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83b 页
卷一 第 83b 页


No. 1786 [cf. Nos. 663, 1785]
金光明经文句记卷第一上(上)

宋四明沙门释知礼述

吾先师昔居宝云尝讲斯典。其徒繁会竞录
所闻。而窃形卷轴。况笔寄他手反羁乎旷远
之旨。至于援證经论辞多舛谬。予每一临文
不能无慨。近因讲次忆其所领大义撰成记
文。仍采孤山索隐中俗书故实。用为裨助。庶
览者不以事相之关情。但思理观之为益。时
天圣五祀腊月三日记。

释题二。初正标题目。金等四字即所释也。
文句二字是能释也。所释经题委在玄义。能
释文句者文即经文。句谓章句亦句逗也。即
以章句节其经文。令其诠旨各有分齐。故荆
溪云。以由释题大义委悉。故至经文但粗分
章段。题云文句良由于此。然立此二字盖谦
辞耳。若观释经大义非少。又解诸经皆称文
句。乃是通称。故以经题简之令别。二能说师
号。住处得名如常所辨。二入文二。初定三分
二。初的指所传。异于真谛所译七轴二十二
品。故指四卷十八品也。世有足嘱累为十九
品者谬也。以诸译本皆无此品故。二正判三
分二。初引诸师判二。初总举不同。盈者进也。
缩者退也。盖言诸师分割三分进退不同也。
二江北下正明。初判三。初江北师。以四王等
卷一 第 83c 页 T39-0083.png
各于佛前发愿拥护说听之者。故云大誓护
经。流水长者除病救鱼。萨埵太子舍身饲虎
等。为大悲接物。此师之意与下真谛新旧虽
异大意是同。二江南师。与今分节三分似同。
但昧寿量半品属序耳。三真谛师二初判文。
真谛三藏于梁世重译此经。名金光明帝王
经。更加四品。谓三身分别品。灭业障品。
陀罗尼净地品。依空满愿品。足谶本十八凡
二十二品而出疏解释。故云新文等也。二真
谛下明义。仍斥江南以授记除病悉在流通。
故云后师弟因果等也。合云师因弟果现文
似倒。二今师下示今师意二。初约理破诸师
二。初总斥人情。正斥真谛义兼江北。以此
二师判师弟因果。并在正宗。意谓序分全未
辨说修證之道。至流通分道味已歇微末而
已。故总斥云是义不然。二夫三下别示经意
二。初立意二。初明三分互通。杜塞也。三分共
成一经感应岂得义理互不相兼。如初序分
叙述发起。若不阙于下之二分。何名正通之
序。正是序中所发所述。复是流通所宣流布。
不尔何名一经正说。流通一段。若舍序正为
通何法。是故三分各具三义。上中下语即七
善中时节善也。妙经云。初中后善。若其杜绝
何名善耶。二又众下众机遍益经所被机益
有迟速。不必皆在正宗悟入。故云根性不定。
何容序分全无法味。通中法味歇灭微末耶。
既其不然。于流通中说流水因及信相果。复
何所妨。弥益也。督率也。励劝也。二又法下引
经。师即释迦也。达多品中明佛往劫以国
卷一 第 84a 页 T39-0084.png
王身事阿私仙求大乘法。故曰师因。持品授
记波阇耶输等成佛劫国即弟子果。古诸法
师判法华经。自法师品后皆属流通。而人共
许。此与江南判今流通有师弟因果。其意齐
也。故云与义无妨。然不可定执故云与夺
由人。二今下据义分今部二。初分经二。初
定三分文。今分三分大同江南。但序盈半品。
故引三师但破真谛。二序者下示三分义二。
初正示。将者当也。正宗流通在序分后。今序
当有二分之益。故云将有利益。正当机者当
是对义。即正对机缘辨说常果忏赞之道也。
筌鱼笱也。罤兔罝也。筌罤喻言教。鱼兔喻义
理。欲使言教流至将来。正像末时常令群生
取于义理。故云不壅于来世也。二经曰下引
经。二疑者下释难二。初立难。既称序分。合
齐序品。安得复入正宗寿量半品馀耶。二众
经下释通三。初引他部例。净名经以佛国因
果以为正宗。既无序品。诸师乃将佛国半品
而为序分。若大品般若序品中云。佛知众会
已集告舍利弗。菩萨欲以一切种智知一切
法。当习行般若波罗蜜等。如此说者已是正
宗。而文在序分。若涅槃经常寿为正。既无
序品乃以寿命品中集众为序。此约北本也。
若南本者谢公治定。乃取寿命集众之文。题
为序品。此等三经或序入正。或正入序。诸师
分解不以为疑。安得独疑今判序分入寿量
中耶。二斯乃下明此经意。斯乃出自集经者
节品之意。盖以若将寿量品题。于天龙集信
相室后安者。则令四佛断疑之文孤然而起。
卷一 第 84b 页 T39-0084.png
故云崭绝。崭锄衔切。崭岩山貌。若文孤起则
如山岩之险绝。不相连属也。为此之故安寿
量题于序段中也。三今从下约今意结。品虽
属正义当序分。岂顺标题令义失耶。二序有
下至释经三分也。初释序分二。初释品
题二。初释序二。初标三义。经之序分义合
有三。诸部之中或秖一二盖阙略也。今经与
法华等诸大部中皆具此三。二次绪下释三
义。绪谓茧之绪也。凡茧之抽丝先抽其绪。
绪尽方见其丝。今以五事在初如丝之绪也。
冠去声呼。叙方将述当益。盖言叙述当时
有正宗流通之益。故此序述下一十七品也。
发谓开发物机之信也。起谓兴起圣应之教
也。此序即以现瑞骇动物情。令信心颙颙教
必深益。三品者下释品二。初举梵翻名。二
品是下就名释义二。初正释。此中文句俱在
经也。以能诠教皆用四法。谓声名句文。此
有二种。佛世灭后。若约佛世八音四辩梵音
声相。此一是实。名句文身但是声上屈曲建
立。此三是假声属色法。名句文身属第三聚
不相应行。毗昙十四成论十七瑜伽二十四
种。此则大小二宗所立有异。名句文者。唯识
云。名诠自性句诠差别。文即是字为二所
依。若约灭后诸圣结集。彼土贝叶此方黄卷。
其中所载名句文者。皆依形显色法建立也。
今略举此二具足应四。气类相从者。如以四
法同明发起等义。故节为序品。乃至同明赞
佛之义。故节为赞品。今虽释序而品义贯下。
二引例。律论二藏文句气类。咸有篇聚犍度
卷一 第 84c 页 T39-0084.png
之节段。犹经之品类。篇聚者。谓五篇六聚。
一波罗夷。二僧残。三波逸提。四提舍尼。五突
吉罗。此谓五篇也。于僧残之下加偷兰遮。即
名六聚。若于吉罗更开恶说。复为七聚。毗昙
者。具云。阿毗昙。此云无比法。即论藏也犍
度。此云法聚。亦以气类相从之法。聚为一段
也。如八犍度论。谓一业犍度明三业。二使犍
度明百八烦恼。三智四定五根六大七见八
杂。思之可见。二从如下释经文二。初分三序。
此虽分三。至下消文。但束为通别二序。二释
三序三。初释次序二。初泛论名数二。初明
数不同二。初正明数开合。地人者弘地论师
也。六事者。一所闻法体。二能持人。三闻持和
合。四说教主。五依止处。六闻持伴。或七则离
于我闻。或五则合于佛处。二兼示众是非。此
经正谈常寿之宗在信相室。故诸天龙及诸
菩萨于此集听。说竟四佛不现。理合其众退
散。灵山说序梦中金鼓。时处既异故皆不闻。
约听常寿得是同闻。不预梦等故非同闻。以
说此经时处不定。故同闻众不如诸经安布
次比也。若义净新译最胜王经。列同闻众
不异诸经。大师悬知梵本将至故注云云。二
此之下立名多种二。初列释异名。凡有六名。
皆上句标名。下句释义。印定义者。以如是等
文如世符印。见此冠首知是佛经。故大论云。
非但我法如是。三世佛经初亦然。为通名作
本者。金口所谈皆安如是故通名经。经后
序者。结集时在说经后故。经前序者。以佛遗
嘱令安经首故。大论云。佛将涅槃。阿难问
卷一 第 85a 页 T39-0085.png
佛。一切经首当作何语。佛答阿难。应云如是
我闻一时佛在某方某国与某大众。破邪序
者。以一切外经皆以阿沤二字冠首。阿之
言无。沤之言有。以其所计此二为本。显于
部内不出有无。故立如是对破邪执不如不
是。證信序者。大论云。何以不直说般若而说
住王舍城。答说时方人令人信故。二天台下
结归四悉。天台师者。章安对彼旧解故称智
者为天台师。四悉檀者悉是华音以遍为义。
檀是梵语此翻为施。诸佛圣人常以欢喜生
善破恶入理四种之益。遍施众生。斯是感
应之通相也。此之次序金口令安即是应也。
即被灭后一切机缘即是感也。而其一序有
六名义其意如何。今以四种悉檀收之。则一
一名义皆有所归也。故初二二名是世界益
施众生也。三四二名属于为人。第五破邪是
对治法。第六信理属第一义。此四既未判于
深浅。即当四教各具四也。二旧解下正释经
文二。初依经释五义。二明阙同闻意。此依
地论师六事分文故。若依五事现文唯四。就
初为五。初释法体二。初旧解二。初引诸
师释四。初旧解。二肇师。三真谛。四龙树。其
四文义皆悉可见。至判四悉方定深浅。二此
之下以四悉判。今明圣法若多若少若总若
别。无非感应。感应不出四种悉檀。前判次序
六种名义。是总是多。今判六事一一感应。是
别是少。故如是二字诸师异释。今天台师用
四悉檀而会释之。各得如来感应一意。岂同
世诤是一非诸。旧解二字虽对文理。不分大
卷一 第 85b 页 T39-0085.png
小其语通总。又无生善三益之相。但得授受
不谬之益。故属世界也。肇师虽有会理之言
亦不简真俗。但生信顺资禀之善故属为人。
真谛文理亦未分别。而论决定离增减恶故
成对治。龙树信顺虽同肇师。而言信者言是
事如是。此则能彰三谛之义。是事即俗谛。
如即真谛。是即中谛。此于一句巧示三谛当
第一义也。注云云者令如向辩。二今作下
今释二。初约教。二观心。此之二释即教观二
意双美而谈。迥出诸宗功由此也。初文分二。
初通。约说约传明如。约解约受明是。此既通
释。贯下别释必该四教。故知法相是四所诠。
佛是宣说四教之主。阿难是四闻持之人。当
分而言四皆海量。二别释三。初迭明破立四。
即是四教一一破前不如不是。方立本教如
是之义。初破邪立正。破外道邪显三藏正二。
初破邪。阿沤称吉者。百论明外道问内弟
子云。佛说何法。答云。略说二种恶止善行。
外曰。汝经有过初说恶故是不吉。我师经法
初说吉故。如广主经等初皆言吉。以初吉
故中后亦吉。故曰阿沤称吉也。文乖等者。
以正破邪不如不是。经初标吉而部内所诠
唯是邪见。此文乖理非如也。邪见则不吉
岂称阿沤。此理异文非是也。故百论破云。
是吉是不吉此是邪见气也。二文如下立正。
三藏教中文理相称。以无常生灭之谈称无
常生灭之理曰如。此理称文曰是。二今谓下
破异立同二。初破异。欲彰衍理先斥藏非。实
有之俗而为能诠。不即真谛故非如也。所诠
卷一 第 85c 页 T39-0085.png
之真不含中理浅故非是。二摩下明同。通谈
幻有当体即空不异名如。即空之真能含中
道。不同三藏析空定浅故理名是。通教必通
别圆二教。故文标云摩诃衍也。三今谓三下
破浅明深二初破浅。欲明别理先斥通非。通
教三乘同闻即空。而钝菩萨同二乘解。利根
闻空不但空有兼能空空。既此各解望别非
如。空中两證證空尤劣比中非是。二明深。别
教不通二乘修学。虽复广摄微尘之众。唯菩
萨根皆闻佛性次第修入。既无异解故得称
如。无不證中故称为是。四今谓离下破离立
中二。初破离。欲明圆理先斥别非。别虽谈中
中唯佛界。虽复变造九界因果九非性具。须
缘中道次第断尽方成佛界。佛与九异故不
名如。初观出俗次观出真。至第三观双出二
谛方證中道。中不即边故非是义。二文字下
明中。能诠文字性本忘离。与理不异故称为
如。唯空唯有唯色唯心。一一皆中无非佛法故
名为是。文如理是义究竟成。二初破下结成
四教。问前释四教通真含中得名理深。今结
四教别教乃云破浅明深。岂可通教真中俱
浅。答通理虽深。为摄二乘及钝菩萨故兼浅
理。今结别教独菩萨法唯谈深理。故以唯深
破于兼浅。与前列释义不相违。三此经下示
部具四。二观心。以圆三观观于阴等。修恶之
心即是性恶。名恶法界无法不收。体是三德
复名三谛。称谛而照观境不异故名为如。境
即正观者。境是本觉起为始觉。虽分新旧
觉体不殊。故得名为境即正观是义方成。若
卷一 第 86a 页 T39-0086.png
不尔者境照境等四句岂立。经言等者。若观
顽境偏小忘心假立真如等皆名邪观。今兹
正观虽非约行。行人若欲摄事成理即闻而
修。必须于所观心简于十境。阴境常有馀九
待发。于能观观须识十乘。上根修一。中根
至七。下根具七。若自未解摩诃止观。当依
师友一一咨询。明识药病方可修之。勿谓一
句修行即足。下去观解准此应知。二我闻下
释闻持二。初旧解三。初旧师。外人我见故
多师心。阿难师佛故唱我闻。二真谛。我能
受持佛所说法故是器义。简三非器显成三
慧。虽未分于四教慧别。然释我闻尤过旧解。
三释谓。彼明耳识从四缘生。一空二根三境
四作意。今云不坏是根。可闻处是境。谛听是
作意。唯阙空缘。下云因缘和合义可兼之。即
四缘和合方发耳识。不言耳闻称我闻者。我
是耳主故。新云耳识九缘生。备于唯识也。
二师释下今释二。初约教释二。初我闻各释
二。初明四我。此我我等例于大经生生等四
句而立。然我是假名揽阴而有。阴法既有生
生等四。我随实法岂不然乎。如释生生云大
生生小生。此乃生灭生于生灭。揽生灭法成
生灭我。故例生生成于我我。虽是空观而非
体空。是故三藏当于初句。又复应知假实生
灭众生本尔而不觉知。今禀此教称本而观。
岂唯此教。下三皆尔。通教实法生即不生。
故阴中我即无我也。故属次句。别人知阴不
生而生。是故观于无我而我。盖由此教元知
真我。见慢盛故。初观无我次破无我。建立于
卷一 第 86b 页 T39-0086.png
我后入真我。是故此教当第三句。圆人即达
现前假实不生不生。揽常住阴而成真我。我
既即中二谛皆趣。故云我无我而不二真我
义。是故此教当第四句。教本被机故四我义
配四根性。令后说者如上分别故注云云。二
明四闻。我是闻主闻是我用。主是假人用是
实法。然若解生义则闻义自显。但生是总
论缘起。闻乃别从说听不无少异。从闻因
缘而有馀闻故曰闻闻。既从缘生终归坏灭。
此闻生灭也。闻无四性当处无闻故曰闻不
闻。此闻无生也。真虽不闻俗中有闻故曰不
闻闻。此闻无量也。二谛即中故云不闻。中
亦叵得复云不闻。四十九年不说一字。何有
中边而可闻耶。此闻无作也。注意同前。二
有四下我闻共释三。初闻者四能。三藏教中
阿难一身而有四德故受四名。典藏出阿含。
馀三出正法念。今演小名对于四教义与名
合。阿难梵语欢喜华言。佛成道夜生举国欢
喜。因以为名。从缘立名符生灭法。传持三
藏宜用此名。通教所说体事即理。异凡俗见
宜用贤名。别教五谈尘沙佛法。多所主领宜
典藏名。圆教始终诠法界理。既深且广宜用
海名。二欢喜下能承四佛四。初三藏。此教
析法空不含中。故见佛身唯是丈六。二贤阿
下通教。观既体法显二种空谓但不但。钝根
菩萨同二乘人唯见但空。无中实故非色心
本。故佛元由誓无残习。幻出身智终归灰
灭。色有分齐故云丈六。若利菩萨受别圆接
解不但空。空是本觉中实之体。是妙色心佛
卷一 第 86c 页 T39-0086.png
位證得。所有身智称体无边。故名尊特尊崇
奇特。亦名报身。秖一佛身由利钝机见二种
状。故云合身。通教佛身须作此辩。应了钝
根见佛纵高十里乃至百亿。以依但空亦非
尊特。有分齐故。若利人见丈六八尺。既依中
道亦无分齐。是故下文金龙尊王偈赞三十
二相。文句解云正叹尊特。三典下别教。
此教初心便闻但中。中虽不具九界依正。非
无佛界妙色妙心。是故见佛唯无分齐尊特
身也。此教始终不共二乘及住空菩萨修證
故也。四海下圆教。此教所说世间相常。故一
切法无非中道。虽与别人同见尊特。彼兼别
修此皆性具。故龙女云。微妙净法身具相三
十二。欲彰全性是故从胜特名法身。故此教
人观性德苦乐而兴与拔。以即理毒害为所
消伏。修德三因名性德行。报应二身即名法
身。盖欲以性而泯于修。苦则即拔无拔。毒
则即消无消。行乃即修无修。佛乃即證无證。
阿难传此无作四谛即说无说。是故亲承法
身佛也。三此下部有四机。问上明四教今那
但云三乘说听。答以三乘中声闻缘觉须论
藏通。若明菩萨须该四教。三乘总论四教别
辨。听既三乘说必四佛。既一音各解亦一身
异见。前明合身其意在此。二观下约观心解。
以上我闻各四句义。就于行者心观辨之。攀
上等者。是有漏禅六行观也。攀上净妙离厌
下苦粗障。约于九地迭论上下。我我闻闻是
三藏中生灭俗境。前约三乘知解生灭观之
入理。今就凡夫不知而修但成世禅。既是
卷一 第 87a 页 T39-0087.png
俗境知与不知法本生灭。故当生生句。今宗
解之或从所化机。或约能观观。析体二观俗
异真同。前约俗异故将析法别对初句。今就
真同故以析体共对次句。后之二观不殊前
对。又前约教我闻四句可对四人。今论修观
须就一人一念而照。故释签一心三观于一
念心见四四谛。尚具四趣岂阙世禅。故说必
次第约人辨相故。修无前后唯成圆观故。三
一时下明和合二。初旧解二。初肇师。启
开也。运谓时运嘉善也。会合也。即是机应善
合之时也。二三藏下真谛二。初叙彼立义。此
解同肇以合释一。而但就机论不高下合应
之心也。若谓众生心不高下中平之时。即
是与佛合一时也。故云平时即是一时。二私
下章安释成。言私谓者。大师灭后顶师记录。
此文句时自加此释。事非公灼故言私也。盖
虑后人不解真谛高下之义。故为释出。高
谓慢心自恃陵他不能奉行佛之道法。故云
慢心不行。下谓耽恋五欲荒迷不舍何能受
道。此之二心最为道障。欲令今人不耽不慢
修于平时即感圣也。二师下今释二。初约教
二。初约因缘总释。感应因缘合一之时也。
不明感应与谁论一。未分三谛浅深之别。故
当总释。二亦下约谛智别释二。初释时。问谛
智但在机感应该生佛。双只既不同如何论
总别。答智即是机谛即是应。智谛合时名感
应一。何者。佛以三谛而为其体。不以此体应
于众生。众生无由智合于谛。如须菩提石室
观空。释迦叹言得见我身。岂唯谛理诸善亦
卷一 第 87b 页 T39-0087.png
然。如云若持五戒释迦如来在汝家中。故知
佛以三谛诸善而为体相。众生修善见谛理
时。即是感应合一时也。今明三谛即摄四教。
如常所辨。二而言下释一。即前谛智合一之
相也。先简不合。谓前思后知此乃觉观虚妄
之心。若智发者思觉俱寂豁尔开悟。方与谛
一故言一时。四教谛智一相皆然。二观解。前
约教解是佛会开悟。今约观心是灭后造修。
前分四教今在一心。文同意异。四明教主
二。初旧解二。初真谛。未破无明名小菩萨。
若證法身分显三义故不被异。三乘异外故
但一义。菩萨双异外道二乘。故得二义而未
平等。佛尽能异是故三义具足究竟。二释论。
世尊当十故佛第九。此就合说。若调御丈夫
开为二号则佛当第十。十号具足名世间尊。
此是能觉。其所觉者。即世间等三双法也。
初双约凡圣。世则六凡法。出世则四圣法。
次双约小大。无常则凡小法。常则大乘法。
后双约思议不思议。六凡三教是数皆可思
议法。唯圆非数是不可思议法。此等法门于
一心中朗然顿觉。故名为佛。二今释二。初约
教。佛既翻觉。而有三身即是三种觉智所成。
若一切智成于三藏丈六佛。依道种智有二
佛者。此智论于界内外故。界内道种成于通
教但空丈六。以钝菩萨为空出假故。界外道
种成于通别但中尊特。以二菩萨为中出假
故。一切种智成于圆教及通别教诸法趣中
法身佛也。虽被四机秖是三佛。此之三佛
不可定一无差即差故。不可定异差即无差
卷一 第 87c 页 T39-0087.png
故。须忘一异是秘密藏故。而论一异跨节当
分故。二约观。三观所觉皆云诸法者。一一觉
于三谛也。故空觉三谛差别情忘名第一义
空。故曰一相。假觉三谛皆能立法名如来藏。
故曰种种相。中觉三谛遮照同时名第一义
理。故曰无一异相亦一异相。前约教释故以
三智别示三身摄于四教。今既约观须唯在
圆。圆观若成四教三身。不求自获。尘去鉴净
像现随形。令此分别故注云云。五住者下住
处二。初双标。佛能住人也。城山所住处也。
人必有法以为能住。如世恶人必以恶法住
于家舍。善人善法住舍亦然。今云佛住王
城耆山。岂得不以首楞严定为能住法耶。故
普贤观云。释迦牟尼名毗卢遮那。此佛住处
名常寂光。牟尼是人寂光是法。此之人法自
可分于能住所住。若望山城俱为能住。山望
寂光为所住处。处随法转。其犹还丹点铁成
金。故摩竭提阿兰若处名寂灭场。今之城山
岂其不尔。故知不辨能住心法。但云色身住
于土石。则大小心境之谈便成无用。是以
双标能住所住其有旨乎。二真谛下双释二。
初明能住法二。初旧解二。初真谛。此师释住
不但色质住于城山。故明八种能住之法。一
住大千显能住化广。二住依止显今能住。三
住五分显于能住无漏五阴。五分者。谓戒定
慧解脱解脱知见。谓无学道共戒灭尽定无
生慧有馀解脱照解脱智眼名为知见。谓自
知是初果乃至四果也。是则前三并在于果
方名法身。言寿命现在者。以入无馀则五
卷一 第 88a 页 T39-0088.png
分灭故。灰身则戒定有馀解脱灭灭智则慧
及知见灭。故寿命现在五分得住。四住威仪
行住坐卧皆有法则故能利物。五天住住禅
定者。禅则四禅。定谓四空。是色无色二界天
法故。六梵住住四等。众生无量我心常等故。
四禅加修慈悲喜舍生梵天王。故云梵住。
文无喜舍略也。七圣住住三三昧谓空无相
无愿。此三圣人所修故云圣住。八大处住即
常寂光言虑已绝。故云第一义也。此之八义
皆是如来能住法也。二释论。大品云。佛住
王舍城。龙树约四义释能住法。谓天梵圣佛
也。真谛八法不出此四。是故大师以四摄
之。论中天梵与真谛师天梵二住名义全同。
而言定者四等定也。此则以二摄于二也。圣
住与真谛圣住名义全同。而更摄得五分寿
命。此则以一摄二也。佛住与真谛大处住名
异义同。以一摄一。此则论四已摄彼五也。
而论复云。于四住法中住圣住佛住法怜悯
众生故。王舍城住今云迹住也。此义复摄真
谛三住。以王城是依止处故。王城在大千界
内故。四威仪不离王城故。问佛能住法是首
楞严。论何须说圣梵天三。答如来自行实在
楞严。为利他故住馀三法。心若不住梵天等
法口岂能说四禅四等。是故妙乐明论四住
云。从广之狭将胜摄劣故。天摄机宽佛摄最
狭中二迭论。故云从广之狭。佛住既胜无善
不摄。故圣等三是凡小善明所摄耳。二今
释二。初教。论明四住其义犹总。是故今家明
四教佛住于三谛。复论兼独住法明矣。三藏
卷一 第 88b 页 T39-0088.png
所诠析法观拙。故成佛唯丈六身。但住真谛。
通教所诠体法观巧能證二空。故所成佛随
利钝机一身两见。丈六住真尊特住中。别
教诠中修次第观。故所成佛唯一尊特。以须
别修缘了庄严。故使此佛双住俗中。圆教
诠中中具诸法。因中万行不修而修。果上万
德成无所成。故即报应名为法身。唯住中道。
前三教佛岂离法身。今就当分明四差别。是
故四佛各以住法住于城山。二观。于一心中
圆修三观住于三谛。以此住法住所居处。若
念念不休即观行佛行住坐卧。经云。此处皆
应起塔。即此意也。二王下明所住处二。初城
二。初因缘释。此文虽略意亦可见。若欲备知
当寻彼论。二观行释。上诸观解皆是附法。
以如是等不借事义表观法故。此之城山是
托事观也。如今王舍借覆盖义表于五阴。托
自在义表善恶王。故妙乐云。以善恶王对无
记舍。应知无记遍该八识。若善恶王唯第六
识。以此第六通三性故。谓善性恶性无记性
也。此无记性同馀四阴为所观境。取善恶性
为能观观。初心修观莫不用此第六心也。以
由此心能起忻厌。分别名义作善恶因故。所
言善者。对恶得名非究竟善。以此王数本由
见爱熏习所成。圆名字人全未能伏。纵起善
念不离见爱。故十境心皆名魔障。不思议观
方曰善净。若直以此心观实相理。如用藕丝
悬须弥也。徒增分别绝念无由。若体此心是
性恶者。性恶融通无法不趣。自然摄得七八
九识同为妙观。故得名为境即是观。能所既
卷一 第 88c 页 T39-0088.png
泯思议乃忘。圆妙之观初心可修。故妙乐云。
忽都未闻性恶之名。安能信有性德之行。须
闻性恶者。以知性恶故则修恶本虚。三观十
乘无惑可破无理可显。修德功寂是无作行。
故以性德召此行也。此意若昧徒说心王为
能观观。终非圆观。岂前三教非善恶王为能
观耶。又须了知非独城山以阴为境。诸事法
观皆须观阴。故妙乐云。又诸观境不出五阴。
今此山等约阴便故。以诸文中直云境智。记
文既云诸观之境不出五阴。则知记事附法
无不观阴。言此山等约阴便者。盖此山城表
阴义便。故明言阴。诸文不便故直云境智。
虽为不便不言五阴。而所观境无不是阴。故
上句云不出五阴。直云境智。即诸文云。观一
念心即空假中也。虽不云阴且一念心非阴
是何。有人据此执诸观境不观阴者。违文背
义过莫大焉。又僻执云。唯止观中从行观法
得简阴境。诸事法观不得简阴。斯是胸情自
立规矩。诸文观法既不出阴。简有何妨。况
妙乐中观阴。须明方便正修简境及心。简境
岂非去尺就寸。简心岂非去其思议取不思
议耶。安得固违执不简阴。此人又执诸文托
事附法观心不可修习。唯止观约行观法方
可修之。乃引义例谕邪师文为据。彼文云。十
二部观寄事立名。虽有三观之名十境十乘
不列。一部名下唯施一句。岂此一句能伸
观门。今人谓事法观心便可修习。不假止
观者。岂不全同往代邪师耶。今评义例验此
人说。全昧荆溪破立意也。何者。义例谕疑
卷一 第 89a 页 T39-0089.png
本为邪师错。谓止观十境十乘是渐圆观。唯
顶法师十二部经观心之文为顿顿观。修之
即得。是故荆溪如上谕之。其意但是破彼邪
师。将顶法师十二部下观心一句。具足伸
于顿顿观门也。邪师既以止观十境十乘。自
是渐圆。终不肯用入十二部事观中修。岂得
同于正解之师。讲至城山等观之时。学者欲
修即叙止观方便正修拣境等文。成其法行。
若然。岂是十境十乘一向不列耶。岂是独将
一句伸观门耶。又何尝云事法观心不假止
观便可修习。又不云城山等观是顿顿法。那
斥全同往代邪师耶。又法华玄义示诸文观
心令即闻即修。释签云。随闻一句摄事成理。
不待观境方名修观。先祖垂范昭然可鉴。如
何固执事法观门不可修习。此人又全不许
得法之师叙于私记教人修观。须自深谙止
观法门方可修于诸文观心。若其然者。修观
行人则全不藉教授知识五缘之中。善知识
缘全无用也。四缘宁阙善知识缘最不可舍。
故大师云。自能决了可得独行。妨难未谙不
宜舍也。经云。随顺善师学得见河沙佛。又备
谙止观十乘等法是大法师。是大禅师。岂诸
文中事法观心皆须此人方得修耶。作此谬
说障传法者宣示观门。障初心人依师进行
所损弥大。学者知之。二耆下山二。初因缘释。
山峰之势似鹫之头。或云灵鹫。此鸟有灵知
人死时故。又多仙灵隐其中故。说文云。鹫黑
色多子。二观行释。若妙经疏先以三字对于
五阴。次观三字而为三德。达阴即理也。今
卷一 第 89b 页 T39-0089.png
此文略直以三字表示三德。虽不云阴义当
体阴而为三德。须知阴是见思报法。此乃
修恶即是性恶而为三德。其善恶王若非性
具。何能常住秘藏之处。心数尘劳若非性恶。
何由能得同入其中。二此经下明阙同闻意
二。初正释。时五处四者。一耆山说序时。二室
内说寿量时。三梦中见金鼓时。四梦觉诣耆
山说时。五列众至金宝盖山王佛国赞释迦
时。故时有五也。以说序说梦俱在耆山故
处但四。二若尔下释疑问意者。四佛说寿在
信相室。阿难在灵鹫何称我闻。然虽下答也。
报恩经中众令阿难为佛侍者。阿难从佛而
求四愿。一不受故衣。二不受别请。三不同
诸比丘须见即见。四所未闻经重为我说。佛
皆许之。又其得佛觉三昧者。佛加觉力如佛
故名佛觉。能自通达者不待重说也。然阿难
佛成道夜生。年二十五方为侍者。已前之经
准向两义尚称我闻。况近在信相室中耶。
金光明经文句记卷第一(上)


金光明经文句记卷第一(下)

宋四明沙门释知礼述

二从是下叙述序。亦名别序二。初列二名。
虽是异名亦有长短。述齐序品别尽初分。以
有别序异于众经。故名别名名金光明。故
知此序是别名本。二别义下释二序二。初泛
示二序文相二。初别相二。初明七别二。初
卷一 第 89c 页 T39-0089.png
示七经文。二生起下明七次第。初入定者。
大觉顿圆照而常寂。今之入定盖示轨仪令
人乐定。次叙述者。既入妙定见法尊贵。即
于此定叙述经王。言出叙者。实未示于出定
之相。盖寂不妨照故云出耳。佛不出定即说
此经。意本彰于寂中有照也。次怀疑者。既叙
述法是佛所證。信相乃疑能證人寿那不称
法。瑞应等次文显可知。二或时下明三别。大
师有时作此分别。章安兼录与前七别开合
异耳。二言叙下述相二。初正示叙述。叙怀疑
者。思惟深义必合疑于所證法常能證寿短。
叙断疑者。佛护本令断疑生信也。叙忏悔品
者。正为破恶旁为生善故。叙赞叹品者。正
为生善旁为破恶故。叙空品者。此品导成生
善灭恶。今文偏叙灭三障故。大梵释天是散
脂主。紧那罗等乃是散脂所领部从。经举主
叙其品也。叙正论善集者。正论治园善集
听经。此俱是秘藏流出。故以秘密叙二品也。
叙授记者。彼由闻经心净若空故得记莂。今
云身意无垢秽故。叙舍身品者。飧太子身既
得解脱。显非邪食以活其命故。今正命一句
叙之。叙赞佛品者。虽三番菩萨以偈赞佛。
而此菩萨多是古佛。纵是实行亦是当佛。故
今佛赞行人亦是当佛。故叙其品也。彷佛者。
不分明貌也。薳音伟。远也。如云不得过自
明分也。二问下兼示叙人二。初问起。二答示
二。初叙旧斥非。旧有二师。一云阿难。斥云。
是论非经者。以佛说名经。灭后三乘弟子所
作悉名论也。经云。我今当说忏悔等法。岂
卷一 第 90a 页 T39-0090.png
忏悔法阿难说耶。岂非乖文。梦中金鼓是佛
法身。以智扣之故乃随机说忏悔法。须知金
鼓是佛真我故云我说也。二云信相斥云。若
是信相玄叙始末不应疑也。玄叙者。玄与悬
同。二又非下重问的示二。初的示师意。二难
下难起答通二。初难起。若是佛说即是正宗
那得称序。二此下答通二。初以因况果。不惟
能詶是佛作序。兼显如来定不妨说。以法华
文验佛叙述正在定中。岂千万偈局在正宗
以况果佛口密赴机。岂但正说不作序通。
是故结云何所不为。二文下引文證结二。
初引当文證。二大下引大品例。彼经序中明
佛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是一一光化成宝
华。华上皆有化佛说六波罗蜜。彼既称序此
岂正经。二释入下的从别序消文七。初入定
别二。初标科。欲显能游人与所游法义皆
明了。故节游字入其初科。须知释义不类读
文。二是下随释三。初能游人三。初释是时
二。初旧解。二今下今释。不用古人五种三时。
但论佛鉴机得道时。又得道犹通。须约三智
冥三谛时。方尽如来鉴机之相。佛欲等者。
乃是化仪。非谓今日鉴照方知。二释如来二。
初略示。二三藏下解释二。初指他广解。二今
言下今从要释三。初约悲智释二。初约义释。
法华文句三身各有如义来义。今以法报相
冥释如。乃以应身出世释来。但使义成通别
无在。佛若顺智应如秘藏。祗为顺悲故来三
界。二成下引论證。能乘即智。如实道即理。
来成即是慈悲垂应。二大下约智行释。虽但
卷一 第 90b 页 T39-0090.png
云来已具如义。以约福智来严法身。所严即
如也。此是大经梵行品中解如来名。三释论
下约说證释二。初引论。二今明下释成。本有
之法妙真俗中而为其相。智称其解即法报
冥故曰如也。称此如说是应身被机故名来
也。前约悲智其义犹总。今明解说三谛法相
释于如来义无不尽。三谛法相即三法身。法
身圆也。称此而解即三般若。报身圆也。称此
而说即三解脱。应身圆也。以今望前非无区
别。三游者下释游字。即是如来以究竟智
游入法性也。夫所證法性能證果智。义立能
所体非相到。以始觉究竟即同本觉。唯真如
智独存也。故若然者。其谁能入复何所入。
住出皆然。引小般若意亦如是。今言游者。
为引众生学佛入理故示入相。为令众生称
理而住故示住相。甘露乃是不死之药喻常
理也。为众生说此甘露味亦应言出。不出而
出。出叙经王也。法华地涌诸大菩萨。于深
法性百千三昧。不入而入名为善入。出住亦
然。菩萨尚尔果佛可知。二无量下明所游
法二。初明深广法性二。初直约文释二。
初消无量甚深。将欲明示佛所游入。先须
简显其体高广。乃以法界显其广。中道之
法非界为界。此界无外故言无量。又以三
谛显其高然。真俗二谛虽俱究竟。而乃通
于二乘及遍菩萨少分而證。若其中谛非圆
实智莫能證入。今明三谛体非优劣。乃是三
德秘密之藏。即法性底故云彻到。方称经文
甚深之叹。深即高义。须知法界与圆三谛无
卷一 第 90c 页 T39-0090.png
二无别。今取二名显无量甚深令易见耳。显
已次简。若约二乘以圆简偏。若约菩萨以深
简浅。降佛已还皆下地故。圆圣尚简。况三教
耶。二法下消法性二字。上明高广是体之德。
今明法性是德之体。释二字义显高广体。所
言法者。轨则为义。诸佛轨之万德成就。故涅
槃云。诸佛所师所谓法也。然此法性三乘六
道谁不轨则而成立耶。以迷性具无事用故。
虽轨而违故成三障。其犹七众谁不师佛。而
有违顺故分缚脱。今就极顺用显所师。故云
诸佛所轨名之为法。所言性者。不变为义。谓
四德之体无迁易故。须知此四遍一切法。
下至地狱依正因果。一一无非常乐我净。世
间相常斯之谓也。二非是下更取义释三。初
取实智所照释。尽智者。断惑已尽也。无生智
者。惑不更生也。故俱舍释此二智云。谓无学
位。若正自知我已知苦断集證灭修道名尽
智。若正自知我已知苦不复更知。后三例说
名无生智。瑜伽论以惑尽名尽智。来报不生
名无生智。而此二智俱照偏空。略简二乘意
该菩萨至等觉也。二乘法性非中道故浅。不
具色心故有限。如实智者。释论明十一智。前
十与二乘共。唯如实智则不与共。谓一切法
总相别相如实證知无有挂碍。此智所照横
包竖彻是今法性也。二又无下就即事而理
释。深广法性是佛游处。又过菩萨所行清
净。恐不达者谓今凡鄙依正色心因果之外。
别有法性是佛所游。故特遮之。非别有法
名为无量及甚深也。然一切处言须收三土。
卷一 第 91a 页 T39-0091.png
诸法合当九界因果。若遮那佛法唯净唯善。
则三土九界染恶须断。云何得名皆是佛法。
故当了知一切染恶无非性具。缘了佛性非专
善净。性染性恶全是缘了。若此等法皆佛性
者。则三土九界修染体虚性德十界。是圆觉
体无所不遍。方曰遮那遍一切处一切诸法
皆是佛法。有何一念一尘一人非是如来所
游法性。故言无量。又须了知一切染恶当
体幽邃。故云甚深。实非别有甚深之法。是故
名为即事而真色香中道。以色香等迷情谓
是色之少分。解则无非法界全分。以唯色唯
声唯香唯味唯触故也。色外更有微尘许法
则不名唯亦非中道。中道秘妙思议罔穷称
为甚深也。三例如下引论等心类二。初引类。
二准此下准释三。初明中谛无量。论明四等
谓慈悲喜舍从心名等。从境名无量。此众生
缘也。就其所缘方隅广狭得三重名。谓广大
无量。今类彼说就真俗中而立三名。经示游
于无量法性。乃彰中道圆融之理。非但空之
真及偏假之俗。二若缘下明中必融摄。佛或
对机用于权智偏照二谛。既不摄中故非游
于无量法性。今用实智照中谛理中无不摄。
故云若缘中道即三智一心等。是以中谛称
为无量。三此下结境智相称。如法华云。唯佛
究尽诸法实相。权实之理何有尽极。良由佛
得无尽之智方能究尽。今亦如是。二乘下
地智有限量。是故不测无涯之涯无底之底。
二诸下释诸佛行处二。初法。学者应知本觉
为处始觉为佛。全本为始始方合本。若不尔
卷一 第 91b 页 T39-0091.png
者。如何各称无量甚深。然初坐道场即已冥
合。今为引物故示合相。乃云游于诸佛行处。
二举喻。举行处函显能游盖也。三过下结
二。初直约文释二。初据义略释。二引文广释
二。初地持。九种禅者。一自性。二一切。三难。
四一切门。五善人。六一切行。七除烦恼。八此
世他世。九清净净。文中略示初后二禅也。其
第九禅即从十地转入妙觉。故云一切通别
惑累若正若习皆尽。自十地已还悉有正习。
论解华严不开等觉。十地即等觉也。言通
惑累正习皆尽者。通即四住别即无明。通惑
正使圆七信尽。习气至佛同别习尽。以今家
于小乘习气分别四四十六门故。若别惑者
四十二品断位如常。习气具如净名疏说。圆
教始从初住终至法云。圆断诸见犹有习在。
等觉入重玄门。千万亿劫重修凡事。见理分
明习气犹薄事等微烟。彼引地持离一切见
清净净禅。故但明见习。若引优婆塞经十地
断爱习十地即等觉岂不入重玄耶。故知别
惑断正使外更入重玄断于习气。文甚分明。
二净名。佛复自性清净之心超于一切修得
禅定。故云心净已度诸禅定。亦是到于一切
禅定彼岸故云已度。二亦是下重取意释。佛
不自高依法故高。今明高位意欲简显法性
高深矣。二是金下叙述别二。初明述义异前。
然前叙诸品岂出五义。以十七品唯谈三法
总明别相及被物教。但为既从经品而叙名
等不彰。故今明示序品经文备叙五义。使乎
学者知此一经始末。唯诠名体宗用及教相
卷一 第 91c 页 T39-0091.png
耳。方知释题搜尽经旨。二初十下约文述
义二。初分文。二解者下述义二。初叙四义四。
初一句叙名二。初他解属体。矿石者。说文
云。矿铜铁璞也。内外用者。光为内用自
显体故。明为外用鉴他物故。此师亦知光
明二字属于宗用金是正体。以其体用不相
离故。虽标三字意在于体也。二今明下今
定叙名。标三显一非全乖理故云当然。其
如分文自有次句。的以中道而为经王。正
是叙体。何须初句兼于宗用而叙体耶。学
者应知叙名之句据上附文。释三字名非从
喻立。乃是直名深广法性。以佛正游此之
法性便即唱云。是金光明诸经之王。不名法
性。是之一字为指何耶。智者深见经之微旨。
故立附文及当体释。證于附文。先引此句
云。创首标名弥为可信。既前附文特出此意。
今释叙名不更显示。二经王下一句叙体二。
初指上标今。上即玄文重明帝王。约摄法门
摄教摄位。辨经王讫。今此更就中道明王。
二三藏下对他辨正二。初明他解二。初叙。
三藏意云。经题三字喻于三德。乃以三德分
对三经。涅槃明佛有体解脱。正断二乘灰灭
之见。般若谈空正为凡夫遣于有著。华严顿
说法身之理被十信三贤。故云始行。上之
三经各谈一德各被一机。若金光明具显三
德。故能通被八位之机。解脱被二乘二位也。
般若被凡夫通指人天为一位也。法身被菩
萨信住行向地五位也。既无机不被即是经
王统摄义也。二此下破二。初明违教旨。涅
卷一 第 92a 页 T39-0092.png
槃正谈深妙三德合被圆机。岂唯二乘。般若
具示三种般若。岂异三德。况云听众非生死
人宁止凡夫。华严三身亦即三德。具论十地
岂但被于始行菩萨。此解不独摄机有限。抑
亦彰法性非圆。二作此下明损行人。真谛此
解。有识之者知其不当。无智之人谓彼三经
劣于此典。起谤得罪安可依之。二今言下明
今释三。初泛示诸部经王是非二。初约三谛
定是非二。初示三谛。一代教部有取能诠文
字为经。有取所诠义理为经。有取文理合为
经。故一代经不出文理合与不合。若不合者。
能诠之文但是俗谛不出三种。谓三藏实有俗。
通教幻有俗。别教幻有幻有即空共俗。若所
诠理但是真谛亦唯三种。谓三藏实有灭空
真。通教幻有即空真。别教不有不空真。此六
之内三种真谛体不具俗。但因三俗而得入
真。俗终须灭合义不成。若文理合者不出三
种。谓圆接通。圆接别。及正圆教。此三真俗
其体是中。何者。圆教本自真俗互趣。若接
通别所诠真理既诸法趣。局照俗文亦诸法
趣。故此三种真俗不二。名文理合中道义成。
以真即俗故真即非真俗即真故。俗即非俗。
非真非俗言虑自忘强名中耳。问别教复俗
幻有可是能诠之文。即空如何亦是文耶。答
文谓文相能诠能显之义也。义若在通教空
以忘相为所诠理。今于别教二边俱相乃为
能显显于双非。是故空有俱为文也。问藏等
七种俱名真俗。如何后三得名中道。答岂闻
真俗便无中耶。如圆当教及接通别。此三真
卷一 第 92b 页 T39-0092.png
俗既皆名为不可思议。宁非中道。如涅槃疏
释七二谛。于中三亦以中道为名。何独责此。
问若取其义。别教真谛不空不有何不名中。
答离边之中文理不合。初心不得思议顿忘。
若望于圆但是复俗所诠真耳。故前文句释
经如是对圆别云。破离明中。良以所诠不即
能诠不名中道。文字性离无非佛法。方名圆
教中道如是。问何故独遗别接通耶。答今以
真俗对于文理。其别接通已在六内。何者。
若未受接乃当幻有诠于即空。若受接后自
属但中局照复俗。故据法体已在前六有何
所遗。况复今文不显标云七种二谛。但明一
代取文取理。取文理合有三俗经。有三真经。
有三中经。如此明经收于一化罄无不尽。有
人秖就金光明名立九种经。专据取字以为
义本。谓若取著三字能诠之文。名三种俗谛。
若取著三字所诠理体。名三种真谛。若取文
理合谓不偏著二边。为三种中道。如斯说
者。岂唯师心解义。无乃固违文意。前二取
字作取著释。后一取字作不偏著解。是何言
欤。大师为解诸经之王。故立九种收一代经。
此经既说中道之王。故于九种而得自在名
诸经王。何缘九种但在三字。乃是金光明自
为金光明经之王也。既阙诸经全非统王。乖
反至多且言此二。二若说下定是非。若诸部
内有说前三能诠俗谛。有说前三所诠真谛。
体不合者皆名馀谛。但得是经不名经王。以
其不明真理具俗。是故俗谛不即真谛。俗真俱无统王之义故非王也。若诸部内有说
卷一 第 92c 页 T39-0092.png
三种具俗之真。全真之俗。二谛不二名为中
道。此中道外更无少法。如此经云。无量甚深
法性。又云。不思议智境。又云。安住一切法如
性。于一切法含受一切法。则所诠外更无能
诠。能诠之外岂有所诠。文理既合中道斯圆。
故得是经复是王也。乃于三俗三真三中九
种经中而得自在。问三种中经体已是王。何
故复云于九自在。答上辨九种乃是通约三
俗三真三中。示一代经有偏有圆也。今判诸
部随有一处说圆中道即是经王。能于通示
九种自在。于三中经即是异名。其体既同故
得自在。若馀六经乃是圆中所用方便。如王
于臣岂不自在。二但经下就中道显尊极三。
初明诸部圆体为王。中道经王其体是一。随
物宜乐立乎异名。故向文云。若说中道是经
是王。何经说耶。即华严等四味之内。作法
身等说经体也。然须简别四味之内是王非
王。如华严部有三种经。其正圆中及接别中
是经是王。正别教中是经非王。是故法身须
简别中。三藏但空实有二谛是经非王。方等
部内具九种经。正圆教中圆接别中圆接通
中三是经王。故实相名通此三种。馀六是经
不得是王。般若部内无三藏二有七种经。亦
同方等三是经王。得名佛母。馀四非王。法
华一圆是经是王。以开权故解髻与珠。涅槃
九种皆知圆中无非经王。一切众生悉当成
佛。其谁不以正因为师。故诸大部中道经王
有此盈缩。秖一法性立此异名作诸经体。二
譬下约历代人王为譬。诸姓者。谓三皇五
卷一 第 93a 页 T39-0093.png
帝之姓也。太昊伏羲氏风姓。炎帝神农氏姜
姓。黄帝有熊氏公孙姓。此三皇也。少昊金天
氏。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皆姬姓。帝尧陶
唐氏伊祁姓。帝舜有虞氏姚姓。此五帝也。
故云诸姓也。应运迭兴者。应天五行相生之
运也。伏羲应木运。神农火运。黄帝土运。五帝
依次推之。龙师者。伏羲初立有龙瑞故以龙
纪官。故左传曰。太昊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
为龙名。鸟官者。少昊始立有凤瑞故以鸟纪
官。故左传曰。少昊挚之立也凤适至。故为
鸟师而鸟名。随时霸立者。谓应运王天下也。
百代虽异谓纪号不同也。统王是一皆天下
主也。三法性下示随部立名合譬。名虽兴废
体非增减。是故法身乃至佛师。一一皆于九
种经中而得自在。即前谕云百代虽异而统
王是一。二法性为下。的明此典经王体性。以
文理合中道为体。斯盖通辨。若例诸部经
体别名。此经的以法性之王为经体也。以
佛游于深广法性。便即唱云。是金光明诸
经之王。岂非的指所游法性为金光明名下
之体。此体自在是诸经王。问三种经王皆得
为于大乘经体。此经之体的属何王。答文诠
法性虽在于圆。而许三乘依此忏悔。是故大
师就圆释体。判教属通。义当圆教入通中
道以为经王也。问净名玄云。若理内三种俗
谛非此经体。三种真谛是法性实相得为经
体。今云。若取文理合为经即是三种中道。
且文理既合则真俗俱中。是则俗谛得为经
体。将非与彼义相违耶。答彼此宛顺无相违
卷一 第 93b 页 T39-0093.png
也。良以经体未始离文而文不到。即事而真
方为经体。以二谛判体则属真。三谛判之体
当中道。斯乃示于心路绝处。方为经体。若
藏通别当教亦云体绝言想。而皆所诠不具
能诠。安得能诠合于所诠。故六种经文理不
合。望于圆教实无绝理。是故大师欲彰经体
示绝想门。云文理合是三中道为四味教所
诠圆体。谈理具文。文方即理。理亦即文。文
既即理能诠自忘。理既即文所诠叵得。能所
既绝中体斯彰。彼明理内三种真谛皆是圆
中。故与今文明体不别。如妙玄中引地论金
刚藏说。空有不二不异不尽四句显体。辞异
意同。释签问曰。空假如何得为经体。答云。既
是不思议空假。还指空假即中中为经体。中
即空假亦指于中。彼之四句不出三谛。以圆
融故三谛各三。是则四句句句三谛。所以得
名辞异意同。句句具中故皆为体。究论空假
得为体者。由具于中故云还指空假即中中
为经体。是故中谛虽具空假空假非体。故云
中即空假亦指于中。问何不但云中是经体
空假非体。于义已足。何故先明三谛各三
皆得为体。复于三谛各拣空假。唯取于中而
为经体。岂非繁重。答秖为单说圆义不成。
作此融谈方彰妙体。何者。盖以空假是其修
二即经宗用。中是一性即经体也。若但云中
是经体者。则宗用外别有于体体狭不周。故
须三谛无非经体。若不于三各拣空假唯取
中体。则不能显体非智断。如此辨体不即宗
用不离宗用。思议泯净妙体天然。中为经体
卷一 第 93c 页 T39-0093.png
圆妙既然。以例空假宗用亦妙。以空遍三谛
此宗不狭。假遍三谛此用弥广。仍须三谛各
拣假中显宗是智。亦须三谛各拣空中显用
是断。各对二明不即不离。故皆称为不思议
也。若然。岂独体是经王。宗用亦王。名总三
王教辨四王。以一名一体一宗一用一教无
非中道故也。故玄义云。文号经王教摄众典。
教尚称王名等可见。既法法皆中无非经体。
复须简显名是能诠宗是自證。用是化他教
能分别。唯有经体是所取也。收无不尽简无
所遗。与金刚藏四句皆体。释签于四唯取于
中。其意泯合。三若作下特彰今释契理益机。
显圆中道泯绝言思而为经王。上顺如来叙
体之旨。下赴众生闻经之机。既论四味。诸
大乘经文理合者皆是经王。岂有独尊我经
而慢他典。此望真谛万万相悬。三微妙下叙
宗二。初释微妙。如来既叙金光明名经王
之体。此乃一经所诠秘藏。其有闻者。必思此
义。故云微妙。此之二字若因果互阙。则非
始终常住三法。故对古非显今正义。因该
博地果极妙觉。位分六故深而难见。六皆即
故不纵不横。因即果故不纵。事即理故不横。
文解理性与果例云亦复如是。若知六即义
无不允。二四方下释四佛护持二。初约教释
二。初正释二。初释四方四佛。佛唱此言意有
所表。正叙经宗。宗是果智冥法性体。体虽
是一而开四门。谓妙空妙有双亦双非。如地
论明四句显体以为四方。果智冥之以为四
佛。叙宗之意显然可观。二释下释护持二。
卷一 第 94a 页 T39-0094.png
初约五佛体用释持。今经宗在释尊果智。欲
彰此智冥四门理。是故特从四佛明之。良以
佛智不分彼此。同冥法身不动之性。顺性名
持。法性是法体。诸佛是报智。寿命是应用。此
三皆常故云无量。二信下约信相疑除释护。
佛护法性为令众生不起倒惑。信相但推八
十短迹。惑于法报常住之本。四佛示本令悟
八十即是常用。故名为护。二此一下拣示。指
叙宗文名此一句。义虽种种不出于三。谓体
宗用。正虽叙宗。宗必冥体。体必起用。是故此
句不可独释。四德如后。二观下约观释。上叙
经宗义归果佛。当机闻见惑破理明。今之行
人若不于心明方明佛。徒闻此教有何益耶。
故令观心觉于四谛及以四德。既即我心免
数他宝。此文分二。初约谛约德立圆观二。初
约四谛二。初总明境智。四门四谛俱通因果。
门从理开就果为便。谛有苦集宜对初心。
行者应知。借四方佛表四谛智。此乃托事兼
附法相入心成观。是故四谛即一念心。阴心
是苦。现惑是集。即智是道。本寂是灭。如实
知之名四谛智。二东下别示境智二。初观境。
四谛法相前果后因。今从修观始因终果。故
世出世集道居前苦灭在后。初心观境欲易
研寻。宜从近事。故顺世俗甲乙五行四季等
名。令四方义成使四谛可识。务在立观不拘
名教。二观此下发智。既于一心即观四谛。
观之不已。眼智发生任运持护。妙理不失
倒惑不起。然须深察圆观四谛皆称无作。苦
集逆修体是性恶。即逆是顺道灭无功。故云。
卷一 第 94b 页 T39-0094.png
阴入皆如无苦可舍。尘劳本清净无集可除。
边邪皆中正无道可修。生死即涅槃无灭可
證。见此炳然名发谛智。二又下约四德。上
四谛观虽观一心。四教行人皆可修證。今就
四德各明三观。初心顿修的属圆观。东方对
常常破无常尘沙净也。无常破常见思亡也。
双非破二边无明集寂也。说有前后修在一
心。三方例此。二观东下约谛约德示佛名。前
明觉智但是通明。若于观心不论别号。则观
于经未为极顺。今于集谛达即真常名为阿
閦。此翻不动也。次于苦谛达即真乐。真乐尊
重名为实相。次于道谛达毕竟净。常住慧
命名无量寿。次于灭谛达二我空。所显真如
是秘密藏。一音遍满名微妙声。四方四佛本
是心性。即性为观。观符于性成四佛名。四我
今下叙用二。初分文。二随释四。初能破胜
法二。初依现文示二。初示三法体。能破胜
法在境智行。如将破贼。须身力健次权谋深
次兵器利。二依于身故喻于境。身须有谋故
喻于智。谋要兵助故喻于行。此三若备三障
必忘。二若相下释三法相二。初别示二。初
别教。行智理三次第资发修时纵也。法报应
三果中齐显證时横也。良由此教本有法身
为惑所覆。故须别作缘了之功。相资显发。
复由此教性具三法而不相收。致使功成三
身横显。二若圆下圆教。圆诠诸法无非法界。
以法界智导法界行。以法界行契法界境。法
界无二一外无三。故离纵过。法界非一修性
宛然。故离横过。因中三法修之既然。果上
卷一 第 94c 页 T39-0094.png
三身显时亦尔。二虽下总结。修虽渐顿俱能
破于界内外障。是故皆名能破胜法。二观下
取新本示。旧文唯有彼于上根第一周法。新
译既广更有二周。其第二周离车王子为婆
罗门。说法身常无舍利事。为中根也。其第
三周自有一品分别三身。为下根也。此之三
周皆是胜法悉破三障。今叙能破既云等法。
理合该下三周之法也。二次从下所破恶罪
二。初重科总判二。初科。此文正示所破恶
罪。而言叙空品者。今举所破罪彰能破用。
诸能破中空用为要。故当叙也。问前句已明
能破之法。今那复有能破之方。答前境智行
是能治药。今明三业专闻思修是服药法。妙
药不服服不依方病何能愈。此二相成三障
可破。二馀下判二。初明转报异馀经。恶报已
成今难可转。亦有经云。宿业不转。况已受报
耶。然是悉檀被机异说今明三障。若依经修
无不寂灭。以法胜故。二一往下明三障由破
戒。三障之由教门异说岂可备陈。今就一门
由破五戒。五戒之义该深摄广何法不穷。然
不碍馀途故云一往。问秖由烦恼起破戒业。
岂由破戒成烦恼障。答由破戒业现多贪恚。
如因谤经深著邪见淫欲炽盛。此等皆从业
起烦恼。故知三障逆顺相由。二今下依科广
释三。初释报障二。初直约人道释二。初
标示因果。二诸下验果寻因五。初明杀生
报三。初牒经示。内夭者。说文云。夭折也。二
昔下寻因验。三经下引经證。旧华严经也。
具云。杀生之罪能令众生堕三恶道。后生人
卷一 第 95a 页 T39-0095.png
道得二果报。一多病。二短命。十地论云。杀得
三果。一异熟果。谓三恶趣。二等流果。谓生人
中多病短命。三增上果。谓感外物皆少光泽。
不久住故 二若贫下明偷盗报三。初牒经
示。二经下引经證。同生同名天者。晋译华严
三十七云。如人从生有二种天常随侍卫。一
曰同生。二曰同名。天常见人人不见天。三又
下以事验。由破禁戒作诸不善。其二天龙必
见弃舍。名誉利养因兹散失。三若亲下明淫
欲报三。初牒经示。亲厚者。谓父母兄弟妻
子六亲也。地论云。淫得三果。一异熟果。谓堕
三恶。二等流果。谓于人中受二妻相竞。及妇
不贞良。三增上果。谓多尘坌。今云斗讼与论
符合。二引经證。人护者。女人志弱故藉三护。
幼小父母护。适人夫婚护。夫死子息护。法护。
谓受五八等戒也。三昔下约理推。昔毁他法
者。令他犯戒故。四各下妄语报二。初明经
脱略。例上三报合有两句。二内下约义足释
二。初足文示。足奇成偶故云一双。忿即怒也。
二昔下约理推。五外下明饮酒报二。初例
加文示。二昔下推示因果二。初正示。撙节亦
礼度也。由醉故乖聋。騃五骇切痴也。二引
證。经亦华严也。由饮酒故嫌恨弥增故得引
證。二问下广约五乘释二。初约五戒违经问。
以五戒名出小乘律。何以释今经王法相。二。
答下约五乘持戒答。一切行法大小俱通。随
人智解用之浅深。今释五戒为五乘法。分二。
初总答。以五戒名入一切法。或多少异但是
开合。二提下别示二。初约义释二。初以五
卷一 第 95b 页 T39-0095.png
戒配法体实浅深三。初明人天二。初引经。
天地大忌者。忌亦禁也。戒也。五星。谓东木精
岁星。南火精荧惑。西金精太白。北水精辰
星。中土精镇星。五岳者。东岳泰山属兖州。南
岳衡山属荆州。西岳华山属雍州。北岳常山
属并州。中岳嵩山属豫州。五藏。谓肝心脾肺
肾也。以星岳藏俱配五行。但以五行对戒则
三义自显。不杀对木。木主生长杀则不生。
不淫对火。火主照明邪淫私隐。不饮对土。土
则镇静醉则倾摇。不盗对金。金为刑杀盗则
遭刑。不妄对水。方圆任器以彰不妄。妄则反
是。配五行则已配五星。岳之与藏秖主五行。
经云五岳。盖译者顺此方润色耳。违天等者。
上对五星犯之则违天。下配五岳犯之则触
地。中成五藏犯之则伐身。二又对下配法二。
初别配二。初周孔教二。初五常。赵󱉚长
短经曰。仁者爱也。置刑除害兼爱无私。谓之
仁也。义者宜也。明是非立可否谓之义。礼者
履也。进退有度尊卑有分谓之礼。智者人之
所知也。以定乎是非得失之情谓之智。信者
人之所承也。发号施令以一人心谓之信。今
以不杀对仁杀他是无兼爱也。不盗对义者。
盗则非宜为也。不淫对礼者。邪淫则尊卑不
分乖礼度也。不饮酒对智者。昏醉则不能
定是非得失也。不妄对信者。妄语则人不信
承也。若以五常对五行者。郑康成注礼记中
庸篇中云。木神则仁。金神则义。火神则礼。水
神则信。土神则智。向以五行对五戒。盖取
此义。故以不饮对土不妄对水。二对五经。
卷一 第 95c 页 T39-0095.png
不杀对尚书者。尚书断自唐虞已下。则尊禅
让而鄙杀伐也。夫子以周室微弱号令不行。
乃约鲁史而修春秋以代赏罚。使乱臣贼子
惧。故对不盗戒也。礼有五焉。周礼大宗伯之
职曰。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祇(事谓祀之祭之享之)以凶
礼哀邦国之忧(哀谓救患及灾)以宾礼亲邦国(亲谓使之亲附)
以军礼同邦国(同谓威其不协及僣差者)以嘉礼亲万民(嘉善也。
所以因人心所善而为制也)邪淫是不以礼交。所以用嘉礼
以戒邪淫也。诗者。善则颂。恶则刺。非妄语
也。易者。穷理尽性之书。洁净精微之教。饮酒
昏乱者。岂能穷其理尽其性乎。二又对十下
轮王法三。初开五对十相。二俗下示合七为
二意。俗不能护口者。以五戒制在家众故。
口分四过。俗护诚难故但制一。饮酒是邪命
自活者。以酒资身不遵正戒。名为邪命。三是
为下结法。从人立名。五戒虽是如来所制。
既对十善。且从有漏判为旧法。故属轮王。
亦名性罪性善者。以十恶法性自是罪。十善
之法性自是善。是故轮王顺世俗性说此善
恶以化众生。二都下结示。世间之善不免
轮回。纵生人天复起恶业。善尚如此况不善
耶。故云都是一切罪根。二又五下辨二乘四。
初对五阴为念处境。不杀则色质完具。不盗
则苦受不生。不淫则邪想不起。不妄则迁流
淳实。不饮则了别分明。此之善阴岂独为境
兼资念慧。故可于阴开四念处。色阴身念处。
受阴受念处。想行二阴法念处。识阴心念处。
二念下从念处具道品三脱。大论四念处中
四种精进名正勤。四种定心名四如意足。
卷一 第 96a 页 T39-0096.png
五善根生名为根。根增长名为力。分别四种
处道用名觉。四念处安隐道中行名正道。三
十七品如平坦道。空无相无作如城三门。涅
槃如城。三故云下明转阴为五分法身。禁防
身口故云色能发戒。禅是正受故云受受禅
定。假想了悟身空。故云想慧悟虚。文中剩通
字。诸文所引皆无。进趣无怠则至圣果。故云
行发解脱。自识已證名解脱知见也。此即转
五阴成五分法身也。四当下结五戒为二乘
之法。三又五下明大乘三。初总标示。二提谓
下正配法门三。初约经配四德。以大乘人了
知五戒体是心性。若受若持一一顺性。性具
四德故五无非常乐我净。此总对也。亦可以
五别对四德。心与众生性无生灭。是故顺性
持不杀戒。是佩长生不死符印。此常德也。心
与众生性无淫乱。故顺本性持不淫戒。名出
入无乱。心与众生念念真实无虚妄间。是故
顺性持不妄语戒。名往还无间。此二对净德
也。心与众生性非昏醉。故顺本性持不饮酒
戒。名统御一身。即我德也。心与众生性即
菩提离贪求苦。故顺本性持不盗戒。名立道
根。即乐德也。二束下约事对三业。不杀盗淫
身业也。不妄语口业也。不饮酒意业也。持既
顺性故立戒因成佛三业。佛身口意随智慧
行无有过失。名三无失。以无失故不须防护。
名三不护。身业现化名神通轮。口业说法名
正教轮。意业鉴机名记心轮。三皆摧碾众生
惑业。下地不测故名三密。三三轨下约理对
三法。五戒即理。一止一作皆与圆融三法相
卷一 第 96b 页 T39-0096.png
契。若欲别对其理亦成。不杀众生顺常住理。
即真性轨。不淫则心净。不饮则慧明。即观照
轨。不妄则生彼信从。不盗则全他资具。即资
成轨。既即三轨则与一切三法相冥。故知五
戒摄法无遗。二横竖下举广结明。
金光明经文句记卷第一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