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
卷四 第 537b 页

圆觉经大疏释义钞卷第四(之上)
终南山草堂寺沙门 宗密撰

○九翻传中文二。一叙翻。二叙传。初中二。一约图录
叙。二约他疏叙。初中云觉救者。此三藏以非智为名
也。觉谓觉悟。救谓救迷。又觉者觉法。救者救世(起信归敬
偈赞佛云救世大悲者)谓觉悟真法。救世群迷。故名觉救。疏此
印度者。天竺国有五印度。四方及中。此是北也。印度
罽宾皆未详唐语。白马寺者。后汉明帝时。梵僧摩腾
竺法兰等。将白马驮经。到洛都。帝令造寺报白马恩。
此即天下寺之祖也。在旧洛城门外。东去今洛城二
十里。余亦曾到。腾兰白马梵经初到元由。广如别卷。

疏一部者。目录曰。二十八纸。或一卷。或两卷。不载年
月者。目录云。此经近出。不妄何年。且弘道为怀。务甄
诈妄。但真诠不谬。岂假具知年月耶。(上皆本文)评云。余谓
但云不知年月即得。何必加此数言。故疏中不载耳。

▲疏北都下。二约他疏叙。于中三。一正叙。言龙集者。
有释云。高宗大帝。当其年龙飞。以王天下。此说恐谬。
卷四 第 537c 页 X09-0537.png
曾见有处说。长寿年是则天之代。然今亦未委其指
的也。待更寻检。疏具如别录者。复不知是何图录。悉
待寻勘。有释云。證义大德。是京兆皇甫氏范氏沙门
复礼怀素。又指度语笔授云。在白马寺译经图记。此
等悉难信用。谓證义笔授等。何得半在此记半在彼
图。乍可不知。不得妄生异说。坚志法师疏。说译主年
月。并与藏海疏同。唯云天竺三藏羯湿弥罗。为异耳。
余又于丰德寺难经中见一本圆觉经。年多虫食悉
巳破烂。经末两三纸。才可识辨。后云。贞观二十一年。
岁次丁未。七月乙酉朔十五日巳亥。在潭州宝云道
场译了。翻语沙门罗睺昙揵。执笔弟子姜。道俗證义
大德智晞注纮慧今宝證道脉。然未详真虚。或恐前
巳曾译。但缘不能闻奏。故滞于南方。不入此中之藏。
不然者。即是诈谬也。

△疏不知此说下。二评量也。言
素承此人等者。后余到此京。询其事迹。悉如先闻。甚
有德行。亦多事业。更有著述数本章疏。

△疏然入藏
下。三例断也。疏定真伪者。曾见经说。迦叶白佛。末法
有魔。或变现。或说法。惑乱佛法及佛弟子。如何辨之。
佛言。当以理验。故知须以所诠法理方验真诈。

疏前后下。二叙传。于中二。一叙诸疏。言造疏者。且据
所见者叙之。近闻江淮间。亦有疏行。不知如何。惟悫
者是佛顶疏主。悟实者少小出家。曾禀荷泽之教。高
节志道。戒行冰洁。久在东都。恩命追入内。住先天寺。
八十六岁方终。焚得舍利数百粒。坚志者。实之弟子。
卷四 第 538a 页 X09-0538.png
虽多作化俗。法筵亦有节行。施利悉不入巳。邈经者。
但节节料了。便都以文言邈之而巳。至于解释文义
性相。会前通后。殊不局怀。述理性者。从首至末。每科
每段。只是说万法虚妄如梦幻等。觉性圆明。遍满法
界。与诸法不即不离。此之所见。即不失南宗实理。且
免偏局。然于著述之门。都非作者文句。虽不至凡俗。
且非章疏体。或又无紸论骨气。又不显发经文前章
后段生起血脉意。亦不一一销释性相义理。专他词
者。布置言语。处用文字。标结巳来。一一专仿敩古来
诸人述作模样章疏仪或。由此亦得首末颇似。是当
亦多用法相名句。只是无的当见解。逢文则强强随
分作语销过。今寻觉之。虽免大段过失。然旦都无滋
味。亦无所益利群俗者。此疏四卷。多作四六结对联
环言语。以说大乘理性诸法幻化。乍闻皆悦耳畅心。
听览不倦。然不堪研覈。亦无经论宗绪。非可传授。疏
未见开析者。住含性相权实。是圆顿宗。具在教起因
缘十段中。第七收处说。可检之。略叙方见诸疏。都未
开析。

▲疏故今处为下。二指此疏也。言俱不依者。但
不依建立义理门户及释经文意趣。然其中文句相
当者。时亦引之。犹如不依外典小乘。不妨数有引用
耳。序末者。即疏序之末文云。参详诸论。反复百家。以
利其器。方为疏解。冥心圣旨。极思研精。义备性相。禅
兼南北等也。可检彼钞。略更叙之。

释题目。
卷四 第 538b 页 X09-0538.png

疏初者然下。文中有二。一总辨诸经。如法华金刚之
类者。法华中。文殊云。我见灯明佛本光瑞如此。以是
知今佛欲说法华经。又云。此法华经。是阎浮提人。病
之良药。亦云。时有仙人来白王言。我有大乘。名妙法
莲华。若不违我。当为宣说。一部之文。频标名目。金刚
云。须菩提问佛。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
菩提。是经名为金刚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言
之类者。看诸经文。但有自举题目。即此类也。疏如阿
弥陀入楞伽者。彼经文之中。不立名字。即知佛灭后。
结集家。约义立名也。言之类者。但看诸经中。有不标
题目。即此类也。一藏之经。不出此二类。

▲疏今此下。
二正明此经也。五种名者。诸经亦有如此者。

疏二者诸经下。得名也。文二。一明诸典互亏。二今经
五名下。显此经通摄。今初也。云人有请说者。说复有
二。一约所说。如金色童子经等。二约能说。如无尽意
菩萨经维摩经等。请者。如思益梵天所问经。贤护菩
萨经等。复有约所为人立名。如须达经优填王经郁
伽长者经等。喻者。如大云经宝积经等。体者。如诸法
无行经等。用者。如神足经大神变经等。果者。如大般
涅槃等。因者复二。一约因行。如六波罗蜜经等。二因
位。如十地经等。能诠者。如四阿含经等。(阿含此云教。教即能诠也。
小乘唯以教为所信所依所缘所行之法故。结集之经。直名为教。天台指小乘。为三藏教。亦是此意)所诠
者。如无量义经等。真者。如法界体性无分别经等。妄
者。如十二因缘经等。境者。如不思议境界经等。智者。
卷四 第 538c 页 X09-0538.png
如般若经等。疏乍单乍复者。单如上说。复者。或具法
喻。如金刚般若妙法莲华等。或具人法。如胜天王般
若等。或具体用。如十住断结经等。或具因果。如渐备
一切智德经等。或具真妄。如大乘流转经等。或具诠
旨。如大方广修多罗王经等。或具境智。如观无量寿
佛经等。疏其类不同者。但详审上所列得名之例。遍
观一藏经题。类此皆知得名所以。

△疏今经下。二辨
此经通摄也。文六。一总标。二大者下。别配。三斯则下。
结摄。四方诸下对辨。五了义下。印题。六其每字下。指
别。疏宗本体用等者。宗本即圆觉。圆觉是法体。用即
大方广。大方广是义。故云法义之宏(宏大)纲(纲者网之所凭。尚书
云。若网在纲有条而弗紊。紊乱也)诠是修多罗即言也。旨及功能。是
了义。了义即象也。了义之言。简胜馀经故。皎是至明。
镜者可辨妍媸好恶。

疏二配法义者。文三。一立理。二指例。三正配。今初也。
谓听学之人。但求文义。不寻法体。亦不原此义是何
法上之义。若禅学者。但欲认取一法。认得即了。更小
推斥。诸佛本末之说。菩萨性相之释。故今具与配之。

▲疏故论中下。二指例文三。一举其例者谓佛菩萨所
说大乘一切差别义理。皆约本心说之。不曾于本心
外别说一法故。论云。依于此心。显示摩诃衍义。(心即众生
心也。圣人既依此心显之。我等即依于此心求之。不应于文字语言中求之也)二心是下。指
法同。三论文为欲下。显名别。

▲疏今经下。三正配。文
三。一总配。二故正宗下。别配。三总结。别配中文二。一
卷四 第 539a 页 X09-0539.png
所诠。二能诠。一中二。初三字二字对也。言标本唯立
圆觉者。文殊章初。便云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名为
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等。云只言圆觉者。此章亦云。如
来因地修圆觉者。普贤章云。闻此圆觉清净境界。云
何修行。亦云。种种巧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亦云。皆
从诸如来圆觉心建立。普眼章云。则于圆觉不能悟
入。又云。欲求如来净圆觉心。亦云。圆觉净性。现于身
心。彼愚痴者说净圆觉。实有如是。又云。十方众生圆
觉清净。亦云。圆觉普照寂灭无二。于三章经中。略举
十处。后九章经。更有五十处。巳来列在别卷。检看相
当易记者任取。稳便引之。

△疏或唯觉下。二四字一
字对也。言或但云觉者。觉遍十方界。又云。依幻说觉。
亦名为幻。若说有觉。犹未离幻。说无觉者亦复如是。
亦云。一切觉故。亦云。皆是觉随顺。亦云。非觉违相诸
能入者。有诸能入。非觉入故。又云。證觉般涅槃。净觉
者。是则名为净觉随顺。亦三观皆云以净觉心。又云。
由此(馀云是故)不能入清净觉(此言自有五句)亦云。则不能入清
净觉海。亦云。为我等辈广说净觉。大觉者。大觉悉圆
满。又云。无上大觉心本际无二相。妙觉者。无上妙觉
大因缘故。觉性者。亦不可说无知觉性。亦云当知觉
性平等不动等。(等于同者三句)亦云随顺觉性等。(等于五句皆同)
心者。诸幻灭尽。觉心不动。又云。若此觉心本性清净。
因何染污。又云。信佛秘密大圆觉心。觉相者。皆依圆
照清净觉相。等者。或云成就正觉心华严明。或云一
卷四 第 539b 页 X09-0539.png
切障碍即究竟觉。释曰。广列诸觉者。意令讲者自简。
或义要。或诵得。或熟处。逐便即引。不必总记之。

疏三字者下初对中二。一释三字。二释二字。初中三。
一配三大。二然经下正释义。三对华严。二中。云简小
之大者。百法论题云大乘百法明门论。彼疏释云。大
以简小为义。乘以运载得名。故今云尔。疏先于诸法
者。儒道二教所说。人畜草木万物。以天下为先天地。
又以混沌一气。最为其先。故立元始之号。亦老子经
云。有物浑成。先天地生。意云。天地人畜万物。皆从混
沌而有。今正教处明则天地人畜是别业共业所感。
所感能感。皆从自巳妄识之所变起则以妄识为先。
妄识由迷圆觉真心故有则以圆觉为先也。故下经
云。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至于虚空亦从识
变。当知唯有圆觉。是最先之义。故云先于诸法也。若
约本末无碍真妄融通。则无先无后。今就迷真起妄
依本起末之义。故云先于诸法也。先故称大。如人最
长。以生在先。故称为大。不约身量说大小也。疏涅槃
经云者。引经證常义是大义也。常者。即竖穷初际也。
即彼经第三名字功德品。佛告迦叶。是名为大般涅
槃。上语亦善云云。乃至所言大者。名之为常。如八大
河悉归大海云云。今但取其大字。约体不变。故名为
常。以性出自古非造成故。故生公序云。夫真理自然。
悟亦冥符。真则无差。悟岂容易云云。乃至若寻其趣。
乃是我始会之非照今。有照不在今。即是莫先为大。
卷四 第 539c 页 X09-0539.png
既云大矣。所以称常。常必灭累。复曰般泥洹也。疏横
者者。此约分量。以说大也。涅槃又云者即彼经第五
如来性品云。佛告迦叶。所言大者其性广博。犹如有
人寿命无量名丈夫人。是人若能安住正法。名人中
胜故。远云。分此一文。便成二种大。一广故名大。二胜
故名大。今但取广遍之义。义便引来。彼更有多故名
大。如藏多珍宝。复有高故名大。如高大山难至其顶。
复有深故名大。犹如大海难穷虚故。今以多即约用。
高即约果。故但用二义。于常义中。巳含深胜。如人最
长。即是胜故。又言犹如虚空。复是别义。谓第二十三
又云。譬如虚空。喻真解脱。真解脱者即是涅槃。疏本
有过尘沙等者。即论云。从本巳来。性自满足一切功
德。所谓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云云。乃至具有过恒
沙等妄染之义。对此义故。心性无动。则有过恒沙等
诸净功德相义示现。(一一翻对故染净皆过恒沙也)释曰。今改恒沙
云尘沙者。一则避于国讳。二则展数更多。谓抹世界
为尘。一尘为一德用。故甚多也。沙则恒沙中所有沙
数也。然所引论。是释相大中文。今于用大中引者。以
德相是起应用所依之本故。标本摄之。以明妙用。又
文句相近便。亦及證得相大之文。免两度重举。甚为
宜便矣。疏潜兴密应者。以凡夫位中此妙用等亦非
断无。但凡夫日用而不知。故云潜密。故论云。能生一
切世间出世间善因果故。(不善违真。是所治故。非其用也。若尔应离于真。答〔以〕
迷真故。不得离真以违真故。非其用也)既亦生世善。则凡非无也。疏无
卷四 第 540a 页 X09-0540.png
有休息穷尽者。通论圆觉。用无穷尽。不简圣凡。若直
就圣人者。诸佛大用昭然可解。具如华严涅槃诸大
乘典。且如涅槃经云。是大涅槃能建大义。若有菩萨
住大涅槃。以须弥山王如是高广。悉能令入于芥子
中。乃至我巳久住是大涅槃。种种示现神通变化。犹
如虚空。涅槃章。引彼经。即约果用。今意明是即体之
用。本有之用。佛果有相用者。皆由本自有故。问涅槃
此义。本释大字。何得于广字义中引之。答良以涅槃
题中无广。广与大同。故以广释大。(大中之广)十二部经。名
广无大。字字与广合故。以大释广。(杂集论释云。方广者。宣说广大甚深
法故。入大乘论释云。能生无量广大果故。皆以大释广也)今经具有三大。故名配
之。

▲疏问华严下。三对华严也。具十玄门者。即彼宗
中。俨尊者。禀受于文殊化身杜顺和尚。心既精通。自
有文释。(初但禀受十门之义。未有解释之文。故自制文勒成一卷)一同时具足相
应门(如海一滴具百川十德)二因陀罗网境界门(一中有一切。一切中复有
一切。重重无尽)三秘密隐显俱成门(约缘说也。此有力不得与彼有力俱等)四
微细相容安立门(约相说也。一切法。于一切中。炳然历现。如琉璃瓶盛白芥子)
十世隔法异成门。六诸藏纯杂具德门(约万行也。芥被此华开锦
上)七一多相容不同门(约理)八诸法相即自在门(约用)九
唯心回转善成门。十托事显法生解门。藏和尚除纯
杂唯心二门。加广狭无碍自在门主伴圆明具德门。
还成十也。然此十言。通德相业用。持之不失即当德
相。应之于缘即当业用。今虽于此引之。应知便[言*(苑-夕+歹)]广
字中也。疏百门义等。即藏和尚制百门义海两卷。谓
卷四 第 540b 页 X09-0540.png
就一微尘。说十门义。门门具十。故成百也。具列在别
卷中。复言等者。如观一莲华叶具十玄门。(如彼疏然〔读〕中)
金师子章具十门义相即相入。重重无尽者。即十玄
中略举三门也。业用之义。义最显故。同异可知者。此
中所释。则大唯尅体。方唯持性。广包事事相入及重
重无尽。

疏圆觉者下。二释二字也。文三。一正释。二故论下引
證。三会诸教。今初也。疏虚明灵照者。肇公云。欲言其
有。无状无形。欲言其无。圣以之灵。圣以之灵。故虚不
失照。无状无形。故照不失虚。

▲二中又二。初引论。證
上无诸分别念想。故知下释圆字。二故下文下。指经
證圆字义。

▲疏然此下。三会诸教也。文二。一会经。二
禅门下会禅。初中三。初总标。二涅槃下别释。三馀类
下结意。

疏后四字可后对也。文二。初总配。后别释。文四。一间
隔对。二亦可下如次对。三又四字下总别对。四是则
下结五字。

疏后释者下。分为五段。一略指三字。二具释了义。三
契经下略指经字。四问修多罗下问答通妨。五上来
下结竟指馀。今初也。

二释了义中。又二。一直销文。决择等者顺释。非覆等
者反释。谓决择说非覆相说。(若但说生灭因缘。是覆真空实相。但说无我。是
覆其我之相。但说一切皆空。即名至道。是覆灵觉本及性上恒沙德相。故非决了。反此故名了义)究竟
说故非密意说。(佛说无我。佛意密显真我。说诸因缘生法。密显恒沙性德。说一切皆空。密
卷四 第 540c 页 X09-0540.png
显真如本觉。为恐随言生著。但泯息其念。故非究竟也)显了说故非含隐说。(佛所
说权教。一一皆含真实究竟之法。但未显言。故云隐也)。

▲疏然诸经中下。二释
行相也。于中三。一徵起。二清凉下正释。三通妨。正释
中。又三。一约师释。二约教释。三證此题。初中又二。今
初就理俱了(佛意及圆器皆称理俱了)顺宗者。时在东宫。令敕使
苏明俊至清凉山问和尚诸经了义。和尚制述。以笺
引而答之。约十馀纸。今撮机要。引用矣。疏本为一事
者。则法华经意。本为开示悟入故。出现于世。如悬谈
教起因缘中说。疏今约开下。二开教。有了不了。于中
二。今初标定。谓净名等四依中之一也。馀三依者。谓
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法不依人。疏不了义下。
二判教。又二。一约大小判。二大乘复下。约权实判。皆
如悬谈权实对辨中广说。(正在西域两种三时教中及性相十别中)一极
者。会三所归之一也。玄是法。炉是喻。智是法。海是喻。
群像万流。皆含法喻。谓以玄妙之理。镕融森罗万像
染净事法。而为一味之法。如以炎炉陶冶千万金之
器像。而为一味之金。又总摄无量流类差别之智。但
是一实相智。如摄百川万流为一大海。馀皆可见。


疏又大宝下。二约教释也。但细详法中所释之义及
所引之经。即了不了道理昭然可见。三释曰下。證此
题也。

△疏虽诸经中下。三通妨也。谓外难云。圆觉中
义。与佛所相当题云了义者。法华涅槃华严不题云
了义。应可皆非了义。故此牒所难词。而通云虽诸经
等也。如法华难云。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佛等。而
卷四 第 541a 页 X09-0541.png
乃复云。见六道众生。贫穷无福慧等。(等一部中同此类之文也。上云
等者亦尔)涅槃等经。亦类此而知。疏各随别义者。法华云
妙。涅槃圆寂。华严万行之华严饰法体。般若能断烦
恼。各从增胜之义。而占一名。不可难云。法华之外。馀
经量皆不妙。涅槃之外。馀经皆无圆寂之理。华严之
外。馀经皆不说万行及佛。般若之外。馀经皆便不说
智慧断惑等。疏唯此等者。此经决了觉真妄性相。穷
须尽底。了义之味。偏为增胜。故特标也。上来第二具
释了义竟。

疏契经下。第三略指经字。第四问修下。问答通妨。第
五上来下。结竟指馀。皆详之可见耳。

释序分。

二释本文义中四。一总科三分。二所以下别释三分。
三今初下牒释序分。四正释经文。今初也。弥天等者。
谓道安法师(习公谒安〔云〕。令人通报云。四海习凿齿。故来相见尔。安公报曰。弥天释道安不
假出相看。故今云弥天也)判一切经。皆为三分。后西国梵僧。将佛
地论来。翻译论文。亦判一切经。皆为三分。故云冥符
也。

▲二中可知。

▲三中又三。一释證信序。二发起下
释发起序。言宝盖者。即彼经大众集巳。时毗耶离城。
有长者子。名宝积。与五百长者子俱。持七宝盖。诸佛
各以其盖供养佛。佛之威神。令五百盖合成一盖。遍
覆三千大千世界。而此世界广长之相。皆于中现。三
千界中须弥诸山。日月星辰。天龙宫等。及十方诸佛
说法等。一一皆现于宝盖中。大众欢喜。宝积说偈赞
卷四 第 541b 页 X09-0541.png
佛云。目净修广如青莲等。发起彼经。会差别体种种
之权。合为一实之教等也。法华毫光者。即彼经四众
巳集。围绕供养。佛说无量义经巳。入无量义处三昧。
身心不动。天雨四华。地六震动。四众欢喜。一心观佛。
佛放眉间白毫相光。照东方万八千世界。下至阿鼻
地狱。上至阿迦腻咜天。于此尽世界。尽见彼土六趣
众生及诸佛说法四众修行。及见菩萨种种因缘相
貌。弥勒陈疑。文殊解说。皆是发起彼经宗旨。白表众
色之本。毫表中道智慧等。如彼疏说。又涅槃经。面门
放种种光。谓青黄赤白等。又华严。面门(口也)众齿之间。
放光照十方世界海。召集大众故。华藏界外。十方诸
大菩萨云集。发起彼经。主伴缘起。

△疏然證下。三重
释二序也。

疏今此经文下。四正释此经。文二。一合明二序。可检
下销本文之疏略叙之。二将解證下开章解释。文三。
在疏。疏请问四事者。智论第二云。佛涅槃时。于拘夷
那竭国娑罗双树林中。北首而卧。一心欲入涅槃。阿
难亲属爱未除。未离欲故。心没忧海。不能自出。尔时
长老阿泥楼豆。语阿难言。汝是持佛法藏人。不应如
凡人自没忧海。一切有为法。是无常相。汝莫忧愁。又
佛首付汝法。今愁闷。失所付事。汝当问佛。佛涅槃后。
我曹云何行道。谁当作师。恶口车匿云何共住。佛经
初头作何等语。如是种种未来事。应当问佛。阿难闻
是事巳。心闷少醒。得念道力。以是事问佛。佛告阿难。
卷四 第 541c 页 X09-0541.png
若今现前。若我过去后。自依止法。依止念处。莫依止
馀。乃至广说。身受心法。除世间贪忧。又云。从今日后。
解脱戒经是汝大师。如解脱戒经。身口意业。应如是
行。又车匿比丘。如梵天法治。若心耎复应教迦旃延
经。即可得道。复次是我三僧祇劫所集法宝藏。是藏
初应作如是说言。我闻如是一时佛在某方某国土
某处树林中。是我法门初首。应作如是说。何以故。三
世诸佛法。经首皆称是语。今我经首。亦应称此如是
我闻一时等语。又大悲经第五云。佛告阿难。我今以
是正法宝藏。付属于汝。勿令毁灭。阿难白佛言。我今
云何修行法眼。乃至复云何结集法眼。佛云阿难。我
灭度后。有诸大德比丘僧众。集法毗尼时。彼诸大德。
摩诃迦叶最为上首。阿难。彼诸大德诸比丘众。应如
是问。世尊何处说大阿波陀那。何处说摩诃尼陀那。
乃至云。何处说声闻藏缘觉藏菩萨藏。阿难。时诸比
丘如是问巳。汝应答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摩伽陀
国菩提树下初成正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伽耶城。
如是乃至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拘尸那城力士生
地阿利罗跋提河边娑罗双树间。乃至云。佛说经巳。
一切大众。皆大欢喜顶戴奉行。阿难。汝应如是结集
法眼。疏四念处住者。于四念处。心常观察。明记不忘。
故名念住。若要广说。即检下普眼章中释三十七助
道法初之疏钞也。疏观身不净者。谓五不净及九相
观等。五停心观。及念处观身之观。大同小异耳。今注
卷四 第 542a 页 X09-0542.png
中。且约五种以释也。注种子者。揽父母精血惑业识
种。以成身分。故净名云。是身如幻。从颠倒起。是身如
影。从业缘现。智度论云。是身种不净。非馀妙宝物。不
由白净生。但从秽道出。住处者。于父母胎中。生藏之
下熟藏之上。自体者。三十六物成身。外有发毛爪齿
垢污大小二遗眵泪涕涶等十二。次有皮肤血肉肪
膈脑膜骨髓筋脉等十二。中有心肝胆肺脾肾肠胃
生脏熟脏赤痰白痰等十二。自相者。九孔常流。智度
论云。种种不净物。充满于身中。常流出不止。如漏囊
盛物。究竟者。命断膀胀烂坏故也。净名云。是身为虚
伪。虽假以澡浴衣食。必归磨灭。智度论云。审谛观此
身。必归于死处。难御无返复。消息如小儿。金光明经
云。虽常供养怀怨害。终归弃我不知恩。注三苦者。苦
受苦苦。乐受怀苦。舍受行苦。八苦者。生。老。病。死。爱别
离。怨憎会。求不得。五盛阴。疏心无常者。前念后念。生
灭不停。一刹那中九百生灭。故深密经云。阿陀那识
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疏法无我者。一人无我。于
五蕴中一一推求。即蕴离蕴。皆无主宰故。二法无我。
五蕴一一当体自空故。

疏建立之意者。佛令阿难经首置此如是我闻等。有
何利要之意。注引律云尔者。出华严疏及上生经疏。
上生经疏云。微细律所明。未详是何部帙。此局如是
我闻者。六成就中。唯通初二。故言局也。疏今故癈我
下。上即论文。此下即生。公意成上论义。疏阿优者。如
卷四 第 542b 页 X09-0542.png
百论说。其文稍广。今略而言者。提婆菩萨。立佛教功
用。初云恶上善行外道破云。初有恶字。是不详也。初
恶故。中后亦恶。岂如我经教首置阿优是吉祥初故
中后亦吉。菩萨破三。具在别卷(然此建立之意。更有其三。总有其三。今不
取者。有其所以。亦在别卷和会)。

疏三释文者下。此文有二。一标举开章。二牒章解释。
今初也。六成就者。若准佛地论。科为五事。一总显巳
闻。二教起时分。三别教显生。四彰教起藏。五显所被
机。今依用之。但开初总显巳闻。作信闻二种。故成六
矣。

疏今初。经如是下。二牒章解释也。大章有三。今即牒
初信闻时主也。于此一段经中。疏又分三。一配六成
就。二合释初二。三离释初四。今初也。云后二者。第一
说处依真及第三同体法众。各是一成就也。疏先且
下。合释也。于中又五。一直释可知。二佛地论云谓结
集下。引论释。然彼论合释四字。总有四义。今疏但用
第四依许可也。以文显故要故。彼论具云。谓传佛教
者。言如是之事我昔曾闻。如是总言。依四义转。一依
譬喻。二依教诲。三依问答。四依许可。前三在别卷。四
依许可者。即疏连次者。文云。如有说言。我当为汝知
是而思如是而作如是而说等。又许可者。或信可言
是事如是。谓如是法我昔所闻。此事如是。齐此当说。
定无有异。由四义故。经初皆置如是我闻。然上总意。
遍此四义。非别理也。又功德施论释云。如是我闻者。
卷四 第 542c 页 X09-0542.png
显示此经是佛现觉而演。非自所作。此亦同佛地总
意耳。梁朝云光法师云。如是我闻者。将传所闻之法。
先当标举一部。谓如是经教。我于佛闻。此亦全同佛
地总意。疏释曰宣下。三约论简结集人。疏华严疏下。
四引记。简结集处。华严钞云。此记本是藏和尚制。后
经修饰。其间经论所无者。皆问日照三藏。乃西域相
传耳。而纂灵记及华严旧疏。皆言智度论说。未检其
文。金刚仙论(金刚仙菩萨所造。释金刚般若经)亦同此说。云佛记铁
围山二界中间。召集阿罗汉八十亿那由他菩萨无
量无边恒沙等。毕钵罗窟者。迦叶等结集处也。疏集
法传等者。五引传。会结集人。华严钞引也。复有本云。
集法经说。此应抄写字错。或前后两译名殊。如付法
藏经付法藏传。但是一耳。然金刚仙论及真谛般若
疏。引阇王忏悔经等。并同此说。此云欢喜者。又有本
云庆喜。随德名别者。由此阿难多闻闻持。其闻积集。
三慧皆备。文义并持。于三藏教。总持自在。大法念经
者。且也天台净名疏中所引。其经喜字。皆在梵语云。
一阿难贤。二阿难持。三阿难海。今以集法传。一一便
翻。又说所持三藏。意在易见。故先引也。彼经不说所
持之藏。天台配云。今谓初者闻持三藏教(彼以小乘为三藏矣)
二闻持共二乘说大乘法。三闻持不共说大乘法。然
天台先有问答。如别卷引。

疏此下离释者。三离释初四也。对上初二四字合释。
故云离释。望下如字是义殊。此又应名合释也。文四
卷四 第 543a 页 X09-0543.png
一如是。二我闻。三一时。四婆伽婆。今初如是也。文二。
今初约信顺合释也。智论者。论具云。佛法大海。信为
能入。智为能度。如是者即是信也。若人心中有清净
信。是人能入佛法。若无信是人不入佛法。不信者。言
是事不如是持。是不信相故。信者。言是事如是。是信
相故。故肇公者。此下肇公但是用智论意。非是别理。
是以疏言故肇公云也。疏信则所下。此是后人。复于
肇公上加云。信为入法之初基。智为究竟之玄术。信
则所言之理顺。顺则师资之道成。由信故所说之法
皆可顺从。由顺故说听二途师资建立。此所加者。言
则虽多亦无异理。

▲疏又圣下。二约法体离释。文二。
一通约诸经释。此下自狭之宽以释也。此第一最为
唯取如故。即刘虬注无量义经云尔。疏又真不下。若
取敌对阿优。应如此释。今更为广释之。令显外道。谓
阿之言无。优之言有。万法虽众。不出有无。此则断常
之计。今云如即真空。是即妙有。既有外之真。故空而
非断(破阿也)无真外之俗。故虽有非常(破优也)即对破邪
宗。以彰中道。一代时教。不出于斯。故云如是。言敌对
阿优者。百论。外道立阿优为吉。智论说。梵王昔有七
十二字。以训于世。教化众生。后时众生转薄。梵王因
兹吞啖在口。两角各有一字。是其阿优。亦云阿呕。但
梵语轻重耳。疏又如者下。通能所诠。含于事理。理者
道理。非唯真如。即生公释法华经云尔。注此同远公
者。此于生公释中。傍出远公约法以释。意明远公即
卷四 第 543b 页 X09-0543.png
生公意。然彼具云。一切法解阿难道。彼如来所说。如
于诸法。故名为如。说理如理。说事如事。说因如因。说
果如果。如法之言是当道理。故曰如是。良以乖法之
言说名为非。故如法之言得称为是。其言虽多。但当
理言耳。故不异生公。又有无下。总合上宽狭释也。


疏若唯就下。二唯约当经释。谓不异是相似义。故名
如也。离非则反显于是义。故名是也。此虽约当经。然
亦大同有无不二为如。如非有无为是矣。疏唯此因
果者。还源观云。非真流之行。无以契真。何有饰真之
行。不从真起。故知不异圆觉。方是离过之因也。果例
此知。法应随教门者。华严钞中。配五教以释。谓既知
是为理之言。明于二谛。则小乘人法为俗。生空为真。
始教之中。四重真俗。终教之中。事理真俗。二相交彻。
约顿教则真俗两亡。亡言绝虑。称当理如。无常经应
以生老病死定是可厌等。称为当理之言。异此所明。
不得称是事等。馀教可思。

疏我闻下。二也。于中又二。一正释。二通妨。初中又三。
一约大小乘法相教释。二约空宗释。三约终教释。初
中二。一释我。二释闻。初中复四。今初。第一约假名直
指。谓净土所说之经故。结集兼于菩萨。然此总指巳
含实教。疏云何称我者。二以妨难徵起。意云。一切佛
教。诠于无我。阿难是入理圣人。那同凡夫而言我闻。

疏我有四种者。三总列邪正。于中。初二如下所辨。三
通大小贤圣。四唯明菩萨。又若约本而言。阿难亦通
卷四 第 543c 页 X09-0543.png
法身我也。亦如下说。疏今是下。四以正简邪。谓法虽
无。随世流布假说故。无我法中有真我故。非邪慢等
(且释所简后更明真我)此中通是一论之意。谓智论第一。有
三复次。以释无我说我。一云。世界法中说我。非第一
义中说。以是故。诸法空无我。世界法故(世界者世间也)虽说
我无咎。二云。复次世界语言。有三根本。一邪。二慢。三
名字。前二不净。后一是净。一切凡夫人具三种语。见
道学人具二种语。谓慢及名字。诸圣人一种语。谓名
字。由心不计实法。随世间人。共传是语。佛弟子顺俗
故。说我无咎。三云。复次若人著无我相。言诸法是实
馀皆妄语。是人应难。汝一切法实相无我。云何言如
是我闻。今诸佛弟子。一切法空无所有。是中心不著。
亦不著诸法实相。何况无我中心著。以是故不应难
言何以说我。释曰。上三复次。一随世间故。二破邪见
故。三不著无我故。又瑜伽论。说有四义。一慈恩傍智
论意。立三种我。并无别义。皆如别卷和会。上来皆是
简邪慢。及显第三随世似我也。其第四法身我者。即
法性圆宗。涅槃等经。会权归实。所显法身真我。不同
法相破相但说似我及无我矣。此结集者。既是文殊
阿难。阿难当第三我。同诸圣故。文殊当第四我。法身
大士故。又阿难权本亦当第四。文殊不坏似相。亦当
第三。或从胜配属。或本末互通。二意皆得。

△疏闻谓
下。二释闻也。文中又二。初正释。二通妨。初中二。一释
能闻义。二释发识义。初中又二。一直指。二大小乘下
卷四 第 544a 页 X09-0544.png
释义。各有三说者。小乘三者。萨婆多宗。自有三义。一
法救论师。耳闻非识。谓虽自分识。依根方闻。然闻体
是根。非是于识。如闻既尔。见等亦然。故杂心云。自分
眼见色。非彼眼识见。非慧非和合。不见障色故。二妙
音师。识闻非耳。根无觉故。三成实师。和合能闻。上三
并如俱舍界品一及婆沙第十三说受教故。疏然或
具下。二释发识也。上云和合。但合根识能闻。大乘三
者。一耳闻非识。如杂集第一云。耳界何相。谓能闻声。
瑜伽三十五云。数数于声作意耳能闻故。二识闻非
耳。梁摄论云。闻有三义。一闻体谓耳识。二闻资粮谓
音声。三闻果谓即闻慧。唯此耳识。以为正闻。三和合
能闻。佛地论云。闻谓耳根发识显受。瑜伽释论云。闻
谓听闻。即是耳根发声耳识闻。明耳具缘发识。故云
四八。四缘者小乘也。一空。二根。三境。四作意。故智论
云。尔时耳根不坏(根也)声在可闻处(空也)作意欲闻(作意)
(根合识义)(境也)(意根也。加此成五。今以但是作意之根故唯云四。四是小乘通用之义)
合(众缘和合也)耳识生(众缘之果也)随耳识生即意识生(同时意识
分别名句。此非是缘也)能分别种种因缘得闻声。(总结)然意但是
作意之根。故唯云四。智论九所释之义。皆具大小乘
故。又此四缘通大小故。疏八缘者大乘也。亦于四上。
复加于四。谓一空。二根。三境。四作意。五根本依。六染
净依。七分别依。八种子。种子为因缘依。诸有为法皆
说此依。离自因缘必不生故。分别依者即第六识。染
净依者即第七识。根本依者即第八识。根即同境依
卷四 第 544b 页 X09-0544.png
故。唯识第四云。由此五识俱有所依。定有四种。谓五
色根六七八识。随阙一种。必不转故。同境分别染净
根本所依别故。如有偈云。眼识九缘生。耳识唯从八。
鼻舌身三七。后三五三四。并在下八识章中具释。疏
虽因耳处下。二通妨。谓有问言。既是耳闻。何言我闻。
故为此通。明我为总。总该眼等耳诸根故。即佛地论
文。

▲疏若无相下。二约空宗等释。含于三教。谓始教
顿教终教。故云等也。虽含三教。无相宗义理强。故云
空宗。谓若但云。我既无我。闻亦无闻。即大乘初门。为
始教意。若云能所双寂。无闻不闻。亦无我不我。离念
而显。即顿教意。其从缘空故有二。一者向上成前二
教无我所以。二者向下不坏假名。即不闻闻耳。为终
教意。谓事理无碍故。闻与不闻无二义故。故智论云。
闻者云何闻。用耳根闻耶。用耳识闻耶。用意识闻耶。
若耳根闻。耳根无觉知。故不应闻。若耳识闻。耳识一
念不能分别。意识不能现在五尘(先五识生。识五尘巳。然后意识。识即
唯识过去未来五尘也)故皆不应闻。答曰。非耳根耳识及意识
是闻声事。从多因缘和合故得闻声。不得言一法能
闻声。(此上皆明离不能闻)尔时耳根不坏乃至种种因缘得闻
声。(巳如上四缘中具引)释曰。既和合而闻。闻即无闻。皆终教意。
若刘公注法华云。阴入非主。我为听受。非情曰闻。深
照缘起。悟解法空。若斯人也。顾命之所因。然后传而
无执。物我同致。释曰。此初亦始教意。从深照缘起下。
即实教意。然皆属无相宗摄。又言不闻闻者。即涅槃
卷四 第 544c 页 X09-0544.png
十九说也。彼有四句。谓不闻闻不。闻不闻。闻不闻。闻
闻。今但用一句。不能具引经意。天台用此四句。配于
四教。谓藏教闻闻等。如别卷引。

▲疏若约法性下。三
约实教释。(合于终顿。通名实教)然亦明圆教中意。以我无我者。
含两经意。一者净名云。于我无我而不二。是无我义。
二者涅槃云。无我法中有真我。是故敬礼无上尊。正
当今意。则口顺世间。心造真境。真自在我。疏根境非
一异者。以根境与共为缘起。因根说境。因境说根。互
相融即。故曰非异。两相历然。故曰非一。斯为妙耳。何
所不闻。

疏然阿难下。大文第二。通妨也。谓有闻言。智度论云。
阿难是佛得道夜生。涅槃经说。佛成道后。过二十年。
阿难方为给使。自二十年前。如来所说。阿难不闻。如
来将入涅槃。阿难为魔所蔽。亦不得闻。何以经初皆
言我闻。故为此通。通有二义。今初带权以通也。故先
且举难词云。阿难所不闻等。疏重说者。报恩经第六
明。阿难佛命为侍者。阿难从佛。请求三愿。一者不受
佛故衣。二者不随佛受别请。三者若所未闻法。更请
为说故。如来将入涅槃前。更为阿难重说。智论亦说
此义。如别卷中。疏得深三昧自通者。金刚华仙经云。
阿难得法性觉自在王三昧故。如来前所说经。皆能
忆持。与亲闻无异。涅槃亦云。阿难多闻士。若在若不
在。自然能解了常与无常义。法华得授记竟云。世尊
甚希有。令我念过去无量诸佛法。如今日所闻。我今
卷四 第 545a 页 X09-0545.png
无复疑。安住于佛道。方便为侍者。护持诸佛法。既云
得记。意亦滞权。方便为侍者。即密显实矣。更有数意。
并在别卷。疏若推本下。二显实以通。又有三节。一直
示。二如不下指经。经云。尔时复有千亿菩萨。现声闻
形。亦来会坐。其名曰舍利弗目连。乃至云阿难提婆
达多跋难陀等。而为上首。皆巳久修六波罗蜜。近佛
菩提。为他众生。于离染生。现声闻形。释曰。是大菩萨。
方为显本。故为实说。如法华五百弟子品云。诸比丘
谛听。佛子所行道。善学方便力。不可得思议。如众乐
小法而畏于大智。是故诸菩萨。作声闻缘觉。阿难章
中云。方便为侍者。护持诸佛法。即大权明矣。疏况同
下。三结答也。文殊者。如前所引纂灵记也。何滞迹者。
谓一代时教。所被多机。机感既殊。见闻互异。故诸教
说圣众权实多端。善须得意。何滞其迹。况前引大乘
集法经说三阿难。权实之应昭然。金刚仙论及真谛
般若疏。引阇王忏悔经等。并同此说。

疏一时者下。大文第三也。文三。一随相释。二据实释。
三总出体。初中三。一正释也。时者。梵云三摩耶。此云
时。师资合会者。生公云。机教一时。谓上言如是。言虽
当理。若不会时。亦为虚唱。今明物机感圣。能垂应。凡
圣道交。不失良机。故云一时。肇公云。即法王启运嘉
会之时者。意亦可知。启者开也。嘉者善也。易云。元者
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谓开大运。演说真乘。即嘉
善之会也。疏说听究竟者。先应难云。一会说有多多
卷四 第 545b 页 X09-0545.png
字句。句字有多多刹那。如何言一。佛地论云。此就刹
那相续不断。说听究竟。总言一时。(时复有二解在别卷)此中不
定约刹那。亦不定约相续。亦不定约四时八时及十
二时。亦不定约成道巳竟年数时节名为一时。但是
听者根熟。感佛为说。说者慈悲。应机为演。说听事讫。
总名一时。由能说者得陀罗尼。说一字义。一切皆了。
或能听者得净耳意。闻一字义。一切皆解。或说者时
少听者时多。或说者时多听者时少。故不定说一念
多劫之时节也。由于一会听者之机。有利有钝。如来
神力。或延短念为长劫。或促多劫为短念。亦不定故。
但约说听究竟。名为一时。更无异义。释曰。上所释者。
多约佛地论。疏简异馀时等者。佛说馀经等时。或作
馀事等时也。

△疏如涅槃下。二引證。具云。我于一时
在迦尸国。我于一时在恒河岸。我于一时在尸首林。

△疏又诸方下。三通妨。又字者连前释一时义之文
势也。诸方下。正是通妨。谓有难云。何不别说四时六
时十二时等。定是何时。但云一耶。故为此释。言诸方
者。竖谓上下。横谓四方。言延促者。人间五十年。四王
天一昼夜等。言不定者。有二意。即一指正延促。云不
定也。二谓四州昼夜不同。故云不定。谓北洲夜半。南
洲日午。东洲日没。西洲日出等。如来说经。拟于上界。
诸方流通。若说四时等。即诸方不遍。故不别说。又以
处则不过十六国中。游化住止之处。而有其数。易为
标指。时则年月日。春夏秋冬。寒热昼夜。寅卯须臾等。
卷四 第 545c 页 X09-0545.png
变易迅速。积数无量。不可一一记录。难为标指。故多
不说。亦有说者。谓鹿园教成道三七日后说。十地经
一七日后说。如来藏经十年说等。今疏云诸方时分
等者。巳摄此也。谓一方时分。犹繁积难标。况诸方不
定。其数尤多。如何标指。亦如闻说此州某年月日午
时有某事。其州土他阔狭彊域方处。即如所闻。以意
取像想之。不著其年月等。即想之量定。况闻午时。便
作午时想。乃是此间子时。既敌对相反。说之何益。故
处可定标。时不可定说也。此前先破慈恩两重通难
之失。在别卷中。

▲疏若约下。二据实释也。此是佛顶
悫疏所说也。谓心境泯时。乃至本始会时也。谓说听
皆入三昧。观此二法。皆从缘无性。但是一心。故云一
也。心境通于遍计。故须泯之。理智唯悟。悟即不执能
所。不坏能所。故但融之。融之即自他不异。故云如也。
本即本觉。始即始觉。始觉合本。无别始异。名究竟。故
云会也。佛说之时。心心若此。而一机感相契亦然。故
云一也。净名楷疏。亦作随相就实二释。随相大同于
前。就实释云。说听虽别。原其本性。真体不殊。一味如
如。故名为一。即就此一。以辨其时。故云一时。评曰。若
以本性为一。则一切皆一。何唯时一。应云听众一人。
贤圣一德。经有一义等。此义不然。故不用也。

▲疏然
一下。三总出体。言无体者。即当据实门中。言假立者。
即当随相门中。假即无体。无体即假。即随相据实二
义无碍。故云总出体也。又俱出一体时体。故云总也。
卷四 第 546a 页 X09-0546.png
言假立者。皆是不相应行。行蕴法处法界所摄故。指
云引对法论云。有为法上。假立数等。非色非心。不相
应行为体。或可假法无体以实法为性。即用五蕴为
体。或云从识变现。是识上分影像相分。摄相从见。唯
识为体。若各出体者。即就不相应行中。数是一体。时
是时体。

疏婆伽婆者。主成就也。文三。初正释此。二会馀经。三
总出体。初中三。今初约经翻译也。三德者。法身断德。
(由断烦恼方显出故)报身智德(转识成智。方名正觉故)化身恩德(多劫化生。利他
行满方能现化所化缘熟方成佛故)疏此宗法报不分者。诸处以遮那
为法身。以舍那为报身。若华严等圆顿宗教。即遮舍
但梵音小异。此翻为光明遍照。或云广大生息。是理
智不分之真身也。此经是净土说故。化主是真身。是
以经云婆伽婆也。

△疏故佛地下。二引论例證。谓佛
地经。亦净土说故。论所释化主。亦云异馀大师。婆伽
薄伽。但梵音之小异。注六义者。谓自在炽盛与端严。
名称吉祥及尊贵。如序中说。(要说即检)又为其馀者。地前
及二乘人也。彼未能亲见故。标胜以生其信。

△疏弥勒
下。三将论反显也。谓无著菩萨。入日光定上升兜率。问
弥勒金刚经义。(大云疏云尔)弥勒以八十偈为说。无著将
此妙偈。转授天亲。天亲造三卷论释。今引论中之颂
也。颂释经中无有定法名如来可说之文也。论长行
释此颂云。释迦名佛。是化身。此佛不證菩提。亦不说
法。今解曰。言化身不说。反明真身说也。(彼经是密意教也)
卷四 第 546b 页 X09-0546.png
大云疏释云。报身说也。此疏意者。给孤园中。当秽土
化身说经。及今论主推归实理。化身亦无实说之义。
况于圆觉在净土所演。而非真身说耶。故云况也。是
以科云反显。

▲疏若约诸下。二会通馀经。文中六。一
标举直释。谓若云菩提。此直云觉。此是法也。若云佛
陀。即加者字。则属人也。然觉是觉察觉悟之义。佛地
论云。如大梦觉。如莲华开。上察下悟也。或可反此。或
佛以觉照为觉。谓觉妄法本无。照真性本净。故云觉
了真妄。又觉性中本无诸妄。为觉性。照性上恒沙功
德本来具足为觉相(真性即圆成相即依佗妄即遍计)

△疏据大下。
二反覆相释。

△三故论又下。引證反释。

△四又云下。
引證顺释文皆可见。

△五然觉有下。开义别释。注云
从此便异于二乘者。不同权教。从觉他方简二乘。觉
满方简菩萨。言二觉理圆者。觉自心诸法性相无异
也。

△六若约佛地下。取类总释。注云智障谛觉喻各
二者。此有五对(一能断能證之二智。二所断二障。三所證二谛。四得二利。五显觉二相)
成十句也。即论第一云。谓具一切智(根本)一切种智。(后得)
离烦恼障及所知障。于一切法(真谛)一切种相(俗障)能自
开觉。亦能开觉一切有情。如睡梦觉。如莲华开。故名
为佛。释曰。谓以一切智。断烦恼障。證真谛。名自觉。
如梦觉也。以种智。断所知障。达俗谛。能觉他。如莲开
也。疏华严十佛者。离世间品说也。所谓成正觉佛愿
佛报佛乃至随乐佛。(十名一一云佛)成正觉者。果位妄尽智
显故。愿者。愿力周法界。恒转法轮度众生故。业报者。
卷四 第 546c 页 X09-0546.png
万行功圆。相好福德具足故。住持者。持自受用身安
住受用土。尽未来际而不失故。涅槃者。生死永寂故。
法界者。若心若境若性若相无非佛故。心者。万法虽
众。不出一心。唯心知觉故。三昧者。虽心境皆佛。妄想
取著即乖正觉。唯平等持心方相应故。本性者。将心
息妄亦乖本性。性本自寂。性本自知。方名真佛故。随
乐者。如理观察。随心所见。无非是佛(初五及十。局于果位。馀该凡圣。
于中。八简散心。九简尘妄。六七俱摄)。

▲疏若出下。大文第三。总出体也。
若心若境。若圣若凡。摄归圆觉故。总为诸门佛义之
体也。

疏二说处下。此文有二。初总标宗意。于中。云亦如华
严下。举普贤例佛也。普贤尚尔。佛岂不然。

疏释此下。开章别释。又二。初通疑难中文六。一问。二
答。三转难。四通难。五总结。六显要。今初。文三。一自立
宗也。彰说处者。如金刚舍卫国法华王舍城祇阇崛
山净名庵罗树园之类。是也。主伴者。檀佛为主。列众
为伴。胜劣等差不同。此经云同住如来平等法会。二
今云下。指所疑。三既不下。牒之为问。

疏答曰下。答中三。一辨宗以答。二引其类例。三以论具
释。初中二。初辨定二宗。后然此了下。简宗以答。识智
之体者。文殊章后半云。如来因地。修圆觉者。智是空
华。乃至究竟圆满。遍十方故。(既识智皆遣。即唯如来藏是体也)又普
贤章。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依幻
说觉亦名为幻。乃至诸幻虽尽。不入断灭。(不断灭即体也)
卷四 第 547a 页 X09-0547.png
相源者。流出一切真如菩提涅槃。则性源也。种种幻
化。皆生于觉心。即相源也。深究无明根者。文殊章初
明无始颠倒。乃至此无明者。非实有体等。尽于推穷
妄宰一段文也。又弥勒章。五性所依。净业章四相根
本。皆是此义也。圆彰无漏界者。普眼章中。法界观三
重之经。乃至一切众生本来成佛。生死涅槃如昨梦
等。然此四句。一部经中文相当者。皆引释之。为妙也。
馀诸义势。并如教起因缘中及分齐幽深所辨。须明
真佛者。佛地论云。化身粗不可宣说等。如下所引。


疏然诸大乘下。第二引其类例。意恐愚者疑云。此经
既无人间说处。岂敢一向传持。故引同例。若以不标
人间之处便疑者。则所引经等总应疑也。以皆无人
间说处故。然引此十经。非唯通例净土。其中仪或。一
一相类。谓光明神通及主伴三昧。同平等会。诸佛同
住。众生同体。处于不二。而现众事等。并具引配。在别
卷中。今此答亦各标处而巳。又疏外更引五本。亦在
彼卷。深密解脱经序品第一(总五卷)如是我闻。一时。婆
伽婆。住法界殿如来境界处。众宝赫炎一切庄严第
一之处。遍至无量诸世界处。放大光明普照之处等。
(即大光明藏等也次下云云)法集经(八卷)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
虚空界法界无差别住处云云。称赞大乘功德经。(一卷)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法界藏。诸佛所行等云云。
大乘密严经。密严会品第一(三卷)如是我闻。一时。佛住
出过欲色无色无想。于一切法自在无碍神足力通
卷四 第 547b 页 X09-0547.png
密严之国云云。佛说如来兴显经第一(四卷)闻如是。一
时。佛游如来建立之土。号叹如来。深奥悦豫。普见楼
阁。为大严净。显曜威宫。琉璃之藏。如来所行云云。大
毗卢舍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卷第一。入真言门住心
品第一(十卷)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如来加持广大
金刚法界空。一切持金刚者皆悉集会云云。信力入
印法门经卷第一(五卷)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如来
住持境界之处。金刚坚固所成之处。不可坏地安固
之处。方等王经虚空藏所问品第一(十卷)如是我闻。一
时婆伽婆。游如来行处。入无碍智行处。佛地经。如是
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
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无量方所妙饰间列。周圆无际
渺然难测。超过三界所行之处。胜出世间善根所起。
最极自在净识为相。如来所都。大菩萨众所云集。又
有四本经。亦在净土说。亦在别卷。又有经。俱有秽土
净土之相。谓等目菩萨所问三昧经云。闻如是。一时
世尊。游于摩竭境界法静道场。初始得佛云云。㸌然
正受。其定恬泊。忽无形像。亦无中外。静无见闻。所居
正受。乃大旷荡。汪洋无极。难遇难闻。亿世之遇。时还
此定。佛定无量。无炳不彻。(云游摩竭界者。是不坏随识所见。故但云游。不云住
也。正同佛地论说。地前见居秽。地上见居净土也。次云初始得佛等。即净土相也)又有文殊
宝藏陀罗尼经。在净居天说。又大集部中。有一品。在
欲色二界中间说。故知说经之处。各随所见。不应局
执。

▲疏然净土说下。三以论具释也。于中三。一标意。
卷四 第 547c 页 X09-0547.png
二正明。三印定。今初。论曰下。二正明也。今科此一段
论文。且为两段。今初问也。二有义下释也。唯注科为
四段。今初谬义也。文三。一论答。二注难。三佛为下论
通。此文本是通于伏难。疏家今便腾于伏难。令血脉
连通。初学者易见。又不敢滥于论文。故侧注书之也。
下所有注。意皆例此。论有义下。二正义也。于中五。一
正答问(答前根本问也)二注难前义也。变净土者。即宝塔品。
大乐说请开宝塔户。佛言。须集分身佛。大乐说请集
佛。世尊放光。远召为欲受佛身故。一变娑婆。二于八
方各更变二百万亿那由他国土。皆令清净。受佛不
足。第三更变二百万亿那由他国土。皆令清净。故云
三变。足指按地者。即净名经佛国品说。随其心净则
佛土净。尔时。舍利弗。承分身诸佛威神力故作是念。
若菩萨心净则佛土净者。我世尊。本为菩萨道时。意
岂不净而是佛土不净若是。佛即答云。我此土净。而
汝不见。尔时。世尊。即以足指按地。即时三千大千世
界。若干百千众宝庄严土。一切大众。叹未曾有。而皆
自见坐宝莲华等。是也。论经不下。三结宗。曰也经即
佛地经。四若尔下。前宗难也。五传法下。自通释。于中
又三。今初总也。二注云此下下别也。注又由科此下
为四节。一中令见胜境忻乐也。二中见如是佛者。自
受用身也。闻如是法。超情称智性之法也。修彼因者。
离相无念修也。三中广大等者。初心上根顿机也。及
诸菩萨者。依位地前菩萨也。胜欢喜者。总结二机。初
卷四 第 548a 页 X09-0548.png
心者称机故喜。菩萨渐胜故喜。注云结上三者。此注
唯判结集流布一句之意。四中云处若非胜化身相
粗者。夫寻思观照法门境界。必须一心谛注归授。若
以色身秽土为本而归依。则情生智昧。如何彻见胜
妙境界。故须显无碍净土智性之身为本一心归诚。
称此观察微妙法义也。论故受用下。三结也。义如上
释。论若尔何故下。第三徵责也。注云如无量寿观经
者。化身佛在秽土王舍城。说西方净土也。等取馀所说
净土之经阿弥陀之类也。馀皆可解。论如实义下。第
四圆了也。文二。今初。和会权实色法。引等目王三昧
经为例者。如上所引。游摩竭等。是也。注具不可说佛
刹尘相者。华严云。具十莲华藏世界海微尘数相。然
一世界海。自有十不可说佛刹尘数世界种。一一种
复有不可说刹尘数世界。故云尔也。论而传法下。二
释成本义。经中自有三段。一正释论。二诸馀下。例馀
经。谓说诸经时。诸大菩萨及胜上机。皆见净土真身。
三由随下。标秽所以。但缘就劣者。所见以接凡下故。
结集云。在舍卫国王舍城拘尸那等也。

△疏释曰下。
大文第三。印定论文也。不假别议。三种定量中。此以
圣言为定量故。不假更立道理别为议论矣。皆诠殊
胜等者。十本之经。余皆遍览。觉其殊胜。故有斯言。但
以文义繁博。不可一一指出。学者自取。转读评察。即
见微妙幽深殊于诸教矣。瓶注不遗等者。华严说。若
如来具足。注于法雨。非法云地菩萨不堪领受。如娑
卷四 第 548b 页 X09-0548.png
竭罗龙王所降之雨。唯大海方受。今意云。如海顿受
娑竭罗大雨。渐渐潜流四天下地。大菩萨顿受如来
佛地圆觉等法。结集流转。渐沾群品。乃至今日。我得
闻之。学之修之。且如帝王降敕宰臣亲受。天下将士
百姓不得一一亲领。及乎须下州府。则一切皆闻。上
来总是大文第三。以论具释竟。

疏问华严下。第三转难也。

▲第四答大圣下通释。


第五然佛化下。总结也。注云鞠多等者。即优婆鞠多。
欲见老尼问佛在化仪。尼称老病出迎不得。请自入
房。因推门。翻钵中油数滴。尼答化仪云。佛在世时。六
群数入我房。不翻涓滴。大德。今威仪若此。比佛在时。
可知优劣也。注乳味不如水味者。育王经说。育王常
供养诸圣僧。上座食见乳稍多。育王向言。乳若多食。
恐生疾患。上座云。此乳何力不及世尊在世时水。今
佛灭后。一切精淳皆沉地下。育王曰愿见佛在时水。
上座展手地下取水。育王尝之。实过于乳。信知福人
灭矣。能事随灭。百年尚尔。况今去圣将二千年。最更
淡薄。况于灭极。铁为上严。稗为上味。如起世等经说。

▲疏然一部下。第六显要也。由此经圆顿理趣恒规。
况说处殊常。常情多惑。若因疑而退。则宝山空回。若
怀疑而听。亦难见玄趣。以疑渴浑于心水。故应具以
论释扫荡疑云。疑云既卷。则觉性天空。曹月孤悬。义
星罗列也(释疑竟说处依真自下正释文)

卷四 第 548c 页 X09-0548.png
圆觉经大疏释义钞卷第四(之上)
圆觉经大疏释义钞卷第四(之下)
终南山草堂寺沙门 宗密撰

疏宝性法界者。宝性论佛性论胜鬘经。皆有诸藏。或
四种。或五种。其文小异。其义不殊。今就五种言之。一
如来藏。在缠含果法故。二自性清净藏。在缠不染故。
三法身藏。果位为功德法所依故。四出世间上上藏。
出缠超过二乘菩萨故。初二就凡位说。次二就圣位
说。五法界藏。谓通因果。外持一切染净有为。故名法
界。内含一切恒沙性德。故名为藏。此义宽通。今光明
藏。既与圣凡同体。故当此义也。故华严经。叹普贤等
海会菩萨。亦云入法界藏智无差别。彼疏释同此也。

疏起信心真如者。彼论虽于一心说二义。然心真如
总相门。非别相门。然亦该收别尽故。论云。心真如者。
即是一法界(即无二真心为一法界。此经云不二随顺。是一义耳)大总相。法门
体。所谓心性不生不灭。释曰。既是总相法门。即尘沙
无漏因果德用之本也。上引二论。皆是出大光明藏
之体也。疏诸佛众生本源者。后段经文即说。法性土
者。唯识所说四土之一。馀三者。谓自他受用及变化。

疏常寂光者。即天台约智论所说。四土之一。馀三如
悬谈释之也。疏常光者。此复有二。一如诸教说。项佩
卷四 第 549a 页 X09-0549.png
圆光。长一寻也。二即光明遍法界。疏放光者。此即群
机有见不。见对机而说。有放不放。如法华经从眉间
白毫相中放光。照东方万八千世界。靡不周遍。疏然
通与光数无量者。华严经不思议品曰。一切诸佛。有
无边际无量解脱。示现无量大神通力。又如来现相
品云。世尊知诸菩萨心之所念。即于面门众齿之间。
放佛刹微尘数光明。(列十名云云)一一复有佛刹微尘数
光明。以为眷属。如是等文遍于一部。疏或六者。如意
天眼天耳宿住他心漏尽。五该外。漏尽唯圣。通于大
小。或十者。一他心通。二无碍清净天眼通。三宿住随
念通。四知尽未来际神通。五无碍清净天耳通。六无
碍体性广大神通。七善分别众生言音通。八出过无
量阿僧祇色身通。九一切法无量名字神通。十一切
法灭尽三昧通。疏此云正思等者。海东元晓法师。造
论。释金刚三昧经。初释题目中三昧云。于中有二。先
释。后简。古师说言彼(彼西域也)名三昧。此云正思。今谓在
定时。于所缘境。审正思察。故名正思。如瑜伽言。三摩
地者。谓于所缘。审正观察。心一境性故。问定应是静。
静住一境。云何乃云审正思察。思察之用应是寻伺。
云何说定为思察耶。答若守一境。即为定者。惛沉住
境。应即是定。若正思察是寻伺者。邪慧推求。应非寻
伺。当知思察有其二种。若通邪正意言分别。名思察
者。即是寻伺直是分别。二若唯审正明了缘境。名正
思察。是名定用。而非寻伺。定通分别及无分别。故以
卷四 第 549b 页 X09-0549.png
审正。简彼寻伺。又住一境。亦有二种。若住一境。昏迷
闇昧不能审察。即是惛沉。若住一境。不沉不浮审正
思察。是名为定。故以思察。别彼昏沉。是故当知不以
住移简别定散差别之相。何以故。捷疾之辨。虽速移
转。而有定故。迟钝之念。虽久住境。而是散故。今金刚
三昧。名为正思察者。无正不正。亡思非思。但为别于
分别邪正。又不同虚空。无思所以。强号为正思耳。三
昧之名。略释如是(故注云如晓公说也)疏无漏无明等者。无漏则
一切称性净法也。谓出世三乘因果等。若人若法。此
属圣也。无明则一切颠倒染法也。谓三界六道惑业
苦等。此属凡也。论既云皆同真如性相。即知凡圣同
体。故引论释也。然迷悟染净等法。本末分析。有同有
异。今则同也。至下文中。广令远离虚幻境界。及灭影
像。坚持禁戒。住定修慧。随顺觉性。以净觉心。修习三
观。乃至三期道场礼忏等。即约异也。故论具云。复次
觉与不觉。有二种相。云何为二。一者同相。二者异相。
同相者(染净二法同以真如为性。真如以此二法为相)譬如种种瓦器。(喻染净法)
此皆微尘性相(器以尘为性。尘以器为相)如是无漏(始本二觉)无明(本末
二不觉也)种种业幻(此二皆有业用显现。而非实有。故云业幻。此等合种种器也)皆同
真如性相(以动真如门。作生灭门中染净二法。更无别体。故云性也。真如亦以二法为相。净相
可知。其染相者。下文具云。但如无明而勋习故。即有染相也)是故修多罗中。依此
义。说一切众生本来常住入于涅槃。菩提之法。非可
修相。非可作相。毕竟不得。亦无色相可见。(诸佛何故现报化种
种色耶。故下释云)而有现色相者。唯是随染业幻所作。非是
卷四 第 549c 页 X09-0549.png
智色不空之性。(并是随众生染幻心中。变异显现也)以智相无可见故
(非是可见之法)异相者(牒名)如种种瓦器各各不同(喻也下合云)
是无漏无明(总指)随染幻差别(别明无漏法也)性染差别故(是无
明法也。以彼无明。迷平等理。是故性自差别。诸无漏法顺平等性。直论真性。则无差别。但随染法差别相。故设
无漏法有差别耳。)疏华严亦云如心等者。此是夜摩偈赞品。
觉林菩萨所说之偈。明具(具真妄心)(唯生灭识)唯识也。此是
晋译之文。若取唐译。即下半云。应知佛与心。体性皆
无尽。(上半同也)今略示之。谓次前偈云。心(德相心也)如工画师。
(总相喻也下别明染法也)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
便次此偈。彼疏释。以心例佛也。谓如世五蕴从心而
造。诸佛五蕴亦然。如佛五蕴。馀一切众生亦然。皆从
心造。然心是总相。悟之名佛。成净缘起。迷作众生。成
染缘起。虽有染净。心体不殊。佛果契心。同真无尽。妄
法有极。故不言之。若今依于旧译云。心佛与众生。是
三无差别。(此疏引晋译经者。要證佛与众生皆同一心无别也)此则三皆无尽。
无尽即是无别之相。应云心佛与众生。体性皆无尽。
以妄体本真。故亦无尽。是以如来不断性恶。亦犹阐
提不断性善。若约一人。心即总相。佛即本觉。众生即
不觉。乃本觉随缘而成此二。为生灭门。二体性无尽。
即真如门。随缘不失自性故。馀义至下平等义中。再
引备释。以后一偈云。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是人
则见佛。了佛真实性。(谓妄取诸法则不知心行。若知心行普造世间则无虚妄。便了
真矣也)疏月上经者。初二句證圣同。后一句證凡同。第
三句即所同之体。即證光明藏也。圣皆證之故。云觉
卷四 第 550a 页 X09-0550.png
一法。凡不自知。故但指同。如下但言觉地不云住持。

疏十方诸等者。圆顿宗中。法报不分。通为毗卢遮那
佛故。身心智慧十力四无畏等。皆同一也。然十方国
土。皆有如来。各皆法报不分。今但言一者。法界融摄
主伴无碍故。随举一佛为主。馀则为伴。一一皆然。故
彼经十玄门中。有主伴圆融具德门。谓诸佛。约体。则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相即自在门也)约用。则一入一切。一切
入一。(一多相容门也)今云同共一相。即当一切即一入一之
句也。问若尔诸佛互相见不。不相见即乖主伴。(可知)
见即乖圆遍。(此佛外别有佛即成分限故)答通有四句。谓主主不
相见。伴伴不相见。主伴伴主。即互相见。互相见者同
遍法界。约用互相容故。互不见者各遍法界。约体互
相即故。体用无碍故。相入相即重重无尽。成唯识说。
自性身土体无差别。自受用身土。虽各变不同。而皆
无边不相碍障者。以彼定分法报体别故。但作此说。
既无主伴重重之义。岂免前两重妨难。由此习法相
宗人。于诸佛自受用身。相见及不相见二义之中。至
今各执一义。诤竞未决。以彼宗教所说理未尽故。

疏本觉真理名如等者。且依藏和上论疏。约理智略
为此释。若广释者复有五义。一就理显。谓法性名如。
出障名来。二唯就行。瑜伽云。言无虚妄。故名如来。涅
槃三十。亦同此说。(即树提长者父之亲友。赞佛云〔如来云长者〕如来世尊。于一切法知
见无碍。故名为佛。发言无二。故名如来。断烦恼故。名阿罗诃。世尊所说终无有二也)三理智合
说。转法轮论云。第一义谛名如。正觉名来。正觉第一
卷四 第 550b 页 X09-0550.png
义谛故名如来。此与成实大同。(彼论云。乘如实道。来成正觉。以如实道亦
通万行。故言大同。即非全同也)四离相说。般若云。如来者。无所从来。
亦无所去。故名如来。五融摄说。谓一如无二如。若理
(第一义)若智(当第二义)若开若合(合即第三义。开即第四义各说)无不皆如。
故名为如。如外无法。来亦即如。如是来者。是真如来。

疏本觉心地者。地能生成。住持万物。万物依之而生。
依之而住。诸教。无明智慧及本心源。皆以地为喻。喻
无明者。根本无明。能展转生成诸见及烦恼业行果
报。(论中云云)故胜鬘经说。根本无明。为无始住地也。喻智
慧者。本业经说十地。地地名为持。持百万阿僧祇功
德。亦名生成。生成一切因果。故名为地。世亲十地论
云生成佛智住持故。喻本心者。即如来藏心。虽非染
净。能生一切染净故。胜鬘楞伽起信宝性。皆说如来
藏是生死及涅槃因。谓清净不变心体。迷之则随染
缘。生起一切有漏因业。悟之即随净缘。能生一切无
漏因果。如地各随种子。生成甘苦药。草等故。达磨宗
云心地法门。梵网经亦有心地法门品。品中云。是一
切众生之本源。是一切菩萨之根本。今云本觉心地。
意在此也。经中但云觉地。以就诸佛同住光藏三昧
不二境中。称性之智。不见染相。但是本觉故也。注论
云一切众生者。如世人正迷东作西时。东元是东。不
曾移动。以喻正迷真作妄时。真元是真。不曾生灭。故
云常住入涅槃也。净名亦云。众生即寂灭相不复更
灭。今经中。正约此义。云众生清净觉地也。疏妄不能
卷四 第 550c 页 X09-0550.png
染者。曰此觉地即心真如故。非妄所染也。论云从本
巳来。一切染法。不相应故。疏凡不知同者。如数十人
同一华堂睡梦游行。山险虫兽。惊恐奔走。或见枷锁
种种诸苦之类。一半先觉。见未觉者。同一华堂安隐
之处。不曾出游。其梦者元不知同。自认种种惊怖忧
苦之相。华堂喻大光明藏。先觉者喻一切如来。但见
在梦境中者。喻众生。一一配法。其义可明。

疏三总明称体中二。一直销文。二别释义。初中言凡
圣身心者。以第二段中与凡圣同体。故此总故。二类
身心皆寂灭也。以圆觉为本际者。流出真如菩提涅
槃等故。种种幻化。皆从其中生故。随体圆满者。下云
觉性遍满圆无际故。当知六根遍满法界等。虚空小
者。彼经云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生死涅槃为二
者。准净名不二法门品。皆约二法说不二也。

▲疏又
依报下。别释义也。文二。一别释不二。如文可知。若更
广之。谓于一切法体有无不二。于义则常无常不二。
于行则苦乐不二。于教则世出世不二。于谛则真俗
不二。于道则邪正不二。于化则权实不二。

△疏然凡
圣下。二别释解等。文二。一正释。二结胜。初中五。一约
各随相。二互相望。三约法性。四依真心。五出圆融。初
各随相中。言佛平等者。唯约佛。巳如问明品云十方
诸如来同共等。(如上所引)次唯约众生。六道虽差。皆三杂
染。无不迷真执妄。既皆具十二有支。故平等也。疏若
生佛下。二互相望也。生佛对说。平等之义。有二意。谓
卷四 第 551a 页 X09-0551.png
异时同时。今此互望。即是异时。(同时义在后法性中)文二。一具
配列。文皆所知。疏此约三世下。二以教释。即别示义
相。此是涅槃经本有今无偈之意也。彼经四处出此
一偈。初第十经。因文殊腾纯陀心疑。疑佛常住。以得
见性力故。若见佛性而为常者。本未见时应是无常。若
本无常。后亦应尔。如世间物。本无今有。有巳还无。如
是等物悉是无常。以是义故。诸佛菩萨声闻缘觉。无
有差别。尔时世尊。即说偈言。本有今无。本无今有。三
世有法。无有是处。诸佛菩萨。声闻缘觉。亦有差别。亦
无差别。次第十七。因迦叶难佛无所得义。举佛先说
本有之偈而问。佛答。本有者。我昔本有无量烦恼。有
无量烦恼故。现在无大般涅槃。本无者。本无般若波
罗蜜。无般若波罗蜜故。现在具有诸烦恼结。(此释上半)
有沙门婆罗门若天若魔若梵若人。既言如来去来
现在有烦恼者。无有是处。(此释下半)至二十七。因说一切
众生定得菩提故。说定有佛性。而实未有三十二相
等故。我说此偈云云。至二十八。因明食为命因非食
即命。故说此偈。释曰。四处大同而意小异。彼论判答
迦叶处云。为二乘说不谤大乘。(随相是三世有法故)若为大乘。
是谤大乘。(涅槃真性非今有法)次判偈云有二意。一破邪义。谓
外道小乘。上三句是邪小所立之法。第四句总非云
无有是处。二立正义。谓本有今有。过于三世。是名正
义。以从初发心至得涅槃一果无异。不依生因。不依
灭因有则清净。凡不能染。圣不能净。(上皆论释)清凉大师。
卷四 第 551b 页 X09-0551.png
先辨诸家解释乖理。然后以论释疑云。(诵云纯陀见同相。不见别
相。文殊见别相。不见同相。故疑)约缘始会。似本无今有。涅槃之性。不
属三世。智契此性。同性是常。何得难言有始必终是
无常耶。纯陀疑遣矣。若通文殊疑者。文殊见是不见
同故疑。谓见三乘迷悟差别。今同二乘无常尽灭。即
无差别。此名见异。生疑云。何不见同。不见同无三世
故。今答云契无三世。一得永常。何得同于二乘无常。
无三世性。则无差别。会与不会则有差别。上根一闻
二疑顿遣。中下未悟。迦叶起悲。梵行品中。因无所得。
问佛。佛举八段。每段之中。皆悉结云三世有法无有
是处。斯无得矣。二十七二十八经文。亦是三世因缘
之法。随相而说。若随相取。即无是处。释曰。上来判释。
理无不尽。次当解释。今疏用意。案十七经。本有今有
皆得约妄。本无今无并约真故。故我本有烦恼。(指昔世也)
今无涅槃。(昔日现行为今)本无般若。(亦昔世也)今有烦恼。(亦昔现行)
以尔者。约佛昔因故。至二十七经。则云众生过去断
烦恼因缘。今见佛性。则是真法。本无今有故。纯陀生
疑。正约世尊因见佛性本无今有为难。是知若真若
妄。皆通本有今无本无今有故。疏唯清凉取断经意
及彼论意故。约生佛相望真妄并说。又十七经。诸佛
昔说故。即以佛昔时为本。亦云昔时为今。例于众生。
则以今时为本。亦以今时为今。如佛昔有烦恼无异。
皆是影略。今疏取断意。则以昔时为本。现在为今。言
烦恼佛则本有今无者。以佛昔为凡夫。则有烦恼。(以昔
卷四 第 551c 页 X09-0551.png
为本)今成正觉故无烦恼。(以即日为今)言众生则本无今有
者。约性净故。本无烦恼。(以源为本)约客尘故。今有烦恼。(以妄
现行为今)言菩提则众生本有今无者。亦约性净菩提本
有。为客尘之所覆故。迷真起妄。无有證得菩提。故云
今无耳。言诸佛则本无今有者。约圆净菩提者。未修
成云本无。今巳修得故云今有。(生佛本今皆同上配)上来巳显彼
偈上半。疏约迷悟异下。释偈下半。然准论意。三句皆
于第四一句。拂去上三。方为真性。今疏以第三句总
牒三世。第四句遣之。故云下半颂性。取文小异。念是
论意。云何约迷悟异等。谓迷时有妄。非是无真。悟时
见性。性非今有。故生公云。但是我始会之。非照今有。
照不在今。即是莫无为大。既云大矣。所以称常。是知
迷悟虽异。涅槃之性。三世不迁。湛然常住。会即符契
同彼性常如。始觉同本。无复始本之意。何得难言有
始有终。则纯陀之难遣矣。此上一义。虽似傍来。涅槃
玄旨于是乎见也。又以荷泽曾答真一法师此问。宗
中学者。多爱论之故。为具经论之意释也。疏若以性
净下。三约法性。即同时平等也。文二。一标。三十一亦
异。正是前偈下半之意。以杂三世性故。现今平等。言
不妨迷悟之殊者。即涅槃论来后。融其性相。令离断
常。论云若本有今有。则是常见。若过三世。则是断见。
若二义相待。成离断常。是中道义。意云若相外有性。
性为断识。性是定常。故离迷悟。无别真性因。我乖常
故有三界无常因。解无常之实性。故成常智。二理不
卷四 第 552a 页 X09-0552.png
偏。照与之符。其犹悬镜高堂万像斯鉴。言是故三乘
亦有差别亦无差别者。即涅槃文殊领解性无二故。
故差别。迷悟浅深故有差别。文殊之疑遣矣。二疑既
遣。迦叶之疑亦去。馀如上论。疏众生寂灭下。二释亦
一亦异与于亦有差别亦无差别之相。言众生寂灭
即是法身者。生不异佛。法身随缘。名曰众生。佛不异
生。则无差别矣。次言寂灭非无之众生恒不异真而
成立下。一对明无差别不碍差别。寂灭故无差。非无
众生故不碍差。恒不异真。成上寂灭也。而成立者。成
上非无众生也。随缘非有之法身。恒不异事而显现
者。随缘故佛不异生非有之法身。则不碍异生。恒不
异事者。成上随缘也。而显现者。成上非有之法身也。

疏又如下。四依真心也。前凡圣同体科中。巳全偈引。
上约性净说者。以理为佛。以事为众生。约本觉法身。
以为佛故。故但成二法。今则以报化之身始觉之佛。
此佛亦在生灭门中。皆是有为事相。若各注凡圣之
相。则生佛迢然。今以令是真心为生为佛故。经云三
无别也。又此偈据清凉疏。亦约生佛与心互望而释。
然约同时互望。不同前约三世。言互望者。由此三法
各具二义故。谓心有染净二义。佛具应机称性二义。
众生有达性感佛二义。各以初义。成随相无差。各以
后义。成顺性无差。疏是故染净下。总以融结。疏况称
性互收者。五况出圆融。上但事理无碍。巳是难思。馀
经容有。此则事事无碍。唯华严及此经观成中意。疏
卷四 第 552b 页 X09-0552.png
如是解下。第二结胜也。地者。生成住持义。巳如前说。
然就法有三。一无明住地。二佛菩萨智地。三平等心
地。心地是总。馀二是染净别。若会归性。则皆平等。故
前引经云是三无差别。

疏二称真现土中。二收四门。标引可见。言净土者。离
染皎洁曰净。凡圣可居曰土。璎珞经云。土名贤圣所
居之处。是故一切众生。一切贤圣。各有自居果报之
土。若凡夫住五阴中。为正报土。山林大地为依报土。
初地圣人亦有二土。一实智。二变化云云。疏初中然
土虽下。释义相上二。一开合。谓初说三土。二开三为
四。三合四成二。四融二为一。前二即唯识第十意。然
初说三者。依三身故。报有自他。故为四身。四身还依
四土。论云又自性身依法性土等。至下第四身立一
异中。当具引释。疏统唯二种。谓净与秽或性与相者。
摄四为二也。诸经论中。皆有于此两种之二。先摄上
四为净秽者。乃有多义。一前三皆净四中。有净有秽
则三类半为净。半类为秽。二前三为净。以他受用。断
分别障。巳證真如。故得名净。变化皆秽。设有七珍。秽
众生住故亦非净土。三后二皆秽。仁王经云。三贤十
圣住果报。唯佛一人居净土故。而生公说。有形皆秽。
无形为净。则唯法性为净。若尔自受用土岂称秽耶。
今此以冥同真性。不可说其形量大小。则同净摄。二
摄前四为性相者。略有二门。一法性为性。馀三皆相。
二自受用土。冥同真性。亦可名性。馀二唯相。第四融
卷四 第 552c 页 X09-0552.png
而为一。则净秽性相。三土四土无不圆融。即华严及
此经意。故云有异馀宗。疏云又一质不成下。第二研
穷即融摄矣。因上第四义故。略为此融。然东晋安庄
云。本有三句。无有质不成。清凉加此句。以成二对。谓
净秽域绝不可言一。理唯一果不可言异。冥同性空
不可言有。随缘成立不可言无。然一为遣异。无为遣
有。然其释中。一亦约理。实则一义有其二种。一约理
一。二约事一。如自受用。十方如来。同有净土。不可言
无。而得称一故。疏故形夺下。然上略举四句。一向遮
过。实则即异即同。即有即无。若互相形夺。则一异两
亡。有无双泯。若圆融无碍。则即一即多。即无即有。有
是无有。无是有无。多是即一之多。一是即多之一。有
无即事理无碍。一多兼事事无碍。由此重重故。华藏
刹海一一尘中皆见法界。

疏出体中八微。地水火风色香味触。凡诸色法乃至
微尘。皆具此故。小乘不达唯心。计为实故。疏唯心者。
从多而说。然法性土。亦即真如。后三皆是力无畏等
一切功德。无漏五蕴。自利后智利他后得。相应心品。
而为体也。疏分性相者。初一是性。后三皆相。定不相
即故。疏融摄者。如下第四段中所说。然净名揩疏。出
净土体。总分为二。一约如来。二约菩萨。初有五种。一
法性土。以真如为体。二实报土。力无畏等一切功德
无漏色蕴为体。(彼文云总持国等)三色相土。摄境从心。自利
后智为体故。佛地云最极自在净识为相。四他受用
卷四 第 553a 页 X09-0553.png
土。摄境从心。利他后智为体。(三四皆云约相。则四尘五尘为体。若摄相归性。
一切皆以真如为体)五变化土。同他受用。若约菩萨。亦五。一二
分得而出体同前。三色相有漏土。摄境从心。本识为
体。四色相无漏土。摄境从心。自利后智为体。若约相
则四尘五尘。五变化土亦同前也。若摄相归性。亦一
切真如为体。此释虽有摄相归性之说。亦与上融摄。
之义不同。详之可见。

疏三方便者。是修因义。谓明有何因缘而有净土。文
中二。一通辨。二别辨。初本起者。唯华严世界成就品
中云。十种因缘故。一切世界海。巳成现成当成。今以
次四。后三即属下别辨中收故。通相本起中。唯有三
巳。言本起者。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世界。无始巳来。本
常此生起成就。故云本起。故彼经前总标此十十世
界起具因缘。十者。经云。所谓如来神力故。(一切净秽国土。皆是
如来通慧力。或为物而取。拟将普应。佛应统之。皆称佛土。故彼经说华藏海佛所严净而内含净秽之相然就
佛言之。无国而不净也)法应如是故。(梵云达磨多。此云法尔。亦云法性。法性则本识。如来
藏身。为所依持。恒顿变起外诸器界。问何以诸佛众生起于刹土。答法应如是。不可致语。故云法尔也。谓法尔
如是藏识变起故)
一切众生行业故。(业有善恶。国有净秽。故净名以万行为国。又云。
众生之类是菩萨净土。谓法性虽一。随业成异。佛随异类。取土摄生故。涅槃微善。观经三心。皆土因也。次下四
种因皆别明也)
一切菩萨成就一切智所得故。(自受用土因。大圆镜智之
所成故也)一切众生及诸菩萨同集善根故。(变化土因。凡圣同居故)凡
一切菩萨严净国土愿力故。一切菩萨成就不退行
故。(上二皆他受用土因。上句则约地中净土愿。此句则八地中净土分。上四即当后别辨中出世上上巳去
万行为方便等也。故疏此门不取。此后三因。约融摄说印当下八地巳上一向净清矣)一切菩
卷四 第 553b 页 X09-0553.png
萨清净胜解自在故。(八地巳上大海为酥酪。大地为黄金。染净自在。以胜解印持心
变故)一切如来善根所流。(语因中也)及一切诸佛成道时。自
在势力故。(明果用也)普贤菩萨自在愿力故。(成与不成。常能融摄。又前
妙觉。此是等觉。其法法通为诸土之体)诸佛子。是为略说十种因缘。若
广说者有世界海微尘数。然随宜下。通伏难。伏难曰。
上既云通于净秽。何名佛土。故此通云佛应等。疏若
就行致下。别辨者。即生公意。彼注净名经云。行致净
土。非造之也。造于土者众生类矣。十四科中。释彼义
云。问云何致而非得耶。答夫称致而体为约假虽获
非巳。释曰。谓因化而得。故名为致。谓佛修万行。直趣
真极。不取色相他受用等因化众生。遂以大悲。为约
取土故。故行致既因万行而致于土。必招净也。疏然
净有二下。别显其相。展转开之。乃成四重。皆以方便
为因。清净为果。第一对中。言以六行为方便者。谓忻
上净妙离。厌下苦粗障。故以色无界。而为净土。疏此
复二种下。第二对二乘净土。即悬谈所说。方便有馀
土也。疏二出世上上净下。第三对。文二。一总。二别。今
初也。疏胜解者。如上别十因缘中第八文也。印持万
境。随心改变。故净名云随其心净。即佛土净。弥勒般
若偈云。智习唯识通如是取净土。疏万行者。如净名
直心等六度。(文云。宝积当知。直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不谄众生来生其国。菩提心是
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大乘众生。来生其国。布施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能舍众生来生其国云云。乃至智
慧也)观经三种三心及十六观。并涅槃经生不动国之
因等皆如别卷。疏实报七珍者。净识所现矣。疏此复
卷四 第 553c 页 X09-0553.png
有二下。二别也。疏一者未极下有四。今初。一直指未
极。疏故仁王下。二双證极。未极即彼经菩萨品。波斯
匿王赞佛。此前一偈半云。觉法无相遍法界。三十生
尽智圆明。寂照无碍真解脱。大悲应现无与等。湛然
不动常安隐。光明遍照无所照。三贤十圣住果报。唯
佛一人居净土。在文易了。若璎珞经。亦云。佛子。土名
一切贤圣所居之处。(云云如上引)乃至初地圣人。亦有二
土。一实智土。前智为住。后智为土。二变化净秽经劫
数量应现之土。乃至无垢地土。亦如是一切众生。乃
至无垢地。尽非净土。住果报故。唯佛居中道第一法
性之土。是故我昔在普光堂。广为一切众生。说净土
门。以上二经。唯佛为净。疏未极之中下。三别释未极
也。即第四对。文云。一纯。二杂。初言永绝累者。即生公
净土义云。未来绝形累者。故须托土。以自居八地巳
上。永绝色累。照体独立。神无方所。土复何为。意云八
地巳上。净无生忍。得色自在。舍于分段。永绝色累。一
切世间出世间心。悉不现前故。故照体独立。称性普
周故。故神无方处。神即心神。而云神者。神万物而为
言也。故神无方而无体。既无色累。故其土相难以名
目。疏七地巳还等者。二杂。言未出三界者。未舍分段。
故。无漏观智。有间断者。即六地巳下。若至七地。观无
有间断。依十地经。六地巳下为染。八地巳上为净。七
地亦名中间。亦可名染。亦得名净。或非染非净。今取
染义。故非纯净。疏若依瑜伽下。第四对权教简定。以
卷四 第 554a 页 X09-0554.png
分权实。若依之言。对后简辨。非蹑前也。言初地方为
净者。亦不妨上纯杂间不间义矣。疏然约圆教者。始
自发心事友。终至成佛。皆严净国土之方便。

疏四身土中。谓自性身依法性土等者。应先说能依
身。后方释所依土相。能依身者。即唯识第十所说。在
别卷中。兼随文略注解巳。今此务在销文。便明所依
土也。疏中所释。亦皆唯识之文。然取意撮结。今却具
之。须以论解疏也。彼论云。又自性身。依法性土。虽此
身土体无差别。而属佛法。相性异故。(以佛是相义。为功德法所依止
故众德聚义二身自体故。法是性义功德自性故。能持自体故诸法自性故体为土。义为身)此佛
身土。俱非色摄。虽不可说形量小大。然随事相。其量
无边。譬如虚空遍一切处。(上皆释疏两句)自受用身。还依自
土。(还随自受用土下二身随自土亦尔。非离身别有名土故如枢要记)谓圆镜智相应
净识。(释一句)由昔所修自利无漏纯净佛土因缘成就。
(中间二句即所修之行故。疏但以所修字摄之)从初成佛。尽未来际。相续变
为纯净佛土。周圆无际众宝庄严。自受用身常依而
住。(上皆疏文。皆引下论。以成之矣)如净土量。身量亦尔。诸根相好一
一无边。无限善根所引生故。功德智慧。既非色法。虽
不说形量大小。而依所證及所依身。亦可说言遍一
切处。(然此功德随所依身。智慧随所證如。亦可说云遍一切处)他受用身亦依自
土。(疏但标三身。巳总摄了故无别标)谓平等智大慈悲力。(疏唯一句此下用论
皆缘上知)由劣所修利他无漏纯净佛土因缘成熟。随住
十地菩萨所宜(十地经说。十地各有分量大小。广如彼说。唯是百佛百叶华佛。见百。三千
大千世界)变为净土。或小或大。或劣或胜。前后改转。他
卷四 第 554b 页 X09-0554.png
受用身依之而住。能依身量亦无定限。若变化身。依
变化土。谓成事智。大慈悲力。由昔所修利他无漏净
秽佛土因缘成熟。(以化土中有净有秽。非他受用土。故云净秽。他受用土。法乐义增。同
自受用化土虽复说法。神通增故立变化名法乐义微〔比〕佛地论广说)随未登地有情
所宜。化为佛土。或净或秽。或大或小。前后改转。佛变
化身。依之而住。能依身量亦无定限。自性身土。一切
如来同所證故。体无差别。自受用身及所依土。虽一
切佛各变不同。而皆无边。不相障碍。馀二身土。随诸
如来所化有情。有共不共。

疏后广释者下。文二。一依佛地正立。性虽一味下。解
妨。即正答前问也。谓与身为性名法性身。与土为性
名法性土。即三身土之真性也。未失一味。疏智论云
下。二以诸教释成。文三。一非一非异释。二非有非无
释。三诸佛同證。初中二。一引智论。佛者是觉人。有灵
知之觉。今第一义空。与之为性故。名为佛性。非情无
觉。但持自体。得称为法。今真性与之为性。故名法性。
故结云假说能所而实无差。疏唯下。二引唯识也。亦
为證前即第十论之文。自性身依法性土。虽此身土
体无差别。而属佛法。性相异故。此佛身土。俱非色摄。
虽不可说形量小大。然随事相。其量无边。譬如虚空
遍一切处。释曰。此文兼證后段如空。论文易了。谓法
性属佛下。是疏释论。然唯彼疏云。佛义是相。为功德
法所依止故。众德聚义故。二身同体故。法是性义。功
德自性故。能持自性故。诸法自性故。体为土义。相为
卷四 第 554c 页 X09-0554.png
身义。此云意云属佛是相。属法是性。直语所依名土
故。云体为土义。以能依名。为法性身故。云相为身义。
今疏意小异。谓佛有觉义。故名属佛。土无觉义。但持
自性。故名为法。言性随相异者。身土约相。则有二别。
所依之性则无差别。今以无差之性。随有差之相。故
云性随相异也。疏又云此身土下。二约非有非无释
也。言然随事相其量无边者。以变化等三身三土事
既无边。与之为性。岂有边耶。既如虚空。故能遍至一
切色非色处。疏故华严下。二引华严也。具云普贤身
相如虚空。依真而住非国土。此则约普贤境界。显佛
身也。云如空者。但證遍一切处义。若据佛身既非顽
凝。即不同虚空故。彼经回向品。又云。解如来身。非如
虚空。于一切处。令诸众生积集善根悉充足故。前明
自利。此明利他。疏一切如来下。三诸佛同證也。疏二
唯大智下。乃至第七门中。文皆可解。疏我此土净而
汝不见。即净名第一。如前所引。众生见烧净土不毁。
即法华经。具云众生见劫尽。大火所烧时。我此土安
稳。天人常充满。色即是如。相即非相。此义引大品等
经身土事理交互依持。结前生后。然结前者。结前三
文。成上三义。谓引净名。成第二当相。即是功德身。土
即具妙土庄严。通自他用。二引法华。成智法身。土亦
通性相。智所现身土者。若大圆镜智。现自受用身。平
等性智现他受用身。成所作智现变化身。此三身融。
则三土亦融。变化即他自受用皆悉不毁。我土不毁
卷四 第 555a 页 X09-0555.png
即自受用。天人充满即他受用。在灵山即变化。三义
引大品色即是如来一义相即。以即法性相通诸土。
即法性身与色相义无碍。依性相无碍。是故云事理
交互等。空生后四句。其色相言。通于报化身。自受用
报皆色相故。具足应云。一色身依色相土。二色身依法
性土。三法身依色相土。四法身依法性土。若以单对
复。成六句者。应云一色身依色相法性土。二法性身
依色相法性土。三法性色相身依色相土。四法性色
相身依法性土。第五有一俱句。谓法性色相身依法
性色相土。六则是性相无碍之身。依性相无碍之土。

疏此上通诸大乘者。结前生后。生后唯属一乘华严
之宗。结前不出法性色相之身土及四身四土之义
故。谓一及四唯法性。二三法相及如智色。五六具上
诸义。亦不出如智等。七八方具事理无碍故。上八门
不出事理无碍。实教之宗。故云通诸大乘。即同教一
乘义也。故此下二方是事事无碍法界。别教一乘宗
也。疏九通摄三种世间等者。如彼八地中十身。即三
种世间故。十身者。众生身。国土身。业报身。声闻身。缘
觉身。菩萨身。如来身。智身。法身。虚空身。三世间者。一
即众生世间。二即器世间。三通上二。从四至九。皆智
正觉世间。或二乘菩萨亦通众生世间。其虚空身即
冥三世间同一体也。由此故。得合为一大法身。若彼
经云。以虚空身。作众生身。依国土身。作业报身。作声
闻身。作缘觉身。作菩萨身。作如来身。作智身。作法身。
卷四 第 555b 页 X09-0555.png
是为虚空身。馀九皆尔。其如来身。既具菩提身愿身
化身法身智身等十。则有百身千身。一一类身。复各
摄多。故云尔也。又如虚空之言。合法身智身。即是真
身。即真而现。于何不具矣。疏十上分权实等者。为简
深浅。以分权实故。亦八非实不摄权。亦非真实。如说
海水异于百川不摄百川非海水矣。随义布列。有十
不同。得意而谈。一一融摄。疏上言土有下。二五重土
也。即别分土相。谓前三如智。有离合之殊故。分出三
身。其所依土。唯一法性。馀可思准。

疏次销文下。又二。一直销本文。二前凡圣下。对前以
释。疏约境释者。悲智所缘之境也。谓修智求大菩提
运悲化众生也。疏有了悟者。约心有顿悟。地前有比
观。登地有现观。虽云了悟之觉。非依主释。以了悟即
是觉故。而言之者。为简佛果觉故。下云之情。亦然。疏
馀缘虑者。地前虽悟解而未證故。登地出观散心是
情虑故。八地巳上三细未除。习气流注故。流此约心
释者。谓上约所求所化。皆是所对。非巳当体故云境。
今约自能悟及情虑。故云心也。亦可对上佛果众生
此当悲智之心也。谓以觉智。求大觉果。以能缘悲情
度众生也。疏求菩提之有情者。其义可知。然亦有断
萨埵之勇猛。谓于大菩提勇猛求故。亦约能所。疏大
法等者。法华云必说大法。又云。演大法义。下文云。末
世众生。将发大心求善知识等。證大道者。真觉性。大
行者二利故。若约位说者。信即十信。解即十住。发即
卷四 第 555c 页 X09-0555.png
十回向大愿之心。證即见道。行即修道。趣即八地巳
上无功用自然。流入萨婆若海。

疏二别列有文二。一通释。二别释。初中四。一总标。意
言。圣人无名为物立称者。庄子云。至人无巳。神人无
功。圣人无名今约利生。无名而强立名耳。多依行德
者。多是不唯之义。谓亦有因姓。如慈氏等。亦有因所
求神。如世亲等。亦有因父母。如声闻中鹙子等。然依
行德立名者偏多矣。问既依行德。而诸菩萨行德皆
具。何以成别。故次云随宜别标也。楼宜不同。所表各
异云千差等也。如观其音声。皆得解脱。名观世音。悲
悯众生。名为常惨。手中雨华。便名华手等。又如经偈。
无厌大悲未曾舍。即金刚爱菩萨。见行小善便称美。
即金刚善哉菩萨。无住檀施等虚空。即金刚宝菩萨
之类是也。疏此等下。二别指十二。即在文所列也。疏
良以下。三明解而复问之竟。疏今各以下。四显别释
之仪。言穿凿者。孔安国注论语云。孔子在陈。思归欲
去曰。吾党(乡党)之小子。狂者进取于大道。妄作穿凿。以
成文章。不知所以裁之。我当归以裁之耳。疏梵语讹
者。大品云满尸利。亦讹略也。疏此云妙德者。准华严
宗。此菩萨表三灭门。谓一名妙首。表能信之心。故华
严十信会中十菩萨。皆同名首。谓觉首财首等故。文
殊即妙首也。观察诸法三昧经云普首。阿目祛云濡
首。无量门微密经。名敬首。皆有首字者。信是万行万
德之头首也。二名妙吉祥。佛地经云。一切世间亲近
卷四 第 556a 页 X09-0556.png
供养咸称赞故。名妙吉祥。真谛云以恒寂静。于怨亲
中平等利益。不为捐恼。名为吉祥。(上生经疏引)三圣观说。表
能起行愿之解。次下即释。三名妙德。表能證真理之
大智。诸经多云法王子者。如王太子无等双故。今释
云智德深妙。总含三意。以此经文略义广。但一处说
文殊。巳含三义故。疏龙种尊者。智论引首楞严说。疏
摩尼宝积者。央堀经云。是北方常喜世界欢喜藏摩
尼宝积佛。诸有闻者敬礼。蹄令种种事业皆为吉祥。
慈恩上生经疏云。未来成佛。名为普现。疏三世佛母
者。慈氏语善财云。文殊师利。常为无量百千亿那由
他诸佛之母。释曰。无有一佛不从般若波罗蜜生。文
殊主般若故。疏释迦师者。放钵经。但云昔为释迦之
师。今云岂独者。即处胎经云。计我成佛身。此刹为最
小。座中有疑故。舍胎现变化。我身如微尘。今在他佛
国。三十二相明。在在无文现。本为能仁师。今乃为弟
子。佛道极广大。清净无增减。我欲现佛身。二尊不并
立。此界现受教。我刹见佛身。下取意引。佛刹名无碍。
佛名等升仙尊。(结云)我身濡首是。(濡首是文殊之别名)又云刹立
名究竟。佛名大智慧。亦结云我身濡首是。释曰。然权
实有其二释。一本高迹下。即文殊是也。三本下迹高。
即圆教菩萨。十信满足。于无佛世。八相成佛。教化众
生。是也。疏影响华严下。彼经名号品云。尔时世尊。知
菩萨心之所念。各随其类。为现神通。现神通巳。东方
过十佛刹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金色。佛号不动智。
卷四 第 556b 页 X09-0556.png
彼世界中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与十佛刹微尘数诸
菩萨俱。来诣佛所。到巳作礼。即于东方。化作莲华藏
师子之座。结跏趺坐。至光明觉品中。佛放足轮下光。
照此三千界百亿阎浮。乃至色究竟天。其中所有悉
皆明现。其百亿阎浮中。悉有世尊。坐莲华藏师子之
座。悉以佛神力。东方各有一大菩萨。名文殊师利。与
十佛刹微尘数菩萨。来诣佛所。(九方各然。菩萨名各别)尔时。一
切处文殊师利菩萨。各于佛所。同时发声。说此颂言。
颂有十也。(其说偈者但言文殊。不言九菩萨也。展转〔下〕皆然)此光明过此界。
一一照东方十佛国土。(九方亦尔)一一世界。皆有百亿阎
浮。一一类前。乃至展转。倍过二十六节。至不可说不可
说世界。一一类前。其后十六节经文。但于第十重类。
结其十重经。一一有一切处文殊师利。说十颂。总为
百颂也。故云一切咸见也。疏劝善财者。即华严六十
二说。文殊于福城东古佛塔庙处。说普照法界修多
罗。城中优婆塞。优婆夷。童子童女。各五百来集。文殊
于诸童子中。偏观善财。知宿生事巳。为说一切佛法。
慇勤劝喻。增长势力。令其欢喜发阿耨云云菩提心。
复为众生。随宜说法。然后而去。善财闻巳。一心勤求
阿耨云云菩提。说偈悔往忻来。愿求慈诲。文殊如象
王。回观善财。告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巳发阿耨菩
提心。复欲亲近诸善知识问菩萨行修菩萨道。亲近
供养诸善知识。是具一切智最初因缘。是故于此勿
生疲厌。疏印无言者。即净名经。具如五教中顿教处
卷四 第 556c 页 X09-0556.png
说。可捡叙之。疏答光明者。涅槃第二十一(南经十九)高贵
德王品说。因琉璃光菩萨欲来。先放光。佛问文殊。文
殊初入第一义。答云。世尊。如是光明。名为智慧。即是
常住之法。无有因缘。云何佛问何因缘故有是光明。
广明无因缘竟。佛印许了。末后云世尊亦有因缘。谓
因灭无明。则得炽然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光明。疏
谈般若下。谓诸大乘经中。佛说玄妙之理。多与文殊
问答。文殊多以第一义。反质世尊。世尊皆印如是。遍
诸大乘。其文甚多。又文殊所说法处。多须般若深旨。
亦别有文殊般若经。故三圣观。配主般若。疏权实下。
宝积二十六七。疏三圣圆融观者。清凉所制。先明二
圣三对表法。一普贤。即所信如来藏。(理趣般若云。一切众生。皆如来
藏。普贤菩萨自体遍故。初会即入如来藏身三昧故也)文殊即能信之心。(佛名经说。
一切诸佛。皆因文殊而发心故。善财始见发大心故)
二普贤表所起万行。(上下经文
皆云普贤行故)
文殊表能起之解。(慈氏云。汝先得见诸善知识闻菩萨行。入解脱门。皆
是文殊力故)
三普贤表所證出缠法界。(经云。身相如虚空故。善财入其身故。
善财见之。即得智波罗蜜者依体起用故)
文殊表能證大智。(本所事佛。名不动智故。常
为诸佛母故。再见文殊方见普贤者。显其有智。方證理故。故古德名后文殊。为智照无二相也)然此
二圣。各皆融摄。谓依体起行。行能显理故。三普贤而
一体。信若无解。信是无明。解若无信。解是邪见。信解
真正。方了本源。成其极智。极智反照。不异初心故。三
文殊亦是一体。故前总为妙德也。又二圣亦互相融。
如理思之。疏究真妄等者。是即信之解。解穷之智。融
信解智三。为一文殊也。疏徵幻法等者。是从体起行。
卷四 第 557a 页 X09-0557.png
称理之行。融体行理三。为一普贤也。疏三普眼至贤
善者。但寻前后经文。疏文自见。各以法门。为各各之
照著。

疏三总叹下。此一段疏有三。一总明大意。于中。初二
句标。从崇德故下。牒释。谓周易上系云。易其至矣乎。
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注云。穷理入神其德崇也。兼济万物。其来
广也。今借此语者以穷理入神。同菩萨照真理始觉合本。是成正觉之义。故云进齐佛果也。兼济万物。同菩萨
大悲利化。普贤行愿经说。菩萨以大悲为根。即利他是菩萨行。众生无边故。菩萨行无尽故云行称法界也)
智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注云。智以崇为功。礼以𢍉为用。)盛德广业。
大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言虚心外身
者。老经云。圣人治。(说圣人治国治身也)虚其心(除嗜欲。弃乱烦)实其腹
(怀道抱一。守气养神)弱其志。(和业谦让)强其骨。(爱精重施髓满骨坚)又云。后其
身。(先人后巳)而身先。(天下教之。先以为长)外其身。(薄巳而厚人)而身存。(百姓
爱之如父母。神明祐之如赤子。故身常存。上皆河上注也。今借其言者。谓菩萨虚旷其心。智绝能所。忘身为物
一向利他故也)。

▲疏今此下。二正销此文。言但叹主伴等者。但
字有二意。一者但总相略叹。不一一别列行德。虽不
别列。巳含在总中。二者但显智德高深。顿齐佛果。是
崇德之义。略无大悲利物广业之文。既云同佛。即不
住生死涅槃。必具二利深广之德。故但言同住佛平
等会。则巳叹万德矣。疏发扬正宗者。此释主伴同佛
之义。不取但字之意也。缘此经文至简至略。故于处
众二成就中。便当发起之序。故从前凡圣同体。乃至
此因果同会。融通无二。方显圆觉。故云发起。疏各随
所宜者。此一切经叹普贤文殊。与华严所叹。通局全
卷四 第 557b 页 X09-0557.png
殊。胜劣天隔。盖是各随经宗而显也。如世有一人。而
备多艺。或向文章侪流之中叹之。或向毬𢐟社中叹
之。乃至如是等所叹。其调各别。疏必具主伴者。谓华
严中。每举一法。必具一切。如普贤入毗卢藏身三昧
时。尽法界十方国土所有微尘。一一尘中。一一佛前。
皆有世界海微尘数普贤。亦入此一切诸佛毗卢遮
那如来藏身三昧普贤之身。又云。尔时普贤菩萨。即
从是三昧而起。起时即从一切世界海微尘数三昧
海门起。或放一光。即以佛刹微尘数光明。而为眷属。
或说一修多罗。即一切修多罗为眷属。事事皆尔。以
性无分限。一一融通故。注外徒众者。如法华说。或显
多众。或十或五。乃至三二。或单巳者。注内法行者。如
净名云。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善心诚实男。慈悲
心为女。法喜以为妻等。疏法性会者。一一皆是法界
缘起之众也。

▲疏然此序下。三总重释序分。即随宗
所显也。故清凉云。应随教之深浅。以显如是不同。释
序分疏文竟。

圆觉经大疏释义钞卷第四(之下)
卷四 第 557c 页 X09-055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