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286b 页


金光明最胜王经疏卷第五(本)(王法正论品竟)

翻经沙门慧沼撰

*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三门分别。一来意。二释
名。三解妨。言来意者。上来九品明经正宗利
益时会。自下二十一品并是流通利益末叶。
正宗之内有果行境三。今流通中亦有三种。
初十六品学行流通。十女菩萨等四赞叹品
赞叹流通。付属一品付授流通。初学行中分
五。初观察品劝修行。二四天王无染著如意
三品明守护。三大辩才吉祥女增长财坚牢
地神正了知五品增福智。四王法正论善生
王诸天药叉护持品正明持学。五授记等四
品成前劝意。诸佛说法令生得乐。三身寿量
是乐果。忏悔灭障等是乐因。二是所行法学
行意者明能学人。既由胜法成其胜人。又由
人故能弘正法故。次赞叹人及于法。说赞既
周付授传习。然正宗已明乐果及乐因竟。今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286c 页 T39-0286.png
此一品观察人天令除障恼常得安乐故。劝
应可弘于此经。故此品起。释名者。观谓慧照
察谓察视。人天是所观。四天王是能观。此则
人法带数为名。此品广明彼事。故云四天王
观察人天品。解妨者。问。经云观察拥护此赡
部洲我等诸王名护世者。能行之者通于三
洲及欲色天。何故但唯观劝此洲。答。就佛所
住且言观此。实通于馀。又馀三洲及欲色天
苦事既微厌慧不猛。恶趣虽苦无胜慧心。创
能发心必须厌深慧猛。是故偏说观赡部洲。
问。四天护境各有封疆。何故四王俱言护此。
答。据世俗境各护一洲。敬法尊人同护于此。
又所住境虽各一方。摄诸龙鬼通为护四。据
护胜法偏言观此。问。此与后品俱四天王二
品何别。答。此品四王赞劝行经发愿护持。后
品世尊赞美令广愿护。故二品别。

经。尔时多闻天王持国天王增长天王广目天
王俱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礼
佛足已。

赞曰。此品之文大分为四。一四王
赞经尊胜。二世尊我等四王下四王述自修
行。三又复于此下四王劝人弘经。四大众闻
已下时会依教修学。初文有四。一四王虔敬。
二赞法为尊。三彰经力能。四请佛恒说。此初
也。初列四名。持国.增长.广目.多闻如次东
南西北典领。大都妙高第四层级。时复亦住
持双山顶。今此先列多闻王者。以其深信有
胜名故。持国王领健达缚毕舍遮。增长王领
鸠畔荼薜荔多。广目王领一切诸龙及布呾
那。多闻王领一切药叉及罗刹婆。后虔敬。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287a 页 T39-0287.png

经。白言世尊是金光明最胜王经一切诸佛常
念观察一切菩萨之所恭敬一切天龙常所供
养及诸天众常生欢喜一切护世称扬赞叹声
闻独觉皆共受持。

赞曰。赞法为尊。一切佛
所护念即是佛所护念。一切大乘根品熟者
为说此经。一切菩萨下显圣敬重。

经。悉能明照诸天宫殿能与一切众生殊胜安
乐止息地狱饿鬼傍生诸趣苦恼一切怖畏悉
能除殄所有怨敌寻即退散饥馑恶时皆令丰
稔疾疫病苦皆令蠲愈一切灾变百千苦恼咸
悉消灭。

下彰经力能。初与人天乐。止息下
息除六苦。一止息四恶趣苦。二止息五怖畏
苦。三止息刀兵苦。四止息饥馑苦。五止息疫
病苦。六止息灾变苦。

经。世尊是金光明最胜王经能为如是安稳利
乐饶益我等。

下请佛恒说。初牒前胜能。为
请说由。安稳是总。利乐是与乐。饶益是息苦。

经。惟愿世尊于大众中广为宣说我等四王并
诸眷属闻此甘露无上法味气力充实增益威
光精进勇猛神通倍胜。

下正请恒宣说。初
请说。我等四王下明利益。

经。世尊。我等四王修行正法常说正法以法化
世。我等令彼天龙药叉健闼婆阿苏罗揭路荼
俱槃荼紧那罗莫呼罗伽及诸人王常以王法
而化于世。遮去诸恶所有鬼神吸人精气无慈
悲者悉令远去。世尊。我等四王与二十八部药
叉大将并与无量百千药叉以净天眼过于世
人观察拥护此赡部洲。世尊。以此因缘我等诸
王名护世者。

下述自修行有四。一王自正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287b 页 T39-0287.png
化能自弘经。二我等令彼下诸臣佐随同修
正行。三遮去下法王能除恶。四世尊下明王
得名。意明由弘正法以化众生名行不虚故
名护世。二十八部者如孔雀王经说。四方各
四四维各一上下各四成二十八部。以净天
眼者非是修生。此是报得。能过于人故。

经。又复于此洲中若有国王被他怨贼常来侵
扰及多饥馑疾疫流行无量百千灾厄之事。

赞曰。第三劝人弘经有三。初睹世间难生。
二劝人弘经对遣。三令人王保国敬重修行。
初睹难生也。

经。世尊我等四王于此金光明最胜王经恭敬
供养若有苾刍法师受持读诵我等四王共往
觉悟劝请其人时彼法师由我神通觉悟力故
往彼国界广宣流布是金光明微妙经典由经
力故令彼无量百千衰恼灾厄之事悉皆除遣。

下弘经对遣有四。一指能除法。二若有下
劝人流行。三时彼法师下正弘此经。四由经
力故下除难安乐。

经。世尊若诸人王于其国内有持是经苾刍法
师至彼国时当知此经亦至其国。

下令人王
保国敬重修行有二。一德人至国。二令王敬
重。人能弘道。人至法随。非道弘人。人无法
灭。法既弘益。故应敬重持人。初也。

经。世尊时彼国王应往法师处听其所说闻已
欢喜于彼法师恭敬供养深心拥护令无忧恼
演说此经利益一切世尊以是缘故我等四王
皆共一心护是人王及国人民令离灾患常得
安稳。

下令王敬重有三。初劝往听除灾。次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287c 页 T39-0287.png
劝供给得乐。后劝敬重他附。初文有五。一令
尊法往听。二令闻已庆喜。三于彼法师下令
敬养卫护。四演说此经下令演法利人。五以
是缘故下四王为除灾难。

经。世尊若有苾刍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
持是经者时彼人王随其所须供给供养令无
乏少我等四王令彼国王及以国人悉皆安稳
远离灾患。

下劝供给得乐有三。初明行法
人。次时彼人王下令供给。后我等四王下明
王臣得乐。

经。世尊若有受持读诵是经典者人王于此供
养恭敬尊重赞叹我等当令彼王于诸王中恭
敬尊重最为第一诸馀国王共所称叹。

下劝
敬重他附有四。初举所敬者。二人王于此下
劝应敬赞。三我等当令彼下明其敬赞。四我
当令彼下明敬者得尊他附。

经。大众闻已叹喜受持。

下第四时会依学。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六

    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 四天王护国品第十二

四天王护国品三门分别。一来意。二释名。三
解妨。言来意者。前品赞经胜妙劝他弘持。此
下三品明经可尊行者得护。初一天护后二
咒护。又前品四王劝他。此品愿自守护。前品
令他行二利。此品明自行二利。前品自意劝
持。此品佛劝广护。故前品后有此品生。释名
者。自在光洁神用名天。众天所归为君统摄
称为王也。天之王故依士释。方城不同统领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288a 页 T39-0288.png
分四。复带数名。护谓防禦摄养防禦为彼除
灾摄养增其福慧。四天为能护。国者是所护。
能所合称。此广明彼名四天王护国品。解妨
者。问。此品守护亦通人王并馀神众。何故但
云四王护国。答。人王行法护国因彼四王。馀
神是四王臣故但说四王护国。问。行法四王
守护则是护人。何名护国。答。人为国本。如说
有情名为佛土。故虽护人则名护国。问。三乘
圣众释梵诸天见行法人咸应卫护。何故但
说四王护国。答。理应皆有。且说宜闻人。复四
王标名。护世为显名行相符。故标四王不说
馀护。问。天人敬重四众弘经亦护正法。何故
唯言四王护国。答。护法意为益物。法住能令
国安。为彰利他大悲偏言护国。非法。

经。尔时世尊闻四天王恭敬供养金光明经及
能拥护诸持经者赞言善哉善哉。

赞曰。就
此品中大分为六。初世尊赞叹令修。二四王
奉教愿护。三时四天王下四王荷恩叹佛。四
佛更劝护结成。五闻是颂下四王庆喜护持。
六大众闻经得益。初段分二。初赞成后劝护。
赞中初总赞后别赞。此总也。一赞护法。二赞
护人。又一赞劝他。二赞自护。又一赞宿世善
因。二赞今护人法。故重言善哉。

经。汝等四王已于过去无量百千万亿佛所恭
敬供养尊重赞叹植诸善根修行正法常说正
法以法化世。

赞曰。别赞。初赞福业。次修行
正法等赞智业。后汝等长夜下赞悲业。此初
二也。于诸佛所修于三业。供养恭敬身业。尊
重意业。赞叹语业。依仁王般若经。以一僧祇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288b 页 T39-0288.png
供养诸佛得至初地为四天王。

经。汝等长夜于诸众生常思利益起大慈心愿
与安乐以是因缘能令汝等现受胜报。


曰。行悲业。初赞。以是因缘下结。

经。若有人王恭敬供养此金光明最胜经典。汝
等应当勤加守护。令得安稳。汝诸四王及馀眷
属无量无数百千药叉护是经者。即是护持去
来现在诸佛正法。汝等四王及馀天众并诸药
叉与阿苏罗共斗战时常得胜利。汝等若能护
持是经由经力故。能除众苦怨贼饥馑及诸疾
疫。是故汝等若见四众受持读诵此经王者。亦
应勤心共加守护。为除衰恼施与安乐。


曰。劝护有三。初劝护人王。汝诸四王下劝护
正法。是故汝等下劝护四众持经之人。劝护
法中初护法汝等四王及馀天众下明护法益。
护法益中初降自胜怨。汝等若能下除他三
难。一怨贼。二饥馑。三疫病。护四众文可知。

经。尔时四天王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
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此金光明最胜经王于
未来世若有国土城邑聚落山林旷野随所至
处流布之时。

赞曰。第二四王奉教愿护有
二。初愿以身护法。后尔时世尊复若四天
王下愿以咒护。愿身护中有二。初愿身护人。
后尔时四天王下愿身护法。法藉人以弘宣。
故先护人。人由法以成德。次须护法。护
人之中虽亦护法。意明护人故赞护法。或
可。初愿双护人法。后重校量重劝护法。法是
佛师故更重劝。且依初释。护人分四。一四王
愿护。二尔时佛告下世尊赞成。三尔时四天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288c 页 T39-0288.png
王下教人王弘法之仪。四尔时四天王下明
人王依法修行得护。初愿护有二。初标愿守
护。后世尊若彼国王下正愿守护。标中一愿
护之仪。二明所护法。三明所护法时。四明护
法处。五明所护人。六明拥护相。此初四也。

经。若彼国王于此经典至心听受称叹供养并
复供给受持是经四部之众深心拥护令离衰
恼。

下明所护人。初明所护人。于此经典下
明护所以。

经。以是因缘我护彼王及诸人众皆令安稳远
离忧苦增益寿命威德具足。

下明拥护相。

经。世尊若彼国王见于四众受持经者恭敬守
护犹如父母一切所须悉皆供给。

赞曰。正
愿守护有三。一所护之人。二见于四众下明
得护所以。三我等四王下广明护相。得护因
中有二。初明王得遇胜缘。二恭敬下明正修
胜行。

经。我等四王常为守护令诸有情无不尊敬是
故我等并与无量药叉诸神随此经王所流布
处潜身拥护令无留难。

赞曰。广明护相。初
护法后护人。此护法。令他敬法必须自尊。自
若不行何以劝物。是故我等潜护斯经。

经。亦当护念听是经人诸国王等除其衰患悉
令安稳他方怨贼皆使退散。

赞曰。后护人
有二。初标守护。若有人王下重成护人。初
也。

经。若有人王听是经时邻国怨敌兴如是念当
具四兵坏彼国土。

赞曰。重成护人有四。一
邻敌心念兴兵。二经威彼自溃。三此王命师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289a 页 T39-0289.png
讨罚。四神助令彼归降。初也。

经。世尊以是经王威神力故是时邻敌更有异
怨而来侵扰于其境界多诸灾变疫病流行。

下是第二彼溃有二缘。一他寇来侵。有钟鼓
日侵。二自境灾疫。

经。时王见已即严四兵发向彼国欲为讨伐。

下第三命师讨罚。讨者除也诛也。伐者征也
败也。欲败去之。今经作罚。说文罪之小者曰
罚。广雅罚折伏也。今既兴兵应为伐字。或彼
但兴念未集兵戈。此王兴师欲折伏之。故为
罚也。

经。我等尔时当与眷属无量无边药叉诸神各
自隐形为作护助令彼怨敌自然降伏尚不敢
来至其国界岂复得有兵戈相伐。

下第四神
助令彼归降有二。初兴念则降。二尚不敢来
下永无相讨。

经。尔时佛告四天王善哉善哉汝等四王乃能
拥护如是经典。

赞曰。就护人中第二世尊
赞成有三。初赞天护法。二赞法难闻。三明弘。

经。利益。

初也。

经。我于过去百千俱胝那庾多劫修诸苦行得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證一切智今说是法。

下赞法难闻。多劫修行方得成佛。成佛已久
今说是经。故难闻也。

经。若有人王受持是经恭敬供养者为消衰患
令其安稳亦复拥护城邑聚落乃至怨贼悉令
退散亦令一切赡部洲内所有诸王永无衰恼
斗诤之事。

赞曰。弘经利益有二。初明现弘
经益。二大王若求来下明未来弘益。初中但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289b 页 T39-0289.png
说人王自听。后文并劝供养持者。现在佛自
弘经不假他力。未来馀人持读须王加护。师
资别故此明现益。初王得益。后人得益。王得
益中初明王行行。后为消衰患下明得益。得
益中初总后别。总中有二。初举一。后亦令下
例馀。初中有四。一除衰。二得益。三得护。四
无怨。

经。四王当知此赡部洲八万四千城邑聚落八
万四千诸人王等各于其国受诸快乐皆得自
在所有财宝丰足受用不相侵夺随彼宿因而
受其报不起恶念贪求他国咸生少欲利乐之
心无有斗战击缚等苦。

下别得益有十。一
得益境。二得益果。三受安乐。四丰珍财。五无
相夺。六任宿业。七无现贪。八皆少欲。九无怨
敌。十无诸苦。约得益中初总后别。此总也。

经。其土人民自然受乐上下和穆犹如水乳情
相爱重欢喜游戏慈悲谦让增长善根。

下国
人益。初行行。

经。以是因缘此赡部洲安稳丰乐人民炽盛大
地沃壤寒暑调和时不乖序日月星宿常度无
亏风雨随时离诸灾横资产财宝皆悉丰盈心
无悭鄙常行惠施具十善业若人命终多生天
上增益天众。

下明益。初现得益有十一。一
无兵戈故安稳。二足五谷故丰乐。三人物慇
繁。四土地爽恺。五四时顺序。六七耀依度。
七风雨随时。八无诸灾横。九资琉侓盈。十
无贪乐施。十一常行十善。若人命终下死后
益。

经。大王。若未来世有诸人王听受是经恭敬供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289c 页 T39-0289.png
养并受持经。四部之众尊重称赞复欲安乐饶
益汝等及诸眷属无量百千诸药叉众。是故彼
王常当听受是妙经。王由得闻此正法之水甘
露上味增益汝等身心势力精进勇猛福德威
光悉令充满。是诸人王若能至心听受是经则
为广大希有供养。供养于我释迦牟尼应正等
觉。若供养我则是供养过去未来现在百千俱
胝那庾多佛。若能供养三世诸佛则得无量不
可思议功德之聚。

赞曰。明未来益有二。初
行胜行。后由得闻此下成胜因。胜因有二。初
益天势力。后为供养佛。供养佛中初明正行
供养。能供养下明得大福聚劝成弘经。

经。以是因缘汝等应当拥护彼王后妃眷属令
无衰恼及宫宅神常受安乐功德难思是诸国
土所有人民亦受种种五欲之乐一切恶事皆
令消殄。

下明弘经得益有二。初四王卫护
眷属。二是诸国土下国福人安。

经。尔时四天王白佛言世尊于未来世若有人
王乐听如是金光明经为欲拥护自身后妃王
子乃至内宫诸婇女等城邑宫殿皆得第一不可
思议最上欢喜寂静安乐于现世中王位尊高
自在昌盛常得增长复欲摄受无量无边难思
福聚于自国土令无怨敌及诸忧恼灾厄事者。

赞曰。教人王弘法之仪有四。一标王愿心。
二世尊如是下教其轨则。三世尊时彼香烟
下依行感瑞。四时彼诸佛闻此妙香下明诸
佛赞扬。此标王愿心。

经。世尊如是人王不应放逸令心散乱当生恭
敬至诚殷重听受如是最胜经王。

下教其轨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290a 页 T39-0290.png
则有三。初天教听轨。次佛教令迎。后天教为
我。初天教听轨中。初总教后别示。此总也。

经。欲听之时先当庄严最上宫室。王所爱重显
敞之处。香水洒地散众名华。安置师子殊胜法
座。以诸珍宝而为校饰。张施种种宝盖幢幡。烧
无价香奏诸音乐。其王尔时当净澡浴。以香涂
身著新净衣及诸璎珞。坐小卑座不生高举。舍
自在位离诸憍慢。端心正念听是经王。于法师
所起大师想。复于宫内后妃王子婇女眷属生
慈悯心。喜悦相视和颜软语。于自身心大喜充
遍。

下别示。别示中一示所严处。二香水下
示严处轨。三其王尔时下示严王身。四不生
高举下示严王心。五作如是念下示王安稳
想。示严心中一令除掉举。二令舍憍慢。三端
心听法。四恭敬法师。五等起慈心。六喜悦相
视。七和颜软语。八身心遍喜。

经。作如是念我今获得难思殊胜广大利益于
此经王盛兴供养既敷设已见法师至当起虔
敬渴仰之心。

下示王安想。初于法起想。既
敷设已下于法师起想。此听法轨则如瑜伽
论三十八说。菩萨如是于善说法深生敬重。
常乐听闻诸善说法无有劳倦。亦无厌足。净
信深厚其性柔和。心直见直爱敬德故爱敬
法故。往法师所无诘难心有敬重心。无高慢
心。专为求善非显己德。为欲安立自他善根。
不为利养恭敬因缘。菩萨具足如是功德往
法师所。无杂染心无散乱心听闻正法。云何
无染心。谓听法时其心远离贡高轻慢怯弱
杂染。由六相故离贡高染。谓听法时应时而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290b 页 T39-0290.png
听。慇重而听。恭敬而听不为损害。不为随顺
不求过失。由其四相离轻慢染。于听法时恭
敬正法。恭敬说法补特伽罗。不轻正法不轻
说者。于听法时不自轻蔑。由此一相离怯弱
染。云何无散乱心。谓由五相。一者求悟解心。
二专一趣心。三听者属耳。四扫涤其心。五摄
一切心听闻正法。说法轨则略如法华经第
四法师品。有三种。一入如来室。二著如来衣。
三坐如来座。如来室者一切众生中大慈悲
心是。如来衣者柔和忍辱心是。如来座者一
切法空是。说法之心欲与生乐拔众生苦故
起慈悲。慈悲说法他害不瞋。遭苦能受深理
能印方能相续。睹三事空无染无著方能实
益。

经。尔时佛告四天王不应如是不迎法师时彼
人王应著纯净鲜洁之衣种种璎珞以为严饰
自持白盖及以香华备整军仪盛陈音乐步出
城阙迎彼法师运想虔恭为吉祥事。

赞曰。
下佛教令迎有二。初诫不应不迎。时彼人王
下示正轨。正轨中有五。初明迎轨则。二四王
以何因缘下释迎所以。三于说法师下明迎
心想。四后宫眷属下明得利益。五四王当知
下结成劝意。此初也。

经。四王以何因缘令彼人王亲作如是恭敬供
养。

下第二释迎所以有三。初徵。次由彼人
王下释。后四王当知下结迎远近。此初也。

经。由彼人王举足下足步步即是恭敬供养承
事尊重百千万亿那庾多诸佛世尊复得超越
如是劫数生死之苦复于来世如是劫数当受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290c 页 T39-0290.png
轮王殊胜尊位。

赞曰。释迎所以有二。此总
释有三。一成胜因。二越诸苦。三得胜报。

经。随其步步亦于现世福德增长自在为王感
应难思众所钦重。当于无量百千亿劫人天受
用七宝宫殿所在生处常得为王。增益寿命言
词辩了。人天信受无所畏惧。有大名称咸共瞻
仰。天上人中受胜妙乐。获大力势有大威德。身
相奇妙端严无比。值天人师遇善知识。成就具
足无量福聚。

赞曰。别释初现益。次当于无
量下后益。后益有十三。一得胜处。二受胜报。
三得辨才。四他信受。五离怖畏。六得名闻。七
得敬奉。八受胜乐。九成大力。十有威严。十一
得相好。十二遇善友。十三具福德。

经。四王当知彼诸人王见如是等种种无量功
德利益故应自往奉迎法师若一踰缮那乃至
百千踰缮那。

下结迎远近。

经。于说法师应生佛想。

赞曰。第三明迎心
想。初得见益。

经。还至城已作如是念。今日释迦牟尼如来应
正等觉入我宫中受我供养为我说法我闻法
已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复退转。即是
值遇百千万亿那庾多诸佛世尊。我于今日即
是种种广大殊胜上妙乐具供养过去未来现
在诸佛。我于今日即是永拔琰摩王界地狱饿
鬼傍生之苦。便为已种无量百千万亿转轮圣
王释梵天主善根种子。当令无量百千万亿众
生出生死苦得涅槃乐。积集无量无边不可思
议福德之聚。

还宫生想有七。一得见本师
想。二我闻法已下得大菩提想。三即是值遇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291a 页 T39-0291.png
下得见诸佛想。四我于今日下供养诸佛想。
五我于今日下永离恶趣想。得越恶趣琰魔
王界。即三恶分判彼趣正鬼趣摄。瑜伽论云。
生那落迦作静息王者化王界生。不尔何故
生最下化狱。又违二十唯识。不许同彼受苦
故。长阿含十九约他相故说王受苦想。六便
为已种下得诸王位想。七当令无量下令他
得利想。

经。后宫眷属及诸人民皆蒙安稳国土清泰无
诸灾厄毒害恶人他方怨敌不来侵扰远离忧
患。

下第四明得利益。

经。四王当知时彼人王应作如是尊重正法亦
于受持是妙经典苾刍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
斯迦供养恭敬尊重赞叹所获善根先以胜福
施与汝等及诸眷属。

下结成诫劝 初结诫
劝。后结得益。结劝中初结敬法师。次结敬四
众。后令回施。

经。彼之人王有大福德善业因缘于现世中得
大自在增益威光吉祥妙相皆悉庄严一切怨
敌能以正法而摧伏之。

下结得益。可知。

经。尔时四天王白佛言。世尊。若有人王能作如
是恭敬正法听此经王并于四众持经之人恭
敬供养尊重赞叹。时彼人王欲为我等生欢喜
故当在一边近于法座。香水洒地散众名华安
置处所设四王座。我与彼王共听正法。其王所
有自利善根亦以福分施及我等。世尊。时彼人
王请说法者升座之时便为我等烧众名香供
养是经。

下后天教为我有二。初牒彼所行。
时彼人王下次教为我轨则。轨则中有六。一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291b 页 T39-0291.png
示严处所。二令净庄严。三令敷四座。四我与
同听。五令彼福施。六令供养。

经。世尊时彼香烟于一念顷上升虚空即至我
等诸天宫殿于虚空中变成香盖。

下明依行
感瑞有二。初四天述感应。后佛告四天王下
佛述感应。天述中初总后别。总中有二。初香
烟至处。二香烟祥瑞。

经。我等天众闻彼妙香。香有金光照曜我等所
居宫殿。乃至梵宫及以帝释大辩才天大吉祥
天坚牢地神正了知大将二十八部诸药叉神。
大自在天金刚密主宝贤大将。诃利底母五百
眷属。无热恼池龙王大海龙王所居之处。世尊。
如是等众于自宫殿。见彼香烟一刹那顷变成
香盖闻香芬馥睹色光明遍至一切诸天神宫。

下别明。约香所依烟说有金色光。不尔香
尘鼻根所得。如何言见。

经。佛告四天王。是香光明非但至此宫殿变成
香盖放大光明。由彼人王手执香炉烧众名香
供养经时。其香烟气于一念顷遍至三千大千
世界。百亿日月。百亿妙高山王。百亿四洲。于此
三千大千世界。一切天龙药叉健闼婆阿苏罗
揭路茶紧那罗莫呼洛伽宫殿之所。于虚空中
充满而住。种种香烟变成云盖。其盖金色普照
天宫。如是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种种香云香盖。
皆是金光明最胜王经威神之力。

下佛述感
应有二。一香烟遍至大千是诸人王下明香
周十方界。初中有四。一非局情。二由彼人王
下明香周遍。三种种香烟下明祥瑞。四如是
三千下结归经力。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291c 页 T39-0291.png

经。是诸人王手持香垆供养经时种种香气非
但遍此三千大千世界于一念顷亦遍十方无
量无边恒河沙等百千万亿诸佛国土于诸佛
上虚空之中变成香盖金色普照亦复如是。

下明周十方界有二。初至处于诸佛上下后
祥瑞。

经。时彼诸佛闻此妙香睹斯云盖及以金色于
十方界恒河沙等诸佛世尊现神变已彼诸世
尊悉共观察异口同音赞法师曰善哉善哉汝
大丈夫能广流布如是甚深微妙经典则为成
就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福德之聚。

赞曰。教
弘经轨中。第四诸佛赞扬有二。初赞现成胜
因。尔时十方下赞未来果。赞因果者欲令人
王依教行故。初赞因中初赞法师因。后赞听
者因。此法师者通其说法者。亦通供养者。十
种法行皆名法师。由王能为供养广流此经。
法师正能流通此法。然准文势合但赞王。举
见瑞应而赞叹故。或复瑞应由经威力。故赞
法师通二处好。有三。初睹瑞。次彼诸佛下赞
流通经。后则为成就下赞成因。文显可知。

经。若有听闻如是经者所获功德其量甚多何
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他敷演如说修行何以故
善男子若有众生闻此金光明最胜王经者即
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复退转。

下赞听
者有三。初举劣况胜。次徵所以。后正为释。

经。尔时十方有百千俱胝那庾多无量无数恒
河沙等诸佛刹土彼诸刹土一切如来异口同
音于法座上赞彼法师言善哉善哉。

下赞未
来果有二。初诸佛同总赞。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292a 页 T39-0292.png

经。善男子汝于来世以精勤力当修无量百千
苦行具足资粮超诸圣众出过三界为最胜尊。

下别赞。别赞中初赞因益。

经。当坐菩提树王之下。殊胜庄严。能救三千大
千世界有缘众生。善能摧伏可畏形仪诸魔军
众。觉了诸法最胜清净。甚深无上正等菩提。善
男子。汝当坐于金刚之座。转于无上诸佛所赞
十二妙行甚深法轮。能击无上最大法鼓。能吹
无上极妙法螺。能建无上殊胜法幢。能然无上
极明法炬。能降无上甘露法雨。能断无量烦恼
怨结。

下赞果。赞果中有四。一坐道树。二善
能摧伏下降天魔。三觉了诸法下得菩提。四
善男子下转法轮。转法轮有八。初一法轮体。
中六法轮义。能令无量下法轮用。轮义中
六。一开权。二法螺立教。三法幢得菩提智。
四法炬得涅槃理。五法雨能生善。六断烦恼
能破恶。

经。能令无量百千万亿那庾多有情度于无涯
可畏大海解脱生死无际轮回值遇无量百千
万亿那庾多佛。

赞曰。法轮用有三。渡大海离
苦谛。脱生死断集谛。由惑系缚轮回生死。故
断集谛云解脱也。业非缚义。非生死本故不
云业。或亦摄业。同集谛故。值遇佛下得善友。

经。尔时四天王复白佛言。世尊。是金光明最胜
王经能于未来现在成就如是无量功德。是故
人王若得闻是微妙经典。即是已于百千万亿
无量佛所种诸善根。于彼人王我当护念。复见
无量福德利故。我等四王及馀眷属无量百千
万亿诸神。于自宫殿见是种种香烟云盖神变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292b 页 T39-0292.png
之时。我当隐蔽不现其身。为听法故。当至是王
清净严饰所止宫殿讲法之处。如是乃至梵宫
帝释大辩才天。大吉祥天。坚牢地神正了知大
将二十八部诸药叉神。大自在天。金刚密主宝
贤大将诃利底母五百眷属。无热恼池龙王大
海龙王无量百千万亿那庾多诸天药叉。如是
等众。为听法故。皆不现身。至彼人王殊胜宫殿
庄严高座说法之所。世尊。我等四王及馀眷属
药叉诸神。皆当一心共彼人王为善知识。因是
无上大法施主以甘露味充足于我。是故我等
拥护是王。除其衰患。令得安稳。及其宫殿城邑
国土诸恶灾变悉令消灭。

下愿护中第四人
王修行得益前佛说行经益。此下人王依修
得益有三。初赞法。二是故人王下赞人。三于
彼人王下守护。初出守护所因。我等四王下
正明守护有四。一明守护时。二我当隐蔽下
天等来降王宫。三世尊我等下诸天共结善
友。四是故我等下正明守护。第二段中初四
天王来。后如是乃至下明梵释等至。馀段可
知。

经。尔时四天王俱共合掌白佛言。世尊。若有人
王于其国土虽有此经未尝流布。心生舍离不
乐听闻。亦不供养尊重赞叹。见四部众持经之
人亦复不能尊重供养。遂令我等及馀眷属无
量诸天不得闻此甚深妙法。背甘露味失正法
流。无有威光及以势力。增长恶趣损减人天。坠
生死河乖涅槃路。

赞曰。第二明令人王护
法。于中有三。一不护有损。二世尊若有人王
下明弘护得益。三世尊如大梵天下校量明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292c 页 T39-0292.png
胜劝令弘经。初中有二。初弃法不弘。有二。初
弃法。次弃人。后遂令我等下明由斯有损。复
二。初天损后人损。天损中有五。初失法利。二
失威光。三增恶趣。四感人天。五失正路。如文
可知。

经。世尊。我等四王并诸眷属及药叉等见如斯
事。舍其国土无拥护心。非但我等舍弃是王。亦
有无量守护国土诸大善神悉皆舍去。既舍离
已其国当有种种灾祸。丧失国位。一切人众皆
无善心。唯有系缚杀害瞋诤互相谗谄枉及无
辜疾疫流行。彗星数出。两日并现。薄蚀无恒。黑
白二虹表不祥相。星流地动。井内发声。暴雨恶
风不依时节。常遭饥馑苗实不成。多有他方怨
贼侵掠。国内人民受诸苦恼。土地无有可乐之
处。

下人损有二。初天神舍离。二既舍离已
下国土衰损。于中有三。初标次辨。世尊我等
四王下结。辨中有四。一失国位。二一切人众
下人行恶。三疾疫生。四彗星下恶相现。有十
一。一彗星横数流。二两日并现。三日月薄蚀。
四虹表不祥。五星流失常。六大地振动。七井
出异声。八风雨乖度。九苗稼不实。十他方贼
侵。十一自国不乐。

经。世尊我等四王及与无量百千天神并护国
土诸旧善神远离去时生如是等无量百千灾
怪恶事。

结。

经。世尊若有人王欲护国土常受快乐。欲令众
生咸蒙安稳。欲得摧伏一切外敌。于自国境永
得昌盛。欲令正教流布世间。苦恼恶法皆除灭
者。世尊。是诸国王必当听受是妙经王。亦应恭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293a 页 T39-0293.png
敬供养读诵。受持经者。我等及馀无量天众以
是听法善根威力得服无上甘露法味。增益我
等所有眷属并馀天神皆得胜利。何以故。以是
人王至心听受是经典故。

赞曰。下明弘护得
益有三。初王起善愿。二世尊是诸国王下教
使弘经。三我等及馀下四王蒙益有三。初标。
何以故者反徵。以是人王下后释。标中云以
是听法等。由人王听法。我等已下明我四天
王等得益。

经。世尊。如大梵天于诸有情常为宣说世出世
论。帝释复说种种诸论。五通神仙亦说诸论。世
尊。梵天帝释五通仙人虽有百千俱胝那庾多
无量诸论。然佛世尊慈悲哀悯为人天众说金
光明微妙经典。比前所说胜彼百千俱胝那庾
多倍不可为喻。何以故。由此能令诸赡部洲所
有王等正法化世。能与众生安乐之事。为护自
身及诸眷属令无苦恼。又无他方怨贼侵害。所
有诸恶悉皆远去。亦令国土灾厄屏除。化以正
法无有诤讼。是故人王各于国土当然法炬。明
照无边。增益天众并诸眷属。

下第三校量明
胜劝令弘经。有三。初校量明胜。次四王领益
后劝弘经。初中有四。初举劣。二世尊梵天下
明胜。三何以故下释所以。四是故下结应持
经。

经。世尊我等四王无量天神药叉之众。赡部洲
内所有天神。以是因缘得服无上甘露法味。获
大威德势力光明无不具足。一切众生皆得安
稳。复于来世无量百千不可思议那庾多劫常
受快乐。复得值遇无量诸佛种诸善根。然后證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293b 页 T39-0293.png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无量无边胜利。
皆是如来应正等觉以大慈悲过诸梵众。以大
智慧逾于帝释。修诸苦行胜五通仙。百千万亿
那庾多倍不可称计。为诸众生演说如是微妙
经典。

下领益有二。初天得益。次令赡部洲
下明人得益。天得益中初得益。后皆是如来
下赞。

经。令赡部洲一切国主及诸人众明了世间所
有法式治国化人劝导之事由此经王流通力
故普得安乐此等福利皆是释迦大师于此经
典广为流通慈悲力故。

下结人益。于中但
明得因益。不言其果。以前明故。一得因益。二
结由经。

经。世尊以是因缘诸人王等皆应受持供养恭
敬尊重赞叹此妙经王何以故如是等不可思
议殊胜功德利益一切是故名曰最胜经王。

下后劝弘经有三。标徵释别。

经。尔时世尊复告四天王汝等四王及馀眷属
无量百千俱胝那庾多诸天大众见彼人王若
能至心听是经典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者应当
拥护除其衰患能令汝等亦受安乐。

赞曰。大
段第二四王奉教愿护。中有二。初身护后法
护。上明身护。此下明法护。前明身护护弘法
人。及护国土。此但护于弘法之者。又身护除
诸衰祸灾疫一切不安。此除贫苦。令得财故
佛赞云。汝能破裂一切众生贫穷苦网令得
福乐。得福乐已即能弘经。故次云。亦令此经
广行于世。于中有三。初世尊重劝。次四王法
护。后时多闻天王说此咒下世尊赞叹。此初。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293c 页 T39-0293.png
有二。初劝护人王。后劝护四众。此护人王。文
中有四。初敕四王众。二所护之者。三正令拥
护。四能令汝等下明令护所以。

经。若四部众能广流布是经王者于人天中广
作佛事普能利益无量众生如是之人汝等四
王常当拥护如是四众勿使他缘共相侵扰令
彼身心寂静安乐于此经王广宣流布令不断
绝利益有情尽未来际。

下劝护四众文中有
四。一所护者。二于人天中下叹功能。三如是
之人下正令拥护。四于此经已下明令护意。

经。尔时多闻天王从座而起白佛言世尊我有
如意宝珠陀罗尼法若有众生乐受持者功德
无量我常拥护令彼众生离苦得乐能成福智
二种资粮。

赞曰。第二四王法护分四。初标
咒功能。次欲受持下二持咒方轨。三时有薜
室啰下明得咒益。四假使日月下立誓守护。
初文有三。初说咒人。次标咒名。后若有众生
下说咒能。

经。欲受持者先当诵此护身之咒即说咒曰。

南谟薜室啰末拿也莫诃曷罗阇也(但是也上之字皆须引声)
怛侄他啰啰啰啰 矩怒矩怒 区怒区怒
 寠怒寠怒 飒缚飒缚 羯啰羯啰 莫诃毗
羯喇么 莫诃毗羯喇么 莫诃曷啰社曷𠸪
又曷𠸪又 睹漫(自称己名)萨婆萨埵难者 莎
(此之二字皆长引声)

世尊诵此咒者当以白线咒之七
遍一遍一结系之肘后其事必成应取诸香所
谓安息栴檀龙脑苏合多揭罗薰陆皆须等分
和合一处手执香垆烧香供养清净澡浴著鲜
洁衣于一静室可诵神咒。

下明持咒方轨。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294a 页 T39-0294.png
方轨有三。初教护身。次教请护。后正教本咒。
初教护身有三。初标咒名。次正说。后世尊诵。
此咒下教诵轨。薜室罗末拿也(此云多闻)莫诃(此云大)
曷罗阇也(此云王)馀文可知。言多揭罗者此云
零凌香。

经。请我薜室罗末拿天王即说咒曰。

南谟薜
室啰末拿(引)也 南谟檀那驮也 檀泥说啰
(引)也 阿揭扯 阿钵哩弭多 檀泥说啰
 钵啰么 迦留尼迦 萨婆萨埵呬哆振哆
 么么(己名)檀那 末奴钵喇拽扯碎阎摩揭扯
 莎诃

此咒诵满一七遍已。

下教请护。初
标请。次说咒。后此咒诵满一七遍下结诵法。

经。次诵本咒欲诵咒时先当称名敬礼三宝及
薜室罗末拿大王能施财物令诸众生所求愿
满悉能成就与其安乐如是礼已次诵薜室啰
末拿王如意末尼宝心神咒能施众生随意安
乐尔时多闻天王即于佛前说如意末尼宝心
咒曰。

南谟曷喇怛娜 怛喇夜(引)也 南谟
薜室啰末拿(引)也 莫诃啰阇(引)也 怛侄他
四弭四弭 苏母苏母 栴荼栴荼 折啰折
啰 萨啰萨啰 羯啰羯啰 枳哩枳哩 矩
噜矩噜 母噜母噜 主噜主噜 娑大也頞
贪 我名某甲 昵店頞他 达达睹莎诃
 南谟薜室啰末拿也 莎诃 檀那驮也 莎
诃 曼奴喇他钵哩脯喇迦(引)也 莎诃


持咒持先诵千遍然后于净室中瞿摩涂地作
小坛场随时饮食一心供养常然妙香令烟不
绝诵前心咒昼夜系心唯自耳闻勿令他解。

下第三正教本咒有四。初标示。二先当下令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294b 页 T39-0294.png
归礼发愿。三令诵本咒。如是礼已次诵薜室
罗下是。四尔时多闻天王下正说咒。曷喇怛
那此云宝。怛喇夜也云三。即礼三宝。后云檀
那云财。驮也云施。曼奴云意。喇他钵咤云我。
晡喇迦也云满。总意云。财施满我意。受持咒
时下明持咒法。

经。时有薜室啰末拿王子名禅腻师。现童子形
来至其所。问言。何故须唤我父。即可报言。我为
供养三宝事须财物。愿当施与。时禅腻师闻是
语已即还父所。白其父言。今有善人发至诚心
供养三宝少乏财物。为斯请召。其父报曰。汝可
速去。日日与彼一百迦利沙波拿(此是根本梵音唯见目齿而
随方不定。或是贝齿。或是金银铜铁等钱。然摩揭陀现今通用一迦利沙波拿有一千六百贝齿总数可以准知。若准物
直随处不定。若人持咒得成就者。获物之时自知其数。有本云每日与一百陈那罗即金钱也。乃至尽形日日常得。西方
求者多有神验除不志心也)其持咒者见是相已知事得成当
须独处净室烧香而卧可于床边置一香箧每
至天晓观其箧中获所求物每得物时当日即
须供养三宝香华饮食兼施贫乏皆令罄尽不
得停留于诸有情起慈悲念勿生瞋诳谄害之
心若起瞋者即失神验常可护心勿令瞋恚。

下明得咒益有二。初见多闻子益。后见多闻
王益。见子益中有五。一王子来问。二即可报
下持咒者答。三时禅腻师下子还白父。四其
父报曰下父令子与。五其持咒者下行者得
益。有九。一见验。二当须独处下得财。三得
护。四延寿。五离难。六得宝藏。七得神通。八
得遂愿。九解异语。得财中初受财之仪。二每
得物时下得已供养。三于诸有情下起慈悲。
四勿生下令离恶。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294c 页 T39-0294.png

经。又持此咒者。于每日中忆我多闻天王及男
女眷属。称扬赞叹恒以十善共相资助。令彼天
等福力增明众善普臻證菩提处。彼诸天众见
是事已皆大欢喜共来拥卫。持咒之人又持咒
者。寿命长远经无量岁。永离三涂常无灾厄。亦
令护得如意宝珠。及以伏藏神通自在。所愿皆
成。若求官荣无不称意。亦解一切禽兽之语。

下明得护中有四。初令念赞。二恒以十善下
令修善资。三令彼天等下令天善资。亦令得
乐。四彼诸天众下得守。馀文段显。

经。世尊若持咒时欲得见我自身现者。可于月
八日或十五日于白氎上画佛形像。当用木胶
杂彩庄饰其画像。人为受八戒。于佛左边作吉
祥天女像。于佛右边作我多闻天像。并画男女
眷属之类安置坐处咸令如法。布列华彩烧众
名香然灯续明。昼夜无歇。上妙饮食种种珍
奇发殷重心随时供养。

赞曰。下见多闻王
益有五。初标欲求见。二教求见仪。三令诵神
咒。四王为现身。五遂其所愿。教求见仪中。一
时节二画佛。三画法。四者持戒。五画侍者身。
六布列下令修供养。

经。受持神咒不得轻心请召我时应诵此咒。

南谟室哩健那(引)也 勃陀(引)也 南无薜室
啰末拿也 药叉啰阇(引下同)也 莫诃啰阇
 阿地啰阇也 南么室哩耶𧜟 莫诃提弊(引)
𧜟 怛侄他 怛啰怛啰 咄噜咄噜 末啰
末啰 窣率吐窣率吐 汉娜汉娜 末尼羯
诺迦 跋折啰薜琉璃也 目底迦楞讫㗚多
设哩啰𧜟蒲(引) 萨婆萨埵呬哆迦(引)摩 薜室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295a 页 T39-0295.png
啰末拿 室哩夜提鼻跋𡅘婆(引)也 瞖呬瞖
呬 么毗蓝婆 瞿㗚拿瞿㗚拿 袜(麻八切)
娑袜喇娑 达驮呬么么 阿目迦那末写(自称
己名)达哩设那迦末写 达哩设南 么么末那
 钵喇曷罗大也 莎诃

下令诵咒。初教
诵轨。次正说咒。

经。世尊我若见此诵咒之人复见如是盛兴供
养即生慈爱欢喜之心我即变身作小儿形或
作老人苾刍之像手持如意末尼宝珠并时金
囊入道场内身现恭敬口称佛名。

下王为现
身有五。初见其求轨。二内起欢心。三所现之
形。四至求请所。五礼敬三宝。配文可知。

经。语持咒者曰随汝所求皆令如愿或隐林薮
或造宝珠或欲众人爱宠或求金银等物欲持
诸咒皆令有验或欲神通寿命长远及胜妙乐
无不称心我今且说如是之事若更求馀皆随
所愿悉得成就宝藏无尽功德无穷。

下遂其
所愿有三。初总标。次或隐林薮下别。后我今
且说下结略。

经。假使日月坠堕于地或可大地有时移转我
此实语终不虚然常得安稳随心快乐。

下立
誓守护。文段有三。初总立誓愿。次别明获益。
后我说实语下结不虚妄。

经。世尊。若有人能受持读诵是经王者。诵此咒
时不假疲劳法速成就。世尊。我今为彼贫穷困
厄苦恼众生说此神咒。令获大利皆得富乐自
在无患。乃至尽形我当拥护。随逐是人。为除灾
厄。亦复令此持金光明最胜王经流通之者。及
持咒人。于百步内光明照烛。我之所有千药叉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295b 页 T39-0295.png
神亦常侍卫。随欲驱使无不遂心。我说实语无
有虚诳。唯佛證知。

下别明获益中有五。初
明行法易成。二世尊我今下举咒利益。三乃
至尽形下明身守护。四亦复令此下益其光
明。五我之所有下眷属侍卫。结不虚妄文相
可知。

经。时多闻天王说此咒已佛言善哉大王汝能
破裂一切众生贫穷若网令得富乐说是神咒
复令此经广行于世。

赞曰。就护法中第三
大段世尊赞叹。赞叹有二。初赞利生。复令此
经。下赞利法。

经。时四天王俱从座起。偏袒一肩顶礼双足。右
膝著地。合掌恭敬。以妙伽他赞佛功德。佛面犹
如净满月。亦如千日放光明。目净修广若青莲。
齿白齐密犹珂雪。佛德无边如大海。无限妙宝
积其中。智慧德水镇恒盈。百千胜定咸充满。足
下轮相皆严饰。毂辋千辐悉齐平。手足缦网遍
庄严。犹如鹅王相具足。佛身光耀等金山。清净
殊特无伦匹。亦如妙高功德满。故我稽首佛山
王。相好如空不可测。逾于千月放光明。皆如焰
幻不思议。故我稽首心无著。

赞曰。品大段
中第三四王荷恩。叹佛有二。初长行叹佛仪
轨。后正颂。赞前说咒但说多闻。今赞叹即通
四王。欲令专心祈请易成故。咒但一说。闻法
得益通故所以四王俱赞。又佛能说经故唯
赞佛。不赞馀也。总有五颂。初四颂别赞相好。
后一颂总赞申礼。别中有二。初赞后一句礼
赞中有七。半颂赞面相。一句眼相一句齿相。
一颂定慧大海是总。十力无畏等为妙宝。智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295c 页 T39-0295.png
慧为本。如水定依于智。据在佛果智为主故。
如大法智云含众德水等。半颂轮相半颂鞔
网相。三句身光相。一句申礼。经相好下总赞
有二。初三句赞。后一句礼。三句中初一句总。
后两句光。又解。初一颂化身。次一颂报身。次
两颂合赞报化。后一颂法身。法身中一句体。
两句起报化用。后一句申礼。

经。尔时四天王赞叹佛已。世尊亦以伽他而答
之曰。此金光明最胜经。无上十力之所说。汝等
四王常拥卫。应生勇猛不退心。此妙经宝极甚
深。能与一切有情乐。由彼有情安乐故。常得流
通赡部洲。于此大千世界中。所有一切有情类。
饿鬼傍生及地狱。如是苦趣悉皆除。住此南洲
诸国王。及馀一切有情类。由经威力常欢喜。皆
蒙拥护得安宁。亦使此中诸有情。除众病苦无
贼盗。赖此国土弘经故。安稳丰乐无违恼。


品大段第四佛更劝赞结成。文分为二。初结
集家叙结前生后。后佛正说。有十五颂分之
为四。初五颂赞经。次五颂劝人护。次二颂劝
天护。次三颂结。初中有三。初半颂赞经胜。次
半颂敕令护。后四颂明经用。于中初二颂总
明大千。后二颂别明赡部。总明中初半颂能
与乐。次半颂生善。即弘经故。后一颂拔苦。别
明此洲中初一颂得乐。次半颂离苦。后半颂
结。

经。若人听受此经王欲求尊贵及财利国土丰
乐无违诤随心所愿悉皆从能令他方贼退散
于自国界常安稳由此最胜经王力离诸苦恼
无忧怖。

下劝人护。通王及人。此中勤护令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296a 页 T39-0296.png
听受等皆是能赞经能。意令弘护。于中分二。
初二颂法说。后三颂喻。合法中初一颂听受
得乐。有三。一得乐。一无违。一随心。后一颂
离苦。一离怨贼侵败苦。故得国安。二离诸灾
疫苦。则离苦恼等。

经。如宝树王在宅内能生一切诸乐具最胜经
王亦复然能与人王胜功德譬如澄洁清冷水
能除饥渴诸热恼最胜经王亦复然令乐福者
心满足如人室有妙宝箧随所受用悉从心最
胜经王亦复然福德随心无所乏。

下喻合中
但喻合得乐。于中三。初宝树合得乐。次冷水
合无违。后宝箧合随心。

经。汝等天主及天众应当供养此经王若能依
教奉持经智慧威神皆具足现在十方一切佛
咸共护念此经王见有读诵及受持称叹善哉
甚希有。

下劝天护。亦通臣主分二。初一颂
增福智。后一颂佛所护。

经。若有人能听此经身心踊跃生欢喜常有百
千药叉众随所住处护斯人于此世界诸天众
其数无量不思议悉共听受此经王欢喜护持
无退转若人听受此经王威德勇猛常自在增
益一切人天众令离衰恼益光明。

下三行结。
初一颂人听得护。次一颂天得不退。非但听
受等不退。亦令诸天威德无退。后一颂合结。
王得色力福智故。威德勇猛常得自在。天得
增益故离大小五衰恼相常益光明。

经。尔时四天王闻是颂已欢喜踊跃白佛言。世
尊。我从昔来未曾得闻如是甚深微妙之音。心
生悲喜涕泪交流。举身战动。證不思议希有之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296b 页 T39-0296.png
事。以天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而散佛上。作
是殊胜供养佛已。白佛言。世尊。我等四王各有
五百药叉眷属常当处处拥护是经及说法师。
以智光明而为助卫。若于此经所有句义忘失
之处。我皆令彼忆念不忘。并与陀罗尼殊胜法
门令得具足。复欲令此最胜经王所在之处为
诸众生广宣流布。不速隐没。

赞曰。品大段
第五四王庆喜护持有四。初闻颂心欢。即心
欢身跃。二白佛下发言陈白有三。一闻未曾
闻。二身心欢喜。准仁王经。初地菩萨为四天
王。得證不退故闻深法悲喜流泪举身战动。
三者得未曾得即證不思议事。三以天曼陀
罗下散华供养。四作是殊胜下请愿护持有
二。初身护。后以智光明下智护有三。一令忆
念。二与总持。三令弘法流通不绝。

经。尔时世尊于大众中说是法时无量众生皆
得大智聪睿辩才摄受无量福德之聚离诸忧
恼发喜乐心善明众论登出离道不复退转速
證菩提。

下品大段第六大众闻经得益。有
九。一得智。二得辨。三得福。四离苦。五得乐。
六得五明。七得涅槃路。八得不退转。九速證
菩提。文显可知。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七

    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 无染著陀罗尼品第十三

无染著陀罗尼品三门分别。一来意。二释名。
三解难。言来意者。四天王观察人天品下十
六品。初明学行流通有五。初观察品劝修行。
二四天王护国品下三品明守护。三大辨才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296c 页 T39-0296.png
下五品明为增弘经行人福智。四王法正论
下三品明正持学。五授记等四品成前劝修
守护等意。就四王护国等三品明守护中有
三。一令守护供养。二令离染不退。三令离障
如意。上已明守护供养。此明令离染不退。若
有染著即有退屈。以执著故。如无著菩萨般
若论解离不忍苦障中云。不住一切法发阿
耨菩提等。为对治不忍流转苦众生相违苦
匮乏受用苦等。今此亦尔。故下文云。若诸菩
萨能安住者。于无上菩提不复退转。成就正
愿得无所依自性辨才获希有事。安住圣道
故说此咒护令离染不退修行。有此品生。二
释名者。梵云仳[跳-兆+东]𪏭沙。此云无染著。旧云银
主者非也。所弘之法从最清净法界平等所
流。复由咒力能令离染无所住著故云无染
著。陀罗尼者义如常辨。三解难者。问。总持有
四。此无染著何陀罗尼。答。是能令菩萨得无
生忍陀罗尼故。瑜伽四十五云。云何菩萨能
得菩萨忍陀罗尼。谓诸菩萨成就自体坚固
忍行具足妙智。乃至言不从他闻自正通达
一切法义。谓于此义如是通达。一切言说所
说诸法自性之义皆不成实。唯有诸法离言
自性等。此经既云陀罗尼者非方处。乃至云
无有法生亦无有法灭等。故知是也。或是神
咒总持。菩萨地云。云何菩萨咒陀罗尼。谓诸
菩萨获得如是等持自在。加被能除有情灾
患诸咒章句。令彼章句悉皆神验。能除非一
种种灾患。此经复云。身亦不被刀杖毒药水
火猛兽之所损害。故神咒摄。或可。通二。文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297a 页 T39-0297.png
无简故。问。准瑜伽说。四总持体非皆念慧。神
咒总持即说是定。得忍总持说是妙慧。云何
尔耶。答。体性不同。有依因出体。即说是定。
有依能简择出体。即说是智。有依记忆出体。
即说是念。有依果出体。即以所持之法名为
总持。各据一义皆悉不违。故智度论解总持
云。以禅定得智慧火故。又云。智慧在菩萨心
中名般若。小乘人之心中名道品。不忘人心
中名陀罗尼。故知瑜伽云。咒总持说定。得忍
总持云慧。各随义说。又咒持中云。得如是等
持自在故。令神咒神验等者据因而说。非是
剋体。故大庄严论云。得有三种。一报得。二习
得。由现闻持力得故。三修得。由依定力得故。
由此故知。云获得如是等持自在加被神咒
皆悉神验者。由得定故发胜念慧能持诸咒。
是约因出体。得忍总持者。忍是果咒是忍因。
由念慧力持此得忍咒故。名能得菩萨无生
忍陀罗尼。所持之咒及能持体俱以念慧为
体。或但能持以念慧为体。所持咒非。如以总
持持于文义。所持文义非念慧故。或咒是因。
由此咒力能得四种总持。持彼四法令不忘
失。又瑜伽说。得忍总持是妙慧者亦从因说
云。诸菩萨成就自体坚固忍行具足妙慧。独
处空闲寂无言说。乃至云。于佛所说得菩萨
忍诸咒章句能谛思惟。如是句义不从他闻。
自在通达了知如是诸咒章句都无有义等。言
成就坚固忍行。行者是因。因即妙慧。得妙慧
故独处空闲寂无言说等。是修行处及修行
仪。于佛所说得菩萨忍诸咒章句等。是得忍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297b 页 T39-0297.png
因所学之法。能思惟者是能修行即因也。故
庄严论云。由现闻持力得故。故知罗陀尼名
非唯目于总持念慧。总持念慧因及所持法
皆亦名总持故。定及咒皆名总持。又所持法
义是总。神咒与忍是别。以神咒及得忍咒亦
俱有法义故。问。若云定慧是总持因。云何菩
萨地云若诸菩萨具四功德方获总持非随阙
一。答。因有远近。定慧近因。彼四因者。一于欲
不贪。二他胜不妒。三等施无悔。四于正法深
生忻乐。此四远因。问。此四总持于何位得。
答。准瑜伽云。得此忍故是诸菩萨不久当得
净胜意乐地菩萨法陀罗尼义陀罗尼。若过
第一无数大劫已入净胜意乐地所得决定。
已下虽得而不决定如说法义。咒陀罗尼当
知亦尔。准此即是得忍总持在地前得。馀入
地得。据实而言。若约胜劣圆缺所得位不定
尔。如解深密经等。于第三地得闻持陀罗尼。
亦云。于第九地得四陀罗尼。若约初證理得
俱在初地。约修习得俱通地前。约任运得俱
八地上。今瑜伽言忍地前得馀入地得。互影
彰尔。

经。尔时世尊告具寿舍利子今有法门名无染
著陀罗尼是诸菩萨所修行法过去菩萨之所
受持是菩萨母说是语已。

赞曰。大文分六。
一佛标名宗。二问答名体。三请佛陈说。四赞
仰为宣。五显胜劝修。六闻教喜学。此即初也。
有七。一明教主。二所逗机。三标咒名。四指应
学。五举曾劝。六明学意。以是菩萨母故。过去
菩萨皆悉已学故。今菩萨所应修行。七结前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297c 页 T39-0297.png
标。文段可悉。

经。具寿舍利子白佛言世尊陀罗尼者是何句
义世尊陀罗尼者非方处非非方处作是语已。

下问答名体。初问后答。问中有二。一问名
义是何句义。是意云何名无著等。复因何义。
句是能诠之名非名句中名。已下问体。以诸
法体即是真如。非有非空等不可言说。如何
可说此陀罗尼。非方处者离有。非非方处者
离空。准下佛答有其七句。此略举初句为问。
以影于馀。或舍利分悟世尊具悟故说有多
少。

经。佛告舍利子善哉善哉舍利子汝于大乘已
能发趣信解大乘尊重大乘。

下答有二。初
赞后答。此赞也。有二。言善哉者赞问。汝于大
乘下赞德有三。初赞舍小。已能发趣故。次赞
悟大。信解大乘故。以信得解。非智證入。故法
华经云。汝舍利弗尚于此经以信得入。况馀
声闻。趣大以后经二万劫始到十信初心故。
故涅槃经云。阿罗汉人二万劫到。所言到者
到阿耨心故未證悟。若约七地过种姓地。得
在胜解行地。若约五位未住资粮位。但在善
法欲。十信方得在资粮故后赞坚固。尊重大
乘故。

经。如汝所言陀罗尼者非方处非非方处非
法非非法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非事非非事
非缘非非缘非行非非行无有法生亦无法灭。

下答有二。初答体。即是诸佛下答名义。初
中有二。初述成。后然为下答说所以。初述成
也。非方处等如前已解。第二非法等离诠非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298a 页 T39-0298.png
诠。非法非所诠。非非法非是不离非诠之法。
是智證故。第三离三世以常故。非三世应有
非非过去等。非离世法故。以影略故。第七句
经亦同此解。第四事理对。是理非事。又云非
非事者不离事法故。第五为无为对。非有为
缘生非非有为。了因显故。或不离缘生法故。
第六常无常对。行者迁流。真如非行非非行。
同前释。第七相非相对。以真如理离生灭等
十相故。诸法体生后无名灭。如既不生故无
法灭。举此例馀。第七离生灭相。此约三性中
归圆成实解。一切诸法所归趣故。若约遍计
及胜义胜义七句总遮。若约二谛相形总通
遮表。如初非方处。据胜义遮方处表非方处
非非方处。约俗谛中以总持体所持之法是
依声故。总持自性是念慧故。念慧非方。以依
方处故。馀准可知。然据经意约真胜义心言
路绝。总取遮表不依依他及遍计。或通依三
性。俱得无失。

经。然为利益诸菩萨故作如是说于此陀罗尼
功用正道理趣势力安立。

下答说所以。然
据胜义。非方处非非方处等忘言绝相。然今
为利益诸菩萨故。于方便道理依俗谛中作
如是说。依何说法耶。谓于此陀罗尼即指所
说法体。依四种义安立施设。名之为说。下言
安立者施设别名。依此四义而安立故。言四
种义者。一功用即依总持有能得果之功用
说。二正道即此功用体。离二边證正理故名
为正道。即念慧等。三理趣则是真如及所持
法义等是念智等境总名理趣。四势力由此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298b 页 T39-0298.png
法义能念慧等灭恶生善證理得果故名势
力。即法威力。欲明能诠契顺诸法故。或即总
持念慧法二。有能摄持生善灭恶之势力也。

经。即是诸佛功德诸佛禁戒诸佛所学诸佛秘
意诸佛生处故名无染著陀罗尼最妙法门作
是语已。

下答问句义。初答义。故名无染著
下答句。句即名也。前功用等四义在佛。即俱
名功德等。或能为因。依此能得佛不共法等
名功德。能令离过名禁戒。为佛师故名所学。
法身妙理深难测故名秘意。成报化佛故名
生处。由能诠教诠此义故名无染著法门等。
或即念慧名为法门。与所持法为门。即法之
门。或依此总持能出生功德等。妙法即妙法
之门。或此妙法通能所出。即通依主持业两
释。

经。舍利子白佛言世尊唯愿善逝为我说此陀
罗尼法若诸菩萨能安住者于无上菩提不复
退转成就正愿得无所依自性辩才获希有事
安住圣道皆由得此陀罗尼故。

下第三请佛
陈说有二。初请说。若诸菩萨下第二请意。请
意有二。初能学人。二能安住者下明修教得
利益有六。一得不退。随信住等四种不退。二
得正愿。谓十大愿。发菩提心论云。一者愿。我
先世及以今身所种善根。施与一切悉共回
向无上菩提。令我此愿念念增长生生不忘
为陀罗尼之所守护。二愿。我回向大菩提已。
以此善根于一切生处常得供养一切诸佛。
恒常不生无佛国土。三愿。我得生诸佛国已。
常得亲近随侍左右。如影随形无刹那顷远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298c 页 T39-0298.png
离诸佛。四者愿。我得近佛已随我所应为我
说法。即得成就菩萨五通。五愿。得通已即达
世谛。假名流布了第一义得正法智。六愿。我
得正法智已以无厌心为生说法。示教利喜
皆令开解。七愿。我开解诸众生已。以佛神
力遍至十方无馀世界。供养诸佛听受正法
广摄众生。八愿。诸佛所听正法已。即能随转
清净法轮。十方世界一切众生。听我法者闻
我名者。即得舍离一切烦恼发菩提心。九愿。
我能令一切众生发菩提心已。常随将护除
无利益。与无量乐舍身命财。摄受众生荷负
正法。十者愿。我能荷负正法已。虽行正法心
无所行。如诸菩萨行于正法而无所行亦无
不行。为化众生不舍正愿。与菩萨地愿大意
同。三得无所依即无住涅槃。四自性辨才即
四无碍辨。不由师悟故名自性。或非有因缘
为他利起此四辨故名自性。五获希有事。准
菩萨地四十六云。菩萨修习无上菩提有五
希奇。一于有情非有因缘而生亲爱。二唯为
饶益诸有情故。常处生死忍无量苦。三于多
烦恼难伏有情。善能解了调伏方便。四于极
难解真实义理能随悟入。五具不思议大威
神力。六安住圣道住极喜地。得二空智名安
住圣道。或可为五。得无所依自性辨才合之
为一。不由他缘云无所依。性能利他云自性。
或初得住不退。二于初地得正愿。三于五地
得无差别道云得无所依。四于第九地得四
自性辨才。五于第十地获希有事。如十地经。
于第十地有希奇事。三昧现前时有大宝华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299a 页 T39-0299.png
王。周圆如十阿僧祇。一切众宝间错庄严。是
时菩萨其身殊妙称可华座等故。六于佛地
安住圣道。安住以无进求故名安住。皆由得
此等者结。

经。佛告舍利子善哉善哉如是如是如汝所说。

下第四赞印为宣有三。初赞印。次更叹。后
正宣。此初可知。

经。若有菩萨得此陀罗尼者应知是人与佛无
异若有供养尊重承事供给此菩萨者应知即
是供养于佛。

下更叹有三。初叹能證得。次
若有供养者下叹能供养者。以證得者如佛
所得。必当得故。理平等故。应取下文以是因
缘获无上果释与佛无异及即是供养佛。

经。舍利子若有馀人闻此陀罗尼受持读诵生
信解者亦应如是恭敬供养与佛无异以是因
缘获无上果。

下叹能学及供养者。释文准
知。

经。尔时世尊即为演说陀罗尼曰。

怛侄他
 珊陀喇你 嗢多喇你 苏三钵啰底瑟耻哆
 苏那么 苏钵喇底瑟耻哆鼻逝也跋罗
 萨底也钵喇底慎若 苏阿嚧诃 慎若那末
底 嗢波弹你 阿伐那末你 阿毗师弹你
 阿鞞毗耶诃罗 输婆伐底 苏尼室哩多(引)
 薄虎郡社(引) 阿毗婆驮 莎诃

下正宣。

经。佛告舍利子此无染著陀罗尼句若有菩萨
能善安住能正受持者当知是人若于一劫若
百劫若千劫若百千劫所发正愿无有穷尽身
亦不被刀杖毒药水火猛兽之所损害何以故
舍利子此无染著陀罗尼是过去诸佛母未来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299b 页 T39-0299.png
诸佛母现在诸佛母。

下第五显胜劝修有
二。初赞法功能。后校量胜劣。初中有七。一
告所被机。二此咒染著下指所赞法。三若菩
萨下明能学人。四能善安住下明依修学。能
善安住以此咒为所依。能正受持依起法行。
正受闻慧。正持思修慧。五当知是人下得益
有二。一摄内能令发愿无有穷尽。得不退故。
二身亦不被。又防外非恶所侵。六何以故徵
所因。七舍利子下解所以。

经。舍利子若复有人以十阿僧企耶三千大千
世界满中七宝奉施诸佛及以上妙衣服饮食
种种供养经无数劫若复有人于此陀罗尼乃
至一句能受持者所生之福倍多于彼何以故
舍利子此无染著陀罗尼甚深法门是诸佛母
故。

下校量胜劣。于中分四。一举施福。二正
校量。三徵胜由。四答所以。文准可知。

经。时具寿舍利子及诸大众闻是法已皆大欢
喜咸愿受持。

下第六大段闻教喜学。

* 如意宝珠品第十四

如意宝珠品三门分别。一来意者。就流通中
有其三种。第一学行流通有五。于中第二守
护流通。于中复三。第一令守护供养。第二
守护令离染不退。第三此咒守护令离灾难
所求如意。如文具彰故此品生。二释名者。梵
云震多此云如意。本音但名意。心思量义。如
者义加。末尼者此云宝珠。此是喻。陀罗尼者
是法。如珠能令离诸灾难所求遂心。此咒亦
尔。从喻为名。应云如意宝珠陀罗尼品。故下
云如意宝珠神咒。以文略故。又释。即此总持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299c 页 T39-0299.png
名为如意宝珠。法从喻名。故云有陀罗尼名
如意宝珠。此名非六释。三释难者。问。执金刚
主所说神咒名曰无胜。馀说亦别。云何但云
如意宝珠品。答有二解。一云。品名从初不可
具辨。二云。初二得其总名。馀者从其别称。据
实总得名如意珠。问。四持之内是何总持。答。
是咒陀罗尼。问。四天王品中四王所说亦名
如意宝。初中此何别。答。同名义别。如文可
知。

经。尔时世尊于大众中告阿难陀曰汝等当知
有陀罗尼名如意宝珠远离一切灾厄亦能遮
止诸恶雷电。

赞曰。品文分四。一佛说。二众
说。三佛印。四奉行。佛说有三。一标示许说。
二大众乐闻。三佛正为说。初中有四。一标咒
名。二示功用。三告同说。四许为陈。此初二
也。

经。过去如来应正等觉所共宣说。

下第三告
同说。

经。我于今时于此经中亦为汝等大众宣说能
于人天为大利益哀悯世间拥护一切令得安
乐。

下第四许为陈有二。初许陈。二能于下
明利益。

经。时诸大众及阿难陀闻佛语已各各至诚瞻
仰世尊听受神咒。

下大众乐闻。

经。佛言汝等谛听于此东方有光明电王名阿
揭多南方有光明电王名设羝噜西方有光明
电王名主多光北方有光明电王名苏多末尼。

下佛正为说有四。一说电王名。二闻得益。
三正说咒。四诵咒法。此说电名。云相击出声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300a 页 T39-0300.png
名雷。故俱舍论云。如云声。是出光名电。即
主电神名王故。准起世经云。东方无厚闭电
共于西方堕光明电相触相著相揩相打。以
如是故于虚空云际之中出生光明名曰闭电。
东方闭电名无厚。南曰顺流。西曰堕光明。北
曰百千树电光。从其主神以立名也。与此经
名别者。或神有多或翻译别。阿揭多者此云
来。苏多(此云如)末尼(如前)

经。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得闻如是电王名字及
知方处者此人即便远离一切怖畏之事及诸
灾横悉皆消殄若于住处书此四方电王名者
于所住处无雷电怖亦无灾厄及诸障恼非时
枉死悉皆远离。

下明得益有二。初闻名益。
二若于住处下明书名益。问。闻电王名已离
恐怖何假说咒方离怖耶。答。由持咒力能令
彼王守护离怖。又复初神护离怖。后咒护离
怖。然咒护胜经品得名。

经。尔时世尊即说咒曰。

怛侄他 你弭你
 弭你弭 尼民达哩 窒哩卢迦卢羯你 窒
哩输攞波你 曷𠸪叉曷𠸪叉 我某甲及此
住处一切恐怖所有苦恼雷电霹雳乃至枉死
悉皆远离 莎诃

下说咒及诵咒法。

经。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在大众中即从座
起偏袒右肩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我今亦于
佛前略说如意宝珠神咒于诸人天为大利益
哀悯世间拥护一切令得安乐有大威力所求
如愿即说咒曰。

怛侄他 喝帝毗喝帝你喝
帝 钵喇窒体鸡 钵喇底(丁里切)蜜窒囇 戍
提目羝毗末丽 钵喇婆莎(苏活切)囇 安荼(入声)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300b 页 T39-0300.png
囇般荼丽税(平声)帝 槃荼啰婆死你 曷囇羯
(引)囇劫毕丽 冰揭罗恶绮 达地目企
 曷𠸪叉曷𠸪叉 我某甲及此住处一切恐怖
所有苦恼乃至枉死悉皆远离愿我莫见罪恶
之事常蒙圣观自在菩萨大悲威光之所护念
 莎诃

下众说咒有六。初观音说。文有三。
初请说。次正说。后诵咒法。初请中有三。一请
仪。二请说。三述益。梵云阿缚卢枳帝湿筏逻
耶。阿缚卢枳帝此云观。馀云自在。以天眼耳
及他心通恒观世间。随皆能救云观自在。云
观世音从一说也。其名不具非正翻也。配文
可知。

经。尔时执金刚秘密主菩萨即从座起合掌恭
敬白佛言世尊我今亦说陀罗尼咒名曰无胜
于诸人天为大利益哀悯世间拥护一切有大
威力所求如愿即说咒曰。

怛侄他 母你母
你 母尼丽末底末底 苏末底莫诃末底
 诃诃诃磨婆以那悉底帝(引)波跋 跋折攞波
你 恶蚶(火舍切)侄㗚荼(上)莎诃

世尊我此神
咒名曰无胜拥护若有男女一心受持书写读
诵忆念不忘我于昼夜常护是人于一切恐怖
乃至枉死悉皆远离。

下第二文亦有三。初
请说。次正说。后诵持益。配文可知。言执金
刚秘密主者有云。观音异形称为秘密。常执
金刚杵守护三宝。依自并所持为名。依密迹
金刚力士经说。此执金刚及梵王各是贤劫
千佛之一佛也。广如彼说。

经。尔时索诃世界主梵天王即从座起合掌恭
敬白佛言世尊我亦有陀罗尼微妙法门于诸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300c 页 T39-0300.png
人天为大利益哀悯世间拥护一切有大威力
所求如愿即说咒曰。

怛侄他 醯里弭里地
里莎诃 跋啰蚶魔布丽 跋啰蚶么末尼跋
啰蚶么揭鞞 补涩跛僧悉怛囇莎诃

世尊
我此神咒名曰梵治悉能拥护持是咒者令离
忧恼及诸罪业乃至枉死悉皆远离。

下第三
说。文段同前。

经。尔时帝释天主即从座起合掌恭敬白佛言
世尊我亦有陀罗尼名跋折罗扇你是大明咒
能除一切恐怖厄难乃至枉死悉皆远离拔苦
与乐利益人天即说咒曰。

怛侄他 毗你婆
哩你 畔柁磨弹滞 磨腻你㨖㨖你瞿哩
 揵陀哩栴荼哩 摩登蓍(上)十羯死 萨罗跋
喇鞞(去)呬娜末住答磨嗢多喇你 莫呼刺你
达刺你计斫羯啰婆枳 舍伐哩奢伐哩 莎


下第四说。文亦同前。言帝释天主者。帝
即是主。释者是能。此云能帝。是总言也。后云
天主者能作天主。

经。尔时多闻天王持国天王增长天王广目天
王俱从座起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我今亦有
神咒名施一切众生无畏于诸苦恼常为拥护
令得安乐增益寿命无诸患苦乃至枉死悉皆
远离即说咒曰。

怛侄他 补涩闭 苏补涩
闭 度么钵喇诃囇 阿囄耶钵喇设悉帝
 扇帝涅目帝忙揭例窣睹帝 悉哆鼻帝 莎


下第五说。文段有二。略无诵益。初段中
初列名。次请仪后述益。指文可知。

经。尔时复有诸大龙王。所谓末那斯龙王。电光
龙王。无热池龙王。电舌龙王。妙光龙王。俱从座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301a 页 T39-0301.png
起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我亦有如意宝珠陀
罗尼能遮恶电除诸恐怖。能于人天为大利益。
哀悯世间拥护一切有大威力所求如愿。乃至
枉死悉皆远离。一切毒药皆令止息。一切造作
蛊道咒术不吉祥事悉令除灭。

下第六说。
文三如前。初段有五。此初列名。俱从座起下。
二请仪。三述益。

经。我今以此神咒奉献世尊唯愿哀悯慈悲纳
受。

下四请纳。

经。当令我等离此龙趣永舍悭贪何以故由此
悭贪于生死中受诸苦恼我等愿断悭贪种子
即说咒曰。

怛侄他 阿折囇 阿末囇阿蜜
㗚帝 恶叉裔阿币裔 奔尼钵哩耶法帝
 萨婆波跛 钵喇苫摩尼裔 莎诃 阿离裔
般豆苏波尼裔 莎诃

世尊若有善男子善
女人口中说此陀罗尼明咒或书经卷受持读
诵恭敬供养者终无雷电霹雳及诸恐怖苦恼
忧患乃至枉死皆悉远离所有毒药蛊魅厌祷
害人虎狼师子毒蛇之类乃至蚊虻悉不为害。

下五发愿。于中有四。初标。二徵。三释。四
我等愿断下结。馀文可知。

经。尔时世尊普告大众善哉善哉此等神咒皆
有大力能随众生心所求事悉令圆满为大利
益除不至心汝等勿疑。

下佛印。

经。时诸大众闻佛语已欢喜信受。

下品第四
段奉行。

* 大辩才天女品第十五之一

大辨才天女品三门分别。来意释名解难。言
来意者。流通分中有三。初修行流通。于中复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301b 页 T39-0301.png
云。此下五品则是第三令增福智。增福智中
有四。一增辨才。二增衣服。三增饮食。四增智
慧。何故如是。欲流通法以利于他必藉辨才
为生说故。虽有妙辨若无衣服相不端严。如
阙饮食四大虚惙。又恐不能忍匮乏苦退行
二利。设复能行恐有怖求染心而说。故增饮
食。令离斯缘虽有资缘。若无智慧不能了达
世俗胜义。倒说法故故增智慧。然二利行他
利为先。说法利生必资四辨。故先明辨。有此
品生。释名者梵云摩诃(此云大)萨罗悉知婆底(此云
辨才)提婆仳(此云天女)初散释大义略四。如大庄严
论云。复有四大。一胜出大。于三有五趣中而
胜出故。二寂静大。随向无住处涅槃故。三功
德大。福智二聚增长故。四者利物大。常依大
悲不舍众生故。辨才即四辨才即捷智。才即
艺能。有捷智艺能故云辨才。即此辨才为四
种大之所摄故名为大辨。神用自在光洁名
天。亦即第一义天。天有大辨才。大辨才天即
女故云大辨才天女。真谛三藏云。此第九地
菩萨具四辨才。复能施他故立此号。三解难
者。问。四辨才中为是何耶。答。具足有四。何
以得知。下云具足庄严言说之辨词无碍辨。
于此经中文字句义即法义二辨。经体有二。
一能诠文。二所诠义。俱名经也。能善开悟即
乐说无碍辨故。总结云复与陀罗尼总持无
碍。陀罗尼即四能持。无碍即所持四无碍辨。
问。四无碍解与四无碍辨有何差别。答。了四
无滞名解。说四无滞名辨。辨依解起。解藉辨
彰。体是慧故。诸经论中或互相从但合说四。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301c 页 T39-0301.png
持四不忘名四总持。即兼念慧。问。今此天女
具辨总持。何不名大总持天女。答。总持是因。
所持四法是果。从果胜号不依因名。又解。辨
为利他。持自利胜故从他胜名大辨才。故下
陈如请云。唯愿智慧辨才天以妙言词施一
切。下教请中亦云。敬礼辨才天令我词无碍
等。据实祈求能施一切。

经。尔时大辩才天女于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
佛足白佛言世尊。

赞曰。就此品文大分为
三。一标益办才。二世尊我当下示求方轨。三
尔时佛告下世尊赞劝。就初段中复分为二。
初请说之仪。后益修行者。此即初也。

经。若有法师说是金光明最胜王经者。

下第
二有二。初益持说之人。后又此金光明下益
闻学之者。此初。复有二。一应益人。

经。我当益其智慧具足庄严言说之辩。

下二
所益法有三。一总标。二具足下别举。三总持
无碍者结。别中初与词无碍辨。二若彼法师
下与馀辨才及陀罗尼。此即总标及别词无
碍辨也。此九地上得四辨才。十八变中施他
辨才故也。云具足庄严即八语具等。

经。若彼法师于此经中文字句义所有忘失皆
令忆持能善开悟复与陀罗尼总持无碍。


第二与馀辨才等。于文字句即法。文即是字
体用合明。此能诠依。体非能诠。句是能诠诠
于诸义。略名不说。皆令忆持即法义持。文义
是所持。能忆持者即总持也。因果合说。能善
开悟即乐说辨。复与陀罗者即咒及忍二总
持也。总持无碍者结也。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302a 页 T39-0302.png

经。又此金光明最胜王经为彼有情已于百千
佛所种诸善根当受持者于赡部洲广行流布
不速隐没。

下第二益闻学之者。于中分二。
一明为应修行者法久流行。二复令下明能
令学者得大利益。初文有二。初明所为。次法
久流行此同般若能生一念净信之心当知已
曾供养多佛。

经。复令无量有情闻是经典皆得不可思议捷
利辩才无尽大慧善解众论及诸技术。

下学
得益有三。初现得辨才。次当證佛果。后现增
寿等。得辨中初得捷利辨才。即乐说及词辨。
以一刹那能现诸声名为捷利。乐说辨中复
有七种。一迅辨。悬河连冷不迟𠺶故。二捷辨。
须言即言不謇吃故。三应辨。应时机故。四无
疏谬辨。说的当故。五无断尽辨。连环不绝故。
六丰义味辨。足义理故。七最上妙辨。世莫过
故。捷利即初二辨。无尽即第五。大慧即所馀。
善解众论等即法义辨。不思议者是通四句
也。妙用莫测名不思议。

经。能出生死速趣无上正等菩提。

下当證佛
果。

经。于现世中增益寿命资身之具悉令圆满。

下后增现寿等。

经。世尊我当为彼持经法师及馀有情于此经
典乐听闻者说其咒药洗浴之法。

赞曰。下
示求方轨有二。初示持经及求辨方便。二尔
时法师授记下正求辨才。初段有四。初总标
示法。二别教其方。三天女劝行。四世尊赞敕。
初复有四。初标举行人。二标所示法。三标法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302b 页 T39-0302.png
功能。四标劝修学。此即初二。

经。彼人所有恶星灾变与初生时星属相违疫
病之苦斗诤战阵恶梦鬼神蛊毒厌魅咒术起
尸如是诸恶为障难者悉令除灭诸有智者应
作如是洗浴之法。

下标法功能。言星属者凡
人生日属二十八宿。于中或有星度相违。虽
人不解行斯洗法障难亦除。云咒术起尸者
西方咒术能起死尸游行处处。或半全用损
害于人。依斯洗法此等皆除。馀文可解。此即
总教说听二人及求辨者皆应依此洗浴之法。

经。当取香药三十二味所谓昌蒲(坡者).牛黄(瞿卢折娜)
苜蓿香(塞毕力迦).麝香(莫诃婆伽).雄黄(末柰眵罗).合昏树(尸利洒)
白及(因达罗喝悉哆).芎藭(阇莫迦).苟杞根(苫弭).松脂(室利薛瑟得迦).桂
皮(咄者).香附子(目窣哆).沈香(恶揭噜).栴檀(栴檀娜).零婆香(多揭
罗).丁子(索瞿者).郁金(荼矩么).婆律膏(揭罗娑).苇香(㮈剌柁).竹
(𩾲路战娜).细豆蔻(苏泣迷罗).甘松(弭苫哆).藿香(钵怛罗).茅根香
(嗢尸罗).叱[口*旨](萨洛计).艾纳(世黎也).安息香(寠具攞).芥子(萨利杀跛)
马芹(叶婆你).龙华须(那加鸡萨罗).白胶(萨折罗婆).青木(矩瑟他)
等分。

下别教其方文分为四。一教洗法。二
如是浴已下教令发愿。三复说颂曰下明依
得益。四次诵护身下教其护身。洗法有八。一
标列洗方。二示㨶筛日。三教咒香药。四教作
坛场。五教作香汤。六教其结界。七正教洗法。
八示洗竟法。此初也。初标次列。婆律膏者是
龙脑香脂。苇香者苇内有此香。竹黄者竹内
所出。细豆蔻者中有粗细故。茅根香者似兜
娄婆香。叱脂(此云)龙华须(此云)

经。以布洒星日一处捣筛取其香末。

下第二
示㨶筛日。二十八宿中南方星名。即旧经云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302c 页 T39-0302.png
于鬼星日。

经。当以此咒咒一百八遍咒曰。

怛侄他 苏
讫栗帝 讫栗帝讫栗计 劫摩怛里 缮怒
羯㘓滞 郝羯喇滞 因达啰阇利腻 铄羯
㘓滞 钵设侄囇 阿伐底羯细 计娜矩睹
矩睹 脚迦鼻丽 劫鼻囇劫鼻丽 劫毗罗
末底(丁里切)尸罗末底删底度啰末底里 波伐
矩畔稚囇 室囇室囇 萨底悉体羝 莎诃

下第三教化香药。

经。若乐如法洗浴时。应作坛场方八肘。可于寂
静定稳处。念所求事不离心。应涂牛粪作其坛。
于上普散诸华彩。当以净洁金银器。盛满美味
并乳蜜。于彼坛场四门所。四人守护法如常。令
四童子好严身。各于一角持瓶水。于此常烧安
息香。五音之乐声不绝。幡盖庄严悬缯䌽。安在
坛场之四边。复于场内置明镜。利刀兼箭各四
枚。于坛中心埋大盆。应以漏版安其上。

下第
四教作坛场。于中有八。一初半颂示坛量。二
可于寂静下半颂示坛处所。三应涂下半颂
示涂坛法。四次半颂教供养。五次半颂教守
护。六次一颂半教庄严。七次半颂教避恶。八
次半颂作洗处。

经。用前香抹以和汤亦复安在于坛内。

下第
五教作浴汤。

经。既作如斯布置已然后诵咒结其坛结界咒
曰。

怛侄他 頞喇计 娜也泥(去) 呬丽
 弭丽祇丽企企丽 莎诃

下第六教其结界。
初半颂结前生后。次正示结咒。

经。如是结界已方入于坛内咒水三七遍散洒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303a 页 T39-0303.png
于四方次可咒香汤满一百八遍四边安幔障
然后洗浴身咒水咒汤咒曰。

怛侄他(一) 索
揭智(二) 毗揭智(三) 毗揭荼伐底(四) 莎诃
(五)

已下第七正教洗法有二。初结前。次方
入下作法有四。一咒水作净。二咒洗浴汤。三
教蔽形丑。四却示其咒。

经。若洗浴讫其洗浴汤及坛场中供养饮食弃
河池内馀皆收摄。

下第八示洗竟法。

经。如是浴已方著净衣既出坛场入净室内咒
师教其发弘誓愿永断众恶常修诸善于诸有
情与大悲心以是因缘当获无量随心福报。

已下别教其方中。第二令发愿有五。一结前。
二方著净衣发愿仪轨。三既出下发愿处所。
四咒师教具下依师教。此据初学。五永断下
发愿。发愿有三。初愿修自利。次于诸下愿行
利他。后以是因缘下修行得果。

经。复说颂曰若有病苦诸众生种种方药治不
差若依如是洗浴法并复读诵斯经典常于日
夜念不散专想慇勤生信心所有患苦尽消除
解脱贫穷足财宝四方星辰及日月威神拥护
得延年吉祥安稳福德增灾变厄难皆除遣。

下第三明依修得益。总有三颂分三。初半颂
标众生有苦。次一颂明依法学。后一颂半明
学得益。益有八。一离病。二除贫。三丰财。四
得护。五延寿。六吉安。七福增。八难尽。如文
可知。

经。次诵护身咒三七遍咒曰。

恒侄他 三谜
 毗三谜 莎诃 索揭滞毗揭滞 莎诃
 毗揭荼(亭耶切) 伐底 莎诃 娑揭啰 三步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303b 页 T39-0303.png
多也 莎诃 塞建陀 摩多也 莎诃 尼
攞建他也 莎诃 阿钵啰市哆 毗𠼝耶也
 莎诃 呬摩槃哆 三步多也 莎诃 阿
尔蜜攞 薄怛啰也 莎诃 南谟薄伽伐都
 跋啰蚶摩写 莎诃 南谟萨啰酸(苏活切)
莫诃提鼻裔 莎诃 悉甸都漫(此云成就我某甲) 曼
怛啰钵柁 莎诃 怛喇都仳侄哆 跋啰蚶
摩奴末睹 莎诃

下第四教其护身有二。
初标教护身。后正说护咒。

经。尔时大辩才天女说洗浴法坛场咒已。前礼
佛足白佛言。世尊。若有苾刍苾刍尼邬波索迦
邬波斯迦。受持读诵书写流布是妙经王。如说
行者。若在城邑聚落旷野山林僧尼住处。我为
是人将诸眷属作天妓乐来诣其所。而为拥护。
除诸病苦流星变怪疫疾斗诤王法所拘恶梦
恶神为障碍者蛊道厌术悉皆除殄。饶益是等
持经之人苾刍等众及诸听者。皆令速渡生死
大海不退菩提。

下示方便中。第三天女劝
行有三。初结前示法。次前礼佛足下陈劝学
人有三。初白仪。次启白。若有苾刍下所陈行
人。后若在城邑下明令得益。得益有三。初供
养守护。次除诸病苦下为除灾殃。后饶益是
等下令得胜益。

尔时世尊闻是说已赞辩才天女言善哉善哉
天女汝能安乐利益无量无边有情说此神咒
及以香水坛场法式果报难思汝当拥护最胜
经王勿令隐没常得流通尔时大辩才天女礼
佛足已还复本座。

下示方便中。第四世尊
赞敕有四。初总相赞。二天女汝能下别指赞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303c 页 T39-0303.png
有三。初赞示法益。次说此神咒下赞别示方。
后果报难思赞当得果。三汝当拥护下敕护
法。四经尔时下蒙赞复座。

经。尔时法师授记憍陈如婆罗门承佛威力于
大众前赞请辩才天女曰。

赞曰。示求方轨
中。第二正求辨才。文分为四。一陈如赞请求
法。二尔时辨才下天女依请教示。三尔时憍
陈下陈如闻法喜赞。四第八卷初陈如教请
如被。初中有二。此标请。

经。聪明勇进辨才天人天供养悉应受名闻世
间遍充满能与一切众生愿。

下正明赞请。
三颂分二。初两颂赞。后一颂请。赞中分三。初
一颂赞内德。次半颂赞住处。后半颂赞威仪。
此赞内德有四。一句赞智勤德。一句赞福田
德。一句赞远闻德。一句赞满愿德。

经。依高山顶胜住处葺茅为室在中居恒结软
草以为衣在处常翘于一足。

下赞处及仪。
表能出生死云住高山。据实随处而现。离憍
慢故恒居茅室。表和忍故软草为服。恒勤利
物故常翘一足。

经。诸天大众皆来集咸同一心伸赞请唯愿智
慧辩才天以妙言辞施一切。

下申请有二。
半颂申同赞请。半颂愿惠所求。准下赞求中。
不唯词无碍。就说法利生词无碍胜故偏陈
请。

经。尔时辩才天女即便受请为说咒曰。

怛侄
他 慕囇只囇 阿伐帝 阿伐吒伐底 馨
遇隶名具隶 名具罗伐底 鸯具师末哩只
三末底 毗三末底 毗三末底恶近(入)哩莫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304a 页 T39-0304.png
近哩 怛啰只 怛啰者伐底 质质哩室里
蜜里 末难地昙(去声)末哩只八啰拿毕哩裔
 卢迦逝瑟跇(丑世切) 卢迦失囇瑟耶 卢迦毕哩
裔 悉驮跋哩帝 毗么目企(轻利切)输只折哩
 阿钵哩底喝帝 阿钵哩底喝哆勃地 南
母只南母只 莫诃提鼻 钵哩底近(入)哩昏
(火恨切)拿 南摩塞迦啰 我某甲勃地达哩奢
呬 勃地阿钵喇底喝哆 婆(上)跋睹 市婆
谜毗输侄睹 舍悉怛啰输路迦 曼怛啰毕
棏迦 迦婢耶地数 怛侄他 莫诃钵喇婆
鼻 呬里蜜里呬蜜里 毗折喇睹谜勃地
 我某甲勃地输提 薄伽伐点提毗焰 萨罗
(苏活切)(丁焰切) 羯啰滞鸡由囇 鸡由罗末底
 呬里蜜里呬里蜜里 阿婆诃耶弭 莫诃
提鼻 勃陀萨帝娜 达摩萨帝[女*耶] 僧伽萨
帝娜 因达啰萨帝娜 跋喽拿萨帝娜 裔
卢鸡萨底婆地娜 羝钐(引)萨帝娜 萨底伐
者泥娜 阿婆诃耶弭 莫诃提鼻 呬里蜜
里呬里蜜里 毗折喇睹 我某甲勃地 南
谟薄伽伐底(丁利切)莫诃提鼻萨啰酸底 悉甸
睹 曼怛啰钵陀弥 莎诃

尔时辩才天女
说是咒已告婆罗门言善哉大士能为众生求
妙辩才及诸珍宝神通智慧广利一切速證菩
提。

下天女示法有三。一说咒。二尔时辨才
下赞请。问。前请唯求辨才。何故天赞通有馀
法。答。有二解。一解如前释愿惠所求中辨。一
云。虽但求辨因辨得馀因果通赞。取前释好。

经。如是应知受持法式即说颂曰先可诵此陀
罗尼令使纯熟无谬失。

下三教修习法有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304b 页 T39-0304.png
二。初标举。二即说颂下教习。总有十九颂半。
大分为八。初半颂教先诵咒。

经。归敬三宝诸天众请求加护愿随心礼敬诸
佛及法宝菩萨独觉声闻众次礼梵王并帝释
及护世者四天王一切常修梵行人悉可至诚
慇重敬。

下第二次有两颂。归教求护分三。
初半颂标。次一颂一句所归。后一句结。

经。可于寂静兰若处大声诵前咒赞法应在佛
像天龙前随其所有修供养。

下第三一颂略
示作法。于中有四。一句作法处。一句教诵咒
赞。赞即前赞请。一句示坐处。一句教供养。

经。于彼一切众生类发起慈悲哀悯心。

下第
四半颂起慈悲。

经。世尊妙相紫金身系想正念心无乱世尊护
念说教法随彼根机令习定于其句义善思惟
复依空性而修习应在世尊形像前一心正念
而安坐即得妙智三摩地并获最胜陀罗尼。

下第五有六颂半。令托境安心修本所求。于
中有二。初二颂半求佛总持。次四颂求佛四
辨。是佛果故。求总持中有四。初半颂观佛。二
一颂总持。初半颂法及咒忍。次半颂义。三半
颂行法处及修法。四半颂得果。以其智定众
德本故。若得总持必成智定。

经。如来金口演说法妙响调伏诸人天舌相随
缘现希有广长能覆三千界。

下四颂求辨才
也。中复有三。初一颂辨所求辩及辩具。次两
颂令求此二。后一颂所求果遂。此初也。说法
即法义二辨。妙响即词。调伏即乐故。舌相即
辨具。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304c 页 T39-0304.png

经。如是诸佛妙音声至诚忆念心无畏诸佛皆
由发弘愿得此舌相不思议宣说诸法皆非有
譬如虚空无所著诸佛音声及舌相系念思量
愿圆满。

下令求此二。初半颂求词无碍辨。
半颂求具。半颂求馀三辨。半颂结由愿得。

经。若见供养辩才天或见弟子随师教授此秘
法令修学尊重随心皆得成。

下后一颂果遂。
辨才见有师弟修行。则授法令修必得果遂。

经。若人欲得最上智应当一心持此法增长福
智诸功德必定成就勿生疑若求财者得多财
求名称者获名称求出离者得解脱必定成就
勿生疑无量无边诸功德随其内心之所愿若
能如是依行者必得成就勿生疑。

下第六三
颂别示所求有三。初一颂求智及福。次一颂
求世出世。后一颂例求一切。

经。当于净处著净衣应作坛场随大小以四净
瓶盛美味香华供养可随时悬诸缯䌽并幡盖
涂香抹香遍严饰供养佛及辩才天求见天身
皆遂愿。

下第七两颂广作法。

经。应三七日诵前咒。可对大辩天佛前。若其不
见此天神。应更用心经九日。于后夜中犹不见。
更求清净胜妙处。如法应画辩才天。供养诵持
心无舍。昼夜不生于懈怠。自利利他无穷尽。所
获果报施群生。于所求愿皆成就。若不遂意经
三月。六月九月或一年。慇勤求请心不移。天眼
他心皆悉得。

下第八教求时限有三品别。
初一颂上品求。次两颂中品求。后一颂下品
求。或由根有上中下。或由障轻重。或由宿智
多少。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305a 页 T39-0305.png

经。尔时憍陈如婆罗门闻是说已欢喜踊跃叹
未曾有告诸大众作如是言汝等人天一切大
众如是当知皆一心听我今更欲依世谛法赞
彼胜妙辩才天女。

下第三陈如闻法喜赞。
大分为四。初标欲赞。二即说颂下正赞。三若
欲祈请下结劝修。四尔时佛告下世尊赞成。
初中有三。初闻法心欢。次告大众下告众令
听。后我今下陈欲赞叹。胜义绝言故云依俗。

经。即说颂曰敬礼天女那罗延于世界中得自
在我今赞叹彼尊者皆如往昔仙人说。

下正
赞有二。初颂赞。后咒赞。初有二十二颂。大分
为三。初一颂标赞。次二十颂正赞。后一颂归
礼。初也。

经。吉祥成就心安稳聪明惭愧有名闻为母能
生于世间勇猛常行大精进。

下正赞分二。
初三颂总赞内外德。后十七颂别赞内外。初
文有三。初一颂内。次一颂半外。后半颂总结。
此初也。有四。一句心安吉祥德。一句聪慧名
闻德。一句长养有情德。一句常勤无倦德。

经。于军阵处战恒胜长养调伏心慈忍现为阎
罗之长姊常著青色野蚕衣好丑容仪皆具有
眼目能令见者怖。

下赞外德有三。初半颂
战胜降怨德。半颂随类受生德。半颂具诸形
相德。

经。无量胜行超世间归信之人咸摄受。

下总
结也。

经。或在山岩深险处。或居坎窟及河边。或在大
树诸丛林。天女多依此中住。假使山林野人辈。
亦常供养于天女。以孔雀羽作幢旗。于一切时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305b 页 T39-0305.png
常护世。师子虎狼恒围绕。牛羊鸡等亦相依。振
大铃铎出音声。频陀山众皆闻响。或执三戟头
圆髻。左右恒持日月旗。黑月九日十一日。于此
时中当供养。或现婆苏大天妹。见有斗战心常
悯。

下别赞内外有二。初四颂半赞外德。后
十二颂半赞内。初中有三。初一颂半住处供
养。次两颂羽仪翼从。后一颂乘便明供养时。
及辨形不定。

经。观察一切有情中天女最胜无过者。

下赞
内德有二。初十颂半赞大智尊胜德。后二颂
赞大悲救苦德。初中有三。初半标胜。次九颂
别赞。后一颂结胜。此初也。

经。权现牧牛欢喜女与天战时常得胜能久安
住于世间亦为和忍及暴恶大婆罗门四明法
幻化咒等悉皆通。

下别赞有十一。一降怨
胜。二能久住下住世胜。三大婆下解了胜。四
明法即四薜陀论。旧云韦陀或毗伽罗论。皆
讹谬也。一颉力薜陀此云寿明。释命长短事。
二耶树薜陀此云祠祀明。释祀祠之事。三婆
摩薜陀此云平明。平是非事。四阿达薜陀此
云术明。释伎术事。此经云幻化咒等皆通达
者则第四明也。

经。于天仙中得自在能为种子及大地。

下四
仙中胜。能为种等释胜所以。

经。诸天女等集会时如大海潮必来应。

下五
盟信胜。

经。于诸龙神药叉众或为上首能调伏。

下六
调伏胜。

经。于诸女中最梵行出言犹如世间主于王位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305c 页 T39-0305.png
处如莲华若在河津喻桥筏。

下七梵行胜有
三。初言无谄妄如世主。二不染世法如莲华。
三常行济物如桥筏。

经。面貌犹如盛满月具足多闻作依处辩才胜
出若高峰念者皆与为洲渚。

下八为依胜有
三。初端严。次多闻。后辨才。具德为依常如洲
渚。

经。阿苏罗等诸天众咸共称赞其功德乃至千
眼帝释主以慇重心而观察。

下九称赞胜。

经。众生若有希求事悉能令彼速得成亦令聪
辩具闻持持大地中为第一于此十方世界中
如大灯明常普照乃至神鬼诸禽兽咸皆遂彼
所求心。

下十遂求胜有三。谓初半颂标。一
颂释。半颂结。

经。于诸女中若山峰同昔仙人久住世如少女
天常离欲实语犹如大世王普见世间差别类
乃至欲界诸天宫唯有天女独称尊不见有情
能胜者。

下十一德尊胜有二。初颂别明胜。
后颂总结指胜。

经。若于战阵恐怖处或见堕在火坑中河津险
难贼盗时悉能令彼除怖畏或被王法所枷缚
或为怨雠行杀害若能专注心不移决定解脱
诸忧苦。

下二颂赞内德中。第二赞大悲救
苦德有二。初别陈。后半颂结例。

经。于善恶人皆拥护慈悲悯念常现前是故我
以至诚心稽首归依大天女。

下总结归礼。

经。尔时婆罗门复以咒赞。赞天女曰。敬礼敬礼
世间尊。于诸母中最为胜。三种世间咸供养。面
貌容仪人乐观。种种妙德以严身。目如修广青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306a 页 T39-0306.png
莲叶。福智光明名称满。譬如无价末尼珠。我今
赞叹最胜者。悉能成办所求心。真实功德妙吉
祥。譬如莲华极清净。身色端严皆乐见。众相希
有不思议。能放无垢智光明。于诸念中为最胜。
犹如师子兽中上。常以八臂自庄严。各持弓箭
刀槊斧。长杵铁轮并罗索。端正乐观如满月。
言词无滞出和音。若有众生心愿求。善士随念
令圆满。帝释诸天咸供养。皆共称赞可归依。众
德能生不思议。一切时中起恭敬。莎诃(此上咒。颂是咒亦
是赞。若持咒时必须诵之)。

下重以咒赞。文相可知。

经。若欲祈请辩才天依此咒赞言词句晨朝清
净至诚诵于所求事悉随心。

下喜赞中第三
结劝修学。

经。尔时佛告婆罗门善哉善哉汝能如是利益
众生施与安乐赞彼天女请求加护获福无边
(此品咒法有略有广。或开或合前后不同。梵本既多。但依一译。后勘者知之)

下第四世
尊赞成。
金光明最胜王经疏卷第五(本尾)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八)(卷第五末)

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 大辨才天女品第十五之二

经。第八卷大辨才品馀。

经。尔时憍陈如婆罗门说上赞叹及咒赞法赞
辨才天女已。

下第四陈如教请加被。前请
求辨才之法。此请求时加被令得。大分为四。
初结前生后。二南谟下正教请被。三尔时辨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306b 页 T39-0306.png
才下天女赞劝修行。四陈如欢喜顶受。初中
有二。此初结前。

经。告诸大众仁等若欲请辨才天女哀悯加护
于现世中得无碍辨聪明大智巧妙言辞博综
奇才论议文饰随意成就无疑滞者。

下生后
有三。初告众。次仁等下标举所求。后应当下
生启请。标所求法中初总举四辨及智。聪谓
能领。明谓能悟。智谓能决。巧妙下别举四辨。
巧妙词无碍。博综法义无碍。论议文饰乐说
无碍。

经。应当如是至诚殷重而请召言。

下生下。
如文。

经。南无佛陀也南谟达摩也南谟僧伽也南
谟诸菩萨众独觉声闻一切贤圣。

下正教请
被有二。初请佛加被令得。后敬礼诸佛妙辨
才下请辨才天等加被令得。初复有三。初归
敬三宝。次赞佛语等为请所由。后敬礼敬礼
下。正请世尊加被令得。此初也。

经。过去现在十方诸佛悉皆已习真实之语能
随顺说当机实语无虚诳语已于无量俱胝大
劫常说实语有实语者悉皆随喜。

下赞佛语
等为请所由。初赞实语。次赞语具。后赞利益。
赞语有三。初赞因。次已于下赞果。后有实语
者下赞随喜。明世尊等有喜无量不嫉生得。
故请加被。

经。以不妄语故出广长舌能覆于面覆赡部洲
及四天下能覆一千二千三千世界普覆十方
世界圆满周遍不可思议。

下赞语具。初以
不妄语故赞因。出广长舌以下赞果。此意佛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306c 页 T39-0306.png
说令求定。得不妄故我今请。

经。能除一切烦恼炎热。

下赞利益。以能益
故所以请加愿得佛所得。礼三宝故求语具
故重言敬礼。准下诸所有辨皆愿求得。以佛
胜故是根本故先偏请求。

经。敬礼敬礼一切诸佛如是舌相愿我某甲皆
得成就微妙辨才至心归命敬礼诸佛妙辨才
诸大菩萨妙辨才独觉圣者妙辨才四向四果
妙辨才四圣谛语妙辨才正行正见妙辨才。

下请辨天等加被令得。于中有二。初礼所求
辨。后敬礼无欺下请加令得。初礼所求辨中。
初敬礼二字举能敬。次世尊下二十二类辨
才是所礼求。后所有胜业下即请彼能成之
者资我令得。六颂中初一颂半圣者辨才。馀
天及神仙辨才。圣中初一颂能成之人。次半
颂明辨所说。略举三类影一切法。正行有六
种。一最胜正行。二作意。三随法。四离二边。
五差别。六无差别。正行依行六度各有六正
行。如辨中边论第三明。正见有十一。则于苦
谛观为如病如痈如箭如障。无常苦空无我
为八见。观集为结见。观灭为离系见。观道为
能离系见。加上十一。

经。梵众诸仙妙辨才。大天乌摩妙辨才。塞建陀
天妙辨才。摩那斯王妙辨才。聪明夜天妙辨才。
四大天王妙辨才。善住天子妙辨才。金刚密主
妙辨才。吠率怒天妙辨才。毗摩天女妙辨才。侍
数天神妙辨才。室哩天女妙辨才。室则末多
妙辨才。醯哩言辞妙辨才。诸母大母妙辨才。诃
哩底母妙辨才。诸药叉神妙辨才。十方诸王妙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307a 页 T39-0307.png
辨才。

下所馀。梵众即仙以离欲故。或梵天
与仙各别。初解为正。大天乌摩者此是欲界
大自在天女名乌摩。乌摩此云止。以女欲嫁
其父大天止而不许故云大天止。塞建陀者
此云蕴。西方呼肠及肩等名为蕴。谓积物故。
摩那斯此云慈心。吠率怒此云多手。那罗延
天之别名。毗者此云种种。摩此云业。此则旧
云毗首羯摩天也。侍数天者。室利天此云吉
祥。室利末多此云吉祥慧。醯哩(此无可翻)。诃里底
者此云青色。

经。所有胜业资助我令行无穷妙辨才。

下请
加令得。

经。敬礼无欺诳敬礼解脱者敬礼离欲人敬礼
舍缠盖敬礼心清净敬礼光明者敬礼真实语
敬礼无尘习敬礼住胜义敬礼大众主。

下二
十五颂请加令得。大分为七。初十二颂归礼
菩萨请加令得。次一颂半请声闻加。次二颂
半请色界天加。次二颂请欲天加。次五颂请
八部加。次一颂请馀人天加。次一颂请法界
有情加。初中分三。初七颂请加令得菩萨辨。
次三颂请加令得如来辨。次二颂请加令得
佛及声闻等辨。初中复二。初二颂半总礼赞
一切菩萨请加。次四颂半别礼天女请加。此
初总也。赞礼十德。一离慢无诳德。二證真择
灭德。异二乘故。三不染五尘德。四能离缠盖
德。五无漏恒行德。六破愚生智德。七说必契
境德。八离诸习气德。九任运證真德。十将导
有情德。十句经文如次配释。

经。敬礼辨才天令我辞无碍愿我所求事皆悉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307b 页 T39-0307.png
速成就无病常安隐寿命得延长善解诸明咒
勤修菩提道广饶益群生求心愿早遂我说真
实语我说无诳语天女妙辨才令我得成就惟
愿天女来令我语无滞速入身口内聪明足辨
才。

下别请天女。分文为五。一请词无碍。二
次一颂请无病延年。为利有情不贪世命。三
次一颂请解明咒勤习菩提。四次一颂明己
实求请加令得。五次一颂请求天女入身加
被。

经。愿令我舌根当得如来辨由彼语威力调伏
诸众生我所出语时随事皆成就闻者生恭敬
所作不唐捐若我求辨才事不成就者天女之
实语皆悉成虚妄。

下请如来辨。文分为三。
初二句请。次一颂半明求辨意。次一颂反成
天语不虚我求必就。

经。有作无间罪佛语令调伏及以阿罗汉所有
报恩语舍利子目连世尊众第一斯等真实语
愿我皆成就。

下请加令得佛及声闻等辨。
初半颂请佛辨。一颂半请馀辨佛。调无间语。
罗汉报恩语。互相影举一切诸语。言斯等者
或等馀罗汉。或等如前二十二辨。

经。我今皆召请佛之声闻众皆愿速来至成就
我求心所求真实语皆愿无虚诳。

下此请声
闻加。

经。上从色究竟及以净居天大梵及梵辅一切
梵王众乃至遍三千索诃世界主并及诸眷属
我今皆请召惟愿降慈悲哀怜同摄受。

下请
色界天加。

经。他化自在天及以乐变化睹史多天众慈氏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307c 页 T39-0307.png
当成佛夜摩诸天众及三十三天四天王众天
一切诸天众。

下请欲界天加。

经。地水火风神依妙高山住七海山神众所有
诸眷属满财及五顶日月诸星辰如是诸天众
令世间安隐斯等诸天神不乐作罪业敬礼鬼
子母及最小爱儿龙天药叉众乾闼阿苏罗及
以紧那罗莫呼洛伽等我以世尊力悉皆申请
召愿降慈悲心与我无碍辨。

下请八部加。
初四颂标名。后一颂申请。

经。一切人天众能了他心者皆愿加神力与我
妙辨才乃至尽虚空周遍于法界所有含生类
与我妙辨才。

下请馀人天及法界生。

经。尔时辨才天女闻是请已告婆罗门言善哉
大士若有男子女人能依如是咒及咒赞如前
所说受持法式归敬三宝虔心正念于所求事
皆不唐捐兼复受持读诵此金光明微妙经典
所愿求者无不果遂速得成就除不至心时婆
罗门深心欢喜合掌顶受。

下第三天女赞劝
修行有二。初天女赞叹。次若有男子下印劝
令修。后时婆罗门下第四陈如欢喜领受。

经。尔时佛告辨才天女善哉善哉善女天汝能
流布是妙经王拥护所有受持经者及能利益
一切众生令得安乐说如是法施与辨才不可
思议得福无量诸发心者速趣菩提。

下品第
三大段如来赞劝。初赞天女。诸发心下劝依
修学。

* 大吉祥天女品第十六

大吉祥天女品三门分别。一来意。二释名。三
解妨。言来意者修行流通有五。此令修福智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308a 页 T39-0308.png
中第二与其衣服财物。若无福利恐外希求
妨其弘经。故教依经修学之时自得衣服。既
无外求之患。复得修于福智成斯胜行。故此
品来。释名者梵云摩诃(此云大)室利(此云吉祥)提婆仳
此云天女总名大吉祥天女。此品明彼吉祥
天女事。故以为名。解妨者前品益其辨才。后
品益其饮食皆不别分为品。此益衣服何别
分耶。答。前后相准不应别分。但为广略有殊
故开合异。前品略明益辨。文少不可别开。与
求辨文合说。后品弘经即增地味。不说求已
方加。故亦不别。此益衣服初标益衣服。文既
广长。故开为二。问。俱益弘经何故辨才衣服
各待请已方增。后品益于地味不待求而即
得。答。化有万途。理不一准。又益辨衣服为难。
待求方得。增地味而为易。故不待求。神自主
地故益为易。问。持经之人自应供养所有四
事。何故求已方增资财。答。上行持经自应得
于四事。欲令成于福行故复令其请求。又自
专弘经者。未以求于四事。为求四事者令使
行经。故待依经学求方与。问。此吉祥女为天
趣摄为鬼趣耶。答。真谛三藏云。此初地菩萨
应作树神王。领诸神随所至处与他胜乐。胜
乐即功德之果故名功德天。外国呼神亦名
天也。准此所解即示鬼趣作树神中王。今解。
准经但云天女不说为神。如下地神。即名神
故。设有处说名树神王者如四天王亦名四
天神王。以主神故名为神王。非必鬼趣。天女
亦尔。是天趣摄。

经。尔时大吉祥天女即从座起前礼佛足合掌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308b 页 T39-0308.png
恭敬白佛言世尊我若见有苾刍苾刍尼邬波
索迦邬波斯迦受持读诵为人解说是金光明
最胜王经者我当专心恭敬供养此等法师所
谓饮食衣服卧具医药及馀一切所须资具皆
令圆满无有乏少。

赞曰。与财物中分之为
二。此初一品明弘经者应得四事。下之一品
明得之方。初分为四。一见弘经者能供四事。
二世尊下辨能供因。并为报德。三若复下劝
应行学。四佛告下佛赞劝成。此即初也。复分
为三。一请益仪。二白佛言下见修行。三我当
下与其益。益中有二。初与世间益。后亦得值
遇下与出世益。世益有二。初与现益。次复于
下与后益。现中初与财。

经。若昼若夜于此经王所有句义观察思量安
乐而住令此经典于赡部洲广行流布为彼有
情已于无量百千佛所种善根者常使得闻不
速隐没。

下与法利。法利有二。一令行法者
得安乐住。二令教法为久流行。有三。初令法
久住。次辨能信受因。后常闻不没。

经。复于无量百千亿劫当受人天种种胜乐常
得丰稔永除饥馑一切有情恒受安乐。

下与
后益有三。一得胜身。二常得丰稔下常丰乐。
三一切有情下能利物。

经。亦复值遇诸佛世尊于未来世速證无上
大菩提果永绝三涂轮回苦难。

下得出世益
有三。一值佛。二得菩提。三永绝三涂下證涅
槃。

经。世尊我念过去有琉璃金山宝华光照吉祥
功德海如来应正等觉十号具足。我于彼所种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308c 页 T39-0308.png
诸善根。由彼如来慈悲悯念威神力故。令我今
日随所念处。随所视方。随所至国。能令无量百
千万亿众生受诸快乐。乃至所须衣服饮食资
生之具金银琉璃砗磲码碯珊瑚琥珀真珠等
宝悉令充足。

下辨能供因并为报德有四。
一陈往遇佛。二我于下述昔殖因。三由彼下
念彼佛恩。四令我下令我能益故。我为报昔
佛恩故。供养利益弘经之人故。下佛赞。汝能
如是忆念昔因报恩供养等。随所念他心通
所缘。随所视方天眼通所见。随所至神境通
所至。此中八宝馀多说七。七宝说处亦复不
同。准佛地论随方所重说七。有别故不相
违。

若复有人至心读诵是金光明最胜王经亦当
日日烧众名香及诸妙华为我供养彼琉璃金
山宝华光照吉祥功德海如来应正等觉复当
每日于三时中称念我名别以香华及诸美食
供养于我亦当听受此妙经王得如是福。


劝应行学。若准真谛前益法师。此益听者。今
意通二。初长行后偈颂。长行有五。一劝自读
诵。二亦当下教读诵仪。三复当下复应供我。
四亦常下劝于听。此意已解者劝读诵。未解
者劝听受。五得如是福结得利益。

而说颂曰由能如是持经故自身眷属离诸衰
所须衣食无乏时威光寿令难穷尽能命地味
常增长诸天降雨随时节令诸天众咸欢悦及
以园林谷果神丛林果树并滋荣所有苗稼咸
成就欲求珍财皆满愿随所念者遂其心。


重颂有八。一身眷无衰。二衣食不乏。三威光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309a 页 T39-0309.png
长寿。四地味增多。五雨降随时。六天神欢悦。
七百谷滋茂。八所念皆成。

经。佛告大吉祥天女善哉善哉汝能如是忆念
昔因报恩供养利益安乐无边众生流布是经
功德无尽。

下佛赞劝成。

* 大吉祥天女增长财物品第十七

大吉祥天女增长财物品三门分别。来意如
前。释名者。昔少有加多云增。先无令得称长。
财谓七珍。物谓四事。若能弘经天女能令财
物增长。此品广明。故云增长财物品。馀如前
解。三解妨者。问。此品亦能与其饮食。增其地
味。与后品何别。答。能与者异故。又真谛三藏
云。此品正与衣服。珍财饮食是兼。后品正与
饮食。馀者是兼。

经。尔时大吉祥天女复白佛言世尊北方薜室
罗末拿天王城名有财去城不远有园名曰妙
华福光中有胜殿七宝所成世尊我常住彼。

下明其得法。品文分四。一明请求之轨。二我
于尔时下明其得益。三既得如是下教其受
用。四尔时下世尊赞益。就请轨中复分为三。
一指住处。欲令标心有在。

经。若复有人欲求五谷日日增多仓库盈溢者。

下二举祈愿人。

经。应当发起敬信之心。净治一室瞿摩涂地。应
画我像种种璎珞周匝庄严。当洗浴身著净衣
服。涂以名香入净室内发心为我每日三时称
彼佛名及此经名号。而申礼敬南谟琉璃金山
宝华光照吉祥功德海如来。持诸香华及以种
种甘美饮食至心奉献。亦以香华及诸饮食供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309b 页 T39-0309.png
养我像。复持饮食散掷馀方施诸神等实言邀
请大吉祥天发所求愿。若如所言是不虚者于
我所请勿令空尔。于时吉祥天女知是事已。便
生悯念令其宅中财谷增长。即当诵咒请召于
我。先称佛名及菩萨名字。

下三示其方法。
于中复二。初标劝祈修必得愿遂。二即当诵
咒下正教其法。此初标也。应净室饰身供养
祈求。我必满愿。即下净室为坛。忏礼供养诵
咒敷座。非是前后所明各别。然准经文标示
正教。随便即说不依行次。标中分七。一劝发
信心要由信心方能受行故。二净治下标作
坛场。三应当洗浴下令严身体。四入净室下
示行法处。五发心为我下示其修法。修法有
五。一标心所为。二每日下修之分限。三称彼
名下略示归礼。四持诸香华下教供养。供养
有三。一供三宝。亦以香华下供养天女。三复
持饮食下令供养眷属及一切神。五实言下
教令祈请。六于时吉祥下标因修得果。七即
当下教诵咒归礼。

经。一心敬礼。南谟一切十方三世诸佛。南谟宝
髻佛。南谟无垢光明宝幢佛。南谟金幢光佛。南
谟百金光藏佛。南谟金盖宝积佛。南谟金华光
幢佛。南谟大灯光佛。南谟大宝幢佛。南谟东方
不动佛。南谟南方宝幢佛。南谟西方无量寿。佛
南谟北方天鼓音佛。南谟妙幢菩萨。南谟金光
菩萨。南谟金藏菩萨。南谟常啼菩萨。南谟法上
菩萨。南谟善安菩萨。

下第二正教修法。准
依作法有十一种。初应先教诵咒令就。二作
坛场。三严净其身。四应受八戒。五二时之中
为自及天女供养三宝。及自供养天女。六为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309c 页 T39-0309.png
天女及以自身三时之中礼佛法僧。七自忏
己愆。八普为回向发所求愿。九于天女前归
礼请名。十正诵神咒。十一希天满愿。今文不
次。依文分九。一礼敬三宝。此经及宝华佛亦
应礼敬。以前标说此略不论。准前求辨才亦
礼敬三宝及诸天神皆请加被。今此不请者
以增财易故。

经。敬礼如是佛菩萨已次当诵咒请召我大吉
祥天女由此咒力所求之事皆得成就。

下第
二教其诵咒者有五。初结前生后。二次当下
教其请召。

经。即说咒曰。

南谟室哩莫诃天女 怛侄他
 钵哩脯𠷈拿折囇 三曼䫂 达哩设泥
(去声下皆同) 莫诃毗诃啰揭帝 三曼哆毗昙末泥
 莫诃迦里也 钵喇底瑟侘钵泥 萨婆頞
他婆弹泥 苏钵喇底脯囇 痾耶娜达摩多
 莫诃毗俱比帝 莫诃迷咄噜 邬波僧呬
羝 莫诃颉哩使 苏僧近(入)里 呬羝三曼
多頞他 阿奴波剌泥 莎诃

下三示所诵
咒。

经。世尊若人诵持如是神咒请召我时我闻请
已即至其所令愿得遂世尊是灌顶法句定成
就句真实之句无虚诳句是平等行于诸众生
是正善根。

下四能行愿遂。世尊是灌顶下
五叹咒功能有六。一灌顶法句明是胜人法。
如受王位国师乘象取四海水吉祥茅草以灌
其顶示吉祥相。此表得闻此陀罗尼当受佛
位。二定成就句者决满所求。三真实句者说
契真故。四无虚诳者不诳他故。五平等行者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310a 页 T39-0310.png
一切有情皆得行故。六正善根者世出世善
之根本故。

经。若有受持读诵咒者应七日七夜受八支戒。

下第三教应受戒。此据在家二众法说。出
家五众不必须受。

经。于晨朝时先嚼齿木净澡漱已。

下第四教
严净其身。亦应洗浴著净衣服。

经。及于晡后香华供养一切诸佛。

下第五教
修供养。言及于晡时者明晨朝亦尔。言供养
佛法及菩萨并吉祥天。

经。自陈其罪。

下第六教自忏己愆。

经。当为己身及诸含识回向发愿令所希求速
得成就。

下第七普为发愿。

经。净治一室或在空闲阿兰若处瞿摩为坛烧
栴檀香而为供养置一胜座幡盖庄严以诸名
华布列坛内。

下第八教立坛场。立坛场法
有五。一依闲寂清净之处。二瞿摩涂地。三画
吉祥女形。四为敷高座。五悬列幡盖烧香散
华。

经。应当至心诵持前咒希望我至。

下第九希
天满愿请召天女。示咒中明此至心言。即指
前说也。

经。我于尔时即便护念观察是人来入其室就
座而坐受其供养。

下第二大段依请得益有
三。一吉祥来应。

经。从是以后当令彼人于睡梦中得见于我。

下二令梦得见。

经。随所求事以实告知若聚落空泽及僧住处
随所求者皆令圆满金银财宝牛羊谷麦饮食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310b 页 T39-0310.png
衣服皆得随心受诸快乐。

下三正明得果。

经。既得如是胜妙果报当以上分供养三宝及
施于我广修法会设诸饮食布列香华。

下第
三大段教其受用有六。一应用上好为自及
我而修供养。此中文倒。应云可用上分为自
及我广修法会。设诸饮食布列香华供养三
宝。

经。既供养已所有供养货之取直复为供养于
我。

已下二应贸供养馀更为供养。

经。我当终身常住于此拥护是人令无阙乏随
所希求悉皆称意。

下三成前劝令供养所以。

经。亦当时时给济贫乏不应悭惜独为己身。

下四应给贫穷不独供己。

经。常读是经供养不绝。

下五既得资缘应正
弘经。

经。当以此福普施一切回向菩提愿出生死速
得解脱。

下六总以前福布施回向。

经。尔时世尊赞言善哉吉祥天女汝能如是流
布此经不可思议自他俱益。

下第四大段世
尊赞益。

* 坚牢地神品第十八

坚牢地神品三门分别。一来意者。前虽益
其衣服。未得饮食资持。此益饮食资身安乐
故得弘法。故前品后有此品生。释品名者。梵
云坚牢。是地义。即坚牢地之神。或复由神能
令地坚牢名坚牢地之神。亦依主释。能坚牢
地。是神用故。三解妨者。天女益于财物标云
增长财物品。此地神加于饮食。何故不言地
神益饮食滋味品。答天女分成两品。故增财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310c 页 T39-0310.png
物简之。地神品既不分无滥不言饮食。

经尔时坚牢地神即于众中从座而起合掌恭
敬而白佛言。

下品文分二。初益饮食资持。
后白佛言下与咒现身加被。初中复四。初标
益弘经。二若有方处下正明得益。三尔时世
尊下佛重述成。四尔时坚牢下地神愿护。标
中有二。初仪轨后标益。此初也。

经。世尊是金光明最胜王经若现在世若未来
世若在城邑聚落王宫楼观及阿兰若山泽空
林有此经王流布之处世尊我当往诣其所供
养恭敬拥护流通。

下标益有二。初明弘经
时处。后世尊我当下标益弘经。

经。若有方处为说法师敷置高座演说经者。

下第二正明得益有三。初明供养弘经之人。
次既受如是下明得供养更广弘经。后既听
受已下明闻经得益。初复分五。一指弘经人
及处。

经。我以神力不现本身在于座所顶戴其足。

下二明神顶敬。

经。我得闻法深心欢喜得餐法味增益威光庆
悦无量。

下三明神蒙法利。

经。自身既得如是利益。亦令大地深十六万八
千踰缮那。至金刚轮际。令其地味悉皆增益。乃
至四海所有土地亦使肥浓。田畴沃壤倍胜常
日。亦复令此赡部洲中江河池沼所有诸树药
草丛林。种种华果根茎枝叶及诸苗稼。形相可
爱众所乐观。色香具足皆堪受用。若诸有情受
用如是胜饮食已。长命色力。诸根安隐。增益光
晖。无诸痛恼。心慧勇健。无不堪能。又此大地凡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311a 页 T39-0311.png
有所须。百千事业悉皆周备。

下四益其供养。
供养有五。一益地味。益地味故令地所生皆
悉美好。二乃至下益分限。三亦复下明益百
谷。四若诸有情下益受用。若说法师及敷座
人听法之众咸得此益。故云若诸有情。五又
此大地下明益资具。

经。世尊以是因缘诸赡部洲安隐丰乐人民炽
盛无诸衰恼所有众生皆受安乐。

下五结得
益。

经。既受如是身心快乐于此经王深加爱敬所
在之处皆愿受持供养恭敬尊重赞叹。

下第
二明得供养更广弘经。于中分三。初明说听
加敬愿持。次又复于彼下明其地神请说并
益。后是故世尊下后劝听经。此初也。

经。又复于彼说法大师法座之处悉皆往彼为
诸众生劝请说是最胜经王何以故世尊由说
此经我之自身并诸眷属咸蒙利益光晖气力
勇猛威势颜容端正倍胜于常世尊我坚牢地
神蒙法味已令赡部洲纵广七千踰缮那地皆
悉沃壤乃至如前所有众生皆受安乐。

下明
地神请说并益复二。初请说。后世尊我坚牢
下与益。请说有三。初愿请。次何以故徵。后世
尊下释与益。可知。

经。是故世尊时彼众生为报我恩应作是念我
当必定听受是经恭敬供养尊重赞叹作是念
已即从住处城邑聚落舍宅空地诣法会所顶
礼法师听受是经。

下后劝听经有三。初念
报恩。次应作是念下起决心听。后作是念下
往法会听。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311b 页 T39-0311.png

经。既听受已各还本处心生庆喜共作是言我
等今者得闻甚深无上妙法即是摄受不可思
议功德之聚由经力故我等当值无量无边百
千俱胝那庾多佛承事供养永离三涂极苦之
处复于来世百千生中常生天上及在人间受
诸胜乐。

下第三明闻经得益有三。初劝庆
相贺。次时彼诸人下传说利他。后世尊随诸
下明其得益。初中复五。一庆闻深法。二即是
下庆获福广。三由经力下庆当遇佛。四永离
下庆免三涂。五复于下庆当胜报。

经。时彼诸人各还本处为诸人众说是经王若
一喻一品一昔因缘一如来名一菩萨名一四
句颂或复一句为诸众生说是经典乃至首题
名字。

下次传说利他。

经。世尊随诸众生所住之处其地悉皆沃壤肥
浓过于馀处凡是土地所生之物悉得增长滋
茂广大令诸众生受于快乐多饶珍财好生惠
施心常坚固深信三宝作是语已。

下明其得
益。

经。尔时世尊告坚牢地神曰。若有众生闻是金
光明最胜经王乃至一句。命终之后当得往生
三十三天及馀天处。若有众生为欲供养是经
王故。庄严宅宇乃至张一伞盖悬一缯幡。由是
因缘六天之上如念受生。七宝妙宫随意受用。
各各自然。有七千天女共相娱乐。日夜常受不
可思议殊胜之乐。作是语已。

下第三佛重述
成。于中有二。初述成闻经益。后若有众生下
述成供养益。述闻生上得益。不言受乐者影
略故也。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311c 页 T39-0311.png

经。尔时坚牢地神白佛言世尊以是因缘若有
四众升于法座说是法时我当昼夜拥护是人
自隐其身在于座所顶戴其足。

下第四地神
愿护。于中有三。一愿护法师。

经。世尊如是经典为彼众生已于百千佛所种
善根者于赡部洲流布不灭是诸众生听斯经
者于未来世无量百千俱胝那庾多劫天上人
中常受胜乐得遇诸佛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
菩提不历三涂生死之苦。

下二愿护正法。
护正法者为利有情。是诸众生下三明令生
得益有二。初得乐果。后离苦报。乐果有二。初
受世果。得遇诸佛下得出世果下离苦报。可
知。

经。尔时坚牢地神白佛言世尊我有心咒能利
人天安乐一切。

下大段第二与咒现身加
被。于中分三。初启白。次若有下说咒。后佛
赞。此初也。

经。若有男子女人及诸四众。欲得亲见我真身
者。应当至心持此陀罗尼。随其所愿皆悉遂心。
所谓资财珍宝伏藏。及求神通长年妙药。并疗
众病降伏怨敌。制诸异论。当于净室。安置道场。
洗浴身已。著鲜洁衣。踞草座上。于有舍利尊像
之前。或有舍利制底之所。烧香散华饮食供养。
于白月八日布洒星合。

下说咒复三。初标
告示法。次别说教之。后结劝令学。初中有三。
初总告。次随其所愿下述咒功能。后当治净
室下示持咒法。法有六。一皆治净室立坛场。
二洗浴严其身。三所居座。四对尊仪。五备供
养。六诵咒时白月八日。西方月法黑半左前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312a 页 T39-0312.png
白半在后。与此不同。但依白月八日诵咒。布
洒星者即此鬼星也。然未知月大小殊。若为
白八常鬼星合。准应但取白八与鬼星合日。
未必白八日常与鬼星合。先诵护身咒。次诵
见身咒。后诵共语咒。

经。即可诵此请召之咒。

怛侄他 只里只里
 主噜主噜 句噜句噜 拘柱拘柱 睹柱
睹柱 缚诃(上)缚诃 伐舍伐舍 莎诃


导此之神咒若有四众诵一百八遍请召于我
我为是人即来赴请。

下别说教之。三咒即
为三段。此初有三。初标次说后诵法。言即可
者。不是八日初即诵此诵名神咒。乘文便势
说即可诵此。不尔护身咒何时说。故应先诵
护身咒。

经。又复世尊若有众生欲得见我现身共语者
亦复如前安置法式诵此神咒。

怛侄他 頞
折泥(去) 颉力刹泥室尸达哩诃诃呬呬 区
噜 伐囇 莎诃

世尊若人持此咒时应诵
一百八遍并诵前咒我必现身随其所愿悉得
成就终不虚然。

下请共语咒文三如前。诵
法中云并诵前咒者。不是但诵请语咒时即
来共语。要先诵请现身咒方诵此咒。又非先
诵请现神咒一百八遍。后诵请语时复诵于
前一百八遍。

经。若欲诵此咒时先诵护身咒曰。

怛侄他
 尔室里 未舍羯㨖捺㨖矩㨖 勃地(上) 勃
地囇 底㨖婢㨖矩句㨖 祛婆(上) 只哩
 莎诃

世尊诵此咒时取五色线诵咒二十一
遍作二十一结系在左臂肘后即便护身无有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312b 页 T39-0312.png
所惧。

下教护身咒。三文如前。

经。若有至心诵此咒者所求必遂我不妄语我
以佛法僧宝而为要契證知是实。

下后结劝
令学。

经。尔时世尊告地神曰善哉善哉汝能以是实
语神咒护此经王及说法者以是因缘令汝获
得无量福报。

下后佛赞成也。

* 僧慎尔耶药叉大将品第十九

僧慎尔耶药叉大将品三门分别。言来意者。
五品益福智中前益四辨及以衣服饮食。今此
益其智慧。由有智力能正说法受用衣食。若
无智慧恐倒说法染著衣食。为离此过与其
智慧有此品生。又解。前辨才益辨即智。天女
地神益衣食者是福。今为双益故此品生。此
神或是三地菩萨。得智光故。智光炎慧。名义
周故。或是五地。了达真俗故。或第十地。难思
知。境能通达故。大集经第二十一明。此大士
过去尸弃等佛所愿作鬼神。即旧经等云散
支大将也。释品名者。僧慎尔耶此云正了知。
药叉此云勇健。威摄诸鬼智异群神统领降
怨。故称大将。今明。此将能益智慧故名此品。
解难者。问前与辨才亦是智慧。此云与智与
前何别。答虽俱是智而体用别。四辨明用。此
明体故。四辨后得智。此通根本故。此依初解
品来意。难依第二解总别有殊。亦无前妨。

经。尔时僧慎尔耶药叉大将并与二十八部药
叉诸神于大众中皆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
地合掌向佛。

赞曰。此品分二。初以智慧益。
后尔时正了下更以咒力加。初段分三。初标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312c 页 T39-0312.png
能拥护。次世尊何故下明能护所以。后以是
义故下明所护得益。初复分二。此请护仪。

经。白言世尊此金光明最胜经王若现在世及
未来世所在宣扬流布之处若于城邑聚落山
泽空林或王宫殿或僧住处世尊我僧慎尔耶
药叉大将并与二十八部药叉诸神俱诣其所
各自隐形随处拥护彼说法师令离衰恼常受
安乐。

下明拥护有二。初护法师。后及听者
下护听众等。护法师中有三。一所弘经及时。
二所在宣摄下弘经处。三世尊下明拥护。

经。及听法者若男若女童男童女于此经中乃
至受持一四句颂或持一句或此经王首题名
号及此经中一如来名一菩萨名发心称念恭
敬供养者我当救护摄受令无灾横离苦得乐。

下明护听众等文亦有三。初听受人。次于
此下所受持法。后我当下明拥护。

经。世尊何故我名正了知。

下第二明能护所
以。于中有三。初徵。次此之因缘下释。后世尊
如我下结。此徵也。

经。此之因缘是佛亲證我知诸法我晓一切法
随所有一切法如所有一法诸法种类体性差
别。

下释有二。初明佛證知。次世尊下自述
所以。此佛證也。初明能知二智。随所有下明
所知法。知后得證知。晓本智晓达。随所有者。
随福所有一切种类。即尽所有性。如所有者。
如诸一切所有道理。即如所有性。前诸法体
事。后诸法道理。前俗谛法。后真谛法。准解深
密。如所有性从胜义性但说真如。如次即前
二智所行。上别明所知法。诸法种类下总明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313a 页 T39-0313.png
所知诸法。若俗谛法有多种类体性差别。真
谛虽无体性差别是彼真性。随彼能依说所
依义亦有差别。又准对法。尽所有即蕴处界。
如所有即四谛十六行等。故有差别。

经。世尊如是诸法我能了知我有难思智光我
有难思智炬我有难思智行我有难思智聚
于难思智境而能通达。

下自述所以有三。
初标。我能了者本智。我能知者后智。次释能
了。智光后智。照了大乘教理行果。非下所测。
故曰难思。智炬本智。破无明闇。智行了差别
行。智聚了自体聚。后结能了。我于智境。而本
智能通后智能达。或智行即行解智用。智聚
即体性。故唯识论云。体依聚义名之为身。身
即体也。馀如前释。

经。世尊如我于一切法正知正晓正觉能正观
察世尊以是因缘我药叉大将名正了知。


结成。初牒指前四智。知晓觉察如次配之。此
依前解。次世尊以是下结得名所以。

经。以是义故我能令彼说法之师言辞辩了具
足庄严亦令精气从毛孔入身力充足威光勇
健难思智光皆得成就得正忆念无有退屈增
益彼身令无衰减诸根安乐常生欢喜。

下明
所护得益复二。初法师益。后以是因缘下听
者益。法师益中初牒所以。以我有四种智故
能益法师。能益法师有八。一益辨才。二亦令
下益身力。三益威光。四益智慧。且举智光馀
智俱明故云皆得。五益念力。六益不退。七增
彼身下增寿无减。八诸根下益其安乐。

经。以是因缘为彼有情已于百千佛所植诸善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313b 页 T39-0313.png
根修福业者。于赡部洲广宣流布不速隐没。彼
诸有情闻是经已。得不可思议大智光明。及以
无量福智之聚。于未来世当受无量俱胝那庾
多劫不可思量人天胜乐。常与诸佛共相值遇
速證无上正等菩提。阎罗之界三涂极苦不复
经过。

下益听者。于中复二。初由益法师令
法久住。亦由听受者于百千佛所殖诸善根
故感说法者及此经法。因缘所以义。以是得
智等所以能流布。及由听受者善根力不速
隐没。次彼诸下明闻法得益有六。一得前四
智。二及以下得成福智。三得生人天。四得值
诸佛。五證菩提。六离恶道。如文可解。以听者
得此。影知法师亦得此益。以劣影胜。义准定
得。

经。尔时正了知药叉大将白佛言世尊我有陀
罗尼今对佛前亲自陈说为欲饶益怜悯诸有
情故即说咒曰。

南谟佛陀(引)耶 南谟达摩
(引)耶 南谟僧伽(引)耶 南谟跋啰蚶(火含切)
耶 南谟因达啰耶 南谟折咄喃 莫喝啰
阇喃 怛侄他 呬哩呬哩 弭哩弭哩瞿哩
 莫诃瞿哩 健陀里 莫诃健陀里达罗弭
雉 莫诃达罗弭雉 单荼曲劝第(去音) 诃诃
诃诃诃 呬呬呬呬呬 呼呼呼呼呼 汉鲁
昙谜瞿昙谜 者者者者 只只只只 主主
主主 旃荼欇(之涉切) 钵攞 尸揭啰(上音) 尸揭
啰 嗢底瑟他呬 薄伽梵僧慎尔耶莎诃

若复有人于此明咒能受持者。我当给与资生
乐具饮食衣服华果珍异。或求男女童男童女
金银珍宝诸璎珞具。我皆供给随所愿求令无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313c 页 T39-0313.png
阙乏。此之明咒有大威力。若诵咒时。我当速至
其所令无障碍。随意成就。若持此咒时。应知其
法。先画一铺僧慎尔耶药叉形像。高四五尺。手
执矛镩。于此像前作四方坛。安四满瓶蜜水或
沙糖水。涂香末香烧香及诸华鬘。又于坛前作
地火炉中安炭火以苏摩芥子烧于垆中。口诵
前咒一百八遍。一遍一烧。乃至我药叉大将自
来现身问咒人曰。尔何所须。意所求者即以事
答。我即随言于所求事皆令满足。或须金银及
诸伏藏。或欲神仙乘空而去。或求天眼通。或知
他心事。于一切有情随意自在令断烦恼速得
解脱。皆得成就。

下第二以咒力加被有六。
一请说显意。二即说下正说咒。三若复下劝
修益。四若持此下示行法。五乃至下明得益
有三。一现身。二问答。三或须下随与。一与七
珍。二与伏藏。三与神通。四与自在。五与解
脱。准前与辨才。此中得智亦应诵咒请现身
加令得智慧。略故不说。云令断烦恼速得解
脱。是令求智意。

经。尔时世尊告正了知药叉大将曰善哉善哉
汝能如是利益一切众生说此神咒拥护正法
福利无边。

下六佛赞成也。

* 王法正论品第二十

王法正论品三门分别。言来意者。流通有三。
初十六品学行流通。中有五。此即第三品正
明持学。持学有二。初二举昔。后一劝今。举昔
有二。一为增上生道。二为决定胜道。此品为
初。又解。以四天王护国品说人王若能尊人
重法正行弘经天等拥护。若不如是天等舍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314a 页 T39-0314.png
离故。今此品举昔人王正行弘经。劝勉时会。
有此品起。释品名者。先离后合。王有三号。一
曰皇皇者天王也。二曰帝帝者主也。三曰王
王者归也。为众所归。亦通名君。又纵任自在
名之为王。法谓轨则。正即简邪。亦名圣也。如
爱语中起四净语及八圣语。净语即不妄语
等。圣语即见言见等。论谓决择。循环研覈诸
法道理。王即能行法人。法正论者即所行法。
应云王正法正论。顺天竺语云法正论。论是
能论。正法是所论。王之正法。正法之论。并依
主释。今此正辨王之正法论。不欲别解王及
正法论也。解妨者。问地神请佛说王正法。何
不自说指住事耶。答欲明三世法皆同故。法
尊胜故。不自亲说但举往事。问若尔何故不
举过去佛说而引力尊幢王耶。答理国依俗
事。故举过去梵王所说。据实梵王亦佛边闻
为四王说。如下善生于宝积所闻金光明。不
云佛说。问往力尊王并子妙幢今谁是耶。答
有释。妙幢即今妙幢。又云。即释迦佛。详此二
释无文遮许。取舍任情。

经。尔时此大地神女名曰坚牢于大众中从座
而起顶礼佛足合掌恭敬。

赞曰。此之品文
大分为三。初地神陈请。次世尊为说。后大众
喜行。初复分四。此一请仪。

经。白佛言世尊于诸国中为人王者若无正法
不能治国安养众生及以自身长居胜位。


二举所为。

经。惟愿世尊慈悲哀悯当为我说王法正论治
国之要。

下三陈所请。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314b 页 T39-0314.png

经。令诸人王得闻法已如说修行正化于世能
令胜位永保安宁国内居人咸蒙利益。

下四
明所益。

经。尔时世尊于大众中告坚牢地神曰。汝当谛
听。过去有王名力尊幢。其王有子名曰妙幢。受
灌顶位未久之顷。尔时父王告妙幢言。有王法
正论名天主教法。我于昔时受灌顶位而为国
主。我之父王名智力尊幢。为我说是王法正论。
我依此论于二万岁善治国土。我不曾忆起一
念心行于非法。汝于今日亦应如是。勿以非法
而治于国。云何名为王法正论。汝今善听。当为
汝说。

下次世尊为说有三。初对众敕听。次
过去下述昔缘起。后尔时力尊下陈昔正法。
述昔缘起有八。一能所教人。二尔时下明所
授之法。世主即梵王修四无量方为世主。明
教慈悲起必能拔苦与乐。三我于下明得法
之缘。四我之父下明得闻法处。五我依下明
我能行学。六汝于今下诫子随修。七云何名
为下闻敕请教。八汝今下敕听许说。此意于
父边闻复教其子者。明父子恩深教必实益。
故劝闻者敬重依行。

经。尔时力尊幢王即为其子以妙伽他说正论
曰。

下陈昔正法文分为二。此佛标序。

经。我说王法论利安诸有情为断世间疑灭除
众过失一切诸天王及以人中王当生欢喜心
合掌听我说。

下正陈彼说有七十三行颂分
二。初二颂力尊敕听。后七十一颂为陈正论。
敕听中初一行述论益。次三句教所备。后一
句敕听为说。问前长行中但为其子。云何劝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314c 页 T39-0314.png
听更有天主人王。答长行文略颂中广故。又
解。正为诫子。意谓。此论称理广益天主人王。
皆当欢喜。故汝今应合掌听说。

经。往昔诸天众集在金刚山四王从座起请问
于大梵梵主最胜尊天中大自在愿哀悯我等
为断诸疑惑。

下七十一颂为陈正论。大文
分三。初二颂论起所因。次二颂发问生起。后
六十七颂正陈其论。初中有五。初二句众集
处。次一句能请人。次一句所问者。次二句赞
彼论。次二句请为说。

经。云何处人世而得名为天复以何因缘号名
曰天子云何生人间独得为人主云何在天上
复得作天王。

下发问生起总有四问。如文
可知。意各有三。一问其号依德立。即并问立
号所由。所由则是问王行何正法得名王等。
若不尔者。四天但问其名。云何天主言问我
治国法。故萨遮尼乾子经第二云。王言。大师
彼诸王等何故名王。答言。大王王者民之父
母。以能依法摄护众生令安乐故名之为王。
此即总标。次则释云。大王当知。王之养民当
如赤子移乾去湿不待其言。何以故。大王当
知。王者得立。以民为国。民心不安国将灭矣。
是故王常当虑民如念赤子不离于心。当知。
国内人民苦乐水旱风雨饥饱老少病患狱讼
有罪无罪有功无功。如是知者名不离心。如
是知已以力将护。所应与者及时给与。所应
取者念当筹量。役使知时不夺人利。禁肃贪
暴人得安乐。是名护国。名之为王。今此问答
意亦同彼。第三问意现在当来由何业行生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315a 页 T39-0315.png
处人世得名为天等。由何业行生在天上得
作天王。故下答云。由先善业力生天得作王
等。西方国法是物各有十名。今人王举三。天
王举一。以影于馀。

经。如是护世间问彼梵王已尔时梵天主即便
为彼说护世汝当知为利有情故问我治国法
我说应善听。

下六十七颂正陈其论有三。
初二颂序昔许说。次六十颂半天主正陈。后
是故汝人王下四颂半劝勉依学。初中分二。
初一颂力尊标序。次一颂天主许说诫听。

经。由先善业力生天得作王若在于人中统领
为人主。

下天主正陈有二。初三颂答名及
业二问。即令修善更作来因。后三十三天主
下五十七颂半通答问得号所由。即陈正论。
即令修其现益。初复有二。初一颂答后二问。
后二颂答初二问。此初也。

经。诸天共加护然后入母胎既至母胎中诸天
复守护虽生在人世尊胜故名天由诸天护持
亦得名天子。

下答前有二。初一颂半答第
一问。后一半答第二问。然由先善业力言亦
流至诸天共加护。

经。三十三天主分力助人王及一切诸天亦资
自在力除灭诸非法恶业令不生教有情修善
使得生天上人及苏罗众并健闼婆等罗刹旃
荼罗悉皆资半力父母资半力令舍恶修善诸
天共护持示其诸善报若造诸恶业令于现世
中诸天不护持示其诸恶报。

下通答得号所
由陈其正论。文复分二。初五颂略标。后五十
二颂半广释标。中有三。初二颂标诸天助王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315b 页 T39-0315.png
行正法他益。有三。初一颂天助。次一颂王化。
化中初半灭恶。后半生善。次一颂半标人神
共护自益。或亦是益他。由人神助力令王化
他舍恶修善共护自益。言罗刹旃荼罗者。旃
荼罗此云严帜执守恶者。即罗刹中执恶之
者。此意恶此尚护。况馀善者。后诸天共护下
一颂半标由令行善化人得诸天护。初半标
示。后一颂别示善恶所得因果。问造善可护。
造恶如何护。答由昔修善今得为王。故造恶
时天示恶相护令改修。

经。国人造恶业。王舍不禁制。斯非顺正理。治摈
当如法。若见恶不遮。非法便滋长。遂令王国内。
奸诈日增多。王见国中人。造恶不遮止。三十三
天众。咸生忿怒心。因此损国政。谄伪行世间。被
他怨敌侵。破坏其国土。居家及资具。积财皆散
失。种种谄诳生。更互相侵夺。由正法得王。而不
行其法。国人皆破散。如象踏莲池。恶风起无恒。
暴雨非时下。妖星多变怪。日月蚀无光。五谷众
华果。苗实皆不成。国土遭饥馑。由王舍正法。

下五十二颂半广释分二。初三十五颂明王
违正法故祸臻。后十七行半明王依正法故
福臻。准瑜伽六十一及王法正理论明。王之
过失王之功德王衰损门王方便门王可爱法
及能引发王可爱法各有多门。广如彼辨。若
别配此行相稍难。问此名王法正论。彼瑜伽
同王法正理论名目相顺。何不依彼以释。答
理不一途。仁王般若萨遮尼乾子等皆明王
行治国之法非彼皆同。然配无违。且依此经
分之为二。初三十行广明违正论。后如是无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315c 页 T39-0315.png
边过下五颂结成违正法。广明分三。初八颂
明见人造恶不遮失。次若王舍正法下九颂
明王自行非法失。后国中最大臣下十三颂
明见臣造过不除失。初中复四。初一颂明见
恶应遮。二若见恶下一颂不遮恶广。三王见
国中下因兹天忿。四因此损国政下五颂遂
有祸生。祸生有五。一颂怨敌坏国。二财散相
侵。三祸起所因。四灾变并现。五国土饥馑。
五行如次配准可知。第三祸因中初半因后
半喻。

经。若王舍正法。以恶法化人。诸天处本宫。见已
生忧恼。彼诸天王众。共作如是言。此王作非法。
恶党相亲附。王位不久安。诸天皆忿恨。由彼怀
忿故。其国当败亡。以非法教人。流行于国内。斗
诤多奸伪。疾疫生众苦。天主不护念。馀天咸舍
弃。国土当灭亡。王身受苦厄。父母及妻子。兄弟
并姊妹。俱遭爱别离。乃至身亡殁。变怪流星堕。
二日俱时出。他方怨贼来。国人遭丧乱。国所重
大臣。枉横而身死。所爱象马等。亦复皆散失。处
处有兵戈。人多非法死。恶鬼来入国。疾疫遍流
行。

下王自行非失分四。初二句明王舍正
法。二次两句天见心忧。三次两颂诸天共议。
四次六颂灾祸遂起。于中复九。初一颂斗诤
等多。次半颂诸天弃舍。次一颂半违迫事生
国土灭求不得苦。王身受苦者即怨憎会苦。
父母等别离爱别离苦。乃至身亡即是死苦。
次半颂灾怪并生。次半颂怨贼来侵。次半颂
大臣横死。次半颂畜产散失。次半颂人非法
亡。次半颂疾疫遍国。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316a 页 T39-0316.png

经。国中最大臣及以诸辅相其心怀谄佞并悉
行非法见行非法者而生于爱敬于行善法人
苦楚而治罚。

下十三颂见臣造过不除失分
四。一颂大臣造过。次一颂倒赏罚。次十颂有
恶果生。后若王作非法下一颂结其过失。此
初二也。

经。由爱敬恶人。治罚善人故。星宿及风雨。皆不
以时行。有三种过生。正法当隐没。众生无光色。
地肥皆下沈。由敬恶轻善。复有三种过。非时降
霜雹。饥疫苦流行。谷稼诸果实。滋味皆损减。于
其国土中。众生多疾病。国中诸树林。先生甘美
果。由斯皆损减。苦涩无滋味。先有妙园林。可爱
游戏处。忽然皆枯悴。见者生忧恼。稻麦诸果实。
美味渐消亡。食时心不喜。何能长诸大。众生光
色减。势力尽衰微。食啖虽复多。不能令饱足。于
其国界中。所有众生类。少力无勇势。所作不堪
能。国人多疾患。众苦逼其身。鬼魅遍流行。随处
生罗刹。

下有恶果生。于中分五。初一颂三
事乖时。一星二风三雨。二次一颂三种过起。
一正法隐殁。二有情无光。三地肥沈减。三次
二颂复三恶生。一非时霜雹。二谷稼损减。三
众生疾病。四次三颂外果衰微有三。一颂诸
果无味。一颂林树皆枯。一颂食不资大。五
次三颂内报亦退有四。一颂形色饥羸尪微。
一颂身无勇势。半颂疾患苦迫。半颂鬼魅流
行。

经。若王作非法亲近于恶人令三种世间因斯
受衰损。

下第四结其过失。三种世间者即
三界。由王依法增益人天。行非法故三界衰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316b 页 T39-0316.png
损。或人畜百谷为三世间。人疫畜损百谷不
熟。广如上辨。

经。如是无边过出在于国中皆由见恶人弃舍
不治摈由诸天加护得作于国王而不以正法
守护于国界若人修善行当得生天上若造恶
业者死必堕三涂若王见国人纵其造过失三
十三天众皆生热恼心不顺诸天教及以父母
言此是非法人非王非孝子。

下五颂大段第
二结成违正法有四。一颂结不罚恶。一颂结
不修善。一颂结善恶报。二颂结违教非人。

经。若于自国中见行非法者如法当治罚不应
生舍弃是故诸天众皆护持此王以灭诸恶法
能修善根故王于此世中必招于现报由于善
恶业行舍劝众生为示善恶报故得作人王诸
天共护持一切咸随喜。

下十七颂半明依正
法故福臻。分之为二。初四颂标行正法。后十
三颂半依标广释。标中有二。此二颂标罚恶。
罚恶有二。初颂罚恶人。后颂得天护。次二颂
标劝善。劝善有二。初一颂劝修善。后一颂得
菩提。

经。由自利利他。治国以正法。见有谄佞者。应当
如法治。假使失王位。及以害命缘。终不行恶法。
见恶而舍弃。害中极重者。无过失国位。皆因谄
佞人。为此当治罚。若友谄诳人。当失于国位。由
斯损王政。如象入华园。天主皆瞋恨。阿苏罗亦
然。以彼为人王。不以法治国。是故应如法。治罚
于恶人。

下广释有二。初五颂半释罚恶。后
八颂半释行善。释初有五。一颂见恶必治。次
一颂是不典舍。次一颂明罚所以。次一颂重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316c 页 T39-0316.png
更成前。三句法一句喻。次一颂半结应治罚。
问行恶有几。几种治罚。答准萨遮尼乾子经
第四云。行恶众生有五。一于王无益。二者造
作无利。三者起逆。四者邪行。五者邪命。于王
无益有十一种。一者返逆。二者教他返逆。三
与王毒药。四夺王资生。五破所应作。六侵夺
王妻。七违王命。八出王密语。九觇伺国土。十
者骂王。十一毁訾。造作无利复有十种。一迭共
相杀。二迭相劫夺。三迭相侵妻。四虚诳證他。
五虚妄诳他。六坏他亲友。七恶口骂他。八斗
称欺诳。九迭相毁訾。十迭相焚烧。返逆众生
者。谓诸边地城邑小王聚落主等不顺根本
大王教命。邪行者。谓诸无戒即诸恶律仪屠
儿猎师畜养猪羊鸡犬鹅鸭。诸损害他自恣
作恶。邪命者。种种非法求诸利养非法活命。
各各不能自活中住。治罚有三。一者呵责。二
者夺资生。三牢狱打缚呵骂驱摈。五种众生
随上中下三种治罚。返逆之者行法行王先
以善言如法开示。若闻王命即舍逆心请诸
罪王前者。王放大恩恕其重罪。依其国土王
领之处不减不夺不驱出。何以故。为令知王
有三种事故。一者有信。二者有恩。三者大力。
未降伏者为令降伏。已降伏者令不更作。欲
反逆者令不敢起。彼有罪人得免其罪。还复
王位人民安稳。彼如法王得福无量善名流
布。若闻命不伏罪。当重治。除不断命不坏诸
根。尽夺资生国土人民。驱摈他处。何以故。为
馀众生不起逆故。是名行法行王治彼起逆
众生之罪。邪行众生唯呵责治罚。汝若更作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317a 页 T39-0317.png
与汝重罪。邪命众生应当随顺。如法僧众僧
当和合唤令现前取其自言。随犯轻重当如
法治拒。违僧命不从师友善知识语恼乱众
僧不得修道者。若彼国王是法王者。僧当往
语令王教敕。王应唤彼破戒比丘善言劝喻
令顺僧命。若其不从。当集二众现前对实。若
得其罪。助如法众治彼比丘。不得断命。乃至
不得夺其资生。得呵责得驱摈。大王若二朋
党诤讼。应当如法断诤事。若王不知。当问国
内大德沙门知法知义有大智悲当行正法利
益众生善名断诤能如法语者。问其正法知
犯非犯。如是知已如法为灭。问准萨遮经第
五云。行法行王行八种心能护众生。一者念
诸众生如念子想。二者念于恶行众生如病
子想。三者念受苦众生生大慈心。四者念受
胜乐众生生欢喜心。五者念于怨家众生生
护过想。六者能于亲友众生生覆护想。七者
能于资生之中生如药想。八者能于自身生
无我想。既具此八名法行王。云何得行禁闭
打缚驱摈等耶。答于诸非法恶行有情悯念
令悔方便治罚故不相违。故彼经第三云。譬
如父母于恶行子。为念子故欲令改悔方便
苦治。除不断命不坏诸根。馀打骂等从心苦
治。不名舍心不名恶心。以念子重为令改悔
更不复作。而彼父母不名非法不失慈心。行
法行王亦复如是。为令舍恶从善。令其馀恶
众生不作非法。非常恶心舍此众生。亦不故
心为恼众生而行恼切。以慈悲心行恶口等
治罚众生。不名非法不失慈心。其经亦云。知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317b 页 T39-0317.png
为政者弃一恶人以成一家。弃一恶家以成
一乡。不知政者人物失所使天下怨讼。问行
法行王既有慈悲。以何等心治行恶人。答准
萨遮尼第三云。先起慈心智慧观察思惟五
法。然后当治。一依实非不实。二依时非不时。
三依义非无义。四依濡语非粗穬。五依慈心
悲嗔心。谓依法诘问取自言依实过治。王有
力时应治其罪。无力不治从恶心作。当如法
治。非此不治。应知其过正说不稳善说苦言。
如是呵责。非不呵责。是名濡语。非但呵责断
其罪过。除却断命割截支体。依慈悲心系闭
打缚呵啧。夺财驱摈他方为令改悔。非恶心
舍。问行法行王既无染慈心治罚恶人。何不
断命割截诸根。答彼经云。以无染心无恶心
故。不能得起如是心念断命截根。应观众生
至于死时自业过生嗔恨心死。已命断生恶
道中。恶心随逐长夜不断。是故不应断命截
根。断命截根一作已后不可救故。系闭骂等
非永弃故。是故佛听。又彼经问云。所有臣佐
宰官禁司不虑国计。但求利己。或复私忿以
害公政。或云受货赇以抂治之。增长百姓迭
相欺乱。以强凌弱。以贵凌贱。以富欺贫。以
曲抂直。富者获甲。贫者受屈。谄佞掌政。忠
贤隐退。或时在朝惧罪自默。或行财货以用
安己百姓贫苦不堪充济。厌苦思乱不闻王
命。斯由臣吏不行忠节欺上乱下冒受王禄。
如是之人摄在何等众生数中。答言。大王摄
在劫夺众生数中。上品治罚。何以故。以其受
王名官重禄舍公念私不存公政。祸乱之生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317c 页 T39-0317.png
莫不由之。此是国之最大恶贼。王是法王不
得断命。是故摄在劫夺数中。上品治罚。广有
多门。具如萨遮尼乾子经说。

经。以善化众生不顺于非法宁舍于身命不随
非法友于亲及非亲平等观一切。

下八颂释
行善有二。初一颂半释行善。后六颂半释得益。
初中复三。初半颂化人不顺非法行。次半颂
修政不随非法友。后半颂赏罚不简亲非亲。

经。若为正法王。国内无偏党。法王有名称。普闻
三界中。三十三天众。欢喜作是言。赡部洲法王。
彼即是我子。以善化众生。正法治于国。劝行于
正法。当令生我宫。天及诸天子。及以苏罗众。因
王正法化。常得心欢喜。天众皆欢喜。共护于人
王。众星依位行。日月无乖度。和风常应节。甘雨
顺时行。苗实皆成善。人无饥馑者。一切诸天众。
充满于自宫。

下释得益有六。初一颂得名
称普闻益。次一颂得为天子益。次一颂当得
生天益。次一颂半诸天喜护益。次二颂护国
益。于中复四。半颂星辰依度益。半颂风调雨
顺益。半颂人民丰乐益。半颂能护诸天益。能
令天众常充满故。问王能行善得诸天护。云
何能护诸天益。答王行正法即广流佛教。国
泰人安常令修善。故多生天。又弘佛法天闻
得益。故萨遮经云。行法行王无量天护。云何
护天。由法行王能与诸天正法净食。所谓为
说如来正教甘露法门禅定解脱十善道等。
令其得离诸恶道苦。以是为护。故法行王即
身能集无量功德资益现在。未来复能集诸
善果。此下亦云。是故汝人王忘身弘正法。
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 第 318a 页 T39-0318.png
应尊重法宝。由斯众安乐。四王护国品亦广
明之。

经。是故汝人王忘身弘正法应尊重法宝由斯
众安乐常当亲正法功德自庄严眷属常欢喜
能远离诸恶以法化众生恒令得安隐令彼一
切人修行于十善率土常丰乐国土得安宁王
以法化人善调于恶行当得好名称安乐诸众
生。

赞曰。明正法中有三。已上第二广陈正
论。下第三劝勉依学分三。初一颂劝弘法利
他。次半颂劝亲法自利。后三颂明其利益有
四。初半颂眷属离非。次半颂众生身乐。次一
颂国丰人泰。次一颂得好名闻。

经。尔时大地一切人王及诸大众闻佛说此古
昔人王治国要法得未曾有皆大欢喜信受奉
行。

下品第三大段大众喜行。
金光明最胜王经疏卷第五末(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