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 (自动笺注)
圓覺經大疏釋義卷第八(之上)
終南山草堂寺沙門宗密
十力四無畏章四無辨章佛十八不
法章三十七品章眾生成佛
五出世諸法中
文二。
先且通難。
意可知。
然云亦
言空者。
云清淨是空義也。
如此大段之初引智
論釋。
空及清淨
是一義說
一鏡等者。
鏡中之物。
但以見之實有即名垢染
見之一一全空。
但是明體。
即為清淨
故以之喻。
出世法
皆悉清淨無異也。
佛界空華等者。
等於生死涅槃。
猶如昨夢。
及巳後
諸文。
十力章開章具釋此者
諸經屢明十力
佛佛
共之德。
佛等有。
菩薩緣此發心
梵行品云。
復應修習
一一力中有無量義。
悉應諮問故。
不可不知故
智論
二十七。
意云。
顯佛大人真實力。
外道心伏二乘
希向
菩薩倣之。
能成辦大事
終獲其果。
故須辨之。
般若五十三。
顯揚四。
對法十四。
智度二十七八。
廣辨。
瑜伽七門分別
一自性。
二分別。
不共
四平
等。
五作業。
次第
差別
今疏文用智論釋之。
然亦
以義會瑜伽七門也。
闕者即補之補闕中。
以講人
須撿之。
文中有三。
如來唯下。
初總顯體用
能知諸
實相
十力體。
此力於十境
委悉正知是用
總名力下。
二釋總名
在在可見
瑜伽四十九
云。
一切饒益一切有情功能相應故。
畢竟
一切魔怨大威力故。
說名為力
法云
善降眾魔。
記問論。
十名力。
十者是數帶數釋也。
▲疏一總
一切下。
三釋別名來辨義用
辨義用。
瑜伽第五
作業門也。
十力即為十段
第一處非處智力也。
文二。
釋名
即是辨相
諸經
諸論。
皆先舉所知之境。
然始以能知智力達之立名
或便云智
但云力。
或具云智力。
如今標名是也
疏中。
便以能知知於所以次第者。
一即文顯易
會。
二即文略削繁。
智者詳之。
文中言總智者
一力
是餘之總故。
云總知一切等也。
論又云。
後次是處
是處力。
定知從是因緣
出是果報
是中總攝九力。
欲度眾生故。
於初力中。
分別九種
何以故。
世間
眾生
現前見穀從種出。
而不能知。
何況心心數法因
緣果報而能知耶。
佛於內外因緣果報
了了徧知
名為力
言處者。
建立義。
依義。
起義
建立果。
與果為
依。
能起果法。
故立處名。
論云。
是處不是處如實知一
力也。
注女輪王等者。
此是私記也。
皆證非處之義也。
論云。
女身轉輪聖王
無有是處
何以故。
一切女人
皆屬男子
不得自在故。
女人不得轉輪聖王
況作佛。
女人得解脫涅槃。
亦因男子得。
無有自然
得道法。
二王者。
論云。
二輪聖王一時出世
無是處
以故
無怨業成就故。
轉輪聖王
不同世。
何況
佛。
惡業樂報者。
論云。
惡業受樂報。
無是處
惡業
不能世間樂。
何況出世間樂。
惡行生天
無是
處。
惡行不能得生天。
何況涅槃。
五蓋七覺者。
五蓋
心散亂。
離修七覺
而得涅槃。
無是處
五蓋
心。
離修七覺
不能聲聞道。
何況佛道
心無覆蓋
佛道可得。
何況聲聞道。
如是等。
是處不是處義。
性宗
經中。
佛口自說。
論議師輩。
依是佛語。
更廣說是處
不是處
注佛過云云者
此從佛過巳下。
離說眾多
處之事故
結言云云也。
論云。
若言佛有聞其罪過
諸賢聖。
外道所。
若諸賢聖。
自言我是佛。
若諸賢聖
惡道
若見諦所斷。
結使更生
若諸賢聖覆藏罪。
須陀洹二十有五。
無是處
此下更有十事
巳上皆
要知
具在補闕中。
▲疏則降伏下。
作業也。
疏可度
等者論云。
徧知巳可度者度。
不可度者為作因緣
如醫知病可治不可治。
佛無是事
無能壞。
無能勝。
徧知故。
名初力。
疏二知過現下
三世業報智力也。
文三。
釋名
二作
業。
三揀前。
亦是通妨。
下亦多有此三。
在文可辨。
不能
更一一科之。
論次前云。
佛知是眾生惱煩因緣
縛(指此門)淨禪定三昧解脫因緣故解。
(指第三門)是一一切
眾生
三世三種諸業諸煩惱
輕重深淺麁細
佛悉徧
知。
名力
(却指此門)知過現等者。
論云。
眾生過去未來
現在諸業。
造業處。
因緣
知報。
二力也。
經過去業
報等者。
論云。
業報智力者。
身口作業及此生無
作業受戒業。
亦知惡業日夜生業用。
罪福業。
是業佛略說三處攝。
是名一切業用
佛知一切眾生
過去報亦過去
有業過去報在現在
有業過去
未來
(上皆單也)有業過去報在過去現在
有業過去
過去未來
有業過去現在未來
有業過去報在
過去未來現在
(上皆複也或二或三)現在業亦如是
(以現在為頭二例上
作之亦然故云單複也)疏善等者。
等於不善及不動業。
三性
心等者。
論次云。
復次善心中。
善不無記業報。
善心無記心亦如是
(應云不善心中善不善無記報。
無記心中善不善無記報)
復次
樂業因緣
受樂報。
云云(苦及不苦不樂一一等流受報准此)疏
順現等者。
論云。
現報業因緣。
故受現報
生報業因緣。
受生報。
後報業因緣。
故受後報
不淨業因緣。
故受
惱報。
淨業因緣
故受無惱報。
雜業因緣
故受雜報
報與等者。
論云。
復次二種業。
必受報業
不必報業
報業
不可得離。
待時
待人
待處。
受報。
如人應共
轉輪聖王受福
轉輪王世出
是時乃受。
是為待
時。
人者。
即是轉輪聖王
待處者。
轉輪聖王所出處。
復次
是必報業
不待伎能功勳
好若醜。
不求
自來
天上生人
福樂自至。
地獄中人
罪苦自追。
因緣
此業深重故。
復次必受報業
如毗瑠璃軍殺
七萬二千諸得道人及無量五戒優婆塞
目連
大神通人。
所不能救。
如薄拘羅
後母火中中水
中。
不死
如佛遊諸國。
出家行乞
不須饍供。
而五
百乘車。
王所食生粳米
隨飯百味羮
如是等。
善惡
業必受。
餘者不必受。
欲界三種業報處。
樂受業苦
受業
不苦不樂受業
色界二種業報處。
樂受業。
不樂受業
無色界一種業報處。
不苦不樂受業
或待事者。
是事
業報
如弗婆迦羅
池中
千華。
金色蓮華
大如車輪
因是大會
快樂多人。
出家
得道
佛知一切眾生造諸業處。
欲界色界無色界
欲界何道中。
天道在何天中
若人中在何天下
閻浮提何國
若是國在何城何聚落精舍
土地
若是城在何里何巷何舍。
何處
知是業何等
時作
過去一世二世
乃至百千萬世。
業果報。
幾巳
受。
幾未受。
幾必受。
不必受。
善不所用事物
刀杖殺。
勅殺等。
自殺
遣人殺。
諸餘惡業
如是知。
善業如是知。
布施持戒修善
施中所施。
何等
地房衣服飲食醫藥臥具七寶財物
(或是諸惡業。
乃至
諸業眾多因緣要具補闕中)復次
分別業經中。
佛告阿難
惡人好處生。
行善惡處生。
阿難言。
是事云何
佛言
惡人今世罪業未熟
宿世善業巳熟。
以是因緣故。
雖為惡。
而生好處
臨死時。
善心心數法生
因緣
故亦生好處
行善人生惡處者。
今世未熟
過世
巳熟。
以是因緣故。
今雖為善
而生惡處
臨死時。
善心心數法生
因緣故。
亦生惡處
問曰。
不熟
可爾。
臨死時。
少許時心。
云何能勝終身行力。
答曰。
心雖時頃少。
心力猛利
如火。
如毒。
雖少。
能成大事
是乘死時心。
決定勇徤故。
百歲行力。
最後心名
大心
捨身諸根事急故。
如人入陣。
惜身
命。
名為勇猛
阿羅漢
捨是身著故。
阿羅漢道。
是等種種罪福業報轉報
亦應如是聲聞人。
但知
惡業罪報善業福報
不能如是分別
佛悉徧知
業及業報
智慧勢力
無礙無盡
無能壞故。
是名第二
力。
▲疏知所度下。
二業用也。
▲注前明等者。
三揀前
智力也。
(應先設云云)謂前汎論。
巳造之業。
必隨善惡
受苦
樂報。
無惡善報之理故。
云所造處對非處。
今直
辨業。
巳殺等竟。
此業必招於果
名為所造。
此人若行
於殺等。
墮地獄。
或必現受生受後受等。
名能造
及云唯明是處各隨善惡而感果故。
註又前總此別
者。
論云。
初力為總。
餘九皆別總業知一切因緣
示唯
善惡業報故。
通於九力。
三知諸禪下。
諸禪解脫三昧智力也。
論云。
知諸禪
解脫三昧淨垢分別相如實知。
三力也。
言諸禪等
者。
論云。
禪名四禪
佛知是禪。
佐助道法
名相義分
熏修
有漏無漏
無學
淨垢三昧
深淺分別等。
解脫
如禪中分別相。
說禪。
一切色界定。
說解脫。
一切定。
波羅蜜
即是解脫禪定解脫三昧
皆名
為定。
定名為止
不散亂也。
注愛見等者。
論次云。
垢名
愛見慢等諸煩惱
淨名禪定
不雜愛見慢等煩惱
真金分別
諸定中。
一心不一心行
常行不常
行。
入易入。
出易出。
別取相總取相。
轉治不轉治。
轉治如婬欲慈心瞋人不淨觀愚痴思惟邊無
邊掉戲心中用智分別諸法。
沉沒心中攝心
爾者
不轉治。
是定中。
應分別時及住處
若身羸
瘦。
是非行定時。
如是菩薩
苦行時作是念。
我今不能
生禪定者
若多人處。
亦非行定處。
復次佛知是禪定
失故。
是禪為住故。
是禪為智增益故。
是禪為達到
槃故。
復次佛知是人
入定
出定
入易出。
易入
難出。
入易出。
佛知是人應得如是禪。
是人共禪
五欲
是人五欲巳還得禪
依是諸禪。
阿羅
如是一切禪定解脫
即是三昧
禪定
佛以
深智慧盡知。
無能壞。
無能勝。
名第三力
▲疏及
知依下。
生色無色界果及出世三乘聖果
▲注前通
等者。
前也
前明善惡不動業報
不動即諸禪。
何重說。
故此答以揀之。
謂前通定散故。
雖說定。
唯論
業報
今雖知垢淨。
明淨體用
文相照然。
故論揀
云。
眾生煩惱因緣故縛。
(第二門也)淨禪定三昧解脫
因緣故解。
(此門也)諸家揀此二門
不如此論分明也。
初門處對非處。
第二捨非處之邪見
唯論是處善惡
定散業報正見
第三又捨散。
唯說禪定垢淨。
唯明
淨之體用
神通等。
四就無漏法中
有信等五
上中下品
五隨欲樂為說法令增此根力
六須宿
種性等。
度生方便
豈不顯然
四智信等下。
諸根勝劣智力也。
論云(引論兼注通解之)佛
用是上下智力者。
佛知眾生利根鈍根中根
智名為上。
智名為下
用是上下智力
分別
眾生利根中根鈍根
是人如是根。
今世
能得初果。
更不能得餘二三四果。
是人但能得初禪
是人但能得二三四禪。
乃至滅盡定。
如是
是人
聲聞中第一。
辟支佛中第一。
是人具足波羅
蜜。
能得阿耨菩提
注為略廣下。
業用也。
論次云。
如是
知巳。
或為略說得度
或為廣說得度。
或為略廣說得
度。
或以善輭語教。
或以苦語教。
或以輭苦語教。
佛亦
分別
是人有餘相應
增生信根。
是人應令精進
定慧是人用信根入正位。
是人慧根入正位。
是人利根為結使所遮。
如鴦群摩羅等。
是人利根
不為結使所遮。
舍利弗目揵連等。
知根。
雖鈍而無
遮。
如祝利般陀伽。
有根鈍而遮者。
是人見諦所斷
根鈍
思惟斷根利。
思惟所斷鈍。
見諦所斷利。
是人
一切根同鈍同利
是人一切不同鈍不同利
是人
先因力大。
是人緣力大。
是人欲縛而得解
人欲
解而得縛。
譬如鴦群摩羅
欲殺母害佛。
得解脫。
如一比丘四禪
上慢故。
入地獄。
是人必墮
惡道
是人難出。
是人易出。
是人疾出。
是人久久乃出。
如是等。
一切眾生
上下根相。
皆悉徧知
無能壞。
無能
勝。
名第四力。
五知種種欲樂者。
即名此智力也。
論云。
知他眾生
種種欲。
五力也。
眾生二種欲作上下根因二種
善惡種種別異名信喜好樂。
佛悉徧知
名力
難陀等者。
論云。
五欲
如孫陀羅難陀等。
好名聞。
提婆達多等。
世間財利
須彌多羅等。
好出
家。
如耶舍等。
好頭陀。
如迦業等。
好多聞。
阿難等。
云。
(諸弟子等)如是佛弟子
各有所好
凡夫人。
各各
所好
或喜婬欲
瞋恚等。
悉知之。
▲疏令捨下。
用也。
▲注云前知下。
揀前。
疏六知一三下。
種種智力也。
則是性。
論云。
(亦麤注釋
之)知世間種種無數性。
六力也。
▲注性即下。
二注
也。
此門先揀。
於後始明業用者。
隨文便也。
文二。
一揀
第五門。
論云。
性名積習
從性生欲。
隨性作行。
或時從
欲為性。
習欲成性。
性名染心為事
欲名隨緣起。
注性
通下。
對第四門揀也。
謂恐難。
四門根性利鈍
宿習
何異此門。
故為揀之。
一向入道人信等
五根利鈍
通明善惡染淨三性三重種性
不說信
進等
揀故不同也。
▲疏知即時下。
三業用也。
論云。
眾生如是如是欲。
從是處來。
可度不可度。
不定
不必
行何行。
何處
在何地。
云云今世可度。
後世
可度。
即時可度。
異時可度。
是人佛能度。
是人聲聞
度。
是人必可度。
是人不可度。
注略廣等者。
略說
度。
廣說可度。
讚歎可度。
折伏可度。
將迎可度。
棄捨
度。
云云者。
次云。
細法麤法苦切語可度。
輭語可度。
疏七知下一切處道智力也。
論云。
一切善道
一切
惡道
一切聖道
各各知諸道。
(即注云。
善惡無漏是也)至處。
(即注云五
道涅槃是也
有漏行至五道無漏行至涅槃處也)佛悉徧知
名第七力。
疏八知下。
宿命無礙
智力也。
過去等者。
釋宿住名。
凡但等者。
論云。
宿命有三。
有通。
有明
有力
凡夫人但
有通。
聲聞人亦通亦明。
佛亦通亦明亦力。
所以者何。
凡夫人。
(得五通者)但知宿命所經。
不知業因相續
以是
故。
凡夫但有通。
無有明。
聲聞人。
知集諦故。
了了
業因相續生。
以是故。
聲聞人亦有通。
亦有明。
若佛
弟子
凡夫人時
宿命智。
入見諦道中。
知集因緣
第八無漏心。
斷見故。
通變為明。
所以者何。
明名
根本
佛弟子
先得聖道
宿命智生。
亦知集因緣
力故。
通變為明。
用是明。
知巳身及眾生無量無邊
中宿因緣
所更種種
徧知
為力
▲注前知
下。
揀濫也。
論云。
乃至百千世劫初劫盡。
我在彼眾
生中。
如是姓名
飲食苦樂
壽命長短
彼中死。
間生
(是者此也)是間死。
還生是間。
此間名姓飲食樂壽命長
短。
名八力也。
疏九知下。
天眼無礙智力也。
佛天眼淨過諸天人眼
眾生時生時。
端正醜陋
若大若小
若隨善道
惡道
如是業因緣受報云云
論云。
用天眼。
眾生死處。
凡夫人。
用是天眼
極多見四天下。
聲聞人。
極多傍見小千世界
上下徧見
問曰。
梵王
亦能
見千世界
有等異。
答曰。
梵王
自於千世界中。
立則
徧見
若在邊立。
則不見餘處。
聲聞則不爾。
在所
處。
常見世界
辟支佛見百千世界
諸佛見無量
邊諸世界
凡夫人天眼智。
是通而非明。
如是
但見
所有事。
不能見隨業因受生
宿命中說
復次
聞人
用所住三昧心中
入餘三昧
天眼則滅。
則不
爾。
心雖入餘三昧
天眼不滅
復次
得天人中
最第
一者
阿泥慮豆。
色界四大造色平頭清淨
天眼
天眼
四大造色徧頭清淨
為差別。
疏獨此等者。
天眼能知生死故。
天眼智力
餘則皆依所知
名。
通明等者。
如上引。
疏十知下。
永斷習氣智力也。
論云。
佛諸漏盡故。
無漏
心及智慧解脫
現在自識知。
我生巳盡等。
又云。
三世二種因緣
分別籌量
眾生根欲。
為盡漏故
說法
是漏盡力。
復次
佛以智慧
一切眾生煩惱
智亦不鈍。
不減
譬如熱鐵丸著少綿上
雖燒此綿。
火熱勢不。
減佛智慧如是
一切煩惱
智力不滅
復次
聲聞但知自盡漏。
諸佛自知盡漏。
亦知盡他人
漏。
如淨中說
論最結云
十力皆以無礙解脫
為增上。
問曰。
若是十力
獨是佛事
弟子今世無人
得佛
何以故說。
答斷人十力中疑故。
無智人令心決
堅固故。
四眾歡喜言我等大師獨有如是力。
何自讚。
答。
譬如賈客導師諸惡賊誑諸賈客
示以非道
導師愍念故。
語眾賈客
我是實語人。
汝莫
誑惑者。
又如諸弊醫等誑諸病人
良醫愍之。
語眾
病人
我有良藥
能除汝病。
信欺誑以自苦用。
復次
功德深遠
若佛不自說。
無有知者
眾生少說
益甚多。
以是故。
佛不自說是十力
疏然佛下。
四總相料簡。
文二。
一隱無量而說十。
二於
一中而說十。
初者如華嚴說。
所知之境。
不可說不
可說塵數。
列於經文者數亦百千。
如書一微塵中一
所見之法。
不可剎塵中說不能盡。
十力智中。
何處收之。
十地菩薩所知之法。
十力中。
不可
述。
十地菩薩
却比佛智。
大地一塊之土。
故知且對
三乘聖人
及為對所度眾生之機。
而說十也。
故論云。
問云。
有無量力
何以故。
但說十力
云云(依疏)此中
注者。
即是論次足辨其事別釋之文也。
廣略之異。
具云。
以是不是處智力
分別籌量眾生
是可度。
不可度。
業報智力
分別籌量
是人業障
是人報障
是人無障
餘皆例如此也。
最後結云
佛用十力
眾生
審諦不錯
皆得具足
▲疏又初力下。
二於
中而說十也。
論云。
是處不是處力。
總攝九力。
為欲度
眾生故。
於初力中。
分別九種
評曰。
前則捨多境。
十境
此則展一數而為十數
故知諸佛智力
唯有
一多兩義
欲向人說。
唯有總別二門
兩義者。
一者
唯一實相智。
理智不分
體用無二
二者不可不可
佛剎微塵智力
總者。
但云一切是不是世出世。
無有不知
即了故。
一切種智
別者。
即須依華嚴
本中本經
十佛世界微塵數偈。
四天微塵數品。
四大海水
墨書寫。
百千萬億分中
不得其一。
如是經。
說得佛所知法
今標初力。
是其總意。
至於
別者。
即捨無量
唯應機說十也。
約智論說
十力巳終。
余又廣辨。
十力次第
諸教先後
及從第三力後。
再以
瑜伽論及華嚴疏意。
次釋一徧
以被上根
久學之人。
尋之以廣知解
並在補闕卷中。
四無畏者。
成實論云。
一切智一切漏盡
能說障道
及盡苦道。
若有人來。
如法問難
無所畏。
初一是前
智力
第二漏盡智力
復答他具足文中四。
一正
二辨益。
三辨次第
四揀十力
初中
即為四段
一正
無畏
漏盡無畏
三說障道無畏
四說出離無畏
中。
正是薩婆若也。
(此云一切種智)即無上菩提
(二則涅槃三四則利他)由
一切法故。
一切智
佛心豈有正覺世間
疏謂
佛誠下。
論中。
先顯其相。
後方結云一無畏也等。
論初
便云。
佛作誠言
我是一切智人
若有沙門婆羅
云。
下當具引。
論文
則每一無畏之初。
皆有此言。
誠實下。
論指五義故。
所言無畏
論具云。
佛說二諦
不可壞。
凡夫無智
不與諍。
又佛不與世諍。
世間謂有。
佛亦說有
世間謂無。
佛亦說無。
以其無諍故不可壞。
真實論故不可壞。
不但隨語。
自知故。
疏中。
四者不與世諍之中。
含於不與無智諍也。
釋曰。
五者。
不住真俗故。
若住著即可破。
二善隨機應之言。
無違諍故不可壞。
不與世諍等者。
世間言有。
佛以
即真之俗而應之。
世間謂無。
佛以即俗之真。
而應之。
然離真之俗。
妄心所執故。
推徵其理。
必虧於即真
之俗。
佛所說不可破也。
四但據實理。
勝負心。
由心無所得故。
發言不失
五世人言論。
皆是強作
理。
佛所說者。
如人見青黃青黃
長短說長短故。
決定不謬。
如何可壞。
論次結云
故佛告比丘
汝等莫
但信我語。
自知自身證行。
又言。
汝求諸無諂曲
者。
若我晨說夕得說最得。
(此言極要必須別示)疏二盡諸漏
習者。
論云。
佛作誠言
一切漏盡
若有沙門云云
一切下。
文勢唯上。
注誠言下
文相可知
然障道
有其二種
謂若執相
不求真理
則善與不善俱障。
教理
信解真正
解修行之人。
一切善法
悉為
助道
惡不善法
方為障道。
若就小乘聖道
則唯欲為
障。
欲障道。
方為無畏
四說出下
論云。
誠哉我所
聖道
出世間
隨是道。
能盡諸苦。
若有沙門
云云
疏佛作誠言等者。
四段之文。
皆云。
佛作誠言
我是一
切正智人
若有(注釋此者
皆是論於後文二疏釋之)沙門(出家人)婆羅
門。
(在家智人)若天(地天空天)若魔。
(六欲)若梵。
(梵王一切色界)若復餘
眾。
(餘此所餘)如實言。
(若以現事若以因緣難)是法不知
乃至不見
微畏相。
(相名因緣。
不見小小因緣如法能來破我者。
以不見故至誠安立等。
)以是故。
得安穩。
得無所畏
安住聖主處。
牛王
大眾中。
師子吼
梵輪
沙門婆羅門
天若魔若梵。
若復
餘眾
不能一無畏也等。
(以此備文補於注中所引即昭然矣。
然從佛作
誠言下至此。
講者須記。
有每說一無畏。
必須備引之。
正是無畏之相)今且說此四法
決定無畏者。
是疏家攝略大意而引也。
問曰。
何事
故。
四無所畏
答曰。
有人言。
自稱一切智一切見。
世間一切經伎術智巧
方便甚多無量
一切
生。
共知一切事。
猶尚難。
況佛一人
而有一切智
或有
是事
有是難。
佛時無有畏。
而欲斷是疑妄
斷是難故。
四無所畏
餘如補闕所說
問云。
何等無所畏。
云。
得無所疑。
無所忘難。
智慧却不沒。
衣毛不竪。
法中
如法即作。
無所畏。
▲注初二顯下。
二辨益
也。
論云。
初二無畏自功具足故。
後二無畏為具
足利眾生故。
復次
第一第三說智
第二四說斷。
智斷具足故。
所為事畢。
注文示下
三辨次第
中問云。
(此文却在揀十力後)是四無所畏中。
有何次第
答曰。
無畏示人一切法
一切法故。
漏盡
故知
漏盡法。
斷是障法故說道
次初無畏。
如示藥師
藥草
第二一切病滅。
第三禁忌
第四示所應
食。
復次初無畏中。
一切種智
第二無畏中。
說無一
煩惱習。
第三無畏中。
說法謬失
四無畏中。
說事辨得至涅槃。
(三重中。
疏唯中間喻說)。
▲疏此望十力下。
十力也。
有四八對
以揀二別
如注所配。
今疏
中略四對
第一第二第五第六也。
餘三四七八。
不明之。
具列之。
論具云。
問曰。
十力皆名四無
畏。
亦是智。
有何等異
答曰。
廣說佛諸功德是力。
說是
無畏
復次
能有所作是力。
無所疑難無畏
(上二無疏)智
慧集名力
散諸無明名無畏
善法名力
滅諸不善法故名無畏
(上二䟽無)自有智慧名力
無能
壞者故名無畏
智慧猛利是力。
堪受問難無畏
(上二
在䟽)集諸智慧是力。
智慧外用無畏
譬如轉輪王
成就是力。
得是七寶巳周四天無不降伏
是名
無畏
(上二疏無)後更數番問答甚要。
然恐初心難記。
巳抽
補闕中。
智力者。
尋而說之。
四無礙智下。
文二。
初依智度略釋。
後約華嚴廣釋。
今初。
唯全依論。
法義二智
名有先後
論云。
無礙
智。
無礙智。
無礙智。
樂說無礙智。
無礙智者
名字言語所說事。
名諸法相
所謂地堅相。
此中地堅
相是義。
名字是法
言語地是詞。
三種智中。
樂說自在樂說
於此四事中。
通達無滯
是名無礙
智。
濕相水。
熱相火。
相風
心思相。
五陰無常相。
五受
無常苦空相。
一切法無我相。
如是總相別相。
別諸法。
如是
名義無礙智。
無礙智者
知是義
名字堅相名為地
如是一切名字分別無滯
為法無礙智。
所以者何。
名字
不可得
知義
由於名。
以是故。
次義有法
問云。
義之與名。
為合耶。
離耶。
若合。
各說火時應燒口。
若離。
火時應得水。
曰。
不合不離
古人假為立名
以名諸法。
後人
名字
是事
如是各各有名字。
為法
名字及
義。
云何令眾生得解。
當以言詞分別莊嚴
能令人解。
進達無滯
無辭無礙智。
說有道理
開演無盡
亦於
禪定中。
自在無滯
是名樂說無礙智。
釋曰。
論以
義為體相
以法為名字故
先義後法
又以彼論釋破
相經
(大品般若)故但約一切名相法數
推尋觀察
不可
得。
以為實義。
義是所宗。
故先標也。
今疏意。
則順諸論
華嚴經
法是標舉
義是顯示
夫欲解義
先須識名。
名如前陳。
義當後說
顯宗
法是真實之體。
義是法
體上差別
道理如下華嚴中說
故法先義後。
餘義
則全依論。
論次又云。
第一四無礙智在九地中。
(見實
義及能樂說非彼九地菩薩
則不堪任故也)第二第三無礙智。
欲界
梵天上。
(能知名字及以言語說之亦通凡夫故)。
▲疏然華嚴下。
二約華
嚴廣釋也。
彼經云。
佛子
菩薩住此善慧地
大法師
具法師行。
善能守護如來法藏
無量善巧智。
起四
無礙辨。
菩薩言詞
演說法。
菩薩
常隨四無
智轉。
無暫捨離
(由此
注云初地分得此地任運
任運即是無暫離也。
分得者。
時有遺忘也。
佛地自然而應故云究竟)何等為四。
所謂無礙智。
無礙智。
無礙智。
樂說無礙智。
說有十種者。
具在經文
親論。
判此十段經為十相
前五。
三乘教理
通於染
淨。
(前四所知。
第五能知。
前中初三所詮義。
四說相。
即是能詮教也)後五
三乘
果唯淨。
(初二通辨諸乘行果
後三別約一乘行果
於中。
第八因行。
後二果德
於中。
九體
十因
也)今便引經隨釋。
(依清涼疏)疏前二境別者。
十相差別
唯在法義
後二但是說此二故。
△注一自身相者。
(能知
法體各殊故。
此約總別以分法義也)經云。
菩薩
以法無礙智。
知諸
自相
(色是變礙相受領納相等)義無礙智。
知諸法別相。
(色相有十
一。
乃至識有八種等。
後二同體義分)詞無礙智。
錯謬說。
(論云。
堅固
想者起
言所依謂隨自所覺諸法相隨彼彼所化言詞所宣。
而說說無錯謬
名為堅固也)樂說無礙
智。
無斷
(以多異名
次第不息堅固彼義。
令他受樂故)此一門是總故。
論總釋中。
亦依此解。
諸家疏論。
亦多依此。
故此具錄。
自下
則但釋初二。
初二別故。
不釋後二
後二多同故。
(故下云詞則說於法義
樂說乃詞中別義也)既不釋義
亦略經文
但引前
二而釋也。
△注二同相者
(此以性相分法義。
性相各有因義。
云同想。
前顯
性之宗。
真實性為法
差別為義。
意在此也。
故與智論不同)經云。
復次
以法無
礙智。
知諸法自性
(諸法同以法無我性為自性)義無礙智。
知諸法
生滅
(諸法有為法
同以生滅為相。
謂觀無常門得入初句法通名相者
無性同生滅故)。
三行相者
(三世遷流故。
此約現及過未。
分法義。
上三所詮)此下文略法
義字。
但自記。
上句是法。
下句是義。
以對經文
自然
解矣。
經云。
復次
以法無礙智。
現在差別
(現法緣生也。
知過
未。
亦名現在三世皆是當世現在故。
云過未來
彼云世間攝故)義無礙智。
知過
未來差別
(設知現在
亦名過未
以現是過家未來
未來家過。
是則當世知名法。
達見
過未。
能知現在名義)。
△注四說相者
(此名數法對前三所證也此約本釋以分法義)經
云。
復次
無礙智。
知法差別
(修多羅相故但云法)義無礙智。
差別
(解釋故所以云義)。
△注五智相者
(前四所知此約能知也約法類以分
法義)經云。
復次
無礙智。
法智
知別不異
(現見也觀如故
現見。
謂觀差別同如。
不異)義無礙
以此
差別如實
(比知也此
即類也。
觀前能觀之
如實故云。
類也然所知境。
二諦知法法此即無礙體從體立名不同前後餘義
別卷中)。
△注六無我相者
(約所離明淨也。
此以真俗分法義)經云。
復次
無礙智。
知諸法一相不壞。
(第一義諦無我故云一相不壞無我若言
無我則壞無我以有能所二相故也)義無礙智。
知蘊界處諦緣起
巧。
(世諦見我
云蘊等。
迷蘊者積聚我迷界者異目我。
迷處者欲我計為生門能受入故迷諦緣起者作我。
皆明因異造作故。
多是法我今世無實
以為對治得入第一義
無我故名善巧是則蘊等。
菩薩智境
所治之)。
△注七乘相者
(此約權實分法義也。
二通辨諸乘行。
後三別約一乘)經
云。
復次
無礙智。
一乘平等性。
(觀不異也。
唯此可事實故)義無
礙智。
知諸乘差別性。
(就被根性三乘五乘故)。
△注八地相者
(約十
地體
分法義也)經云。
復次
無礙智。
一切菩薩行。
(總〔標〕也何
者是耶)智行法行。
(能證智行。
所證法行
是也何以二行
菩薩行)智隨證(以智
如故
此即觀知相即十地智體)義無礙智。
十地分位差別
(說相
也。
謂體雖一智。
相有十地分位故此分位由心差別故。
論云。
十地差別謂心而名說相者口言也)。
注九佛地相者
(此約真應。
分法義此下二皆果也。
此約果體。
彼約果用)經云。
次。
無礙智。
一切如來一念正覺
(法身也。
即始本無二之法。
故云一念成矣)義無礙智。
種種種種處等各差別
(色身也。
何劫中。
隨何國土
故云時處。
隨何等佛身名號。
故云差別也)。
△注十住相者
(果用
也。
此初能說所說
分法義)經云。
復次
無礙智。
一切如來語。
(隨自意他意自他意語)力。
(十力破磨)無所畏(伏外道)不共佛法(異二乘)大
慈悲(故常說)辨才(故能說)方便(隨物機)轉法輪(正說)一切智智隨
證。
(通上語乃至法輪也。
此即覺相)義無礙智。
如來隨八萬四千
眾生心行解差音聲
(差別相也。
知佛隨心種性故。
有差聲教)。
▲疏
二則同下。
判詞樂二辨也。
皆詞則說於等者。
謂詞
者。
但以言詞說法二種也。
樂說者。
但是法義
種時。
安立種種道理
喜樂演說
無斷無盡
如云
錯謬無斷盡者。
此是十相之中。
第一自相中文
也。
如前於引經大文下釋了。
以為九相之例故。
中更引經釋也。
十八不共法注力等二乘有分無分者。
論云。
曰。
是三十六法。
皆是佛法
何以故。
獨以十八為不共
答曰。
前十八中。
二乘有分
後十八中無分
舍利弗
善通諸法。
阿泥盧豆天眼第一
佛說弟子中師
吼等。
疏一二三等者。
一身無失
二口無失
三念無失也。
今意在文略故。
都以無失
結之。
側注無失云業。
多劫等者。
論具云。
佛於無量阿僧祇劫來。
持戒清淨
故。
身口無失
餘諸阿羅漢
舍利弗等。
多六十劫。
不久習戒故有失。
無量阿僧祇劫
集諸法清淨
成就故。
常行甚深禪定故。
得一微妙智慧故。
大悲心故。
無有失。
注諸罪等者。
論云。
復次
佛拔諸
根因緣故無有失。
根本因緣
有四種。
貪瞋痴
怖畏(及習氣)阿羅漢辟支佛
雖拔罪因緣。
不盡故。
時有失。
佛於一切法中。
徧滿智慧
成就故。
不知
故有失。
舍利弗與五百比丘遊行
至一空等宿。
時說戒曰。
不知界外界事。
白佛言。
住處乃至一宿
棄捨則無界。
異時
舍利弗
目揵連。
將五百比丘還。
高聲大聲故。
驅遣令出。
是為口失。
復次
一切
身口業。
智慧行。
故身無失
無失
注四念等者。
處心
長夜善修故。
善修甚深禪定
斷欲愛及法愛
處故。
注心無得失者。
論云。
若心據怱怱念有忘失。
無得失。
以是無失
四無異下。
(兼注釋之)佛於一切眾生
無分別。
無遠近異
想是貴可為說。
是賤不可為說。
日出普照萬物
光明
一切憐愍
等度恭敬不恭敬者。
怨親貴賤
一切悉等。
如客除糞人名尼陀。
佛化度之。
得大阿羅
亦如德護居士火坑無有異想。
復次
佛於舍利弗
彌勒菩薩等順佛法行不愛。
提婆達多富羅外道
六師邪見等亦不憎。
是為佛於無量阿僧祇劫修熏
心故。
眾生中寶。
真金不可令異。
注常觀下。
論云。
復次
佛眼
一日一夜
三觀一切眾生
誰可度者。
令告時。
觀眾生故
無有異想。
注觀彼下。
論云。
復次
佛觀一切眾生及諸法。
從本巳來。
不生不滅
常清
淨如涅槃。
是名無異想。
注入不二者。
論云。
復次
不二
法門
是諸法實相門。
異想即是二法
常行二入
法門
註法即是異相
如是等名無異想。
五無不下
(兼注)定名一心不亂
亂心不能見實
事。
如水波盪不得見面
風中燈不得好照。
佛心
停水
如無風燈
無不定心
注問佛若下
論問曰。
定名從來未到地乃至滅盡定。
入此定中。
不能起身
業口業。
佛若常定。
無不定心者。
云何遊行諸國。
四威儀
大眾
種種因緣譬喻說法
如是事。
欲界
心。
梵世入定
可有是事
答云。
無不定心者。
有種
種義。
定名攝心
善法中住。
於諸實相中。
定不
退不失
具名無不定心
欲界下。
論云。
復次
欲界
有定。
入是定中。
可說法。
以是故。
阿毗曇中說
欲界繫。
四聖種。
四念處
四正勤。
四如意足。
五根
五力
無諍三
昧。
願智。
四無礙智。
有如是妙功德
佛入欲界中定故。
無不定心
疏六無界下。
(兼注也。
下皆准知)眾生三種受。
苦受。
樂受
苦不樂受
受生瞋。
樂受生愛。
不苦不樂中生
痴。
三種
受生苦住苦滅
樂受
苦。
不苦樂受
不知為苦不知為樂
餘人鈍根故。
覺苦樂受
不苦不樂受中
不覺不知
而有捨心。
是為痴使所使
佛於不苦不樂受中
知覺生時覺住
時覺滅時。
以是故。
言佛無不知巳捨心。
問曰。
此中何
等為捨。
不苦不樂即是捨耶。
七覺中捨
四無量心
中捨
名為捨
答云。
不苦不樂即是捨。
二處捨亦是捨。
注或捨眾下
論云。
復次或時眾生
入甚深禪定
一月二月
有人疑。
佛為度眾生故出世。
何以故常
定。
佛言。
種種因緣
知故捨。
非是無知巳捨。
問云。
等是知巳捨因緣
答云。
大眾中疲厭故小息
復次
世世常愛遠離行。
菩薩
母胎
母亦樂遠離行。
乃至入涅槃時。
娑羅林雙樹下。
長夜樂行遠離
是故
入寂一心
復次
佛說法巳。
常教諸比丘
坐禪
無令後悔
口之所說
身亦自行。
故入禪定
復次
厭惡供養故。
眾生應得度者。
入禪定。
化人往度。
餘如補闕
疏七欲下。
乃至十二解知見
總有六門
一一云無
減。
注佛知善法等者。
論具云。
佛知善法恩故
常欲集
善法故。
故欲無減。
修習善法
無厭足
故欲無
減。
譬如長老比丘
目闇。
自縫僧伽梨
針絍脫。
語諸
人言
樂欲福德者。
為我絍針。
爾時佛現其前。
語言
我是樂欲福德無厭足人。
汝持針來。
比丘文文
宜見佛光明文識佛音聲
白佛言。
無量功德海。
其邊底。
云何無厭足
佛告比丘
功德果報甚深。
無有
如我知恩分者。
雖復盡其邊底。
我本以欲心無厭
足故得佛
是故今猶不息
雖更無功德可得。
欲心
不休
諸天世人驚悟
佛於功德
無厭足
何況
人。
為比丘說法。
是時肉眼即明。
慧眼成就
有問
答。
補闕卷中。
疏八中。
注如欲中等者。
論云。
精進無減者。
如欲中說
義。
即是精進
問曰。
若爾者。
無有十八不共法。
復次
精進
心數法中各別
云何言欲即是精進
答曰。
為初行。
增長精進
佛說一切法欲為根本
欲如
渴欲得飲。
精進因緣方便飲食
欲為心欲得
精進為成其事。
屬意業。
精進三業
欲為內。
精進
為外。
如是等差別。
復次
精進
諸佛所樂。
釋迦
尼佛。
精進力故。
超越九劫
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
復次
所說
佛告阿難
汝為諸比丘說法。
我背痛
小息
爾時世尊
四壁鬱多羅僧
敷下
僧伽梨
枕頭
而臥。
是時阿難
七覺義。
至精進覺。
驚起坐。
告阿
難。
汝讚精進義。
阿難言讚。
如是至三。
佛言。
善哉善哉
善修精進
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何況餘道。
以是義故
精進無減
疏九注失名錯等者。
論云。
問云。
先巳說念無失
今復
說念無減
無減無失
有何差別
答曰。
失念名錯悞
名不及
失念名威儀俯仰去來法中
失念無減
名住
禪定神通
過去現在世。
通達無礙
問曰。
何以故。
無減獨是佛法
答曰。
聲聞辟支佛
善修四念處故念
牢固
念雖牢固
猶亦減少
礙不通達
宿命智力
說。
聲聞辟支佛
宿命
極多八萬劫。
廣有減。
亦於
諦道中。
不能念念分別
佛於念念中。
分別三相
佛心無有一法過而者。
以是故。
獨佛有念無減
十中
三世一切下。
論云佛得一切智慧故。
慧無
減。
三世智慧無減故。
無減
復次
十力四無所畏
無礙成就故。
無減
復次
譬如蘇油豐饒燈炷
淨光明亦盛。
佛亦如是
三昧王等。
三昧禪定油無
清淨炷。
因緣故。
慧光無量無減
疏十一中注者。
論云。
解脫二種
有為解脫
無為
脫。
有為解脫
無漏智慧相應解脫
無為解脫
名一
煩惱都盡無餘。
佛於二解無減
何以故。
聲聞
支佛智慧不大利故。
煩惱不悉盡故。
智慧有減。
佛智
第一利故。
煩惱習永盡無餘故。
解脫無減
復次
漏盡中說
佛與聲聞
解脫有差別。
佛得漏盡力故。
解脫無減
二乘無力故有減。
疏十二中。
注云言知見者下。
論云。
問曰。
知見者。
但言
知。
何以復言見。
答曰。
言知。
言見。
得牢固。
譬如繩二
合為一則牢固
復次從人讀誦分別籌量是名知。
自身得證是名見。
譬如耳聞其事猶尚有疑是名知。
親自目覩了了無礙是名見。
解脫中知見。
如是
別。
餘如補闕無減者。
(兼注)論曰。
問云。
一切法中無
減。
何以故。
六事無減答曰。
一切自利他利中。
事能具足
欲求一切善法根本
精進能行。
念能守
護。
守門人。
善者聽入惡者遮。
慧照一切法
一切
煩惱用是四法
事得成辦。
四法果報
二種
一者
解脫
二者解脫知見
解脫義如先說。
解脫知見者用
解脫知見
知是二種解脫有為無為解脫
知諸
解脫相。
所謂解脫
不時解脫
慧解脫。
解脫
壞解
脫。
不壞解脫
八解脫。
不可思議解脫
無礙解脫等。
疏十三四五中(兼注)論云。
一切身口意業先知然後
智慧行。
諸佛身口意業
一切行。
無不利益眾生
先知然後智慧行。
如經中說
諸佛乃至出息
息。
利益眾生
何況身口意業
故作而不利益
怨惡
眾生
聞佛出入息氣香。
得信心清淨。
愛樂於佛。
天聞佛氣息香。
亦皆捨五欲
發心修善
以是故。
身口
意業智慧行。
聲聞辟支佛是事
故作
然後
身口
意業或時無記
不隨智慧而自生。
何況
人。
如憍梵波提比丘
雖得阿羅漢
自食吐而更食。
業不隨智慧
又如摩頭波斯比丘
阿羅漢
跳上
梁抨。
壁上樹上
又如畢陵伽婆嗟。
恒河神。
言小
婢。
如是等身口業
無智慧。
亦不隨智慧行。
佛無是
事。
問曰。
若爾者。
或時身口業。
亦似不隨智慧行。
以故
外道眾生中說法。
都無信受者。
又復一時
大眾中說法。
胸臆末尼揵子
又復為人不見
相故。
大眾中。
現舌相陰藏相。
又復諸弟狂愚人。
罵提婆達
汝是狂人
死人
飡唾人。
佛結戒。
八種鉢不
應畜。
比丘二種鉢。
若瓦若鐵。
自用石鉢
有時
外道難問
默然不答。
又佛處處說有我。
處處說無
我。
處處說諸法有。
處處說諸法無。
如是等身口等。
不隨智慧行。
身口不離意業
意業應有不隨智
慧行。
云何常隨智慧行。
答曰。
是事不然
於是諸事
皆先有智慧
然後諸業隨智慧行。
何以故。
佛入外道
眾中
知今不信不受
種種後世因緣故。
為止外道謗言自高慢。
以是故。
自往入其眾中
又外道言
佛自言有大悲
普濟一切
而但自為四眾
說法
我等亦是出家求道
不為說。
如此經。
佛性
外道眾中說法
不言信受
遙見外道大會高聲
論議
欲至餘處。
迴往趣之。
論議師輩。
遙見佛來。
自語
其眾。
汝等皆默
佛是樂寂靜人
見汝等靜默或能來。
眾即默然
佛入其眾。
婆羅門三諦
外道皆默然。
佛作是念。
狂人輩。
皆為惡魔所覆。
是法微妙
乃至
一人受誡作弟子者。
作是念巳。
從座而去。
是人
蔽得離。
便自念。
等得妙法
云何不以自利
即皆
往詣佛所。
佛弟子
得道離苦
復次
外道弟子
難其
師故。
不敢到佛所。
是故
佛自入其眾中
眾得聞法。
堅固
不復難師。
得為弟子
得道跡。
如是有種
種智慧因緣。
是故往入外道眾。
復次
薩遮祇尼揵子
銅鐷絡腹。
自誓言。
無有得我難而不流破壞者。
大象乃至樹木瓦石
聞我難聲。
亦皆流汗
作是誓巳。
來至佛所。
與佛論議
質問之。
不得答。
流行淹地。
舉體如漬。
佛告尼揵。
先誓言。
無有有聞我難者而
流汗
汝今流汗淹地。
汝誠觀佛見有汗相不。
佛時
鬱多羅僧
示之言。
汗在何處
復次
有人
或有頭汗
身不汗者。
佛頭雖不汗。
身必有汗。
以是故。
佛脫鬱多
羅僧
示其身。
因是外道大得信向
皆入佛法中。
是智
慧因緣。
身業隨行
佛現舌相陰藏相者
有人疑佛身
二相
是人應得道。
疑故不得
以是故現二相
出舌
覆面。
舌雖大。
入口中。
而亦無妨
見者疑斷。
有人
出舌相。
若生輕慢心。
出舌如小兒相。
見還入口說法
無妨
便起恭敬
未曾有。
有人疑佛陰藏不現。
爾時
世尊化作寶象寶馬
指示之言。
陰藏相不現正如是
有人言。
佛出陰藏相。
但示一人
斷其疑故
論議師輩
言。
佛大慈悲心。
若有人見佛陰藏相。
能集善根
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及能大歡喜信敬心生者。
皆令
得見斷其疑心
除是皆不得見。
佛以大悲
為度眾生
故。
三種覆生。
暫現如電光
眾生妄見巳。
信佛有
大悲心
實於我法。
不取不著
如是等因緣故二相
非戲。
非無羞。
苦切語諸比丘狂愚人者。
苦切
二種
一者垢心瞋罵
二者憐愍眾生
教化故。
欲人。
無有垢心瞋罵
何況佛。
憐愍教化故。
苦切
語。
眾生輭語善教不入道撿。
要須苦切麤教乃得
入法。
良馬鞭影便去。
鈍驢得痛手乃行。
亦如有
瘡得輭藥唾吮便差。
有瘡刀破出其惡害塗以惡藥
乃愈者。
復次
若言狂愚人。
輭語實語
所以者何。
三毒發故。
名為狂愚
云云
有人苦切語。
便歡喜
親愛我。
云云
前三下。
論云。
問初說身無失無失
無失
今復說身口意業智慧行。
有何差別
曰。
三種無失不說因緣
今說因緣智慧行故不
失。
若先不籌量
起身意業
則有失。
佛先以智慧
起身意業
無失
復次
成就三種淨業三種寂靜
業三不護業。
有人疑言。
何因緣。
成就如是業。
以是
故。
佛言。
一切身口意業
先以智慧
然後智慧行。
疏十六七八中。
(兼注)論云。
三種智慧
三世通達
礙故。
三業智慧行。
(將此義釋前文)問曰。
過去諸法。
巳滅巳
盡。
無所復有。
未來世諸法。
不來不生。
未和合。
現在
乃至一念中。
無住時。
云何能知三世通達無礙
答曰。
佛說過去未來現在通達無礙
此言豈虗。
復次
若無
過去未來
但有現在一念頃佛亦不得成就無量
德如十種智具十力
是故不得一心有十智。
若爾
者。
佛亦不得具足十方
以是因緣故。
知有過去未來
問云。
過去未來現在皆有者。
何等是無。
佛說四諦
諦觀無常等相。
無常生滅敗壞不可得
過去
法今實有。
不名為無敗壞不可得
注問若三下。
論云。
復次
過去未來現在皆有者。
便墮常。
何以故。
是法
未來世中。
定有轉來現在
現在轉入過去
如人
從一房入一房
不名失人
答曰。
若不有何咎。
問曰。
若無無常
無罪
無福。
無生
無死
無縛
無解
罪名殺等
十不善道
若無無常
無殺等罪。
分別邪見中說
在身七分中過。
無所惱害
福名不殺十善道
無常
名分生死
若無無常
亦無生死
亦無縛亦無解。
是等無量過咎
答曰。
諸法三世
各各有相
過去法有
過去相。
未來法有未來相。
現在法有現在相。
過去
未來現在相者
應有是難。
而今過去未來現在
自在相。
注又若無過下。
論云。
復次
實無過去來。
無出律儀
所以者何。
現在惡心中住。
過去復無
我。
為非比丘
賢聖人。
在世俗中。
是時當是
凡夫
無過未來現在道故
如是亦無五逆等諸罪。
是凡無過去業諸罪。
所以者何。
五逆罪業巳過
去。
及死時入地獄
五逆罪未來
無業故無報。
現在
不為逆罪。
若無過去則無逆罪。
若無逆罪。
何有
罪。
福亦如是
若無罪福
是為邪見
禽獸無異
注又
不下
論云。
復次
我不說過未來現在相有。
說。
過去雖滅。
可生憶想
生心心數法。
如昨日火
今日可生想憶念。
不可以憶想念故火便有。
若見積
薪。
當然火。
眾生心想明日火。
過去火。
不可以
心念火火便有。
未來世事如是
現在心雖一念
不住
相續生故
能知諸法。
內以現在為因
外以
諸法為緣。
因緣中。
生意識。
用意自在
知過去未
現在法。
不自知現在心心數法。
餘者悉知
問曰
般若波羅蜜相品中。
三世一相
所謂無相
云何言
智慧三世
通達無礙
答曰。
諸佛有二種說法
分別諸法。
後說畢竟空。
若說三世法通無礙
分別說。
若說三世一相無相
是說畢竟空。
復次非一
智人
一切智人。
三世中。
智慧有礙。
乃至觀世
文殊師利彌勒舍利弗等諸賢聖。
三世中。
智慧
皆有礙。
以是因緣故。
說佛智慧三世中通無礙
不為事故說。
疏問無見頂下
是以義用論。
非論本文
論中因破
小乘宗。
別說十八不共法。
云無見頂相
足下柔輭
生遇即時得樂。
說得神通
眾生心。
如入城時。
神變力等故。
中破云。
如是十八不共
三藏中說
(三藏小乘教也。
意云佛說小乘時。
不作是說也)亦諸餘經所不說。
有人
求索是法故。
聲聞論議師輩。
處處撰集
讚佛功德
如言無失無減不失
皆於摩訶衍十八不共
中。
所以論議
雖有無見頂足下柔輭
如是甚多
應在十八不共法中
不共法皆以智慧為義。
身力
如十萬白香象力。
神通力等皆不說。
以是故。
當知
十八不共法中
說智功德等。
不說自然果報法。
復次
是十八不共法。
阿毗曇
分別五陰攝。
身口無失
身口智慧行。
是色陰攝。
無量異想。
是想陰攝。
無不
定心
是識陰攝。
餘者行陰攝。
皆在四禪中。
四禪中。
得道能涅槃故。
有人言。
四色不共法。
色界欲界中攝。
九地中攝。
皆是善。
皆是無漏法。
四色法二緣生
緣增上緣。
餘殘四緣生。
四無緣。
十四有緣
隨心
不與心相應。
十三與心相應亦隨心行。
不與相應
亦不隨心行
如是種種
阿毗曇分別說。
如是
別。
般若波羅蜜諸法實相中。
盡皆一相
所謂無相
佛心中。
皆一寂滅相。
圓覺經大疏釋義卷第八(之上)
圓覺經大疏釋義卷第八(之下)
終南山草堂寺沙門宗密
三十七助道章。
釋名中。
正因類者。
謂此助道因。
是正道因之派
類也。
又亦因為果類。
菩提之流類也。
故次云。
亦云
菩提分。
菩提分亦因義。
謂通是三乘因故。
俱舍云。
謂盡無生
順此名分
釋曰。
覺者無明睡眠皆永斷
故。
無生智。
為此覺體
此三十七修趣菩提
名菩提
分。
故云分亦因義。
疏總謂下。
文二。
一明大小通局有異。
大乘道品
量者。
不唯三十七也。
故涅槃云。
三十七品為涅槃因。
非大涅槃因。
無量阿僧祇道品
為大涅槃因。
華嚴
地中
亦說無量道品
離世間品。
說道助道
無量
▲疏若准智論但三十七下。
明法一心異。
言三十七無所不攝者。
前說無量道品
亦在其中
心行大小不同耳。
故淨名云
道品道場
有為
法故。
淨名示病。
大眾來問。
因以身疾病
廣為說身
無常等。
結云
此可患厭。
當樂佛身。
佛身者即法身也。
無量功德智慧生。
乃至三十七道品生。
道品
法身因。
大集經中。
菩薩寶炬陀羅尼(寶具諸德故炬
能破闇攝一切法陀羅尼
豈是小也)涅槃經云。
諸佛平等
猶如虗空
一切眾生同共有之。
若能修八聖道者。
則得明見
上諸文。
則三十七攝無量道品也。
注如四諦有無
相者
又暗引涅槃經為例也。
迦葉白佛言。
世尊
一時
恒河尸首林中。
爾時
如來取少樹葉
比丘
我今手中葉多。
一切大地一切草木葉多。
比丘言。
世尊
一切大地草木葉多。
不可稱計
如來
捉少不足言
比丘
我所覺了一切諸法。
如因大地
生草木等。
諸眾生所宣說者。
如手中葉
世尊
爾時
如是了無量諸法。
若入四諦
則為巳說。
若不
應有五諦。
佛讚迦葉
善哉善哉
善男子
汝今所問。
則能利益安隱快樂無量眾生
善男子
如是諸法。
巳攝在四聖諦中。
下云。
智有二種
一者中智
二者上
智。
善男子
知諸陰苦。
是名中智
分別諸陰無量相。
皆是苦。
非是聲聞緣覺所知
是名上智
廣說云云
疏七類者。
一對顛倒道。
(四念)二斷諸懈怠道。
(四勤)三引
發神通道
(四神足)四現觀方便道。
(五根)五親近現觀道。
(五力)
六現觀自體道
(七覺)七現觀後起道。
(八正道)故俱舍云。
八道支。
一向無漏
三四五根力
皆通於二種
見道之前別有修也。
此七次者。
若聞法巳。
先當念
持。
次即勤修
勤修攝心調柔
故信等成根增為力
七覺分八正正行
有時八正
前則未辨名道
覺。
三出中云
但以十法為體者。
俱舍賢聖品云。
此實
事唯十。
謂慧勤定信念喜捨輕安及戒尋為體。
釋曰。
即此思惟
言信二者。
一信根。
二信力也。
言進八
者。
四正勤為四。
五進根。
六進力。
七精進覺支。
八正
精進也。
言念四者。
一念根。
二念力。
三念覺支。
四正
也。
言戒三者。
八正中。
正語正業正命也。
言定慧各
八者
定謂四神足為四。
五定根。
定力
七定覺支。
正定也。
慧謂四念處為四。
四念以慧為體。
隣近名念
故。
慧根
六慧力。
七擇法覺支。
八正見。
見即慧故。
安喜思惟一者
即是四也。
怗前總成三十七菩
提。
若更速束此十。
以三為蘊體。
謂戒是無畏表色
支是受。
餘皆行蘊。
若就五類法中
但二為體謂色及
心所
若取助伴。
則通五蘊
若取所緣
一切法
廣如
智論二十一二及五十三。
瑜伽二十八九及四十五。
雜集第十等辨。
四明行相中七。
今當第一四念處也。
文中又二。
一權
教。
二實教。
前中二。
初總釋。
後別釋。
今初也。
雜集論云。
一切分法
皆由五門建立
一所緣。
二自體。
三助
併。
修習
修果
初中四念者。
七門之初也。
身受
心法即是所緣也。
念慧者即身體也。
下引華嚴
身觀等。
即是修習觀。
顛倒趣入四諦身等。
離繫即
為其果。
助伴可知
疏由念得住者。
瑜伽云。
於此位。
即是身等。
由此住。
即是念慧。
然此身等四。
前即三
蘊。
而合想行為法。
念者為用。
我所依事。
(計我依止有限身故)
受用事。
(受用苦樂)我自體事。
(所了境相)我染淨事。
(由貪等染淨由信等
清淨)是故
最初為正觀察真實事相故。
建立四種事。
所緣境。
疏從至細者。
色身最麤。
受領外境
望身
次麤。
心復為次。
不約境故。
法最為細。
攝涅槃故。
麤者
易治。
云從至細對治故。
如下引智論明其次
第。
是也
注先重後輕者。
謂常倒最重。
由計心王而為
常故
邪見故。
無因無果無善無惡故。
最為重。
樂次
輕前。
但妄計苦樂
不必邪見
執樂常等
生過淺故。
於想行。
(法也)計有主宰。
主宰不礙修行故。
復次輕。
計身為淨。
但生妄貪。
大過故。
故為最輕。
▲疏初觀
身者下。
二別釋也。
文三。
一唯小。
二唯大。
三雙顯。
今初
也。
種子等。
序分巳釋。
苦苦等者。
受苦苦。
樂受
壞苦。
行苦
故注云此配三受
五蘊法皆不自
在者。
五是計義處也。
亦但屬想行二蘊。
不自在也。
四倒
四正行。
實相門。
然此四處皆容各起四
倒。
多計說。
各語其一。
△疏又如實下。
二唯約大乘
也。
治倒及引證。
文皆可知
△疏然觀下。
三雙顯也。
智論者。
彼云乃至不念身受心法
(略世諦文。
故云乃至)瑜伽者。
彼論四十五云。
菩薩聲聞道品
如實了知
聲聞
地。
云何大乘
如實了知
勝義修及世俗修。
世俗
者。
即觀不淨等。
多同小乘
但知緣假
不許其實
即為
異耳。
勝義修者。
離相性。
大集般若
性相雙觀
繁不引。
但以法性
唯破四倒
多約性相雙修而說。
中論云。
諸佛或說我。
或說於非我
諸法實相中。
無我
無非我。
亦應云。
諸佛或說常。
或說於無常
諸法實相
中。
無常無無常。
(樂淨亦爾)疏唯是菩薩者。
如上唯約大乘
中所引經也。
疏既除下。
第二約實教也。
文六。
一躡前總標。
別別
釋身念。
三例餘三念
四結總名
五指中權
六總
結圓了。
今初也。
疏成八行者。
然有三意。
一謂取著生
無常涅槃常等
亦是八倒
無念而知生死無常
常等
即是八行
二謂計於生死若常無常等。
皆成
顛倒
故為八倒
非常非無常等
而為八行
三謂
常等無常等。
即成八倒
若謂生死無常佛法
常等
即成八行
第三意。
雙照無常故。
經引二
意。
常與無常
捨離
依前二意
雙遮常等
云云(亦如四地
說)疏涅槃雙樹下。
引事證成。
謂如來涅槃之處。
四面
各有一雙娑羅之樹。
亦名沙羅林
此云堅固
法瑤云。
風霜不能改。
四時莫能還。
以況法身金剛之質。
老死
不能變。
念念不能易。
常樂之相也。
四雙者。
第三
云。
善男子
東方雙者。
破於無常
以成於常。
乃至北方
雙者。
破於不淨
以得於淨。
釋曰。
既云乃至者。
應言。
方雙者。
破苦得樂。
西方雙者。
破於無我
以得於我。
闍維經云。
東方一雙
在於佛後。
西方一雙在於佛前。
南方一雙在於佛足。
北方一雙在於佛首。
入涅槃巳。
東西二雙
合為一樹
南北二雙
亦合為一。
二合皆悉
垂覆如來
其樹慘然
皆悉變白。
第一經云。
爾時
娑羅
雙樹林。
忽然變白。
猶如白鶴
(阿含第四云云)然經文說樹。
枯榮之言。
表法之中。
有常無常等。
天台釋云
枯榮
既表常等
或以義求。
或別有據。
案僧亳
五丈許。
上合下離。
其華甚白。
其實如瓶
香果具足
今以二樹鮮榮二樹枯悴
明法不偏。
釋曰。
未知
據。
理甚昭彰
故以一枯表世間無常
一榮表涅槃常
等。
不究之。
但見於事。
不知如來辨此徵祥以表八
行遣八倒
▲疏謂法性之色下。
二別釋身念也。
大品
明以一切種修四念處
云何一切種修。
應觀此
身之色法性緣生故。
一色一切色。
(大品云。
一切諸趣色。
一切皆色)
緣生即空故。
一切一色
(但一性空之色)法性中故。
非一
一切
雙照一及一切
亦非色非不色。
雙照色不色。
既爾
餘三亦然
(別卷具釋)云何枯榮表此念處。
法性
之色等。
具如疏說。
中有二。
一舉所治之病。
二今觀
色下。
明能治法藥。
言假智常淨者
假之觀中。
分別
名相
知凡之淨。
雖計為淨。
二乘謂實。
妄謂不淨
今依
佛慧
螺髻見。
故云常淨。
▲疏餘三類此者
三倒
三念也。
▲疏是則法藥下。
四結總名也。
今是法性
之四。
四皆破八倒
故云法藥。
稱性觀智。
稱為念。
念處皆具三諦
一一圓融
▲疏然華嚴下。
五引實中
權也。
言皆有三者。
瑜伽云。
內自有情色內身
外非
情色外身
有情數為內外身。
初即自身我受受
故。
次即資具等。
我所受故。
後即眷屬妻子彼我我受
我所愛故。
智論亦云。
三種邪行故。
有人內情
捨妻財。
全身命。
有人外情多貪財。
喪軀為妻捨
命。
有人二俱著。
破此三邪
三正行。
此約三人
對治
各別
若約一人起觀始終
謂先觀自身
求淨等不可
得。
或當外有
次便觀外。
不可得
便生疑云。
我觀內
時。
外惑錯次內外俱觀。
不可得
疏觀內身循身
觀者。
智論云。
尋隨觀察
然循有二義
一尋義。
五種
淨偏尋求故。
二隨義。
謂雖瞑目了見身之影像
隨順
本質相似性故。
前標內身
即是本質
今云循身。
即是
影像
故雜集云。
云何循身觀。
由隨觀分別影像身與
本質身。
平等隨觀於身境隨身相似性故。
名於身循
身觀。
疏勤勇念知者
修之儀。
以貪等世事無始
離之甚難。
過於世間慈父離於孝子
故須精進
能除遣。
念即明記不忘。
知則決斷無疑
疏除世間
憂者
即觀之果。
有所離故。
觀身不淨
本為治貪。
行者
既離五欲世樂
未得定樂
或時生愛。
魚樂水。
常求
樂事
還念本欲。
多生此二。
故偏遣之。
又貪為五蓋
首。
貪除則五蓋盡去
破竹初節
憂即五受之中。
偏能障定。
如滅惡賊。
除巳害。
偏說之。
疏等者。
於受心法
義如觀身
但故改身字。
為受字也。
▲疏然
深觀下。
總結圓了。
四正勤下。
疏文有四
一來意。
二出體。
釋名
四行
相。
今初。
前法喻雙辨。
瑜伽
但云如是於四念住
串習行故。
巳能除遣麤重顛倒
巳能了達善法
無間
於未生善法為不生故等。
▲疏精進為體故
總名勤者。
前出體之勢。
便釋名也。
即善十一中勤
也。
唯識云。
勤謂精進
善惡品。
斷事中。
勇悍為性
對治懈怠滿善為業。
勇表精進
簡諸染法
悍表精純
簡淨無記
即顯精進善性攝。
釋曰。
勇明念念高勝
非如染法設雖增長望諸善品皆名為退不得名進。
悍表精純
不同無覆無記之淨也。
疏異外道下。
釋正
字也。
雖是下。
四字也。
▲疏前二勤下。
行相也。
中三。
初束四為二。
不出止善行。
二二惡二善下。
所緣境。
三前中未生下。
簡四別相。
言未生之惡遏令
不生者。
遏者止也。
瑜伽云。
未和合未現前
名未
生。
為令不生發起希願故。
當令一切皆不復生
巳生之惡者。
瑜伽云。
和合現前
名巳生
先巳和
合。
為令斷故。
發起希願。
我當於彼一切皆不忍受
滅除遣。
釋曰。
只令不續。
斷滅除遣故。
遠公云。
巳起
謝往。
云何可除。
此乃斷於巳生種類
未來者。
令不
相續
非謂斷於起巳滅者。
後二生善令生者。
伽云。
謂於未得未現前所有善。
為法欲令得。
現在
前。
發心希願。
發起猛利
獲得欲。
現在前。
疏巳生
令廣者。
瑜伽云。
謂巳獲得現在前所有善法。
於此
善法
得不共。
得不退。
依是說言為欲令住。
於此
善法
明了現前
暗鈍性。
依是說言令不忘失。
於此
善法
巳得現前
數數修習
成滿究竟
依是說言令修
圓滿
遠公亦云。
巳生謝往。
云何可崇。
此亦崇彼巳生
種類
未來者。
令其續起。
上云圓滿
即是種類
亦名
四正斷。
後三是修。
而言斷者。
善是斷處。
正修斷處者。
懈怠故。
瑜伽云。
一律儀斷。
二者斷斷
明斷也。
絕不生色
三修習斷。
防護斷。
懈怠故。
修習
能斷也。
然其善惡
有通。
有別。
正取前念處觀中懈
五蓋等。
以為不善
其能對治
所生善。
大乘說。
勤觀法性
實相之外皆名為惡。
此則實教修正
意。
亦應云。
若有可斷。
不名真斷。
無斷之斷則無所
斷。
無勤之勤方名正勤。
法句經云。
若起諸斷精進
是妄非精進
能無有妄。
精進無有涯。
四神足者。
文六。
一釋別名
來意
三釋總名
四所
緣。
五出體。
六助伴。
今初。
疏欲者。
瑜伽云。
謂純生樂欲
於諸不善自性因緣
過患對治
審思察。
一境念。
即由如是修習故。
一境性。
能害現行
名欲定
(瑜伽意云。
欲於不善因緣對治
審正思察
起心一境住念。
於諸善法因緣
以能出離
審思察。
一境念。
即由
如是
云云如上引)疏勤者。
謂自策自勵
勤精進。
以斷二惡
二善故。
疏心者。
專心守護即名為心。
此是加行
得心一境性。
名為定
雜集云。
三摩地者。
謂由先
修定力觸心一境性。
所以者何。
由於前數修定力。
種子功能增長
種子力。
令心任運
三摩地
轉變
由此束心
一境性。
(此明由道種子。
其心任運趣定。
即為加行)疏
觀者。
如注所釋。
謂先聞正法
故於定時
能正簡擇
凡夫外道定也。
▲疏以勤過下。
來意也。
疏神
即下。
三釋總名也。
瑜伽云。
如有足者。
能往能還。
騰躍
勇徤
得能世間勝法
說名為神。
彼能到此。
故名
神足
(此舉喻也。
法合之文即疏中由出世法等是也。
以世勝法出世勝法矣)。
▲疏神足
所下。
四所緣也。
疏神足自體即三摩地者。
五出
也。
▲疏欲勤下。
六助伴也。
即是辨相
文四。
標指
標四者。
四觀能助故。
通明助伴也。
巳見念處之
文。
(引雜集三十七五門是也)。
△疏由欲增上力者。
二結定名
皆從加行受名者。
別名也。
即以因名果。
若四皆名
定。
則因從果稱。
△疏此四加行下。
三彰其所因。
因前
正勤生故
華嚴前云欲生。
此名欲定。
前云勤精進。
為勤定。
發心正斷下。
彼論於前發心中
開出策心持
心故。
成此心觀二定故。
故此云以發心持心等也。
△疏是以隨下。
四總結。
上來三四展轉相攝。
五根者。
四現觀方便道也。
既屬忍位。
忍可諦理。
印順定。
故為方便
亦即所緣故。
論云。
五根所緣境者。
四聖諦理觀方便所作此行故。
文中三。
一正
然雜
集論。
皆相攝。
釋云信為上首
能起餘四。
精進根者。
於諦。
忍可也。
覺悟故。
精進行修習。
念根。
於諦
精進巳起不忘失行修習
定根。
於諸諦既繫念
起心一境性行修習
慧根者。
於諸諦。
心既得定
簡擇行修習。
▲疏然始入下。
二通妨難。
妨難云。
始入
佛法
有信心。
云何互此方明信也。
次云未有定慧
下。
通也。
三科者。
前三四也。
瑜伽云。
如是增上
心學上慧所有瑜伽故。
大師弟子所證。
深生
勝解。
能生淨信上義故。
名信根。
復應問言。
信由
三科
不可拔。
餘四云何不可拔。
答餘四前修
此成根。
於理何失。
▲疏若依位者下。
三明其果也。
集云。
五根修果者。
謂能速發諦現觀。
由此增上力。
久能生見道故。
又能修治燸頂。
引發忍世第一法。
現此身巳入順決擇分位故。
五力者。
不為他動
二能伏於他。
二義名力。
瑜伽
二十九云。
若復了知前後所證。
有差別。
隨此能於
後後所證。
出世間法。
深勝解力
難伏制故。
說名為力
誰不能伏。
答此清淨信。
天若魔若諸沙門婆羅門
若餘世間
無有如法能引奪者。
煩惱縛亦不能伏。
名難伏
此為上首
此為上首此為前行
精進
亦名為力
疏又能損減者。
暗引雜集論云。
所說果者。
謂能損減不信障故
勝過於前。
雖與五根所緣
果自體等相似
然不屈伏等。
有差別。
故云力也。
今疏即此論文也。
智度論下。
以果釋力。
然依雜集。
即現觀親近
義通大小
今約菩薩故。
無生忍
若初
見道
無生者。
亦是現觀也。
七覺者。
文七。
釋名
注釋之文皆依雜集。
今圖易
見故。
便於列名下注之。
▲疏若依位說者。
出總體。
釋成覺義。
是釋通名故
瑜伽云。
諸巳證入正性離生
補持伽羅
如實覺慧。
用此為支。
名覺支
釋名
也。
亦即所緣故。
雜集云。
七覺所緣者。
四聖諦如實
性。
如實性者。
勝義清淨所緣故。
疏云覺自性
覺自
性者。
四諦如實性覺。
即上如實覺慧之用。
以所觀
境。
成能覺義。
亦如能觀。
顯所觀境
二義相成
▲疏然
七皆自體下
三出別體
上約如實總體
今辨隨相
別體
謂七於心所
各別有體
以覺統餘故。
擇法一支
以為覺體
餘六皆分順成覺義。
謂七各一法為性
定擇法。
即別境中三。
擇即慧故。
精進輕安捨。
即善
一中三。
喜即受蘊。
受即徧行五攝。
▲疏總收七覺下。
四會通相攝。
念通定慧者。
別境定慧故。
四念是慧。
得念故。
神足是定。
心定須念。
守境故。
雖是前三
下。
通妨。
有問言。
既是前三
此何重說。
故通云。
增故
名覺
▲疏依位所明下。
五辨果故。
雜集云。
覺支修果
者。
見道所斷。
煩惱永斷。
七覺支是見道自體故。
瑜伽云。
最初獲得七覺支故名初
有覺見道諦跡。
斷滅見道所斷一切煩惱
唯餘修道所斷煩惱
疏又雖一剎那下。
六分位。
謂雖見道迅速
有十五心
義。
一剎那
七法俱起
七雖俱起
功能不同
不可言
一。
如七味香。
擣篩和合
焚如麻子
七香齊發
念除妄
下。
別示異相
▲疏大乘七覺下。
七理觀釋也。
華嚴
四地。
疏約頓門禪意也。
不念諸法。
即是念覺故。
昔人
云。
真如無念
念法能階。
實相無生
生心能到。
念念者則念真如。
無生生者。
生乎實相
起信論云。
若知離念
無有能念可念
是名隨順
若離於念。
名為
得入。
般若云。
不念一切法
則念般若波羅蜜等。
可虗求。
八正道者。
即現觀後起道也。
為斷修道煩惱故。
即雜集五門中。
所緣境也。
故彼論云。
八正所緣者。
後時四聖諦如實性。
見道所緣境界
前所
見諸諦如實性為體。
文四。
釋名體。
瑜伽云。
何因
緣故
八支聖道
攝行正道
能無餘斷一切
惱。
能於解脫究竟作證。
是故名為八支聖道
八支
體即正見等。
故不別出。
今所注釋者。
全是雜集論文
瑜伽文廣。
意亦不殊
正字下。
注云。
八者
正思
正語正業等。
正見者。
瑜伽云。
當知此中若覺支時。
所得真覺。
若覺若得。
彼巳以慧安立。
如證而覺。
總略
此二。
合名正見
(所得是一。
立是二。
二見道。
合名正見)疏正精進者。
伽云。
依止正見正思惟正語業命
勤修行者
所有
一切勤精進出勇猛勢力發起
策勵其心。
相續
無間
今據雜集意。
顯功能。
不顯其相。
正念者。
伽云。
由四念住增上力故。
無顛倒所攝正念及與
正定
▲疏若能如上下。
二辨果。
言分誨示等者。
集云。
道支修果者。
分別誨示他。
令他信。
煩惱障
煩惱障煩惱障淨。
最勝功能障淨故。
▲疏然其八
中下
三類攝。
瑜伽意。
戒定慧三流類攝之。
先攝
三學
後定大同下。
對簡同異
異唯在戒故。
瑜伽
云。
何故此名聖所受戒
答以諸聖者善正子
愛樂欣慕悅意
於何時。
當正獲得諸語惡行
惡行
諸邪命事不作律儀
由彼長時。
於此尸羅
心愛樂。
欣慕悅意
獲得時名聖所受戒
獲得巳。
不正知
而說妄語等。
▲疏上之七類下。
四法喻總
顯三十七也。
初法後喻。
在文可知
婆沙智論皆有此
文。
並以樹況道品
名道樹
三身等者。
身謂法報
化。
智謂大圓等。
眼謂肉天慧法佛。
謂如天眼
他心宿住漏盡
地謂十地
度謂十度六度
果向謂
須陀洹等各四。
緣謂十二緣。
諦謂四諦
處即十遍處。
定即八定九次第定。
等者等於所不無漏一切
功德也。
疏八萬下。
總結
文五。
一標結數。
釋總持
三配科
段。
四彰染淨。
五通伏難。
今初又四。
云然法門下。
意也。
△疏然其所下。
二釋所治也
言古釋云者。
嚴疏中及諸疏中及諸疏論。
皆作此說。
計算合數
在說人。
今但略指法體。
根本十者。
貪等五鈍使。
見等五利使也。
一惑力者。
如貪好女時。
厭賤其惡。
即瞋義。
賤則慢義。
必由癡故。
餘疑及見等皆類此知。
分為九品等者。
煩惱輕重也。
內外境起者。
將此
多惑。
觸境現行
四諦者。
不識世間集因苦果出世
道因滅果也。
三毒等分者。
一切眾生
有貪偏多。
二少者。
瞋癡亦爾。
三毒皆等者。
四類人。
皆各具
前二萬一千。
故成八萬四千也。
初指根本煩惱
說貪等。
云何重說。
答前通指一切有情
無始巳來。
無明本故
皆具此惑。
今則論一期一世現起輕
重。
故非重也。
注更有二說者。
別卷中敘之。
然講時
不用引說。
△疏一一對翻下。
釋成能治。
本由
迷淨故染。
今悟染本淨
無加減。
清涼云。
三毒
而三德圓
一塵一心
又有云六賊變為六神
通等。
餘如疏引起信論證。
上來第一大段竟。
▲疏
陀羅下。
釋總持也
▲疏然上從下。
三配科段也。
五段相由下。
四彰染淨也。
不覺對上圓明
故名賴耶者。
對上顯心清淨也。
乃至處界諸有一一
對本經也。
言對此等者。
演說諸教對染修淨證
果等行相
今既覺了等者。
正判此經稱性真實翻染
行相
▲疏然無漏下。
五通伏難。
伏難云。
經中先說諸
佛力無畏後說道品因等。
豈非倒。
故答云。
若約
人等也。
疏據法本末者。
真實法理本來是佛。
(此是常性
之果。
故名本也果也)然多劫迷之。
故成垢染
修習萬行飜於
漏染。
(漸修也。
云末也。
因也)疏亦如下
引證中。
根本等者。
云。
若因滅(論以根本無明為因
生業相轉境界相)則緣滅。
(緣則境界相也。
與後
六麤為生起之緣故彼䟽云。
無明為因
生三細。
境界緣生六麤。
今言因滅則緣滅者。
彼疏釋云
得對無明
滅時無明起現境界亦隨滅也)因滅故不相應心(三細也。
細故四心相應
顯之相)滅。
(親依無明生故
無明滅時。
亦隨滅也)緣滅故相應心(六麤前四也。
相麤顯是心心相應之相也)滅。
(次四麤親依境界緣生
故境界滅時。
亦隨滅也)今引此以
證果先因後者
根本無明滅時。
佛果則顯。
今既先
無明滅。
方得境界枝末不覺展轉而滅。
則果先
因後。
對治展轉枝末
是萬行因法故。
一切實相者。
歷法巳盡故。
但是通相攝之。
義如
疏釋。
思之可見
疏皆由自心者。
淨名云。
隨其心淨
佛土淨。
眾生劫等者。
法華云。
眾生見劫盡大火
燒時。
(火灾壞器時也。
事在賢劫章中)我此土安穩
天人充滿
疏螺
髻等者。
淨名經中。
螺髻梵王云。
我見釋迦牟尼佛
清淨
譬如自在天宮
(隨天業所見故)舍利弗言。
(即鶖子也)我見
此土。
丘陵坑坎
荊棘沙礫
土石諸山。
穢惡充滿
(隨人業識
所見)於是
佛以足指案地。
即時三千世界
若百千珍寶
嚴飾
譬如寶莊嚴土。
一切大眾未曾有。
而皆自見
寶蓮華。
△疏況乃下。
道理轉諦的也。
且如上說
隨染淨之緣。
尚能於染見淨。
況心冥真性。
染淨俱清
淨耶。
疏身土依真者。
前引華嚴云
普賢相如
空。
依真而住非國土
上來正釋此段經文說。
疏然上
七段巳下。
總相
飜對未覺之時妄法生次第
釋成
了還相攝為次第也。
第二空色下。
文三。
一正解所言。
此當泯絕等者。
真空中有四句
七段
即諸法即空。
不待除却
法故。
第三句空色無礙觀也。
今空色俱如。
同於覺
性。
稱性不動故。
當第四泯絕無寄觀也。
▲疏然諸法
下。
釋疑
疑云
諸法即事
覺性即理。
今既二法平等
便當理事無礙
何得科判真空觀中。
故此疑詞
釋云理事等。
▲疏乃至下。
釋結例之文。
第二理事中。
疏言先示觀門者
前巳總科判說故。
此但牒之。
然觀門須親從口決聽受
可以文字
之。
釋之即甚繁矣。
難為節略故。
但與連續本文而巳。
下亦准之。
注此二門等者。
本文云。
全一大海水在
一波中。
而海非小。
如一小波迊於大海
而波非大。
時全徧於諸波。
而海非異。
俱時各迊於大海而波非
一。
大海全徧一波時。
不妨舉體全徧諸波。
一波
大海時。
諸波亦各全徧。
不相礙。
思之。
問理既全
一塵
何故非小。
不同塵而小。
何得說為全體
一塵
一塵全迊於理性
何故非大。
若不同理廣大
何得全徧於理性
既成矛楯
義極相違
理事相望
非一異。
得全收。
而不壞本源
謂先以理望事。
四句
一真理與事非異故
真理全體一塵中。
真理與事非一故。
理性體常無邊際
三以非一即是
異故
無邊理性全在一塵
四以非異即是非一故。
一塵無有分限
次以事望理。
亦有四句
一事法與
理非異故
一塵全迊於理性
二與理非一故。
不壞於
塵相
三以非一即是異故
一小塵迊於無邊真性
四以非異即是非一故。
無邊理。
而塵不大
思之。
無邊理性
全徧一塵時。
諸事法處。
為有理性
為無
理性
塵外有理
則非全體一塵
塵外無理
非全徧一切事。
義其相違
答以一理性融故。
多事
礙故。
得全在內而全在外
無障無礙
各有四句
就理四句者。
一以理全體一切中時
不礙全體
一塵處。
是故在外在內
全體一塵中時
礙全在餘事處。
是故在內在外
三以無二之性。
全體一切中。
是故在內在外
四以無二之性
非一切故。
是故非內非外。
前三句。
明與一切法非異。
此之一句
非一
為非一非異故
內外無礙
次就
四句者。
一一塵全徧於理時。
不礙一切事法亦全
迊。
是故在內在外
二一切法各迊理時。
不礙一塵
亦全迊。
是故在外在內
三以諸法同時各迊故。
故全內亦全外。
無有障礙
四以諸事各不壞故。
彼此
相望
非內非外。
思之。
疏三依理成事等者。
文云
謂事
無別體。
要因真理
而得成立
諸緣起皆無自立故。
無性理。
事方成故。
四事顯理者。
謂由事攬理故。
則事虗而理實。
以事虗故。
全事中之理挺然露現。
以理奪事者。
謂事既攬理。
遂令事相皆盡。
唯一真理
平等顯現
以離真理無片事可得故。
六事能隱
者。
真理隨緣
諸事法。
然此事法既違於理。
遂令
事隱理不現也。
經云。
法身流轉五道
名曰眾生
故令
眾生現時法身不現。
七真即事者。
凡是真理
事外
以是無我真理故。
事必依理虗無體故。
故。
此理舉體皆事。
方為真理
八事法即理者。
緣起
事法。
必無自性
自性故舉即真
故說眾生即如
待滅也。
九真理非事者。
即事之理。
非是事。
以真
妄異故。
實非虗故。
所依非能依故。
十事非理者。
全理之事。
事恒非理
性相異故
能依非所依故。
是故
舉體全理。
而事相宛然
注同一緣等者。
前前必具後
後。
後後亦具前前。
方成無礙義也。
理望事者。
三成
壞七即九離。
事望理者。
六隱四顯八一十異。
現事
必盡。
事本虗故。
事現理唯隱。
理是真實
不可壞故。
倣此詳之。
其初二門。
總是本。
不配之。
逆順者。
四七八相成顯相即是順。
五六九十相奪相隱相
非是逆。
自在等者。
即成奪即顯即隱。
深思者。
超情難
見而思也。
令觀明現者。
成就也。
經文處。
但約觀門
義。
而詳之即見矣。
第三周徧中。
文三。
一示觀門。
二銷經文
三釋所以
初中
一理如事者。
全體為事故。
如事之多。
如事
差別
事顯現。
事變異等也。
疏體無不現等者。
體現出。
耳目之境。
百千萬種。
歷歷炳然齊現。
如彼
芥瓶
亦如真金
舉體全現。
為百千萬種之器。
智人
之。
全無分毫之隱。
亦無分毫不器
如理無分毫之隱。
亦無分毫事故
次云此則事無別事等也。
若言
但是一理
以智證之。
名為現者。
何異前理奪事門
乎。
是事無礙門。
非但一理
請詳之而勿驚
疑。
二事如理者。
如理普徧
如理廣大
如理徹於三
世。
理本有。
如理常住不變等也。
法華云。
世間相
住。
是佛於彼密意
指此門之法義
疏與理非異者。
下第非一也。
然此一門
前對後。
望初門即理如
事。
如事如理為對。
望第三門
即事與理。
非異非一
對。
故總此三門之義。
成周含容
謂初門都是法
義所依。
次門是周徧
第三含容
以下六門
展轉
釋於二三兩門
十門但普收攝
故知後七更無別
法。
三事理事者。
謂此事事無礙觀中。
未有一事
不全含真不全諸事故也。
非一者。
前非異。
由非異故徧。
非一故存。
以為能容之者故。
次云存
本一事而能廣容。
一事者。
隨舉一事
即如此也。
乃至
一塵一毛等。
大者
由與理非一故。
若但不異
唯成
廣大無邊
何有一微塵等。
為能容之主矣。
言能容攝
者。
復由與理不異也。
雖以門當於不一
然必有非異
之義。
下結四句也。
由剎等諸法者。
念佛剎及
諸佛眾生等也。
不離下。
釋彼一事含之所以
疏此
理事融通下。
句數料簡也。
此門為句者。
謂若一塵
徧。
即但說與理非異。
其義即成。
一塵含容
即必具
非一非異。
義方顯。
謂須非一方存得此塵為能容
之主。
復須非異方含容之能故。
非一異義
一多
交絡
便成四句也。
一中一者
上一是能含。
(由不一故有體。
由不
異故能含)下一為所含。
(但由不異故隨所依理在一塵不假不一之義)餘三例此。
皆上為能含。
下為所含。
結云
各有所由者。
即如上釋
非一異等也。
四通無礙下。
本文云。
諸事與理
非一即非異故
令此事法不離一處
即全徧十方
塵內
由非異即非一故。
全徧十方
而不動一位
遠即近。
即徧即住。
無障無礙
廣狹無礙者。
謂事與
理。
非一即非異故
不壞一塵
能廣十方剎海
非異即非一故。
廣容十方法界
微塵不大
是則
塵之事。
即廣即狹。
即大即小。
無障無礙
六徧容無礙
者。
謂此一塵望於一切
普徧
即是廣容故。
徧在一
切中時。
復還攝彼一切
全在自中。
又由廣容即是
普徧故。
令此一塵還即徧在自內一切差別法中
故。
此塵此自徧他時
即他徧自。
能容能入。
同時徧攝
無礙
七攝入無礙者。
謂彼一切望於一法
以入他即
是攝他故
一切全入一中之時。
即令一還復在自
一切之內。
同時無礙
又由攝他。
即是他故
法全
一切中時
一切
恒在一內
同時無礙
八交
無礙者。
(一望多亦有攝入不同第六
第六但有廣容)謂一法一切
有攝
有入。
通其四句
一。
一攝一切
一入一切
二。
一切攝一。
一切入一。
三一攝一。
一入一。
四一切攝一切
一切
一切
同時交參無礙
九相無礙者。
一切望一。
有攝有入。
亦有四句
(在者自在無礙法。
入他法中
他又攝法。
在巳中故)謂攝
一入一。
一切入一。
一入一切
一切一切
時交參。
無障無礙
十普融無礙者。
一切及一普皆
同時
更互相望
一一具前兩重四句普融無礙
▲疏
所以然者下。
三釋所以
問有所以得令諸法如是
無礙
前雖巳說由非一異略領其義。
未即於心更
精明示。
故此答云。
唯是真心等也。
法相宗
唯心
義。
唯有為生八識
此宗究竟實。
唯是真如之心。
起信論說
亦前後顯明。
就中普賢章。
五教
唯心
是最廣。
今此意者。
謂事與真理
但是一真
源。
(即此一心
畢竟無生變異一切相。
即名真理
即此一心
明珠能現諸相
即名為事
故論開一心
門)真理周徧時。
含容時。
豈獨不徧不容耶。
疏皆如
幻夢者。
猶如幻師
能幻一物以為種種
種種物以
一物等。
華嚴云
或現須臾百年一切諸法業
幻所作故
所以一異無礙
言如夢現者。
夢中
所見
廣大
未移枕上
歷時久遠
未經斯須故。
論云。
處夢謂
經年
覺乃須臾頃。
故時雖無量。
攝在一剎那
疏如影
像者。
一切萬法略有二義
一皆明鏡
明了性。
心所成故。
二分別所現故。
一切法互為鏡像
如鏡互
照而不壞本相
華嚴又云。
遠物近物。
雖皆影現。
影不
隨物而有遠近
疏與所依性非一異者。
即如上第
三門釋。
然亦是法性融通之義。
謂事與理。
若但非
一。
便唯成理外之事即互相礙。
不可相徧容。
若但非
異。
便成唯理。
無事可說
說何徧與不徧
唯一
味。
亦無可徧可容。
今則理事融通故。
得具斯無礙
且偏約不異義言之。
(其中常含不一義也)謂不異理之一事
攝理性時。
令彼不異理之多事隨所依理皆於一中
現。
(此一是與理不一之一也)若一中攝理不盡
真理有分限失。
一中攝理盡。
多事不隨理現。
則事在理外失
今既
一事之中。
攝理
多事豈不於中現。
華嚴序云。
隨事變。
一多緣起之無邊。
得理融。
千差涉入而無
礙。
故此次云。
故得徧多等也。
徧多容多是第六門。
前四五。
前二三。
入一攝一。
是第七門
飜前第六
注說
等者等餘門也。
然准華嚴疏。
述事融通
因。
具有十義
一唯心所現故。
二法無定性故。
三緣
相由故。
法性融通故。
五如幻夢故。
六如影像故。
無限故。
八佛證窮故。
九深定用故
十神通解脫故。
十中隨舉一義。
即令法融無礙
十中前六。
通約
法性
為德相因
法爾如是
七約修因。
八約果德
九十
通於因果
今用四門
第一第四及五六也。
疏總指圓彰等者。
經文從證得諸幻滅影像故巳來。
終於無壞無雜。
皆是覺成之相也。
三念境者。
諸大
乘說。
佛於三種人邊。
無有三。
一惡心以刀割佛左
膊。
敬心香塗右肩
三無無惡不割不塗。
於割者不以為恨。
塗者不以為恩。
不塗不割者亦無
分別
觀行成就之人。
只於觀行中時
用心全同佛
也。
佛說三境
今說八境
但文廣略
無別義類
若約能
對之心。
行人即出觀時
未除分別
佛則究竟如。
然言
不與者。
不許可也
孔子數云。
不與也。
意是不許
餘不求不厭等皆可知
疏舉八下。
乃至注文引證。
釋成此科。
的是用心同之義。
意未說境。
恐見八境
通論
故簡之也。
注所引文
其次唱經文便是
但有自等者。
雜集論云。
分別有三。
一自性分別。
隨念分別
三計分別
今恐疑云
識是了別之義。
得言眼識無分別。
注釋之云。
但有自性也。
八識
別。
第八識及前五識
皆唯現量
現量所得
(自然於境顯也)即
自性分別也。
任運自然分別
不待起心籌量比度故。
如法華者。
前二十五有文中巳說。
王計眾生
子。
眾生梵王為父。
經論皆判為邪見
西域一切
眾生
從古來相傳有此妄
佛於法華中。
乃自云譬
梵王眾生父。
豈佛亦邪見耶。
但且隨俗易信易
領之處而為喻也。
舉目瞳。
為能見之眼光
非佛不
解。
隨俗可見之邊。
喻之令解。
問此經淨土所說
凡俗
經文每段。
云為末世眾生
豈只為諸菩
薩耶。
若只為諸菩薩
菩薩皆是極位
豈不解此中
諸法。
而要佛說耶。
故知但以被於群情
說經也。
二見境同中。
文二。
初總銷經文
後別釋眾生成佛
初中
言尚見持毀者。
但云不敬持戒不增毀禁
言亦不分別是持是毀。
若見持毀等八境差別
豈同
佛境
故先泯之云無修無成等也。
冥一如下二句
華嚴序文
謂冥與本源
無能與。
於事於理。
無分
別心。
亦非無記
不計有為不有空與不空
故千萬
動之法。
自然寂而不動。
不動即無二相
故云寂滅
無二
疏十大數者。
彼經僧祇品說。
阿僧祇
無量
三無邊。
無等
不可數
不可稱。
不可思。
八不
可量。
九不可說
十不可說可說
疏一百三十七重
者。
從一至十。
十數
加百千及萬等三。
成十三數。
此巳去。
便是華嚴中。
數法之始。
華嚴疏云。
洛叉
梵語也。
此云萬。
初起云。
洛叉為一俱胝(此云億)乃
不可說不可說
轉倍倍變之。
復有一百二十四重。
添前十三故。
成一百三十七也。
且如此方黃帝算法
從一二。
至正載。
但有二十三數。
巳說天地不容
乘六十巳至無數。
(彼以阿僧祇為極。
阿僧祇
此云無數)若非華嚴圓教
何有窮斯數法哉。
故彼經唯此品是佛自說。
疏亦如
善財等者。
善財南遊
歷諸善友
五十五人
古德
五相
第一四十一人
寄位修行相。
(初見文殊一人寄十信餘
四十人
如次三賢十聖也)二見摩耶夫人十一人
會緣入實
相。
三見彌勒
攝德成因相。
再見文殊
智照無二相。
五見普賢
顯圓廣大相。
今即第二相也。
摩耶佛母
生化身之佛。
此等覺之位。
前差地位事相
因緣
入於一實
同於妙覺諸佛。
名等覺
等覺之智。
親生妙覺法報真佛故。
佛母於此位也。
得願
幻等者。
經云。
摩耶
善財言。
我以成就菩薩大願(願為
一切佛母故)智(權實二智也。
權智能起大願
能成幻事。
實智般若
生佛真身也)幻(幻有二義
一願智體虗當相名幻。
二即智所作生佛等事皆是幻也)解脫門。
是故
常為諸菩
薩母。
(託胎生時
未名佛也)如我於淨飯王右脇而生悉達
子。
不思神變
乃至盡此世界海。
所有毗盧如來
皆入我身
示現誕生
疏見一切世界等者。
此位有十
一善友中。
今是最後生童子有童女
菩薩
解脫故。
一切世界皆如幻住境界自性(即所入之實也)
不可思議
(上皆經文)評曰。
於此位中。
始終皆幻
由觀諸
法如幻故。
得入於一實
等於諸佛。
名等覺位。
正與此
一科經同。
今科此云同佛同即等也。
佛即覺也。
今經
云諸佛世界空華者。
幻與空華
無異也。
十種
起具等者。
十者如來神力故。
(偈云。
遮那悉嚴淨
無邊剎海故。
華藏中含淨穢
故云一切剎。
皆云佛土故)法應如是故。
(法爾本識。
如來藏身。
為所依持。
恒頓變起外諸器界)
眾生行業故。
(業有善惡染淨。
國有苦樂淨穢)菩薩智故
(鏡智成自受用土)
同集善根故。
(眾生菩薩
共攝一緣
隨行來生其國。
凡聖同居
變化土)菩薩
力故。
(十大願中。
修淨立願是)菩薩成行故。
(八地經文。
淨土分。
由行退故
上二皆
受用)菩薩解故
(勝解印持。
隨心變故)佛成道力故。
(身〔滿〕十方塵剎一時
成故。
一則因地善根所流。
二則用勢力)普賢願故。
(無間成與不成
常能融攝。
法性土。
通為
其體。
以法爾為正因
一切智
及總以諸因而緣因故。
後三亦融前土。
非別有體)疏染行眾
生等者。
彼經云。
世界微塵數劫轉變差別
所謂
如是故。
世界無量成壞轉變
(世界海下。
下皆例有)染汙
眾生住故成染汙
(法界品云。
大王未出時眾池皆𢫈涸等)大福眾生
故成染淨。
(人天福命多染少淨故先云染淨。
法界品又云。
大王出世粳米自然生等)信
菩薩住故成淨染。
(地前未斷障。
故非純淨
多淨少染。
故先云淨)等者。
六句
(經有十緣。
中用四)謂眾生菩提心住故世純淨
乃至十也。
三成相者
世界成住壞空
皆二十
增減
住滿二十劫。
即到壞也。
劫欲壞時。
十九劫中壞
有情類。
後一劫中壞器世間
有情者。
阿鼻獄
等。
次鬼畜四洲六欲
皆怖大災。
不造欲界善惡等業。
皆習二禪
死即上生天
更不生鬼獄人天等
十九劫
中有情巳盡。
次壞器界
初日四倍熱。
次生二三日
乃至四五。
後七日並現。
洞然起。
氣衝初禪
一時
起。
其中有情
先巳上生去。
世界既空。
又經二十劫。
又劫成。
大風持界。
二禪天。
雲布三千界
雨如車
軸。
風遏不流
結水金輪
水輪先成。
梵王界次下漸
成。
風皷清水
須彌七金等山。
隨等成有情
滓濁
四洲乃至地獄
醎海外圍
方名器界立。
二禪福盡。
下生閻浮
有身光及地餅自然粳米
後因
惡。
光及地餅等滅。
有日月及耕種等。
以漸惡故。
三塗等。
怖罪修善
四洲六欲乃至梵世
乃名成劫。
公元550年
增減者。
人壽上從八萬歲。
百年一年
乃至十歲
又劫壽增。
每生男女
壽即倍之。
如是漸增。
還至八萬。
故名增減也。
繽紛者。
紛紜撩亂之狀也。
疏然說生佛下。
第二別釋眾生成佛也。
文四。
一標意
二別釋。
料簡
四指經。
一中
云莊契經者。
義如歸
敬偈中巳釋。
使下文等者。
金剛藏
躡此文中
生成佛之義。
三門徵難。
如來分明示之。
至下攝此
易解。
▲疏一者下。
別釋也。
一中云者
部者
薩婆多
宗也。
經部
不為此計唯悉達者餘諸有情皆無佛
性終無成佛之分。
三十四心者。
八忍八智。
總十六心。
入見道。
修道位。
最後非想一地
九品細惑。
每品
一無一解脫。
復成十八。
參前十六。
為三十四心矣。
其八忍八智及修所斷下八地各九品惑等義。
皆在
金剛藏章備釋。
五分法身者。
戒定慧解脫解脫
見也。
五蘊即成矣。
△疏唯具大乘等者。
法相五性
宗。
眾生五分中。
唯一分半。
大乘性。
即發菩提心。
六度
三祇成佛
三分半。
本無佛性
修亦不成
二乘無性故。
(懸談巳說)五位伏斷等。
在下清淨
章明地位中釋。
△疏本覺真心下。
乃至不離本覺者。
起信中義前巳頻述。
內外熏者。
本覺為內熏。
聞善
大乘實教為外熏
亦如論疏釋也。
斷滅相等者。
云。
凡夫人。
覺知前念起惡故。
能止後念
令其不起
後名覺。
即是不覺等。
具如清淨慧章地位處說。
且略顯大意者
謂論有三細六麤。
攝為四相
生相
業相也。
住相後二細初二麤也。
異相即三四麤
也。
滅相第五麤起業相也。
(因業為滅者。
從一業相
展轉至於起業。
業巳了。
此心即滅結成業種也。
第六麤。
是苦報之身。
非可斷法。
不明也)斷一相
一位
以成四位
文中四種覺也。
(一覺業。
二相似覺。
隨分覺。
究竟覺)餘
對下疏文。
詳之自解
延促定者
問論中說無定
者。
方便言。
三祇者。
是實義。
云何今云此則延促
無定。
梵語
劫波
此云時分
大劫小劫
時短時。
剎那
皆名時分
阿僧祇
此云無數
云多也。
世人
欲說時節久者。
皆云無數量時無限時之類。
通目
月日或一日中
待人嫌久。
便云無數待不見到等。
但云三無時方成佛
於中。
不妨或說延或說
促。
中云定。
說定三意。
不指無數
既云無數
云何
能定。
能定三者。
具足凡夫碩發菩提心聞熏修習。
法爾無量時分
得親證真如
名為見道
一無數時。
見道巳後。
仍餘俱生二障
任運數起。
聖道力。
漸斷
漸修。
法爾經無量時。
得不功用自然念念趣寂
念念法流
名二無數時。
任運進趣之後
法爾
無量時。
得捨劣善棄無記
是佛威儀化行
離修離
證。
入於究竟
無所入。
廓通法界
法界為身
因果
量。
未來無有間斷
三無數時。
但定其三。
不定
無數
無數之中。
延促各由利鈍之根。
又時無自體。
心見故。
故法華論。
釋經劫數之言。
或言年歲月日
等。
相宗定久。
性宗唯心
(處夢謂經年
覺乃須臾頃等)故說彼定。
不定也。
注明言此則唯依自心延促
△疏四初
住成下。
文二。
以經顯示
二彼疏下。
疏解釋。
情思
可見
△疏五一念下。
文四。
一正示。
二始夢下。
喻顯。
三故論下。
引證。
(引一論四經
證於悟即是佛之義)亦無始覺異者。
本覺
便是究竟覺也。
論具云。
得無念者。
知心
相生住異滅。
(由無念故。
方〔如〕眾生四相一念動轉)以無念等故。
(為眾生之念本
來見無。
無念與佛等。
故能知之)而實無有始覺之異。
(始覺者。
四相
四相離本覺無。
空無待。
何言始。
故次云皆無自立等)以四相時而有皆無自立
平等同一覺故。
若離妄想等者。
正是前一念悟時
也。
證本有覺知離念即現。
非新得也。
疏廣嚴淨
者。
彼經云。
爾時虗空中。
有三善男子
菩薩乘。
自然
而現。
漸漸而來
各執十大蓮華云云
爾時阿難及諸
時會
皆共遙見善男子漸漸而來
見巳生希有心。
爾時阿難
白佛言。
世尊
善男子
為從何來。
佛告阿
難。
東方恒河沙佛土
世界
名華須彌山
此善
男子
於彼世界
聞說此法及上因緣。
以是來。
彼佛名
華有高須彌山王如來等正覺
現在說法
爾時
善男子
前詣釋迦牟尼佛
頭面禮足
右遶三迊
右膝
著地
一心合掌
以所執華而散佛上
如是言。
世尊
我等。
於此法能信能解
不生疑惑
所以者何。
我等
於此法中
無有疑惑
猶如如來
爾時
第一善男子
佛言。
世尊
若作是說。
我是如來
此言便是正說
所以
者何。
於此法。
不生疑惑故。
爾時
第二善男子言。
若作
是說。
我是世尊
此言便是正說
所以者何。
於此法。
不生疑惑故。
爾時
第三善男子
菩薩乘者。
白佛言。
世尊
若作是說。
我是佛。
此言便是正說
所以者何。
於此法。
不生疑惑故。
故爾時會中百千眾生
心皆
擾動
不安本座
作是念。
無有二佛出世間
今此善
男子
何等故。
如是言。
作是念巳。
展轉相語
且共
嘿然
世尊在座
自當解說此諸菩薩如是語義
爾時
阿難
白佛言。
世尊
此諸菩薩
名字何等
能作是大
師子吼
佛告阿難
第一菩薩
名樂求如來音聲
菩薩
名樂求世尊音聲
第三菩薩
名樂求佛音聲
阿難當知。
以是緣故
菩薩摩訶薩
如是說。
阿難
白佛言。
世尊
此會中。
有百千眾生
心皆擾動
作是
念。
無有二佛出世間
何緣故彼作是說。
唯願如
敷演其義。
令此大眾心不擾動
所種善根增益
淨。
爾時世尊
即說偈言
「皆共一心
 我說是語義
 何故名如來
 世尊及佛耶
 能知過去
 亦知未來
 見一心法如
 是故名如來
 不畏生死
 正住生死
 化度眾生
 是故名世尊
 生死無有
 而可破壞
 不牢破壞
 以此眾生
 恒為諸眾生
 說如虗空
 不曾怖畏
 是名為世尊
 覺知一切法
 此法無所
 巳覺無有
 是故名為佛
 覺了諸煩惱
 不名自在
 以智離煩惱
 是故名為佛
 能覺此身空
 此身無所
 彼如實覺知
 是故名為佛
 覺無明無知
 自性無所
 巳得於明智
 是故名為佛
 知行及與身
 猶如芭蕉樹
 如實能覺
 是故名為佛
(取要引之。
非次第寫)。
四言達摩下。
例禪也。
六本來下
文五。
一以論示。
二論文。
起信文義
巳引之。
一念成佛義也。
對詳可解。
涅槃論者。
是世
菩薩作。
今此引者。
釋迦葉四十二問中。
云何
長壽
乃至願佛開微密
廣為眾生說等問也。
論云。
葉。
眾生非一問。
了法不盡故。
問願佛開微密
廣為眾生說者。
云何微密
身外有佛不密
身內有佛
亦非密。
非有非無亦非密。
眾生是佛故微密
云何
生是佛。
眾生非有。
非無
非非有。
非非無。
是故眾生
佛。
△疏故華嚴下。
二以經示。
△三彼疏下。
以疏釋經。
言若於人天教等者。
佛弟子說。
眾生不同
或云眾
生現是具足弊惡凡夫
云何是佛。
或言亦無眾生
言是佛。
或云即佛。
種種諍論
故彼疏中。
務欲息諍。
云。
我與汝等。
亦不相信
今諸撿佛語。
佛所說
即今
一切眾生
定是何等為有。
為凡為聖。
以佛語為定量
故。
累述淺深次第
初權方便誘引
乃至漸漸真實說。
眾生之類。
果有所歸
理合展轉
信後後之深。
捨前前
之淺。
乃至華嚴
本來是佛。
為次。
究竟義也。
二我
者。
人天教中。
且順眾生迷意
有數取趣者。
從此
滅。
乘業。
彼人天三途等陰中生等。
皆是且存人法。
未破之也。
小乘中。
漸始破我。
猶在存法。
至法相教。
破心外之境。
至無相教。
且總破為空。
猶未說有如
來藏心真實之性。
至終法性之教。
且說在纏名性。
頓教
方真顯清淨覺性本無纏染
惟性為真
猶未
一切一一本來全具無邊相業相好圓滿
華嚴
無不盡耳。
△疏難曰下。
四通現量之難。
若爾下。
五通比量之難。
淨名觀眾生品
眾生皆如幻化陽𦦨之水。
煩惱等。
空無所有
文殊
難。
若如是者。
菩薩
云何行慈。
淨名云。
一切眾生
如是法。
為真實慈也。
義亦同此。
疏然上六門下
大文第三料簡也。
文三。
一初門下
通局。
二又中間下。
延促
三又前下。
顯理事。
疏今經下。
大文第四。
指經也。
疏能依之夢者。
喻取相
之心見生死涅槃可厭可求
經生死涅槃如夢之
言。
必有所依人者。
圓覺妙心也。
即此所稱之實平
等不壞之性故。
科云稱實同也。
神遊者。
漢武帝故事
中說
武帝欲驗占夢者真虗。
乃召之。
為問曰。
朕夢
殿上二瓦化為一雙鴛鴦飛去。
是何祥也。
占者
云。
王宮中有暴死
語訖。
監司奏。
宮人相殺
驚異
占者曰。
朕之戲言何以成驗。
對曰。
夢見神遊
陛下
即是夢也。
見聞氣分者。
論說有五夢。
熱氣
多。
冷氣多。
三風氣多。
四見聞多。
五天神與。
廣如彼
說。
今說第四耳
晝未睡時。
見聞事境多種故。
睡時雖
六識體略無所分辨
見聞氣分
任運所緣
由帶睡
故。
虗妄顛倒
名為夢也。
注涅槃羅剎者。
彼經第九。
如來
性品
迦葉菩薩
白佛言。
世尊
云何未發菩提者。
得菩
提因。
佛告迦葉
若有聞是大涅槃經
言我不用發菩
提心
誹謗正法
是人即於夢中
羅剎像。
心中怖懅。
羅剎語言
善男子
汝今若不菩提心。
當斷汝命。
是人惶怖
覺巳即發菩提之心。
是人命終
在三惡。
及在人天
續復憶念菩提之心。
當知。
是人是大菩薩
摩訶薩也。
以是義故
大涅槃威神力故。
能令未發菩
提心者作菩提因。
迦旃延弟子者。
莊嚴中說
迦旃延
一弟子。
王位出家
隨師在山林中。
隣國之王。
遊獵入山
勞困而𥨊。
宮女閑遊
比丘所。
國王窹來。
見巳心生嫉害。
鞭打痛切
比丘恨甚。
師歸國。
却擬為王。
以兵伐隣國王。
以報其冤。
尊者
不得
留一宿。
明日去。
比丘夜夢見。
巳歸為
王。
領兵隣國
自大敗。
被隣王生擒
臨時斬殺
不覺本師
大叫云大師放命
失聲便寤。
思惟
世間過悉如此
得失何常
成敗何准
遂却伏
心。
却事大師
修行不久
阿羅漢果
疏華說下
二引證也。
華嚴說。
一切眾生
本來成了便佛。
說之跡。
真同實性。
離於說相。
經說眾生本佛巳了。
亦拂能說所證。
結歸平等不壞。
令知佛佛道同說說
無異矣。
漸次思惟等者。
經文私注起也。
但一一上安
是而讀之。
即是本文
注略於起行釋長行四段
偈頌三之義也。
上來釋普眼章竟。
圓覺經大疏釋義卷第八(之下)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