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卷三 第 513c 页
圆觉经大疏释义钞卷第三(之上)(终第八修證阶差门)
终南山草堂寺沙门 宗密撰

疏第三陈隋下。四教也。于中二。初立。后判。初中。天台
传云。陈隋二代三帝门师。谓陈朝一帝即是后主。
隋有二帝。即文帝炀帝。炀帝为晋王时。即请为菩萨
戒师。终于炀帝之时。故云陈隋二代。天台山名。举处
辨人。僧名智顗。帝为立号智者。美其德也。即南岳思
大师弟子。故娄虚舟侍即云。自佛教东流。秘密斯阐。
思大师之所證。智者大师之所弘。故思大师一见。便
云昔日灵山同听法华。宿缘所追今复来矣。呈心云。
非汝不證。非我不知。师资传芳。具如传记。缘此疏中。
每因辨顿渐权实教理。数引四教。故此叙之。文中二。
先正立四教。后通相料简。前中。四教即为四别。每教
皆有三。即一立名。二所诠。三所被。其四教所诠。即四
种四谛。一生灭四谛。二无生四谛。三无量四谛。四无
作四谛。广如释华严四谛品疏及净业菩萨章中。略
如次下即释。今初。三藏之名如注所释。更有妨难。如
此章末具有通释。疏明因缘下。因缘之言通于四教。
因缘故生灭。因缘故即空。因缘故假名。因缘故中道。
因缘为主。故四教皆带因缘之言。生灭四真谛理者。苦
以逼迫为义。集以增长生死为事。道以除患为功。灭
以累尽为名。有苦可知。有集可断。有灭可證。有道可
修。迷则苦集生而真道灭。悟则苦集灭而正道生。有
可生灭。故云生灭四谛。苦定是苦等。故得名真。疏正
卷三 第 514a 页 X09-0514.png
教下。鹿苑初转法轮。拘邻五人见谛成道等。但有小
乘得道。未有大乘得道。故云正教小乘。傍化菩萨者。
智度论云。佛于阿含中。虽为弥勒授记。亦不说种种
菩萨行故。菩萨于□为傍也。

▲疏二通教等者。即以
同释通。故法华云。我等同入法性。肇公云。三乘同观
性空而得道也。即三兽渡河。一水无二义耳。疏明因
缘等者。从缘生法无性即空。非色败坏然后云空。亦
不要析故破云即空。若约中论偈四句。初教即因缘
所生法。此教即空。我说即是空。第三亦名为假名。第
四亦是中道义故。此云因缘即空。空无生四真谛理
者。第二重四谛也。谓解苦无苦。名为苦谛。解集无和
合。名为集谛。解灭无灭。解道无道。四谛性空。本无生
灭。不同初教有可生灭。是大乘初门者。简非深极。言
初门者。以空遣妄有。未彰钞有中道义故。正为菩萨
者。双明二空故。傍为声闻者。初以空门。遣荡小乘执
心。令渐通泰。故云傍通。注大品等者。双證名及所被
机。既三乘当学。故是通教三同禀也。二乘既学。即傍
为也。云何欲得三乘当学般若。如云了法无生名般
若。若有声闻学无生。便云一切诸法皆悉空寂。无生
无灭。无大无小。无漏无为。如是思惟。于严土利他。不
生喜乐。但欲趣寂。故成声闻乘。若闻无生。知从缘生
故无生。从缘灭故无灭。无生无灭因缘常理。如此学
者成缘觉乘。若闻无生。便知一切诸法本自不生。今
则无灭。即生灭而无生灭。故不碍于生灭。灭恶生善。
卷三 第 514b 页 X09-0514.png
悲智兼济。成菩萨乘。同学一无生而成三乘故。若欲
成自乘。当学无生般若。又如无所得是般若。罗汉得
之。实无有法名阿罗汉。缘觉得之不得缘相。菩萨得
之心无挂。以无所得能得菩提故。岂三乘同禀般若。
以此义推。则三乘人同学二空也。而云等者。具云。欲
得缘觉乘。当学般若波罗蜜。欲得菩萨乘。当学般若
波罗蜜。此明般若能成一切道果也。难曰此通别教
名。依智论共般若不共般若。以何立不。二名共教。二
名不共教。而云通别耶。答曰。通则上通则圆。下通二
乘。远近俱通。共但共小。得近无远。故名通耳。别有二
义。不名不共。次下当释。又通者。教理智断行位因果
皆通。深浅不同。于此般若。唯共于浅。教通者。三乘同
禀。因缘即空之教。理通者。同见偏真之理。智通者。同
得巧度一切智。断通者。菩萨界内惑断见思同也。行
通者。见修无漏行同也。位通者。从乾慧地乃至辟支
地佛位法同也。因通者。九无碍同也。果通者。九解脱
二种涅槃果同也。通义虽八因教方知。故名通教。馀
教例知。

▲疏三别教下。文中分二。先正释。后不名下。
通妨难。初中因缘假名者。当论第三句无量四真
谛理。即第三四谛。言无量者。若无量相。非诸声闻缘
觉所知。集灭道各有无量相等。如菩提树等之数及
华严四百亿十千之数。疏不名不共下。二通妨难。初
牒疑情。谓有一难言。既言别即不共。便是智论不共
般若。何不名为不共教耶。故此释云兼欲等也。以别
卷三 第 514c 页 X09-0514.png
有二义。一不共二乘。非不共佛中道圆教之理。二历
别不融。故名为别。若云不共。不兼后义。故云兼欲简
非圆故。疏以一因下。出非圆之相。一因迥出者。对他
显别。不同通教三乘通修。今一通出离。迥超二乘。亦
离二边。以显中道故。一果不融下。当法明别。于中。言
一果不融者。明果别。谓三德三身各不融故。不能一
德一切德等故。历别而修者。当体以明因别。修布施
时非戒等故。初地不知二地功德等故。不得因果圆
融者。因果互望不融。不能因谈果海果彻因源故。

▲疏
四圆教者。所诠中。略无作四谛之言。言不思议因缘
二谛中道者。即中论第四句亦是中道义。而言不思
议者。佛性中道故。又因缘即空。不可作因缘思。即似
故。不可作空思。即中故。不可作二思。即一而三。即三
而一。为不思议因缘二谛。即真俗二谛。为欲成中道
之义。故云二谛。不云四谛。言中道者。即非一义谛。是
为三谛义也。又融二谛。即是中道。不似通教多约真
谛别教多约俗谛。言事理具足者。通多约理。别多约
事。圆中举事。乃是即理之事。举理。乃是即事之理。无
理不明。无事不具。言不偏者。谓非偏真。又不滞一边
故。不别者。谓不应别。必须融摄故。馀义如前大意合
离中辨。疏最上利根者。即圆融之机故。华严晋译经
云。显现自在力。为说圆满经。无量诸众生。悉受菩提
记。即当新经七十三也。文云。佛为说修多罗。名圆满
因轮。偈中云。彼佛知众根将熟。而来此会化群生。显
卷三 第 515a 页 X09-0515.png
现神变大庄严。靡不亲近而恭敬。佛以一音方便说。
法灯普照修多罗。无量众生意柔软。悉蒙与授菩提
记。义则大同。文有小异耳。注教理智断行位因果皆
别皆圆者。谓别圆各有教等八事。别教八者。一教别。
谓恒沙佛法别教菩萨不通二乘。二理别。藏识有恒
沙俗谛之理。三智别。道种智也。四断别。三界外尘沙
见修无明断也。五行别。历劫修诸波罗蜜自行化他
之行也。六位别。谓三十四心伏无明是贤位。十地发
真断无明是圣位。是位别也。七因别。无碍金刚之因
别也。八果别。解脱涅槃四德异二乘也。圆中八者。一
教圆。正说中道言教不偏也。二理圆。中道即一切佛
法也。三智圆。一切种智也。四断圆。不断而断无明惑
断也。五行圆。一行一切行也。六位圆。从初住一地具
足诸地功德也。七因圆。双照二谛自然流入也。八果
圆。妙觉不思议三德之果。不纵不横不并不别。故云
圆也。则教等皆圆。

疏然此四教下。第二通相料简。于中四。一立教所因。
二彰其所释。三用四仪式。四通立名难。今初。然依中
论三观之偈。而用此偈。有三重不同。一则一教之中。
各成三观。如前大意合离中辨。二四句各配一教。如
向立教中明。三离合用之。以成四教。如今文是。如云
从假入空。义同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从空入假
者。义当亦为是假名。以连第二空句故。从假入中者。
义当亦是中道。义以连上假名句故。今合初二句。成
卷三 第 515b 页 X09-0515.png
初二教。通用四句。为别圆两教。言从假入空析体异
者。谓观因缘假有之法皆悉空寂。云何知空。若云色
者。唯五根五境及无表。此十一色合成色蕴。故色蕴
空。又于此中。一推徵。谓一眼色从八微生。假合成色。
折至极微。都无实色。故曰色空。此名析法成藏教也。
若云因缘所生。即无自性。举体即空。不须析破。故净
名云。色性自空。非色败空。体达此色有来即空。故云
体法明空。有通教起也。疏从空入假等者。即三观逦
迤。故成别教。谓先观真谛本来空寂。出观入俗涉有
化生净佛国土等。故云从空入假。由入假故。又多流
散。次观中道。动寂无二。远离空有动寂二边。三观不
在一时。故名别教。疏三观一心中得有圆教起者。即
空即假即中。即一而三。即三而一。非先非后。非一非
三。亦如前文大意合离中第四义说。

▲疏又此四教
不局下。第二辨其所释简异馀师。馀师或云。般若是
空教。法华是中道教。涅槃是常住教。此是圆教。此是
偏教。局定一经。今则不尔。故云一部之中容有多故。
而言容有者。不必皆具。谓每部经中。或唯一教者。或
二或三或具四者。且如净名一经。自具四教者。经云。
诸仁者。是身无常无强无力无坚。速朽之法。不可信
也等。即藏教也。迦旃延章云。不生不灭是无常义等。
即通教也。富楼那章云。无以秽食置于宝器。无以琉
璃同彼水精。大非小分。即别教也。须菩提章云。不断
淫怒痴。亦不与俱。不坏于身。而随一相。不灭痴爱。起
卷三 第 515c 页 X09-0515.png
于明脱等。皆即圆教。故具四也。涅槃亦具四馀。或三
二一。不能一一繁引故。彼师说诸经。于四教有兼。但
对带等四类也。具如别卷引说。

▲疏又更以四种下。
第三用四仪。或复成八教。谓一顿教。二渐教。三不定
教。四秘密教。初教。即华严经。初成顿说故。二即始从
鹿苑终至双树。三乘一乘并称为渐。若约化法。顿教
摄二。谓同及别。渐教具四。谓藏通别圆。然初顿渐二
教。本是刘虬所立。以南中诸师加于不定。添成三教。
后不定秘密二教。即于前不定教中开出。而与前不
定不同。谓此从一音异解中。分成此二。净名云。佛以
一音演说法。众生各各随所解。普得受行获其利。斯
则神力不共法。释曰。若互相知。名为不定。谓各闻不
同。即所说不定也。谓闻大者知彼闻小。闻小者知彼
闻大。故名不定。故注云互知也。若互不知。即名秘密
故。注云互不也。谓若闻大乘者不知彼人闻小。小即
于闻大者为秘密。闻小不知彼闻大。大即于闻小者
为秘密。此之二教所说化法。俱通藏通别圆故。顿中
唯二化法。馀三具四教法。是故以化仪取。华严之圆
是顿中之圆。法华之圆是渐中之圆。渐顿之仪二经
则异。圆教化法。二经不殊。大师本意。判教如是。又詺
圆教。亦名为顿。故云圆顿止观由此。所谓华严名为
顿顿。法华名为顿渐。以是顿仪中圆顿渐仪中圆顿
故。

▲疏初对外下。第四通立名难也。谓华严刊定记
慧苑法师。与作四种过失。一滥涉大乘失。以大乘亦
卷三 第 516a 页 X09-0516.png
有三藏。应名三藏教故。二大无三藏失。彼不名三藏。
应非三藏故。三特违至教失。彼云不得亲近小乘三
藏学者。有小乘言简异大乘故。明知三藏不唯属小。
四有不定失。以小乘诸部有不立三故。如经量部。但
立经律藏故。有立五藏。成实三外立于杂藏及菩萨
藏。故有此四失。今为通之。文三。一通滥涉大乘失。二
通特违至教失及不定失。三通大无三藏失。今初对
外道等者。外道亦说戒定慧法。佛初出世说法。一一
对彼翻破。故立真正戒定慧三迢然。各有行相。以诠
三故便名三藏。其外道法中戒定慧。及佛法中戒定
慧。各有行相。如别卷说。

△疏故智论下。二通特违至
教失也。既出三藏名之所据。则兼證非滥涉大乘之
失。谓大小乘论。同立此名。故滥涉之失不在于巳。又
亦通得不定之失。即三难皆通也。言智论者。文云。三
藏中(小乘也)明法空为大空。摩诃衍中(大乘也)明十方空
为大空。更有馀文。不能具引。成实者。文云。我今正明
三藏中实义。法华所言小乘三藏学者。以罗什译经
多依智论。小乘三藏为欲成文(文句备也)二言双指。此尤
證小乘是三藏学者。何以言特违至教。但责其小心
耳故。

△疏通教意融三故下。三通大无三藏难。为释
后三不名三藏所以。谓大乘虽有三藏。各有融拂等
义。故不立名。非无其体。言通教意融三者。融至空寂。
故云法句经云。戒性如虚空。持者为迷倒。(佛戒)若学诸
三昧。是动非坐禅。心随境界流。云何名为定矣。(拂定)
卷三 第 516b 页 X09-0516.png
智无得。方名真智。般若无知。如智双寂等。(拂慧)皆是意
融三也。疏别教依一法性而显三者。以一法性谈之。
亦不得迢然有别。一一法门。不离法性故。论云。以知
法性无染。离五欲过故。随顺修行尸罗波罗蜜。(戒也)
知法性常定体无乱故。随顺修行禅波罗蜜。(定也)知法
性体明离无明故。随顺修行般若波罗蜜(慧也)(等于诸经)

疏圆教三一无障碍者。即三而一。即一而三。非唯一
体统之。一字之中摄三皆尽。一行尚具一切。何况三
耶。上释大乘不名三藏竟。然清凉大师。于四难外。更
有难有通。又四教各有四门。并如别卷引说。

疏此师立义下。大文第二判也。此则别通圆别二教。
定其去取。以攸判诸经云。华严是兼。兼别教故。以见
华严就登地巳上约寄行位行布为别义故。是则迷
其行布。谓为别教。但取圆融。以为圆教。虽成二教。各
失一边。合而融通。方成了义。是华严宗。由行布圆照
二互相摄故。如华严疏行位中辨。若与之者。则名异
义同。故无大过。若夺之者。则失华严本意。故今不取。
是故。此段定其去取。馀义广在四教中。要者巳辨了
立五教中文三。一标。二释。三判。疏第四华严下。一标
也。华严宗主贤首者藏和上也。则天圣后谥号贤首。
后疏钞中每云贤首。即是此也。当今天下。新旧二疏
大行。皆依藏和上义门宗旨。大师造探玄记二十卷。
释晋译经。又造华严宗中杂要文卷广略三十馀本。
又造诸经论疏十馀本。言别章者。谓教义分齐三卷。
卷三 第 516c 页 X09-0516.png
广明五教行相法数。

疏初即天台下。二释也。文三。一明立意也。以见天台
立名招难。故此直名小乘。其所摄法。不异于彼。故即
也。但不收六度菩萨。故唯云小。六度权教入大乘始
教分中故。此意如别卷说。疏以随机故等者。正明佛
设此教之意。以凡夫外道邪正不分(对外道也)真妄浑滥
(对凡夫也)佛若使说了义。云一切皆真。即此等何因改心
悔过。故说诸法染净定别。善恶云泥。令知善净可忻
恶染可厌。知彼贤圣胜妙。自觉凡夫过患。发心立志。
修因證果。故云随机等也。随他悟者。义如前说。

△疏
然其所说法教下。二辨所诠也。言七十五法者。谓五
类法中有多少故。于大乘百法中。阙二十五也。谓心
法唯一(阙七)心所有法四十六(阙五)色法同有十一。不相
应行法十四(阙十)无为法三(阙三)故成七十五也。其中名
义亦有小异。具如俱舍所说。在别卷中。讲者捡叙。注
虽阿含等者。如前所引。无是老死。(法空)无谁老死。(人空)
不明显者。虽有此言。不具释故。于处处文更不说故。

疏唯依六识三毒建立染净根本者。明所依根本。然
小乘计生死根本。虽有多义。略举其三。一计色心。如
顺正理仑第八说。经部师计。以现在色心等。为染净
因。意云。如大乘中第八为所薰故。二者三毒为因义。
如大乘能熏故云阿含经文。贪恚愚痴是世间本。谓
以三毒为因缘故起于三业。三业因缘故起于三界。
是故有一切法。故中论十二因缘品。亦云。众生痴所
卷三 第 517a 页 X09-0517.png
覆。为后起三行。以有此行故。识受六道身。三者合取
二义。同有能所熏。方流转故。若尔焉异大乘。然似参
经意而不同者。谓以六识为所熏。非第八故。纵说赖
耶。但有名字无体义故。能熏又非七识。故全不同。今
疏意取第三。而略于色字。但举所熏六识能熏三毒。
巳成流转因故。色法非本故。

△疏未尽法源等者。
三结成不了。由不了故有多诤论。部执纷然。注就佛
意即通下释疑。疑云。教是佛说。何以不了。此释云。就
佛说有之时。元是即空之幻有。即真理之随缘。故云
通。然以随机故。名言之中。即含隐而说也。随言执理
者。如十地论遮云。随声取义。有五过失。(一不正信。二退勇猛。三诳
他。四谤佛。五轻法)言随相执体者。如闻说乾城水月等名。便
谓实有。

疏二始教下。文三。一正立。二辨所诠。三总结。初言第
二等者。合深密二三两教。为此一教也。第二时教但
明于空。空是初门。第三时中普演三乘。如法华云。初
以三乘引导众生。故深密两时并名始教。云何空是
初门。法鼓经中。以空门为始。以不空门为终故。彼经
云。迦叶白佛言。诸摩诃衍经多说空义。佛告迦叶。一
切空经是有馀说。唯有此经是无上说。非有馀说故。
若尔彼第三时。既非明空之教。合是无馀之说。何得
名初。以未显一极故。特由此义。加分教名。有不成佛。
故名为分。

△疏广说法相下。二辨所诠也。以诠相多
说性少故言法相宗。削繁录数者。百法论题云。本事
卷三 第 517b 页 X09-0517.png
分中略录名数。言一百者对前显胜。言小说法性对
后彰劣。百者。谓色有十一。心法有八。心所有五十一。
不相应行有二十四。无为有六。故成百数。(于前七十五中。加二
十五。谓心法加七。小乘一意识故。心所五。不相应行加十。无为加三)下八识章中。当自
列释。言性即相数者。说真如法性。乃是百中六无为
数。

△疏决释下。三结也。又显胜前。前云未尽法源故
多诤论。多诤论者。二十部异。今云少诤者。但十师之
殊。然对后无诤论。此又是劣。

疏三终教下。文三。一正立。二所诠。三合结两教。今初。
所言终者。终于始故。谓随前机。或先以空义。或先以
相义。初诱导之。后以中道实理。终竟成之。故云终教。
以始教中无实果故。复言实者。疏文自释。

△疏少说
下所诠也。言少说多说等者。然大小乘法相所诠法
义。于根源则略。枝流则广。如说染法。俱舍。于起业相
及业系苦果三界六道依正之相甚广。唯识。说六识
中二执二障亦甚广。第八识三细乃至所依根本则
略。其本始二觉三大及真如门乃至一真心源之义。
浑不分析行相。若起信。则于此等。开章广辨。其六尘
障执之义。皆略而说之。其起业受果。但列之而巳。都
不解释。故知法性宗所说。本广而末略。馀皆例知。由
此应成四句。一法性终教。本广末略。二大小乘法相。
末广本略。三顿教中非本非末。四圆教中全本全末。

疏相亦归性者。如说五蕴。五蕴即空。空即法性。文云。
三世五蕴法。说名为世间。彼灭非世间。如是但假名。
卷三 第 517c 页 X09-0517.png
又云。有诤说生死。无诤说涅槃。生死与涅槃。二俱不
可得。又如说心。心即离念。法界一相。华严云。华藏界
海法界无差别等。其文非一。故此宗中非不有相。但
意显性以为玄妙。令物达此速證菩提故。无诤论者。
起信智度宝性等论。皆无诸师诤竞之异。

△疏上二
故下。合始终二教。为一渐教也。以终唯终于始故。亦
可小乘互名渐之始教。究竟终成佛故。

疏四顿教。文三。一正立。二所诠。三通妨。今初又二。一
当法立名。不生即佛者。即心本是佛。妄起故为众生。
一念妄心不生。何为不得名佛。故达磨碑文云。心有
也旷劫而滞凡夫。心无也刹那而登正觉。华严云。法
性本空寂。无取亦无见。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疏
不依地位渐次下。二对他受称不同。文二。初正释。谓
不同二三之渐。不同第五之圆。故此三立名。则圆顿
义异。不同天台圆是即顿。注思益下。引二经。思益文
显易了。楞伽经是第四。语略而未周。如别卷具列而
释。

△疏总不说下。辨所诠也。唯辨等者。但诸经中。一
向辨真性处。即属顿教。一切唯是妄想者。八识心王。
尚无定差别。况心所从心所变。岂皆有耶。心生种种
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故。论云。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
有差别。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是故一切法。
从本巳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
无有变异。唯是一心。故名真如。以一切言说假名无
实。但随妄念不可得故。疏一切法界唯是绝言者。又
卷三 第 518a 页 X09-0518.png
佛前真性辨离言真如故。论次文即云。言真如者。亦
无有相。谓言说之极。因言遣言。此真如体无有可遣。
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无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
当知一切法不可说不可念。故名真如。言一切法界
者。界即性义。以一切法性皆离言故。名无得物之功。
物无当名之实故。理本无言故。理事交彻。不可作事
理说故。说名名不可尽。不可以一名詺故。理圆言偏
不及故。即实相故。疏五法至都遣者。即如楞伽说也。
虽明五法名相妄想正智如如。五皆空寂。何者。谓迷
如以成名相。妄想是生。悟名相之本如。妄便称智。则
无名相。妄想唯如智矣。智因如立。智体互空。如从智
明。本来常寂。故并空矣。况八识约事。皆缘生性空。因
有我法。说二无我。我尚叵得。无我宁存。故中论云。诸
佛或说我。或说于无我。诸法实相中。无我无非我。故
双遣也。诃教者。谓以心传心。不在文字故。劝离者。乃
有二义。一令离教。成上诃教。二令离法。法虽无量。不
出色心。离心心如。离色色如。故令皆离。则契心体离
念矣。毁相约境。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故。泯心约智。了
境相空。假称为智。相既不有。智岂有真。心境两亡则
皆泯绝。心无心相。即是安心。故说生心即妄。不生即
佛。言生心者。非但生于馀心。纵生菩提涅槃观心见
性。亦曰生心。并为妄想。念想都寂方曰不生。寂照现
前岂不名佛。故前引达磨碑云心有心无等。言心无
者。非了心空名无。乃是不生于了方名无耳。故经云。
卷三 第 518b 页 X09-0518.png
一切法无生。一切法无灭。若能如是解。诸佛常现前。
言如是解者。如不生解而无解相。非谓空解于不生
耳。疏亦无佛无不佛无生无不生者。重拂前迹。为迷
众生。言即心即佛。既无众生。何曾佛。故有偈云。平等
真法界。佛不度众生。对执佛言无佛。非谓是无佛。故
云无不佛矣。则遣之又遣之。若少有所得。皆是妄想
故。佛藏经第一云。舍利弗。乃至于法少有所得者。则
与佛诤。与佛诤者皆入邪道。非我弟子。又唯詺无佛。
以志真佛故。言无不佛耳。故华严云。性空即是佛。不
可得思量。若有生心。生心是妄。故说不生。佛尚不有
何有无生。作无生解。还被无生之所缠缚。故云无不
生矣。又一切法不生。则般若生。故云无不生矣。则生
与不生。反覆相遣。反覆相成。唯忘言者可与道合。虚
怀者可与理通。冥心者可与真一。遣智者可与圣同。
故引净名默住。以显不二是也。然净名第二。入不二
法门品。前有三十二菩萨。各说不二法门。后问文殊。
文殊言。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
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文殊问维摩诘言。我等各
自说巳。仁者当说。何等是入不二法门。时维摩诘默
然无言。文殊师利叹曰。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
言。是为真入不二法门。评曰。此有四节。谓诸菩萨。以
无二遣一。文殊以言遣言。净名以无言显理。文殊又
以言印无言。明言即无言非要离耳。委释在别卷。


疏问此若下。通妨难也。谓华严刊定记中。难藏和上
卷三 第 518c 页 X09-0518.png
云。上所引经。当知此并巳诠显理。复何将此立为能
诠。若此是教。更何是理。今为通此。故云顿诠此理故
名顿教。谓所诠是理。今顿说理。岂非能诠教耶。夫能
诠教。皆从所诠以立。若诠三乘。先小后大。先空后不
空。先相后性等。即是渐教。若诠事事无碍。即是圆教。
岂以所诠是理。不许能诠为教耶。何得难言更何是
教。迷之甚矣。又复难言。以教离言故。与理不别者。终
圆二教岂不离言。若许离言。总应名顿。何有五教。若
谓离说离言不碍言说者。终圆二教亦应名顿。以皆
离言不碍言故。今疏不救者。以贤首不如此立。何用
救耶。但用一句之言。诸难皆破。此公是藏和上弟子。
不得师意。故知形虽入室。智未升堂。亦由曾不参禅。
致使全迷顿旨别为一类者。然天台四教皆有绝言
之文。四教分之。故不立顿。贤首意云。天台四教绝言。
并令亡诠会旨。今欲顿诠绝言之理为一类之机。不
有此门。逗机不足。即顺禅宗者。达磨大师。以心传心
正用斯教。若不指一言以直说即心是佛心要。何由
可传。故寄无言之言。直诠言绝之理教。亦明矣。南宗
禅门正是此教之旨。北宗虽渐调伏。然亦不住名言。
皆不出顿教。故云顺禅宗也。

疏五圆教。文二。一正立之中一位即一切等者。一切
诸法一一称性。事事无碍故。十信摄五位者。因是即
性之因。故谈于果。果是即性之果。故彻于因。故梵行
品云。初发心时即得阿耨菩提等。

△疏所说唯是下。
卷三 第 519a 页 X09-0519.png
所诠也。略如释序中性起为相相得性融之文中所
说。广如普眼章法界观门中说。广如别卷法界章。然
五教中。第二既会合空相。相对料简便成六句。谓一
小乘唯相。二顿教唯性。三法相宗相多性少。四终教
相少性多。五空宗中非相非性。六圆教中全相全性。

疏然此所判下。第三判也。文二。一正判所立。二然更
从下。摄于馀五。文二。一标意。次初总为下。二正摄。文
四。一摄一音教。即收前罗什流支二师。通言一一同
圆者。谓应难云。既摄前四。何殊小乘及法相等。故今
释云。圆教摄四之时。一一同圆。尚非终顿。何况初二。
故注中举喻。意云。如海中百川滴滴皆具十德及百
川之味。不同江河虽千万里终无海中之一德。

▲疏
二者初一下。摄谶印二师二教也。

▲疏三者下。摄南
中诸师所立顿渐不定三种教及南宗三时教也。注
如次者。小乘始教终教也。前二者除终教也。以戒贤
第二第三两教同为此始教故。四是不定者。此中顿
教。是诸师不定教中顿教中。非第四五时。又诠究竟
常住之理。即是顿也。第五为顿者。此中圆教。是彼诸
师所立顿教也。

▲疏四者初是下。摄天台四教也。言
二中空是通教者。以第二始教中含空有二宗。今通
教是三三乘同修。体色即空。共般若教。与第二时空
宗相应。故为此配。疏相及三四皆是别教者。始教中
法相宗行布历别而修故。终教依一如来藏性于诸
法故(天台别教中云依一法性。而显戒定慧三故)顿教迥显真性。不融通
卷三 第 519b 页 X09-0519.png
相。故非圆也。上来多段不同。总是正辨权实竟。

疏巳知五教下。大文第二。非与此经相摄。于中二。一
结前生后可知。二今显此义下。开章正说。此中三门。
文相甚显。故不解之。义在注中故。今但略配三门之
注也。注诸佛依正等者。文二。一释彼摄此此不摄彼。
二若但约下。彼此相摄。(此摄彼者。同上一段故云分摄。彼摄此者而假皆摄故云
全也)注文中断我等者。亦二。一明此分摄彼。谓大小乘
法相。名义繁广。此经但举纲领。不具罗列。故云分也。
二然皆下。明彼不摄此。谓彼不说一切皆是圆觉妙
心故。注此经亦依等者。亦二。一释终教。二释顿教。

○第四分齐门中。文三。一蹑前标意。二今约下约论
正明。三诸教下约理结教。初中。染净法者。论中以反
流还源为净法故。顺流展转生起即是染也。又佛说
教本为染机。闻教展转翻之。即为净也。云从本至末
故者。若以一心真如为本。本即非染非净。若约根本
不觉为本。则本末俱染。今皆通之。但末唯是染。然佛
言教。唯以说此等诸法。但明识此法本末。以对教言
辞之自辨教之深浅分齐也。疏是心则摄下。论文具
云。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出世间
法。依于此心。显示摩诃衍义。尽摄世间者染法等也。
摄出世间者净法本也。即此圆觉普贤章中文也。经
标下。文殊章。初此二处文。皆是标为本义。又说下。亦
普贤中文。即前标指也。是然现起之言。虽通染净。若
从显胜配者。染法云起。净法云现。此一心既非染非
卷三 第 519c 页 X09-0519.png
净。俱为染净之本。故此指本。通云染净不起。末中即
展转唯取染矣。注然华严下。文二。一唯解华严法界。
二等论中欲究下。总辨三本。初中而彼疏者。即新经
普贤行愿品疏。亦清凉所制等者。等于次句。云相非
生灭。莫穷其始。宁见中边。迷之则生死无穷。解之则
廓尔大悟。即知互是为生起之本也。三义皆同者。皆
为染净之本。三法体一者。论中一心。即是此经中觉
心。及华严中一真法界也。

疏开二门者。此下皆是以义用之。非具写其文。具云。
显示正义者。(牒章)依一心法。有二种门。云何为二。一者
心真如门。二者心生灭门。(谓一如来藏心。含有二义。一约体绝相义。即真如门。
谓非染非净。非生非灭。不动不转。平等一味。性无差别。众生即涅槃。不待灭也。凡夫弥勒同一际也。二随缘起
灭义。即生灭门谓随薰转动成于染净染净虽成性恒不动正由不动。能成染净是故不动亦在动门。胜鬘中
不染而染等。楞伽云。如来藏。名阿梨耶识。〔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常无断绝等。馀如别卷)是二
种门。皆各总摄一切法(以真如是染净通相。通相之外。无别染净。故得总摄一切
诸法。生灭门中。别显染净。染净之法。无所不该故。亦总摄诸法。通别虽殊。齐无所遗。故云各摄)此义
云何。以是二门不相离故(如金全收器器亦全收金)疏即是一法界
下。论文先牒前章云心真如者。方指云即是等。(乃至境界
之相。皆全收论文)言一法界者。即无二真心。为一法界。此非
算数之一。谓如理虚融。平等不二。故称为一。依生圣
法故云法界。中边论云。法界者圣法因义故也。大总
相法门体者。二门之中。不取别相门。于中但取总相。
然亦该收别尽。故云大也。此一法界。举体全作生灭
门。举体全作真如门。为显此义。故云体也。轨生物解
卷三 第 520a 页 X09-0520.png
曰法。圣智通游曰门。所谓心性不生不灭者。释上法
体。谓随妄不生。约对治不灭。又修起不生。处染不灭。
故摄论云。世间不破。出世间不尽。一切诸法等者。谓
妄执者云。现见诸法。差别迁流。云何乃言性无生灭。
释云。差别相者。是汝遍计妄惜所作。本来无实。如依
眼病妄见空华。若离心念等者。疑者又云。以何得知
依妄念生。释云。以诸圣人离妄念故。既无此境。即验
此境定从妄生。又若此境非妄所作。定实有者。圣人
不见应是迷倒。凡夫既见应是觉悟。如不见空华谁
是病眼。唯是一心故名真如者。此文超越。今具续之。
谓次前文云。是故一切法。从本巳来。离言说相。离名
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
一心(结归法体)故名(依义立名)以一切言说假名无实。但随妄
念不可得故。注知是空华等者。缘论文。自此下至根
本不觉。正是此经宗旨始末所诠义之分齐故。每节
脚注经文。以配之。今则文殊章中文也。具云如来因
地修圆觉者。如是空华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
死。非作故无。本性无故。彼知觉者犹如虚空。知虚空
者即空华相。亦不可说无知性。有无俱遣。是则名为
净觉随顺。何以故。虚空性故。常不动故。如来藏中无
起灭故。无知见故。如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故。将
此对论详之。义势昭然同矣。

▲疏二者心生灭门者。
是上标列之文。今便以为此文之首。谓依下。论无谓
字。但先牒前章云心生灭者。便标云。依如来藏故有
卷三 第 520b 页 X09-0520.png
生灭心。释曰。谓不生灭心。因无明风。动作生灭。故说
生灭心依不生灭心。然此二心。竟无二体。但约二义
以说相依。如不动之水为风所吹而作动水。动静虽
殊而水体是一。亦得说言依静水故有其动水。当知
此中理趣亦尔。宜可思之。谓自性清净心名如来藏。
因无明风。动作生灭。故云依如来藏有生灭心也。楞
伽胜鬘俱同此说。此显真心随动故住生灭。非谓举
所依取能依。以此门中有二义故。能亦三大故。是故
通摄所依。亦入此门也。疏所谓不生不灭与生灭和
合者。即上如来藏清净心。动作生灭。不相离故。故云
和合。非谓别有生灭来与真合。谓生灭之心。心之生
灭。无二相故。心之不生灭。因无明成生灭之心。从本
觉起。而无二体。不相舍离。故下文云。如大海水因风
波动。水相风相不相舍离。乃至广说。此中。水之动是
风相。动之湿是水相。以水举体动。故水不离于风相。
无动而非湿。故风不离于水相。心亦如是。不生灭心
举体动故。心不离生灭相。生灭之相。莫非神解故。生
灭不离于心相。如是不离。名为和合。此是不生灭与
生灭和合。以是随缘门故。非是生灭与不生灭合。以
此非是问非真如门故。疏非一非异者。真如全体动
故。心与生灭非异。而恒不变真性故。与生灭非一。依
楞伽经。以七识染法为生灭。以如来藏净法为不生
灭。此二和合为阿梨耶识。以和合故非一非异。广如
论疏所说。疏名阿梨耶识者。从生灭者至此立名。皆
卷三 第 520c 页 X09-0520.png
全取论文。谓此生灭不生灭。即之义不一。辨之心不
异。目此二义不二之心。名阿梨耶识。或云阿梨耶识
者。但梵音楚夏耳。梁朝真谛三藏。就名翻为无没识。
唐三藏。就义翻为藏识。藏是摄藏义。无没是不失义。
义一名异也。疏注经五名等者。流通文云。是经名为
大方广圆觉。亦名修多罗了义。亦名秘密王三昧。亦
名如来决定境界。亦名如来藏自性差别。今引五中
之一名也。非谓第一之名矣。如来藏即论之一心。自
性即真如。差别即生灭。与论名虽异。而法全同也。注
及云种种下。即普贤章中之文。如前所引。所言等者
等取幻灭。觉心不动。不动即真如。种种即生灭。故配
此矣。

疏三依后门明二义者。疏家标举。由前真如门无展
转生起义故不开之。但依后生灭门开此二义。若依
论者。次前文云。此识有二种义。能摄一切法。能生一
切法(此识之中。以不觉熏本觉故。生诸染法流转生死。以本觉熏本觉故。生诸净法反流出〔经〕成于
始觉。依此二义遍生一切染净法。故云能生巳)。

▲疏一者觉义等者。具云(今具
写论文。兼便注解可采之销疏也)云何为二。一者觉义。二者不觉义。
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于妄念。显无不觉)离念相者等虚
空界(非唯无不觉之闇。乃有大智慧光明义等故也。屋空有二义。以况于本觉也)无所不
遍。(一周遍义也谓横遍三阴。竖通凡圣故)法界一相(二无差别义也。谓在缠出障。性恒无
二故。此上二句。疏中无之)即是如来平等法身(欲明觉义出缠相显故)依此法
身。说名本觉。(既是法身之觉。理非新成。故云本也。无性摄论云。无垢无挂碍智。名为法身。金
光明经。名大圆镜智。为法身等。皆如义也)何以故(意其立名。谓上开章中直云觉义。何故今结乃
卷三 第 521a 页 X09-0521.png
云本觉也)疏乃至始觉者。此但标而巳。今具引文。随文注
解。文云。本觉义者对始觉说。(以对始故。说之为本。答上难也。又以本觉随染。
生于始觉。还待此始觉。方名本觉也)以始觉者即同本觉。(以至心源时始本无二相
故。上文但云其觉。是本所成。还契心源。融同一体。方名如觉故)始觉义者(牒名)依本觉
故而有不觉。(明起始觉之所由。谓即此心体。随无明缘。动作妄念)依不觉故说
有始觉。(本觉内熏力故。渐有微觉。厌求乃至究竟。还同本故。下文云本觉随染生智净相者。即此
始觉也。此中大意。明本觉成不觉。不觉成始觉。始觉同本觉故。以同本觉故则无不觉。无不觉故则无始觉。无
始觉故则无本觉。无本觉故平等平等。离言绝虑。是故佛果圆融。萧焉无寄。尚无始本之殊。况有三身之异。但
随物心现。故说报化之用。下文显之)疏注觉圆明故等者。经文具云。善
男子。此菩萨及末世众生。證得诸幻灭影像故(即论中离
合也)
尔时便得无方清净(等虚空)无边虚空。觉所显发。(即论
中从法一相乃至说名本觉也)觉圆明故显心清净。心清净故见尘
清净。如是根识尘大处界。二十五有。力无畏等。三十
七道品。乃至八万四千。一一清净。一一不动。一一遍
满法界。乃至圆觉普照。寂灭无二。于中诸佛世界。犹
如空华乱起乱灭。始知众生本来成佛。生死涅槃犹
如昨梦。

▲疏二者不觉义等者。此引论文亦略。又不
依次。以随略文便宜。今依次具引兼注释。文云。谓不
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不了如理一味。释根本不觉义。如迷正方)不觉心起。
而有其念(业等相念即邪方也。故注经文云。如颠倒迷方等)念无自相。不离
本觉。(邪无别体。不离正方)犹如迷人依方故迷。若离于方。则无
有迷。众生亦尔。依觉故迷。若离觉性。则无不觉(故注文云
无明无体)以有不觉妄想心故。能知名义。为说真觉。若离
不觉之心。则无真觉自相可说。(于中二。初明妄有起净之功。后明真有显
卷三 第 521b 页 X09-0521.png
妄之义。良以依真之妄。方能显真。随妄之真。还待妄显故)疏自此之前下。巳如前
释。

疏四依后义下。文二。一释本门。二唯识下配分齐。今
初也。言后义者。由前觉义。是返流还源之义。故不明
之。但依后不觉义中。生三细也。今亦具引注释。文云。
后次依不觉故。生三种相。与彼不觉。相应不离。(相不离体
故。末不离本故。依无明起妄心。依妄心起无明故)云何为三。一者无明业相。
以依不觉故(释标中无明也。即根本无明)心动说名为业(释标中业也。此
中业有二义。一动作是业义。即此三心动是也)觉则不动(反举释成。既得始觉时。则无动念。是
如今动。唯由不觉)
动则有苦(二为因是业义。此既招苦。即为因也。如得寂静无念之时。即是
涅槃妙果。故如今动。则有生死苦患)
果不离因故。(不动既乐。即知动必有苦。动因苦果。既无
别时。故云不离也。此离动念。而极微细。缘起一相。能所不分。即当梨耶自体分也。如无相论云。问此识何相何
境界。答相及境界。不可分别。一体无异。当知此约赖耶业相义说也。下二约本识见相二分为二也)二者
能见相(标也即是转相)以依动故能见(依前业识。转成能见)不动则无
见(若依性净门。则无能见也。反显能见。必依动义。如是转相。虽有能缘。以境界微细故。犹未辨之。如摄论云。
意识缘三世境及非三世境。是则可知。此识所缘境不可知故。既云所缘不可知。即细能缘。以明本识转相义
也)
三者境界相。(标也即是现相)以依能见故。境界妄现。(依前转相。
能现境界)
离见则无境界(反释可知。然上二相。约喻说者。本觉真如。其于净眼。热翳之气。
似根本无明。翳与眼合。如业相。由翳故。有能见空华之见。如转相。以有见故空中华现。如境界相)。

▲疏
注由有等者。配经分齐也。即净诸业障章中之文。所
引亦略。又不依次。今具正之。文云。一切众生。从无始
来。妄想执有我人众生及与寿命。认四颠倒为实我
体。乃至由此不能入清净觉。非觉违拒诸能入者。有
诸能入。作非觉入故。是故动念及与息合。皆染迷闷。
卷三 第 521c 页 X09-0521.png
何以故。由有无始本。故起无明。为巳主宰。释曰。据本
文。则说动息俱迷。后方更说俱迷之所以。以本起无
明故。今疏所引即先举所以。云由本起无明故。动息
俱迷。就简略之文。此易见故。今以配论分齐者。谓经
宗正当根本不觉巳上文。若据傍兼。亦有生起三细
之义。动念是凡夫。息念是二乘。二乘所未觉者即三
细也。故配之矣。

▲疏唯识下。文四。一正配。言正是梨
耶体者。彼以赖耶为诸染净法之本故。疏注初即自
下。此即第八识中三分义也。依陈那故。自体即自證
也。若依护法。则證自證亦含在其中。

△疏故彼论下
二證成。言无始时来界者。界是因义。指第八识。无始
巳来为诸法之因故。馀皆可解。

△疏以彼宗下。三释。
唯齐此门之所以也。彼说心法但是有为生灭。各从
自种而生。其无为真如。凝然不变。不是心法。此论则
唯于一心开出二门。谓此一心不虚妄不变异。故曰
真如。又此一心复能随缘作染净诸法。故云生灭。疏
又不言等者。然如来藏。是在缠真如故。彼不说名为
藏识。不同此论即如来藏与生灭合名梨耶识矣。


疏问彼说下。四通难。文中又四。第一难也。难意可见。
答由下。二通也。此文即后生灭因缘中文矣。三复次
生灭因缘者。所谓众生依心意意识转故。以依阿梨
耶等。问此下三转难。难意可知。答有下四通释。文中
二。一别释三义云云。可细详之。甚有理味。唯识不。二
总结以示。谓约此宗所解见。彼所说之梨耶。无是如
卷三 第 522a 页 X09-0522.png
来藏随缘之义也。故当三细之分齐。若约彼执。则非
此三细之体。

疏五依最后者。亦是疏家自标。不是论文取。后者即
第三境界相也。境界为缘生六尘故。疏注弥勒等者。
六尘分齐虽非经宗。深必该浅。故亦说矣。今引经文
注论以配。然说轮回之本。始于金刚藏章。彼说于圆
觉中。起轮回之见。如云驶舟行故见月运岸移等故。
彼后段文云。以轮回心。生轮回见。乃至先所无始轮
回根本。(即智相也)今至此章。亦唯问此释此。故注中但指
弥勒章中矣。此章文云。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
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乃至当知轮回爱为根本。(正当
第二相续相义。兼第一智相。智相是分别爱与不爱。爱与不爱皆爱为本。其相续相。但依前爱不爱境。生苦乐
觉。心起念不断故。亦同住中。但依金刚藏章于轮回之见。故有此章种种恩爱矣)又云。欲因
爱生。命因欲有。众生爱命。还依欲本。爱欲为因。爱命
为果。由于欲境。起诸违顺。境背爱心而生憎嫉(上皆三执
取相四计名字相也。但依总相。同此分齐。不有一一配对其文。言境背爱心而生憎嫉。但释违境。皆对爱心)
造种种业。(五起业相)是故复生地狱饿鬼。(六业系苦相。次说人天因果。上
二界同果。皆例此配之。当第五第六粗相)释曰。然此注配虽在标文之下。
讲者即须先说六尘之相。说然后依引经配之。义则
易见。或一一相便配释亦得。一任随便矣。

△疏谓一
者下。此所用论文。亦未全备。今依次写。便注释之。具
以有境界缘故。复生六种相。云何为六。一者智相。依
于境界心起。分别爱与不爱故。(于前现识所现相上。不了自心所现故。创
起慧数。分别染净。执有〔定〕性。)二者相续相。依于智故。生其苦乐觉
卷三 第 522b 页 X09-0522.png
心起念相续不断故(谓依前分别。爱境起乐受觉。不爱境起苦受觉数数起念。相续
现前。此明自相续也。又能起惑润业。引持生死。令他相续。故下文云住持苦乐等)三者执取
相。依于相续。缘念境界。住持苦乐。(上皆是前相续相也)心起著
故(是此执取相也。谓于前苦乐等境。不了虚无。深起取著故下文云即此相续识。依诸凡夫取著转深。
计我我所等也)四者计名字相。依于妄执。分别假名言相故。
(依前颠倒所执相上。更立假名。是分别故。楞伽云。相名常相随。而生诸妄想。故云依于妄执等也。上来起惑。自
下造业感报也)五者起业相。依于名字。寻名取著。造种种业
故。(谓执相计名。依此粗惑。发动身口。造一切业也。即苦因也)六者业系苦相。以依
业受果不自在故。(业因巳成。招果必然。循环诸道。生死长缚)当知无明能
生一切染法(三细六粗。总摄一切染法。皆因根本无明不了真如而起也)以一切
染法皆是不觉相故(问染法多种。差别不同。如何根本唯一无明。答染法虽多。皆是
无明气分。悉是不觉之差别相。故不异不觉也)疏然小乘下。配分齐也。其相
甚显。疏诸教分下。以理结叹也。深浅之相。详机可彰。
注十三法者。一一心。二真如。三觉。四根本不觉。馀九
则三细六粗也。竖说本末。总为十三。非横列也。生灭
门是觉不觉之总。无别法体。故非其数。若更究其实
法之体。唯有十。一一心真如及觉。但是一法故不言。
此经者但举宗论也。都摄诸经故。

○第五门 疏五所被机宜者三。一摄前起后。恐云
法既出幽深。应非我分。故辨此门。二然约下开章。初
章约新熏五性义故。非实故。大乘种性。即不能入。后
章约本有一性故。一切普性。三且约下。牒释。又二。一
即时料简。二毕竟普收。初中二。一别简。二通简。别中
二。一简信解器。二简修證器。初中二。一通。二别。一中又
卷三 第 522c 页 X09-0522.png
二。一非器。二是器。今初也。清凉说。悟入华严。有五非
器。一无信。二违真。三乖实。四狭劣。五守权。今以经宗
不同故不全用。有相当者即配之亦尽。即知此文极
略而义通。而疏名相者。经云。迷于一实。随名相。名相
执故我唐坐。今照我尘无自性。回向不住涅槃城。圆
觉。不可思者非相故。不可议者由非名故。故著名相
者。不能入也。故下文云。何况能以有思惟心。测度如
来圆觉境界。如取萤火烧须弥山。终不能著。疏以文
为解者。清凉云。乖实非器。谓如言取文超情至理不
入心故。十地论云。随声取义。有五过失。一不正信。二
退勇猛。三诳他。四谤佛。五轻法。疏滞行位者。清凉云。
守权非器。谓三乘共教诸菩萨等。随宗所修。行布行
位。不信圆融具德之法。故出现品云。说有菩萨无量
亿那由他劫。行六波罗蜜。不闻此经。或时闻巳不信
不解。不顺不入。不得名为真实菩萨。良以有作之修。
多劫修终成败坏。无心体极一念使契佛家。又云。积
行菩萨。曝鳃鳞于龙门。疏推圣境者。清凉云。(此文发心功德
品中不是被机门也)夫机差教别。圣旨深玄。且以浅为深有符
理之得。以深为浅有谤法之𠍴。以远为近则有益于
行人。以近为远法非我分。诸佛说教。贵在俯就物机。
后辈学人。若欲高推圣境。傥失大利岂不伤哉。旦夕
钓磻溪。朝升台辅。岂与文明经常选而语其优劣
者哉。况才生王宫。贵极臣佐。宁同有战夷项备历
艰辛。是以初发心人。语其智。等虚空而非类。论其德。
卷三 第 523a 页 X09-0523.png
碎尘刹而难量。极念劫之圆融。无尽法门之重现。初
心契于智海。岂有之涯。犹微露滴入于天池齐无终
始。故经云。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先心难。法慧
仰推良在此也。疏情尚下。肇论不真空品中。破三家
异论。于中。破本无宗。云本无者。情尚于无。多触言而
宾无故。非有有即无。非无无即无。释曰。上皆是先叙
所计也。宾客也。客皆向主今本无家。言皆向于无。尔
雅云。宾服也。次破云。寻夫立文之旨。直以有非真有
无非真无。何如非有非无。无彼无此。直好无之谈。岂
曰顺通事实即物之情哉。释曰。不言非有无却此有。
非无无却彼无也。今云空者。轻于无也。轻过尚拣。况
于重乎。良由此经宗于净觉。觉非空有故。情尚空者
非器。上句心之所尚。下句语之所尚。以皆乖圆觉故。

疏自恃下。即此经中任病也。文云。我等今者。不断生
死。不求涅槃。涅槃生死。无起灭念。任彼一切。随诸法
性。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任有故。说名为病。下释曰。
意云。生死是空。何事须断。涅槃无相。何处营求。于此
两般。无起灭念。由任彼一切随诸法性者。火热水温
之类。各各差别之性。意云。妄从他妄。真任他真。生死
本空何所除断。涅槃本真何假别求。逢饮即食。有衣
即著。好事恶事一切不知。任运而行。信缘而活。睡来
即卧。与来即行。东西南北要处即去。真如之法。体性
空净。而有无量烦恼染。若人唯念真如。不以种种熏
修。亦无得净。今云天真者。即真如也。进习者。即求学
卷三 第 523b 页 X09-0523.png
诸善行也。彼意云。心性天然。是真是佛。何假更修。故
非器也。轻者轻他进者。厌者倦。自厌进习。疏固执先
闻者。四弘誓云法门无边誓愿学者。意恐得少为是。
欲令求法不懈。善财遍谒是此意也。况佛教权实多
门。若先闻权。后闻实不信。失于大利。故经云。所未闻
经闻之不疑。是为希有。华严十地品。说第三地菩萨
行相云。若闻一句未曾闻法。生大欢喜。胜得三千大
千世界满中珍宝。若闻一偈未闻正法。生大欢喜。胜
得转轮圣王位。若得一偈未曾闻法能净菩萨行。胜
得帝释梵王位住无量百千劫。若有人言。我有一句
佛所说法能净菩萨行。汝今若能入大火坑。受极大
苦。当以相与。菩萨尔时作如是念。我以一句佛所说
法净菩萨行故。假使三千大千世界大火满中。尚欲
从于梵天之上投身而下亲自受取。况小火坑而不
能入。然我今者为求佛法。应受一切地狱众苦。何况
人中诸小苦恼。菩萨如是。发勤精进。求于佛法。如其
所闻观察修行。此菩萨得闻法巳。摄心安住。于空闲
处。作是思惟。如说修行。乃得佛法。非但口言而可清
净。如上者。总结上五类人也。

△疏反上即皆是器者。
第二是器也。谓虽寻文而性离。虽睹相而照心。(反于乐名
相者)因该果海。果彻因源。(反系行位)虽空不断。中道了然。(反尚
于空)顿悟渐脩(反〔持〕天真)求法不懈(反于担麻)次第反前。即此经
之器矣。清凉说五所为。一正为。二兼为。三引为。四权
为。五远为。今此即当正为及兼为。兼为者闻信。正为
卷三 第 523c 页 X09-0523.png
者解悟。修證兼评后段疏。其意可知。

▲疏非器下。二
别也。信解别说故。于中亦二。一非器中障信者。障实
信也。既坚持异宗。名句系心。纵令从信名因。亦不成
实信故。即当清凉五非器中第一无信非器也。然无信
亦通非一切教法之器。不唯此宗。但诸名相粗浅之
教。纵心不信。亦可学之令解。如外道为欲与佛弟子
论议。恐不善他宗。亦学佛浅教。却将难佛弟子。若此
华严等圆顿之宗。心若不信。强欲学之。永不悟解。以
此宗非名数所到故。由此无信。得名非器。三圣观云。
信若即信法界。信则是耶。后有觉前心是失。于五类
中。悉不知是意。故的求了义。照习以性成。难为顿弃
者。则不障信顺之门。然欲令悟解观慧分明。则不能
得。故云欲罢不能也。以不泯绝诸缘忘情寂虑。无由
洞契心源故。故文云。先依如来奢摩他行等。注文依
求下。即清凉第二违真非器也。具云。依傍此经以求
名利。不净说法集邪善故。便引失菩提心所集善根。
即为魔业。亦同此中欲罢不能障能实解。故注记云
又依求等也。

△疏如次反上者。二是器也。兼正可知。

▲疏后拣修下。第二段也。文二。初明非器。此一段文
意。前后频引。以四相重重竖穷皆障證入。文相甚显
详。

△经自解后明下是器也。义相在前教起因缘十
义中第十劝事离相明师门也。

疏统而下。二通简也。非其种者。宿世未闻圆顿了义
一乘之教。设闻权教或小乘。亦非其理故。皆不入證。
卷三 第 524a 页 X09-0524.png
小果者。清凉云。挟劣非器也。故上德声闻。杜视听于
嘉会。入劫位者。清凉云。守权非器也。故积行菩萨曝
鳃鳞于龙。居凡劣者。华严云。虽在海水劫火中。堪受
此法必得闻。处末世者。下文一一云为末世众生。偈
云。末世诸众生。心不生虚妄。佛说如是人。现世即菩
萨。注二乘者。法界品。五百如聋盲。六度者。积行菩萨
是也。八难者。云海水是龙等畜生难也。劫火梵天长
寿难也。随好品。地狱天子顿證十地地狱难也。天上
人间及下苦趣各举其一。以例知也。

疏后明毕竟下。大段第二也。文二。一通。二别。初云都
无者。新熏五性义中。第五无性人也。即清凉五所为
中。第五远为也。谓凡夫外道阐提悉有佛性。今虽不
信。后必当入故。出现品云。如来智慧大药王树。唯除
二处。不能为作生长利益。所谓二乘堕无为坑。及坏
善根非器众生。溺大邪见贪爱之水。然亦于彼曾无
厌舍。今普收者。即佛无厌舍之意也。疏金刚喻者。华
严第五十二云。佛子譬如丈夫食少金刚。终竟不销。
要穿其身出在于外。何以故。金刚不与肉身杂秽而
同止故。于如来所。种少善根。亦复如是。要穿一切有
为诸行烦恼身过。到于无为究竟智处。何以故。此少
善根。不与有为诸行烦恼而共住故。又云。设有不生
信乐。亦种善根无空过者。乃至究竟入于涅槃。此明
谤虽堕恶由闻历耳终醒悟故。又云。如日亦与生盲
作利益故。

▲疏若约五性下。二别也。于中二。一约五
卷三 第 524b 页 X09-0524.png
性。唯识疏明。所被机宜。唯被菩萨及不定性。论引偈
云。由摄藏诸法。一切种子识。故名阿赖耶。胜者我开
示。长行释云。巳入见道诸菩萨。名胜者。或诸菩萨皆
名胜者。馀三种。非其所被故。论引偈云。阿陀那识甚
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
执为我。彼疏云。无性不能穷底。故说甚深。趣寂不能
通达。故名甚细。由此论旨。唯被大乘及不定性趣菩
提者。非被二乘无性三种机矣。彼立五性是本有。故
作此释。今即以彼所被为正被。以彼不被为兼被矣。

△疏三聚下。二约三聚也。然一切众生三聚该收。谓
邪定。正定。不定。小乘有部。以五无间为邪定。学无学
为正定。馀有漏无漏皆不定。五性宗。则定性二乘无
性阐提为邪定。菩萨性为正定。不定性人为不定。若
法性宗。则未闻如来藏教。闻之不信。皆为邪定。十信
未圆。皆为不定。信成就发心。即入正定。论中亦云为
未正定众生令修信心等。兼为邪定作远因缘。兼为
正定今增妙行。今同此也。

圆觉经大疏释义钞卷第三(之上)
卷三 第 524c 页 X09-0524.png
圆觉经大疏释义钞卷第三(之下)
终南山草堂寺沙门 宗密撰

○第六教体门 疏六能诠体性者。文四在疏。一中
又五。且在疏文。注各为一说者。每一说中。皆以大小
乘参而释之。由随文便故。或先或后。小乘即是婆沙
论也。

疏一音声下。第一也。文二。一约小乘释之。二以大乘
成之。初中二。一正立。佛唱等者。各如注解。宫商等者。
等取角徵羽。又如西方十四音。即阿(上)(长)等。语路
者。瑜伽云。有情增语即是语路。然瑜伽释增语有二
义。一云增语是名名。能诠表增胜于语。二云有说意
识名为增语。今小乘不取于名。正用意识。是语行处。
亦是唇舌等。疏注语用者。如恶言既为恶业用。佛之
善言即善业用故。梵行品者。若语是梵行。梵行则是
音声风息。胸舌唯吻。吐纳抑纵。高低清浊。此即语音
语路。又云。若语业是梵行。梵行则是起居问讯。略说
广说喻说。直说赞说。毁说随俗说。显了说。斯即语业。

疏语表者。表亦是业。然业有有表无表别。今但云表
者。婆沙一百二十六云。但言语表而非无表者。令他
生正解故。耳识所取故。又二识所取无表唯一故。又
三无数劫求此表故。疏是谓佛教者。结也。正出今之
教体。而云佛教者。一依根本故。二依相似故。三依随
顺故。谓佛依如是名句文身而说。今亦随之故。如别
卷释。

△疏其名下。二拣非亦通妨难故。彼论自有难
卷三 第 525a 页 X09-0525.png
云。若尔。如次所说当云何通。谓如说佛教。名为何法。
谓名句文身。次第行列。次第安布。次第连合等。为答
此难故。论有此通。次其难文在此后段。故疏不取耳。
然评家意亦取语业为体。故彼释云。如是说者语业
为体。佛音所说。他所闻故。(言评家者。婆沙是诸罗汉同集。而有四大罗汉。为评
家正义。一世友。二妙音。三法救。四觉天)又经部师意。亦准取声。故正理
十四。破彼立名等师师。汝不应名立名句文身即声
为体。论文繁广。具在别卷引说。

▲疏离声下。此约大
乘成之也。文二。一成取拣。既无别名等。不应别立为
体也。二摄假从实故者。成所立也。声是实法。色所摄
故。名等是似。不相应行故。如次下释。故深密经云。如
来言音略有三种。一契经。二调伏。三本母。既云言音。
明以声为教体。又杂集论云。成所引声。谓诸圣所说。
既言圣说。是声明非名等为教体也。即彼论第一释
外六界。声尘界中之文。有十一种声。此当第八声也。
馀如别卷。

疏二名句下。第二也。于中三。一正立。二简非。三结成。
初中二。一约小乘释之。行列等者。行列于名。安布成
句。文为二所依。故云连合。

△疏能诠诸下。二以大乘
成之义。引唯识论文。论第二广破于小乘名等实有
竟。后申正藏云(文有四节)然依语声分位差别。而假建立
名句文身。(一〔头〕假差别也。依声似立故)名诠自性。句诠差别。文即
是字。为二所依。(二显三用殊。名诠法自性。句诠法差别文体是字。为名句之所依。不能诠
自性及差别故。文者彰〔藏〕与二为依彰表二故。瑜伽云。名于自性施设。句于差别施设。名句所依止性为字。又
卷三 第 525b 页 X09-0525.png
显扬云。句必有名。名不必有句。名必有字。字不必有名。馀二节。在后文中)。

▲疏声是下。二
简非也。文二。一约小乘简。亦通妨难。谓论有问言。若
尔此文所说当云何通。如说谓佛语言唱词评论等
是为佛教。为答此难故。论有此通也。声但依于展转
因故。下论有喻。云如世子孙展转生法。意云。从父生
子。子言是某父之子。虽举父名。意在子体。父子生孙。
孙是某孙。虽举其翁。意在于孙。孙如于义。子如于名。
父如于声。则有三重中是教体。故下合云。谓语起名。
名能诠义。即名展转。然正理论师。亦意符名等。故彼
论第三云。要由有名。乃说为教。是故佛教。体即是名。
所以者何。诠义如实。故名佛教。谓语起名等。名等方
能诠义。故教是名。由是佛教。定名为体。此举名为首。
以摄句文(从谓语起名下即在疏中也。意云。虽名依声。若无名等诠其自性。独用于声。岂成于
教也)正理论者。总释俱舍六百行颂。但义顺婆沙正理。
故立顺正理名。此别有因缘。如别卷说。又上所引。彼
文犹略。亦在别卷广之。

△疏此三离声至亦不即声
者。二约大乘简也。此亦唯识论文。文势次第。即前说
论主答外难巳申正义四节中第三节也。(初二节巳在前文。故
今还依前例。侧注释之。谓彼论疏云。三明不即不离。名等是以。声是实有故。非即是声。但是差别之声。义说名
等以诠义故。是不相应行。无别种子生故。言不即声次云也)由此法词二无碍解
境有差别。(法无碍解缘似名等。词无碍解缘实声等。虽二自性互不相离。法对所诠。故但取名。
词多对机。故但说声。耳闻声巳。意了义故。以所对不同。说二有异。非体异也)声与名等。蕴
界处摄。亦各有异。(声是色蕴。声处声界摄。名等是行蕴。法处法界摄)且依此
土。说名句文依声似立。非谓一切。谓诸国土。亦依光
卷三 第 525c 页 X09-0525.png
明香味(如净名说)假立三故(四会相违。为有问曰。声上屈曲既以为教。色上屈曲亦应
为教。故通云且依等也。以前种四节〔藏〕势连环。故今更取。由此由词下论文以修之)馀广破小
乘执实之义。具如别卷。

▲疏以体从用故取名等者。
义引彼论文。结成此义也。

疏三双取下。第三收也。文二。一正立。二总评。初二。一
总立二说者。一立声。二立名等。其理量教量。巳见前
文。俱舍下。二引證。于中二。一小乘中。言蕴者。蕴即藏
义。八十千者。具有八万四千。但今举大数。彼体者。指
彼八万法藏体也。语者声也。名者举名以摄句文。色
者声为教体。即色蕴摄。行者名等为体。即行蕴摄。即
双存者。情无去取即是双存。谓或语或名皆得。问既
有或言。即随取其一。非一时双取。何故引之證四法
为体。答但以不同前二说。立一行一。即是双存。亦不
的言同一时也。设同一时。亦无不乖或字。谓或声或
名或俱皆得。(下通妨难。在别卷中)又杂心论偈亦云。广说诸法
蕴。其数有八万。戒等及馀蕴。悉是五蕴摄。上半全同
俱舍。下半中即加戒等。等取定慧。彼长行释云。八万
法阴皆色阴摄。以佛语语业性故。有说名性者行蕴
摄。又戒蕴色蕴摄。定慧等行蕴摄故。与俱舍同也。


疏故十地下。二大乘也。风画法喻巳如归敬偈中引
释。可却捡叙之。故十论又云。以二事说听。谓音声善
字。(即名等也)又深密经云。不可舍于言说文字而能宣说。
净名亦云。以音声语言文字。而作佛事。

▲疏清凉下。
二总评。总评前三门也。文二。一双取。二若就下准取
卷三 第 526a 页 X09-0526.png
名等。于中三。一顺立。二良以下反显。三书之下通妨。
谓有难云。书之竹帛。即非名等。名等是不相应行法。
翰墨简牍但是色法。何得为体。故此救云。色与名等
亦为所依。何异声为名等所依。声是色蕴所摄。书字
之色岂非色摄耶。故前唯识之中。例于馀方。亦依色
等。有名句文。亦同诸法显义之体。问前疏引。十地经。
钞引深密净名。皆證双取。今评家后收。何以偏取名
等。答前云通取四者。但言所用。非正头体。仁王经云。
大王是经名句味。百千万佛所说。不云声故。问又岂
不违唯识离声别有非正义耶。答彼不离声。假实合
说。今不离色。假实亦存。未爽道理(然大小乘诸宗。虽通用四法。而理不
同谓萨婆多宗。四法皆通似实。经部声有实体。名等是假。若大乘中。四法相皆非实。谓名句假有。声是四变故。
或四皆如空。俱不立故。终教四皆理事无碍。顿教皆不可说。华严四皆圆融无尽)。

疏四遍于下。第四门也。如净名光明尘劳者。第三卷
菩萨行品也。因阿难闻香自昔未有。便问世尊。世尊
说。是净名。取于香积佛饭。因何久如当销。佛为广说。
乃至灭除一切诸烦恼毒。然后乃销。因即致问。阿难
白佛言。未曾有也。世尊。如此香饭能作佛事。佛言如
是如是。阿难或有佛土。以佛光明而作佛事。有以诸
菩萨而作佛事。有以佛所化人而作佛事。有以佛菩
提树而作佛事。有以佛衣服卧具而作佛事。有以饭
食而作佛事。有以园林台观而作佛事。有以三十二
相八十随形好而作佛事。有以佛身而作佛事。有以
虚空而作佛事。众生应以此缘得入律行。有以梦幻
卷三 第 526b 页 X09-0526.png
影响镜中像水中月热时炎如是等喻而作佛事。有
以音声语言文字而作佛事。或有清净佛土。寂莫无
言。无说无示无识。无作无为。而作佛事。如是阿难。诸
佛威仪进止诸所施为。无非佛事。阿难。有此四魔八
万四千诸烦恼门。而诸众生为之疲劳。诸佛即以此
法而作佛事。是名入一切诸佛法门。菩萨入此门者。
若见一切净好佛土。不以为喜。不贪不著。若见一切
不净佛土。不以为忧。不碍不没。今疏中但略取最初
光明最后尘劳。意摄中间也。文尘劳有八万四千。是
总摄之数矣。

△疏楞伽者。十卷者第四云。大慧非一
切佛土言语说法故。有佛国土。直视不瞬。口无言说。
名为说法。乃至云有佛国土。动身名说。今疏引此文
也。若四卷者即当第二。云大慧非一切刹土有言说。
言说者是作相耳。或有佛刹。瞻视显法。或有作相。或
有扬眉。或有动睛。或笑。或欠。或謦咳。或念刹土。或动
摇。大慧如瞻视及香积世界普贤如来国土。但以瞻
视。令诸菩萨得无生法忍及诸胜三昧。是故非言说
有情有一切法。大慧。见此世界蚊蚋蚁虫。是等众生。
无有言说而各办事。释曰。以上所引證智皆教体。然
楞伽意。兼欲遣言及遣诸法。思之可知。十卷经中。大
同于此。疏等者。等有二意。一等于馀文。即钞中具引
者。二等于馀邦。谓香积世界喰香饭而三昧显。极乐
佛国听风柯而正念成。丝竹可以传心。目击以之存
道。既语默视瞬皆说。则见闻觉知尽听。苟能得法契
卷三 第 526c 页 X09-0526.png
神。何必要固言说。况华严所说。云台宝网同演妙音。
毛孔光明皆能说法。香华云树。即法界之玄门。刹土
众生。本十身之正体。子何非教耶。故彼经云。刹说众
生说三世一切说。又云。一切世间诸境界。皆悉能令
转法轮等。其文非一。

疏五通摄下。第五门也。文二。一正辨通所诠义。谓彼
论从义是能依。次云。如是二种。总名一切所知境界。
即依于六文。显于十义。在别卷中。

▲疏此明下。二于
通所诠所以。谓若不诠义文非教故。通取所诠义。成
契经体故。华严十住品云。文随于义。义随文。文义相
随。理无升谬。方为真教。又瑜伽云。佛菩萨等是能说
者相。语是能说相。名句文身是所说相。释曰。由此故
皆通取。不同前意剋取所说。然通收则有三种能所。
一以佛为能说人。则声等皆所说。二唯语为能说。则
名等为所说。以依语显屈曲故。三四法皆能诠。则前
义为所诠。故皆通取。下对前简别。此中有二义。第一
通所诠则向下取。第二通说者即向上取。故说皆通。
不同前义尅取名等。故云所说也。

疏二唯识下。大段中第二门也。文二。一立理。谓立唯
心识是教体之理。然此一门。含法相破相两宗。亦密
通法性宗义也。总收之言。正是唯识。不离心者即是
识义。八识亦通名心故。亦此是缘虑等心。不同下真
如心也。疏唯识下。正立理也。即是始教故。彼论名成
唯识。唯遮外境。识表内心。离识之外。更无别法。彼引
卷三 第 527a 页 X09-0527.png
多教。成立唯识道理。亦引华严。广如彼论。而言等者。
等有二意。一等馀论。二等馀经。今初。谓瑜伽杂集摄
大乘等。故无性摄论第四云。论曰。其中有未得真知
觉者。于唯识中。云何此知。由教及理。应可此知。此中
教者。如十地经。薄伽梵说。如是三界皆唯有心。又薄
伽梵。解深密经亦如是说。释论中云。十地经者。于彼
经中。宣说菩萨十种地义。此即安立地行相。名句文
身识所变现。聚集为体。谓彼圣者金刚藏。识所变影
像为增上缘。(十地品是金刚藏说故)闻者身中识上影现。似彼
法门。(闻者即解脱月菩萨及华严海会)如是展转。传至于今。说名为教。
故诸论皆引华严。或立唯识。即是第六地中一心所
摄门。经云。佛子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如来于此分别
演说十二有支。皆依一心如是而立。

▲疏然通下。二
开释。文二。初开章。后一唯本下二解释。又二。一别释。
二总结。初中四。在疏。今第一也。既不知佛所说教唯
是自巳心识所变影像。谓自心外别有佛教。故云唯
本。疏二亦本下。文二。一本质。谓佛实有说法故。皆是
妙观。下颂文义本因位说听由于意识故。果位亦唯
意识。故云妙观察智相应净识。以果位中智强识劣。
故说此识与智相应。此智能于大众会中。雨大法雨
故。能说法智所依心王。即是第六。故云净识之所显
现。而言净者。纯无漏故。唯识疏云。既无漏心现。即真
无漏。文义为体。是故世尊实有说法。言不说者是密
意说。疏若闻者下。二影像教。托佛本质。自心变故。有
卷三 第 527b 页 X09-0527.png
漏心变。则名等有漏。疏注佛地论云下。文二。一引佛
地證成影像教。又二。一正證。二通妨。妨云若尔是自
心变。何名佛说。故此通云。此虽亲依等。释云。自善为
因。佛力为缘。影像教为果。今从于缘名佛耳。二引二
十唯识。双證本影。则二教齐有。谓若闻者为增上缘
则佛心相生。若佛为增上缘则闻者相生。故云展转
增上力。如来识及闻者识名为二识。决定成立本影
之教。疏护法下。唯识诸师。皆同此立故。彼疏云。然此
论主。无不说法。故取此解。然云文义相生。复说五心
集现。在别卷中。疏三唯影下。唯识疏指无性论作如
是说。不取为正。据终教意。则深于前。疏论师等者。等
取顿教般若。言多立此者。不必全尔。有三观故。此但
三中空一义故。龙军者未详。坚慧菩萨即宝性论主。

△疏此前下。二总结益。谓虽皆摄生。浅深有异。

疏三归性下。大段第三门也。一正摄归性中文二。一
总约诸法说。二正就圣教说。(本为摄诸教体。归于一性。不为馀法。馀法然亦
皆一。性因总说之。故初云总约。后云正就)初中二。初二句立理。然此门总
收心境。今但云此识无体者。前随相门。是境巳摄入
唯识门说。今但云识巳自摄境。以此识是境唯之识
故。即知疏中此识二字全摄得前之两门。言无体者。
前即外境无体。识是有体。到此门中识又无体。真心
方是实体。故云唯是真如(如是真心文在疏文)

△论云下。二正
释。是故者。由是无体之故也。以论次前文云。一切诸
法(即前随相门中。五段之法。不出此也)唯依妄念(即前唯识门也。问前门亦含真心故。有终
卷三 第 527c 页 X09-0527.png
教顿教。云何此指云唯是妄念。答前终教云唯影。顿教云俱非。巳明此等皆是空故。唯依妄念即是空义。正与
前意扶同故。前引證无法之义云但随其自心。谓说如是法。又云。从得道来不说一字。自心者众生心也。岂非
唯依妄念耶。岂非无体耶。然但前于他宗中。破相密说真实之义。此门即直显真实之体。今但收前存识存影
之义。归于此门。其唯影及俱非之义。自然元同。此体不假收之。亦如法华。但会昔日权教。归今一乘。不会昔实。
昔实本是一乘故。亦如转识成圣之时。不转识体。识体本净。是无垢识故。妙哉。此义谁人得知)而有
差别。(却指五段)若离心念(唯识门无体也)则无一切境界之相。(随相
门无体也)连次便是疏中是故等文也。故知此中无体二
字。全摄论之六句。(文略义含例皆此也)故论摄六句云是故也。
一切法者还指前二门也。从本巳来者称性说也。不
待破之方空。离言说者摄前声为教体。离名字者摄
前名句文为教体。离心缘者摄前本影为教体。若本
若影。皆是心识之所缘故。乃至者中间。论云。毕竟平
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此正明是真实义。故下结云。
入于一实也。唯是一心者正本体也。故名真如者但
是结名也。即前等者疏家都结也。心者前第二门。境
者前第一门。一实之言摄论文中间毕竟下三句。


疏以诸圣教下。二正就教也。初三句标立。馀指教释。
摄论者。若无性摄论即当第七。若梁摄论即当第十。
如下唯识文。后因说本末逆顺。相对引之。唯识者即
第十也。胜疏者。彼疏释云。由此地中得于三慧。照大
乘法。是此法教根本真如。名胜流真如。或證此真如。
说法胜故。问彼宗真如凝然。何有流义。答彼虽不立
真如随缘。而说佛正体智證最清净法界。而于后得
智安立教法。名为如流。此中逆顺有总四法展转相
卷三 第 528a 页 X09-0528.png
依。若逆推者。此之教法从何而立。答从佛后得智立。
此后得智复依何立。由根本智故。论云了俗由證真
故。说为复得故。此根本智从何而立。由契真如。真如
最为根本。若顺说者。梁论第十释云。真如于一切法
中最胜。由缘真如起无分别智。无分别智是真如所
流。此智于诸智中最胜。由此智流出后得智。后得智
所生大悲心此大悲心于一切定中最胜。因此大悲。
如来欲安立正得救济众生。说大乘十二部经。此法
是大悲所流。此于一切法中最胜。菩萨为得此法。一
切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由观此法。得入三地。在文可
知。

▲疏是知下。蹑上二论。结归性也。上说如为教本。
而教非即以本收末也。今说教即是如。则摄十二部
教之相。归即如之性也。注引三昧经者。具云。如我说
者义语非文。(一一称如。不著文字。名为义语)众生说者文语非义。(反上
可知)仁王说十二部皆如者。具云。王白佛言。云何十方
诸如来一切菩萨。不离文字而行诸法相。大王。法轮
者法本如(修多罗也)重颂如。授记如。乃至方广如。论议如。
(十二分名如前)是名句音声一切。若取文字者不行空也。此
经但说教即是如。不言如皆是教。(如者一切法皆如也如通教局)
初前诸法显义为教体。体既是如。即无如曲教也。疏
二说听中所以有此门者。既摄教归性。性为教体。非
谓无教。则教与性理事无碍。(教是事。性是理。以摄同一体。故必无碍)
随性而融通。即与所破机亦相摄无碍。皆同一性故。
即知亦含事事无碍。此当圆教之分矣。然其义者。但
卷三 第 528b 页 X09-0528.png
以生佛同一真心。故互相收为初二句。第三句即不
相碍。故得双存。四乃至互相即故。所以双泯。理虽深
妙文相易见。但要审照。不在寻文。故不委释。

疏四无碍下。谓一切教法。虽举体即真。不碍十二分
教事相宛然显现。虽真如举体一切。不碍一味湛然
平等。由如无碍。佛之音声。亦顺如无碍。皆与如智而
相应故。心及事者第二门也。境者第一门也。理者第
三门也。同一缘起。者全法界之缘起。非法界上别有
因缘而起故。居理居事。一切皆同一体而缘起也。混
者不分。融者一一全体而和合。无碍者。一中有多。多
中有一。一即多。多即一。交彻者。此彻彼。彼彻此。互相
如此。名为交也。诸法一一皆然以一心者。从此下释
三门无碍之所以也。由理事二门皆在一心。即无别
体。故得无二。皆各摄者。照捡上所引论及注可解。

○七所證宗趣门 文二。一释名。谓约传习教者。即当
部所崇等。若约人情见。即心之所尚曰宗。若约对敌
者。论义云宗。则语之所尚曰宗。宗者崇重义。遵尚义。

疏通别下。二显相文二。一通。二别。通中又二。一明教
法所宗。二明诸师立宗。初中三。谓标释结。今初标也。
五常谓仁义礼智信。常行此五。故名五常。道宗自然
如普眼法空章及弥勒业报章说。

△疏因缘有二下。
二释也。文二。一总。二别。总中四。一外。于中有缘生缘
成。生者。谷子为因。水等为缘。成者。泥团为因。轮等为
缘。此内外缘起。是龙树所立。二内。谓下内也。于十二
卷三 第 528c 页 X09-0528.png
中。行有二业为因。无明爱取三惑为缘。生识等七支
果。三外由下合。(合内外也)故成唯识云。外谷麦等。识所变
故似立种名。非实种子。四故佛下结。

△疏然有下。二
别也。文二。一正明。言生死者指有情。成坏者指无情。
不自他等者。暗引中论因缘品偈云。诸法不自生。(因无
性也)亦不从他生。(缘无性也)不共(无和合性)不无因。(非自然性)是故知
无生。(结成空义)馀皆详之可。解疏故中论下。二引證。文
三。一引论配之。二涅槃亦说下。引经成之。谓下中上
上上品观之如次得声闻缘觉菩萨佛菩提。言观之
者。谓观十二因缘也。三故佛下结也。

▲疏然约佛下。
二明诸师立宗也。文三。一标举。二别释。三会五教。今
初也。涅槃后者。百年后二十部别。六百年后马鸣出。
七百年龙树出。一千一百年护法清辨等出。贤圣者
婆沙诸罗汉。宗计各殊。即小乘圣也。天亲在小乘宗
时未得圣果。及诸未證初果人等。皆小乘贤也。马鸣
龙树无著即大乘圣也。天亲菩萨及护法等十师。等
青目清辨。皆大乘贤也。相承传习者。大乘师资。略如
前辨。小乘师资。如字轮等论。

△疏一随相下。二别释
也。文五。具在疏文。随相者。但随法相而执定有。非随
我相。造诸论者。婆沙俱舍等类甚多多。方是天亲所
造。于中又三者。二十部中类束为三。取其大同。不能
具辨小异。犊子部等者。等馀四部全及一少分。谓此
计中。总有五全一少分。五全者。一犊子。二法上。三贤
胄。四正量。五密林山。泰法师云。更等取经部中根本
卷三 第 529a 页 X09-0529.png
部。不取末经部。以本经部亦执有胜义我。非即非离。
即计菩萨出离生死。故名胜义。疏立五法藏者。或立
三聚。一有为。二无为。三非二聚非二即我。又于有为
中。开出三世故。成五法藏。第五名不可说藏。我在其
中。以不可说。为有为无为故。馀部呼为下。智论云。诸
部论师共推不受。呼为附佛法外道。以诸外道所计
虽殊皆立我故。疏二无我因缘者。文三。一总明。大同
但有因缘所生五蕴实法蕴中无我。正因缘者。以破
外道邪因无因。疏注除一者。我法俱有也。及三者。因
缘但名也。所馀诸部者。谓一萨婆多。二雪山。三上座。
四多闻。五大众。六鸡胤。七制多山。八西山。九北山。十
法藏。十一饮光。十二化地。十三经部末。十四说似。十五
说出世。疏生灭从缘者。缘会即生。生是实生。缘尽即
灭。灭是定灭故。因缘生灭之义。异于大乘。本无有我
者。一向无我。不同大乘无我法中有真我也。疏于中
者。二别开四计。谓于此无我因缘字中。复有四字也。
具在疏中。但不出次第耳。三世无为者。就前五法藏
中。唯除我也。或分五类者。名同百法五类。但数唯七
十五也。巳如前辨。上皆第一法有我无宗也。此计有
三全一少分。一萨婆多。此云一切有。二雪山。即上座
部。三多闻。一少分者。谓化地部末计也。又于有为之
中。立正因缘。以破外道邪因无因矣。疏或无过未唯
有现在者。第二法无去来宗也。说有现在及无为耳。
其过未之法。体用俱无。此计有八全一少分。一大众。
卷三 第 529b 页 X09-0529.png
二雪山转。三鸡胤。四制多。五西山住。六北山住。七法
藏。八饮光。制多西山皆北山之例。馀多同大众。饮光
馀义多同法藏。雪转馀义多同有部。无去来也。一少
分者化地本部。彼云去来世无。现在无为是有。叙雪
山转云馀义多同说一切有部。亦无去来也。北京素
公云。以前义故。四分律法藏部及四阿含僧祇大众
部义并是法无去来宗也。此于前五法藏中。唯取三
藏也。疏或现在中在蕴而实在处界假者。第三现通
假实宗也。就前现在之中。法在蕴为实。在处界为假。
其成实论末经部即是此类。此计有一全。谓说假部。
一少分即末经部。以根本经部是第一宗摄故。其成
实论。先是数论弟子。以所造为能造。后出家入佛法
时。经部摄故。故三藏云。经部细实而虚。假实义同故。
现通假实摄。此说假与一说说出世别。此谓从真谛
中。皆有假实。蕴门明义是实者。实积聚故。界处门明
义是假者。假积聚故。疏或世俗是假出世为实者。第
四宗也。意以世间为俗。出世为真故。世俗虚妄。出世
真实。少似中论一半。向前此计则说出世部也。疏然
皆下。三总结其宗。然西域邪见。虽九十五种不同。不
出邪因无因。谓计二十五谛从冥性生等。或计六句
和合生等。或谓自在梵天等生。或谓时分方微尘虚
空宿作等。而为世间及涅槃本。统收所计。不出四见。
谓数论计一。胜论计异。勒沙婆计亦一亦异。若提子
计非一非异。若计一者。则谓因中有果。若计异者。则
卷三 第 529c 页 X09-0529.png
谓因中无果。三则亦有亦无。四则非有非无。馀诸异
计。皆不出此。虽多不同。就其结过不出二种。从虚空
自然生。即是无因。馀皆邪因。此方儒道二教亦不出
此。在下业报章中叙破。诸宗外道如别卷叙破。今但
说正因缘。巳总破诸计。是知佛法之浅深。巳胜外道
之深深。疏三因缘但名者。亦云诸法但名宗。此计一
说部及经部一分。早欲参涉大乘。故云经部。但破其
性。不妨有相。如揽指成拳。虽有拳相。而无其性故。疏
中观论等者。于十二门论百论智度论大无畏论菩
提资粮论。如此流类甚多。疏唯识等者。等于瑜伽杂
集杂心摄大乘佛地庄严等流类也。亦多分是天亲
无著所造。疏四如来下文四。一正明。言起信等者。及
宝性论佛性论法界无分别论大甘蔗论等诸流类
也。疏复有二下。二开二义。唯是法身者。华严缘起平
等章云。由众生寂灭本来自尽时。(不待对治。故前文云非作故无等)
即是法身也。文云。随缘非有之法身。(非有众生相也)恒不异
事而显现。注云与前空宗异者。空宗以幻化空无。即
为真理。无别理体。疏后法身缘起乃至境界者。立义
宗也。从良以情下。出其因也。谓所见境唯是情识。情
识是凡故。所现亦尔。故平等章又云。法身随缘成有。
故时即是众生界。又云。随缘非有之法身。恒不异事
而显现。是故菩萨入众生界时。即是入佛界时。入佛
界时。即是入众生界时也。(上皆彼文)馀如注中所引證
据。疏良由如来下。三释开二所以也。互夺者。法身随
卷三 第 530a 页 X09-0530.png
得缘全体在缠为后门。缠结本空即法身本净为前
门。疏此经下。四配摄经之兼正。注中自略释之。以成
圆觉之称。馀义如别宗者。即下心境空寂等也。

▲疏
然此下第三会前五教。问今立五宗。何异前立五教。
答有两异。一宽狭异。一宗容有多教者。(容有者不必定有也)
宽教狭。如第三唯识一宗。便自兼摄法性终教圆教。
彼判法华。为第三时不空不有教故。又说依华严经。
造唯识论故。据此则一字摄三教也。第二宗空。则用
佛密意摄顿教。第四如来藏宗则正摄终顿二教。二
教俱以真净一心为究竟实理故。但佛说时仪式不
同。故成两教。(为利根凡夫。直说则名顿。会习权教人令入实则名终)唯小乘宗
及圆融宗。各唯宗一教。不宗于馀。执小者不信大故。
不执者知大乘非巳宗故。圆宗者。知前四教未圆故。
故云宗宽教狭也。疏一教容具多宗者。则教宽宗狭。
如小乘一教。自有二十部宗计不同。纵以类收。亦有
六别。如上所叙或五部乃至根本二部。大乘始教。便
具空宗相宗。终教亦自具性相两义。顿教以显性即
为破相。又以缠染本空即是法身。则具第二宗及业
四宗一分法义。圆教则总具五宗中所宗之法。故云
教宽宗狭。疏又约教下。后体式异也。此乃教则皆是。
宗则或非也。若约佛所宗。则大同于教。唯终顿二宗
意。宗于真性。

疏后别明下文二。一总。二别。总中二。一立。谓倒下释
中二。一直释。此中所有注者。皆是略指经文。證成其
卷三 第 530b 页 X09-0530.png
宗。不是释义。义难至深至妙至要。然功在观照。性相
意味非多文而能显。故不委释。其所指经。可具拨文
而说之。于中。云缚脱八不者。具云。不与法缚。不求法
脱。不厌生死。不爱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毁禁。不重久
习。不轻初学。八句皆有不字。故云八不。

△疏云亦可
钩下。二转释所有脚注。且是引经證成。疏别者下。教
义对中。问若宗此经一部令他劳苦学之。有何意趣。
答本图晓会经中所说觉心染净迷悟本末同异义
理意旨。不为文字事业。是其趣也。故论云。毕竟不可
说相而有言说者。当知如来善巧方便。假以言说。引
导众生。其旨趣者。皆为离念归于真如。疏理事对中。
舍前言教。但约所诠之义论之。所诠复有事理故也。
应先问云。修心息妄。不在事缘。经中所说义理。何必
苦分张门户。说本说末。云妄云真。有悟有修。五性四
位三观诸轮四相四病等耶。答虽约种种。意在显理。
谓说错谬过患。令知而离之。离过则合理。中下根性。
犹难顿知顿离。故本末相对。迷悟相翻。遂成种种。论
其旨趣。但为显理行对中境。即所观真理对能观之
智。故云境也。谓于前对中。又舍事不论。但论真理。问
真理一味。无增无减无益无损。何必宗之。答夫心无
定相。对境随缘。若观差别之境。即成分别之心。若观
一味真理。即成无分别智。无分别智方名观行故。今
观于理者。意在观行成就也。疏行寂对者。谓有问曰。
胜天王般若云。一行三昧者。远离思量。过觉观境。净
卷三 第 530c 页 X09-0530.png
名云。不观是菩提离诸缘故。且生心动念即乖法体。
七祖云。拟心即差。六祖云。若以知知寂。此非无缘知。
华严云。无智外如为智所證。且真理即是自心。何必
将心更观真理。故此答云。宗观行者意在绝观。且多
生染习。触境生心。若不修观行。则情计纷然。爱憎交
起。如何远离思量。如何离诸缘等。纵令强抑妄心。直
得念想不起。亦是增长无明。岂得定慧平等。故须观
一切法如梦如幻本来空寂。方能悟观互空自然。能
所两亡心境俱泯。泯然无寄。行超解绝。疏寂用对者。
问一切皆绝。何所利益。答尘尽镜明无心而无像不
现。离幻即觉无心而无所不应。疏此五下相由之意
易知。

○第八修證门 文四。一叙禅宗。二会圆觉。三通妨
难。四结劝修。初中二分。初蹑前标后也。于中。初二句
蹑前七门。七门皆论佛之言教。教诠于义。约教解义。
但是闻慧之境。设自依义。观察思惟。所思之义亦唯
思慧之境。皆未是忘缘寂照。若上上根智。即言忘言。
即相忘相。此不复论。今为中下之流。须开忘机寂志
之方便发慧契證之玄门。故西域东夏。承上巳来有
斯宗。巳下二句标后。言忘诠等者。意如上释。诠者诠
量拣择之谓也。即能诠之教。忘者即周易略例中。将
言显象。得象忘言。以象显意。得意忘象。如以筌蹄取
鱼兔等。前巳有释。复有其门者。不必攀缘经论。自有
默传心印之门也。
卷三 第 531a 页 X09-0531.png

疏故以心下。二正叙修诠。文四。一具叙祖宗。二别叙
末计。三束宗就法。四总释法门。今初。以心传心者。是
达磨大师之言也。因可和尚咨问。此法有何教典。大
师答云。我法以心传心。不立文字。谓虽因师说。而不
以文句为道。须忘诠得意。得意即是传心。历代不绝
者。如下所叙。疏自佛嘱迦叶等者。佛灭度后。摩诃迦
叶当第一代。付法藏经云(或云。付法藏传。是西域贤圣所集。藏中有数本。今引
四卷者。取意摄略。不备其文。法门祖宗。如世间家谱。不可及知。故为依贤圣传记。撮略十馀节要处。叙于别卷。
亦不代代录之。可拨之令知。久讲者须宣之于后辈。或讲时或馀时皆得。今欲于此叙之。恐初学智力不逮。故
且销文略叙引讲时不得引说。但且撮略取意销疏文。不妨馀时细话也)昔婆伽婆。于无
量劫。为众生故求最胜道。成就种种难行苦行云云。
破魔军巳。成最正觉云云。降伏外道。立最胜幢。闭恶
趣门。开涅槃道。化缘将毕。垂当灭度。告大弟子摩诃
迦叶。汝今当知。我于无量阿僧祇劫。为众生故。勤修
苦行。一心专求无上胜法。如我昔愿今巳满足。我于
今者。将般涅槃。以此深法。用嘱累汝。汝于当后。敬顺
我意。广宣流布。无令断绝。迦叶白言。善哉受教。我当
如是奉持正法。使未来现在等蒙饶益。唯愿世尊不
以为虑。是故。如来灭度之后。摩诃迦叶。次宣正教。集
佛法藏。化诸众生。其所度脱。求不退转云云。即迦叶
当第一。(然禅经序文云。此是阿难曲承旨诏。〔过〕非其人。则幽关莫辟。罕窥其庭。若能得意忘言。则
途中授与据此即佛属阿难。又智论说。阿泥楼豆。语阿难言。佛旨付汝法。汝今愁闷失所付事。又佛般涅槃时。
迦叶不在。亦似合是阿难。今此经及传记。述法眼相付皆以迦叶为初祖者。应是先受佛密属。然住山中。后佛
临涅槃。再属阿难。令语迦叶。当佛法主及令阿难同结集法藏。 迦叶为初也)疏展转于今
卷三 第 531b 页 X09-0531.png
等者西域二十八祖。此方七祖。相承传法。如一灯照
百千灯冥者皆明。明终无尽。传灯之喻。如净名经疏
说然初五师者。谓迦叶。阿难。末田地。商那和修。优婆
鞠多也。阿难第二故。付法藏经云。迦叶垂涅槃时。以
最胜法。付嘱阿难。而作是言。长老当知。昔婆伽婆。以
法付我。我年老朽将欲涅槃。世间胜眼。今欲相付嘱。
汝可精勤守护斯法。阿难曰诺。唯然受教云云。阿难
演畅妙法。化诸众生。化缘将毕。先度罽宾比丘名末
田提。又念迦叶垂涅槃时。告云。长老于后若入涅槃。
王舍城有一长者。名商那和修。高才勇猛。有大智慧。
可度出家以法付之。阿难临般涅槃。告曰。佛以法眼。
付大迦叶。迦叶付我。我今付汝。汝可守护度诸众生。
答曰奉教。我当拥护。普为一切作大明炬。商那和修
第三。(和修亲禀阿难。不禀末田提。故当第三)于是次宣无上法药。疗烦
恼病。济度群生。其德高远。辨才无尽。(第二卷云)阿难以法
付和修时。而告之曰。世尊昔游摩突罗国。顾命我言。
于此国中。当有长者。名为鞠多。其子号曰忧波鞠多。
于禅法中最为第一。虽无相好。化度如我。我灭度后
与大饶益。其所教化无量众生。皆悉解脱。得阿罗汉。
汝当于后度令出家。若涅槃者。付其法藏。优婆鞠多
第四。商那和修临涅槃时。告鞠多曰。佛以正法。付大
迦叶。次付吾师阿难。阿难以法属累于我。我当灭度。
以法付汝。汝可精勤拥护世眼。优婆鞠多言。唯然受
教。(鞠多化缘极盛。事数极多。略如别卷。馀在本传)疏初五师兼之者。约五师
卷三 第 531c 页 X09-0531.png
所传之法。具禅法律三也。故律宗未分五部之前。以
鞠多巳上为竖五师。然末田底迦及商那和修。皆是
阿难弟子。即当同学。不是相承。故上引付法藏经叙。
商那嘱鞠多曰。佛以正法。付大迦叶。次付吾师阿难。
阿难以法嘱累于我。我当灭度。以付于汝。据此则至
鞠多。但有四代。不叙末田故也。律宗所云五者。以律
仪教相遵崇上座。故亦叙之[序-予+古]禅宗但取禀承心地
真法。方为师资。故唯四代。

疏鞠多之后律教别行者。从提多迦巳下。乃至师子
比丘二十三代。但传心地禅门及大乘经论。其小乘
律藏。但是昙无德等。五部分宗。各各异执。遍散诸国
土。展转支分。不可具叙。其大乘经论及禅宗心地者。
即鞠多付嘱提多迦。当其第五。(久修行愿。辨才无尽。未生时。商那巳授记。
令鞠多寻觅度之。乃至得阿罗汉)弥遮迦第六(多闻博达)佛陀难提第七。
佛陀密多第八。(德力甚深。又多善巧。国王邪见。密多十二年。持赤幡在王前行。乃至王改
邪心。受三归依)胁比丘第九。(六十年在胎。生即皓首。出家勤苦。胁不至席)富那奢
第十。(立二谛义。降伏得马鸣为弟子)马鸣菩萨第十一(以妙伎乐。其音清雅。哀婉
调畅宣说苦空无我。五百王子。闻悟出家。广著述诸论也)毗罗尊者第十二(造无我论。
所至摧伏)
龙树菩萨第十三。(天聪奇悟。事不再问。降伏异学。不可称说。度人无数。造论
甚多。悉如别卷。临终入房闭户。经日不出。弟子破户见之。蝉蜕而去。诸国立庙敬事如佛也。)迦那
提婆十四。(才辨超绝。擅名天下。独步诸国。回国王邪心。又多著述。因降外道。外道弟子。以
刀决五脏而终也)
罗睺罗第十五。僧伽难提第十六。(付法巳。手举树
枝而灭)僧伽耶舍第十七。鸠摩罗驮第十八。阇夜多第
十九。婆修盘陀第二十。(通达一切修多罗义分别宣说。广度众生。余疑是天亲菩
卷三 第 532a 页 X09-0532.png
萨之梵语)摩奴罗第二十一。鹤勒那夜遮第二十二。师子
比丘第二十三。(师子受付嘱。后游行教化。至罽宾国广度众生。化缘将毕。遂令弟子舍那
婆斯付法云云。时遇罽宾国王。名弥罗掘。邪见炽盛。毁塔坏寺。杀害众僧。尊者告众曰。王有恶念。诸人可散。后
王问师子。师所得法。岂非一切空乎。答曰如是。王曰夫證法空。于一切都无所惜。可施我头。师子曰。身非我有。
何况于头。言〔说〕王即斩师子首。断巳无回。香乳流地。又云。王惊默悔。后心又再发恶念灭佛法也。其弟子舍那
婆斯遂奔南天)疏罽宾巳来唯传心地者。舍那婆斯第二十
四。罽宾即师子比丘遇难之处也。罽宾王。既毁塔坏
寺。杀害众僧。事不异于坑儒。势必焚于经论。由是师
子比丘。但密以心法潜教。婆斯或隐山林闲僻私语。
或变仪式。混迹窃言。但示心宗。不传文字。问师子虽
受戮于罽宾(意以乳流而显法也)婆斯巳免难于南竺。免难之
后。何不传经。答所显心性。虽离念照之。分明对境。觉
之委细。然能诠经论。随器千差。理趣虽明。章句宁备。
既非积习。奚为具传。自此巳来。例之可见。亦是因罽
宾焚除之难。觉文字非其必固。尤切意于心宗故也。
亦是大道有数。兴替有时。故如此也。优婆掘第二十
五。婆须密第二十六。僧伽罗叉第二十七。达磨多罗
第二十八(达磨是南天国王第三子。少小出家。依师言下。悟如来禅。三乘三藏无不晓达。然志
在妙理冥心虚寂。于南天。大作佛事。观此土。有大乘种。又作是念。东晨旦国。佛记后五百岁。般若智灯。连光于
彼。遂属弟子般若密多罗。住天竺传法不绝。而来汉国)达磨至北方当其第一。
(初至梁朝云云。后至魏遇慧可蒙示安心。授以袈裟以定宗旨。云观汉地。入圣位者。与金刚楞伽相当。传我法
至六代后。命如悬丝。百五十岁。终留一只履墓中。脚著一只西归。乃至碑传敕谥等。悉在别卷也)慧
可第二(先博学经史。居邺洛二都度人千方。答璨忏悔言下罪灭临终偿债彼怨害也)僧璨
第三(付法巳。或居市廛街巷止宿。不拣处所言语不避深浅。后入罗浮山。数年临终。却归嵬山。树下
卷三 第 532b 页 X09-0532.png
立合掌而终也)道信第四(居双峰。敕召虽病再取头任斫云云)弘忍第五。

疏黄梅门下南北又分者(此下关涉疏义。故须又宿行粗字写之。)南能
北秀也。谓忍大师承信大师后。诣冯墓山。居止北山。
在双峰山东。时人号为东山法门。此山在蕲州黄梅
县。故复云黄梅门下。言南北分者。大师广开教法。学
徒千万。于中。久在左右。升堂入室者。即荆州神秀。潞
州法如。襄州通。资州智诜。越州义方。华州慧藏。蕲州
显。扬州觉。嵩山老安。并是一方领袖。或阖国名僧。虽
各有證悟。而随器不同。未有究了心源者。后有岭南
新州卢行者。年二十二。来谒大师。初答作佛之语。与
契师心。舂米题偈。师资道合。后乃三夜共语。直了见
性。遂授密语。付以法衣。夜自逆。过九江口。令向岭南。
后在曹溪山。开禅弘扬宗旨故。时号南宗。其神秀等
十人。虽證悟未彻。大师许云。各堪为一方之师。秀后
于嵩山。传大师宗教。为帝之师。敕谥大通禅师。时号
北宗。故云南北又分也。馀如别卷。慧能第六。(在始兴南海二
部。得来十六年竟未开法。因在广州制止寺。听印宗法师讲涅槃经。夜与诸僧。论风动幡竿之义。法师窃闻。细
问知是。东山门下。便为剌头。逆皈曹溪。二十日夜后印宗自与道俗百馀人往诣。请开禅门。神龙元年。敕请不
入。两度敕书云云。有襄州神会姓嵩。年十四。往〔谓〕因答无位为本。见即是性。挍试诸难。夜唤审问。两心既契。师
资道合。神会北游。广其闻见。于西京受戒。景龙年中。却归曹溪。大师知其纯熟。遂默授密语。缘达磨悬记。六代
后。命如悬丝。遂不将法衣出山。能大师说法。三十七年年。七十六。先天二年八月三日灭度。至元和十年。敕谥
大鉴禅师塔号元和卢照)神会第七(大师承南宗能和尚后于东京荷溪寺。时人皆云荷泽和上。和
上姓万。顶异凡相。如孔丘也。骨气殊众。总辨难测。先事北宗秀。三年。秀奉敕追入。和上遂往岭南和尚。和尚行
门增上苦行供养。密添众瓶。斫冰济众。负薪檐水。神转巨石等云云。策身礼称。燃灯殿光。诵经神卫。律穷五部。
卷三 第 532c 页 X09-0532.png
禅感紫云。因洛阳诘北宗传衣之由。及滑台演两宗真伪。与崇远等。诗论一会。具在南宗。定是非论中也。便有
难起。开法不得。然能大师灭后。二十年中。曹溪顿旨。沉废于荆吴。嵩岳渐门炽盛于嵩岳〔略抄作秦洛〕。普寂禅
师秀弟子也。谬称七祖。二京法主。三帝门师。朝臣归崇。敕使监卫雄雄若是。谁敢当冲。岭南宗途甘从毁灭。法
信衣服。数被潜谋。事如祖章。传授碑文两遇磨换。据碑文中所叙。荷泽亲承付属。〔讵〕敢因循直入东都。面抗北
祖。诘普寂也。龙鳞虎尾。殉命忘躯。侠客沙滩。五台之事县官白马。卫南卢郑二令文事。三度几死。商旅缞服。曾
易服执秤负归。百种艰难。具如祖传。达磨悬丝之记。验于此矣。因淮上祈瑞感。炭生芝草。士庶咸睹。遂〔尽今〕建
立。无退屈心。又因南阳答〔王赵〕公三车义。名渐闻于名贤。天宝四载。兵部侍郎宋鼎。请入东都然正道易申。谬
理难固。于是。曹溪了义。大播于洛阳。荷泽顿门。派流于天下。然北宗门下。势力连天。天宝十二年。被𧮂聚众。敕
黜弋阳郡。又移武当郡。至十三载。恩命量移襄州。至七月。又敕移荆州开元寺。皆北宗门下之所〔毁〕也。至乾元
元年四月后。频告门人。令数问法。再三深叹无为一法。五月十三日。中夜示灭。年七十五。其夜山南东道节度
使制州剌史李广珠。见大师座空中过。空有声云。往开元寺。迎神会和尚去。云云二年。迁厝于东京。龙门置塔。
宝应二年。敕于塔所置宝应寺。大历五年。敕赐祖堂额。号真宗般若传法之堂。七年敕赐塔额号般若大师之
塔。贞元十二年。敕皇太子集诸禅师。楷定禅门宗旨。遂立神会禅师为第七祖。内神龙寺。敕置碑记见在。又御
制七祖赞文。见行于世)。

疏虽继之一人下。第二别叙末计也。于中二。一标意。
二叙列。今初也。继一人者。西域初从迦叶。此方始于
达磨乃至神会。唯委嘱一人继嗣也。屡有傍出等者。
如下所叙。

▲疏有拂尘看净方便通经下。二叙列
也。略叙七家。今初第一也。即五祖下。此宗秀大师为
宗源。弟子普寂等大弘之。拂尘者。即彼本偈云。时时
须拂拭。莫遣有尘埃。是也。意云。众生本有觉性。如镜
有明性。烦恼覆之。如镜之尘。息灭妄念。念尽即本性
圆明。如磨拂尘尽镜明。即物无不极。此但是染净缘
起之烟。未见妄念本无一性本净。悟既未彻。修岂称
卷三 第 533a 页 X09-0533.png
真。修不称真。多劫何證。疏方便通经者。方便谓五方
便也。第一总彰佛体。依起信论。谓佛者觉也。自觉觉
他觉满。离心名自觉(觉心无心为离心也)离色名觉他(觉身无身为离
色也)俱离为觉满(觉自他离身心烟自在知见)所言觉义者。谓心体
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心也释自觉谓赞叹不喜。打骂不瞋。离念即无心。无
心即与虚空合体故。名等虚空界。若起心即不等空界也)无所不遍。法界一相(色也
释觉他)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俱也释觉满)如是用心。常无间
断。是长养法身。没身没心。没天没地。湛然清净。亦名
圆满法身。瞥起心即有心色。破坏法身。色是色蕴。谓
五根六尘。心即四蕴。蕴是积聚义。亦名为阴。阴是覆
盖义。谓离念故无心。无心即无色。色心清净。五蕴常
空。故名一相。十二处十八界例知。谓若离根尘识。即
界分常空寂。根根空。尘尘静。根根无心。尘尘是圣。圣
者正也。眼见色。意同知染法界。意不同知净法界。耳
等皆然。瞥起心即十八界。无心即一相。一相者无相。
对境不动名如。不随应是来。若见色有憎爱等。是动
是去。非如非来。故无憎爱。即自在知见。此是光明如
来眼识。馀耳等例之。谓无量教如来。香积如来。甘露
如来。华聚如来。法门如来。如次配五识也云云。乃至
不见有身身是佛。不见有心心是佛。身心总不见。身
心总是佛。第二开智慧门。依法华经。开示悟入佛知
见也。谓身心不动。豁然无念是定。见闻觉知是慧。不
动是开。此不动即能从定发慧。意根不动智门开。五
根不动慧门开。智用是知。慧用是见。名开佛知见。知
卷三 第 533b 页 X09-0533.png
见即是菩提。菩提者不可以身心得。寂灭是菩提。灭
诸相故。眼见色。不被色尘碍眼菩提云云。(耳鼻舌身意亦然)
六根不碍诸尘相。即是圆满大菩提。知是根本智缘
真。见是后得智了俗。一往无间是缘真。先以證为根
本。若不以證为先。所有知见随染。今日炽然于六尘
中得自在。由何物只缘。先以證为根本。所以知见不
染六尘。处处知见分明。名佛知见。次下释诸佛世尊
唯以一大事等云云。第三显不思议解脱。依维摩经。
谓瞥起心是缚。不起心是解。二乘人。厌喧住寂。贪著
禅味。是菩萨缚。不沉不寂。以方便生。是菩萨解。二乘
人。在定即不能说法。出定则说生灭法。为无定水润
心。名为乾慧。但住不动中说法。不动是方便。说法是
慧。二乘人。闻说法不动为方便。便住不动中。无自在
知见。在定亦不能说法。菩萨定中。有慧自在知见。即
不被缚。得定得慧。于无相无作法中。以自调伏。名之
为慧。五阴空空解脱。六尘无思无想解脱。心无所缘
无作解脱。是名三空解脱门。次下释经文十数节云
云。第四明诸法正性。依思益经。谓心不起离自性。识
不生难故际。见是眼寂性(闻等五云云)不起即无心。无心
即无境性。是名诸法正性。眼是欲色是降眼识不生
离欲际(耳等五云云)馀如别卷也。第五了无异自然无碍
解脱。依华严经。一切无碍人。是无碍道。一道出生死。
是无住道。非长亦非短。解脱人所行。是解脱道。因无
异得离根尘。眼见色无异。一切色尘不能为碍。无碍
卷三 第 533c 页 X09-0533.png
道。离尘色不染。见见离染。解脱道。离染(耳等五云云)根相尘
相。一法亦无尘来染。唯有知见独尊。光明遍照。无碍
道等觉。解脱道妙觉。等觉智照。依性起相。妙觉慧照。
摄相取性。智能照理。慧能照事。分明知见。光明遍照。
等觉是大智。妙觉是大慧。不起心心如。心如一切物
皆如。如即是智。智能含慧。是名大智慧云云。馀如别
卷。上四门文。未皆有云云字者。悉是馀义插入别卷也。

疏有三句用心为戒定慧者。第二家也。根元是五祖
下分出。名为智诜。即十人中之一也。本是资州人。后
却归本州德纯寺开化。弟子处寂俗姓唐承。后唐生
四子。成都府净众寺金和尚。法名无相。是其一也。大
和此教(金弟子当寺召长松山马逐州季通泉县季皆嗣之)言三句者。无忆无念
莫忘也。意令勿追忆。巳过之境。勿预念虑。未来荣枯
等事。常与此智相应。不昏不错。名莫忘也。或不忆外
境。不念内心。脩然无寄。(莫忘如上)戒定慧者。次配三句也。
虽开宗演说方便多端。而宗旨所归在此三句。其传
授仪式略如此。此国今时官坛。受具足戒。方便谓一
两月前。先剋日牒示。召集僧尼士女。置方等道场礼
忏。或三七五七。然后授法了。皆是夜间。意在绝外。屏
喧乱也。授法了。便令言下息念坐禅。至于远方来者。
或尼众俗人之类。久住不得。亦直须一七二七坐禅。
然后随缘分散。亦如律宗。临坛之法。必须众举。由状
官司给文牒。名曰开缘。或一年一度。或三年二年一
度不等开数开。
卷三 第 534a 页 X09-0534.png

疏有教行。不拘而灭识者。第三家也。其先亦五祖下
分出。即老母安和上也。六十岁出家授戒。六十夏。方
灭度时年一百二十。故时号老安。安即名也。为则天
圣后之所师敬。道德深厚。志节孤高。诸名德皆难比
类。有四弟子。皆道高名著。中有一俗弟子。陈楚章(馀三
即腾腾自在破灶堕)时号陈七哥。有一僧名无住。遇陈开示领
悟。亦志行孤劲。后游蜀中。遇金和上开禅。亦预其会。
但更咨问。见非改前悟。将欲传之于未闻。意以禀承
俗人。恐非宜便。遂认金和上为师。指示法意大同。其
传授仪式。与金门下全异。异者。谓释门事相一切不
行。剃发了便挂七条。不受禁戒。至于礼忏转读画佛
写经。一切毁之。皆为妄想。所住之院不置佛事。故云
教行不拘也。言灭识者。即所修之道也。意谓生死轮
转。都为起心。起心即妄。不论善恶不起即真。亦不似
事相之行。以分别为怨家。无分别为妙道。亦传金和
上三句言教。但改忘字为妄字。云诸同学。错预先师
言旨。意谓无忆无念即真。忆念即妄。不许忆念。故云
莫妄。毁诸教相者。且意在息灭分别而全真也。故所
住持。不议衣食。任人供逆。逆即暖衣饱食。不送即任
饥任寒。亦不求化。亦不乞饭。有人入院。不论贵贱。都
不逢迎。亦不起动。赞叹供养怪责损害。一切任他。良
由宗旨说无分别。是以行门无非无是。但贵无心而
为妙极。故云灭识也。上来三家。根本皆是六祖同学。
但傍正之异耳。
卷三 第 534b 页 X09-0534.png

疏有触类是道而任心者。第四家也。其先从六祖下
分出。谓南岳观音台让和上。是六祖弟子。本不开法。
但居山修道。因有剑南沙门道一。俗姓马。是金和上
弟子。高节志道。随处坐禅。久住荆南明月山。后因巡
礼圣迹。至让和上处。论量宗运。徵难至理。理不及让。
又知传衣付法曹溪为嫡。便依之修行。住乾州洪州
虎州。或山或廓。广开供养。接引道流。大弘此法。起心动
念。弹指磬咳扬扇。因所作所为。皆是佛性全体之用。
更无第二主宰。如面作多般饮食。一一皆面。佛性亦
尔。全体贪瞋痴造善恶受苦乐故。一一皆性。意以推
求。而四大骨肉舌齿眼耳手足。并不能自语言见闻
动作。如一念今终。全身都未变坏。即便口不能语。眼
不能见。耳不能闻。脚不能行。手不能作。故知语言作
者。必是佛性。四大骨肉。一一细推。都不解贪瞋故。贪
瞋烦恼并是佛性。佛性非一切差别种种。而能作一
切差别种种。意准楞伽经云。如来藏是善不善因。能
遍与造一切。起生受苦乐与因俱。又云佛语心。又云。
或有佛刹。扬眉动晴笑欠磬咳。或动摇等。皆是佛事。
故云触类是道也。言任心者。彼息业养神(或云息神养道)
行门也。谓不起心造恶修善。亦不修道。道即是心。不
可将心还修于心。恶亦是心。不可以心断心。不断不
造。任运自在。名为解脱人。亦名过量人。无法可拘。无
佛可作。何以故。心性之外无一法可得。故云但任心
即为修也。此与第三家。敌对相违。谓前则一切是妄。
卷三 第 534c 页 X09-0534.png
此即一切是真。

疏有本无事而忘情者。第五家也。即四祖下分出也。
其先即午头慧融大师。是五祖忍大师同学。四祖委
嘱忍大师继代之后。方与融相见。融通性高简。神慧
灵利。久精般若空宗。于一切法。巳无计执。后遇四祖。
于方空无相体。显出绝待灵心本觉。故不俟久学。便
悟解洞明。四祖语曰。此法从上一代。只委一人。吾巳
有嗣。如可自建立。融遂于午头山。息缘忘情。修无相
理。当第一祖。智严第二。慧方第三。法持第四。智威第
五。慧忠第六。智威弟子润州鹤林寺马素和上。素弟
子劲山道钦和上相袭。传此宗旨。言本无事者。是所
悟理。谓心境本空。非今始寂。迷之谓有。所以生憎爱
等情。情生诸苦所系。梦作梦受故。了达本来无等。即
须丧巳忘情。情忘即度苦厄故。以忘情为修行也。前
次触类是通为悟。而任心是修。此以本无事为悟。忘
情为修。又此与前两家皆异者。且就悟理而言者。第
三家一切皆妄。第四一切皆真。如则一切皆无。就行
说者。第三伏心灭妄。第四纵任心性。此则休心不起。
又三是灭病。四是任病。五是止病。如下文说。

疏有藉传香而存佛者。第六家也。即南山念佛门禅
宗也。其先亦五祖下分出。法名宣什。果州未和上。阆
州蕴玉。相如县尼一乘皆弘之。余不的知禀承师资
照穆。言传香者其初集众礼忏等仪式。如金和上门
下。欲授法时。以传香为资师之信。和上手付。弟子却
卷三 第 535a 页 X09-0535.png
授和上。和上却授弟子。如是三遍。人皆如地。言存佛
者。正授法时。先说法门道理修行意趣。然后令一字
念佛。初引声由念。后渐渐没声。微声乃至无声。送佛
至意。意念犹粗。又送至心念念存想有佛恒在心中。
乃至无想盍得道。

疏有寂知指体无念为宗者。即第七家也。是南宗第
七祖荷泽大师所传。谓万法既空。心体本寂。寂即法
身。即寂而知。知即真智。亦名菩提涅槃。广如悬谈以
法性教对破相教五对义中所辨。此是一切众生本
源清净心也。是自然本有之法。言无念为宗者。既悟
此法本寂本知。理须称本用心。不可遂起妄念。但无
妄念。即是修行。故此一门宗于无念。疏遍离前非统
收俱是者。此有二意。一以第一家。拣收前六。谓上句
拣。下句收。简云前非。谓一二及六。滞于染净缘相。失
天真本净性德。第四及上五三。阙于方便事行。而乃
尽于有为。(违净名经言教也)就中。第三加以毁教之失。又六
家皆未指出灵心。今第七剋体直指寂知。不约诸像
法量。又顺性无念修行故云尔也。下句收为是者。谓
以寂知为本。而随缘修前方便之行。即前六家。皆是
随病对治之妙门也。此乃所其所通。无其所病也。二
总判七家。皆有收拣。谓第七家中。若一向拣却缘虑
妄心色相尘境顽凝虚空等法。偏立寂知。而为究竟
者。互来圆通。圆通见者。必须会前差别取舍等法。同
一寂知之性。寂知之性。举体随缘作种种门。方为真
卷三 第 535b 页 X09-0535.png
见。寂知如镜之净明。诸缘如能现影像。荷泽深意本
来如此。但为当时渐教大兴顿宗沉癈。务在对治之
说。故唯宗无念。不立诸缘。如对未识镜体之人。唯云
净明是镜。不言青黄是镜。今于第七家。亦有拣者。但
拣后人局见。非拣宗师。据此道理。即知于七宗中若
统圆融为一。则七皆是。若执各一宗。不通馀宗者。则
七皆非。如涅槃说。有人摸象。虽各认成非。然亦皆不
离象体。但总也。即是全象也。故注云象体。

疏上之诸宗下。第三束宗就法。但就顿渐悟修之法。
和会自然。会得诸宗。诸宗不离此故。然定慧正是所
修之道。顿渐是悟修之仪式。所修之道有正有助。定
慧是正道。馀万行是助道。助定慧故。故华严云。譬如
有力王。率土咸戴仰。定慧亦如是。菩萨所依赖等。诸
教非一。悟修多是解行。顿渐通于悟修。无定下明互
阙之失。谓无定之慧。慧是狂慧。如风中灯。如摇动水。
无慧之定。定是愚定。如闷绝无心。如枯杌无识。又偏
修定增长无明。偏修慧增长邪见。故涅槃云声闻定
力多故不见佛性。菩萨慧力多故见性不了了。此二
双运下。明等学之益。亦如涅槃说也。两足尊者福智
圆满。定是福体。慧为智本故也。止观者。摩诃止观十
卷。小止观二卷者。序云。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
之正要。止是养心识之善资。观是照察神解之妙术。
止是禅定之胜因(由止万缘故止定也)观是智慧之由藉(由观察诸
法故慧力成就)广如威德章三观之初标本门中所引。
卷三 第 535c 页 X09-0535.png

疏其顿渐下。第四总释法门。然悟与修。皆通顿渐。又
悟有解悟證悟。修有随相离相。谓初因解悟。依悟修
行。行满功圆。即得證悟。此为真正。若各随根性。及诸
善友。方便施设。先后无定。今文九对。一五解悟。二三
四六九證悟。七八通二悟。疏顿悟者。慧日顿出。(圆明觉性)
霜露之惑渐销。又如孩子初生六根四支百节顿具
(性上恒沙功德)乳哺饮食养育渐渐成长。出身入仕(万行资庄报化
圆满。举二喻者。断惑證理二相别也。后亦例此)此悟在初。故属解悟。悟后之
修。即具随相离相。理事双修。故功行圆满。必有證后
悟。即属后对。疏渐修顿悟下。次三对證悟也。初言渐
修顿悟者。此有二意。一者即前解悟之渐修。修极故
證。二则从初便渐。如诸声闻因四十年渐。前修三乘
教行故。灵山会中。闻法华经。疑网顿断。心安如海。授
记成佛。如人伐木。千斧万斧。渐斫。倒即一树顿倒。(喻断惑也)
又如从边远来于京都。数月步步渐行。入大城门之日。
一时顿到。(喻證理也)天台数年修练百日加功用行。忽然
證得法华三昧旋陀罗尼门。于一切法悉皆通达。即
其事也。北宗渐门之教。意见如此。然多入二乘之境。
难得圆通證。故渐悟者。谓虽闻圆教信圆法。而根性
迟钝。不得顿悟。虽不得顿悟。而乐欲情殷。深宗顿理。
顿发大心。顿绝诸缘。顿伏烦恼。由此加行。渐渐得悟。
悟即是證。不唯会解。如人磨镜。一时遍磨一面。终不
从一分一寸致功。尘埃则微微而尽。(渐净)明相渐渐而
著。(渐照)又如学射初把弓矢便注意在的(喻发无上菩提心也)
卷三 第 536a 页 X09-0536.png
不故作亲疏节级(不先发十信择十住等)然千百日。射亿万箭。
方渐渐亲近。乃至百发百中。(前喻巳其断證后喻唯證成)疏渐悟
者。谓信本性圆满。而犹计有业惑障覆。故勤拂镜尘。
渐悟心性。如注所引喻也。足履喻修行。所鉴喻證悟
也。(若对下顿断烦恼斩丝之喻此如断竹节不同)疏并为證悟者。总结上三
对也。疏若云顿悟顿修下。三对悟修皆顿。但以惑互
先后。或同时故。成解證之异。初标顿悟顿修。以斩染
綟丝为喻者。斩如顿悟。顿悟烦恼本无。即名为断。如
一綟之丝。不胜一剑而顿断故。(此是荷泽所举之喻)染如顿修。
顿称性上恒沙功德。念念无间而修。如染一綟之丝
千条万条一时成色。故清凉大师心要云。心心作佛。
无一心而非佛心。处处道成。无一尘而非佛国。又行
愿疏云。行则顿修。位分因果。皆是顿修之义。疏谓先
悟后修等者。初对也。如注所释。谓由顿了身心尘境
皆空故。不著诸相。不證心性。心性本不动故。又由顿
了恒沙功德皆备故。念念与之相应。名为合道。由悟
于先。故当解也。疏先修后悟等者。次对也。谓顿由绝
诸缘等云云。(如上所引)故得心地豁开。以根欲俱胜故。不
同前顿修渐悟也。注以修如服药者。一服顿契也。悟
如病除者。热病得汗。四肢百节一时轻清也。不取渐
渐平复之意。以悟在修后。故当于證。然此證解前无
二相。疏修悟一时者后对也。谓以无相为修。分明为
悟。悟即慧也用也。修即定也体也荷泽云。即体而用
自知等。注中取意。引心要也。具云。无心于忘照则万
卷三 第 536b 页 X09-0536.png
累都捐。任运以寂知则众行爰起。今但各取上句故。
一喻悟一喻修。若全用后二句。自有修悟。谓上句悟。
下句修也。心要又云。一念不生前后际断。(即顿修也)照体
独立物我皆如。(即顿悟也)荷泽云。一切善恶都不思量。言
下自绝念相。(修也)正无念想。心巳自知。(悟也)疏即通解證
者。此有二意。一者。如上释云。證解亦无二相。故二皆
通。谓即證即解。即解即證。二者。或是證。或是解。谓顿
了顿息等。即为解悟。顿尽顿觉。即为證悟。如大梦觉。
觉即顿觉。梦必顿尽故。(如佛地论说。下当具释)疏若本具下第
八一对也结云通解證也。亦含二意。如次上说。初义
可知。后义应释。约解释者。但取无漏本觉为悟。不加
觉了之心。但取性上功德为行。不待息心为行。注中
饮字得字皆喻。与之相应。约證释者。即始觉合本之
时。无别始觉之异故。华严疏云。新成旧佛。旧佛新成。
成时但是本本之真。不见新新之相。悟修皆尔。故华
严说。成时必与一切众生同体俱成。又云。成与不成。
无差别者。正由不取新成之虚相也。疏若约楞伽下。
第九对之證悟也。此虽渐顿各四。而非四对。谓以地
前四渐。对地上四顿故。彼经。大慧白佛言。世尊。云何
净除自心现流。为顿为渐。答中。先明四渐。后说四顿。
渐经云。佛告大慧。渐净非顿。如一庵罗果。渐熟非顿。
如来渐除众生自心现流。亦复如是。渐净非顿。(一此喻十
信)二如陶家作器。渐成非顿。(十住)三如大地渐生非顿。
(十行)四如习艺渐就非顿。(十向)上之四渐。约于修行。未證
卷三 第 536c 页 X09-0536.png
理故。下之四顿。约巳證理故。一明镜顿现喻。经云。譬
如明镜。顿现一切无相色像。如来净除一切众生自
心现流。亦复如是。顿现无相无所有清净法界。(喻初地至
七地)二日月顿照喻。云如日月轮。顿照显示一切色像。
如来为离自心现流习气过患众生。亦复如是。顿为
显示不思议胜智境界。(喻八地巳上)三藏识顿知喻。云譬
如藏顿分别知自心所现身相及安立受用境界。彼
诸佛亦复如是。顿熟众生所处境界。以修行者安处
于色究竟天。(此喻报身)四佛光顿照喻。云譬佛所作。依佛
光明照曜自觉圣趣。亦复如是。彼于法相有性无。恶
见妄想。照令除灭。(亦喻法报。前喻顿成。此喻顿照)今注中取意。撮略
标之。但看上引经文。自当见耳。然一向鉴配地位者。
古今同为此释。亦顺经文。若准清凉大师华严疏钞所
释。则通于横竖。则位位中皆有顿义。且约横论顿。复
有多义。谓顿悟渐修等四句云云。亦不出上来九对
顿渐。如别卷引。然顿与圆。若约究竟真实性德。出体
则同未圆。不名为顿故。若约释名义及教门。施设则
别。谓顿约时竖说。圆约法横说。不妨有顿而非圆。如
初地顿断二障分别种子。未断俱生故。又不妨圆而非
顿。如信华严宗中所显一切众生全同佛德。一向发
心学之。更不习权教小乘。此名闻圆法起圆信。然根
性迟钝。习之多时。渐渐方解。故非顿也。天台云。渐渐
非圆渐。圆圆非渐圆。谓善渐家亦有圆渐。圆寂亦有
圆渐。渐家渐者。如江出岷山始于滥觞。渐家圆者。如
卷三 第 537a 页 X09-0537.png
大江千里。圆家渐者。如初入海。虽则渐深。一滴之水
巳过大江。况滥觞耶。圆家圆者。如穷海[泳-永+处]底故。今云
渐是圆家渐。尚过渐家之圆。况渐家之渐。故五教中。判
顿教圆教不同。上来多段不同。总当第一。叙禅宗竟。

疏此圆觉下。大文第二。会圆觉也。文三。谓标释结。今
初标也。二谓文殊下。释也。可捡教起因缘门中及下
销文处。取相应之义叙之。今亦不能重述。疏普眼观
通于解證者。随义阴处。更为指之也。以从戒定修得
故当其證。由但是观行成就。未是果位故。亦云解也。
又以观行成时。更不见别有佛果是未證故。即名證。
今评量此人。但名解悟。故判云解脱普贤。后段者。文
云。知幻(解悟)即离(修也)不作方便。(顿也)离幻(修也)即觉(證悟)亦无
渐次(顿也)

▲疏更有下。三结也。

疏此等下。三通妨难。谓有难云。前权实对辨门中。早
巳广明顿渐等教。何得今又重说。故为此通也。

疏苟得下。四结劝修。言皆成定慧者。谓定慧有有作
无作自性三种不同。故顿与渐。皆相当也。故荷泽说
三种三觉。有作三者。约诸恶不作等云云。无作三者。
妄心不起是戒(无贪嗔悭嫉等)无妄心是定(无思觉等事也)知无妄
心是慧(不落无记空也)自性三者。谓空寂照(如次配之空是离四句绝百非
之义故配义也馀二可知)言妄想者。无定之慧也。言无记者。无慧
之定也。此但以冥冥无所拣择而为无记。不唯拣于
善恶说无记也。言审而修之者。此门意在于行。不图
知解而巳。故劝云修之。不云学之。此第八一门疏文。
卷三 第 537b 页 X09-0537.png
多依清凉大师奉。

敕所制新华严疏悬谈十门中修證浅深门也。

圆觉经大疏释义钞卷第三(之下)(起天台四教终第八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