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
卷四 第 1a 页 WYG0202-017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四书集义精要卷四    元 刘因 撰

  大学四

  传一章或问

  问克能也或问中却作能致其克之之功如何曰克字
虽训能然比能字有力凡字有文义虽同而声响顿异
即见其有力无力之分如克之与能是也(僩)○问常目
在之真若见其参于前倚于衡也则成性存存而道义
卷四 第 1b 页 WYG0202-0171b.png
出矣曰凡人不知省察常行日用每与是德相忘亦不
自知其有是也今所谓顾諟者只是心里常常存著此
理在成性存存也一出言则言必有当然之则一行事
则事必有当然之则即道义出矣初岂实有一物之可
以见其形象耶(壮祖)○问天未始不为人而人未始不为
天曰天即人人即天人之始生得于天也既生此人则
天又在人矣(僩)○人之明德即天之明命虽是形骸间
隔然人之所以能视听言动非天而何(贺孙)

卷四 第 2a 页 WYG0202-0171c.png
  五章或问

  学而无觉则亦何以学为也哉此程子晓人至切处(道夫)
○人知乌喙之杀人不可食断然终不食是真知之也
知不善而犹或为之是特未能真知也所以未能真知
者缘于道理上只就外面理会里面却未理会得十分
莹净所以有此一点墨这不是外面理会不得只是里
面骨子有些见未破所以大学之教使人即事即物就
外面看教周匝又须里面理会体验教十分精切也(贺孙)
卷四 第 2b 页 WYG0202-0171d.png
○见道理分晓便处事不错此与偶合者天渊不同如
私欲气禀之累若这边分明了那边自然容著他不得
盖观理分明便胜得他(明作)○大学之道必以格物致知
为先而于天下之理天下之书无不博学审问慎思明
辨以求造其义理之极然后因吾日用之间常行之道
省察践履笃志力行而所谓孝弟之至通乎神明忠恕
之道一以贯之乃可言耳盖其所谓孝弟忠恕虽只是
此一事然须见得天下义理表里通透则此孝弟忠恕
卷四 第 3a 页 WYG0202-0172a.png
方是活物如其不然便只是死底孝弟忠恕虽能持守
终身不致失坠亦不免但为乡曲之常人妇女之检押
而已何足道哉(答曾无疑)○某常说天下事无他只是个熟
与不熟若只一时恁地约摸得都不与自家相干久后
皆忘却如借得人家事一般少间被人取将去又济自
家甚事(贺孙)○问人之思虑有邪有正若大段邪僻之思
却易制惟其许多无头面不𦂳要之思虑不知何以制
之曰此亦无他但觉其不当思者即不思之久而纯熟
卷四 第 3b 页 WYG0202-0172b.png
自无此等思虑矣前辈有欲澄治思虑者于坐处置两
器每起一善念则投白豆一粒于器中每起一恶念则
投黑豆一粒于器中初时黑豆多白豆少久后白豆多
黑豆少后来遂不复有黑豆最后则虽白豆亦无之矣
然只是个死法若更加以读书穷理工夫则去不正之
思虑何难之有又如人喜作不要𦂳事如写字作诗之
属初时念念要做更遏捺不得若能将圣贤言语来玩
味见得义理分晓则渐渐觉得此重彼轻久久不知不
卷四 第 4a 页 WYG0202-0172c.png
觉自然剥落消殒去何必横生一念要别寻一捷径尽
去了意见然后能如此尝有为去意见之说者此皆是
不奈烦去修治他一个身心了学者但当就意见上分
真妄存其真者去其妄者而已若不问真妄尽欲除之
所以游游荡荡虚度光阴都无下工夫处(广)○理之所
存既非一物所能专则所格亦非一端而尽(道夫)○讲论
文字应接事物各各体验渐渐推广自然宽阔(德明)○今
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积习既多自当脱然有贯通处
卷四 第 4b 页 WYG0202-0172d.png
乃是零零碎碎凑合将来不知不觉自然醒悟(人杰)○一
物不理会这里便阙此一物之理(淳)○一身之中是仁
义礼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与夫耳目手足视听言动
皆所当理会至若万物之荣悴与夫动植小大此可以
如何使此可以如何用车之可以行陆舟之可以行水
皆当理会(道夫)○随所遇之事便当理会万事只是一理
不应只求大者要者理会其他都不管譬如海水一湾
一曲一洲一渚无非海水不应道大底是海水小底不
卷四 第 5a 页 WYG0202-0173a.png
是程子曰穷理非谓必尽穷天下之理又非谓止穷得
一理便到但积累多后自当脱然有悟处程子语言气
象自活与众人不同今人务博者却要尽穷天下之理
务约者又谓反身而诚则天下之物无不在我此皆不
是且如一百件事理会五六十件了这三四十件虽未
理会也大槩可晓了某在漳州有讼田者契数十本自
崇宁起来事甚难考其人将正契藏了更不可理会某
但索四畔众契比验四至昭然及验前后所断情伪更
卷四 第 5b 页 WYG0202-0173b.png
不能逃又说尝有一官人断争田事被其掇了案其官
人却来那穿款处考出穷理亦只是如此(同上)○问程子
说一事穷不得别穷一事与延平先生说不同曰程子
是说一项难穷底事延平先生说是穷理之要若平常
遇事此一事不透又理会别一事则终身不长进(贺孙)
问以类而推曰是从己理会得处推将去如此便不隔
越若远去寻讨则不切于己(必大)○既是教类推不是穷
尽一事便了(履孙)○问万物各具一理而万理同出一原
卷四 第 6a 页 WYG0202-0173c.png
曰释氏有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之语亦
窥见这些道理周子通书只是说这一事(道夫)○问天地
之所以高深鬼神之所以幽显曰天只是气非独是高
只今人在地上便只见如此高要之他连那地下亦是
天只管转来旋去天大了故旋得许多渣滓在中间世
间无一个物事如此大故地如此大地只是气之渣滓
故厚而深鬼幽神显鬼阴也神阳也气之屈者谓之鬼
气之来者谓之神洋洋然如在其上焄蒿悽怆此百物
卷四 第 6b 页 WYG0202-0173d.png
之精也神之著也此即是那𤼵生之精神神者是生底
以至长大故见其显便是气之伸者今人谓人之死为
鬼是死后收敛无形无迹不可理会即是那气之屈者
(同上)○问观物察已因见物反求诸己此说亦是程子非
之何也曰此理是天下公共之理人人都一般初无物
我之分如赤子入井皆有怵惕知人如此即知我亦然
不消比并自知(宇)○问合内外曰内外未尝不合自家
知得物之理如此则因其理之自然而应之便见合内
卷四 第 7a 页 WYG0202-0174a.png
外之理至草木禽兽亦皆有理草木春生秋杀禽兽好
生恶死仲夏斩阳木仲冬斩阴木皆自顺阴阳道理自
家知得万物均气同体见生不忍见死闻声不忍食肉
非其时不伐一木不杀一兽不杀胎不夭夭不覆巢此
便是合内外之道(同上)○天地之所以高厚一物之所以
然盖极大小而言之以明是理之无不在而学问之功
不可一物而有遗尔若其所以用力之地则亦不过读
书史应事物如前之云尔岂茫然放其心于汗漫纷纶
卷四 第 7b 页 WYG0202-0174b.png
不可知之域哉(答吴伯丰)○一草一木固皆有理然其格之
也亦须有缓急先后之序岂遽以为存心于一草木器
用之间而忽然悬悟也哉(答陈齐仲)○问理则一而分不同
所谓分莫只是用不同如君之仁臣之敬子之孝父之
慈与国人交之信之类是否曰其体已略不同君臣父
子国人是体仁敬慈孝与信是用问体用皆异曰如此
一片板只是一片板只是一个道理这一路子恁地去
那一路子恁地去如一所屋只是一个道理有厅有堂
卷四 第 8a 页 WYG0202-0174c.png
如草木只是一个道理有桃有李分得愈见不同愈见
理大(恪)○问大学中载程子所言致知格物不同曰当
时答问各就其人而言之而今须是合许多不同处来
看作一意为佳(人杰)○程子谓一草一木皆所当穷又谓
恐如大军游骑出太远而无所归便是此等话说得好
平正不向一边去(淳)○前既说当察物理不可专在性
情至此又言莫若得之于身为尤切皆是互相发处(道夫)
○立诚意只是实用力所以下立字与经文诚意之说
卷四 第 8b 页 WYG0202-0174d.png
不同(同上)○敬字是彻上彻下之意格物致知乃其间节
次进步处耳(答林择之)○须居敬以穷理若不敬则讲学又
无安顿处居敬穷理譬如两足左足行则右足止右足
行则左足止又如物悬空中左抑则右昂右抑则左昂
其实只一事(广)○涵养中自有穷理工夫穷其所养之
理穷理中自有涵养工夫养其所穷之理(贺孙)○涵养于
未𤼵见之先穷理于已𤼵见之后(德明)○方其未𤼵必有
事焉是乃所谓静中之知觉复之所以见天地之心也
卷四 第 9a 页 WYG0202-0175a.png
及其已𤼵随事观省是乃所谓动上求静艮之所以止
其所也然则静中之动非敬其孰能形之动中之静非
敬其孰能察之故曰学者莫若先理会敬敬则自知此
(文集)○某如今虽便静坐道理自见得未能识得涵养
个甚(德明)○今人将持敬致知来做两事持敬时只块然
独坐更不去思量却是今日持敬明日去格物岂可如
(道夫)○静中私意横生当以敬为主而深察私意之萌
多为何事就其重处痛加惩窒久之纯熟自当见效不
卷四 第 9b 页 WYG0202-0175b.png
可计功于旦暮(答任伯起)○敬则此心不放事事皆从此出
此心至灵细入毫芒纤芥之萌便知便觉六合之外莫
不在此又如古初去今是几千万年若此念才𤼵便到
那里下而方来又不知几千万年若此念才𤼵便也到
那里这个神明不测至虚至灵是甚次第却不去养他
自旦至暮只管展转于利欲中都不知觉(贺孙)○穷理工
夫须铢积寸累工夫到后自然贯通若操存工夫亦岂
能常操其始也操得一霎时旋旋到一食时或有走作
卷四 第 10a 页 WYG0202-0175c.png
亦无如之何能常常警觉久后自能常存则自然光明
(人杰)○性者道之形体道者性之𤼵用处性是那道底
骨子见于行谓之道性是体道是用率性之谓道亦此
(僩)○问或问引降衷以下八言亦有序否曰当时只
以古今为次第未有他意也(答陈安卿)○问或问云天地鬼
神之变鸟兽草木之宜莫不有以知其所当然而不容
已下不容已字如何曰春生秋杀阳开阴闭趱来趱去
自住不得阳极了阴便生阴极了阳便生后面只管来
卷四 第 10b 页 WYG0202-0175d.png
相趱如何住得(宇)○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
曰饥而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节)○五峰胡氏
说极精然却有病者只说得向里来不曾说得外面所
以语意颇伤急迫盖致知本是广大须用说得表里内
外周遍兼该方得其曰志立乎事物之表敬行乎事物
之内此语极好而曰而知乃可精便有局定气象他便
要就这里便精其知殊不知致知之道不如此急迫须
是宽其程限大其度量久久自然通贯他言语只说得
卷四 第 11a 页 WYG0202-0176a.png
里面一边极精遗了外面一边所以其规模之大不如
程子且看程子所说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积久自
然贯通此言该内外宽缓不迫有涵泳从容之意所谓
语小天下莫能破语大天下莫能载也(僩)○志立乎事
物之表立志便要卓然在这事物之上不论甚么都不
能夺得他又不恁地细细碎碎这便是志立乎事物之
(道夫)○李先生涵养得自是别真所谓不为事物所胜
者古人云无疾言遽色他真个是如此如寻常人出去
卷四 第 11b 页 WYG0202-0176b.png
近处必徐行出远处行必稍急先生出近处也如此出
远处也如此寻常人呼僮仆呼之一二声不至则声必
厉先生呼之不至声不加于前也又如坐壁间有字某
每常亦须起头一看若先生则不然方其坐时固不看
也若是欲看则必起就壁下视之其不为事物所胜大
率若此(道夫)○当时诸公所闻于程子者语意不全或只
闻一时之语或只闻得一边所以其说多差后来却是
集诸家语录凑起众说此段工夫方始浑全然则当时
卷四 第 12a 页 WYG0202-0176c.png
门人亲炙者未为全幸生于先生之后者未为不幸盖
得见诸家记录全书得以详考所以其法毕备(僩)○或
问中近世大儒温公也推其说者李周翰也必穷物之
理同出于一为格物者吕与叔说也穷理只是寻个是
处者谢氏说也天下之物不可胜穷然皆备于我非从
外得者杨氏说也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为非程子
之言者尹氏说也物物致察而宛转归己者胡文定公
说也即事即物不厌不弃而身亲格之者五峰胡氏复
卷四 第 12b 页 WYG0202-0176d.png
斋记中语也

  九章或问

  问所引书下一句正合本文而上一句不几反乎曰尔
惟德罔小正言其不可小也与此正合(壮祖)○问先吏部
说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曰此是说
平常人若自家有诸己又何必求诸人无诸己又何必
非诸人如孔子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攻其恶毋攻人
之恶至于大学之说是有天下国家者势不可以不责
卷四 第 13a 页 WYG0202-0177a.png
他然又须自家有诸己然后可以求人之善无诸己然
后可以非人之恶(贺孙)

  十章或问

  程子曰义之所安即利之所在盖万物各得其分便是
利君得其为君臣得其为臣父得其为父子得其为子
何利如之此利字即易所谓利者义之和利便是义之
和处程子当初解得亦未亲切不似此语却亲切正好
去解利者义之和义初似不和分别后万物各止其所
卷四 第 13b 页 WYG0202-0177b.png
却是和不和生于不义义则无不和和则无不利矣(宇)













  四书集义精要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