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 第 1a 页 WYG0203-0786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四书疑节卷四
元 袁俊翁 撰
论语四
子曰尧舜其犹病诸又曰禹吾无间然矣尧舜禹
之圣一也夫子言之不同何欤
尧舜禹三圣人之德一也而夫子之于尧舜两有其犹
病诸之论及于大禹则两有吾无间然之论岂尧舜之
四书疑节卷四
元 袁俊翁 撰
论语四
子曰尧舜其犹病诸又曰禹吾无间然矣尧舜禹
之圣一也夫子言之不同何欤
尧舜禹三圣人之德一也而夫子之于尧舜两有其犹
病诸之论及于大禹则两有吾无间然之论岂尧舜之
卷四 第 1b 页 WYG0203-0786d.png
圣反不禹若耶惟圣知圣一何夫子之论若此也徐而
考之夫子所谓尧舜其犹病者一曰博施于民而能济
众一曰脩己以安百姓是皆推以及人之事施虽博矣
而常病其所施之未博济虽众矣而常病所济之未众
百姓虽已安矣而常病乎百姓之有未安此所以为圣
人之心也倘自以为吾治已足则非所以为圣人矣切
考当时夫子发犹病之论一则曰尧舜其犹病诸二则
曰尧舜其犹病诸其之一辞盖指尧舜自视以为犹病
考之夫子所谓尧舜其犹病者一曰博施于民而能济
众一曰脩己以安百姓是皆推以及人之事施虽博矣
而常病其所施之未博济虽众矣而常病所济之未众
百姓虽已安矣而常病乎百姓之有未安此所以为圣
人之心也倘自以为吾治已足则非所以为圣人矣切
考当时夫子发犹病之论一则曰尧舜其犹病诸二则
曰尧舜其犹病诸其之一辞盖指尧舜自视以为犹病
卷四 第 2a 页 WYG0203-0787a.png
初非夫子直谓尧舜之犹病也至于论大禹之无间者
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
而尽力乎沟洫是皆尽其在我之事饮食吾得而菲之
衣服吾得而恶之宫室吾得而卑之及于鬼神黻冕沟
洫之事所当致孝致美尽力者皆得以尽我之所当为
而无毫发之遗阙矣当时夫子发无间之论一则曰禹
吾无间然矣二则曰禹吾无间然矣吾之一辞盖自夫
子视禹而以为无间初非禹自视以为无间也使当时
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
而尽力乎沟洫是皆尽其在我之事饮食吾得而菲之
衣服吾得而恶之宫室吾得而卑之及于鬼神黻冕沟
洫之事所当致孝致美尽力者皆得以尽我之所当为
而无毫发之遗阙矣当时夫子发无间之论一则曰禹
吾无间然矣二则曰禹吾无间然矣吾之一辞盖自夫
子视禹而以为无间初非禹自视以为无间也使当时
卷四 第 2b 页 WYG0203-0787b.png
夫子立言自夫子而视尧舜则亦必以为无间原大禹
自视之心则亦必自以为犹病三圣人之德盖一耳合
而论之自夫子称美大禹行事之迹而以为无间者固
足为圣德之美自夫子推原尧舜为治之心而以为犹
病正不失为圣德之至初岂有所优劣邪鲁论末篇尝
举尧舜禹同一执中之授受于此可见三圣人之德一
也奚其优而奚其劣
犹病云者夫子推原尧舜为治之心常有所不足也无
自视之心则亦必自以为犹病三圣人之德盖一耳合
而论之自夫子称美大禹行事之迹而以为无间者固
足为圣德之美自夫子推原尧舜为治之心而以为犹
病正不失为圣德之至初岂有所优劣邪鲁论末篇尝
举尧舜禹同一执中之授受于此可见三圣人之德一
也奚其优而奚其劣
犹病云者夫子推原尧舜为治之心常有所不足也无
卷四 第 3a 页 WYG0203-0787c.png
间云者夫子称美大禹行事之迹靡有所未至也
论大禹之所以无间者盖皆尽其在我之事故大禹得
以致其力而靡有所未至也至于论尧舜之犹病者盖
皆推以及人之事虽尧舜非不尽其心而常有所未至
也
逸民凡七人而下文独不及朱张何欤
此章大旨盖因沮溺接舆丈人之徒皆恝然忘斯世者
尝力诋其非而莫之悟遂举古之逸民凡七人而其下
论大禹之所以无间者盖皆尽其在我之事故大禹得
以致其力而靡有所未至也至于论尧舜之犹病者盖
皆推以及人之事虽尧舜非不尽其心而常有所未至
也
逸民凡七人而下文独不及朱张何欤
此章大旨盖因沮溺接舆丈人之徒皆恝然忘斯世者
尝力诋其非而莫之悟遂举古之逸民凡七人而其下
卷四 第 3b 页 WYG0203-0787d.png
历举夷齐仲逸惠连六子之行事乃曰我则异于是斯
言也实非圣人深予之辞也当时所论六子既非圣人
所深予则朱张之不论者必为圣人之予矣吾想夫朱
张之大莭无适无莫义之与比直可几圣人仕止久速
之时安知其不如杨子所谓仲元不夷不惠可否之间
者乎彼六子之出处既与圣人异则朱张必与圣人无
以异二者相形因其所论则可知其所不论者矣况先
儒疏鲁论者曰王弼云朱张字子弓荀卿以比孔子言
言也实非圣人深予之辞也当时所论六子既非圣人
所深予则朱张之不论者必为圣人之予矣吾想夫朱
张之大莭无适无莫义之与比直可几圣人仕止久速
之时安知其不如杨子所谓仲元不夷不惠可否之间
者乎彼六子之出处既与圣人异则朱张必与圣人无
以异二者相形因其所论则可知其所不论者矣况先
儒疏鲁论者曰王弼云朱张字子弓荀卿以比孔子言
卷四 第 4a 页 WYG0203-0788a.png
其与孔子同行故不论即此而證则前说庶乎其可信
柳下惠少连何以谓之逸民
大抵论君子出处之大莭不当原其迹而当原其心少
连事无可考夫子既举之与柳下惠并论观惠则连可
知已惠鲁人也以迹而论在鲁尝为士师之官且为稿
师之命初非隐而在下之民顾安得而谓之逸然自其
心论之直道事人焉往而不三黜由由然而不失其正
其平日之所养可知已不羞不卑初不以就为荣不怨
柳下惠少连何以谓之逸民
大抵论君子出处之大莭不当原其迹而当原其心少
连事无可考夫子既举之与柳下惠并论观惠则连可
知已惠鲁人也以迹而论在鲁尝为士师之官且为稿
师之命初非隐而在下之民顾安得而谓之逸然自其
心论之直道事人焉往而不三黜由由然而不失其正
其平日之所养可知已不羞不卑初不以就为荣不怨
卷四 第 4b 页 WYG0203-0788b.png
不悯初不以去为辱不以三公易其介初不为富贵之
所淫自非甘心于遗逸能之乎然则惠连之为人论其
迹似不可以逸民称原其心则信乎其为逸民矣吾夫
子尝以言中伦行中虑称之正此故也他日杨子或问
尝有以朝隐疑柳下惠矣杨子乃以饿显为高禄隐为
下盖他有所激而言惠连诚可谓朝隐者也禄隐者也
前贤尝谓小隐隐林薮大隐隐朝市大抵论其迹则有
林薮朝市之分原其心则林薮隐也朝市亦隐也若曰
所淫自非甘心于遗逸能之乎然则惠连之为人论其
迹似不可以逸民称原其心则信乎其为逸民矣吾夫
子尝以言中伦行中虑称之正此故也他日杨子或问
尝有以朝隐疑柳下惠矣杨子乃以饿显为高禄隐为
下盖他有所激而言惠连诚可谓朝隐者也禄隐者也
前贤尝谓小隐隐林薮大隐隐朝市大抵论其迹则有
林薮朝市之分原其心则林薮隐也朝市亦隐也若曰
卷四 第 5a 页 WYG0203-0788c.png
隐之小大则未容轻辩
鲁论逸民一章子曰以下乃夫子之言也子曰以上逸
民七人之目是盖当时素有此称门人因记夫子之言
而并及之初非吾夫子称之以逸民也窃原夫子立言
之旨正谓当时有此逸民七人之称儗人或非其伦大
不满于夫子之意故夫子特举伯夷叔齐与一语以略
许之谓柳下惠少连谓虞仲夷逸此二谓字正指时人
之所谓者皆不得其当也愚观逸民七人之中夫子独
鲁论逸民一章子曰以下乃夫子之言也子曰以上逸
民七人之目是盖当时素有此称门人因记夫子之言
而并及之初非吾夫子称之以逸民也窃原夫子立言
之旨正谓当时有此逸民七人之称儗人或非其伦大
不满于夫子之意故夫子特举伯夷叔齐与一语以略
许之谓柳下惠少连谓虞仲夷逸此二谓字正指时人
之所谓者皆不得其当也愚观逸民七人之中夫子独
卷四 第 5b 页 WYG0203-0788d.png
置朱张于不论自夷齐而外惠连之降志辱身固不及
夷齐之不降辱矣仲逸之隐居放言又不及惠连之言
中伦矣圣人言外之意盖未始许此四子之为逸民也
究至此极逸民七人之称果出于夫子之言邪诚不免
于惠连之疑然此初非出于夫子之言则惠连之不足
为逸民者正无足疑也论者但观子曰以下数辞则圣
人评品之意断可识已
作者七人举其目不列其名何也
夷齐之不降辱矣仲逸之隐居放言又不及惠连之言
中伦矣圣人言外之意盖未始许此四子之为逸民也
究至此极逸民七人之称果出于夫子之言邪诚不免
于惠连之疑然此初非出于夫子之言则惠连之不足
为逸民者正无足疑也论者但观子曰以下数辞则圣
人评品之意断可识已
作者七人举其目不列其名何也
卷四 第 6a 页 WYG0203-0789a.png
或谓荷蒉荷蓧晨门封人楚狂接舆长沮桀溺是也或
谓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是也又或谓
作者之谓圣七人指羲农黄帝尧舜禹汤是也窃尝论
之以作者二字而言则作者谓圣之说固优然门人会
集论语以类从正当从上下文为证可也按上章言贤
者四辟下章言晨门荷蒉则此章当作隐者为是但蒉
蓧七人之说皆牵合逸民七人之目适吻合安知其得
此章本旨否耶李氏尝谓作起也言起而隐去者今七
谓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是也又或谓
作者之谓圣七人指羲农黄帝尧舜禹汤是也窃尝论
之以作者二字而言则作者谓圣之说固优然门人会
集论语以类从正当从上下文为证可也按上章言贤
者四辟下章言晨门荷蒉则此章当作隐者为是但蒉
蓧七人之说皆牵合逸民七人之目适吻合安知其得
此章本旨否耶李氏尝谓作起也言起而隐去者今七
卷四 第 6b 页 WYG0203-0789b.png
人矣不知其谁何必求其人以实之则凿矣朱子作集
注独有取于此说诚为得之论者但以作者为隐者则
不失其本旨正不必强求其说以实之也虽然鲁论尝
谓舜臣五人武王乱臣十人皆举其目而略其名集注
各取其人以实其数盖专指其人则可考也此作者七
人之论泛然不指其时世故无的说按李氏云今七人
矣则是专指当时言也倘专指当时而言则包氏之说
近之矣特封人本亦以得时行道为心初不与彼六人
注独有取于此说诚为得之论者但以作者为隐者则
不失其本旨正不必强求其说以实之也虽然鲁论尝
谓舜臣五人武王乱臣十人皆举其目而略其名集注
各取其人以实其数盖专指其人则可考也此作者七
人之论泛然不指其时世故无的说按李氏云今七人
矣则是专指当时言也倘专指当时而言则包氏之说
近之矣特封人本亦以得时行道为心初不与彼六人
卷四 第 7a 页 WYG0203-0789c.png
同行愚意当以微生亩易之可也记曰儗人必于其伦
合而言之曰荷蒉荷蓧晨门微生亩楚狂接舆长沮桀
溺如此则庶乎其得之矣
孔文 公叔文子皆谥曰文有无优劣
夫子之论孔文子则曰是以谓之文也盖因有所问而
为是荅之之辞论公叔文子则曰可以为文矣盖因有
所闻而为是称之之辞圣人固皆深许之矣释者于孔
文子则称谥法以勤学好问为文于公叔文子则称谥
合而言之曰荷蒉荷蓧晨门微生亩楚狂接舆长沮桀
溺如此则庶乎其得之矣
孔文 公叔文子皆谥曰文有无优劣
夫子之论孔文子则曰是以谓之文也盖因有所问而
为是荅之之辞论公叔文子则曰可以为文矣盖因有
所闻而为是称之之辞圣人固皆深许之矣释者于孔
文子则称谥法以勤学好问为文于公叔文子则称谥
卷四 第 7b 页 WYG0203-0789d.png
法以锡民爵位为文二说可谓皆得二子之实行矣要
之孔文子之所以为文者成己之事也公叔文子之所
以为文者成物之事也成己非劣成物非优各尽其当
然之道而已
商赐言诗孰优孰劣
子贡因论学而知诗者盖因圣人一时之训诲而偶有
会于诗中之意趣子夏因论诗而知学者盖平日素有
得于诗中之意趣特于此取正于圣人耳是故圣人所
之孔文子之所以为文者成己之事也公叔文子之所
以为文者成物之事也成己非劣成物非优各尽其当
然之道而已
商赐言诗孰优孰劣
子贡因论学而知诗者盖因圣人一时之训诲而偶有
会于诗中之意趣子夏因论诗而知学者盖平日素有
得于诗中之意趣特于此取正于圣人耳是故圣人所
卷四 第 8a 页 WYG0203-0790a.png
以称之者于赐则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己矣告诸往而
知来者斯言也盖称其因告之而能知之也于商则曰
起子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己矣是则圣人本亦所未及
究乃因彼而起发我之志意也即此而观则二子学诗
之优劣可知己大抵圣门自颜子而下颖悟莫若子贡
曾子而下笃实无如子夏要之子贡天资虽高而不及
子夏学力之固故他日子夏之诗学卒有传而子贡之
诗学无闻焉家语明称子夏习于诗能通大义是则子
知来者斯言也盖称其因告之而能知之也于商则曰
起子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己矣是则圣人本亦所未及
究乃因彼而起发我之志意也即此而观则二子学诗
之优劣可知己大抵圣门自颜子而下颖悟莫若子贡
曾子而下笃实无如子夏要之子贡天资虽高而不及
子夏学力之固故他日子夏之诗学卒有传而子贡之
诗学无闻焉家语明称子夏习于诗能通大义是则子
卷四 第 8b 页 WYG0203-0790b.png
夏之诗学优于子贡远矣
夫子尝以焉用佞论仲弓又曰不有祝鮀之佞难
乎免于今之世矣何欤
圣人立言有出于诲人之正论有出于感时之激辞不
可以槩论也
盖当时以佞为贤或人称仲弓之仁而以不佞为短圣
人乃正其说而斥之曰焉用佞焉用佞重言之所以深
鄙之也至若不有祝鮀之佞难乎免矣之论此盖圣人
夫子尝以焉用佞论仲弓又曰不有祝鮀之佞难
乎免于今之世矣何欤
圣人立言有出于诲人之正论有出于感时之激辞不
可以槩论也
盖当时以佞为贤或人称仲弓之仁而以不佞为短圣
人乃正其说而斥之曰焉用佞焉用佞重言之所以深
鄙之也至若不有祝鮀之佞难乎免矣之论此盖圣人
卷四 第 9a 页 WYG0203-0790c.png
深有感于当世奸谀之甚不免为愤激之辞耳圣人岂
与之哉要之圣人谓仲弓之焉用佞者出于诲人之论
谓不有祝鮀之佞者出于感时之激辞议者未可合
此而为同异之疑也
子曰焉用佞又曰恶夫佞者微生亩乃以无乃为
佞乎疑夫子何欤
微生亩以名呼夫子而辞甚倨盖亦有齿德而隐者也
其或以佞疑夫子者盖以其身之出处与圣人异故所
与之哉要之圣人谓仲弓之焉用佞者出于诲人之论
谓不有祝鮀之佞者出于感时之激辞议者未可合
此而为同异之疑也
子曰焉用佞又曰恶夫佞者微生亩乃以无乃为
佞乎疑夫子何欤
微生亩以名呼夫子而辞甚倨盖亦有齿德而隐者也
其或以佞疑夫子者盖以其身之出处与圣人异故所
卷四 第 9b 页 WYG0203-0790d.png
见有不同耳夫子荅之礼甚恭而辞甚直其曰非敢为
佞也疾固也盖非惟夫子足以自解而亦且深有警微
生之失圣人之言旨矣哉何则士君子出处之道大要
有三过于徇时者失之佞过于矫时者失之固惟不徇
不矫乃适于义吾观微生亩之为人正圣人之所谓固
者也圣人之仕止久速惟其可者与世推移正适于义
自微生亩视之乃以为佞盖佞亦与义相似故孔子尝
谓恶佞恐其乱义也夫子恶夫以佞而乱义微生乃反
佞也疾固也盖非惟夫子足以自解而亦且深有警微
生之失圣人之言旨矣哉何则士君子出处之道大要
有三过于徇时者失之佞过于矫时者失之固惟不徇
不矫乃适于义吾观微生亩之为人正圣人之所谓固
者也圣人之仕止久速惟其可者与世推移正适于义
自微生亩视之乃以为佞盖佞亦与义相似故孔子尝
谓恶佞恐其乱义也夫子恶夫以佞而乱义微生乃反
卷四 第 10a 页 WYG0203-0791a.png
指以义为佞盖锢于一己之私而不之觉耳虽然微生
亩之言曰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其辞皆疑焉
而不决盖非敢必以圣人之为佞亦未为不知圣人者
也论者未可辄议微生之为妄
古人之言有决辞有疑辞决辞者固可以为必然疑辞
者未可以为信然学者亦揆诸理而已
合是三章而论之曰焉用佞恶夫佞其为辞也皆决是
乃确然一定之理也无乃为佞乎者其辞疑微生岂诚
亩之言曰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其辞皆疑焉
而不决盖非敢必以圣人之为佞亦未为不知圣人者
也论者未可辄议微生之为妄
古人之言有决辞有疑辞决辞者固可以为必然疑辞
者未可以为信然学者亦揆诸理而已
合是三章而论之曰焉用佞恶夫佞其为辞也皆决是
乃确然一定之理也无乃为佞乎者其辞疑微生岂诚
卷四 第 10b 页 WYG0203-0791b.png
以圣人之为佞哉切详微生之辞意本知佞之非矣特
锢于一己之偏遂过疑夫子之为佞故夫子无复致辨
而止以非敢为佞以解之论者但观夫子非敢为佞之
一辞则其平日所谓焉用佞恶夫佞者质诸此而益信
若乃微生亩无乃为佞乎之疑辞者奚庸辨
子曰君子道者三及荅司马牛问君子则举二遗
一何欤
夫子所谓君子道者三乃古今天下之通论也其荅司
锢于一己之偏遂过疑夫子之为佞故夫子无复致辨
而止以非敢为佞以解之论者但观夫子非敢为佞之
一辞则其平日所谓焉用佞恶夫佞者质诸此而益信
若乃微生亩无乃为佞乎之疑辞者奚庸辨
子曰君子道者三及荅司马牛问君子则举二遗
一何欤
夫子所谓君子道者三乃古今天下之通论也其荅司
卷四 第 11a 页 WYG0203-0791c.png
马牛君子之问举二而遗一者仅为司马牛一人而发
耳何则圣人荅问之间于其所未至者不容不加勉于
其所已至者付之忘言可也愚观司马牛之为人兄魋
为乱二弟与俱牛独卓然有见而不从即此可见其胸
中之不惑有素矣若乃所忧所惧则有之论者但观其
兄弟独亡之语则其忧惧常交战乎胸中夫子安得不
就所蔽处特举此二语以释之邪论者至于是则君子
之道本在于不忧不惑不惧三者之俱备今司马牛以
耳何则圣人荅问之间于其所未至者不容不加勉于
其所已至者付之忘言可也愚观司马牛之为人兄魋
为乱二弟与俱牛独卓然有见而不从即此可见其胸
中之不惑有素矣若乃所忧所惧则有之论者但观其
兄弟独亡之语则其忧惧常交战乎胸中夫子安得不
就所蔽处特举此二语以释之邪论者至于是则君子
之道本在于不忧不惑不惧三者之俱备今司马牛以
卷四 第 11b 页 WYG0203-0791d.png
君子为问其于君子之道不病于有所惑而惟患其有
所忧惧不忧不惧正其所未至者也圣人因举此以为
之勉至于不惑乃其所已至者圣人复何言哉论者正
不可因此荅君子之问而致疑于君子之道也
夫子尝语子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及子贡自谓
我不欲人之加诸我吾亦欲无加诸人夫子乃
谓赐也非尔所及也何欤
圣贤君子天理之学或安而行之或勉而行之安行者
所忧惧不忧不惧正其所未至者也圣人因举此以为
之勉至于不惑乃其所已至者圣人复何言哉论者正
不可因此荅君子之问而致疑于君子之道也
夫子尝语子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及子贡自谓
我不欲人之加诸我吾亦欲无加诸人夫子乃
谓赐也非尔所及也何欤
圣贤君子天理之学或安而行之或勉而行之安行者
卷四 第 12a 页 WYG0203-0792a.png
自然而然圣之事也勉行者使然而然贤之事也故鲁
论此两章大旨上异处只在无字与勿字上勿者使然而
然贤者勉行之事无者自然而然圣人安行之事此夫
子之荅子贡虽以勿施于人告之至于子贡自谓无加
诸人则未易轻许之也程子尝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
吾亦欲无加诸人仁也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恕
也恕则子贡或能勉之仁则非所及也当时程子虽不
正举此两章并论而引中庸之语然即此可类推己朱
论此两章大旨上异处只在无字与勿字上勿者使然而
然贤者勉行之事无者自然而然圣人安行之事此夫
子之荅子贡虽以勿施于人告之至于子贡自谓无加
诸人则未易轻许之也程子尝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
吾亦欲无加诸人仁也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恕
也恕则子贡或能勉之仁则非所及也当时程子虽不
正举此两章并论而引中庸之语然即此可类推己朱
卷四 第 12b 页 WYG0203-0792b.png
子尝论无者自然而然勿者禁止之谓此所以为仁恕
之别斯言尽之矣虽然勿施于人圣人固明指其为恕
及荅仲弓之问仁亦以此为求仁之方矣盖始则勉焉
而使之勿及其至则安焉而出于无无者勿之极至勿
者无之积渐二而一之可也不然孟子何以曰强恕而
行求仁莫近焉
夫子尝以诲人不倦自谓矣又曰举一隅不以三
隅反则不复也似有倦于诲人之意何邪
之别斯言尽之矣虽然勿施于人圣人固明指其为恕
及荅仲弓之问仁亦以此为求仁之方矣盖始则勉焉
而使之勿及其至则安焉而出于无无者勿之极至勿
者无之积渐二而一之可也不然孟子何以曰强恕而
行求仁莫近焉
夫子尝以诲人不倦自谓矣又曰举一隅不以三
隅反则不复也似有倦于诲人之意何邪
卷四 第 13a 页 WYG0203-0792c.png
孔门弟子会集夫子所言以为论语述而一篇多记圣
人谦己诲人之事篇首有曰诲人不倦篇末亦曰诲人
不倦是则圣人之诲人盖每以不倦为心然篇中有曰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似又有倦于诲人之意
何欤吁诲人不倦乃圣人诲人之本心故篇内有谓自
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盖圣人之于人无不欲其
入于善但不知来学则无往教之礼故苟以礼来则无
不有以教之也此章既言圣人诲人不倦之意下章乃
人谦己诲人之事篇首有曰诲人不倦篇末亦曰诲人
不倦是则圣人之诲人盖每以不倦为心然篇中有曰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似又有倦于诲人之意
何欤吁诲人不倦乃圣人诲人之本心故篇内有谓自
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盖圣人之于人无不欲其
入于善但不知来学则无往教之礼故苟以礼来则无
不有以教之也此章既言圣人诲人不倦之意下章乃
卷四 第 13b 页 WYG0203-0792d.png
记愤启悱发之论以及举而不复之说盖欲学者勉于
用力以为受教之地于此尤足见圣人诲人之所以不
倦也苟徒诲之而已矣则诲谆听藐何益之有必待其
愤悱之诚既至而后加夫启发之功举一隅而知以三
隅反然后复以告之则其学力之进盖沛然而莫之禦
矣向使圣人而倦于诲人则吾但举以告之宁复计其
有所反否立言垂训之顷岂能反覆开谕至如是之详
切哉甚矣圣人诲人之心为不倦也述而一篇首末两
用力以为受教之地于此尤足见圣人诲人之所以不
倦也苟徒诲之而已矣则诲谆听藐何益之有必待其
愤悱之诚既至而后加夫启发之功举一隅而知以三
隅反然后复以告之则其学力之进盖沛然而莫之禦
矣向使圣人而倦于诲人则吾但举以告之宁复计其
有所反否立言垂训之顷岂能反覆开谕至如是之详
切哉甚矣圣人诲人之心为不倦也述而一篇首末两
卷四 第 14a 页 WYG0203-0793a.png
举诲人不倦之说故篇中凡及诲人之事者无非发明
其所以不倦之方于此尤足见门弟子之善记言也
圣人不徒自述其教人之心而且备言其教人之方于
此见圣人诲人不倦之心也
夫子论及诲人之道每以不倦为辞者自述其教人之
心也所谓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者备言其教人
之方也
孟子有谓教亦多术矣有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
其所以不倦之方于此尤足见门弟子之善记言也
圣人不徒自述其教人之心而且备言其教人之方于
此见圣人诲人不倦之心也
夫子论及诲人之道每以不倦为辞者自述其教人之
心也所谓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者备言其教人
之方也
孟子有谓教亦多术矣有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
卷四 第 14b 页 WYG0203-0793b.png
之而已矣此夫子所谓不复者其亦不屑之教诲也欤
然则不复告者乃所以深告之也
曾子曰君子所贵乎道者三程子曰动容貌举一
身而言又曰正颜色出辞气何欤
曾子曰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先举其凡而后列其目经
文三莭固自明白程子释此章旨亦自分作三莭说明
谓三者正身而不外求深足以发明曾子立言之本旨
其谓动容貌举一身而言者盖所以别容貌与颜色之
然则不复告者乃所以深告之也
曾子曰君子所贵乎道者三程子曰动容貌举一
身而言又曰正颜色出辞气何欤
曾子曰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先举其凡而后列其目经
文三莭固自明白程子释此章旨亦自分作三莭说明
谓三者正身而不外求深足以发明曾子立言之本旨
其谓动容貌举一身而言者盖所以别容貌与颜色之
卷四 第 15a 页 WYG0203-0793c.png
不同也特以颜色之见于面辞气之出于口乃夫人所
共知有不待为之辨释者矣他日朱子作集注其初字
为之诂亦曰容貌举一身而言辞言语也气声气也于
颜色则不复释皆此故耳况容貌颜色辞气之为三者
有不待曾子之论而后然也夫子尝有九思之论色思
温貌思恭言思忠是犹曰九者之中列之以为三至于
君子三变之论释者谓俨然者貌之庄温者色之和厉
者辞之确即此而证则知容貌颜色辞气之为三者坦
共知有不待为之辨释者矣他日朱子作集注其初字
为之诂亦曰容貌举一身而言辞言语也气声气也于
颜色则不复释皆此故耳况容貌颜色辞气之为三者
有不待曾子之论而后然也夫子尝有九思之论色思
温貌思恭言思忠是犹曰九者之中列之以为三至于
君子三变之论释者谓俨然者貌之庄温者色之和厉
者辞之确即此而证则知容貌颜色辞气之为三者坦
卷四 第 15b 页 WYG0203-0793d.png
然而甚明矣大槩三者之中辞气别为一端固无足疑
其所疑者惟容貌颜色相近似其实有不同先儒释子
之燕居一章申申其容舒也夭夭其色愉也是盖以容
色对称容自容而色自色者信已程朱二子于此章皆
释之曰容貌举一身而言与颜色正自有别或者反因
此以致疑不可也
四勿于五事何以独不及思
尝考先儒传释之说勿者禁止之辞是人心所以为主
其所疑者惟容貌颜色相近似其实有不同先儒释子
之燕居一章申申其容舒也夭夭其色愉也是盖以容
色对称容自容而色自色者信已程朱二子于此章皆
释之曰容貌举一身而言与颜色正自有别或者反因
此以致疑不可也
四勿于五事何以独不及思
尝考先儒传释之说勿者禁止之辞是人心所以为主
卷四 第 16a 页 WYG0203-0794a.png
而胜私复礼之机也然则四勿虽不言思而所以知其
非礼而勿之者即思也伊川尝论视听言动四者身之
用也由乎内而应乎外制乎外所以养其中此二语实
尽其要南轩尝援此以论不言思之故
通书有曰仁义礼知四者视听言貌动静无违之谓纯
朱子论仁义礼知五行之德也动静阴阳之用而言貌
视听五行之事也德不言信事不言思欲其不违则固
以思为主而必求四者之实也要之通书之谓无违即
非礼而勿之者即思也伊川尝论视听言动四者身之
用也由乎内而应乎外制乎外所以养其中此二语实
尽其要南轩尝援此以论不言思之故
通书有曰仁义礼知四者视听言貌动静无违之谓纯
朱子论仁义礼知五行之德也动静阴阳之用而言貌
视听五行之事也德不言信事不言思欲其不违则固
以思为主而必求四者之实也要之通书之谓无违即
卷四 第 16b 页 WYG0203-0794b.png
鲁论之所谓勿盖皆以思为主也由是而论四勿虽不
明以思言而思在其中矣不然视听言动何以皆九思
中之一事耳
战者子之所慎及其荅卫君问陈则曰军旅未学
何欤
子之所慎战居其一此乃门弟子所记之得其实至于
军旅未学之语乃一时托以拒卫灵问陈之辞耳圣人
岂真所未学邪平日见诸言辞之间者亦多矣姑以鲁
明以思言而思在其中矣不然视听言动何以皆九思
中之一事耳
战者子之所慎及其荅卫君问陈则曰军旅未学
何欤
子之所慎战居其一此乃门弟子所记之得其实至于
军旅未学之语乃一时托以拒卫灵问陈之辞耳圣人
岂真所未学邪平日见诸言辞之间者亦多矣姑以鲁
卷四 第 17a 页 WYG0203-0794c.png
论言之如曰可以即戎可以去杀皆军旅之事也如曰
以不教民战是为弃之此又极言不教而战之弊也如
荅子贡以足兵称子路以治赋此得非军旅之事乎如
请哀公之讨陈恒非季氏之伐颛臾以至论征伐之所
自出又得非军旅之事乎然则信以为圣人未之学不
可也子路尝有子行三军之问夫子告以临事而惧好
谋而成之说即此可见圣人慎战之实恶得谓其于军
旅之未学哉窃考圣人之于卫灵往来其国不为不久
以不教民战是为弃之此又极言不教而战之弊也如
荅子贡以足兵称子路以治赋此得非军旅之事乎如
请哀公之讨陈恒非季氏之伐颛臾以至论征伐之所
自出又得非军旅之事乎然则信以为圣人未之学不
可也子路尝有子行三军之问夫子告以临事而惧好
谋而成之说即此可见圣人慎战之实恶得谓其于军
旅之未学哉窃考圣人之于卫灵往来其国不为不久
卷四 第 17b 页 WYG0203-0794d.png
其于圣人动作威仪之间夫岂懵然无所观感乃于圣
人之言一无所入至是而且专以陈为问圣人知其志
之不可化乃对以未学而去之然则军旅之事本非圣
人所未之学特以卫灵之无道而不轻以告之于此尤
足见战为夫子之所慎者益信矣
战为夫子之所慎门人所记为得其实但即临事而惧
好谋而成二语观之则可见矣至于自称军旅之未学
者非真未学也特不轻以语卫灵耳如鲁论所载夫子
人之言一无所入至是而且专以陈为问圣人知其志
之不可化乃对以未学而去之然则军旅之事本非圣
人所未之学特以卫灵之无道而不轻以告之于此尤
足见战为夫子之所慎者益信矣
战为夫子之所慎门人所记为得其实但即临事而惧
好谋而成二语观之则可见矣至于自称军旅之未学
者非真未学也特不轻以语卫灵耳如鲁论所载夫子
卷四 第 18a 页 WYG0203-0795a.png
平日之言有及于军旅之事者犹曰托之空言未见其
行事之实也且如夹谷之会以兵加莱人而齐侯惧费
人之乱命将士以伐之而费人北此皆夫子于军旅之
事其已试之效矣即小可以观大曾谓夫子果未之学
乎要之文事武备盖本相因夫子于文事既有馀武备
正不学而能之矣今也荅卫灵之问深惧其无道之至
彼既好之又从而告之则适以滋其穷兵黩武之祸为
益甚故宁诿之以未学至此尤足见战为夫子之所慎
行事之实也且如夹谷之会以兵加莱人而齐侯惧费
人之乱命将士以伐之而费人北此皆夫子于军旅之
事其已试之效矣即小可以观大曾谓夫子果未之学
乎要之文事武备盖本相因夫子于文事既有馀武备
正不学而能之矣今也荅卫灵之问深惧其无道之至
彼既好之又从而告之则适以滋其穷兵黩武之祸为
益甚故宁诿之以未学至此尤足见战为夫子之所慎
卷四 第 18b 页 WYG0203-0795b.png
也
笾豆之事曾子以为末俎豆之事夫子以为尝闻
何也
曾子之告孟敬子上文有谓君子所贵乎道者三是以
道德之事与笾豆之事对言也道德在内笾豆在外自
道德而视笾豆则以笾豆为末者固宜夫子之荅卫灵
公下文有谓军旅之事未之学是以武备之事与文德
之事对言也文德为先武备为后自军旅而视俎豆则
笾豆之事曾子以为末俎豆之事夫子以为尝闻
何也
曾子之告孟敬子上文有谓君子所贵乎道者三是以
道德之事与笾豆之事对言也道德在内笾豆在外自
道德而视笾豆则以笾豆为末者固宜夫子之荅卫灵
公下文有谓军旅之事未之学是以武备之事与文德
之事对言也文德为先武备为后自军旅而视俎豆则
卷四 第 19a 页 WYG0203-0795c.png
不以俎豆为末者亦宜要之曾子所言者君子之学夫
子所言者国君之政此其立言之旨意各有所重论者
岂遽可以差殊观哉
笾豆之于俎豆均之为礼器也然此特器数之末非学
者之所当急曾子之说本为通论而夫子之论云然者
正有子所谓夫子有为言之也何则夫子因卫灵之问
陈徒知兵而不知礼故矫其失而为之说曰俎豆之事
则尝闻军旅之事则未学他日孔文子将攻太叔访于
子所言者国君之政此其立言之旨意各有所重论者
岂遽可以差殊观哉
笾豆之于俎豆均之为礼器也然此特器数之末非学
者之所当急曾子之说本为通论而夫子之论云然者
正有子所谓夫子有为言之也何则夫子因卫灵之问
陈徒知兵而不知礼故矫其失而为之说曰俎豆之事
则尝闻军旅之事则未学他日孔文子将攻太叔访于
卷四 第 19b 页 WYG0203-0795d.png
夫子夫子亦曰胡簋之事则尝学甲兵之事则未闻正
与此二语相合皆有所为而言之耳要之曾子之言为
学者设乃万世之通论夫子之言为时君设乃一时之
激辞后之为学者则专当以曾子之言为法为政者则
又当以夫子之说为心议者要不可胶桂而鼓瑟
难矣哉二章同异
鲁论一书夫子两有难矣哉之叹难矣者艰得之辞叹
其难乎为善而不为恶圣人为学者虑深矣当合两章
与此二语相合皆有所为而言之耳要之曾子之言为
学者设乃万世之通论夫子之言为时君设乃一时之
激辞后之为学者则专当以曾子之言为法为政者则
又当以夫子之说为心议者要不可胶桂而鼓瑟
难矣哉二章同异
鲁论一书夫子两有难矣哉之叹难矣者艰得之辞叹
其难乎为善而不为恶圣人为学者虑深矣当合两章
卷四 第 20a 页 WYG0203-0796a.png
论之一则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一
则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二章立言大抵相似
其大旨孰轻孰重抑无所重轻与吁二章大旨正所以
迭相发而互相补未可遽以轻重观也何也群居终日
曰言曰行盖指其发于外者言也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盖指其动于中者言也群居终日之际所言不及于义
所行专好小慧则其发于外者皆不诚饱食之馀不能
操存其心泛然而无所用则其动于中者必不善圣人
则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二章立言大抵相似
其大旨孰轻孰重抑无所重轻与吁二章大旨正所以
迭相发而互相补未可遽以轻重观也何也群居终日
曰言曰行盖指其发于外者言也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盖指其动于中者言也群居终日之际所言不及于义
所行专好小慧则其发于外者皆不诚饱食之馀不能
操存其心泛然而无所用则其动于中者必不善圣人
卷四 第 20b 页 WYG0203-0796b.png
于此皆示以难矣哉之戒正有望于学者安内制外之
交尽其道二章大旨迭相发而互相补初果何轻而何
重哉吁是固然矣学者求所以制外安内之道将何如
亦曰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正当以坤文言为之法
己矣乎二章同异
鲁论一书夫子两有己矣乎之论已矣者绝望之辞叹
其终不得见而叹之圣人之为学者虑深矣尝合两章
而论之一则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
交尽其道二章大旨迭相发而互相补初果何轻而何
重哉吁是固然矣学者求所以制外安内之道将何如
亦曰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正当以坤文言为之法
己矣乎二章同异
鲁论一书夫子两有己矣乎之论已矣者绝望之辞叹
其终不得见而叹之圣人之为学者虑深矣尝合两章
而论之一则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
卷四 第 21a 页 WYG0203-0796c.png
也一则曰己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二章立言
大抵相似其大旨孰轻孰重抑无所轻重与吁二章大
旨正所以迭相发而互相补未可遽以轻重观也何也
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盖指夫恶恶而不能改者
也吾未见好德如好色盖指夫善善而不能勉者也过
而不知犹可觊其一旦之或悔今既见其过矣乃不能
反已以自讼则将终其身而弗之改德而不好犹可望
其他日之或悟今既知德之可好矣乃不能如好色之
大抵相似其大旨孰轻孰重抑无所轻重与吁二章大
旨正所以迭相发而互相补未可遽以轻重观也何也
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盖指夫恶恶而不能改者
也吾未见好德如好色盖指夫善善而不能勉者也过
而不知犹可觊其一旦之或悔今既见其过矣乃不能
反已以自讼则将终其身而弗之改德而不好犹可望
其他日之或悟今既知德之可好矣乃不能如好色之
卷四 第 21b 页 WYG0203-0796d.png
必诚则将终其身而弗之勉圣人于此皆示以已矣之
叹正有责于学者好善恶恶之各尽其道二章大旨迭
相发而互相补初果何轻而何重哉吁是固然矣学者
求所以好善恶恶之道将何如亦曰好善如好好色恶
恶如恶恶臭正当以大学为之戒
民可使由之矣何以不可使知之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由者行也夫人必知之
而后行之安有既行之矣而不知之者邪曾不思知有
叹正有责于学者好善恶恶之各尽其道二章大旨迭
相发而互相补初果何轻而何重哉吁是固然矣学者
求所以好善恶恶之道将何如亦曰好善如好好色恶
恶如恶恶臭正当以大学为之戒
民可使由之矣何以不可使知之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由者行也夫人必知之
而后行之安有既行之矣而不知之者邪曾不思知有
卷四 第 22a 页 WYG0203-0797a.png
浅深此知字盖指所知之深者言也何也彼由之者固
亦有所知矣特徒知斯道之所当然而未知斯道之所
以然此岂足以为知哉易曰百姓日用而不知孟子曰
终身由之而不知此二知字盖皆谓夫未知斯道之所
以然初非懵然无所知觉之谓也愚想圣人之意亦曰
民可使其由斯道之所当然而不能使其知斯道之所
以然当时所谓不可使知之者初非谓不可使知之也
正谓不可得而使之知也圣人之为此语盖有悠然感
亦有所知矣特徒知斯道之所当然而未知斯道之所
以然此岂足以为知哉易曰百姓日用而不知孟子曰
终身由之而不知此二知字盖皆谓夫未知斯道之所
以然初非懵然无所知觉之谓也愚想圣人之意亦曰
民可使其由斯道之所当然而不能使其知斯道之所
以然当时所谓不可使知之者初非谓不可使知之也
正谓不可得而使之知也圣人之为此语盖有悠然感
卷四 第 22b 页 WYG0203-0797b.png
叹之意自见于言外学者要当沈潜反覆玩味而求之
可也不然圣人岂肯愚天下斯民之耳目哉
四书疑节卷四
可也不然圣人岂肯愚天下斯民之耳目哉
四书疑节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