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第 1a 页 WYG0203-091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四书经疑贯通卷三 元 王充耘 撰
有子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章先儒曰仁者
爱之理心之德子张曰令尹子文章先儒曰当理
而无私心则仁矣是皆先言理而后言仁孟子亦
有仁义而已矣章先儒曰仁者心之德爱之理孟
子曰其趋一也章先儒曰仁者无私心而当于理
是皆先言心而后言理及三月不违与仁人心也
四书经疑贯通卷三 元 王充耘 撰
有子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章先儒曰仁者
爱之理心之德子张曰令尹子文章先儒曰当理
而无私心则仁矣是皆先言理而后言仁孟子亦
有仁义而已矣章先儒曰仁者心之德爱之理孟
子曰其趋一也章先儒曰仁者无私心而当于理
是皆先言心而后言理及三月不违与仁人心也
卷三 第 1b 页 WYG0203-0910b.png
章则先儒言心而不言理博施济众与人而不仁
章先儒言理而不言心仁一也所释不同何欤
仁主于爱故为爱之理仁该义礼智故又为心之德论
语次章是因孝弟而言仁故先言爱之理孟子首章是
泛言仁义故释之者先言心之德子文文子是就其行
事而论其心故先言当理而后言无私心伯夷伊尹柳
下惠是其心公而行事自当乎理故先言无私心而后
言当于理三月不违与人心章是专就人身上言故第
章先儒言理而不言心仁一也所释不同何欤
仁主于爱故为爱之理仁该义礼智故又为心之德论
语次章是因孝弟而言仁故先言爱之理孟子首章是
泛言仁义故释之者先言心之德子文文子是就其行
事而论其心故先言当理而后言无私心伯夷伊尹柳
下惠是其心公而行事自当乎理故先言无私心而后
言当于理三月不违与人心章是专就人身上言故第
卷三 第 2a 页 WYG0203-0911a.png
言无私心而不言理博施济众与人而不仁章是专就
行事上言故第言理而不言心要之心当乎理而理具
于心二者本不相离特言者各有所切耳非以求异也
有子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集注言心之德
爱之理令尹子文章曰仁者无私心而合天理之
谓是皆合心与理言仁矣或先言心先言理何欤
论语仁远乎哉章与孟子人心章又曰仁者心之
德若圣与仁章又曰仁以理言人而不仁章又曰
行事上言故第言理而不言心要之心当乎理而理具
于心二者本不相离特言者各有所切耳非以求异也
有子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集注言心之德
爱之理令尹子文章曰仁者无私心而合天理之
谓是皆合心与理言仁矣或先言心先言理何欤
论语仁远乎哉章与孟子人心章又曰仁者心之
德若圣与仁章又曰仁以理言人而不仁章又曰
卷三 第 2b 页 WYG0203-0911b.png
仁者天下之正理或专言心或专言理又何欤
仁主于爱故为爱之理仁该全体故又为心之德汎言
仁义皆以心之德为先自孝弟而言则以爱之理为切
此所以有先后之不同子文文子自其行事而论必其
事既合理心又无私二者交尽然后得为仁人故云仁
者无私心而合天理之谓合心与理而言仁此其故也
仁远乎哉仁人心章专言心之德者盖自求仁者言之
仁为本心之德非有待于外也而岂必远求哉以仁与
仁主于爱故为爱之理仁该全体故又为心之德汎言
仁义皆以心之德为先自孝弟而言则以爱之理为切
此所以有先后之不同子文文子自其行事而论必其
事既合理心又无私二者交尽然后得为仁人故云仁
者无私心而合天理之谓合心与理而言仁此其故也
仁远乎哉仁人心章专言心之德者盖自求仁者言之
仁为本心之德非有待于外也而岂必远求哉以仁与
卷三 第 3a 页 WYG0203-0911c.png
圣并言则仁以理言通乎上下圣以地位言则造其极
之名也以礼乐待仁者而后行则仁为天下之正理失
正理则无序不和而不足以兴礼乐是盖所从言之意
各有不同故训释之者亦随以异然仁之为道初无二
也
夫子言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未尝言所乐为何事
又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又曰未若贫而乐
所谓乐者与颜子之不改其乐夫子之乐在其中
之名也以礼乐待仁者而后行则仁为天下之正理失
正理则无序不和而不足以兴礼乐是盖所从言之意
各有不同故训释之者亦随以异然仁之为道初无二
也
夫子言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未尝言所乐为何事
又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又曰未若贫而乐
所谓乐者与颜子之不改其乐夫子之乐在其中
卷三 第 3b 页 WYG0203-0911d.png
同欤孟子言君子有三乐又言反身而诚乐莫大
焉夫子之所不明言者孟子皆显言之又何欤
圣贤之所乐者不过道有诸身故人欲净尽天理充周
其心泰然无入而不自得到此地位者极难惟颜子可
以庶几于夫子耳未到此境者皆学有未至者也故曰
好之不如乐之贫而乐乐乎此也朋来而乐乐其善及
人也君子三乐其仰不愧俯不怍者即孔颜之乐也乐
得英才而教育之即朋来之乐之意也反身而诚即俯
焉夫子之所不明言者孟子皆显言之又何欤
圣贤之所乐者不过道有诸身故人欲净尽天理充周
其心泰然无入而不自得到此地位者极难惟颜子可
以庶几于夫子耳未到此境者皆学有未至者也故曰
好之不如乐之贫而乐乐乎此也朋来而乐乐其善及
人也君子三乐其仰不愧俯不怍者即孔颜之乐也乐
得英才而教育之即朋来之乐之意也反身而诚即俯
卷三 第 4a 页 WYG0203-0912a.png
仰无愧矣夫焉有不乐者乎是乐也可以意会而不可
以言传夫子之所不明言者欲学者自得之而孟子之
发以示人其言益切著矣
论语若圣与仁则吾岂敢何事于仁必也圣乎是
皆以仁与圣配孟子智譬则巧圣譬则力又以智
与圣配及曰仁且智夫子圣矣乎则圣又足以与
仁与智何欤
圣者德造其极之名仁与智皆其中条目也然仁又为
以言传夫子之所不明言者欲学者自得之而孟子之
发以示人其言益切著矣
论语若圣与仁则吾岂敢何事于仁必也圣乎是
皆以仁与圣配孟子智譬则巧圣譬则力又以智
与圣配及曰仁且智夫子圣矣乎则圣又足以与
仁与智何欤
圣者德造其极之名仁与智皆其中条目也然仁又为
卷三 第 4b 页 WYG0203-0912b.png
心之全德而次于圣者也故以仁与圣配是以德之高
下对言言上而圣次而仁也以智与圣配即以知与行
对言智者知之所及圣者德之所就也
夫子以不迁怒不贰过称颜子为好学又自言十
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不如丘之好学而未尝
自言所好为何学不识圣人之所好可得闻乎
夫子虽生知而亦未尝不好学观其所谓好古敏以求
之所谓加我数年以学易所谓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
下对言言上而圣次而仁也以智与圣配即以知与行
对言智者知之所及圣者德之所就也
夫子以不迁怒不贰过称颜子为好学又自言十
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不如丘之好学而未尝
自言所好为何学不识圣人之所好可得闻乎
夫子虽生知而亦未尝不好学观其所谓好古敏以求
之所谓加我数年以学易所谓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
卷三 第 5a 页 WYG0203-0912c.png
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则夫子之所学从可
知矣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学文所以求其理于书修行
所以体是理于身而忠信所以裁是理而为之质者也
即其以此教人即知其以此自学矣学岂有在于博文
约礼之外者乎
宋桓魋欲害孔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伯牛有疾子曰亡之命矣夫公伯寮愬子路于季
孙子曰公伯寮其如命何鲁臧仓沮君孟子曰吾
知矣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学文所以求其理于书修行
所以体是理于身而忠信所以裁是理而为之质者也
即其以此教人即知其以此自学矣学岂有在于博文
约礼之外者乎
宋桓魋欲害孔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伯牛有疾子曰亡之命矣夫公伯寮愬子路于季
孙子曰公伯寮其如命何鲁臧仓沮君孟子曰吾
卷三 第 5b 页 WYG0203-0912d.png
之不遇鲁侯天也一以身之死生归之天而一以
归之命一以道之行废归之命而一以归之天何
欤
贤者则听命于天圣人则天命在我故死生穷通在众
人则言命在圣人则言天命不足言也孟子欲学孔子
者也故亦以天言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
归之命一以道之行废归之命而一以归之天何
欤
贤者则听命于天圣人则天命在我故死生穷通在众
人则言命在圣人则言天命不足言也孟子欲学孔子
者也故亦以天言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
卷三 第 6a 页 WYG0203-0913a.png
踰矩又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
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一以言自学一以言教人
其始之所发端终之所至极有同欤志学之与共
学可立之与三十而立异欤法度之器学者之所
当守而圣人乃自谓不踰矩权非圣人不能用而
乃欲学者可与权何欤
一则自言其终身积学故其积累为甚详一则言其教
人有序不可躐等而其始之所发端皆在于学其终之
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一以言自学一以言教人
其始之所发端终之所至极有同欤志学之与共
学可立之与三十而立异欤法度之器学者之所
当守而圣人乃自谓不踰矩权非圣人不能用而
乃欲学者可与权何欤
一则自言其终身积学故其积累为甚详一则言其教
人有序不可躐等而其始之所发端皆在于学其终之
卷三 第 6b 页 WYG0203-0913b.png
所至极皆在于权盖可与立即所谓守矩而从心所欲
即所谓权在圣人则应变而不失其常在学者则能守
常又须能应变故圣人自言不踰矩而欲学者可与权
夫子言大哉尧之为君也君哉舜也禹吾无间然
矣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谓至德
也已而独不称汤武岂应有说乎
尧舜禹文之事所以行之万世而无弊夫子所以称之
者以垂训后世使人有以企慕而冀及之汤武之事虽
即所谓权在圣人则应变而不失其常在学者则能守
常又须能应变故圣人自言不踰矩而欲学者可与权
夫子言大哉尧之为君也君哉舜也禹吾无间然
矣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谓至德
也已而独不称汤武岂应有说乎
尧舜禹文之事所以行之万世而无弊夫子所以称之
者以垂训后世使人有以企慕而冀及之汤武之事虽
卷三 第 7a 页 WYG0203-0913c.png
曰顺天应人然要为以臣易君礼不可以为训于天下
后世以汤武行之则可以他人效之便不可夫子欲明
君臣之义存万世之防此所以绝口不及汤武之事不
特此也观其美夷齐称泰伯以让者则其于争者不言
可知矣
论语记诸子言志者二而子路皆在焉其所言不
同何欤夫子何不哂之于其先而哂之于后何不
与颜渊而与曾点何一则自言己志而一则不言
后世以汤武行之则可以他人效之便不可夫子欲明
君臣之义存万世之防此所以绝口不及汤武之事不
特此也观其美夷齐称泰伯以让者则其于争者不言
可知矣
论语记诸子言志者二而子路皆在焉其所言不
同何欤夫子何不哂之于其先而哂之于后何不
与颜渊而与曾点何一则自言己志而一则不言
卷三 第 7b 页 WYG0203-0913d.png
是必有说
子路颜渊夫子之志皆与物共其虽有小大之差而用
志一般故夫子不与颜渊若子路冉有公西赤皆规规
事为之末而曾点独超然异乎三子者之撰夫子所以
与之盖优此而劣彼不得不尔也二章固非一时之言
又各有意味不可谓颜渊不及曾点而夫子不与之
子以四教章先儒谓教人以学文修行而存忠信
忠信本也于志道据德依仁游艺章又以本末兼
子路颜渊夫子之志皆与物共其虽有小大之差而用
志一般故夫子不与颜渊若子路冉有公西赤皆规规
事为之末而曾点独超然异乎三子者之撰夫子所以
与之盖优此而劣彼不得不尔也二章固非一时之言
又各有意味不可谓颜渊不及曾点而夫子不与之
子以四教章先儒谓教人以学文修行而存忠信
忠信本也于志道据德依仁游艺章又以本末兼
卷三 第 8a 页 WYG0203-0914a.png
该言是以道德仁为本而艺为末也道德仁与忠
信同欤至于兴诗立礼成乐云者特游艺之事未
尝及于忠信道德仁也而先儒谓为大学终身所
得之难易先后浅深何欤游艺之与兴诗等语果
何欤过庭之训不惟无一语及于忠信道德仁艺
而乐亦不之及果何意欤他日又曰女为周南召
南矣乎不惟略于礼乐而一经之中止及二南又
何欤
信同欤至于兴诗立礼成乐云者特游艺之事未
尝及于忠信道德仁也而先儒谓为大学终身所
得之难易先后浅深何欤游艺之与兴诗等语果
何欤过庭之训不惟无一语及于忠信道德仁艺
而乐亦不之及果何意欤他日又曰女为周南召
南矣乎不惟略于礼乐而一经之中止及二南又
何欤
卷三 第 8b 页 WYG0203-0914b.png
学文修行而存忠信者此总论圣人教人为学之大方
也志道据德依仁游艺此以学文修行对言兴于诗立
于礼成于乐此言于学文而有得者也诗礼乐为六艺
之一但谓之游则与兴立成之意不同过庭之训自初
学之所急者言之故专言学诗学礼就学诗而论之则
又以二南为先盖论圣人教人虽不出乎文行忠信至
于施教则又未尝无缓急先后之序也
曾子独得圣人之学者也其自修宜有异乎众人
也志道据德依仁游艺此以学文修行对言兴于诗立
于礼成于乐此言于学文而有得者也诗礼乐为六艺
之一但谓之游则与兴立成之意不同过庭之训自初
学之所急者言之故专言学诗学礼就学诗而论之则
又以二南为先盖论圣人教人虽不出乎文行忠信至
于施教则又未尝无缓急先后之序也
曾子独得圣人之学者也其自修宜有异乎众人
卷三 第 9a 页 WYG0203-0914c.png
至于自省其身惟三事耳传习固为入德之方而
孝悌大节乃不之省独于为人谋交朋友切切焉
且忠信为存心制行之本而独二者省之其亦有
意耶
曾子以孝行称其于孝亲弟长盖有不待言者矣且其
以三者省身必非为子弟时事足以见其进学之功老
而弥笃耳何以明之古者四十方物出谋发虑为人谋
岂年少不更事者所能乎且方其从师受学则在己固
孝悌大节乃不之省独于为人谋交朋友切切焉
且忠信为存心制行之本而独二者省之其亦有
意耶
曾子以孝行称其于孝亲弟长盖有不待言者矣且其
以三者省身必非为子弟时事足以见其进学之功老
而弥笃耳何以明之古者四十方物出谋发虑为人谋
岂年少不更事者所能乎且方其从师受学则在己固
卷三 第 9b 页 WYG0203-0914d.png
有所严惮苟或怠惰则有师之鞭辟虽不习而不可及
其年长而学成离群而索居于是昔之所传乃或怠荒
而不加习则所得易以忽忘故当此时尤不可不时加
省察推此而观则必其为父兄之时而非复昔者为子
弟以事亲事长之岁月矣不言孝弟者此其故欤忠信
固为存心制行之本然忠见于为人信施于交友则固
其节目之大者于此二者而忠且信焉则其他可知矣
性与天道子贡亲炙且未易得闻孟子去圣远矣
其年长而学成离群而索居于是昔之所传乃或怠荒
而不加习则所得易以忽忘故当此时尤不可不时加
省察推此而观则必其为父兄之时而非复昔者为子
弟以事亲事长之岁月矣不言孝弟者此其故欤忠信
固为存心制行之本然忠见于为人信施于交友则固
其节目之大者于此二者而忠且信焉则其他可知矣
性与天道子贡亲炙且未易得闻孟子去圣远矣
卷三 第 10a 页 WYG0203-0915a.png
何自而知性善达如赐也方有不可得闻之叹而
未尝学问如滕世子者乃遽与道性善何耶
孔子教人使之下学人事而自然上达故性与天道不
易以语人然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文武固未尝亲承于
尧舜孟子亦岂必亲炙于夫子其私淑诸人是即夫子
教诲之所及也观子思中庸具言性命之蕴则性善之
理岂待孟子而后发哉且孟子时去圣远而异端起人
之为不善者咸以为其性本然而不思所以变化克治
未尝学问如滕世子者乃遽与道性善何耶
孔子教人使之下学人事而自然上达故性与天道不
易以语人然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文武固未尝亲承于
尧舜孟子亦岂必亲炙于夫子其私淑诸人是即夫子
教诲之所及也观子思中庸具言性命之蕴则性善之
理岂待孟子而后发哉且孟子时去圣远而异端起人
之为不善者咸以为其性本然而不思所以变化克治
卷三 第 10b 页 WYG0203-0915b.png
以归于善故孟子与滕世子言辄与道性善且称尧舜
以实之使知圣贤可学而能而不为流俗之所惑盖其
时世不同故其施教不得不异而非求异于孔子也
夫子自言三十而立其教学者则曰可与立曰不
学礼无以立其所立者何事中庸言中立而不倚
颜子言如有所立卓尔孟子曰中道而立其所立
者同欤
立也者执守之坚操持之固卓然不为事物之所摇夺
以实之使知圣贤可学而能而不为流俗之所惑盖其
时世不同故其施教不得不异而非求异于孔子也
夫子自言三十而立其教学者则曰可与立曰不
学礼无以立其所立者何事中庸言中立而不倚
颜子言如有所立卓尔孟子曰中道而立其所立
者同欤
立也者执守之坚操持之固卓然不为事物之所摇夺
卷三 第 11a 页 WYG0203-0915c.png
盖立乎义理之中即所谓中立而不倚者也自他人观
之则见其如有所立卓尔自君子观之则亦不过中道
而立尔其为立又焉有不同哉
子曰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又曰君子而不仁者有以夫何也夫子既常曰水
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又曰无
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何欤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者是其常君子而不仁者间有
之则见其如有所立卓尔自君子观之则亦不过中道
而立尔其为立又焉有不同哉
子曰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又曰君子而不仁者有以夫何也夫子既常曰水
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又曰无
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何欤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者是其常君子而不仁者间有
卷三 第 11b 页 WYG0203-0915d.png
之耳非其常也未见蹈仁而死者是其常杀身以成仁
者亦间有之耳非其常也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
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夫子既尝曰虽不吾以吾
其与闻之何以言之不同欤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者君子思不出其位之意夫子至
是邦必闻其政者君大夫自以其政就而问之非夫子
之求之也若其居鲁而为大夫固执政之人也虽以告
者亦间有之耳非其常也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
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夫子既尝曰虽不吾以吾
其与闻之何以言之不同欤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者君子思不出其位之意夫子至
是邦必闻其政者君大夫自以其政就而问之非夫子
之求之也若其居鲁而为大夫固执政之人也虽以告
卷三 第 12a 页 WYG0203-0916a.png
老犹得与闻国政故云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固非欲
出位以谋其政也
子张问仁而答以恭宽信敏惠终篇言帝王之道
有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而不及于恭
惠者何欤
夫子告子张或因其所不足故备言之盖能行五者则
心公理得而仁不远若泛言帝王之道则不必备言且
上文因论武王而及此其于武王之事无所见而与上
出位以谋其政也
子张问仁而答以恭宽信敏惠终篇言帝王之道
有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而不及于恭
惠者何欤
夫子告子张或因其所不足故备言之盖能行五者则
心公理得而仁不远若泛言帝王之道则不必备言且
上文因论武王而及此其于武王之事无所见而与上
卷三 第 12b 页 WYG0203-0916b.png
下文势皆不相蒙其为错简复出亦未可知也
闵子骞仲弓皆列德行科闵子于季氏之召则辞
而仲弓则季氏宰其出处何以不同宰我子贡俱
在言语科夫子于宰我有听言观行之戒于子贡
有屡中之言又何欤
闵子以德行称亚于颜渊而仲弓最居其末意必次于
闵子者宰我子贡俱在言语之科然非有德有言者故
夫子语宰我有听言观行之戒于子贡亦仅言其亿则
闵子骞仲弓皆列德行科闵子于季氏之召则辞
而仲弓则季氏宰其出处何以不同宰我子贡俱
在言语科夫子于宰我有听言观行之戒于子贡
有屡中之言又何欤
闵子以德行称亚于颜渊而仲弓最居其末意必次于
闵子者宰我子贡俱在言语之科然非有德有言者故
夫子语宰我有听言观行之戒于子贡亦仅言其亿则
卷三 第 13a 页 WYG0203-0916c.png
屡中耳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又
称回也不改其乐孟子又称伊尹乐尧舜之道圣
贤所乐果何事欤其乐有同异之分欤
圣贤所乐者无他道充乎身故富贵贫贱夷狄患难无
入而不自得然处顺境其乐不可见惟于逆境观之而
后知圣贤心胸非外物所能为之欣戚也故疏食水饮
箪瓢陋巷足以见孔颜之乐处畎亩之中而嚣嚣然足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又
称回也不改其乐孟子又称伊尹乐尧舜之道圣
贤所乐果何事欤其乐有同异之分欤
圣贤所乐者无他道充乎身故富贵贫贱夷狄患难无
入而不自得然处顺境其乐不可见惟于逆境观之而
后知圣贤心胸非外物所能为之欣戚也故疏食水饮
箪瓢陋巷足以见孔颜之乐处畎亩之中而嚣嚣然足
卷三 第 13b 页 WYG0203-0916d.png
以见伊尹之所乐圣贤所造地位虽有不同然其所乐
则不可以同异分也
子贡有无谄无骄之论而夫子进之以贫而乐富
而好礼及子贡引诗言切磋琢磨以明之夫子乃
又有可与言诗之许夫子尝言子路衣敝缊袍不
耻而引诗之不忮不求何用不臧以美之及子路
终身诵之则夫子有何足以臧之警其旨如何
子贡引切磋琢磨之诗知学者不可安于小成而有求
则不可以同异分也
子贡有无谄无骄之论而夫子进之以贫而乐富
而好礼及子贡引诗言切磋琢磨以明之夫子乃
又有可与言诗之许夫子尝言子路衣敝缊袍不
耻而引诗之不忮不求何用不臧以美之及子路
终身诵之则夫子有何足以臧之警其旨如何
子贡引切磋琢磨之诗知学者不可安于小成而有求
卷三 第 14a 页 WYG0203-0917a.png
进不已之意故夫子许之子路终身诵不忮不求之语
则自足其能而不复求进矣故夫子警之夫道无终穷
学无止境圣人所以与其进而不与其画也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闻子之
志夫子颜渊季路之言志何者为同何者为异乎
子路曾晰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如或知尔则何
以哉曾晰所对何以异于三子者之撰乎子路两
言志又何以不同乎先儒谓子路之志亚于浴沂
则自足其能而不复求进矣故夫子警之夫道无终穷
学无止境圣人所以与其进而不与其画也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闻子之
志夫子颜渊季路之言志何者为同何者为异乎
子路曾晰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如或知尔则何
以哉曾晰所对何以异于三子者之撰乎子路两
言志又何以不同乎先儒谓子路之志亚于浴沂
卷三 第 14b 页 WYG0203-0917b.png
曾点能知夫子之志所谓知所谓亚何所指乎
子路颜渊夫子之志皆与物共者也此其所以为同但
有小大之差尔此其所以为异三子言志皆规规事为
之末而曾点独怡然不为事物所役此其所以异乎三
子者之撰子路车马轻裘之说盖泛焉自言其志有勇
知方之言则因夫子有如或知尔则何以哉之问故欲
得国而治之其言之先后不同以此曾点之志固非势
利所能拘而子路共敝无憾之心亦岂拘于势利者耶
子路颜渊夫子之志皆与物共者也此其所以为同但
有小大之差尔此其所以为异三子言志皆规规事为
之末而曾点独怡然不为事物所役此其所以异乎三
子者之撰子路车马轻裘之说盖泛焉自言其志有勇
知方之言则因夫子有如或知尔则何以哉之问故欲
得国而治之其言之先后不同以此曾点之志固非势
利所能拘而子路共敝无憾之心亦岂拘于势利者耶
卷三 第 15a 页 WYG0203-0917c.png
其亚于浴沂明矣夫子之志在于老者安之朋友信之
少者怀之使万物莫不遂其性而曾点童冠风雩之气
象固亦物各付物之气象也岂非能知夫子之志者与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集注谓让者礼之实
也及至子路言志之对则又曰为国以礼其言不
让是故哂之然则所谓礼之实者惟于言语之间
见之欤抑有勇知方固为礼之实特其言不让故
少之欤
少者怀之使万物莫不遂其性而曾点童冠风雩之气
象固亦物各付物之气象也岂非能知夫子之志者与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集注谓让者礼之实
也及至子路言志之对则又曰为国以礼其言不
让是故哂之然则所谓礼之实者惟于言语之间
见之欤抑有勇知方固为礼之实特其言不让故
少之欤
卷三 第 15b 页 WYG0203-0917d.png
国之不治起于争争起于不让而无礼使有礼则上下
之分截然乱何从起耕者让畔行者让路士让为大夫
大夫让为卿争何所生故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然
让倡于上今子路有志于治千乘之国而率尔之对其言
不让为民上者如此将何以化其下乎夫子所以哂之
盖礼之实虽不专在言语之间而礼之有无固可于其
言语动作之问觇之矣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盖谓中可
之分截然乱何从起耕者让畔行者让路士让为大夫
大夫让为卿争何所生故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然
让倡于上今子路有志于治千乘之国而率尔之对其言
不让为民上者如此将何以化其下乎夫子所以哂之
盖礼之实虽不专在言语之间而礼之有无固可于其
言语动作之问觇之矣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盖谓中可
卷三 第 16a 页 WYG0203-0918a.png
以学而能力不可以强而至则巧易而力难也孟
子以伯夷伊尹柳下惠与夫子并言而譬之于射
乃曰其至尔力也其中非尔力也则又巧难而力
易欤
艺之工拙存乎人而力之强弱系乎天故中可学力不
可强者以在人者可以容其力而在天者无所容其力
也然中可学而学不至焉则力馀而巧不足亦未免所
知偏于一而所就亦偏于一矣盖自巧者而论之则以
子以伯夷伊尹柳下惠与夫子并言而譬之于射
乃曰其至尔力也其中非尔力也则又巧难而力
易欤
艺之工拙存乎人而力之强弱系乎天故中可学力不
可强者以在人者可以容其力而在天者无所容其力
也然中可学而学不至焉则力馀而巧不足亦未免所
知偏于一而所就亦偏于一矣盖自巧者而论之则以
卷三 第 16b 页 WYG0203-0918b.png
力为难自有力者言之则又以巧为贵言各有所主不
可以一槩论也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子夏曰日知其所
亡月无亡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孔子自言其好
学又言惟颜子好学而孔文子亦得为好学五章
之言好学同欤异欤
古之学者从事乎脩己治人之道而已自八岁入小学
可以一槩论也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子夏曰日知其所
亡月无亡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孔子自言其好
学又言惟颜子好学而孔文子亦得为好学五章
之言好学同欤异欤
古之学者从事乎脩己治人之道而已自八岁入小学
卷三 第 17a 页 WYG0203-0918c.png
十五入大学者非不众也而好学者为难盖好也者用
力之专而志之笃之谓也是故于安饱则不暇求而惟
知敏事慎言就正有道其用心于学为何如所未知者
日知之而有日新之功所己能者月无忘之而能拳拳
服膺而勿失其笃志于学者为何如怒则不迁过则不
贰其严于自治勇于克己如此非真好学者能如是乎
夫子好古而敏求发愤而忘食此众人所以不如圣人
之好学也孔文子学之所至虽不敢与孔颜同科然夫
力之专而志之笃之谓也是故于安饱则不暇求而惟
知敏事慎言就正有道其用心于学为何如所未知者
日知之而有日新之功所己能者月无忘之而能拳拳
服膺而勿失其笃志于学者为何如怒则不迁过则不
贰其严于自治勇于克己如此非真好学者能如是乎
夫子好古而敏求发愤而忘食此众人所以不如圣人
之好学也孔文子学之所至虽不敢与孔颜同科然夫
卷三 第 17b 页 WYG0203-0918d.png
子称其好学亦必异于众人者矣
子贡问博施济众夫子以为何事于仁必也圣乎
尧舜其犹病诸而其自言则曰若圣与仁则吾岂
敢所谓吾岂敢者其即尧舜病诸者欤抑圣仁地
位终未易及欤
圣如尧舜未尝有自足之心故博施济众其心犹以为
病圣知孔子亦未尝自谓其德己造乎其极故于圣人
则有所不敢当然必如尧舜孔子而后足以当圣人之
子贡问博施济众夫子以为何事于仁必也圣乎
尧舜其犹病诸而其自言则曰若圣与仁则吾岂
敢所谓吾岂敢者其即尧舜病诸者欤抑圣仁地
位终未易及欤
圣如尧舜未尝有自足之心故博施济众其心犹以为
病圣知孔子亦未尝自谓其德己造乎其极故于圣人
则有所不敢当然必如尧舜孔子而后足以当圣人之
卷三 第 18a 页 WYG0203-0919a.png
名亦惟尧舜孔子而后足以称仁人之名其所以不自
居者乃其心不自以为足也而岂以圣人地位终不可
及欤使孔子而不得为圣为仁则天下无复有圣且仁
者矣
回也闻一以知十子贡之称颜子也以能问于不
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曾子之
称其友先儒以友为颜子一颜子也二子之言各
有所主何耶
居者乃其心不自以为足也而岂以圣人地位终不可
及欤使孔子而不得为圣为仁则天下无复有圣且仁
者矣
回也闻一以知十子贡之称颜子也以能问于不
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曾子之
称其友先儒以友为颜子一颜子也二子之言各
有所主何耶
卷三 第 18b 页 WYG0203-0919b.png
闻一知十所以见其生禀之高惟知义理无穷而不见
物我有间所以见其好学之笃二子之称颜子各有所
主盖以此欤
孔子言少壮血气不同当随时知戒孟子言浩然
之气当集义以养之血气与浩然之气其有同乎
随时知戒与集义之工夫其有同乎孟子既以塞
乎天地者为气而又以蹶者趋者为气又果有不
同乎
物我有间所以见其好学之笃二子之称颜子各有所
主盖以此欤
孔子言少壮血气不同当随时知戒孟子言浩然
之气当集义以养之血气与浩然之气其有同乎
随时知戒与集义之工夫其有同乎孟子既以塞
乎天地者为气而又以蹶者趋者为气又果有不
同乎
卷三 第 19a 页 WYG0203-0919c.png
人之所生者血气也故当随时知戒以保养之语其本
体则曰血气其充塞无间则曰浩然之气人之身岂有
二气哉能随时知戒则所行自无不义能以集义为事
岂有贪色好斗贪得之失哉然血气有时而衰浩然之
气善养之则虽老而不慑也塞乎天地者气之本体蹶
者趋者乃吾身之气为蹶趋所动其为气又宁有不同
乎
子曰事父母几谏孟子曰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
体则曰血气其充塞无间则曰浩然之气人之身岂有
二气哉能随时知戒则所行自无不义能以集义为事
岂有贪色好斗贪得之失哉然血气有时而衰浩然之
气善养之则虽老而不慑也塞乎天地者气之本体蹶
者趋者乃吾身之气为蹶趋所动其为气又宁有不同
乎
子曰事父母几谏孟子曰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
卷三 第 19b 页 WYG0203-0919d.png
才故人乐有贤父兄也而孟子答公孙丑之问乃
谓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何以不同
欤且君子之不教子而伯鱼之过庭夫子教之学
诗学礼又教之以为周南召南非教其子之谓欤
且圣贤之教子而于诗教独详焉又何欤
父母有过而委宛讽谏非责善之谓也中养不中才养
不才非必亲教其子弟也过庭之训问其曾学诗学礼
与否又问其为周南召南与否即非亲教其子明矣圣
谓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何以不同
欤且君子之不教子而伯鱼之过庭夫子教之学
诗学礼又教之以为周南召南非教其子之谓欤
且圣贤之教子而于诗教独详焉又何欤
父母有过而委宛讽谏非责善之谓也中养不中才养
不才非必亲教其子弟也过庭之训问其曾学诗学礼
与否又问其为周南召南与否即非亲教其子明矣圣
卷三 第 20a 页 WYG0203-0920a.png
贤之教子而独详于诗自小学所急者言之耳非有所
厚薄也
中庸言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先儒谓待之诚养
之厚夫敬其事而后其食者士君子之道食焉而
怠其事君子耻之必待重禄而后劝尚足以言士
耶中庸九经何以言之
自为士者言之则仕非为贫本求所以行道自待士者
而言之则必富之以廪禄而后责之以事功圣人之法
厚薄也
中庸言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先儒谓待之诚养
之厚夫敬其事而后其食者士君子之道食焉而
怠其事君子耻之必待重禄而后劝尚足以言士
耶中庸九经何以言之
自为士者言之则仕非为贫本求所以行道自待士者
而言之则必富之以廪禄而后责之以事功圣人之法
卷三 第 20b 页 WYG0203-0920b.png
贵乎通人情使衣食不给则其于救死且不赡奚暇责
其治礼义哉故庶人在官者且必使禄足以代其耕况
为士者既劳心以治人而不得食于人岂养贤之道哉
论语言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夫仁己分事造次颠
沛之所不可违者岂为成名而后为之一有为名
之心则好仁之心必不诚矣然孟子亦曰仁则荣
不仁则辱以荣辱论仁不仁亦似有为名之意何
耶
其治礼义哉故庶人在官者且必使禄足以代其耕况
为士者既劳心以治人而不得食于人岂养贤之道哉
论语言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夫仁己分事造次颠
沛之所不可违者岂为成名而后为之一有为名
之心则好仁之心必不诚矣然孟子亦曰仁则荣
不仁则辱以荣辱论仁不仁亦似有为名之意何
耶
卷三 第 21a 页 WYG0203-0920c.png
为仁者固不可有求名之心然名者实之宾名之有无
亦足以见其实之修废况利而行之圣门所则因其好
荣恶辱之心而进之以强仁之事亦岂为过哉
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以仁圣并言不及智孟
子曰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以
智圣并言而不及仁何欤子夏曰夫子学不厌智
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乎是又合仁
智而言圣又何欤
亦足以见其实之修废况利而行之圣门所则因其好
荣恶辱之心而进之以强仁之事亦岂为过哉
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以仁圣并言不及智孟
子曰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以
智圣并言而不及仁何欤子夏曰夫子学不厌智
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乎是又合仁
智而言圣又何欤
卷三 第 21b 页 WYG0203-0920d.png
子贡有博施济众为仁之问故夫子言此何止于仁虽
圣人犹有所病所以即仁与圣并言而不及智智者知
之所及故为始条理之事圣者德之所就故为终条理
之事因论始终条理此所以以圣智并言而不及仁要
之智与仁为定名圣与仁为虚位仁智而各造乎其极
皆可以言圣所谓圣于智圣于仁是也智以成己而学
不厌仁以成物而教不倦二者兼备非圣人其孰能之
夫子以达果艺称赐由求三子矣至论成人之道
圣人犹有所病所以即仁与圣并言而不及智智者知
之所及故为始条理之事圣者德之所就故为终条理
之事因论始终条理此所以以圣智并言而不及仁要
之智与仁为定名圣与仁为虚位仁智而各造乎其极
皆可以言圣所谓圣于智圣于仁是也智以成己而学
不厌仁以成物而教不倦二者兼备非圣人其孰能之
夫子以达果艺称赐由求三子矣至论成人之道
卷三 第 22a 页 WYG0203-0921a.png
则臧武仲之知卞庄子之勇而继之以冉求之艺
焉夫知勇即达果乃不取赐由而独取求之艺何
耶
夫子以达果艺称赐由求者盖因季康子之问而言三
子各有所长皆可以从政其答子路成人之问亦泛就
其耳目之所睹记者言之故取臧武仲之知卞庄子之
勇冉求之艺焉而非专取群弟子之所长语之也且子
路之勇夫子尝有以抑之今焉答其问而就以由之果
焉夫知勇即达果乃不取赐由而独取求之艺何
耶
夫子以达果艺称赐由求者盖因季康子之问而言三
子各有所长皆可以从政其答子路成人之问亦泛就
其耳目之所睹记者言之故取臧武仲之知卞庄子之
勇冉求之艺焉而非专取群弟子之所长语之也且子
路之勇夫子尝有以抑之今焉答其问而就以由之果
卷三 第 22b 页 WYG0203-0921b.png
语之岂圣人教人之方耶
子路曾晰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居则曰不吾知
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以者用也夫子之意止欲
于其用处观之而三子之志政就用处言之也若
曾点则出于用世之外似非夫子问意而夫子乃
不与三子而独与点何耶
三子规规事为之末其为用也小曾点超然事物之外
若无所用其力者然有万物各遂其性之意其为用也
子路曾晰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居则曰不吾知
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以者用也夫子之意止欲
于其用处观之而三子之志政就用处言之也若
曾点则出于用世之外似非夫子问意而夫子乃
不与三子而独与点何耶
三子规规事为之末其为用也小曾点超然事物之外
若无所用其力者然有万物各遂其性之意其为用也
卷三 第 23a 页 WYG0203-0921c.png
大故曰便是尧舜气象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力
哉
哉
卷三 第 23b 页 WYG0203-0921d.png
四书经疑贯通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