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
卷四 第 684a 页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宗通卷四

(魏云集一切佛法品第三之三)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佛说缘起即
是说因缘不自说道(魏云如世尊说十二因缘从因生果不说自心妄想分别见力
而生)世尊外道亦说因缘谓胜自在时微尘生如是诸
性生然世尊所谓因缘生诸性言说有间悉檀无间
悉檀(唐云世尊但以异名说作缘起非义有别)世尊外道亦说有无有生
世尊亦说无有生生巳灭(魏云外道亦说从于有无而生诸法世尊说言诸法
本无依四缘生生巳还灭)如世尊所说无明缘行乃至老死此是
世尊无因说非有因说世尊建立作如是说此有故
彼有非建立渐生(唐云若一时建立非次第相待者其义不成)观外道说
胜非如来也所以者何世尊外道说因不从缘生而
卷四 第 684b 页 X17-0684.png
有所生世尊说观因有事观事有因(唐云世尊所说果待于因因复
待果)如是因缘杂乱如是展转无穷佛告大慧我非无
因说及因缘杂乱说此有故彼有者摄所摄非性觉
自心现量大慧若摄所摄计著不觉不知自心现量
外境界性非性彼有如是过非我说缘起(唐云若不了诸法唯
心所现计有能取及以所取执著外境若有若无彼有是过非我所说)我常说言因缘
和合而生诸法非无因生。」

【通曰此大慧以因缘设难正显缘起无性以破外
道言说事相二种自性计著也故问世尊所说十
二因缘法但以异名说作缘起非自体起即是从
因生果因缘生法但不自说从自心妄想分别之
道而生耳彼外道亦说因缘所谓胜性自在时微
尘等如是种种能生一切种种诸性不离因缘然
世尊所说因缘能生诸法以此悉檀教化众生与
外道言说为有间别为无间别此因缘之义非有
别也外道亦说有者从有因生无有者从无因生
从于有无而生诸法佛说一切诸法本无有生但
依诸缘生生巳还灭亦不离于有无如十二因缘
法无明缘行乃至老死依眼识等生一切法此是
无因说非有因说不从因生者一时无前后世尊
建立谓此无明有则彼行至老死一时皆有无明
灭则彼行至老死一时皆灭此有故彼有但以无
明虚妄轮转非有实法次第建立以渐而生故谓
之无因说也观外道所说胜性从神我主谛为冥
卷四 第 684c 页 X17-0684.png
初从冥初生觉从觉生我心从我心生五尘从五
尘生五大从五大生十一根共二十五法而以神
我为胜性为生因如此建立渐次而生非如如来
无因之说所以者何彼外道说胜性为因不从他
缘生而一切诸法从冥初流出实有所生夫因不
从缘生因自为因无待于果也所生实无因果自
为果无待于因也如此因果分明原无展转则彼
外道所说无因生者未尽非也若世尊说十二因
缘以无明为因生行为果又以行为因生识为果
至老死为因又生无明为果即此一法又作因又
作果因中有事事中有因如是杂乱展转无穷毋
乃亦因亦果乎毋乃无因无果乎毋乃无因生果
乎反以外道因缘之说为过其故何也此大慧但
于境上辨因缘不知于性上观缘起故世尊以缘
起无生最上一路语之彼外道所立因果无因之
法亦从因生语自相违我非如彼无因说也我说
诸法从因缘生非无因缘亦不杂乱亦无展转无
穷之过也唯觉了诸法所生唯心所现说此有故
彼有者内无能取之心外无所取之境摄所摄本
无自性如镜中现像缘起本自无生生本不有何
说无因无因且无又何因缘杂乱之有若彼外道
种种计著既有能取及以所取不觉诸法唯心所
现外境界性本无自性执著外境若有若无于不
二法中作有无见彼盖纯于外境界事相计著以
卷四 第 685a 页 X17-0685.png
为实有由无始虚伪习气所熏有如是过非我所
说缘起之法于缘而离缘于境而离境本离有无
又何有能取所取之过耶且吾所说无生非是一
向不生同于断灭也我常说言因缘和合而生诸
法非是无因而生然因必待缘而生因不自生也
缘必待因而生缘不自生也是诸法从因缘和合
生本自无生外道智不及此谓一切无因生非由
因缘和合而生生既无因谁为之因无缘所生谁
为之果无因无果明是断见非吾缘起无生之旨
也百门义海曰达无生者为尘是心缘心为尘因
因缘和合幻相方生由从缘生必无自性何以故
今尘不自缘起待于心心不自心必待于缘由相
待故则无定属缘生则名无生非去缘生说无生
也只此数语足为此篇證据。】

「大慧复白佛言世尊非言说有性有一切性耶世尊
若无性者言说不生是故言说有性有一切性佛告
大慧无性而作言说谓兔角龟毛等世间现言说大
慧非性非非性但言说耳如汝所说言说有性有一
切性者汝论则坏(唐云虽无诸法亦有言说岂不现见龟毛兔角石牛儿等世人于中
皆起言说彼非有非非有而但有言说耳大慧如汝所说有言说故有诸法者此论则坏)大慧非
一切刹土有言说言说者是作耳或有佛刹瞻视显
法或有作相或有扬眉或有动睛或笑或欠或謦欬
或念刹土或动摇大慧如瞻视及香积世界(唐云不瞬世界
妙香世界)普贤如来国土但以瞻视令诸菩萨得无生法
卷四 第 685b 页 X17-0685.png
忍及诸胜三昧是故非言说有性有一切性大慧见
此世界蚊蚋虫蚁是等众生无有言说而各办事尔
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如虚空兔角及以槃太子(二译作石女儿)无而有言说如是
性妄想因缘和合法凡愚起妄想不能如实知轮回
三有宅。」

【通曰上言因缘和合而生诸法正显无自性之妙
大慧反疑非无因生即系实有自性可得故谓言
说有性即有一切法性若诸法无实性者言说依
何而起此谓言不虚生必有诸法实性而后生法
不自显必有言说实性而后显世尊仍即两端而
破之世间亦有诸法无实性而作言说者说兔之
角龟之毛石女儿等本无是事而现有此说以事
观之则非有以言说观之则未尝不有兔角等虽
无而不妨有说是言说不必因有诸法而生安在
一切其有自性也汝谓若无诸法言说何起其论
则坏又一切世间实有是法而无待于言说者是
言说唯是人心分别但假安立耳有佛国土直视
不瞬名为说法有佛国土或现异相名为说法有
佛国土但动眉相名为说法有佛国土唯动眼相
名为说法有佛国土笑名说法有佛国土欠呿名
说法有佛国土謦欬名说法有佛国土忆念名说
法有佛国土以身动摇名说法如无瞬世界及妙
香世界于普贤如来佛土之中诸菩萨等观察如
卷四 第 685c 页 X17-0685.png
来目不暂瞬得无生法忍亦得无量胜三昧非由
言说而有诸法安在言说其有自性也汝谓言说
有性即有一切性其义不成又此世界中如虫蚁
等皆无言说各于自事而得成办是言说又恶足
贵哉偈复申明如虚空本无亦有虚空名字兔角
等本无亦有兔角等名字本无是事而有言说说
本无实性也而计以为有自性以如是言说自性
虚妄分别谓一切法如是唯于因缘和合法中本
自不生本无实性者凡愚起妄想请实有生实有
自性不能如实而知自心现量缘起无生非言说
所及乃取外境若有若无妄生分别是所执者生
灭之法终不出于生死海中轮转三界无有巳时
良由于言说自性相计著故有是过也药山久不
升座院主白云大众久思示诲请和尚为众说法
山令打钟众方集山升座良久便下座归方丈主
随后问和尚适来许为众说法云何不垂一言山
云经有经师论有论师争怪得老僧天童颂云痴
儿刻意止啼钱良驷追风顾影鞭云扫长空巢月
鹤寒清入骨不成眠明得世尊说法如止啼钱本
自无说第于良久处顾鞭影而行又未尝无指示
也可知于言说自性相计著者真痴。】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常声者何事
说佛告大慧为惑乱(唐云依妄法说)以彼惑乱诸圣亦现而
非颠倒大慧如春时𦦨火轮垂发犍闼婆城幻梦镜
卷四 第 686a 页 X17-0686.png
像世间颠倒非明智也然非不现大慧彼惑乱者有
种种现非惑乱作无常所以者何谓离性非性故大
慧云何离性非性惑乱谓一切愚夫种种境界故(唐云
妄法现时无量差别然非无常何以故离有无故云何离有无一切愚夫种种智故)如彼恒河
饿鬼见不见故无惑乱性于馀现故非无性如是惑
乱诸圣离颠倒不颠倒是故惑乱常谓相相不坏故
大慧非惑乱种种相妄想相坏是故惑乱常(唐云如恒河水
有见不见饿鬼不见不可言有馀所见故不可言无圣于妄法离颠倒见大慧妄法是常相不异故非诸妄法
有差别相以分别故而有别异是故妄法其体是常)大慧云何惑乱真实若复
因缘诸圣于此惑乱不起颠倒觉非不颠倒觉大慧
除诸圣于此惑乱有少分想非圣智事相大慧凡有
者愚夫妄说非圣言说。」

【通曰大慧因上言涅槃非断非常即是真常常不
可显而声显之故以此常为声教当依何事而说
必欲依事相而说者正是事自相计著也若谓离
事相而别有真常者又是二乘空见故佛以心外
无法法外无心所言真常即依彼惑乱妄法而说
以彼妄法惑乱易于颠倒诸圣唯见其真实虽现
有惑乱而非颠倒故为明智凡夫不觉其惑乱于
非有中执为实有如阳𦦨火轮幻梦镜像等是名
世间颠倒见解非明智也彼有智者非谓惑乱之
境一切总无但于自心所现不生分别而非不见
彼惑乱之事彼惑乱妄法现时种种差别似乎无
常然非妄法有无常性能作无常所以者何彼惑
卷四 第 686b 页 X17-0686.png
乱自体不自言有不自言无本离有无故既离有
无云何又谓之惑乱但一切法本不有愚夫种种
作有解一切法本不无愚夫种种作无解于有无
境界上自生惑乱而彼离有无者故自常也如彼
恒河之水本非是火而饿鬼但见为火不见为水
此惑乱性但于饿鬼现耳其无惑乱性于馀人未
尝不现非无其水也惑乱之事亦复如是于种种
境界起有见者是颠倒也于种种境界不起有见
者是不颠倒也诸圣远离有无离于颠倒亦离于
不颠倒凡愚所惑乱者诸圣不为之惑乱也是故
惑乱常所以名为常者谓分别不起法法不异相
相不坏不以此相坏彼相故惑乱种种相外相也
妄想分别相内相也以虚妄分别故破坏种种相
即有颠倒见及不颠倒见若无分别诸法自体无
差别相非惑乱种种相坏亦非妄想分别相坏诸
相不异万法皆如是故谓惑乱常既谓之常真实
不变之谓也云何惑乱即是真实谓一切妄法不
离因缘和合而得现起本自无生诸圣于此不起
凡夫颠倒觉执著为有亦不起二乘非颠倒觉执
著为无远离有无二种分别一切诸法本自寂灭
相故谓惑乱即是真实也除诸圣者巳證真实不
作于想即一切惑乱莫非圣智事相馀修行者若
于此惑乱妄法有少分想一念才动即乖法体于
圣智事相相去远矣凡有少分想者当知即是愚
卷四 第 686c 页 X17-0686.png
夫戏论非圣言说彼唯依妄想事相而说执著阳
𦦨火轮等以为实有终属生灭非常也若依圣智
事相而说即惑乱即真实生灭法中而不生不灭
者自在是真常也故知妄想事相非常而圣智事
相是常则以常为言说者其亦慎所依乎瑞岩问
岩头如何是本常理头曰动也岩曰动时如何头
曰不见本常理岩伫思头曰肯即未脱根尘不肯
即永沈生死岩乃礼拜天童颂云圆珠不穴大璞
不琢道人所贵无棱角拈却肯路根尘空脱体无
依活卓卓此岩头于真常见之最彻故谓不肯即
永沈生死坐却颠倒一路肯即未脱根尘坐却非
颠倒一路然后脱体无依不拨诸相而真常自在。】

「彼惑乱者倒不倒妄想起二种种性谓圣种性及愚
夫种性圣种性者三种分别谓声闻乘缘觉乘佛乘
云何愚夫妄想起声闻乘种性谓自共相计著起声
闻乘种性是名妄想起声闻乘种性大慧即彼惑乱
妄想起缘觉乘种性谓即彼惑乱自共相不亲计著
起缘觉乘种性云何智者即彼惑乱起佛乘种性谓
觉自心现量外性非性不妄想相起佛乘种性是名
即彼惑乱起佛乘种性又种种事性凡夫惑想起愚
夫种性(唐云有诸愚夫分别妄法种种事物决定如是决定不异此则成就生死乘性)彼非
有事非无事是名种性义大慧即彼惑乱不妄想诸
圣心意意识过习气自性法转变性是名为如是故
说如离心我说此句显示离想即说离一切想。」
卷四 第 687a 页 X17-0687.png

【通曰上言诸圣于此惑乱不起颠倒觉非不颠倒
觉是倒不倒妄想皆依惑乱而起若分别彼惑乱
法是倒非倒则能成就二种种性谓圣种性及愚
夫种性圣种性者三种分别谓声闻乘缘觉乘佛
乘声闻乘者于惑乱五阴等法见有自相共相而
生计著起厌离想厌苦集欣道灭皆于相上计著
故名声闻乘种性缘觉乘者于彼惑乱十二因缘
等法了达缘生自相共相皆虚妄不实故离于愦
闹不乐亲习近计著是名缘觉乘种性是二者皆
见有烦恼可断犹未悟烦恼之即为菩提也故非
明智若智者即彼惑乱入佛知见所谓觉了一切
皆是自心所现见彼能见可见唯是自心无有外
法外性非性有无妄想何自而起即彼惑乱当体
真如故名佛乘种性此三者皆于种种事相无颠
倒想故谓之圣若诸凡夫于种种事物起惑乱妄
想决定如是决定不异虚妄分别种种法体此则
成就生死乘性轮回三界颠倒不息故谓之愚何
以名为种性义耶彼惑乱法非是实事如阳𦦨等
不可定执为有亦非不实事种种现见不可定执
为无净名云无作无造无受者善恶之业亦不亡
是名种性义也是种性者圣愚所同然在缠即谓
之八识出缠即谓之如来藏愚夫未能转识而为
识所转无足论巳诸圣即彼惑乱不妄分别作颠
倒想及不颠倒想良由诸圣智者心意意识诸恶
卷四 第 687b 页 X17-0687.png
习气自性法转依故转生灭依涅槃转烦恼依菩
提即说此妄名为真如是故说真如离于心识非
是离心识外别有一真如也但离其想耳我说此
句法所以显示真如法体离分别想即说彼真如
中无虚妄分别法并离一切想不但离颠倒想亦
离不颠倒想为一切想由心意识生自性变而为
心意识则名曰过习气心意识转而为智即名曰
真如既名真如即彼心意识离彼心意识而想安
从生诸圣不妄想相盖如此起信论云一切诸法
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
相是故一切法从本巳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
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
故名为如即此旨也黄山赵文孺尝作颂曰妄想
元来本自真除时又起一重尘言思动静承谁力
仔细看来无别人须如此解方名證真如也。】

「大慧白佛言世尊惑乱为有为无佛告大慧如幻无
计著相若惑乱有计著相者计著性不可灭缘起应
如外道说因缘生法(唐云如幻无执著相故若执著相体是有者应不可转则诸缘
起应如外道说作者生)大慧白佛言世尊若惑乱如幻者复当
与馀惑作因佛告大慧非幻惑因不起过故大慧幻
不起过无有妄想(唐云非诸幻事为妄惑因以幻不生诸过恶故以诸幻事无分别故)
大慧幻者从他明处生非自妄想过习气处生是故
不起过大慧此是愚夫心惑计著非圣贤也。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卷四 第 687c 页 X17-0687.png

圣不见惑乱中间亦无实中间若真实惑乱即真实
舍离一切惑若有相生者是亦为惑乱不净犹如翳。」

【通曰大慧又疑既离一切想巳其能除一切法乎
故问一切妄法毕竟是有是无佛以惑乱妄法不
可谓之有不可谓之无但如幻耳幻虽现起种种
相原无自性故相即无相无执著相可得故若惑
乱法有计著相者即有实体应不可转诸圣智者
心意意识转变时安得浑化杳无踪迹惟其无根
故可以转若不如幻必不可灭则一切缘起惑乱
诸法应如外道所说因缘生法作者为因毕竟是
有有巳还灭毕竟是无但于有无境上计著不舍
如来所说缘起如幻之法固不如是也大慧又疑
若惑乱如幻本无自性不同因缘生法者然馀惑
生生不息应是幻为之因也佛谓非诸幻事为妄
惑因以幻不起诸过恶故所以不起过者以诸幻
事无情识分别故所以无情识者以依人功明巧
咒术而生非自妄想烦恼习气而生是故不起过
也楞严云如世巧幻师幻作诸男女虽见诸根动
要以一机轴息机归寂然诸幻成无性一切惑乱
妄法如幻无性岂能与馀惑作因惑不与惑作因
岂能惑人哉唯愚夫心先自惑于幻妄境界计著
为实起颠倒想此即妄想习气所生起诸过恶轮
转三界如稚子弄影为影所弄非诸圣贤不为惑
乱所惑也此正破于事自性相计著者不觉自心
卷四 第 688a 页 X17-0688.png
所现分齐不但凡夫颠倒觉为然即二乘不颠倒
觉亦未离乎相也故偈中单破二乘种性显最上
一乘法门谓圣者见惑乱即非惑乱其故何也以
此惑乱中间了无实性可得既无其性即无其相
性相俱泯即此惑乱中间纯然真实既是真实即
妄即真即真即妄不见有惑乱可舍不见有真实
可得如明净眼一亘晴空所以不见有惑乱也若
舍离一切惑乱而见有真实相生者即此真实还
名惑乱虽离烦恼障未离所知障所知障障慧慧
不解脱是清边垢亦为不净如瞖目人妄见空华
不知其中间亦无实也所以声闻缘觉均名圣种
未若佛乘超出二乘之上为最上第一义也庞居
士偈曰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铁牛
不怕狮子吼恰似木人见华鸟花鸟逢人亦不惊
木人本体自无情心境如如只这是何虑菩提道
不成此即圣不见惑乱微妙义也。】

「复次大慧非幻无有相似见一切法如幻大慧白佛
言世尊为种种幻相计著言一切法如幻为异相计
(唐云为异依此执著颠倒相耶)若种种幻相计著言一切性如幻
者世尊有性不如幻者所以者何谓色种种相非因
世尊无有因色种种相现如幻世尊是故无种种幻
相计著相似性如幻(魏云为执著诸法如幻相故如幻为执著诸法颠倒相故言诸
法如幻若执著诸法如幻相者不得言一切法皆如幻相若执著诸法颠倒相故言如幻者不得言一切法如
幻何以故世尊色有种种因相见故世尊无有异因色有诸相可见如幻是故说言不得执著一切诸法如幻)。
卷四 第 688b 页 X17-0688.png

佛告大慧非种种幻相计著相似一切法如幻大慧
然不实一切法速灭如电是则如幻大慧譬如电光
刹那顷现现巳即灭非愚夫现(魏云即见即灭凡夫不见唐云世间凡愚
悉皆现见)如是一切性自妄想自共相观察无性非现色
相计著(唐云以不能观察无所有故而妄计著种种色相)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非幻无有譬说法性如幻不实速如电是故说如幻。」

【通曰上言惑乱即真实真实固非幻也何以非幻
即是如幻如幻即是非幻然非幻真体无有相似
说似一物即不中此非幻不是无也能见一切法
如幻见幻者不幻故曰非幻然诸法舍幻无可譬
喻是故说如幻也大慧乃问如幻为依执著种种
幻相言一切法如幻耶为依异此幻相执著颠倒
言一切法如幻耶犹云依颠倒相而言颠倒耶抑
依不颠倒相而言颠倒耶为异相计著者幻相自
幻相颠倒自颠倒法本自异固不得言如幻巳若
于种种幻相计著言一切法如幻者然诸法有性
不如幻者安得槩以如幻目之何以明其不如幻
也现前色法种种皆有因相若言如幻则非因矣
幻不与馀惑作因必无有因而色相种种显现乃
可如幻然而色相种种固有因也世间无有异因
令色有诸相可见如幻者是故世尊不可说言依
于执著种种幻相言一切法与幻相似此但于相
辩相不知于非相辩相但于幻辩幻不知于非幻
卷四 第 688c 页 X17-0688.png
辩幻故世尊言不依执著种种幻相有因无因诸
相似性言一切法如幻但以一切法不实速灭如
雷故说如幻唯论无有实性非论无有因性若以
无因论者犹存乎实此以无实论者并忘其因是
一切法不实谁为真实者一切法速灭谁为不灭
者故见如幻即见非幻也幻何以不实耶譬如电
光即见即灭在刹那顷虽生而不生也凡愚不见
乎此悉以电光现见执为实有一切诸法亦复如
是以一切法性皆自心妄想所现由妄想分别故
有自共相可得能善观察自心现量者即此自共
相本自无性本自非现一无所有何色相之可计
著耶又何问其有因无因耶惟不能观察无所有
故于诸色相种种计著是为颠倒惑乱非幻惑人
而人惑于幻也故谓之愚且诸法不实速灭如幻
者非徒说如幻也正以显非幻之旨此可与智者
道耳偈言非幻无有譬世间物无有相似者故无
可说但说一切诸法如幻非谓种种性相与幻相
似但以其不实速灭如电现巳即灭无有实性是
故说如幻也果能观察一切诸法本自无性本自
非现与电光无异即彼如幻之中而非幻之体本
自如如我故曰惑乱即真实以此僧问曹山于相
何真山曰即相即真曰当何显示山竖起拂子又
问曰幻本何真曰幻本元真曰当幻何显山曰即
幻即显曰恁么则始终不离于幻也山曰觅幻相
卷四 第 689a 页 X17-0689.png
不可得曹山说祖师禅一一与此符契故知初祖
所云此四卷经可以證心信哉。】

「大慧复白佛言如世尊所说一切性无生及如幻将
无世尊前后所说自相违耶说无生性如幻佛告大
慧非我说无生性如幻前后相违过所以者何谓生
无生觉自心现量有非有外性非性无生现(唐云我了于生
即是无生唯是自心之所见故若有若无一切外法见其无性本不生故)大慧非我前后
说相违过然坏外道因生故我说一切性无生大慧
外道痴聚欲令有无有生非自妄想种种计著缘大
慧我非有无有生是故我以无生说而说大慧说性
者为摄受生死故坏无见断见故为我弟子摄受种
种业受生处故以声性说摄受生死(唐云说诸法者为令弟子知依
诸业摄受生死遮其无有断灭见故)大慧说幻性自性相为离性自性
相故堕愚夫恶见相希望不知自心现量坏因所作
生缘自性相计著说幻梦自性相一切法不令愚夫
恶见希望计著自及他一切法如实处见作不正论
(唐云说诸法相犹如幻者令离诸法自性相故为诸凡愚堕恶见欲不知诸法唯心所现为令远离执著因缘
生起之相说一切法如幻如梦彼诸愚夫执著恶见欺诳自他不能明见一切诸法如实住处)大慧
如实处见一切法者谓超自心现量。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无生作非性有性摄生死(唐云无作故无生依业说生死)观察如幻
等于相不妄想。」

【通曰说一切性即有生不应说无生既说无生即
无幻不应说如幻此但泥于言句相违耳不知说
卷四 第 689b 页 X17-0689.png
无生者非是一向不生也谓一切诸法生即无生
我唯觉自心之所现见若有若非有一切外法未
尝不生推求自性了不可得本自不生以无生而
现生非如幻而何故非前后说相违过也然所以
说无生者为破外道因生见故彼所建立因果义
不相当故我说诸法皆悉不生彼外道愚痴群聚
谓一切法有从有因生无从无因生非自妄想种
种执著分别为缘是别有异因从作者生也彼但
于一切有无诸法共兴恶见我说诸法生即不生
亦有不生何得言有亦无不生何得言无故我以
无生说而说非有因生亦非无因生彼外道欲令
有无有生其说自坏矣既说无生而又说一切诸
法有性者何也为令我法弟子知有二法一者摄
受世间生死业故二者遮其无见断见故外道谓
一切法非自妄想执著分别为缘即不知有生死
故常在生死若知见受习气种种诸业为生死因
至三界受生处为生死果知依诸业摄受生死故
能超于生死我说有诸法者所以摄受世间世间
不无何得言无正以遮外道一切无有断灭见也
虽说一切法有但以名句文身为体以声性说亦
非实事即有而未尝有也然所以说诸法如幻者
以幻性幻相本非实有为令愚夫知其如幻远离
诸法自性自相故愚夫堕有无恶见希望得果不
达五蕴诸法唯是自心所现本自无作本自无生
卷四 第 689c 页 X17-0689.png
乃妄计作者以为生因计著自性自相以为实有
我为坏彼因所作生彼所因者是其所作非能作
也所作固不能生其所因者非也又缘生起之相
计著实有自性其所缘者非也故说五蕴诸法缘
生如幻不实如梦性即无性相即无相一切法如
是不令愚夫妄计自相他相希望得果执著恶见
欺诳自他不能明见一切诸法如实住处反以如
实处见作不正论以彼著相者为正而以如幻者
为非正也不知住如实处见一切法者即自心现
量超自心现量离性自性相无一法可得是真不
生灭法也故为正论彼未离性自性相有自相他
相可得未超心量犹是生死边事真为不正论也
为破彼不正论故依真如实际处而说一切法如
幻惟其无生故说如幻唯其如幻故说无生又何
相违之过哉偈复申明无生如幻只是一意外道
说一切法不生但因作者生彼因所作无生性安
能生哉是则谤因果非如实正见我说无生唯自
心现量本无所作更何有生正以破外道所作之
非性也又说有性者欲令弟子依业摄受世间生
死不是一向无有正以破外道断灭之见也生即
不生有即非有是说无生即所以说如幻也外道
恶见希望执著自相他相故我说如幻等正破彼
愚夫于相生妄想也若能观察如幻即于诸相不
起分别分别不生相即非相心境寂灭即是无生
卷四 第 690a 页 X17-0690.png
故说如幻即以说无生也是甚深义趣岂可以言
句相违而生疑哉昔知远禅师在报慈问如何是
真如佛性慈曰谁无参退首坐问汝适来问和尚
话还会么曰不会座曰和尚恁么慈悲汝为什么
不会真如佛性谁无乃至四生六道悉皆具足远
感谢时守證禅师在傍咬齿曰这老汉自家无眼
更瞎他人乃召远问首座适来说个什么远曰某
当时不会得他说破具如前举證曰上座佛法不
是这个道理汝若不信去问取堂头远上堂头具
说前解慈亦曰佛法不是这个道理远曰适来问
第三座他亦不肯故教来问且望慈悲为某决破
慈曰汝却问取第三座去远下来礼问證曰汝但
问来远便问如何是真如佛性證曰谁有远于言
下契悟守證即护国净果大师也僧问护国鹤立
枯松时如何国云地下底一场懡㦬僧云滴水滴
冻时如何国云日出后一场懡㦬僧云会昌沙汰
时护法善神向甚么处去也国云三门头两个一
场懡㦬天童颂云壮士棱棱鬓未秋男儿不惯不
封侯翻思清白传家客洗耳溪头不饮牛会此即
知无生如幻密密意。】

「复次大慧当说名句形身相善观名句形身(唐云文身)
萨摩诃萨随入义句形身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提如是觉巳觉一切众生大慧名身者谓若依事立
名是名名身句身者谓句有义身自性决定究竟是
卷四 第 690b 页 X17-0690.png
名句身形身者谓显示名句是名形身又形身者谓
长短高下又句身者谓径迹如象马人兽等所行径
迹得句身名大慧名及形者谓以名说无色四蕴故
说名自相现故说形(唐云名谓非色四蕴以名说故文谓名之自相以文显故)
名名句形身说名句形身相分齐应当修学。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名身与句身及形身差别凡夫愚计著如象溺深泥。」

【通曰因大慧疑无生如幻二说有相违过第于名
句上执泥不达其义故教以当善观名句文身相
因相而得义入于义句形身而忘乎名句形身即
知言说如幻性本无生故得无上正等正觉如是
觉巳即以名句文身表显第一义谛令一切众生
皆觉无上菩提斯则即言说离言说故与菩提相
应也岂可以言说同异而辩菩提哉何以谓之名
身谓依事立名能诠自性如说六根但云眼耳等
名即是身是谓名身何以谓之句身谓句各有决
定义能诠差别如说是眼是佛眼等种种差别决
定究竟不相混滥是名句身何以谓之形身文字
有形所以显示名句是名句所依也说文云依类
像形为字形声相称为文唐有复次大慧句身者
谓句事究竟名身者谓诸字名各各差别如从阿
字乃至呵字文身者谓长短高下魏云谓声长短
音韵高下身者犹体也各自有体不相杂故此上
释名句形身之相下即明随入义句之旨故谓句
卷四 第 690c 页 X17-0690.png
身者决定究竟如径迹耳谓寻径迹以知象马等
所在喻因句而得义得义则忘言如得象马等斯
遗其迹矣乃若名句依事立名不但有色可指者
故说名即非色四蕴受想行识杳无相状亦可以
虚名立说故说名至于形句显示名句不但色相
显现者故说形即非色四蕴既有其名即有自相
亦可以文字表显故说形是名及形不但说色边
事亦能说无色边事合色无色径迹以知实义所
在是之谓随入义句形身其分齐深远非浅近可
窥也既知名句形身相又如名句形身分齐斯善
乎观名句形身而不徒泥其词矣偈谓名身句身
文字身差别不同要以显示第一义谛离文字相
离言说相当体寂灭本自不生故能疾得无上菩
提凡愚徒于名句形身随声分别计著不舍如象
溺深泥无出身之路安望其得无上菩提哉云门
示众云直得触目无滞达得名身一切法空山河
大地是名身亦不可得唤作三昧性海俱备犹是
无风匝匝之波直得亡知于觉觉即佛性矣唤作
无事人更须知有向上一窍在天童拈云宾主不
谐二俱有过各与二十棒秪如向上一窍又作么
生犀因玩月纹生角象被雷惊华入牙于此参透
方可疾得无上菩提。】

「复次大慧未来世智者以离一异俱不俱见相我所
义问无智者彼即答言此非正问谓色等常无常
卷四 第 691a 页 X17-0691.png
为异不异如是涅槃诸行相所相求那所求那(唐云依所
依)造所造见所见尘及微尘(魏云泥团微尘)修与修者如是
比展转相如是等问而言佛说无记止论(唐云此如是等不可
记事次第而问世尊说此当止记答)非彼痴人之所能知谓闻慧不具
故如来应供等正觉令彼离恐怖句故说言无记不
为记说又止外道见论故而不为说大慧外道作如
是说谓命即是身如是等无记论大慧彼诸外道愚
痴于因作无记论非我所说(魏云外道迷于因果义故是故无记非我法中
名无记也)大慧我所说者离摄所摄妄想不生云何止彼
大慧若摄所摄计著者不知自心现量故止彼大慧
如来应供等正觉以四种记论为众生说法大慧止
记论者我时时说为根未熟不为熟者。」

【通曰上言名句文身要在通达第一义谛虽言犹
不言也此下示以不说亦说又何名句文身而可
计著哉故谓当来世智者以我所说离四句绝百
非通达实义最上法门问于无智者彼无智者以
邪见心执著名相离如实义反以此为不正之问
彼谓色等阴入处界有常有不常为异为不异如
是计著至于涅槃亦有能修行相能證所相證者
为能依涅槃为所依是有为诸行为一为异四大
种为能造四大为所造四大中色香味触为一为
异如是相中有能见有所见乃至造所造如泥团
微尘为一为异修与修者唐云智与智者为异为
不异如是比度展转相因俱各有相可得若说离
卷四 第 691b 页 X17-0691.png
四句绝百非如是等问无能相无所相无异相无
不异相实不可记事故非正问世尊说此为无记
不可知不可说当止论答彼无智者作如是答是
为谤佛岂能得如来止论之意乎佛说无记又说
止论各有深意非彼痴人之所能知彼痴人久远
以来不熏正法闻慧不具故也如来应供等正觉
欲为众生说最上一乘法无智者闻之恐其落空
茫然不知所谓如来令彼离恐怖故故不为说所
以说言无记不为记说若彼无恐怖者未尝不说
也又止诸外道自无始以来熏习种种戏论不离
有无四句恶见所成若一一与之相辨不能袪惑
而反滋其惑故止而不说令彼默然思而取解若
非恶见论者又何尝置答也且我说言无记不为
记说非如外道所说彼外道以神我为命谓命即
是五蕴身中以即阴离阴而计我故故说命即是
身命异身异究竟归于不可知不可说是真无记
论也如是等论由彼愚痴迷于因果之义妄计因
所作生谓作者无因生非自妄想种种计著为缘
拨无因果归于冥然罔觉如是无记即断灭论非
我所说无记也若我所说者离四句等法内无能
取之心外无所取之境能所俱泯妄想分别寂然
不生当其无分别心乃所谓白净无记性非断灭
无记者比也故我法中原无妄计即无有置答云
何为无记论云何止彼而不答者乎彼诸外道执
卷四 第 691c 页 X17-0691.png
取冥谛以为涅槃若有能取若有所取计著不舍
于生灭法中计不生灭不知自心现量生即不生
灭即不灭故应止彼置而不论若夺彼能所相归
无能所夺彼断灭见归无生灭彼既不悟自心现
量岂能信入不如止论并以止彼之论彼论不起
庶几其有悔悟乎故不说即所以为说也且此止
论非徒为外道而设如来以四种记论为众生说
法有直答者有反诘答者有分别详答者有置答
者置答即止论如来常说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
思但为弟子根未熟者不与轻谭若根熟者即终
日与之言离四句绝百非等法彼自契悟故与智
者说说即不说与无智者不说不说即说说与不
说无非显示第一义谛离言说相故名句文身不
可有所执著也僧问黄檗云净名默然文殊赞叹
云是真入不二法门如何檗云不二法门即你本
心也说与不说即有起灭无言说时无所显示故
文殊赞叹僧云净名不说声有断灭否檗云语即
默默即语语默不二故云声之实性亦无断灭文
殊本闻亦不断灭所以如来常说未曾有不说时
如来说即是法法即是说法说不二故乃至报化
二身菩萨声闻山河大地水鸟树林一时说法所
以语亦说默亦说终日说而未尝说既若如是但
以默为本此如来所以无置论又未尝无置论也。】

「复次大慧一切法离所作因缘不生无作者故一切
卷四 第 692a 页 X17-0692.png
法不生大慧何故一切性离自性以自觉观时自共
性相不可得故说一切法不生何故一切法不可持
来不可持去以自共相欲持来无所来欲持去无所
去是故一切法离持来去大慧何故一切诸法不灭
谓性自性相无故一切法不可得故一切法不灭大
慧何故一切法无常谓相起无常性是故说一切法
无常大慧何故一切法常谓相起无生性无常常故
说一切法常。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记论有四种一向反诘问分别及止论以制诸外道
有及非有生僧祛毗舍师(唐云数论与胜论)一切悉无记彼
如是显示正觉所分别自性不可得以离于言说故
说离自性。」

【通曰上言彼诸外道愚痴于因作无记论非我所
说大慧我所说者离摄所摄妄想不生此下反复
详明此意故谓外道不离所作因缘说言无记但
断灭见尔其实未尝不生也我所谓妄想不生即
一切法不生以一切法离能所取离于作者及因
因缘不具是故不生以无作者故既无能作又无
所作法安从生故我说一切法不生一切法皆有
自性相何以能离之而谓之不生耶以凡夫不知
自心现量便谓一切法有自共相可得若以自觉
圣智观察一切法无自相可得亦无同相可得不
见一法有实体相相本自离生即无生故我说一
卷四 第 692b 页 X17-0692.png
切法不生夫谓之不生者不见其来不见其去一
切法何故无来去耶世间凡可取者可以持来凡
可舍者可以持去今自共相来无所从去无所至
实不可得不可持之而来未尝见其生也不可持
之而去未尝见其灭也如如不动离持来去故说
一切法不生也是不生者即诸相非诸相不可与
断灭并论也何故谓一切诸法不灭耶谓一切性
自性相本来无故有性相者即可得无性相者即
不可得凡可得者即可灭不可得者即无可灭一
切法自相同相昔本无生今亦无灭故说一切法
不灭即是说一切法不生也外道亦说常无常性
彼但于生灭法中计常无常为异不异若我所说
无常者谓诸相起时倏起倏灭刹那不住无有常
性无常性即无常相一切法无常即非实有故我
说一切法无常即是说一切法不生也若我所说
常者谓诸相起即是不起虽现有生原无生性故
一切法倏起倏灭名无常性者即是真常离此无
常外别求所谓常者了不可得故我说一切法常
即是说一切法不生也然则我所说离四句者离
摄所摄妄想不生摄所摄可离而离者未尝灭也
妄想自不生而不生者未常灭也此自觉圣智境
界岂可与无智者共论乎偈复申明记论有四种
答谓直答反质答分别答置答惟置答所以制诸
外道不令有无邪见横生故也僧祛数论师也数
卷四 第 692c 页 X17-0692.png
论计有故立二十五冥谛毗舍胜论帅也胜性计
非有故立六句一实二德三业四大有五同异六
和合彼如是等法皆所以显示作者无因一切悉
归于无记而巳是无记论者彼所显示则然总不
离有无四句等法乃如来应供等正觉所分别四
句有句自性不可得无句自性不可得亦有亦无
句自性不可得非有非无句自性不可得惟不可
得故不可言说即第一义谛寂灭一心也离言说
相离名字相以离于言说故说离自性相此离自
性相即离摄所摄目共相一切有无妄想不生所
以制诸外道邪见论者岂必以言说哉昔禾山普
禅师造黄龙请益阿难问迦叶世尊付金襕外传
何法迦叶呼阿难难应诺叶曰倒却门前刹竿著
意旨如何南公曰上人出蜀曾到玉泉否曰曾到
又问曾挂搭否曰一朝便发南公曰智者道场关
将军打供与结缘几时何妨普默然良久又理前
问南公俛首普趋出大惊曰西川义虎不消此老
一唾此所谓置答殆有甚于答者矣。】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惟愿为说诸
须陀洹须陀洹趣差别通相若菩萨摩诃萨善解须
陀洹趣差别通相及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方便相
分别知巳如是如是为众生说法谓二无我相及二
障净度诸地相究竟通达得诸如来不思议究竟境
界如众色摩尼善能饶益一切众生以一切法境界
卷四 第 693a 页 X17-0693.png
无尽身财摄养一切佛告大慧谛听谛听善思念之
今为汝说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听受佛告大
慧有三种须陀洹须陀洹果差别云何为三谓下中
上下者极七有生中者三五有生而般涅槃上者即
彼生而般涅槃此三种有三结下中上云何三结谓
身见疑戒取是三结差别上上升进得阿罗汉。」

【通曰上言惑乱起声闻乘种性然声闻中有四果
差别故大慧复有此问自初果须陀洹及须陀洹
向所修因行有差别相有通相结使有上中下断
除亦有上中下其差别相也究竟證入涅槃成阿
罗汉其通相也阿罗汉有方便相乃佛与菩萨所
变化于此一一分别知四果相巳为众生说法令
得人法二无我净除烦恼所知二障超诸十地至
如来不思议境界应物现形如众色摩尼以无量
身财饶益众生故佛语以初果等有三种差别下
者及七返生中者三生五生上者即此一生得阿
罗汉此三种人即指初果二果三果所断结使有
下中上约有九品所谓上上乃至下下云何为结
谓身见及疑与戒取三者断惑證果上上升进至
于得阿罗汉而后巳详如他经所说四果之中初
为见道次二修道后一无学初见道者谓十六心
断三界四谛下八十八使见惑云何十六心谓欲
界四谛下各一忍一智以成八心又合上二界为
一四谛类下欲界观断亦各一忍一智以成八心
卷四 第 693b 页 X17-0693.png
即十六心也忍即无间道是正断惑时智即解脱
道是断了时所谓苦法智忍苦法智苦类智忍苦
类智乃至道法智忍道法智道类智忍道类智断
至十五心道类智忍名初果向至第十六心道类
智时名證初果人天二别极七返生何故七生馀
七结故七结者何谓欲界贪痴及瞋色无色界爱
掉慢无明从中复断欲界中修所断惑有四即贪
瞋痴慢此是俱生细惑任运起者以难断故分为
九品所谓上上乃至下下此九品惑二果人断之
断至五品名二果向断六品尽名第二果二果向
位中有二种家家谓天及人天家家者谓于天趣
或于一天或二三天诸家流转而般涅槃人家家
者谓于人趣或于此州或馀州中诸家流转而般
涅槃巳捐六生但馀一生是故一往天上更须一
来人间断馀惑也如是次第复断二品一生为间
当般涅槃是即名三果向九品永断名第三果更
不还生于欲界杜绝纡绊故无再来即以见道八
品无为及修道九品无为为此果体此二三果人
断惑犹如截木横断而巳如是复断初禅地欲乃
至有顶第九品无间道时一切说名阿罗汉向此
无间道亦名金刚喻定以能永坏诸惑随眠至解
脱道名尽智与漏尽得同时生故如是名住阿罗
汉果总以八十九品无为为此果体所谓我生巳
尽梵行巳立所作巳办不受后有前三句即是尽
卷四 第 693c 页 X17-0693.png
智后句即是无生智谓不向三界之中受有苦身
也如是向上更有十地菩萨及如来不思议境界
非以阿罗汉为极果也长庆有时云宁说阿罗汉
有三毒不说如来有二种语不道如来无语只是
无二种语保福云作么生是如来语庆云聋人争
得闻保福云情知你向第二头道庆云作么生是
如来语保福云吃茶去雪窦颂云头兮第一第二
卧龙不鉴止水无处有月波澄有处无风浪起棱
禅客棱禅客三月禹门遭点额若于此悟得如来
语方信道阿罗汉真是有三毒。】

「大慧身见有二种谓俱生及妄想如缘起妄想自性
妄想譬如依缘起自性种种妄想自性计著生以彼
非有非无非有无无实妄想相故愚夫妄想种种妄
想自性相计著(唐云彼法但是分别相非有非无非亦有亦无凡夫愚痴而横执著)
热时𦦨鹿渴水想是须沱洹妄想身见彼以人无我
摄受无性断除久远无知计著(魏云以无智故无始世来虚妄取相此身
见垢见人无我乃能远离)大慧须陀洹身见自他身等四阴无色
相故色生造及所造故展转相因相故大种及色不
集故(唐云以普观察自他之身受等四蕴无色相故色由大种而得生故是诸大种互相因故)
陀洹观有无品不现身见则断如是身见断贪则不
生是名身见相。」

【通曰贪瞋痴慢身见疑戒取皆九品惑中所应断
者兹略举其三以例其馀亦方便法门耳何以断
身见结惑耶身见有二种谓俱生身见及妄想身
卷四 第 694a 页 X17-0694.png
见是俱生与妄想相依而起如缘起自性与妄想
自性相依而起妄想身见即色蕴也俱生身见即
受想行识也依五蕴起妄想身见譬如依诸因缘
法相虚妄分别而生实相种种妄计执著性生不
知彼因缘法中不可谓之有不可谓之无不可谓
之亦有亦无既非有无即无实体但以妄想分别
而现有身相故愚夫无智无始世来虚妄取相种
种妄想而横执著如渴鹿逐𦦨以为实水此身见
垢浑然是妄须沱洹以人无我观摄受六根来无
自性断除久远以来无真实知妄想计著此能远
离妄想身见也俱生身见者即与色俱须沱洹普
观自他之身受想行识四阴有名无体本无色相
故色阴生时由四大种而得生故四大种有能造
所造展转相因各不相知故是四大种与色各无
主宰谁能合集而成色耶色无自性即色即空色
既不有四阴将何所依而俱生乎须陀洹作是观
巳既知诸色相大种及色不集有品不现又知自
他四阴本无色相无品亦不现如是则俱生身见
及妄想身见即时舍离而身见断矣有身可爱即
贪欲丛生身既忘矣贪将安附贪不生者不入六
尘而生其心也不入世流即入圣流故须陀洹为
预流果是名须陀洹断身见之相昔有著身见者
求度于四祖优婆鞠多祖曰求度之法要信吾言
不违吾教人曰既来投师固当闻命祖乃化一险
卷四 第 694b 页 X17-0694.png
崖山耸乔木令其上树又于树下化作大坑深广
千肘祖令放脚其人受教即放二脚令放一手即
放一手令复放手其人答言曰若复放手便堕坑
死祖曰先约受教如何违我其人身爱即灭放手
而堕不见坑树即證道果祖师家能使人立地成
佛固如此哉。】

「大慧疑相者谓得法善见相故及先二种身见妄想
断故疑法不生不于馀处起大师见为净不净是名
疑相须陀洹断。」

【通曰何以名断疑结也疑有三种谓疑理疑法疑
师得法善见相即得人无我法善见真谛不为法
相所惑及先二种身见断故不为假法所惑二疑
不生巳于理法无疑矣法既不疑即不于馀处起
大师见世间一切无有如法者即世间一切无有
如佛者使有一法过于如来便有净不净见疑安
得除故不疑理不疑法不疑师方名疑相断也僧
问长庆如何得不疑去庆展两手投子颂曰展手
之时万仞摧枯河无水月无来若疑别问庞居士
石女黄梅谁共陪庆尝有颂云万象之中独露身
唯人自肯乃方亲昔时谬向途中觅今日看来火
里冰须知长庆火里冰方得不疑去。】

「大慧戒取者云何须陀洹不取戒谓善见受生处苦
相故是故不取大慧取者为愚夫决定受习苦行为
众具乐故求受生彼则不取除回向自觉胜离妄想
卷四 第 694c 页 X17-0694.png
无漏法相行方便受持戒支是名须陀洹取戒相断
(唐云唯求所證宗胜无漏无分别法修行戒品是名戒禁取相)须陀洹断三结贪痴
不生若须陀洹作是念此诸结我不成就者应有二
过堕身见及诸结不断(魏云若须陀洹生如是心此是三结我离三结者是名见
三法堕于身见彼若如是不离三界)。」

【通曰何以断戒取结也戒取云者持戒而有所取
也须陀洹所以不取者谓善见未来受生乐处即
有诸苦是故不取外道所以取者彼愚无知受习
苦行持牛狗等戒决定精进求乐境界生诸天中
此乃人天有漏之因彼须陀洹故不取也然亦受
持戒支者何哉除为回向自身内證最胜处故自
觉圣智本离妄想若有所希求即是妄也自觉圣
智一念不漏若有所希冀即为漏也离诸妄想修
无漏戒分方便修行不求果报故受此戒此所谓
定共戒以无取为取无戒为戒也是名戒取结断
三结既断贪痴不生前身见断贪则不生此疑戒
取断痴则不生贪痴等不生即烦恼障净既断三
结不复作断三结想即所知障净若曰此诸结使
我能断之不复成就作如是念应有二种过谓存
能断之心则法我未忘即堕身见过一云此是三
结我断三结对待宛然即是结使未尽不离三结
过二须陀洹不作是念故能證无漏法相也嵩岳
元圭禅师初习毗尼无懈后谒安国师顿悟玄旨
卜庐于岳之庞坞一日有异人峨冠裤褶而至师
卷四 第 695a 页 X17-0695.png
睹其形貌非常乃谕之曰善来仁者何为而至彼
曰师宁识我耶师曰吾观佛与众生等吾一目之
岂分别耶彼曰我此岳神也能生死于人师安得
一目我哉师曰吾本不生汝焉能死吾视身与空
等视吾与汝等汝能坏空与汝乎苟能坏空及汝
吾则不生不灭也汝尚不能如是又焉能生死吾
耶神稽首曰我亦聪明正直于馀神讵知师有广
大之智辨乎愿授以正戒令我度世师曰汝既乞
戒即既戒也所以者何戒外无戒又何戒哉神曰
此理也我闻茫昧止求师戒我身为门弟子师即
为张座秉炉正几曰付汝五戒若能奉持即应曰
能不能即曰否曰谨受教师曰汝能不淫乎曰我
亦娶也师曰非谓此也谓无罗欲也曰能师曰汝
能不盗乎曰何乏我也焉有盗取哉师曰非谓此
也谓飨而福淫不供而祸善也曰能师曰汝能不
杀乎曰实司其柄焉曰不杀师曰非谓此也谓有
滥误疑混也曰能师曰汝能不妄乎曰我正直焉
有妄乎师曰非谓此也谓先后不合天心也曰能
师曰汝能不遭酒败乎曰能师曰如上是为佛戒
也又言以有心奉持而无心拘执以有心为物而
无心想身能如是则先天地生不为精后天地死
不为老终日变化而不为动毕尽寂默而不为休
信此则虽娶非妻也虽飨非取也虽柄非权也虽
作非故也虽醉非惛也若能无心于万物则罗欲
卷四 第 695b 页 X17-0695.png
不为淫福淫祸善不为盗滥误疑混不为杀先后
违天不为妄惛荒欹倒不为醉是谓无心也无心
则无戒无戒则无心无佛无众生无汝及无我孰
谓戒哉神礼谢而去若元圭说戒如滚盘之珠可
谓得自觉胜处无漏法相方便受持者矣。】

「大慧白佛言世尊世尊说众多贪欲彼何者贪断佛
告大慧爱乐女人缠绵贪著种种方便身口恶业受
现在乐种未来苦彼则不生所以者何得三昧正受
乐故是故彼断非趣涅槃贪断。」

【通曰贪有多种而佛单举色欲言者六根之欲惟
色难断须陀洹知现在身口细滑欲乐是未来苦
因故永断淫心不生贪著所以者何以禅定解脱
之乐举身毛孔熙恬欣悦非世间五欲之乐可比
由得三昧正受乐故故能断彼女人缠绵爱乐也
此虽离于有犹著于空虽断欲贪未断法贪彼惟
贪寂灭乐饮声闻酒卧无为床故曰非趣涅槃贪
断昔嵩岳安禅师同南阳忠国师为武则天迎入
大内供养则天命诸宫女为二师沐浴忠国师辞
不赴安禅师听诸宫女浴坦然自若则天问忠国
师何以不赴安对曰入水见长人此二尊宿即女
色离女色岂须陀洹人所及。】

「大慧云何斯陀含相为顿照色相妄想生相见相不
生善见禅趣相故(魏云谓一往见色相现前生心非虚妄分别想见以善见禅修行相
故)顿来此世尽苦际得涅槃是故名斯陀含。」
卷四 第 695c 页 X17-0695.png

【通曰须陀洹贪趣涅槃尚未得涅槃故三生五生
以及七生乃可得之若斯陀含巳断欲界一地六
品思惑顿照现前色相起色分别之见即是妄想
生相于生相之初即巳照破是妄而妄见之相于
是不生谓之曰顿照不假思议发起观照非虚妄
分别之见也唯虚妄之见不生即善见禅那趣味
耽寂静乐而世间种种无足以动其念者但以馀
惑未尽须一往天上一来人间顿除馀惑断苦边
际众苦所不到即得涅槃真乐故名之曰一往来
为二果行相也玄沙初欲遍历诸方参寻知识携
囊出岭筑著脚趾流血痛楚叹曰是身非有痛从
何来便回雪峰峰问那个是备头陀沙曰终不敢
诳于人又一日峰召曰备头陀何不遍参去沙曰
达摩不来东土二祖不往西天峰然之故能自信
如玄沙即善见禅趣相又何必往来也。】

「大慧云何阿那含谓过去未来现在色相性非性生
见过患使妄想不生故及结断故名阿那含。」

【通曰阿那含者巳断尽欲界一地九品思惑但生
于色界不生欲界彼观过去未来现在色相不得
谓之有不得谓之无若于其中起有无分别见即
有诸结使生灭过患有无相倾未免轮转故以空
无漏智使有无妄想分别不生妄想不生即不于
未来受生及诸九品结使断尽无复欲界生缘故
名曰不来为第三果也僧问重云腪禅师如何是
卷四 第 696a 页 X17-0696.png
归根得旨云曰早是忘却不忆尘生又问如何是
随照失宗云曰家贫遭刹又问不忆尘生如何是
进身一路云曰足下巳生草前程万丈坑六祖道
叶落归根来时无口云亦不谋而合道早是忘却
不忆尘生投子颂云家破人亡何所依无心无绪
话求归十年忘尽来时路暂忆些儿总不知此段
公案足为阿那含传神矣。】

「大慧阿罗汉者谓诸禅三昧解脱力明烦恼苦妄想
非性故名阿罗汉大慧白佛言世尊世尊说三种阿
罗汉此说何等阿罗汉世尊为得寂静一乘道为菩
萨摩诃萨方便示现阿罗汉为佛化化(唐云佛所变化)佛告
大慧得寂静一乘道声闻非馀(唐云此说趣寂非是其馀)馀者行
菩萨行及佛化化巧方便本愿故于大众中示现受
生为庄严佛眷属故。」

【通曰阿罗汉者此云无生杀贼应供即前生见过
患皆巳不生苦际巳尽无复贼害三界九地思惑
悉断堪受人天供养至此位者修行四禅及三三
昧八解脱等无不了达分證十力三明六通悉巳
成就至于烦恼发业所招诸苦一切无明妄想分
别俱无实性巳證涅槃不受后有故名阿罗汉阿
罗汉有三种一佛所化二菩萨示现三趣寂声闻
此所说者乃声闻果非馀二种也声闻得寂静一
乘道一乘者即佛乘也但佛不一向趣寂而声闻
决定寂灭此其所以异耳馀二种人即行菩萨行
卷四 第 696b 页 X17-0696.png
及佛所化也若佛所变化阿罗汉以善巧方便广
大行愿成熟众生而示现故若菩萨于大众中受
生阿罗汉以庄严眷属助扬阐化行菩萨行故正
是不耽寂灭乐处与定性声闻迥然自别翠微无
学禅师供养罗汉次僧问丹霞烧木佛和尚为甚
么供养罗汉师曰烧也不烧著供养亦一任供养
曰供养罗汉罗汉还来也无师曰汝每日还吃饭
么僧无对师曰少有灵利底悟得无学语罗汉与
佛及众生总无差别。】

「大慧于妄想处种种说法谓得果得禅禅者入禅悉
远离故示现得自心现量得果相说名得果(唐云于虚妄处
说种种法所谓證果禅者及禅皆性离故自心所见得果相故)复次大慧欲超禅无
量无色界者当离自心现量相(唐云应离自心所现诸相)大慧受
想正受超自心现量者不然何以故有心量故。」

【通曰上巳说四果竟然四果非极果也故佛指出
向上一路是真涅槃非四果所及此上四果第于
外自共相妄想分别处说三界九品惑种种对治
之法初入流谓得初果断六品惑谓得二果断欲
界惑尽谓得三果结惑不生谓得四果自善见禅
趣渐入得涅槃乐生四禅天即谓得禅但一向趋
寂未得寂灭现前若寂灭现前者禅者及禅能所
俱离本无所得四果人于无所得中妄有證得示
现得自心所现四种得果之相说名得果前后转
进相不除灭是名愚夫所行禅非如来清净禅也
卷四 第 696c 页 X17-0696.png
若欲超过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所谓九次第
定者于此超出其上是之谓超禅超之云者即超
自心现量本来一无所有之谓也故当远离自心
所现得果诸相见有涅槃可得即是著相若谓灭
受想定即能超自心现量者其义不然何以明其
不然也彼受想正受非得真不生灭为因地心但
于妄想处种种说法虽得无心犹有心量在故必
离自心现量相至于法界量灭乃真解脱此岂四
果人所敢望耶论云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以
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故知得果得禅者非究竟
极果也百丈云说道欲界无禅亦是带一只眼人
语既云欲界无禅凭何得至色界先因地上习二
种定然后得至初禅有想定无想定有想定生色
界四禅等天无想定生无色界四空等天欲界灼
然无禅禅是色界问如今说此土有禅如何丈云
不动不禅是如来禅离生禅想又有法师问鹅湖
大义禅师欲界无禅禅居色界此土凭何而立师
曰法师秪知欲界无禅不知禅界无欲曰如何是
禅师以手点空法师无对宪宗曰法师讲无穷经
论祗这一点尚不奈何若能明得此则公案即谓
超禅。】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诸禅四无量无色三摩提一切受想灭心量彼无有
(前五无间种性偈言诸禅无量等无色三摩提受想悉寂灭亦无有心量与此偈略更数字)须陀
卷四 第 697a 页 X17-0697.png
槃那果往来及不还及与阿罗汉斯等心惑乱(此与前五
无间种性偈语同)禅者禅及缘断知见真谛(唐云禅者禅所缘断惑见真谛)
此见妄想量若觉得解脱。」

【通曰前五无间种性先颂四果后颂佛乘以为究
竟与此篇长行大意略同而偈乃先颂超禅次及
四果示以解脱之方亦从横言之再申前旨云耳
四无量即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乃广果天人为除
众生嗔恼不悦憎爱故修此四心所谓异生有漏
禅非同佛之四无量心也彼声闻乘所修四禅四
无量无色定乃至一切受想灭定便以为得果总
不离自心所现妄想心量若通达唯心现量者一
切本来无有如彼得果得禅九次第定皆不可得
此正意也前云亦无有心量似乎无心量耳此云
心量彼无有但彼以为无而实未尝无也意亦微
婉四果人心非惑乱谓于惑乱处求远离即有对
待是亦惑乱也故其所得禅定及禅定所缘之法
有能有所不离知见分别知即是惑断知断惑善
见禅趣虽證真谛犹落偏空此则妄想心量不离
妄见取涅槃相彼虽自谓能离生死以为解脱其
实未得一切解脱何以故彼无人我见缚尚有法
我见缚若能觉知心量本无所有自心所现得果
之相是妄非真即能超乎心量得大解脱矣既超
心量即超四果是之谓超禅佛果勤谒张无尽剧
谈华严旨要曰华严现量境界理事全真初无假
卷四 第 697b 页 X17-0697.png
法所以即一而万了万为一一复一万复万浩然
莫穷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卷舒自在无碍圆融此
虽极则终是无风匝匝之波公于是不觉促榻勤
遂问曰到此与祖师西来意为同为别公曰同矣
勤曰且得没交涉公色为之愠勤曰不见云门道
山河大地无丝毫过患犹是转句不见一色始是
半提更须知有向上全提时节彼德山临济岂非
全提乎公乃首肯一日复举事法界理法界至事
理无碍法界勤又问此可说禅乎公曰正好说禅
也勤曰又不然正是法界量里在盖法界量未灭
若到事事无碍法界法界量灭始好说禅如何是
佛乾屎橛如何是佛麻三斤是故真净偈曰事事
无碍如意自在手把猪头口诵净戒趁出淫房未
还酒债十字街头解开布袋公曰美哉之论岂得
易闻乎明此则超自心现量之玄旨可默识矣。】

「复次大慧有二种觉谓观察觉及妄想相摄受计著
建立觉(唐云谓观察智及取相分别执著建立智)大慧观察觉者谓若觉
性自性相选择离四句不可得是名观察觉大慧彼
四句者谓离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是
名四句大慧此四句离是名一切法(唐云是故说言一切法离)
慧此四句观察一切法应当修学。」

【通曰上言愚夫行所禅只欠一觉字故曰若觉得
解脱此言观察相义禅有二种觉谓观察觉及取
相分别执著建立觉二觉并举者正欲禅者舍邪
卷四 第 697c 页 X17-0697.png
觉而归正觉也所谓观察觉者为觉一切法性自
性相本来空寂了不可得云何不可得为选择离
四句不可得彼二乘人自相共相外道自他俱相
总不出四句建立若一一推求选择此诸法体毕
竟非有毕竟非无毕竟非亦有亦无毕竟非非有
非无离一异断常亦如是四句俱离未有一法真
实可得是名观察觉此观察觉即般若智不但观
人无我并观法无我不但烦恼障净并所知障亦
净故四句离即一切法离超过三界所有法即超
过自心现量所谓若觉得解脱者此觉是也应当
修学百丈云此语是诸人本有诸佛菩萨唤作示
珠人从来不是个物不用知渠解渠不用是渠非
渠但割断两头句割断有句不有句割断无句不
无句两头迹不现两头捉汝不著量数管汝不得
不是欠少不是具足非凡非圣非明非暗不是有
知不是无知不是系缚不是解脱不是一切名目
何以不是实语若为雕琢虚空作得佛相貌若为
说道虚空是青黄赤白作得如云法无有比无可
喻故法身无为不堕诸数故云圣体无名不可说
如实理空门难凑喻如太末虫处处能泊唯不能
泊于火𦦨之上众生亦尔处处能缘唯不能缘于
般若之上此观察觉即如火𦦨众法所不能缘故
能选择离四句不可得。】

「大慧云何妄想相摄受计著建立觉谓妄想相摄受
卷四 第 698a 页 X17-0698.png
计著坚湿煖动不实妄想相四大种宗因相譬喻计
著不实建立而建立是名妄想相摄受计著建立觉
是名二种觉相。」

【通曰在佛有实智有权智此观察觉即实智也此
取相分别执著建立觉似权智而非也权智通乎
众生种种分别要以不离自性为宗虽权亦实也
若彼外道不觉性自性相了不可得妄计诸法实
有自性于彼坚湿煖动四大种性虚妄不实者取
相执著妄生分别建立为宗见其有者执为常以
常为宗见其无者执为无常以无常为宗如外道
妄计执声为常于声明中立量云声是有法定常
为宗因云所作性故同喻如虚空然而虚空非所
作性则因上不转引喻不齐立声为常不成若佛
法中声是无常故立量云声是有法定无常为宗
因云所作性故同喻如瓶盆即以其说破之大都
妄想计度不离尘境其所为宗者非实宗所谓因
者非实因所谓喻者皆妄喻也计著不实建立而
建立此四句法同于兔角原非实有摄受计著岂
不是妄如此觉者非正觉也若知此觉是妄必求
进于观察觉而后可百丈云不一不异不断不常
不来不去是生语自是出辙语句不明不暗不佛
不众生总与么也来去断常佛与众生是死语遍
不遍同异断常等是外道义般若波罗蜜是自巳
佛性若守住自巳知觉又成自然外道不用守如
卷四 第 698b 页 X17-0698.png
今鉴觉不用别求佛若更别求又属因缘外道此
土初祖云心有所是必有所非若贵一物则被一
物惑若重一物则被一物惑信被信惑不信又成
谤莫贵莫不贵莫信莫不信佛亦不是无为虽不
是无为又不是冥漠犹如虚空佛是大身众生鉴
觉清净贪嗔鬼捉他不著故鉴觉清净者名观察
觉心有所是者名取相分别觉此二觉固有辨。】

「若菩萨摩诃萨成就此二觉相人法无我相究竟善
知方便无所有觉观察行地得初地(唐云知此智相即能通达人法
无我以无相智于解行地善巧观察入于初地)入百三昧得差别三昧见百
佛及百菩萨知前后际各百劫事光照百刹土知上
上地相大愿殊胜神力自在法云灌顶当得如来自
觉地善系心十无尽句成熟众生种种变化光明庄
严得自觉圣乐三昧正受。」

【通曰成就二觉相者非二俱成就第照破妄想觉
成就观察觉耳四句既离得法无我人法无我究
竟方便无所有非一向是无也即以此无相智观
察解行地所谓信住行向一一善巧观察入于初
地得百三昧依胜三昧力故而得證入摄论云菩
萨入初地时證十百明门于一刹那顷一證百三
摩地二以净天眼见百佛国三以神通力能动百
佛世界四能往百佛刹教化众生五能以一身化
百类身形令有情见亦能成就百类所化有情七
若为利益能留身住世百刹八能知前后际百刹
卷四 第 698c 页 X17-0698.png
事九能以智慧入百法明门洞达晓了十能以身
观百类眷属馀地倍倍增胜由初地而上以大愿
殊胜力神通自在力渐次增进至法云地名灌顶
菩萨当绍佛位得等妙二觉地善系心十无尽句
者所谓众生界无尽世界无尽虚空界无尽法界
无尽涅槃界无尽佛出现无尽如来智无尽心所
缘无尽佛智所入无尽转法轮智无尽皆以无功
用行广度众生令其成熟由是种种变化为化身
佛光明庄严为报身佛得自觉圣乐三昧正受为
法身佛三身成就即如来自觉地也前大慧所问
度诸地相究竟通达得诸如来不思议究竟境界
如众色摩尼善能饶益一切众生此答略尽百丈
云触恶住恶名众生觉触善住善名声闻觉不住
善恶二边不依住将为是者名二乘觉亦名辟支
佛觉既不依住善恶二边亦不作不依住知解名
菩萨觉既不依住亦不作无依住知解始得名为
佛觉如云佛不住佛名真福田若于千万人中忽
有一人得者名无价宝能于一切处为导师无佛
处云是佛无法处云是法无僧处云是僧名转大
法轮只此数句该尽此篇微旨。】

「复次大慧菩萨摩诃萨当善四大造色云何菩萨善
四大造色大慧菩萨摩诃萨作是觉彼真谛者四大
不生于彼四大不生作如是观察观察巳觉名相妄
想分齐自心现分齐外性非性是名心现妄想分齐
卷四 第 699a 页 X17-0699.png
谓三界(唐云观彼诸大种真实不生以诸三界但是分别唯心所现无有外物)观彼四
大造色性离四句通净离我我所如实相自相分段
住无生自相成(唐云住如实处成无生相)。」

【通曰因上言外道计著四大种建立宗因喻三支
法不实谓非真如实际分齐也故教菩萨修学观
察觉当善四大造色不当于四大观四大而当于
真谛观四大也彼真如实际中一物不有四大本
自不生四大既本不生四大从何造色而有四尘
相乎作如是观察巳即觉知四大名相妄想分齐
即是自心现量分齐以见外尘无有实物唯是一
心所现谓三界种种名相但是名字分别心见是
名自心所现妄想分齐如是观时外性非有四大
原无大种所造悉皆性离所谓三界离于四大及
尘相见了无自性可得即真实不生何所容建立
四句法乎超过四句见见清净法即无能造四大
者而为之我亦无所造四大者而为之我所离我
我所分别俱泯即住于真如实际自相法中所云
住如实自相法中者谓住于建立诸法分段生死
法中如实自相本自不生分段生死虽生而不生
不必拨无四大而无生自相成于其中矣即四大
非四大故曰善四大造色僧问紫玉山道通禅师
如何出得三界去师曰汝在里许多少时也曰如
何得离师曰青山不碍白云飞必如是见得方可
语善四大造色矣。】
卷四 第 699b 页 X17-0699.png

「大慧彼四大种云何生造色谓津润妄想大种生内
外水界堪能(魏云煖增长力)妄想大种生内外火界飘动妄
想大种生内外风界断截色(唐云色分段)妄想大种生内
外地界色及虚空俱计著邪谛五阴集聚四大造色
生大慧识者因乐种种迹境界故馀趣相续大慧地
等四大及造色等有四大缘非彼四大缘所以者何
谓性形相处所作方便无性大种不生大慧性形相
处所作方便和合生非无形(唐云何以故谓若有法有形相者则是所作非
无形者)是故四大造色相外道妄想非我。」

【通曰善四大造色者以真谛观察四大本自不生
不善四大造色者以邪谛计著谓四大能生能造
色不知四大为所生而非能生也四大为所造而
非能造也若以妄想分别谓津润成水炎盛成火
飘动成风色质成土内为正报外为依报四大于
是乎生是以湿润等为能造也此系妄想分别以
色共虚空生内外相由执著虚妄内外邪见如外
道所执邪谛谓从神我为冥初生谛从冥生觉从
觉生我心从我心生五尘从五尘生五大从五大
生十一根所云五大即四大及虚空也所云十一
眼即五阴也彼谓五大生十一根是以色及虚空
和合而五阴积聚之相从四大造色生也五阴中
色阴四大合成犹可言造受想行识四阴本非色
也岂四大所能造乎且五阴中识阴者因爱乐六
尘种种有迹境界黏湛发知贪著不舍故于馀趣
卷四 第 699c 页 X17-0699.png
受生感依正报相续不断是识能于馀趣生四大
非四大能于馀趣相续也若识果由四大造色生
者其色灭时识应兴之俱灭谁为馀趣相续轮转
不息乎由此言之彼地等四大及所造五蕴中色
法等自有与彼为缘者非彼四大能自为缘也四
大由八法成就坚湿煖动为能色香味触为所皆
以妄想为因四大缘之而起循业发现皆由于识
是识能带业而生色非色能凿空而生识也色不
能生识其不能自为缘而造色也审矣四大所以
不能造色者其故何也谓于四大津润等性色相
各别等形及所造作等方便求其自性皆不可得
四大本无情之物无情既无种无性亦无生故曰
大种不生既本不生谁为能造即使能造彼有性
形相处者可以所作方便和合而生非能生无形
者若受想行识固无形者岂性形相处所作方便
有形之法而能生乎既不能生无形者亦必不能
生有形者故谓五阴集聚四大造色生是外道妄
想相摄受计著不实建立而建立非我四大不生
作如是观察觉之谓也僧问临济如何是四种无
相境济曰你一念心疑被地来碍你一念心爱被
水来溺你一念心嗔被火来烧你一念心喜被风
来飘若能如是辨得不被境转处处用境东涌西
没南涌北没中涌边没边涌中没履水如地入地
如水缘何如此为达四大如梦如幻故道流你祗
卷四 第 700a 页 X17-0700.png
今听法者不见你四大能用你四大若如是见得
便乃去住自由临济洞见真谛了达四大如梦如
幻不为四大所碍是真能住如实法中者。】

「复次大慧当说诸阴自性相云何诸阴自性相谓五
阴云何五谓色受想行识彼四阴非色谓受想行识
大慧色者四大及造色各各异相大慧非无色有四
数如虚空譬如虚空过数相离于数而妄想言一虚
空大慧如是阴过数相离于数离性非性离四句数
相者愚夫言说非圣贤也大慧圣者如幻种种色像
离异不异施设又如梦影士夫身离异不异故大慧
圣智趣同阴妄想现(魏云如圣人智修行分别见五阴虚妄唐云不了圣智所行境
故见有诸阴分别现前)是名诸阴自性相汝当除灭灭巳说寂
静法断一切佛刹诸外道见大慧说寂静时法无我
见净及入不动地入不动地巳无量三昧自在及得
意生身得如幻三昧通达究竟力明自在救摄饶益
一切众生犹如大地载育众生菩萨摩诃萨普济众
生亦复如是。」

【通曰因上言五阴集聚四大造色生是外道计著
邪谛四大本自不生前巳明悉五阴亦本非有今
当说之色谓四大及所造色四大外四大也造色
内四大也此诸相各异彼此不相同色若依四大
生者依地水则违火风依火风则违地水四大固
不能生色也非色四蕴无有形相犹如虚空云何
得成四种数相本无四数而名为四蕴者譬如虚
卷四 第 700b 页 X17-0700.png
空超过数相非数之所能尽本离于数非数之所
可及但以虚妄分别言此是虚空但一虚空耳如
是无色四阴亦过于数相离于数相离于有无离
于四句了无数相可得而妄想分别谓此是受此
是想此是行此是识其实本无四阴也此于非数
相中作数相会不达真空理趣乃愚夫言说非圣
贤真谛觉也若圣智观察现前种种色像如幻不
实所谓了达缘生无性其体皆空不于色像上作
一异等见唯依假名施设说诸相如幻耳云何离
异不异如梦中士夫之身又如镜中士夫之影以
为异则体本无二固非异也以为不异则真妄历
然又非不异也故说如幻无别所有如圣人智所
行境界见色如幻亦同非色四阴虚妄分别现耳
若见有诸阴分别现前其何以语智乎故以虚空
例非色四阴但以虚妄立名此非色四阴自性相
也除灭数量即本虚空以非色四阴例色阴但如
幻事唯假施设此色阴自性相也除灭幻境亦本
虚空汝等能离五阴虚妄分别之相当体即是寂
灭既證无生即能说寂静之法所谓寂静者不离
生灭證不生灭非同外道离生灭法而别有所谓
寂静者也故能断一切刹诸外道邪见外道邪见
但得人无我未得法无我固为不净之见今说寂
静法时不但得法无我即有法无我见亦消融清
净入于第八不动地既入八地巳證后得智无量
卷四 第 700c 页 X17-0700.png
三昧自在得意生身随意所往得如幻三昧变现
无穷神通三明十力自在通达究竟以慈悲愿力
饶益众生当救护者救之当摄受者摄之犹如天
地载育万物无不持载无不发育普济众生亦如
是也只为众生为五阴所覆不得出身之路菩萨
照见五阴皆空故能度一切苦厄岂如外道耽寂
灭乐而无济生之心者乎永嘉云明知一念之中
五蕴者谓历历分明即是识阴领纳在心即是受
阴心缘此理即是想阴行用此理即是行阴秽污
真性即是色阴此五阴者举体即是一念一念者
举体即是五阴历历见在一念之中无有主宰即
是人空慧见如幻化即是法空慧如永嘉所言人
空法空暗与此经符宜乎为六祖所重。】

「复次大慧诸外道有四种涅槃云何为四谓性自性
非性涅槃种种相性非性涅槃自相自性非性觉涅
槃诸阴自共相相续流注断涅槃是名诸外道四种
涅槃非我所说法大慧我所说者妄想识灭名为涅
(唐云分别尔燄识涅名为涅槃)。」

【通曰因上言说寂静法断一切佛刹诸外道见故
说诸外道邪见有四种涅槃虽似于寂静非我所
说法也四者云何一自体相涅槃谓诸法自性无
性即冥谛也二种种相有非有涅槃彼计四大种
有巳还灭是以灭相为涅槃也自他相灭犹有觉
存三自觉相性非性涅槃彼计微尘自相而有知
卷四 第 701a 页 X17-0701.png
觉草木为人无知而有知人为草木有知而无知
是以灭觉为涅槃也知觉体灭流注犹存四于诸
阴自共相断并相续流注亦断涅槃五阴各有自
体即是自相同一阴体即是共相八识流转自无
始以来是灭不得者彼谓相续灭流注亦灭是以
灭识为涅槃也如上种种相涅槃但色阴灭耳觉
自相涅槃但想阴灭耳自体性涅槃但受阴灭耳
相续流注断涅槃但行阴灭耳彼见相续识断便
谓无始流注亦断以灭研穷于无尽中发宣尽性
皆妄想分别有涅槃相可得实不出识阴区宇非
我所说真涅槃也我所说真涅槃者即彼种种取
相妄想分别未离乎识者消灭净尽乃名涅槃前
云證自智境界转所依藏识为大涅槃又云一切
识自性习气藏意意识见习转巳我及诸佛说名
涅槃前云转此云灭惟转斯灭惟灭斯转先后一
辙当善会之肃宗问忠国师百年后所需何物师
云与老僧作个无缝塔帝云请师塔样师良久云
会么帝云不会师云吾有付法弟子耽源却谙此
事后帝诏耽源问此意如何源曰湘之南潭之北
中有黄金充一国无影树下合同船琉璃殿上无
知识天童颂云孤迥迥圆陀陀眼力尽处高峨峨
月落潭空夜色重云收山瘦秋容多八卦位正五
行气和身先在里见来么南阳父子兮却似知有
西竺佛祖兮无如奈何了此则知佛所说涅槃相
卷四 第 701b 页 X17-0701.png
矣。】

「大慧白佛言世尊不建立八识耶佛言建立大慧白
佛言若建立者云何离意识非七识佛告大慧彼因
及彼攀缘故七识不生(唐云云何但说意识灭非七识灭佛告大慧以彼为因及
所缘故七识俱生)意识者境界分段计著生习气长养藏识
意俱我我所计著思惟因缘生不坏身相(唐云意识分别境界
起执著时生诸习气长养藏识由是意俱我我所执思量随转无别体相)藏识因攀缘自
心现境界计著心聚生展转相因譬如海浪自心现
境界风吹若生若灭亦如是是故意识灭七识亦灭。」

【通曰佛言妄想识灭名为涅槃语意深远以虚明
融通妄想论则妄想分别但属五识六识以幽隐
罔象妄想论则妄想起灭亦属七识八识八识流
注虽不可灭然转生灭依不生灭即为白净识也
大慧因佛不言转而言灭遂疑八识俱可灭不复
建立耶佛言八识是如来藏是灭不得者故曰建
立若建立者有八识即有七识有七识即有六识
八识固不可灭云何独说离分别意识非离七识
耶佛言以彼八识为因及彼六识为缘故七识传
送其间本无自体生即不生其有也依彼念有则
有其无也依彼念无则无故六识缘灭七识亦灭
非离意识外又离七识也七识何以与藏识意识
俱耶意识者固分别前五分段境界而得名当分
别时即起计著生诸习气长养于藏识中是现行
熏种子七识传送而入意即与八识俱也由是意
卷四 第 701c 页 X17-0701.png
俱便生我执因而计著此是我不离八识主宰此
是我所不离六识境界思量随转由内达外而因
缘生矣因者因八识缘者缘六识是以种子熏现
行而意即与六识俱也内与八识俱外与六识俱
无别体相然有传送影明随六入内外门转谓之
转识亦名七识若以无别体故不立七识之名是
坏相也故曰不坏身相彼藏识何以为因也藏识
即是自心六尘乃自心所现相分也五六七识乃
自心所现见分也因六识攀缘自心所现境界形
相分段即是前五所摄计著不舍熏成种子即是
七识所摄以此积聚于心即是集起名之曰心积
聚多生种子于中不时发生于外由内熏外由外
熏内展转相因而以藏识为主宰故谓八识为因
而六识为缘也譬如海浪然藏识犹海也七识犹
浪也意识奔逸六尘即为境界风所动也故境界
风吹即见海浪生境界风息即见海浪灭是海本
无生灭因风鼓浪而见浪生浪灭藏识亦无生灭
因意识逐境而见意生意灭是故意识灭七识亦
灭此七识灭但就半分依攀缘者而言灭耳若藏
识本自不生故亦不灭七识半分微细依阿赖耶
识者亦自不生不灭前言七识不生此言七识亦
灭互文耳僧问长沙岑曰第六第七识与第八识
毕竟无体云何得名转第八为大圆镜智岑示偈
曰七生依一灭一灭持七生一灭灭亦灭六七永
卷四 第 702a 页 X17-0702.png
无迁长沙谓八识亦灭即是寂灭境界。】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不涅槃性所作及与相妄想尔𦦨识此灭我涅槃
彼因彼攀缘意趣等成身与因者是心为识之所依
如水大流尽波浪则不起如是意识灭种种识不生。」

【通曰外道有四种涅槃皆有涅槃性可得总不离
所作法非无相者我不取涅槃亦不舍作相不如
彼外道所说惟妄想分别境识所谓尔𦦨识者皆
巳灭尽转灭虚妄心證不生灭性此则我所说涅
槃也然外道涅槃至谓相续流注亦断不知七识
可灭而八识不可灭也故彼七识以八识为因以
六识为攀缘而意趣传送出入虽无别体然意趣
转动处即是身相所以与之为因者八识自心是
也是心乃众业所集为诸识之所依止故七识依
之而计著六识依之而分别五识依之而揽境一
切万法皆从此起故名之曰如来藏也如来藏即
是涅槃自体本自不生故亦不灭第由意识揽境
遂生计著念起念灭无顷刻停犹如大海波浪风
不息故浪不息也长行言浪此言波长行止言七
识灭此言种种识不生长行止言境界风此言大
流尽皆有深旨境界风喻六识浪喻七识何以又
言波波者微细浪也无风匝匝之波喻微细所知
愚指尔𦦨识也有海水故招境界风犹有对待在
如水大流尽本自无水何处生浪盖巳转八识为
卷四 第 702b 页 X17-0702.png
白净识转生灭而依不生灭湛入合湛巳至妙湛
不动之地故虽有境界风而浪无自起也如是意
识分别妄想灭即一切识灭何但七识不生而巳
哉种种识不生即亦不灭乃我所说涅槃也若外
道所作及与相尚不离识自性习气其可语真涅
槃乎僧问香严如何是道严曰枯木里龙吟僧云
如何是道中人严云髑髅里眼睛僧举问石霜如
何是枯木里龙吟霜云犹带喜在僧云如何是髑
髅里眼睛霜云犹带识在又问曹山如何是枯木
里龙吟山曰血脉不断僧曰如何是髑髅里眼睛
山曰乾不尽僧曰未审还有得闻者否山曰尽大
地未有一个不闻者僧云未审龙吟是何章句山
曰不知是何章句闻者皆丧山以偈示之曰枯木
龙吟真见道髑髅无识眼初明喜识尽时消息尽
当人那辩浊中清天童拈云王居门里臣不出门
于此悟得喜识俱尽即是涅槃真境界。】

「复次大慧今当说妄想自性分别通相若妄想自性
分别通相善分别汝及馀菩萨摩诃萨离妄想到自
觉圣外道通趣善见觉摄所摄妄想断缘起种种相
妄想自性行不复妄想(魏云远离种种虚妄分别因缘法体相远离巳不复分别
虚妄之相)大慧云何妄想自性分别通相谓言说妄想所
说事妄想相妄想利妄想自性妄想因妄想见妄想
成妄想生妄想不生妄想相续妄想缚不缚妄想自
性分别通相大慧云何言说妄想谓种种妙音歌咏
卷四 第 702c 页 X17-0702.png
美乐计著是名言说妄想。」

【通曰上言妄想识灭名为涅槃然妄想自性差别
相非可一端而尽故详说之唐云令诸菩萨超诸
妄想證圣智境知外道法远离能取所取分别于
依他起种种相中不更取著妄所计相然妄想自
性差别相有十二种一者言说分别二者所说分
别魏云可知三者相四者财魏云义五者自体六
者因七者见八者理魏云建立九曰生十曰不生
十一曰相续魏云和合十二曰缚不缚总不出言
说自性相计著事自性相计著二种而巳妄想属
六识分别意根用事凡夫不离俗谛向五尘计著
妄想外道不离邪见向法尘计著妄想二乘始向
真谛于离尘处计著妄想不悟真如总归于妄此
于言说妄想相独举声尘者举一以例其馀故种
种妙音歌咏之声从口而出者美好音乐从器而
出者闻之于耳著之于心是于言说计著妄想也
玄沙到蒲田县百戏迎之次日问小塘长老昨日
许多喧闹向甚么处去也小塘提起袈裟角沙云
𩕐挑无交涉大沩哲云大沩即不然或有问但鸣
指一下法眼别云昨日有多少喧闹法灯云今日
更好笑天童颂云夜壑藏舟澄源著棹龙鱼未知
水为命折箸不妨聊一搅玄沙师小塘老函盖箭
锋探竿影草潜缩也老龟藏莲游戏也华鳞弄藻
此诸尊宿于喧闹场中发明向上事可谓即妄即
卷四 第 703a 页 X17-0703.png
真。】

「大慧云何所说事妄想谓有所说事自性圣智所知
依彼而生言说妄想是名所说事妄想(魏云谓作是思惟应有前
法实事之相圣人修行知依彼法生于言语如是分别是名可知分别)。」

【通曰言说妄想但于言音美好而生计著然言说
者必有所指之事今弃其言说而于事上计著妄
想谓有所说实事之相一切圣智修行知依彼法
而生言说如所谓菩提涅槃真如佛性第一义谛
出世等法以为实有自性如是分别是名所说事
妄想临济云世出世诸法皆无自性亦无生性但
有空名名字亦空你秪么认他闲名为实大错了
也设有皆是依变之境有个菩提依涅槃依解脱
依三身依境智依菩萨依佛依你向依变国土中
觅甚么物乃至三乘十二分教皆是拭不净故纸
佛是幻化身祖是老比丘你还是娘生巳否你若
求佛即被佛魔摄你若求祖即被祖魔缚你若有
求皆苦不如无事此可为所说事妄想者烱戒。】

「大慧云何相妄想谓即彼所说事如鹿渴想种种计
著而计著谓坚湿煖动相一切性妄想是名相妄想。」

【通曰所谓事妄想者唯于事上计著事有无相边
事亦有有相边事此所云相妄想者即彼所说事
中坚湿煖动四大种相种种计著执为实有如春
时阳𦦨本非水也而渴鹿见之生于水想奔逐贪
著所谓求火光明乐水清净爱风周流观尘成就
卷四 第 703b 页 X17-0703.png
于坚湿煖动一切诸法执有自性但于有相法中
种种计著妄想分别非所计而计非所著而著是
名相妄想也临济云无佛可求无道可成无法可
得外求有相佛与你不相似欲识汝本心非合亦
非离道流真佛无形真道无体真法无相三法混
融和合一处辨既不得唤作忙忙业识众生此可
知著相妄想者真外道邪见也。】

「大慧云何利妄想谓乐种种金银珍宝是名利妄想。」

【通曰世谛凡夫惟贪声等五尘故以金银珍宝为
利真谛二乘惟贪法尘故以圣智所證为宝邪见
外道虽不同于凡夫之贪亦不能如二乘所證宝
非所宝利非所利而总归于妄也僧问云居膺禅
师山河大地从何而有膺曰从妄想有僧曰与某
甲想出一锭金得么膺便休去僧不肯后云门拈
云巳是葛藤不能折合得待伊道想出一锭金得
么拈拄杖便打此正是断妄想利器较休去更利。】

「大慧云何自性妄想谓自性持此如是不异恶见妄
想是名自性妄想(唐云谓以恶见如是分别此自性决定非馀)。」

【通曰自性妄想即妄想自性也盖指六识而言外
道以六识力量最大能持一切法故其妄想分别
于不可执著者妄有执持专念有法自体形相曰
此法如是曰此法不异此非正见分别乃恶见所
噬牢不可破于妄想自性中存我见也故曰自性
妄想玄沙云更有般说昭昭灵灵灵台智性能见
卷四 第 703c 页 X17-0703.png
能闻向五蕴身田中作主宰恁么为善知识大赚
人知么我今问汝若认昭昭灵灵是汝真实为甚
么瞌睡时又不成昭昭灵灵若瞌睡时不是为甚
么有昭昭时还会么这个唤做认贼作子是生死
根本妄想缘气汝欲识根由么我向你道昭昭灵
灵秪因前尘色声香等法而有分别便道此是昭
昭灵灵若无前尘汝此昭昭灵灵同于龟毛兔角
仁者真实在甚么处此可知妄想无自性也彼惟
执有自性故名恶见。】

「大慧云何因妄想谓若因若缘有无分别因相生是
名因妄想。」

【通曰外道妄计一切法皆有生因或计为有因若
缘生或计为无因若缘生于因缘法中分别有无
是谓异因以有无因相能生一切法而生于分别
故曰因妄想昔疏山到沩山懒安处便问承师有
言有句无句如藤倚树忽然树倒藤枯句归何处
沩山呵呵大笑疏山云某甲四千里卖布单来和
尚何得相弄沩唤侍者取钱还这上座遂瞩云向
后有独眼龙为子点破去在后到明招举前话昭
云沩山可谓头正尾正只是不遇知音疏便问树
倒藤枯句归何处昭云更使沩山笑转新疏于言
下有省乃赞沩山元来笑里有刀天童颂云藤枯
树倒问沩山大笑呵呵岂等闲笑里有刀窥得破
言思无路绝机关悟此因缘则彼外道有无分别
卷四 第 704a 页 X17-0704.png
者真可付之一笑。】

「大慧云何见妄想谓有无一异俱不俱恶见外道妄
想计著妄想是名见妄想。」

【通曰外道六大师各持所见总不离有无四句一
异四句断常四句皆于妄法而生计著见其偏而
不见其全见其妄而不见其真故名之曰见妄想
黄檗云凡夫不趣道唯恣六情行六道学道人一
念计生死即落魔道一念起诸见即落外道见有
生趣其灭即落声闻道不见有生唯见有灭即落
缘觉道法本不生今亦不灭不起二见不忻不厌
一切诸法唯是一心然后乃为佛乘也。】

「大慧云何成妄想谓我我所想成决定论是名成妄
(魏云于五蕴中取我我所相说虚妄法)。」

【通曰前百八句成为有几种唐云道理有几种此
成妄想唐云理分别是成之为言虽不可语成自
性亦近于理故彼所计五阴为我四大为我所似
有一定之理成决定论然五阴四大皆虚妄不实
故名之曰成妄想黄檗云学道人莫疑四大为身
四大无我我亦无主故知此身无我亦无主五阴
为心五阴无我亦无主故知此心无我亦无主六
根六尘六识和合生灭亦复如是十八界既空一
切皆空惟有本心荡然清净由黄檗言无我我所
方可成决定论也。】

「大慧云何生妄想谓缘有无性生计著是名生妄想。」
卷四 第 704b 页 X17-0704.png

【通曰外道不了外性非性第于因缘所生法妄计
有无或以为有因生或以为无因生若有若无皆
从缘生妄想计著实有生相可得前于因计因此
于因计生因者其生之始生者其因之成也生从
因缘生灭从因缘灭本无自性于此分别以为性
生真是妄想石霜初在沩山作米头一日筛米次
沩山曰施主物莫抛撒霜曰不抛撒沩于地上舍
得一粒曰汝道不抛撒这个是甚么霜无对沩又
曰莫轻这一粒百千粒从这一粒生霜云百千粒
从这一粒生未审这一粒从甚处生沩呵呵大笑
归方丈沩至晚上堂曰大众米里有虫诸人好看
若究竟得这一粒生处即不名妄想矣。】

「大慧云何不生妄想谓一切性本无生无种因缘生
无因身是名不生妄想(唐云谓计诸法本来不生未有诸缘而先有体不从因起)。」

【通曰凡夫止凭六识用事一向逐境外道建立冥
谛推之不见其始引之不见其终谓一切法本来
不生徒见八万劫来世界众生皆无因自有以无
种故未有诸缘而先有体始生固无因也但依外
因缘法而生有果身其果不从因起是无因身也
因既无种因本不生身既无因果亦不生故谓一
切法本来不生是拨无因果断见外道也所云不
生者执有不生之体在非于生灭法中而见其不
生也故曰不生妄想圜悟引三祖信心铭云执之
失度必入邪路放之自然体无去住若向这里道
卷四 第 704c 页 X17-0704.png
无佛无法又打入鬼窟里去古人谓之解脱深坑
本是善因而招恶果所以道无为无事人犹遭金
锁难也须穷到底始得若向无言处言得行不得
处行得方可有转身一路。】

「大慧云何相续妄想谓彼俱相续如金缕是名相续
妄想(唐云谓此与彼递相系属如针与线)。」

【通曰上言不生妄想是断见此相续妄想是常见
谓彼俱相续如金缕者彼指八识六识即上彼因
彼缘之彼也俱指七识即上意俱之俱也彼与此
递相系属谓七识内依八识外依六识展转相因
如针与线针不离线线不离针传送出入相续不
断此喻于相续识更切如以金为缕缕即金金即
缕相识不断亦是和合之义也故名相续妄想真
歇了禅师问僧琉璃殿上玉女撺梭明甚么边事
曰回互不当机师曰还有断续也无曰古今不曾
间师曰正当不曾间时如何僧珍重便出又同安
敏禅师初参洞山问诸圣以何为命山曰以不间
断师曰还有向上事也无山曰有师曰如何是向
上事曰不从间断师于言下有省是二尊宿深明
相续妙旨故不名妄。】

「大慧云何缚不缚妄想谓缚不缚因缘计著如士夫
方便若缚若解是名缚不缚妄想(唐云谓执因能缚而有所缚如人以
绳方便力故缚巳复解魏云如人方便结绳作结结巳还解)。」

【通曰前十一种妄想属凡夫外道此一种妄想属
卷四 第 705a 页 X17-0705.png
二乘以二乘不达烦恼性空故以烦恼为缚而以
涅槃为脱总不出识阴区宇楞严叙五十种阴魔
而以二乘终之亦是此意缚不缚因缘以十二因
缘论无明缘行乃至老死是缚无明灭尽至老死
灭尽是不缚以四谛论苦集是缚道灭是不缚其
所云缚者有能有所因有能缚而有所缚如人结
绳作结绳者其能缚而结者其所缚也以大梵天
士夫方便力故苦乐二亡结巳还解此但于因缘
法中虚妄计著有若缚者有若解者非真解脱可
比故名缚不缚妄想僧问忠国师如何是解脱师
曰诸法不相到当处解脱曰恁么即断去也师曰
向汝道诸法不相到断甚么又僧问石头如何是
解脱头曰谁缚汝问如何是净土头曰谁垢汝问
如何是涅槃头曰谁将生死与汝若于此等句得
彻即可知真解脱境界。】

「于此妄想自性分别通相一切愚夫计著有无大慧
计著缘起而计著者种种妄想计著自性如幻示现
种种之身凡夫妄想见种种异幻(唐云于缘起中执著种种妄想自性
如依于幻见种种物凡愚分别见异于幻)大慧幻与种种非异非不异若
异者幻非种种因若不异者幻与种种无差别而见
差别是故非异非不异是故大慧汝及馀菩萨摩诃
萨如幻缘起妄想自性异不异有无莫计著。」

【通曰此上妄想自性分别通相总不出于有无二
种不离前境生灭之法愚夫无智妄以为实于中
卷四 第 705b 页 X17-0705.png
计著有无良由不知一切如幻也彼一切有无诸
法乃依他缘起者于依他缘起中偏计有无诸法
执著种种妄想自性是妄想自性依缘起自性而
生如依于幻示现种种之身当缘起时无中生有
与幻无异及缘生种种事物凡夫无智妄想分别
便以无实如见种种之身为异于幻以为实有要
之缘起无性妄想亦无性依他无性偏计亦无性
一切如幻何于种种计著以为实境乎彼凡愚分
别见异于幻者不知幻与种种非异非不异也若
果异者幻即非种种因种种事物应别有因不从
幻出今种种因幻而现故知非异也若果不异者
幻即于种种无差别不应异见然而此是幻此是
种种而见差别故知非不异也汝等菩萨当知缘
起如幻不应于幻出种种作异不异有无妄想计
著斯于外道通趣善见远离能所妄想到自觉圣
智境界矣毗婆尸佛偈曰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
幻出诸形象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尸弃佛偈曰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
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毗舍浮佛偈
曰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
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七佛如来皆谈如幻法
故世尊亹亹言之不厌。】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心缚于境界觉想智随转无所有及胜平等智慧生。」
卷四 第 705c 页 X17-0705.png

【通曰十二妄想中惟缚不缚妄想證偏空理犹存
二见不能得平等智故佛以胜解脱明之彼一切
境界皆自心所现以自心见分缘自心相分贪著
不舍便为所缚而二乘人有觉想智即随彼境界
而生随缚随转一切断灭不为所缚而归于无所
有然非无所有最胜处也为彼灭诸境界而證涅
槃故其解脱为劣惟以自心无所有智洞观一切
本无所有即境界非境界不离一切證无所有方
名最胜无所有也境界本自非有何从为缚既无
所缚何从为脱无缚无脱心境如如一切平等是
之谓正智故曰平等智慧生也彼缚于境者境常
碍心固不得平等不缚于境者心未妄境亦不得
平等惟无所有最胜处心即为境境即为心乃得
称平等智也黄檗云凡夫皆逐境生心心遂忻厌
若欲无境当无其心心妄即境空境空即心灭若
不忘心而但除境境不可除秪益纷扰故万法唯
心心亦不可得复何求哉学般若人不见有一法
可得绝意三乘唯一真实不可證得谓我能證能
得皆增上慢人也法华会上拂衣而去者皆斯类
也故佛言我于菩提实无所得默契而巳黄檗此
语与此偈大旨若合符节。】

「妄想自性有于缘起则无妄想或摄受缘起非妄想
(唐云在妄计是有于缘起则无妄计迷惑取缘起离分别)种种支分生如幻则不
成彼相有种种妄想则不成彼相则是过皆从心缚
卷四 第 706a 页 X17-0706.png
生妄想无所知于缘起妄想此诸妄想性即是彼缘
起妄想有种种于缘起妄想。」

【通曰前四句偈颂缚脱义巳该一篇之大旨此前
八句偈颂能作如幻观者即得解脱次八句偈颂
不能如幻观者即不得解脱为于妄想自性有达
有不达故也妄想何以如幻耶观妄想于遍计则
妄想是有如依藤计蛇观妄想于缘起则妄想是
无如知藤非蛇妄计什以是有为迷惑前境摄受
计著故见其有缘起何以是无为不知他力生离
于分别故见其无惟缘起非妄想则妄想无根故
种种缘生法如十二因缘各有支分皆非真实如
幻人作幻事非是实者虽有所生不成就其有也
何以不成就其有彼缘生之相虽现有种种支分
然属妄想分别妄无自性当体即空故彼相不成
虽生犹不生也相本不成而以如幻观之乃可称
智彼著于相者以为实有如是之法则是无始以
来虚妄之过从心缚境界而生境不缚心而心缚
于境故成其过以妄计者无智不了缘生如幻乃
于缘起法中妄想分别计有计无不知此诸妄想
体即是缘起法缘起离分别妄想亦离分别若知
离分别者即一切无妄想可也彼愚妄想有种种
支分第于缘起法中妄生分别以境为缘以心为
想计著有无一异以境界自缚何由得解脱乎故
缘起非妄想则妄想即是真如于缘起妄想则真
卷四 第 706b 页 X17-0706.png
如翻为名相唯得平等智者可以离此过矣临济
云大德四大色自是无常乃至脾胃肝胆毛发爪
齿唯见诸法空相你一念心歇得处唤作菩提树
你一念心不能歇得处唤作无明树无明无始终
你若念念心歇不得便上他无明树便入六道四
生披毛戴角你若歇得便是清净身界你一念不
生便是上菩提树三界神通变化意生化身法喜
禅悦身光自照思衣罗绮千重思食百味具足更
无横病菩提无住处是故无得者道流大丈夫汉
更疑个什么目前用处更是阿谁把得便用莫著
名字号为玄旨与么见得无嫌底法古人云心随
万境转转处实能幽随流认得性无喜亦无忧道
流如禅宗见解死活循然参学之人大须子细。】

「世谛第一义第三无因生妄想说世谛断则圣境界
譬如修行事于一种种现于彼无种种妄想相如是
譬如种种翳妄想众色现翳无色非色缘起不觉然
譬如鍊真金远离诸垢秽虚空无云翳妄想净亦然
无有妄想性及有彼缘起建立及诽谤悉由妄想坏
妄想若无性而有缘起性无性而有性有性无性生
依因于妄想而得彼缘起相名常相随而生诸妄想
究竟有成就则度诸妄想然后智清净是名第一义。」

【通曰上言无所有及胜平等智慧生所谓平等者
世谛即是第一义第一义即是世谛不断世谛而
真如实际即住其中是之谓第一义也若外道所
卷四 第 706c 页 X17-0706.png
云无所有者但计著无因生第一从冥初生觉第
二从觉生我心第三从我心生色声香味触等不
知缘起根本而究竟归于冥谛以为无因生实出
于二谛之外然凡夫妄想著于尘境说名世谛世
谛相自有非无因生也若断妄想世谛證于寂静
斯则自觉圣智境界圣境界自真亦非无因生也
何以断妄想耶以诸妄想本无性故譬如修行观
想之事若观青时天地万物皆青乃至黄赤白等
皆然于一色法随心转变现种种相然其所现者
由观想成于彼实无种种之相非有而现有故名
之曰妄想相也妄想本非实有何谓依缘起而生
耶譬如翳目人于无色相处妄见有青黄赤白种
种众色显现然翳本无色亦无非色翳与色离而
不觉见妄依之而起缘起亦如是本离妄想而不
觉妄想依之而起是缘起自不觉他力生何以能
生妄也故妄想未断如金杂于矿缘起未断如空
中有云目中有翳皆未得清净若断妄想相者譬
如锻鍊真金而垢秽远离若断缘起相者譬如一
亘晴空云翳不生斯斯妄灭而真现凡情尽而圣
果成矣故妄想净者亦犹乎是净之云者固所以
断之也若见有妄想可断亦未得为净智也然妄
想无性求之于外不见有妄想性可得求之于内
不见有缘起性可得本无妄想缘起何处可断彼
外道建立为有者但于非有计有及诽谤为无者
卷四 第 707a 页 X17-0707.png
但于非无计无以此见坏彼见皆由妄想分别自
异于如实之见苟无妄想而有无异见何自而生
哉彼以无坏有一切断灭若知妄想本无自性而
又谓别有异因实有缘起自性者在妄想为无性
在缘起为有性无法而有法是离因应生法矣有
法从无法生是虚法生实法矣妄想既无性而缘
起安得有性也唯依因于妄想之相而得彼缘起
之相依因于妄想之名而得彼缘起之名是缘起
名相常相随于妄想既以妄想生名相复于名相
生妄想妄想作真则名相亦非真名相非真则缘
起亦非真以缘起依妄想究竟非实不能有所成
就以无性随缘则理不成就以随缘无性则事不
成就也作如是见者不须断妄想而妄想本无不
须断缘起而缘起本无度越诸妄想境界浑成一
真如境界矣彼断世谛妄想者至此然后烦恼障
净而所知障亦净即彼妄想而成正智不离名相
而證如如故名第一义也此證三贤十圣所不敢
望而凡夫外道岂能窥其藩篱耶天台智者道有
人幻离乡年长血气方刚闻父在乡中为恶少年
所欺含恨还乡图雪父耻路人相伴将至父舍忽
逢其仇同伴戏之指为其父归人拜跪鸣抱感泣
同伴笑曰实汝父仇归人欲打手不能举及至见
父亦不感泣此喻无作四谛苦即是灭集即是道
无灭道可修无苦集可断上生经道不修禅定不
卷四 第 707b 页 X17-0707.png
断烦恼佛记此人成佛无疑陈秀玉学士尝问万
松弥勒菩萨为什么不修禅定不断烦恼万松道
真心本净故不修禅定妄想本空故不断烦恼复
问香山大润和尚山曰禅心巳定不须更修断尽
烦恼不须更断复问竹林海巨川川曰本无禅定
烦恼士曰唯此为快耳此诸尊宿语实得此段精
髓。】

「妄想有十二缘起有六种自觉智尔𦦨彼无有差别
五法为真实自性有三种修行分别此不越于如如
众相及缘起彼名起妄想彼诸妄想相从彼缘起生
觉慧善观察无缘无妄想成巳无有性云何妄想觉
(唐云真实中无物云何起分别此下更有四句云圆成若是有此则离有无既巳离有无云何有二性)
妄想自性建立二自性妄想种种现清净圣境界妄
想如画色缘起计妄想若异妄想者则依外道论妄
想说所想因见和合生(唐云以诸妄见故妄计于妄计)离二妄想者
如是则为成。」

【通曰此篇颂十二妄想自性相何为通颂五法三
自性也盖名相妄想正智如如五法本相因故而
妄想缘起圆成三自性本一体故所以一并颂出
上既发明第一义谛了诸妄想皆无自性不断妄
想而證真如此所谓平等智慧也既生此智即名
正智又何境界之不如乎然妄想有十二种曰言
说曰所说事曰相曰利曰自性曰因曰见曰成曰
生曰不生曰相续曰缚不缚妄想若是其差别也
卷四 第 707c 页 X17-0707.png
缘起有六种曰因缘曰所缘缘曰等无间缘曰增
上缘曰分别缘曰待缘缘起若是其差别也妄想
缘起皆谓世谛能断世谛名尔𦦨智能了世谛即
第一义名自觉清净智既得清净智自證真如境
即彼妄想缘起尔𦦨种种更无差别而名相妄想
正智如如同归于真实矣五法既为真实而妄想
自性缘起自性成自性三种亦然修行者观此总
不越于如如也何以三自性不越于如如耶彼五
法中相者当缘起之时即得其相五法中名者因
有此名遂起种种分别既有名相彼诸妄想之相
纷然杂出皆从彼缘起自性而生惟无正智观察
故见有缘起有妄想若以真正觉慧而善观之即
缘起无缘起性可得即妄想无妄想性可得远离
依他遍计浑然一圆成实性矣既以證成自性即
是如如境界真如实际中本无一物本无有性云
何起妄想分别或觉其有或觉其无耶唯圆成实
性远离于有无何处有缘起妄想二法所以建立
缘起妄想二自性者由彼妄想自性妄生分别于
遍计种种者则名之曰妄想自性于依他缘生者
则名之曰缘起自性是二法体皆假名施设因分
别有本自无根故妄想种种现处即是自心所现
即妄即真一切清净斯即自觉圣智境界达妄元
虚即凡心而见佛此名第一义谛不离妄想而證
如如也彼视妄想种种如所画之色虽有分别而
卷四 第 708a 页 X17-0708.png
无实体于彼缘起法中计著妄想不出世俗之见
能了世间皆画本无实性不必别异世谛妄想而
第一义谛自在其中若谓一切非自妄想执著缘
生而言诸法别有异因从微尘自在等生者则堕
于外道邪见论以诸妄见故妄计于所妄计之事
所说种种支分不同此不离遍计执也因见外缘
和合而生诸法遂以作者为生因此不离依他执
也此二皆从妄想建立如麻绳蛇喻遍计如蛇依
他如绳总之皆妄若离此二妄想非蛇也非绳也
但麻耳如是则为成自性成即为真实法无缘起
妄想二自性可得一切如如一切平等故曰自性
有三种不越于如如也僧问黄檗云如今现有种
种妄念何以言无檗云妄本无体即是汝心所起
汝若识心是佛心本无妄那得起心更认于妄汝
若不生心动念自然无妄所以云心生则种种法
生心灭则种种法灭云今正妄念起时佛在何处
檗云汝今觉妄起时觉正是佛可中若无妄念佛
亦无何故如此为汝起心作佛见便谓有佛可成
作众生见谓有众生可度起心动念总是汝见处
若无一切见佛有何处所所以文殊才起佛见便
贬向二铁围山云今正悟时佛在何处檗云问从
何来觉从何起语默动静一切声色尽是佛事何
处觅佛不可更头上安头嘴上加嘴但莫生异见
山是山水是水僧是僧俗是俗山河大地日月星
卷四 第 708b 页 X17-0708.png
辰总不出汝心三千世界都来是汝个自巳何处
有多般此黄檗数语发尽此篇微旨谓楞伽可与
印心益信。】

「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惟愿为说自觉圣
智相及一乘若自觉圣智相及一乘我及馀菩萨善
自觉圣智相及一乘不由于他通达佛法佛告大慧
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大慧白佛言唯然受
教佛告大慧前圣所知转相传授妄想无性菩萨摩
诃萨独一静处自觉观察不由于他离见妄想上上
升进入如来地是名自觉圣智相大慧云何一乘相
谓得一乘道觉我说一乘云何得一乘道觉谓摄所
摄妄想如实处不生妄想是名一乘觉大慧一乘觉
者非馀外道声闻缘觉梵天王等之所能得唯除如
来以是故说名一乘。」

【通曰上言然后智清净是名第一义清净之智即
是自觉圣智也第一义谛即是一乘也大慧必欲
通达其相成就慧身于佛法中不由他悟佛谓前
圣所知转相传授妄想无性只此一语便为秘密
藏所谓自觉圣智者觉此妄想无性之智也所谓
一乘者證此妄想无性之理也岂别有一法与人
耶故行人依诸圣教在寂静处独坐思惟自内智
慧观察诸法不由他悟离分别见觉得妄想无性
性本自离一觉便离不须方便上上升进乃至无
妄可除无见可灭心境如如入如来地是能开示
卷四 第 708c 页 X17-0708.png
悟入佛之知见是名自觉圣智相也若一乘相者
谓如实觉知一乘道故说名一乘何以为一乘觉
耶彼有能取所取分别即二三其心不得名一唯
不分别可取能取境界住如实处即一切法不生
何更生妄想分别诸法乎现前诸法本自寂灭相
一念相应如如不动是名一乘觉也此惟佛与佛
乃能究尽非馀外道声闻缘觉梵天等之所能得
只此一事实无二亦无三故谓之一乘也道安问
司空山本静禅师曰道既假名佛亦妄立十二分
教亦是接物度生一切是妄以何为真静曰为有
妄故将真对妄推穷妄性本空真亦何曾是有故
知真妄总是假名二事对治都无实体穷其根本
一切皆空曰既言一切是妄妄亦同真真妄无殊
复何是物静曰若言何物何物亦妄经云无相似
无比况言语道断如鸟飞空安惭伏净有偈曰推
真真无相穷妄妄无形返观推穷心知心亦假名
会道亦如此到头亦只宁又达性问曰禅师至妙
至微真妄双泯佛道两亡修行性空名相不实世
界如幻一切假名作此解时不可断绝众生善恶
二根净曰善恶二根皆因心有穷心若有根亦非
虚推心既无根因何立经云善不善法从心化生
善恶业缘本无有实复有偈曰善既从心生恶岂
离心有善恶是外缘于心实不有舍恶送何处取
善令谁守伤嗟二见人攀缘两头走若悟本无心
卷四 第 709a 页 X17-0709.png
始悔从前咎前圣所知转相传授妄想无性惟司
空山本净禅师见最彻。】

「大慧白佛言世尊何故说三乘而不说一乘佛告大
慧不自般涅槃法故不说一切声闻缘觉一乘以一
切声闻缘觉如来调伏授寂灭方便而得解脱非自
巳力是故不说一乘复次大慧烦恼障业习气不断
故不说一切声闻缘觉一乘不觉法无我不离分段
(唐云未名不思议变易死)故说三乘大慧彼诸一切起烦恼过
习气断及觉法无我彼一切起烦恼过习气断三昧
乐味著非性无漏界觉(唐云若彼能除一切过习觉法无我是时乃离三昧所醉
于无漏界而得觉悟)觉巳复入出世间上上无漏界满足众具
(唐云修诸功德普使满足)当得如来不思议自在法身。」

【通曰大慧既闻自觉圣智相及一乘相只是觉了
妄想无性心如境如一切平等更无馀乘何故世
尊又说三乘而不说一乘也世尊谓一乘觉者非
声闻缘觉之所能得声闻缘觉耽寂静乐取證涅
槃彼惟自般涅槃法故于一乘之理实难契会如
来以度生为急不自般涅槃法故不为一切声闻
缘觉说一乘也一乘之道不须方便寂灭现前惟
可自悟不由乎他若声闻缘觉但以如来所授寂
静方便之法调伏其心渐得解脱是依教而入非
自巳力虽證涅槃未离功勋若与之语最上一乘
彼有佛衣而去耳故不说一乘不为定性声闻等
说也且彼声闻缘觉所为寂静者但以功力按伏
卷四 第 709b 页 X17-0709.png
烦恼障业烦恼虽断而起烦恼者未断障业虽消
而习气种子未消谬谓巳得涅槃而不更求前进
吾何为彼说一乘哉彼虽得人无我尚未觉法无
我虽离分断死尚未名不思议变易死为法所缚
尚有法我在恶能證不思议自在法身也是故权
说三乘依过去诸佛说初中后善羊鹿等机是说
三乘即所以渐次引入同归一乘也此一乘者人
人固有岂以声闻缘觉而不具哉若彼声闻缘觉
能除一切生起烦恼过习及觉法无我不为三昧
酒所醉虽得三昧乐知其非性于无漏界而得觉
悟彼初迷有漏天作无为解至此无明漏尽悟无
生理故知其非性也既觉悟巳复回向大乘入于
出世间上上无漏界中始也假调伏而得寂静今
则不须调伏而自寂静始也假方便而得解脱今
则不须方便而自解脱一切清静一切圆满修诸
功德普皆满足福足慧足当得如来不思议自在
法身清净本然周遍法界至此止有一乘更无馀
乘故谓说三乘即说一乘可也又何尝不为声闻
缘觉说哉昔法达谒六祖念法华经至方便品祖
曰止此经元来以因缘出世为宗纵说多种譬喻
亦无越于此何者因缘唯一大事一大事即佛知
见也汝慎勿错解经意见他道开示悟入自是佛
之知见我辈无分若作此解乃是谤经毁佛也彼
既是佛巳具知见何用更开汝今当信佛知见者
卷四 第 709c 页 X17-0709.png
只汝自心更无别体盖为一切众生自蔽光明贪
受尘境外缘内贪甘受驱驰便劳从三昧起种种
苦口劝令寝息莫向外求与佛无二故云开佛知
见汝常劳劳执念为功课者何异𣯛牛爱尾也达
曰若然者但得解义不劳诵经耶祖曰经有何过
岂障汝念只为迷悟在人损益由汝听吾偈言心
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诵久不明巳与义作雠家
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
车达再启曰经云诸大声闻乃至菩萨皆尽思度
量不能测于佛智今令凡夫但悟自心便明佛之
知见自非上根未免疑谤又经说三车大牛之车
与白牛车如何区别愿和尚再垂宣说祖曰经意
分明汝自迷背诸三乘人不能测佛智者患在度
量也饶伊尽思共推转加悬远佛本为凡夫说不
为佛说此理若不肯信者从他退席殊不知坐却
白牛车更于门外觅三车况经又明向汝道无二
亦无三汝何不省三车是假为昔时故一乘是实
为今时故只教你去假归实归实之后实亦无名
应知所有珍宝尽属于汝由汝受用更不作父想
亦不作子想亦无用想是名持法华经从劫至劫
手不释卷从昼至夜无不念时也达豪启发以偈
赞曰诵经三千部曹溪一句亡未明出世旨宁歇
累生狂羊鹿牛权设初中后善扬谁知火宅内元
是法中王祖曰汝今后方可为念经僧也此段开
卷四 第 710a 页 X17-0710.png
示乃法华要旨却与此段经文互见。】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诸天及梵乘声闻缘觉乘诸佛如来乘我说此诸乘
乃至有心转诸乘非究竟若彼心灭尽无乘及乘者
无有乘建立我说为一乘引导众生故分别说诸乘
解脱有三种及与法无我烦恼智慧等解脱则远离
譬如海浮木常随波浪转声闻愚亦然相风所飘荡
彼随烦恼灭馀习烦恼愚味著三昧乐安住无漏界
无有究竟趣亦复不退还得诸三昧身乃至劫不觉
譬如昏醉人酒醒然后觉彼觉法亦然得佛无上身。」

【通曰此单颂一乘相而自觉圣智自在其中末句
彼觉法亦然得佛无上身唯有此觉故能證一乘
也何以谓之三乘有诸天及梵乘修世间智者之
所乘也有声闻缘觉乘修出世智者之所乘也有
诸佛如来乘修出世间上上智者之所乘也我说
此三乘未离乎心量有心量即有转变犹是生灭
法故谓诸乘非究竟也若彼心量灭尽无乘及乘
者既无所證之乘亦无能證之人能所双亡即无
有诸乘可以建立虽佛乘亦不建立是之谓非乘
乃我所说为一乘也唯此一乘更无馀乘故名究
竟既唯一乘何以又说三乘为引导众生故使之
渐近宝所权立化城故分别说诸乘有小乘有大
乘有最上乘总不外三种解脱所谓空无相无愿
等法及二种无我法为烦恼障障心心不解脱结
卷四 第 710b 页 X17-0710.png
业受报故说人无我为所知障障慧慧不解脱不
了法空故说法无我若烦恼障智慧障二俱解脱
则凡情圣解荡然一空而心量几乎灭尽矣何生
灭之不远离哉故权说三乘即为说一乘也彼声
闻缘觉乘巳證寂静至不生灭何以谓之有心转
耶为彼但断四住烦恼未断俱生无明譬如海中
浮木常随波浪转浮木虽不动而波浪常动以风
触波以波转木默默常转不自觉知以彼声闻愚
执执有涅槃可證不离浮木岂能免于相风之飘
荡哉为彼所断随烦恼者现起烦恼虽灭馀熏习
种子微细烦恼尚存俱生无明未断执著实我实
法有法可得虽得人无我未得法无我所以味著
三昧之乐安住无漏之界进不能趣究竟之地退
不复还生死之途为三昧所持经劫不觉或二万
劫或六万劫或八万劫定力既消乃复有觉如昏
醉人酒消乃醒彼素以如来调伏之故于无漏界
中忽然悟知住有馀地未为究竟回心即向大乘
此一觉也洞然明白觉法无我复入出世间上上
无漏界圆满众具当如来无上法身吾初谓不为
声闻人说一乘者意在激彼劣解速进宝所斯正
引权归实之密意耳何尝不说一乘哉百丈云夫
学道人若遇种种苦乐称意不称意事心无退屈
不念一切名闻利养衣食不贪一切功德利益不
为世间诸法之所滞碍无亲无爱苦乐平怀粗衣
卷四 第 710c 页 X17-0710.png
遮寒粝食活命兀兀如愚如聋如哑相似稍有相
应分若于心中广学知解求福求智皆是生死于
理无益却被知解境风之所飘溺还归生死海里
佛是无求人求之理乖理是无求理求之即失若
著无求复同于有求若著无为复同于有为故经
云不取于法不取非法不取非非法又云如来所
得法此法无实亦无虚但能一生心如木石相似
不被阴界诸入五欲八风之所飘溺即生死因断
去住自由不为一切有为因果所缚不被有漏所
拘他时还以无自缚为因同事利益以无著心应
一切物以无碍慧解一切缚亦云应病与药此百
丈以无上心印觉悟群迷若于此有觉即得佛无
上身也。】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宗通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