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七
卷二十七 第 1a 页 WYG0202-031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四书集义精要卷二十七  元 刘因 撰

  孟子二

  公孙丑上

  二章(夫子加齐之卿相)

  或问孟子不动心何也曰尽心知性无所疑惑动皆合
义无所畏怯虽当盛位行大道亦沛然行其所无事而
已何动心之有易所谓不疑其所行者盖如此而孔子
卷二十七 第 1b 页 WYG0202-0314b.png
之不惑亦其事也曰孟子既以孟施舍为守约矣又曰
舍之守气不如曾子之守约何也曰守约云者言其所
守之得其要耳非以约为一物而可守也盖黝舍皆守
气以养勇然以黝比舍则舍之守为得其要至以舍而
比于曾子则曾子之守尤为得其要也今谓约为一物
而可守而遂以守气不如守约言之则是约者孟子既
以与孟施舍矣又可夺而归之曾子耶曰如子之言则
告子之所不得者己之言也孟子之所知者他人之言
卷二十七 第 2a 页 WYG0202-0314c.png
也二者亦不同矣而以一说贯之何耶曰是亦尝欲一
之矣然以告子之所不得为人之言则与其下文心若
气者为不类而所谓勿求诸心者与后所谓生于其心
者亦复不同以孟子之所知为己之言则不应无一词
之合理而常自处于诐淫邪遁之间也是以反覆推之
而得其说如此盖告子不自知其言之所以失而孟子
乃兼贯物我举天下之言所以失者而知之是以其心
正理明而无疑于天下之故至其由是以集义而无不
卷二十七 第 2b 页 WYG0202-0314d.png
慊于心则非义之义亦不得以入于其间而直无不慊
于心矣抑后篇告子论性数章皆率然立论而辞穷即
止无复思惟论辨之意是又吾所谓不得于言而不求
于心之一验而其所谓勿求者二亦文同而意异盖一
以为无益有损而不可求一以为理所必无而不必求
读者审之则得其文意而知其所以失矣曰持志养气
之为交养何也曰持志所以持其内也无暴其气所以
防于外也两者各致其功而无所偏废焉则志正而气
卷二十七 第 3a 页 WYG0202-0315a.png
自完气完而志益正其于存养之功且将无一息之不
存矣曰程子所谓志动气者什九气动志者什一何也
曰此言其多少之分也而孟子所以犹有取于勿求于
气之云者而不尽善之于此亦可见矣曰知言养气之
说如何曰盖孟子之不动心知言以开其前故无所疑
养气以培其后故无所慑如智勇之将胜败之形得失
之算已判然于胸中而熊虎貔貅百万之众又皆望其
旌麾听其金鼓故为之赴汤蹈火有死无二是以千里
卷二十七 第 3b 页 WYG0202-0315b.png
转战所向无前其视告子之不动心正犹勇夫悍卒初
无制胜料敌之谋又无蚍蜉蚁子之援徒恃其所养之
勇而挺身以赴敌也其不为人擒者特幸而已(不务知言不务
养气但只硬把定中间个心要他不动)曰何以言气之配义与道也曰道
体也义用也二者皆理也形而上者气也者器也形而
下者也以本体言之则有是理然后有是气而理之所
以行又必因气以为质也以人言之则必明道集义然
后能生浩然之气而义也道也又因是气而后得以行
卷二十七 第 4a 页 WYG0202-0315c.png
焉盖三者虽有上下体用之殊然其浑合而无间也乃
如此苟惟不知所以养焉而有以害之则理自理气自
气其浩然而充者且为歉然之馁矣或略知道义之为
贵而欲恃之以有为亦且散漫萧索而不能以自振矣
曰气配乎道义者也又曰集义所生何耶曰是则程子
土山金器之喻至矣(程子曰气者积义所生者却言配义如以金为器既成则目金器可
也又曰若累土为山须是积土方成山非是山已成形乃名为山也)而吾所谓有理然后
有气故必明道集义然后能生浩然之气者亦详且明
卷二十七 第 4b 页 WYG0202-0315d.png
矣曰有事勿正勿忘勿助何谓也曰大抵今人之学或
似预为之期而不为其事其或能有所为者则亦必期
其功期而不至则或以为无益而忘之或不胜其欲速
而助之此众人之通患也故孟子言养气者惟当集义
以为事而不可期于袭取之功不可以集义为无益而
忘之又不可以其气未充而助之也曰然则助长之害
甚于舍之何也曰舍之之害特不察乎义之所在无以
慊足其心而已助之长则知其不慊而又作伪以张之
卷二十七 第 5a 页 WYG0202-0316a.png
也较是二者其为罪之轻重可见矣曰程子所谓活泼
泼地者何也曰此所以形容天理流行自然之妙也盖
无所事而忘则人欲之私作正焉而助之长则其用心
之过亦不免于人欲之私也故必绝是二者之累而后
天理自然之妙得以流行发见于日用之间若鸢之飞
而戾乎天也鱼之跃而出乎渊也若曾点之浴沂风雩
而咏以归也活泼泼地者盖以俗语明之取其易知而
已或者乃以此语为源于禅学则误也曰四辞如何曰
卷二十七 第 5b 页 WYG0202-0316b.png
诐而不安则必为淫辞以张其说淫而过实则必有邪
辞以离于道邪必有穷故必为遁辞以自解免凡曰异
端无不具此○施发语辞古注说也以后但称舍字可
见如舟之侨孟之反尹公之他之例(德明)○问子夏笃
信圣人何以言之曰此因孟子说处推究亦无事实可
指但将平日所言详味有笃信圣人气象(如博学笃志切问近思之
类○儒用)○不动心章只曾子告子襄一段已自尽了已具
得后面许多意只为丑之问无了期故荅得亦周匝(自)
卷二十七 第 6a 页 WYG0202-0316c.png
○告子之意以为言语之失当直求之于言而不足
以动吾之心念虑之失当直求之于心而不必更求之
于气盖其天资刚劲有过人者力能坚忍固执以守其
一偏之见所以学虽不正而能先孟子以不动心也夫
心之不正未必皆气使之故勿求于气未为甚失至言
之不当未有不出于心者而曰勿求于心则有所不
可矣(与张敬夫)○问志至焉气次焉曰志最𦂳要气亦不
可缓(贺孙)○持其志只是凡事轻轻地做将去无暴其
卷二十七 第 6b 页 WYG0202-0316d.png
气只是不纵喜怒哀乐(节)○持其志是心之方涨处
便持著(贺孙)○持志即是养心也非持志之外别有养心
(卓)○问无暴其气处曰凡人多动作多笑语做力所不及
事皆是暴其气如只行得五十里却硬欲行百里只举
得五十斤重却硬要举百斤凡此类皆能动其气今学
者要须事事节约莫教过当此便是养气之道也(时举)
○气若并在一处自然引动志古人所以动息有养
(升卿)○天地之气虽至坚如金石无所不透故人之
卷二十七 第 7a 页 WYG0202-0317a.png
气亦至刚盖其本相如此(方子)○浩然之气一章说得
稍粗只是要仰不愧俯不怍气便浩然如吾何慊乎
哉吾何畏彼哉而已前辈说得太高(闳祖)○浩然之气
一章只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两句尽之其原盖出于
大学心广体胖处(干)○勇而不惧便是浩然之气此说
似粗而实精(淳)○问浩然之气曰不须多言只是个有
气魄无气魄而已人若有气魄方做得事成于世间得
丧利害方敌得去不被他恐动若无气魄便做人衰飒
卷二十七 第 7b 页 WYG0202-0317b.png
慑怯又曰浩然之气充塞天地只是气魄大所谓气盖
(僩)○以直养而无害此直字便是上文缩字下文义
(荅吕子约)○道义是虚底物本自孤单得这浩然之气衬
贴起则道义自然张王延平先生说配是衬贴起来又
曰若道衬贴却是两物道义与气只是一衮发出来
某后来思之一衮发出来说得道理好衬贴字却说
得配字亲切(盖卿)○配义与道如人能弘道(可学)○非谓
配便是助但养得那气充不馁方合得那道义所以
卷二十七 第 8a 页 WYG0202-0317c.png
说有助之意(义刚)○若无此气则道义亦不可见譬如
利物可以斩割须有力者乃能用之若自无力利物何
为力行○配是合而有助之意如与人斗敌又有一人
在后相助自然愈觉气胜(谟)○是字与非字为对生字
与取字为对其意盖曰此气乃集义而自生于中非行
义而袭取之于外正如所谓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
我固有之也(荅项平父)○集义与配义是相向说初间其
气由集义而生后来道义却须那气相助(焘)○论集
卷二十七 第 8b 页 WYG0202-0317d.png
义所生则义为主论配义与道则气为主(荅方正淳)○养
气一段𦂳要处是自反而缩以直养而无害是集义
所生者三句(至)○必有事焉而勿正这里是天命流行
(谟)○勿正是不要等待勿助长是不要催促(淳)○助
长是无不畏之心而强为不畏之形(节)○事正忘助相
因无所事必忘正必助长(闳祖)○必有事焉下两句非是
覆解上两句此自有浅深勿正是勿期必其如此勿助
是不到那地位不可硬要充去才助长在我便有那
卷二十七 第 9a 页 WYG0202-0318a.png
欺伪之心施于事末稍必不胜任如十钧之力而负
千钧故助长之害最大(端蒙)○必有事焉谓集义正是期
望忘是不把做事助长是作弄意气世自有此等人孟
子之意只是如此粗言之要之四者初无与养气事只
是立此界至如东至某西至某其中间一段方是浩然
处也(必大)○集义是养气之丹头必有事焉四句是炮
灸煅炼之法(文蔚)○养气一章在不动心不动心在勇
勇在气气在集义勿忘勿助又是那集义底节度(端蒙)
卷二十七 第 9b 页 WYG0202-0318b.png
○诐只是见得一边字凡从皮者皆是一边如跛是脚
一长一短坡是山一边邪(淳)○溺如身溺在其中溺于
水只见水而不见岸(夔孙)○心术不正便自节次生此四
者如杨墨自有杨墨之诐淫邪遁佛老申韩亦然如近
世功利者及苟且论议又各有一种诐淫邪遁(文蔚)○偏
颇而蔽塞必至于放荡而陷溺淫而陷溺必至于邪僻
而叛道才问着便穷而遁夷之云爱无差等施由亲
始不是他本意只为被孟子勘破其辞穷遂为此说
卷二十七 第 10a 页 WYG0202-0318c.png
是遁也如佛家初有桑下一宿之说及行不得乃云种
种营生无非善法皆是遁也(德明)○浩然之气章𦂳要全
在知言上(僩)○孟子能知人言之是非告子乃自以其
言为外而不复考其得失孟子善养其气而告子乃以
为末而不求其得失可见矣(端蒙)○孟子之学盖以穷理
集义为始不动心为效唯穷理为能知言唯集义为能
养浩然之气理明而无所疑气充而无所惧故能当大
任而不动心考于本章次第可见矣(荅郭冲晦)

卷二十七 第 10b 页 WYG0202-0318d.png
  三章(以力假仁者霸)

  以德行仁者王所谓德者非止谓有救民于水火之诚
心此德字又说得阔是自已身上事都做得来是无一
不备了所以行出去便是仁如成汤不迩声色不殖货
利克宽克仁彰信兆民是先有前面底方能彰信兆民
救民于水火之中武王亶聪明作元后是亶聪明方能
作元后救民于水火之中(焘)○以力假仁仁与力是两
个以德行仁德便是仁(夔孙)○霸必有大国须有如是
卷二十七 第 11a 页 WYG0202-0319a.png
资力方可以服人(僩)

  四章(仁则荣)

  仁则荣不仁则辱此亦只为下等人言若是上等人岂
以荣辱之故而后行仁哉伊川易传比卦有云以圣人
之公言之固至诚求天下之比以安民也以后王之私
言之不求下民之附则危亡至矣盖且得他畏危亡之
祸而求所以比附其民犹胜于全不顾者正此谓也(僩)
○或问夫子引鸱鸮之诗而叹其知道何也曰孔子诵
卷二十七 第 11b 页 WYG0202-0319b.png
周公之诗而有感于其言也然圣人之所谓知道者如
此而近世陋儒乃有谓释氏之徒知道而不可以治世
(谓苏子由)则亦异乎孔子之言矣夫知道矣而不可以治
世则彼所谓道者果何物哉

  五章(尊贤使能)

  问市廛而不征市在何处曰此都邑之市人君国都如
井田样画为九区面朝背市左祖右社中间一区则君
之宫室前一区为外朝凡朝会藏库之属皆在焉是区
卷二十七 第 12a 页 WYG0202-0319c.png
之中左则宗庙右则社稷后一区为市市四面有门每
日市门开则商贾百物皆入焉赋其廛者谓收其市地
钱如今民间之铺面钱盖逐末者多则赋其廛以抑之
少则不廛而但治以市官之法所以招徕之也市官之
法如周礼司市平物价治争讼谨权量讥察异服异言
之类市中惟民乃得入凡公卿大夫有爵位者及为士
者皆不得入入则有罚左右各三区皆民所居此国君
都邑规模之大概也(僩)○汉之狱市军市之类皆是古
卷二十七 第 12b 页 WYG0202-0319d.png
之遗制盖自有一个所在以为市其中有有司者治之
耳是周礼市官之法也(广)○问郑氏谓民无常业者罚
之使出一夫百亩之税一家力役之征如何其罚如此
之重曰后世之法与此正相反农民赋税丁钱却重而
游手浮浪之民泰然都不管他(至)

  六章(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或谓孟子专论不忍人之心而后乃及乎四端何也曰
不忍之心即恻隐之谓也盖性之为德无所不具总之
卷二十七 第 13a 页 WYG0202-0320a.png
则惟仁义礼智而一以包三者仁也情之所发无所不
通总之则惟是四端而一以贯三者恻隐也(谢显道身汗面赤实
羞恶之发也而程子以为恻隐之心是亦其贯四端之一验也恻隐初动时也如羞恶之类亦必先动而后能
然)然则其言之也又安得无先后轻重之别耶曰子以
四端为情而孟子皆以心言之何也曰心统性情者也
故仁义礼智性也四端情也而皆得以心名之盖以其
所统者言耳○舍心则无以见性舍性又无以见心又
曰性虽虚都是实理心虽是一物却虚又曰心以性为
卷二十七 第 13b 页 WYG0202-0320b.png
体如将性作馅子然又曰在心曰性在物曰理(僩)○天
地以生物为心譬之以甑蒸饭从下蒸上到上复下衮
然在中即蒸得熟天地即是包得许多气在此无出处
别无作为只知生物而已亘古亘今生生不穷所谓为
心者如云天命岂是谆谆然命之所谓为心亦岂是切
切然做人物得此生物之心以为心所以个个肖他人
便是个小胞天地便是个大胞人首圆象天足方象地
中间虚空包得许多气自是恻隐不是为见人我一理
卷二十七 第 14a 页 WYG0202-0320c.png
方有此恻隐而今便教单独一人未见孺子入井亦
自是有这恻隐(夔孙)○天地生人物须是和气方生温
暖和煦人自和气中生所以有不忍心慈祥恻怛(泳)
○非恶其声非恶其不救孺子之恶名也(升卿)○方其
乍见孺子入井时纵有许多私意要誉乡党之类亦
未暇思量到(义刚)○见孺子入井恻隐之心如何已得世
间事若出于人力安排底便已得若已不得底便是自
然底(祖道)○腔子是此身内虚处(干)○问满腔子是恻隐
卷二十七 第 14b 页 WYG0202-0320d.png
之心曰此身躯壳谓之腔子此洛中俗语也而今人满
身知痛处可见(铢)○四端未是尽所以只为之端然四
端八个字每字是一意如恻是方恻然有此念起隐是
恻然之后隐痛比恻为深但仁是总名若说仁义便如
阴阳若说四端便如四时若分四端八字便如八节又
曰天地只是一气便自分阴阳缘有阴阳二气相感化
生万物故事物未尝无对天便对地生便对死语默动
静皆然以其种如此故也(明作)○性是太极浑然之体
卷二十七 第 15a 页 WYG0202-0321a.png
本不可以名字言但其中含具万理而纲理之大者有
四故命之曰仁义礼智孔门未尝备言至孟子而始备
言之盖孔子时性善之理素明虽不详著其条而说自
具至孟子时异端蜂起往往以性为不善孟子惧是理
之不明而思有以明之苟但曰浑然全体则恐其如无
星之秤无寸之尺终不足以晓天下于是别而言之界
为四破而四端之说于是而立盖四端之未发也性虽
寂然不动而其中自有条理自有间架不是儱侗都无
卷二十七 第 15b 页 WYG0202-0321b.png
一物所以外边才感中间便应如赤子入井之事感则
仁之理便应而恻隐之心于是乎形如过庙过朝之事
感则礼之理便应而恭敬之心于是乎形盖由其中间
众理浑具各各分明故外边所遇随感而应所以四端
之发各有面猊之不同是以孟子析而为四以示学者
使知浑然全体之中而粲然有条若此则性之善可知
矣然四体之未发也所谓浑然全体无声臭之可言无
形象之可见何以知其粲然有条如此盖是理之可验
卷二十七 第 16a 页 WYG0202-0321c.png
乃依然就他发处验得凡物必有本根性之理虽无形
而端绪之发最可验故由其恻隐所以必知其有仁由
其羞恶所以必知其有义使其本无是理于内则何以
有是端于外惟其有是端于外所以必知有是理于内
而不诬也孟子言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
也是则孟子之言性善盖亦溯其情而逆知之尔仁义
礼智既知得界限分晓又须知四者之中仁义是个对
立底关键盖仁仁也而礼则仁之著义义也而智则义之
卷二十七 第 16b 页 WYG0202-0321d.png
藏犹春夏秋冬虽为四时然春夏皆阳之属也秋冬皆
阴之属也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
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是知天地之道不两则不能以
立故端虽有四而立之者则两耳仁义虽对立而成两
然仁实贯通乎四者之中盖偏言则一事专言则包四
者故仁者仁之本体礼者仁之节文义者仁之断制智
者仁之分别犹春夏秋冬虽不同而同出乎春春则春
之生也夏则春之长也秋则春之成也冬则春之藏也
卷二十七 第 17a 页 WYG0202-0322a.png
自四而两自两而一则统之有宗会之有元矣故曰五
行一阴阳阴阳一太极是天地之理固然也仁包四端
而智居四端之末者盖冬者藏也所以始万物而终万
物者也智有藏之义焉有终始之义焉则恻隐羞恶恭
敬是三者皆有可为之事而智则无事可为但分别其
为是为非耳是以谓之藏也又三者皆是一面底道理
而是非则有两面别其所是又别其所非是终始万物
之象故仁为四端之首智则能成始能成终犹之元虽
卷二十七 第 17b 页 WYG0202-0322b.png
四德之长然元不生于元而生于贞盖天地之化不翕
聚则不能发散理固然也仁智交际之间乃万化之机
轴此理循环不穷吻合无间程子所谓动静无端阴阳
无始者此也(植)○阴阳只是一气阳是方长者阴是方
消者仁义亦然如人呼吸呼而出则热吸而入则寒(明作)
○问仁义礼智立名有意义否曰言仁便有慈爱底
意思言义便有刚果底意思亦不可谓无意义(节)○人
之五脏固不曾有先后但其灌注时自有次序又曰如
卷二十七 第 18a 页 WYG0202-0322c.png
酿酒然仁是酒微发带些温气时到发到极热时便是
礼到得熟时便是义到成酒后却只与水一般便是智
(道大)○扩是自此推将去充则填得来满了又曰扩是
胀开充是放满又曰上句是方知去充下句是真能恁
地充(淳)○人但言孟子有辟杨墨之功殊不知其就人
心上发明大功如此使此说若行杨墨亦不攻而自退
四端若常体认得所谓活泼泼地真个是活泼泼地
(贺孙)

卷二十七 第 18b 页 WYG0202-0322d.png
  九章(伯夷非其君不事)

  或问卒章程张诸说皆以为隘与不恭非夷惠之过乃
其流之弊耳子之说不然何也曰诸先生之意则厚矣
然以孟子之言考之则恐其意未必果然也○伯夷自
有隘处柳下惠自有不恭处且如虽袒裼裸裎于我侧
分明是玩世不将人做人看(去伪)○不隐贤谓不隐蔽
其贤如己当廉却以利自污己当勇却以怯自处之类
是枉道也与下文必以其道两句相承只作一意读文
卷二十七 第 19a 页 WYG0202-0323a.png
势然也(人杰)







卷二十七 第 19b 页 WYG0202-0323b.png






















  四书集义精要卷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