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
卷四 第 183c 页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通义卷第四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三

一切佛语心品第一之三

尔时世尊告大慧菩萨摩诃萨言意生身分别通相
我今当说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大慧白佛言善哉世
尊唯然受教佛告大慧有三种意生身云何为三所
谓三昧乐正受意生身觉法自性性意生身种类俱
生无行作意生身修行者了知初地上上增进相得
三种身大慧云何三昧乐正受意生身谓第三第四
第五地三昧乐正受故种种自心寂静安住心海起
浪识相不生知自心现境界性非性是名三昧乐正
受意生身大慧云何觉法自性性意生身谓第八地
观察觉了如幻等法悉无所有身心转变得如幻三
昧及馀三昧门无量相力自在明如妙华庄严迅疾
如意犹如幻梦水月镜像非造非所造如造所造一
卷四 第 184a 页 X17-0184.png
切色种种支分具足庄严随入一切佛刹大众通达
自性法故是名觉法自性性意生身大慧云何种类
俱生无行作意生身所谓觉一切佛法缘自得乐相
是名种类俱生无行作意生身大慧于彼三种身相
观察觉了应当修学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
言。

非我乘大乘非说亦非字非谛非解脱非无有境界
然乘摩诃衍三摩提自在种种意生身自在华庄严。」

【向以八地无生为得意生之终今以种类极于佛
地而兼明其始又与前文喻数互有广略名相通
别之异盖上下相显也列文言修行者了知初地
上上增进相即今三种具约十地始终明矣以觉
法当八地则种类一种任运增胜然则十地分分
齐者多是通位亦教道说释中言三昧乐正受者
三昧以定性为乐异乎苦乐等受故曰正受以位
则三地以上真空三昧不言馀地者略尔此在菩
萨故不同三乘为相风所动种种自心寂静者心
无种种种种自彼若识自心种种寂静故曰安住
心海以不同凡夫则六识波浪不起了一切境界
唯自心现则知外性非性即初意生相也觉法自
性文释显矣言如幻等法者谓了一切法如幻故
无所有而身心亦幻故能转变无碍是为如幻三
昧及无量相力自在明者即三昧所得法门如妙
华之庄严也其身迅疾如意如幻梦等之无碍也
卷四 第 184b 页 X17-0184.png
不同四大实造故曰非造非所造而非无幻假之
相故如造所造一切色等通达自性法故者即以
如幻为法自性菩萨通达以建化本是名觉法自
性义种类俱生言觉一切佛法者前二空幻犹是
二边今觉中道故一切法皆名佛法佛法非他故
云自得自得之乐乐之至者故言乐相义当八地
以上得一身无量身三昧普现如镜现象故名种
类俱生不由作意名无行作或以作字缀下则犹
未免作意亦从譬为言尔劝文可知偈初四句约
如来自證离相故皆以非言之谓如前分别虽是
大乘而非我所乘我所乘者离诸名相无證无得
而亦非无境界可示故曰非说亦非字等亦可以
说字等句用配三轨(云云)三轨和合为一大乘即
初句也非舍而弗乘之谓直如向说一乘性本亡
泯讵容三种名相乎然以机缘故非乘而乘即后
四句约果后化用亦一时中乘摩诃衍三种大乘
故曰三摩提自在等文不次第彰一时尔如上对
位约机證入复自一途言各有当也。
○右第一章。】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说若男
子女人行五无间业不入无择地狱佛告大慧谛听
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
然受教佛告大慧云何五无间业所谓杀父母及害
罗汉破坏众僧恶心出佛身血大慧云何众生母谓
爱更受生贪喜俱如缘母立无明为父生入处聚落
卷四 第 184c 页 X17-0184.png
断二根本名害父母彼诸使不现如鼠毒发诸法究
竟断彼名害罗汉云何破僧谓异相诸阴和合积聚
究竟断彼名为破僧大慧不觉外自共相自心现量
七识身以三解脱无漏恶想究竟断彼七种识佛名
为恶心出佛身血若男子女人行此无间事者名五
无间亦名无间等(世尊云何男子女人行五无间业不入无择地狱)。」

【五无间业逆恶之极也以报名业曰五无间亦作
恶时以增上心无间故也如来一时尝纵言之曰
亦有行五无间业不入无择狱者无择犹无间也
大慧未达于是乎问佛答中先据事列名次约法
徵释名虽从逆法实惟顺所以言之者盖彰法无
定名理无定说逆顺在心而不在事善恶惟实而
不惟名亦是以恶假名而诠至理其五无间业皆
解脱相之谓乎如来说法雅有深致大慧请问理
不徒然谓爱更受生者即十二因缘中现在之爱
更从受生而与未来贪喜俱皆有生义故如缘之
母立立亦生义或恐生字之误也爱必先于无明
故以无明为父由是贪爱生六入十二处等聚落
若断贪等根本即害父母义彼诸使不现如罗汉
巳断正使鼠毒发诸法(鼠毒义如别出)如习气犹在诸法
之言谓不染污无知凡有种种诸法故也若究竟
断彼习使即害罗汉义僧者和合为名故以断阴
相和合为破僧不觉外诸法自共相是自心现量
是犹迷八识而唯存七识指七识妄觉为七佛义
卷四 第 185a 页 X17-0185.png
非无漏行莫之能断故以三解脱智断彼七识既
皆曰究竟须从极说则不止于小乘无漏既尽识
相根本亦不止于出血义而巳无漏本善而云恶
想者亦顺事中恶心为言五无间事事亦业也又
曰无间等谓如是之业与證实法时无间智等据
后则报亦名等谓其与业等而无异也(一)。】

「复次大慧有外无间今当演说汝及馀菩萨摩诃萨
闻是义巳于未来世不堕愚痴云何五无间谓先所
说无间若行此者于三解脱一一不得无间等法除
此巳馀化神力现无间等谓声闻化神力菩萨化神
力如来化神力为馀作无间罪者除疑悔过为劝发
故神力变化现无间等无有一向作无间事不得无
间等除觉自心现量离身财妄想离我我所摄受或
时遇善知识解脱馀趣相续妄想尔时世尊欲重宣
此义而说偈言。

贪爱名为母无明则为父觉境识为佛诸使为罗汉
阴集名为僧无间次第断谓是五无间不入无择狱。」

【此下兼明外无间事有权实灭不灭进否之异夫
外以对内即指前为内内心也以实作为外外事
也若闻外无间事业报不差则不堕邪见亦不惑
于向说故曰不堕愚痴先所说者谓馀时所说事
中无间也行于外者不得于内得于内者能除于
外故曰若行此者等谓若实行是外无间业则不
得三解脱中无间道等法亦犹行于内者不得外
卷四 第 185b 页 X17-0185.png
报特逆顺反覆尔除此巳者起后权行也谓佛菩
萨示现无间权必引实盖权行者易转实作者难
除故示为易转之迹令其除疑悔过而发心也然
则彼实行者如蒙引发其无间业果得灭否曰但
恐疑不实除过不实悔苟能之也孰曰不然然未
有实作是业而幸免其报者故曰无有一向作无
间事等则又以因果不失正其邪见也一向之言
则业之定者除后不定则非一向所以不定者三
故曰除觉自心现量则了起灭唯心者一也离身
财妄想等则内不见身外不见财等妄想离我我
所摄受达造逆缘空者二也或时遇善知识则劝
发开导之力使其不续馀趣妄想报三也舍是三
者未见其有能灭则业之定矣抑从业有轻重则
逆恶定也馀业不定也若纳心说无论轻重但得
其理则定可使不定不得其理虽不定犹定馀业
准之恶之业理不可槩论亦大约如是尔偈言觉
境识为佛者谓能觉境者识也以识为佛断以无
漏即害佛义无间次第断者谓贪爱等必由无间
道故能断亦以断故而得无间断必一时而言次
第者亦从事云尔(二)
○右第二草。】

「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惟愿为说佛之知觉
世尊何等是佛之知觉佛告大慧觉人法无我了知
二障离二种死断二烦恼是名佛之知觉声闻缘觉
得此法者亦名为佛以是因缘故我说一乘尔时世
卷四 第 185c 页 X17-0185.png
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善知二无我二障烦恼断永离二种死是名佛知觉。」

【向言一乘觉道其说犹略而未尝言所觉知者何
法所断离者何妄所證得者何理故于是请说佛
之知觉佛答以觉二无我是为觉了知二障是为
知惟其觉人法无我故离分段变易二种死知二
障本空故二烦恼断是则二障即二烦恼别则烦
恼及智名二障见思无明等名二烦恼名虽通别
体实不异若作三法相释即觉人法无我者是无
业道以有我必有业故知二障断二烦恼是无烦
恼道离二种死是无苦道既三道究竟离则三德
究竟显而不言三德者但言所离则所證可知亦
彰无證而證得而无得此则一乘觉道唯在于佛
如前章所云而曰声闻缘觉得此法者亦名为佛
此复与进纵之之言也意谓彼二乘者若得此法
亦可名佛推此而言至于六道凡外使得此法亦
本不异惟其小志狭劣于人法无我等有不能尽
故曰以是因缘故我说一乘唯佛独得此文与大
论云诸法实相三乘皆得言同而旨别也(云云)
所以与之恐二乘之自鄙也所以夺之恐上慢之
将滥也一往虽尔有得不得究竟而言无得不得。

○右第三章。】

「尔时大慧菩萨白佛言世尊何故世尊于大众中唱
如是言我是过去一切佛及种种受生我尔时作曼
卷四 第 186a 页 X17-0186.png
陀转轮圣王六牙大象及鹦鹉鸟释提桓因善眼仙
人如是等百千生经说佛告大慧以四等故如来应
供等正觉于大众中唱如是言我尔时作拘留孙拘
那含牟尼迦叶佛云何四等谓字等语等法等身等
是名四等以四种等故如来应供等正觉于大众中
唱如是言云何字等若字称我为佛彼字亦称一切
诸佛彼字自性无有差别是名字等云何语等谓我
六十四种梵音言语相生彼诸如来应供等正觉亦
如是六十四种梵音言语相生无增无减无有差别
迦陵频伽梵音声性云何身等谓我与诸佛法身及
色身相好无有差别除为调伏彼彼诸趣差别众生
故示现种种差别色身是名身等云何法等谓我及
彼佛得三十七菩提分法略说佛法无障碍智是名
四等是故如来应供等正觉于大众中唱如是言尔
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迦叶拘留孙拘那含是我以此四种等我为佛子说。」

【三世如来无不皆同以其理极也其理极故事无
不等故曰我是一切过去佛又曰受种种异生者
夫既曰佛矣则合名言身说一切皆同而又异其
形生何也大慧所以持两端为问佛直告以四等
之说谓字等语等法等身等等犹同也是以其事
同示夫理同所以酬上我是过去诸佛之问又曰
除为调伏彼彼诸趣差别众生故如前百千生经
所说者所以酬上异生之问然犹有等之等非所
卷四 第 186b 页 X17-0186.png
以尽等惟其不等之等则无往而不等虽为机缘
设迹或殊会其归趣亦一而巳所谓以世谛故说
有三世非谓菩提有去来今故馀本以四等为密
意以其在彼而不在此也而古师立四种意趣平
等意趣此其一也由是明之不至极果则巳至极
则无不皆等言六十四种梵音者如密迹力士经
(云云)法身色身无有差别者谓佛佛皆有生法
二身所以等也抑法报常同应身则随缘不定虽
复不定三身体一故亦无别馀文可知而言佛法
无障碍智者谓得是四等则于一切佛法无所障
碍亦不迷于如来化迹同异也(一)。】

「大慧复白佛言如世尊所说我从某夜得最正觉乃
至某夜入般涅槃于其中间乃至不说一字亦不巳
说当说不说是佛说世尊如来应供等正觉何因说
言不说是佛说佛告大慧我因二法故作如是说云
何二法谓缘自得法及本住法是名二法因此二法
故我如是说云何缘自得法若彼如来所得我亦得
之无增无减缘自得法究竟境界离言说妄想离字
二趣云何本住法谓古先圣道如金银等性法界常
住若如来出世若不出世法界常住如趣彼城道譬
如士夫行旷野中见向古城平坦正道即随入城受
如意乐大慧于意云何彼作是道及城中种种乐耶
答言不也佛告大慧我及过去一切诸佛法界常住
亦复如是是故说言我从某夜得最正觉乃至某夜
卷四 第 186c 页 X17-0186.png
入般涅槃于其中间不说一字亦不巳说当说尔时
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某夜成道至某夜涅槃于此二中间我都无所说
缘自得法住故我作是说彼佛及与我悉无有差别。」

【夫如向示犹涉言迹非所以亡言泯迹之为等也
故大慧复问始终不说一字之义以谓不说之说
是如来说意发如来不言之妙显今究竟至等之
谈如文云云佛答则曰我因二法故作如是说谓
缘自得法则證极之名及本住法则性德之称證
极则性德也性德则證极也理一而巳矣夫惟證
极则无彼无此体无增减故曰彼如来所得我亦
得之以究极故其性亡离故离言说文字能说所
说之二趣不唯自證之妙言所不及纵种种言之
亦所不解如人食蜜虽甜可说而所以甜则不可
说如鱼在水虽冷煖可知而所以冷煖唯自知可
也惟彼彼各證如两镜相照直示之而巳者为得
之矣夫惟性德则天然本有非造作所成故曰谓
古先圣道即先佛本所住法法也如金银等性譬
也本自坚刚非销鍊所得故法界常住若如来出
世等合也所谓有佛无佛性相常然尚不得而加
损况得而说示乎法界常住凡两言之一则从事
一则从理此譬合所以异也又曰如趣彼城道等
则又兼譬二法归乎一致所谓古城平坦正道则
本住法也士夫行之而至者缘自得法也惟其本
卷四 第 187a 页 X17-0187.png
有正道故得随之而入入巳安之皆非外物故曰
彼作是道等耶答言不也谓其皆固有故非造作
成以譬二法本有之性非言说所及所以五十年
中一大藏教不说一字者非曰不说说所不到也
是亦遣言非言则无言无迹三世诸佛理归一揆
亦无等无不等所以为至等也偈颂可知(二)
○右
第四章。】

「尔时大慧菩萨复请世尊惟愿为说一切法有无有
相令我及馀菩萨摩诃萨离有无有相疾得阿耨多
罗三藐三菩提佛告大慧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
汝说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佛告大慧此
世间依有二种谓依有及无堕性非性欲见不离离
相大慧云何世间依有谓有世间因缘生非不有从
有生非无有生大慧彼如是说者是说世间无因大
慧云何世间依无谓受贪恚痴性巳然后妄想计著
贪恚痴性非性大慧若不取有性者性相寂静故谓
诸如来声闻缘觉不取贪恚痴性为有为无。」

【有无有见者凡外偏计也离有无相者佛法正宗
也苟不辨其偏何以知其正故大慧请说有无有
相意则离彼偏见而达乎正道也于中先示二种
依义则曰世间依有二种等凡凡夫情见未尝独
立不依于有则著于无所指有无是所依境不唯
依之而巳而又堕性非性欲见欲谓乐欲其见必
偏本不能离而作离想是谓不离离相亦犹前文
卷四 第 187b 页 X17-0187.png
不出出觉是也云何世间下徵释也谓依有者计
有世间因缘生是生与所生皆有仍遮其非曰非
不有从有生正言所生世间是有也非无有生言
能生因缘是有也故佛折之曰无因论盖世间有
无必相因故如彼计有从有生则有为无所因无
因之有则邪见巳其计无者谓先受贪恚痴性巳
而后妄计其性非性非性则无也佛折之曰若不
取有性等意谓先有所受后有所非是犹有取非
不取也若不取者则其性相本来寂静如诸如来
等不取贪恚痴性为有为无则不取有无于其间
始可谓不取然则二乘本求断破而此同如来不
取者所以蜜喻彼意亦令其勿取尔(一)。】

「大慧此中何等为坏者大慧白佛言世尊若彼取贪
恚痴性后不复取佛告大慧善哉善哉汝如是解大
慧非但贪恚痴性非性为坏者于声闻缘觉及佛亦
是坏者所以者何谓内外不可得故烦恼性异不异
故大慧贪恚痴若内若外不可得贪恚痴性无身故
无取故非佛声闻缘觉是坏者佛声闻缘觉自性解
脱故缚与缚因非性故大慧若有缚者应有缚是缚
因故大慧如是说坏者是名无有相。」

【如来将复计其非说因问此有无取不取之间何
等为坏灭者大慧答以如彼次说以不取为非性
是即坏义佛印其说而有与夺抑纵之论所以印
者与其言次说之当也所以夺者以其不取之说
卷四 第 187c 页 X17-0187.png
滥故若直以不取为坏者虽佛亦不取抑何以异
焉故曰非但贪恚痴性非性为坏等所以者何下
正拣异相一往不取之言同而其所以异故曰内
外不可得故等谓佛能了知贪恚痴等诸烦恼性
于内外法非异不异则其性本虚故无实身可得
如是不取则不同彼定有坏者故覆结示曰非佛
声闻缘觉是坏者以其本来自性解脱故无脱则
无缚故缚与缚因非性则皆不可得若彼于贪恚
痴性先受而后不取则巳有所缚故曰若有缚者
等谓缚是其果果必有因是应指贪等为因有缚
必有坏则曰如是说坏者是名无有相是必断灭
堕于空见而为坏尔斥失如后(二)。】

「大慧因是故我说宁取人见如须弥山不起无所有
增上慢空见大慧无所有增上慢者是名为坏堕自
共相见希望不知自心现量见外性无常刹那展转
坏阴界入相续流注变灭离文字相妄相是名为坏
者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有无是二边乃至心境界净除彼境界平等心寂灭
无取境界性灭非无所有有事悉如如如贤圣境界
无种而有生生巳而复灭因缘有非有不住我教法
非外道非佛非我亦非馀因缘所集起云何而得无
谁集因缘有而复说言无邪见论生法妄想计有无
若知无所生亦复无所灭观此悉空寂有无二俱离。」

【既正其失于是极言以贬之曰宁取人见如须弥
卷四 第 188a 页 X17-0188.png
山等是以其至大况其至小则空见之失甚于人
见盖人见者其恶有止若增上慢空见则无法不
弃是所谓坏灭者也言增上慢者凡执有一法以
为增上成见慢者皆是所谓未得谓得未證谓證
即其人也堕自共相见希望者此本著有而以斥
空见者盖唯一机故惟其不能忘有则必灭有以
为无故不知自心现量见外性无常以为坏灭反
显若觉自心究竟不著者则空有两亡矣又曰离
文字妄想者是亦著文字相故必求离相所以为
失若达文字性离即是解脱则亦何离之有是文
字相亦本无定性也偈言有无是二边者颂上所
依有无则二边而巳极其至处本唯一心所谓自
心现量境界也夫二边之与一心本不相远但净
除彼二见妄想则心境平等不见一法可得则寂
灭矣无取境界性者颂上不取之义惟其不取彼
境界性故虽灭而非无虽有而非异故曰有事悉
如如所谓如贤圣境界者如是而巳无种而有生
等追颂上二种依义不出依世间因缘计有计无
仍以正教非之故曰不住我教法凡我所谓生法
者非佛非外道所作亦非神我及馀异因所造乃
由正因缘和合生故曰因缘所集起等然自其所
起言之不得谓之无求其集之者不可得则既本
无矣岂更破有言无邪故知邪计有无皆为妄想
若达生无所生灭无所灭自然妙契空寂不堕有
卷四 第 188b 页 X17-0188.png
无即正酬所请也(三)
○右第五章。】

「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惟愿为我及诸菩萨
说宗通相若善分别宗通相者我及诸菩萨通达是
相通达是相巳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随觉
想及众魔外道佛告大慧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
汝说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佛告大慧一切声闻缘
觉菩萨有二种通相谓宗通及说通大慧宗通者谓
缘自得胜进相远离言说文字妄想趣无漏界自觉
地自相远离一切虚妄觉想降伏一切外道众魔缘
自觉趣光明辉发是名宗通相云何说通相谓说九
部种种教法离异不异有无等相以巧方便随顺众
生如应说法令得度脱是名说通相大慧汝及馀菩
萨应当修学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宗及说通相缘自与教法善见善分别不随诸觉想
非有真实性如愚夫妄想云何起妄想非性为解脱
观察诸有为生灭等相续增长于二见颠倒无所知
一是为真谛无罪为涅槃观察世妄想如幻梦芭蕉
虽有贪恚痴而实无有人从爱生诸阴有皆如幻梦。」

【欲善化道必宗说兼通方能诱物而至于道盖宗
者道之本说者教之表宗所以明趣趣不明则失
其所归教所以言理理或昧则瞢其所入故宗通
说不通理虽精而必壅说通宗不通言虽辩而非
要抑说苟不通则宗为未至宗苟不通则说为未
明是二者实相济为道其为定慧之形容解行之
卷四 第 188c 页 X17-0188.png
标准矣大慧请说宗通相而不及说者举其要也
宗通则说在其中矣答中兼言者必二而后备也
宗通有三曰极曰次曰又其次文言缘自得胜进
相远离言说文字妄想者对后趣无漏界觉而又
曰胜进相即如是如来所證法如文殊普贤诸大
士深入如来境界者则宗通之至极者也言趣无
漏界自觉地自相等即悟住地菩萨所證法门如
华严善财于诸知识得种种法门助其次也又曰
缘自觉趣光明辉发者谓除上八极果法凡能发
悟自巳光明辉辉古今如从上诸祖传宗明道者
则又其次也三者虽异率皆自得自觉而远离有
深浅降伏有能否及须不须此皆宗通之相乃知
此事诚未易言今人于此未少有所得自谓宗通
者误矣抑欺也说通者此既依教不必分异然亦
非无浅深谓说九部即十二分教除因缘譬喻论
议之三犹兼小故则大唯九部亦有通别进否(云
云)以是教法导利机缘仍须离异不异等谓于自
行离四执巳方可随宜为他四说所谓善别法相
于第一义而不动者始曰可矣不然亦难哉偈初
三句兹约宗说通相对说间言之不随诸觉想等
谓得二通相者则不随外道之觉想及愚夫实性
之妄想也云何起妄想者因上徵释所起觉想谓
或以非性为解脱或于有为起二见或以一是为
真谛或以无罪为涅槃如后涅槃见中出其相然
卷四 第 189a 页 X17-0189.png
皆颠倒无知之见故以今宗趣观彼妄想如幻梦
芭蕉则不随可知虽有贪恚痴等覆释如幻之义
谓虽有三毒而无其人明无能起则无所起又能
生爱等既幻则所生阴有亦然二者交明如幻益
显。
○右第六章。】

「尔时大慧菩萨白佛言世尊惟愿为说不实妄想相
不实妄想云何而生说何等法名不实妄想于何等
法中不实妄想佛告大慧善哉善哉能问如来如是
之义多所饶益多所安乐哀悯世间一切天人谛听
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
然受教佛告大慧种种义种种不实妄想计著妄想
生大慧摄所摄计著不知自心现量及堕有无见增
长外道见妄想习气计著外种种义心心数妄想计
著我我所生大慧白佛言世尊若种种义种种不实
妄想计著妄想生摄所摄计著不知自心现量及堕
有无见增长外道见妄想习气计著外种种义心心
数妄想我我所计著生世尊若如是外种种义相堕
有无相离性非性离见相世尊第一义亦如是离量
根分譬因相世尊何故一处妄想不实义种种性计
著妄想生非计著第一义处相妄想生将无世尊说
邪因论耶说一生一不生佛告大慧非妄想一生一
不生所以者何谓有无妄想不生故外现性非性觉
自心现量妄想不生大慧我说馀愚夫自心种种妄
想相故事业在前种种妄想性相计著生。」
卷四 第 189b 页 X17-0189.png

【穷妄想者必极其致示真性者必尽其源盖尽其
源则真性自明极其致则妄想何有故大慧请说
不实妄想相凡致三问一问妄想云何生二问何
法名妄想三问于何而妄想佛以次答释初答言
种种义者凡外法有种种相义皆妄想因之而生
故有种种不实妄想计著生知其生则知所以灭
也次答言摄所摄计著者谓于根境计著而不知
是自心现量及于心外堕有无见依是增长诸外
道见皆妄想法知其法则知所以妄也后答言妄
想习气等者即上所因是其处也又曰心心数妄
想计著我我所生者即我我所是其处也知其处
则知所以起妄之本处既不实妄即灭矣大慧曰
佛言下复叠领上义以生后问意谓若于外种种
义堕有无相者及而言之有堕则有离亦应离性
非性有无相及离诸见相是亦知其堕则知所以
离也因复例第一义既离根量等一切相亦应有
离则有堕故结问云何故一处妄想等言一处妄
想则不容有二生使无二生何以于二义有生有
不生耶答中先遮所难次徵释所以生不生者谓
处本无二但觉则不生愚者谓生故曰有无妄想
不生故等文对下愚夫则此为觉者以了有无妄
想不生故于外现性非性有无之境觉自心现量
自然妄想不生即不生处是第一义非别有第一
义故不生自馀愚夫不觉此理以自心种种妄想
卷四 第 189c 页 X17-0189.png
相故见事业在前即有外种种义妄想计著生是
为不实义非别有不实义故生故曰我说馀愚夫
等亦是以不生故即不实处是第一义以生故即
第一义是不实处究言二义初无定法但迷觉异
有生不生。】

「云何愚夫得离我我所计著见离作所作因缘过觉
自妄想心量身心转变究竟明解一切地如来自觉
境界离五法自性事见妄想以是因缘故我说妄想
从种种不实义计著生知如实义得解脱自心种种
妄想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诸因及与缘从此生世间妄想著四句不知我所通
世间非有生亦复非无生不从有无生亦非非有无
诸因及与缘云何愚妄想非有亦非无亦复非有无
如是观世间心转得无我一切性不生以从缘生故
一切缘所作所作非自有事不自生事有二事过故
无二事过故非有性可得。」

【据向所答则愚夫一向在迷何由得离诸见过不
离我我所则作所作因缘等皆过相故复示之曰
觉自妄想心量等谓但觉妄想皆自心量则有无
迷悟一切唯心不为外物所转而能转于外物由
是身心转变自迷之悟究竟明解一切地义到如
来自觉境界离五法自性上事见妄想事即名相
见即妄想所治既离能治亦亡五法尚离岂我我
所等计著见过而不离邪此特从本通示离过而
卷四 第 190a 页 X17-0190.png
巳若别推破因缘及作所作离过相如后偈故结
示曰以是因缘故等谓以妄想从不实义则妄想
生以如实智契第一义则得解脱自心妄想可知
矣然则实不实义亦约情智假立异名尔自偈初
至非有性可得颂上离作所作因缘过于中先推
因缘则曰诸因及与缘等谓凡诸世间法莫不从
因缘生而妄想者于因缘法著有无等四句见不
知如来所通无生之理故曰世间非有生等即离
性执四句也又曰诸因及与缘等仍责前非有等
四句亦是妄想即非非有等离相执四句也具如
大论性相二空(云云)如是观世间心转得无我者
谓转彼性相二执心而得人法二无我智一切性
不生者谓性实不生从缘故有亦结前起后义次
推作所作者则曰一切缘所作等谓若由缘所作
则非本自有若非本有而自生者则是事自生事
有二事过故事亦果也如必无二事过则须于事
亦无性可得所谓世缘起法亦本无生则作所作
因缘过任运离也(二)。】

「观诸有为法离攀缘所缘无心之心量我说为心量
量者自性处缘性二俱离性究竟妙净我说名心量
施设世谛我彼则无实事诸阴阴施设无事亦复然
有四种平等相及因性生第三无我等第四修修者
妄想习气转有种种心生境界于外现是世俗心量
外现而非有心见彼种种建立于身财我说为心量
卷四 第 190b 页 X17-0190.png
离一切诸见及离想所想无得亦无生我说为心量
非性非非性性非性悉离谓彼心解脱我说为心量
如如与空际涅槃及法界种种意生身我说为心量。」

【此下至尽偈颂上觉自妄想心量显如来自觉境
界于中又二初八句略颂始终心量始离攀缘所
缘虽无能缘之心而存能无之心是无心之心量
则自生而巳故曰量者自性处若犹有处性则未
亡必须缘性俱离始谓究竟妙净然有能离者在
是亦心量施设世谛我下二十八句广示心量亦
是颂上离五法自性凡五重初约世谛施设而有
假名我约五阴施设而有实法我以自共相求之
无实事可得则法皆平等因有四种平等见相谓
五阴则相与非相平等相必有因则因性与果性
平等因果具故有我则我与无我平等推无我者
是脩则脩与脩者平等文标三四而不言一二者
略尔然皆妄想习气次第转生有种种心相因有
种种外境界现内外待对即世俗心量亦五法之
名相一也外现而非有者谓外境本无由心取之
见种种相即五尘等是谓五识身财身之财故故
曰建立于身财即妄想心量二也离一切诸见者
谓纵离一切见想无得无生则性而巳矣既曰无
生即正智之心量三也然遣性者非性也非性亦
非此二俱离谓是解脱犹有谓者心量四也遣至
于此则如如矣空际涅槃法界等同出异名皆意
卷四 第 190c 页 X17-0190.png
谓所生种种义身非向所谓意生但未离名相待
对是皆心量不亡即如如之心量五也五法俱离
于是见矣然则孰为非心量者置之(三)
○右第七
章。】

「尔时大慧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世尊所说菩萨摩诃
萨当善语义云何为菩萨善语义云何为语云何为
义佛告大慧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大慧白
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佛告大慧云何为语谓言
字妄想和合依咽喉唇舌齿龂颊辅因彼我言说妄
想习气计著生是名为语大慧云何为义谓离一切
妄想相言说相是名为义大慧菩萨摩诃萨于如是
义独一静处闻思脩慧缘自觉了向涅槃城习气身
转变巳自觉境界观地地中间胜进义相是名菩萨
摩诃萨善义复次大慧善语义菩萨摩诃萨观语与
义非异非不异观义与语亦复如是若语异义者则
不因语辨义而以语入义如灯照色。」

【向言如如空际等于理可谓极矣而犹堕心量况
馀言说乎因有善语义之问答中先别明语义谓
言字妄想和合依咽喉唇舌等处及彼我言说妄
想生者名之为语离是二者别有一法显示名之
为义故曰离一切妄想相言说相要由契證方名
善义不然犹语而巳矣故次明脩契之道则曰于
如是义独一静处等言独一则无待对以静处则
言想双绝于如是处随其所闻以向所谓如如实
卷四 第 191a 页 X17-0191.png
际等名义思脩观察一一缘自觉了智随顺涅槃
悉令契合转前言说妄想习气身归自觉境界至
于观地地中间胜进义相如是趣入乃名善义然
善义者固当善语徒善语者未必善义故复兼明
善语与义则曰观语与义观义与语非异非不异
谓若语异于义则不应因语以辨义苟以语入义
如灯之照色是因而不异也然亦应云灯能照色
色实非灯因语入义义实非语是亦不一也由是
覈之非异非不异则本无自性离诸分别孰得以
语义定之乎果不可以语义定即文字性离言说
尚是况第一义谛乎但如是会未名为善(一)。】

「复次大慧不生不灭自性涅槃三乘一乘心自性等
如缘言说义计著随建立及诽谤见异建立异妄想
如幻种种妄相现譬如种种幻凡愚众生作异妄想
非圣贤也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彼言说妄想建立于诸法以彼建立故死堕泥犁中
阴中无有我阴非即是我不如彼妄想亦复非无我
一切悉有性如凡愚妄想若如彼所见一切应见谛
一切法无性净秽悉无有不实如彼见亦非无所有。」

【如缘言说计著者虽圣言说未免堕谤故曰不生
不灭自性涅槃等此皆理性名言若谓实有则堕
常见若谓定无则堕断见况其馀乎言异建立异
妄想者谓因名言差别建立而作异妄想计若如
幻有种种现便作异相分别曾不知虽幻种种而
卷四 第 191b 页 X17-0191.png
无有实譬如来差别言教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
生而凡愚不了执以为实非圣贤也反是则为诽
谤妄想文略不言尔偈言彼言说妄想者然以言
说建立诸法未必失也惟其以彼邪计建立诽谤
则为过矣故曰死堕泥犁中夫罪莫大于毁方等
谤般若今结是报不为过也阴中无有我等三偈
因上斥外计复寄此以示堕相言阴中无有我又
曰阴非即是我者其文总略具应该有无非即四
计总不出断常而皆堕我见故正斥之曰不如复
妄想谓不如彼我见而亦非无我盖我无我俱离
也又曰一切悉有性等常见也若实有性应须见
谛彼不见谛而言有性则妄计而巳又曰一切法
无性等断见也断则一切无有故非之曰不实如
彼见等正言不如彼见之不实也是断与常皆非
正见惟无所见法亦何常(二)
○右第八章。】

「复次大慧知识相今当说若善分别知识相者汝及
诸菩萨则能通达知识之相疾成阿耨多罗三藐三
菩提大慧彼智有三种谓世间出世间出世间上上
云何世间智谓一切外道凡夫计著有无云何出世
间智谓一切声闻缘觉堕自共相希望计著云何出
世间上上智谓诸佛菩萨观无所有法见不生不灭
离有无品如来地人法无我缘自得生大慧彼生灭
者是识不生不灭者是智复次堕相无相及堕有无
种种相因是识超有无相是智复次长养相是识非
卷四 第 191c 页 X17-0191.png
长养相是智。」

【辨诸法之真妄明语义之是非莫若乎知识故如
来于此不待请问而语之曰知识相今当说夫知
识之名有通有别通言如世出世间皆可名智如
八识等皆可名识别则识之极尽凡智之极唯圣
故以智言之无法不是以识言之无法不非欲知
诸法之是非审其智识而巳初明智有三种约十
界能知言也言智则识兼之于世智言有无者二
见也出世智言自共相者即二乘人观阴界入有
总别相如前分别(云云)上上智言无所有法者夫理
智之极无以名言强示之曰无所有法既曰无所
有矣则观何所观照了诸法是毕竟空即是见不
生不灭离有无品一切异名别说皆趣此理而特
出此等名相者亦为下对格张本以智为内證故
皆缘自得生非别有所谓不生不灭等则自觉圣
智境界也然其义犹通故别约三对以的拣之则
生灭等凡属九界者是识不生灭等凡属佛界者
是智虽兼通别今意在别以教言之亦是偏圆对
明则前三属识唯圆名智相无相中兼言相因者
据理三双各通因果特发此中以见前多从因后
多从果但文略尔长养相是识者正约对人法无
我言之前文所谓色等长养心者即其义也凡假
外尘资养于内皆识也唯无所资待而自得于内
者则智而巳矣(一)。】
卷四 第 192a 页 X17-0192.png

「复次有三种智谓知生灭知自共相知不生不灭复
次无碍相是智境界种种碍相是识复次三事和合
生方便相是识无事方便自性相是智复次得相是
识不得相是智自得圣智境界不出不入故如水中
月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采集业为识不采集为智观察一切法通达无所有
逮得自在力是则名为慧缚境界为心觉想生为智
无所有及胜慧则从是生心意及与识远离思惟想
得无思想法佛子非声闻寂静胜进忍如来清净智
生于善胜义所行悉远离我有三种智圣开发真实
于彼想思惟悉摄受诸性二乘不相应智离诸所有
计著于自性从诸声闻生超度诸心量如来智清净。」

【次明三智者约一人所知有三照后偈文即如来
所知之三犹其有五眼而实能知则一也故与前
异以其相犹通浅深则又约三义的显极智故曰
无碍相是智等谓于前三智一心融泯故无染碍
之相反是为识也言三事和合生方便相者如前
由根尘等三缘合生是方便识相非自性相若自
性相则一念灵知不假缘生故曰无事方便自性
相是智也得相是识不得相是智者相一而巳而
见有离著故得不得所以异也金刚般若云凡所
有相皆是虚妄等即其义也所谓如来自得圣智
境界则如来所开发都非碍等三相而亦不离碍
等境界无以名状故曰不出不入如水中月则不
卷四 第 192b 页 X17-0192.png
即不离也此可智知难以言示偈言采集业为识
者略颂上智识二义采集义如上解此以八识为
识则识之极也反上不采集为智即如来藏是也
观察无所有等颂上上智也而智亦名慧识亦名
心等皆异名也故曰缚境界为心等四句义见前
解此言觉想生为智者谓觉想转而为智心想及
与识者识也远离思想法者智也得无思想法则
反识为智是菩萨而非声闻言智之始也寂静胜
进忍者即如来所得寂灭忍智言智之终也从善
胜第一义生故所行处悉远离也我有三种智等
颂上所知之三是如来所开发故虽所知生灭等
亦皆真实法华所谓开佛知见大论所谓三智一
心是也于彼想思惟等重出前二以显极智谓彼
凡夫以妄想思惟摄受诸生灭性二乘反是故不
相应离诸所有而犹计著自性则声闻智而巳若
如来极智清净则超度一切心量何直异二乘世
智而巳哉(二)
○右第九章。】

「复次大慧外道有九种转变论外道转变见生所谓
形处转变相转变因转变成转变见转变性转变缘
分明转变所作分明转变事转变大慧是名九种转
变见一切外道因是起有无生转变论云何形处转
变谓形处异见譬如金变作诸器物则有种种形处
显现非金性变一切性变亦复如是或有外道作如
是妄想乃至事变妄想彼非如非异妄想故。」
卷四 第 192c 页 X17-0192.png

【法有变不变异者非实有不同见之者异也如外
道计九种转变论谓形相因成等不出四大五阴
等法彼见其生灭异相故计有转变而正教则曰
缘生曰如幻曰自心现外性非性及不变等则未
尝定谓邪正得失于是见矣形谓形处异见文释
显然相谓生住灭相因谓因渐成熟成谓成必有
坏见谓随物迁改性谓生生不息缘谓因缘变灭
作谓造作不常事谓有为之法显而易见复曰分
明因见生论理之当然因是起有无者谓自有之
无或自无之有皆转变相亦终归于有无而巳徵
释言形处转变者按后偈文即四大诸根形质处
也彼见其形随时异谓有转变而神我不变如金
变诸器器有种种故异相显现性则不变又曰一
切性变亦如是者例馀相等诸法变转亦如此譬
然非谓其性变也叠破彼计中先片引譬之非如
金变诸器即前经所谓金庄严具是也本譬非如
非异而彼计以为异又以其性不变为如故知彼
言如异出于妄想故由是言之定计如异者义必
不两立非如非异者其理固常融今以理融破彼
定计此内外得失所以异也(一)。】

「如是一切性转变当知如乳酪酒果等熟外道转变
妄想彼亦无有转变若有若无自心现外性非性大
慧如是凡愚众生自妄想修习生大慧无有法若生
若灭如见幻梦色生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
卷四 第 193a 页 X17-0193.png
言。

形处时转变四大种诸根中阴渐次生妄想非明智
最胜于缘起非如彼妄想然世间缘起如楗闼婆城。」

【次例破一切性变等亦先以譬示则曰当知如乳
酪等次第渐熟者此亦不然但转变妄想尔以理
夺之本无有实故曰彼亦无有转变等其实有无
等法皆自心现故外性非性则如幻而巳安有乳
酪等实转变哉故结片曰如是凡愚等谓凡见有
生灭转变者皆自妄想自性又宿习所生非实法
体然也又曰无有法若生若灭如见幻梦色生者
正谓本由不实故见如幻梦未有实法生灭见如
幻梦者例乳酪等本无转变其理亦尔推而言之
亦可凡愚见如幻作生灭不见生灭为如幻若见
如幻则无生灭岂有转变乎然则于生灭而不生
邪见者世谛也见生灭而起计著者外道也见如
幻梦者观行之通者也见法法皆自心现了外性
非性者此经之正者也是则佛法异于外道明矣
偈言形处时转变者略颂上形变义亦可以时字
兼于馀计莫非时故中阴谓转变之始最胜于缘
起等谓佛于缘起则见如幻化故曰如楗闼婆城
(二)
○右第十章。】

「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惟愿为说一切法相
续义解脱义若善分别一切法相续不相续相我及
诸菩萨善解一切相续巧方便不堕如所说义计著
卷四 第 193b 页 X17-0193.png
相续善于一切诸法相续不相续相及离言说文字
妄想觉游行一切诸佛刹土无量大众力自在通总
持之印种种变化光明照耀觉慧善入十无尽句无
方便行犹如日月摩尼四大于一切地离自妄想相
见见一切法如幻梦等入佛地身于一切众生界随
其所应而为说法而引导之悉令安住一切诸法如
幻梦等离有无品及生灭妄想异言说义其身转胜。」

【法无自性未始有相续不相续相分别由人故说
有相续不相续者因是言说其义生焉然则相续
者凡夫妄想也不相续者解脱异号也于相续而
了无相续者方便善者也于本无相续而因起相
续者情著深者也其有一念能断则解脱矣至哉
斯言其解脱生死之本乎所以大慧请说一切法
相续及解脱义解脱盖反相续者也于中先祈愿
致请文有自行有化他自行中言若善分别等即
因说致益谓由说故而得分别由分别故善解不
堕如所说义计著者义见后文惟其善诸法相及
离言说文字妄想觉故则能随方增道故曰游行
一切诸佛刹土等力自在通总持之印则所获功
德法门也种种变化等则起诸化用也名义如别
(云云)言无方便行者即向无开发方便行犹如日
月行空而无所依著如摩尼随现而无自性如四
大周遍而不相妨碍皆菩萨化道之相至于历位
證入则曰离自妄想相见等按后文即地地各有
卷四 第 193c 页 X17-0193.png
自妄想相皆悉须离极至入佛地身则自行祈愿
满也化他文中诱物致益亦略如向所得益相故
曰于一切众生界等异言说义者即向不堕如所
说义计著而后化功归巳则自他法身转更增胜
(一)。】

「佛告大慧善哉善哉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
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佛告大慧无量一切诸法如
所说义计著相续所谓相计著相续缘计著相续性
非性计著相续生不生妄想计著相续灭不灭妄想
计著相续乘非乘妄想计著相续有为无为妄想计
著相续地地自相妄想计著相续自妄想无间妄想
计著相续有无品外道依妄想计著相续三乘一乘
无间妄想计著相续复次大慧此及馀凡愚众生自
妄想相续以此相续故凡愚妄想如蚕作茧以妄想
丝自缠缠他有无有相续相计著复次大慧彼中亦
无相续及不相续相见一切法寂静妄想不生故菩
萨摩诃萨见一切法寂静复次大慧觉外性非性自
心现相无所有随顺观察自心现量有无一切性无
相见相续寂静故于一切法无相续不相续相。」

【答中先示诸相续相言无量者谓内则一身外则
万法大而虚空小而一尘粗而言说极于无言推
其著心盖无适而非相续故曰随所说义计著即
所谓随语生解是也于中为三初约世间法谓相
即五阴缘即所缘尘境性非性生不生等皆相反
卷四 第 194a 页 X17-0194.png
为义而相续成著者也意谓凡愚妄想纵不于性
等计著而又于非性计著其著相不断如此馀义
例然次言出世法者乘谓三乘非乘则遣于乘者
亦谓人天等道有为无为则二种解脱地地自相
妄想者谓于自地各有著相所谓法爱是也三约
凡圣相对言自妄想即前世间法无间即出世法
有无品即外道所依断常三乘一乘除自證得若
作待对是亦妄想相续非相续断此及馀凡愚等
结前别斥即一此字结前内教弟子也往往其著
犹轻次别斥凡愚正谓外道其著尤重故曰如蚕
作茧莫能自出卒归于有无相续而巳然亦一往
使彼宿种一念能断未必不反是也彼中亦无下
次明不相续智夫将明智断必先示境无使境而
不无虽智亦不断是智虽有能断之功要由境无
而称于智故曰彼中亦无相续不相续相境也谓
如上明诸相续相但是妄想谓为相续而本无相
续之实故见一切法寂静时妄想不生者则境称
于智也又曰觉外性非性等智也谓虽觉是相若
不随顺观察是境亦不能断故见相续寂静时了
无相续不相续相则智称于境也文虽前后理实
一时一念断处诸见悉灭即解脱矣而亦言无不
相续相者谓若存其一则犹相续故须双遣方为
寂静论至于此未曰亡言(二)。】

「复次大慧彼中无有若缚若解馀堕不如实觉知有
卷四 第 194b 页 X17-0194.png
缚有解所以者何谓于一切法有无有无众生可得
故复次大慧愚夫有三相续谓贪恚痴及爱未来有
喜爱俱以此相续故有趣相续彼相续者续五趣大
慧相续断者无有相续不相续相复次大慧三和合
缘作方便计著识相续无间生方便计著则有相续
三和合缘识断见三解脱一切相续不生尔时世尊
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不真实妄想是说相续相
若知彼真实相续网则断于诸性无知随言说摄受
譬如彼蚕虫结网而自缠愚夫妄想缚相续不观察。」

【此下再约缚解义覆疏也然以不续为脱则相续
为缚本同一理彼既双遣此亦俱亡方彰一揆之
意故曰云云夫本自无缚何解之有唯实智能契
自馀堕不如实觉知者如偏小凡外则有缚有解
皆非究竟所以者何下徵释双出有无之意惟其
于一切法有则有众生可缚有缚则有解无则反
是今从后说故无缚无解然则向言解脱何也曰
为断相续故对言之既得解脱自会一如宁存缚
解之异又曰愚夫有三相续者是亦成显上义前
诸相续特约法言之而不知所以相续者在此不
在彼故复出三相续义一约三道谓贪恚痴等即
三世烦恼也以此相续故有趣相续有即业也续
五趣者报也而断亦双遣故曰云云二约三和合
缘义见上解谓以作方便缘则有计著识相续无
间生于其间由是二者续续不断故曰方便计著
卷四 第 194c 页 X17-0194.png
则有相续有亦业也若三合缘离则相续识断即
三合处见三解脱无别解脱故续则不生亦是以
缘故生识识断则缘离然皆以识为主也偈言不
真实妄想者颂上续不续义不出真妄而巳妄故
有于相续真则其断可知所以真实即诸法一如
岂容续断于其间然则曰断者亦对妄云尔理而
言之本自无续何断之有言于诸性无知则诸法
本无自谓分别之知但由凡愚随言取著触境生
迷计以相续由不观察故也反而观之续复何有
不续则断也有如观之而不断者则观道未力也
(三)
○右第十一章。】

「大慧复白佛言如世尊所说以彼彼妄想妄想彼彼
性非有彼自性但妄想自性耳世尊若但妄想自性
非性自性相待者非为世尊如是说烦恼清净无性
过耶一切法妄想自性非性故佛告大慧如是如是
如汝所说大慧非如愚夫性自性妄想真实此妄想
自性非有性自性相然。」

【一言而尽幻妄之本者其妄想自性之说乎若达
妄想性而非性其本既亡末将自去譬如空华其
翳既消华亦自殒况得有彼彼自性邪故曰以彼
彼妄想妄想彼彼性非有彼自性但妄想自性耳
此由前文有诸妄想相续之说故大慧以意领文
为复设难张本彼彼之言正谓诸相续相而妄想
缘之故曰以彼彼妄想妄想彼彼性而彼诸法本
卷四 第 195a 页 X17-0195.png
无自性但归之妄想尔然犹有疑者谓若但妄想
自性非彼诸法有性自性与妄想相待者将非世
尊所说烦恼涅槃染净等法亦有无性之过邪以
一切法唯妄想自性本非性故此结难意正以一
切法无自性妄想有自性为难佛答中先印其说
成上非有彼自性之义以例烦恼等法亦应无性
是则谓诸法无自性是也谓妄想有自性非也故
如来直告之以妄想亦无自性故曰非如愚夫性
自性妄想真实盖今所谓妄想正为智者点迷即
悟说离谓实之妄想故不当同彼愚夫计性自性
谓实之妄想则又曰此妄想自性非有性自性相
然言其非有实性直皆无性尔如知其无性则妄
想何有然则有两妄想邪曰妄想本一愚智之异
愚人谓实其妄难除智者知虚其妄易转今为智
说所以异也(一)。】

「大慧如圣智有性自性圣知圣见圣慧眼如是性自
性知大慧白佛言若使如圣以圣知圣见圣慧眼非
天眼非肉眼性自性如是知非如愚夫妄想世尊云
何愚夫离是妄想不觉圣性事故世尊彼亦非颠倒
非不颠倒所以者何谓不觉圣事性故不见离有无
相故世尊圣亦不如是见如事妄想不以自相境界
为境界故世尊彼亦性自性相妄想自性如是现不
说因无因故谓堕性相见故异境界非如彼等如是
无穷过世尊不觉性自性相故世尊亦非妄想自性
卷四 第 195b 页 X17-0195.png
因性自性相彼云何妄想非妄想如实知妄想。」

【如来恐其未悟故复以圣性自性反而喻之曰如
圣智有圣性自性圣知汝当如是知例圣见则有
圣慧眼夫圣性自性知者圣人实知实见也知一
切法性非性故以例妄想亦当如是而知故曰如
是性自性知此则如来全以自證境界示之可谓
明矣大慧于是晓然领悟曰若果如圣知非凡知
圣见非凡见则非如愚夫之妄想矣既深领悟因
复对世尊难疑释结文凡五重述示愚夫所以离
妄想者而佛皆默印一无所诘乃知其说颇当圣
心初谓愚夫既不觉向圣性事何由得离妄想难
也此下并伏一疑一释凡三疑释意其不觉是颠
倒邪故释曰彼亦非颠倒非不颠倒所以者何下
复自徵释谓不觉圣性事故非不颠倒不见离有
无相则如事而见故非颠倒又曰圣亦不如是见
如事妄想者意其方以如事而见为非倒而圣亦
不如事妄想见应反倒邪则又释曰不以自相境
界为境界故谓圣虽不如事见而不随境界自相
所转故非颠倒又曰彼亦性自性等意其不为境
所转而非倒者是圣人未尝无性自性也使圣而
有性自性则愚夫固亦有之故曰妄想自性如是
现则又释曰不说因无因故谓如来固亦有性自
性而不说因与无因故不堕性实彼既说因说无
因则堕自性相见故如来所见异境界者谓异于
卷四 第 195c 页 X17-0195.png
凡见之境界不如彼等差别之境界也故结斥曰
如是无穷过是则翻前所疑皆为过相故曰无穷
唯一不觉性自性尽之矣而是相不觉妄想自性
亦非因彼性自性相直自妄想而巳故复宗结难
曰彼云何得妄想非妄想如实知妄想邪还是结
前云何愚夫是妄想之难尔(二)。】

「世尊妄想异自性相异世尊不相似因妄想自性相
彼云何各各不妄想而愚夫不如实知然为众生离
妄想故说如妄想相不如实有世尊何故遮众生有
无有见事自性计著圣智所行境界计著堕有见说
空法非性而说圣智自性事佛告大慧非我说空法
非性亦不堕有见说圣智自性事然为令众生离恐
怖句故众生无始以来计著性自性相圣智事自性
计著相见说空法大慧我不说性自性相大慧但我
住自得如实空法离惑乱相见离自心现性非性见
得三解脱如实印所印于性自性得缘自觉观察住
离有无事见相。」

【将申答释先结示二异谓妄想异虚实不同故自
性相异觉不觉殊故此所以为不相似因妄想自
性相然则虚而能觉者智者之不妄想也实而不
觉者愚夫不如实知也故复徵曰彼云何各各不
妄想等各各云者谓于前二异各非妄想也还约
愚智对难以起复释则曰然为众生离妄想故等
意谓愚智虽异不可以人异异于妄想但愚者不
卷四 第 196a 页 X17-0196.png
知自谓为实故说妄想不如实有以觉愚夫令其
离妄故曰云云是则说妄不实正为凡愚离谓实
妄想故知虚实虽异理实相符苟达妄想不实而
不以情蔽者何患乎不离此本如来为物深旨但
前既夺愚夫实有故此不应复与其说理不容自
释特托大慧以发之然亦承佛力而言也世尊何
故下复难其偏堕谓若果妄想不实何故又遮有
无偏见是事自性计著则成以实难虚也谓圣智
所行境界者如前明圣智自性之境界也于是计
著则堕有见又说空法非性而与所说圣智事乖
则有无相反也佛答中先双拂彼难言离恐怖句
故者谓众生无始怖空著有以怖空故为说圣智
事自性以导之夫圣智事因非有无也而以著有
故起著相见说空法以治之是则凡说空有率为
众生未尝说有实法也故曰我不说性自性相即
示自住之法曰但我住自得如实空法即本住毕
竟妙空也不堕邪例故离惑乱相见而常居中道
故离自心现性非性见又曰得三解脱等者即以
其所證成显上三义而巳(三)
○右第十二草。】

「复次大慧一切法不生者菩萨摩诃萨不应立是宗
所以者何谓宗一切性非性故及彼因生相故说一
切法不生宗彼宗则坏彼宗一切法不生彼宗坏者
以宗有待而生故又彼宗不生入一切法故不坏相
不生故立一切法不生宗者彼说则坏大慧有无不
卷四 第 196b 页 X17-0196.png
生宗彼宗入一切性有无相不可得大慧若使彼宗
不生一切性不生而立宗如是彼宗坏以有无性相
不生故不应立宗五分论多过故展转因异相故乃
为作故不应立宗分谓一切法不生如是一切法空
如是一切法无自性不应立宗大慧然菩萨摩诃萨
说一切法如幻梦现不现相故及见觉过故当说一
切法如幻梦性除为愚夫离恐怖句故大慧愚夫堕
有无见莫令彼恐怖远离摩诃衍。」

【一切法不生则言想都绝言之巳非况妄立宗乎
如彼外道立不生宗则是于一不生反生枝叶其
不可者此也如来所以诫菩萨者不应立是宗凡
有多违过故所以者何下徵释其义谓宗一切性
非性故者意言宗必有主若宗一切性性自非性
其宗义安在凡言不生必因生立既有待对则不
生成生自坏不生义其不应立宗一也又彼宗不
生必入一切法若同诸法应有坏相若不坏相不
生不应言一切法进退皆非故不应者二也又曰
有无不生者前直以无为不生此纵转计入一切
性有无皆不生是亦不然纵加有无性相皆不可
得是亦不生义自不容立宗如前难三也言五分
论多过故者正为彼立宗分展转因异相故则有
多过(义如别出)及堕有作为故政同此责其不应四也
又曰谓一切法不生亦曰空曰无自性等若皆立
宗则乖于名实岂有空无自性而立宗邪既不定
卷四 第 196c 页 X17-0196.png
一应有多宗宗可多乎则又不应五也然菩萨下
复自释疑且示说有可否之义如说一切法如幻
梦岂非不生其相不常亦应有过何独责彼立不
生宗邪故曰现不现相及见觉过故谓幻现则有
不现则无言梦迷则见觉则无见是皆不常之过
为断此疑故曰当说如幻梦性性离有无则为无
失然又当审其可否则曰除为愚夫离恐怖句故
方可说之盖愚夫者堕有无见若闻说如幻梦性
不有不无彼则应怖有远离不受大乘之失故亦
不应说推此而言凡所说法尚须鉴达物机知其
损益况因说立宗而可易邪(一)。】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无自性无说无事无相续彼愚夫妄想如死尸恶觉
一切法不生非彼外道宗至竟无所生性缘所成就
一切法不生慧者不作想彼宗因生故觉者悉除灭
譬如翳目视妄见垂发相计著性亦然愚夫邪妄想
施设于三有无有事自性施设事自性思惟起妄想
相事设言教意乱极震掉佛子能超出远离诸妄想
非水水想受斯从渴爱生愚夫如是惑圣见则不然
圣人见清净三脱三昧生远离于生灭游行无所有
修行无所有亦无性非性性非性平等从是生圣果
云何性非性云何为平等谓彼心不知内外极漂动
若能坏彼者心则平等见。」

【偈言无自性无说者颂上一切法不生言无自性
卷四 第 197a 页 X17-0197.png
则无说无说则无事无事则无相续施设是本末
皆不生而彼愚夫妄想立宗有如死尸而复起恶
觉人其信诸不生若此岂外道所得宗乎此不生
论且欲折诸外道固不可与常途同日语也究竟
而言性本不生缘所成就而缘亦不可得故觉慧
者尚不作不生想况作生想是生与不生皆不生
岂得对生而立宗邪譬如翳目视下以明邪正之
别翳目垂发并譬非有而有夫三有本无性妄想
现愚夫邪妄见有三有于无所有施设种种相事
自性复由思惟而起妄想以相事而设言教言教
谓假名也使意地纷然极于震掉则散动之甚者
佛子能超出者谓菩萨能离是性而曰非水水想
爱重举渴鹿譬以彰所离圣人见清净等则又言
妄想不生而智慧生之义三脱慧也三昧定也定
慧生灭相反为道故定慧生则生灭离圣人以是
游焉修焉皆如虚空故无所有求有无不可得则
性非性平等复乎实际此佛果所从生又曰云何
性非性等复究其所以有无平等要不出迷解二
心迷故不知内外一如遂至于有无漂动故有性
非性见解故能坏彼见则复本心见平等矣(二)

右第十三章。】

「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说如攀缘事
智慧不得是施设量建立施设所摄受非性摄受亦
非性以无摄故智则不生唯施设名耳云何世尊为
卷四 第 197b 页 X17-0197.png
不觉性自相共相异不异故智不得耶为自相共相
种种性自性相隐蔽故智不得耶为山岩石壁地水
火风障故智不得耶为极远极近故智不得耶为老
小盲冥诸根不具故智不得耶世尊若不觉自共相
异不异智不得者不应说智应说无智以有事不得
故若复种种自共相性自性相隐蔽故智不得者彼
亦无智非是智世尊有尔𦦨故智生非无性会尔𦦨
故名为智若山岩石壁地水火风极远极近老小盲
冥诸根不具智不得者此亦非智应是无智以有事
不可得故。」

【有知而知知彼所知者凡夫妄识之知也无知而
知知而无知者般若之真知也夫无知而知则无
不知知而无知其相亡也大慧因前有云不得相
是智故以义度其言即是智不得所缘境相故曰
如世尊说等谓攀缘事则所缘之境智即能知之
智不得犹不见也果所不见而云智者但是施设
量中假名建立本无其实也故曰所摄受非性等
谓摄所摄则根境是巳言非性则皆不可得岂有
智于其间故智则不生是如施设假名耳凡致数
端为问意在破妄知显真知故一一挟妄为疑初
云为不觉性自共相异不异故智不得者谓于所
摄受性都不觉知有自共相异不异故云智不得
邪若尔则是应无智以于所缘事境不得彼相故
结问云云又曰为自共相相隐蔽故者即彼种种
卷四 第 197c 页 X17-0197.png
自其相性更相隐蔽如上相夺义故智不得邪信
如所疑正当了法无性此不名智更指何乎故知
此中巳露消息而且结问者亦假设云尔又曰有
尔炎故智生者正谓有尔炎所知之事故有智生
非全无彼性会于尔炎之知而名为智是必合能
所故有知则犹以障为智非般若独照之智据下
正释乃成反显其意假设之义彰矣极近而不见
者目睫是也小而不见婴儿是也馀文可知(一)。】

「佛告大慧不如是无智应是智非非智我不如是隐
覆说攀缘事智慧不得是施设量建立觉自心现量
有无有外性非性知而事不得不得故智于尔𦦨不
生顺三解脱智亦不得非妄想者无始性非性虚伪
习智作如是知是知彼不知故于外事处所相性无
性妄想不断自心现量建立说我我所相摄受计著
不觉自心现量于智尔𦦨而起妄想妄想故外性非性
观察不得依于断见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有诸攀缘事智慧不观察此无智非智是妄想者说
于不异相性智慧不观察障痴及远近是名为邪智
老小诸根冥而智慧不生而实有尔𦦨是亦说邪智。」

【答中先拂彼难曰不如是直据问端只知有智之
智曾不知无智之智是智之至者故曰无智应是
智即非智之智而智体复不可得则又曰非非智
此犹通说若约台宗依准大论以明智者谓无智
者空也应是智者假也非非智者非前二智直彰
卷四 第 198a 页 X17-0198.png
中道第一义智如是三智一心中得得而无得则
不得空不得假不得中道三智融泯是为智慧不
得又曰不得相是智皆其理也言我不如是隐覆
说者重拂彼难辞夫如来之说直说也显露说者
也岂有本无其实徒为隐覆施设建立邪然亦固
尝隐覆说矣如后文云云但宜隐则隐宜显则显
今非隐覆故也觉自心现量有无有下正显真智
也谓达境有无唯自心量也外性非性者知法本
虚也如是而知知而无知为事不得非曰不得了
性本虚心外无法故不可得也夫不得也者智于
尔炎既不生而尔炎于智亦不生是两皆无生则
其体本空顺三解脱而智亦不自得然则真知若
此其可以知不知得不得而云乎言非妄想者拣
妄知也谓非同妄想以无始有无妄习之智而唯
事物之知是虽能知彼而不自知则丧智于物故
于外境有无妄想不断则常见也自心现量建立
说者谓以向所谓觉自心现量建立言之则有无
有等皆自心量而妄想者以我我所相摄受计著
不觉是自心现量故于前外境妄想不断计为常
见于后智体见有能所转为尔炎而起分别妄想
于外性非性有所知则有所不知即不知处计为
断见故曰于智尔炎等殊不知观察不得处正是
智宜善思之偈言智慧不观察者正颂上智慧不
得之义非不觉察妄其所以知也而谓此无智非
卷四 第 198b 页 X17-0198.png
智者妄想说尔又曰而实有尔炎者正谓诸根冥
等言彼虽不见而实有所智者是亦邪智非正智
(二)
○右第十四章。】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通义卷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