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72b 页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四义疏上
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 译经
支那沙门藕益释智旭 疏义
*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二十九如来自性门。(魏云。法身品第七)文分
为四。初请。二许。三问。四答。
△今初。】
「尔时大慧菩萨白佛言。世尊。唯愿为说三藐三佛陀。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72c 页 X17-0572.png
我及馀菩萨摩诃萨。善于如来自性。自觉觉他。(魏云。
如来应正遍知。惟愿演说自身所證内觉知法。以何等
法。名为法身。我及一切诸菩萨等。善知如来法身之相
自身及他。俱入无疑。○唐云。愿为我说如来应正等觉
自觉性。令我及诸菩萨而得善巧。自悟悟他)。」
【△二许。】
「佛告大慧。恣所欲问。我当为汝随所问说。」
【△三问。】
「大慧白佛言。世尊。如来应供等正觉。为作耶。为不作
耶。(魏云。为作法耶。非作法耶)为事耶。(二俱云果)为因
耶。为相耶。为所相耶。(魏云。为能见耶。为所见耶)为说
耶。为所说耶。为觉耶。为所觉耶。(魏云。为是智耶。智所
觉耶)如是等辞句。为异为不异(魏云。如来法身。为异
耶。为不异耶)。」
【疏曰。梵语多陀阿伽陀。此翻如来。梵语阿罗诃。此
翻应供。梵语三藐三佛陀。此翻等正觉。亦翻正遍
知。乃十号之三也。亦表三德。三德不纵横并别。不
可思议。乃名法身。今问法身。与此作不作等辞句。
为异为不异。意欲如来显出法身离四句故。
○四
答二。初长文。二偈颂。初中三。初总非诸句。二别辨
其义。三结答其问。
△今初。】
「佛告大慧。如来应供等正觉。于如是等辞句。非事。非
因。所以者何。俱有过故(魏云。如来应正遍知法身之
相。如是辞句等。非作法。非不作法。非因。非果。何以故。以
如来应正遍知。惟愿演说自身所證内觉知法。以何等
法。名为法身。我及一切诸菩萨等。善知如来法身之相
自身及他。俱入无疑。○唐云。愿为我说如来应正等觉
自觉性。令我及诸菩萨而得善巧。自悟悟他)。」
【△二许。】
「佛告大慧。恣所欲问。我当为汝随所问说。」
【△三问。】
「大慧白佛言。世尊。如来应供等正觉。为作耶。为不作
耶。(魏云。为作法耶。非作法耶)为事耶。(二俱云果)为因
耶。为相耶。为所相耶。(魏云。为能见耶。为所见耶)为说
耶。为所说耶。为觉耶。为所觉耶。(魏云。为是智耶。智所
觉耶)如是等辞句。为异为不异(魏云。如来法身。为异
耶。为不异耶)。」
【疏曰。梵语多陀阿伽陀。此翻如来。梵语阿罗诃。此
翻应供。梵语三藐三佛陀。此翻等正觉。亦翻正遍
知。乃十号之三也。亦表三德。三德不纵横并别。不
可思议。乃名法身。今问法身。与此作不作等辞句。
为异为不异。意欲如来显出法身离四句故。
○四
答二。初长文。二偈颂。初中三。初总非诸句。二别辨
其义。三结答其问。
△今初。】
「佛告大慧。如来应供等正觉。于如是等辞句。非事。非
因。所以者何。俱有过故(魏云。如来应正遍知法身之
相。如是辞句等。非作法。非不作法。非因。非果。何以故。以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73a 页 X17-0573.png
二边有过故。○唐云。如来应正等觉非作。非非作。非果。
非因。非相。非所相。非说。非所说。非觉。非所觉。何以故。俱
有过故)。」
【○二别辨其义五。初约事因辨。二约无我等义辨。
三约阴界入辨。四约解脱辨。五约智及尔𦦨辨。
△
今初。】
「大慧。若如来是事者。或作或无常。无常故。一切事应
是如来。(唐云。若如来是作。则是无常。若是无常。一切作
法应是如来)我及诸佛。皆所不欲。(魏云。不许此法。○
唐云。皆不忍可)若非所作者。无所得故。方便则空。同
于兔角。槃大之子。以无所有故。(唐云。若非作法。则无
体性。所修方便。悉空无益。同于兔角石女子。非作因
成故)大慧。若无事无因者。(唐云。若非因非果)则非有
非无。若非有非无。则出于四句。四句者。是世间言说。
若出四句者。则不堕四句。不堕四句故。智者所取。一
切如来句义亦如是。慧者当知。」
【疏曰。先明是作非作之过。后明非因非果之理也。
能作为因。所作为果。果体名事。事名为有。有则无
常。非作名无。无同兔角及石女子。如来法身。岂如
是哉。全性起修。故非无作。全修在性。故非所作。大
乘因者诸法实相。故因即非因。大乘果者诸法实
相。故果即非果。非因非果。故非有。而因而果。故非
无。不相违。故非亦有亦无。离戏论。故非非有非无。
超过四句。名之为出。以四句说之而不犯过。名为
非因。非相。非所相。非说。非所说。非觉。非所觉。何以故。俱
有过故)。」
【○二别辨其义五。初约事因辨。二约无我等义辨。
三约阴界入辨。四约解脱辨。五约智及尔𦦨辨。
△
今初。】
「大慧。若如来是事者。或作或无常。无常故。一切事应
是如来。(唐云。若如来是作。则是无常。若是无常。一切作
法应是如来)我及诸佛。皆所不欲。(魏云。不许此法。○
唐云。皆不忍可)若非所作者。无所得故。方便则空。同
于兔角。槃大之子。以无所有故。(唐云。若非作法。则无
体性。所修方便。悉空无益。同于兔角石女子。非作因
成故)大慧。若无事无因者。(唐云。若非因非果)则非有
非无。若非有非无。则出于四句。四句者。是世间言说。
若出四句者。则不堕四句。不堕四句故。智者所取。一
切如来句义亦如是。慧者当知。」
【疏曰。先明是作非作之过。后明非因非果之理也。
能作为因。所作为果。果体名事。事名为有。有则无
常。非作名无。无同兔角及石女子。如来法身。岂如
是哉。全性起修。故非无作。全修在性。故非所作。大
乘因者诸法实相。故因即非因。大乘果者诸法实
相。故果即非果。非因非果。故非有。而因而果。故非
无。不相违。故非亦有亦无。离戏论。故非非有非无。
超过四句。名之为出。以四句说之而不犯过。名为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73b 页 X17-0573.png
不堕。此乃如来法身句义。有智慧者所当知也。
△
二约无我等义辨。】
「如我所说。一切法无我。当知此义。无我性是无我。(唐
云。以诸法中无有我性。故说无我)一切法有自性。(唐
云。非是无有诸法自性)无他性。如牛马。(魏云。一切诸
法。自身为有。他身为无。如似牛马)大慧。譬如非牛。马
性。非马。牛性(唐云。譬如牛无马性。马无牛性)其实非
有非无。彼非无自性。如是大慧。一切诸法。非无自相
有自相。但非无我愚夫之所能知。(唐云。无有自相。而
非有即有。非诸凡愚之所能知。○魏云。愚痴凡夫。不知
诸法无我体相)以妄想故。(唐云。何故不知。以分别故)
如是一切法空。(一切法)无生。(一切法)无自性。(魏云。无
体相)当如是知。」
【疏曰。如来常言一切法无我者。正以如来藏性不
变随缘。举体成一切法。故一切法随缘不变。当体
即如来藏。不可唤作实我实法。故说无我。非是无
有如来藏性以为诸法之自性也。但只有此如来
藏性。更无他性。譬如牛只有牛性。更无马性。马只
有马性。更无牛性。约牛则马性非有。牛性非无。约
马。则牛性非有。马性非无。而彼非无自性也。一切
诸法。当知亦尔。非无如来藏之自相。非有我法之
自相。但一切愚夫。由妄想分别。故不知无我如来
藏耳。如是常言一切法空。当知如来藏不空也。常
言一切法无生。当知如来藏无不生也。常言一切
△
二约无我等义辨。】
「如我所说。一切法无我。当知此义。无我性是无我。(唐
云。以诸法中无有我性。故说无我)一切法有自性。(唐
云。非是无有诸法自性)无他性。如牛马。(魏云。一切诸
法。自身为有。他身为无。如似牛马)大慧。譬如非牛。马
性。非马。牛性(唐云。譬如牛无马性。马无牛性)其实非
有非无。彼非无自性。如是大慧。一切诸法。非无自相
有自相。但非无我愚夫之所能知。(唐云。无有自相。而
非有即有。非诸凡愚之所能知。○魏云。愚痴凡夫。不知
诸法无我体相)以妄想故。(唐云。何故不知。以分别故)
如是一切法空。(一切法)无生。(一切法)无自性。(魏云。无
体相)当如是知。」
【疏曰。如来常言一切法无我者。正以如来藏性不
变随缘。举体成一切法。故一切法随缘不变。当体
即如来藏。不可唤作实我实法。故说无我。非是无
有如来藏性以为诸法之自性也。但只有此如来
藏性。更无他性。譬如牛只有牛性。更无马性。马只
有马性。更无牛性。约牛则马性非有。牛性非无。约
马。则牛性非有。马性非无。而彼非无自性也。一切
诸法。当知亦尔。非无如来藏之自相。非有我法之
自相。但一切愚夫。由妄想分别。故不知无我如来
藏耳。如是常言一切法空。当知如来藏不空也。常
言一切法无生。当知如来藏无不生也。常言一切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73c 页 X17-0573.png
法无自性。当知如来藏非无自性也。
△三约阴界
入辨。】
「如是如来与阴。非异非不异。(魏云。如来法身。亦复如
是。于五阴中。非一非异)若不异阴者。应是无常。(魏更
云。以五阴是所作法故。○唐更云。五蕴诸法是所作故)
若异者。方便则空。(二译皆无此句)若二者。应有异。如
牛角。(唐云。若异者。如牛二角。有异不异)相似故不异。
长短差别故有异。一切法亦如是。大慧。如牛右角异
左角。左角异右角。如是长短种种色各各异。(唐云。长
短不同。色相各别)大慧。如来于阴界入。非异非不异。」
【疏曰。此以人法对辨。而明非异非不异。超出四句。
不堕四句也。如来者。假名人也。五阴者。色心法也。
若谓如来与五阴定一。则五阴有为生灭。如来亦
应有为生灭。固不可也。若谓如来与五阴定异。则
如来必无五阴色心。相好智慧皆不可得。僧祗方
便岂不唐捐。亦不可也。且如来五阴果若二者。则
应如牛二角。然牛二角。亦且有异不异。不可言其
定异。况如来与五阴乎。意显五阴展转相辨。巳自
有异不异。况如来与五阴。可令一向异。一向不异
乎。言一切法亦如是者。且如五阴。同名阴。故不异。
色非受等。受非想等。故有异。十八界。同名界。故不
异。根非尘等。尘非识等。故有异。十二入。同名入。故
不异。眼非耳等。色非声等。故有异也。
△四约解脱
辨。】
△三约阴界
入辨。】
「如是如来与阴。非异非不异。(魏云。如来法身。亦复如
是。于五阴中。非一非异)若不异阴者。应是无常。(魏更
云。以五阴是所作法故。○唐更云。五蕴诸法是所作故)
若异者。方便则空。(二译皆无此句)若二者。应有异。如
牛角。(唐云。若异者。如牛二角。有异不异)相似故不异。
长短差别故有异。一切法亦如是。大慧。如牛右角异
左角。左角异右角。如是长短种种色各各异。(唐云。长
短不同。色相各别)大慧。如来于阴界入。非异非不异。」
【疏曰。此以人法对辨。而明非异非不异。超出四句。
不堕四句也。如来者。假名人也。五阴者。色心法也。
若谓如来与五阴定一。则五阴有为生灭。如来亦
应有为生灭。固不可也。若谓如来与五阴定异。则
如来必无五阴色心。相好智慧皆不可得。僧祗方
便岂不唐捐。亦不可也。且如来五阴果若二者。则
应如牛二角。然牛二角。亦且有异不异。不可言其
定异。况如来与五阴乎。意显五阴展转相辨。巳自
有异不异。况如来与五阴。可令一向异。一向不异
乎。言一切法亦如是者。且如五阴。同名阴。故不异。
色非受等。受非想等。故有异。十八界。同名界。故不
异。根非尘等。尘非识等。故有异。十二入。同名入。故
不异。眼非耳等。色非声等。故有异也。
△四约解脱
辨。】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74a 页 X17-0574.png
「如是如来解脱。非异非不异。如是如来以解脱名说。
(魏云。如是依解脱故。说名如来法身之相)若如来异
解脱者。应色相成。色相成故。应无常。(魏云。则同色相。
则是无常。○唐云。色相相应。即是无常)若不异者。修
行者得相应无分别。而修行者见分别。(魏云。则无能
證所證差别。而修行者则见能證及于所證。○唐云。修
行者见应无差别。然有差别)是故非异非不异。」
【疏曰。如来为能證。解脱为所證。能所无性。故非异。
能所宛然。故非不异。言修行见有差别。凡有二义。
一即能證所證不二而二义。二即就所證中。有偏
圆分满之不同。如十地證十真如。及金刚般若。所
谓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也。
△五约智
及尔𦦨辨。】
「如是智及尔𦦨。(魏云。知于可知境界。○唐云。智与所
知)非异非不异。大慧。智及尔𦦨非异非不异者。非常
非无常。非作非所作。非有为非无为。非觉非所觉。非
相非所相。非阴非异阴。非说非所说。非一非。异非俱
非不俱。」
【疏曰。若凡若圣诸心心所见分。皆名为智。若凡若
圣诸心心所相分。皆名尔𦦨。此则收一切法无不
尽也。同以自證为体。故非异。施设二分差别。故非
不异。既本非异不异。则亦本非常与无常。作与所
作。乃至本非俱与不俱。是一切法。本皆离四句也。】
「非一非异非俱非不俱故。悉离一切量。(唐云。以是义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74b 页 X17-0574.png
故。超一切量)离一切量。则无言说。(魏云。但有其名。○
唐云。唯有言说)无言说。则无生。(魏云。若但有名。彼法
不生。○唐云。唯有言说故。则无有生)无生。则无灭。无
灭。则寂灭。(魏云。以不灭故。彼法则如虚空平等。○唐
云。无有灭故。则如虚空)寂灭。则自性涅槃。自性涅槃。
则无事无因。无事无因。则无攀缘。无攀缘。则出过一
切虚伪。出过一切虚伪。则是如来。(魏云。虚空非因非
果。若法非因非果者。彼法则为不可观察。不可观察者。
彼法过诸一切戏论。若过一切诸戏论者。名如来法身)
如来则是三藐三佛陀(唐云。如来即是正等觉体)。」
【疏曰。一切诸法既离四句。则皆超一切量。但有名
言。即非名言。无生无灭。犹如虚空。非果非因。心行
处灭。言语道断。故曰。一切诸法。无非佛法。墙壁瓦
砾。皆是如来清净法身也。岂可以作非作等词句
辨之耶。二别辨其义竟。
△三结答其问。】
「大慧。是名三藐三佛陀佛陀。大慧。三藐三佛陀佛陀
者。离一切根量(魏云。以过一切诸根境界故。○唐云。
永离一切诸根境界)。」
【疏曰。重言佛陀者。意明正遍知觉之觉体也。众生
迷此觉体。举体幻成诸根境界。所谓不变随于染
缘也。如来悟此诸根境界。随缘不变。当体即是觉
体。不可局以诸根境界。是故于中一为无量。无量
为一。根为能照。亦为所照。境为所照。亦为能照。所
谓不变随于净缘也。初长文竟。
△二偈颂。】
唐云。唯有言说)无言说。则无生。(魏云。若但有名。彼法
不生。○唐云。唯有言说故。则无有生)无生。则无灭。无
灭。则寂灭。(魏云。以不灭故。彼法则如虚空平等。○唐
云。无有灭故。则如虚空)寂灭。则自性涅槃。自性涅槃。
则无事无因。无事无因。则无攀缘。无攀缘。则出过一
切虚伪。出过一切虚伪。则是如来。(魏云。虚空非因非
果。若法非因非果者。彼法则为不可观察。不可观察者。
彼法过诸一切戏论。若过一切诸戏论者。名如来法身)
如来则是三藐三佛陀(唐云。如来即是正等觉体)。」
【疏曰。一切诸法既离四句。则皆超一切量。但有名
言。即非名言。无生无灭。犹如虚空。非果非因。心行
处灭。言语道断。故曰。一切诸法。无非佛法。墙壁瓦
砾。皆是如来清净法身也。岂可以作非作等词句
辨之耶。二别辨其义竟。
△三结答其问。】
「大慧。是名三藐三佛陀佛陀。大慧。三藐三佛陀佛陀
者。离一切根量(魏云。以过一切诸根境界故。○唐云。
永离一切诸根境界)。」
【疏曰。重言佛陀者。意明正遍知觉之觉体也。众生
迷此觉体。举体幻成诸根境界。所谓不变随于染
缘也。如来悟此诸根境界。随缘不变。当体即是觉
体。不可局以诸根境界。是故于中一为无量。无量
为一。根为能照。亦为所照。境为所照。亦为能照。所
谓不变随于净缘也。初长文竟。
△二偈颂。】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74c 页 X17-0574.png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悉离诸根量。无事
亦无因。(魏云。离诸法及根。非果亦非因)巳离觉所觉。
亦离相所相。阴缘等正觉。一异莫能见。亦无有见者。
云何而分别。非作非不作。非事亦非因。非阴非在阴。
亦非有馀杂。(魏云。非阴非离阴。亦不在馀处。○唐云。
非蕴非不蕴。亦不离馀物)亦非有诸性。如彼妄想见。
(唐云。非有一法体。如彼分别见)当知亦非无。此法法
亦尔。(唐云。亦复非是无。诸法性如是)以有故有无。以
无故有有。(唐云。待有故成无。待无故成有)若无不应
受。若有不应想。(魏云。是故不说无。亦不得说有。○唐
云。无既不可取。有亦不应说)或于我非我。言说量留
连(唐云。不了我无我。但著于语言)沈溺于二边。自坏
坏世间。解脱一切过。正观察我通。(唐云。若能见此法。
则离一切过)是名为正观。不毁大导师。」
【疏曰。初一偈。颂前总非诸句。次二偈。超颂约阴等
辨。次二偈。追颂约无我辨。次一偈。诃迷者之失。后
一偈。赞悟者之得也。非阴者。非与阴一也。非在阴
者。非与阴异也。亦非有馀杂者。当体法界。法界无
外。故非有馀。法界无馀。故非有杂也。馀对二译可
解。第二十九如来自性门竟。
○第三十不生不灭
门二。初正明不生不灭义。二约外道以辨差别。初
中三。初因问略答。二重问许宣。三正为广答。
△今
初。】
「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说。修多罗摄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75a 页 X17-0575.png
受不生不灭。又世尊说。不生不灭。是如来异名。云何
世尊。为无性故说不生不灭。为是如来异名。(唐云。不
生不灭。此则无法。云何说是如来异名)佛告大慧。我
说一切法。不生不灭。有无品不现。(魏问云。而佛如来
常说诸法不生不灭。以离建立有无法故。○唐问云。如
世尊说。一切诸法不生不灭。当知此则堕有无见)。」
【疏曰。寻常修多罗中。每言诸法如幻如梦。本无生
灭。则不生不灭。乃诸法无性义耳。而又云是如来
异名。故疑而问之也。今之略答。据二译乃是问辞。
而旨各有异。魏以如来常说不生不灭。本离建立
有无法故。不应指为如来异名。唐以若说不生不
灭为无性。仍堕无见。若说不生不灭为如来异名。
仍堕有见。宋则答以不生不灭。本超有无。故虽显
无性而非无。虽是如来异名而非非有。
△二重问
许宣。】
「大慧白佛言。世尊。若一切法不生者。则摄受法不可
得。(魏云。此不得言一切法)一切法不生故。(唐云。若法
不生。则不可取。无有少法。谁是如来)若名字中有法
者。惟愿为说(魏云。若依馀法有此名者。世尊应为我
说)。」
【疏曰。一切法既不生矣。安有一切法可取。既无法
可取。何得是如来异名。若是如来异名。名下必应
有义。毕竟指何法义。名为不生不灭耶。】
「佛告大慧。善哉善哉。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
世尊。为无性故说不生不灭。为是如来异名。(唐云。不
生不灭。此则无法。云何说是如来异名)佛告大慧。我
说一切法。不生不灭。有无品不现。(魏问云。而佛如来
常说诸法不生不灭。以离建立有无法故。○唐问云。如
世尊说。一切诸法不生不灭。当知此则堕有无见)。」
【疏曰。寻常修多罗中。每言诸法如幻如梦。本无生
灭。则不生不灭。乃诸法无性义耳。而又云是如来
异名。故疑而问之也。今之略答。据二译乃是问辞。
而旨各有异。魏以如来常说不生不灭。本离建立
有无法故。不应指为如来异名。唐以若说不生不
灭为无性。仍堕无见。若说不生不灭为如来异名。
仍堕有见。宋则答以不生不灭。本超有无。故虽显
无性而非无。虽是如来异名而非非有。
△二重问
许宣。】
「大慧白佛言。世尊。若一切法不生者。则摄受法不可
得。(魏云。此不得言一切法)一切法不生故。(唐云。若法
不生。则不可取。无有少法。谁是如来)若名字中有法
者。惟愿为说(魏云。若依馀法有此名者。世尊应为我
说)。」
【疏曰。一切法既不生矣。安有一切法可取。既无法
可取。何得是如来异名。若是如来异名。名下必应
有义。毕竟指何法义。名为不生不灭耶。】
「佛告大慧。善哉善哉。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75b 页 X17-0575.png
分别解说。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
【二重问许宣竟。
○三正为广答三。初直明所说离
过。二广显如来异名。三详辨言义差别。
△今初。】
「佛告大慧。我说如来。非无性。亦非不生不灭摄一切
法。亦非待缘故不生不灭。亦非无义。(魏云。如来法身。
非是无物。亦非一切法不生不灭。亦不得言依因缘有。
亦非。虚妄说不生不灭。○唐云。我说如来。非是无法。亦
非摄取不生不灭。亦不待缘。亦非无义)大慧。我说意
生法身如来名号。彼不生者。一切外道声闻缘觉七
住菩萨。非其境界。(魏云。我常说言不生不灭者。名意
生身如来法身。非诸外道声闻辟支佛境界故。住七地
菩萨。亦非境界。○唐云。我说无生。即是意生法身别异
之名。一切外道声闻独觉七地菩萨。不了其义)大慧。
彼不生即如来异名。」
【疏曰。如来非无性。破其以无性为不生不灭也。亦
非不生不灭摄一切法。破其摄受法不可得也。亦
不待缘。破其名字中别有法也。亦非无义。破其转
计有名无义也。此中非不生不灭摄一切法句。意
稍难解。今当释之。盖一切法。生本不生。灭本不灭。
所谓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不可得。即
是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妙真如性。即是如来法身
异名。非谓果有一切诸法。而更以不生不灭摄取
之也。夫无性故言不生不灭者。因缘即空意也。意
生身名不生不灭者。即假意也。法身名不生不灭
【二重问许宣竟。
○三正为广答三。初直明所说离
过。二广显如来异名。三详辨言义差别。
△今初。】
「佛告大慧。我说如来。非无性。亦非不生不灭摄一切
法。亦非待缘故不生不灭。亦非无义。(魏云。如来法身。
非是无物。亦非一切法不生不灭。亦不得言依因缘有。
亦非。虚妄说不生不灭。○唐云。我说如来。非是无法。亦
非摄取不生不灭。亦不待缘。亦非无义)大慧。我说意
生法身如来名号。彼不生者。一切外道声闻缘觉七
住菩萨。非其境界。(魏云。我常说言不生不灭者。名意
生身如来法身。非诸外道声闻辟支佛境界故。住七地
菩萨。亦非境界。○唐云。我说无生。即是意生法身别异
之名。一切外道声闻独觉七地菩萨。不了其义)大慧。
彼不生即如来异名。」
【疏曰。如来非无性。破其以无性为不生不灭也。亦
非不生不灭摄一切法。破其摄受法不可得也。亦
不待缘。破其名字中别有法也。亦非无义。破其转
计有名无义也。此中非不生不灭摄一切法句。意
稍难解。今当释之。盖一切法。生本不生。灭本不灭。
所谓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不可得。即
是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妙真如性。即是如来法身
异名。非谓果有一切诸法。而更以不生不灭摄取
之也。夫无性故言不生不灭者。因缘即空意也。意
生身名不生不灭者。即假意也。法身名不生不灭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75c 页 X17-0575.png
者。即中意也。意生身虽有三相。乃相似三观所成。
未證中故。束之为假。法身虽具三德。乃分證圆融
之体。体不二故。束之为中。一切外道。未知即空。安
知假中。声闻缘觉及通教七地菩萨。虽知于空。未
见不空。故亦非其境界也。言七住者。约最钝根。须
至八地。方能受接故也。
○二广显如来异名三。初
举譬。二示法。三帖合。
△今初。】
「大慧。譬如因陀罗释迦。不兰陀罗。如是等诸物。一一
各有多名。(魏云。譬如释提桓因。帝释。王。不兰陀罗。手。
抓。身体。地。浮弥。虚空。无碍。如是等种种名号。名异义一。
○唐云。譬如帝释。地及虚空。乃至手足。随一一物。各有
多名)亦非多名而有多性。(二皆作体)亦非无自性(唐
云。亦非无体)。」
【疏曰。如天帝释。有千名字。又如手亦名抓。身亦名
体。地亦名为浮弥。虚空亦名无碍。世间一物有多
名者。不可胜举。其名虽多。其体非多。亦非无体。当
知如来法身。亦如是也。
△二示法。】
「如是大慧。我于此娑呵世界。有三阿僧祗百千名号。」
【疏曰。娑呵。亦云索诃。亦云娑婆。此翻堪忍。乃释迦
如来所统三千大千世界之总名也。在世界种第
十三佛刹微尘数重。有十三佛刹微尘数世界所
共围绕。具如华严经中所明。其中众生。忍诸烦恼。
忍作诸业。忍受众苦。故名堪忍。又佛菩萨以大忍
力度脱众生。故名堪忍也。阿僧祗。此翻无数。】
未證中故。束之为假。法身虽具三德。乃分證圆融
之体。体不二故。束之为中。一切外道。未知即空。安
知假中。声闻缘觉及通教七地菩萨。虽知于空。未
见不空。故亦非其境界也。言七住者。约最钝根。须
至八地。方能受接故也。
○二广显如来异名三。初
举譬。二示法。三帖合。
△今初。】
「大慧。譬如因陀罗释迦。不兰陀罗。如是等诸物。一一
各有多名。(魏云。譬如释提桓因。帝释。王。不兰陀罗。手。
抓。身体。地。浮弥。虚空。无碍。如是等种种名号。名异义一。
○唐云。譬如帝释。地及虚空。乃至手足。随一一物。各有
多名)亦非多名而有多性。(二皆作体)亦非无自性(唐
云。亦非无体)。」
【疏曰。如天帝释。有千名字。又如手亦名抓。身亦名
体。地亦名为浮弥。虚空亦名无碍。世间一物有多
名者。不可胜举。其名虽多。其体非多。亦非无体。当
知如来法身。亦如是也。
△二示法。】
「如是大慧。我于此娑呵世界。有三阿僧祗百千名号。」
【疏曰。娑呵。亦云索诃。亦云娑婆。此翻堪忍。乃释迦
如来所统三千大千世界之总名也。在世界种第
十三佛刹微尘数重。有十三佛刹微尘数世界所
共围绕。具如华严经中所明。其中众生。忍诸烦恼。
忍作诸业。忍受众苦。故名堪忍。又佛菩萨以大忍
力度脱众生。故名堪忍也。阿僧祗。此翻无数。】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76a 页 X17-0576.png
「愚夫悉闻。各说我名。而不解我如来异名。(唐云。诸凡
愚人。虽闻虽说。而不知是如来异名)大慧。或有众生。
知我如来者。有知一切智者。有知佛者。有知救世者。
有知自觉者。有知导师者。有知广导者。有知一切导
者。有知仙人者。有知梵者。有知毗纽者。(此云大力)有
知自在者。有知胜者。有知迦毗罗者。(城名。佛生彼城。
因名迦毗罗仙)有知真实边者。有知月者。有知日者。
有知主者。有知无生者。有知无灭者。有知空者。有知
如如者。有知谛者。有知实际者。有知法性者。有知涅
槃者。有知常者。有知平等者。有知不二者。有知无相
者。有知解脱者。有知道者。有知意生者。」
【疏曰。此略举三十三名。以例其馀也。魏有四十六
名。唐有五十名。并可例思。不烦广解。】
「大慧。如是等三阿僧祗百千名号。不增不减。此及馀
世界。皆悉知我如水中月。不出不入。(唐云。于此及馀
诸世界中。有能知我如水中月。不入不出)彼诸愚夫
不能知我。堕二边故。(唐云。但诸凡愚。心没二边。不能
解了)。」
【疏曰。不增不减者。一切名字性。即一名字性。故不
增。一名字性即一切名字性。故不减也。法身住毕
竟空。譬如满月。随诸众生心水清净。则现其影。此
所现影。不离如来法身。故不出。不离众生心水。故
不入。不出不入。即是非有非无。彼诸愚夫。或计心
外有佛。或计佛无体相。故不能知法身不生不灭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76b 页 X17-0576.png
义也。】
「然悉恭敬供养于我。而不善解知辞句义趣。不分别
名。不解自通。计著种种言说章句。于不生不灭作无
性想(魏云。而不善解名字句义。取差别相。不能自知。执
著名字故。虚妄分别不生不灭。名为无法。○唐云。而不
善解名字句义。执著言教。昧于实。真谓无生无灭。是无
体性)。」
【疏曰。然悉恭敬供养于我者。释成虽闻虽说也。而
不善解者。等释成不知是如来异名也。不分别名
者。不能了别名所诠义也。不解自通者。不知法身
人人本具。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也。二示法竟。
△三
帖合。】
「不知如来名号差别。如因陀罗释迦不兰陀罗。不解
自通。会归终极。于一切法。随说计著(魏云。以不能决
定名号真实。随顺名字音声取法亦复如是。○唐云。以
信言教。昧于真实。于一切法。如言取义)。」
【疏曰。若知本有法身。与佛平等。则言言见谛。字字
归宗。乃为会归终极。所谓决定名号之真实义也。
由其不知一切名号。唯以诠显法身为所归极。故
闻不生不灭。便作无性计著。如闻不兰陀罗。便谓
非帝释耳。二广显如来异名竟。
○三详辨言义差
别五。初破痴计。二显善说。三劝依义。四诫随说计
著。五劝亲近多闻。
△今初。】
「大慧。彼诸痴人。作如是言。义如言说。义说无异。所以
「然悉恭敬供养于我。而不善解知辞句义趣。不分别
名。不解自通。计著种种言说章句。于不生不灭作无
性想(魏云。而不善解名字句义。取差别相。不能自知。执
著名字故。虚妄分别不生不灭。名为无法。○唐云。而不
善解名字句义。执著言教。昧于实。真谓无生无灭。是无
体性)。」
【疏曰。然悉恭敬供养于我者。释成虽闻虽说也。而
不善解者。等释成不知是如来异名也。不分别名
者。不能了别名所诠义也。不解自通者。不知法身
人人本具。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也。二示法竟。
△三
帖合。】
「不知如来名号差别。如因陀罗释迦不兰陀罗。不解
自通。会归终极。于一切法。随说计著(魏云。以不能决
定名号真实。随顺名字音声取法亦复如是。○唐云。以
信言教。昧于真实。于一切法。如言取义)。」
【疏曰。若知本有法身。与佛平等。则言言见谛。字字
归宗。乃为会归终极。所谓决定名号之真实义也。
由其不知一切名号。唯以诠显法身为所归极。故
闻不生不灭。便作无性计著。如闻不兰陀罗。便谓
非帝释耳。二广显如来异名竟。
○三详辨言义差
别五。初破痴计。二显善说。三劝依义。四诫随说计
著。五劝亲近多闻。
△今初。】
「大慧。彼诸痴人。作如是言。义如言说。义说无异。所以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76c 页 X17-0576.png
者何。谓义无身故。(魏云。以义无体相故)言说之外。更
无馀义。惟止言说。(唐云。是人不了言音自性。谓言即
义。无别义体)大慧。彼恶烧智。(魏云。彼愚痴人。○唐云。
彼人愚痴)不知言说自性。不知言说生灭。义不生灭。
大慧。一切言说。堕于文字。义则不堕。离性非性故。无
受生。亦无身(二俱云。离有离无故。无生无体故)。」
【疏云。言说音声。乍生乍灭。耳识可得而闻。意识可
得而缘。故痴人计以为有。法身实义。非有非无。不
生不灭。不堕分别妄识境界。故痴人计以为无。不
知无生则无所不生。无体则无所不体也。
○二显
善说又二。初明说即不说。二明无说而说。
△今初。】
「大慧。如来不说堕文字法。文字有无不可得故。除不
堕文字。(唐云。唯除不堕于文字者。○魏云。如来说法。
依自声说。不见诸字是有无故。不著名字)大慧。若有
说言。如来说堕文字法者。此则妄说。(魏云。若人执著
名字说者。彼人不名善说法者。○唐云。若人说法堕文
字者。是虚诳说)法离文字故。(唐云。诸法自性离文字
故)是故大慧。我等诸佛及诸菩萨。不说一字。不答一
字。所以者何。法离文字故。」
【疏曰。契会法身。则语言道断。心行处灭。如人饮水。
冷煖自知。故不堕文字。又文字亦即法身体举所
成。法身外之文字非有。即法身之文字非无。所以
终日说而无说。名为不堕文字之妙说也。世人不
达实义。强构篇章。种种杜撰。庄饰文词。皆是虚诳
无馀义。惟止言说。(唐云。是人不了言音自性。谓言即
义。无别义体)大慧。彼恶烧智。(魏云。彼愚痴人。○唐云。
彼人愚痴)不知言说自性。不知言说生灭。义不生灭。
大慧。一切言说。堕于文字。义则不堕。离性非性故。无
受生。亦无身(二俱云。离有离无故。无生无体故)。」
【疏云。言说音声。乍生乍灭。耳识可得而闻。意识可
得而缘。故痴人计以为有。法身实义。非有非无。不
生不灭。不堕分别妄识境界。故痴人计以为无。不
知无生则无所不生。无体则无所不体也。
○二显
善说又二。初明说即不说。二明无说而说。
△今初。】
「大慧。如来不说堕文字法。文字有无不可得故。除不
堕文字。(唐云。唯除不堕于文字者。○魏云。如来说法。
依自声说。不见诸字是有无故。不著名字)大慧。若有
说言。如来说堕文字法者。此则妄说。(魏云。若人执著
名字说者。彼人不名善说法者。○唐云。若人说法堕文
字者。是虚诳说)法离文字故。(唐云。诸法自性离文字
故)是故大慧。我等诸佛及诸菩萨。不说一字。不答一
字。所以者何。法离文字故。」
【疏曰。契会法身。则语言道断。心行处灭。如人饮水。
冷煖自知。故不堕文字。又文字亦即法身体举所
成。法身外之文字非有。即法身之文字非无。所以
终日说而无说。名为不堕文字之妙说也。世人不
达实义。强构篇章。种种杜撰。庄饰文词。皆是虚诳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77a 页 X17-0577.png
妄说。不知诸法离文字故。不知诸佛菩萨所说所
答。依自證法及本住法。非有一字可增减故。是故
三世如来。一切菩萨。皆是述而不作者也。今之竞
为险句以图出格者。可谓不知而作之者矣。哀哉。
△二明无说而说。】
「非不饶益义说。(唐云。非不随义而分别说)言说者。众
生妄想故。大慧。若不说一切法者。教法则坏。(魏云。法
轮断灭)教法坏者。则无诸佛菩萨缘觉声闻。若无者。
谁说。为谁。是故大慧。菩萨摩诃萨。莫著言说。随宜方
便。广说经法。(唐云。应不著文字。随宜而说)以众生希
望烦恼不一故。我及诸佛。为彼种种异解众生而说
诸法。令离心意意识故。不为得自觉圣智处(唐云。我
及诸佛。皆随众生烦恼解欲种种不同。而为开演。令知
诸法自心所见。无外境界。舍二分别。转心意识。非为成
立圣自證处)。」
【疏曰。法离文字。本无可说。而众生妄想分别。各各
希望乐欲不同。见爱烦恼受病亦别。若不以四悉
檀随宜为说。何由令其舍二分别。转识成智耶。若
巳得自觉圣智处者。何劳更为说法。又自觉圣智
处。本自成立。何须以言说成立也。此无说之说。方
为上顺佛意。下随群机。临济所谓我宗无语句。亦
无一法与人。此之谓也。不同今人杜撰穿凿。强构
词章。以炫新异也。二显善说竟。
△三劝依义。】
「大慧。于一切法无所有。觉自心现量。离二妄想诸菩
答。依自證法及本住法。非有一字可增减故。是故
三世如来。一切菩萨。皆是述而不作者也。今之竞
为险句以图出格者。可谓不知而作之者矣。哀哉。
△二明无说而说。】
「非不饶益义说。(唐云。非不随义而分别说)言说者。众
生妄想故。大慧。若不说一切法者。教法则坏。(魏云。法
轮断灭)教法坏者。则无诸佛菩萨缘觉声闻。若无者。
谁说。为谁。是故大慧。菩萨摩诃萨。莫著言说。随宜方
便。广说经法。(唐云。应不著文字。随宜而说)以众生希
望烦恼不一故。我及诸佛。为彼种种异解众生而说
诸法。令离心意意识故。不为得自觉圣智处(唐云。我
及诸佛。皆随众生烦恼解欲种种不同。而为开演。令知
诸法自心所见。无外境界。舍二分别。转心意识。非为成
立圣自證处)。」
【疏曰。法离文字。本无可说。而众生妄想分别。各各
希望乐欲不同。见爱烦恼受病亦别。若不以四悉
檀随宜为说。何由令其舍二分别。转识成智耶。若
巳得自觉圣智处者。何劳更为说法。又自觉圣智
处。本自成立。何须以言说成立也。此无说之说。方
为上顺佛意。下随群机。临济所谓我宗无语句。亦
无一法与人。此之谓也。不同今人杜撰穿凿。强构
词章。以炫新异也。二显善说竟。
△三劝依义。】
「大慧。于一切法无所有。觉自心现量。离二妄想诸菩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77b 页 X17-0577.png
萨摩诃萨。依于义。不依文字。」
【疏曰。于一切法等三句。依魏唐二译。皆属上文。为
令众生知一切法皆是自心所现。心外无有。离于
能所二妄分别。故说诸法。今既在此。则二十二字。
应作一句读之。谓诸菩萨既知一切法皆无所有。
唯是自心所现。离二妄想。则能依义不依文也。】
「若善男子善女人依文字者。自坏第一义。亦不能觉
他。堕恶见相续而为众说。不善了知一切法一切地
一切相。亦不知章句(唐云。依文字者。堕于恶见。执著
自宗而起言说。不能善了一切法相文词章句。既自损
坏。亦坏于他。不能令人心得悟解)。」
【疏曰。此先明依文之失也。诸佛菩萨以义定名。故
万无一失。末世钝根以名定义。则万无一得。故云
自坏第一义亦不知法相地位及章句也。】
「若善一切法一切地一切相。通达章句。具足性义。(唐
云。若能善知一切法相。文辞句义。悉皆通达)彼则能
以正无相乐而自娱乐。平等大乘建立众生。大慧。摄
受大乘者。则摄受诸佛菩萨缘觉声闻。(唐云。若能令
他安住大乘。则得一切诸佛声闻缘觉及诸菩萨之所
摄受)摄受诸佛菩萨缘觉声闻者。则摄受一切众生。
(唐云。若得诸佛声闻缘觉及诸菩萨之所摄受。则能摄
受一切众生)摄受一切众生者。则摄受正法。摄受正
法者。则佛种不断。佛种不断者。则能了知得殊胜入
处。(唐云。则得胜妙处)知得殊胜入处菩萨摩诃萨。常
【疏曰。于一切法等三句。依魏唐二译。皆属上文。为
令众生知一切法皆是自心所现。心外无有。离于
能所二妄分别。故说诸法。今既在此。则二十二字。
应作一句读之。谓诸菩萨既知一切法皆无所有。
唯是自心所现。离二妄想。则能依义不依文也。】
「若善男子善女人依文字者。自坏第一义。亦不能觉
他。堕恶见相续而为众说。不善了知一切法一切地
一切相。亦不知章句(唐云。依文字者。堕于恶见。执著
自宗而起言说。不能善了一切法相文词章句。既自损
坏。亦坏于他。不能令人心得悟解)。」
【疏曰。此先明依文之失也。诸佛菩萨以义定名。故
万无一失。末世钝根以名定义。则万无一得。故云
自坏第一义亦不知法相地位及章句也。】
「若善一切法一切地一切相。通达章句。具足性义。(唐
云。若能善知一切法相。文辞句义。悉皆通达)彼则能
以正无相乐而自娱乐。平等大乘建立众生。大慧。摄
受大乘者。则摄受诸佛菩萨缘觉声闻。(唐云。若能令
他安住大乘。则得一切诸佛声闻缘觉及诸菩萨之所
摄受)摄受诸佛菩萨缘觉声闻者。则摄受一切众生。
(唐云。若得诸佛声闻缘觉及诸菩萨之所摄受。则能摄
受一切众生)摄受一切众生者。则摄受正法。摄受正
法者。则佛种不断。佛种不断者。则能了知得殊胜入
处。(唐云。则得胜妙处)知得殊胜入处菩萨摩诃萨。常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77c 页 X17-0577.png
得化生。建立大乘。十自在力。现众色像。通达众生形
类希望烦恼诸相。如实说法。(唐云。菩萨生胜妙处。欲
令众生安住大乘。以十自在力。现众色像。随其所宜。演
真实法)如是者不异。如实者不来不去相。一切虚伪
息。是名如实(唐云。真实法者。无异无别。不来不去。一
切戏论。悉皆息灭)。」
【疏曰。此正明依义之得也。一切法者。权实法也。一
切地者。权实位也。一切相者。化仪化法。五时通别。
乃至转接同会借兼但对带纯。种种诸相状也。通
达章句者。以义定名也。具足性义者。因语显义也。
自娱乐者。自觉也。建立众生者。觉他也。大乘是诸
佛圣人之所护念。故唐译云得所摄受。一切诸佛
圣人皆从大乘而出。故今经云摄受诸佛等也。殊
胜入处。即自觉圣智境界。十自在力。即是处非处
等十智力也。馀皆可知。三劝依义竟。
△四诫随说
计著。】
「大慧。善男子善女人。不应摄受随说计著。(唐云。不应
如言执著于义)真实者。离文字故。(魏云。以一切法无
文字故)大慧。如为愚夫。以指指物愚夫。观指。不得实
义。(唐云。小儿观指。不观于物)如是愚。夫随言说指。摄
受计著。至竟不舍。终不能得离言说指第一实义。(唐
云。愚痴凡夫。亦复如是。随言说指而生执著。乃至尽命。
终不能舍文字之指。取第一义)大慧。譬如婴儿。应食
熟食。不应食生。若食生者。则令发狂。(唐云。有人不解
类希望烦恼诸相。如实说法。(唐云。菩萨生胜妙处。欲
令众生安住大乘。以十自在力。现众色像。随其所宜。演
真实法)如是者不异。如实者不来不去相。一切虚伪
息。是名如实(唐云。真实法者。无异无别。不来不去。一
切戏论。悉皆息灭)。」
【疏曰。此正明依义之得也。一切法者。权实法也。一
切地者。权实位也。一切相者。化仪化法。五时通别。
乃至转接同会借兼但对带纯。种种诸相状也。通
达章句者。以义定名也。具足性义者。因语显义也。
自娱乐者。自觉也。建立众生者。觉他也。大乘是诸
佛圣人之所护念。故唐译云得所摄受。一切诸佛
圣人皆从大乘而出。故今经云摄受诸佛等也。殊
胜入处。即自觉圣智境界。十自在力。即是处非处
等十智力也。馀皆可知。三劝依义竟。
△四诫随说
计著。】
「大慧。善男子善女人。不应摄受随说计著。(唐云。不应
如言执著于义)真实者。离文字故。(魏云。以一切法无
文字故)大慧。如为愚夫。以指指物愚夫。观指。不得实
义。(唐云。小儿观指。不观于物)如是愚。夫随言说指。摄
受计著。至竟不舍。终不能得离言说指第一实义。(唐
云。愚痴凡夫。亦复如是。随言说指而生执著。乃至尽命。
终不能舍文字之指。取第一义)大慧。譬如婴儿。应食
熟食。不应食生。若食生者。则令发狂。(唐云。有人不解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78a 页 X17-0578.png
成熟方便而食生者。则复狂乱)不知次第方便熟故。
(魏云。要须次第乃至炊熟。方得成食)大慧。如是不生
不灭。不方便修。则为不善。是故应当善方便修。莫随
言说。如视指端。(魏更有云。执著名字言得义者。如彼
痴人不知舂炊。啖文字谷。不得义食)是故大慧。于真
实义当方便修。真实义者。微妙寂静。是涅槃因。言说
者(与)妄想合。妄想者。集生死。」
【疏曰。言说如指。义如所指之物。若但观指。决不得
物。若执言说。终不得义。此为依文解义者言也。不
生不灭法身。名为性德。全性起修。以修显性。方證
涅槃。譬如生谷须舂且炊。方可资身养命。痴人闻
说法身不生不灭。执性废修。如食生谷。狂乱成病。
此为虚妄承当者言也。然此虚妄承当。亦是执著。
宗门现成语句。亦犹之乎视指端耳。是故若教若
宗一切言说。与妄想合。皆能招感生死苦也。
△五
劝亲近多闻。】
「大慧。真实义者。从多闻者得。大慧。多闻者。谓善于义。
非善言说。善义者。不随一切外道经论。(唐云恶见)身
自不随。亦不令他随。是则名曰大德多闻。(魏云。是名
多闻有义方便。○唐云。是则名曰于义多闻)是故欲
求义者。当亲近多闻。所谓善义。与此相违。计著言说。
应当远离。」
【疏曰。善于义者。则知文字非有非无。必善言说。若
但善言说。则是口耳糟粕。何尝得义。所以内外邪
(魏云。要须次第乃至炊熟。方得成食)大慧。如是不生
不灭。不方便修。则为不善。是故应当善方便修。莫随
言说。如视指端。(魏更有云。执著名字言得义者。如彼
痴人不知舂炊。啖文字谷。不得义食)是故大慧。于真
实义当方便修。真实义者。微妙寂静。是涅槃因。言说
者(与)妄想合。妄想者。集生死。」
【疏曰。言说如指。义如所指之物。若但观指。决不得
物。若执言说。终不得义。此为依文解义者言也。不
生不灭法身。名为性德。全性起修。以修显性。方證
涅槃。譬如生谷须舂且炊。方可资身养命。痴人闻
说法身不生不灭。执性废修。如食生谷。狂乱成病。
此为虚妄承当者言也。然此虚妄承当。亦是执著。
宗门现成语句。亦犹之乎视指端耳。是故若教若
宗一切言说。与妄想合。皆能招感生死苦也。
△五
劝亲近多闻。】
「大慧。真实义者。从多闻者得。大慧。多闻者。谓善于义。
非善言说。善义者。不随一切外道经论。(唐云恶见)身
自不随。亦不令他随。是则名曰大德多闻。(魏云。是名
多闻有义方便。○唐云。是则名曰于义多闻)是故欲
求义者。当亲近多闻。所谓善义。与此相违。计著言说。
应当远离。」
【疏曰。善于义者。则知文字非有非无。必善言说。若
但善言说。则是口耳糟粕。何尝得义。所以内外邪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78b 页 X17-0578.png
正不能辨。偏圆权实不能分。纵令学富五车。不可
依也。初正明不生不灭义竟。
○二约外道以辨差
别二。初难问。二答释。
△今初。】
「尔时大慧菩萨。复承佛威神而白佛言。世尊。世尊显
示不生不灭。无有奇特。所以者何。一切外道因亦不
生不灭。(魏云。外道亦说诸因不生不灭。○唐云。外道
亦说作者不生不灭)世尊亦说虚空。非数缘灭。及涅
槃界。不生不灭。世尊。外道说因生诸世间。(魏云。外道
亦说依诸因缘。生诸众生。○唐云。外道亦说作者因缘。
生于世间)世尊亦说无明爱业妄想为缘。生诸世间。
彼因此缘。名差别耳。(唐云。俱是因缘。但名别耳)外物
因缘亦如是。世尊与外道论。无有差别。(外道说言)微
尘胜妙。自在众生主等。如是九物不生不灭。世尊亦
说一切性(二云诸法)不生不灭。(若)有(若)无(皆)不可得。
外道亦说四大不坏。自性不生不灭。四大常。是四大。
乃至周流诸趣。不舍自性。世尊所说。亦复如是。(魏云。
外道分别诸大。如来亦尔。分别诸大。○唐云。世尊分别。
虽稍变异。一切无非外道巳说)是故我言无有奇特。
唯愿世尊为说差别。所以奇特胜诸外道。(魏云。若不
同者。如来应说有所异相。若有异相。当知不同外道所
说。○唐云。若有不同。愿佛为演。有何所以。佛说为胜)若
无差别者。一切外道。皆亦是佛。以不生不灭故。(唐云。
若无别异。外道即佛。以其亦说不生灭故)而世尊说。
一世界中多佛出世者。无有是处。如向所说。一世界
依也。初正明不生不灭义竟。
○二约外道以辨差
别二。初难问。二答释。
△今初。】
「尔时大慧菩萨。复承佛威神而白佛言。世尊。世尊显
示不生不灭。无有奇特。所以者何。一切外道因亦不
生不灭。(魏云。外道亦说诸因不生不灭。○唐云。外道
亦说作者不生不灭)世尊亦说虚空。非数缘灭。及涅
槃界。不生不灭。世尊。外道说因生诸世间。(魏云。外道
亦说依诸因缘。生诸众生。○唐云。外道亦说作者因缘。
生于世间)世尊亦说无明爱业妄想为缘。生诸世间。
彼因此缘。名差别耳。(唐云。俱是因缘。但名别耳)外物
因缘亦如是。世尊与外道论。无有差别。(外道说言)微
尘胜妙。自在众生主等。如是九物不生不灭。世尊亦
说一切性(二云诸法)不生不灭。(若)有(若)无(皆)不可得。
外道亦说四大不坏。自性不生不灭。四大常。是四大。
乃至周流诸趣。不舍自性。世尊所说。亦复如是。(魏云。
外道分别诸大。如来亦尔。分别诸大。○唐云。世尊分别。
虽稍变异。一切无非外道巳说)是故我言无有奇特。
唯愿世尊为说差别。所以奇特胜诸外道。(魏云。若不
同者。如来应说有所异相。若有异相。当知不同外道所
说。○唐云。若有不同。愿佛为演。有何所以。佛说为胜)若
无差别者。一切外道。皆亦是佛。以不生不灭故。(唐云。
若无别异。外道即佛。以其亦说不生灭故)而世尊说。
一世界中多佛出世者。无有是处。如向所说。一世界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78c 页 X17-0578.png
中应有多佛。无差别故。」
【疏曰。此正执文难义。欲令世尊以义定文也。若但
依文解义。则外道说作者诸因不生不灭。世尊亦
说三无为法不生不灭。外道说作者因缘生诸世
间。世尊亦说无明爱业因缘生诸世间。外道说外
物因缘。世尊亦假说泥瓶种芽等外物因缘。外道
说九物不生不灭。世尊亦说一切法性不生不灭。
外道说四大自性不坏。世尊亦有时分别四大自
性。是则全无差别。外道亦可名佛矣。不几一世界
中有多佛乎。言九物者。一时。二方。三虚空。四微尘。
五四大种。六大梵。七胜妙。八自在。九众生主也。
○
二答释二。初长文。二偈颂。
△今初。】
「佛告大慧。我说不生不灭。不同外道不生不灭。所以
者何。彼诸外道。有性自性得不生不变相。(魏云。诸外
道说。有实有体性不生不变相。○唐云。外道所说。有实
性相不生不变)我不如是堕有无品。大慧。我者。离有
无品。离生灭。(唐云。我所说法。非有非无。离生离灭)非
性非无性。如种种幻梦现故。非无性。云何无性。谓色
无自性相摄受。(唐云。云何非无。如幻梦色。种种见故。
云何非有。色相自性。非是有故)现不现故。摄不摄故。
以是故一切性无性非无性。(唐云。见不见故。取不取
故。是故我说一切诸法。非有非无)但觉自心现量。妄
想不生。安隐快乐。世事永息。(唐云。若觉唯是自心所
见。性于自性。分别不生。世间所作。悉皆永息)愚痴凡
【疏曰。此正执文难义。欲令世尊以义定文也。若但
依文解义。则外道说作者诸因不生不灭。世尊亦
说三无为法不生不灭。外道说作者因缘生诸世
间。世尊亦说无明爱业因缘生诸世间。外道说外
物因缘。世尊亦假说泥瓶种芽等外物因缘。外道
说九物不生不灭。世尊亦说一切法性不生不灭。
外道说四大自性不坏。世尊亦有时分别四大自
性。是则全无差别。外道亦可名佛矣。不几一世界
中有多佛乎。言九物者。一时。二方。三虚空。四微尘。
五四大种。六大梵。七胜妙。八自在。九众生主也。
○
二答释二。初长文。二偈颂。
△今初。】
「佛告大慧。我说不生不灭。不同外道不生不灭。所以
者何。彼诸外道。有性自性得不生不变相。(魏云。诸外
道说。有实有体性不生不变相。○唐云。外道所说。有实
性相不生不变)我不如是堕有无品。大慧。我者。离有
无品。离生灭。(唐云。我所说法。非有非无。离生离灭)非
性非无性。如种种幻梦现故。非无性。云何无性。谓色
无自性相摄受。(唐云。云何非无。如幻梦色。种种见故。
云何非有。色相自性。非是有故)现不现故。摄不摄故。
以是故一切性无性非无性。(唐云。见不见故。取不取
故。是故我说一切诸法。非有非无)但觉自心现量。妄
想不生。安隐快乐。世事永息。(唐云。若觉唯是自心所
见。性于自性。分别不生。世间所作。悉皆永息)愚痴凡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79a 页 X17-0579.png
夫。妄想作事。非诸圣贤。(唐云。分别者是凡愚事。非贤
圣耳)不实妄想。如乾闼婆城。及幻化人。(唐云。妄心分
别不实境界。如乾闼婆城。幻所作人)大慧。如乾闼婆
城。及幻化人。种种众生商贾出入。愚夫妄想。谓真出
入。而实无有出者入者。但彼妄想故。(唐云。譬如小儿。
见乾闼婆城。及以幻人商贾出入。迷心分别。言有实事)
如是大慧。愚痴凡夫。起不生不灭惑。彼亦无有有为
无为。如幻人生。其实无有若生若灭。性无性无所有
故。一切法亦如是。离于生灭。(唐云。凡愚所见生与不
生。有为无为。悉亦如是。如幻人生。如幻人灭。幻人其实
不生不灭。诸法亦尔。离于生灭)愚痴凡夫堕不如实。
起生灭妄想。非诸圣贤。(唐云。凡夫虚妄起生灭见。非
诸圣人)不如实者。不尔如性自性。妄想亦不异若异。
(唐云。言虚妄者。不如法性。起颠倒见)妄想者。计著一
切性自性。不见寂静。(唐云。颠倒见者。执法有性。不见
寂灭)不见寂静者。终不离妄想。(唐云。不能远离虚妄
分别)是故大慧。无相见胜。非相见。相见者。受生因故。
不胜。大慧。无相者。妄想不生。不起不灭。我说涅槃。(唐
云。若无有相。则无分别。不生不灭。则是涅槃)大慧。涅
槃者。如真实义见。(唐云。见如实处)离先妄想心心数
法。(唐云。舍离分别心心所法)逮得如来自觉圣智。我
说是涅槃。」
【疏曰。外道所说不生不灭。妄计心外有法。故执之
则有。覈之则无。世尊所说不生不灭。了知唯心所
圣耳)不实妄想。如乾闼婆城。及幻化人。(唐云。妄心分
别不实境界。如乾闼婆城。幻所作人)大慧。如乾闼婆
城。及幻化人。种种众生商贾出入。愚夫妄想。谓真出
入。而实无有出者入者。但彼妄想故。(唐云。譬如小儿。
见乾闼婆城。及以幻人商贾出入。迷心分别。言有实事)
如是大慧。愚痴凡夫。起不生不灭惑。彼亦无有有为
无为。如幻人生。其实无有若生若灭。性无性无所有
故。一切法亦如是。离于生灭。(唐云。凡愚所见生与不
生。有为无为。悉亦如是。如幻人生。如幻人灭。幻人其实
不生不灭。诸法亦尔。离于生灭)愚痴凡夫堕不如实。
起生灭妄想。非诸圣贤。(唐云。凡夫虚妄起生灭见。非
诸圣人)不如实者。不尔如性自性。妄想亦不异若异。
(唐云。言虚妄者。不如法性。起颠倒见)妄想者。计著一
切性自性。不见寂静。(唐云。颠倒见者。执法有性。不见
寂灭)不见寂静者。终不离妄想。(唐云。不能远离虚妄
分别)是故大慧。无相见胜。非相见。相见者。受生因故。
不胜。大慧。无相者。妄想不生。不起不灭。我说涅槃。(唐
云。若无有相。则无分别。不生不灭。则是涅槃)大慧。涅
槃者。如真实义见。(唐云。见如实处)离先妄想心心数
法。(唐云。舍离分别心心所法)逮得如来自觉圣智。我
说是涅槃。」
【疏曰。外道所说不生不灭。妄计心外有法。故执之
则有。覈之则无。世尊所说不生不灭。了知唯心所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79b 页 X17-0579.png
现。生即无生。故非有。灭亦无灭。故非无。譬如幻梦。
有种种现。故非无。无实外色。故非有。又现则非无。
不现非有。摄则非无。不摄非有。譬如乾城化人。生
非实生。灭非实灭。生灭有为。既皆不实。则不生不
灭名为无法。又岂别有实哉。言妄想亦不异若异
者。不达法性而起颠倒妄想。妄想无性。如依水起
波。故不异。性水不动。妄想波动。故若异也。只此妄
想颠倒。于性空寂静体中。执有性自性故。所以终
不见寂静耳。言无相见胜者。无生灭相见。无不生
灭相见。无二边相见。无中道相见。所以一切分别。
妄想不起。妄想不起。则一切法本来不生不灭。名
为涅槃。了此本来常寂灭相者。名为自觉圣智。岂
同外道所计九物不生灭耶。
○二偈颂二。初正颂
前义。二重申问答。
△今初。】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灭除彼生论。建立
不生义。(魏云。为遮生诸法。建立无生法。○唐云。为除
有生执。成立无生义)我说如是法。愚夫不能知。一切
法不生。无性无所有。(魏云。亦不得言无。○唐云。亦非
是无法)犍闼婆幻梦。有性者无因。(魏云。诸法无因有。
○唐云。虽有而无因)不生无自性。何因空当说。(魏云。
诸法空无相。云何为我说。○唐云。空无生无性。云何为
我说)以离于和合。觉知性不现。(二云。离诸和合缘。智
慧不能见)是故空不生。我说无自性。(魏云。以空本不
生。是故说无体)谓一一和合。性现而非有。(魏云。见物
有种种现。故非无。无实外色。故非有。又现则非无。
不现非有。摄则非无。不摄非有。譬如乾城化人。生
非实生。灭非实灭。生灭有为。既皆不实。则不生不
灭名为无法。又岂别有实哉。言妄想亦不异若异
者。不达法性而起颠倒妄想。妄想无性。如依水起
波。故不异。性水不动。妄想波动。故若异也。只此妄
想颠倒。于性空寂静体中。执有性自性故。所以终
不见寂静耳。言无相见胜者。无生灭相见。无不生
灭相见。无二边相见。无中道相见。所以一切分别。
妄想不起。妄想不起。则一切法本来不生不灭。名
为涅槃。了此本来常寂灭相者。名为自觉圣智。岂
同外道所计九物不生灭耶。
○二偈颂二。初正颂
前义。二重申问答。
△今初。】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灭除彼生论。建立
不生义。(魏云。为遮生诸法。建立无生法。○唐云。为除
有生执。成立无生义)我说如是法。愚夫不能知。一切
法不生。无性无所有。(魏云。亦不得言无。○唐云。亦非
是无法)犍闼婆幻梦。有性者无因。(魏云。诸法无因有。
○唐云。虽有而无因)不生无自性。何因空当说。(魏云。
诸法空无相。云何为我说。○唐云。空无生无性。云何为
我说)以离于和合。觉知性不现。(二云。离诸和合缘。智
慧不能见)是故空不生。我说无自性。(魏云。以空本不
生。是故说无体)谓一一和合。性现而非有。(魏云。见物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79c 页 X17-0579.png
不可得。○唐云。虽现而非有)分析无和合。非如外道
见。(魏云。非外道所见。和合不可得)梦幻及垂发。野马
犍闼婆。世间种种事。无因而相现。(唐云。无因而妄现
世事皆如是)折伏有因论。申畅无生义。申畅无生者。
法流永不断。(唐云。无生义若存。法眼恒不灭)炽然无
因论。恐怖诸外道。(唐云。我说无因论。外道咸惊怖)。」
【疏曰。佛说无生。为破执有生耳。非建立不生宗也。
而愚夫不知。妄以不生作无性解。岂知所谓一切
法不生者。非直无性而巳。无性亦无所有。不得偏
言是无。譬如乾城幻梦。虽现似有。实无他因也。次
更徵云。我何因而说诸法不生空无性耶。以其因
缘和合。虚妄有生。若离诸和合缘。则智慧观察决
不能见。是则空本不生。故说无体性耳。须知正和
合而现时。当体非有。不同外道分析和合之后。方
云不可得也。试观梦幻及垂发等无因妄现。则凡
世间诸事。莫不皆然。所以折伏外道邪因缘论。申
畅正法生即无生之义。此无生义。是正法流。是正
法眼。故外道闻必惊怖。如狮子吼。百兽脑裂也。
○
二重申问答四。初问。二答。三再问。四再答。
△今初。】
「尔时大慧以偈问曰。云何何所因。彼(唐作复)以何故
生。于何处和合。而作无因论。」
【疏曰。此承上文梦幻垂发等无因相现而疑问也。
故曰。此事云何。何所因而有梦幻等事。复以何故
而见梦幻等生。此一一和合。毕竟于何处和合。而
见。(魏云。非外道所见。和合不可得)梦幻及垂发。野马
犍闼婆。世间种种事。无因而相现。(唐云。无因而妄现
世事皆如是)折伏有因论。申畅无生义。申畅无生者。
法流永不断。(唐云。无生义若存。法眼恒不灭)炽然无
因论。恐怖诸外道。(唐云。我说无因论。外道咸惊怖)。」
【疏曰。佛说无生。为破执有生耳。非建立不生宗也。
而愚夫不知。妄以不生作无性解。岂知所谓一切
法不生者。非直无性而巳。无性亦无所有。不得偏
言是无。譬如乾城幻梦。虽现似有。实无他因也。次
更徵云。我何因而说诸法不生空无性耶。以其因
缘和合。虚妄有生。若离诸和合缘。则智慧观察决
不能见。是则空本不生。故说无体性耳。须知正和
合而现时。当体非有。不同外道分析和合之后。方
云不可得也。试观梦幻及垂发等无因妄现。则凡
世间诸事。莫不皆然。所以折伏外道邪因缘论。申
畅正法生即无生之义。此无生义。是正法流。是正
法眼。故外道闻必惊怖。如狮子吼。百兽脑裂也。
○
二重申问答四。初问。二答。三再问。四再答。
△今初。】
「尔时大慧以偈问曰。云何何所因。彼(唐作复)以何故
生。于何处和合。而作无因论。」
【疏曰。此承上文梦幻垂发等无因相现而疑问也。
故曰。此事云何。何所因而有梦幻等事。复以何故
而见梦幻等生。此一一和合。毕竟于何处和合。而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80a 页 X17-0580.png
佛乃作无因论耶。
△二答。】
「尔时世尊复以偈答。观察有为法。非无因有因。彼生
灭论者。所见从是灭。」
【疏曰。此明佛破外道邪因说无因论。乃由观察三
界诸有为法。自心所现。故非无因。心外无法。故非
有因。心生。则当处法生。其生也无来处。心灭。则随
处法灭。其灭也无去处。故令彼生灭论者所见和
合之相。从是得永灭也。
△三再问。】
「尔时大慧说偈问曰。云何为无生。为是无性耶。(唐云。
为无故不生)为顾视诸缘。有法名无生。(唐云。为待于
众缘)名不应无义。(唐云。为有名无义)唯为分别说(唐
云。愿为我宣说)。」
【疏曰。此以三意难无生之名也。一者无性故不生
耶。则如龟毛兔角。故不可也。二者顾待诸缘而不
生耶。则如焦芽败种。亦不可也。三者名为无生。实
无义耶。则成虚诳戏论。尤不可也。得此三难。而如
来无生妙旨。乃可申畅矣。
△四再答。】
「尔时世尊复以偈答。非无性无生。(唐云。非无法不生)
亦非顾诸缘。非有性而名。(唐云。亦非以待缘。非有物
而名)名亦非无义。」
【疏曰。此先总拂其所问之非也。】
「一切诸外道。声闻及缘觉。七住非境界。是名无生相。」
【疏曰。此显中道法身。乃名无生。故外道著有。三乘
證空。皆非其境界也。】
△二答。】
「尔时世尊复以偈答。观察有为法。非无因有因。彼生
灭论者。所见从是灭。」
【疏曰。此明佛破外道邪因说无因论。乃由观察三
界诸有为法。自心所现。故非无因。心外无法。故非
有因。心生。则当处法生。其生也无来处。心灭。则随
处法灭。其灭也无去处。故令彼生灭论者所见和
合之相。从是得永灭也。
△三再问。】
「尔时大慧说偈问曰。云何为无生。为是无性耶。(唐云。
为无故不生)为顾视诸缘。有法名无生。(唐云。为待于
众缘)名不应无义。(唐云。为有名无义)唯为分别说(唐
云。愿为我宣说)。」
【疏曰。此以三意难无生之名也。一者无性故不生
耶。则如龟毛兔角。故不可也。二者顾待诸缘而不
生耶。则如焦芽败种。亦不可也。三者名为无生。实
无义耶。则成虚诳戏论。尤不可也。得此三难。而如
来无生妙旨。乃可申畅矣。
△四再答。】
「尔时世尊复以偈答。非无性无生。(唐云。非无法不生)
亦非顾诸缘。非有性而名。(唐云。亦非以待缘。非有物
而名)名亦非无义。」
【疏曰。此先总拂其所问之非也。】
「一切诸外道。声闻及缘觉。七住非境界。是名无生相。」
【疏曰。此显中道法身。乃名无生。故外道著有。三乘
證空。皆非其境界也。】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80b 页 X17-0580.png
「远离诸因缘。亦离一切事。(唐云。无有能作者)唯有微
心住。(魏云。说建立唯心。○唐云。唯心所建立)想所想
俱离。(唐云。能所分别离)其身随变。(魏云。转身依正
相。○唐云。如是转所依)我说是无生。无外性无性。(魏
云。外非实无实。○唐云。外物有非有)亦无心摄受。(唐
云。其心无所取)断除一切见。我说是无生。如是无自
性。空等应分别。(唐云。空无性等句。其义皆如是)非空
故说空。无生故说空。」
【疏曰。此正明唯心。乃无生实义也。既云唯心。则远
离心外因缘。亦离作者之事。亦无能所分别。亦能
證得转依亦不摄取心外有性无性诸见。故名无
生。亦名无性。亦名为空。无生故空。此空非断空。真
空即是中道第一义谛。无生故无性。此无性非断
无。无性即是一切法之实性。乃申明非无性无生
之旨也。】
「因缘数和合。则有生有灭。(唐云。因缘共集会。是故有
生灭)离诸因缘数。无别有生灭。(唐云。分散于因缘。生
灭则无有)舍离因缘数。更无有异性。若言一异者。是
外道妄想。(魏云。离因缘无法。离和合无得。外道妄分
别。而见有一异)有无性不生。非有亦非无。除其数转
变。是悉不可得。(唐云。有无不生法。俱非亦复然。唯除
众缘会。于中见起灭)但有诸俗数。展转为钩锁。离彼
因缘锁。生义不可得。(唐云。随俗假言说。因缘递钩锁。
若离因缘锁。生义不可得)生无性不起。离诸外道过。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80c 页 X17-0580.png
但说缘钩锁。凡愚不能了(唐云。我说唯钩锁。生无故
不生。离诸外道过。非凡愚所了)。」
【疏曰。此明迷于中道佛性。举体妄成十二因缘。若
知十二因缘生即无生。则见中道佛性也。由此唯
心十二因缘虚妄和合。故于无生灭中见有生灭。
若知因缘性空。不妄集会。则生灭当体寂灭。譬如
目瞖既尽。空华自亡。是故除此唯心因缘之外。更
无有异性可得。若妄计有一性及异性者。皆是外
道邪分别耳。是故亦非有性生一切法。亦非无性
生一切法。亦非非有非无性生一切法。但是唯心
十二因缘转变。见有生灭。除此数之转变。则生灭
悉皆不可得矣。然此十二数之转变。不过随俗假
说。以其唯心起惑。唯心造业。唯心感苦。不了苦即
唯心。复起诸惑。故说展转互为钩锁。离彼唯心惑
业苦锁。安有生义可得。既是唯心钩锁。心外无法。
故生即无性。缘起不起。离诸外道断常有无等过。
而三界凡夫。二乘愚昧。皆悉不能了也。】
「若离缘钩锁。别有生性者。是则无因论。破坏钩锁义。」
【疏曰。此破外道所计邪因。即是无因也。若离唯心
缘起钩锁。别计有微尘自在等为生性者。是则异
因生于异果。一切诸法。不从正因缘生。反为无因
论。而坏钩锁义矣。】
「如灯显众像。钩锁现若然。是则离钩锁。别更有诸性。」
【疏曰。此破外道转计也。外道计云。一切诸法。虽各
不生。离诸外道过。非凡愚所了)。」
【疏曰。此明迷于中道佛性。举体妄成十二因缘。若
知十二因缘生即无生。则见中道佛性也。由此唯
心十二因缘虚妄和合。故于无生灭中见有生灭。
若知因缘性空。不妄集会。则生灭当体寂灭。譬如
目瞖既尽。空华自亡。是故除此唯心因缘之外。更
无有异性可得。若妄计有一性及异性者。皆是外
道邪分别耳。是故亦非有性生一切法。亦非无性
生一切法。亦非非有非无性生一切法。但是唯心
十二因缘转变。见有生灭。除此数之转变。则生灭
悉皆不可得矣。然此十二数之转变。不过随俗假
说。以其唯心起惑。唯心造业。唯心感苦。不了苦即
唯心。复起诸惑。故说展转互为钩锁。离彼唯心惑
业苦锁。安有生义可得。既是唯心钩锁。心外无法。
故生即无性。缘起不起。离诸外道断常有无等过。
而三界凡夫。二乘愚昧。皆悉不能了也。】
「若离缘钩锁。别有生性者。是则无因论。破坏钩锁义。」
【疏曰。此破外道所计邪因。即是无因也。若离唯心
缘起钩锁。别计有微尘自在等为生性者。是则异
因生于异果。一切诸法。不从正因缘生。反为无因
论。而坏钩锁义矣。】
「如灯显众像。钩锁现若然。是则离钩锁。别更有诸性。」
【疏曰。此破外道转计也。外道计云。一切诸法。虽各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81a 页 X17-0581.png
有性。亦待钩锁方显。譬如闇室中物。须灯乃照。此
仍不坏钩锁义也。佛故牒云。此则离于因缘钩锁。
别更有诸法性。譬如灯外别有物矣。下乃破之。】
「无性无有生。如虚空自性。若离于钩锁。慧无所分别
(魏云。生法本无体。自性如虚空。离钩锁求法。愚人无所
知。○唐云。无生则无性。体性如虚空。离钩锁求法。愚夫
所分别)。」
【疏曰。此正显因缘钩锁之外。别无有法。以破妄计
也。现见世间诸法。不藉因缘。则不能生。既本无性
而无有生。则其自性犹如虚空。云何可说先有诸
法性耶。是故离因缘钩锁而求法者。乃愚昧无知
而妄分别。非智慧者所分别也。此上皆申明亦非
顾诸缘。非有性而名之旨也。】
「复有馀无生。贤圣所得法。彼生无生者。是则无生忍。
若使诸世间。观察钩锁者。一切离钩锁。从是得三昧
(唐云。一切诸世间。无非是钩锁。若能如是解。此人心得
定)。」
【疏曰。此下乃申明名亦非无义之旨也。十二缘生。
本自无生。此无生之理。乃性德法身也。观察钩锁。
知其生即无生。安住忍可而入三昧。名为无生法
忍。此乃以修显性。證得意生及分满法身。方是名
下之实义也。】
「痴爱诸业等。是则内钩锁。钻燧泥团轮。种子等名外。」
【疏曰。痴。即发业无明。能引支也。爱。即润生无明。能
仍不坏钩锁义也。佛故牒云。此则离于因缘钩锁。
别更有诸法性。譬如灯外别有物矣。下乃破之。】
「无性无有生。如虚空自性。若离于钩锁。慧无所分别
(魏云。生法本无体。自性如虚空。离钩锁求法。愚人无所
知。○唐云。无生则无性。体性如虚空。离钩锁求法。愚夫
所分别)。」
【疏曰。此正显因缘钩锁之外。别无有法。以破妄计
也。现见世间诸法。不藉因缘。则不能生。既本无性
而无有生。则其自性犹如虚空。云何可说先有诸
法性耶。是故离因缘钩锁而求法者。乃愚昧无知
而妄分别。非智慧者所分别也。此上皆申明亦非
顾诸缘。非有性而名之旨也。】
「复有馀无生。贤圣所得法。彼生无生者。是则无生忍。
若使诸世间。观察钩锁者。一切离钩锁。从是得三昧
(唐云。一切诸世间。无非是钩锁。若能如是解。此人心得
定)。」
【疏曰。此下乃申明名亦非无义之旨也。十二缘生。
本自无生。此无生之理。乃性德法身也。观察钩锁。
知其生即无生。安住忍可而入三昧。名为无生法
忍。此乃以修显性。證得意生及分满法身。方是名
下之实义也。】
「痴爱诸业等。是则内钩锁。钻燧泥团轮。种子等名外。」
【疏曰。痴。即发业无明。能引支也。爱。即润生无明。能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81b 页 X17-0581.png
生支也。诸业。即行及取有支也。等者。等取识名色
六入触受所引五支。并生老死所生二支也。以执
受故。名之为内。俗谛中之实法也。钻燧因缘而生
于火。火无自性。泥团轮等因缘而生于器。器无自
性。种子水土等缘而生于芽。芽无自性。以不执受。
名之为外。俗谛中之假说也。三界依正。唯此内外
假实因缘所生。生即无生。以四性推简不可得故。
如此观察。则钩锁性离。能證无生忍也。】
「若使有他性。而从因缘生。彼非钩锁义。是则不成就
(唐云。若云有他法。而从因缘生。离于钩锁义。此则非教
理)。」
【疏曰。若所引所生。果自有性。何藉能引能生。若器
芽等。果自有性。何藉泥团种子。又设有胜性自在
等。能生内外诸法。亦何藉内外因缘。是故离钩锁
义。则教理不成就也。】
「若生无自性。彼谁为钩锁。(唐云。生法若非有。彼谁为
因缘)展转相生故。当知因缘义。」
【疏曰。外道不计实有。便计断无。前巳破其计有他
性。今更破其计无自性也。惑业苦三展转相生。故
名十二因缘钩锁。岂无唯心之自性哉。】
「坚湿煖动法。凡愚生妄想。离数无异法。是则说无性
(魏云。离锁更无法。是故说无体。唐云。但缘无有法。故说
无自性)。」
【疏曰。此更破凡愚妄计四大为能生也。凡愚妄想
六入触受所引五支。并生老死所生二支也。以执
受故。名之为内。俗谛中之实法也。钻燧因缘而生
于火。火无自性。泥团轮等因缘而生于器。器无自
性。种子水土等缘而生于芽。芽无自性。以不执受。
名之为外。俗谛中之假说也。三界依正。唯此内外
假实因缘所生。生即无生。以四性推简不可得故。
如此观察。则钩锁性离。能證无生忍也。】
「若使有他性。而从因缘生。彼非钩锁义。是则不成就
(唐云。若云有他法。而从因缘生。离于钩锁义。此则非教
理)。」
【疏曰。若所引所生。果自有性。何藉能引能生。若器
芽等。果自有性。何藉泥团种子。又设有胜性自在
等。能生内外诸法。亦何藉内外因缘。是故离钩锁
义。则教理不成就也。】
「若生无自性。彼谁为钩锁。(唐云。生法若非有。彼谁为
因缘)展转相生故。当知因缘义。」
【疏曰。外道不计实有。便计断无。前巳破其计有他
性。今更破其计无自性也。惑业苦三展转相生。故
名十二因缘钩锁。岂无唯心之自性哉。】
「坚湿煖动法。凡愚生妄想。离数无异法。是则说无性
(魏云。离锁更无法。是故说无体。唐云。但缘无有法。故说
无自性)。」
【疏曰。此更破凡愚妄计四大为能生也。凡愚妄想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81c 页 X17-0581.png
分别。谓坚是地性。湿是水性。煖是火性。动是风性。
不知苟离十二因缘钩锁。岂复有地水火风可得。
故说四大无自体性。皆唯心耳。何能生诸法哉。】
「如医疗众病。无有若干论。(唐云。其论无差别)以病差
别故。为说种种治。(唐云。方药种种殊)我为彼众生。破
坏诸烦恼。知其根优劣。为彼说度门。(唐云。演说诸法
门)非烦恼根异。而有种种法。唯说一乘法。是则为大
乘(唐云。唯有一大乘。清凉八支道)。」
【疏曰。此释疑也。疑曰。若以所證法身名无生者。二
乘七住非其境界。何故平日又说三乘诸教耶。释
曰。譬如医论。唯以除病复元为要。而病有差别。则
方药暂殊。如来亦尔。唯为一大事因缘。出世说法。
而根有优劣。故权说三乘。若至烦恼破时。究竟唯
一大乘八正道耳。圆八正道。收一切佛法皆尽。即
无生法身之体相也。第三十不生不灭门竟。
○第
三十一辨无常门。(魏云。无常品第八)文分为二。初
问。二答。
△今初。】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一切外道。皆
起无常妄想。世尊亦说一切行无常。是生灭法。此义
云何。为邪为正。为有几种无常。」
【疏曰。前以不生不灭与外道辨异。今更以无常与
外道辨异也。无常之名似同。无常之义有异。云何
为邪。云何为正。若邪若正。凡有几种。皆不可不辨
也。
○二答二。初长文。二偈颂。初中二。初示外计。二
不知苟离十二因缘钩锁。岂复有地水火风可得。
故说四大无自体性。皆唯心耳。何能生诸法哉。】
「如医疗众病。无有若干论。(唐云。其论无差别)以病差
别故。为说种种治。(唐云。方药种种殊)我为彼众生。破
坏诸烦恼。知其根优劣。为彼说度门。(唐云。演说诸法
门)非烦恼根异。而有种种法。唯说一乘法。是则为大
乘(唐云。唯有一大乘。清凉八支道)。」
【疏曰。此释疑也。疑曰。若以所證法身名无生者。二
乘七住非其境界。何故平日又说三乘诸教耶。释
曰。譬如医论。唯以除病复元为要。而病有差别。则
方药暂殊。如来亦尔。唯为一大事因缘。出世说法。
而根有优劣。故权说三乘。若至烦恼破时。究竟唯
一大乘八正道耳。圆八正道。收一切佛法皆尽。即
无生法身之体相也。第三十不生不灭门竟。
○第
三十一辨无常门。(魏云。无常品第八)文分为二。初
问。二答。
△今初。】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一切外道。皆
起无常妄想。世尊亦说一切行无常。是生灭法。此义
云何。为邪为正。为有几种无常。」
【疏曰。前以不生不灭与外道辨异。今更以无常与
外道辨异也。无常之名似同。无常之义有异。云何
为邪。云何为正。若邪若正。凡有几种。皆不可不辨
也。
○二答二。初长文。二偈颂。初中二。初示外计。二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82a 页 X17-0582.png
示佛法。初又三。初标。二释。三结斥。
△今初。】
「佛告大慧。一切外道。有七种无常。非我法也。何等为
七。彼有说言。作巳而舍。(唐云。始起即舍)是名无常。(唐
更云。生巳不生。无常性故)有说形处坏。是名无常。有
说即色是无常。有说色转变中间。(唐云。色之转变)是
名无常。无间自之散坏。(唐云。一切诸法相续不断能
令变异。自然归灭)如乳酪等转变。中间不可见。无常
毁坏一切性转。(唐云。犹如乳酪前后变异。虽不可见。
然在法中坏一切法)有说性无常。(唐云。物无常)有说
性无性无常。(唐云。有说物无物无常)有说一切法不
生无常入一切法(唐云。有说不生无常。遍住一切诸
法之中)。」
【疏曰。据佛法中。无常名为不相应行。是假非实。以
有为法。生巳必灭。故名无常。言其无物能常住耳。
非别有一物。名之为无常也。外道七种无常。情计
虽别。总认无常。以为有法。故云非我法也。
○二释
为七。而不次第。初释第六性无性无常。二释第七
不生无常。三释第五性无常。四释第一作巳而舍
无常。五释第二形处坏无常。六释第三即色是无
常。七释第四色转变中间是名无常。
△今初。】
「大慧。性无性无常者。谓四大及所造自相坏。四大自
性不可得不生(唐云物无物无常者。谓能造所造。其
相灭坏大种自性。本来无起)。」
【疏曰。外道妄计四大为能造。种种诸物为所造。能
△今初。】
「佛告大慧。一切外道。有七种无常。非我法也。何等为
七。彼有说言。作巳而舍。(唐云。始起即舍)是名无常。(唐
更云。生巳不生。无常性故)有说形处坏。是名无常。有
说即色是无常。有说色转变中间。(唐云。色之转变)是
名无常。无间自之散坏。(唐云。一切诸法相续不断能
令变异。自然归灭)如乳酪等转变。中间不可见。无常
毁坏一切性转。(唐云。犹如乳酪前后变异。虽不可见。
然在法中坏一切法)有说性无常。(唐云。物无常)有说
性无性无常。(唐云。有说物无物无常)有说一切法不
生无常入一切法(唐云。有说不生无常。遍住一切诸
法之中)。」
【疏曰。据佛法中。无常名为不相应行。是假非实。以
有为法。生巳必灭。故名无常。言其无物能常住耳。
非别有一物。名之为无常也。外道七种无常。情计
虽别。总认无常。以为有法。故云非我法也。
○二释
为七。而不次第。初释第六性无性无常。二释第七
不生无常。三释第五性无常。四释第一作巳而舍
无常。五释第二形处坏无常。六释第三即色是无
常。七释第四色转变中间是名无常。
△今初。】
「大慧。性无性无常者。谓四大及所造自相坏。四大自
性不可得不生(唐云物无物无常者。谓能造所造。其
相灭坏大种自性。本来无起)。」
【疏曰。外道妄计四大为能造。种种诸物为所造。能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82b 页 X17-0582.png
造所造。皆有坏灭。而先天无形之四大自性。则本
来不生。以不生故。名之为常。以坏灭故。名为无常。
不知心外无四大自性。不知心外无能造所造也。
△二释第七不生无常。】
「彼不生无常者。非常无常一切法有无不生。(唐云。谓
常与无常有无等法。如是一切皆无有起)分析乃至
微尘不可见。是不生义非生。(唐云。乃至分析至于微
尘。亦无所见。以不起故。说名无生)是名不生无常相。
若不觉此者。堕一切外道生无常义。」
【疏曰。外道计不生无常入一切法。故佛破云。非可
谓常与无常有无等法。皆有不生无常遍入其中
也。若以一切诸法。分析乃至微尘不可见。是不生
义。非生。遂计此名为不生无常相者。则分析时。方
有无常相。生正堕生无常义。何名不生无常耶。夫
常与无常有无等法。并是自心现量。非生非不生。
非常非无常。又何容妄计有不生无常耶。
△三释
第五性无常。】
「大慧。性无常者。是自心妄想。非常无常性。(唐云。有物
无常者。谓于非常非无常处。自生分别)所以者何。谓
无常自性不坏。大慧。此是一切性无性无常事。除无
常。无有能令一切法性无性者。(唐云。其义云何。彼立
无常自不灭坏。能坏诸法。若无无常坏一切法。法终不
灭成于无有)如杖瓦石。破坏诸物。(唐云。如杖槌瓦石。
能坏于物而自不坏。此亦如是)现见各各不异。是性
来不生。以不生故。名之为常。以坏灭故。名为无常。
不知心外无四大自性。不知心外无能造所造也。
△二释第七不生无常。】
「彼不生无常者。非常无常一切法有无不生。(唐云。谓
常与无常有无等法。如是一切皆无有起)分析乃至
微尘不可见。是不生义非生。(唐云。乃至分析至于微
尘。亦无所见。以不起故。说名无生)是名不生无常相。
若不觉此者。堕一切外道生无常义。」
【疏曰。外道计不生无常入一切法。故佛破云。非可
谓常与无常有无等法。皆有不生无常遍入其中
也。若以一切诸法。分析乃至微尘不可见。是不生
义。非生。遂计此名为不生无常相者。则分析时。方
有无常相。生正堕生无常义。何名不生无常耶。夫
常与无常有无等法。并是自心现量。非生非不生。
非常非无常。又何容妄计有不生无常耶。
△三释
第五性无常。】
「大慧。性无常者。是自心妄想。非常无常性。(唐云。有物
无常者。谓于非常非无常处。自生分别)所以者何。谓
无常自性不坏。大慧。此是一切性无性无常事。除无
常。无有能令一切法性无性者。(唐云。其义云何。彼立
无常自不灭坏。能坏诸法。若无无常坏一切法。法终不
灭成于无有)如杖瓦石。破坏诸物。(唐云。如杖槌瓦石。
能坏于物而自不坏。此亦如是)现见各各不异。是性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82c 页 X17-0582.png
无常事。非作所作有差别。此是无常此是事。(唐云。大
慧。现见无常与一切法。无有能作所作差别。云此是无
常。此是所作)作所作无异者。一切性常。(唐云。无差别
故。能作所作应俱是常)无因性。(唐云。不见有因。能令
诸法成于无故)大慧。一切性无性有因。非凡愚所知。
(唐云。诸法坏灭。实亦有因。但非凡愚之所能了)非因
不相似事生。(唐云。异因不应生于异果)若生者。一切
性悉皆无常。是不相似事。作所作无有别异。而悉见
有异。(唐云。若能生者。一切异法应并相生。彼法此法。
能生所生。应无有别。现见有别。云何异因生于异果)若
性无常者。堕作因性相。(唐云。若无常性是有法者。应
同所作)若堕者。一切性不究竟。一切性作因相堕者。
自无常应无常。(唐但云。自是无常)无常无常故。一切
性不无常。应是常。(唐云。自无常故。所无常法。皆应是
常)若无常入一切性者。应堕三世。(唐云。若无常性住
诸法中。应同诸法堕于三世)彼过去色。与坏俱。(唐云。
与过去色同时巳坏)未来不生。色不生故。现在色。
与坏相俱。(唐云。现在俱坏)色者。四大积集差别。四大
及造色。自性不坏。离异不异故。一切外道。一切四大
不坏。(唐云。一切外道。计四大种体性不坏。色者即是大
种差别。大种造色离异不异。故其自性亦不坏灭)一切
三有四大及造色。在所知有生灭。离四大造色。一切
外道于何所思惟性无常。四大不生。自性相不坏故
(唐云。三有之中。能造所造。莫不皆是生住灭相。岂更别
慧。现见无常与一切法。无有能作所作差别。云此是无
常。此是所作)作所作无异者。一切性常。(唐云。无差别
故。能作所作应俱是常)无因性。(唐云。不见有因。能令
诸法成于无故)大慧。一切性无性有因。非凡愚所知。
(唐云。诸法坏灭。实亦有因。但非凡愚之所能了)非因
不相似事生。(唐云。异因不应生于异果)若生者。一切
性悉皆无常。是不相似事。作所作无有别异。而悉见
有异。(唐云。若能生者。一切异法应并相生。彼法此法。
能生所生。应无有别。现见有别。云何异因生于异果)若
性无常者。堕作因性相。(唐云。若无常性是有法者。应
同所作)若堕者。一切性不究竟。一切性作因相堕者。
自无常应无常。(唐但云。自是无常)无常无常故。一切
性不无常。应是常。(唐云。自无常故。所无常法。皆应是
常)若无常入一切性者。应堕三世。(唐云。若无常性住
诸法中。应同诸法堕于三世)彼过去色。与坏俱。(唐云。
与过去色同时巳坏)未来不生。色不生故。现在色。
与坏相俱。(唐云。现在俱坏)色者。四大积集差别。四大
及造色。自性不坏。离异不异故。一切外道。一切四大
不坏。(唐云。一切外道。计四大种体性不坏。色者即是大
种差别。大种造色离异不异。故其自性亦不坏灭)一切
三有四大及造色。在所知有生灭。离四大造色。一切
外道于何所思惟性无常。四大不生。自性相不坏故
(唐云。三有之中。能造所造。莫不皆是生住灭相。岂更别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83a 页 X17-0583.png
有无常之性。能生于物而不灭耶)。」
【疏曰。外道计有一物。名曰无常。譬如杖槌瓦石。自
恒不坏。而能坏一切物。若非有此无常。何故诸法
有巳终灭。故佛破云。若果有一无常。能坏一切法
者。必须分明指出。此是能坏之无常。此是所坏之
事。今现见各各不异。不可指出。既其不异。则能作
所作。皆应是常矣。何尝因彼无常而令诸法坏耶。
盖若约喻。则以杖石为能坏。诸物为所坏。能所并
可指陈。若约法。则以无常为能坏。杖石亦属所坏。
能所不可指出故也。次更告云。诸法灭坏。实亦有
因。所谓心生法生。心灭法灭。但非凡愚所知耳。若
妄计无常为因。能令诸法灭坏为果。则是异因能
生异果。若异因能生异果者。则一切不相似事。悉
皆无常。能作所作。应无别异。而现见世间豆不生
瓜。瓜不生豆。人不生鸟。鸟不生人。云何无常异因。
能生诸法灭坏之异果耶。又若计无常性是有法
者。便同所作。若堕所作。便非究竟常住之性。应亦
无常。何名无常自性不坏耶。又彼计能无常者自
常。故令诸法无常。今能无常者自既无常。不将令
所无常法反成常耶。盖彼既不能灭坏诸法。则诸
法无能有坏者矣。又若谓有无常性遍入一切法
者。应同诸法堕于三世。彼过去色巳灭。则过去无
常亦灭。未来色不生。则未来无常亦不生。现在色
刹那变坏。则现在无常亦刹那变坏。又何名无常
【疏曰。外道计有一物。名曰无常。譬如杖槌瓦石。自
恒不坏。而能坏一切物。若非有此无常。何故诸法
有巳终灭。故佛破云。若果有一无常。能坏一切法
者。必须分明指出。此是能坏之无常。此是所坏之
事。今现见各各不异。不可指出。既其不异。则能作
所作。皆应是常矣。何尝因彼无常而令诸法坏耶。
盖若约喻。则以杖石为能坏。诸物为所坏。能所并
可指陈。若约法。则以无常为能坏。杖石亦属所坏。
能所不可指出故也。次更告云。诸法灭坏。实亦有
因。所谓心生法生。心灭法灭。但非凡愚所知耳。若
妄计无常为因。能令诸法灭坏为果。则是异因能
生异果。若异因能生异果者。则一切不相似事。悉
皆无常。能作所作。应无别异。而现见世间豆不生
瓜。瓜不生豆。人不生鸟。鸟不生人。云何无常异因。
能生诸法灭坏之异果耶。又若计无常性是有法
者。便同所作。若堕所作。便非究竟常住之性。应亦
无常。何名无常自性不坏耶。又彼计能无常者自
常。故令诸法无常。今能无常者自既无常。不将令
所无常法反成常耶。盖彼既不能灭坏诸法。则诸
法无能有坏者矣。又若谓有无常性遍入一切法
者。应同诸法堕于三世。彼过去色巳灭。则过去无
常亦灭。未来色不生。则未来无常亦不生。现在色
刹那变坏。则现在无常亦刹那变坏。又何名无常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83b 页 X17-0583.png
自性不坏耶。夫外道所计四大自性不坏者。以色
即是四大积聚差别。而能造所造。非异非不异。故
妄计云自性不坏耳。然试谛观三有之中。一切能
造四大及所造色。无不皆是生灭之相。离此能造
所造之外。岂更别有无常之性。如四大之不生。令
物生灭而自不灭耶。
△四释第一作巳而舍无常。】
「离始造无常者。非四大复有异四大。各各异相。(唐云。
始造即舍无常者。非大种互造大种。以各别故)自相
故非差别可得。彼无差别。(唐云。非自相造。以无异故)
斯等不更造。二方便不作。(唐云。非复共造。以乖离故)
当知是无常(唐云。当知非是始造无常)。」
【疏曰。据唐译标名中云。始造即舍。是名无常。生巳
不生。无常性故。意谓有无常性。能生诸物。但一生
巳。不复更生。故名无常。今以三意研之。汝所谓始
造者。为互造耶。或自造耶。或共造耶。若云互造。则
地造水等。水造火等之谓也。其性各别。何能互造。
若云自造。则地还造地。水还造水等是也。既无差
别。便无能所。何能自造。若云更相共造。则地水共
造于地。或地水共造于水等是也。犯前二过。一者
各别。二者无差。各别亦不可作方便。无差亦不可
作方便。既无方便。何能共造。是则既无造者。何有
始造即舍之无常耶。
△五释第二形处坏无常。】
「彼形处坏无常者。谓四大及造色不坏。至竟不坏。(唐
云。形状坏无常者。此非能造。其所造坏。但形状坏)大慧。
即是四大积聚差别。而能造所造。非异非不异。故
妄计云自性不坏耳。然试谛观三有之中。一切能
造四大及所造色。无不皆是生灭之相。离此能造
所造之外。岂更别有无常之性。如四大之不生。令
物生灭而自不灭耶。
△四释第一作巳而舍无常。】
「离始造无常者。非四大复有异四大。各各异相。(唐云。
始造即舍无常者。非大种互造大种。以各别故)自相
故非差别可得。彼无差别。(唐云。非自相造。以无异故)
斯等不更造。二方便不作。(唐云。非复共造。以乖离故)
当知是无常(唐云。当知非是始造无常)。」
【疏曰。据唐译标名中云。始造即舍。是名无常。生巳
不生。无常性故。意谓有无常性。能生诸物。但一生
巳。不复更生。故名无常。今以三意研之。汝所谓始
造者。为互造耶。或自造耶。或共造耶。若云互造。则
地造水等。水造火等之谓也。其性各别。何能互造。
若云自造。则地还造地。水还造水等是也。既无差
别。便无能所。何能自造。若云更相共造。则地水共
造于地。或地水共造于水等是也。犯前二过。一者
各别。二者无差。各别亦不可作方便。无差亦不可
作方便。既无方便。何能共造。是则既无造者。何有
始造即舍之无常耶。
△五释第二形处坏无常。】
「彼形处坏无常者。谓四大及造色不坏。至竟不坏。(唐
云。形状坏无常者。此非能造。其所造坏。但形状坏)大慧。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83c 页 X17-0583.png
竟者。分析乃至微尘观察坏。四大及造色形处异见
长短不可得。(唐云。其义云何。谓分析色乃至微尘。但
灭形状长短等见)非四大。四大不坏。形处坏现。堕在
数论。(唐云。不灭能造所造色体。此见堕在数论之中)。」
【疏曰。正教之中。虽顺凡情权说青黄赤白名实色。
长短方圆名假色。其实皆是唯识相分。识外总无
假实色也。彼既能造所造是实。是故不坏。名之为
常。长短方圆形处是假。是故变坏名为无常。何异
数论所计冥谛是常。二十三法转变是无常耶。
△
六释第三即色是无常。】
「色即无常者。谓色即是无常。彼则形处无常。非四大。
(唐云。谓此即是形状无常。非大种性)若四大无常者。
非俗数言说。(唐云。若大种性亦无常者。则无世事)世
俗言说非性者。则堕世论。(唐云。无世事者。当知则堕
卢迦耶见)见一切性但有言说。不见自相生。(唐云。以
见一切法自相生。唯有言说故)。」
【疏曰。色即是无常。以因心成体。随心生灭故。此佛
法中因缘正义也。而彼外道。乃谓但是形处无常。
非四大无常。若四大无常者。则非俗数言说。若无
俗数言说性者。则堕断见世论。以见一切性但有
言说。不见自相生故。殊不知但有言说。无自相生。
乃是佛法正义。而彼反以为世论。岂不哀哉。
△七
释第四色转变中间是名无常。】
「转变无常者。谓色异性现。非四大。(唐云。谓色体变。非
长短不可得。(唐云。其义云何。谓分析色乃至微尘。但
灭形状长短等见)非四大。四大不坏。形处坏现。堕在
数论。(唐云。不灭能造所造色体。此见堕在数论之中)。」
【疏曰。正教之中。虽顺凡情权说青黄赤白名实色。
长短方圆名假色。其实皆是唯识相分。识外总无
假实色也。彼既能造所造是实。是故不坏。名之为
常。长短方圆形处是假。是故变坏名为无常。何异
数论所计冥谛是常。二十三法转变是无常耶。
△
六释第三即色是无常。】
「色即无常者。谓色即是无常。彼则形处无常。非四大。
(唐云。谓此即是形状无常。非大种性)若四大无常者。
非俗数言说。(唐云。若大种性亦无常者。则无世事)世
俗言说非性者。则堕世论。(唐云。无世事者。当知则堕
卢迦耶见)见一切性但有言说。不见自相生。(唐云。以
见一切法自相生。唯有言说故)。」
【疏曰。色即是无常。以因心成体。随心生灭故。此佛
法中因缘正义也。而彼外道。乃谓但是形处无常。
非四大无常。若四大无常者。则非俗数言说。若无
俗数言说性者。则堕断见世论。以见一切性但有
言说。不见自相生故。殊不知但有言说。无自相生。
乃是佛法正义。而彼反以为世论。岂不哀哉。
△七
释第四色转变中间是名无常。】
「转变无常者。谓色异性现。非四大。(唐云。谓色体变。非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84a 页 X17-0584.png
诸大种)如金作庄严具。转变现。非金性坏。但庄严具
处所坏。(唐云。譬如以金作庄严具。严具有变。而金无改)
如是馀性转变等亦如是(唐云。此亦如是)。」
【疏曰。前标章中。巳有乳酪转变之释。今更加以金
庄严具之释。若不执心外有法。正可譬显随缘不
变妙理。而彼妄计有无常性。于中令彼转变。不知
四大巳自无性。何况更有无常性耶。二释竟。
△三
结斥。】
「如是等种种外道无常见妄想。(唐云。虚妄分别见无
常性)火烧四大时。自相不烧。各各自相相坏者。四大
造色应断(魏云。火不烧诸大。自体不烧。以彼诸大自
体差别故。大慧。诸外道说。若火能烧诸大者。则诸大断
灭。是故不烧。○唐云。彼作是说。火不能〔生〕诸火自相。但
各分散。若能烧者。能造所造则皆断灭)。」
【疏曰。外道不达心外无法。故起种种无常妄想。而
终不知无常正义也。彼作是说。火烧诸大时。火为
能烧。是能无常。诸大是所烧。是所无常。而火之自
相不烧。则无常性常。诸大之自相亦不烧。则诸大
亦性常。设使各各自相相坏者。则能造所造应断。
而今现见能造所造不断。岂非诸大与无常性。并
皆常耶。盖殊不知四大皆唯心现。由心不断。所以
妄见能造所造不断耳。心外岂有能造所造哉。心
外岂有能无常所无常哉。初示外计竟。
△二示佛
法。】
处所坏。(唐云。譬如以金作庄严具。严具有变。而金无改)
如是馀性转变等亦如是(唐云。此亦如是)。」
【疏曰。前标章中。巳有乳酪转变之释。今更加以金
庄严具之释。若不执心外有法。正可譬显随缘不
变妙理。而彼妄计有无常性。于中令彼转变。不知
四大巳自无性。何况更有无常性耶。二释竟。
△三
结斥。】
「如是等种种外道无常见妄想。(唐云。虚妄分别见无
常性)火烧四大时。自相不烧。各各自相相坏者。四大
造色应断(魏云。火不烧诸大。自体不烧。以彼诸大自
体差别故。大慧。诸外道说。若火能烧诸大者。则诸大断
灭。是故不烧。○唐云。彼作是说。火不能〔生〕诸火自相。但
各分散。若能烧者。能造所造则皆断灭)。」
【疏曰。外道不达心外无法。故起种种无常妄想。而
终不知无常正义也。彼作是说。火烧诸大时。火为
能烧。是能无常。诸大是所烧。是所无常。而火之自
相不烧。则无常性常。诸大之自相亦不烧。则诸大
亦性常。设使各各自相相坏者。则能造所造应断。
而今现见能造所造不断。岂非诸大与无常性。并
皆常耶。盖殊不知四大皆唯心现。由心不断。所以
妄见能造所造不断耳。心外岂有能造所造哉。心
外岂有能无常所无常哉。初示外计竟。
△二示佛
法。】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84b 页 X17-0584.png
「大慧。我法起非常非无常。(魏云。我说大及诸尘。非常
非无常。○唐云。我说诸法非常无常)所以者何。谓外
性不决定故。(魏云。我不说外境界有故。○唐云。不取
外法故)唯说三有微心。(魏云。我说三界。但是自心。○
唐云。三界唯心故)不说种种相有生有灭。四大合会
差别。四大及造色故。(魏云。不说种种相是有。是故说
言不生不灭。唯是四大因缘和合。非大及尘是实有法。
○唐云。不说诸相故。大种性处种种差别。不生不灭故。
非能造所造故)妄想二种事摄所摄。(唐云。能取所取
二种体性。一切皆从分别起故)知二种妄想。(唐云。如
实而知二取性故)离外性无性二觉种见。自心现量。(唐
云。了达唯是自心现故。离外有无二种见故)妄想者。思
想作行生。非不作行。离心性无性妄想。(唐云。离有无
见。则不分别能所造故)世间出世间出世间上上一
切法。非常非无常。不觉自心现量。堕二边恶见相续。
(唐云。大慧。世间出世间及出世间上上诸法。唯是自心。
非常非无常。不能了达。堕于外道二边恶见)一切外道
不觉自妄想。此凡夫无有根本。(唐云。一切外道。不能
解了此三种法。依自分别而起言说。著无常性)谓世间
出世间出世间上上。从说妄想生。非凡愚所觉(唐云。
此三种法所有语言分别境界。非诸凡愚之所能知)。」
【疏曰。四大诸法。皆唯心现。本无生灭。亦无能所。非
有非无。非常无常。世法既尔。出世法亦然。出世间
上上法亦然。一一皆唯心现。非常无常。外道不觉。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84c 页 X17-0584.png
故起种种无常妄想耳。若了悟自心现量。则世间
出世间及出世间上上法。本来平等。唯是一心。于
一心中。约迷悟浅深。假分别说有三种法。所谓无
差而差。差而无差。岂凡愚所能觉哉。初长文竟。
△
二偈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远离于始造。及与
形处异。性与色无常。外道愚妄想。(唐云。始造即便舍。
形状有转变。色物等无常。外道妄分别)诸性无有坏。
大大自性住。外道无常想。没在种种见。(唐云。诸法无
坏灭。诸大自性住。外道种种见。如是说无常)彼诸外道
等。无若生若灭。大大性自常。何谓无常想。(唐云。彼诸
外道众。皆说不生灭。诸大性自常。谁是无常法)。」
【疏曰。初二偈。重颂外道七种无常。后一偈。总破无
常义不成也。】
「一切唯心量。二种心流转。摄受及所摄。无有我我所。
(唐云。能取及所取。一切唯是心。二种从心现。无有我我
所)梵天为树根。枝条普周遍。如是我所说。唯是彼心
量(魏云。三界上下法。我说皆是心。离于诸心法。更无有
可得。○唐云。梵天等诸佛。我说唯是心。若离于心者。一
切不可得)。」
【疏曰。此二偈。重颂佛法非常无常意也。后一偈。若
据今文。先二句。叙外计。后二句。正破执。谓外道妄
计梵天能生一切。犹如树根。三界皆从梵天所生。
如彼枝条之普周遍。佛眼观之。毫无实义。但是彼
出世间及出世间上上法。本来平等。唯是一心。于
一心中。约迷悟浅深。假分别说有三种法。所谓无
差而差。差而无差。岂凡愚所能觉哉。初长文竟。
△
二偈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远离于始造。及与
形处异。性与色无常。外道愚妄想。(唐云。始造即便舍。
形状有转变。色物等无常。外道妄分别)诸性无有坏。
大大自性住。外道无常想。没在种种见。(唐云。诸法无
坏灭。诸大自性住。外道种种见。如是说无常)彼诸外道
等。无若生若灭。大大性自常。何谓无常想。(唐云。彼诸
外道众。皆说不生灭。诸大性自常。谁是无常法)。」
【疏曰。初二偈。重颂外道七种无常。后一偈。总破无
常义不成也。】
「一切唯心量。二种心流转。摄受及所摄。无有我我所。
(唐云。能取及所取。一切唯是心。二种从心现。无有我我
所)梵天为树根。枝条普周遍。如是我所说。唯是彼心
量(魏云。三界上下法。我说皆是心。离于诸心法。更无有
可得。○唐云。梵天等诸佛。我说唯是心。若离于心者。一
切不可得)。」
【疏曰。此二偈。重颂佛法非常无常意也。后一偈。若
据今文。先二句。叙外计。后二句。正破执。谓外道妄
计梵天能生一切。犹如树根。三界皆从梵天所生。
如彼枝条之普周遍。佛眼观之。毫无实义。但是彼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85a 页 X17-0585.png
心虚妄分别而巳。第三十一辨无常门竟。】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四义疏上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四义疏下
【○第三十二灭正受门。(魏云。入道品第九。唐云。现
證品第四)文分为三。初请问。二许宣。三正说。
△今
初。】
「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惟愿为说一切菩萨
声闻缘觉灭正受次第相续。(魏云。入灭尽定次第相。
唐云。入灭次第相续相)若善于灭正受次第相续相
者。我及馀菩萨终不妄舍灭正受乐门。不堕一切声
闻缘觉外道愚痴(魏云。若得善知入灭尽定次第之
相巧方便者。不堕声闻辟支佛三昧三摩跋提灭尽定乐。
不堕声闻辟支佛外道迷惑之法。○唐云。善知此巳。于
灭尽三昧乐。心无所惑。不堕二乘及诸外道错乱之中)。」
【疏曰。灭尽定。亦名灭受想定。若于九次第定之中。
则是最后定也。能令恒行染污心心所灭。唯有第
八识。及第七识一分不染污心心所在。令身安和。
故亦名定。不受一切世间诸受。故名正受。三乘圣
人。巳断下四地思惑。巳伏无所有处思惑。依于有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四义疏上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四义疏下
【○第三十二灭正受门。(魏云。入道品第九。唐云。现
證品第四)文分为三。初请问。二许宣。三正说。
△今
初。】
「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惟愿为说一切菩萨
声闻缘觉灭正受次第相续。(魏云。入灭尽定次第相。
唐云。入灭次第相续相)若善于灭正受次第相续相
者。我及馀菩萨终不妄舍灭正受乐门。不堕一切声
闻缘觉外道愚痴(魏云。若得善知入灭尽定次第之
相巧方便者。不堕声闻辟支佛三昧三摩跋提灭尽定乐。
不堕声闻辟支佛外道迷惑之法。○唐云。善知此巳。于
灭尽三昧乐。心无所惑。不堕二乘及诸外道错乱之中)。」
【疏曰。灭尽定。亦名灭受想定。若于九次第定之中。
则是最后定也。能令恒行染污心心所灭。唯有第
八识。及第七识一分不染污心心所在。令身安和。
故亦名定。不受一切世间诸受。故名正受。三乘圣
人。巳断下四地思惑。巳伏无所有处思惑。依于有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85b 页 X17-0585.png
顶非非想处。游观无漏。由暂止息作意为先。乃能
入此。然灭尽之名则同。而大小乘方便永异。小乘
入巳。止息劳虑。大乘入巳。能现威仪。则其次第相
续之相。亦必不同。所以特问之也。
△二许宣。】
「佛告大慧。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大慧白佛
言。世尊。唯愿为说。」
【○三正说二。初长文。二偈颂。初中二。初对凡外明
三乘灭定差别。二对二乘明菩萨灭定方便。初又
二。初正明差别。二明说差别意。
△今初。】
「佛告大慧。六地菩萨摩诃萨及声闻缘觉。入灭正受。
第七地菩萨摩诃萨。念念正受。离一切性自性相正
受。非声闻缘觉。(唐云。七地菩萨。念念恒入。离一切法
自性相故。非诸二乘)诸声闻缘觉。堕有行觉。摄所摄
相灭正受。是故七地非念正受。得一切法无差别相
非分。得种种相性。觉一切法善不善性相正受。是故
七地无善念正受(唐云。二乘有作。堕能所取。不得诸
法无差别相。了善不善自相共相。入于灭定。是故不能
念念恒入)。」
【疏曰。此约三乘共十地。以辨灭定之差别也。六离
欲地三乘。初能入灭尽定。以其巳断下界惑故。七
地菩萨能观法空。故能念念恒入。七地二乘。但得
生空。不得法空。犹堕有作。有能所取。觉一切法有
善不善。厌离有漏。游观无漏。乃入灭定。不达诸法
无差别相。所以第七识中我执虽灭。法执犹存。未
入此。然灭尽之名则同。而大小乘方便永异。小乘
入巳。止息劳虑。大乘入巳。能现威仪。则其次第相
续之相。亦必不同。所以特问之也。
△二许宣。】
「佛告大慧。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大慧白佛
言。世尊。唯愿为说。」
【○三正说二。初长文。二偈颂。初中二。初对凡外明
三乘灭定差别。二对二乘明菩萨灭定方便。初又
二。初正明差别。二明说差别意。
△今初。】
「佛告大慧。六地菩萨摩诃萨及声闻缘觉。入灭正受。
第七地菩萨摩诃萨。念念正受。离一切性自性相正
受。非声闻缘觉。(唐云。七地菩萨。念念恒入。离一切法
自性相故。非诸二乘)诸声闻缘觉。堕有行觉。摄所摄
相灭正受。是故七地非念正受。得一切法无差别相
非分。得种种相性。觉一切法善不善性相正受。是故
七地无善念正受(唐云。二乘有作。堕能所取。不得诸
法无差别相。了善不善自相共相。入于灭定。是故不能
念念恒入)。」
【疏曰。此约三乘共十地。以辨灭定之差别也。六离
欲地三乘。初能入灭尽定。以其巳断下界惑故。七
地菩萨能观法空。故能念念恒入。七地二乘。但得
生空。不得法空。犹堕有作。有能所取。觉一切法有
善不善。厌离有漏。游观无漏。乃入灭定。不达诸法
无差别相。所以第七识中我执虽灭。法执犹存。未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85c 页 X17-0585.png
能念念恒入也。此约菩萨根利。进同别圆。二乘根
钝。退同藏教言之。】
「大慧。八地菩萨及声闻缘觉。心意意识妄想相灭。(唐
云。分别想灭)初地乃至七地菩萨摩诃萨。观三界心
意意识量。离我我所自妄想修堕外性种种相。(唐云。
始从初地乃至六地。观察三界。一切唯是心意意识自
分别起。离我我所。不见外法种种诸相。○魏云。不堕外
法种种诸相)愚夫二种自心摄所摄向无知。不觉无
始过恶虚伪习气所熏。(唐云。凡愚不知。由无始来过
恶熏习。于自心内。变作能取所取之相而生执著)大慧。
八地菩萨摩诃萨。声闻缘觉涅槃。菩萨者三昧觉所
持。是故三昧门乐不般涅槃(唐云。八地菩萨所得三
昧。同诸声闻缘觉涅槃。以诸佛力所加持故。于三昧门
不入涅槃)。」
【疏曰。此明三乘之人。修至八地。则三界妄想相灭。
盖由始从初地乃至六地通观三界唯心。离我我
所。不见不堕外种种相。所以声闻则正使断尽。止
于七地。逮入涅槃。亦同八地。缘觉则兼侵习气。阶
于八地。菩萨则所得三昧。同于三乘。但由佛力加
持。不同二乘入灭也。若夫愚夫。则于自心之中。变
作能摄所摄二种妄相。无知执著。乃无始过恶虚
伪习气所熏。彼等自不觉耳。三乘之人。始从初地。
即能觉知观察。故至八地。妄想相灭也。】
「若不持者。如来地不满足。弃舍一切为众生事故。佛
钝。退同藏教言之。】
「大慧。八地菩萨及声闻缘觉。心意意识妄想相灭。(唐
云。分别想灭)初地乃至七地菩萨摩诃萨。观三界心
意意识量。离我我所自妄想修堕外性种种相。(唐云。
始从初地乃至六地。观察三界。一切唯是心意意识自
分别起。离我我所。不见外法种种诸相。○魏云。不堕外
法种种诸相)愚夫二种自心摄所摄向无知。不觉无
始过恶虚伪习气所熏。(唐云。凡愚不知。由无始来过
恶熏习。于自心内。变作能取所取之相而生执著)大慧。
八地菩萨摩诃萨。声闻缘觉涅槃。菩萨者三昧觉所
持。是故三昧门乐不般涅槃(唐云。八地菩萨所得三
昧。同诸声闻缘觉涅槃。以诸佛力所加持故。于三昧门
不入涅槃)。」
【疏曰。此明三乘之人。修至八地。则三界妄想相灭。
盖由始从初地乃至六地通观三界唯心。离我我
所。不见不堕外种种相。所以声闻则正使断尽。止
于七地。逮入涅槃。亦同八地。缘觉则兼侵习气。阶
于八地。菩萨则所得三昧。同于三乘。但由佛力加
持。不同二乘入灭也。若夫愚夫。则于自心之中。变
作能摄所摄二种妄相。无知执著。乃无始过恶虚
伪习气所熏。彼等自不觉耳。三乘之人。始从初地。
即能觉知观察。故至八地。妄想相灭也。】
「若不持者。如来地不满足。弃舍一切为众生事故。佛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86a 页 X17-0586.png
种则应断。诸佛世尊。为示如来不可思议无量功德。
(唐更有云。令其究竟不入涅槃)声闻缘觉。三昧门得
乐所牵故。作涅槃想(唐云。著三昧乐。是故于中生涅
槃想)。」
【疏曰。此释成菩萨受加之意也。华严明八地受加。
正是别圆接通之旨。以十地中。初之三地。寄同世
间。四地寄初果。五地寄声闻。六地寄缘觉。七地寄
菩萨。名为三乘。八地以上。正显一乘。一乘即别圆
二教。不与二乘共也。初正明差别竟。
△二明说差
别意。】
「大慧。我分部七地。善修心意意识相。善修我我所摄
受人法无我生灭自共相。(魏云。远离我我所取相之
法。观察我空法空。观察同相异相)善四无碍。决定力
三昧门。地次第相续入道品法。(魏云。善解四无碍巧
方便义。自在次第入于诸地菩提分法)不令菩萨摩
诃萨不觉自共相。不善七地。堕外道邪径故。立地次
第。(唐云。我恐诸菩萨不善了知自相共相。不知诸地相
续次第。堕于外道诸恶见中。故如是说)大慧。彼实无
有若生若灭。除自心现量。所谓地次第相续。及三界
种种行。(唐云。诸地次第。三界往来。一切皆是自心所见)
愚夫所不觉。愚夫所不觉者。谓我及诸佛说地次第
相续。及说三界种种行(唐云。而诸凡愚不能了知。以
不知故。我及诸佛为如是说)。」
【疏曰。分部者。分别演说。明其分位及部类也若不
(唐更有云。令其究竟不入涅槃)声闻缘觉。三昧门得
乐所牵故。作涅槃想(唐云。著三昧乐。是故于中生涅
槃想)。」
【疏曰。此释成菩萨受加之意也。华严明八地受加。
正是别圆接通之旨。以十地中。初之三地。寄同世
间。四地寄初果。五地寄声闻。六地寄缘觉。七地寄
菩萨。名为三乘。八地以上。正显一乘。一乘即别圆
二教。不与二乘共也。初正明差别竟。
△二明说差
别意。】
「大慧。我分部七地。善修心意意识相。善修我我所摄
受人法无我生灭自共相。(魏云。远离我我所取相之
法。观察我空法空。观察同相异相)善四无碍。决定力
三昧门。地次第相续入道品法。(魏云。善解四无碍巧
方便义。自在次第入于诸地菩提分法)不令菩萨摩
诃萨不觉自共相。不善七地。堕外道邪径故。立地次
第。(唐云。我恐诸菩萨不善了知自相共相。不知诸地相
续次第。堕于外道诸恶见中。故如是说)大慧。彼实无
有若生若灭。除自心现量。所谓地次第相续。及三界
种种行。(唐云。诸地次第。三界往来。一切皆是自心所见)
愚夫所不觉。愚夫所不觉者。谓我及诸佛说地次第
相续。及说三界种种行(唐云。而诸凡愚不能了知。以
不知故。我及诸佛为如是说)。」
【疏曰。分部者。分别演说。明其分位及部类也若不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86b 页 X17-0586.png
于唯心法门之中。假立三乘诸地次第。何由令彼
返邪归正。然虽说地次第。及说三界往来诸行。究
竟不出一心。岂于心外有生灭哉。初对凡外明三
乘灭定差别竟。
○二对二乘明菩萨灭定方便二。
初约修显次第。二约性显平等。初中二。初明二乘
之失。二明菩萨之得。
△今初。】
「复次大慧。声闻缘觉。第八菩萨地灭三昧门乐醉所
醉。不善自心现量。自共相习气所障。堕人法无我法
摄受见。妄想涅槃想。非寂灭智慧觉(唐云。声闻缘觉
至于菩萨第八地中。为三昧乐之所昏醉。未能善了唯
心所见。自共相习经覆其心。著二无我。生涅槃觉。非寂
灭慧)。」
【疏曰。二乘断见思尽。泯智灰身。亦至菩萨第八地
中。由彼但见于空。不见不空。但破界内法执。未破
界外法执。故犹为习气所障。著二无我。遂于化城
生安隐想。生巳度想。不知诸法本来常寂灭也。
○
二明菩萨之得三。初正明。二立喻。三法合。
△今初。】
「大慧。菩萨者。见灭三昧门乐。本愿哀悯。大悲成就。知
分别十无尽句。(唐云。即便忆念本愿大悲。具足修行
十无尽句)不妄想涅槃想。彼巳涅槃妄想不生故。离
摄所摄妄想。觉了自心现量。一切诸法妄想不生。不
堕心意意识外性自性相计著妄想。非佛法因不生。
随智慧生。(唐云。然非不起佛法正因随智慧行)得如
来自觉地。」
返邪归正。然虽说地次第。及说三界往来诸行。究
竟不出一心。岂于心外有生灭哉。初对凡外明三
乘灭定差别竟。
○二对二乘明菩萨灭定方便二。
初约修显次第。二约性显平等。初中二。初明二乘
之失。二明菩萨之得。
△今初。】
「复次大慧。声闻缘觉。第八菩萨地灭三昧门乐醉所
醉。不善自心现量。自共相习气所障。堕人法无我法
摄受见。妄想涅槃想。非寂灭智慧觉(唐云。声闻缘觉
至于菩萨第八地中。为三昧乐之所昏醉。未能善了唯
心所见。自共相习经覆其心。著二无我。生涅槃觉。非寂
灭慧)。」
【疏曰。二乘断见思尽。泯智灰身。亦至菩萨第八地
中。由彼但见于空。不见不空。但破界内法执。未破
界外法执。故犹为习气所障。著二无我。遂于化城
生安隐想。生巳度想。不知诸法本来常寂灭也。
○
二明菩萨之得三。初正明。二立喻。三法合。
△今初。】
「大慧。菩萨者。见灭三昧门乐。本愿哀悯。大悲成就。知
分别十无尽句。(唐云。即便忆念本愿大悲。具足修行
十无尽句)不妄想涅槃想。彼巳涅槃妄想不生故。离
摄所摄妄想。觉了自心现量。一切诸法妄想不生。不
堕心意意识外性自性相计著妄想。非佛法因不生。
随智慧生。(唐云。然非不起佛法正因随智慧行)得如
来自觉地。」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86c 页 X17-0586.png
【疏曰。此明菩萨由忆大悲本愿。故不于空取證。能
见不空中道。起佛法正因。得如来极果也。
△二立
喻。】
「如人梦中。方便度水。未度而觉。觉巳思惟。为正为邪。
(唐云。觉巳思惟。向之所见。为是真实。为是虚妄)非正非
邪。馀无始见闻觉识因想种种习气种种形处堕有
无想。心意意识梦现(唐云。覆自念言。非实非妄。如是
但是见闻觉知曾所更事。分别习气。离有无念。意识梦
中之所现耳。○魏云。不离有无意识熏习。于梦中见)。」
【疏曰。迷于心性。妄见二种生死。喻之以梦。梦中河
海。以喻三界生死。梦中彼岸。以喻二乘涅槃。未度
而觉。以喻菩萨不證涅槃。能见心性也。此彼两岸。
既皆是梦。故非实虚。非非邪非正。以既觉则非实。
在梦则非虚。了之则非邪。执之则非正故。梦。是独
头意识境界。生死涅槃。是妄想分别境界也。
△三
法合。】
「大慧。如是菩萨摩诃萨。于第八菩萨地。见妄想生。(魏
云。见分别心)从初地转进至第七地。见一切法如幻
等。(唐云。始从初地而至七地。乃至增进入于第八。得无
分别。见一切法皆如幻等)方便度摄所摄心妄想行
巳。作佛法方便。未得者令得。(唐云。离能所取。见心心
所广大力用。勤修佛法。未證令證)大慧。此是菩萨涅
槃方便不坏。离心意意识。得无生法忍(唐云。离心意
意识妄分别想。获无生忍。此是菩萨所得涅槃。非灭坏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87a 页 X17-0587.png
也)。」
【疏曰。初地转进至第七地。合梦渡水喻也。八地见
妄想生。合觉喻也。见一切法如幻等。合非实非虚
喻也。作佛法方便。未得者令得。合觉后事也。二乘
取空。故成灭坏。菩萨观空而见不空。故方便不坏。
转识成智。得于中道无生法忍。初约修显次第竟。
△二约性显平等。】
「大慧。于第一义。无次第相续说。无所有妄想寂灭法
(唐云。第一义中。无有次第。亦无相续。远离一切境界分
别。此则名为寂灭之法)。」
【疏曰。本元真如寂灭一心。名为第一义谛。生佛平
等。迷悟无差。譬如演若本头。元无得失。由分别故。
狂怖妄走。由忽悟故。名为狂歇。由有狂走狂歇。方
论次第相续。而本头上。何有次第相续之可论哉。
然于境界分别未离。须藉次第相续之说。方便令
离。否则长夜在梦。何时能觉。故知全修在性。全性
起修。乃合此经之宗致耳。初长文竟。
△二偈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心量无所有。此住
及佛地。(唐云。诸住及佛地。唯心无影像)去来及现在。
三世诸佛说。(唐云。此是去来今。诸佛之所说)心量地
第七。无所有第八。二地名为住。佛地名最胜(唐云。七
地是有心。八地无影像。此二地名住。馀则我所得)。」
【疏曰。初一偈。总明声闻缘觉菩萨佛地。总是唯心。
心外别无所有。此三世佛之正说也。次一偈。于唯
【疏曰。初地转进至第七地。合梦渡水喻也。八地见
妄想生。合觉喻也。见一切法如幻等。合非实非虚
喻也。作佛法方便。未得者令得。合觉后事也。二乘
取空。故成灭坏。菩萨观空而见不空。故方便不坏。
转识成智。得于中道无生法忍。初约修显次第竟。
△二约性显平等。】
「大慧。于第一义。无次第相续说。无所有妄想寂灭法
(唐云。第一义中。无有次第。亦无相续。远离一切境界分
别。此则名为寂灭之法)。」
【疏曰。本元真如寂灭一心。名为第一义谛。生佛平
等。迷悟无差。譬如演若本头。元无得失。由分别故。
狂怖妄走。由忽悟故。名为狂歇。由有狂走狂歇。方
论次第相续。而本头上。何有次第相续之可论哉。
然于境界分别未离。须藉次第相续之说。方便令
离。否则长夜在梦。何时能觉。故知全修在性。全性
起修。乃合此经之宗致耳。初长文竟。
△二偈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心量无所有。此住
及佛地。(唐云。诸住及佛地。唯心无影像)去来及现在。
三世诸佛说。(唐云。此是去来今。诸佛之所说)心量地
第七。无所有第八。二地名为住。佛地名最胜(唐云。七
地是有心。八地无影像。此二地名住。馀则我所得)。」
【疏曰。初一偈。总明声闻缘觉菩萨佛地。总是唯心。
心外别无所有。此三世佛之正说也。次一偈。于唯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87b 页 X17-0587.png
心分别地相。谓第七地前。从假入空。犹存空之心
量。故与二乘是同。至第八地。从空入假。能见不空。
不存空之影像。故显菩萨独胜。此第七第八二地。
一住于空。一住不空。犹未最胜。唯有佛地。正證中
道。乃我所自得也。而此诸地。并是唯心。】
「自觉智及净。(唐云。自證及清净)此则是我地。自在最
胜处。清净妙庄严。(唐云。摩醯最胜处。色究竟庄严)照
曜如盛火。光明悉遍至。炽𦦨不坏目。周轮化三有(唐
云。譬如大火聚。光燄炽然发。化现于三有。悦意而清凉)。」
【疏曰。此明證佛地者。能于色究竟天。示现世间最
高大身。化度三有。光明炽盛而不坏目。令人悦意
清凉。不同魔及龙火等光也。】
「化现在三有。(唐云。或有现变化)或有先时化。于彼演
说乘。(唐云。于彼说诸乘)皆是如来地。」
【疏曰。此明或只今现在化。或过去先时化。所说诸
乘皆是为实施权。若开权显实。则皆是如来地也。】
「十地则为初。初则为八地。第九则为七。七亦复为八。
第二为第三。第四为第五。第三为第六。无所有何次。」
【疏曰。此明于佛地中。权施诸地。其性本融。故一地
即一切地。一切地即一地。本于无次第中。假说次
第。所以次第即无次第也。第三十二灭正受门竟。
○第三十三常无常门。(魏云。问如来常无常品第
十。○唐云。如来常无常品第五)文分为二。初问。二
答。
△今初。】
量。故与二乘是同。至第八地。从空入假。能见不空。
不存空之影像。故显菩萨独胜。此第七第八二地。
一住于空。一住不空。犹未最胜。唯有佛地。正證中
道。乃我所自得也。而此诸地。并是唯心。】
「自觉智及净。(唐云。自證及清净)此则是我地。自在最
胜处。清净妙庄严。(唐云。摩醯最胜处。色究竟庄严)照
曜如盛火。光明悉遍至。炽𦦨不坏目。周轮化三有(唐
云。譬如大火聚。光燄炽然发。化现于三有。悦意而清凉)。」
【疏曰。此明證佛地者。能于色究竟天。示现世间最
高大身。化度三有。光明炽盛而不坏目。令人悦意
清凉。不同魔及龙火等光也。】
「化现在三有。(唐云。或有现变化)或有先时化。于彼演
说乘。(唐云。于彼说诸乘)皆是如来地。」
【疏曰。此明或只今现在化。或过去先时化。所说诸
乘皆是为实施权。若开权显实。则皆是如来地也。】
「十地则为初。初则为八地。第九则为七。七亦复为八。
第二为第三。第四为第五。第三为第六。无所有何次。」
【疏曰。此明于佛地中。权施诸地。其性本融。故一地
即一切地。一切地即一地。本于无次第中。假说次
第。所以次第即无次第也。第三十二灭正受门竟。
○第三十三常无常门。(魏云。问如来常无常品第
十。○唐云。如来常无常品第五)文分为二。初问。二
答。
△今初。】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87c 页 X17-0587.png
「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来应供等正觉。为
常为无常。」
【疏曰。前虽屡明非常无常。皆约法性辨之。未辨修
德。今因上文云佛地名最胜。故问佛地三德为常
为无常也。常则不应佛所独得。无常则不应最胜。
○二答二。初长文。二偈颂。初中四。初正明非常非
无常。二约喻显非常。三约智显常。四结显非常非
无常。初又三。初双遮。二双破。三双结。
△今初。】
「佛告大慧。如来应供等正觉。非常非无常。谓二俱有
过。」
【○二双破又二。初破常。二破无常。
△今初。】
「若常者。有作主过。常者。一切外道说作者。无所作。是
故如来常非常。非作常。有过故(唐云。若如来常者。有
能作过。一切外道。说能作常)。」
【疏曰。外道计自在微尘神我等为能作者。真实常
住。唯识破云。若能作者。即便非常。有动转故。今但
明如来常。非同自在神我等常。以自在神我等。皆
是外道妄计。无实义而有过故。
△二破无常。】
「若如来无常者。有作无常过。阴所相。相无性。阴坏则
应断。而如来不断。(唐云。若无常者。有所作过。同于诸
蕴。为相所相。毕竟断灭而成无有。然佛如来实非断灭)
大慧。一切所作皆无常。如瓶衣等。一切皆无常过。一
切智众具方便应无义。(唐云。一切所作。如瓶衣等。皆
是无常。是则如来有无常过。所修福智。悉空无益)以所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88a 页 X17-0588.png
作故。一切所作皆应是如来。无差别因性故(唐云。又
诸作法。应是如来。无异因故)。」
【疏曰。若如来是所作。应同五阴。终归坏灭。而如来
不灭。故非无常。又若所作。应如瓶衣。所修福智。悉
空无益。而福智不空。故非无常。又若所作。则一切
所作。皆应名佛。而实不名佛。故佛非无常也。二双
破竟。
△三双结。】
「是故大慧。如来非常非无常。」
【初正明非常非无常竟。
△二约喻显非常。】
「复次大慧。如来非如虚空常。如虚空常者。自觉圣智
众具无义过。(唐云。如来非常。若是常者。应如虚空。不
待因成)大慧。譬如虚空。非常非无常。离常无常一异
俱不俱常无常过。故不可说。(唐云。何以故。离常无常
若一若异俱不俱等诸过失故)是故如来非常。」
【疏曰。虚空无修德。如来虽是诸法如义。而因修德
所显。故与虚空不同。又虚空巳离常无常等四句
过失。况如来而可以常无常等四句说耶。】
「复次大慧。若如来无生常者。如兔马等角。以无生常
故。方便无义。以无生常过故。如来非常(唐云。如来非
常。若是常者。则是不生。同于兔马鱼蛇等角)。」
【疏曰。世所谓常。不过谓如虚空。谓本不生。乃至谓
如自在神我微尘四大时方胜性而巳。如来岂同
此戏论常哉。二约喻显非常竟。
△三约智显常。】
「复次大慧。更有馀事。知如来常。所以者何。谓无间所
诸作法。应是如来。无异因故)。」
【疏曰。若如来是所作。应同五阴。终归坏灭。而如来
不灭。故非无常。又若所作。应如瓶衣。所修福智。悉
空无益。而福智不空。故非无常。又若所作。则一切
所作。皆应名佛。而实不名佛。故佛非无常也。二双
破竟。
△三双结。】
「是故大慧。如来非常非无常。」
【初正明非常非无常竟。
△二约喻显非常。】
「复次大慧。如来非如虚空常。如虚空常者。自觉圣智
众具无义过。(唐云。如来非常。若是常者。应如虚空。不
待因成)大慧。譬如虚空。非常非无常。离常无常一异
俱不俱常无常过。故不可说。(唐云。何以故。离常无常
若一若异俱不俱等诸过失故)是故如来非常。」
【疏曰。虚空无修德。如来虽是诸法如义。而因修德
所显。故与虚空不同。又虚空巳离常无常等四句
过失。况如来而可以常无常等四句说耶。】
「复次大慧。若如来无生常者。如兔马等角。以无生常
故。方便无义。以无生常过故。如来非常(唐云。如来非
常。若是常者。则是不生。同于兔马鱼蛇等角)。」
【疏曰。世所谓常。不过谓如虚空。谓本不生。乃至谓
如自在神我微尘四大时方胜性而巳。如来岂同
此戏论常哉。二约喻显非常竟。
△三约智显常。】
「复次大慧。更有馀事。知如来常。所以者何。谓无间所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88b 页 X17-0588.png
得智常。故如来常。(唐云。以别义故。亦得言常。何以故。
谓以现智證常法故。證智是常。如来亦常)大慧。若如
来出世。若不出世。法毕定住。(唐云。诸佛如来所證法
性法住法位。如来出世若不出世。常住不易)声闻缘觉
诸佛如来无间住。不住虚空。(唐云。在于一切二乘外
道所得法中非是空无)亦非愚夫之所觉知。(唐云。然
非凡愚之所能知)大慧。如来所得智。是般若所熏。非
心意意识彼诸阴界入处所熏。(唐云。夫如来者。以清
净慧内證法性而得其名。非以心意意识蕴界处法妄
习得名)大慧。一切三有。皆是不实妄想所生。如来不
从不实虚妄想生。」
【疏曰。无间所得智。谓无间三昧中所发无漏證智
也。二空所显真如。遍一切法。故无间住。而非空无。
但外道凡夫及二乘愚昧。故日用不知耳。如来所
得智者。果上圆满四智也。般若者。因中妙观察智
平等性智也。三有依正。从妄分别而生。所以无常。
如来依正。皆是大圆镜智所现。所以称性常住也。
△四结显非常非无常。】
「大慧以二法故。有常无常。非不二。不二者。寂静。一切
法无二生相故。是故如来应供等正觉。非常非无常。
(唐云。若有于二。有常无常。如来无二。證一切法无生相
故。是故非常亦非无常)大慧。乃至言说分别生。则有
常无常过。分别觉灭者。则离愚夫常无常见不寂静。
慧者永离常无常。非常无常熏(唐云。乃至少有言说
谓以现智證常法故。證智是常。如来亦常)大慧。若如
来出世。若不出世。法毕定住。(唐云。诸佛如来所證法
性法住法位。如来出世若不出世。常住不易)声闻缘觉
诸佛如来无间住。不住虚空。(唐云。在于一切二乘外
道所得法中非是空无)亦非愚夫之所觉知。(唐云。然
非凡愚之所能知)大慧。如来所得智。是般若所熏。非
心意意识彼诸阴界入处所熏。(唐云。夫如来者。以清
净慧内證法性而得其名。非以心意意识蕴界处法妄
习得名)大慧。一切三有。皆是不实妄想所生。如来不
从不实虚妄想生。」
【疏曰。无间所得智。谓无间三昧中所发无漏證智
也。二空所显真如。遍一切法。故无间住。而非空无。
但外道凡夫及二乘愚昧。故日用不知耳。如来所
得智者。果上圆满四智也。般若者。因中妙观察智
平等性智也。三有依正。从妄分别而生。所以无常。
如来依正。皆是大圆镜智所现。所以称性常住也。
△四结显非常非无常。】
「大慧以二法故。有常无常。非不二。不二者。寂静。一切
法无二生相故。是故如来应供等正觉。非常非无常。
(唐云。若有于二。有常无常。如来无二。證一切法无生相
故。是故非常亦非无常)大慧。乃至言说分别生。则有
常无常过。分别觉灭者。则离愚夫常无常见不寂静。
慧者永离常无常。非常无常熏(唐云。乃至少有言说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88c 页 X17-0588.png
分别生。即有常无常过。是故应除二分别觉。勿令少在)。」
【疏曰。若达唯心。则色心不二。能所不二。性修不二。
乃至说默亦不二矣。何有常无常哉。初长文竟。
△
二偈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众具无义者。生常
无常过。若无分别觉。永离常无常。(魏云。离于常无常。
非常非无常。若见如是佛。彼不堕恶道。若说常无常。诸
功德虚妄。无智者分别。遮说常无常。○唐云。远离常无
常。而现常无常。恒如是观物。不生于恶见。若常无常者。
所集皆无益。为除分别觉。不说常无常)从其所立宗。
则有众杂义。等观自心量。言说不可得(唐云。乃至有
所立。一切皆错乱。若见唯自心。是则无违诤。○魏云。所
有立法者。皆有诸过失。若能见唯心。彼不堕诸过)。」
【疏曰。准魏唐二译。皆先以一偈。正显宗旨。后二偈。
皆前二句明失。后二句明得也。第三十三常无常
门竟。
○第三十四阴界入生灭门。(魏云。佛性品第
十一。唐云。刹那品第六)文分为三。初请问。二许宣。
三正说。
△今初。】
「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唯愿世尊。更为我说
阴界入生灭。彼无有我。谁生谁灭。愚夫者依于生灭。
不觉苦尽。不识涅槃(唐云。不求尽苦。不證涅槃)。」
【疏曰。阿含诸经。但说阴界入刹那生灭。无我我所。
不说如来藏举体随缘。故问谁生谁灭也。又生灭
若总无体。云何依之长溺苦流。不證涅槃彼岸耶。
【疏曰。若达唯心。则色心不二。能所不二。性修不二。
乃至说默亦不二矣。何有常无常哉。初长文竟。
△
二偈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众具无义者。生常
无常过。若无分别觉。永离常无常。(魏云。离于常无常。
非常非无常。若见如是佛。彼不堕恶道。若说常无常。诸
功德虚妄。无智者分别。遮说常无常。○唐云。远离常无
常。而现常无常。恒如是观物。不生于恶见。若常无常者。
所集皆无益。为除分别觉。不说常无常)从其所立宗。
则有众杂义。等观自心量。言说不可得(唐云。乃至有
所立。一切皆错乱。若见唯自心。是则无违诤。○魏云。所
有立法者。皆有诸过失。若能见唯心。彼不堕诸过)。」
【疏曰。准魏唐二译。皆先以一偈。正显宗旨。后二偈。
皆前二句明失。后二句明得也。第三十三常无常
门竟。
○第三十四阴界入生灭门。(魏云。佛性品第
十一。唐云。刹那品第六)文分为三。初请问。二许宣。
三正说。
△今初。】
「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唯愿世尊。更为我说
阴界入生灭。彼无有我。谁生谁灭。愚夫者依于生灭。
不觉苦尽。不识涅槃(唐云。不求尽苦。不證涅槃)。」
【疏曰。阿含诸经。但说阴界入刹那生灭。无我我所。
不说如来藏举体随缘。故问谁生谁灭也。又生灭
若总无体。云何依之长溺苦流。不證涅槃彼岸耶。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89a 页 X17-0589.png
△二许宣。】
「佛言。善哉谛听。当为汝说。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
【○三正说二。初长文。二偈颂。初中三。初总指藏性
随缘。二别示迷悟得失。三广劝胜进修学。
△今初。】
「佛告大慧。如来之藏。是善不善因。能遍兴造一切趣
生。譬如伎儿。变现诸趣。离我我所。」
【疏曰。善不善者。遍指十界染净法也。藏性非善。亦
非不善。随迷染缘。则为不善之因。随悟净缘。则为
善因。由善不善。遍造一切趣生。譬如伎儿。非丑装
丑。非生装生。非旦装旦。非外装外也。然正装丑时。
元非是丑。乃至正装外时。元非是外。所以离我我
所。以要言之。不变随缘。故变现诸趣。随缘不变。故
离我我所。所以前文名为无我如来之藏也。岂同
外道所计神我及冥谛哉。
○二别示迷悟得失二。
初示迷者之失。二示悟者之得。初又二。初约凡外
示。二约二乘示。
△今初。】
「不觉彼故。三缘和合方便而生。(唐云。以不觉故。三缘
和合而有果生)外道不觉。计著作者。(唐云。外道不知。
执为作者)为无始虚伪恶习所熏。名为识藏。生无明
住地。与七识俱。(唐云。无始虚伪恶习所熏。名为藏识。
生于七识无明住地)如海浪身。长生不断。离无常过。
离于我论。自性无垢。毕竟清净。(唐云。譬如大海而有
波浪。其体相续。恒住不断本性清净。离无常过。离于我
论)其馀诸识。有生有灭。意意识等。念念有七。因不实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89b 页 X17-0589.png
妄想。取诸境界。种种形处。计著名相。不觉自心所现
色相。不觉苦乐。不至解脱。名相诸缠。贪生生贪(唐云。
其馀七识。意意识等念念生灭。妄想为因。境相为缘。和
合而生。不了色等自心所现。计著名相。起苦乐受。名相
缠缚。既从贪生。复生于贪)。」
【疏曰。如来藏心。所谓性觉妙明。本觉明妙也。不觉
彼故。三缘和合而有果生。所谓妄为明觉。觉非所
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也。计著作者。所
谓外道执之为神我也。恶习所熏名为识藏。所谓
生灭与不生灭和合。名为阿赖耶识也。生于七识
无明住地者。由第八识中。具有我法二执种子所
生现行。与第六第七二识相应。若六七二识相应
之俱生法执。名为根本无明住地烦恼。若六七二
识相应之俱生我执。名为欲爱住地色爱性地无
色爱住地烦恼。若第六识相应之分别我法二执。
名为见一切住地烦恼。又第六识界内分别法执。
名为见惑。若界外分别法执。亦名无明也。自性无
垢者。虽未转依。性是无覆无记也。不觉苦乐者。起
苦乐受。而不知其因缘。故终不至解脱也。馀可知。
△二约二乘示。】
「若因若攀缘彼诸受根灭。(唐云。若因及所缘诸取根
灭)次第不生馀自心妄想不知苦乐。(唐云。不相续生
自慧分别苦乐受者)入灭受想正受。第四禅。善真谛
解脱。(唐云。或得灭定。或得四禅。或复善入诸谛解脱)修
色相。不觉苦乐。不至解脱。名相诸缠。贪生生贪(唐云。
其馀七识。意意识等念念生灭。妄想为因。境相为缘。和
合而生。不了色等自心所现。计著名相。起苦乐受。名相
缠缚。既从贪生。复生于贪)。」
【疏曰。如来藏心。所谓性觉妙明。本觉明妙也。不觉
彼故。三缘和合而有果生。所谓妄为明觉。觉非所
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也。计著作者。所
谓外道执之为神我也。恶习所熏名为识藏。所谓
生灭与不生灭和合。名为阿赖耶识也。生于七识
无明住地者。由第八识中。具有我法二执种子所
生现行。与第六第七二识相应。若六七二识相应
之俱生法执。名为根本无明住地烦恼。若六七二
识相应之俱生我执。名为欲爱住地色爱性地无
色爱住地烦恼。若第六识相应之分别我法二执。
名为见一切住地烦恼。又第六识界内分别法执。
名为见惑。若界外分别法执。亦名无明也。自性无
垢者。虽未转依。性是无覆无记也。不觉苦乐者。起
苦乐受。而不知其因缘。故终不至解脱也。馀可知。
△二约二乘示。】
「若因若攀缘彼诸受根灭。(唐云。若因及所缘诸取根
灭)次第不生馀自心妄想不知苦乐。(唐云。不相续生
自慧分别苦乐受者)入灭受想正受。第四禅。善真谛
解脱。(唐云。或得灭定。或得四禅。或复善入诸谛解脱)修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89c 页 X17-0589.png
行者作解脱想。不离不转。名如来藏识藏。(唐云。便妄
生于得解脱想。而实未转如来藏中藏识之名)七识流
转不灭。所以者何。彼因攀缘。诸识生故。(唐云。若无藏
识。七识则灭。何以故。因彼及所缘而得生故)非声闻缘
觉修行境界。不觉无我。自共相摄受生阴界入(唐云。
然非一切外道二乘诸修行者所知境界。以彼唯了人
无我性。于蕴界处。取于自相及共相故)。」
【疏曰。此明外道二乘。修得四禅巳上。出离忧苦喜
乐诸受。或入灭定。或见真谛。遂妄生解脱想。不知
未舍藏识之名。未断第七识中俱生法执。纵令二
乘觉人无我。犹未觉法无我。犹取蕴等自共相故。
所以不能通达如来藏性之境界也。初示迷者之
失竟。
△二示悟者之得。】
「见如来藏五法自性人法无我则灭。地次第相续转
进。(唐云。若见如来藏。五法自性诸法无我。随地次第而
渐转灭)馀外道见不能倾动。是名菩萨住不动地。得
十三昧道门乐。(唐云。不为外道恶见所动。住不动地。
得于十种三昧乐门)三昧觉所持。观察不思议佛法
自愿。不受三昧门乐及实际。(唐云。为三昧力。诸佛所
持观察不思议佛法及本愿力。不住实际及三昧乐)向
自觉圣趣。不共一切声闻缘觉及诸外道所修行道。
(唐云。获自證智。不与二乘诸外道共)得十贤圣种性
道。及身智意生。离三昧行(唐云。得十圣种性道。及意
生智身。离于诸行)。」
生于得解脱想。而实未转如来藏中藏识之名)七识流
转不灭。所以者何。彼因攀缘。诸识生故。(唐云。若无藏
识。七识则灭。何以故。因彼及所缘而得生故)非声闻缘
觉修行境界。不觉无我。自共相摄受生阴界入(唐云。
然非一切外道二乘诸修行者所知境界。以彼唯了人
无我性。于蕴界处。取于自相及共相故)。」
【疏曰。此明外道二乘。修得四禅巳上。出离忧苦喜
乐诸受。或入灭定。或见真谛。遂妄生解脱想。不知
未舍藏识之名。未断第七识中俱生法执。纵令二
乘觉人无我。犹未觉法无我。犹取蕴等自共相故。
所以不能通达如来藏性之境界也。初示迷者之
失竟。
△二示悟者之得。】
「见如来藏五法自性人法无我则灭。地次第相续转
进。(唐云。若见如来藏。五法自性诸法无我。随地次第而
渐转灭)馀外道见不能倾动。是名菩萨住不动地。得
十三昧道门乐。(唐云。不为外道恶见所动。住不动地。
得于十种三昧乐门)三昧觉所持。观察不思议佛法
自愿。不受三昧门乐及实际。(唐云。为三昧力。诸佛所
持观察不思议佛法及本愿力。不住实际及三昧乐)向
自觉圣趣。不共一切声闻缘觉及诸外道所修行道。
(唐云。获自證智。不与二乘诸外道共)得十贤圣种性
道。及身智意生。离三昧行(唐云。得十圣种性道。及意
生智身。离于诸行)。」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90a 页 X17-0590.png
【疏曰。由诸众生迷如来藏。举体而为生灭八识。著
相计名。妄想分别。对治彼故。说有正智及与真如。
建立三性染净差别。显彼所执若我若法。皆不可
得。若见如来藏心。从迷得悟。则地地转进。种种对
治施设法门自转灭矣。由进八地得见中道。不为
二边所动。故亦名不动地。从此登圣种性十地智
身。不唯离有为行。亦且离三昧行矣。前文所谓十
地则为初。初地则为八。此之谓也。二别示迷悟得
失竟。
△三广劝胜进修学。】
「是故大慧。菩萨摩诃萨欲求胜进者。当净如来藏及
识藏名。大慧。若无识藏名如来藏者。(唐云。若无如来
藏名藏识者)则无生灭。大慧。然诸凡圣。悉有生灭。修
行者自觉圣趣现法乐住。不舍方便。(唐云。是故一切
诸修行者。离见内境。住现法乐。而不舍于勇猛精进)大
慧。此如来藏识藏。一切声闻缘觉心想所见。虽自性
清净。客尘所覆故。犹见不净。(唐云。此如来藏藏识。本
性清净。客尘所染而为不净。一切二乘及诸外道。臆度
起见。不能现證)非诸如来。大慧。如来者。现前境界。犹
如掌中视阿摩勒果。(唐云。如来于此。分明现见。如观
掌中庵摩勒果)大慧。我于此义。以神力建立。令胜鬘
夫人。及利智满足诸菩萨等。宣扬演说如来藏及识
藏名。七识俱生。声闻计著。见人法无我。(唐云。我为胜
鬘夫人。及于深妙净智菩萨。说如来藏名藏识。与七识
俱起。令诸声闻见法无我)故胜鬘夫人承佛威神。说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90b 页 X17-0590.png
如来境界。非声闻缘觉及外道境界。如来藏识藏。唯
佛及馀利智依义菩萨智慧境界。(唐云。为胜鬘夫人
说佛境界。非是外道二乘境界。大慧。此如来藏藏识。是
佛境界。与汝等比净智菩萨随顺义者所行之处。非是
一切执著文字外道二乘所行之处)是故汝及馀菩
萨摩诃萨。于如来藏识藏。当勤修学。(唐云。当勤观察)
莫但闻觉作知足想。」
【疏曰。如来藏举体而为识藏。由我执故。名阿赖耶。
由法执故。名为异熟。故其名未净也。凡夫则有分
段生灭。圣人则有变易生灭。虽得现法乐住。證无
分别法空真如。而异熟未空。犹须不舍方便。况但
闻觉。可作知足想乎。闻觉者。圆闻圆解。胜于二乘
外道之不闻。或虽闻不解也。初长文竟。
△二偈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甚深如来藏。而与
七识俱。二种摄受生。智者则远离。(唐云。执著二种生。
了知则远离)如镜像现心。无始习所熏。(唐云。无始习
所熏。如像现于心)如实观察者。诸事悉无事。(唐云。若
能如实观。境相悉无有)如愚见指月。观指不观月。计
著名字者。不见我真实。心为工伎儿。意如和伎者。五
识为伴侣。妄想观伎众(想。唐作心)。」
【疏曰。前二偈。颂如来藏为迷悟及染净依。次一偈。
颂诫但闻不修胜进。后一偈。譬显八识差别相也。
第八受熏持种。能变根身器界。故如工伎儿。第七
妄执我法。熏成染法种子。故如和伎者。五识缘现
佛及馀利智依义菩萨智慧境界。(唐云。为胜鬘夫人
说佛境界。非是外道二乘境界。大慧。此如来藏藏识。是
佛境界。与汝等比净智菩萨随顺义者所行之处。非是
一切执著文字外道二乘所行之处)是故汝及馀菩
萨摩诃萨。于如来藏识藏。当勤修学。(唐云。当勤观察)
莫但闻觉作知足想。」
【疏曰。如来藏举体而为识藏。由我执故。名阿赖耶。
由法执故。名为异熟。故其名未净也。凡夫则有分
段生灭。圣人则有变易生灭。虽得现法乐住。證无
分别法空真如。而异熟未空。犹须不舍方便。况但
闻觉。可作知足想乎。闻觉者。圆闻圆解。胜于二乘
外道之不闻。或虽闻不解也。初长文竟。
△二偈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甚深如来藏。而与
七识俱。二种摄受生。智者则远离。(唐云。执著二种生。
了知则远离)如镜像现心。无始习所熏。(唐云。无始习
所熏。如像现于心)如实观察者。诸事悉无事。(唐云。若
能如实观。境相悉无有)如愚见指月。观指不观月。计
著名字者。不见我真实。心为工伎儿。意如和伎者。五
识为伴侣。妄想观伎众(想。唐作心)。」
【疏曰。前二偈。颂如来藏为迷悟及染净依。次一偈。
颂诫但闻不修胜进。后一偈。譬显八识差别相也。
第八受熏持种。能变根身器界。故如工伎儿。第七
妄执我法。熏成染法种子。故如和伎者。五识缘现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90c 页 X17-0590.png
存境。起惑造业。故为伴侣。第六妄现分别。起诸计
执。故为观伎众也。第三十四阴界入生灭门竟。
△
第三十五五法自性识无我门。(魏云。五法门品第
十二)文分为三。初请问。二许宣。三正说。
△今初。】
「尔时大慧菩萨白佛言。世尊。惟愿为说五法自性识
二种无我究竟分别相。我及馀菩萨摩诃萨。于一切
地次第相续分别此法。入一切佛法。入一切佛法者。
乃至如来自觉地(唐云。善知此巳。渐修诸地。具诸佛
法。至于如来自證之位)。」
【疏曰。五法自性识二无我。前文巳明之矣。但未说
其究竟差别之相。故重问之。
△二许宣。】
「佛告大慧。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大慧白佛言。唯然受
教。」
【○三正说二。初正明其相。二明五法摄一切法。初
中二。初略明迷悟通依。二广显迷悟差别。
△今初。】
「佛告大慧。五法自性识二种无我分别趣相者。谓名。
相。妄想。(唐云。分别)正智。如如。若修行者修行。(唐云。观
察此法)入如来自觉圣趣。离于断常有无等见。现法
乐正受住现在前。(唐云。得现法乐甚深三昧)大慧。不
觉彼五法自性识二无我。自心现外性。凡夫妄想。非
诸圣贤(唐云。凡愚不了五法自性诸识无我。于心所现。
见有外物而起分别。非诸圣人)。」
【疏曰。五法自性识二无我一切皆是名相。一切皆
是妄想。一切皆是正智。一切皆是如如。故能观察。
执。故为观伎众也。第三十四阴界入生灭门竟。
△
第三十五五法自性识无我门。(魏云。五法门品第
十二)文分为三。初请问。二许宣。三正说。
△今初。】
「尔时大慧菩萨白佛言。世尊。惟愿为说五法自性识
二种无我究竟分别相。我及馀菩萨摩诃萨。于一切
地次第相续分别此法。入一切佛法。入一切佛法者。
乃至如来自觉地(唐云。善知此巳。渐修诸地。具诸佛
法。至于如来自證之位)。」
【疏曰。五法自性识二无我。前文巳明之矣。但未说
其究竟差别之相。故重问之。
△二许宣。】
「佛告大慧。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大慧白佛言。唯然受
教。」
【○三正说二。初正明其相。二明五法摄一切法。初
中二。初略明迷悟通依。二广显迷悟差别。
△今初。】
「佛告大慧。五法自性识二种无我分别趣相者。谓名。
相。妄想。(唐云。分别)正智。如如。若修行者修行。(唐云。观
察此法)入如来自觉圣趣。离于断常有无等见。现法
乐正受住现在前。(唐云。得现法乐甚深三昧)大慧。不
觉彼五法自性识二无我。自心现外性。凡夫妄想。非
诸圣贤(唐云。凡愚不了五法自性诸识无我。于心所现。
见有外物而起分别。非诸圣人)。」
【疏曰。五法自性识二无我一切皆是名相。一切皆
是妄想。一切皆是正智。一切皆是如如。故能观察。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91a 页 X17-0591.png
则离断常等见。證于自觉现法乐住。若不觉了。则
妄见心外有物。而为凡愚虚妄分别也。
○二广显
迷悟差别二。初疑问。二答释。
△今初。】
「大慧白佛言。云何愚夫妄想生。非诸圣贤(唐云。云何
不了而起分别)。」
【○二答释五。初明迷名起过。二释因迷有相。三释
分别妄想。四释正智了悟。五释所悟如如。
△今初。】
「佛告大慧。愚夫计著俗数名相。随心流散。(唐云。凡愚
不知名是假立。心随流动)流散巳。种种相像貌。堕我
我所见。希望计著妙色。(唐云。见种种相。计我我所。染
著于色)计著巳。无知覆障故生染著。染著巳。贪恚痴
所生业积集。(唐云。覆障圣智。起贪瞋痴。造作诸业)积
集巳。妄想自缠。如蚕作茧。堕生死海诸趣旷野。如汲
井轮。(唐云。如蚕作茧。妄想自缠。堕于诸趣生死大海。如
汲水轮。循环不绝)以愚痴故。不能知如幻野马水月
自性。离我我所。起于一切不实妄想。离相所相及生
住灭。从自心妄想生。(唐云。不知诸法如幻如燄如水
中月。自心所见妄分别起。离能所取及生住灭)非自在
时节微尘胜妙生。愚痴凡夫随名相流。(唐云。谓从自
在时节微尘胜性而生。随名相流)。」
【疏曰。诸法无性。但有假名。一切凡愚。皆随假名。妄
生计著。起惑造业。流转生死。不知皆是唯心所现。
非从自在时节等生也。
△二释因迷有相。】
「大慧。彼相者。眼识所照。名为色。耳鼻舌身意意识所
妄见心外有物。而为凡愚虚妄分别也。
○二广显
迷悟差别二。初疑问。二答释。
△今初。】
「大慧白佛言。云何愚夫妄想生。非诸圣贤(唐云。云何
不了而起分别)。」
【○二答释五。初明迷名起过。二释因迷有相。三释
分别妄想。四释正智了悟。五释所悟如如。
△今初。】
「佛告大慧。愚夫计著俗数名相。随心流散。(唐云。凡愚
不知名是假立。心随流动)流散巳。种种相像貌。堕我
我所见。希望计著妙色。(唐云。见种种相。计我我所。染
著于色)计著巳。无知覆障故生染著。染著巳。贪恚痴
所生业积集。(唐云。覆障圣智。起贪瞋痴。造作诸业)积
集巳。妄想自缠。如蚕作茧。堕生死海诸趣旷野。如汲
井轮。(唐云。如蚕作茧。妄想自缠。堕于诸趣生死大海。如
汲水轮。循环不绝)以愚痴故。不能知如幻野马水月
自性。离我我所。起于一切不实妄想。离相所相及生
住灭。从自心妄想生。(唐云。不知诸法如幻如燄如水
中月。自心所见妄分别起。离能所取及生住灭)非自在
时节微尘胜妙生。愚痴凡夫随名相流。(唐云。谓从自
在时节微尘胜性而生。随名相流)。」
【疏曰。诸法无性。但有假名。一切凡愚。皆随假名。妄
生计著。起惑造业。流转生死。不知皆是唯心所现。
非从自在时节等生也。
△二释因迷有相。】
「大慧。彼相者。眼识所照。名为色。耳鼻舌身意意识所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91b 页 X17-0591.png
照。名为声香味触法。是名为相。」
【疏曰。心外无相。但随八识所照相分。名为六尘。假
如以心缘心。则所缘心亦成法尘。故六尘相。摄一
切法无不尽也。
△三释分别妄想。】
「大慧。彼妄想者。施设众名。显示诸相。如此不异。象马
车步男女等名。是名妄想(唐云。分别者。施设众名。显
示诸相。谓以象马车步男女等名而显其相。此事如是。
决定不异。是名分别)。」
【疏曰。妄想为能分别。名相为所分别。由分别故。乃
有名相。由名相故。乃有分别。互为缘起者也。是故
能所皆依他起。中间所执我法。实不可得。乃名为
遍计也。
△四释正智了悟。】
「大慧。正智者。彼名相不可得。犹如过客。(唐云。谓观名
相互为其客)诸识不生。不断不常。不堕一切外道声
闻缘觉之地。」
【疏曰。因名有相。因相有名。名无得相之功。相无当
名之实。故云犹如过客。言其无有实我实法也。了
此我法本空。则妄识不起。无性缘生。故不断。缘生
无性。故不常。超过外道二乘之地。故名正智也。
○
五释所悟如如二。初正明所悟。二明能悟益。
△今
初。】
「复次大慧。菩萨摩诃萨以此正智不立名相。非不立
名相。舍离二见建立及诽谤。知名相不生。是名如如
(唐云。以其正智观察名相。非有非无。远离损益二边恶
【疏曰。心外无相。但随八识所照相分。名为六尘。假
如以心缘心。则所缘心亦成法尘。故六尘相。摄一
切法无不尽也。
△三释分别妄想。】
「大慧。彼妄想者。施设众名。显示诸相。如此不异。象马
车步男女等名。是名妄想(唐云。分别者。施设众名。显
示诸相。谓以象马车步男女等名而显其相。此事如是。
决定不异。是名分别)。」
【疏曰。妄想为能分别。名相为所分别。由分别故。乃
有名相。由名相故。乃有分别。互为缘起者也。是故
能所皆依他起。中间所执我法。实不可得。乃名为
遍计也。
△四释正智了悟。】
「大慧。正智者。彼名相不可得。犹如过客。(唐云。谓观名
相互为其客)诸识不生。不断不常。不堕一切外道声
闻缘觉之地。」
【疏曰。因名有相。因相有名。名无得相之功。相无当
名之实。故云犹如过客。言其无有实我实法也。了
此我法本空。则妄识不起。无性缘生。故不断。缘生
无性。故不常。超过外道二乘之地。故名正智也。
○
五释所悟如如二。初正明所悟。二明能悟益。
△今
初。】
「复次大慧。菩萨摩诃萨以此正智不立名相。非不立
名相。舍离二见建立及诽谤。知名相不生。是名如如
(唐云。以其正智观察名相。非有非无。远离损益二边恶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91c 页 X17-0591.png
见。名相及识本来不起。我说此法名为如如)。」
【疏曰。立名相。则堕有边。名建立增益过。不立名相。
则堕无边。名诽谤损减过。而名相之体。本不生起。
本非有无。常如其性。强名为如如也。
△二明能悟
益。】
「大慧。菩萨摩诃萨住如如者。得无所有境界故。得菩
萨欢喜地。(唐云。住如如巳。得无照现境。升欢喜地)得
菩萨欢喜地巳。永离一切外道恶趣。正住出世间趣。
法相成熟。分别幻等一切法。(唐云。知一切法犹如幻
等)自觉法趣相。(唐云。證自圣智所行之法)离诸妄想
见性异相。(唐云。离臆度见)次第乃至法云地。于其中
间。三昧力自在神通开敷。得如来地巳。种种变化。圆
照示现成熟众生。如水中月。善究竟满足十无尽句。
为种种意解众生分别说法。法身离意所作。是名菩
萨入如如所得。」
【疏曰。初地创證真如。远离能取所取二种相故。名
为无照现境。从此有进无退。数数修习得成如来。
自利究竟。利他不息。具如经论广明。皆由入如如
之所得。可不善修唯心识观。以阶真如实观乎。初
正明其相竟。
○二明五法摄一切法二。初问。二答。
△今初。】
「尔时大慧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世尊。为三种自性
入于五法。为各有自相宗(二译皆无宗字)。」
【疏曰。若论佛意。秪一名字。巳收五法三性八识二
【疏曰。立名相。则堕有边。名建立增益过。不立名相。
则堕无边。名诽谤损减过。而名相之体。本不生起。
本非有无。常如其性。强名为如如也。
△二明能悟
益。】
「大慧。菩萨摩诃萨住如如者。得无所有境界故。得菩
萨欢喜地。(唐云。住如如巳。得无照现境。升欢喜地)得
菩萨欢喜地巳。永离一切外道恶趣。正住出世间趣。
法相成熟。分别幻等一切法。(唐云。知一切法犹如幻
等)自觉法趣相。(唐云。證自圣智所行之法)离诸妄想
见性异相。(唐云。离臆度见)次第乃至法云地。于其中
间。三昧力自在神通开敷。得如来地巳。种种变化。圆
照示现成熟众生。如水中月。善究竟满足十无尽句。
为种种意解众生分别说法。法身离意所作。是名菩
萨入如如所得。」
【疏曰。初地创證真如。远离能取所取二种相故。名
为无照现境。从此有进无退。数数修习得成如来。
自利究竟。利他不息。具如经论广明。皆由入如如
之所得。可不善修唯心识观。以阶真如实观乎。初
正明其相竟。
○二明五法摄一切法二。初问。二答。
△今初。】
「尔时大慧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世尊。为三种自性
入于五法。为各有自相宗(二译皆无宗字)。」
【疏曰。若论佛意。秪一名字。巳收五法三性八识二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92a 页 X17-0592.png
无我尽。故但约五法答。即为遍答所问。大慧恐人
依文失旨。所以重问之耳。
○二答二。初长文。二偈
颂。初中二。初正明摄入。二重释法义。初又三。初总
标摄入。二别示摄入。三结成摄入。
△今初。】
「佛告大慧。三种自性及八识二种无我。悉入五法。」
【疏曰。佛法之妙。妙在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摄一
切。一切摄一。一切入一。一入一切。故五法为法界。
明五法摄一切法。一切法悉入五法。三自性为法
界等。无不尔也。
○二别示摄入二。初明摄入三法。
二明摄入八识及二无我。
△今初。】
「大慧。彼名及相。是妄想自性。(唐云。是妄计性)大慧。若
依彼妄想。生心心法。名俱时生。如日光俱。种种相各
别分别持。是名缘起自性。(唐云。以依彼分别心心所
法俱时而起。如日与光。是缘起性)大慧。正智如如者。
不可坏故。名成自性。」
【疏曰。名相本空。则妄想自性入五法也。依彼名相
而起妄想。依彼妄想而持名相。如日与光俱时而
起。则缘起自性入五法也。正智如如不可坏故。则
圆成性入五法也。
△二明摄入八识及二无我。】
「复次大慧。自心现妄想。八种分别。谓识藏意意识及
五识身。相者不实相妄想故。我我所二摄受灭。二无
我生(唐云。于自心所现生执著时。有八种分别起。此差
别相。皆是不实。唯妄计性。若能舍离二种我执。二无我
智即得生长)。」
依文失旨。所以重问之耳。
○二答二。初长文。二偈
颂。初中二。初正明摄入。二重释法义。初又三。初总
标摄入。二别示摄入。三结成摄入。
△今初。】
「佛告大慧。三种自性及八识二种无我。悉入五法。」
【疏曰。佛法之妙。妙在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摄一
切。一切摄一。一切入一。一入一切。故五法为法界。
明五法摄一切法。一切法悉入五法。三自性为法
界等。无不尔也。
○二别示摄入二。初明摄入三法。
二明摄入八识及二无我。
△今初。】
「大慧。彼名及相。是妄想自性。(唐云。是妄计性)大慧。若
依彼妄想。生心心法。名俱时生。如日光俱。种种相各
别分别持。是名缘起自性。(唐云。以依彼分别心心所
法俱时而起。如日与光。是缘起性)大慧。正智如如者。
不可坏故。名成自性。」
【疏曰。名相本空。则妄想自性入五法也。依彼名相
而起妄想。依彼妄想而持名相。如日与光俱时而
起。则缘起自性入五法也。正智如如不可坏故。则
圆成性入五法也。
△二明摄入八识及二无我。】
「复次大慧。自心现妄想。八种分别。谓识藏意意识及
五识身。相者不实相妄想故。我我所二摄受灭。二无
我生(唐云。于自心所现生执著时。有八种分别起。此差
别相。皆是不实。唯妄计性。若能舍离二种我执。二无我
智即得生长)。」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92b 页 X17-0592.png
【疏曰。虚妄假名。本唯心现。由分别故。则有八种分
别相起。此名此相。皆唯妄想。离二我执。名为正智。
二空所显。名为如如。则八识二无我入五法也。二
别示摄入竟。
△三结成摄入。】
「是故大慧。此五法者。声闻缘觉菩萨如来。自觉圣智。
诸地相续次第。一切佛法悉入其中。」
【疏曰。一切佛法。皆入五法。况三自性八识二无我
耶。例亦得云。一切佛法。皆入三性。皆入八识二无
我也。初正明摄入竟。
△二重释法义。】
「复次大慧。五法者。相。名。妄想。如如。正智。大慧。相者。若
处所形相色像等现。(唐云。谓所见色等形状各别)是
名为相。若彼有如是相。名为瓶等。即此非馀。(唐云。依
彼诸相。立瓶等名。此如是。此不异)是说为名。施设众
名。显示诸相。瓶等心心法。是名妄想。(唐云。心心所法。
是名分别)彼名彼相毕竟不可得。始终无觉。于诸法
无展转。离不实妄想。(唐云。彼名彼相。毕竟无有。但是
妄心展转分别。如是观察。乃至觉灭)是名如如。真实
决定究竟自性不可得。彼是如相。(唐云。真实决定究
竟根本自性可得。是如如相)我及诸佛随顺入处。昔
为众生如实演说施设显示。(唐云。如其实相。开示演
说)于彼随入正觉。不断不常。妄想不起。随顺自觉圣
趣。一切外道声闻缘觉所不得相。(唐云。若能于此随
顺悟解。离断离常不生分别。入自證处。出于外道二乘
境界)是名正智。大慧。是名五法三种自性八识二种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92c 页 X17-0592.png
无我。一切佛法悉入其中。(唐云。普皆摄尽)是故大慧。
当自方便学。亦教他人勿随于他。(唐云。汝应以自智
善巧通达。亦劝他人令其通达。通达此巳。心则决定。不
随他转)。」
【疏曰。此中重释。意显三界所有种种境界。无非是
相。依相所立。无非是名。设名显相心心所法。无非
妄想。离此相名妄想思觉。则一切法无非如如。證
此如如。即究竟根本智。开示演说此如如。即究竟
后得智。随顺悟入。即分證根本智及后得智也。初
长文竟。
△二偈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五法三自性。及与
八种识。二种无有我。悉摄摩诃衍。(唐云。普摄于大乘)
名相虚妄想。自性二种相。(唐云。名相及分别。二种自
性摄)正智及如如。是则为成相。」
【疏曰。一往且以名相摄分别性。妄想摄缘起性。正
智如如摄成自性。则亦以八识摄分别及缘起性。
二无我摄成自性也。若细料简。具如唯识论所明。
第三十五五法自性识无我门竟。
○第三十六恒
河沙门。(魏云。恒河沙品第十三)文分为二。初问。二
答。
△今初。】
「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世尊所说句。过去
诸佛。如恒河沙。未来现在。亦复如是。云何世尊。为如
说而受。为复更有馀义。唯愿如来哀悯解说。」
【○二答二。初长文。二偈颂。初中二。初答莫如说受。
当自方便学。亦教他人勿随于他。(唐云。汝应以自智
善巧通达。亦劝他人令其通达。通达此巳。心则决定。不
随他转)。」
【疏曰。此中重释。意显三界所有种种境界。无非是
相。依相所立。无非是名。设名显相心心所法。无非
妄想。离此相名妄想思觉。则一切法无非如如。證
此如如。即究竟根本智。开示演说此如如。即究竟
后得智。随顺悟入。即分證根本智及后得智也。初
长文竟。
△二偈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五法三自性。及与
八种识。二种无有我。悉摄摩诃衍。(唐云。普摄于大乘)
名相虚妄想。自性二种相。(唐云。名相及分别。二种自
性摄)正智及如如。是则为成相。」
【疏曰。一往且以名相摄分别性。妄想摄缘起性。正
智如如摄成自性。则亦以八识摄分别及缘起性。
二无我摄成自性也。若细料简。具如唯识论所明。
第三十五五法自性识无我门竟。
○第三十六恒
河沙门。(魏云。恒河沙品第十三)文分为二。初问。二
答。
△今初。】
「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世尊所说句。过去
诸佛。如恒河沙。未来现在。亦复如是。云何世尊。为如
说而受。为复更有馀义。唯愿如来哀悯解说。」
【○二答二。初长文。二偈颂。初中二。初答莫如说受。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93a 页 X17-0593.png
二答更有馀义。
△今初。】
「佛告大慧。莫如说受。三世诸佛量。非如恒河沙。所以
者何。过世间望。非譬所譬。(唐云。三世诸佛。非如恒沙。
何以故。如来最胜。超诸世间。无与等者。非喻所及。唯以
少分为其喻耳)以凡愚计常。外道妄想。长养恶见。生
死无穷。(唐云。我以凡愚诸外道等。心恒执著常与无常。
恶见增长。生死轮回)欲令厌离生死趣轮。精勤胜进
故。为彼说言。诸佛易见。非如优昙钵华难得见故。息
方便求。(唐云。令其厌离。发胜希望。言佛易成。易可逢值
若言难遇如优昙华。彼便退怯。不勤精进。是故我说如
恒河沙)有时复观诸受化者。作如是言。佛难值遇。如
优昙钵华。优昙钵华。无巳见今见当见。如来者。世间
悉见。(唐云。如来则有巳现当见)不以建立自通故。说
言如来出世如优昙钵华。(唐云。如是譬喻。非说自法)
大慧。自建立自通者。过世间望。彼诸凡愚所不能信。
自觉圣智境界。无以为譬。真实如来。过心意意识所
见之相。不可为譬(唐云。自法者。内證圣智所行境界。
世间无等。过诸譬喻。一切凡夫不能信受。大慧。真实如
来。超心意意识所见之相。不可于中而立譬喻)。」
【疏曰。约机。则有易见难见之不同。约理。则无多少
数量之可论。为凡外难得见佛。恐其绝望而不求
见。故云如恒河沙。令知欣厌。为受化常得见佛。恐
其习见而不殷切。故云如优昙华。令知渴仰。然化
身无数。既非恒沙优昙可譬。法身平等。亦非恒沙
△今初。】
「佛告大慧。莫如说受。三世诸佛量。非如恒河沙。所以
者何。过世间望。非譬所譬。(唐云。三世诸佛。非如恒沙。
何以故。如来最胜。超诸世间。无与等者。非喻所及。唯以
少分为其喻耳)以凡愚计常。外道妄想。长养恶见。生
死无穷。(唐云。我以凡愚诸外道等。心恒执著常与无常。
恶见增长。生死轮回)欲令厌离生死趣轮。精勤胜进
故。为彼说言。诸佛易见。非如优昙钵华难得见故。息
方便求。(唐云。令其厌离。发胜希望。言佛易成。易可逢值
若言难遇如优昙华。彼便退怯。不勤精进。是故我说如
恒河沙)有时复观诸受化者。作如是言。佛难值遇。如
优昙钵华。优昙钵华。无巳见今见当见。如来者。世间
悉见。(唐云。如来则有巳现当见)不以建立自通故。说
言如来出世如优昙钵华。(唐云。如是譬喻。非说自法)
大慧。自建立自通者。过世间望。彼诸凡愚所不能信。
自觉圣智境界。无以为譬。真实如来。过心意意识所
见之相。不可为譬(唐云。自法者。内證圣智所行境界。
世间无等。过诸譬喻。一切凡夫不能信受。大慧。真实如
来。超心意意识所见之相。不可于中而立譬喻)。」
【疏曰。约机。则有易见难见之不同。约理。则无多少
数量之可论。为凡外难得见佛。恐其绝望而不求
见。故云如恒河沙。令知欣厌。为受化常得见佛。恐
其习见而不殷切。故云如优昙华。令知渴仰。然化
身无数。既非恒沙优昙可譬。法身平等。亦非恒沙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93b 页 X17-0593.png
优昙可譬也。
△二答更有馀义。】
「大慧。然我说譬。佛如恒河沙。无有过咎。大慧。譬如恒
沙。一切鱼鳖输收魔罗师子象马人兽践踏。沙不念
言。彼恼乱我。而生妄想。自性清净。无诸垢污。如来应
供等正觉自觉圣智恒河。大力神通自在等沙。(唐云。
如来圣智。如彼恒河。力通自在。以为其沙)一切外道
诸人兽等一切恼乱。如来不念而生妄想。如来寂然。
无有念想。如来本愿。以三昧乐安众生故无有恼乱。
犹如恒沙。等无有异。又断贪恚故。」
【疏曰。初以无分别爱憎义。譬如恒河沙也。输收魔
罗。此翻杀子鱼。】
「譬如恒沙。是地自性。劫尽烧时。烧一切地。而彼地大
不舍自性。与火大俱生故。其馀愚夫作地烧想。而地
不烧。以火因故。(魏云。以不离地而得更有四大火身
故。○唐云。火所因故)如是大慧。如来法身。如恒沙不
坏。」
【疏曰。二以法身性不坏义。譬如恒河沙也。因有地
为所烧。乃有火为能烧。能所无性。皆如来藏妙真
如性。故不坏也。大涅槃云。譬如猛火。不能烧薪。火
出木尽。名为薪灭。木之与地。同是坚相。同能出火。
观相元妄。有烧不烧。观性元真。唯妙觉明。妙觉明
心。非地非火。亦地亦火。云何可说能所烧耶。】
「大慧。譬如恒沙。无有限量。如来光明。亦复如是。无有
限量。为成熟众生故。普照一切诸佛大众(唐云。大会)。」
△二答更有馀义。】
「大慧。然我说譬。佛如恒河沙。无有过咎。大慧。譬如恒
沙。一切鱼鳖输收魔罗师子象马人兽践踏。沙不念
言。彼恼乱我。而生妄想。自性清净。无诸垢污。如来应
供等正觉自觉圣智恒河。大力神通自在等沙。(唐云。
如来圣智。如彼恒河。力通自在。以为其沙)一切外道
诸人兽等一切恼乱。如来不念而生妄想。如来寂然。
无有念想。如来本愿。以三昧乐安众生故无有恼乱。
犹如恒沙。等无有异。又断贪恚故。」
【疏曰。初以无分别爱憎义。譬如恒河沙也。输收魔
罗。此翻杀子鱼。】
「譬如恒沙。是地自性。劫尽烧时。烧一切地。而彼地大
不舍自性。与火大俱生故。其馀愚夫作地烧想。而地
不烧。以火因故。(魏云。以不离地而得更有四大火身
故。○唐云。火所因故)如是大慧。如来法身。如恒沙不
坏。」
【疏曰。二以法身性不坏义。譬如恒河沙也。因有地
为所烧。乃有火为能烧。能所无性。皆如来藏妙真
如性。故不坏也。大涅槃云。譬如猛火。不能烧薪。火
出木尽。名为薪灭。木之与地。同是坚相。同能出火。
观相元妄。有烧不烧。观性元真。唯妙觉明。妙觉明
心。非地非火。亦地亦火。云何可说能所烧耶。】
「大慧。譬如恒沙。无有限量。如来光明。亦复如是。无有
限量。为成熟众生故。普照一切诸佛大众(唐云。大会)。」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93c 页 X17-0593.png
【疏曰。三以光明无限量义。譬如恒河沙也。】
「大慧。譬如恒沙。别求异沙。永不可得。如是大慧。如来
应供等正觉。无生死生灭。有因缘断故(唐云。譬如恒
沙。住沙自性。不更改变而作馀物。如来亦尔。于世间中
不生不灭。诸有生因。悉巳断故)。」
【疏曰。四以断德无变易义。譬如恒河沙也。】
「大慧。譬如恒沙。增减不可得知。(唐云。取不知灭。投不
见增)如是大慧。如来智慧成熟众生。不增不减。(唐云。
以方便智成熟众生。无减无增)非身法故。身法者。有
坏。如来法身。非是身法。(唐云。如来法身无有身故。以
有身故。而有灭坏。法身无身。故无灭坏)。」
【疏曰。五以智身无增减义。譬如恒河沙也。】
「如压恒沙。油不可得。如是一切极苦众生逼迫如来。
乃至众生未得涅槃。不舍法界自三昧愿乐。以大悲
故。(唐云。譬如恒沙。虽苦压治。欲求酥油。终不可得。如来
亦尔。虽为众生众苦所压。乃至蠢动未尽涅槃。欲令舍
离于法界中深心愿乐。亦不可得。何以故。具足成就大
悲心故)。」
【疏曰。六以大悲无压舍义。譬如恒河沙也。】
「大慧。譬如恒沙。随水而流。非无水也。(魏云。终不逆流)
如是大慧。如来所说一切诸法。随涅槃流。(魏云。随顺
涅槃而非逆流。○唐云。莫不随顺涅槃之流)是故说
言如恒河沙。如来不随诸去流转。(魏云。随顺流者。非
是去义。○唐云。如来说法。不随于趣)去是坏义故。(魏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94a 页 X17-0594.png
云。若佛如来有去义者。诸佛如来应无常灭。○唐云。去
是坏义)大慧。生死本际不可知。不知故。云何说去。(魏
云。世间本际。尚不可知。不可知者。我云何依而说去义)
大慧。去者断义。(唐云。趣义是断)而愚夫不知。」
【疏曰。七以说法顺涅槃义。譬如恒河沙也。若逆涅
槃。则有去坏。如沙离水。是去坏义。既顺不逆。安有
去坏。以生死本际即涅槃本际。无可去无可断故。】
「大慧白佛言。世尊。若众生生死本际不可知者。云何
解脱可知。(魏云。云何如来而得解脱。复令众生得于
解脱。○唐云。云何众生在生死中而得解脱)佛告大
慧。无始虚伪过恶妄想习气因灭。自心现知外义。妄
想身转。(唐云。了知外境自心所现。分别转依)解脱不
灭。(唐云。名为解脱。非坏灭也)是故无边。非都无所有。
(唐云。是故不得言无边际)为彼妄想。作无边等异名。
(唐云。无边际者。但是分别异名)观察内外。离于妄想。
无异众生。智及尔𦦨一切诸法。悉皆寂静。(唐云。离分
别心。无别众生。以智观察内外诸法。知与所知悉皆寂
灭)不识自心现妄想故。妄想生。若识则灭(唐云。一切
诸法。唯是自心分别所见。不了知故。分别心起。了心则
灭)。」
【疏曰。此重释生死本际不可知之疑也。疑意谓不
可知者。则无边际。既无边际。安能越度而得解脱。
佛答意者。由迷妄故。说无边际。若离妄想分别。则
本无众生可得。證二转依。名为解脱。非以灭坏为
是坏义)大慧。生死本际不可知。不知故。云何说去。(魏
云。世间本际。尚不可知。不可知者。我云何依而说去义)
大慧。去者断义。(唐云。趣义是断)而愚夫不知。」
【疏曰。七以说法顺涅槃义。譬如恒河沙也。若逆涅
槃。则有去坏。如沙离水。是去坏义。既顺不逆。安有
去坏。以生死本际即涅槃本际。无可去无可断故。】
「大慧白佛言。世尊。若众生生死本际不可知者。云何
解脱可知。(魏云。云何如来而得解脱。复令众生得于
解脱。○唐云。云何众生在生死中而得解脱)佛告大
慧。无始虚伪过恶妄想习气因灭。自心现知外义。妄
想身转。(唐云。了知外境自心所现。分别转依)解脱不
灭。(唐云。名为解脱。非坏灭也)是故无边。非都无所有。
(唐云。是故不得言无边际)为彼妄想。作无边等异名。
(唐云。无边际者。但是分别异名)观察内外。离于妄想。
无异众生。智及尔𦦨一切诸法。悉皆寂静。(唐云。离分
别心。无别众生。以智观察内外诸法。知与所知悉皆寂
灭)不识自心现妄想故。妄想生。若识则灭(唐云。一切
诸法。唯是自心分别所见。不了知故。分别心起。了心则
灭)。」
【疏曰。此重释生死本际不可知之疑也。疑意谓不
可知者。则无边际。既无边际。安能越度而得解脱。
佛答意者。由迷妄故。说无边际。若离妄想分别。则
本无众生可得。證二转依。名为解脱。非以灭坏为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94b 页 X17-0594.png
生死边际也。但悟唯心。则生死本际。即是涅槃本
际。故恒顺涅槃流。而非去坏断耳。初长文竟。
△二
偈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观察诸导师。犹如
恒河沙。不坏亦不去。亦复不究竟。是则为平等。观察
诸如来。犹如恒沙等。悉离一切过。随流而性常。是则
佛正觉。」
【疏曰。不坏不去。颂第七义。不究竟。颂第六义。谓终
不先自取灭度也。平等者。欢其了达生死涅槃无
二际也。悉离一切过。总颂初三五义。随流。重颂第
七义。性常。颂第二第四义也。第三十六恒河沙门
竟。
○第三十七诸法刹那门。(魏云。刹那品第十四)
文分为二。初长文。二偈颂。初中二。初辨刹那义。二
辨六度相。初又二。初问。二答。
△今初。】
「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唯愿为说一切诸法
刹那坏相。世尊。云何一切法刹那(唐云。何等诸法。名
有刹那)。」
【疏曰。一切诸法。设皆刹那必坏。则出世无为涅槃。
为有刹那。为无刹那。故问之也。
○二答二。初总标
一切法。二别示坏不坏。
△今初。】
「佛告大慧。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佛告大慧。
一切法者。谓善。不善。无记。有为。无为。世间。出世间。有
罪。无罪。有漏。无漏。受。不受。」
【疏曰。能为此世他世顺益。名为善法。通于有漏无
际。故恒顺涅槃流。而非去坏断耳。初长文竟。
△二
偈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观察诸导师。犹如
恒河沙。不坏亦不去。亦复不究竟。是则为平等。观察
诸如来。犹如恒沙等。悉离一切过。随流而性常。是则
佛正觉。」
【疏曰。不坏不去。颂第七义。不究竟。颂第六义。谓终
不先自取灭度也。平等者。欢其了达生死涅槃无
二际也。悉离一切过。总颂初三五义。随流。重颂第
七义。性常。颂第二第四义也。第三十六恒河沙门
竟。
○第三十七诸法刹那门。(魏云。刹那品第十四)
文分为二。初长文。二偈颂。初中二。初辨刹那义。二
辨六度相。初又二。初问。二答。
△今初。】
「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唯愿为说一切诸法
刹那坏相。世尊。云何一切法刹那(唐云。何等诸法。名
有刹那)。」
【疏曰。一切诸法。设皆刹那必坏。则出世无为涅槃。
为有刹那。为无刹那。故问之也。
○二答二。初总标
一切法。二别示坏不坏。
△今初。】
「佛告大慧。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佛告大慧。
一切法者。谓善。不善。无记。有为。无为。世间。出世间。有
罪。无罪。有漏。无漏。受。不受。」
【疏曰。能为此世他世顺益。名为善法。通于有漏无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94c 页 X17-0594.png
漏。能为此世他世违损名不善法。唯是有漏。于善
不善无可记别。名无记法。又分为二。若染污昏昧。
能障圣道。名有覆无记。若清净无垢。不障圣道。名
无覆无记。此二亦唯有漏也。色心诸法。有生住异
灭四相可得。名有为法。虚空择灭非择灭等。无生
住异灭四相可得。名无为法。三界因果。名世间法。
四圣法界若因若果。名出世法。损恼自他。名有罪
法。不损自他。名无罪法。招感生死。名有漏法。不招
生死。名无漏法。有能有所。名有受法。达无能所。名
无受法。此中有为有漏有受诸法。则有刹那。若无
为无漏。及有为无漏。不受诸受。名为正受。则非刹
那性也。
△二别示坏不坏。】
「大慧。略说心意意识及习气。是五受阴因。是心意意
识习气长养。凡愚善不善妄想。(唐云。举要言之。五取
蕴法。以心意意识习气为因而得增长。凡愚于此而生
分别。谓善不善)大慧。修三昧乐。三昧正受现法乐住。
名为贤圣善无漏(唐云。圣人现證三昧乐住。是则名
为善无漏法)。」
【疏曰。五阴色心。皆由八识熏习增长。是有为法。故
有善不善等分别。皆属有漏。若圣人所證出世三
昧。是善无漏。非刹那也。】
「大慧。善不善者。谓八识。何等为八。谓如来藏。名识藏。
心。意。意识。及五识身。非外道所说。大慧。五识身者。心
意意识俱。善不善相。展转变坏相续流注。(唐云。善不
不善无可记别。名无记法。又分为二。若染污昏昧。
能障圣道。名有覆无记。若清净无垢。不障圣道。名
无覆无记。此二亦唯有漏也。色心诸法。有生住异
灭四相可得。名有为法。虚空择灭非择灭等。无生
住异灭四相可得。名无为法。三界因果。名世间法。
四圣法界若因若果。名出世法。损恼自他。名有罪
法。不损自他。名无罪法。招感生死。名有漏法。不招
生死。名无漏法。有能有所。名有受法。达无能所。名
无受法。此中有为有漏有受诸法。则有刹那。若无
为无漏。及有为无漏。不受诸受。名为正受。则非刹
那性也。
△二别示坏不坏。】
「大慧。略说心意意识及习气。是五受阴因。是心意意
识习气长养。凡愚善不善妄想。(唐云。举要言之。五取
蕴法。以心意意识习气为因而得增长。凡愚于此而生
分别。谓善不善)大慧。修三昧乐。三昧正受现法乐住。
名为贤圣善无漏(唐云。圣人现證三昧乐住。是则名
为善无漏法)。」
【疏曰。五阴色心。皆由八识熏习增长。是有为法。故
有善不善等分别。皆属有漏。若圣人所證出世三
昧。是善无漏。非刹那也。】
「大慧。善不善者。谓八识。何等为八。谓如来藏。名识藏。
心。意。意识。及五识身。非外道所说。大慧。五识身者。心
意意识俱。善不善相。展转变坏相续流注。(唐云。善不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95a 页 X17-0595.png
善相。展转差别。相续不断)不坏身生。亦生亦灭。(唐云。
无异体生。生巳即灭)不觉自心现。次第灭。馀识生。(唐
云。不了于境自心所现。次第灭时。别识生起)形相差
别摄受。意识五识俱相应生。刹那时不住。名为刹那
(唐云。意识与彼五识共俱。取于种种差别形相。刹那不
住。我说此等名刹那法)。」
【疏曰。第八虽是无覆无记。而能遍受善不善熏。又
为善不善法之根本依。第七虽是有覆无记。而为
善不善法之染污依。第六通于三性。而为善不善
法之分别依。第八第七。无不起时。前五若起。必与
第六同起。助成第六善不善业。故云善不善者谓
八识也。五识或时造善。或造不善。初无一定。故有
展转变坏差别。从生至生。从劫至劫。初无停止。故
云相续流注不断。此前五识。若约俗谛不坏相说。
各有内二分体。转成外二分用。初无有异。此识体
用。譬如水流灯𦦨。无暂时住。故云亦生亦灭。不知
色等五尘。即是识体所现相分。乃以见分而取著
之。故虽无间即灭。灭巳还生。或眼识才灭。耳识随
生等。或前念眼识才灭。后念眼识随生等。皆所谓
次第灭馀识生也。同时意识。必与五识共俱。乃于
五尘形相差别妄生摄受。而能摄之见分。与所摄
之相分。无非刹那不住之相。是故名刹那也。】
「大慧。刹那者名识藏。如来藏意俱生识习气刹那。(唐
云。如来藏名藏识。所与意等诸习气俱。是刹那法)无漏
无异体生。生巳即灭)不觉自心现。次第灭。馀识生。(唐
云。不了于境自心所现。次第灭时。别识生起)形相差
别摄受。意识五识俱相应生。刹那时不住。名为刹那
(唐云。意识与彼五识共俱。取于种种差别形相。刹那不
住。我说此等名刹那法)。」
【疏曰。第八虽是无覆无记。而能遍受善不善熏。又
为善不善法之根本依。第七虽是有覆无记。而为
善不善法之染污依。第六通于三性。而为善不善
法之分别依。第八第七。无不起时。前五若起。必与
第六同起。助成第六善不善业。故云善不善者谓
八识也。五识或时造善。或造不善。初无一定。故有
展转变坏差别。从生至生。从劫至劫。初无停止。故
云相续流注不断。此前五识。若约俗谛不坏相说。
各有内二分体。转成外二分用。初无有异。此识体
用。譬如水流灯𦦨。无暂时住。故云亦生亦灭。不知
色等五尘。即是识体所现相分。乃以见分而取著
之。故虽无间即灭。灭巳还生。或眼识才灭。耳识随
生等。或前念眼识才灭。后念眼识随生等。皆所谓
次第灭馀识生也。同时意识。必与五识共俱。乃于
五尘形相差别妄生摄受。而能摄之见分。与所摄
之相分。无非刹那不住之相。是故名刹那也。】
「大慧。刹那者名识藏。如来藏意俱生识习气刹那。(唐
云。如来藏名藏识。所与意等诸习气俱。是刹那法)无漏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95b 页 X17-0595.png
习气非刹那。非凡愚所觉。计著刹那论故。(唐云。此非
凡愚刹那论者之所能知)不觉一切法刹那非刹那。
(唐云。彼不能知一切诸法。有是刹那。非刹那故)以断见
坏无为法(唐云。彼计无为同诸法坏。堕于断见)。」
【疏曰。藏识海常住。何以识藏名刹那耶。以受有漏
习气熏故。所以举体成生灭也。若以无漏智熏。令
成出世无漏习气。證二空所显真如无为法性。则
当体即是不生不灭。岂凡愚所能觉哉。】
「大慧。七识不流转。(唐云。五识身非流转)不受苦乐。非
涅槃因。大慧。如来藏者。受苦乐。与因俱。若生若灭。(唐
云。有生灭)四住地无明住地所醉。(唐云。四种习气之
所迷覆)凡愚不觉。刹那见妄想熏心(唐云。而诸凡愚
分别熏心。不能了知。起刹那见)。」
【疏曰。此重释刹那者名识藏之由也。夫藏识常住。
前七生灭。则应以前七名刹那。藏识名非刹那。何
谓刹那者名识藏耶。以前七现行。从种子生。生巳
即灭。无暂时住。无容从此转至馀方。故不流转。既
非流转。则苦乐亦念念灭。故不能生觉受。既不受
世间苦乐。故非出世涅槃之因。此显前七无体性
故。犹如波浪以水为体。别无自体可得故也。如来
藏者。举体为总报主。故虽但与舍受相应。而由彼
故。方受苦乐。又能受熏持种令不失故。故与因俱。
又藏识所持诸法种子恒转如瀑流故。故若生若
灭。非断亦非常也。凡夫。则四住及无明所醉。愚法
凡愚刹那论者之所能知)不觉一切法刹那非刹那。
(唐云。彼不能知一切诸法。有是刹那。非刹那故)以断见
坏无为法(唐云。彼计无为同诸法坏。堕于断见)。」
【疏曰。藏识海常住。何以识藏名刹那耶。以受有漏
习气熏故。所以举体成生灭也。若以无漏智熏。令
成出世无漏习气。證二空所显真如无为法性。则
当体即是不生不灭。岂凡愚所能觉哉。】
「大慧。七识不流转。(唐云。五识身非流转)不受苦乐。非
涅槃因。大慧。如来藏者。受苦乐。与因俱。若生若灭。(唐
云。有生灭)四住地无明住地所醉。(唐云。四种习气之
所迷覆)凡愚不觉。刹那见妄想熏心(唐云。而诸凡愚
分别熏心。不能了知。起刹那见)。」
【疏曰。此重释刹那者名识藏之由也。夫藏识常住。
前七生灭。则应以前七名刹那。藏识名非刹那。何
谓刹那者名识藏耶。以前七现行。从种子生。生巳
即灭。无暂时住。无容从此转至馀方。故不流转。既
非流转。则苦乐亦念念灭。故不能生觉受。既不受
世间苦乐。故非出世涅槃之因。此显前七无体性
故。犹如波浪以水为体。别无自体可得故也。如来
藏者。举体为总报主。故虽但与舍受相应。而由彼
故。方受苦乐。又能受熏持种令不失故。故与因俱。
又藏识所持诸法种子恒转如瀑流故。故若生若
灭。非断亦非常也。凡夫。则四住及无明所醉。愚法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95c 页 X17-0595.png
声闻。则无明住地所醉。不能了知生灭无性。故有
分段生死刹那。及变易生死刹那。其实皆妄想耳。】
「复次大慧。如金。金刚。佛舍利。得奇特性。终不损坏。大
慧。若得无间(唐云。若得證法)有刹那者。圣应非圣。而
圣。未曾不圣。如金。金刚。虽经劫数。称量不减。云何凡
愚。不善于我隐覆之说。(唐云。不解于我秘密之说)于
内外一切法。作刹那想。」
【疏曰。此借世间现见不坏之法。以譬出世无漏法
体非刹那也。得无间者。以无间三昧断惑。亲證真
如。无有能證所證之二相也。初辨刹那义竟。
○二
辨六度相二。初问。二答。
△今初。】
「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说。六波罗蜜满足。
得成正觉。何等为六。(唐云。何者为六。云何满足)。」
【疏曰。成正觉巳。證得如金刚等非刹那性。而必由
于六度满足。六度秪是福慧二严。乃约修德言之。
所谓有为无漏法也。为是刹那。为非刹那。若是刹
那。云何因之而成正觉。若非刹那。云何有六。云何
分别满足与不满足。问意所关在此。不可不知也。
○二答二。初标。二释。
△今初。】
「佛告大慧。波罗蜜有三种分别。谓世间。出世间。出世
间上上。」
【疏曰。世间六度。有为有漏。是刹那法。出世六度。有
为无漏。望世间非刹那。望上上是刹那。以但度分
段。不度变易故也。出世间上上六度。亦可名有为
分段生死刹那。及变易生死刹那。其实皆妄想耳。】
「复次大慧。如金。金刚。佛舍利。得奇特性。终不损坏。大
慧。若得无间(唐云。若得證法)有刹那者。圣应非圣。而
圣。未曾不圣。如金。金刚。虽经劫数。称量不减。云何凡
愚。不善于我隐覆之说。(唐云。不解于我秘密之说)于
内外一切法。作刹那想。」
【疏曰。此借世间现见不坏之法。以譬出世无漏法
体非刹那也。得无间者。以无间三昧断惑。亲證真
如。无有能證所證之二相也。初辨刹那义竟。
○二
辨六度相二。初问。二答。
△今初。】
「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说。六波罗蜜满足。
得成正觉。何等为六。(唐云。何者为六。云何满足)。」
【疏曰。成正觉巳。證得如金刚等非刹那性。而必由
于六度满足。六度秪是福慧二严。乃约修德言之。
所谓有为无漏法也。为是刹那。为非刹那。若是刹
那。云何因之而成正觉。若非刹那。云何有六。云何
分别满足与不满足。问意所关在此。不可不知也。
○二答二。初标。二释。
△今初。】
「佛告大慧。波罗蜜有三种分别。谓世间。出世间。出世
间上上。」
【疏曰。世间六度。有为有漏。是刹那法。出世六度。有
为无漏。望世间非刹那。望上上是刹那。以但度分
段。不度变易故也。出世间上上六度。亦可名有为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96a 页 X17-0596.png
无漏。亦可名无为无漏。全性起修。可称有为。全修
在性。可称无为。真非刹那法也。
△二释。】
「大慧。世间波罗蜜者。我我所摄受计著。摄受二边。为
种种受生处。乐色声香味触故。满足檀波罗蜜。戒忍
精进禅定智慧亦如是。凡夫神通。及生梵天(唐云。谓
诸凡愚。著我我所。执取二边。求诸有身。贪色等境。如是
修行檀波罗蜜。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成就神通。生于梵
世)。」
【疏曰。波罗蜜。此翻度无极。亦翻到彼岸。凡愚妄计
梵世等。未来殊胜果报为彼岸。故修施等六法为
能度能到也。】
「大慧。出世间波罗蜜者。声闻缘觉堕摄受涅槃故。行
六波罗蜜。乐自巳涅槃乐。(唐云。执著涅槃。希求自乐。
如是修习诸波罗蜜)。」
【疏曰。二乘妄计偏真为彼岸。故修六度为能到也。】
「出世间上上波罗蜜者。觉自心现妄想量摄受及自
心二故。不生妄想。于诸趣摄受非分。自心色相不计
著。(唐云。谓菩萨于自心二法。了知唯是分别所现。不起
妄想。不生执著。不取色相)为安乐一切众生故。生檀
波罗蜜。起上上方便。(唐云。为欲利乐一切众生。而常
修行檀波罗蜜)即于彼缘妄想不生戒。是尸波罗蜜。
(唐云。于诸境界不起分别。是则修行尸波罗蜜)即彼妄
想不生。忍知摄所摄。是羼提波罗蜜。(唐云。即于不起
分别之时。忍知能取所取自性。是则名为羼提波罗蜜)
在性。可称无为。真非刹那法也。
△二释。】
「大慧。世间波罗蜜者。我我所摄受计著。摄受二边。为
种种受生处。乐色声香味触故。满足檀波罗蜜。戒忍
精进禅定智慧亦如是。凡夫神通。及生梵天(唐云。谓
诸凡愚。著我我所。执取二边。求诸有身。贪色等境。如是
修行檀波罗蜜。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成就神通。生于梵
世)。」
【疏曰。波罗蜜。此翻度无极。亦翻到彼岸。凡愚妄计
梵世等。未来殊胜果报为彼岸。故修施等六法为
能度能到也。】
「大慧。出世间波罗蜜者。声闻缘觉堕摄受涅槃故。行
六波罗蜜。乐自巳涅槃乐。(唐云。执著涅槃。希求自乐。
如是修习诸波罗蜜)。」
【疏曰。二乘妄计偏真为彼岸。故修六度为能到也。】
「出世间上上波罗蜜者。觉自心现妄想量摄受及自
心二故。不生妄想。于诸趣摄受非分。自心色相不计
著。(唐云。谓菩萨于自心二法。了知唯是分别所现。不起
妄想。不生执著。不取色相)为安乐一切众生故。生檀
波罗蜜。起上上方便。(唐云。为欲利乐一切众生。而常
修行檀波罗蜜)即于彼缘妄想不生戒。是尸波罗蜜。
(唐云。于诸境界不起分别。是则修行尸波罗蜜)即彼妄
想不生。忍知摄所摄。是羼提波罗蜜。(唐云。即于不起
分别之时。忍知能取所取自性。是则名为羼提波罗蜜)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96b 页 X17-0596.png
初中后夜精勤方便。随顺修行方便。妄想不生。(唐云。
随顺实解。不生分别)是毗梨耶波罗蜜。妄想悉灭。不
堕声闻涅槃摄受。(唐云。不生分别。不起外道涅槃之
见)是禅波罗蜜。自心妄想非性。智慧观察。不堕二边。
先身转胜而不可坏。得自觉圣趣。(唐云。以智观察。心
无分别。不堕二边。转净所依而不坏灭。获于圣智内證
境界)是般若波罗蜜。」
【疏曰。不生妄想。不生执著。不取色相。此超凡夫见
也。为安乐一切众生。此超二乘见也。起上上方便。
于一布施门中。顿圆六度。于戒忍等。应知亦然。一
度一切度。一切度一度。称性起修。修全在性。此超
权菩萨见也。所以名为满足所以非刹那也。诸法
刹那门中初长文竟。
△二偈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空无常刹那。愚夫
妄想作。(唐云。愚分别有为。空无常刹那)如河灯种子。
而作刹那想。(唐云。分别刹那义。如河灯种子)刹那息
烦乱。寂静离所作。一切法不生。我说刹那义。(唐云。一
切法不生。寂静无所作。诸事性皆离。是我刹那义)物生
则有灭。(唐云。生无间即灭)不为愚者说。无间相续性。
妄想之所熏。(唐云。诸趣分别起)无明为其因。心则从
彼生。乃至色未生。中间有何分。(唐云。未能了色来。中
间何所住)相续次第灭。馀心随彼生。(唐云。无间相续
灭。而有别心起)不住于色时。何所缘而生。以从彼生
故。不如实因生。(唐云。若缘彼心起。其因则虚妄)云何
随顺实解。不生分别)是毗梨耶波罗蜜。妄想悉灭。不
堕声闻涅槃摄受。(唐云。不生分别。不起外道涅槃之
见)是禅波罗蜜。自心妄想非性。智慧观察。不堕二边。
先身转胜而不可坏。得自觉圣趣。(唐云。以智观察。心
无分别。不堕二边。转净所依而不坏灭。获于圣智内證
境界)是般若波罗蜜。」
【疏曰。不生妄想。不生执著。不取色相。此超凡夫见
也。为安乐一切众生。此超二乘见也。起上上方便。
于一布施门中。顿圆六度。于戒忍等。应知亦然。一
度一切度。一切度一度。称性起修。修全在性。此超
权菩萨见也。所以名为满足所以非刹那也。诸法
刹那门中初长文竟。
△二偈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空无常刹那。愚夫
妄想作。(唐云。愚分别有为。空无常刹那)如河灯种子。
而作刹那想。(唐云。分别刹那义。如河灯种子)刹那息
烦乱。寂静离所作。一切法不生。我说刹那义。(唐云。一
切法不生。寂静无所作。诸事性皆离。是我刹那义)物生
则有灭。(唐云。生无间即灭)不为愚者说。无间相续性。
妄想之所熏。(唐云。诸趣分别起)无明为其因。心则从
彼生。乃至色未生。中间有何分。(唐云。未能了色来。中
间何所住)相续次第灭。馀心随彼生。(唐云。无间相续
灭。而有别心起)不住于色时。何所缘而生。以从彼生
故。不如实因生。(唐云。若缘彼心起。其因则虚妄)云何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96c 页 X17-0596.png
无所成。而知刹那坏。(唐云。因妄体不成。云何刹那灭)。」
【疏曰。此颂迷如来藏而有刹那。刹那本无性也。谓
由愚夫妄想分别诸有为法。其体本空。本自无常。
故名刹那。如河之流。如灯之𦦨。如种子之生芽。念
念转变。遂于其中作刹那想。若知刹那寂静不生。
则一切法咸皆性离。故我所以说刹那者。正显生
即无生义耳。夫一切物。初生即灭。无暂时住。愚夫
不知。妄见无间相续。乃诸趣分别所熏。皆有无明
不了为因。更无他因。无明取著色境。假说心生。未
有色时。心何所有。色之与心。念念灭时。念念续生。
倘不住于色时。何所缘而生耶。若缘彼色而生于
心。则其因虚妄不实。其体不成。既无有成。云何有
坏。故知刹那无性。但是愚妄想也。】
「修行者正受。金刚佛舍利。光音天宫殿。世间不坏事。
住于正法得。如来智具足。比丘得平等。云何见刹那
(唐云。如来圆满智。及比丘證得。诸法性常住。云何见刹
那)。」
【疏曰。此颂无漏习气非刹那也。光音宫殿。火灾不
到。故云不坏。然水灾风灾。皆能坏之。今特借世事
为片喻耳。金刚亦然。如来所證。指法空真如。比丘
所得。指我空真如。真如云何见刹那耶。】
「犍闼婆幻等。色无有刹那。(唐云。乾城幻等色。何故非
刹那)于不实色等。视之若真实。(魏云。无四大见色。四
大何所为。唐云。大种无实性。云何说能造)。」
【疏曰。此颂迷如来藏而有刹那。刹那本无性也。谓
由愚夫妄想分别诸有为法。其体本空。本自无常。
故名刹那。如河之流。如灯之𦦨。如种子之生芽。念
念转变。遂于其中作刹那想。若知刹那寂静不生。
则一切法咸皆性离。故我所以说刹那者。正显生
即无生义耳。夫一切物。初生即灭。无暂时住。愚夫
不知。妄见无间相续。乃诸趣分别所熏。皆有无明
不了为因。更无他因。无明取著色境。假说心生。未
有色时。心何所有。色之与心。念念灭时。念念续生。
倘不住于色时。何所缘而生耶。若缘彼色而生于
心。则其因虚妄不实。其体不成。既无有成。云何有
坏。故知刹那无性。但是愚妄想也。】
「修行者正受。金刚佛舍利。光音天宫殿。世间不坏事。
住于正法得。如来智具足。比丘得平等。云何见刹那
(唐云。如来圆满智。及比丘證得。诸法性常住。云何见刹
那)。」
【疏曰。此颂无漏习气非刹那也。光音宫殿。火灾不
到。故云不坏。然水灾风灾。皆能坏之。今特借世事
为片喻耳。金刚亦然。如来所證。指法空真如。比丘
所得。指我空真如。真如云何见刹那耶。】
「犍闼婆幻等。色无有刹那。(唐云。乾城幻等色。何故非
刹那)于不实色等。视之若真实。(魏云。无四大见色。四
大何所为。唐云。大种无实性。云何说能造)。」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97a 页 X17-0597.png
【疏曰。此总显诸法无性。刹那即非刹那也。谓如乾
城幻色。既巳生灭即非生灭。则一切四大造色。亦
皆生灭即非生灭矣。何故独视若真实耶。第三十
七诸法刹那门竟。
○第三十八释众疑门。(魏云。化
品第十五。唐云。变化品第七)文分为三。初请问。二
许宣。三正说。
△今初。】
「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世尊记阿罗汉得成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与诸菩萨等无差别。(唐云。如
来何故授阿罗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一切众
生法不涅槃。谁至佛道。(唐云。何故复说无般涅槃法
众生。得成佛道)从初得佛。至般涅槃。于其中间。不说
一字。亦无所答。(唐云。又何故说从初得佛至般涅槃。
于其中间不说一字)如来常定故。亦无虑。亦无察。(唐
云。又言如来常在于定。无觉无观)化佛化作佛事。(唐
云。又言佛事皆是化作)何故说识刹那展转坏相。(唐
云。又言诸识刹那变坏)金刚力士常随待卫。(唐云。又
言金刚神常随侍卫)何不施设本际。(唐云。又言前际
不可知。而说有般涅槃)现魔魔业。(唐云。又现有魔及
以魔业)恶业果报。旃遮摩纳。孙陀利女。空钵而出。恶
业障现。云何如来得一切种智。而不离诸过(唐云。又
有馀报。谓旃遮婆罗门女。孙陀利外道女。及空钵而还
等事。世尊既有如是业障。云何得成一切种智。既巳成
于一切种智。云何不离如是诸过)。」
【疏曰。凡有十疑。或即此经所说。或是他经所说。但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97b 页 X17-0597.png
按唐译读之。段落自分明也。魔者。佛坐道场时。魔
军来扰也。魔业者。佛在王宫时。具受五欲乐十年
也。旃遮摩纳。即婆罗门女。木鱼系腹谤佛与之交
通。孙陀利女。即外道杀女埋佛住处。谤佛杀其女
也。空钵而出。是刹梨那村事。等者。等取金鎗马麦。
头痛背痛诸事也。
△二许宣。】
「佛告大慧。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大慧白佛
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
【○三正说二。初长文。二偈颂。
△今初。】
「佛告大慧。为无馀涅槃故说。诱进行菩萨行者故。(唐
云。我为无馀涅槃界故。密劝令彼修菩萨行)此及馀世
界修菩萨行者。乐声闻乘涅槃。为令离声闻乘。进向
大乘。化佛授声闻记。非是法佛。(唐云。又变化佛。与化
声闻而授记莂。非法性佛。授声闻记。是秘密说)大慧。因
是故记诸声闻与菩萨不异。大慧。不异者。声闻缘觉
诸佛如来烦恼障断。解脱一味。非智障断。大慧。智障
者。见法无我殊胜清净。烦恼障者。先习见人无我。断
七识灭。(唐云。见人无我。意识舍离。是时初断)法障解
脱。识藏习灭。究竟清净(唐云。藏识习灭法障解脱。方
得永净)。」
【疏曰。此答第一记阿罗汉得成菩提之疑也。未经
法华开显。但是二酥密记。故云是秘密说。化佛授
彼化声闻记。令实行声闻回心向大。以实行声闻。
未能见法佛故。若至法华会上。三根机熟。则授记
军来扰也。魔业者。佛在王宫时。具受五欲乐十年
也。旃遮摩纳。即婆罗门女。木鱼系腹谤佛与之交
通。孙陀利女。即外道杀女埋佛住处。谤佛杀其女
也。空钵而出。是刹梨那村事。等者。等取金鎗马麦。
头痛背痛诸事也。
△二许宣。】
「佛告大慧。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大慧白佛
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
【○三正说二。初长文。二偈颂。
△今初。】
「佛告大慧。为无馀涅槃故说。诱进行菩萨行者故。(唐
云。我为无馀涅槃界故。密劝令彼修菩萨行)此及馀世
界修菩萨行者。乐声闻乘涅槃。为令离声闻乘。进向
大乘。化佛授声闻记。非是法佛。(唐云。又变化佛。与化
声闻而授记莂。非法性佛。授声闻记。是秘密说)大慧。因
是故记诸声闻与菩萨不异。大慧。不异者。声闻缘觉
诸佛如来烦恼障断。解脱一味。非智障断。大慧。智障
者。见法无我殊胜清净。烦恼障者。先习见人无我。断
七识灭。(唐云。见人无我。意识舍离。是时初断)法障解
脱。识藏习灭。究竟清净(唐云。藏识习灭法障解脱。方
得永净)。」
【疏曰。此答第一记阿罗汉得成菩提之疑也。未经
法华开显。但是二酥密记。故云是秘密说。化佛授
彼化声闻记。令实行声闻回心向大。以实行声闻。
未能见法佛故。若至法华会上。三根机熟。则授记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97c 页 X17-0597.png
即法佛矣。次辨断烦恼障。二乘与菩萨同。未断智
障。与菩萨异。要断智障。方实成佛。即兼释第二无
性成佛之疑也。】
「因本住法故。前后非性。无尽本愿故(唐云。我依本住
法。作是密语。非异前佛。后更有说。先具如是诸文字故)。」
【疏曰。此答第三不说一字之疑也。】
「如来无虑无察而演说法。正智所化故。念不妄故。无
虑无察。(唐云。如来正智。无有妄念。不待思虑。然后说法)
四住地无明住地习气断故。二烦恼断。离二种死。觉
人法无我及二障断。」
【疏曰。此答第四常定。第五化佛之疑也。】
「大慧。心意意识眼识等七。刹那习气因。善无漏品离。
不复轮转。(唐云。意及意识眼识等七习气为因。是刹那
性。离无漏善。非流转法)大慧。如来藏者。轮转涅槃苦
乐因。空乱意慧愚痴凡夫所不能觉(唐云。如来藏者。
生死流转及是涅槃苦乐之因。凡愚不知。妄著于空)。」
【疏曰。此答第六刹那之疑也。七识无体。全以如来
藏性为体。举体随缘。故说刹那。了达随缘不变。则
为善无漏品。此如来藏。不惟凡夫不觉。即二乘空
乱意慧。亦所不觉也。二乘以生空慧但见于空。犹
有变易生死真常流注。所谓如急流水。望如恬静。
流急不见。非是无流。故名为乱意也。】
「大慧。金刚力士所随护者。是化佛耳。非真如来。大慧。
真如来者。离一切根量。一切凡夫声闻缘觉及外道
障。与菩萨异。要断智障。方实成佛。即兼释第二无
性成佛之疑也。】
「因本住法故。前后非性。无尽本愿故(唐云。我依本住
法。作是密语。非异前佛。后更有说。先具如是诸文字故)。」
【疏曰。此答第三不说一字之疑也。】
「如来无虑无察而演说法。正智所化故。念不妄故。无
虑无察。(唐云。如来正智。无有妄念。不待思虑。然后说法)
四住地无明住地习气断故。二烦恼断。离二种死。觉
人法无我及二障断。」
【疏曰。此答第四常定。第五化佛之疑也。】
「大慧。心意意识眼识等七。刹那习气因。善无漏品离。
不复轮转。(唐云。意及意识眼识等七习气为因。是刹那
性。离无漏善。非流转法)大慧。如来藏者。轮转涅槃苦
乐因。空乱意慧愚痴凡夫所不能觉(唐云。如来藏者。
生死流转及是涅槃苦乐之因。凡愚不知。妄著于空)。」
【疏曰。此答第六刹那之疑也。七识无体。全以如来
藏性为体。举体随缘。故说刹那。了达随缘不变。则
为善无漏品。此如来藏。不惟凡夫不觉。即二乘空
乱意慧。亦所不觉也。二乘以生空慧但见于空。犹
有变易生死真常流注。所谓如急流水。望如恬静。
流急不见。非是无流。故名为乱意也。】
「大慧。金刚力士所随护者。是化佛耳。非真如来。大慧。
真如来者。离一切根量。一切凡夫声闻缘觉及外道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98a 页 X17-0598.png
根量悉灭。(唐云。二乘外道所不能知)得现法乐住无
间法智忍故。(唐云。在现法乐。成就智忍)非金刚力士
所护。」
【疏曰。此答第七常随侍卫之疑也。】
「一切化佛。不从业生。化佛者。非佛。不离佛。(唐云。非即
是佛。亦非非佛)因陶家轮等众生所作相而说法。(唐
云。譬如陶师。众事和合而有所作。化佛亦尔。众相具足
而演说法)非自通处说自觉境界。」
【疏曰。此超答第九现魔魔业。及恶业果报之疑也。】
「复次大慧。愚夫依七识身灭。(唐云。见六识灭)起断见。
不觉识藏故。起常见。自妄想故。不知本际。(唐云。自心
分别是其本际。故不可得)自妄想慧灭故解脱(唐云。
离此分别。即得解脱)。」
【疏曰。此追答第八施设本际之疑也。见六识灭。则
误认无想天以为涅槃。见第七中一分我执伏断。
则误认灭尽定。及二乘涅槃以为究竟。而不知其
毕竟还起。非断灭也。闻有第八藏识。则起常见。而
不知其受熏持种。恒转如流。望前名果。望后名因。
似常似一。非一非常也。妄想无性。安有本际。达其
无性。则得解脱。故云。前际不可知。而说有般涅槃。】
「四住地无明住地习气断故。一切过断。」
【疏曰。此结答第十不离诸过之疑也。初长文竟。
△
二偈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三乘亦非乘。如来
间法智忍故。(唐云。在现法乐。成就智忍)非金刚力士
所护。」
【疏曰。此答第七常随侍卫之疑也。】
「一切化佛。不从业生。化佛者。非佛。不离佛。(唐云。非即
是佛。亦非非佛)因陶家轮等众生所作相而说法。(唐
云。譬如陶师。众事和合而有所作。化佛亦尔。众相具足
而演说法)非自通处说自觉境界。」
【疏曰。此超答第九现魔魔业。及恶业果报之疑也。】
「复次大慧。愚夫依七识身灭。(唐云。见六识灭)起断见。
不觉识藏故。起常见。自妄想故。不知本际。(唐云。自心
分别是其本际。故不可得)自妄想慧灭故解脱(唐云。
离此分别。即得解脱)。」
【疏曰。此追答第八施设本际之疑也。见六识灭。则
误认无想天以为涅槃。见第七中一分我执伏断。
则误认灭尽定。及二乘涅槃以为究竟。而不知其
毕竟还起。非断灭也。闻有第八藏识。则起常见。而
不知其受熏持种。恒转如流。望前名果。望后名因。
似常似一。非一非常也。妄想无性。安有本际。达其
无性。则得解脱。故云。前际不可知。而说有般涅槃。】
「四住地无明住地习气断故。一切过断。」
【疏曰。此结答第十不离诸过之疑也。初长文竟。
△
二偈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三乘亦非乘。如来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98b 页 X17-0598.png
不磨灭。(唐云。无有佛涅槃)一切佛所记。说离诸过恶。
为诸无间智。(唐云。成就究竟智)及无馀涅槃。诱进诸
下劣。是故隐覆说。(唐云。依此密意说)诸佛所起智。即
分别说道。(唐云。演说如是道)诸乘非为乘。彼则非涅
槃。(唐云。唯此更非馀。故彼无涅槃)欲色有及见。说是
四住地。意识之所起。识宅意所住。(唐云。藏意亦在中)
意及眼识等。断灭说无常。(唐云。见意眼识等。无常故
说断)或作涅槃见。而为说常住(唐云。迷意识起常。邪
智谓涅槃)。」
【疏曰。此偈但颂第一第八两意。而馀疑可并释也。
初三偈。颂第一意。后二偈。颂第八意。识宅者。第八
识为前七窟宅也。意所住者。第七识为第六亲依
也。前七念念生灭。说为无常。纵令暂灭。仍非涅槃。
以藏识中流注种子未永断故。转舍藏识。成圆镜
智。则證本住法。不说一字。心常在定。非刹那法。不
假侍卫。能作种种化事。永离诸过。乃至诱彼三乘
阐提。毕竟亦当同證入矣。第三十八释众疑门竟。
○第三十九断食肉门。(魏云。遮食肉品第十六。○
唐云。断食肉品第八)文分为三。初请问。二许宣。三
正说。
△今初。】
「尔时大慧菩萨以偈问曰。彼诸菩萨等。志求佛道者。
酒肉及与葱。饮食为云何。(唐云。为食为不可)惟愿无
上尊。哀悯为演说。愚夫所贪著。臭秽无名称。虎狼所
甘嗜。云何而可食。食者生诸过。不食为福善。惟愿为
为诸无间智。(唐云。成就究竟智)及无馀涅槃。诱进诸
下劣。是故隐覆说。(唐云。依此密意说)诸佛所起智。即
分别说道。(唐云。演说如是道)诸乘非为乘。彼则非涅
槃。(唐云。唯此更非馀。故彼无涅槃)欲色有及见。说是
四住地。意识之所起。识宅意所住。(唐云。藏意亦在中)
意及眼识等。断灭说无常。(唐云。见意眼识等。无常故
说断)或作涅槃见。而为说常住(唐云。迷意识起常。邪
智谓涅槃)。」
【疏曰。此偈但颂第一第八两意。而馀疑可并释也。
初三偈。颂第一意。后二偈。颂第八意。识宅者。第八
识为前七窟宅也。意所住者。第七识为第六亲依
也。前七念念生灭。说为无常。纵令暂灭。仍非涅槃。
以藏识中流注种子未永断故。转舍藏识。成圆镜
智。则證本住法。不说一字。心常在定。非刹那法。不
假侍卫。能作种种化事。永离诸过。乃至诱彼三乘
阐提。毕竟亦当同證入矣。第三十八释众疑门竟。
○第三十九断食肉门。(魏云。遮食肉品第十六。○
唐云。断食肉品第八)文分为三。初请问。二许宣。三
正说。
△今初。】
「尔时大慧菩萨以偈问曰。彼诸菩萨等。志求佛道者。
酒肉及与葱。饮食为云何。(唐云。为食为不可)惟愿无
上尊。哀悯为演说。愚夫所贪著。臭秽无名称。虎狼所
甘嗜。云何而可食。食者生诸过。不食为福善。惟愿为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98c 页 X17-0598.png
我说。食不食罪福。大慧菩萨说偈问巳。复白佛言。惟
愿世尊。为我等说食不食肉功德过恶。我及诸菩萨
于现在未来。当为种种希望食肉众生分别说法。令
彼众生慈心相向。得慈心巳。各于住地清净明了。疾
得究竟无上菩提。声闻缘觉自地止息巳。亦得速成
无上菩提。恶邪论法诸外道辈。邪见断常颠倒计著。
尚有遮法。不听食肉。况复如来。世间救护。正法成就。
而食肉耶。」
【疏曰。食肉无慈。世间轻贱。非修道者所宜。若断食
肉。自他安隐。长养慈悲。又为楞伽山。乃夜叉所居。
虽闻正法。未断食肉。若不断肉。不入正修行路。故
特申请问。以为真操实践要门。犹大佛顶经修行
三渐次之义也。
△二许宣。】
「佛告大慧。善哉善哉。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
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
【○三正说二。初长文。二偈颂。
△今初。】
「佛告大慧。有无量因缘。不应食肉。然我今当为汝略
说。谓一切众生。从本巳来。展转因缘。尝为六亲。以亲
想故。不应食肉。(一)驴骡骆驼狐狗牛马人兽等肉。屠
者杂卖故。不应食肉。(二)不净气分所生长故。不应食
肉。(三)众生闻气。悉生恐怖。如旃陀罗及谭婆等。狗见
憎恶。惊怖群吠故。不应食肉。(四)又令修行者慈心不
生故。不应食肉。(五)凡愚所嗜。臭秽不净。无善名称故。
不应食肉。(六)令诸咒术不成就故。不应食肉。(七)以杀
愿世尊。为我等说食不食肉功德过恶。我及诸菩萨
于现在未来。当为种种希望食肉众生分别说法。令
彼众生慈心相向。得慈心巳。各于住地清净明了。疾
得究竟无上菩提。声闻缘觉自地止息巳。亦得速成
无上菩提。恶邪论法诸外道辈。邪见断常颠倒计著。
尚有遮法。不听食肉。况复如来。世间救护。正法成就。
而食肉耶。」
【疏曰。食肉无慈。世间轻贱。非修道者所宜。若断食
肉。自他安隐。长养慈悲。又为楞伽山。乃夜叉所居。
虽闻正法。未断食肉。若不断肉。不入正修行路。故
特申请问。以为真操实践要门。犹大佛顶经修行
三渐次之义也。
△二许宣。】
「佛告大慧。善哉善哉。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
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
【○三正说二。初长文。二偈颂。
△今初。】
「佛告大慧。有无量因缘。不应食肉。然我今当为汝略
说。谓一切众生。从本巳来。展转因缘。尝为六亲。以亲
想故。不应食肉。(一)驴骡骆驼狐狗牛马人兽等肉。屠
者杂卖故。不应食肉。(二)不净气分所生长故。不应食
肉。(三)众生闻气。悉生恐怖。如旃陀罗及谭婆等。狗见
憎恶。惊怖群吠故。不应食肉。(四)又令修行者慈心不
生故。不应食肉。(五)凡愚所嗜。臭秽不净。无善名称故。
不应食肉。(六)令诸咒术不成就故。不应食肉。(七)以杀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99a 页 X17-0599.png
生者。见形起识。深味著故。(唐云。见其形色。则巳生于
贪滋味心。菩萨慈念众生。犹如巳身。云何见之而作食
想)不应食肉。(八)彼食肉者。诸天所弃故。不应食肉。(九)
令口气臭故。不应食肉。(十)多恶梦故。不应食肉。(十一)
空闲林中。虎狼闻香故。不应食肉。(十二)令饮食无节
故。不应食肉。(十三)令修行者不生厌离故。不应食肉。
(十四)我尝说言。凡所饮食。作食子肉想。作服药想故。
不应食肉。(十五)听食肉者。无有是处。」
【疏曰。旃陀罗。此翻屠者。谭婆。此翻猎师。馀食尚作
子肉药想。不许贪嗜。况众生肉而许食耶。馀可知。】
「复次大慧。过去有王。名师子苏陀婆。(唐云。名师子生)
食种种肉。遂至食人。臣民不堪。即便谋反。断其俸禄。
以食肉者有如是过故。不应食肉。」
【疏曰。此更引昔覆辙以为殷鉴也。】
「复次大慧。凡诸杀者。为财利故。杀生屠贩。彼诸愚痴
食肉众生。以钱为网而捕诸肉。彼杀生者。若以财物。
若以钩纲。取彼空行水陆众生。种种杀害。屠贩求利。
大慧。亦无不教不求不想而有鱼肉。以是义故。不应
食肉。」
【疏曰。虽不自杀。亦不教杀。但令以钱买现成肉。彼
人为钱。方乃卖肉。是仍买者使之杀也。设无人买。
彼将安卖。故买现成肉者。仍是教求想所致耳。】
「大慧。我有时说遮五种肉。或制十种。今于此经。一切
种一切时开除方便。一切悉断。」
贪滋味心。菩萨慈念众生。犹如巳身。云何见之而作食
想)不应食肉。(八)彼食肉者。诸天所弃故。不应食肉。(九)
令口气臭故。不应食肉。(十)多恶梦故。不应食肉。(十一)
空闲林中。虎狼闻香故。不应食肉。(十二)令饮食无节
故。不应食肉。(十三)令修行者不生厌离故。不应食肉。
(十四)我尝说言。凡所饮食。作食子肉想。作服药想故。
不应食肉。(十五)听食肉者。无有是处。」
【疏曰。旃陀罗。此翻屠者。谭婆。此翻猎师。馀食尚作
子肉药想。不许贪嗜。况众生肉而许食耶。馀可知。】
「复次大慧。过去有王。名师子苏陀婆。(唐云。名师子生)
食种种肉。遂至食人。臣民不堪。即便谋反。断其俸禄。
以食肉者有如是过故。不应食肉。」
【疏曰。此更引昔覆辙以为殷鉴也。】
「复次大慧。凡诸杀者。为财利故。杀生屠贩。彼诸愚痴
食肉众生。以钱为网而捕诸肉。彼杀生者。若以财物。
若以钩纲。取彼空行水陆众生。种种杀害。屠贩求利。
大慧。亦无不教不求不想而有鱼肉。以是义故。不应
食肉。」
【疏曰。虽不自杀。亦不教杀。但令以钱买现成肉。彼
人为钱。方乃卖肉。是仍买者使之杀也。设无人买。
彼将安卖。故买现成肉者。仍是教求想所致耳。】
「大慧。我有时说遮五种肉。或制十种。今于此经。一切
种一切时开除方便。一切悉断。」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99b 页 X17-0599.png
【疏曰。有时遮五种者。谓见杀。闻杀。疑杀。非自死。非
鸟残。皆不得食也。或制十种者。谓人。蛇。象。马。龙。狐。
猪。狗。狮子。猕猴。十不净肉。不得食也。此皆不得巳
之权渐法门。故于今经一切悉断。方为实义也。】
「大慧。如来应供等正觉。尚无所食。况食鱼肉。(唐云。我
之所有诸圣弟子。尚不食于凡夫段食。况食血肉不净
之食。大慧。声闻缘觉及诸菩萨。尚唯法食。岂况如来。大
慧。如来法身。非杂食身)亦不教人。以大悲前行故。视
一切众生。犹如一子。是故不听令食子肉。」
【疏曰。得法喜禅悦食者。尚不资于段食。何况食血
肉秽味耶。大悲前行。犹言大悲为首也。初长文竟。
△二偈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曾悉为亲属。鄙秽
不净杂。不净所生长。闻气悉恐怖。一切肉与葱。及诸
韭䔉等。种种放逸酒。修行常远离。」
【疏曰。因制食肉。并制五辛及酒也。五辛者。一葱。二
韭。三䔉。等取四薤。五兴渠也。(薤。亦名荞子。江右等
处多有之。丛席妄言可用。大误大误。○兴渠。此方所
无)放者。放恣。逸者。越逸。饮种种酒。能令心志放恣。
越逸礼法也。又观心释者。一念放逸。即名饮三毒
酒。】
「亦常离麻油。及诸穿孔床。以彼诸细虫。于中极恐怖。」
【疏曰。西土麻油。先淹令出虫。然后压之。故不可食。】
「饮食生放逸。放逸生诸觉。(唐云。邪觉)从觉生贪欲。是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599c 页 X17-0599.png
故不应食。由食生贪欲。贪令心迷醉。迷醉长爱欲。生
死不解脱。」
【疏曰。此显饮食为生死增上胜缘。故不宜贪嗜也。】
「为利杀众生。以财网诸肉。二俱是恶业。死堕叫呼狱。
若无教想求。则无三净肉。彼非无因有。是故不应食。」
【疏曰。人知杀者之恶。而不知买者之恶也。我若不
买。彼何用杀。虽云不见杀。不闻杀。不疑为巳杀。实
则因我买肉。有以教之想之求之。岂无因而有哉。】
「彼诸修行者。由是悉远离。十方佛世尊。一切咸诃责。
展转更相食。死堕虎狼类。臭秽可厌恶。所生常愚痴。
多生旃陀罗。猎师谭婆种。或生陀夷尼。及诸食肉性。
罗刹猫狸等。遍于是中生。」
【疏曰。此显食肉之恶报也。陀夷尼。魏作罗刹女。】
「缚象与大云。央掘利魔罗。及此楞如经。我悉制断肉。」
【疏曰。缚象。二译皆作象腋。亦经名也。大云经。央掘
经。大涅槃经。及此经中。悉断食肉。更无权听之说。】
「诸佛及菩萨。声闻所诃责。食巳无惭愧。生生常痴冥。
先说见闻疑。巳断一切肉。妄想不觉知。故生食肉处
(唐云。以其恶习故。愚者妄分别)。」
【疏曰。初制三种净肉。即巳断一切肉。以除见闻疑
外。更无不杀之肉可得故也。而妄想分别。谓果有
净肉可食。何其愚哉。】
「如彼贪欲过。障碍圣解脱。酒肉葱韭䔉。悉为圣道障。
未来世众生。于肉愚痴说。言此净无罪。佛听我等食。」
死不解脱。」
【疏曰。此显饮食为生死增上胜缘。故不宜贪嗜也。】
「为利杀众生。以财网诸肉。二俱是恶业。死堕叫呼狱。
若无教想求。则无三净肉。彼非无因有。是故不应食。」
【疏曰。人知杀者之恶。而不知买者之恶也。我若不
买。彼何用杀。虽云不见杀。不闻杀。不疑为巳杀。实
则因我买肉。有以教之想之求之。岂无因而有哉。】
「彼诸修行者。由是悉远离。十方佛世尊。一切咸诃责。
展转更相食。死堕虎狼类。臭秽可厌恶。所生常愚痴。
多生旃陀罗。猎师谭婆种。或生陀夷尼。及诸食肉性。
罗刹猫狸等。遍于是中生。」
【疏曰。此显食肉之恶报也。陀夷尼。魏作罗刹女。】
「缚象与大云。央掘利魔罗。及此楞如经。我悉制断肉。」
【疏曰。缚象。二译皆作象腋。亦经名也。大云经。央掘
经。大涅槃经。及此经中。悉断食肉。更无权听之说。】
「诸佛及菩萨。声闻所诃责。食巳无惭愧。生生常痴冥。
先说见闻疑。巳断一切肉。妄想不觉知。故生食肉处
(唐云。以其恶习故。愚者妄分别)。」
【疏曰。初制三种净肉。即巳断一切肉。以除见闻疑
外。更无不杀之肉可得故也。而妄想分别。谓果有
净肉可食。何其愚哉。】
「如彼贪欲过。障碍圣解脱。酒肉葱韭䔉。悉为圣道障。
未来世众生。于肉愚痴说。言此净无罪。佛听我等食。」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600a 页 X17-0600.png
【疏曰。一切众生。皆依淫欲受生。皆依饮食存活。故
贪欲及酒肉等。皆能障圣道解脱也。若谓净肉可
食。乃末世愚痴说耳。岂佛教所听耶。】
「食如服药想。亦如食子肉。(唐云。净食尚如药。犹如子
肉想)知足生厌离。修行行乞食。安住慈心者。我说常
厌离。虎狼诸恶兽。恒可同游止。若食诸血肉。众生悉
恐怖。是故修行者。慈心不食肉。食肉无慈慧。永背正
解脱。及违圣表相。是故不应食。得生梵志种。及诸修
行处。智慧富贵家。斯由不食肉(唐云。若于酒肉等。一
切皆不食。必生贤圣中。丰财具智慧)。」
【疏曰。此结显食之过患。不食。之功德也。婆罗门。亦
云梵志。佛尝自云。我真沙门。真婆罗门。故生梵志
种。即是生佛种也。智慧。即般若德。豪贵丰财。即解
脱德。佛种。即法身德。能不食肉。则圆證三德秘藏。
功德为何如哉。上来正宗分竟。
○三流通分。宋译不传。】
「陀罗尼品。(魏云。第十七。唐云。第九)。
总品第十八(魏)偈颂品第十(唐)。」
【疏曰。陀罗尼品。是咒护流通。总偈颂品。是重说前
义流通也。按二经中。皆有赞叹极乐。及授记龙树
之文。今且依唐译录出。】
「十方诸刹土。众生菩萨中。所有法报佛。化身及变化。
皆从无量寿。极乐界中出。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600b 页 X17-0600.png
大慧汝应知。善逝涅槃后。未来世当有。持于我法者。
南天竺国中。大名德比丘。厥号为龙树。能破有无宗。
世间中显我。无上大乘法。得初欢喜地。往生安乐国。」
【疏曰。龙树为禅宗台宗之祖。佛巳先授往生记矣。
净土法门。一切佛祖之所归极。至圆至顿。即凡心
而见佛心。舍此岂别有向上事哉。愿有智者。深信
坚愿以导万行。同观阿弥陀佛满菩提愿。】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四义疏下(举)
* No. 329-A
阁笔后序
犹忆初发心时。便从事于禅宗。数年之后。涉律涉教。
著述颇多。独此楞伽。拟于阅藏毕后方注。壬辰结夏
晟溪。无处借藏。乃以六月初三日举笔。至八月十一
日。阁笔于长水南郊之冷香堂。仅阅七旬。而佛事魔
事。病障外障。殆无虚日。易三地而稿始脱。嗟嗟。梵网。
佛顶。唯识。法华。占察。毗尼诸述。何其顺且易。楞伽一
疏何其逆且难也。得无自觉圣智法门。正破末世流
弊。有以激波旬之怒耶。然波旬能俾予席不暇煖。而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600c 页 X17-0600.png
不能挠予襟期。亦不能阻予笔阵。则予必当化彼波
旬。同成佛道。维摩所谓邪魔外道皆吾侍者。岂不信
哉。予愧为虚名所误。犯达磨明道而不行道之记。然
犹愈于说道而不明道也。贤达苟能因语入义。如灯
照色。庶不负予损巳利人之苦心耳。今而后。仗三宝
力。更成阅藏知津。法海观澜。及圆觉维摩。起信诸疏。
圆满莲华因行。则此生无遗憾矣。
藕益旭识于藕华
洲
* No. 329-B
跋语
一切佛语。皆明自心。而初祖西来。独指楞伽四卷可
以印心者。岂非楞伽性相兼明。宗说并唱。尤足为接
人之前导乎。顾是经。文艰义奥。阅者莫究旨归。譬如
夜行遇奇山怪石。何能措足。故是经传至于今。不啻
如荆山璞识者寥寥。 灵峰老人。独深忧之。爰遍会
三译。参互发明。述成义疏。甲午夏。遣(灵晟)同坚兄赴
留都募梓。且命印行流通。俾语言灯遍照法界。于是
计刻印。共募百有馀金。而同心诸大缁素。亦皆随缘
劝助。三阅月刻印俱成。今录施资芳名详列卷尾。伏
旬。同成佛道。维摩所谓邪魔外道皆吾侍者。岂不信
哉。予愧为虚名所误。犯达磨明道而不行道之记。然
犹愈于说道而不明道也。贤达苟能因语入义。如灯
照色。庶不负予损巳利人之苦心耳。今而后。仗三宝
力。更成阅藏知津。法海观澜。及圆觉维摩。起信诸疏。
圆满莲华因行。则此生无遗憾矣。
藕益旭识于藕华
洲
* No. 329-B
跋语
一切佛语。皆明自心。而初祖西来。独指楞伽四卷可
以印心者。岂非楞伽性相兼明。宗说并唱。尤足为接
人之前导乎。顾是经。文艰义奥。阅者莫究旨归。譬如
夜行遇奇山怪石。何能措足。故是经传至于今。不啻
如荆山璞识者寥寥。 灵峰老人。独深忧之。爰遍会
三译。参互发明。述成义疏。甲午夏。遣(灵晟)同坚兄赴
留都募梓。且命印行流通。俾语言灯遍照法界。于是
计刻印。共募百有馀金。而同心诸大缁素。亦皆随缘
劝助。三阅月刻印俱成。今录施资芳名详列卷尾。伏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第 601a 页 X17-0601.png
愿助者募者及法界众生。同开自觉圣智。咸證第一
义心。续慧命以长荣。朗真灯而无尽。
灵峰后学灵晟苍晖氏敬跋
义心。续慧命以长荣。朗真灯而无尽。
灵峰后学灵晟苍晖氏敬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