经大疏释义钞卷第十三(之下)(终)
写本云。
两浙平江府常熟县杨澳里居住。崇信弟子刘华。
与家眷等。谨命工。开兹秘诰。上祝
明良。下资动殖。庶乎听受者。忘生灭心行。讲演者。
无圣解凡情。文文流清净真如。字字入圆觉性海。
开群生慧日。悟诸佛妙心。识破智明。识忘智显。然
后横生竖抱。心识封情。俱出妄源。咸登真济。
时绍兴九年十一月十四日谨愿
者。此经也。回功德向众生者。然所回向处。具有其三。
谓众生菩提实际。今以经意。门门皆在末世众生。故
顺经标众生也。又修大乘人。有大悲增者。有大智增
者。余以情性钝弱。多悯下流。故回功德向众生。同入
光藏。光藏即实际也。唯阙菩提之言。含在入字中。能
入是智故。当菩提矣。
圆觉经大疏释义钞卷第十三(之下)(终)
写本云。
两浙平江府常熟县杨澳里居住。崇信弟子刘华。
与家眷等。谨命工。开兹秘诰。上祝
明良。下资动殖。庶乎听受者。忘生灭心行。讲演者。
无圣解凡情。文文流清净真如。字字入圆觉性海。
开群生慧日。悟诸佛妙心。识破智明。识忘智显。然
后横生竖抱。心识封情。俱出妄源。咸登真济。
时绍兴九年十一月十四日谨愿
卷十三 第 757b 页 X09-0757.png
建长四年夏之比。以梅尾之本。托他人书写毕。此
书者新渡也。当寺一本书也。能能可崇重矣。
同年十月之比。以写本一校了。
沙门释心海(生年三十二戒[萉-巴+(日/(句-口+匕))]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