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 第 1a 页 WYG0199-045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孟子说卷五 宋 张栻 著
万章上
万章问曰舜往于田号泣于旻天何为其号泣也孟子
曰怨慕也万章曰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劳而
不怨然则舜怨乎曰长息问于公明高曰舜往于田则
吾既得闻命矣号泣于旻天于父母则吾不知也公明
高曰是非尔所知也夫公明高以孝子之心为不若是
孟子说卷五 宋 张栻 著
万章上
万章问曰舜往于田号泣于旻天何为其号泣也孟子
曰怨慕也万章曰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劳而
不怨然则舜怨乎曰长息问于公明高曰舜往于田则
吾既得闻命矣号泣于旻天于父母则吾不知也公明
高曰是非尔所知也夫公明高以孝子之心为不若是
卷五 第 1b 页 WYG0199-0450b.png
恝我竭力耕田共为子职而已矣父母之不我爱于我
何哉帝使其子九男二女百官牛羊仓廪备以事舜于
畎亩之中天下之士多就之者帝将胥天下而迁之焉
为不顺于父母如穷人无所归天下之士悦之人之所
欲也而不足以解忧好色人之所欲妻帝之二女而不
足以解忧富人之所欲富有天下而不足以解忧贵人
之所欲贵为天子而不足以解忧人悦之好色富贵无
足以解忧者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人少则慕父母知
何哉帝使其子九男二女百官牛羊仓廪备以事舜于
畎亩之中天下之士多就之者帝将胥天下而迁之焉
为不顺于父母如穷人无所归天下之士悦之人之所
欲也而不足以解忧好色人之所欲妻帝之二女而不
足以解忧富人之所欲富有天下而不足以解忧贵人
之所欲贵为天子而不足以解忧人悦之好色富贵无
足以解忧者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人少则慕父母知
卷五 第 2a 页 WYG0199-0451a.png
好色则慕少艾有妻子则慕妻子仕则慕君不得于君
则热中大孝终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于大舜见之
矣
圣人尽性者也能尽其性故为人伦之至帝舜之怨
慕学者所当深思力体不可以易而论也公明高盖
或知此故孟子举其语而因以发明之谓公明高之
意以为孝子之心不若是恝然盖孝子之于亲其爱
敬之也深笃故其望之也切至不可矶为不孝而愈
则热中大孝终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于大舜见之
矣
圣人尽性者也能尽其性故为人伦之至帝舜之怨
慕学者所当深思力体不可以易而论也公明高盖
或知此故孟子举其语而因以发明之谓公明高之
意以为孝子之心不若是恝然盖孝子之于亲其爱
敬之也深笃故其望之也切至不可矶为不孝而愈
卷五 第 2b 页 WYG0199-0451b.png
疏亦为不孝盖亲亲之心于是为至我竭力耕田共
为子职而已父母之不我爱于我何哉述舜之意云
耳谓我知竭力耕田以共子职而已而父母不我爱
于我岂有所未尽而致然欤不委之命而存于性反
复思念求其道而未得至于号泣于旻天此舜之所
以为怨慕也所谓于我何哉是当深味帝舜之心于
言意之表也方是时尧使其九男二女百官牛羊仓
廪备以事之于畎亩之中而天下之士亦皆就之尧
为子职而已父母之不我爱于我何哉述舜之意云
耳谓我知竭力耕田以共子职而已而父母不我爱
于我岂有所未尽而致然欤不委之命而存于性反
复思念求其道而未得至于号泣于旻天此舜之所
以为怨慕也所谓于我何哉是当深味帝舜之心于
言意之表也方是时尧使其九男二女百官牛羊仓
廪备以事之于畎亩之中而天下之士亦皆就之尧
卷五 第 3a 页 WYG0199-0451c.png
且将以天下让焉宜舜之有得乎此也而以夫不顺
于父母之故若穷人无所归则舜之心果何如哉曰
若穷人无所归则见其皇皇然有求而不得也人悦
之好色富贵众人之所欲在圣人则所欲不存焉所
欲不存于此而有至忧焉惟顺于父母则可以解忧
也盖父母之意于我有所未顺是吾所以顺乎父母
者未至也此舜之所忧也人莫不有所慕舜亦有所
慕人之所慕物欲之诱而舜之所慕则天性之不可
于父母之故若穷人无所归则舜之心果何如哉曰
若穷人无所归则见其皇皇然有求而不得也人悦
之好色富贵众人之所欲在圣人则所欲不存焉所
欲不存于此而有至忧焉惟顺于父母则可以解忧
也盖父母之意于我有所未顺是吾所以顺乎父母
者未至也此舜之所忧也人莫不有所慕舜亦有所
慕人之所慕物欲之诱而舜之所慕则天性之不可
卷五 第 3b 页 WYG0199-0451d.png
解者其于斯世无一毫存于胸中终身乎父母而已
曰慕则无须臾而不在乎此至诚无息者也此之谓
大孝至于瞽瞍厎豫而天下化至诚之能动也孟子
反复发明之可谓至矣夫仲弓问仁孔子对以在邦
无怨在家无怨而易曰乐天知命故不忧舜亦有怨
与忧乎噫明乎此而后知圣人之心天之所为者也
万章问曰诗云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信斯言也宜莫
如舜舜之不告而娶何也孟子曰告则不得娶男女居
曰慕则无须臾而不在乎此至诚无息者也此之谓
大孝至于瞽瞍厎豫而天下化至诚之能动也孟子
反复发明之可谓至矣夫仲弓问仁孔子对以在邦
无怨在家无怨而易曰乐天知命故不忧舜亦有怨
与忧乎噫明乎此而后知圣人之心天之所为者也
万章问曰诗云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信斯言也宜莫
如舜舜之不告而娶何也孟子曰告则不得娶男女居
卷五 第 4a 页 WYG0199-0452a.png
室人之大伦也如告则废人之大伦以怼父母是以不
告也万章曰舜之不告而娶则吾既得闻命矣帝之妻
舜而不告何也曰帝亦知告焉则不得妻也万章曰父
母使舜完廪捐阶瞽瞍焚廪使浚井出从而掩之象曰
谟盖都君咸我绩牛羊父母仓廪父母干戈朕琴朕弤
朕二嫂使治朕栖象往入舜宫舜在床琴象曰郁陶思
君尔忸怩舜曰惟兹臣庶汝其于予治不识舜不知象
之将杀已与曰奚而不知也象忧亦忧象喜亦喜曰然
告也万章曰舜之不告而娶则吾既得闻命矣帝之妻
舜而不告何也曰帝亦知告焉则不得妻也万章曰父
母使舜完廪捐阶瞽瞍焚廪使浚井出从而掩之象曰
谟盖都君咸我绩牛羊父母仓廪父母干戈朕琴朕弤
朕二嫂使治朕栖象往入舜宫舜在床琴象曰郁陶思
君尔忸怩舜曰惟兹臣庶汝其于予治不识舜不知象
之将杀已与曰奚而不知也象忧亦忧象喜亦喜曰然
卷五 第 4b 页 WYG0199-0452b.png
则舜伪喜者与曰否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子产使
校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
洋焉攸然而逝子产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校人出曰
孰谓子产智子既烹而食之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故
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彼以爱兄之道来故
诚信而喜之奚伪焉
舜不告而娶与常人异前篇盖论之详矣若完廪浚
井则事之所无也故程子曰论其理则尧在上而百
校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
洋焉攸然而逝子产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校人出曰
孰谓子产智子既烹而食之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故
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彼以爱兄之道来故
诚信而喜之奚伪焉
舜不告而娶与常人异前篇盖论之详矣若完廪浚
井则事之所无也故程子曰论其理则尧在上而百
卷五 第 5a 页 WYG0199-0452c.png
官事舜于畎亩之中岂容象得以杀兄而二嫂治其
栖乎学孟子者以意逆志可也故孟子未暇正其事
之有无独答其大意以明舜之心谓舜非不知象之
将杀已也然象忧亦忧象喜亦喜程子曰天理人情
于是为至舜之于象周公之于管叔用心一也盖象
忧喜舜亦忧喜是其心与之为一亲之爱之未尝间
也夫象之所为忧者疾舜故谋以害之也而舜亦忧
者忧乎已何以使象之至此也象之喜者有时而彼
栖乎学孟子者以意逆志可也故孟子未暇正其事
之有无独答其大意以明舜之心谓舜非不知象之
将杀已也然象忧亦忧象喜亦喜程子曰天理人情
于是为至舜之于象周公之于管叔用心一也盖象
忧喜舜亦忧喜是其心与之为一亲之爱之未尝间
也夫象之所为忧者疾舜故谋以害之也而舜亦忧
者忧乎已何以使象之至此也象之喜者有时而彼
卷五 第 5b 页 WYG0199-0452d.png
以喜来则舜固不逆其诈亦从而为之喜也其忧也
纯乎忧其喜也纯乎喜亲之爱之而不知其他此仁
人之于弟也天理人情之至也象忧而舜漠然不以
为忧象喜而舜疑之不以为喜则在我之诚先不笃
矣岂圣人之心也哉故周公不知管叔之将叛是大
舜此心也万章犹未之识意以为忧或可也喜其伪
乎孟子于是引子产之事子产虽未足以进乎圣贤
之事业然其不以诈待校人之心则君子之心也故
纯乎忧其喜也纯乎喜亲之爱之而不知其他此仁
人之于弟也天理人情之至也象忧而舜漠然不以
为忧象喜而舜疑之不以为喜则在我之诚先不笃
矣岂圣人之心也哉故周公不知管叔之将叛是大
舜此心也万章犹未之识意以为忧或可也喜其伪
乎孟子于是引子产之事子产虽未足以进乎圣贤
之事业然其不以诈待校人之心则君子之心也故
卷五 第 6a 页 WYG0199-0453a.png
曰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夫可欺以其方
者以其忠信待人也难罔以非其道者以其理义素
明也夫子产犹能以忠信待校人况于圣人人伦之
至其于兄弟之间有一毫未尽者乎彼以爱兄之道
来来则我诚信而喜之岂有伪也此当深味而默识
之要不可以言语尽也嗟乎舜处夫顽父嚚母傲弟
之间而烝烝乂不格奸终至于化成天下惟其纯乎
是心而已纯乎是心者纯乎天也夫何为哉恭已正
者以其忠信待人也难罔以非其道者以其理义素
明也夫子产犹能以忠信待校人况于圣人人伦之
至其于兄弟之间有一毫未尽者乎彼以爱兄之道
来来则我诚信而喜之岂有伪也此当深味而默识
之要不可以言语尽也嗟乎舜处夫顽父嚚母傲弟
之间而烝烝乂不格奸终至于化成天下惟其纯乎
是心而已纯乎是心者纯乎天也夫何为哉恭已正
卷五 第 6b 页 WYG0199-0453b.png
南面而已盖此心也
万章问曰象日以杀舜为事立为天子则放之何也孟
子曰封之也或曰放焉万章曰舜流共工于幽州放驩
兜于崇山杀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
服诛不仁也象至不仁封之有庳有庳之人奚罪焉仁
人固如是乎在他人则诛之在弟则封之曰仁人之于
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亲爱之而已矣亲之欲其贵
也爱之欲其富也封之有庳富贵之也身为天子弟为
万章问曰象日以杀舜为事立为天子则放之何也孟
子曰封之也或曰放焉万章曰舜流共工于幽州放驩
兜于崇山杀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
服诛不仁也象至不仁封之有庳有庳之人奚罪焉仁
人固如是乎在他人则诛之在弟则封之曰仁人之于
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亲爱之而已矣亲之欲其贵
也爱之欲其富也封之有庳富贵之也身为天子弟为
卷五 第 7a 页 WYG0199-0453c.png
匹夫可谓亲爱之乎敢问或曰放者何谓也曰象不得
有为于其国天子使吏治其国而纳其贡税焉故谓之
放岂得暴彼民哉虽然欲常常而见之故源源而来不
及贡以政接于有庳此之谓也
舜之处象可谓尽矣象虽不道而吾之弟也仁人之
于弟亲爱之而已矣吾为天子而可使弟为匹夫乎
故封之于有庳然象之不道也讵可以君国子民乎
故使吏治其国纳其贡税而不得以暴彼民也而其
有为于其国天子使吏治其国而纳其贡税焉故谓之
放岂得暴彼民哉虽然欲常常而见之故源源而来不
及贡以政接于有庳此之谓也
舜之处象可谓尽矣象虽不道而吾之弟也仁人之
于弟亲爱之而已矣吾为天子而可使弟为匹夫乎
故封之于有庳然象之不道也讵可以君国子民乎
故使吏治其国纳其贡税而不得以暴彼民也而其
卷五 第 7b 页 WYG0199-0453d.png
亲爱之至又欲常常而见之故使不拘夫朝贡之时
源源而来若天子以政事接于有庳之君然夫其所
以处之曲折详备如此此仁之至义之尽亲亲之心
而大公之体也虽然仁人之于弟也不藏怒不宿怨
在他人则如之何其不藏怒不宿怨之心则同也然
则他人则有可疏绝之道而在弟则惟当亲爱之而
已耳此其异也或曰周公之于管蔡如之何盖管蔡
挟武庚以叛忧在庙社孽在生民周公为国讨乱也
源源而来若天子以政事接于有庳之君然夫其所
以处之曲折详备如此此仁之至义之尽亲亲之心
而大公之体也虽然仁人之于弟也不藏怒不宿怨
在他人则如之何其不藏怒不宿怨之心则同也然
则他人则有可疏绝之道而在弟则惟当亲爱之而
已耳此其异也或曰周公之于管蔡如之何盖管蔡
挟武庚以叛忧在庙社孽在生民周公为国讨乱也
卷五 第 8a 页 WYG0199-0454a.png
象之欲杀舜其事在舜之身耳固不同也舜于周公
易地则皆然盖其存心为天理人情之至则一也
咸丘蒙问曰语云盛德之士君不得而臣父不得而子
舜南面而立尧帅诸侯北面而朝之瞽瞍亦北面而朝
之舜见瞽瞍其容有蹙孔子曰于斯时也天下殆哉岌
岌乎不识此语诚然乎哉孟子曰否此非君子之言齐
东野人之语也尧老而舜摄也尧典曰二十有八载放
勋乃徂落百姓如丧考妣三年四海遏密八音孔子曰
易地则皆然盖其存心为天理人情之至则一也
咸丘蒙问曰语云盛德之士君不得而臣父不得而子
舜南面而立尧帅诸侯北面而朝之瞽瞍亦北面而朝
之舜见瞽瞍其容有蹙孔子曰于斯时也天下殆哉岌
岌乎不识此语诚然乎哉孟子曰否此非君子之言齐
东野人之语也尧老而舜摄也尧典曰二十有八载放
勋乃徂落百姓如丧考妣三年四海遏密八音孔子曰
卷五 第 8b 页 WYG0199-0454b.png
天无二日民无二王舜既为天子矣又帅天下诸侯以
为尧三年丧是二天子矣
尧老而命舜摄天下之事是则尧犹为君而舜则臣
也尧崩舜率天下之臣民以为尧三年丧是犹以尧
之事行于天下也至于尧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
而天下狱讼讴歌归之不容舍焉而后舜始践天子
位此尧舜相继之际书传所载莫详焉而独见孟子
之书也嗟乎圣人奉若天命其所处皆义理之精微
为尧三年丧是二天子矣
尧老而命舜摄天下之事是则尧犹为君而舜则臣
也尧崩舜率天下之臣民以为尧三年丧是犹以尧
之事行于天下也至于尧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
而天下狱讼讴歌归之不容舍焉而后舜始践天子
位此尧舜相继之际书传所载莫详焉而独见孟子
之书也嗟乎圣人奉若天命其所处皆义理之精微
卷五 第 9a 页 WYG0199-0454c.png
而后世以私意求之几何而不为齐东野人之论哉
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诗云普天之
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
问瞽瞍之非臣如何曰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于王事
而不得养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故说诗
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如以
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周馀黎民靡有孑遗信斯言也
是周无遗民也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
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诗云普天之
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
问瞽瞍之非臣如何曰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于王事
而不得养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故说诗
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如以
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周馀黎民靡有孑遗信斯言也
是周无遗民也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
卷五 第 9b 页 WYG0199-0454d.png
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
诗曰永言孝思孝思维则此之谓也书曰祗载见瞽瞍
夔夔齐栗瞽瞍亦允若是为父不得而子也
于此非特可辩瞽瞍不为臣之事盖可以得读诸之
法也夫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此
北山之篇曰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者之所作也
以为普天之下皆王土也率土之滨皆王臣也何独
使已劳于外而独不得养父母乎而咸丘蒙遽引以
诗曰永言孝思孝思维则此之谓也书曰祗载见瞽瞍
夔夔齐栗瞽瞍亦允若是为父不得而子也
于此非特可辩瞽瞍不为臣之事盖可以得读诸之
法也夫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此
北山之篇曰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者之所作也
以为普天之下皆王土也率土之滨皆王臣也何独
使已劳于外而独不得养父母乎而咸丘蒙遽引以
卷五 第 10a 页 WYG0199-0455a.png
證天下无非臣则瞽瞍亦当为臣何其失诗人之旨
也故孟子遂为言说诗之法文者错综其语以成辞
者也以文害辞谓泥于文而失其立辞之本也以辞
害意谓执其辞而迷其本意之所在也故必贵于以
意逆志以意逆志者谓以其意之见于辞者而逆夫
其志之存于中者如此则其大指可得也如云汉之
诗所谓周馀黎民靡有孑遗者盖宣王忧民之切以
为旱既太甚若犹未已则周馀黎民将无有孑遗矣
也故孟子遂为言说诗之法文者错综其语以成辞
者也以文害辞谓泥于文而失其立辞之本也以辞
害意谓执其辞而迷其本意之所在也故必贵于以
意逆志以意逆志者谓以其意之见于辞者而逆夫
其志之存于中者如此则其大指可得也如云汉之
诗所谓周馀黎民靡有孑遗者盖宣王忧民之切以
为旱既太甚若犹未已则周馀黎民将无有孑遗矣
卷五 第 10b 页 WYG0199-0455b.png
若以辞害意则谓周果无遗民可乎孟子既辩咸丘
蒙说诗之非于是言舜所以事瞽瞍者以告之夫孝
子之心莫不以尊亲为至也而尊亲之至有过于天
下养者乎是所谓尊之至此舜之孝思所以为天下
万世之则也然则天子固为天下尊矣而天子之父
又天子之所当尊此太极之所以为一古今之通义
也然则谓瞽瞍之为臣不亦悖于理之甚乎虽然语
所谓盛德之士君不得而臣父不得而子则亦固有
蒙说诗之非于是言舜所以事瞽瞍者以告之夫孝
子之心莫不以尊亲为至也而尊亲之至有过于天
下养者乎是所谓尊之至此舜之孝思所以为天下
万世之则也然则天子固为天下尊矣而天子之父
又天子之所当尊此太极之所以为一古今之通义
也然则谓瞽瞍之为臣不亦悖于理之甚乎虽然语
所谓盛德之士君不得而臣父不得而子则亦固有
卷五 第 11a 页 WYG0199-0455c.png
说矣以舜之事论之父之诏子盖常理也今以瞽瞍
之顽舜尽子道至于至諴感神而瞽亦允若焉是感
格之端乃在于舜所以变化瞽瞍之气质者舜也斯
谓之父不得而子则可矣古之人君盖有受教于其
臣以成其德者如太甲之于伊尹成王之于周公谓
之君不得而臣亦可也盖在子知尽事父之道而已
在臣知尽事君之道而已而自后世观之则见其有
不得而臣不得而子者焉故云尔也
之顽舜尽子道至于至諴感神而瞽亦允若焉是感
格之端乃在于舜所以变化瞽瞍之气质者舜也斯
谓之父不得而子则可矣古之人君盖有受教于其
臣以成其德者如太甲之于伊尹成王之于周公谓
之君不得而臣亦可也盖在子知尽事父之道而已
在臣知尽事君之道而已而自后世观之则见其有
不得而臣不得而子者焉故云尔也
卷五 第 11b 页 WYG0199-0455d.png
万章曰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孟子曰否天子不能以天
下与人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曰天与之天与之者
谆谆然命之乎曰否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曰
以行与事示之者如之何曰天子能荐人于天不能使
天与之天下诸侯能荐人于天子不能使天子与之诸
侯大夫能荐人于诸侯不能使诸侯与之大夫昔者尧
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故曰天不言
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曰敢问荐之于天而天受之暴
下与人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曰天与之天与之者
谆谆然命之乎曰否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曰
以行与事示之者如之何曰天子能荐人于天不能使
天与之天下诸侯能荐人于天子不能使天子与之诸
侯大夫能荐人于诸侯不能使诸侯与之大夫昔者尧
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故曰天不言
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曰敢问荐之于天而天受之暴
卷五 第 12a 页 WYG0199-0456a.png
之于民而民受之如何曰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
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天与之
人与之故曰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舜相尧二十有八
载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
子于南河之南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
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尧之子而
讴歌舜故曰天也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而居尧
之宫逼尧之子是篡也非天与也太誓曰天视自我民
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天与之
人与之故曰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舜相尧二十有八
载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
子于南河之南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
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尧之子而
讴歌舜故曰天也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而居尧
之宫逼尧之子是篡也非天与也太誓曰天视自我民
卷五 第 12b 页 WYG0199-0456b.png
视天听自我民听此之谓也
圣人之动无非夫也其相授受之际岂有我之所得
为哉善乎孟子发明之曰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夫
天子而以天下与人则是私意之所为乱之道也尧
之于舜选于天下而荐之天耳而舜之卒有天下者
天实为之尧岂能加毫末于此哉故谓之天与之也
以行与事示之者以其所行与当时之事观之则可
见天之所与矣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使之主事而事
圣人之动无非夫也其相授受之际岂有我之所得
为哉善乎孟子发明之曰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夫
天子而以天下与人则是私意之所为乱之道也尧
之于舜选于天下而荐之天耳而舜之卒有天下者
天实为之尧岂能加毫末于此哉故谓之天与之也
以行与事示之者以其所行与当时之事观之则可
见天之所与矣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使之主事而事
卷五 第 13a 页 WYG0199-0456c.png
治百姓安之是乃其行与事之可见者也盖祭而备
顺是百神所享也至于烈风雷雨而弗迷又可见其
享之之实也神人一理神之所享民之所安者也天
与之即人与之矣然则尧何加毫末于此哉舜之相
尧历年如是之久其荐于天暴于民者如是其著此
乃天也尧崩舜率天下而服尧之丧尧丧既除舜避
尧之子于南河之南不敢以己为天子而听天所命
也朝觐讼狱讴歌者皆相率而归之不容舍焉夫然
顺是百神所享也至于烈风雷雨而弗迷又可见其
享之之实也神人一理神之所享民之所安者也天
与之即人与之矣然则尧何加毫末于此哉舜之相
尧历年如是之久其荐于天暴于民者如是其著此
乃天也尧崩舜率天下而服尧之丧尧丧既除舜避
尧之子于南河之南不敢以己为天子而听天所命
也朝觐讼狱讴歌者皆相率而归之不容舍焉夫然
卷五 第 13b 页 WYG0199-0456d.png
后归而践位其从容于天人之际盖如此然则舜亦
岂能加毫末于此哉故曰圣人之动无非天也夫所
谓天者至公无私之体也天之视听何自而见民之
视听是也朝觐讼狱讴歌之所归是天命之所归也
玩此章则圣人所谓先天而天不违后天而奉天时
者殆可得而究矣
万章问曰人有言至于禹而德衰不传于贤而传于子
有诸孟子曰否不然也天与贤则与贤天与子则与子
岂能加毫末于此哉故曰圣人之动无非天也夫所
谓天者至公无私之体也天之视听何自而见民之
视听是也朝觐讼狱讴歌之所归是天命之所归也
玩此章则圣人所谓先天而天不违后天而奉天时
者殆可得而究矣
万章问曰人有言至于禹而德衰不传于贤而传于子
有诸孟子曰否不然也天与贤则与贤天与子则与子
卷五 第 14a 页 WYG0199-0457a.png
昔者舜荐禹于天十有七年舜崩三年之丧毕禹避舜
之子于阳城天下之民从之若尧崩之后不从尧之子
而从舜也禹荐益于天七年禹崩三年之丧毕益避禹
之子于箕山之阴朝觐讼狱者不之益而之启曰吾君
之子也讴歌者不讴歌益而讴歌启曰吾君之子也丹
朱之不肖舜之子亦不肖舜之相尧禹之相舜也历年
多施泽于民久启贤能敬承继禹之道益之相禹也历
年少施泽于民未久舜禹益相去久远其子之贤不肖
之子于阳城天下之民从之若尧崩之后不从尧之子
而从舜也禹荐益于天七年禹崩三年之丧毕益避禹
之子于箕山之阴朝觐讼狱者不之益而之启曰吾君
之子也讴歌者不讴歌益而讴歌启曰吾君之子也丹
朱之不肖舜之子亦不肖舜之相尧禹之相舜也历年
多施泽于民久启贤能敬承继禹之道益之相禹也历
年少施泽于民未久舜禹益相去久远其子之贤不肖
卷五 第 14b 页 WYG0199-0457b.png
皆天也非人之所能为也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
而至者命也匹夫而有天下者德必若舜禹而又有天
子荐之者故仲尼不有天下继世以有天下天之所废
必若桀纣者也故益伊尹周公不有天下伊尹相汤以
王于天下汤崩太丁未立外丙二年仲壬四年太甲颠
覆汤之典刑伊尹放之于桐三年太甲悔过自怨自艾
于桐处仁迁义三年以听伊尹之训己也复归于亳周
公之不有天下犹益之于夏伊尹之于殷也孔子曰唐
而至者命也匹夫而有天下者德必若舜禹而又有天
子荐之者故仲尼不有天下继世以有天下天之所废
必若桀纣者也故益伊尹周公不有天下伊尹相汤以
王于天下汤崩太丁未立外丙二年仲壬四年太甲颠
覆汤之典刑伊尹放之于桐三年太甲悔过自怨自艾
于桐处仁迁义三年以听伊尹之训己也复归于亳周
公之不有天下犹益之于夏伊尹之于殷也孔子曰唐
卷五 第 15a 页 WYG0199-0457c.png
虞禅夏后殷周继其义一也
尧舜传之贤禹传之子而后世遂有至禹而德衰之
论此以私意观圣人也非惟以私意观禹亦以私意
观尧舜者也盖尧之与贤非固舍其子必欲与贤以
示公也以是存心则是私意而已岂所以为公哉而
禹之与子也亦岂必欲与其子者哉孟子之言著明
矣曰天与贤则与贤天与子则与子天与贤则贤者
立焉天与子则子立焉然则天与圣人果且有二乎
尧舜传之贤禹传之子而后世遂有至禹而德衰之
论此以私意观圣人也非惟以私意观禹亦以私意
观尧舜者也盖尧之与贤非固舍其子必欲与贤以
示公也以是存心则是私意而已岂所以为公哉而
禹之与子也亦岂必欲与其子者哉孟子之言著明
矣曰天与贤则与贤天与子则与子天与贤则贤者
立焉天与子则子立焉然则天与圣人果且有二乎
卷五 第 15b 页 WYG0199-0457d.png
哉此所谓天下之大公若加毫末于此皆私意也禹
荐益于天与尧之荐舜舜之荐禹其心一也益避禹
之子与舜之在南河禹之在阳城其心一也天而与
益则朝觐讼狱讴歌者皆归之益践天子位矣禹亦
岂得而不与之哉而天则与子也禹亦岂得而与之
哉使天而与丹朱与舜之子则舜禹固得遂其终避
之意犹益得遂其终避之志者也故曰其心一也莫
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其发明天人
荐益于天与尧之荐舜舜之荐禹其心一也益避禹
之子与舜之在南河禹之在阳城其心一也天而与
益则朝觐讼狱讴歌者皆归之益践天子位矣禹亦
岂得而不与之哉而天则与子也禹亦岂得而与之
哉使天而与丹朱与舜之子则舜禹固得遂其终避
之意犹益得遂其终避之志者也故曰其心一也莫
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其发明天人
卷五 第 16a 页 WYG0199-0458a.png
之际深矣莫之为言无有为之者而其为则天也莫
之致言无有致之者而其至则命也言天而又言命
天言其统体而命言其命乎人者也丹朱之不肖舜
之子亦不肖而舜禹之为相历年多施泽之久故天
下归之启贤能敬承继禹之道而益相禹未久故天
下归启此岂有为之者乎岂有致之者乎而其为也
其至也则可以曰天与命也圣人乐天而知命故无
违也虽然人君为不善而天命去之则是有所为而
之致言无有致之者而其至则命也言天而又言命
天言其统体而命言其命乎人者也丹朱之不肖舜
之子亦不肖而舜禹之为相历年多施泽之久故天
下归之启贤能敬承继禹之道而益相禹未久故天
下归启此岂有为之者乎岂有致之者乎而其为也
其至也则可以曰天与命也圣人乐天而知命故无
违也虽然人君为不善而天命去之则是有所为而
卷五 第 16b 页 WYG0199-0458b.png
致也独不可言天与命欤孟子盖亦尝论之矣曰尽
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盖如尧舜
禹益之事天理之全而命之正也若夫为不善以及
于乱亡则是自绝于天以遏其命不得谓之得其正
矣然而其为是事则有是应谓之命则可也孟子因
论尧舜禹禅继之事而遂及于匹夫有天下与继世
有天下之理而论伊周孔子之事所以极乎天命之
微也匹夫而有天下德必若舜禹而又有天子荐之
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盖如尧舜
禹益之事天理之全而命之正也若夫为不善以及
于乱亡则是自绝于天以遏其命不得谓之得其正
矣然而其为是事则有是应谓之命则可也孟子因
论尧舜禹禅继之事而遂及于匹夫有天下与继世
有天下之理而论伊周孔子之事所以极乎天命之
微也匹夫而有天下德必若舜禹而又有天子荐之
卷五 第 17a 页 WYG0199-0458c.png
者仲尼之不有天下则以无荐之于天者也此天也
继世以有天下者必其恶如桀纣而后为天所废不
然则其继世固宜故益伊尹周公虽德盛而不有天
下也太甲虽不敬于始伊尹放之于桐使之改行及
其克终则奉而归之皆顺天命也以此可见继世之
君非若桀纣则不为天所废也周公之不有天下亦
若是矣此皆言天理之常也孔子曰唐虞禅夏后殷
周继其义一也一者何也亦曰奉天命而已矣而司
继世以有天下者必其恶如桀纣而后为天所废不
然则其继世固宜故益伊尹周公虽德盛而不有天
下也太甲虽不敬于始伊尹放之于桐使之改行及
其克终则奉而归之皆顺天命也以此可见继世之
君非若桀纣则不为天所废也周公之不有天下亦
若是矣此皆言天理之常也孔子曰唐虞禅夏后殷
周继其义一也一者何也亦曰奉天命而已矣而司
卷五 第 17b 页 WYG0199-0458d.png
马君实苏子由各以其私意立论愚不得而不辨也
司马氏之论曰禹子果贤而禹荐益使天下自择启
而归焉是饰伪也益知启之贤得天下之心已不足
以间而受天下于禹是窃位也禹以天下授益启以
违父之命而为天子是不孝也恶有饰伪窃位不孝
之人而谓之圣贤哉此未知禹不得授之于益益不
得受之于禹也禹以益之贤使宅百揆而荐之于天
耳禹崩益以冢宰率天下行三年丧丧终则避位焉
司马氏之论曰禹子果贤而禹荐益使天下自择启
而归焉是饰伪也益知启之贤得天下之心已不足
以间而受天下于禹是窃位也禹以天下授益启以
违父之命而为天子是不孝也恶有饰伪窃位不孝
之人而谓之圣贤哉此未知禹不得授之于益益不
得受之于禹也禹以益之贤使宅百揆而荐之于天
耳禹崩益以冢宰率天下行三年丧丧终则避位焉
卷五 第 18a 页 WYG0199-0459a.png
禹之子启贤而天下归之固其所也禹也益也启也
皆岂能加毫末于此哉苏氏之论曰使舜禹避之天
下归之而尧舜之子不顺将使天下而废其子欤将
奉其子而违天下欤而事之至逆由避致之也至益
不度天命而受命于禹禹逊之而天下不从而后不
敢为匹夫犹且耻为之而谓益为之哉此尤不思之
甚者也舜禹岂有富天下之意乎哉终其事而避其
位若天下归吾君之子固其所也而天下归之自不
皆岂能加毫末于此哉苏氏之论曰使舜禹避之天
下归之而尧舜之子不顺将使天下而废其子欤将
奉其子而违天下欤而事之至逆由避致之也至益
不度天命而受命于禹禹逊之而天下不从而后不
敢为匹夫犹且耻为之而谓益为之哉此尤不思之
甚者也舜禹岂有富天下之意乎哉终其事而避其
位若天下归吾君之子固其所也而天下归之自不
卷五 第 18b 页 WYG0199-0459b.png
舍耳舜禹若逆计其利害而遽自立则是何心哉益
为禹所荐故终其冢宰之事三年丧毕避启箕山天
下归启益固得其所也而以私意得失轻重圣贤何
其不之思欤
万章问曰人有言伊尹以割烹要汤有诸孟子曰否不
然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焉非其义也非
其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顾也系马千驷弗视也非其义
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汤使人
为禹所荐故终其冢宰之事三年丧毕避启箕山天
下归启益固得其所也而以私意得失轻重圣贤何
其不之思欤
万章问曰人有言伊尹以割烹要汤有诸孟子曰否不
然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焉非其义也非
其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顾也系马千驷弗视也非其义
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汤使人
卷五 第 19a 页 WYG0199-0459c.png
以币聘之嚣嚣然曰(嚣嚣无欲自得之猊)我何以汤之聘币为哉
我岂若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尧舜之道哉汤三使往
聘之既而幡然改曰与我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尧舜
之道吾岂若使是君为尧舜之君哉吾岂若使是民为
尧舜之民哉吾岂若于吾身亲见之哉天之生此民也
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予天民之先觉者也
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非予觉之而谁也思天下之民
匹夫匹妇有不被尧舜之泽者若已推而内之沟中其
我岂若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尧舜之道哉汤三使往
聘之既而幡然改曰与我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尧舜
之道吾岂若使是君为尧舜之君哉吾岂若使是民为
尧舜之民哉吾岂若于吾身亲见之哉天之生此民也
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予天民之先觉者也
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非予觉之而谁也思天下之民
匹夫匹妇有不被尧舜之泽者若已推而内之沟中其
卷五 第 19b 页 WYG0199-0459d.png
自任以天下之重如此故就汤而说之以伐夏救民吾
未闻枉已而正人者也况辱已以正天下者乎圣人之
行不同也或远或近或去或不去归洁其身而已矣吾
闻其以尧舜之道要汤未闻以割烹也伊训曰天诛造
攻自牧宫朕载自亳
所谓乐尧舜之道者果何如哉伊尹之在莘野饥食
而渴饮朝作而夕息何以异于田夫野人乎惟其行
著习察顺命乐天而无一毫损益于其间此即尧舜
未闻枉已而正人者也况辱已以正天下者乎圣人之
行不同也或远或近或去或不去归洁其身而已矣吾
闻其以尧舜之道要汤未闻以割烹也伊训曰天诛造
攻自牧宫朕载自亳
所谓乐尧舜之道者果何如哉伊尹之在莘野饥食
而渴饮朝作而夕息何以异于田夫野人乎惟其行
著习察顺命乐天而无一毫损益于其间此即尧舜
卷五 第 20a 页 WYG0199-0460a.png
之所以治天下者而伊尹之所乐有在乎是也既曰非
其义也非其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顾又曰非其义也非
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盖其禄以天
下弗顾系马千驷弗视之心即一介不以取与之心也
既曰义而又曰道无体用而明之也其不即应汤之命
者以其未可也其幡然而改者以其可也非前日之不
是而今日改之是也盖汤三往聘之则其志笃矣于是
始起而从之也若于其未可而遽起与于其可而不幡
其义也非其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顾又曰非其义也非
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盖其禄以天
下弗顾系马千驷弗视之心即一介不以取与之心也
既曰义而又曰道无体用而明之也其不即应汤之命
者以其未可也其幡然而改者以其可也非前日之不
是而今日改之是也盖汤三往聘之则其志笃矣于是
始起而从之也若于其未可而遽起与于其可而不幡
卷五 第 20b 页 WYG0199-0460b.png
然则皆有害于尧舜之道非其所乐者矣故于其未可
则曰岂若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尧舜之道及其可则
曰岂若使是君为尧舜之君使是民为尧舜之民岂若
于子身亲之此其从容于出处之际者然也谓非子觉
之而谁者非不让也理固若是也思天下之民有不被
尧舜之泽若已推而内之沟中者仁者与亿兆同体
无不爱也前日处畎亩之中斯民之困穷有所不得而
与一旦以身许成汤则当以天下之重自任此乃尧舜
则曰岂若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尧舜之道及其可则
曰岂若使是君为尧舜之君使是民为尧舜之民岂若
于子身亲之此其从容于出处之际者然也谓非子觉
之而谁者非不让也理固若是也思天下之民有不被
尧舜之泽若已推而内之沟中者仁者与亿兆同体
无不爱也前日处畎亩之中斯民之困穷有所不得而
与一旦以身许成汤则当以天下之重自任此乃尧舜
卷五 第 21a 页 WYG0199-0460c.png
之道而天之理也即其饥食而渴饮朝作而夕息者
也伊川先生曰予天民之先觉者譬之皆寐天下未
觉以我先觉振动未觉者亦使之觉及其觉也元无
少欠亦无增加适同而已盖天之生民均具此理惟
圣贤先得其所同然者是在天生此民中为先觉之
民也众人方且蔽而莫之知故有待于圣贤之觉其
所以可得而觉者以其本有故耳既言知而又言觉
者知言知有此事觉言有所省觉固有浅深也虽然
也伊川先生曰予天民之先觉者譬之皆寐天下未
觉以我先觉振动未觉者亦使之觉及其觉也元无
少欠亦无增加适同而已盖天之生民均具此理惟
圣贤先得其所同然者是在天生此民中为先觉之
民也众人方且蔽而莫之知故有待于圣贤之觉其
所以可得而觉者以其本有故耳既言知而又言觉
者知言知有此事觉言有所省觉固有浅深也虽然
卷五 第 21b 页 WYG0199-0460d.png
圣贤所以觉天下者则有其道矣非惟教化之行涵
濡浃洽有以使之然而其感通之妙民由乎其中固
有不言而喻未施而敬者或谓语曰民可使由之不
可使知之圣贤固不能使天下之皆觉也然而天下
有可觉之道圣贤有觉之之理其觉也虽存乎人而
圣贤使之由于斯道虽曰未之或知固在吾觉之之
中矣伊尹之所以出而就汤者盖如此孰谓以割烹
要乎枉已以正人无是理也已既先枉而将何以正
濡浃洽有以使之然而其感通之妙民由乎其中固
有不言而喻未施而敬者或谓语曰民可使由之不
可使知之圣贤固不能使天下之皆觉也然而天下
有可觉之道圣贤有觉之之理其觉也虽存乎人而
圣贤使之由于斯道虽曰未之或知固在吾觉之之
中矣伊尹之所以出而就汤者盖如此孰谓以割烹
要乎枉已以正人无是理也已既先枉而将何以正
卷五 第 22a 页 WYG0199-0461a.png
人乎枉已正人且不可而谓屈已而可以正天下有
是理乎割烹之论殆出于春秋战国之际枉已求合
者之所为故不得不明辨也圣人之行不同或远以
避之或近而就之或辞禄而去或委身而不去虽曰
不同而归于洁其身则同盖循天理之常未尝少枉
以失其身也若后世不知天理之所存而务为小廉
一节而求以自洁是则私意之为非圣贤归洁其身
之道也谓以尧舜之道要汤者言伊尹行尧舜之道
是理乎割烹之论殆出于春秋战国之际枉已求合
者之所为故不得不明辨也圣人之行不同或远以
避之或近而就之或辞禄而去或委身而不去虽曰
不同而归于洁其身则同盖循天理之常未尝少枉
以失其身也若后世不知天理之所存而务为小廉
一节而求以自洁是则私意之为非圣贤归洁其身
之道也谓以尧舜之道要汤者言伊尹行尧舜之道
卷五 第 22b 页 WYG0199-0461b.png
而汤往致之耳非伊尹有要汤之心也若行道于此
而要君之聘于彼则岂所谓道者哉末引天诛造攻
自牧宫朕载自亳以见伊尹所以出而佐汤伐夏救
民之实也言天诛造攻于牧宫者盖桀为不道是自
造攻也造攻者桀也诛之者天也而伊尹则相汤始
于亳而往征之然则其伐夏也何有哉奉天命以讨
有罪而已矣
万章问曰或谓孔子于卫主痈疽于齐主侍人瘠环有
而要君之聘于彼则岂所谓道者哉末引天诛造攻
自牧宫朕载自亳以见伊尹所以出而佐汤伐夏救
民之实也言天诛造攻于牧宫者盖桀为不道是自
造攻也造攻者桀也诛之者天也而伊尹则相汤始
于亳而往征之然则其伐夏也何有哉奉天命以讨
有罪而已矣
万章问曰或谓孔子于卫主痈疽于齐主侍人瘠环有
卷五 第 23a 页 WYG0199-0461c.png
诸乎孟子曰否不然也好事者为之也于卫主颜雠由
弥子之妻与子路之妻兄弟也弥子谓子路曰孔子主
我卫卿可得也子路以告孔子曰有命孔子进以礼退
以义得之不得曰有命而主痈疽与侍人瘠环是无义
无命也孔子不悦于鲁卫遭宋桓司马将要而杀之微
服而过宋是时孔子当阨主司城贞子为陈侯周臣吾
闻观近臣以其所为主观远臣以其所主若孔子主痈
疽与侍人瘠环何以为孔子
弥子之妻与子路之妻兄弟也弥子谓子路曰孔子主
我卫卿可得也子路以告孔子曰有命孔子进以礼退
以义得之不得曰有命而主痈疽与侍人瘠环是无义
无命也孔子不悦于鲁卫遭宋桓司马将要而杀之微
服而过宋是时孔子当阨主司城贞子为陈侯周臣吾
闻观近臣以其所为主观远臣以其所主若孔子主痈
疽与侍人瘠环何以为孔子
卷五 第 23b 页 WYG0199-0461d.png
众人不知有命故于其无益于求者强求而不止若
贤者则安于命矣知命之不可求也故安之若夫孔
子所谓有命者则义命合一者也故孟子发明之曰
孔子进以礼退以义得之不得曰有命非圣人择礼
义而为进退圣人进退无非礼义礼义之所在固命
之所存也此所谓义命之合一者也然则谓主痈疽
与侍人瘠环者何其不知圣人之甚哉于卫主颜雠
由与夫微服而过宋之时主司城贞子二子盖亦两
贤者则安于命矣知命之不可求也故安之若夫孔
子所谓有命者则义命合一者也故孟子发明之曰
孔子进以礼退以义得之不得曰有命非圣人择礼
义而为进退圣人进退无非礼义礼义之所在固命
之所存也此所谓义命之合一者也然则谓主痈疽
与侍人瘠环者何其不知圣人之甚哉于卫主颜雠
由与夫微服而过宋之时主司城贞子二子盖亦两
卷五 第 24a 页 WYG0199-0462a.png
国之贤者敬慕夫子而为之主非夫子之求之也观
近臣以其所为主观远臣以其所主此泛言观人之
法岂独为人臣者所当知为人君者尤当明此义也
苟能以其所主观远臣以其所为主观近臣则远近
交见而无蔽于耳目之私矣孟子因论孔子而及于
此实观人之要也
万章问曰或曰百里奚自鬻于秦养牲者五羊之皮食
牛以要秦缪公信乎孟子曰否不然好事者为之也百
近臣以其所为主观远臣以其所主此泛言观人之
法岂独为人臣者所当知为人君者尤当明此义也
苟能以其所主观远臣以其所为主观近臣则远近
交见而无蔽于耳目之私矣孟子因论孔子而及于
此实观人之要也
万章问曰或曰百里奚自鬻于秦养牲者五羊之皮食
牛以要秦缪公信乎孟子曰否不然好事者为之也百
卷五 第 24b 页 WYG0199-0462b.png
里奚虞人也晋人以垂棘之璧与屈产之乘假道于虞
以伐虢宫之奇谏百里奚不谏知虞公之不可谏而去
之秦年已七十矣曾不知以食牛干秦缪公之为污也
可谓智乎不可谏而不谏可谓不智乎知虞公之将亡
而先去之不可谓不智也时举于秦知缪公之可与有
行也而相之可谓不智乎相秦而显其君于天下可传
于后世不贤而能之乎自鬻以成其君乡党自好者不
为而谓贤者为之乎
以伐虢宫之奇谏百里奚不谏知虞公之不可谏而去
之秦年已七十矣曾不知以食牛干秦缪公之为污也
可谓智乎不可谏而不谏可谓不智乎知虞公之将亡
而先去之不可谓不智也时举于秦知缪公之可与有
行也而相之可谓不智乎相秦而显其君于天下可传
于后世不贤而能之乎自鬻以成其君乡党自好者不
为而谓贤者为之乎
卷五 第 25a 页 WYG0199-0462c.png
战国之际好为此论以污贤者此非特疾贤恶善之
意盖其所为类此而欲借贤者以自班耳故孟子反
复详辨以救其流也百里奚虽霸者之佐然不可不
谓之智者也知虞公之不可谏而不谏知虞亡不可
救而去之知秦缪公可与有行而相之相秦而显其
君于天下以是数者观之非智不能也而肯自鬻以
成其君乎成之为言求成之成定交之谓也自鬻之
事虽乡里知自好者不为也使奚为之则其人可见
意盖其所为类此而欲借贤者以自班耳故孟子反
复详辨以救其流也百里奚虽霸者之佐然不可不
谓之智者也知虞公之不可谏而不谏知虞亡不可
救而去之知秦缪公可与有行而相之相秦而显其
君于天下以是数者观之非智不能也而肯自鬻以
成其君乎成之为言求成之成定交之谓也自鬻之
事虽乡里知自好者不为也使奚为之则其人可见
卷五 第 25b 页 WYG0199-0462d.png
矣岂复能为前数者哉虽然百里奚不谏虞公而去
之可得谓之忠乎传曰百里奚愚于虞而智于秦盖
百里奚不得用于虞在不必谏之地也故知其不可
谏而不谏亦不忍坐待其亡以为仇雠之民故引而
去之此所以为智也不然百里奚在当谏之地而不
谏则是不忠之臣也而何以为智乎
万章下
孟子曰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非其君不事非
之可得谓之忠乎传曰百里奚愚于虞而智于秦盖
百里奚不得用于虞在不必谏之地也故知其不可
谏而不谏亦不忍坐待其亡以为仇雠之民故引而
去之此所以为智也不然百里奚在当谏之地而不
谏则是不忠之臣也而何以为智乎
万章下
孟子曰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非其君不事非
卷五 第 26a 页 WYG0199-0463a.png
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不
忍居也思与乡人处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也当纣
之时居北海之滨以待天下之清也故闻伯夷之风者
顽夫廉懦夫有立志伊尹曰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
进乱亦进曰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
后觉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此道觉此民也思天
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与被尧舜之泽者如已推而内
之沟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也柳下惠不羞污君不辞
忍居也思与乡人处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也当纣
之时居北海之滨以待天下之清也故闻伯夷之风者
顽夫廉懦夫有立志伊尹曰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
进乱亦进曰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
后觉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此道觉此民也思天
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与被尧舜之泽者如已推而内
之沟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也柳下惠不羞污君不辞
卷五 第 26b 页 WYG0199-0463b.png
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阨穷而不悯与
乡人处油油然不忍去也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
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故闻柳下惠之风者鄙夫宽薄
夫敦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
母国之道也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
以仕而仕孔子也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
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
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凡色之过乎目声之
乡人处油油然不忍去也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
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故闻柳下惠之风者鄙夫宽薄
夫敦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
母国之道也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
以仕而仕孔子也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
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
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凡色之过乎目声之
卷五 第 27a 页 WYG0199-0463c.png
接乎耳固不得而遁也而所以视所以听则在我也
于恶色恶声视听不加焉则其立心高而守已固矣
柳下惠不羞污君不辞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虽
事污君而不羞居小官而不辞然其进也未尝隐贤
焉未尝不以其道焉此所以为柳下惠也不然则是
枉已苟仕而已矣虽然以三子而论之伊尹其最高
乎故于伯夷之风则以为闻之者顽夫廉懦夫有立
志于柳下惠之风则以为闻之者鄙夫宽薄夫敦而
于恶色恶声视听不加焉则其立心高而守已固矣
柳下惠不羞污君不辞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虽
事污君而不羞居小官而不辞然其进也未尝隐贤
焉未尝不以其道焉此所以为柳下惠也不然则是
枉已苟仕而已矣虽然以三子而论之伊尹其最高
乎故于伯夷之风则以为闻之者顽夫廉懦夫有立
志于柳下惠之风则以为闻之者鄙夫宽薄夫敦而
卷五 第 27b 页 WYG0199-0463d.png
独不言伊尹之风所被者广也亦犹论流弊于二子
有隘与不恭之言而不及伊尹也然以伊尹比孔子
则犹有任之意不化也若孔子则天也其去齐接淅
而行去鲁则曰迟迟吾行也盖其速也其迟也皆道
之所在也曰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
可以仕而仕比公孙丑章所云易一则字耳而尤见
从容不迫与时偕行之意所谓圣之清圣之任圣之
和者言其精极于是三者也三子者虽或清或任或
有隘与不恭之言而不及伊尹也然以伊尹比孔子
则犹有任之意不化也若孔子则天也其去齐接淅
而行去鲁则曰迟迟吾行也盖其速也其迟也皆道
之所在也曰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
可以仕而仕比公孙丑章所云易一则字耳而尤见
从容不迫与时偕行之意所谓圣之清圣之任圣之
和者言其精极于是三者也三子者虽或清或任或
卷五 第 28a 页 WYG0199-0464a.png
和之不同然所以极其至则一也故皆以圣言之若
夫孔子圣之时则其可以一道名之哉盖时云者非
圣人之趋时圣人之动固无不时也而其曰圣则举
其成名也
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
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
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智譬则巧也圣譬则力也由
射于百步之外也其至尔力也其中非尔力也
夫孔子圣之时则其可以一道名之哉盖时云者非
圣人之趋时圣人之动固无不时也而其曰圣则举
其成名也
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
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
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智譬则巧也圣譬则力也由
射于百步之外也其至尔力也其中非尔力也
卷五 第 28b 页 WYG0199-0464b.png
所谓集大成者言集乎道之大成也金声而玉振之
者乐之始作以金奏而以玉声终之言孔子之道始
终纯一而无不尽者也因论孔子而遂推言学圣人
始终之义使学者有所驯而进焉始条理即易所谓
知至至之终条理即易所谓知终终之此未及乎圣
智也学者从事于此固所以为圣智之道也故曰智
之事圣之事条理云者言有序而不紊也夫所谓终
条理者即终其始条理者也此非先致其知而后为
者乐之始作以金奏而以玉声终之言孔子之道始
终纯一而无不尽者也因论孔子而遂推言学圣人
始终之义使学者有所驯而进焉始条理即易所谓
知至至之终条理即易所谓知终终之此未及乎圣
智也学者从事于此固所以为圣智之道也故曰智
之事圣之事条理云者言有序而不紊也夫所谓终
条理者即终其始条理者也此非先致其知而后为
卷五 第 29a 页 WYG0199-0464c.png
其终也致知力行盖互相发然知常在前故有始终
之异也于是以射之巧力为譬夫射于百步之外其
至于百步者由夫力也力可勉也而其中鹄则非力
之可为由夫巧也智譬则巧者言其妙于中也圣譬
则力者言其能至也若三子者其用力可谓至极矣
故于其清任和者皆以圣名之以言其于是三者臻
其极也然方之孔子终有所未及者非其力之不至
也于圣人大而化之者犹有所憾盖其智于是三者
之异也于是以射之巧力为譬夫射于百步之外其
至于百步者由夫力也力可勉也而其中鹄则非力
之可为由夫巧也智譬则巧者言其妙于中也圣譬
则力者言其能至也若三子者其用力可谓至极矣
故于其清任和者皆以圣名之以言其于是三者臻
其极也然方之孔子终有所未及者非其力之不至
也于圣人大而化之者犹有所憾盖其智于是三者
卷五 第 29b 页 WYG0199-0464d.png
之外未能尽中也孔子则知圣俱极者也论学则知
圣有始终之序语道则圣之极是知之极者也惟孔
子为尽之故三子不能班也若颜子之在圣门盖知
圣几矣其至与中在毫釐之间者欤学者当以孔子
为标的而致知力行以终吾身而后可也
北宫锜问曰周室班爵禄也如之何孟子曰其详不可
得闻也诸侯恶其害已也而皆去其籍然而轲也尝闻
其略也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
圣有始终之序语道则圣之极是知之极者也惟孔
子为尽之故三子不能班也若颜子之在圣门盖知
圣几矣其至与中在毫釐之间者欤学者当以孔子
为标的而致知力行以终吾身而后可也
北宫锜问曰周室班爵禄也如之何孟子曰其详不可
得闻也诸侯恶其害已也而皆去其籍然而轲也尝闻
其略也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
卷五 第 30a 页 WYG0199-0465a.png
凡五等也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
位下士一位凡六等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
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不能五十里不达于
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天子之卿受地视侯大夫受地
视伯元士受地视子男大国地方百里君十卿禄卿禄
四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
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次国地方七十里
君十卿禄卿禄三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
位下士一位凡六等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
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不能五十里不达于
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天子之卿受地视侯大夫受地
视伯元士受地视子男大国地方百里君十卿禄卿禄
四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
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次国地方七十里
君十卿禄卿禄三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
卷五 第 30b 页 WYG0199-0465b.png
倍下士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小
国地方五十里君十卿禄卿禄二大夫大夫倍上士上
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
以代其耕也耕者之所获一夫百亩百亩之粪上农夫
食九人上次食八人中食七人中次食六人下食五人
庶人在官者其禄以是为差
先王制法其高下轻重皆天理之大公而非私意之
得为故其广大均平足以一天下之心后王以私意
国地方五十里君十卿禄卿禄二大夫大夫倍上士上
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
以代其耕也耕者之所获一夫百亩百亩之粪上农夫
食九人上次食八人中食七人中次食六人下食五人
庶人在官者其禄以是为差
先王制法其高下轻重皆天理之大公而非私意之
得为故其广大均平足以一天下之心后王以私意
卷五 第 31a 页 WYG0199-0465c.png
加于其间其纲先紊故上下交征于利而法之所由
坏也战国之时天王之名号仅存而其法废也久矣
诸侯僭越常度恶其害已并与其籍而去之虽曰诸
侯之罪而周之失政亦已久矣故曰文武之政布在
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岂不然哉
孟子荅北宫锜之问盖出于师友之所传故家遗俗
之所闻者虽曰其略而大纲可得而推矣故自天子
至于子男凡五等自国君至于下士凡六等此班爵
坏也战国之时天王之名号仅存而其法废也久矣
诸侯僭越常度恶其害已并与其籍而去之虽曰诸
侯之罪而周之失政亦已久矣故曰文武之政布在
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岂不然哉
孟子荅北宫锜之问盖出于师友之所传故家遗俗
之所闻者虽曰其略而大纲可得而推矣故自天子
至于子男凡五等自国君至于下士凡六等此班爵
卷五 第 31b 页 WYG0199-0465d.png
之制也自天子地方千里公侯方百旦而下此班禄
之制也所谓方千里者先儒以为王畿方千里积百
同九百万夫之地是也盖方千里则为方百里者百
为田百万井九百万夫之地受田者八百万夫百倍
诸侯之国夫如是而后可以为天子都畿镇抚天下
而卿大夫元士之采地皆有所容焉故公侯之方百
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者皆以其田言之也独以
其田言之则地虽有广狭之不齐山林川泽之相间
之制也所谓方千里者先儒以为王畿方千里积百
同九百万夫之地是也盖方千里则为方百里者百
为田百万井九百万夫之地受田者八百万夫百倍
诸侯之国夫如是而后可以为天子都畿镇抚天下
而卿大夫元士之采地皆有所容焉故公侯之方百
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者皆以其田言之也独以
其田言之则地虽有广狭之不齐山林川泽之相间
卷五 第 32a 页 WYG0199-0466a.png
而制田之多寡则自若也王制谓山陵林麓川泽沟
渎城郭宫室涂巷三分去一者则传者之失矣诸侯
之国自卿至于下士受禄各有差下士代耕之禄与
庶人在官者同庶人在官者府史胥徒之类是也一
夫一妇受田百亩而田有肥瘠故耕者所获有上中
下不同而庶人在官者于其中又有差焉其轻重多
寡皆天理之安人情之宜等差之平而用度之称者
也使明王出举而行之则战国诸侯侵暴王略据有
渎城郭宫室涂巷三分去一者则传者之失矣诸侯
之国自卿至于下士受禄各有差下士代耕之禄与
庶人在官者同庶人在官者府史胥徒之类是也一
夫一妇受田百亩而田有肥瘠故耕者所获有上中
下不同而庶人在官者于其中又有差焉其轻重多
寡皆天理之安人情之宜等差之平而用度之称者
也使明王出举而行之则战国诸侯侵暴王略据有
卷五 第 32b 页 WYG0199-0466b.png
其地者岂不在所削乎卿大夫务富私室占田无制
者岂不在所夺乎宜乎当时恶其害已而去其籍也
今去古既远赖有孟子之说存学者以是而折衷他
说庶乎其有据也周礼所载往往与此不同如曰诸
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其食者半诸侯之地封疆方
四百里其食者三之一诸伯之地封疆方三百里其
食者三之一诸子之地封疆方二百里其食者四之
一诸男之地封疆方百里其食者四之一盖不知分
者岂不在所夺乎宜乎当时恶其害已而去其籍也
今去古既远赖有孟子之说存学者以是而折衷他
说庶乎其有据也周礼所载往往与此不同如曰诸
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其食者半诸侯之地封疆方
四百里其食者三之一诸伯之地封疆方三百里其
食者三之一诸子之地封疆方二百里其食者四之
一诸男之地封疆方百里其食者四之一盖不知分
卷五 第 33a 页 WYG0199-0466c.png
田建国之意迁就而为此说耳要当以孟子为正夫
在孟子之时已云去其籍矣又更秦绝灭之馀周官
之书存者无几矣今之所传先儒以为杂出汉儒一
时之傅会是不可不考也
万章问曰敢问友孟子曰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
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孟献子百乘之家
也有友五人焉乐正裘牧仲其三人则予忘之矣献子
之与此五人者友也无献子之家者也此五人者亦有
在孟子之时已云去其籍矣又更秦绝灭之馀周官
之书存者无几矣今之所传先儒以为杂出汉儒一
时之傅会是不可不考也
万章问曰敢问友孟子曰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
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孟献子百乘之家
也有友五人焉乐正裘牧仲其三人则予忘之矣献子
之与此五人者友也无献子之家者也此五人者亦有
卷五 第 33b 页 WYG0199-0466d.png
献子之家则不与之友矣非惟百乘之家为然也虽小
国之君亦有之费惠公曰吾于子思则师之矣吾于颜
般则友之矣王顺长息则事我者也非惟小国之君为
然也虽大国之君亦有之晋平公之于亥唐也入云则
入坐云则坐食云则食虽疏食菜羹未尝不饱盖不敢
不饱也然终于此而已矣弗与共天位也弗与治天职
也弗与食天禄也士之尊贤者也非王公之尊贤也舜
尚见帝帝馆甥于贰室亦飨舜迭为宾主是天子而友
国之君亦有之费惠公曰吾于子思则师之矣吾于颜
般则友之矣王顺长息则事我者也非惟小国之君为
然也虽大国之君亦有之晋平公之于亥唐也入云则
入坐云则坐食云则食虽疏食菜羹未尝不饱盖不敢
不饱也然终于此而已矣弗与共天位也弗与治天职
也弗与食天禄也士之尊贤者也非王公之尊贤也舜
尚见帝帝馆甥于贰室亦飨舜迭为宾主是天子而友
卷五 第 34a 页 WYG0199-0467a.png
匹夫也用下敬上谓之贵贵用上敬下谓之尊贤贵贵
尊贤其义一也
朋友与君臣父子兄弟夫妇同为大伦天所叙也自
天子至于庶人未有不须友而成者后世虽一介之
士朋友之道固阙矣而况于等而上之者哉盖不知
德之可贵不知成身之为重此友道之所为阙也使
其知德之为贵成身之为重则其所以求友者惟恐
其不获也况敢有挟乎哉孟献子百乘之家而能取
尊贤其义一也
朋友与君臣父子兄弟夫妇同为大伦天所叙也自
天子至于庶人未有不须友而成者后世虽一介之
士朋友之道固阙矣而况于等而上之者哉盖不知
德之可贵不知成身之为重此友道之所为阙也使
其知德之为贵成身之为重则其所以求友者惟恐
其不获也况敢有挟乎哉孟献子百乘之家而能取
卷五 第 34b 页 WYG0199-0467b.png
友者也献子与此五人友者不敢有其百乘之富也
故曰无献子之家者也言降意忘势若无其家焉此
五人者其视献子之贵势亦无动乎其中也使此五
人而有献子之家则献子亦不与之友矣横渠张子
曰献子忘其势者也五人者忘人之势者也虽然惟
献子之自忘其势也故五人者从之不然献子先以
势自居则贤者方将望望然去之其亦可得而友邪
若费惠公则小国之君而能友者也于子思则师之
故曰无献子之家者也言降意忘势若无其家焉此
五人者其视献子之贵势亦无动乎其中也使此五
人而有献子之家则献子亦不与之友矣横渠张子
曰献子忘其势者也五人者忘人之势者也虽然惟
献子之自忘其势也故五人者从之不然献子先以
势自居则贤者方将望望然去之其亦可得而友邪
若费惠公则小国之君而能友者也于子思则师之
卷五 第 35a 页 WYG0199-0467c.png
于颜般则友之王顺长息则以为事我者然则四人
者其相去可知矣夫使人君至于不敢臣之而又不
敢友之则其道德之积于躬必有感孚于言意之表
者矣若晋平公则大国之君而能取友者也亥唐云
入则入云坐则坐云食则食虽疏食菜羹未尝敢不
饱盖尊敬之而不敢不饱也则平公忘其势与亥唐
忘人之势亦可见矣虽然人君之尊贤当与之共天
位治天职食天禄是则公天下之道而极尊贤之义
者其相去可知矣夫使人君至于不敢臣之而又不
敢友之则其道德之积于躬必有感孚于言意之表
者矣若晋平公则大国之君而能取友者也亥唐云
入则入云坐则坐云食则食虽疏食菜羹未尝敢不
饱盖尊敬之而不敢不饱也则平公忘其势与亥唐
忘人之势亦可见矣虽然人君之尊贤当与之共天
位治天职食天禄是则公天下之道而极尊贤之义
卷五 第 35b 页 WYG0199-0467d.png
也曰位曰职曰禄皆以天言者非人君之所得私天
之所为也平公虽能忘势以事亥唐然不能与之共
治故以为士之尊贤而非王公之尊贤若尧之于舜
则所谓极尊贤之义者也以天子而友匹夫女以二
女馆于贰室迭为宾主盖将荐之于天此为天下得
人者也论友而至于此其人伦之至者欤贵贵尊贤
其义一者言莫非天之理也在下而敬上所以尽贵
贵之义居上而敬下所以极尊贤之宜夫然故上下
之所为也平公虽能忘势以事亥唐然不能与之共
治故以为士之尊贤而非王公之尊贤若尧之于舜
则所谓极尊贤之义者也以天子而友匹夫女以二
女馆于贰室迭为宾主盖将荐之于天此为天下得
人者也论友而至于此其人伦之至者欤贵贵尊贤
其义一者言莫非天之理也在下而敬上所以尽贵
贵之义居上而敬下所以极尊贤之宜夫然故上下
卷五 第 36a 页 WYG0199-0468a.png
交而泰治亨矣
万章问曰敢问交际何心也孟子曰恭也曰却之却之
为不恭何哉曰尊者赐之曰其所取之者义乎不义乎而
后受之以是为不恭故弗却也曰请无以辞却之以心
却之曰其取诸民之不义也而以他辞无受不可乎曰
其交也以道其接也以礼斯孔子受之矣万章曰今有
禦人于国门之外者其交也以道其馈也以礼斯可受
禦与曰不可康诰曰杀越人于货闵不畏死凡民罔不
万章问曰敢问交际何心也孟子曰恭也曰却之却之
为不恭何哉曰尊者赐之曰其所取之者义乎不义乎而
后受之以是为不恭故弗却也曰请无以辞却之以心
却之曰其取诸民之不义也而以他辞无受不可乎曰
其交也以道其接也以礼斯孔子受之矣万章曰今有
禦人于国门之外者其交也以道其馈也以礼斯可受
禦与曰不可康诰曰杀越人于货闵不畏死凡民罔不
卷五 第 36b 页 WYG0199-0468b.png
憝是不待教而诛者也殷受夏周受殷所不辞也于今
为烈如之何其受之曰今之诸侯取之于民也犹禦也
苟善其礼际矣斯君子受之敢问何说也曰子以为有
王者作将比今之诸侯而诛之乎其教之不改而后诛
之乎夫谓非其有而取之者盗也充类至义之尽也孔
子之仕于鲁也鲁人猎较孔子亦猎较猎较犹可而况
受其赐乎曰然则孔子之仕也非事道与曰事道也事
道奚猎较也曰孔子先簿正祭器不以田方之食供簿
为烈如之何其受之曰今之诸侯取之于民也犹禦也
苟善其礼际矣斯君子受之敢问何说也曰子以为有
王者作将比今之诸侯而诛之乎其教之不改而后诛
之乎夫谓非其有而取之者盗也充类至义之尽也孔
子之仕于鲁也鲁人猎较孔子亦猎较猎较犹可而况
受其赐乎曰然则孔子之仕也非事道与曰事道也事
道奚猎较也曰孔子先簿正祭器不以田方之食供簿
卷五 第 37a 页 WYG0199-0468c.png
正曰奚不去也曰为之兆也兆足以行矣而不行而后
去是以未尝有所终三年淹也孔子有见行可之仕有
际可之仕有公养之仕于季桓子见行可之仕也于卫
灵公际可之仕也于卫孝公公养之仕也
读孟子此章所以荅万章者反覆曲折可谓义之精
矣问交际何心则曰恭盖交际之道主乎恭也问却
之何以为不恭则以谓尊者有赐若念其取之义与
不义而后受则非所以敬事乎其尊者也吾知不虚
去是以未尝有所终三年淹也孔子有见行可之仕有
际可之仕有公养之仕于季桓子见行可之仕也于卫
灵公际可之仕也于卫孝公公养之仕也
读孟子此章所以荅万章者反覆曲折可谓义之精
矣问交际何心则曰恭盖交际之道主乎恭也问却
之何以为不恭则以谓尊者有赐若念其取之义与
不义而后受则非所以敬事乎其尊者也吾知不虚
卷五 第 37b 页 WYG0199-0468d.png
其赐我之意而已岂暇问其所自哉若夫万章之说
以心却之而以他辞无受则是乃不恭之心而辞何
为乎然而其受也必交以道而接以礼使交之不以
道而接之不以礼则固有所不受矣于齐馈兼金百
镒而不受是亦尊者之赐也然未有辞则是货我而
已其交也固非道其接也固非礼此所为不受也盖
亦非为其取之不义之故初亦无害乎交除之恭也
万章于此有疑焉谓有人于此禦人以兵而得货然
以心却之而以他辞无受则是乃不恭之心而辞何
为乎然而其受也必交以道而接以礼使交之不以
道而接之不以礼则固有所不受矣于齐馈兼金百
镒而不受是亦尊者之赐也然未有辞则是货我而
已其交也固非道其接也固非礼此所为不受也盖
亦非为其取之不义之故初亦无害乎交除之恭也
万章于此有疑焉谓有人于此禦人以兵而得货然
卷五 第 38a 页 WYG0199-0469a.png
交以道馈以礼则君子固亦受与孟子谓禦人而夺
货者此所谓大憝有国者之所必禁不待教令而诛
者三代之法同不必设辞而可知者居今之世其法
为甚著奈何而可受其馈乎万章谓既以为不可则
今之诸侯以非道取民与此何异而君子以善其礼
际而受之可乎孟子谓事固有轻重若以为有王者
作将不待教而尽诛今之诸侯乎抑亦教而不改而
后诛之也以理论之则必待教而不改然后诛之明
货者此所谓大憝有国者之所必禁不待教令而诛
者三代之法同不必设辞而可知者居今之世其法
为甚著奈何而可受其馈乎万章谓既以为不可则
今之诸侯以非道取民与此何异而君子以善其礼
际而受之可乎孟子谓事固有轻重若以为有王者
作将不待教而尽诛今之诸侯乎抑亦教而不改而
后诛之也以理论之则必待教而不改然后诛之明
卷五 第 38b 页 WYG0199-0469b.png
矣然则其可与不待教而诛者同日而语乎夫谓非
其有而取之为盗者盖充夫非其有而取之之类以
极义之所在而比之为盗则可若便以为与禦人夺
货之盗同罪则岂可哉大抵圣贤因污隆而起变化
辞受取与皆天下正理过与不及为失其正理则均
也鲁之习俗必猎较而后以祭孔子仕于鲁亦不违
也而况于受其赐乎万章闻是言则又疑孔子之仕
所事者道而何猎较为也孟子以为孔子于宗庙之
其有而取之为盗者盖充夫非其有而取之之类以
极义之所在而比之为盗则可若便以为与禦人夺
货之盗同罪则岂可哉大抵圣贤因污隆而起变化
辞受取与皆天下正理过与不及为失其正理则均
也鲁之习俗必猎较而后以祭孔子仕于鲁亦不违
也而况于受其赐乎万章闻是言则又疑孔子之仕
所事者道而何猎较为也孟子以为孔子于宗庙之
卷五 第 39a 页 WYG0199-0469c.png
祭先簿正其祭器立之彝典不以四方之食供簿正
盖四方之食非簿正之常典故也然于猎较而供祭
之事犹有所未废盖由簿正之事而正之其施设则
有次第矣而万章以为既不能遂尽正之则曷为不
遂去孟子谓为之兆也为之兆者正本开端而为可
继者也圣人之为如天地之化不疾不徐虽曰为之
兆而化育之大体已具矣在他人缓则失时速则反
害盖非溥博渊泉而时出之是以无序而不和也兆
盖四方之食非簿正之常典故也然于猎较而供祭
之事犹有所未废盖由簿正之事而正之其施设则
有次第矣而万章以为既不能遂尽正之则曷为不
遂去孟子谓为之兆也为之兆者正本开端而为可
继者也圣人之为如天地之化不疾不徐虽曰为之
兆而化育之大体已具矣在他人缓则失时速则反
害盖非溥博渊泉而时出之是以无序而不和也兆
卷五 第 39b 页 WYG0199-0469d.png
足以行而不行者盖以其兆固可继此以行而有所
不得行焉则命也夫然后去之故亦未尝有三年之
淹焉其先后迟速皆天理也此所谓圣之时者欤于
是遂论孔子之仕有三焉行可之仕谓其兆可以行
者也际可之仕谓遇圣人以礼者也公养之仕谓养
圣人以道者也遇以礼而养以道者圣人亦岂得而
绝之乎读是章者涵泳而精思之亦可以窥圣贤之
用而知辞受取与之方也
不得行焉则命也夫然后去之故亦未尝有三年之
淹焉其先后迟速皆天理也此所谓圣之时者欤于
是遂论孔子之仕有三焉行可之仕谓其兆可以行
者也际可之仕谓遇圣人以礼者也公养之仕谓养
圣人以道者也遇以礼而养以道者圣人亦岂得而
绝之乎读是章者涵泳而精思之亦可以窥圣贤之
用而知辞受取与之方也
卷五 第 40a 页 WYG0199-0470a.png
孟子曰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娶妻非为养也而
有时乎为养为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辞尊居卑辞
富居贫恶乎宜乎抱关击柝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
当而已矣尝为乘田矣曰牛羊茁壮长而已矣位卑而
言高罪也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
此章言为贫而仕之义夫仕者岂为贫乎哉盖将以
行道也而亦有为贫而仕者焉是犹娶妻本为继嗣
非为养也而亦有为养而娶者焉然则为贫而仕与
有时乎为养为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辞尊居卑辞
富居贫恶乎宜乎抱关击柝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
当而已矣尝为乘田矣曰牛羊茁壮长而已矣位卑而
言高罪也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
此章言为贫而仕之义夫仕者岂为贫乎哉盖将以
行道也而亦有为贫而仕者焉是犹娶妻本为继嗣
非为养也而亦有为养而娶者焉然则为贫而仕与
卷五 第 40b 页 WYG0199-0470b.png
为养而娶是亦皆义也虽然既曰为贫矣则不当处
夫尊与富居于卑与贫者可也若处其尊与富则是
名为为贫而其实窃位也处其尊与富则当任其责
此岂为贫之地哉是则非义矣故抱关击柝亦以为
宜者本为贫故也孔子尝为委吏与尝为乘田矣圣
人笃诚虽居下位必敬其事曰会计当而已矣曰牛
羊茁壮长而已矣以其职在乎是而不越也盖位卑
者言责不加焉言高则罪矣故可以姑守其职此为
夫尊与富居于卑与贫者可也若处其尊与富则是
名为为贫而其实窃位也处其尊与富则当任其责
此岂为贫之地哉是则非义矣故抱关击柝亦以为
宜者本为贫故也孔子尝为委吏与尝为乘田矣圣
人笃诚虽居下位必敬其事曰会计当而已矣曰牛
羊茁壮长而已矣以其职在乎是而不越也盖位卑
者言责不加焉言高则罪矣故可以姑守其职此为
卷五 第 41a 页 WYG0199-0470c.png
贫而仕之法也若夫立人之本朝则当以行道为任
道不行而窃其位君子之所耻也然则高位厚禄非
所以养贫也后世不明此义假为贫之名安享宠利
而已曾不以为愧此可胜罪哉必不得已为贫而仕
其思抱关击柝之为宜则可矣嗟夫观夫子为委吏
而曰会计当而已矣为乘田而曰牛羊茁壮长而已
矣则夫子得政于天下其所当为者如何哉事有小
大而心则一也亦曰止其所而已矣
道不行而窃其位君子之所耻也然则高位厚禄非
所以养贫也后世不明此义假为贫之名安享宠利
而已曾不以为愧此可胜罪哉必不得已为贫而仕
其思抱关击柝之为宜则可矣嗟夫观夫子为委吏
而曰会计当而已矣为乘田而曰牛羊茁壮长而已
矣则夫子得政于天下其所当为者如何哉事有小
大而心则一也亦曰止其所而已矣
卷五 第 41b 页 WYG0199-0470d.png
万章曰士之不托诸侯何也孟子曰不敢也诸侯失国
而后托于诸侯礼也士之托于诸侯非礼也万章曰君
馈之粟则受之乎曰受之受之何义也曰君之于氓也
固周之曰周之则受赐之则不受何也曰不敢也曰敢
问其不敢何也曰抱关击柝者皆有常职以食于上无
常职而赐于上者以为不恭也曰君馈之则受之不识
可常继乎曰缪公之于子思也亟问亟馈鼎肉子思不
悦于卒也摽使者出诸大门之外北面稽首再拜而不
而后托于诸侯礼也士之托于诸侯非礼也万章曰君
馈之粟则受之乎曰受之受之何义也曰君之于氓也
固周之曰周之则受赐之则不受何也曰不敢也曰敢
问其不敢何也曰抱关击柝者皆有常职以食于上无
常职而赐于上者以为不恭也曰君馈之则受之不识
可常继乎曰缪公之于子思也亟问亟馈鼎肉子思不
悦于卒也摽使者出诸大门之外北面稽首再拜而不
卷五 第 42a 页 WYG0199-0471a.png
受曰今而后知君之犬马畜伋盖自是台无馈也悦贤
不能举又不能养也可谓悦贤乎曰敢问国君欲养君
子如何斯可谓养矣曰以君命将之再拜稽首而受其
后廪人继粟庖人继肉不以君命将之子思以为鼎肉
使已仆仆尔亟拜也非养君子之道也尧之于舜也使
其子九男事之二女女焉百官牛羊仓廪备以养舜于
畎亩之中后举而加诸上位故曰王公之尊贤者也
万章所谓托于诸侯盖以为士虽不得行其道而托
不能举又不能养也可谓悦贤乎曰敢问国君欲养君
子如何斯可谓养矣曰以君命将之再拜稽首而受其
后廪人继粟庖人继肉不以君命将之子思以为鼎肉
使已仆仆尔亟拜也非养君子之道也尧之于舜也使
其子九男事之二女女焉百官牛羊仓廪备以养舜于
畎亩之中后举而加诸上位故曰王公之尊贤者也
万章所谓托于诸侯盖以为士虽不得行其道而托
卷五 第 42b 页 WYG0199-0471b.png
禄于诸侯以自养宜若可也而孟子以为非礼以其
无是礼故也然周之则可以受周之与赐所以异者
盖居其国则为其民君以其饥饿而馈焉受斯可也
若欲以自托而虚享其禄赐则于义何居乎名不正
则失其序而不和故孔子论之至于礼乐不兴而民
无所措手足君子之于礼乐不斯须去身者其动未
尝不当名正而言顺故也曰不敢者以其无常职而
受赐陷于不恭故不敢也虽然此士之所以自处者
无是礼故也然周之则可以受周之与赐所以异者
盖居其国则为其民君以其饥饿而馈焉受斯可也
若欲以自托而虚享其禄赐则于义何居乎名不正
则失其序而不和故孔子论之至于礼乐不兴而民
无所措手足君子之于礼乐不斯须去身者其动未
尝不当名正而言顺故也曰不敢者以其无常职而
受赐陷于不恭故不敢也虽然此士之所以自处者
卷五 第 43a 页 WYG0199-0471c.png
当然也在国君之待士则有养贤之礼焉故举子思
之事以告之夫子思受缪公之馈者周之而受之之
义也至于馈之之久而仆仆然亟拜则是徒为馈而
已徒为馈则与养犬马之道何异乌有君子而受其
犬马之畜者乎及其久也则再拜稽首而不受盖缪
公虽有悦贤之名不能举而用又不能以礼养之也
贤者其肯处乎以礼养者继粟继肉是也盖不敢以
是而数廑之故使继之而已虽然此及乎养之之礼
之事以告之夫子思受缪公之馈者周之而受之之
义也至于馈之之久而仆仆然亟拜则是徒为馈而
已徒为馈则与养犬马之道何异乌有君子而受其
犬马之畜者乎及其久也则再拜稽首而不受盖缪
公虽有悦贤之名不能举而用又不能以礼养之也
贤者其肯处乎以礼养者继粟继肉是也盖不敢以
是而数廑之故使继之而已虽然此及乎养之之礼
卷五 第 43b 页 WYG0199-0471d.png
而未及乎举之之道也若尧之于舜则尊贤之极而
养道之尽也事之以九男女之以二女百官牛羊仓
廪备而养之于畎亩之中惟恐不得当其意一旦举
而加诸上位如是而后可以谓之王公之尊贤也孟
子每以尧舜之事为言者语道者必稽诸圣人所以
示万世之准的盖圣人人伦之至故也嗟乎为士者
于辞受之际可不思夫名正而言顺者乎为君者之
待士又何可不深思所以养之之道乎
养道之尽也事之以九男女之以二女百官牛羊仓
廪备而养之于畎亩之中惟恐不得当其意一旦举
而加诸上位如是而后可以谓之王公之尊贤也孟
子每以尧舜之事为言者语道者必稽诸圣人所以
示万世之准的盖圣人人伦之至故也嗟乎为士者
于辞受之际可不思夫名正而言顺者乎为君者之
待士又何可不深思所以养之之道乎
卷五 第 44a 页 WYG0199-0472a.png
万章曰敢问不见诸侯何义也孟子曰在国曰市井之
臣在野曰草莽之臣皆谓庶人庶人不传质为臣不敢
见于诸侯礼也万章曰庶人召之役则往役君欲见之
召之则不往见之何也曰往役义也往见不义也且君
之欲见之也何为也哉曰为其多闻也为其贤也曰为
其多闻也则天子不召师而况诸侯乎为其贤也则吾
未闻欲见贤而召之也缪公亟见于子思曰古千乘之
国以友士何如子思不悦曰古之人有言曰事之云乎
臣在野曰草莽之臣皆谓庶人庶人不传质为臣不敢
见于诸侯礼也万章曰庶人召之役则往役君欲见之
召之则不往见之何也曰往役义也往见不义也且君
之欲见之也何为也哉曰为其多闻也为其贤也曰为
其多闻也则天子不召师而况诸侯乎为其贤也则吾
未闻欲见贤而召之也缪公亟见于子思曰古千乘之
国以友士何如子思不悦曰古之人有言曰事之云乎
卷五 第 44b 页 WYG0199-0472b.png
岂曰友之云乎子思之不悦也岂不曰以位则子君也
我臣也何敢与君友也以德则子事我者也奚可以与
我友千乘之君求与之友而不可得也而况可召与齐
景公田招虞人以旌不至将杀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
士不忘丧其元孔子奚取焉取非其招不往也曰敢问
招虞人何以曰以皮冠庶人以旃士以旂大夫以旌以
大夫之招招虞人虞人死不敢往以士之招招庶人庶
人岂敢往哉况乎以不贤人之招招贤人乎欲见贤人
我臣也何敢与君友也以德则子事我者也奚可以与
我友千乘之君求与之友而不可得也而况可召与齐
景公田招虞人以旌不至将杀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
士不忘丧其元孔子奚取焉取非其招不往也曰敢问
招虞人何以曰以皮冠庶人以旃士以旂大夫以旌以
大夫之招招虞人虞人死不敢往以士之招招庶人庶
人岂敢往哉况乎以不贤人之招招贤人乎欲见贤人
卷五 第 45a 页 WYG0199-0472c.png
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夫义路也礼门也
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诗云周道如底其直如
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视万章曰孔子君命召不俟驾而
行然则孔子非与曰孔子当仕有官职而以其官召之
也
万章问不见诸侯何义孟子告之以庶人之常分既
不传质为臣则其不敢见宜也万章谓既自比于庶
人庶人固有召之役而往役矣岂有君欲见而不往
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诗云周道如底其直如
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视万章曰孔子君命召不俟驾而
行然则孔子非与曰孔子当仕有官职而以其官召之
也
万章问不见诸侯何义孟子告之以庶人之常分既
不传质为臣则其不敢见宜也万章谓既自比于庶
人庶人固有召之役而往役矣岂有君欲见而不往
卷五 第 45b 页 WYG0199-0472d.png
见者哉孟子谓召之役者是以庶人待之可以贵役
贱理之常也故往役为义若君欲见之则欲见之之
意果何为乎为其多闻与贤也为其多闻则将资之
以成德天子且不召师而况下此者乎为其贤则当
尊之而不可慢盖在我则当守庶人之分在彼则当
隆事师之礼也故曰往役义也往见不义也有往役
之义而无往见之义也缪公以千乘之君而欲以友
士宜亦可取也而子思不悦盖曰友之则犹为有所
贱理之常也故往役为义若君欲见之则欲见之之
意果何为乎为其多闻与贤也为其多闻则将资之
以成德天子且不召师而况下此者乎为其贤则当
尊之而不可慢盖在我则当守庶人之分在彼则当
隆事师之礼也故曰往役义也往见不义也有往役
之义而无往见之义也缪公以千乘之君而欲以友
士宜亦可取也而子思不悦盖曰友之则犹为有所
卷五 第 46a 页 WYG0199-0473a.png
挟而骄吝之心未尽降也子思岂尊已而自大乎以
为尔之望于我者欲以成身也一毫未尽则是私意
所横乌能以从善乎故以位言则贵贱之势殊在我
者固不敢言友也以德言则道义之为重在彼者亦
岂得而言友哉盖君臣之相与独有贵贵尊贤二者
而已贵贵分也尊贤德也分立而德尊天之理也夫
君欲与之友而不可得古之人无一毫屑就之心如
此虞人不敢应景公之招者为其所以招之者非其
为尔之望于我者欲以成身也一毫未尽则是私意
所横乌能以从善乎故以位言则贵贱之势殊在我
者固不敢言友也以德言则道义之为重在彼者亦
岂得而言友哉盖君臣之相与独有贵贵尊贤二者
而已贵贵分也尊贤德也分立而德尊天之理也夫
君欲与之友而不可得古之人无一毫屑就之心如
此虞人不敢应景公之招者为其所以招之者非其
卷五 第 46b 页 WYG0199-0473b.png
物恪守常分而不敢踰是以夫子取之夫可召而至
可得而爵禄者此固不贤者之所常也而以此招贤
者是以不贤人之招招贤人贤者其肯就乎曰犹欲
其入而闭之门也谓非见贤之道故尔义之所以谓
之路者以其宜之可推也礼之所以谓之门者以其
节之不可越也二者人性之所有譬之路与门有足
者皆可以由可以出入也而君子独能之者何哉众
人迷于物欲而君子存其良心故也周道如砥其直
可得而爵禄者此固不贤者之所常也而以此招贤
者是以不贤人之招招贤人贤者其肯就乎曰犹欲
其入而闭之门也谓非见贤之道故尔义之所以谓
之路者以其宜之可推也礼之所以谓之门者以其
节之不可越也二者人性之所有譬之路与门有足
者皆可以由可以出入也而君子独能之者何哉众
人迷于物欲而君子存其良心故也周道如砥其直
卷五 第 47a 页 WYG0199-0473c.png
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视诗人之意以为大道坦然
君子则能由之而小人亦将视以从也万章又以孔
子不俟驾之说为疑孟子谓孔子仕于朝君以其官
而召之是以不俟驾也立其朝而任其事则有常守
固与在草野异矣不俟驾之义微孟子孰能明之
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
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
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
君子则能由之而小人亦将视以从也万章又以孔
子不俟驾之说为疑孟子谓孔子仕于朝君以其官
而召之是以不俟驾也立其朝而任其事则有常守
固与在草野异矣不俟驾之义微孟子孰能明之
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
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
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
卷五 第 47b 页 WYG0199-0473d.png
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善士虽有小大之不同皆志于善道者也一乡之善
士斯友一乡之善士非惟取友固然而其合志同方
自相求也所见者愈大则所友者愈广矣故一国之
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而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
善士也至于天下之善士则其立心高其执德固必
不肯安于卑近而小成也故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
足又尚论古之人焉其求道之心盖无穷也自友一
善士虽有小大之不同皆志于善道者也一乡之善
士斯友一乡之善士非惟取友固然而其合志同方
自相求也所见者愈大则所友者愈广矣故一国之
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而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
善士也至于天下之善士则其立心高其执德固必
不肯安于卑近而小成也故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
足又尚论古之人焉其求道之心盖无穷也自友一
卷五 第 48a 页 WYG0199-0474a.png
乡之善士至于尚论古之人每进而愈上也夫世有
先后理无古今古人远矣而言行见于诗书颂其诗
读其书而不知其人则何益乎颂诗读书必将尚论
其世而后古人之心可得而明也尹氏曰尚论其世
谓论其所遇之时盖古人所遇之时不同故其行事
有异而其道则一而已必考其时以究其用而后其
心可得而明如尧舜禅让而汤武征伐禹稷过门不
入而颜子居于陋巷又岂可不尚论其世乎尚友之
先后理无古今古人远矣而言行见于诗书颂其诗
读其书而不知其人则何益乎颂诗读书必将尚论
其世而后古人之心可得而明也尹氏曰尚论其世
谓论其所遇之时盖古人所遇之时不同故其行事
有异而其道则一而已必考其时以究其用而后其
心可得而明如尧舜禅让而汤武征伐禹稷过门不
入而颜子居于陋巷又岂可不尚论其世乎尚友之
卷五 第 48b 页 WYG0199-0474b.png
道至此而后为尽矣
齐宣王问卿孟子曰王何卿之问也王曰卿不同乎曰
不同有贵戚之卿有异姓之卿王曰请问贵戚之卿曰
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王勃然变乎色
曰王勿异也王问臣臣不敢不以正对王色定然后请
问异姓之卿曰君有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去
贵戚之卿与异姓之卿有亲疏之异故不得而同论
也贵戚之卿谏君之大过反覆而不听则有易位之
齐宣王问卿孟子曰王何卿之问也王曰卿不同乎曰
不同有贵戚之卿有异姓之卿王曰请问贵戚之卿曰
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王勃然变乎色
曰王勿异也王问臣臣不敢不以正对王色定然后请
问异姓之卿曰君有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去
贵戚之卿与异姓之卿有亲疏之异故不得而同论
也贵戚之卿谏君之大过反覆而不听则有易位之
卷五 第 49a 页 WYG0199-0474c.png
义盖任宗社之责故得更择其宗族之贤以易之然
非谓贵戚之卿谏君反覆而不从便可以易位盖极
其理而言之有可以易位之道所谓以正对也宣王
闻斯言而惧是以勃然变乎色则其所以警之者亦
切矣若夫异姓之卿见君有过则当谏反覆之而不
听则可以去或曰孟子易位之论不亦过矣乎盖对
宣王之言不如是无以深警其心矣
非谓贵戚之卿谏君反覆而不从便可以易位盖极
其理而言之有可以易位之道所谓以正对也宣王
闻斯言而惧是以勃然变乎色则其所以警之者亦
切矣若夫异姓之卿见君有过则当谏反覆之而不
听则可以去或曰孟子易位之论不亦过矣乎盖对
宣王之言不如是无以深警其心矣
卷五 第 49b 页 WYG0199-0474d.png
孟子说卷五