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
卷七 第 329a 页

解深密经疏卷第七
西明寺沙门 圆测 撰

分别瑜伽品第六之馀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若闻所成慧了知其义。若
思所成慧了知其义。若奢摩他毗钵舍那。脩所成慧
了知其义。此何差别。」

【释曰。自下第二。明三慧知义。又解。就知义中。文别
有二。初约所知。明知法知义。后明能知。上来巳释
所知法义。自下第二。辨能知智。于中有二。初明三
慧知义差别。后显智见二种差别。前中有二。先问
后答。此即问也。文有二节。初发问所依。后正发问
辞。如文可知。】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闻所成慧依止于文。但如
卷七 第 329b 页 X21-0329.png
其说。未善意趣。未现在前。随顺解脱。未能领受成解
脱义。」

【释曰。自下第二。如来正答。于中有二。先释。后结。释
中三慧。即分为三。此释闻慧。总约六义。以辨三慧
差别之相。此释闻慧六义差别。一依止于文。谓此
闻慧。要由于文而得起故。二但如其说。谓但如文
而取于义。非如二慧以义取文。三未善意趣。谓未
善通达圣教意趣。四未现在前。谓缘境时未得同
分影像现前未得定故。五随顺解脱。谓远能随顺
涅槃解脱。或可通摄有为无为二种解脱。六未能
领受成解脱义。谓未證灭。以散心位不断结故。】

「思所成慧。亦依于文。不唯如说。能善意趣。未现在前。
转顺解脱。未能领受成解脱义。」

【释曰。第二思慧六义。一亦唯依文义同闻慧。二不
唯如说。了与不了二教别故。三能善意趣。谓善通
达圣教意故。四未现在前。亦同闻慧。五转顺解脱。
转谓转胜。胜闻慧故。六未能领受成解脱义。亦同
闻慧。谓此思慧。对前闻慧。三种义同。谓第一第四
第六。三义不同。谓第二第三第五。】

「若诸菩萨。顺所成慧。亦依于文。亦不依文。亦如其说。
亦不如说。能善意趣。所知事同分三摩地所行影像
现前。极顺解脱。巳能领受成解脱义。」

【释曰。第三辨修慧六义。一亦依于文亦不依文。谓
此修慧。缘总别法而取义故。亦依于文。或时离教
卷七 第 329c 页 X21-0329.png
而取义故。亦不依文。二亦如其说。亦不如说。义同
思慧。三能善意趣。亦同思慧。(即四秘密四意趣等)四所知事
同分。三摩地所行影像现前。由得定故。五极顺解
脱。最极顺于解脱果也。六巳能领受成解脱义。谓
此修慧。唯依定发。通无漏故。断惑證灭。具足六义。
谓此顺慧对前闻慧。六皆不同。对前思慧。二种义
同。谓第二第三。第四义不同。谓第一第四第五第
六。今此经文。以六种义。显三慧同异。若依瑜伽第
八十二。以五种因。显其同异。故彼论云。复有五因。
谓我当闻所未闻。我当闻巳研究。我当除断疑网。
我当弃背诸见。我当以慧通达一切甚深句义。诸
佛世尊。说此五种。显闻思修三所成慧清净方便。
谓初二种显闻所成慧。次二种显思所成慧。后一
种显修所成慧。显扬十三亦同瑜伽。然此三慧。诸
教不同。萨婆多宗。闻慧缘名。思慧缘名及义。修慧
缘义。故俱舍第二十二云。颂曰。闻思修所成。谓名
俱义境。长行释云。此三慧相差别云何。毗婆沙师。
谓。三慧相缘名俱义。如次有别。闻所成慧唯缘名
境。未能舍文而观义故。思所成慧。缘名义境。有时
由文引义。有时由义引文。未令舍文而观义故。修
所成慧。唯缘义境。以能舍文唯观义故。譬若有人
浮深驶水。曾未学者。未舍所依。曾学未成。或舍或
执。曾善学者。不待所依。自力浮渡。三慧亦尔。(此下述萨
婆多义)有言。若尔思不成。谓此既通缘名缘义。如次
卷七 第 330a 页 X21-0330.png
应是闻修所成。(世亲菩萨述馀师意破萨婆多)今详三相无过别
者谓修行者。依闻至教所生胜慧。名闻所成。依思
正理所生胜慧。名思成。依修等持所生胜慧。名修
所成。说所成言显三胜慧。是闻思等三因所成。由
如世间。于如命牛等。如次说是食草所成。(世亲菩萨述经
部义。如言食所成命。草所成牛。若广分别。如杂心第五顺正理五十九。婆沙三十二。及一百八十。恐繁不
述也)依经部宗。如成实论二十三云。通达语言是闻
慧。通达义趣是思慧。从此二慧能生心喜。乃至摄
心生如实智。是名修慧。又二十五三慧品云。从十
二部经中生。名为闻慧。若能思量诸经中义。是名
思慧。思惟义巳。当随说行。若能现前智见。是修慧。
如说行者。于定心中。见五阴生灭。广说如彼。今依
大乘。大同世亲。故优婆塞戒经第六卷云。慧有三
种。一从闻生。二从思生。三从修生。从字得义。名从
闻生。思惟得义。名从思生。从修得义。名从修生。又
瑜伽释论第一卷云。闻所成慧者。闻谓闻闻。即是
耳根发生耳识。闻言教故。从闻所生解文义慧。及
慧相应心心所等。以为自性。思谓思虑。即是思数。
如发生智慧思择法故。从思所生解法相慧。及慧
相应心心所等。以为自性。修谓修习。即是胜定发
生智慧。修对治故。从修所生解理事慧。及慧相应
心心所等。以为自性。问。依瑜伽释。闻慧解文及义。
思慧解其法相。修慧解理及事。瑜伽十一云。闻慧
缘法。思修二慧缘义。又依瑜伽第九十五云。由三
卷七 第 330b 页 X21-0330.png
行相。住持圣谛。何等为三。一由闻慧。任持其文。二
由思慧。任持其义。三由修慧。任持其證。具说如彼。
如此不同。如何会释。解云。依大乘宗。据实而言。闻
等三慧。通解义文。如瑜伽释。瑜伽论说。闻慧缘思
法慧持义等者。就相显说。界地事者。萨婆多宗。欲
界唯有闻思二慧。色界唯有闻修二慧。无色界中
唯有修慧。如婆沙等。依经部宗。欲色具三。无色唯
修。故成实论三慧品云。问曰。是三慧几欲界几色
无色界。答。欲色界一切。无色界中唯有修慧。广说
如彼。今依大乘。大同萨婆多。(大品欲界有定。有云大乘三慧皆通三界。
须勘)若广分别。具如别章。】

「善男子。是名三种知义差别。」

【释曰。第二总结应知。】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修奢摩他毗钵舍那诸菩
萨众。知法知义。云何为智。云何为见。」

【释曰。自下第二。明智见差别。于中有二。先问。后答。
此即问也。】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我无量门宣说智见二种
差别。今当为汝略说其相。」

【释曰。自下第二。如来正说。于中有二。先许。后说。此
即初也。】

「若缘总法。修奢摩他毗钵舍那所有妙慧。是名为知。」

【释曰。第二如来正说。于中有二。先智。后见。此即释
智。】
卷七 第 330c 页 X21-0330.png

「若缘别法。修奢摩他毗钵舍那所有妙慧。是名为见。」

【释曰。第二别释见也。解云。据实。二种皆通见智。皆
有推求决断义故。而于此中。为显二种胜劣差
别。是故。约别名见。缘总名智。依深密经。与此相翻
者。译家别故。然此智见。诸教不同。若依俱舍第二
十六云。八忍非智性。自所断疑未巳断故。可见性
摄推度性故。尽与无生二智非见性。巳息求心不
推度故。所馀皆通智见二性。巳断自疑推度性故。
诸有漏慧。皆智性摄。于中唯六亦是见性。谓五染
污见。世俗正见为六。如是所说。圣有漏慧。皆择法
故。并慧性摄。依大婆沙九十五。云云何为见。答。眼
根五见世俗正见学无学见。云何为智。答。五识相
应慧。除无漏忍。馀意识相应慧。广说如彼。又彼复
云。诸见是智耶。答。应作四句。一有见非智。谓眼根
及无漏忍见。二有智非见。谓五识身相应慧尽无
生智。除五见及世俗正见。馀意识相应有漏慧。三
有见亦智。谓五见世俗正见。除无漏忍及尽无生
智。馀无漏慧。即学八智及无学正见。此无漏慧。及
前五见。世俗正见。皆具见智二种相故。第三句摄。
四有非见非智。谓除前相。相谓所名。若法是前三
句所表。皆名为相。除此馀法。为第四句。是第四句
所表之法。此复是何。谓色蕴中。除眼馀色。于行蕴
中。除慧馀行。及三蕴令并无为法。为第四句。广说
如彼。若依经部。智见无别。故成实论智见品云。问
卷七 第 331a 页 X21-0331.png
曰。见智有何差别。答曰。即是一体无有差别。乃至
云。见智得解了达證皆是一义。问曰。经曰。经中说
知者见者。则得漏尽。有何差别。答曰。若智初破假
名。名为智。入法位巳。则名为见。始观名智。达了名
见。有如是深浅差别。广说如彼。今依大乘。诸教不
同。若依世亲般若论。智见合说。自有二意。一简比
智。简天二眼。故彼云。悉知便足。何故复说如来悉
见。若不说悉见。或谓如来以比智知。若尔但言悉
见便足。何故复说如来悉知。若不说悉知。或谓如
来以肉眼等见。功德施论大意亦同。依智度论二
十六云。如从人读诵分别筹量是名知。自身得證
是名见。譬如耳闻其事犹尚有疑。是名知。亲自目
睹了了无疑。是名见。又智度论八十六云。初知名
知。后深入名见。知名未了。见名巳了。知见有四句。
一有知非见。谓尽知无生智。除世间正见及五见
馀慧皆名知。二是见非知。谓五见世间正见及八
忍。馀无漏慧亦名知亦名见。离是见知。馀法非见
非知。若依第十十二云。云何修定为得智见。此中
天眼。于诸色境。能照能观。说名为见。能知诸天如
是名字如是种类。是名为智。又瑜伽八十六云。问
曰。智见有何差别。答若照过去及以未来。非现见
境。此慧名智。照现在境。此慧名见。又所取为缘。此
慧名智。能取为缘。此慧名见。又闻思所成名智。修
所成者此慧名见。又能断烦恼。此慧名见。烦恼断
卷七 第 331b 页 X21-0331.png
巳能證解脱。此慧名智。又缘自相境。此慧名智。缘
共相境。此慧名见。又由假施设遍于彼彼内外行
中。或立为我。或立有情。天龙药叉健达缚阿素洛
揭路荼紧捺洛摩呼洛伽等。或立军林及舍山等。
以如是等世俗理行缘所知境。此慧名智。若能取
于自相共相。此慧名见。又寻求诸法。此慧名智。既
寻求巳伺察诸法。此慧名见。又缘无分别影像为
境。此慧名智。缘有分别影像为境。此慧名见。又有
色尔焰影像为缘。此慧名见。无色尔焰影像为缘。
此慧名智。】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修奢摩他毗钵舍那诸菩
萨众。由何作意。何等云何除遣诸相。」

【释曰。自下第二。除遣诸相门。于中三。初问答分别
除遣诸相。次世尊如世尊下。问答分别堪任观察。
后世尊下。问答分别难除诸相。就除遣相。文别有
四。一问。二答。三徵。四释。此即问也。问有三意。一由
何作意者。问能除作意。诸作意中由何作意。二何
等者。问所除相。三云何除遣诸相者。问除相方法
作何观行。或可观行作何识灭(深密经云。以何等心观何法相者。译
家略也)。】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由真如作意。」

【释曰。自下第二如来正答。然此答文自有两释。一
云。此文地前观门以答前问。答上三问。即分为三。
此答初问。谓诸菩萨诸作意中。由真如作意(深密经云
卷七 第 331c 页 X21-0331.png
真如观心。解云。诸作意者。即是瑜伽第十一四十作意中真如作意者即四十作意中真实作意)。】

「除遣法相及与义相。」

【释曰。答第二问。谓所除相。不过二种。即前所说能
诠名等。及十义等所诠诸法义影像之相。或可所
执法义之相。入真如观不见彼故。】

「若于其名及名自性。无所得时。亦不观彼所依之相。
如是除遣。」

【释曰。自下第三辨观仪试。于中有二。初约名辨观。
后类释句者。此即初也。谓诸菩萨观名之时。观彼
诸名及名自性皆自心变假施设有。所执实名皆
不可得。如是观时。非但观名是无所得。亦不观彼
名等所依所执性识。又解。观所执名无所得时。亦
不观彼遍计所执名等所依依他名等。此意说云。
入真如观。遣所执时。依依名等。不得显现。故名除
遣。非谓推求空无自性说名除遣。故无性摄论第
八卷云。无分别智。现起智行时。一切境义。皆不显
现。又依显扬第二十。真如观中。遣所执时。依他不
现。名无所得。故彼论云。第三不显现无所得者。推
求诸法。不见自性。非一切种都无所得。然于遍计
所执自性无所得时。亦不观彼依他自相(由不观故。依他
不现)。】

「如于其名。于句于文。于一切义。当知亦尔。」

【释曰。第二类释句等。于中有二。初类释句文及十
种义。后得乃至下。类释五义四义三义。或可前文
卷七 第 332a 页 X21-0332.png
至于四义乃至巳下类释三义。此即第一类释句
文及十种义。谓如其名及名自性无所得时。亦不
观彼所依之相。如是句文乃至十义。一一自性。皆
无所得。及不观彼所依之相。如前应知。】

「乃至界及界自住无所得时。亦不观彼所依之相。如
是除遣(勘草本经及草本瑜伽。皆云及知于界及界自性。自馀经论皆云乃至于界。以义取文。乃至为
胜)。」

【释曰。第二类释五义等。谓从乃彼五义四义及三
义中文义义至于五界。或可乃彼文义义义至于
界义。皆有二义。一观自性无所得。二亦不观彼所
依之相。准上应知。如是观门。如成唯识第九卷说。
故今略述唯识论意。彼论且依四种寻思四如实
智。观彼名义。谓暖顶位。依四寻思观所取名义自
性差别皆不可得。四如实智观彼能取名义之识
亦不可得。故彼颂曰。

「 现前立少物
 谓是唯识性
 以有所得故
 非实住唯识」


长行释云。为入见道。住唯识性。复修加行。伏除二
取。谓暖顶忍世第一法。此四善根。依四寻思。四如
实智。初后位立。四寻思者。寻思名义自性差别假
(依他)实无。(所执性也)如实遍知此四离识及识非有。名
如实智。依明得定。发下寻思。观无所取。立为暖位。
谓此位中。创观所取名等四法皆自心变。假施设
有。实不可得。依明增定。发上寻思。观无所取。立为
卷七 第 332b 页 X21-0332.png
顶位。谓此位中。重观所取名等四法皆自心变。假
施设有。实不可得。依印脩定。发下如实智。于无所
取。决定印持。无能取中。亦顺乐忍。既无实境离能
取识。宁有实识离取境。所取能取相待立故。依无
间定。发上如实智。印二取空。立世第一法。谓前上
忍。唯印能取空。今世一法二空双印。如是暖顶。依
能取识。观所取空。下忍起时。印境空相。中忍转位。
于能取识。如境是空。顺乐忍可。上忍起位。印能取
空。世第一法。双印空相。皆带相故。未能證实。故说
菩萨此四位中犹于现前安立少物。谓是唯识真
胜义性。以彼空有二相未除。带相观心有所得故。
非实安住真唯识理。彼相灭巳。方实安住。依如是
义。故有颂言。

「 菩萨于定位
 观影唯是心
 义想既灭除
 审观唯自想
 如是住内心
 知所取非有
 次能取亦无
 后触无所得」


释此二颂。如摄大乘释论第六杂集十一。解云。经
云。无名等者。暖顶二位。观所取空。亦不观彼所依
相者。忍及第一。观能取空。一云此文地上观门。以
答前问。谓地上菩萨入真观时。名等自性及所依
相。都无所得。谓證一味境智平等。远离能取所取
相故。】

「世尊。诸所了知真如义相。此真如相。亦可遣不。」

【释曰。此即第三徵诘。谓前所说真如作意所缘真
卷七 第 332c 页 X21-0332.png
如。亦可遣不。】

「善男子。于所了知真如义中。都无有相。亦无所得。当
何所遣。」

【释曰。第四如来释通。于中有二。初正释。后重释。此
即初也。然释此文。亦有两说。一云此文约地前观
释通外难。谓观如时。都无诸相。以无相故。亦无所
得。何所除遣。一云此文约地上观。释通外难。谓入
真观时。都无所得能所取相。故成唯识云。次通达
位。其相云何。颂曰。

「 若时于所缘
 智都无所得
 尔时住唯识
 离二取相故」


长行释云。若时菩萨于所缘境。无分别智。都无所
得。不取种种戏论相故。广说如彼。】

「善男子。我说了知真如义时。能伏一切法义之相。非
此了达馀所能伏。」

【释曰。第二重释真如之相。非馀所遣。此中意说。馀
一切相。以有相故。以真如遣。證真如时。所證真如。
都无有相。不可馀法遣此真如。此当无量义经所
说实相无相不相无相。解云。无相不相者。无相不
遣。不相无相者。不遣无相。】

「世尊。如世尊说浊水器喻不净镜喻挠泉池喻。不任
观察自面影相。若堪任者。与上相违。」

【释曰。自下第二。问答分别堪任观察。于中有二。先
问。后答。问中有二。初问所依教。后依教发问。前中
卷七 第 333a 页 X21-0333.png
有二先喻。后答。此即喻说。文有二节。初不任观察
喻。后堪任观察喻。谓世尊说浊水器喻不净镜喻
挠泉池喻。如是三种。不任观察自面影相。故深密
经云。器不清净。镜不清净。诸水等浊。不见面相。清
水器喻。净镜面喻。澄泉池喻。如是三种。如其次第
即喻三慧。净水之器照象虽得。犹不及镜。故喻闻
慧。净镜虽明。无澄静性。故喻思慧。水性调柔。有澄
静性。故喻修慧。或可一一通喻三慧。】

「如是若有不修心。则不堪任如实观察所有真如。若
善修心。堪任观察。」

【释曰。此第二合。如其次第。未得三慧之时。不善修
心。则不堪任如实观察真如之相。如浊水等不见
自面。若善脩心。堪任观察。如清水等能见自面。】

「此说何等能观察心。依何真如。而作是说。」

【释曰。第二依教发问。问有二意。初问能观察心依
何观心作如是说。后问所观境依何真如作如是
说。】

「善男子。此说三种能观察心。谓闻所成能观察心。若
思所成能观察心。若脩所成能观察心。依了别真如。
作如是说。」

【释曰。第二如来正答。文有二节。初答能观。即三慧
心。故深密云三种心观。后答所观。即七真如中了
别真如。然此真如自有二种。一者谓一切行唯是
识性。故名真如。此即世俗唯识观。二者唯识之性。
卷七 第 333b 页 X21-0333.png
名唯识性。此即胜义唯识观。若在地前。观唯识相。
初地巳上。观唯识性。此中通说两种观也。】

「世尊。如是了知法义菩萨。为遣诸相。勤修加行。有几
种相。难可除遣。谁能除遣。」

【释曰。自下第三。问答分别难除诸相。于中有三。初
问答分别难除相等。次世尊除遣如是十相下。问
答分别除相解脱。后尔时慈氏下。问答分别总相
空性。就难除中。先问。后答。此即正问难除相数及
能除空。】

「善男子。有十种相。空能除遣。」

【释曰。自下第二如来正说。于中有三。初标数略答。
次菩萨徵问。后如来广释。此即初也。十种相者。此
答初问。谓难除相略有十种。谓此十相。观空除遣。
非如事别中不净观等。虽非空观而除净等。为简
故彼说难言。问。准下经文有十六相。如何但说十
种相耶。答。据实别相有其十六。即所了义有十种
故。摄为十相。空能遣者。答第二问。有十七空。是能
除遣。依深密经。有十八空。第八相中有五空故。】

「何等为十。」

【释曰。此即第二菩萨徵问。】

「一者了知法义故。有种种文字相。」

【释曰。自下第三如来广释。释十种相。以空除遣。除
遣十相。即分为十。此即初也。于相中有二。初标所
除相。后明能除空。此即初也。言法义者。法谓教法。
卷七 第 333c 页 X21-0333.png
义是境义。法即义故。是持业释。文字相者。谓名句
文身。通名文字。故瑜伽论八十一云。谓契经体。略
有二种。一文。二义。文是所依。义是能依。云何为文。
谓名身句身字身。故知文者即名句文也。此中意
说。谓诸菩萨。初观行时。为欲了知十二部经。为境
义故。即有种种文字相现。】

「此由一切法空。能正除遣。」

【释曰。此即第二。辨除空。然此诸空。诸说不同。一依
大般若初分第五十一。说二十空及四空义。故彼
经云。复次善现。菩萨摩诃萨大乘相者。谓内空。外
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
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
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
是名菩萨摩诃萨大乘相。善现白佛言。世尊。云何
内空。佛言。善现。内谓内法。即六内处。此中眼由眼
空。何以故。非常非境。本性尔故。耳等亦尔。外谓法
外。即六外处。准上应知。内外谓内外法。即十二处。
此中内六处由外六处空。何以故。非常非境。本性
尔故。外六处由内六处空。云何空空。佛言。空谓一
切法空。此空由空空。何以非常非境。本性尔故。佛
言。大空谓十方空。佛言。胜义谓涅槃此胜义。由胜
义空。佛言。善现。有为谓三界。此中欲界由欲界空。
色无色亦尔。佛言。无为谓无生无住无异无灭。此
无为由无为空。毕竟谓诸法究竟不可得。佛言。无
卷七 第 334a 页 X21-0334.png
际谓无初中后可得。及无往来际可得。佛言。散谓
有放有弃有舍可得。佛言。无变异谓无放无弃无
舍可得。佛言。本性谓一切法本性。若有为法性。若
无为法性。皆非三乘所作。亦非馀所作。佛言。自相
谓一切法自相。如变碍是色自相。领纳是受自相。
取像是想自性。造作是行自相。了知是识自相。如
是等。若有为法自相。若无为法自相。佛言。共相谓
一切共相。如苦是有漏法共相。无常是有为法共
相。无我是一切法共相。如是等无量共相。佛言。一
切法谓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若有色无色。有见无
见。有对无对。有漏无漏。有为无为。佛言。不可得。此
中一切法不可得。谓三世不可得。若过去无二世
可得。若未来无二世可得。若现在无二世可得。佛
言。无性空。谓此中无少性可得。佛言。自性谓诸法
能和合自性不可得。佛言。无性不可得。佛言。无性
自性。谓诸法无能和合性。有所和合自性。解云。无
性者。无诸法体性。自性者。离法体外。无能和合性。
无性自性者。合说二种。又有四空。谓有性。无性。自
性。他性。有性谓有为。无性谓无为。自性谓一切法
自性空。此空非智所作。亦非馀所作。他性谓若佛
出世。若不出世。一切法法住乃至实际。皆由他性
故空。若依第二分四百一十三。释十八空。与前二
十空。开合有异。义无宽狭。合二十中散无变异。为
散无散空。合自相空共相空。名自共相空。若依第
卷七 第 334b 页 X21-0334.png
三分四百七十九。列十九空。而不解释。于中前十
六空同后十六。后之三空。即有差别。谓所缘空。增
上空。互无空等。若依第三分四百八十。说十六空。
于二十空中。合自共相。名为相空。阙散空不可得
空自性空。名同异者。改无变异名无散。释相同二
十空。若依第二分第四百三卷。说有七空。一五蕴。
二十二处。三十八界。四四谛。五十二缘起。六有为
无为等一切法。七本性。引名不释。大品第七。释十
八空及以四空。依智度论第四十六。释十八空及
四云。问曰。十八空内空等后皆云非常非灭故。此
义云何。答曰。若人不习此空。必堕二边。若常若灭。
所以者何。若诸法实有。则无灭义。堕常中。如人出
一舍入一舍。眼虽不见。不名为无。诸法亦尔。从未
来世。入现在世。入过去世。如是则不灭。行者以有
为患。用空破有。心复贵空。著于空者。则堕断灭。以
是故。行是空以破有。亦不著空。离是二边。以中道
行是十八空。以大悲心为度众生。是故。十八空后
皆言非常非灭。是名摩诃衍。若异此者。则是戏论
狂人。于佛法中。都无所得。如人于珍宝聚中取水
精珠。眼见虽好。价无所直。问云。第十八空。巳摄诸
空。何以故说四空。答云。十八空中现空尽摄。诸佛
有二种说法。或初略后广。或初广后略。初略后广
为解义故。初广后略为易持故。或为后会众生略
说其要。或以偈颂。今佛前广说十八空。后略说四
卷七 第 334c 页 X21-0334.png
空。广说如彼。若依涅槃第十六。释十一空。依大集
经第四十八大品第七。释十八空及以四空。依显
扬十五及中边论。有十六空。楞伽第一智度论三
十六。有七空。依瑜伽十二。有四空。十八空论说十
八空。十七空十六空十四空二空具如别章。上来
巳叙诸教。今正释文。然依此经。有十七空。于二十
空中。阙散自性二空。合二十中自相共相为一相
空。故有十七。十八空中。阙自性空。此即第一一切
法空。依大般若。一切法空者。谓五蕴十二处十八
界。若有色无色。有见无见。有对无对。有漏无漏。有
为无为。此一切法。由一切法空。依智度论第三十
一云。一切法空者。一切法名五众十二入十八界
等。具说如彼。依十八空论及中边论。一切法者。如
十力无畏等。令此一切法空为清净一切佛法。今
依此经。欲摄一切能诠之教。故依文字显一切法
空。问。如何此经但说十相及十七空。答。准如智度
论。略即不周。广即事繁。故唯十八。此亦同彼。】

「二者了知安立真如义故。有生灭住异性相续随转
相。」

【释曰。辨第二相。先相。后空。此即初也。此中所说安
立真如者。即四圣谛中。是苦圣谛。即七如中。如前
所说安立真如。业烦恼等所安立故。或可安立四
谛最初得安立名。守性不改。故名真如。由斯苦谛
有生等相相续随转。亦名真如。或可此中有其二
卷七 第 335a 页 X21-0335.png
相。一生等四相。二三世相续随转相。由斯二空。各
除一相。】

「此由相空及无先后空。能正除遣。」

【释曰。此辨第二能对治空。此有二种。一相空。二无
先后空。依大般若。说此相空。开为二空。一自相空。
二共相空。故彼经云。自相空者。谓一切法自相。如
变碍是色自相。领纳是受自相等。言共相者。谓一
切法共相。如苦是有漏法共相等。说此无先后空。
名无际空。故彼经云。无际空者。无三际可得等。依
大智度论。释其相空。名同此经。义同般若。广说
如彼。无先后空。彼云。无始空。故彼论云。无始空者。
世间若众生若法。皆无有始。故名无始空。广如彼
说。今依此经。不同彼说。遣四相故。名为相故名为
相空。遣流转故。名无先后空。辨中边第一云。生死
长远。无初后际。十八空论云。无前后空。亦名无始
空。广说如彼。】

「三者了知能取义故。有顾恋身相及我慢相。」

【释曰。此明第三相。先。相后空。此即初也。此有二种。
谓顾恋身相及我慢相。由此了知如上所说能取
五根及心心所起二种相。一顾恋身相。谓我根等
能取诸法。二我慢相。由我心等胜于他故。】

「此由内空及无所得空。能正除遣。」

【释曰。此辨能除空。此有二种。内空无所得空。依大
般若。言内空者。内六处空。无所得空。彼云不可得
卷七 第 335b 页 X21-0335.png
空。不得三世故。名不可得。大智度论云。内空者。谓
内六入。无我无我所。无眼等法。不可得空者。一切
法及因缘毕竟不可得。名不可得空。今依此经。由
能了知六根能取。即有顾恋执著内身。而观内空。
能正除遣。由执我有故起我慢。观无所得空能正
除遣。无我可得。云何起慢。又解。由二种空。通除二
相。】

「四者了知所取义故。有顾恋财相。」

【释曰。辨第四相。先相。后空。此辨相也。此由如上所
说外六处等所取义中有顾恋财相。】

「此由外空。能正除遣。」

【释云。辨能遣空。依大般若。外空者。谓外六处。智度
论曰。外空者。所谓外六入无我我所及无六法。此
经同彼。由外六除。】

「五者了知受用义。男女承事资具相应。故有内安乐
相外净妙相。」

【释曰。辨第五相。先相。后空。此即释相。谓由了知受
用义中受用男女及资具故。于男女处是有情故。
起内安乐想。于诸资具非有情故。起外净妙想。或
可内谓内六处。外即外六处。于内六处。起安乐想。
于外六处。起净妙相。】

「由此内外空及本性空。能正除遣。」

【释曰。辨能治谓空。有其二种。内外空及本性空。依
大般若。谓内外六处。名内外空。谓一切法本性。若
卷七 第 335c 页 X21-0335.png
有为性无为性。皆非三乘及馀所作。名本性空。依
智度论。内外空者。谓内外六入。无我无我所。无内
外法。本性空者。谓法性常空。假来相续故。似若不
空。譬如水性自冷澄。皆以火故热。止火停久。水即
还冷。诸法性亦如是。未生时空无所有。如水性常
冷。诸法众缘和合故有。如水得火成熟。众缘若非
若无。即无有法。如火灭汤冷。问云。与毕竟空有何
差别。论自释云。性空者破诸法性。如彼水中。无其
热性。不无水相。毕竟空者。破无法相。及乃至因缘
法相亦无。今释此经。诸说不同。一云。内空除内安
乐相。外空除净妙相。本性空通除二相。一云内外
空除内安乐相。于中外空一分除净妙相。本性空
通除二相。一云。内外空除内安乐相。有情数故云
内。自身外故云外也。本性空除净妙相。一云。内外
空除内安乐相。谓男女等具十二处故内外空除。
本性空除净妙相。问。外净妙相如何不说由外空
除。解云。据实亦用外空。前巳说故。故不说之。】

「六者了知建立义故。有无量相。」

【释曰。辨第六相。先相。后空。此辨其相。谓由前说器
世间相建立义故。有三千等无量相也。】

「此由大空。能正除遣。」

【释曰。辨能治空。涅槃经云。般若波罗蜜名为大空。
依大般若。言大空者。谓十方空。智度论说同大般
若。而差别者。具以六义。释大空名。故彼论云。问曰。
卷七 第 336a 页 X21-0336.png
十方空。何以名大空。答云。东方无边故。一切处有
故。遍一切色故。常有故。益世间故。令众生不迷闷
故。故名为大。如是大方能破名大空。具说如彼。今
依此经。大同般若。】

「七者了知无色故。有内寂静解脱相。」

【释曰。辨第七相。先相。后空。此释其相。谓前第六辨
欲色界器世间相。今辨无色内寂静相。谓修定者。
得无色定。以为寂静解脱涅槃。是故。名为解脱相
也。】

「此由有为空。能正除遣。」

【释曰。辨能治空。依大般若。有为空者谓三界空。智
度论说。有为空者。谓因缘和合生阴界等。有二义
故。名之有为空。一者无我我所等不可得故空。二
有为法相空不生不灭无所有故空。广说如彼。今
依此经。亦同般若。】

「八者了知相真如义故。有补特伽罗无我相。法无我
相。若唯识相。及胜义相。」

【释曰。辨第八相。先相。后空。此释相也。谓由前说相
真如故。便有四相。谓人无我相。法无我相。唯识真
如。及胜义相。】

「此由毕竟空无性空无性自性空及胜义空。能正除
遣。」

【释曰。辨能治空。依大般若。言毕竟空。谓诸法毕竟
不可得。无性空者。谓无少性可得。无性自性空。谓
卷七 第 336b 页 X21-0336.png
诸法无能和合性。有所和合自性。胜义空者。谓涅
槃智度论说。毕竟空者。以有为空无为空。破诸法
无有遗馀。是名毕竟空。无法空者。无法名法巳灭
无故。名无法空。无法有法空者。取无法有法相不
可得。是名无法有法空。复次有人言。过未法空。名
无法空。现在及无为法空。是二俱空。故名无法有
法空。复次有人言。无为法无生住灭。是名无法。有
为法有生住灭。是名有法。此二空故。名无法有法
空。解云。无法空无法有法空者。如次名为无性空
无性自性空。第一义空者。第一义名诸法实相。不
破不坏故。是诸法实相亦空。何以故。无受者故。广
说如彼。今依此经。空遗相者。自有三说。一云毕竟
空破前二相。由无性空无性自性空。破唯识相。由
胜义空。破胜义空破胜义相。一云。毕竟空破前二
相。若执唯识相。无性空除。若执依他为胜义相。由
无性自性空除。执圆成实。胜义空除。一云。如其次
第。除前四相。所以然者。所执我相。诸宗共计。毕竟
空除。所执法相无性空除。理实法空用诸空除。然
上所说诸空。皆除法空。是故。此中且举无性。以遗
法空。为显诸法不离识故。以有性无性。遣唯识相。
由胜义空。遣胜义相。名义相当。意显可知。若依深
密解脱说。有四相用五空除。谓本空。无物空。自体
空。无体自体空。第一义空。解云。若准彼经。具十八
空。加无物空。或可加本空故。故深密云。弥勒有十
卷七 第 336c 页 X21-0336.png
种难修行相。依十八空。观彼难修行相。】

「九者由了知清净真如义故。有无为相无变异相。」

【释曰。辨第九相。先相。后空。此辨相也。谓由了前清
净真如是灭谛故。了知彼时。便有二相。一无为相。
二无变异。】

「此由无为空无变异空。能正除遣。」

【释曰。第二辨能治空。依大般若。言无为者。谓无生
无住无异无灭。是为无为空。无变异者。谓无放无
辨无舍可得。是为无变异。依智度论。言无为者。名
无因缘。常不生不灭如虚空。无变异空。彼论不释。
今依此经。大同般若。谓證空时。无二相故。以二空
治。】

「十者。即于彼相对治空性作意思惟故。有空性相。」

【释曰。辨第十相。先相。后空。此辨相也。然释此文。自
有两说。一云即于彼相者。谓即次前无变异相及无
为相。对治空性者。谓即次前无变异空及无异空。
如深密说。此意说云。菩萨思惟对治二相二空性
相现。一云。即于彼相者。谓前九相。对治空性者。前
十六空思惟。如上十六空故。即有十六空性相现。】

「此由空空。能正除遣。」

【释曰。第二辨能除空。依大般若。言空空者。谓一切
法空由空空。是名空空。依智度论意同般若。故彼
论云。言空空者。以空破前内空外空内外空三种
空故。名曰空空。广说如彼。若依中边第一。空智亦
卷七 第 337a 页 X21-0337.png
空。空名云空。故彼云。谓智能见内处等空。空智空
故。说名空空。十八空论。意同中边。(破前内空外空内外空大空)
若依涅槃经。有无双遣。故无空空。故彼云。是有是
无故名空空。是是非是是。故名空空。(远法师解云。因缘之法有
无同体。以同体故。无法为有。有法为无。有有法为无。无。为有故有即非有有。为无故无。即非有非无。故曰
空空)今此经意。与前不同。自有两说。一云。以空遣第
九相中无为空无变异空二空性相。故曰空空。故
深密云。对治无为空无变异空相故云空空。具说
如彼。一云。以空除前十六空相故云空空。而深密
经。但遣二相空者。译家异也。】

「世尊。除遣如是十种相时。除遣何等。从何等相而得
解脱。」

【释曰。自下第二。问答分别除相解脱。于中有二。初
问答分别除相解脱。后善男子当知就胜下。释外
疑难。前中有二。先问。后答。此即请问。问有二意。一
问所除相。二问从何相而得解脱。然初问意。三说
不同。一云。如上除遣所执相时。更除何相。一云。如
上所说除十相者。定散相中。依何相说。一云。如上
所执之相是何等相。准此三问。答亦有三。至文当
说。】

「善男子。除遣三摩地所行影像相从杂染缚相而得
解脱。彼亦除遣。」

【释曰。第二如来正答二问。今此答文。唯前三问。亦
有三说。一云。观空除遣遍计所执十种相时。空观
卷七 第 337b 页 X21-0337.png
心中。仍有依他似空影像。随空心现。从此空观。入
于證智。更除似空影像相分。相分既除。即从一切
杂染相缚种子解脱。执解脱心亦皆远离。故言彼
亦除遣。一云。如上所说除十相时。唯能除遣三摩
地所行依他影像相分。由能除遣定影像故。即解
脱有漏相缚。由彼解脱相缚力故。能缘见分亦能
除遣。或可现行相缚解脱力故。彼相缚种亦得解
脱。一云。如上所说除遣十相。即是依定所现影像
所起遍计所执相也。谓由三摩地有影像现。后散
心中。依彼影像。即随妄情。有所执相。故观空时。能
除如是所执之相。除执相故。从杂染相而得解脱。
由解脱故。彼能执心亦名除遣。或可护法所说。除
遣三摩地所行影像者。如前所说。不现前故。名为
除遣。非无自体。故名除遣。故瑜伽论七十四云。问。
若观行者。如实悟入遍计所执自性时。当言随入
何等自性。答。圆成实自性。问。若观行者。随入圆成
实自性时。当言除遣何等自性。答。依他起自性。又
瑜伽七十三云。问。修观行者。云何除遣所缘境相。
答。由正定心。于诸所知境界影像。先审观察。后由
胜义作意力故。转舍有相。转得无相。又三十六云。
能断能舍。故名除遣。又显扬十六云除遣修。谓如
有一思惟三摩地所行影像相故。除遣诸法根本
性相。令不复现。依以榍出榍道理。犹如有人。以其
细榍除遣粗榍。或以身安遗身粗重。瑜伽六十七
卷七 第 337c 页 X21-0337.png
亦同显扬。】

「善男子。当知。就胜说如是空。治如是相。非不一一治
一切相。」

【释曰。自下第二。释外疑难。于中有三。谓法喻合。此
即法说。谓外疑难。岂不一一能除十相。如何别说。
名除一相。故作此答。据实一一除一切相。就胜说
故。名除一相。】

「譬如无明非不能生乃至老死诸杂染法。就胜但说
能生于行。由是诸行亲近缘故。」

【释曰。第二喻说。如经可知。】

「此中道理。当知亦尔。」

【释曰。第三举法同喻。】

「尔时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此中何等空是总空
性相。若诸菩萨了知是巳。无有失坏。于空性相。离增
上慢。」

【释曰。自下第三。问答分别总相空性。于中有二。先
问。后答。此即问也。言此中何等空性是总空性者。
正问总空。此中问意。于三性中。何等法空为总性。
言若诸菩萨等者。发问之意。谓若了知总性空巳。
便无损减恶取空失。由此亦离未證谓證增上慢
过。】

「尔时世尊。叹慈氏菩萨曰。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乃
能请问如来如是深义。令诸菩萨于空性相无有失
坏。」
卷七 第 338a 页 X21-0338.png

【释曰。自下第二如来正说。于中有二。初赞问许说。
后依问正答。前中有三。初赞问有益。次何以故下。
显不问失。后是故下。敕听许说。此即第一赞问有
益。】

「何以故。善男子。若诸菩萨。于空性相有失坏者。便为
失坏一切大乘。」

【释曰。第二辨不问失文。文有两节意。初何以故者。
徵诘于空性相无失所由。后善男子等者。举失坏
相。反显不失。若诸菩萨于总空性有失坏者。便为
失坏一切大乘。言一切大乘者。如前所引大般若
经说十八空等。名为大乘。然此所说。言失坏者。如
瑜伽论七十三说。彼云。云何菩萨失坏大乘。谓有
菩萨。闻皆一切法甚深无性。即执一切烦恼烧然
自性本无。谓巳无有生死重病。譬如有人。于巳身
中所生热病。谓为无病。于此热病。不能解脱。名为
失坏。由此譬喻失坏菩萨当知亦尔。若依瑜伽第
三十六。增益损减恶取空者。名为失坏。彼云。有二
种人。于佛法中。俱为失坏。一者。于色等法。于色等
事。谓有假说自性自相。于实无事。起增益执。二者。
于假说相处。于假说相依。于离言自性胜义法性。
谓一切种皆无所有。于实有事。起损减执。乃至云
恶取空者。名为失坏广。说如彼。】

「是故。汝应谛听谛听。当为汝说总空性相。」

【释曰。第三敕听许说。】
卷七 第 338b 页 X21-0338.png

「善男子。若于依他起相及圆成实相中。一切品类杂
染清净遍计所执相毕竟远杂性。及于此中。都无所
得。如是名为于大乘中总空性相。」

【释曰。第二依问正答。文有两节。初依问正答。后如
是下。结答外问。就正答中。西方诸师。自有两释。一
清辨等云。此经三性皆空。如经。若于依他圆成二
种性中。一切品类杂染清净遍计所执毕竟远离
性者。显所执性空。及于此中都无所得者。显依他
起及圆成实二性空义。如是三性。都无所得。名为
总空性相。问。如何得知亦遣依他。彼引经云。

「 无有少法生
 亦无少法灭
 净见观诸法
 非有亦非无」


又引两经。一经说云。

「 诸法说缘生
 缘法两皆无
 能如是正知
 名通达缘起
 若法从缘生
 此法都无性
 若法都无性
 此法非缘生」


又诸波若皆作此说。一切诸法皆不可得。乃至法
界实际。故知圆成亦无所有。问。若尔契经如何会
释。契经颂云。

「 遍计所执无
 依他起性有
 妄分别失坏
 堕增减二边」


解云。名是遍计所执。义是依他起性。名于其义非
有故无。义随世间非无故有。不可引此證有依他。
如是等文。不可具述。二护法等云。于三性中。但遣
卷七 第 338c 页 X21-0338.png
所执。非馀二性。故此中云。于依他起及圆成中。一
切品类染净所执毕竟远离性。此明于二性中远
离所执。故知但遣所执以显空性。言及于此中都
无所得者。止滥。谓此总空性一切十相皆无所得。
非如前十六空各遣一相。又解。遍计所执。于二性
中毕竟远离。及都无所得。又馀经说。遍计所执无。
依他起性有。妄分别失坏。堕增减二边。又此经中
无自性相品云。然诸有情。于依他起自性及圆成
实自性上。增益遍计所执自性。故我立三种无自
性性。又大般若经云。诸遍计所执性。决定非有。诸
依他起性。唯有名相施说言说。诸圆成实空无我
性。是真实有。(无性摄论第一引此经文)又广百论引经云。遍计
所执所集所增所取常恒无变易法。如是一切。皆
名为无。因缘所生。皆说为有。如来处处说三自性。
皆言遍计所执性空。依他圆成二性是有。故知空
教别有意趣。不可如言拨无诸法。如言取义。名谤
大乘。便恶取空。成大邪见。如是等经。不可具述。问
若尔如何会释前所引经遣依他起。护法释云。前
何经说云。无有少法生亦无少法灭者。此颂意明
遍计所执自性差别能诠所诠。其体皆空。无生无
灭。净见观诸法非有亦非无者。离执净见观诸世
间因缘所生非无非有。会后二经云。如是二经。说
缘生法虽无自性。而不相违。以从缘生法有二种。
一者遍计所执。二者依他起性。此中意明。遍计所
卷七 第 339a 页 X21-0339.png
执自性非有。不说依他。上来护法等会释经文。清
辨引经。复作此难。若有依他。何缘经说一切法性
无不皆空。又契经云。佛告善现。色等诸法自性皆
无。复有经言。佛告大慧。一切法性皆无有性。先有
先无不可生故。护法通云。此有密意。密意如何。谓
此诸经。唯破遍计所执自性。非一切无。若一切无。
便成邪见。云何知有此密意耶。结馀契经中显可
说故。谓薄伽梵。说如是言。我唯依于相应自性。说
一切法自性皆无。若有如言而生执著。谓染净法
自性皆无。彼恶取空。名为邪见。具说如彼。由斯义
故。世亲菩萨二十唯识云。非知诸法一切种无。乃
得名为入法无我。然达愚夫遍计所执自性差别
诸法我无。如是乃名入法无我。非诸佛境离言法
性。亦都无故。名法无我。又无性摄论第一卷云。于
无无因。强立为有。故名增益。于有无因。强拨为无。
故名损减。乃至彼云。于遍计所执。唯有增益。而无
损减。都无有故。以要于有方起损减。于依他起。无
有增益。以有体故。要于非有。方有增益。亦无损减。
唯妄有故。于圆成实。无有增益。是实有故。唯有损
减。广说如彼。又依瑜伽第三十六及七十五。损减
依他圆成是无。皆说名为恶取空者。如前分别。又
大智度论第三十七云。爱多者著有见。见多者著
无见。如是等众生。著有见无见。是二种见。虚妄非
实。破中道。譬如人行陜道。一边深水。一边大火。二
卷七 第 339b 页 X21-0339.png
边俱死。著有著无。二事俱失。乃至广说。问。此总空
性与十七空。有何差别。解有两释。一云。体无差别。
总别有异。一云。此总空性。遣所执性。前十七空。除
遣影像。故有差别。】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此奢摩他毗钵舍那。能摄
几种胜三摩地。」

【释曰。第十三。止观能摄诸定地门。于中有二。先问。
后答。此即请问。】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如我所说。无量声闻菩萨
如来。有无量种胜三摩地。当知一切皆此所摄。」

【释曰。此即第二如来正说。一切三乘无量诸定。当
知摄在此止观中。更无别定非此所摄。】

「世尊。此奢摩他毗钵舍那。以何为因。」

【释曰。自下第十四止观因果作业门。于中有三。初
因。次果。后业。此即因也。先问。后答。此即问也。】

「善男子。清净尸罗清净闻思所成正见。以为其因。」

【释曰。此第二答。谓此止观得定位故。别解脱戒。及
散位中闻思二慧。以为其因。】

「世尊。此奢摩他毗钵舍那。以何为果。」

【释曰。自下第二辨止观果。先问。后答。此即问也。】

「善男子。善清净心。善清净以慧。以为其果。」

【释曰。自下正答。有二复次。此即初也。清净心者。心
言显定。是奢摩他果。善清净慧。是毗钵舍那果。此
约等流果说。若依增上果。皆得两果。又云。善清净
卷七 第 339c 页 X21-0339.png
心善清净慧者。说无漏故。名之为善。有别本云。善
清净戒善清净心善清净慧以为其果者。谬也。而
勘草本经论及深密经。皆不说戒。】

「复次善男子。一切声闻及如来等。所有世间及出世
间一切善法。当知皆是此奢摩他毗钵舍那所得之
果。」

【释曰。第二复次重释其果。然释此文。诸说不同。一
云。此文但说声闻菩萨如来。若依此说。等言等取
诸菩萨也。故深密云。一切声闻菩萨诸佛诸独觉
众。非正教授及所化故。略而不说。一云。此中说声
闻言。亦摄独觉。馀如前说。一云。等言通等独觉及
诸菩萨。馀如前说。总说意云。三乘所得世出世间
所有诸法。皆是止观所得果也。问。佛所得果皆是
无漏。如何说彼名为世间。解云。世间有二种。一体
有漏。故名世间。二者体虽无漏。缘世间故。名为世
间。谓后得智相应心等。是故世尊有世间法。】

「世尊。此奢摩他毗钵舍那。能作何业。」

【释云。自下第三。明止观作业。先问后答。此即问也。】

「善男子。此能解脱二缚为业。所谓相缚及粗重缚。」

【释曰。如来正说。解脱二缚以为其业。所谓相缚及
粗重缚。言相缚者。一云。相分。由有漏相。令彼见分
不得自在。名为相缚。此即相是缚。名为相缚。一云。
第七末那。为相缚体。由第七识。馀眼等识。于所缘
相。不得自在。若依此说。相之缚故名为相缚。言粗
卷七 第 340a 页 X21-0340.png
重缚。亦有二种。一有漏法上无堪任性。名粗重缚。
与有漏法非一非异。无别体故。名为非异。断不断
异。故名非一。二者。二障种子通名粗重。虽有二种。
意取种子。名为粗重。若广分别。如胜义谛品巳说。】

「世尊。如佛所说。五种系中。几是奢摩他障。几是毗钵
舍那障。几是俱障。」

【释曰。自下第十五。止观诸障差别门。于中有四。一
五系能障止观门。二五盖能障止观门。三分别五
种散动门。四止观治十一障。此即初也。于中有二。
先问。后答。此即问也。于五系中。几是止障。几是观
障。几是俱障。言五系者。依成实论。名五心缚。烦恼
恶法缠心不舍。故名心缚。一贪巳身。二贪外五欲。
三乐与在家出家众合。四于圣语心不喜乐。五于
善法得少为足。若依集论第四。释三拘碍。彼云。拘
碍有三。谓贪瞋痴。由依三故。顾恋身财。无所觉了。
乐处愦丙。得少善法。便生厌足。由此不能修诸善
法。故名拘碍。解云。集论如经次第。无所觉了。即当
经说于诸圣教不得随欲。杂集第七。先申集论。后
依五种拘碍。释拘碍义。故彼论云。又此顾恋身等。
即依五种心拘碍说。何等为五。谓顾恋身。顾恋诸
欲相杂住。阙于随顺教诫教授。于诸善品。得少为
足。拘碍心故。名心拘碍。解云。杂集与集论异。即彼
第三以为第四。瑜伽第八。引其五名而不解释。故
今依五以发问辞。】
卷七 第 340b 页 X21-0340.png

「善男子。顾恋身体。是奢摩他障。于诸圣教。不得随欲。
是毗钵舍那障。」

【释曰。自下如来正说。谓顾恋身。及顾恋财。如是二
种。能障于止。于诸圣教不得随欲。由斯不能分别
教意。是故一向障于观也。】

「乐相杂住。于少喜足。当知俱障由第一故。不能造脩。
由第二故。所脩加行不到究竟。」

【释曰。此明俱障。谓俱障中有其二种。一者乐相杂
住。由斯不能脩止及观。二于少喜足。由彼力故。所
脩止观。不到究竟。】

「世尊。于五盖中。几是奢摩他障。几是毗钵舍那障。几
是俱障。」

【释曰。自下第二。五盖能障止观门。于中有二。初正
明五盖能障止观。后世尊下。明止观二道圆传门。
前中有二。先问。后答。此即问也。】

「善男子。掉举恶作。是奢摩他障。惛沉睡眠疑。是毗钵
舍那障。贪欲瞋恚。当知俱障。」

【释曰。第二如来正答。谓五盖中掉举恶作。是奢摩
他障。以散动故。惛沉睡眠及与疑盖。是其观障。以
不明了不决定故。贪瞋俱障。根本烦恼障用胜故。
然此五盖。出体辨相释名。如大婆沙四十八说。彼
云。有五盖。谓贪欲盖。瞋恚盖。惛沉睡眠盖。掉举恶
作盖。疑盖。问。此五盖以何为自性。答。以欲界三十
事为自性。谓贪欲瞋恚各欲界五部为十事。惛沉
卷七 第 340c 页 X21-0340.png
掉举各三界五部。通不善无记。唯不善者。立盖为
十事。睡眠唯欲界五部。通善不善无记。唯不善者。
立盖为五事。恶作唯欲界脩所断。通善不善。唯不
善者。立盖为一事。疑通三界四部。通不善无记。唯
不善者。立盖为四事。由此五盖以欲界三十事为
自性。问。盖有何相。尊者世友作如是说。自性即相。
相即自性。以一切法自性与相不相离故。复次耽
求诸欲。是贪欲相。增恚有情。是瞋恚相。身心沉没。
是惛沉相。身心躁动。是掉举相。令心昧略。是睡眠
相。令心变悔。是恶作相。令心行相犹豫不决。是疑
相。巳说盖自性及相。所以今当说。问。何故名盖。盖
是何义。答。障义是盖义。谓障圣道加行善根。故名
为盖。广说如彼。若依杂集第七卷云。能令善品不
得显了。是盖义。(巳上论本)覆蔽其心。障诸善品。令不转
故。若依瑜伽。说诸烦恼通名为盖。故第八云。覆真
实义故名为盖。又八十四云。于所知事。能障智故。
说名为盖。又依瑜伽第八十九。释立盖意。彼云。违
背五处。当知建立五盖差别。一为在家诸欲境界
所标论故。违背圣教。立贪欲盖。二不堪忍诸同法
者。呵谏驱摈教诫等故。违背所有可爱乐法。立瞋
恚盖。三由违背奢摩他故。立惛沉睡眠盖。四由违
背毗钵舍那故。立掉举恶作盖。五由违背于法论
义。无倒决释审察诸法大师圣教涅槃胜解故。建
立疑盖。广释五盖。如大婆沙第三十八四十八。成
卷七 第 341a 页 X21-0341.png
实论第十七。杂集第七。瑜伽十一。及如别章。】

「世尊。齐何名得奢摩他道圆满清净。」

【释曰。自下第二。明止观二道圆满门。于中有二。先
止。后观。皆有问答。此问止也。】

「善男子。乃至所有惛沉睡眠。正善除遣。齐是名得奢
摩他道圆满清净。」

【释曰。第二如来正答。谓善男子。非如初得但除掉
举及与恶作。令圆满时。乃至复除惛沉睡眠。乃得
圆满。】

「世尊。齐何名得毗钵舍那道圆满清净。」

【释曰。第二问观圆满。】

「善男子。乃至所有掉举恶作。正善除遣。齐是名得毗
钵舍那道圆满清净。」

【释曰。第二如来正答。谓善男子。非如初得但除惛
沉睡眠。乃至亦能除遣掉举恶作。乃得圆满。问。如
何五盖障止观中。掉举恶作。障止非观。惛沉睡眠。
障观非止。令圆满处。与上相违。解云。止观各有二
障。一性相相顺障。惛沉止。掉举观。是故瑜伽五十
八十九等。皆云惛沉障止掉举障观。惛昧轻利性
随顺故。二性相相翻障。惛沉障观。掉举障止。如集
论杂集显扬第一成唯识论第六卷等。惛沉与观。
掉举与止。性相翻故。是故盖中说相翻障。今圆满
中。各各双除。顺翻二障。得圆满故。】

「世尊。若诸菩萨。于奢摩他毗钵舍那现在前时。应知。
卷七 第 341b 页 X21-0341.png
几种心散动法。」

【释曰。自下第三。分别五种散动门。于中有二。先问。
后答。此即总问。止观起时应有几种心散动法。】

「善男子。应知五种。」

【释曰。自下正答。于中有三。初标数略答。次依数列
名。后次第别释。此即初也。应知散动总有五种。然
此散动。诸教不同。此经说五。如经可知。依深密经
亦明五种。名虽有异。其义即同。故深密经云。一正
念散乱。二烦恼散乱。馀三散乱。与此经同。梁朝摄
论亦说五种。与此经异。故第九云。论云能灭除散
乱故名持诃。(此明定度)释曰。散乱有五。一自性散乱。谓
五识。二外散乱。谓意识驰动于外尘。三内散乱。谓
心高下及散味等。四粗重散乱。谓计我我所等。五
思惟散乱。谓下劣心。谓舍大乘。思惟小乘也。解云。
五中除相散动。加于自性。唐世亲本无性释论。皆
不分别。集论杂集第一。皆说六种散乱。同辨中边
第三中边第二。故辨中边云。散乱有六。一自性散
乱。二内散乱。三外散乱。四相散乱。三粗重散乱。六
作意散乱。具说如彼。显扬十八。亦说六种。同辨中
边。而差别者。作意为初。第六自性。问。经说五。如何
诸论更加自性。合说为六。解云。诸论皆依此经应
说五种。而别说者。除佛果位。馀位五识。唯散非定。
是故别说自性散动。而经不说自性散动者。障定
远故。非极故障。略而不说。梁摄大乘。五种散乱有
卷七 第 341c 页 X21-0341.png
两种失。一者违经。二依唐本无性世亲。皆无此说。
故不可依。以外诸义。至文对释。故不重述。】

「一者作意散动。二者外心散动。三者内心散动。四者
相散动。五者粗重散动。」

【释曰。第二依数列名。】

「善男子。若诸菩萨。舍于大乘相应作意。堕在声闻独
觉相应诸作意中。当知是名作意散动。」

【释曰。自下第三次第别释。然此散动。略以二门分
别。后方释文。一释名字。二出体性。

第一释名。先通后别。通名五散动。依深密经。名
五散乱。五是标数。散动散乱。其义是一。于作意等。
令闻心流荡。故名散动。即六释中。带数释也。言别
名者。有其五种。一者作意。二者外心。三者内心。四
者相。五者粗重。言作意者。如经舍于大乘相应作
意堕在声闻独觉相应诸作意中。是名作意散动。
解云。经意自有两说。一云。即说作意为散动体。若
依此释。即六释中。持业释也。以彼作意即散乱故。
一云。此经举二作意。能引散动。故名作意散动。据
实即用散乱为体。若依此释。即依主释。此有二义。
依深密经。菩萨作意之散动。故深密云。正念散动。
一云。声闻作意之散动。故辨中边云。下劣心作意。
虽有二说。后说为正。故集论云。此散乱法。有其六
种。言外心散乱者。如经。若于其外五种妙欲诸杂
乱相。乃至于外所缘境中所有寻思随烦恼中纵
卷七 第 342a 页 X21-0342.png
心流散。解云。经意有其三外。一外妙五境。二诸杂
乱相。即愦丙相。故显扬云。于妙五欲及愦丙相。三
除前二所馀外境。于三境于上散动为体。若依此
说即依主释。言内心散动者。如经。若由惛沉及以
睡眠。或由沉没。或由爱味三摩钵底。或由随一三
摩钵底诸随烦恼之所染污。当知是名内心散动。
解云。内心者。等持相应内定之心。此意说云。能障
内定。有其四种。一惛沉。二睡眠。三者沉没。即说惛
沉等业用。四爱味三摩钵底者。爱上静虑。及由随
一三摩钵底所起烦恼。能障定内之心。故名内三
摩钵底。此有两释。一云。即说惛沉等四。为散乱体。
一云。由惛等力所引染心。所引散动。以为自性。释
名两释。准上应知。相散动者。如经。若依外相。于内
等持。所行诸相。作意思惟。名相散动。解云。依定外
相作意思惟。定内离言诸相。由此因缘。障于止观。
名相散动。两种出体。唯上应知。深密经云。依外相
内身三昧境界相思惟。名相散乱。又显扬云。依止
外相作意思惟内境相貌。如是经论。意同此经。馀
教同异。至文当释。言粗重者。如经。若内作意为缘
生起所有诸受。由粗重身计我起慢。是名粗重。解
云。由计定中喜乐以为我所。计粗重身为我起慢。
又解。若内作意为缘生起。喜乐受等。为所缘境。由
粗重身种子因缘所生我见我慢。于前诸受。起我
见或起我慢。即说见慢相应散乱。名为粗重。解云。
卷七 第 342b 页 X21-0342.png
二义。若依前说。依粗重身上起我见等。由此因缘。
所生散乱。亦名粗重。若依后释。即我见等。行相粗
故。名为粗重。此有两释。一云。我见及我慢等。名为
粗重散动。一云。所生散乱为散动体。

第二出体。诸说不同。若依真谛梁朝摄论记第一
卷。出五散体。不异论文。若广分别。如部执记第四
卷中边论记。恐繁不述。今解。作意散动。自有两说。
一云。五遍行中作意为体。如是作意。与三慧俱。或
可具通善等三性。而杂集论说散乱者。举散乱缘。
显其作意。一云。随烦恼中。散乱为体。举作意缘。显
其散乱。故杂集云。依随烦恼性散乱。说外心散动。
五欲愦丙。及所馀境。三种境中。纵心流散。即随惑
中散乱为体。内心散动。自有两释。一云。依中边杂
集梁论。以三法为体。谓沉掉爱味。依显扬论及以
此经。或以四法为体。谓惛沉睡眠下劣爱味诸烦
恼。或下劣即是沉没惛睡之用。或可五法。言下劣
者。即是懈怠。一云。由惛掉等力之所染故。即起散
乱举惛等缘。显其散乱。相散动者。定前加行所得
诸相。以为定内所行之相。作意思惟。或可依外本
质相。思惟定内影像相。或可相者即矫现相。即用
作意以为体性。一云。此中举作意缘。显其散乱。准
前可知。粗重散动见慢种子。名为粗重。由此为缘。
于巳生起乐等受中。计我我所及以我慢。即用现
行我见我慢。以为体性。或可由我见慢。便起散乱。
卷七 第 342c 页 X21-0342.png
即用散乱。以为体性。问。上来两释。若依释。集论杂
集如何会释。谓集论说。谓散乱体。此复六种。杂集
又云。依随烦恼性散乱说。解云。彼依性散乱。显散
乱体。故不相违。问。若依后说。辨中边等如何会释。
谓彼论说自性散乱即是五识。解云。散乱有其二
种。一者随惑散乱。唯是染性。二者除佛所馀五识
非等引故过名散乱。即通三性。故成唯识。第十卷
云。又说五识性散动者。说馀所成者。非佛所成故。
由斯五识。亦名散乱。故不相违。释义巳讫。

今当释文。就别释中。释五散动。即分为五。此即初
也。大乘作意者。依瑜伽论六十七云。云何大乘相
应作意。谓有菩萨住菩萨法性。或未證入正性离
生。或巳證入正性离生。观自观他。诸利益事。具说
如彼。声闻作意者。谓有声闻住法性。或未證入正
性离生。或巳證入正性离生。不观他利益事。唯观
自利益事。广说如彼。显扬十六。亦同瑜伽。此中意
说。未入正性离生菩萨。舍大乘相应作意。堕在二
乘相应作意。然此作意。诸教不同。深密经云。舍正
念大乘相应。相念二乘。若依梁论。思惟散乱。谓下
劣心菩萨。舍大乘思惟小乘。集论说云。谓于馀乘
馀定。若依若入。所有流散。杂集释云。谓于乘或入
馀定。舍先所习。发起散乱。谓依随烦恼性散乱。辨
中边论及显扬论。名为作意。依旧中边。名为思惟。
解云。思惟念想。皆是作为异名。译家别故。立名不同。】
卷七 第 343a 页 X21-0343.png

「若于其外五种妙欲诸杂乱相所有寻思随烦恼中。
及于其外所缘境中。纵心流散。当知是名外心散动。」

【释曰。第二外心散乱。文有二节。先释后结。然此散
乱。诸教不同。集论说云。谓正修善时。于五妙欲。其
心驰散。杂集释云。谓方便修闻等善法。舍彼所缘。
心外驰散。处妙欲中。旧中边论说于六尘境。辨中
边论。成唯识等。但说于诸所缘令心流荡。依显扬
论。缘二种境。谓妙五欲及愦闹相。依深密经。具三
种境。谓五妙欲及愦闹三处著诸相。今依此经。约
三种境。释外散动。言纵心流散者。正出三种散乱
体。谓一五妙欲中纵心流散。二诸杂乱相中纵心
流散。三前二境外所缘境中纵心流散。言若于其
外五种中纵心流散妙欲者。举第一境。顺情五尘
名妙五欲。言诸杂乱相者。即愦丙相。举第二境。故
显扬云。于妙五欲及愦丙相。言所有寻思随烦恼
中者。显前二境所有诸随烦恼。通名寻思。皆有缘
虑寻思用故。言及于其外所缘境中者。举第三境。
前二境外诸根等类。名于其外。此中应说所有寻
思随烦恼中。准可知故。略而不说。故深密经说。三
境后有随烦恼。所言中者。如理门论。是简持义。总
说意云。于三境上所有寻思。诸随烦恼中。简除忿
等馀随烦恼。持取纵心流散一随烦恼。唯外散乱。
故说中言。】

「若由惛沉及以睡眠。或由沉没。或由爱味三摩钵底。
卷七 第 343b 页 X21-0343.png
诸随烦恼之所染污。当知是名内心散动。」

【释曰。第三辨内散动。文有两节。先释。后结。释此散
动。诸教不同。故申诸教。次释经文。集论说云。谓修
善时沉掉味著。杂集释云。发起沉掉及味著故。退
失静定。辨中边云。味沉掉者。味著等持。惛沉掉举。
即内散乱。梁摄论云。三内心散乱。谓心高下及啖
味等。显扬论云。谓或由惛沉睡眠下劣。或由味著
诸定。或由种种定中随烦恼故。恼乱其心。深密经
云。若菩萨为睡不利。心著三昧及馀三昧三摩婆
提。染于所染。是名内心散乱。于诸教中。显扬同此。
故依显扬释此经文。谓散动自有五种。一由惛沉。
二以睡眠。三由沉没。显扬论云下劣心。解云。心自
怯劣。无求定心故。巳下劣心懈怠为体。四爱味三
摩钵底。梵音三摩钵底。此云等至。此明欲界贪异
异著上定。故名爱味三摩钵底。不同萨婆多唯用
上界贪异为爱味定。以贪异烦恼不上缘故。故显
扬等云。慢上静虑爱上静虑见上静虑。五者。或由
随一三摩钵底诸随烦恼者。随八胜处十遍处四
无色等能障诸随烦恼。如放逸懈怠等。如是五类。
诸随烦恼之诸染污。言染污者。令退定故。名为染
污。故杂集云。由沉掉退失静虑。又中边云。自性外
缘未得令不得。内相二种巳得令退。粗惑散动。令
不得解脱。第六思惟。令不得无上菩提。故知沉等
巳得令退。或可中边一相分别。据沈等未得退失。
卷七 第 343c 页 X21-0343.png
皆得成障。】

「若依外相。于由等持所行诸相作意思惟。名相散动。」

【释曰。第四辨相散动。释此散动。诸说不同。集论云。
谓为他归信。矫示脩善。杂集释云。谓欲令他信巳
有德故。现此因缘。所脩善法渐更退失。辨中边云。
矫现相巳修定加行故。中边论云。下地意未决未
息。是名相散动。解云。巳得定者。虽巳得定。而下地
意未能决绝。亦未能息。由矫示相退失定。为利养
故。矫示其相。显扬论云。相心散乱。谓依止外相作
意思惟内境相貌。深密经云。若菩萨依外相内身
三昧境界相思惟。是名相散乱。解云。显扬深密。意
同此经。今此经云。于内等持所行诸相者。谓正在
定内现量所得种种离言境相。此意说云。依未得
定知定外境。而谓巳得定内境相。此即将内同外
境相。又解。未得实定内相。而有少相现前。执为巳
得实定内相。是名散动。】

「若内作意为缘生起。所有诸受。由粗重身。计我起慢。
当知是名粗重散动。」

【释曰。第五释粗重散动。由计定中喜乐。以为我所。
计粗重身。为我起慢。名粗重散动。又解。若内作意
为缘生起。喜乐等受。为所缘境。由粗重种子为因
缘。所生我见我慢。于前诸受起我见。或起我慢。即
说见慢相应散乱。名为粗重。故杂集云。粗重散乱
者。依我我所执及我慢品粗重力故。修善法时。于
卷七 第 344a 页 X21-0344.png
巳生起所有诸受。起我我所。及与我慢执受间杂
取相。谓由我执等粗重力故。于相巳生起乐等受
中。或执为我。或执我所。或起我慢。由此所修善品
永不清净。】

「世尊。此奢摩他毗钵舍那。从初菩萨地。至如来地。能
对治何障。」

【释曰。自下第四。止观所治十一障门。于中有二。先
问。后答。此即初也。】

「善男子。此奢摩他毗钵舍那。于初地中。对治恶趣烦
恼业生杂染障。」

【释曰。自下第二如来正说。治十一障。分为十一。此
即第一释初障。十地论第一。名凡夫我相障。世亲
摄论第七。名异生性障。深密第三。及此经文。但列
其名。而不解释。梁摄论第十。名凡夫性无明。略辨
体相。成唯识第九。名异生性障。广释其相。故今且
依成唯识论。以辨障体。且初障体。自有二义。一随
名出体。即用分别二障为体。故唯识云。异生性障。
谓二障中分别起者。依彼种立异生性故。又云。执
著我法愚。即是此中异生性障。二就实出体。即用
二十二愚中初二种愚及彼粗重。以为自性。故唯
识云。虽见道生亦断恶趣诸业果等。而今且说能
起烦恼。是根本故。由斯初地说断二愚及彼粗重。
一执著我法愚。即是此中异生性障。二恶趣杂染
愚。即是恶趣诸业果等。(等言等取北拘卢洲无想天第八有及恶趣中等流
卷七 第 344b 页 X21-0344.png
增上果等)应知愚品。总说为愚。或彼唯说利钝观障品
俱起二愚。彼粗重言。显彼二种。或二所起无堪任
性。具说如彼。又此经云。对治恶趣烦恼业生离染
障。故知就实。初地所治二障等为体。会诸教者。十
地论云凡夫我相障。世亲论云异生性障。梁摄论
云。凡夫性无明者。即当第一执著我法愚。而差别
者。梁论名狭。说无明故。馀论名宽。说障言故。深密
经云。恶道业生烦恼染。及此经文。即当第二恶趣
杂染愚。二经三论。各举一愚。成唯识论通二愚等。
故知就实二种愚等以为自性。或可二经同唯识
论。说烦恼言摄所知障。以同体故说烦恼名。言释
名者。异生性障。是依主释。依二障种。立异生性故。
恶趣烦恼业生杂障染障。是持业释。三种杂染。即
是障故。】

「第二地中。对治微细误犯现行障。」

【释曰。此明第二地障。所知障中。俱生一分。及彼所
发误犯三业。以为自性。现种分别。通现及种。并取
习气。习气即是无堪任性。故唯识云。二耶行障。谓
所知障中俱生一分。及彼所发误犯三业。即经所
说微细误犯愚。种种业趣愚。具说如彼。而十地论。
耶行于众生身等障。世亲论云。于诸有情身耶行。
深密经云微细过失。及此经云微细误犯现行者。
有其三义。依持业释。三业为体。若依主释。无明为
体。尽理而说。通用三业。无明为体。若依梁摄论。依
卷七 第 344c 页 X21-0344.png
身业。于诸众生起耶行无明者。有其二义。若随名
说。无明为体。据尽理论。通用无明及业为体。言释
名者。若依梁论。起邪行无明者。是持业释。而此经
等名微细误犯现行等者。如前分别。亦是依主。亦
是持业。误犯现行之障。或误犯现行即是障故。】

「第三地中对治欲贪障。」

【释曰。此明第三地障。依唯识论。谓所知障中俱生
一分。谓能障三地胜定修慧贪烦恼。及障总持闻
思修慧。忘念不正知。以为自性。故唯识云。三闇钝
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今所闻思修法忘失。彼
障三地胜定总持。及彼所发殊胜三慧。亦摄二十
二愚中欲贪愚。及圆满陀罗尼愚。而十地云。闇相
于闻思修等诸法忘失。世亲论云。迟钝性于闻思
修而有忘失。梁朝摄论。心迟苦无明。闻思修忘失
无明。意同唯识。通摄二愚。而深密云。欲得善法过。
及此经云。欲贪愚者。但摄初愚。据实通摄二愚自
体。如成唯识。言释名者。馀处所说。闇钝障者。谓贪
即是闇性障故。名闇钝障。即持业释。或可阇钝是
烦恼名。今说所知障名闇钝者。以同体故。若依是
释。是依主释。阇钝之障故。今言欲贪障者。是依主
释。或可法爱名贪等故。亦持业释。】

「第四地中对治定爱及法爱障。」

【释曰。此辨第四地障。依成唯识。第六识俱俱生我
见。定爱法爱以为体性。故唯识云。四微细烦恼现
卷七 第 345a 页 X21-0345.png
行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第六识俱身见等摄。
彼。障四地菩提分法。入四地中便能永断。具说如
彼又彼云。身见等言。亦摄无始所知障。摄定爱法
爱。彼定法爱。三地尚增。入四地时。方能永断。菩提
分法特违彼故。又下经中。亦说二愚。一等至爱愚。
二法爱愚及彼粗重。梁朝论云。四微细烦恼现行
共生身见等无明。又世亲论云。四微细烦恼现行
俱生身见等摄。此上二论。意同唯识。有等言故。问
若尔何故十地论云解法慢障。解云。于第三地。解
法教时。起解法慢。亦起法爱。故十地等各据一义。
亦不相违。深密经云。爱三摩拔提心愚者。唯当定
爱愚。译家别故。今此经云定法爱障者。通摄二愚。
而不说身见者。非正二愚故。言释名者。成唯识云。
微细烦恼现行障者。谓俱生我见。彼云。微细有其
三义。一最下品故。二不作意缘故。三远随现行故。
言烦恼者。彼而烦恼同体起故。说烦恼名。此即微
细烦恼现行之障。故依主释。今此经云。定爱及法
爱障者。亦依主释。或可持业。谓所知障亦得爱名。
故法爱等名法爱障。亦持业释。又解。爱名唯烦恼
名。亦成持业。先以爱名显所知障体。后言障故。馀
论释名不可具述。】

「第五地中对治生死涅槃一向背趣障。」

【释曰。此辨第五地障。依成唯识。即用所知障中俱
生一分。二十二愚中纯作意背生死纯作意趣涅
卷七 第 345b 页 X21-0345.png
槃愚。以为自性。故成唯识云。五于下乘般涅槃障。
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厌生死乐趣涅槃。同下
二乘厌苦所灭。彼障五地无差别道。释二种愚。如
下经说。纯作意背生死纯作意趣涅槃。而十地论
身净我慢障。梁论。于下乘涅槃无明。世亲论云。于
下乘涅槃障者。皆摄一愚。意通二愚。深密经意同
此经。今此经云。生死涅槃一向背趣者。正摄二愚。
如名可知。释名字者。成唯识云。于下乘般涅槃障
者。是依主释。下乘般涅槃障故。今此经文。是持业
释。厌背即是所知障故。】

「第六地中对治相多现行障。」

【释曰。此辨第六地障。依成唯识。所知障中俱生一
分。此即第五地中。作四谛观。执彼四谛染净之相。
谓苦集流转是染分相。灭道还灭是净分相故。成
唯识云。六粗相现行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执
有染分粗相现行。彼障六地无染净道。入六地时。
便能永断。由斯六地。说断二愚及彼粗重。一现行
观察流转愚。即是此中执有染者。诸行流转染分
摄故。二相多现行愚。即是此中执有净者。取净相
多现行。未能多时住无相观。而十地云。微细习障。
梁论。微细相行无明。世亲唯识。粗相现行。皆是相
形立名。论体性者。通摄二愚。于理无失。深密经云
诸相行过。及此经云相多现行。意同诸论。义不违
故。释名字者。并依主释。相多现行之障故。寻而可
卷七 第 345c 页 X21-0345.png
知。】

「第七地中对治细相现行障。」

【释曰。此明第七地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前第
六地作十二缘生观。执有微细流转相。及细还灭
相。执此二相故。能障第七地妙无相道。故成唯识
云。七细相现行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执有生
灭细相现行。彼障七地妙无相道。入七地时。便能
永断。由此七地。说断二愚及彼粗重。一细相现行
愚。即是此中执有生者。犹取流转细生相故。二纯
作意求无相愚。即是此中执有灭者。尚取还灭相
故。纯于无相作意劝求。未能空中起有胜行。而十
地论细相习障。梁论复云微细相行无明。世亲云
细相现行。成唯识云细相现行障。深密经云微细
相行过。及此经云细相现行障。皆是相形得名。皆
摄二愚。理亦不违。准上应知。言释名者。并依主释。
准上应知。】

「第八地中。对治于无相作功用及于有相不得自在
障。」

【释曰。辨第八地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无相
观不任运起。亦摄二愚。一于无相作功用愚。二于
相自在愚。令于相中不自在故。故唯识云。八于无
相中作加行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无相观
不任运起。前之五地有观多。无相观少。于第六地。
有相观少。无相观多。第七地中。纯中纯无相观。虽
卷七 第 346a 页 X21-0346.png
恒现行。而有加行。由无相中有加行故。未能任运
现相及土。乃至广说。十地论云。于无相有行障。梁
论云于无相作功用无明。世亲论云无相作行。成
唯识云无相中作加行障。皆摄一愚。谓于无相作
功用愚。准唯识。虽举一名。通摄二愚。谓于无相作
功用愚。于相自在愚。深密经云。对治无相行自然
行过者。自有两释。一云。于八地中无相智行能无
功用自然现行。此能障彼。故言无相行自然行过。
即当二中于无相作功用愚。一云。彼经同解深密。
双举二愚。一无相行者。即当于无相作功用愚。二
自然行愚者。即当于有相不得自在愚。今此一部
具摄二愚。如经应知。言释名者。十地梁论世亲唯
识。皆云于无相中加行障者。皆依主释。谓由无相
起加行智。非加行智体即是障。此即加行智之障
故。是依主释。今依此经。于无相作功用。及于有相
不得自在障者。并依主释。】

「第九地中对治于一切种善巧言词不得自在障。」

【释曰。办第九地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能障四
无碍法。以为体性。故唯识云。九于利他中不欲行
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于利乐有情事中不
欲勤行。乐修巳利。彼障九地四无碍解。入九地时。
便能永断。由斯九地。说断二愚及彼粗重。一于无
量所说法名句字后后慧辨陀罗尼自在愚。于无
量所说法陀罗尼自在者。谓义无碍解。即于所诠
卷七 第 346b 页 X21-0346.png
总持自在。于一义中现一切义故。于无量名句字
陀罗尼自在者。谓法无碍解。即于能诠总持自在。
于一名句字中。现一切名句字故。于后后慧辨陀
罗尼自在者。谓词无碍解。即于言音展展训释总
持自在。于一音声中。现一切音声故。二辨才自在
愚。辨才自在者。谓辨无碍解。善达机宜。巧为说故。
愚能障此四种自在。皆是此中第九障摄。十地论
云。不能善利益众生障。梁朝论云。于众生利益事
不由功用无明。世亲论云。于饶益有情事不作者
慈摄二愚。于理无违。无简别故。深密经说。一切种
法不得自在过。又此经云。于一切种善巧言词不
得自在障者。自有两释。一云。即当第二辨才自在
愚。一云。通摄二愚。于一切种善巧言词者。通四无
碍。名一切种善巧言词。言释名者。此上四论二经。
并依主释。寻即可知。】

「第十地中对治不得圆满法身證得障。」

【释曰。此明第十地障。此亦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依
成唯识及下经文。亦摄二愚。故唯识云。十于诸法
中未得自在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于诸法
不得自在。彼障十地大法智云及所含藏所起事
业。入十地时。便能永断。由斯十地。说断二愚及彼
粗重。一大神通愚。即是此中障所起事业者。二悟
入微细秘密愚。即是此中障大法智云及所含藏
者。十地。梁论。世亲。唯识。皆云于诸法中未得自在
卷七 第 346c 页 X21-0346.png
障者。当二愚中悟入微细秘密愚。或可通摄二愚。
深密经云。第十地中。对治未得满足法身愚。此经
复云。第十地中对治不得圆满法身證得障者。亦
摄二愚。义亦无失。不别配故。今此经云不得圆满
法身者。约真如法身说。故杂集论第十二云。言法
身者。谓所知障永断转依所摄。此于第十地名圆
满。于如来地名成就。言释名者。四论二种释名虽
异。得名皆同。是依主释。】

「善男子。此奢摩他毗钵舍那。于如来地。对治极微细
最极微细烦恼障及所知障。」

【释曰。此明第十一障。于中有二。初明所断障。后明
断障胜利。此即初也。谓二障中俱生一分。言极微
细者。是烦恼障。最极微细者。是所知障。又解。极细
最细皆通二障。极位所断。故名极细。胜位所断。故
名最细。又解。无细可过。名为极细。无细可胜。故名
最细。所以佛地说。二障者。见所断障。初地巳断中。
其所知障。同诸经论。烦恼障中若俱生者。前十地
中故留不断。至于佛地。乃能断之。故唯识云。此地
于法虽得自在。而有馀障。未名最极。谓有俱生微
所知障。及有任运烦恼障种。金刚喻定现在前时。
彼皆顿断。入如来地。由斯佛地。说断二愚及彼粗
重。一于一切所知境极微细著愚。即是此中微所
知障。二极微细碍愚。即是此中一切任运烦恼障
种。故集论说。得菩提时。顿断烦恼及所知障。成阿
卷七 第 347a 页 X21-0347.png
罗汉。及成如来。證大涅槃大菩提故。此经即当二
种愚也。而深密云。第十一地中。对治细极细微细
智障者。偏说智障。译家脱也。此佛地障馀论皆无。
故不配属。言释名者。六释之中。持业释也。】

「由能永害如是障故。究竟證得无著无碍一切智见。
依于所作成满所缘建立最极清净法身。」

【释曰。此明第二断障胜利。文有两节。一明断障證
得智见。谓能永断二种障故。如其次第。究竟證得
法空无著一切智见。人空无障一切智见。故成唯
识第九卷云。著是所知障。碍是烦恼障。以此證知。
法空观智名为无著。人空观智名为无碍。二于所
缘建立法身。谓依第四所作成满所缘境故。断除
二障。建立清净真如法身。或可建立二种法身。】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依奢摩他毗钵
舍那勤修行故。證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释曰。自下第十六。止观能證菩提门。先问。后答。此
即问也。云何菩萨巳得止观。由依止观勤修行故。
證得无上正等菩提。】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若诸菩萨。巳得奢摩他毗
钵舍那。依七真如。于如所闻所思法中。由胜定心。于
善审定。于善思量。于善安立。真如性中内正思惟。」

【释曰。自下第二如来正说。于中有二。初释。后善男
子如是下结。前中有二。初明因位勤修诸行。后乃
至下。明其果位證得菩提。前中有三。初法。次喻。后
卷七 第 347b 页 X21-0347.png
合。就法说中。自有两说。一云约四种道。即分为四。
一明资粮位。二彼于下明加行位。三僧是下明见
道位。四复于下。明修道位。此即第一明资粮位。文
有两节。初明能观人在资粮位巳得止观。后依七
真如下。依境发观。文有三节。初依七真如者。举所
观境。谓资粮位位依此心观。观七真如。次于如所
闻等者。辨三慧所依。于如所闻者。闻慧所依。闻谓
听闻。即是耳根发生耳识闻言教故。所思法中者。
思慧所依。思谓思虑。即是思数发生智慧思择法
故。由胜定心者。修慧所依。修谓修习。即是胜定发
生智慧修对治故。后于善审定等者。辨所生慧。此
用闻慧。依七真如能善审定。于善思量者。思所成
慧。于善安住等者。修所成慧。依七如中内思惟故。
一云。即分为三。初明加行位。次明见位。后显修位。
就加行似中。复分为二。初明寻思如实观。后彼于
下除遣诸相。此即初也。文有二节。初明依七真如
作寻思观。后于善审定下。明如实观。谓诸菩萨。依
七真如。如所闻思。由胜定力。于𤏙顶位。作四寻思
观。能善审定。能善思量。存识遣相。于忍第一。作四
如实观。于善安立真如性中。内正思惟。遣能取识。
广释其相。如前巳说。虽有两释。且依后说。】

「彼于真如正思惟故。心于一切细相现行。尚能弃舍。
何况粗相。」

【释曰。第二除遣诸相。于中有二。初明除遣。后彼既
卷七 第 347c 页 X21-0347.png
多住下明善修治心。前中有三。初标除遣。次善男
子下显所除相。后于彼现行下正明除遣。此即初
也。诸彼加行位菩萨。依七真如。正思惟故。彼能观
心。于彼一切所执受等细相现行。尚能弃舍。何况
粗相。言粗相者。一切散位所现诸相。或可一切染
污所现诸相。或可欲界下地诸相。故瑜伽论第十
一云。云何粗相。谓所观下地一切粗相。】

「善男子。言细相者。谓心不执受相。或领纳相。或了别
相。或杂染清净相。」

【释曰。自下第二显所除相。然诸所除。有二十一种。
摄十一段。此即第一明所执受等四种相也。如其
次第。身受心法四念处境。此中意说。托所执受等
变作影像。名为细相。下皆准此。】

「或内相。或外相。或内外相。」

【释曰。第二内等三相。然此内外。略有三释。一云。自
身名内。他身名外。合名内外。一云。六根名内。六境
名外。合名内外。一云。有情名内。非情名外。合名内
外。故婆沙论一百三十八云。然内外法差别有三。
一相续内外。谓在自名身为内。在他身及非情名
为外。二处内外。谓心心所所依名内。所缘名外。三
情非情内外。谓有情数法名内。非情外数法名外。
大般若等。同第二释。彼云。内空谓内六处。外空谓
外六处。内外空谓内外六处。】

「或谓我当修行一切利有情相。」
卷七 第 348a 页 X21-0348.png

【释曰。第三显利他相。利他即是显扬论中利有情
行。谓以四摄利益一切诸有情故。又解。自利利他
行中是利他行。广如瑜伽三十五说。】

「或正智相或如如相。」

【释曰。第四正智如如相。或可此中分别五相。五相
即是名相分别正智如如。就胜说故。且说二相。若
广分别名等五相。如瑜伽论七十二等。】

「或苦集灭道相。」

【释曰。第五辨四谛相。婆沙论七十七云。问。苦集灭
道。各有何相。胁尊者曰。逼迫是苦相。生长是集相。
寂灭是灭相。出离是道相。广如彼论四复次释。】

「或有为相。或无为相。」

【释曰。第六辨有为相。若与生等四相相应。名有为
相。与此相相违。名无为相。广如杂集论第三婆沙
一百二十八等。】

「或有常相。或无常相。」

【释曰。第七常无常相。与前有为无为。体无差别。义
别故说。】

「或苦有变异性相。或苦无变异性相。」

【释曰。第八苦变异等相。谓苦乐二受。名有变异性
相。舍受。名为苦无变异性相。又解。所执性苦。及依
他性苦。名苦有变异性相。圆成实性苦无变异性
相。如辨中边成唯识。广辨四谛。皆通三性(深密经云
苦集不异自性业者。译家别也)。】
卷七 第 348b 页 X21-0348.png

「或有为异相相。或有为同相相。」

【释曰。第九有为同异相。大般若第五十一云。自相
谓一切法自相。如变碍是色自相。领纳是受自相。
取像是想自相。造作是行自相。了别是识自相。如
是等有无量自相。共谓一切法共相。如苦是有漏
法共相。无常是有为法共相。空无我是一切法共
相。如是等。有无量共相。】

「或知一切是一切巳有一切相。」

【释曰。第十知一切相。谓知一切是一切巳者。上来
别显诸相。此即总显诸相。举能知智。显所知相。此
即显其诸法自相。有一切相者。显差别相。一一皆
有可见不可见等一切相也。或可前是尽所有相。
后一切者如所有性。】

「或补特伽罗无我相。或法无我相。」

【释曰。第十一辨二无我相。补特伽罗。此云数取趣。
谓数数往来取诸趣也。旧云人者谬也。末奴沙。此
云人也。若依旧译。有其两失。一不摄诸趣失。二梵
音相违失。以此故知今翻正也。此二无我相。如瑜
伽论九十三说。彼云。补特伽罗无我者。谓离一切
缘生行外。别有实我不可得故。法无我者。谓即一
切缘生诸行。性非实我。是无常故。】

「彼于现行心能弃舍。」

【释曰。第三正明除遣。谓即于彼如上所说现行诸
相。真如观心能正除遣。问。此诸相是依他起。如何
卷七 第 348c 页 X21-0348.png
说彼名为除遣。解云。如前所说。不现前故名为除
遣。非遣依他因缘道理说名除遣。又解。染污依他
断故名遣。故瑜伽论三十六云。能断能舍。故名除
遣。】

「彼既多住如是行故。于时时间。从其一切系盖散动
善修治心。」

【释曰。第二善修治心。谓能观察真如相故。如上所
说。五系五盖及五散动。便能修习能对治心。】

「从是巳后。于七真如。有七各别自内所證通达智生。
名为见道。」

【释曰。自下第二明见道位。于中有二。初正明见道。
后由得此故下。明见道胜利。此即第一正明见道。
初见理故。名为见道。故无性摄论第六卷云。见先
未见胜法界故。名为见道。又成唯识第九卷云。加
行无间。此智生时。体会真如。名通达位。初照理故。
亦名见道。然此见道自有二种。一真见道。谓世第
一无间而生。双證生法二空真如。顿断一切见所
断惑。名真见道。而今此说各别内證七真如者。从
诠而说。若證流转诸法实性义边。名各内證流转
之真如。如是乃至。若證四谛实性义边。名为别證
四谛真如。非此无相真见道位。前后七时各别内
證。二相见道。或有三心。谓有情假缘智。法假缘智。
遍遗有情法假缘智。或十六心。谓苦法忍等。此二
见道。如成唯识第九瑜伽五十八等。广如别章。】
卷七 第 349a 页 X21-0349.png

「由得此故。名入菩萨正性离生。生如来家。證得初地。
又能受用此地胜德。」

【释曰。自下第二释其胜利。于中有二。初明四种胜
利。后彼于下。明事边际所缘胜利。此即初也。然此
胜利。依成唯识第九卷中。见道胜利。有其八种。故
彼论云。菩萨得此二见道时。生如来家。住极喜地。
善达法界。得诸平等。常生诸佛大集会中。于多百
门巳得自在。自知不久證大菩提。能尽未来利乐
一切。依摄大乘。有六胜利。故摄论云。入极喜地。善
达法界。生如来家。得一切有情平等心性。得一切
菩萨平等心性。得一切佛平等心性。六种胜利。若
广分别。如无性世亲释论第六。八种胜利。如梁论
第八。十种胜利。如梁论第十。今依此经。有四胜利。
一入菩萨正性离生。二生如来家。三證得初地。四
又能受用此地胜德。言正性离生者。正性即是无
漏圣道。言离生者。见道所断分别烦恼。能生六道
四生等类。犹如生食能生诸病。从喻立号。名之为
生。见道生时。离彼如生分别烦恼。故名离生。若依
俱舍第二十三。苦法智忍见有其二名。故彼论云。
即此名正性离生。亦复名正性决定。由此是初入
正性离生。亦是初入正性决定故。经说正性。所谓
涅槃。或正性言。目诸圣道。生谓烦恼。或根未熟。圣
道能越。故名离生。能决取涅槃。或决了谛相。故诸
圣道得决定名。至此位中说名为入。解云。俱舍正
卷七 第 349b 页 X21-0349.png
性二种涅槃圣道。生有二义。一烦恼生犹如生食。
二圣道未熟。名之为生。顺正理六十三。显宗第七。
大同俱舍。依毗婆沙。亦有二义。一者见所断惑。犹
如生食。故大婆沙第三卷云。复次。见所断惑。令诸
有情堕诸恶趣。受诸剧苦。譬如生食久在身中。能
作种种极苦恼事。是故此惑说名为生。见道能灭。
故名离生。复次有身见等。刚强难伏。如狩笼戾。故
说名生。见道能灭。故名离生。或复善根未熟名生。
故婆沙云。复次一切烦恼。或诸贪爱。能令善根不
得成就。及令诸有润令起过。皆名为生。见道起巳。
摧彼势力。令不复为增上生过。由此见道。独名离
生。广说如彼。大乘说处。如第八卷疏记中释。言生
如来家者。无性释云。谓佛法界。名如来家。于此證
会。故名为生。世亲释云。生如来家者。由此能令诸
佛种性不断绝故。依十住婆沙第一卷云。是诸佛
家。名如来家。今是菩萨行如来道相续不断故如
来家。广如彼论多复次说。證得初地者。如下当释。
又能受用此地胜德者。此摄唯识馀六胜利。】

「彼于先时。由得奢摩他毗钵舍那故。巳得二种所缘。
谓有分别影像所缘。及无分别影像所缘。彼于今时。
得见道故。更證得事边际所缘。」

【释曰。自下第二。明所缘胜利。谓先地前巳得二种
所缘境故。今此见道。更得第三边际所缘。三种所
缘。差别之相。如前巳说。】
卷七 第 349c 页 X21-0349.png

「复于后后一切地中进修修道。即于如是三种所缘。
作意思惟。」

【释曰。自下第三释修道位。文有二节。初明进修。修
是增明义。谓见道后。后九地中。观智渐增。又解。后
后者。具说十地。在见道后。十地非一。重言后后。后
即于如是等者辨具三缘。谓无分别智内正思惟
诸事边际真如实境。而不变影。以后得智作意思
惟有分别影无分别影二种境界。即以此文。證十
地中皆具三境。】

「譬如有人。以其细楔。出于粗楔。」

【释曰。第二喻说。如诸世间欲破木时。先用粗楔。后
用细楔。以其细楔。出于粗楔。】

「如是菩萨。依此以楔出楔方便。遣内相故。一切随顺
杂染分相。皆悉除遣。相除遣故。粗重亦遣。」

【释曰。第三举法同喻。(亦名为合)于中有二。初明初地出
二种缚。后显馀地陶练其心。此即初也。谓初地菩
萨。依此以楔出楔圣道遣定内相。由遣相故。一切
相缚悉皆除遣。相缚遣故。粗重缚亦遣。故瑜伽论
六十四云。若有行于非安立谛不行于相。不行相
故。于诸相缚便得解脱。于诸相缚得解脱故。于粗
重缚亦得解脱。二缚别相。如前巳释。问。如何得知
初地巳上能断二缚。答。如成唯识第九卷云。此加
行位。未遣相缚。于粗重缚亦未能断。又梁摄论第
四卷云。若得无分别智。即解相结。相结不起。粗重
卷七 第 350a 页 X21-0350.png
结即随灭。故知地前不断二缚。然此所说以楔出
楔。诸教不同。若依瑜伽。影像喻细楔。本质喻粗楔。
身轻安为细楔。身粗重为粗楔。即以细楔。遣于粗
楔。故六十七云。除遣修者。谓如有一由三摩地所
行影像诸相作意故。如以楔出楔方便除遣。弃于
自性诸相。又如有一用彼细楔遣于粗楔。如是行
者。以身轻安。遣身粗重。名除遣修。又显扬论第十
六云。除遣修者。谓如有一思惟三摩地所行影像
相故。除遣诸法根本性相。令不复现。馀同瑜伽。若
依梁论。以粗榍遣细榍。喻十地中以胜智遣劣智。
故十一云。如世间欲破木。先用细榍。后用粗榍。观
行人破烦恼亦尔。先用劣道。次用中道。后用胜道。
若依摄论。圣道喻细楔。杂染种子喻粗楔。故世亲
论第八卷云。论曰。对治差别者。谓一切总相缘智。
以楔出楔道理。遣阿赖耶识中一切障粗重故。释
云。缘总法智。对治一切障破而住。如以细楔除去
粗楔。住本识中。诸杂染法熏习种子说名为粗。诸
对治道。能除彼故。是微细义。又无性论第八卷云。
圣道微妙。故如细楔。所治种子其性粗重。故如粗
楔。馀同世亲。依此等教。释此经文。诸说不同。一云。
此经意同梁论。以胜智楔。出劣智楔。一云。经意同
世亲等。以圣智楔。出于惑楔。一云。此经就相显说。
同世亲等。就通相说。皆不相违。谓诸菩萨。在地前
位。得根本定。以身轻安。遣身粗重。次以定内细影。
卷七 第 350b 页 X21-0350.png
遣外粗相。或以影像细相。遣本粗相。地上菩萨。及
用真观。遣影像相。乃至以智遣惑。寻即可知。或可
法喻合依修道位说。】

「永害一切相粗重故。渐次于彼后后地中。如练金法
陶练其心。」

【释曰。第二陶练其心。谓于初地。永害二缚力故。于
后诸地。如练生金。陶练其心。此练金法。如瑜伽论
第十三说。彼云。当如陶练生金之法。陶练其心。谓
练生金。略有三种。一除垢陶练。谓从金性中渐渐
除去粗中细垢。二摄受陶练。谓即于彼郑重销煮。
三调柔陶练。谓销煮巳。更细练治瑕璅等秽。又三
十一云。譬如黠慧锻金银师。或彼弟子。于时时间。
烧练金银。令其弃舍一切垢秽。调柔随顺。随其所
乐。种子转变。如是勤修瑜伽行者。为令其心弃背
贪等一切垢秽。随于彼彼欲自安立。或奢摩他品。
或毗钵舍那品。即于彼彼能善和合。无转无动。随
其所乐。种种义中。如所信解。皆能成办。】

「乃至證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得所作成满所
缘。」

【释曰。第二明其果位。證得菩提。(于五位中。即是第五究竟位也)
非但地地陶练其心。乃至證得究竟位中无上菩
提。又依此位。于其四种所缘境中。更得第四所作
成满所缘境也。佛果位中。四境具足。又解。地前得
二种境。十地位中。改名边證。佛果位中。改名成满。
卷七 第 350c 页 X21-0350.png
虽有两释。前解为胜。】

「善男子。如是菩萨。于内止观正修行故。證得阿耨多
罗三藐三菩提。」

【释曰。此即第二结文。谓地前地上菩萨。修止观二
道勤修行故。證得无上正等菩提。】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云何修行引发菩萨广大
威德。」

【释曰。自下第十七。引发广大威德门。于中有二。先
问。后答。此即问也。】

「善男子。若诸菩萨。善知六处。便能引发菩萨所有广
大威德。」

【释曰。自下第二如来正答。于中有二。初依问正释。
后善男子下结。前中有三。一标数略答。二依数列
名。后次第别释。此即第一标数略答。谓诸菩萨善
知六处。引大威德。】

「一者善知心生。二者善知住。三者善知心出。四者善
知心增。五者善知心减。六者善知方便。」

【释曰。第二依数列名。】

「云何善知心生。」

【释曰。自下第三次第别释。别释六处。即分为六。此
即第一释善知心生。于中有二。先问。后答。此即问
也。善知者。能知智。心生者所知心。下皆准此。】

「谓如实知十六行心生起差别。是名善知心生。」

【释曰。自下第二正答。于中有二。初总答。后别释。此
卷七 第 351a 页 X21-0351.png
即总答。】

「十六行心生起差别者。」

【释曰。第二别释十六行心。于中有二。先牒。后释。此
即总牒。】

「一者不可觉知坚住器识生。谓阿陀那识。」

【释曰。自下第二次第别释。十六种心。即为十六。此
释初心。文有两节。初标心名。后出体性。然释此文。
自有两释。一云。不可觉知者。谓第八识能缘行相
不可觉知。恒相续结故。名为坚住。执持器世间故。
名为器识。阿陀那识者。此出体性。梵音阿陀那。此
云执持。有其三义。一执持根根所依。二执持种子。
三者执持结生相续结。一云。不可觉知者。谓共相
果外器世间。不可觉知自变他变差别之相。】

「二者种种行相所缘识生。」

【释曰。此明第二心生。先标其名。后出体性。此即标
名。能缘行相。随境非一。故言种种行相。所缘识生
者。从境立名。所缘境境识。故名所缘识生。】

「谓顿取一切色等境界分别意识。及顿取内外境界
觉受。」

【释曰。第二出体。于中有二。初明有漏意识。后明无
漏意识。此即初也。谓于一时。顿取一切色等六境。
分别意识。此即五识同时分别意识。或五识后分
别意识。或于一时顿取内外十二处境。觉悟领受。
分别意识。】
卷七 第 351b 页 X21-0351.png

「或顿于一念瞬息须臾。现入多定。见多佛土。见多如
来。分别意识。」

【释曰。第二无漏意识。梵音刹那。此云极少时。即是
一念。故杂心论云。如壮士夫一弹指顷。径六十刹
那。一刹那为一念。梵音腊缚。此云瞬息。梵音牟呼
栗多。此云须臾。依俱舍论第十二云。刹那百二十。
为一怛刹那。六十怛刹那。为腊缚。三十腊缚。为牟
呼栗多。此意说云。后得无漏自在力故。或于一时。
于一念顷。现入多定。见多佛土。或见多佛。分别意
识。然此后得对有漏心。名无分别。对正体智。亦名
分别。问。于一念见多如来。其义可尔。如何一念能
入多定。答。诸佛菩萨神力难思。能于念念。入种种
定。故杂集论第十四云。唯佛世尊。及巳得大神通
菩萨。由随所欲。刹那刹那。能入无量三摩地差别
故。又解。随应可得入诸定等。非实一念入一切定。
若不尔者。如何一念入多佛土。无一有情有多身
故。示现化身。入多佛土。】

「三者小相所缘识生。谓欲界系识。」

【释曰。显第三心。此下五相。并约第八赖耶识说。故
瑜伽论五十一云。阿赖耶识。于欲界中。缘狭小执
受境。了别狭小所缘故。杂论云。小者谓欲界下劣
故。】

「四者大相缘识生。谓色界系识。」

【释曰。辨第四识。瑜伽论云。阿赖耶识。于色界中。缘
卷七 第 351c 页 X21-0351.png
广大执受境。了别广大执受所缘故。杂集论云。大
者谓色界增上故。】

「五者无量相所缘识生。谓空识无边处系识。」

【释曰。辨第五识。瑜伽论云。阿赖耶识。于无色界空
无边处识无边处。缘无量执受境。了别无量执受
所缘故。杂集论云。无量者。谓空无边处识无边处
无边际故。】

「六者微细相所处识生。谓无所有处系识。」

【释曰。释第六相。瑜伽论云。阿赖耶识。于无所有处。
缘微细执受境。了别微细执受所缘故。】

「七者边际相所缘识生。谓非想非非想处系识。」

【释曰。明第七心。于三界中。最是后边。故名边际。瑜
伽论云。阿赖耶识。于非想非非想处。缘极微细执
受境。了别极微执受所缘故。显扬十七释上五相。
亦同瑜伽。或可五相随其所应。通于六识。】

「八者无相识生。谓出世识及缘灭识。」

【释曰。明第八心。出世识者。无漏道谛相应识。远离
有漏诸戏论相。故名无相。此通无漏八种净识。及
缘灭识者。缘灭谛识。此通无漏八识及有漏意识。】

「九者苦俱行识生。谓地狱识。」

【释曰。明第九心。谓那落迦全。及于一分鬼傍生中。
纯受苦处。深密经云。苦相应识者。如恶道识。】

「十者杂受俱行识生。谓欲行识。」

【释曰。明第十心。谓于人中。若欲界天。及于一分鬼
卷七 第 352a 页 X21-0352.png
傍生中。转识相应。苦受。乐受。不乐受。相杂俱转。深
密经云。杂受相应识。如欲界识。】

「十一喜俱行识生。谓初二静虑识。」

【释曰。明第十一心。谓初二定喜受相应。大小共许。
然大乘宗。同体义分。亦有乐受。此经为分五受别
故。且说喜受。深密经云。喜相应识。如初二禅识。】

「十二乐俱行识生。谓第三静虑识。」

【释曰。第十二心。瑜伽论云。下三静虑。一向乐受俱
转。深密经云。乐相应识。如第三禅识。】

「十三不苦不乐俱行识生。谓第四静虑。乃至非想非
非想处识。」

【释曰。明第十三心。谓第四静虑巳上诸地。一向唯
与舍受相应。此通有漏无漏第六意识及第七八
识。深密经云。舍受相应识。如第四禅乃至非非想
识。】

「十四染污俱行识生。谓诸烦恼及随烦恼相应识。」

【释曰。明第十四心。随其所应。谓与根本六种烦恼
及与二十诸随烦恼相应有漏七识。】

「十五善俱行识生。谓信等相应识。」

【释曰。明第十五心。谓与信等十一善法相应有漏
六识。及无漏八识。】

「十六无记俱行识生。谓彼俱不相应识。」

【释曰。明第十六心。谓不与彼善染相应有漏六识。
及第八识。】
卷七 第 352b 页 X21-0352.png

「云何善知心住。」

【释曰。第二善知心住。先问。后答。此即问也。善知者
能知智。心住者所知心。下准此释。】

「谓如实知了别真如。」

【释曰。释二答也。谓如实知无分别智相应之心。了
别真如。依如而住。或可了别真如者。七真如中。唯
识真如。即能观智。名为了别真如。非实性如。故庄
严论云。唯识真如者。谓无分别智。此意说云。谓如
实知唯识观知相应之心。依境而住。名善知心住。】

「云何善知心出。」

【释曰。第三善知心出。先问后答。此即问也。】

「谓如实知出二种缚。所谓相缚及粗重缚。此能善知
应令其心从如是出。」

【释曰。第二答也。谓如实知无分别智相应之心。出
二种缚。此能知心既善知巳。应令无分别智相应
之心从二缚出。】

「云何善知心增。」

【释曰。第四善知心增。先问。后答。此即问也。】

「谓如实知能治相缚粗重缚心。彼增长时。彼积集时。
亦得增长。亦得积集。名善知增。」

【释曰。第二答也。谓如实知治二缚心。彼增长时。彼
积集时。能治缚心相应慧等。亦得增长。亦得积集。
名善知增。增长积集有差别者。现行转增名为增
长。熏成种子名为积集。或可初增长时名为增长。
卷七 第 352c 页 X21-0352.png
数数重起名为积集。】

「云何善知心减。」

【释曰。第五善知心减。先问。后答。此即问也。】

「谓如实知彼所对治相及粗重所杂染心。彼衰退时。
彼损减时。此亦衰退。此亦损减。名善知减。」

【释曰。第二答也。谓如实知所治二缚所杂染心。衰
退损减之时。彼杂染心相应见等。亦复衰损。名善
知减。衰退减有差别者。反上增长积集应知。】

「云何善知方便。」

【释曰。第六善知方便。先问。后答。此即问也。】

「谓如实知解脱胜处及与遍处。或修或遣。」

【释曰。第二答也。谓如实知八解脱八胜处十遍处
修习如如。此三科功德。或能除遣彼三科障。由此
方便。发起神通及无诤等种种功德。故名方便。然
此方便。引诸功德。诸教不同。若依显扬第四卷说。
八解脱中。第五解脱。引诸功德。故彼论云。为欲引
起诸圣神通无诤愿智无碍辨等诸功德故。复作
无边识处解脱方便。若依瑜伽第十二卷。三文不
同。一处但说八解脱中。第一解脱。引胜处遍处诸
圣神通无诤愿智无碍解等。又复彼云。十遍处中。
由八色遍处。引圣神通。由识遍处。能引无诤愿智
无碍解等。由空遍处。随其所欲。皆转成空。又复彼
云。解脱胜处。及遍处等。名能引道。瑜伽七十二亦
同三科能引。解云。初观行者。必用解脱为初。是故。
卷七 第 353a 页 X21-0353.png
瑜伽且约解脱。后渐修习遍处能引。据实为论。三
科能引诸功德。是故。瑜伽一处。及此经文。三皆能
引神通等德。然此三科有差别者。如大婆沙八十
五云。问。解脱胜处遍处有何差别。答。名即差别。谓
此名解脱。此名胜处。此名遍处。复次下品善根名
解脱。中品善根名胜处。上品善根名遍处。复次小
善根名解脱。大善根名遍处。复次唯因名解脱。唯
果名遍处。通因果名胜处。复次能有弃背名解脱。
能胜伏境名胜处。能广所缘名遍处。复次唯作胜
解名解脱。能伏烦恼名胜处。于所缘境无二无量
名遍处。复次。若得解脱。未必巳得胜处遍处。若得
胜处。必巳得解脱。未必巳得遍处。若得遍处。必巳
得解脱及胜处。所以者何。从解脱入胜处。从胜处
入遍处故。是谓解脱胜处遍处差别。若广分别。具
如别章。】

「善男子。于诸菩萨广大威德。或巳引发。或当引发。或
现引发。」

【释曰。第二总结。谓如是善知六处菩萨知六处故。
于六通等广大威德。于过去世。巳能引发。于未来
世。当能引发。于现在世。能现引发。】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说。于无馀依涅槃
界中。一切诸受。无馀永灭。何等诸受于此永灭。」

【释曰。自下第十八。于无馀依灭受门。于中有二。先
问。后答。此即诘问。文有三节。初举所问教。后正发
卷七 第 353b 页 X21-0353.png
问辞。如经应知。】

「善男子。以要言之。有二种受无馀永灭。」

【释曰。自下第二如来正说。于中有二。初依问正说。
后是故下结。释中有二。初标数略答。后问答广释。
此即略答。】

「何等为二。」

【释曰。自下第二问答广释。先问。后答。此即问也。】

「一者所依粗重受。二者彼果境界受。」

【释曰。自下广释。于中有二。初正释诸受。后于有馀
下。释其永灭。前中有二。初略答二受。后次第别释。
此即初也。二受别相。诸说不同。一云。所依粗重受
者。谓有漏受。依六根生。从根得名。称为所依。由二
障种粗重所随。故言所依粗重受。彼果境界受者。
谓外六境。由内六根势引生故。说六境界。名为彼
果。此境界受。缘彼而生。故名彼果境界受。据实二。
受。体无差别。但随根境。义说二受。一云。所依粗重
受者。谓种子受。彼果境界受者。谓现行受。谓有漏
种能与现果为所依止。或二障种粗重所随。故言
所依粗受也。若现行受。以种子受之所生故言彼
果境界受。一云。所依粗重受者。依内六根。缘内身
中六根及境。诸有漏受。从所依根及能随法。以立
其名。以依六根。或二障种粗重所随故。彼果境界
受者。谓外六境。能与六根为增上果。故集论云。眼
等六根受用力故。有六境生。此第二受。依内六根。
卷七 第 353c 页 X21-0353.png
缘外六境。从境得名。故言彼果境界受。即十二缘
中。说自体受及境界受也。虽有三说。且依第三。】

「所依粗重受。当知有四种。」

【释曰。自下第二。次第别释。于中有二。初释所依粗
重受。后释彼果境界受。前中有三。初标章举数。次
依数列名。后逐难重释。此即初也。】

「一者有色所依受。二者无色所依受。三者果巳成满
粗重受。四者果未成满粗重受。」

【释曰。第二依数列名。然此四受。诸说不同。亦有三
说。而初师说。大同第三师说。故不别叙。前第二师
云。有色所依受。谓欲色界受种子。无色所依受者。
谓无色界受种子。果巳成满粗重受者。谓现与果
种子。果未成满粗重受者。谓未与果受种子。一云。
有色所依受。谓五识身相应受。无色所依受者。谓
意识相应受也。此即身心二受也。果巳成满受者。
谓过去无明行等所生现在果受。果未成满受者。
谓业烦恼相应能感未来因受。虽有诸说。第三为
正。顺文义故。】

「果巳成满受者。谓现在受。果未成满受者。谓未来因
受。」

【释曰。第三逐难重释。谓初是宿业所得现在果受。
后是能感未来异熟业烦恼相应受。未来果之因。
故言未来因受。】

「彼果境界受。略有四种。」
卷七 第 354a 页 X21-0354.png

【释曰。自下第二释彼果境界受。于中有二。初标章
举数。后依数列名。此即初也。】

「一者依持受。二者资具受。三者受用受。四者顾恋受。」

【释曰。第二依数列名。如是四受。诸说不同。一云。此
之四受。皆是现行。其差别者。有其四种。一依持受。
谓缘器世界受。二资具受。谓缘资生具受。三受用
受。谓亲受用衣食等受。此三缘现境受。四顾恋受。
谓缘过去前三境所生受也。一云。依持受者。缘器
世间受。二资具受。谓缘衣药等受。三受用受者。即
是合说依持资具二种受也。四顾恋受者。顾财物
受也。一云。如其次第。初缘器世间。次缘衣药等。次
缘现在。后缘过去也。】

「于有馀依涅槃界中。果未成满受。一切巳灭。领彼对
治明触生受。领受共有。或复彼果巳成满受。又二种
受一切巳灭。唯现领受明触生受。」

【释曰。自下第二释其永灭。于中有二。初释有馀永
灭。后释无馀永灭。此即初也。有二复次。而释此文。
诸说不同。一云。果未成满受。一切巳灭者。金刚心
时。巳断灭未来果业烦恼及相应受。领彼对治明
触生受者。领彼业烦恼对治尽无生智相应无漏
受也。领受共有者。领受共有器世界受。即经所说
依持受也。略而不言资具受受。用受二种受也。唯
除顾恋受。与贪相应故。或复彼果巳成满受者。由
巳成满受中。通有粗重无粗重。无学身中。但有无
卷七 第 354b 页 X21-0354.png
粗重受。故言或也。略不言领有色所依受无色所
依受。无学犹起故。又二种受一切巳灭者。谓所依
粗重受。彼果境界受。皆巳除断。唯现领受明触生
受。此据漏尽所有诸受。皆名明触所生之受。一云。
果未成满受一切巳灭者。谓得有馀依时。能灭未
来受种子。一切巳断。言领彼对治明触生受者。能
治道无漏受。言领受共有者。谓彼果境界受。言或
复彼果巳成满受者。谓现行正现与果受。此上据
去入无馀犹远者。有馀依中。具此三受。言又二种
受一切巳灭。唯现领受明触生受者。此据将欲入
无馀依时。唯用无漏心。缘无馀故。后灭领受共有
受及彼果巳成满受。但有无漏受在。故言又二种
受一切巳灭唯有明触生受。此约明触唯无漏者。
作如是释。又解。此文是二师别解。前家言有馀依
中唯灭未来因受。有馀三受在者。此约唯立无漏
受为明触所生受。故云有三受。第二家解意。无学
人身中所有受。通漏无漏。总名明触所生受。由约
此义故。言有馀依中。又二种受一切巳灭。谓前所
依粗重受。及彼果境界受。此二受一切巳灭。唯有
无学人明触所生受在。一云。有二复次。初复次意。
于八受中。于有馀依涅槃时。唯灭果未成满受。或
业俱故。领彼对治明触生受。更得无漏受故。领受
共有者。谓八受中。除未成满及彼果巳成满。馀六
受凡圣共有。故言共有。问。如何无学有顾恋受。解
卷七 第 354c 页 X21-0354.png
云。顾恋有其二种。一贪应罗汉巳除。二无染污者。
欲数相应。罗汉亦有。故言共有。或可言共有者。唯
有五受。除其顾恋。贪相应故。易可知故。略而不说。
或复彼果巳成满受者。此明罗汉身中有见现果
受故。问。如何此受不名共有。解云。据实亦是共有。
为欲对前未成满受。有无不同。所以别说。又二种
受一切巳灭唯现领受明触生受者。释论两释。一
云。罗汉身中所有诸受离随眠故。名为无漏。前说
八受。一向有漏故。云一切皆无。言二种者。前说根
本二受。以摄八受。一云。入无心定时。灭除八受。而
言有无漏受者。入无心定。退方便故。假说不灭。据
实亦灭也。】

「于无馀依涅槃界中。般涅槃时。此亦永灭。」

【释曰。第二明无馀永灭。谓无馀依中。此明触生受
亦灭。或可如上所说共有受等亦灭。】

「是故说言于无馀依涅槃界中一切诸受无馀永灭。」

【释曰。第二总结应知。】

「尔时世尊。说是语巳。复告慈氏菩萨曰。善哉善哉。善
男子。汝今善能依止圆满最极清净妙瑜伽道。请问
如来。汝于瑜伽。巳得决定最极善巧。」

【释曰。就长行广说中。大分为二。初广辨止观相。后
结叹劝学。上来巳释止观相讫。自下第二。结叹劝
学。于中有三。初叹问有益。次吾巳为汝下显佛同
说。后诸善男子下。劝物修学。此即前二。如经可知。】
卷七 第 355a 页 X21-0355.png

「吾巳为汝宣说圆满最极清净妙瑜伽道。所有一切
过去未来正等觉者。巳说当说。皆亦如是。」

【释曰。显佛同说。谓我所说止观妙道。非唯我说。三
世诸佛。同说此义。】

「诸善男子。若善女人。皆应依此勇猛精进。当正修学。」

【释曰。第四劝物修学。如经可知。】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释曰。就此品中。大分为二。初释止观。后依教奉持。
就正释中。大分为二。初长行。后重颂。或可一品总
分为三。初长行广说。次以颂重说。后依教奉持。此
即第二以颂重说。于中有二。初发起颂文。后以颂
重说。此即初也。】

「于法假立瑜伽中。若行放逸失大义。依止此法及瑜
伽。若正修行得大觉。」

【释曰。自下举颂正释。有五行颂。即分为五。初有一
颂。显法瑜伽违顺得失。次有一行颂。显有所得失。
次有一行颂。显化生离染德。次有一行颂。为欲说
法失。次有一行颂。舍著利生得。此即第一显依法
瑜伽明违顺得失。谓于十二部教。假安立法所说
瑜伽。止观道中。若行放逸。失大义利大涅槃果。若
依此教。及依止观。若正修行。得大菩提。】

「见有所得求免难。若谓此见为得法。慈氏彼去瑜伽
远。譬如大地与虚空。」

【释曰。第二有显所得失。谓依止观推寻见有所得。
卷七 第 355b 页 X21-0355.png
若执此见。为所得法。免生死难。去瑜伽远。譬如大
地之与虚空。故思益经曰。若以心分别诸法皆邪。
不以心分别诸法皆正。若依婆沙第二十五。有一
颂云。

「 虚空大地相远去
 海彼此岸亦复远
 日出没处斯亦远
 正法邪法远中远」


今此经中但举初喻。】

「利生坚固而不作。悟巳勤修利有情。智者作此穷劫
量。便得最上离染喜。」

【释曰。第三化生离染德。谓诸菩萨利益众生。大悲
坚固。而不作是念。我能利益。彼是所利。无有能所。
悟如是理。便能勤修利有情事。乃至穷劫便得最
上离染喜乐。是故。地持论云。菩萨观行随事取随
如取。不作是念。此如如是等类。不可具说。】

「若人为欲而说法。彼名舍欲还取欲。愚痴得法无价
宝。返更游行而乞丐。」

【释曰。第四为说欲法失。若人为求名闻利养。为人
说法。名为舍欲还取欲。言中说法名为舍欲。心贪
名利名还取欲。如百论中。诃彼不净持戒颂云。

「 如羖羊相触
 将前而更却
 汝为欲持戒
 其事亦如是
 身虽能持戒
 心为欲所牵
 斯业是不净
 何用是戒为」


如是愚人获得如是法无价宝。不求无上正等菩
提。而反求彼世间名利。如世愚人得无价宝反行
卷七 第 355c 页 X21-0355.png
乞丐。又解。若人为欲取空而说法者。彼名舍有还
复著空。是愚痴人。获得如是法无价宝。不解教意。
反生空执。】

「于诤諠杂戏论著。应舍发起上精进。为度诸天及世
间。于此瑜伽汝当学。」

【释曰。第五舍著利生德。应舍诤论諠杂戏论。发起
增上勇猛精进。为度世间。勤修止观。】

「尔时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于此解深密法门中。
当何名此教。我当云何奉持。」

【释曰。自下第三依教奉持分。于中二。先问。后答。此
即慈氏请问如来。问有二意。一问教名。二问奉持。】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此名瑜伽了义之教。于此
瑜伽了义之教。汝当奉持。」

【释曰。自下第二对问正答。于中有二。初正答二问。
后说此瑜伽下。叹教胜利。此即初也。】

「说此瑜伽了义教时。于大会中。有六百千众生。发阿
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三百千声闻。远尘离垢。于诸
法中。得法眼净。一百五十千声闻。诸漏永尽。心得解
脱。七十五千菩萨。获得广大瑜伽作意。」

【释曰。此即第二叹教胜利。有其四种。一发菩提心。
二远尘离垢得法眼净。三诸漏永尽心得解脱。此
之三利。如前巳释。四获得广大瑜伽作意。人法二
空名为广大。如摄论说。止观二道。名为瑜伽。如六
处经说。谓此菩萨获得缘二空性止观作意。故名
卷七 第 356a 页 X21-0356.png
广大瑜伽作意。若依瑜伽第四十六。诸佛菩萨。为
众说法。当知有五大果胜利。一者一类有情远尘
离垢得法眼净。二者一类有情得尽诸漏。三者一
类有情于无上觉发正愿心。四者一类有情證得
菩萨最胜法忍。五者一类有情受持读。修习正行。
展转方便。令正法眼久住不灭。若依庄严第十二
云。菩萨说法。能得八果。一诸听法者。或发菩提心。
二或得无生忍。三或于诸法。远尘离垢。得法眼净。
此谓下乘所摄。四或得诸漏尽。五令正法久住。由
此正说得展转受持故。六未学义者令得学义。七
未断疑者令得断疑。八巳断疑者令得受用正法
无障大善味。今此经中。有四胜利。瑜伽作意义。当
菩萨无生法忍。】

解深密经疏卷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