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1a 页 WYG0202-0530c.png
  钦定四库全书

  读四书丛说卷一

  元 许谦 撰

  自天运循环至篇终为第三节

  前段言程子应运而生上接孟子

  后段言补程子而全孔曾之书





卷一 第 1b 页 WYG0202-0530d.png
  复性图















卷一 第 2a 页 WYG0202-0531a.png
  阴阳五行相涵图















卷一 第 2b 页 WYG0202-0531b.png
  阴阳五行合下齐有非是先有阴阳后生五行古
人察气之来往便立阴阳之名又见流行者有微
有甚又立五行之名康节推天地自开辟至于复
阖十有二万九千六百年为一元一元之间不过
阴阳来往而已一元有十二会则子至已会六
万四千八百年为气之来为阳午至亥会六万
四千八百年为气之往为阴一元十二会三十运
一运十二世一世三十年一年十二月一月三十
卷一 第 3a 页 WYG0202-0531c.png
日一日十二时小而岁月日时大而元会运世只
一般今于一岁之气上易见冬至之日阳气生于
九泉之下至春则上至地面渐舒布夏而盛秋则
收敛冬而伏藏又复起于九泉矣循环无端以岁
序则自春始尔一元亦不过如此然则元会运世
岁月日时之间各有阴阳有阴阳则有五行矣

  木神为仁火神为礼金神为义水神为智土神为信
凡言往来开阖只是说气然心有理为之主气譬
卷一 第 3b 页 WYG0202-0531d.png
如舟所以乘载神譬如柂所以运舟者也此所谓神
即理之妙者也大抵说阴阳五行只是说气而理
自然在其中

  太玄木为性仁金为性义火为性礼水为性智土为
性信五性本于五行者如此细玩其理无不吻合
郑康成乃谓水神为智土神为信者非是

  天之生人理气俱到然有此气故理有所泊是以谈
者多是先说气如中庸章句天以阴阳五行化生
卷一 第 4a 页 WYG0202-0532a.png
万物气以成形理亦赋焉是也此序却先单说理
然后言气质又著然字反接盖要见人性本善而
全皆可以为圣贤却被气质有偏故受而生者不
等是人皆可以学又不可不学也

  气禀不齐大约且分四等曰清浊纯驳清者智而浊
者愚纯粹者贤而驳杂者不肖此以四者不杂两
端极处言之若清多浊少浊多清少纯多驳少驳
多纯少或清而驳或纯而浊万有不齐故人之资
卷一 第 4b 页 WYG0202-0532b.png
质各各不同

  聪明睿智圣人之资质聪明不专在耳目盖主于心
而言也听得精审见得明了皆是心上事睿是思
通乎微智是知识周遍睿如物格智如知至

  礼智之智性之名睿智之智质之称

  尽其性是知之到行之极

  天命谓君师天非能谆谆然命之也天理只在人心
天下朝觐讼狱讴歌皆不之尧之子而之舜禹人
卷一 第 5a 页 WYG0202-0532c.png
心既归即知天命归之矣故孟子曰天与之人与


  治者法制禁令赏善罚恶凡政事施设皆是教者躬
行心得能感化而可推充者也大小学之教固在
其中

  极字本义是屋栋借以为至高至中之喻今匝角亭
子之栋最可见故曰至极之义标准之名此是圣
人处天位为父子则极于慈孝为兄弟则极于友
卷一 第 5b 页 WYG0202-0532d.png
恭至于百度万行一言一动无非天理之正中立
此标准于上然后臣民莫不仰视争趋兴起而效
之矣

  舜命契曰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命夔曰命
汝典乐教胄子周礼大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大
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教国子弟曰百姓曰乡万民
则司徒掌乡学之教曰胄子曰国子弟而成均又
国学之名则典学主国学之教也

卷一 第 6a 页 WYG0202-0533a.png
  三代之隆是专指夏禹商汤武王周公之盛时是言
圣人一代之兴必修法度改制作亦因前代之旧
而增益之至周公则大备矣

  王制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夏后氏
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殷人养国老于右
学养庶老于左学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
虞庠虞庠在国之西郊郑氏注曰上庠右学大学
也在西郊下庠左学小学也在国中王宫之东东
卷一 第 6b 页 WYG0202-0533b.png
序东胶亦大学在国中王宫之东西序虞庠小学
也在西郊孔氏疏曰养老必于学者教孝悌也国
老谓乡大夫致仕者庶老谓士及庶人在官者

  大学  上庠  东序  右学  东胶

  虞   夏   殷   周

  小学  下庠  西序  左学  虞庠

  陈祥道曰四代之学如此而周又有辟廱成均瞽
宗之名记曰天子设四学周之制也盖周之学成
卷一 第 7a 页 WYG0202-0533c.png
均居中成均以成性也又曰均其过不及则曰成
均其左东序其右瞽宗此大学也虞庠在国之西
郊则小学也记曰天子视学命有司行事祭先师
先圣焉卒事遂适东序设三老五更之席又曰食
三老五更于大学所以教诸侯之弟祀先贤于西
学所以教诸侯之德夫天子视学则成均也命有
司行事祭先师先圣即视先贤于西学也所谓祭
于瞽宗者也适东序设三老五更之席即养国老
卷一 第 7b 页 WYG0202-0533d.png
于东胶所谓食三老五更于大学者也然则商之
右学在周谓之西学亦谓之瞽宗夏之东序在周
谓之东胶亦谓之太学盖夏学上东而下西商学
上右而下左周之所存特其上者而右学东序盖
与成均并建于一丘之上成均颁学政右学祀乐
祖东序养老更也

  陈氏周学图

  瞽宗 商之右学周之西学亦谓之瞽宗

卷一 第 8a 页 WYG0202-0534a.png
  成均

  东序 夏之东序周谓之东胶亦谓之太学

  朱子曰诸儒皆以养国老者为太学养庶老者为小
学盖亦因王制之言而意之耳陈氏说其位置又
与郑氏诸儒之说不同皆无所考阙之可也

  明堂位曰米廪有虞氏之庠也序夏后氏之序也瞽
宗殷学也頖宫周学也王制曰天子曰辟廱诸侯
曰頖宫孟子曰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
卷一 第 8b 页 WYG0202-0534b.png
共之项安世松滋县学记曰学制之可见于书者
自五帝始其名曰成均说者以成性也有虞氏即
学以藏粢而命之曰庠又曰米廪自其孝养之心
𤼵之也夏后氏以射造士而命之曰序以检其行
也商人以乐造士而命之曰学又曰瞽宗以成其
德也学之音则校校之义则教也至于商先王所
以教者备矣周人修而兼用之内即近郊并建四
学虞庠在其北夏序在其东商校在其西当代之
卷一 第 9a 页 WYG0202-0534c.png
学居中南面而三学环之命之曰胶又曰辟廱郊
言其地璧言其象盖假借字也侯国皆立当代之
学而损其制曰泮宫凡乡皆立虞庠州皆立夏序
党皆立商校于是四代之学达于天下矣

  项氏周学图







卷一 第 9b 页 WYG0202-0534d.png
  右天子之学即王宫之学诸儒之言不同

  王制诸侯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小学在公宫南之
左大学在郊名曰頖宫长乐陈氏曰诸侯之学小
学在内大学在外故王制言小学在公宫南之左
大学在郊以其选士由内以升于外然后以达于
京故也天子之学小学居外大学居内故文王世
子言凡语于郊然后于成均取爵于上尊以其选
士由外以升于内然后达于朝也

卷一 第 10a 页 WYG0202-0535a.png
  右诸侯之学即国都之学







  学记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注
曰术当为遂声之误也古者仕焉而老者归教于
闾里朝夕坐于门门侧之堂谓之塾疏曰按书传
说云七十致仕而退老归乡里大夫为父师士为
卷一 第 10b 页 WYG0202-0535b.png
少师新谷已入馀子皆入学距冬至四十五日始
出学上老平明坐于右塾庶老坐于左塾馀子毕
出然后皆归夕亦如之上老父师庶老少师汉书
食货志曰春令民毕出在壄冬则毕入于邑春将
出民里胥平旦坐于右塾邻长坐于左塾毕出然
后归夕亦如之入者必持薪樵轻重相分斑白不
提挈陈祥道礼书曰坐上老庶老于此所以教之
学也坐里胥邻长于此所以教之耕也 疏又曰
卷一 第 11a 页 WYG0202-0535c.png
六乡举党六遂举序则馀闾里以上皆有学可知
郑注州长云序州党之学注乡饮酒义云庠乡学
也此云党有庠是乡之所居党为乡学之庠不别
立序凡六乡之内州学以下皆为庠六遂之内县
学以下皆为序又曰党有庠疑夏殷礼也

  右乡天子之制百里为近郊有六乡二百里
为远郊有六遂大国三乡三遂次国二乡二
遂小国一乡一遂尚书传曰百里之国二十
卷一 第 11b 页 WYG0202-0535d.png
里之郊七十里国九里之郊五十里国三里
之郊 按上注疏所言则闾里以上凡乡州
党族遂县鄙酂皆有学但闾里之塾为小学
馀皆大学也

  大戴礼曰王子八岁出就外舍学小艺履小节束发
而就大学白虎通亦曰八岁入小学十五岁入大
学尚书大传曰公卿之太子大夫元士之适子十
有三年入小学二十入大学又曰岁事已毕馀子
卷一 第 12a 页 WYG0202-0536a.png
皆入学年十五入小学十八入大学 按大戴礼
是王子入学岁数书传前说是公卿大夫元士之
子入学岁数迟速不同程子只据大戴礼酌中为
定朱子从之

  洒扫应对进退是其所行故教其节六艺非幼少能尽
行故教诵其文洒者播水于地以浥尘扫者运帚
于地以拂尘也 实水于盘攘袂及肘堂上播洒
室中握手洒之节也如为长者粪之礼必加帚于
卷一 第 12b 页 WYG0202-0536b.png
箕上以袂拘而退以箕自乡而扱之如拚席不以
鬣执箕膺擖又如凡拚之纪必由奥始俯仰罄折
拚毋有彻之类是埽之节也扱音吸(缺)   拚
弗运反鬣力辄反帚也擖又作揲舌也并以涉反
执箕以舌自乡也 如先生问焉终则对如长者
问不辞让而对非礼也又如长者不及毋儳言毋
剿说毋雷同之类应对之节也 如见父之执不
谓之进不敢进不谓之退不敢退如侍坐于君子
卷一 第 13a 页 WYG0202-0536c.png
请见不请退君子欠伸运笏泽剑首还屦问日蚤
莫请退可也之类进退之节也

  礼谓五礼吉礼祭天神祀地祇享人鬼之礼凡十有
二凶礼丧荒吊禬恤凡五宾礼朝宗觐遇会同问
视凡八军礼师均田役封凡五嘉礼饮食婚冠宾
射飨燕脤膰贺庆凡六 乐谓六乐云门黄帝乐
大咸尧乐大㲈舜乐大夏禹乐大濩汤乐大武武
王乐 射谓五射白矢谓矢贯侯过见镞白参连
卷一 第 13b 页 WYG0202-0536d.png
前放一矢后三矢连续而去剡注羽头高镞低去
剡剡然襄尺谓臣与君射立让君一尺而退井仪
谓四矢贯侯如井之容仪剡矢冉反襄者让也
御谓五御鸣和鸾和在式鸾在衡升车马动则鸾
鸣鸾鸣则和应逐水曲谓随逐水势之屈曲而不
坠水过君表谓若毛诗传云褐缠旃以为门间容
握驱而入击则不得入是也舞交衢谓在交道而
车旋应舞节逐禽左谓御驱逆之车逆驱禽兽使
卷一 第 14a 页 WYG0202-0537a.png
左当人君以射之 书谓六书象形谓日月之类
象形体为之会意谓武信之类止戈为武人言为
信会合人意也转注谓考老之类连类一首左右
相注指事谓上下之类假借谓令长之类一字两
用谐声谓形声一也江河之类皆以水为形工可
为声 数谓九数方田以御田畴界域粟布以御
交质变易衰分以御贵贱廪税少广以御积羃方
圆商功以御工程积实均输以御远近劳费盈朒
卷一 第 14b 页 WYG0202-0537b.png
以御隐杂互见方程以御错揉正圆勾股以御高
深广远衰初危反廪力锦反羃莫狄反朒女六反

  天子元子将继世有天下众子将封国为诸侯以至
二字包诸侯在其中诸侯元子将继世有国众子
将为大夫公卿大夫元士适子皆将继世有禄位
不问贤愚皆必当学若公卿大夫元子之众子则
与凡民同择俊秀入大学焉

  汉有秀才士之美称也北史万人之俊曰秀凡俊秀
卷一 第 15a 页 WYG0202-0537c.png
只是人才出众之名

  次第言小大入学之年节目言小学之节文大学之
八条目

  心得不是知得是此身体道而行理融神会契合之
妙者所以著在躬行之下

  日用如饮食起居皆是彝伦只是五者之常伦
性分是从天理大原头分来底职分是现处地位君
臣父子长幼朋友随事合当做底

卷一 第 15b 页 WYG0202-0537d.png
  陵小山也夷平也陵夷言丘陵斜陁渐渐与地夷平
教化渐废至于无类如此

  诵传先王之法兼大小学言之传是传之当时与下
诏后世对说

  支者木之末流者水之末馀者食之末裔者衣之末
支流馀裔却是止把水与衣二者来比谓支分之
流馀末之裔也

  规模节目以三纲八条对言则三纲为规模八条为
卷一 第 16a 页 WYG0202-0538a.png
节目谓八条即三纲中事也独以八条言之则平
天下为规模上七条为节目平天下是大学之极
功然须是有上七条节节做工夫行至于极然后
可以平天下

  俗儒是害于内者异端是害于外者凡非圣人之道
而别立异论者皆异端此是总名虚无寂灭又是
其中目之大者老氏以无为道而其用专以清净
为宗释氏以万物皆空然后见其本性而以寂灭
卷一 第 16b 页 WYG0202-0538b.png
为期圣学止是五常人伦一切都是实事全然相
反戾 权变诈也谋阴计也术数小道智数也百
家各自立意持论人人不同诸子小说是也众技
阴阳卜筮医药种树杂艺是也一切就功名者专
以功利惑世百家众技又以新奇诡异祸福射利
之说诬民所以人皆眩瞀奔趋之不暇是故沈迷
汨没不复知仁义之归是充塞而不能行也杂出
乎其间是俗儒异端之间盖老释二教虽皆正道
卷一 第 17a 页 WYG0202-0538c.png
然其立言高远又无尘俗势利之趋故被他立得
根基牢若可与正道角此外则必须依傍以成说
故必出乎二者之间 汉艺文志权谋家兵法也
数术家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也方技家
医药之类也此序盖用彼名而所该者或广

  如月之晦如目之盲如气之否如川之塞晦盲言不
明否塞言不行

  反覆是辗转愈深而不可去底意沈如物没于水而
卷一 第 17b 页 WYG0202-0538d.png
不可浮痼如病着于身而不可愈

  战国以来固是治少乱多然五季五十三年间五易
代八易姓于时天下分裂为十馀国争地杀人无
日无之至于弑父弑君篡攘倾夺权谲变诈无所
不有人伦尽丧天理消亡自古以来未有甚于此
时故曰季世

  治休美而教详明

  表而出之章而显之

卷一 第 18a 页 WYG0202-0539a.png
  指归趣向趣言其始归言其终

  私淑者私善于人孟子不得为孔子之徒而私善于
再传之子思朱子不得为程子之徒而私善于三
传之李氏此私淑字最切

  经

  经一章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及下逆顺两言八条
目共四十三字先王立学教人之法其馀皆孔子
发明之言看三在字及古之字可见

卷一 第 18b 页 WYG0202-0539b.png
  凡言道有二意天理气化运行不息者谓之道人由
义理而行亦谓之道圣人赞易多言天之道馀经
中所言皆是言人所行之道也此大学之道又非
二者之谓却是言大学中教人修为之方尔如君
子深造之以道之道

  凡言德亦有二意得天理而存于心者德也行道有
得于心亦德也此明明德字就得处言则是上一
意及加明明之功而有得于己然后有下一章

卷一 第 19a 页 WYG0202-0539c.png
  人之初生禀天地之气以为形禀天地之理以为性
理无有不善则其性亦皆善所谓德也以其虚灵
而能具万物之理而可应万事故谓之明德气则
有清浊纯驳之不同得清者为智得浊者为愚纯
者为贤驳者为不肖此朱子所谓气禀所拘及其
有知又为物欲牵引于外内有私意逐物而起此
朱子所谓物欲所蔽也气禀所拘就有生之初言
之物欲所蔽就有知之后言之因此二者所得之
卷一 第 19b 页 WYG0202-0539d.png
明德竟被昏昧学者当凭开𤼵磨莹之功变化其
气质消去其物欲使此德复明此明明德之意人
之生同此理与我无异既自明德又当推以及人
使亦如我之用功明其德此新民之意

  天以善理赋人而人受之存于心者为性故性字从
心生是有此心即有此理也得此性存于心其体
则尽具万物之理其用则可应天下之事故谓之
德然性是单说理德是就汨在气上处说故如此
卷一 第 20a 页 WYG0202-0540a.png
光明洞彻纵横妙用应物无穷不可杂气言之然
不可离气言之盖此理搭在正通气上方能如此
明若搭在物之偏塞气上如何会具众理应万事
是故不可离气言之也但不可道明德是气耳此
要体认

  三句故是大学之纲领分而推之则上一句为下两
句之总纲领下一句为上两句之标的明德新民
虽两事对举而新民亦是明德中事

卷一 第 20b 页 WYG0202-0540b.png
  知止谓知至善所在定以理言静以心言安以身言
虑以处事言得谓得其所止

  定静安属知虑得属行定静在事至之先安在事至
之际虑在处事之时得在应事之后静如不惑安
如不动心朱子以不惑解不动心固若一般今且
借此分开体认二节静是明物理各见有定向后
其心自然无纷扰故曰如不惑安是事来之时素
有以应之如俗语不手忙脚乱故曰如不动心看
卷一 第 21a 页 WYG0202-0540c.png
孟子论北宫黝孟施舍曾子皆是就临应事上说
此安字与朱子所言略有不同然亦不妨通意

  试审思之

  物即事也事即物也物有形而事无迹故互举就明
德新民以己对人言故曰物五者是一事之始终
故曰事

  朱子语录曰对言则事是事物是物独言则兼事在
其中如仁者不过乎物所谓物亦只是事

卷一 第 21b 页 WYG0202-0540d.png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此处上明字又与篇首上明
字稍不同此谓推明明明德之道于天下下明德
字句章篇首明明德三字章句使天下之人使字
体贴上明字意

  不曰欲平天下先治其国而曰明明德者是要见新
民是明德中事又见新民不过人各明其德而已

  凡言必先而后固是谓欲如此必先如此既如此
然后如此然而致知力行并行不悖若曰必格尽
卷一 第 22a 页 WYG0202-0541a.png
天下之物然后谓之知至心知无有不明然后可
以诚意则或者终身无可行之日矣圣贤之意盖
以一物之格便是吾之心知于此一理为至及应
此事便当诚其意正其心修其身也须一条一节
逐旋理会他日凑合将来遂全其知而足应天下
之事矣

  八条目前段自下说上者明明德新民工夫后段自
上说下者止至善之功效

卷一 第 22b 页 WYG0202-0541b.png
  格物致知以知言诚意以下以行言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此本字举身而言上该诚意正
心下对家国天下厚谓家薄谓国与天下家者父
子兄弟夫妇所在固所当厚国与天下皆推此以
接之故当薄其势自然如此此非是教人薄于
远正是教人厚于近也君子之学只是要明得分轻
重之分既明则家厚而国薄自不容已

  章句人之所得乎天原明德之所从来虚灵不昧解
卷一 第 23a 页 WYG0202-0541c.png
明字具众理应万事解德字虚灵正说不昧反说
作一贯看下惟虚故灵虚是体灵是用惟虚灵故
不昧虚灵是体不昧是用惟虚灵不昧故能具众
理虚灵不昧是体具众理是用惟其具众理故能
应万事具众理是体应万事是用又分看惟虚灵
故能具众理惟不昧故能应万事人之所得至万
事者也是明德正训下三转却是说上明字但为
气禀至有时而昏原其所当明然其本体至未尝
卷一 第 23b 页 WYG0202-0541d.png
息者证其所可明下言明之之方复其初言明之
之效

  气禀是内根物欲是外染气禀浊驳有微甚则物欲
所染有浅深明明德是要变化气禀消除物欲气
禀已一定物欲则日增用功者但要随时随事止
遏物欲使不行开廓气禀使通畅是皆开𤼵吾本
有之光明所能至

  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即是义理极处即
卷一 第 24a 页 WYG0202-0542a.png
中必至于是是不可不及不迁是不可过

  事理当然释善字极释至字

  修身以上至新民之事结八条目前节工夫而上至
于明德新民三纲物格知至至所止之序结八条
目后节效验上贯知止能得五句而总于止至善
之纲

















卷一 第 24b 页 WYG0202-0542b.png
  三纲领八条目图









卷一 第 25a 页 WYG0202-0542c.png
  止于至善









卷一 第 25b 页 WYG0202-0542d.png
  本末图















卷一 第 26a 页 WYG0202-0543a.png
  传首章

  康诰曰周武王封弟康叔于卫而告之之书克明德
言文王之能明其德也曾子引之解明德克字有
力明字即上明字德字包明德字

  太甲汤孙之名汤崩太甲立不明伊尹作书以告之
史官题曰太甲顾諟天之明命言汤之德也亦引
之释明明德顾諟上明字明命即明德就天付予
处说谓之明命就人得之而言谓之明德

卷一 第 26b 页 WYG0202-0543b.png
  顾諟动静皆顾一息之顷一事之毫末放过便不是
顾天之明命虽是就付与我处言然此明命即是
万物之理在里面故于应事处才有照管不到便
暗损了此明命

  帝典即尧典克明峻德史官赞尧之德亦引释明明
德峻德即明德

  第一节平说明明德第二节是明明之功学者全当
法此而用功第三节言明其德以至于大此明明
卷一 第 27a 页 WYG0202-0543c.png
德之极功皆自明也虽结上文自字有力明德须
是自去明之方可

  传二章

  古人沐浴用盘盛水以杓取水浇身以杅承之苟训
诚犹今人言果能真能此一节自新即明明德之


  日日新是接续意又日新是无间断不己意

  第二节文公以新民为自新之民盖民心皆有此善
卷一 第 27b 页 WYG0202-0543d.png
才善心𤼵见便是自新之机因其欲新而鼓舞之
作字是前新字意新民工夫只是推充感化两事
明明德于上则感而自新又因其自新之机推其
有馀而引导劝掖之则民德日新矣

  第三节周虽旧邦文王明明德而及于民政教日新
初受天命

  日新一节言自新接上明明德作新民是新民工夫
其命维新言新民功效第四节无所不是指言明
卷一 第 28a 页 WYG0202-0544a.png
明德新民两事用其极言两事皆止于至善下接
至善传

  此章释新民而章内五新字皆非新民之新盘铭以
自新言康诰以民之自新言诗以天命之新言然
新民之意却于中可见

  传三章

  王者所居地方千里谓之王畿王者所自治王畿居
天下之中四方之人环视内向皆欲归止于其地
卷一 第 28b 页 WYG0202-0544b.png
犹事中各有至善之理人当止之也

  缉熙与敬止是文王作圣功用缉熙是接续光明谓明
德常明无时止息而又敬而行之则事事得其当
而止于至善也缉熙体上敬止用上言为人君以
下是曾子之意言文王止于至善者如此君臣父
子交是事仁敬孝慈信是五者之则即至善也此
五者人伦之大故曾子提出言之天下事无大小
皆有至善所以贵于穷理而力行

卷一 第 29a 页 WYG0202-0544c.png
  五止是曾子就文王之德之实而言使学者效之亦
无不敬而止于至善也如文王之视民如伤𤼵政
施仁必先于矜寡孤独无冻馁之老罪人不孥之
类止于仁也崇侯谮文王欲叛纣怒囚之羑里文
王叹曰父有不慈子不可以不孝君有不明臣不
可以不忠岂有君而可叛乎及既释之乃率殷之
叛国以事纣所谓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止
于敬也礼记言文王为世子事王季之节及言文
卷一 第 29b 页 WYG0202-0544d.png
王之祭事死如事生思死者如不欲生忌日必哀
称讳如见亲如欲色然止于孝也君子慈其子莫
大于教之使成圣贤之德文王之子武王周公为
圣人康叔封聃季载为贤者毕公召公亦以为文
王子则止于慈可见矣文王治岐耕者九一仕者
世禄平虞芮之田而归者四十馀国又如文王伐
崇三旬不降退修教而复伐之因垒而降又如汝
坟诗言鲂鱼赪尾王室如燬虽则如燬父母孔迩
卷一 第 30a 页 WYG0202-0545a.png
则止于信可见矣

  淇澳之诗美卫武公之德也此节工夫全在切磋琢
磨四字上章句谓治之有绪而益致其精治之有
绪谓先切琢而后可磋磨循序而进工夫不乱益
致其精谓既切琢而又须磋磨求其极至工夫不
辍切磋曾子以喻学是就知上说止至善讲习讨
论穷究事物之理自浅以至深自表以至里直究
至其极处琢磨曾子是就行上说止至善谓修行
卷一 第 30b 页 WYG0202-0545b.png
者省察克治至于私欲净尽天理流行直至是处
瑟兮以下皆以效言瑟兮僩兮曾子谓恂慄是德
存于中者完赫兮喧兮曾子谓威仪是德见于外
者著

  贤亲乐利金先生曰贤其贤者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崇其德也亲其亲者敬其所尊爱其所亲象其贤
也乐其乐者风清俗美上安下顺乐其遗化也利
其利者分井受廛安居乐业沐其馀泽也

卷一 第 31a 页 WYG0202-0545c.png
  邦畿一节言物各有当止之地只平说止字绵蛮一
节言知止穆穆一节言止于至善淇澳一节言明
明德止至善于戏一节言新民止至善

  章句丘隅岑蔚之处是山岑锐蓊蔚之地岑锐则网
罗弓矢不可到蓊蔚则鹰隼不可及可谓知其地
之善而止之

  朱子注文王之诗曰缉续熙明亦不已之意言穆穆
然文王之德不已其敬如此注载见俾缉熙于纯
卷一 第 31b 页 WYG0202-0545d.png
嘏曰使我得继而明之以至于纯嘏也注敬之学
有缉熙于光明曰续而明之以至于光明而注此
则曰缉继续也熙光明也或问曰继续光明自无
不敬而所止者莫非善也以三诗之注例之则此
熙字非指光明也乃缉之熙之是继续之光明之
也其重在敬字谓缉熙其敬而自然止至善也二
诗言缉熙纯嘏缉熙光明而此诗则缉熙其敬也

  精是明白之至理指五事而言微是五事中纤悉之
卷一 第 32a 页 WYG0202-0546a.png
事及每事之间曲折微隐处

  推类尽其馀推君臣父子国人之类而知其馀有夫
妇兄弟之伦推仁敬之类知其馀有夫义妇顺兄
友弟恭之则又推凡天下之万物众事亦莫不有
至善之所在

  严密是严厉缜密武毅是刚武强毅曾子以恂慄释
瑟僩而朱子谓恂慄者严敬存乎中金先生谓所
守者严密所养者刚毅严密是不粗疏武毅是不
卷一 第 32b 页 WYG0202-0546b.png
颓惰以此辗转体认则瑟僩之义可见宣著盛大
字四字两义总解赫喧二字

  讲习讨论是一串说省察克治是两节既讲之又重
习之复讨论之言之转密省是内自警省察是密
察精详此求已有未善也克者胜去治者平之此
去其不善以从善也

  饶双峰曰咏叹言其词淫佚言其义淫佚者意味溢
乎言词之外也

卷一 第 33a 页 WYG0202-0546c.png
  传四章

  听讼是新民之末节治国平天下岂专在听讼乎况
齐家一条听讼更用不着古人言语不急迫虽是
解经亦偶取圣人两句来说一事以为例尔此章
当自下看上从大畏民志起圣人言为人上而听
断狱讼得其平我亦与众人无异然为治者致民
有所讼方为之剖断亦末矣必使民皆无可讼之
事乃得其本也此语有未𤼵之意故曾子引之而
卷一 第 33b 页 WYG0202-0546d.png
续以明之其意盖曰何以使民无讼盖上之人能
使无情实之人不敢尽其虚诞之辞天下事是非
自有一定为人不肯认已之非而妄与人争故致
讼及至讼庭亦以非为是用虚妄诞谩之辞强辩
力争以惑上听上之人为其所诳而乱事之真是
非则人无所忌惮诉讼者纷然而起无实之言既
不行则无讼矣又言何以使无情者不得尽其辞
必大有以畏服民之心志然后可然此句犹是歇
卷一 第 34a 页 WYG0202-0547a.png
后语不曾说破何以使民志服是使读者自思其
实德明辨可服人心此谓知本一句只是结听讼
之本不是结凡新民之本详读可见

  听讼是新民一端新民末也然须有其本本即明明
德也我之德既明则自能服民志而不敢尽其无
实之言凡人争讼必有一直一曲只是为听讼者
可欺虽理屈者也敢来争若听讼者德既明则人
自不敢欺人既不可欺其上则不敢为恶不敢饰
卷一 第 34b 页 WYG0202-0547b.png
非而民德亦新自然无讼可听如虞芮争田不敢
履文王之庭是文王之德大畏民志自然无讼

  传五章

  此谓知本饶双峰云知本只是物格二字之误知
字彷佛与物字相类本是从木亦是格字偏旁此
说亦有意思若如此则两句总是格物致知章语
句尔不必作衍文

  大学在礼记中其次第错乱不齐程子曾正之而未
卷一 第 35a 页 WYG0202-0547c.png
尽朱子重正之而为经传其馀传与经相合皆有
条理惟格物致知无传而大学工夫始于格物若
无传则格物无用功之方朱子取程子之意为格
物致知传致知格物是推极我之心知在穷究事
物之理只是一意但在我在物不同耳所以只作
一传不分为二

  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是先解致知即是
格物一事见在字意明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
卷一 第 35b 页 WYG0202-0547d.png
下之物莫不有理是推知与理之原惟于理有未
穷故其知有不尽是言气禀拘物欲蔽者不可不
致格大学始教是言大学教人以格物致知为始
是大学用功起头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
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此正是格物用功
处但只把致格两事统说在里推极我之心知在
穷究事物之理格物之理所以推致我之心知用
力之久一旦豁然贯通是言格物本是逐一件穷
卷一 第 36a 页 WYG0202-0548a.png
究格来格去忽然贯通如知事人之理便知事鬼
之理知生之理便知死之道又如曾子闻一贯之
说便说出忠恕来盖事虽万殊理只是一晓理之
在此事如此便可晓理之在彼事亦如此到此须
有融会贯通脱然无碍如冰消雪释怡然涣然处
格物工夫至此方极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是言
格物于一事之中须推得到底透彻全无疑碍方
是然后又去格一物不可于一事之中做半节工
卷一 第 36b 页 WYG0202-0548b.png
夫了便且住譬如看文字且于一章中穷究其训
诂辞语旨意隐微处无不洞晓了然后看第二章
此是一物中表里精粗无不到事事如此详细是
众物表里精粗无不到天下事物至多固不可件
件穷格但格得物多后不拣见甚么物来只把这
道理格将去自然贯通文公曾把破竹譬喻大意
谓初破时逐节破数节之后一节节开去更无凝
滞此喻最切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全体即前
卷一 第 37a 页 WYG0202-0548c.png
具众理大用即前应万事程先生教人格物有三
事或读书讲明义理或论古今人物而别其是非
或应接事物而处其当否文公取在格物致知或问
中然三事又当以读书为先

  表里精粗事事皆有且如子之事亲其道当孝此是
表如孝经一书之中有许多节目又诸书言孝节
目不一此是里粗是节目中之所当然谓其间事
为礼节也精是节目中之所以然谓事为礼节中
卷一 第 37b 页 WYG0202-0548d.png
之至理也

  此章须兼看或问

  传六章

  诚意只是着实为善着实去恶自欺是诚意之反毋
自欺是诚意工夫二如是诚意之实自慊是自欺
之反而诚意之效慎独是诚意地头

  欺慊皆言自是意之诚不诚皆自为之自欺者适害
己不自慊者徒为人曾子以毋字禁之使人凛然
卷一 第 38a 页 WYG0202-0549a.png
一知所戒又以二如字表之使人知所趋

  恶恶臭好好色人人皆实有此心非伪也二如字晓
学者当实为善去恶若恶恶臭好好色之为也此
二句作两层看

  前慎独以心言后慎独兼所处言

  润身体胖含修身意

  此章第一节诚意正义二节诚意之反三节恶诚中
形外四节善诚中形外

卷一 第 38b 页 WYG0202-0549b.png
  诚意是致知以后事故章句曰知为善以去恶而心
之所发有未实也

  苟且是去恶不决徇外是为善非为己也

  章句于经云意者心之所𤼵𤼵如言初动处又于慎
独云审其几几亦是初动处此固言心才动便要
实然心以体统言意即是心发而应事处初动固
要诚应事至于终亦要诚若只是初𤼵人未知时
要诚及至事形之后却不必诚可乎慎独而谓之
卷一 第 39a 页 WYG0202-0549c.png
审其几者是一动便须诚其实直至事之终首尾
皆诚不然则𤼵已形见了此时于工夫却何所属
又不可入正心之目也下文言小人閒居为不善
无所不至则是著于事为明矣而亦曰慎独又十
目手所视指及润身体胖皆归之诚意则意字相
关前后始终可谓分晓

  销沮闭藏销沮出于无心闭藏却是用意大凡为恶
亦是有此气充此恶念行出此小人平时可谓张
卷一 第 39b 页 WYG0202-0549d.png
主为是他已晓得恶不可为故见君子之专为善
者一时惭愧前张主之气销沮自不可留于是暂
为善以闭藏不善厌郑氏读为黡注闭藏貌朱子
加销沮字是闭藏之原若不销沮则不肯闭藏也
陆氏有乌斩乌簟两音说文欧减反释曰中黑也
正是暗晦意思今宜读从乌斩

  用力之始言致知用力之终言诚意序不可乱谓致
知然后诚意功不可阙谓致知又不可不诚意

卷一 第 40a 页 WYG0202-0550a.png
  传七章

  有字当重读忿懥恐惧好乐忧患四者是人不可免
者但不可有之于心若一事有之于心则应他事
皆不合理即是心不得其正

  集义心不可有一物外面酬酢万变都只是随分限
应去都不关自家心事才系于物心便为其所动
所以系于物者有三或是事未来而自家先有这
个期待底心或事已应过去了又却长留在胸中
卷一 第 40b 页 WYG0202-0550b.png
不能忘或正应事时意有偏重这都是为物系缚
愚按朱子说此三个有所可谓推明详尽子莫执
中事未来之有所也庄周缘督应事际之有所也
颜子不迁怒事过后不有所也

  事未来不可有意事已往不可留心

  忿懥四者情也中庸言喜怒哀乐礼运言喜怒哀惧
爱恶欲皆是情之名圣贤随事提出告人所以不


卷一 第 41a 页 WYG0202-0550c.png
  前言心不正是心虽在所应事上而情之用不当或
以怒应当喜者或以乐应当哀者后言心不在是
心不在所应事上谓身心全不相关所以前节便
要察后节便当敬

  双峰谓心不正以义理言心不在以知觉言

  大率忿恐好忧四字稍轻下四字尤重此章两节说
正心正心后节说修身

  四者心之用固人所不能无专是有所二字为重事
卷一 第 41b 页 WYG0202-0550d.png
来感此心随其轻重大小以理应之而适于中事
既往则此心便消释如此则不是有所事来动此
心被他著得重则应之亦重如忿至于懥恐至于
惧好至于乐忧至于患此是有所或固滞于心而
以忿懥应当喜者以好乐应当忧者亦是有所盖
四者便是喜怒哀乐但喜怒哀乐是平说此稍不
同忿懥怒也但忿是怒之暴懥而怒而有恚结意
好乐则喜与乐也但好乐字有力而近于欲恐惧
卷一 第 42a 页 WYG0202-0551a.png
忧患皆哀之类也但恐而至惧忧而至患皆有过
当意金先生谓此四者重累其辞即是情之胜而
滞之深也朱子用欲动情胜字盖欲动是事来之
初情胜是应事之际若此事已往情犹留滞移以
应他事而不当亦情胜也

  盖意诚以下言诚意然后能正心然或以下言既诚
意又须正心

  传八章

卷一 第 42b 页 WYG0202-0551b.png
  亲爱贱恶畏敬哀矜敖惰本十事以其意思相似作
五句亲爱畏敬哀矜是好上事敖惰贱恶是恶上
事此十事亦日用常行必不可去者但不可偏一
偏则非好恶之正

  金先生曰敖惰只是常情之所忽如卑幼婢妾之类
若一向偏而忽之则亦有不知其善之弊又曰前
四事是心上失故在正心章此五事在事上失故
在修身章

卷一 第 43a 页 WYG0202-0551c.png
  诚意章正言工夫又反复言其弊正心修身两章皆
是反说其病𦂳要工夫即在诚意既诚则所行都
是善是善一边事但恐遇事时又有未尽善又要
逐节关防

  传九章

  孝弟慈三字是自修身上说来以求齐家之原人自
能尽孝弟慈之道推之治国便是事君事长使众
之道

卷一 第 43b 页 WYG0202-0551d.png
  保赤子是父母爱子之心如保者是言君养民亦当
如父母之保赤子赤子不能言父母保之虽不中
不远况民之能言而意易晓者所欲与之聚之所
恶勿施虽不中民之心亦不远矣前言孝弟慈而
此独就慈上言者盖治国是上之抚下故专就爱
民处说

  仁让必一家方能一国化贪戾只一人便能一国乱
至于偾事又只在人之一言以此见为善难为恶
卷一 第 44a 页 WYG0202-0552a.png
易不可忽如此

  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一句只就桀纣上说桀
纣虽恶其出令亦未尝不善只是民不从而从其好

  藏乎身不恕是存乎身者无可推之道

  孝弟慈而为事君事长使众之道是善底不出家而
成教于国仁让贪戾而国皆从是善恶两端不出
家而成教于国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继一家
仁让一国仁让而言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继
卷一 第 44b 页 WYG0202-0552b.png
一人贪戾一国作乱而言

  宜其家人诗中本言女子能宜家曾子引此以明学
者德化行于闺门之内而使女子能宜家进一层
说第三引诗而言父子兄弟足法亦是我之威仪
全无差忒诚心德化感格上下而父子兄弟之慈
孝友恭皆可为天下法然后民法之也

  三引诗自内以至外妇人女子最难于化而夫妇之
间常人之情最易失于动不以正化能行于闺门
卷一 第 45a 页 WYG0202-0552c.png
则德盛矣故引诗言夫妇为首而兄弟次之总一
家言者又次之

  治国平天下一曰感化一曰推充已有德人感而化
于善者上也推此道而充广者次之然人不能尽
化而所观感者亦未必尽天下之事故须有礼乐
政教使人有可效之法是以大学中皆具此二义
此章章首至成教于国是化三所以是推保赤子是
就慈所以使众一条上说是推仁让一节是化帅
卷一 第 45b 页 WYG0202-0552d.png
天下一节是化有诸已无诸已是推三引诗是化

  传十章

  此章分作四节看自章首至失众则失国为一节自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至不善则失之为一节自楚
书至骄泰以失之为一节自生财有大道至篇终
为一节四节中又分为小段看

  第一节专反覆言絜矩分五段

  第一段老老幼幼恤孤是直从齐家上说来即前
卷一 第 46a 页 WYG0202-0553a.png
章孝弟慈也老老长长恤孤是上之人能尽此则
足以感于下兴孝弟不倍是下民观其上而化之
好善恶恶人心所同故上之人尽孝弟慈而民便
兴起可见人同有此明德而易化矣则上之人凡
所好恶民无不同者然天下之大兆民之众须有
规矩制度使各守其分以遂其孝弟不倍之心而
不拂其好恶之情然后可不然则上下无节不能
均平齐一也是以以己之心度人之心品量位置
卷一 第 46b 页 WYG0202-0553b.png
以为之限则天下无不平矣故有絜矩之道上三
句是化絜矩是推

  九章言孝弟慈十章亦言孝弟慈九章是推充是
正说孝弟慈者修身也所以齐其家推而治国者
也十章是感化是𤼵凡说上之人孝弟慈下之人
便能如此则是凡上之人所欲得者下之人皆所
同欲既为人上而境内匹夫匹妇不获自尽则无
以成治平之功然而地大民众必有规矩法制然
卷一 第 47a 页 WYG0202-0553c.png
后可以周遍而公平故须度义以处之故曰是以
君子有絜矩之道平天下之道在絜矩絜矩之原
在识其端而推己耳所推者只是好恶两面在上
者己之好恶无不得则使人人各得其好恶至于
大小高下厚薄则随人所当得之分

  矩以器言即木匠之曲尺也以义言则方也总言
则用曲尺以度方絜矩只是度义两字

  第二段专释絜矩之义上下四方均齐方正自守
卷一 第 47b 页 WYG0202-0553d.png
所当得之分不侵越出外上之人如此则下民化
之亦循其矩而不敢侵其外也

  且如君十卿禄为君者但于十分之外多有所取
若不损百官便是损于民我所得既多他所得必
少此即是不能絜矩凡事皆是如此

  第三段言上之人能如爱子之道爱其民则下民
爱其上如爱父母然爱民之道不过顺其好恶之
心而已大约言之民所好者饱煖安乐所恶者饥
卷一 第 48a 页 WYG0202-0554a.png
寒劳苦使民常得其所好而不以所恶之事加
之则爱民之道也

  此段言能絜矩之效

  第四段南山诗家父所作其首章曰节彼南山维
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忧心如惔不敢戏谈
国既卒斩何用不监赫赫显盛也师太师三公惔
燔也谈言也卒尽也斩绝也监视也上两句兴兼
比体下六句赋体言截然高大之南山维见其石
卷一 第 48b 页 WYG0202-0554b.png
之岩岩然比赫赫然尹氏居太师之位乃下民之
所瞻望者今乃暴虐无道下民忧之其心如火焚
惔忧之极而不敢安处也甚而至于不敢相戏言
语可谓极矣如此则国家既已终至斩绝汝何不
监视之乎此家父知下民困于尹氏之虐而为此
诗也大学只引上四句则下四句意亦在其中(凡引
诗书皆是断章取义此处却当兼下文看方见分明)言为人上者赫然如此
则当谨絜矩之道不可稍有所偏偏则为天下僇
卷一 第 49a 页 WYG0202-0554c.png
此段言不能絜矩之害

  第五段引文王诗言殷家未失众之时则能配上
帝既失众之后则不能配上帝矣当监视之而知
天之大命不易得也命之易即丧师而不配上帝
也下得众言未丧师失众言丧师也

  此段结上文两段得众得国结能絜矩之效失
众失国结不能絜矩之害

  第二节言为人上者明德为本而财用为末财固是
卷一 第 49b 页 WYG0202-0554d.png
国家所必用而不可无者但当修德为本絜矩而
取于民有制中分五段

  第一段君子先慎乎德至此有用言德明而人服
有土而有财

  第二段德者本也至施夺言当修德而絜矩取民
财有制

  第三段财聚财散两句财聚民散言不能絜矩取
于民无制之害财散民聚言能絜矩取于民有制
卷一 第 50a 页 WYG0202-0555a.png
之利散财不是要上之人把财与人只是取其当
得者而不过盖土地所生年年只有许多数目上
取之多则在下少

  第四段言悖货悖四句又以言之出入比货出入
不能絜矩取于民无制之害

  第五段引书以结之与前文王诗相应

  第三节言用人盖治天下之要专在于用善人故也
中分七段

卷一 第 50b 页 WYG0202-0555b.png
  第一段引楚书楚王孙圉聘于晋赵简子问曰楚
之白珩犹在乎对曰然简子曰其为宝也几何曰
未尝为宝楚之所宝者曰观射父能作训辞以行
事于诸侯使无以寡君为口实又有左史倚相能
通训典以叙百物以朝夕献善败于寡君使寡君
无忘先王之业又能上下说于鬼神顺道其欲恶
使神无有怨恫于楚国曾子取其意而言金玉不
当宝惟当宝善人

卷一 第 51a 页 WYG0202-0555c.png
  第二段语见檀弓盖重耳出亡在外而有父丧秦
穆公使人吊之意欲使之争国而舅犯之言如此
大学引之其意若曰岂惟不宝金玉至于国家之
利亦非所宝而惟宝人也

  此两段承上内德外财之意而起下用善人之


  第三段引秦誓专言为政者好恶之公私此段又
当分作两截看尚亦有利哉以上是一截以下是
卷一 第 51b 页 WYG0202-0555d.png
一截每截当段作三人

  休休中心乐易之意有一个臣其心诚一乐易而
能容物者此以在上为政者言有技以才言彦圣
以德言上面断断休休之人见下有才有德者则
能举用而容之便可兴国家而利及子孙众民此
一截言能絜矩而以公心好人下截人之有技上
自然含断断休休之反之意谓有一个臣其心伪
杂倾躁而不能容物者见有才者妒之有德者阻
卷一 第 52a 页 WYG0202-0556a.png
之使不得进既不能容引善人则恶人进以败其
国家而不能保子孙众民此一截言不能絜矩而
以私心恶人

  第四段言能絜矩而恶恶得其正所谓放流则放
流上文媢嫉蔽贤之人朝廷之上恶人既去则善
人方得通下又以仁人总结之言能絜矩者也
第五段言絜矩而荐贤当速退不肖当远

  第六段言不能絜矩而好恶之反

卷一 第 52b 页 WYG0202-0556b.png
  第七段以得失结之忠信善人也骄泰恶人也忠
信则能絜矩者也骄泰则不能絜矩者也此节虽
主用人言然为君者自忠信则能用忠信之人其
原又在上

  章句谓三言得失而语益加切盖第一得失以人
言之第二得失以事言之第三得失就心上言至
上之人心不善则事皆不善而失之故曰语益切
一能絜矩不能絜矩之得失二尚德尚财之得失
卷一 第 53a 页 WYG0202-0556c.png
三用善人用恶人之得失大率絜矩则得之不絜
矩则失之

  第四节言生财之道前节但言内德而外财此节直
言生财之方而生财当用君子不可用小人总上
两节之意中分五段

  第一段正言生财之方吕氏解极明白切当而朱
子谓务本节用尤为精密生众为疾务本也食寡
用舒节用也

卷一 第 53b 页 WYG0202-0556d.png
  第二段言仁者外末不仁者内末即前节内德外
财之意

  第三段言内本外末之效絜矩章本多是推意此
段却是化

  第四段言上之人当絜矩不可侵下之利虽养鸡
豚之小利尚不可与民争而况为君者专事聚敛
以虐民乎

  以利为利快目前之意而为祸深以义为利不过
卷一 第 54a 页 WYG0202-0557a.png
俭目前之用而福自远

  伐冰之家章句谓卿大夫以上丧祭用冰者也周礼
天官凌人祭礼共冰鉴大丧共夷盘冰(共音恭鉴
古监反瓮大口者)春祭时用鉴盛冰而致祭物于其
中以禦温热之气防其味之变也夷尸也夷盘广
八尺长一丈二尺深三尺实冰其中而以尸床置
其上所以寒人死之尸也

  此段言君子能絜矩而生财之利

卷一 第 54b 页 WYG0202-0557b.png
  第五段又言有天下者当用善人若用恶人至于
天灾见于上人害生于下国势将崩此时虽有圣
贤欲来扶持亦不可为再三戒用人之详也
天灾日食星变水旱蝗疫皆是人害如民心怨叛
寇贼奸宄兵戈变乱皆是

  此段言小人不能絜矩而生财之害

  此章大意治天下在乎絜矩而絜矩于用人取财处
为要然得失之几全在忠信骄泰上发于心者忠
卷一 第 55a 页 WYG0202-0557c.png
接于物者信则事皆务实好善恶恶皆得其正而
能尽絜矩之道存于心者务骄行之以侈肆必不
得絜矩则远正人而谗谄聚敛之人进矣故忠信
骄泰治乱之原也




卷一 第 55b 页 WYG0202-0557d.png



















  读四书丛说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